理想中的校园

2024-08-07

理想中的校园(精选11篇)

1.理想中的校园 篇一

理想中的平安校园

渭南市临渭区北塘试验小学六年级二班 高一天 我们现在的学校十分美好,有老师耐心的释疑解惑和关心爱护,有教工认真细致的环境维护,有校警尽职尽责的安全执勤,有交警的安全疏导,但是我们的学生太多了,一个班有近百名学生,老师、教工、警察常常忙的太辛苦,让我们学生心痛,有时也难免百密一疏,所以,我规划了理想中 的平安校园,大家一起看看,还缺些什么?

在校门口,有两个警卫机器人在站岗,他只对有教师卡和学生卡的人开启校门,否则,任你说破嘴皮或硬闯都不会有任何效果;在学校有可能出危险的地方,有一些安全机器人随时巡逻,遇到学生追逐打闹、攀爬栏杆等危险行为,他们会马上劝说制止;遇到学生受伤会被第一时间送到医务室,医务机器人会立即拿出一瓶绿色的药物将它滴在伤口上,伤口会立即痊愈,不会留下疤痕;在食堂和学生宿舍里有卫生机器人,他们将学生的用具、餐具、饭菜进行清洗、消毒,能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还有一种培养花草树木的机器人,他们每天给树木花草浇水施肥、除虫除草,他们培养的树木和花草可不是一般的花草树木,而是一种智能花草,这种花草能散发出淡雅的香气,可以净化室内的空气,醒脑提神,医务室的药物就是这种花草提炼出来的;交通机器人专门接送学生过马路,疏导道路交通,碰见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车辆,他会立即让他们熄火,并马上靠边,保证学生交通安全;最神奇的是体检机器人,他们对有传染病的患者会自动报警,并迅速隔离,治疗,不会漏掉一人,有了他们,什么非典、猪流感等传染病就不会扩散;大扫除的机器人当然不能少,他们会打扫卫生,擦窗、扫地,清除卫生死角的垃圾,打扫以后,会进行可回收和不能回收的智能分类,并运往垃圾回收站,让学校时刻保持干净卫生,整洁漂亮的学习生活环境。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平安校园,校园平安大家看,你看好看不好看。

2.理想中的校园 篇二

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丁新、中国教育电视协会会长宋成栋、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副主席宋小明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颁奖典礼。参赛选手和受邀嘉宾进行了精彩纷呈的汇演,得到全场观众一致好评。颁奖典礼上启动了第四届“全国校园原创音乐征集展演活动”。据悉,颁奖典礼全程将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深圳娱乐生活频道播出。

第三届“全国校园原创音乐征集展演活动”由中国教育电视协会、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共同主办,教育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和创新时代杂志社承办。分为原创音乐征集、演唱(演奏)两大板块。其中,征集类包括:原创校园歌曲征集、校歌征集、课本音乐剧创作征集;演唱(演奏)类包括:校园歌曲演唱、校歌演唱、课本音乐剧表演、吉他弹唱比赛等项。其中,征集类有来自全国19个省的校园原创音乐创作者报送的词曲作品182首入选;演唱(演奏)类有来自全国10个省市的近3000名校园歌手参与海选,近百人入围决赛。活动分为小学组、中学组、高校组、教工组。

本届决赛落幕后,组委会将开展“唱响校园”演出活动;走进学校,向大中小学校赠送获奖作品集,让青少年演唱自己创作的校园歌曲等。今后,活动将秉承将校园原创音乐发掘并发扬的理念,一直向前。

独唱: 《妈妈和我》

•舞《快乐踢踏

歌舞《初智齿》

3.“放飞理想唱响校园” 篇三

据悉,本届活动由中国教育电视协会、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共同主办,《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创新时代》杂志社共同承办,活动内容包括全国校歌征集、全国校园歌曲的歌词征集、全国校歌和校园歌曲演唱评选及2013年获奖作品新春音乐会四大版块。本届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活动将面向学校和师生,鼓励重视发掘、整理、创作、传承具有本地(本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体现艺术教育的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和师生广泛参与的特点,积极普及与提高艺术教育的创新和实践应用。

立足校园,推动文学艺术事业繁荣发展

据了解,本次活动时间安排自2012年2月起,以省為赛点辐射全国,截止到12月终极决赛完毕。届时,还将為评选活动中涌现的优秀人才及作品提供展示的舞台,举办大型新春音乐会,让参赛选手的梦想放飞。另外,活动特色体现在以下方面:参赛学生可以和名家名师面对面交流;报名渠道多样性;奖项设置专项与综合特色相搭配;中小学生个人参赛不收取报名费和作品评审费;赛程设置简洁,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比赛的各项额外支出等。此外,作為為国内音乐爱好者提供评选交流的舞台,本届活动还将深入港澳台地区进行文化、艺术、教育等多方面立体交流。通过轻松的艺术竞赛形式,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向心力和美育感。

在启动仪式上,中国教育电视协会会长宋成栋首先代表主办方发言,他表示,本次活动是一项面向广大师生开展的,以提高审美修养和人文修养,反映当代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励学生健康成长的一次校园文化活动。活动在推动音乐文学事业发展的同时,也将促进教育领域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提供发展的契机。而作為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的有效载体,活动也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方式,并可為培养和造就中小学生的健康人格,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起到积极作用。本次活动以党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导,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的基础之上,立足校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的就是為了推动广大师生进行深入的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向美、向上、向善、向和”的社会文化建设,同时為培养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做出努力。关于本届活动的创新点,宋成栋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教育一定要涵盖艺术教育,我对艺术创新深有体会,对艺术教育来讲,举办全国校园歌曲征集演唱评选活动非常有意义,这次活动经历了精心策划和组织,中国教育电视协会、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及两大承办单位都作出了很大努力。此外,活动邀请的评委会与专家组都是全国顶级专家,整个活动从赛制安排到后续服务都做了全面的部署。这将為参与活动的广大师生带来展示和创新的机会,為我们的艺术教育添砖加瓦。

回归校园,全面提高师生自身素质

从上世纪50年代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到90年代的《同桌的你》,校园歌曲始终用它的朝气蓬勃,率直地流露出其独特的魅力,它征服了不同年龄段的不同人群,不断激励学子进步,也形象表现出了年轻人的青春活力以及他们那个年龄独有的浪漫气息。

作為活动的主办方,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副主席宋小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本届活动将通过层层选拔,发现新星,展示优秀作品,繁荣和发展原创音乐事业,為文艺发展奉献出更多的成果。我们希望活动能够培养和锻炼更多的音乐团队,完成更多的音乐文化交流,完成音乐创作,希望我们的平台能成為学生们在音乐道路上的一个起跳板,让他们在未来的音乐创作领域里能够展示自己的创新精神,也希望本次活动能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為我国音乐事业增光添彩。宋小明说:“从学生时代开始提高学生们的审美修养和人文素养,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对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更响应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的号召,对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创作、唱响校园歌曲,营造校园歌曲文化氛围,通过发现原创音乐新人,展示原创新人的风采,活动将从学生、教师这一最具潜力的群体出发,通过音乐的熏陶和渲染,增强他们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及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作為推广普及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本届活动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文艺性,它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还将激发广大学生的爱校、爱艺术热情及通过勤奋学习努力成才的动力。

宋小明在介绍本次活动特点时说:本届活动一是增设了一个校园歌曲作品奖,作品奖的词作者主要是来自校园的师生,一改往日从社会上聘请职业词作者的做法,此举将给参赛者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具体做法是,先将征集上来的校园歌曲提交专家组进行整合、修改,再邀请专业曲作者為优秀作品谱曲,最后将谱好曲的音乐作品返回至演唱者手中,可以说,出于让校园歌曲回归校园、走向社会的最终目的,本届活动的最大亮点便是“由师生自己唱自己的歌”。

走向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杨瑞敏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增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决定。其中,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极大地鼓舞了建设中国文化强国的决心和信心。在教育战线,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本次活动的成功启动,对全国广大在校师生非常有意义。杨瑞敏回顾了中国校歌的发展历史,肯定了校歌在校园中的重要作用,她说:“校歌和校园歌曲将使校园的办学理念和宗旨得到体现,表明了学校的历史和传统,体现了学校的文化理念,代表了学校的精神风貌。校歌、校训、校徽等在校园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此,通过校歌征集推动校园歌曲创作和演唱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是校园文化建设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校园歌曲具有歌曲、旋律和声音等音律之美,是最具普及性、教育性及受众面最广、最具有感染力的音乐艺术形式。一首内容健康,朗朗上口的优秀歌曲,常常会对青少年乃至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情操、品德等的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杨瑞敏最后表示,校园歌曲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次校园歌曲评选演唱活动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它填补了我国校歌征集和演唱领域的空白。

活动承办方,《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社长李维福作了发言,他说:“举办校园歌曲演唱评选活动是促进社会和谐,繁荣校园文化的一件大事,也是检验和展现校园文化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的舞台,它蕴含着教育界、音乐界的期待和对下一代健康成长的期盼。作為活动的承办单位,我们要认真做好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实施工作,按照组委会的要求从活动筹备、组织发动、宣传推广、作品评选、专家服务、现场决赛及医疗服务等各个环节有效衔接,不出纰漏,我们要用辛勤的劳动,收获思想,收获成功,让人们在音乐中感受美好,在歌声中放飞梦想。

中国传媒大学学生代表李小潼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大学校园需要有新意、有内涵的艺术活动,良好的文学素养和艺术素养的培养能力将為师生营造良好的文艺氛围和丰富的校园文化,相信本次活动能够极大地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挖掘潜能、展示自我,真正推进素质教育、审美教育的提高,為具有音乐才能的师生提供一个分享音乐,感受艺术魅力的机会。”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代表表示,校园歌声之所以能打动人,就在于每一个音符,每一句歌词都是从内心的深处流动出来的。这次活动,将為我们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唱出自己的青春故事,希望在本次活动中能涌现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和创作者。

中国音乐文学学会荣誉主席阀肃在发布会上对活动启动表示祝贺并提出了要求,他说,“这个活动是全国性活动,所以很容易大而无当,千万不要这样。如何把这个活动做得更贴近学生生活,更有操作性,将是主办方需要着重考虑的。最后,歌曲评选千万不要走过场,要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进来,希望这个活动结束后,能够涌现出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

对于阎肃的殷切希望,宋小明回应说,该活动虽是全国性评比活动,但会先在几个省市试点,然后再向全国展开。继本届活动后,今后还会举办第二届、第三届,相信该活动一定会日臻完善,為我国校园歌曲创作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才。

4.理想中的校园作文 篇四

我希望,在我的学校里,学生尊敬师长,老师关爱学生。在学校,没有学生违反纪律,老师不体罚学生。上课时,课堂上没有紧张的气氛,老师能够以轻松幽默的语言把知识传授给我们。在学校里,还有先进的教学设施,物理、化学的实验工具样样齐全,还有一个漂亮的,大大的图书馆,馆内有多种多样的图书,能够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我希望,我的学校有一个很大很大的操场,里面有一个国际化的足球场,还有众多的羽毛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篮球场。有一天,学校组织足球比赛,作为前锋的我,将会在球场上驰骋纵横;有一天,学校组织篮球比赛,作为替补的我,将会为能够参赛而感到无比荣幸;有一天,学校组织排球比赛,作为观众的我,将会为能够为自己喜欢的队伍打气而高兴。

我还希望,我地校园是一个鸟语花香,环境优美地地方。课后,我与同学们在美丽地校园里游览,呼吸着清新地空气,坐着小船,在校内地湖泊中尽情玩耍,尽情欢乐。在湖地中央,有一座小岛,学生可以到岛上去欣赏风景。

我还希望,我们地宿舍很大很大,就建在湖泊地另一边,我们地厕所下面就是生态沼气池,我们学校所用地电来自于校内地太阳能发电站。我地学校没有食品店,只有文具店,学生能够在饭堂里吃到安全地食物,得到足够地营养,一天四餐,我们地生活无忧无虑。

5.我理想中的校园生活 篇五

一(23)班:金肖谷校园,是我们成长中的的第二个家,是知识的摇篮,是智慧的源泉,是友谊的种子,指导我们处事的方向盘。校园生活是纯真的,一颗颗跳动的心;一张张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笑脸;一句句真挚的话语,让我们编织着那曲动人的歌。

我理想中的校园生活是如画般多彩的。当第一道曙光爬过校园那道阻隔外界世俗喧嚣与烦恼的围墙,投向这一方圈着知识与智慧,圈着永远至尊的净地时,最早迎接黎明的是我们这些“六点钟的太阳”,清早锻炼的同学在五线谱似的跑道上跳着,跑着,就像一个个跳动的活泼的音符,构成了一曲生气蓬勃的交响曲,不断奏出“拼搏、奔跑、追赶”的强音和“嬉戏、玩耍”的乐章。校园早晨独有的节奏,成为我最熟悉的旋律。那是一种运动之美,一种力量和健康之美,一种意志和毅力之美,一种迸发出来的雄壮之美。

我理想中的校园生活是如鸟般欢快的。晨读时间,教室里,同学们精神焕发、昂首挺胸,抑扬顿挫地读起书来,整齐划一的节奏,响亮的朗朗读书声,无不体现出同学们的活力。成为了寂静校园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课堂里,沙沙的写字声与老师抑扬顿挫的讲课声,在悄然中揭开了课堂的序幕。构成了课堂独有的风光似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同学们专心致志地听讲,积极发言,踊跃举手。老师轻快的语调,幽默委婉的话语,带领同学们进入知识的海洋。这是一种活力之美,专注之美,桃李之美。

我理想中的校园生活是如夜般寂静的。晚自习结束后,熄灯铃响起,沸腾的校园一下子安静下来,楼道里没有切切私语,没有大声喧哗,只有那高跟鞋的轻轻落地声,那是一些老师在细心呵护这份安宁和闲适,看到每间宿舍都是那么安静,脸上自然也露出了舒坦的微笑。这时唯有办公室还亮着不熄灭的灯,那是老师们在熬夜批改作业,像蜡烛一般照亮学生,奉献自己。这是一种文明之美,寂静之美,烛光之美,奉献之美。

我理想中的校园生活还有许许多多的美。吃饭排队时的有礼谦让,不插队,不喧哗的秩序之美;课间休息时的儿童特有的调皮之美,童趣之美,活力之美,校园里的热闹之美;遇见老师、同学时,主动向前问候、打招呼,这是一种礼貌的美,人情的美,人际关系和谐的美。

我理想中的校园生活它如画般多彩,如鸟般欢快,如夜般静

6.我理想中的校园生活作文 篇六

我理想中的校园是一个环境良好和美丽的校园,校园里还有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这些球场一到了下午就会有许多的人在球场里打球,舞动着他们的`身姿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

我们现在的校园也有这些球场,但是在球场里的不是学生在舞动而是教师在舞动,在我理想中的校园的球场中舞动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我理想中的校园和现在的校园对比,差别就在于一个的校园的球场是为教师服务而另一个学校的校园则是为学生服务。

我理想中的校园里有一个美丽的食堂,食堂里有桌有凳供我们在食堂吃,而现实中的校园则是无桌无凳供我们在食堂吃。

我理想中的校园的学习兴趣很浓但在现实中的校园学习的兴趣不浓还不要紧,人们还整天想着打架。如果一个校园是安静而又能美丽的而另一个不学习专想着打架的校园,两个校园一比就可以清楚的看出哪个是天堂哪个是地狱。

我在想为什么理想中的校园样样都是美好的呢?因为它是想像的,所以就会样样都是美好的。

我认为只要想学习的学生就该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才能提高知识水平,才能提高道德素质。

7.我理想中的班级编制方案 篇七

我所任职的学校是一个市重点高中,在这所高中里,每个班的人数在50左右, 对各科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为班级人数越多,课程越难带,班主任的压力越大。

班级人数太多的弊端如下:(1)班级学生人数太多,各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都没办法了解每一位学生, 因此没办法充分考虑和照顾每个学生的全面和个性发展。以我任职的学校为例, 我所带的高一提高班, 班级里有五个年纪超过50的老师,对于班里每个孩子都关注到是不可能的。 (2)班级学生人数太多必然造成教室十分拥挤,并且课桌相应变得十分紧凑,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容易在底下抛锚说话, 纪律方面的问题会相应增多,直接降低各科教师的教学效率。另外,桌子紧凑,人员紧凑,教室卫生变差,影响学生学习。 (3)班级学生数量太多,各科教师没办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回答教师提问的几率减少,这样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就会变少, 优生会越来越受到青睐,后进生关注不够而显得不在乎,导致成绩差距加大。 (4)班级学生数量太多的直接结果是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因为学生层次差距过大,老师备课受到很多局限, 照顾不到优等生,也兼顾不到学困生,因此很容易埋没程度很好的学生,有可能导致整个班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长此以往,教育教学是十分不利的。

综合各种因素, 我认为进行小班教学是非常必要且非常迫切的,理想中的小班教学是这样的情况:一个班级人数控制在30~35人,男女各半。这样,班主任和各科老师的压力就会相应减少。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就已经呼吁“小班化教育”办学模式,从最早只强调学校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转向强调保证每个孩子优学为目的。在美国和加拿大,师资力量和各种设施齐全,他们的小班教学模式控制在18人左右,而综合中国国情,18人几乎是不可能的。我认为,30~35人的班级规模是比较合适的。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全面和个性发展,另一方面,对教师教学各方面压力也会相应减少。

我校将班 级分为实 验班、宏志 班、提高班 、平行班和 艺体班。可是即使 这样分班 ,各班同学 彼此之间 的差距还 是很大 ,就算总分 差距不是太大,但各科好生和后进生的差距仍然十分令人担忧,如我带的一个提高班,英语高一期中考试最高分123,最低分59,不及格的竟然有十四个人,一个班学习,差距之大令人头疼。经过一个学期的教授,发现成绩好的仍然成绩很好,而成绩差的基本原地踱步。因此,如果是小规模的班级,这样的情况会好很多。另外,把实验班、宏志班、提高班、平行班和艺体班这样的编排排除在外,因为在没有小班授课之前,那样的编排是有好处的,而小班则更适应时代要求。

除了小规模编班之外, 我认为学校应该采用相应弹性的班级制度, 所谓弹性班级指在学校里, 将所有班级编成30~35人之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 班级成员一方面在学习某一门学科时,向垂直方向跨年级某个班级流动,另一方面在学习另一门学科时,向水平方向同年级的另一个班级流动, 同时还可以回到原属班级学习。我任职的中学现在的高二年级已经实行了数学学科的水平方向的同年级流动。虽然 只是一个开端, 但我们都对这样弹性的班级制度非常有信心。只有这样灵活的编班模式,才有可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具有选择性、层次性课程的教学需要,适应各层次学生的需要。在弹性班级制度的可行性上, 我们可以使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如首先学生在学习某门学科时向水平方向同年级另一个班级流动,就像我校数学学科的流动模式一样,成熟后再实行垂直方向的跨年级流动。与此同时,学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中注意同学科课程的编排,这样有助于同层次班级在同学科水平班级的流动,后期为同学科垂直层次班级的流动打下坚实的基础。上文提到的本人任职的中学实验班、宏志班、提高班、平行班和艺体班大可不必存在,这样为学 生保留应 有的面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8.和谐校园与大学生审美理想教育 篇八

一、建设和谐大学校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六大报告制订了国家的未来发展策略:“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在大学中的具体表现,是国家先进教育理念的体现,是大学改革发展的关键要素,是大学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有力保障。

二、大学生审美理想教育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大学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主体建设者和受益人,而大学生的精神风貌是和谐校园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现状决定了采取相应思想教育措施与行动的紧迫性。袁济喜认为,当代美育在审美人格构建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人们克服过度物欲化的价值观,另一个重要职责便是对于人格与个性的提升。由此看来,审美理想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最有生机活力的一环。

审美理想既是人类审美活动发展的历史积淀,又是对美的最高境界的一种向往,它以强烈的情感色彩表现着人类对美好现实和未来的向往与追求,鼓舞着人们按审美规律有目的地为实现崇高的理想而不懈奋斗。理想教育与审美理想相结合会更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实践证明,人们在改造现实世界的活动中,总是把自己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判断和审美理想统一在一起进行,这里面包含着对有价值的、善的、美好的生活追求,并希望把美带到自己的全部生活中。因此大学生应该在审美理想的召唤下,培养高尚的精神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并学会在实践中发现和创造美,积极参加各项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提高艺术审美修养。

三、大学生审美理想教育的基本内容

审美理想是人们所期待、崇敬和追求的最高文化境界,是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精神追求的一部分。大学生的审美理想包括:(1)对美的形式的追求;(2)对美的生活的追求;(3)对校园之美的追求;(4)对家庭和社会之美的追求;(5)对人格之美的追求。

首先是对美的形式的追求。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对“色彩、形体、声音”等方面的美有所欣赏和感受。比如“对美的色彩的追求”表现在对各种颜色的鲜花的喜爱,对五颜六色的服饰的痴迷等等;“对美的形体的追求”表现为对物体的比例、对称、曲线乃至黄金分割律的天然爱好等等;“对美的声音的追求”表现为爱听美丽动人的音乐,用各种美妙的音乐做自己手机的铃声,喜欢说话有磁性的嗓音等等。当然,在这些对美的形式的追求过程中,也暗含着除“单纯整一、对称均衡、比例协调、节奏韵味、多样统一”的普遍审美判断标准之外的“生活气息美、活泼动感美、优雅气质美、形式超越美”,这些内涵体现着大学生对形式美的生动理解和感受。

其次是对美的生活的追求。大学生们热爱大自然,喜欢旅游,喜欢挑选适合自己的时装,乐于在网络时代的网络虚拟世界中传达自己的感情;同时也希望自己有健美的形体、高雅的举止。他们一般都对艺术有特殊的偏爱,在学习之余喜欢读小说、听音乐、看电影、参观展览等等。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会尝试着进行美的生活的创造,比如把宿舍布置得清洁整齐,在自己的书桌上摆放精美的插花,在教室的墙上张挂漂亮的摄影作品和书法名画等艺术品。

再次是对校园之美的追求。校园之美既指具体校园环境的美丽,也指校园文化氛围之美,还指无形的学校精神之美。“校园环境之美”主要体现在校园风景的优雅美丽、各类建筑的古朴新颖、校园造型的别出心裁、人文景观的搭配得当。“校园文化氛围之美”主要体现为各种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校园文化开放自由、校园文化能表现大学生们的青春热情等方面。“学校精神之美”体现为学校处处以学生为主人,一切为学生的成长与未来服务,鼓励学生顽强拼搏、富于创造性地学习与生活,老师们言行举止洒脱儒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人格理想与社会信念。

然后是对社会和家庭之美的追求。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一个和睦的家庭能给他带来无限的温馨,一个有道德的家庭能培育他的纯洁与高尚,一个举止高雅的家庭能锻造他的气质风度,而一个争吵破裂的家庭会带给他身心的无比痛苦,一个堕落败坏的家庭只会给他走向犯罪的深渊埋下定时炸弹,一个庸俗无聊的家庭会把他熏染得面目全非。社会之美主要包括社会制度之美、社会公德之美、公民精神面貌之美、环境气候之美等,大学生对社会寄予了很高的期待,如果社会面貌恶俗不堪,大学生们就没有了追求美好高尚的可靠精神保障;如果社会面貌和谐美丽,则大学生们会觉得其理想与奉献皆有实现的价值意义与可能性。因此,小到家庭环境,大到社会环境,这些都是大学生审美理想信念的外部气候,是需要全社会共同构筑的审美精神基础。

最后是对美的人格的追求。大学生的人格之美主要内容包括:(1)美的日常心情,即有美好的生活态度,能开朗、愉快、幽默地过好每一天;(2)美的惯常心态,即对自己充满信心,能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扬长避短,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调控自己;(3)美的交往能力,即有与社会保持良好接触的交往能力,能以主动开放的态度接触各种新鲜事物,并与他人和睦相处,思想与行为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4)美的生活情趣,即有高雅的审美情趣,能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审美思潮的侵蚀,有辨别美丑的判断能力,自觉地创造美好的生活;(5)美的理想信念,即能为高尚的理想与信念而奋斗终生,即使遇到任何困难与挫折,都能勇敢地面对,最终实现这些美好的理想信念。

四、如何服务于和谐校园建设和大学生审美理想教育的实施

一方面要抓好硬件设施建设,包括美化校园、设置审美娱乐设施、设立审美理想教育咨询机构、设立各项竞赛评比标准、制订奖惩措施、建立舆论监督机构等。对学生进行审美理想教育必须和校园环境的美化紧密结合起来。大学生白天在教室的时间比较长,一个幽雅和谐的校园和安静整洁的教室,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他们提高精神境界,得到美的享受。所以说,校园环境的美化是实现审美理想、进行审美创造的重要内容。同时,应该注意培养他们的艺术审美情趣和审美意境,比如音乐课堂上播放的革命歌曲气势磅礴,可以通过相关讲解来创造一个情景相融的审美意境,从而激发学生高亢激昂的热情;而民俗歌曲清朗委婉,可以通过对相关地域文化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有“音乐感的耳朵”,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艺术审美教育目的。

9.理想校园广播稿 篇九

已:我说我一辈子都能有一颗满足的心,在安定的岁月中有着寻常的成长

甲:请在这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下,聆听关于我们自己的故事!我是播音员xx

已:我是播音员xx

甲:我们每个人都从幼年一步步走向成熟,就像沿着一条河流逆勇而上

已:年少时,我们都曾有过一些美妙、绮丽而又略显天真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就像河流边那些五光十色的鹅卵石,我们都曾陶醉于那些绚丽的颜色中

甲:渐渐地,我们长大了,目光由脚边的鹅卵石移向前方

已:河流的源头,屹立着一座雄伟高峻的雪山,令人神往。我们把它称之为――理想

甲:一个最美的字眼――理想,包含着我们对未来的向往,对未来的希望,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已:金色的童年,沉淀着儿时的快乐、沉淀着淡淡的稻香。就像陈年的女儿红,愈久愈香,愈久愈让人不满足于回味

甲:小时侯的我,最大的理想就是爸爸妈妈能多给我买些玩具和好吃的。现在看来,才觉得儿时的我多么的天真

已:长大后,渐渐明白:“理想,不再是一朵娇嫩的鲜花,需要我们渴望的目光去滋润,更需要我们用真挚的心灵去呵护。”

甲:的确,每个人都有理想,但要让这美好的理想变成现实,关键还要看自己

已:在失败中振作,在振作中奋发,在奋发中取胜,这才是我们要的精神。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踏实的学习,一定会使自己的理想成真!

甲: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已: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甲:当然,理想也是一股动力,推动着我们前进永不气馁

10.理想的校园作文800字 篇十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有一座陈旧而不引人注目的学校,它座落在城市的角落里。这就是东胜五小。

五小只有一栋四层的教学楼和一栋五层的办公楼,还有一排活动板房的教室。教学楼因长期经历风吹雨打,褪去了原有的光彩,变得破旧不堪;教学楼的栏杆因日久天长,变得参差不齐,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教室里泛黄的墙上出现了许多裂缝,抬头便可见墙上的斑点,许多墙皮已经斑驳残破,有的甚至掉了下来,洁白的墙壁变得十分丑陋、难看。在这样隐患颇多的教室里,我们怎能安心学习。

学校要翻盖,却迟迟不动工,使我心里不免有一些失落、难过,因为我们已是毕业班的学生了。新学校虽然还没有盖成规模,但我的心里已经无数次描绘其蓝图了!

一排排整齐的楼房,刷成了不同的颜色,在阳光下光彩夺目。教室的门窗都换成了塑钢的,显得十分结实。教室里摆放着一排排整齐的桌椅,新的桌椅泛着洁亮的光芒。教室的前后有两大块黑板,一块黑板供老师上课写板书用,另一块用于办黑板报,给教室增添了一份活力。洁白的墙壁上贴满了同学们的作文、画报等成果。

操场换成了塑胶的,宽敞而整洁。在操场的后边,有一条美丽的.绿化带。绿化带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夹竹桃、野玫瑰、红牡丹、紫丁香

在花丛之间,穿流着一条小溪。小溪的边上有许多磨好的木头礅,供同学们看书时坐用。春天百花盛开,万物复苏,来这里赏春可是最美丽的。看见树林间穿飞的鸟儿,听见小溪的流水声,闻见花儿的芳香,受到春风的抚摸,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

我希望的学校不仅有着漂亮的外观,还有一个至高的校风——立德树人。每一个学生德品都很高尚。对人不争不抢,谦逊有礼,积极向上。德行是人生的基石,只有夯筑好此基石,才会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我建议学校多开几门兴趣课,使同学们的兴趣爱好得到更好的发展。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一个有德、有能、有才的人。

11.“理想”中的不理想 篇十一

[背景描述]

在“同课异构”校本研修活动中,一位教师在上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等可能性”时,意想不到地出现了“理想化”的结果,就是在统计全班学生抛硬币的结果时,出现了正、反面朝上的次数正好相等的情况。对这一突如其来的“理想化”结果,学生喝彩,执教者在震惊之后倒显“从容”,马上改变教学预案,删除了展示数学家们实验结果的环节,直接总结抛硬币的公平性。对执教者的处理,听课教师均为之诧异。

[片段回放]

一、……

二、动手实验,获取数据

1.四人小组试验

师:这种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谁先开球,到底公不公平呢?下面我们就四人一小组,一起来做一个实验。请同学们按下列试验要求,每人亲自动手抛一抛硬币,并填好记录单。

试验要求:

(1)每人抛硬币10次,抛硬币时用力均匀,高度适中;

(2)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统计相关数据,填入试验记录单;

(3)小组成员分工协作,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完成得最快。

(各小组试验填表,教师巡视指导)

2.四大组分别汇总数据

师:请各小组将填好的记录单交给各大组的组长,由组长汇总并填好大组汇总表。

(各大组汇总填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汇总数据

各组长汇报,教师填写汇总表如下:

三、分析数据,初步体验

师:今天真巧,出现正、反面朝上的次数正好相等,从以上结果你能判断这样开球公平吗?为什么?

生1:公平,因为出现两个面朝上的次数相等。

生2:是公平的,因为正好是一半对一半。

师:两个面朝上的次数相等,正反面朝上的次数刚好一半对一半,就是出现正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所以是公平的。

[案例透析]

这一课,笔者上过,也听过多节,出现这一小概率事件还是第一次。面对这一案例,教师都感到困惑多多,深感概率知识储备不足,为此我们开展了专题研讨活动。现就研讨中的收获与思考,谈点认识。

思考一:学生喝彩什么?——喝彩试验既快又对地验证了自己的猜想。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一书中指出:“统计与概率”中推理(也称统计推理)属于合情推理的范畴,是一种可能性的推理,与其他推理不同的是,由统计推理得到的结论无法用逻辑的方法去检验。那何必进行试验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随机现象的随机性和统计规律性是不可分割的,且后者需从大量数据中抽象出来。这些单凭口述、思考是无法让人接受的。因此,教材创设球赛的开球情境,实际上是让学生通过试验,在亲历活动中体会、理解随机现象的特点,即“单一事件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事件在经历大量重复试验中表现出规律性”,并不是用通过游戏的结果来猜测游戏的规则是否公平。让学生用概率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概率的头脑去思考问题,不仅仅是以确定的,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事物,这才是小学阶段学习概率的目的。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知识储备的不足并缺乏对随机试验的深切体验和深刻认识,一些教师往往会在潜意识中对试验结果有一些错误的希望。如在教学“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时,试图用概率的统计意义(即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引导学生用“猜想——验证”的方式来让学生理解等可能性,或证明设计的游戏规则是否公平,这是不妥当的。

学生的喝彩来自无知,但教师不能无为。正是教师的“无为”给了学生一个错误的概率观,那就是使学生误认为可能性相同就是次数完全一样。对于这些随机试验的结果,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需要,结合试验中单次试验结果的随机性和大量重复试验表现出的规律性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说明,使学生在体验中初步感悟统计概率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

思考二:听课者诧异源自何方?——诧异源自执教者统计概率知识的缺失。

不少听课教师认为,执教者不应去掉以上环节,要让学生经历频率逼近■的过程,对这一小概率事件的出现可以给予肯定,但必须予以解释。也有教师施计:可以退一步,去掉某一组的数据重新统计,就能看出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将越来越接近,也就不会让学生误认为可能性相同就是次数完全一样。以上观点都是认为“随着试验的次数不断增多,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将越来越接近”。

也难怪教师会有这种认识,人教版的教材培训和苏教版的教参中提供的说法就是如此(受小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这种说法是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是不科学的说法。根据统计数学家试验数据的相差数就会发现,随着次数的增加,其相差数趋于越来越大,而不是越来越接近。

从相差数来看,试验结果不可能呈现出“抛硬币的次数越多,抛到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越来越接近”。所以我们希望学生得到的数据能直观地表现为“抛硬币的次数越多,抛到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越来越接近”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能说数学家的千万次试验,出现正面朝上的频率都非常接近,而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频率将稳定于这个常数。

为什么呢?因为一个随机事件的发生既有随机性(对单次试验来说),又存在统计规律性(对大量重复试验来说),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随机事件的统计规律表现在:随机事件的频率(即事件发生的次数(频数)与试验总次数的比值)具有稳定性,总是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这个常数就叫做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的这种统计定义隐含着另一层意义,常常被大家忽略,那就是: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取X+1次试验结果的频率会比X次试验结果的频率更逼近事件发生的频率。在课堂上引入随机试验,既不是让学生得出次数相等的结果,也不是要验证、证明规则的公平性,更不是要利用试验得到概率的估计值,而是希望学生在进行随机试验和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随机的思想,感受、领悟等可能性。

思考三:执教者“从容”出于什么?——从容出于无奈。

从以上分析看出,执教者的“从容”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这种“从容”更多的是出于无奈。结合上文所述的随机试验的特点,笔者认为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教师忽略了重要的一点,就是在随机试验中,用试验的方法得出的频率只是概率的估计值,要想得到近似程度较高的概率估计值,通常需要大量的试验,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不容易做到。正因如此,部分教师认为,“理想化”的结果出现时,教师不必震惊,“等可能性”可以从概率的古典定义的角度去认识——因为抛的结果只有两种可能,且两种结果的可能性相等,所以该随机事件的概率是■,却不能通过试验、游戏来验证、证明。试验、游戏则可以让学生初步感悟统计概率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从而培养学生的随机思维。

通过讨论,我们的共识是“等可能性”的教学可以用“猜想——试验——分析——推断”的模式来进行,试验的过程可以提到课前进行,为课堂统计数据节省大量时间,并用制条形统计图的办法来分析推断比较合适。有了这些基本的认识,我们的教师就不会因自己的缺失而无奈,我们的学生也不会因教师的无奈而缺失。

(责编金铃)

endprint

[背景描述]

在“同课异构”校本研修活动中,一位教师在上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等可能性”时,意想不到地出现了“理想化”的结果,就是在统计全班学生抛硬币的结果时,出现了正、反面朝上的次数正好相等的情况。对这一突如其来的“理想化”结果,学生喝彩,执教者在震惊之后倒显“从容”,马上改变教学预案,删除了展示数学家们实验结果的环节,直接总结抛硬币的公平性。对执教者的处理,听课教师均为之诧异。

[片段回放]

一、……

二、动手实验,获取数据

1.四人小组试验

师:这种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谁先开球,到底公不公平呢?下面我们就四人一小组,一起来做一个实验。请同学们按下列试验要求,每人亲自动手抛一抛硬币,并填好记录单。

试验要求:

(1)每人抛硬币10次,抛硬币时用力均匀,高度适中;

(2)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统计相关数据,填入试验记录单;

(3)小组成员分工协作,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完成得最快。

(各小组试验填表,教师巡视指导)

2.四大组分别汇总数据

师:请各小组将填好的记录单交给各大组的组长,由组长汇总并填好大组汇总表。

(各大组汇总填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汇总数据

各组长汇报,教师填写汇总表如下:

三、分析数据,初步体验

师:今天真巧,出现正、反面朝上的次数正好相等,从以上结果你能判断这样开球公平吗?为什么?

生1:公平,因为出现两个面朝上的次数相等。

生2:是公平的,因为正好是一半对一半。

师:两个面朝上的次数相等,正反面朝上的次数刚好一半对一半,就是出现正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所以是公平的。

[案例透析]

这一课,笔者上过,也听过多节,出现这一小概率事件还是第一次。面对这一案例,教师都感到困惑多多,深感概率知识储备不足,为此我们开展了专题研讨活动。现就研讨中的收获与思考,谈点认识。

思考一:学生喝彩什么?——喝彩试验既快又对地验证了自己的猜想。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一书中指出:“统计与概率”中推理(也称统计推理)属于合情推理的范畴,是一种可能性的推理,与其他推理不同的是,由统计推理得到的结论无法用逻辑的方法去检验。那何必进行试验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随机现象的随机性和统计规律性是不可分割的,且后者需从大量数据中抽象出来。这些单凭口述、思考是无法让人接受的。因此,教材创设球赛的开球情境,实际上是让学生通过试验,在亲历活动中体会、理解随机现象的特点,即“单一事件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事件在经历大量重复试验中表现出规律性”,并不是用通过游戏的结果来猜测游戏的规则是否公平。让学生用概率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概率的头脑去思考问题,不仅仅是以确定的,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事物,这才是小学阶段学习概率的目的。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知识储备的不足并缺乏对随机试验的深切体验和深刻认识,一些教师往往会在潜意识中对试验结果有一些错误的希望。如在教学“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时,试图用概率的统计意义(即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引导学生用“猜想——验证”的方式来让学生理解等可能性,或证明设计的游戏规则是否公平,这是不妥当的。

学生的喝彩来自无知,但教师不能无为。正是教师的“无为”给了学生一个错误的概率观,那就是使学生误认为可能性相同就是次数完全一样。对于这些随机试验的结果,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需要,结合试验中单次试验结果的随机性和大量重复试验表现出的规律性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说明,使学生在体验中初步感悟统计概率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

思考二:听课者诧异源自何方?——诧异源自执教者统计概率知识的缺失。

不少听课教师认为,执教者不应去掉以上环节,要让学生经历频率逼近■的过程,对这一小概率事件的出现可以给予肯定,但必须予以解释。也有教师施计:可以退一步,去掉某一组的数据重新统计,就能看出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将越来越接近,也就不会让学生误认为可能性相同就是次数完全一样。以上观点都是认为“随着试验的次数不断增多,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将越来越接近”。

也难怪教师会有这种认识,人教版的教材培训和苏教版的教参中提供的说法就是如此(受小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这种说法是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是不科学的说法。根据统计数学家试验数据的相差数就会发现,随着次数的增加,其相差数趋于越来越大,而不是越来越接近。

从相差数来看,试验结果不可能呈现出“抛硬币的次数越多,抛到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越来越接近”。所以我们希望学生得到的数据能直观地表现为“抛硬币的次数越多,抛到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越来越接近”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能说数学家的千万次试验,出现正面朝上的频率都非常接近,而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频率将稳定于这个常数。

为什么呢?因为一个随机事件的发生既有随机性(对单次试验来说),又存在统计规律性(对大量重复试验来说),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随机事件的统计规律表现在:随机事件的频率(即事件发生的次数(频数)与试验总次数的比值)具有稳定性,总是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这个常数就叫做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的这种统计定义隐含着另一层意义,常常被大家忽略,那就是: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取X+1次试验结果的频率会比X次试验结果的频率更逼近事件发生的频率。在课堂上引入随机试验,既不是让学生得出次数相等的结果,也不是要验证、证明规则的公平性,更不是要利用试验得到概率的估计值,而是希望学生在进行随机试验和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随机的思想,感受、领悟等可能性。

思考三:执教者“从容”出于什么?——从容出于无奈。

从以上分析看出,执教者的“从容”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这种“从容”更多的是出于无奈。结合上文所述的随机试验的特点,笔者认为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教师忽略了重要的一点,就是在随机试验中,用试验的方法得出的频率只是概率的估计值,要想得到近似程度较高的概率估计值,通常需要大量的试验,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不容易做到。正因如此,部分教师认为,“理想化”的结果出现时,教师不必震惊,“等可能性”可以从概率的古典定义的角度去认识——因为抛的结果只有两种可能,且两种结果的可能性相等,所以该随机事件的概率是■,却不能通过试验、游戏来验证、证明。试验、游戏则可以让学生初步感悟统计概率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从而培养学生的随机思维。

通过讨论,我们的共识是“等可能性”的教学可以用“猜想——试验——分析——推断”的模式来进行,试验的过程可以提到课前进行,为课堂统计数据节省大量时间,并用制条形统计图的办法来分析推断比较合适。有了这些基本的认识,我们的教师就不会因自己的缺失而无奈,我们的学生也不会因教师的无奈而缺失。

(责编金铃)

endprint

[背景描述]

在“同课异构”校本研修活动中,一位教师在上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等可能性”时,意想不到地出现了“理想化”的结果,就是在统计全班学生抛硬币的结果时,出现了正、反面朝上的次数正好相等的情况。对这一突如其来的“理想化”结果,学生喝彩,执教者在震惊之后倒显“从容”,马上改变教学预案,删除了展示数学家们实验结果的环节,直接总结抛硬币的公平性。对执教者的处理,听课教师均为之诧异。

[片段回放]

一、……

二、动手实验,获取数据

1.四人小组试验

师:这种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谁先开球,到底公不公平呢?下面我们就四人一小组,一起来做一个实验。请同学们按下列试验要求,每人亲自动手抛一抛硬币,并填好记录单。

试验要求:

(1)每人抛硬币10次,抛硬币时用力均匀,高度适中;

(2)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统计相关数据,填入试验记录单;

(3)小组成员分工协作,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完成得最快。

(各小组试验填表,教师巡视指导)

2.四大组分别汇总数据

师:请各小组将填好的记录单交给各大组的组长,由组长汇总并填好大组汇总表。

(各大组汇总填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汇总数据

各组长汇报,教师填写汇总表如下:

三、分析数据,初步体验

师:今天真巧,出现正、反面朝上的次数正好相等,从以上结果你能判断这样开球公平吗?为什么?

生1:公平,因为出现两个面朝上的次数相等。

生2:是公平的,因为正好是一半对一半。

师:两个面朝上的次数相等,正反面朝上的次数刚好一半对一半,就是出现正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所以是公平的。

[案例透析]

这一课,笔者上过,也听过多节,出现这一小概率事件还是第一次。面对这一案例,教师都感到困惑多多,深感概率知识储备不足,为此我们开展了专题研讨活动。现就研讨中的收获与思考,谈点认识。

思考一:学生喝彩什么?——喝彩试验既快又对地验证了自己的猜想。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一书中指出:“统计与概率”中推理(也称统计推理)属于合情推理的范畴,是一种可能性的推理,与其他推理不同的是,由统计推理得到的结论无法用逻辑的方法去检验。那何必进行试验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随机现象的随机性和统计规律性是不可分割的,且后者需从大量数据中抽象出来。这些单凭口述、思考是无法让人接受的。因此,教材创设球赛的开球情境,实际上是让学生通过试验,在亲历活动中体会、理解随机现象的特点,即“单一事件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事件在经历大量重复试验中表现出规律性”,并不是用通过游戏的结果来猜测游戏的规则是否公平。让学生用概率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概率的头脑去思考问题,不仅仅是以确定的,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事物,这才是小学阶段学习概率的目的。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知识储备的不足并缺乏对随机试验的深切体验和深刻认识,一些教师往往会在潜意识中对试验结果有一些错误的希望。如在教学“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时,试图用概率的统计意义(即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引导学生用“猜想——验证”的方式来让学生理解等可能性,或证明设计的游戏规则是否公平,这是不妥当的。

学生的喝彩来自无知,但教师不能无为。正是教师的“无为”给了学生一个错误的概率观,那就是使学生误认为可能性相同就是次数完全一样。对于这些随机试验的结果,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需要,结合试验中单次试验结果的随机性和大量重复试验表现出的规律性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说明,使学生在体验中初步感悟统计概率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

思考二:听课者诧异源自何方?——诧异源自执教者统计概率知识的缺失。

不少听课教师认为,执教者不应去掉以上环节,要让学生经历频率逼近■的过程,对这一小概率事件的出现可以给予肯定,但必须予以解释。也有教师施计:可以退一步,去掉某一组的数据重新统计,就能看出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将越来越接近,也就不会让学生误认为可能性相同就是次数完全一样。以上观点都是认为“随着试验的次数不断增多,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将越来越接近”。

也难怪教师会有这种认识,人教版的教材培训和苏教版的教参中提供的说法就是如此(受小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这种说法是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是不科学的说法。根据统计数学家试验数据的相差数就会发现,随着次数的增加,其相差数趋于越来越大,而不是越来越接近。

从相差数来看,试验结果不可能呈现出“抛硬币的次数越多,抛到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越来越接近”。所以我们希望学生得到的数据能直观地表现为“抛硬币的次数越多,抛到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越来越接近”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能说数学家的千万次试验,出现正面朝上的频率都非常接近,而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频率将稳定于这个常数。

为什么呢?因为一个随机事件的发生既有随机性(对单次试验来说),又存在统计规律性(对大量重复试验来说),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随机事件的统计规律表现在:随机事件的频率(即事件发生的次数(频数)与试验总次数的比值)具有稳定性,总是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这个常数就叫做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的这种统计定义隐含着另一层意义,常常被大家忽略,那就是: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取X+1次试验结果的频率会比X次试验结果的频率更逼近事件发生的频率。在课堂上引入随机试验,既不是让学生得出次数相等的结果,也不是要验证、证明规则的公平性,更不是要利用试验得到概率的估计值,而是希望学生在进行随机试验和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随机的思想,感受、领悟等可能性。

思考三:执教者“从容”出于什么?——从容出于无奈。

从以上分析看出,执教者的“从容”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这种“从容”更多的是出于无奈。结合上文所述的随机试验的特点,笔者认为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教师忽略了重要的一点,就是在随机试验中,用试验的方法得出的频率只是概率的估计值,要想得到近似程度较高的概率估计值,通常需要大量的试验,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不容易做到。正因如此,部分教师认为,“理想化”的结果出现时,教师不必震惊,“等可能性”可以从概率的古典定义的角度去认识——因为抛的结果只有两种可能,且两种结果的可能性相等,所以该随机事件的概率是■,却不能通过试验、游戏来验证、证明。试验、游戏则可以让学生初步感悟统计概率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从而培养学生的随机思维。

通过讨论,我们的共识是“等可能性”的教学可以用“猜想——试验——分析——推断”的模式来进行,试验的过程可以提到课前进行,为课堂统计数据节省大量时间,并用制条形统计图的办法来分析推断比较合适。有了这些基本的认识,我们的教师就不会因自己的缺失而无奈,我们的学生也不会因教师的无奈而缺失。

(责编金铃)

上一篇:电厂机务考试试题下一篇:实践部竞选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