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小学数学中的问题解决教学

2024-08-19

初探小学数学中的问题解决教学(精选8篇)

1.初探小学数学中的问题解决教学 篇一

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初探

武功县普集街乡永丰小学 张 博

解决问题是传统教学中的应用题教学,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回到学生的生活中;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找到一条绕过障碍的出路,达到可以解决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能让小学生用原有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迁移到课程情景中解决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策略与方法一:实际操作。小学生的智力活动是与他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小学生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特别是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例如,一年级教学《元、角、分的认识》,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长期以来是个难点。加强了实际操作,学生对元、角、分的进率就很清楚。中年级教学周长和面积时往往容易混淆,加强实际操作以后,学生对两个概念获得明确的表象,弄清两者的区别,计算错误也大大减少。因此,无论从理论上或从实践上看,加强实际操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说,加强实际操作是现代的数学教学和传统的数学教学重要区别之一。正如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指出的,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往往是用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只有加强实际操作,才能体现智力活动源泉这一基本思想。

策略与方法二:从日常生活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时要让学生感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辨认方向”的教学,就是创设了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辨认方向的情景,引入新课的。让学生感觉学习方向的必要性,并让学生在模拟街区中解决实际问题的矛盾中探究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新方向。由此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在学生获得新知以后,教师又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寻找周围的小朋友分别坐在自己的哪个方向;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等等;去探究指南针里面的方向板的作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可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创新空间。

策略与方法三:问题简单化和从问题中找条件。教学中教师运用生动有趣的材料为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从老师女儿四次喝牛奶这一情境,根据每次喝牛奶的量,让学生根据一些数据提出若干数学问题,并且有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个过程,学生懂得了“移多补少”的知识。这样的教学过程设计,能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教师及时提出“如何来求平均数?”,通过小组讨论,得到求平均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体。在这样一种学习氛围中,通过”问题解决“这一教学手段,串起了整个学习新知的过程。(3)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整堂课中采用的数据来源于生活,问题来源于学生,突出“应用性”。通过平均分、平均身高、每季度用水情况等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使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策略与方法四: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解决如下的开放性问题。

例:427人乘车去某地,可供租的车辆有两种,一种车可乘8人,另一种车可乘4人。

(1)给出3种以上的租车方案;

(2)第一种车的租金是300元/天,第二种车的租金是200元/天,哪种方案费用最少?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在本学段,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过程。

策略与方法五:从问题中寻找规律,发现规律,运用规律。比如:对于50,98,38,10,51这些数,请用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等语言描述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并用“>”或“<”表示它们的大小关系。

又如:1200张纸大约有多厚?1200名学生大约能组成多少个班级?1200步大约有长?等等。学生从中都能领悟到一些规律。

数学中解决问题还需要用运用各种能力:如理解问题的能力,空间思维的想象能力,新旧知识的联系和问题的切入点等。但要使学生成为有效的问题解决者,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又是对数学教师的挑战。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应提倡多样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把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供学生更多地展示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的机会,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解释和评价自己思维结果的权利。问题的策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原有经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意识,体现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探小学数学中的问题解决教学 篇二

关键词:问题,表征,问题解决,策略

新课改以后小学数学的新增内容______“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公认的难点,而目前的研究更多限于“为策略而策略”,并没有真正解决“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所遭遇的问题。跳出“策略”的窠臼,审视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追本溯源,把脉儿童问题解决的瓶颈,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的突破口。本文拟在分析小学数学中的问题表征类型的基础上,讨论如何发展儿童的问题表征能力,以改进“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

一、小学数学中问题表征的类型

1. 文字表征。

文字表征是问题解决者依据自己掌握的陈述性知识,用自己的语言重述问题的条件和目标,明确问题的结构,为解决问题提供可能的算法。由于数学问题背景的现实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其表达形式往往复杂多样,它们是由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相互交织成的一篇篇“说明文”。对于一个数学问题而言,如何用自己容易理解的文字加以表征,往往是理解题意,获得问题解决突破的关键。例如,面对图1中的问题,教师就需要引导儿童读懂图意,找出该问题的相关信息——原来浇花的人数、又来浇花的人数、一共浇花的人数,忽略无关的细节——花丛、男孩、女孩等,并确定问题是求浇花的总人数。再进一步用语言描述:原来有3个小朋友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浇花,就是把3和2合起来。经过这样的表征,儿童才能够将问题情境内化,把握问题的本质,顺利地实现与头脑中加法结构的对接。

2. 数式表征。

数式表征是用数字、符号、字母、代数式等,将问题中的信息及其关系结构表征出来,使问题变得清晰明了,有助于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并突破最初在头脑中形成的不适宜表征的约束。例如,“西安大雁塔高64米,比小雁塔高度的2倍少22米。小雁塔高多少米?”如果儿童仅仅从字面上理解,很容易将关系错误表征。但如果抓住关系句,顺向“翻译”成数式表征:小雁塔的高度的2倍-22米=大雁塔的高度,则为进一步符号化为2a-22=b提供了基础,符号表征已经接近于问题解决,方程模型的刻画已呼之欲出。数式表征的不断累积和抽象,有利于促进儿童在认知结构中建立起较为稳定的“模型”,为模型表征提供匹配原型。例如,从大量的生活问题情境中,学生数式表征出“每小时做纸花的个数×小时数=做纸花的总个数”、“每分钟打印的张数×分钟数=打印的总张数”、“每天修的米数×天数=修路的总米数”等。通过对数量的梳理、比较、抽象、提炼出“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等概念,建立起这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工程问题的初步模型,为今后遇到相关问题进行模型表征提供了可能。

3. 图表表征。

图表表征是解决较复杂的问题时常用的一种表征形式,是通过绘制图形或表格,整理条件和问题,清晰简明地呈现信息之间的关系或规律,剥离无关信息,减轻记忆负担,从而有利于发现解决问题的方向。比如,对于儿童比较畏惧的“黄豆榨油”问题:100千克黄豆可以榨油16千克,320千克黄豆可榨油多少千克?如果能够用表格进行表征,将有利于把握数量之间的关系。除了促成“先求出每千克黄豆榨油0.16千克,再求320个0.16千克是多少”的解题思路,还可以促进“倍比法”的生成:320kg是100kg的3.2倍,榨出的油也就是16kg的3.2倍,对于六年级学生,更是能够进一步表征为“百分率”问题、正比例问题。这些都大大提高了问题理解的深刻性和解决问题的正确率。

4. 模型表征。

“数学模型”是在一个复杂现象的理想化情况下,元素和关系的数学表征,数学模型能澄清和解释现象并用于解决问题。模型表征是通过对问题中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辨析问题结构,在问题解决者的认知结构中寻找或转换成与之匹配的已有数学模型,从而实现问题的解决。解决数学问题时,首先要辨别问题的类型,认识问题的结构特征,分析出问题中的某些部分与已知模型的结构之间是否具有相似性,以便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生联系。若能够正确识别模型,就可以很快缩小搜索的范围,向问题解决迈出决定性的一步。比如,四年级儿童在遇到“小明、小军和小芳3人,每两人通一次电话,一共通话多少次?如果互相寄一张节日贺卡,一共寄了多少张?”这样的问题时,如果能自然地产生与“搭配中的规律”的联系,并辨别出:一次通话即两人的一个“组合”,一张贺卡即两人的一个“排列”,对应调用头脑中的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便是很好地进行了模型表征。

二、运用问题表征改进“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

小学阶段安排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有列表、画图、列举、倒推、替换和假设以及转化等。尽管在此前的学习中儿童或多或少对策略有所体验,但真正专门学习“策略”时,儿童所面临的问题本身就具有较大的挑战性,更何况“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的主旨是超越于“解决问题”的“策略”,这就事实上形成了小学数学教学的一大难点。而要突破这一难点,首先是儿童面对一个具体问题时如何表征,为策略的选择和应用提供基础。问题表征的目的在于大脑清楚地反映实际存在的问题,而表征的结果往往使解题的策略显露出来。在教学实践中儿童表征能力的欠缺成为问题解决的最大障碍,大大影响了策略教学的进程。所以,面对一个个不同类型的具体问题,有效地促进儿童合理地进行表征就成为“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儿童问题表征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中必需的问题表征需要以前期对大量简单问题的问题表征为经验基础并实现新的超越。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专题学习是促进儿童形成策略意识、提高策略运用水平、发展问题解决能力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承前启后,既不是起点,更不是终点。在这一阶段,儿童的问题表征能力随着大量典型问题的解决不断得到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后续学习中,各种问题表征的不断运用,促进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新的水平上的反复运用。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获得了可持续发展。

1. 早期初步渗透问题表征方式,孕伏策略雏形。

文字表征是小学阶段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问题表征。有经验的低年级老师都特别重视儿童数学语言的训练,对于问题解决而言,其实就是要重视对生活问题情境的文字表征,而这种文字表征必须逐步将生活语言上升为相对规范的数学语言,促进儿童对生活问题的纵向数学化,达到对问题的数学本质的把握,促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对于低年级的图画应用问题、图文应用问题,我们就需要引导儿童用相对完整的文字语言进行表征。同时,这种表征又应当指向于问题的解决,而不仅仅是语言描述。如求和问题,除了引导儿童用“原来……,又……,一共……?”表征问题,还应当进一步表征为“求一共……就是把×和×合起来”,促进加法模型的应用。这其中,“把×和×合起来”是内部表征问题本质的外显。对于求差问题,重要的是表征为“从×中去掉×,还剩多少”,以顺应认知结构中的减法模型。这样,当儿童遇到图文表示的“树上一共有10只小鸟,先飞走了3只,又飞走了5只,一共飞走了几只小鸟?”时,就会自觉将问题与认知结构中的加法模型和减法模型进行对照,确认属于“把×和×合起来”,排除无关甚至干扰信息,正确表征为“求一共飞走几只小鸟,就是把3和5合起来”。避免了单纯从文字上的“一共”、“飞走”误判作“用减法算”。所以,教师只有促成了儿童结构化的文字表征,才能发展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

图表表征并非学习“列表”、“画图”策略时第一次使用,这之前教材也提供有可以用图表表征的问题空间。我们应当挖掘并充分利用这样的契机。比如,“小红把8个雪花片分成了两堆,她是怎么分的?”儿童当然可以用语言表征为“8的分成”,但我们更需要引导儿童以图示的形式进行有序表征:这必将为学习“列举”策略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不失时机地通过平面图形的有关问题生成图示表征也很有必要。比如,“梅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的花圃。长8米,宽6米。扩建时,长增加3米,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因为是在学习长方形面积时呈现的,儿童很容易通过示意图表征问题,并发现增加的部分仍是一个长方形,且“宽”不变,从而直接利用公式求出增加的面积。这样的适时渗透,就能很好地避免专门学习画图策略时,儿童把“长增加3米”错误表征为一条长边延长一些的“长尾巴的长方形”。同样,对于列表表征,我们也应当进行有意识的渗透。教材中曾有这样的题:小红家养了5匾蚕,平均每匾能收180个蚕茧。你能把下表填写完整吗?

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表格的呈现,体会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匾的个数是几,相应的蚕茧的个数就是几个180;蚕茧的个数除以匾的个数总是180。更进一步,教师改编问题:小红家的5匾蚕共收900个蚕茧,她家一共有这样的10匾蚕,能收多少个蚕茧?水到渠成地促使儿童通过列表表征问题中的信息,明晰数量之间的关系。

第一学段的模型表征首先应当重视基本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结构,突出问题表征时的运算意义视角,以文字表征、图表表征为基础,逐步加强问题解决中数式表征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四则运算模型的建立,并自觉运用运算模型表征面临的问题。其次,还必须在运算意义模型的基础上重视作为重要模型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等的建构。使儿童面临问题时,自觉运用模型表征问题中已知的数量和要求的数量及其关系,或实现对问题的模型化归。

2. 中期引导自主建构问题表征,形成策略意识。

在策略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学列表的策略,老师往往是给出表格让儿童填写;教学列举的策略,教师也是给出表格,让儿童接着列举;教学倒推的策略,教师还是给出表格,让儿童填写……究其原因:其一,儿童独立进行图表表征有困难;其二,教师不放心儿童去尝试或者觉得这并非策略教学的主要部分。恰恰相反,如果儿童不能独立、自觉地正确、合理地表征,当面临一个新的问题时,即使明白将使用什么策略,也会因表征不当造成问题解决的失败。小学阶段安排的策略教学由易到难,是递进式的,前一种策略往往为后一种策略的学习提供表征基础。因此,将问题表征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系统而长期的教学目标,必然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通过第一学段的有机渗透,儿童具备了较好的问题表征基础,在学习策略时,教师不妨放手,让儿童自主建构问题表征,实现解决问题过程的完整体验,真正提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列表策略的教学必须以文字表征问题为基础,通过儿童对例题(指苏教版中的例题,下同)图文的观察,整理信息并挖掘出隐含信息:三人买同样的笔记本。进而将问题表征为:小明、小华、小军在商店买同样的笔记本。小明买3本笔记本,用去18元。小华买5本笔记本,用去多少元?小军买笔记本用去42元,他买了几本?教师作进一步的引导:问题中提到了几组对应的数量?怎样清楚地将这些条件和问题整理出来?这样,既促成了儿童的模型表征,又激活了儿童的表格表征经验,顺利实现对新问题的图示表征,使教学能够将重点放在体验表格所揭示的数量关系上,体会列表策略的便捷与价值。与此同时,图表表征相对于文字表征所带来的问题解决优越性也得以让儿童充分体验。

画图策略建立在儿童文字表征困难且不够清晰的基础上。面对例题“梅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8米。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儿童能够联想起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时图形表征问题的经历,进而通过图形表征,揭示增加部分与原来花圃的关系——宽不变,架起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桥梁——借助增加的面积和长求出宽,最终解决“求出原来花圃的面积”的问题。我们还应当通过图示表征更为复杂的问题,进一步体会画图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必要性。

列举策略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合理的图表表征。比如,“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教师可放手让儿童通过示意图、数的分成图、列表等对问题进行表征。其实,无论哪一种表征,都能够让儿童体会有序列举的必要性,并显性地发现列举的穷尽。而对于“订阅《科学世界》《七彩文学》、《数学乐园》,最少订阅1本,最多订阅3本。有多少种不同的订阅方法?”这样的问题,儿童更可以在分类细化列表、字母或符号表征中进一步体会分类在有序列举中的作用。可以说,良好的问题表征为策略的体验提供了载体。

倒推策略中的问题表征所体现的重要作用更是不容置疑。图文例题“两杯果汁共400毫升,甲杯倒入乙杯4毫升后,两杯果汁同样多,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呈现后,教者大可不必急于多媒体演示“倒回去”,而应当激发儿童的自主表征:“怎样表示题中的信息,并帮助我们推知原来的情况呢?”实践中,儿童比较容易地画出两个长方形,并图示出两杯现在的情况,再画出倒回去的箭头,图示表征乙杯减少40毫升、甲杯增加40毫升。这样的表征就为问题的理解、把握和解决提供了“关键的步子”。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激活表格表征:“画图能帮助我们顺利地解决问题,可是老师觉得有点麻烦,能借助于别的办法整理和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吗?”有了图示基础,儿童顺利地用表格先呈现现在,再推知原来,一目了然。而对于另一例题“小明原来有一些邮票,今年又收集了24张。送给小军30张后,还剩52张。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有了四年级整体条件和问题的基础,教师不必示范整理,完全可以让儿童自己摘录整理,尽管儿童在实践中表现出表征水平的不同层次,而这恰恰是教学的最好资源。教师有序地由浅层次的语句式表征向深层次符号化表征呈现,从“原有?张→又收集24张→送给小军30张→还剩52张”到“?→+24张→-30张→52张”,再到“”。这样会让儿童体会到更为数学化的图示表征十分有利于用倒推的策略解决问题,这种表征也因其简洁、清晰演化为一种模式表征,为今后解决问题提供了新的有力的表征方式。

在替换和假设策略中,图示表征仍然对解决问题、体验策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如,在教学假设策略时,典型的“鸡兔同笼”问题便是以图示表征入手,还可通过列表列举等进行表征,这些表征都对体验假设的策略提供了很好的支撑。所以,在教学时,不妨激活儿童已有的问题表征经验,尝试从多个角度表征问题的信息,再根据表征的外显——图示、表格等,进行计算和调整,达到问题的解决,并形成新的表征模型,提高策略应用的水平。

3. 后期优化提升问题表征水平,促进策略运用。

由于策略教学的需要,在进行策略专门教学时,所选取的问题往往具有典型性,这有利于相关策略模型的建立、解释与应用。但是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远远不仅限于这些类型。因此,通过策略的教学,儿童所获得的绝不应止于解决一类问题,还应当获得更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表征的不同方法,而这对于解决新的、非典型的、一般的、综合性的现实问题无疑将起到巨大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克服“到了策略教策略,离开单元忘策略”的问题,真正做到早期分散孕伏和有机渗透,集中教学丰富体验再提炼,后续学习优化再发展。而这其中,贯穿始终的当是问题表征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穆刚.论问题理解与表征能力的培养[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2):84-85.

[2]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美国学校数学教育的原则和标准[M].蔡金法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8

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初探 篇三

关键词 解决问题 构建 十二大意识 化解 难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038-02

随着解决问题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中出现了更为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在一部分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学生却在品味学习的失败与痛苦。而“解决问题”内容安排的跳跃性、它的“散”,让人捉摸不定,有鉴于此,我认为在学生的思维中构建起“题目、问题、关键句、关系、方程、答题、同类量、公式、图形、数字、单位、事物名称”十二大意识,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化解“解决问题”的难度。我通过在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已获得初步经验,极大地提高了解决问题教学的效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让每位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下面我就结合具体的例子,谈谈“十二大意识”在“解决问题”中化解“解决问题”的难度方面的突出贡献。

例:东西两个仓库共存粮780吨,东库存粮数比西库存粮数多,求两库各存粮多少吨?

1.题目意识。这是做任何一个题所具备的最起码的意识。题目意识要求学生要有读题的习惯,要把题目的意识弄懂,能够复述题目的大体意思。只有读懂题目才能“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字母和图表描述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就上边这题来讲,学生在题目意识方面最起码要知道:有两个仓库、共有粮780吨、这两个仓库的粮食不是一样多、其中一个比另一个多、最后问我们,这两个仓库分别存粮多少。

2.问题意识。也就是要求学生在读懂一个题目后,最起码要知道这个题的问题是什么?连问题都不知道的学生,可想而知,做出来的答案将会是什么。这道题的问题是:两库各存粮多少千克?找到问题之后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其实是两个问题:东仓库存粮多少吨?西仓库存粮多少吨?这样才能为解题找到方向。

3.关键句意识。关键句是解题的突破口,是题目的命脉,找到关键句就开启了解答的大门。找关键句要从问题入手,每一个题目都有它的关键句,只是有的关键句明显出现在题目中,有的暗含在题目中而已。此题,其实有两个关键句:第一关键句,我们结合问题“两库各存粮多少千克?”是“东西两个仓库共存粮780吨”;单独的由第一关键句我们不能解答问题,因此我们根据第一关键句可知,第二关键句是东库存粮数比西库存粮数多。

4.关系意识。要能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式。其实关系就是从关键句中找出来的,只要找到了关键句也就相当于找到了关系。此题,有两个关键句,也就有两个关系:东仓库存粮数+西仓库存粮数=480;东仓库存粮数=西仓库存粮数+€孜鞑挚獯媪甘?

5.方程意识。方程也就是要学生学会用方程来解决问题。此题关系找出来后我们可以用方程来解就比较方便,把西仓库存粮数设为€锥帧?

6.答题意识。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就可以列出算式解答题目。此题解答过程为:

解:设西仓库存粮数设为x吨,东仓库存粮数为(x+x)吨。

x+x+x=780

(1++1)x=780

x=780€?

x=300

东仓库存粮数=300+300€?480(吨)

答:东仓库存粮480吨,西仓库存粮300吨。

此题在答题过程中,有些同学可能忘记做“东仓库存粮数=300+300€?480(吨)”这一步,进而将题目答为:两库各存粮300吨。这也是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在答题意识中应注意这方面知识的学习。

7.同类量意识。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些量本不是同类量,一些同学却把它当做同类量来做。此题中西仓库存粮数与本不是同类量,而有些同学会把它当做同类量来做为:西仓库存粮数+(应先把多着的具体是多少数量求出来才能够相加)。

8.公式意识。有些问题,有固定的公式来完成,这就要求学生要公式意识,想到用公式来完成。

9.图形意识。有些问题,带有图形,要求学生要学会观察、分析图形,发现图形中的信息,用图形中的信息解决问题。

此外,在教学中我还遇到一部粗心大意的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我注意培养他们以下三方面的意识:

1.数字意识。要求学生知道题目中有些什么数字,要单独读它们一遍,以加强对这些数字的敏感度,避免错写、乱写。

2.单位意识。有些题目里边有多个单位,一个数字有一个单位或数字是一个单位,问题又是一个单位。我在教学中就要求学生读懂题目后把单位单独的找出来在草稿本是分析一下,想一下应怎样统一单位,什么时候统一单位比较好。

3.事物名称意识。有些同学由于粗心题目中有些什么事物都没弄清楚就下笔,我就要求学生将题目中的事物名称写下来。如此题有东、西仓库、粮食三个事物。

总之,《新课程标准》不再是找题型,搞题海战术,它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在学生的思维中构建“十二大意识”,就相当于在学生的思维中培养起了解决“解决问题”的坚强脊梁,以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对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开展探索式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新思路、新策略。

4.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研究 篇四

一、课题提出

1、学生发展的需要

从国际数学课程发展的趋势来看,许多国家都将使学生理解数学的应用,发展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因此,我国小学数学应当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作为重要作务,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应当重视解决问题的作用与价值。解决问题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解决问题教学有利于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

2、课程改革的需要

从应用题到解决问题是新课程教材内容转变最大的部分,无论是学习目标、内容体系、编排与呈现、教学模式还是评价方式,给教师带来的冲击是非常强烈的。由于教师没有准确把握应用题在新课程中的功能性转变,在解决问题中出现了一些偏差,暴露了一些新的问题,需要不断总结与反思,重新认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价值,审现自己的教学行为。本研究力图以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为抓手,探索学生解决问题的心理机制,并进而形成解决问题教学的新模式,为教材修订提供依据,为广大教师提供可资参考的教学范例,真正为师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研究理念

解决问题是新课程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和四大教学目标之一,是与国际数学教学接轨的重要体现。它应该贯穿在所有数学内容的学习之中,而不仅仅在“应用题”中。“解决问题”不是一种知识形态。对教师而言,不仅是教学目标,更是一种教学意识、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而对学生而言,是一种综合的数学能力,是综合性、创造性地解决新的情境中陌生的数学问题的过程。

三、研究目标

1、学生层面: 通过课题研究,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着力点,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学会“数学地思维”

2、教师层面:通过本课题研究,使广大教师对解决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明白解决问题与应用题教学的区别及优势,杨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3、学校层面: 通过本课题研究,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培养出一批研究型教师,推动学校的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研究的内容

1、解决问题的内涵及教育价值

(1)解决问题与传统应用题教学的比较研究

(2)苏教版教材“解决问题”编写体系及其修订建议(3)解决问题的教育价值

2、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1)低年级段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渗透(2)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思考(3)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教学模式研究

3、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4、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测试与评价

五、研究原则

1、前瞻性原则

本课题研究应努力反映新世纪科技和社会发展对公民的科学知识的需求,使我们的课题研究具有新时代的特征,从而促进师生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科学性原则

必须考虑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特别是学生的认知、情感和个性特点,把学科的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结合起来,并以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研究成果作为工作的指导。

3、创新性原则

要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心理规律,结合学科特点和当前“探究性、体验性、交往性、做中学”等教学改革的总趋向,创造性地设计出系列性的能够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新颖的教学策略。

六、研究方法

由于本课题的研究是一种基础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范例,是一种理论性、实证性、探索性研究。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经验研究等研究方法,同时辅以文献的调查、实验等研究方法。

七、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酝酿准备阶段(2012.4—2012.6)

1、制定方案,分层次落实课题

课题选定后,实验领导组和研究组要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在阅读有关资料、帮助实验教师提出研究的目标和任务,设计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写成课题设计方案。

2、加强管理,精心组织实施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研究”课题是一项从理论上、实践上都具有探索性的研究工作,要加强领导和计划管理,尽量少走或不走弯路,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争取早出、多出成果。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7—2013.9)

1、加强学习,建立健全学习研究制度

学习是提高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研究的理论指导水平的重要措施,实施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才有正确的实践活动,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实验就陷入盲目的实践活动,研究就将遇到挫折。

参加课题研究后,应健全学习研究制度,制定好每学期研究工作计划;建立研究活动日(每周半天),认真开展学习研究活动。

2、认真做好搜集、积累和整理资料工作 资料的搜集和积累是实验必备工作,它也是研究的基础工作,是实验研究结论的基石;也是实验总结、实验报告、论文写作的起点和基础。

3、切实上好每一节实验研究课

课堂教学是教学体系中最基本、最有效的教学形式,是实验研究的最实在、最丰富的实践活动,每一位实验教师都应重视和上好每节有后劲儿的实验课。

实验课要体现教学新思想、新观念、新措施和新方法。实验教学要有创新精神,做别人没有做过的试验,体验前人没有体验过的感受,发现前人没有发现过的东西,总结前人没有总结过的经验,探索前人没有探索的规律。

4、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活跃科研气氛,提高课题研究水平

开展多种教科研活动,是提高对科研工作的认识、活跃研究气氛、推动科研工作深入进行的重要措施,各地应积极地扎实地开展。各种活动应分学期做出工作计划:订出内容,提出要求,安排好研究活动时间等。

5、建立相应的质量评估体系

根据我们构建的实验教学目标和研究理念,实验教学的评估应改变过去单一的“学习成绩”测试评价,做到评价目标的导向性与实效性的统一。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9—2014.4)搞好总结、定期组织鉴定验收,开好总结、结题会。

在课题鉴定验收时,要以实验目标所倡导的教学观念为依据,根据实验资料,对实验结果,做出定性和定量分析,写出实验报告,以便进行成果鉴定。

八、研究的子课题

5.小学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探讨 篇五

-------黔东南州兴仁小学从解决问题教学的发展来看,一年级的解决问题是整个小学阶段解决问题教学的基础。由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差,即使很简单的问题也不一定能掌握它的解法。有些学生在解答解决问题时,学过的就不加思索的做出来,如果稍稍改动就不知如何下手了,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加强“双基”教学,同时还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

一、要教会学生审题,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一年级的解决问题是从看图列式到图文应用,再到文字应用,做这类题时,首先要让学生会看图、看题、审题。解决问题的难易不仅取决于数据的多少,往往是由解决问题的情节部分和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程度所决定。同时题目中的叙述是图文叙述,对一年级学生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解题的首要环节和前提就是理解题意,即审题。读题必须认真,仔细。通过读题来理解题意,掌握题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经过怎样?结果如何?通过读题弄清题中给了哪些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一旦了解题意,其数量关系也将明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理解了题意就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

二、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训练

数量关系是指解决问题中已知数量与已知数量,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只有搞清楚数量关系才能选择恰当算法,把数学问题转化成数学式子,通过计算进行解答。因此,一年级教学中简单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实际上是四则运算的算理与结构。所以从解决问题教学的一开始就要着重抓好分析数量关系这一环。

首先要重视教学中的分析与说理。这是因为不仅要通过数量关系的分析找出解答的计算过程,同时计算过程本身也反映了解题的算理。所以要重视教给学生联系运算意义,把解决问题中叙述的情节语言转换成数学运算,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叙述。例如在教学求两数相差多少的解决问题时,通过学生操作和教师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甲数比乙数多,那么甲数就包括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和乙数同样多,另一部分是比乙数多的部分,从甲数里去掉和乙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乙数多的部分,所以用减法计算。这样教学使学生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清楚,掌握了一类问题的分析思路,从而避免小学生仅仅依靠对题中某些词语的臆断或盲目尝试来选择算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又初步发展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为今后解更复杂的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6.初探小学数学中的问题解决教学 篇六

本文将结合小学数学中的教学实例,阐述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问题这个方面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数形结合;解决问题;小学数学 数学是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作为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也就是说,数学是研究“数”与“形”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数形结合的思想是数学的重要思想之一。

[1] 数形结合就是通过数(数量关系)与形(空间形式)的相互转化、互相作用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使得抽象的数学概念或复杂的数量关系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

[2] 数形结合是指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结合问题中各要素间的本质联系,根据实际需要,将数量关系与几何图形相结合,依据数与形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相互转化的方式使问题得到巧妙解决的一种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其策略具体表现为把有关数量关系的问题转化成图形性质的问题进行分析,或者将有关图形性质的问题转化成数量关系的问题加以讨论,最终解决问题。这种思想方法不仅分析问题的代数含义,而且还要揭示其几何意义,把抽象的数学运算和直观的几何图形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思想方法具备了数的精确性和形的直观性的双重优势,以数精确地分析形,或以形直观地表示数,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故而,数形结合是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重要原则,也是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更是解决问题时常用的方法。它包含 “以形助教”、“以数解形”和“数形互译”三个方面。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通过数学学习,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想方法。”其实在上海二期课改时关于数学基础知识的内容的界定上,也指出数学基础知识不仅指有关的数学概念、性质、公式等,还包括其中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等。所以在教材编写上注重把数学思想方法贯穿在知识领域中,使每部分的数学知识不再孤立、零碎,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数学思想方法有许多,我们小学一般用到的如符号化、化归、数形结合、极限、模型、推理、几何变化、方程和函数、分类讨论、统计概率等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可以让学生不再感觉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而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从而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数学结论的明确性以及数学的美。下面就“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谈些粗浅的想法。

一、数形结合思想的概念

数与形是数学中的两个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研究对象,我们中小学数学研究的对象就分为数和形两大部分,数与形是有联系的,这个联系称之为数形结合,或形数结合。作为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应用大致又可分为两种情形:

1、借助于数的精确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即“以数解形”;

2、借助形的几何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某种关系,即“以形助数”。

所谓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的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具体地说就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图形对应起来,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通过“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和转换来解决数学问题。

二、数形结合的三种应用方式

一般来说,数形结合的应用方式主要有三种类型:以数化形、以形变数和数形结合。

(1)以数化形

由于“数”和“形”是一种对应的关系,“数”比较抽象,而“形”具有形象,直观的优点,能表达较多具体的思维。在低年级教学中,我们常常会把数的认识与计算通过形(学具)的演示,让学生初步建立起数的概念,认识数、学习

数的加减乘除法;而高年级有些数量也较复杂,我们难以把握,于是就可以把“数”的对应——“形”找出来,利用图形来解决问题。画线段图的方法是每一个数学老师都把它当作学生学习数学的一项基本技能加以训练的,大家都知道,在教学应用题时,常可以借助形象的画线段图的方法,将问题迎刃而解。特别是行程问题的应用题,老师们总是不忘借助线段图进行讲解;还如我们在教五年级“时间的计算”这一课,虽然很多同学通过计算就能解决问题,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然,我们就可以把时间点、时间段通过线段图来表示,学生就更容易理解,这种把数量问题转化为图形问题,并通过对图形的分析、推理最终解决数量问题的方法,就是图形分析法。

(2)以形变数

虽然形有形象、直观的优点,但在定量方面还必须借助代数的计算,特别是对于较复杂的“形”,不但要正确的把图形数字化,而且还要留心观察图形的特点,发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充分利用图形的性质或几何意义,把“形”正确表示成“数”的形式,进行分析计算,最典型的就是二年级教材中的“点图与数”,那正方形点图所表示的就是每行与每列的圆点个数都相同,写成算式是两个相同的因数,于是它们的乘积就是平方数;由此在高年级拓展三角形数时有这么个小故事: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万物皆数”,他们常把数描绘成沙滩上的点子或小石子,根据点子或小石子排列的形状把整数进行分类,如:1、3、6、10、„„这些数叫做三角形数(如下图)。

·

·

·

·

·

·

·

·

·

·

·

· ·

·

·

·

·

·

·

· 那么,判断一下45、456、1830、5050这四个数中,哪一个不是三角形数。中高年级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利用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可以找出这个数;也可以发现如果把一个三角形数去乘2,就可以写成两个相邻自然数的积,那么高年级的同学就可以利用分解素因数的方法来判断一个数是否是三角形数了。如此以形变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形数互变

形数互变是指在有些数学问题中不仅仅是简单的以数变形或以形变数,而是需要形数互相变换,不但要想到由“形”的直观变为“数”的严密,还要由“数”的严密联系到“形”的直观。解决这类问题往往需要从已知和结论同时出发,认真分析找出内在的形数互变。一般方法是看形思数、见数想形。实质就是以数化

形、以形变数的结合。例如,“近似数”一课中,让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常我们会直接告诉学生“四舍五入法”这一概念,然后通过大量的练习强化求近似数的方法。那么我们不妨反思:学生做对了是否表明学生已经很好地理解了“四舍五入法”的含义呢?是否有部分学生的解题活动完全建立在对概念的机械模仿上呢?事实上,这种机械模仿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如何帮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四要舍、五要入”的意义呢?我们可以想到把直观的数轴引进这节课,在数轴上找最近的路,把四舍五入放到数轴上展开学习,利用数形结合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形象的数学模型,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四舍五入法”的理解。

又如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经常要用到“数”与“形”互译的数形结合思想,即把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转译成图形,把抽象的数量关系形象化,再根据对图形的观察、分析、联想,逐步译成算式,以达到问题的解决。最常用的如“鸡兔同笼”一课:鸡兔同笼,有10个头、28条腿,鸡、兔各几只?本课的解决问题教学策略书上采用列表尝试法。如果采用数形互译的画图法解,二年级的学生都能解答,并且可以从画图法引出数量关系,列式解答。有几个头就画几个圆(表示动物的头),然后每个头下加两条腿(表示鸡有两条腿),剩余几条腿就再添在小动物身上,每个添2条(原来的鸡就变成了兔)。这样从图上可知兔有4只,鸡有6只。引导学生理解数量关系:首先假设10只全是鸡,每只鸡身上长2条腿,共10×2=20(条)腿,还剩余28-20=8(条)腿,鸡身上再长2条腿变成兔子,直到8条腿长完为止。这样就得到兔子有8÷(4-2)=4(只),鸡有10-4=6(只)。而对高年级学生借助于画示意图来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是我们经常使用的办法。由此不难看出:“数”“形”互译的过程,既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又是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协同运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由于抽象思维有形象思维作支持,从而使解法变得十分简明扼要且巧妙。

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能不失时机地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形象材料,可以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具体化,把无形的解题思路形象化,不仅有利于学生顺利的、高效的学好数学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数学思维的发展、知识应用能力的增强,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发挥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对知识获得的引领作用

1、要善于挖掘教材中含有数形结合思想的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有效地利用课本中的图形,从图中读懂重要信息并整理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让学生通过“形”找出“数”。在小学“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这四个学习领域中,都能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教学,我们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初步整理了小学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各教学领域的渗透点:(1)“数与代数”:数的认识及计算,都能借助小棒图、计数图来理解算理、法则和方法;(2)“空间与图形”:可以借助数的知识及数量关系进行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3)“实践与综合应用”:从所给问题的情境中辨认出数与形的一种特定关系或结构,运用画线段图、画分析图、画示意图等方法分析理解;(4)“统计与概率”:通过图形演示移多补少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教学时让学生在探索中感受数形结合思想

布鲁纳指出:“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记忆,领会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是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主探索,感受数形结合思想,增强对数形结合思维模式的认知,体会图形对数学知识形成的意义。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大量地用“形”解释、演现,经常引导学生将数与形结合起来,借助形象的图形理解算理,提炼算法,就能降低学习难度,有效地改善突破教学难点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课后延伸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数形结合思想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而数形结合思想贯穿于整个数学领域,我们可以将复杂的数量关系和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图形、图像变得形象、直观。同样,复杂的几何形体可以用数量关系、公式、法则等手段,转化为简单的数量关系。在课后的知识延伸中,经常引导学生通过数形结合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验数形结合的好处。

数形结合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手段,而这一手段对学生们今后在初、高中的学习构建空间思维起着关键作用。今天我所讲的只是一些初步的、浅显的认识,思维作为一个认知过程,总是与个体的动机、兴趣情感等密切联系并受其制约的,相信只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动机,就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巧妙地渗透、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既能为小学数学教学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又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7.初探小学数学中的问题解决教学 篇七

一、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语文问题

在四川省一说到民族地区 (这里特指甘孜藏族自治州) 可能就是落后的代名词, 笔者是一名投身甘孜州教育事业的教师, 现已工作七年, 在数学科目教学时, 学生的数学成绩不佳折射出该生的语文知识有待提高。

部分低段学生, 在解决纯粹的数学计算题如:2×3等题目时, 他能快速的计算, 但题目稍微变换一下在让他解决可能就不行了, 如每个狗熊玩具2元, 每支水枪的价格是它的3倍, 问:买一支水枪要多少钱?部分学生的解答是:2+3, 3-2, 因为他不能理解“价格是它的3倍”是什么意思, 所以就只能胡乱写了。

二、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语文问题原因浅析

上面的问题折射出, 学生对直接感知的问题 (纯粹加、减、乘) 易解决、对需要思考的题目的解决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就上面的问题笔者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一) 教师自身因素分析

笔者所在学校的数学教师都是通过甘孜州教育局组织的教师公招考试录取来的, 学历均达到专科且都是数学教育与应用专业, 应该说在专业知识上问题不大。

既然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没有问题, 那就应该认真分析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分析自己的备课教案是否每个方面都考虑到了。

(二) 学生知识储备分析

笔者所在学校2009年以前没有学前班, 孩子突然拿到写满汉语文字和画满图画的课本上学时, 后果可想而知。所以导致部分学生到了二年级仍会出现:把6个9相加的算式写成6+9、理解不清楚多多少和少多少等数学常用术语是什么意思。可以看出, 学生语文知识储备不够, 导致学生在理解数学概念和常用术语上存在很大的问题。

(三) 家庭辅导因素分析

笔者比较了2011年该县1—2年级数学过关考试成绩会发现:县城小学班平成绩90分左右, 其他学校班平成绩最高不过79分。题型基础居多, 理解较少, 为什么其他学校成绩不及城区小学呢?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长的辅导, 农牧区的大部分牧民本身知识层次就比较低, 要让他辅导自己的孩子学习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有些学生读二年级了还听不懂汉话, 不必说语文知识的储备了。城区小学学生基本是职工子女, 启蒙教育早, 理解能力比其他孩子要强。

所以, 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以及理解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

三、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语文问题解决办法浅析

找着问题存在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 教师应深入学习课改理念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相互探讨: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如何学习、怎样让学生理解该知识点等问题, 在探讨时, 可以让小学语文教师也参加, 让他们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 拿学生所作的数学试卷给语文老师看, 进一步体会了数学科目的教学成败与语文学科是分不开的。

责任不能都让语文老师承担, 自己才是组织教学的实施者, 小学低段数学应用题教学时, 数学老师更多时候要扮演语文老师的角色, 对题目的意思要给学生一字一句的讲解, 如“某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要讲解文字体现的语文意思, 应该用什么数学符号来表示该文字意思。

(二) 认真参与学校的教研工作

教研得出作为老师要:首先, 不断给学生鼓励, 采取多鼓励、少体罚的办法, 让他们要勇敢的去做, 做错了老师不会怪你的, 其次, 让他说出自己写的算式的意思, 老师再进行纠正。

对学生易出错的题型:如9个6相加写成9+6、帽子的价格是6元, 上衣的价格是帽子的5倍, 求上衣的价格?有的学生算式是6+5。在处理这类问题时:耐心细致给学生解释题目意思, 否则学生可能会胡乱的给你写一个算式 (把题目中的数据都给你加起来) 。多读几遍题目学生才学生才知道是9个6相加, 而不是9和6相加, 这个时候他才会明白这个数学道理, 算式是6+6+6+6+6+6+6+6+6。

(三) 认真执行学校的常规要求

教师在备课时, 不能照搬教案, 要做到“三备”即备自己、备学生、备教法”, 特别是要“备学生”, 在文字型题目上要多下功夫, 要认真的考虑学生在一堂课各个环节的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等因素。

每堂课之后, 数学老师都应在备课本上写出本堂课的教学反思, 特别是及时写出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和改进。

四、在解决数学教学中的语文问题后的几点思考

我们都应该准备些什么?

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执行者, 课前的准备关乎一堂课的教学成败, 甘孜州农牧区乡下的孩子在“课前”可能就没有准备好, 笔者希望当地政府能配备一些更专业的幼儿教师从教, 义务教育是基础, 学前教育是基础的基础。

2、教师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藏区孩子可能对汉子教师有陌生感, 这就希望投身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汉族教师要主动与学生接触, 多关心学生, 让他体会到你的关爱。

摘要:小学低段 (这里特指1—2年级) 学生所具备的数学思维品质, 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些小学低年级学生可能连数学题目要求他作什么都不清楚, 特别是在解决应用题时, 直接就把本题的数字全加、或全减、或写与本题无关的数据, 成绩就可想而知了。

8.初探小学数学中的问题解决教学 篇八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段教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21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到处都充盈着大量的信息,这就需要人们有过滤信息、选择自己需要信息的能力。因此,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教育中渗透独立学习、自主钻研的思维模式,要学生改变传统的埋头啃书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在将来走向社会以后拥有自己的主见,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必须有一个独立思考的大脑,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在遇到问题时就能当机立断创造新的成果,这才是社会需要的栋梁。因而,要从小学注重这种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学会灵活变通,在教学中开拓新的教学方式,以便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内在潜能。

一、小学数学低段“解决问题”的教学现状

1.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从陈旧的教学实际出发,不难发现大部分学校的教学模式都是一个样,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想着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教师只是一味地、机械化地讲课,根本没有真正关心过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和内心的需求,也没有留出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也正是因为这样往往错过了学生开动脑筋、发散思维的锻炼机会,从而扼杀了小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天赋。

2.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充分备课,只会拿着书本机械地讲课,完全忽略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对于枯燥乏味的数字和公式,教师没能充分结合实际生活而让数学显得亲近熟悉,没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学习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重要性和应用,如此就很难让学生在生活中充满发现数学的欲望,对于培养主动学习数学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非常不利。

二、“解决问题”能力发展的重要性

在数学教学中,在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方面重视不够,这不利于完成新课改的教学任务,也不能充分挖掘小学生天性好奇的探究天赋。首先,必须知道问题的根源才能加以改之,从而推进教学进度。由于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化,教师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没有丰富教学内容,学生面对的是千篇一律的习题类型,没有将数学内容与实践联系起来,体现不到学习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从而无法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其次就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式有待改善。小学生还处在一个充满想象的年纪,他们的精神世界相当丰富多彩而拥有很多的不可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這种天分的利用,经常使用多媒体这些高科技来授课。殊不知,无形之中已经扼杀了小学生开动脑筋、自行思考的创造和探索精神,不仅不利于师生之间交流,也无法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也就无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小学数学教学采取的应对漏洞的措施

1.利用情境进行数学教学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制造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要学生明白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存在价值,充分感知生活中数学知识是无处不在的,鼓励学生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发现数学在生活中存在的乐趣,从而让学生由衷地喜欢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再现情境或让学生自己扮演情境中的角色的方式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观察其中隐藏的数学知识,就拿二年级下册数学课本中现成的例子来讲,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将“解决问题”这一类型的问题制作成动画课件,更加生动、更加形象、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有22位观众在台下看戏,之后6人离开,接着又出现了13个新观众,学生能够清楚明白地看到观众减少、增加的过程,就能够非常容易地得出22-6+13这样的结果。这样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简单易懂,并且是在看动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到的,真正达到了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效果。这种实际问题的有序呈现能够将学生带入情境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与监督作用,采用创新型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坚决避免“填鸭式”教学带来的弊端,通过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促进和谐、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提高课堂整体效率。

3.加强生生关系,鼓励生生沟通

学生之间的交流往往要比师生沟通的效率要高,这是普遍存在的社会定律。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之间沟通交流带来的成效,在遇到一些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时,在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之后,可以鼓励学生以前后桌为小组进行思想交流,在这种交流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帮助思维迟缓的学生找到思路的卡点,还能在无形之中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使得学生更加喜欢通过思考独立自主寻找问题的答案。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中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已经提上日程,这种在教学中的突破是对于教育事业的贡献,也是在为国家培养有思想、有文化、有能力、有道德的全面人才,打破了以往一成不变的死板教学,将会成就一批批有独立想法的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宇韬.小学中低段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初探[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8(4).

[2]韦昊.浅析小学数学中的解决问题策略[J].教师,2010(31).

上一篇:轴对称教学设计二下一篇:党员组织介绍信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