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卫生室工作计划

2024-09-26

心理卫生室工作计划(8篇)

1.心理卫生室工作计划 篇一

xx—xx学年(下学期)主要活动介绍及总结

一、主要活动以及工作成果

一、换届以及工作交接

1、根据学院推荐以及选举,决定由我担任哲学学院心理卫生协会会长,并招募新会员。

2、、举行全体会员大会,内容包括选举新一届的协会副会长以及秘书长等、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和修改原有的协会章程并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制作协会通讯录并建立协会qq群和公共邮箱。

二、本学期活动开展

(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1、4月,筹备心理学期刊,主要为心理学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文章的收集。

2、5月15日晚6︰30在哲学学院报告厅举行了“心理艺苑”系列活动之心理影片展映,播放了影片《心灵捕手》。精彩的影片激起了到场同学对于心理咨询的极大兴趣,影片过后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心理学系主任,张掌然教授随后做了点评,提出了年轻人树立理想的思考。活动分前期策划、现场实施和后期宣传三部分,已通过未来网进行了宣传。

3、、5月12日下午,结合学院学生会的“素质拓展越野比赛”,组织协会成员参加,增进彼此的熟悉。

4、、5月底至6月初,作为本院学生心理互助组织,参与学院关于“武汉大学学生工作特色基地之心理健康教育基地”的申报工作。主要工作为提供部分材料,并进行撰写和宣传。

5、5月,组织和鼓励各班同学参与校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之星”风采大赛。其中,我院心理学系叶颖同学最终获得了“心理健康之星”的称号。

6、6月8日晚7:30,在哲学学院南楼113教师,组织了大家同来自美国心理治疗专家chestnut park professional.lic的corrie j.vos 博士进行了一次有关心理治疗的小型沙龙。在这一次全英文的交流中,大家进一步了解了国外心理治疗的现状,开拓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这位来自大洋彼岸的老太太用丰富的学术知识和风趣幽默的语言赢得了在场同学的尊敬;心理学系和心理协会的同学也用标准的英语,丰厚的文化底蕴深深感染了这位美国博士,美丽的武汉大学也给她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印象。

(2)心理学系列讲座(此部分活动主要是结合了学院心理学系的优势,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给大家作了多场心理学专业以及心理健康的讲座和报告,是我们协会的特色活动之一。)

1、4月10日上午9时至11时,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国家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在哲学学院多功能报告厅作了题为“中西方的性善——性恶文化差异与心理学研究”的报告。

2、5月18日上午9:00,美国密执安大河谷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徐晓娟博士在哲学学院报告厅作了题为“记忆心理学研究”的报告。

3、5月26日上午,“寻求与多学科整合协同发展的心理学研究之路”——武汉大学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心成立暨学术报告会在哲学学院报告厅举行。历史学院资深教授冯天瑜、社会学系罗教讲教授、文学院昌切教授、新闻学院单波教授、哲学学院郭齐勇教授和钟年教授分别结合自身的学科作了精彩的跨学科报告。

4、6月4日晚7点,学院报告厅,就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杨鑫辉作了题为“新经济与职业指导”的报告。

5、6月8日下午3点,著名华人心理学家,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心理学系彭凯平教授在学院报告厅作了题为“人性的科学——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的报告。

6、6月14日晚7:00,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学院社会学系终身教授张杰,在报告厅作了题为“心理危机与应对危机的扭力理论”的精彩讲座。

(由于讲座较多,所以主要都在学院内举办,便于场地借用。但我们也会在校内做宣传,并将会有选择性地在其他场地举办,以后也欢迎更多队心理学有兴趣的同学参加。)

二、缺点与不足

1、活动形式比较单一,推广面也不够大,这是我们协会今年工作最大的缺陷,下个学期一定要迎头赶上,真正实现我们的宗旨。

2、未举办校内的大型讲座以及校内的大型活动,这其中当然有条件的限制,但是主要原因在于我,作为会长,未积极地组织协会成员开展了相关活动。

3、未能很好地调动会员的活动积极性,能力方面也未能很好地得到提高,下学期必须在这方面给大家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而不是自己事事亲力亲为。

三、总结

一学期的工作,虽然有得也有失。很多工作虽然看似很小,但是要做好,确实不易,各方面的协调很关键。主动性当然很重要,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投入到每项工作中,并发现问题。活动中的突发情况使在所难免的,但我最想感谢的还是协会成员们,这些大一的学弟学妹们,他们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和鼓励,尤其是三个副会长。

下学期的目标,简单也不简单,继续在我们熟悉的工作中出彩,在新的领域中创新。希望我们的工作更出色。

哲学学院心理卫生协会

某某

xx-6-**

2.心理卫生室工作计划 篇二

1 心理卫生进社区工作的实践

2005年以来, 深圳市政府启动了“心理卫生进社区”的项目, 首先对部分居民进行了精神病学调查, 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精神病发病率高达21.19%[2], 由此可见深圳市居民的精神病发病状况不容乐观。深圳市卫生局2007年4月下发了《深圳市心理卫生进社区项目工作手册》及相关文件, 至此心理卫生进社区的活动正式开展。根据深圳市卫生与人口计生委的总体部署, “心理卫生进社区”项目得到了稳步推进, 同时得到不断的深化和拓展, 截止到2012年底, 已覆盖了深圳市的700多家社康中心[3]。经过几年的发展, 心理卫生服务进社区项目在精神卫生管理方面、社区心理卫生辅导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对深圳市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 受到广大居民好评。

2 心理卫生进社区存在的问题

心理卫生进社区实施的几年时间里,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但对深圳市目前精神病高发的状况有所控制, 也对心理、精神疾病的预防和发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许多试点社区更是建立起了一整套预防、发现、治疗、康复的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体系, 提高了整个城市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但是, 心理卫生进社区开展的过程中, 也存在着一些如下问题。

2.1 社区心理卫生专业人员不足

据报道, 深圳市心理卫生进社区项目截止到2010年已经覆盖了全市625家社康中心, 并实行分类管理[4]。根据上述规模, 按照每一个社康中心配备一名心理卫生专业医生计算, 深圳市还缺少300~400名合格的专业心理卫生医生。就目前在职的医护人员, 也大多数临时聘用人员, 由于工资待遇偏低导致他们频繁跳槽, 使得这些社康中心的心理卫生工作处于时有时无的不稳定状态。

2.2 社区医护人员心理卫生知识匮乏

由上文叙述得知, 目前社康中心的多数心理卫生医护人员属于临时聘用员工或者兼职员工, 他们大多未经过正规地培训便上岗, 既缺乏心理卫生的理论知识, 也缺乏心理卫生工作经验, 而能够对社康心理卫生服务工作进行技术指导的督导的专业人士更是少之又少, 根本无法满足社区居民对心理卫生服务的需求。

2.3 政府对社区心理卫生工作投入较少

政府的财政投入是社区卫生工作展开的基础, 目前, 政府对其投入无法满足社康中心的发展需求。比如心理咨询辅导室的建立, 专业的心理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等, 都受到政府投入的限制。一些小的社康中心根本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辅导室, 给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困难[5]。而心理医生大多是简直和临时工, 他们本职大多是全科医生, 每天的诊疗任务繁重, 很少有时间顾及到需要心理咨询的患者。加之工资待遇较低, 绩效考核没有针对性, 他们工作积极性较低, 工作热情不高。

3 心理卫生进社区的思考

3.1 坚持政府行为, 落实专项投入

针对目前政府对心理卫生进社区投入不足的现状, 需要我们政府主管部门不断加大对其投入, 不仅是资金上的投入, 更多的是政策方面、制度方面给予保障。让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工作成为公共卫生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与疾病控制规划, 必须本着政府为主的原则, 建立在政府领导下、多部门合作与社会团体共同参与的心理卫生工作体制和组织协调机制。政府要不断落实专项投入, 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保证, 才能为心理卫生服务工作奠定良性的、持续发展的基础[6]。

3.2 加强培训, 切实提高专业人员技能和素质

加强对心理卫生医护人员的培训。组织专门的医学院校、心理咨询机构以及医院资深专家对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人员展开培训, 可以采取个别一对一指导和集中组织授课的方式相结合, 对每一个上岗人员进行专业资格考试, 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两方面, 切实提高心理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培训的内容既要包括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咨询专业知识和心理测试方面的知识, 也要包括心理疾病的干预、心理疾患的治疗以及心

(下转第147页) (上接第14 4页)

理疾病的康复训练等方面知识。

3.3 定期展开普查, 及时了解社区居民心理健康需求

给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辖区内的居民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定期通过随访、电话、面谈、调查问卷等方式, 进行社区居民的心理普查活动。建立患有心理疾病高危人群的特别档案, 对其进行跟踪家访, 及时记录其心理发展历程, 心理变化特点, 及时发现心理疾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 将心理疾病控制在萌芽阶段, 而对于患病严重者给予转诊服务, 最大限度减少因心理问题而造成的人身伤害事件。

3.4 面向居民, 开展多元化社区心理卫生服务

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不应是只针对患病居民, 而应该要面对所有社区群众。针对不同的居民群体, 开始有针对性的心理卫生服务。按照受众群体年龄分为老年人心理保健、更年期心理服务、成年人心理咨询以及儿童青少年心理辅导等。按照心理问题分类可以分为人际沟通训练、情绪管理、能力培养、压力调适、特殊境况下的心理失调服务、不良嗜好的行为矫正、心理危机干预等[7]。还按照心理卫生服务的功能可以分为预防型服务、治疗型服务及康复型服务等。

综上所述, 由于深圳市经济发展迅速, 人们面临的心理压力增大, 加之外来人口与日俱增, 他们缺乏社会制度保障和社会亲友的支持, 使得深圳市居民心理疾病发病率增高。而心理卫生服务进社区是环节这一状况的有效措施, 在实施的这一段时间内,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 如社区卫生专业人员不足、社区医护人员心理卫生知识匮乏、政府对社区心理卫生工作投入过少等。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需要政府坚持落实专项投入, 保证心理卫生服务的资金需求;加强培训、提高专业人员技能和素质, 保证心理卫生服务进社区的人员配置;定期展开普查、及时了解社区居民心理健康需求, 使得心理卫生服务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面向居民, 开展多元化社区心理卫生服务, 使其能够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摘要:社区心理卫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事物, 也是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 对我国的卫生事业体制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圳市社区心理卫生工作目前发展迅速, 走在全国前列, 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如社区卫生专业人员不足、社区医护人员心理卫生知识匮乏、政府对社区心理卫生工作投入过少等几方面, 需要政府坚持落实专项投入, 加强培训、提高专业人员技能和素质, 并定期展开普查、及时了解社区居民心理健康需求, 最后面向居民, 开展多元化社区心理卫生服务。

关键词:深圳市,心理卫生,社区

参考文献

[1]胡运红, 李奎生, 蔡祖祥, 等.社区开展心理卫生服务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 (6) :160-161.

[2]高红英, 苗元江.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一个亟待开拓的领域[J].井冈山学院学报, 2008, 29 (4) :96-99.

[3]言辉.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知信行的影响[J].当代护士 (专科版) , 2011, 7 (9) :10-12.

[4]胡振宇, 刘鲁鱼, 周林.深圳市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开放导报, 2012, 4 (12) :82-85.

[5]陈校, 金国华.社会工作者的心理素养与构建[J].社会工作 (学术版) 2012, 10 (3) :23-25.

[6]刘素珍, 徐建平, 周坚, 等.社区心理辅导实验模型的建构及其价值[J].心理科学, 2011, 10 (1) .13-15.

3.心理卫生室工作计划 篇三

关键词:心理卫生;三层次;四要素;工作模式

一、科学建构组织系统

院(系)心理卫生工作的组织(主体)系统,可划分为院(系)、级、班三个层次。在院(系)层分别建立两个组织,一是心理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总支副书记任组长,各年级政治辅导员为组员;二是心理卫生工作部,由团总支、学生会联合成立,设部长一人、副部长一人。有条件的院(系),可以在党总支副书记办公室设立一个心理访谈室。在年级层建立心理卫生工作小组,选定男女学生干部各一名任组长、副组长,年级辅导员任顾问。在班级层建立心理援助小组,由班级心理委员(男女各一人)任组长、副组长,班主任任顾问,其他成员若干名,主要包括组织员、宣传员、联络员、“心灵使者”等,可由学生自愿担当。这些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就是热情、活泼、开朗。建构这样的主体系统,就为院(系)心理卫生工作的展开与推进,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合理划分主体职能

这里的职能是指院(系)心理卫生工作的主体所应有的职责和功能。根据我们几年来的实验,院(系)心理卫生工作主体的职能,可作如下划分。

1.院(系)心理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目标,拟订计划;建构组织系统,建立工作制度;培训人员,指导工作;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和个体情况,向学校报告重要的情况和突出的问题;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实行心理援助,进行危机干预;及时做好严重疾患生的转化工作;检查工作,总结经验;逐步改善工作条件,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2.院(系)心理卫生工作部:拟订和实施心理卫生工作方案;宣传、推介心理卫生知识;及时传递各层面的工作信息;设计并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提供心理援助;协助辅导员督导各班心理卫生工作;组织参加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检查、总结主要工作。

3.心理访谈室:由党总支副书记或政治辅导员轮流接待来访学生。通过个别化的当面交谈进行启发诱导,通过倾听诉说的方式疏泄来访者的消极情绪,通过共同商榷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4.年级心理卫生工作小组:组织参与心理卫生工作部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及时发现年级内的异常情况,做好相关信息的传递工作;支持班级的心理援助工作;协助辅导员做好本年级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工作;年级辅导员应及时掌握本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和个体情况,及时进行教育和辅导;会同院(系)做好问题判断、心理援助和严重疾患生的转化工作。

5.班级心理援助小组:组织并参与院(系)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心理教育主题班会;及时掌握班内学生心理的总体和个体情况;及时提供直接的心理援助;及时报告工作信息和其他重要情况;班主任负责全面指导班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危机干预。

三、灵活运用工作形式

院(系)的领导、教师、学生干部和学生中的“志愿者”,能够选择和使用怎样的形式来开展心理卫生工作?通过近几年的实验,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10种。

1.宣传。适时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各年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类型、特征及原因,大学生的自我认识与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与自我调节,简便易行的心理援助方法。还可以通过网页、板报、心理游戏、心理素质拓展、心理卫生知识演讲比赛等活动来宣传介绍心理卫生知识。通过宣传可有效帮助学生确立健康观念,形成保健意识,增强免疫功能;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觉察问题、分析原因、选择方法、调适自我。

2.观察。目前,由于多数高校的专业人员数量严重不足,而不能对心理健康普查所发现的问题作进一步判断。于是,问题“诊断”的任务就移位到有关院(系)。对于院(系)的心理卫生工作人员来说,最简单且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观察。院(系)的辅导员、班主任,特别是朝夕相处的同学,往往可以通过对这些学生在学习、交往和其他集体活动中的言语、行为与情绪表现的追踪观察,获得极具价值的信息资料,为后续工作的有效进行提供宝贵信息和最佳时机。

3.辅导。主要由辅导员、班主任根据不同年级出现的不同问题,分别以团体或个别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涉及的内容可包括学习、交往、恋爱、就业等原因引发的心理问题。虽然这些工作人员大多都不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他们的辅导也常有外行之嫌,但只要努力学习,勤于实践,也同样能够取得好的效果。

4.留言簿。通过设置和传递心理留言簿(或称“心灵之约”等)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之间留言解答。心理留言簿可在教室内或宿舍间进行流动和传递。班级心理委员和“心灵使者”坚持每天浏览,以便及时了解当事人寻求帮助的愿望,进而提供心理援助或举行“心理会诊”。此外,心灵健康信箱、网络留言等形式也具有同样功效。这些形式的运用,使大学生获得了无需面对面即可畅所欲言的交流空间,并借此进行多种形式的互动互助。这些形式具有多种功能:求助者借此表露内心疑惑,找出荒谬轨迹,及早获得帮助,疏泄消极情绪、缓解心理压力,从不愉快中解脱出来;援助者也借此发现不知姓名的关注对象,及时以留言形式提供心理援助,再次查阅留言,得知援助成功。多次有效的援助使班级的“心理卫生工作者”不断产生成就感,连续体验快乐感。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增加了幸福指数,优化了心理结构,提升了健康水平。

5.经验报告会。紧张和焦虑往往产生于对自己适应能力的不信任。因此,有针对性地举行经验报告会可以帮助大学生丰富经验、转变观念、提高自信心、增强适应性。例如:分专业、分班级为新生举办“学习与生活经验报告会”,让有经验的高年级学生现场解答新生提出的各类问题,可有效帮助新生适应新学校、新环境、新人际关系、新学习要求,尽快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生活模式的转变,为今后发展做好心理准备。再如:对高年级学生在考研和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焦虑、恐惧、抑郁等问题,可组织他们在同年级内进行互相交流,也可聘请往届校友前来作经验报告,有助于这些学生调整自己的观念、情绪和行为方式。这种经验报告会,实际上就是一种灵活而有效的团体心理辅导。

6.串门。公寓是学生在交流方面最具自由度的场所。各类学生特别是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会在这里自然显露出在其他场合不易被察觉的内部心理状态。班级心理援助小组的成员,可通过串门获得一些有价值的信息,通过不经意的、比较轻松的聊天,为自己的同学提供有益的帮助。

7.谈话。谈话既是一种锻炼语言和思维的有效方式,也是表达思想感情、影响他人观念和态度的最重要手段。作为心理援助形式的谈话,就是让班级心理援助小组的成员,以朋友的身份同比较明显的“疑似”对象交往、对话。这个过程要尽可能地做到以“疑似”对象最感兴趣的话题为中心,为了抓住这个中心,援助人员常要不断地转换话题,以便引导援助对象打开心灵之锁,道出久隐心声,宣泄不快之情。实验证明,谈话是最具效果的援助形式之一。

8.陪同。较严重的抑郁、焦虑,很容易导致不测。解决此类问题,一般应采用心理服务的医学模式即心理治疗。目前,大多数院校往往不具备这方面的技术条件。即便如此,院(系)的心理援助仍然可以另辟蹊径,殊途同归,这就是陪同。陪同的工作,可由院(系)心理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情况统一组织,由疾患生所在班级的“心灵使者”直接承担。课上、课下、就餐、就寝、活动、购物等均可陪同。陪同的首要任务是追踪观察,严防不测,随时向院(系)报告有关情况。第二位的任务就是干预。他们的干预也是必要的,如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手势、一次玩笑,很可能改变疾患生的瞬间倾向,避免悲剧发生。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陪同给援助对象的主观感受应该是自然的友好交往,而不能是受派遣的监视。

9.转介。当院(系)的各种援助形式不能产生理想效果时,可考虑采用转介形式。转介就是适时地将疾患生转介给学生家长或社会专门的心理医疗机构。应该说,转介也是一种心理援助,既是对专业技术的相信、尊重,更是对疾患生的负责、关爱。院(系)在做转介工作时,要尽可能为接受方提供该生的具体情况,争取使该生能获得准确诊断和有效矫治。

10.角色剧。通过角色剧(心理剧)中的对话或人物的活动,再现大学生学习与交往、适应与发展诸方面的实际情境或类似情境,可有效启发学生形成或改变一些观念、态度和行为。角色剧的排演过程,可以改变剧情,可以互换角色,可以在中途或结束后组织讨论,交流感受。这样,就可望收到预期效果。

四、主动构建工作机制

院(系)心理卫生工作系统的高效运行需要多种机制保障,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员激励机制、队伍培训机制和行为规范机制。

1.人员激励机制。建立人员激励机制就是激发并鼓励心理卫生工作人员形成持续且有效能的行为动机或工作积极性。根据管理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和我们的工作经验,应采取如下一些激励措施:改善环境条件。院(系)领导要积极改善环境条件,帮助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或其他学生,通过自己实施的心理教育、心理辅导、心理援助活动,获得知识,增长才干,作出贡献。这样,他们的创造潜能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自我实现需要就能得到满足,行为动机就会得到持续强化。适当设置奖项。院(系)甚至学校应根据需要设置奖项,如“优秀心理卫生工作者”“心理卫生先进院(系)”等。同时,还要考虑教师或学生获得这样的奖励有什么用处。在设奖数量分配上,可多设单项奖、少设综合奖。这样,能使更多的教师和学生获得成就感,巩固积极性,使院(系)心理卫生工作获得持续性的动力保障。

2.队伍培训机制。培训队伍是院(系)心理卫生工作系统高效运行的技术保障。队伍培训机制可作如下描述。一是培训内容。根据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培训的内容应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常态表现;大学生在学习、交往、恋爱、考研、求职过程中易产生的心理困扰的特征及原因;大学生自行维护心理健康和调节心理状态的基本方法;心理互助的基本形式;心理教育、心理辅导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开展心理卫生工作应注意的主要问题,等等。二是培训顺序。按照层级关系,培训的顺序依次为:学校培训院(系)党总支副书记和辅导员,副书记和辅导员培训班主任、学生干部和其他学生。三是培训方式。根据人员的知识、技术素质现状,培训过程要注意:坚持通俗简明,避免艰涩难懂;坚持启发式研讨,避免灌输式讲授;坚持介绍分析案例,避免宣讲高深理论;坚持直观形象,避免抽象说教;坚持培养自信心,避免产生神秘感。

3.行为规范机制。根据院(系)心理卫生工作的目标、任务、内容、方法、途径、工作层次及管理活动的需要,院(系)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应逐步建立自己的心理卫生工作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心理卫生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工作人员培训制度、心理卫生工作部章程、班级心理卫生工作注意事项、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心理辅导须知、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心理信息联络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制度、心理卫生工作检查和总结制度等。建立制度要从实际出发,按照科学、可行的原则,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完善。

4.2014年四院心理卫生工作总结 篇四

为了发展海宁市心理卫生事业,促进民众心理健康,2014年海宁第四人民医院心理卫生工作开展如下:

一、组织建设。为加强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医院在上半年共有4次外出培训,分别是2014年3月29日-31日,李杨参加沙盘治疗;2014年4月24日-27日朱峰莉、钱敏芳参加心理护理理论与临床实践活动;2014年5月9日-11日李杨参加岳晓东心理咨询基本功技术高级研讨会;2014年5月25日封敏、齐小强参加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

2014年4月13日召开心理卫生协会理事会议,报告了2013年工作内容并探讨了2014年的协会工作计划。

二、科普宣传。针对企事业单位成年人、公务员的心理健康需求,组织骨干队伍,以周一夜学为平台,持续宣讲心理卫生知识,2014年10月13日为止已达到12场。讲座内容包括心理减压、婚姻经营、幸福课程、子女教育、人际关系等等,并且免费送心理卫生知识去企业、去单位、去社区,发放心理宣传册700张。另有协会成员张骏参加海视广角、紫微讲坛等电视节目,充分利用媒体宣传协会,宣传心理健康常识。

三、科研工作。与党工委合作,向海宁市科技局申报心理卫生科研《公务员积极心理资本对工作投入的影响及其开发实验研究》,目前已通过初步审核。

四、培训工作。为了全面提高会员素质,医院以心理沙龙为依托,每个季度一个主题,定期对心理咨询师进行业务培训,或组织业务交流学习,到10月20日为止共举办了3次心理沙龙活动以及3次大型心理卫生学术交流活动。

五、咨询服务。以行政中心的“聊吧”和海宁四院的“心理咨询室”作为个体心理咨询服务的中心,到2014年10月20日为止,共为74人提供咨询服务,并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活动,进一步的完善心理咨询流程,提高咨询技术,为市民提供安全、有效的咨询服务。

六、送知识下乡。到2014年10月20日为止,医院开展心理知识下乡活动2次,分别是2014年3月14日,陈陆松在安澜社区为当地村民授课,主题是“老年躯体疾病与心理问题”;2014年5月8日医院邀请湖州第三医院林敏主任到盐官做基层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培训。

七、承办继教班。7月,我院与湖州三院合作承办精神卫生类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班,进一步发挥市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基地和市心理卫生协会平台作用,扩大心理知识普及范围与力度,促进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附:12场心理卫生讲座包括: 1、2014.3.5交通运输局妇委会心理讲座“美丽心情•幸福生活”——邹展平2、2014.4.9海宁市看守所未成年人心理讲座“青春扬帆,一路远行”——张骏 3、2014.4.17 海宁市司法局社区矫正大队重点社区矫正人员心理讲座“打开心锁、阳光进来”——张骏 4、2014.5.21海宁市社区矫正大队 “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解”——张骏 5、2014.5.21斜桥戒毒心理咨询活动——邹展平6、2014.5.22海宁看守所“在押人员常见心理问题”讲座——齐小强 7、2014.6.19海宁市住建局“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讲座——张骏 8、2014.6.20盐官镇禁毒心里咨询——邹展平9、2014.7.4海宁市团市委召集优秀学生班干部培训班讲座——张骏 10、2014.7.7海宁市发改局周一夜学“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张骏 11、2014.10.13人社局“心理健康与情绪压力管理”--封敏 12、2014.10.13市委宣传部、组织部周一夜学“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张骏

5.心理卫生室工作计划 篇五

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随着时间的流逝,又站在了岁末。透视过去的一学期,工作的点点滴滴在眼前浮现,回眸过去的一幕幕,在没察觉中充实了生活。现将本学期的工作进行简要总结,希望以后的工作可以更上一层楼。

我部在本学期主要工作有心理游园会、手语舞大赛,同时也积极主动的完成学生会日常工作并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下面我们部门对本学期的工作作出以下总结。

一、心理游园会

为了提高在校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引导大学生从心理层面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感受自身的存在价值, 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经校学生会研究决定举办第八届心理游园会。此次活动由我们心理卫生部主办,活动主题为“放飞心灵梦,共赴青春约”,分为四大模块:“七彩校园”——各院(系)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宣传展、“青春那些事”心灵交流活动、“我们写信吧”心灵信箱、“原来你也在这里”交友平台。这次活动与我校运动会同期举办,活动举办的较为顺利,基本没有出太大的差错。但是在活动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提出来并进行改进。以下是问题的不足及改进方法:

1、由于值班的工作人员对活动内容不了解,造成很多同学上前询问却得不到相应解答的尴尬局面。由此看来我们应该在举办活动前向值班人员认真讲解活动的具体内容,使其对活动有充分的了解。

2、活动前没有充分设想活动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奖品不充足,信纸不充足,现场秩序紊乱等问题,在举办活动时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这提醒我们要在活动前期做好各种设想工作和讨论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

3、宣传力度不足,使得活动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由此可见在下次活动前我们要提早宣传时间,制作吸引眼球的海报和加大活动的宣传力度。

二、手语舞大赛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弘扬心理文化,以手语舞的形式展现当代大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经学生工作部(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生会研究特举办手语舞大赛。此次活动由湖北师范学院学生工作部(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办我们心理卫生部承办,活动主题为“语出爱,舞动梦”,分为初赛和决赛。各院(系)于10月20日之前把选送的作品名称、表演人数、背景音乐报送校学生会办公室。参赛院(系)于10月30日18:30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参加初赛,最终经专业老师评选后筛选出12个院(系)进入决赛,并于11月11日18:30在湖师大礼堂举行决赛,还邀请专业老师及领导给予点评指导。这次活动举办的较为成功,各院系以不同的创意展现了自己手语舞的特色,舞蹈内容新颖积极向上,观众反响较好。工作人员认真负责,使整个活动开展流畅。但仍有不足之处,我们总结出以下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1、彩排时间与比赛时间相隔较短,不利于现场秩序维护。由此看来我们应当明确提出彩排时间限制,与各院(系)说明彩排的重要性,请他们按时到场

2、初赛时参赛队伍使用道具(电光纸、点燃的蜡烛、气球)不当,使比赛存在不安全因素。这提醒我们应当让参赛队伍明确说明道具的用法,入场前派工作人员提醒。

3、决赛时前后台联络不当,导致道具(话筒)未能及时提供,影响比赛效果。由此可见我们应当保持前后台联络的通畅,及时反馈后台情况。总的来说本学期我们部门就两个大型活动,在活动中我们表现的十分出色,但仍有不足之处,不足之处我们也会虚心改正,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存在缺点的地方我们可以虚心改正,获得更多经验,使活动质量更上一层楼。

三、日常工作

本学期我们按时召开工作例会,及时向各院(系)心理卫生部传达信息,加强与各院系的合作。也督促各院系上交文件,并对上交的文件作出管理,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以备考察。与此同时我们也积极配合了学生会其他部门的工作,加强了与学生会各个部门之间的团结,并增进了友谊。在配合其他部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也虚心的学习到了更多的经验

本学期的工作在紧张有序中已经告一段落总结一下这一段时间的经历,我们获益很多,在繁忙的活动中,我们不仅锻炼了自己,也充实了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我们会保持本学期的优点,不足之处也会虚心改正,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湖北师范学院学生会心理卫生部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

6.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 篇六

4、认同作用 10-1治疗关系的特征: 独特性 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 专业限制 10-2治疗关系的影响因素:共情 积极关注 尊重和温暖 真诚可信 具体化即时性 对峙 10-3.与治疗关系有关的其他影响因素: 1具体化(一是澄清具体事实,二是搞明白来访者所说的词汇的具体含义。具体化决定着治疗的质量,也影响着治疗关系的建立,因为只有真正理解对方的经历,处境,感情等,才有可能达到共情的境地)2即时化(鼓励来访者更多的自我暴露,也是促进他们与治疗者进行更为开诚布公的交流)3对峙:艾维说对峙时指出存在于各种态度,思想,行为之间的矛盾。穆哥特伊德认为对峙涉及3中类型的矛盾:来访者的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异,来访者思想,感受与其实际行动之间的差异,来访者想象的世界与治疗者所看到的真实的世界之间的差异。贝伦森体验式,教导式,强力式,微弱式和鼓励式5种不同类型的对峙。10-4霍维茨在解释心理治疗中来访者的变化时如何产生是强调指出,这种关系是通过人际关系中那些支持性的因素而产生的,他把这种关系称为治疗的联盟。这种联盟的建立是为了帮助来访者以更为合适的方式思考,行事。通过这种联盟的内化,来访者可以尝试去改变自己。11!准确的共情反应步骤:(1治疗者从来访者内心的参照体系出发,设身处地地体会来访者的内心世界(2以言语准确的表达对来访者内心体验的理解(3引导来访者对其 感受作进一步的思考。12!伊根对峙的方式: 对峙应该在高级准确的共情基础上进行,否则对峙就可能是无效的甚至对治疗是有破坏作用的,其次,治疗者对对峙的应用应是试验性的,这一点在治疗的最初阶段尤为重要,第三,对峙是涉及来访者本人以及治疗者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交流方式之一,其中先决条件是对峙者之间已建立某种程度的相互关系,第四,对峙应以逐步接近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使来访者有机会同化治疗者所说的东西,是对峙更为有效。艾维等人把积极关注,尊重与温暖,真诚以及具体化等都看作是达到共情的核心条件。13!心理治疗中的会谈可分为: 收集资料式会谈(基本)诊断式会谈 心理治疗式会谈 13-1收集资料式会谈的目的 是收集与治疗者问题有关的资料、信息。一般用一次会谈 也可能用半次会谈时间 13-2诊断式会谈的目的 是首先要区分来访者是否适合进行心理治疗,其次是分清来访者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什么是对方的主要问题。13-3心理治疗式会谈的目的是要帮助来访者产生某种改变。耗时最多 14!倾听的技巧: 开放式问题(什么,怎么)、封闭式问题(是,不是?具有收集信息,澄清事实,缩小讨论范围,使会谈能集中探讨某些特定问题)鼓励(奥,嗯)、说明语句,对感情的反应(你觉得„„)、总结 15!会谈中的非言语技巧:目光接触与身体语汇,其他非言语的技巧。停顿的三个作用:留下言语的韵味,求的同意领会,加强听者的紧张状态,这实际上是让对方参与其中的艺术。16!非言语行为的观察技术:伊根认为,一个有效的治疗者应学会倾听和理解下列非言语行为,躯体行为,面部表情,声音特证,自发的生理反应,个人的生理特征,个人的总体印象。17!影响对方的技巧: 解释 指导 提供信息或忠告 自我暴露 反馈 逻辑推论 影响式总结 18!指导方式的类型:指导语言的改变 特殊的建议或指示 自由联想式的指导 角色式指导 训练性指导 19!卡瓦纳德沉默现象的分类:创造性的沉默 自发性的沉默 冲动性的沉默 20!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特征:(1存在思维障碍,最常见的是妄想,妄想是指病人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错误的判断和推理。(2存在思维联想障碍和思维逻辑障碍,前者表现为话讲了半天,中心松散或无主题,后者表现为概念混乱和奇怪的逻辑推理。(3感知觉障碍,幻觉,幻听和幻视。(4情感方面障碍,对人冷漠。精神分裂的病人,从不主动求医,除非家人,亲友送来看病,他们对自身的疾病状态,没有自知力,这一点与神经症病人迫切求医的情况迥然不同。21!躁狂抑郁症病人: 当病人处于躁狂状态时,表现为情绪高涨,始终很快活,谈笑风声,他们觉得脑子变得好使了,比平常聪明多了,可以在短时间内学出大量信件,文章。当病人处于抑郁状态时情况相反,他们表现为情绪极为低落,抑郁,常常愁眉不展,伤心落泪。所有的精神病人都不适合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但自知力已恢复的康复病人也可以作为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对象。22!人格障碍的分类: 反社会 偏执型 冲动型 分裂性 强迫性 表演性 23!心理测验的分类: 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特种技能测验,诊断测验 24!对来访者的分析和确认的过程是最初步骤;了解问题的详细情况 问题形成的可能原因对问题的分析 表面的问题与深层次的问题 把问题具体化 25!有关心理诊断方面的论述(艾维1.关于来访者的问题。治疗者必须在来访者提出的问题的基础上,帮助她们找出事情的来龙去脉,2.关于来访者是怎样看待世界的。3.关于来访者所处的情景和周围环境。来访者重要的环境因素有七中,个人的,性别的,家庭的,种族的,地方的,社会阶层和文化的4.关于治疗者的基本理论倾向5。关于来访者将来要干什么)58!提问方式: 1向来访者提问时要注意问话的方式2提问题尽可能简单,口语化,使对方感到易于理解并能很快抓住要领,不要使用很多术语3把大问题小化。26!记录的内容: 1.来访者的基本信息2.来访日期、治疗个案编号、治疗者姓名

3、来访者叙述内容

4、确认来访者的主要问题、处理意见及方式 27!心理治疗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来访者成长,自强自立,使之能够自己面对和处理个人生活中各种问题。心理分析治疗的目的,时要消除神经症症状,使自我变得强壮有力;行为治疗的目标是要改变不适应的行为,消除行为缺陷,来访者中心治疗法的治疗目标是对自我经验和体验采取更为开放的态度,就有责任感,自尊,能接受他人;合理情绪疗法的治疗目标是思维的合理性和适度的情绪反应等。

28!心理治疗的目标:

医学的目标与心理学的目标;中间目标和终极目标(帕洛夫,所有心理治疗的最终目标都是要减少焦虑,提高来访者的生理机能和社会能力。);内部目标与外部目标(内:来访者自己对自己所提出的目标,外:由其他人对来访者提出的);一般性目标与特殊性目标;矫正、发展和预防目标;综合目标。29!杰何达提出6条心理健康的标准(综合目标):

(1对自身的态度:包括能有意识地对自身进行适当的探索,自我概念的现实性,能够接受自我,现实地评价自身的长处和短处(2成长,发展或自我实现的方式及程度:包括实现自己各种能力及才干的动机水平。(3主要心理机能的整合程度:包括各种心理能量的适应的动态平衡(4自主性或对于各种社会影响的独立性:遵从自身内部标准,行为有一定之规(5对现实知觉的适应性:没有错误的知觉,对于所见到的和所预期的事物重视其实际证据(6对环境的控制能力:人际关系适应,能够够适应环境的要求。30!影响治疗目标的因素:(1对来访者来说:来访者的问题 经济条件 生活水平时间

(2对治疗者来说:

专业训练程度 治疗理论差异 工作时间长短

31!治疗的过程的阶段:

(1.心理诊断过程主要任务是对来访者问题的确认,制定治疗目标,(2帮助和改变阶段 主要目的是帮助者改变其认知、情绪或行为(3.结束阶段 主要任务是帮助来访者巩固其治疗所获得成果,适应结束治疗的情况

31-1心理诊断情阶段的工作:1.信息的收集2.心理诊断(任务主要是对来访者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和确认)3.信息反馈4.咨询目标的确立(应该注意:治疗目标是具体的,现实可行的,心理学的目标,分轻重缓急的,应经常进行评价)31-2帮助和改变阶段的问题:1.治疗者的责任

2、领悟(第一种作用是能使其问题严重程度降低,并能使对方心理上真正强健起来的心理平衡第二是可以为其改变其外显行为提供心理依据)

3、支持4反塑造5,、移情

6、反移情7 对峙8解释

31-3.结束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治疗者还要帮助来访者从新回顾治疗要点,检查治疗目标实现的情况,进一步巩固治疗所取得成果。

32!阻力的表现形式:

(1、对会谈时间及规定的消极态度(2、把注意力集中在与治疗者有关的问题上(3、回避问题的方式(包括问题的回答和问题的转移)(4、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33!阻力产生的原因;(卡瓦纳)

1阻力来自于成长中的痛苦

2、阻力来自机能性的行为失调

3、阻力来自对抗治疗或治疗者的心理动机 34!应付阻力的要点:

1、解除戒备心理

2、正确的进行诊断和分析

3、以诚恳的帮助对方的态度对待阻力

35!应付阻力的主要目的在于解释阻力,了解阻力产生的原因,以便最终超越这种阻力,使治疗取得进展。关键是要调动对方的积极性,使之能与治疗者一同寻找阻力的来源,认清阻力的产生源泉 36!来自治疗者的干扰

1,产生于满足自身需要的干扰(1)在私人关系方面,(如想建立友谊又想建立治疗关系时)(2)其他个人需要的满足(治疗者想控制他人或治疗者固守世界观,某种治疗理论)2,与治疗者个人缺点有关的干扰(1)治疗者的个人问题,如治疗者也存在这个缺点(2)治疗者的刻板印象或移情3,干扰者的某些具体表现:卡瓦纳,(迟到,不认真倾听来访者说话,走神,打瞌睡)。

37!治疗者面对的难题 1,缺乏自信心。不自信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缺乏治疗经验、对治疗技术的方法不能灵活运用造成的(需增加治疗经验),另一种是治疗者对自身的评价偏低所致(需自己对自己做改变对自身认知的工作)。所以(1),明确帮助来访者的可能性:一方面我们要不断提高和发展自己,另一方面也要承认自己的能力限度。(2)对自身优势的认识治疗者在治疗过程中,相对来访者讲有许多优势。2,治疗出现失误:有效的措施之一是向来访者承认自己的失误。其次柿尽可能消除自己失误带来的影响。3,治疗者自身的苦恼。38!无意识和压抑的理论

心理分析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作为一切意识行为基础的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弗洛伊德:人的精神生活是由意识,前意识,意识组成。无意识(潜意识):两个含义,1、指人们对自己的一些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

2、指人们在清醒的意识下面还有潜在的心理活动在进行着。前意识;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是可召回到意识中去的,即其中的经验经过回忆是可以记起来的。意识: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有关的心理部分。

三者的关系:人的心理活动中的意识、无意识、前意识之间所保持的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前意识与意识之间虽然有界限却无不可逾越的鸿沟,前意识之间的内容与意识之间的内容相互转换非常容易,是转瞬即成的事情。而无意识部分的东西要进到意识中来则非常困难。在意识中似乎有一种抵抗力,起着检察官或看守人(后用自我,超我代替)的作用——严防无意识中的观念进入意识部分。

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的动机都是向上运动的,向外推的,而意识却施以相反的力量,向下向内压紧。这就是所谓压抑。压抑的功能是把主体的精力和回忆、各种欲望和冲动保存和隐藏起来,不让他们在意识中出现。但这些东西并未消失,是存在于无意识中。39!人格构成说

1.本我、自我和超我(1)本我,(快乐原则)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和最不易把握的部分。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所组成的。特性:是无意识的,是无理性的,要求无条件的得到满足,只遵循快乐原则;是一切本能冲动后面的性力的贮藏库;收容了一切被压抑的东西,并保存有遗传下来的种族的性质。(2)自我,(现实原则)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之下,从本我分化出来的一部分。特性: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是无意识的,一部分是意识的,而主要是意识的;它合乎逻辑,受现实原则支配;对本我中的东西有检查权,防止被压抑的东西扰乱意识;要在超我的指导下,按外部现实的条件,去驾驭本我的要求。(3)超我,(道德原则)称为理想自我,道德典范,是从自我发展起来的一部分,是道德化了的自我。特性:从自我中分化出来,大部分是无意识的;是父母权威的内化,执行父母早年的职责,可分为自我理想——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和良心——对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进行惩罚;主要作用是监督和控制自我。

2、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自我同时服侍着三个主人: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焦虑的产生,促使自我发展了一种机能,用一定的方式解决冲突,缓和3种危险对自身的威胁。

40!心理防御机制的分类;

压抑 投射 否认 退行 固着 升华 置换 抵消 反向形成

41!性心理的发展:

口欲阶段(0-1)肛欲阶段(1-3)性器欲阶段(3-6)潜伏期(6-12)青春期阶段(12-18)

41-1弗洛伊德:人在幼年时期,对异性双亲的眷恋现象是人类普遍存的特征之一。俄狄浦斯情节(恋母情结)是用于说明此问题的术语

42!心理治疗(神经症)的方法: 自由联想 释梦 阻抗 移情 解释 43!心理分析治疗的适宜对象是 癔病 强迫症 恐怖症病人 44!治疗实施过程:

1,治疗对象的选择和治疗规则。心理分析治疗的对象是 癔症、强迫症和恐怖症病人。病人半卧在躺椅上,治疗者坐在躺椅的一侧后面。环境要静,不应受到打扰,此外不能有其他人在场听2,治疗实施过程。试验性分析阶段——正式治建立治疗的同盟关系)——第二阶段移情的出现及其解释——第三阶段修通或扩通——第四阶段治疗的结束阶段 45!中国的认识领悟疗法 钟友彬

一、理论与方法 主要遵循心理分析的理论与原则

二、领悟的本质:钟友彬认为治疗的目的是要消除病人的症状,而症状的消除需有病人对治疗者解释的领悟。病人的领悟是在治疗者引导下达到的,因此疗效的取得不在于揭示了幼年的精神创伤,而在于病人对治疗者解释的信任,这就是领悟的本质。领悟的内容是治疗者灌输给病人的,病人自感以前的想法及行为可笑,自己抛弃了原有的态度、行为,使症状得以消失。一次治疗的过程是一个治疗者与病人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特别需要病人主观努力的过程。

三、治疗的适应症及步骤(1)适应症主要为强迫症、恐怖症某些类型的性变态(如露阴症、挨擦症、窥阴症)等(2)采用直接会面交谈方式(3)初次会见时,让病人和家属叙述症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症状的具体表现(4)可询问病人的生活史,但不要深挖过去。(5)引导病人,并和他一起分析症状的性质。(6)当病人对上述解释和分析有了初步认识和体会后,再进一步解释病的根源在于过去。46!行为治疗一词最早由斯金纳等人于1945年提出。基本理论主要来自行为主义的学习原理,有三部分组成:经典的条件反射,操作条件作用,模仿学习。其代表人物: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沃尔朴,艾森克,班杜拉。47!经典的条件作用原理的基本现象: a,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建立,b泛化c,消退 经典条件作用原理还试图对条件反射与人类异常行为之间的关联作出解释。48!操作条件作用原理 一.桑代克效果律:一种行为过程的发生次数受该行为的后果影响而改变。他所反映的是人或动物保持或消除先前反应与效果之间的关系。一种行为之后出现了好的效果,这种行为就趋于保持下来,如果效果不好,则趋于被消除。这也就是斯金纳等人被称之为强化的一种关系。二.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应:a,又叫工具性条件反应,强调了某操作行为会导致某种结果的产生。b,强调环境与行为的持续作用,认为行为既可作用于环境产生某种效果,有受控于环境中偶然出现的效果。c,对于强化,他把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的强化,d,对于强化的事件和方式,可分为全部强化和部分强化。e,斯金纳认为包括心理疾病在内的大多数行为都是习得的,因此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要以改变对来访者起作用的强化物的方式来改变其行为。49!模仿学习原理 49-1基本观点:学习的产生是通过模仿过程而获得的,即一个人通过观察另一个人的行为反应而学习了某种特殊的反应方式。49-2代表人物:班杜拉 A,他认为模仿学习可以在既没有模型也没有奖励的情况下产生,个体仅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反应就可以达到模仿学习的目的。但是他并未置强化于不顾,他指出,虽然个体可通过简单的观察学会某些行为,但为使个体运用这些行为,就必须运用强化手段。B,他将模仿学习分为四个过程:a,注意过程,b,保持过程,人c,运动的再现过程,d,动机建立过程,49-3模仿学习的因素 1被模仿人的特征:如相似性,能力,地位等。被模仿人(原型)与观察者相似,啧观察学习其行为的可能性就更大,模型的知名度高,模仿也就与可能发生。2观察着的特征:如依赖性,从属性,安全感等。观察者依赖性强,缺乏安全感等更倾向于模仿他人的行为,模仿学习也更易于放生。3观察着的参与能力:这与观察者是主动的参与或是被动的参与有关。50!行为治疗的基本假设:

1、如同适应性行为一样,非适应性行为也是习得的,即个体是通过学习获得了不适应的行为的2、个体通过学习消除那些习得的不良或不适应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所缺少的适应性的行为。51!行为治疗的基本过程 1,布莱克姆等提出提高适应性行为出现的频率和轻度的六个步骤1以操作性术语确定和阐明需要改变的行为2获得希望出现的靶行为的基线水平3设置有助于靶行为发生的情景4确定潜在的强化刺激和事件5强化希望出现的靶行为或强化一系列接近靶行为的行为6持续记录行为的变化并据此评价治疗的疗效。2,董经武的行为治疗过程步骤1了解来访者现有问题行为及其原因2分析辨别并确定目标行为3关键的不良行为的构成层次4治疗前观察来访者不良行为发生次数并确定基数5注意引发反映的行为中有哪些新的行为出现或改变6有无有意义的行为的不断出现7着眼于调节行为的后果或着眼于教授新的行为。3,治疗过程中的主要内容:1确定来访者的不良行为,据此可确定治疗目标,选择治疗技术和方法;2以适当的技术方法对不良的行为进行矫正,帮助来访者建立新的行为方式3记录靶行为的基线水平及变化过程,以评价治疗过程。52!行为观察方法常用的有1频数测量,适于记录非连续性的行为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次数。2反应分类,将反应分为适当的——不适当的,正确的——不正确的等类型,分类纪录有关反应的发生次数3间隔记录,这是一种时间取样的记录。4持续时间,对连续性行为的观测记录 53!行为治疗的常用技术:

1、放松训练

2、系统脱敏法

3、模仿学习

4、角色扮演或行为排演

5、决断训练6强化 53-1放松训练(放松的方法:集中注意——肌肉紧张—保持紧张——解除紧张——肌肉放松)(其他放松方法(1)想像性放松(2)深呼吸放松法)53-2系统脱敏法利用的是交互抑制的原理或反条件作用的原理来达到充分治疗的目的。在系统脱敏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利用的是人的肌肉放松状态去颉颃由焦虑或恐怖的刺激物结合,即可消除原来因该刺激物引发的焦虑或恐怖的条件反应。系统脱敏法的组成: 放松训练 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 进行想象或脱敏 系统脱敏的三部曲: 放松 想象脱敏 停止想象 角色扮演的方法:1.问题及情景说明

2、角色分配

3、治疗者的指示语

4、信息反馈

5、模仿学习

6、结束时的工作 53-3模仿学习通常行采用三种方式:看电影或看电视录像,听录音,由治疗者做示范。34-4决断训练 又译肯定性训练,自信训练和声明己见训练。适用于人际关系情景,用于帮助来访者正确的适当的与他人交往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特别适用于那些不能表达自己愤怒或苦闷得人,很难对他人说不和那些很难表达自己积极情感的人。决断训练的步骤:

1、确认需要进行决断训练的问题

2、提高来访者进行决断训练的动机

3、定义适当的行为

4、决断行为的训练阶段、54!强化的类型: 正强化(给一个好刺激)负强化(去一个坏刺激)正惩罚(加一个坏刺激)负惩罚(去一个好刺激)54-1强化的方法:

1、塑造

2、代币管制法

3、消退法 54-2应用强化方法的注意事项:

1、给来访者某种强化时,要注意这种强化物对对方的影响

2、强化物的呈现要及时,意义要明确。

3、强化的标准要逐渐提高,强化的次数要逐渐减少。54-3强化的形式: 表扬、注意、目光的接触、面部表情、身体汇语 共情 温暖 真诚 关注 55!行为治疗由斯金纳提出 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包括:经典的条件反射原理 操作条件作用原理 模仿学习经典的条件作用原理的几个基本现象:

1、条件反射的形成与建立

2、泛化

3、消退 56!有机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包含的元素:

1、反应的偶然性

2、反映本身

3、强化性的结果 57!社会模仿学习的过程:

1、注意的过程

2、保持的过程

3、运动的再现过程

4、动机建立过程 58!影响模仿学习的因素:

1、被模仿人的特征

2、观察者的特征

3、观察者的参与程度 59!行为治疗的基本假设:1.如同适应性行为一样,非适应性行为也是习得的,即个体是通过学习获得了不适应的行为的,2.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消除那些习得的不良或不适应行为,也可通过学习获得所缺少的适应性行为。60!行为治疗的共同特点是:

1、治疗只是针对当前来访者有关的问题进行

2、治疗是以特殊的行为为目标的,这种行为可以使外显的,也可以是内在的。

3、治疗的技术通常是从实验中发展而来的,即是以实验为基础的4、对于每个来访者,治疗者根据其问题和本人的有关情况,采用适当的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模仿学习或其他行为治疗技术。61!以人为中心的治疗 过程:

1、来访者前来求助

2、治疗者向来访者说明咨询或治疗的情况

3、鼓励来访者情感的自由表现

4、治疗者要能够接受、认识、澄清对方的消极情感

5、来访者成长的萌动

6、治疗者要对来访者的积极地情感要加以接受和认识

7、来访者开始接受真是的自我8、帮助来访者澄清可能的决定及应采取的行动

9、疗效的产生

10、进一步扩大疗效

11、来访者的全面成长

12、治疗结束 基本原理:使来访者向着自我调整,自我成长和逐步摆脱外部力量的控制方向迈进。实现的倾向被看做是一种积极的倾向,他假定人具有引导,调整,控制自己的能力。62!非指导的治疗 62-1认为来访者有权为自己的生活做出选择,重视个体心理上的独立性和保持完整的心理状态的权利关注点是来访者。指导式的治疗倾向于来访者的问题重视社会的规范,认为有能力的人应该对能力差的人进行指导,而非指导性的治疗倾向于来访者,着眼点是促进来访者的成长。62-2指导式治疗常用的技术:a提出非常特定的问题b讨论说明或提供与问题或治疗相关的信息c指出对话的主题,但让来访者自行发挥d向来访者提出活动方面的建议e确认来访者谈话的主题f列出证据,说服来访者采取行动的建议g指出需要纠正的问题和条件。62-3非指导的治疗方式常用的谈话技巧:a以某种方式确认来访者表达自己时的情感和态度b确认和说明来访者的行为举止所反应的情感与态度c指出对话的主题,但让来访者自行发挥d确认来访者谈话的主题e指出非常特定的问题f讨论说明或提供与问题或治疗有关的信息g根据来访者的情况确定会谈情境 63!治疗者与来访者的关系

1、共情式的理解与交流

2、真诚的交流

3、积极关注式地交流 63-1真诚交流的注意事项:

1、从角色中解放出来

2、自发性的交流

3、非防御性的态度

4、一致性

5、自我暴露

恐怖,不洁恐怖,疾病恐怖等C发作性神

6、积极关注式的交流

经质:心悸发作,焦虑发作,呼吸困难 来访者中心治疗采用的技巧:鼓励、重复72!森田神经质症形成机理于疑病素质的及对感情的反应 存在,在偶然事件的诱因影响下,通过精64会谈技巧

神交互作用而形成神经质症状。造成神经1,非言语技巧:就是治疗者通过自己的质症的根本原因则在于想以主观愿望控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目光接触,语气语制客观现实而引起的精神拮抗作用加强。调表明对来访者的共情,关注与理解。73!森田疗法的治疗原则 2,常用的会谈技巧:鼓励,重复及对感“顺应自然”的治疗原理 情的反应。治疗者对来访者的谈话内容的“为所当为”的治疗原理 鼓励和重复及对感情表达的反应不是简74!森田疗法的治疗分为

单的回声式的反应,而是对来访者谈话内住院治疗和门诊治疗两种方式。

容涉及其内心真实的自我体验方面做有住院治疗过程分4期:绝对卧床期 轻工重点的突出或重复,对尚未意识到的或仅作期 重工作~ 生活训练~ 有模糊意识的内心感受的深层次挖掘。

65!来访者中心治疗会谈的特征性有:

1、完全接受来访者所体验的任何情感、思想、变化等,对此不加评判。

2、深刻 理解来访者情感和体验所包含的个人涵 义。

3、伴随着来访者对自身的探索

4、相信“有机体的才智”能够,引导治疗者 和来访者双方走向来访者问题的内核。

5、帮助来访者充分体验其情感。

66!来访者改变的特征是:焦虑减轻,自 我防御减少,自我经验或体验被歪曲或否 认的情况减少,自我概念与自我经验、体 验更趋于一致。

67!合理情绪治疗

创始人 埃利斯

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

67-1合理情绪疗法对人本性的看法:

1,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 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当人们按照理性去 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是愉快的,富有 竞争精神以及行有成效的人。2,情绪是 伴随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

上的困扰是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思维所造成的。3,人具有一种生物学的和社会学的倾向性,倾向于存在有理性的合理思维和无理性的不合理的思维4人是有语言的动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而进行,不断的用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信念就会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5,情绪困扰的持续是由于那些内化语言持续的结果

67-2 ABC理论

关于情绪障碍的理论是RET的基本理论。这一理论的要点就是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有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理解和评价所引起的,这一理论就称作ABC理论。1,在ABC理论的模型中,A是指诱发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C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该理论指出,诱发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以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得更直接的原因。

68!不合理信念的特征(韦斯勒):

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 68-1绝对化的要求 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发生或不会发生这样的信念

68-2过分概括化 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

68-3糟糕至极 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是一场灾难的想法

69!合理情绪治疗的基本步骤

a要想来访者指出其思维方式,信念是不合理的,帮助他们搞清楚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怎样就改变目前这样了的,讲清楚不合理的信念与他们的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可以直接或间接向来访者介绍ABC理论b要向来访者指出,他们的情绪困扰之所以延续至今,不是由于早年生活影响,而是由于现在他们自身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所导致的。C通过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的方法为主的治疗技术,帮助来访者认清其信念之不合理,进而放弃不合理的信念,帮助来访者产生某种认知层次的改变。这是治疗最重要的一环。D不仅要帮助来访者认清并放弃某些特定的不合理的信念,而且要从改变他们常见的不合理信念入手,帮助他们学习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信念入手,帮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避免重做不合理信念的牺牲品。

RET的整体模型为ABCDE,即:A是诱发性事件B是由A引起的信念C是情绪的和行为的后果D是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E是指通过治疗达到新的情绪及行为的治疗结果。

70!合理情绪治疗的技术方法(1.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 辩论的具体方法(埃利斯):A,质疑式:治疗者直截了当地向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发问B夸张式:这是治疗者针对来访者信念得不合理之处故意提出一些夸张的问题,其落脚点与质疑式提问是一样的,仅仅是方式上略有区别。

(2合理的情绪想象技术(REI)(3认知家庭作业

71!森田将神经质分为:

7.心理卫生室工作计划 篇七

一、环境变迁的因素

对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学生来讲, 他们所面对的是一个非常新奇而又陌生的环境, 这种环境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生的适应和调整问题。

首先, 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会增加他们适应新环境的困难。大学学习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更强调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以及老师直接指导的减少, 这与中学有着很大的差距, 而且学习内容又与中学有巨大的差异, 学习的习惯和作息时间大部分由自己掌握, 这就更增加了学习上的困难。

其次, 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适应要远比对学习和生活环境的适应困难。而对来自各地、风格特点各异的同学, 如何建立协调、友好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大多数学生入学前人际关系相对稳定, 而一旦进入大学就会面临重新结识别人, 确立人际关系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进展将对整个大学生活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最后, 对新环境的适应也包括对自己地位变化的适应, 这是大学生生活适应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这些学生在中学往往都是成绩较好或者最好的学生, 但进入大学后, 各方面人才聚在一起, 势必使大部分同学失去“先进”地位, 而成为“较差”或“一般”的成员。这种地位变化越强烈, 他们适应起来就越困难。这就使得几乎每个学生都面临一个重新认识自己与他人, 重新确立对自己看法的过程。

二、人际关系与日常生活中的困扰因素

人际关系问题不仅仅是新生中才有, 它在大学生活中始终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主要是处理与周围同学、老师、以及家庭、亲人、朋友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是自我封闭。有的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欲望掩盖起来, 试图与世隔绝。甚至对任何人都不信任, 怀有很深的戒备, 隔绝了与他人的交往。由于人的本质特征在于人的社会关系的实现, 所以, 自我封闭者会严重损害自己的发展与成长;二是自卑。有的学生常缺乏自信, 过低地评价自我, 在交往中畏首畏尾。如果遭受到一点挫折, 便怨天怨地。这些学生常把失败原因归于个人能力, 个人性格或命运, 缺乏足够的耐挫力, 这种结果使得个体的自卑心理得以强化, 无法对自己采取积极的态度;三是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的目的在于满足双方的需要, 是在互相尊重、互谅互让、以诚相见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而有的学生忽视了平等、互助这样基本的交往原则, 常以自我为中心, 从不考虑对方的需要, 这样的交往必定失败。

三、重要的丧失与心理健康

在大学生中常出现的丧失主要有三个方面, 即重要的人际关系的丧失, 荣誉的丧失, 以及自尊的丧失。这一类问题尽管不占多数, 但其影响却是相当大的。重要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与家人、朋友、特别是异性恋人的关系。这些人际关系是个体生活中非常重要的, 这种关系一旦丧失或出现问题, 不仅仅会影响到他们的情绪以及学习和生活, 更重要的是, 它们可能会极大地影响到大学生对自己的看法以及以后的生活。荣誉的丧失目前已成为一个很广泛的问题, 尤其目前高校实行奖学金制度以后, 很多自以为可以获奖学金但又没得到的, 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影响了自己的名声 (如考试不及格、作弊等) 。这种丧失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也提醒我们, 在对学生的处分或批评教育时应特别注意达到预期的效果。自尊的丧失很大程度上与自我重新确认有关, 当然与荣誉的丧失和重要的人际关系的丧失也有一定的关系。因自尊丧失或其它原因造成的自卑或抑郁是非常普遍的。总之, 无论是什么样的丧失, 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的自尊心, 严重时会使他们情感和生活上产生巨大的障碍。

目前, 大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已逐渐引起社会各界, 尤其是高校工作人员的重视, 很多院校都建立了服务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机构或专门人员负责这方面的工作。因此, 在目前对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非常必要。

摘要:大学生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心理上都处于一个迅速变化的进程中, 处于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 迅速向成人过渡的时期。他们虽然生理上逐渐成熟, 但由于阅历浅, 社会经验不足, 对自己缺乏正确而全面的认识。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 不仅影响其学业, 还可能会影响他们走上社会以后的适应情况。本文就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别探讨它们的影响及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卫生,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马建青.心理卫生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0.

8.幼儿心理卫生不容忽视 篇八

在这段时期,各种感觉和知觉进一步发展。注意力不仅发展无意注意,还开始有了有意注意,集中注意力能保持较长时间。保持识记的能力也有了提高,并开始了有意识记。能进行较丰富的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而且开始有了初步的逻辑思维和想像活动。除了简单的情绪,也开始产生较复杂的情感体验,并有了意志和个性的表现;道德意识和行为也开始发生。因此,目前不少学者都认为在婴幼儿阶段进行良好的心理教育,是最佳的时期。

根据这一心理年龄的特征,对婴幼儿心理的培养必须注意:要不断满足和丰富他们接触外部世界各种新鲜环境和学习的要求,应该耐心和贴切地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要进一步发展他们的运动和感觉的功能,诱导他们进行各种实践活动。例如,进行简单的游戏,小范围的游览,学画简单的图画和写简单的字,做些简单的劳动等;还要努力发展其语言能力,利用语言启发其思维活动和扩大交往(如通过对话、讲故事、看图识字等)。有的智力发展较快的幼童,还可以开始学习简单知识。

此外,这段时期,幼儿的摹仿性和可塑性也很大,大人和家长必须用良好的榜样和模范的行动来影响孩子,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但在培养过程中必须防止生硬的方法、粗鲁的态度、过高的要求和过早地用成人的概念去约束儿童的思想,更应避免用不良的情绪(如消极悲观)责罚、恐吓、打骂去强制儿童。而要因势利导,扬长补短,期待和鼓励。

上一篇:陈奕迅经典歌词 Word 文档下一篇:动力年度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