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习特点及方法

2024-09-07

高中语文学习特点及方法(通用9篇)

1.高中语文学习特点及方法 篇一

高中生的学习特点和方法介绍

出处:普通用户组,化学组 发布日期:2007-9-21 发布人:汪淑芳 审核人:韩良

高中的特点及学习适应方法

高中学习和初中学习既有相似性又有极大的不同和区别,一些在初中学习很好的同学如果不能很快适应高中学习的特点,在高中阶段就有可能落在后面,而一些在初中学习不是很好的同学则有可能会因为适应或找到了应对高中学习的方法而迅速赶上并遥遥领先。所以,了解高中学习的特点,对于我们制订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应对技巧是十分必要的

一、高中学习和初中学习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知识之间的连续性联系性加深。高中知识,特别是理科知识,在高中阶段呈现螺旋式的方式累积形成的,也就是说,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对前面知识的掌握不牢固或理解不透彻,常常导致后面知识学习的困难。同时,各章之间知识的联系加深,要解决一个问题,常常要用到后面知识学习的困难。例如数学,高中代数以集合,映射为基础;发函数为主线,将物质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物质的制备、反应、现象、实验联系起来。所以,在学习高中知识时,我们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发现知识之间的关系。

2、理论性增强。初中教材有些只要求初步了解,只作定性研究,而高中则要求深入理解,作定量研究,教材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大大加强。如初中代数侧重于解方程、运算,而高中代数一开始就是相当抽象的集合、映射。许多高中知识都要求进行严密的分析论证和条件分析,将具体的问题转化为抽象的物理公式或数学模型,所以,高中知识的抽象性比较高,很多时候要依靠大脑的想象和思维来完成。

3、更加注重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注意能力、创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操作能力的培养。

4、不仅重视知识的推理论证,更重视知识的应用。

所以,从初中阶段进入高中阶段,在学习上要跨上一个较高的台阶。为了顺利地跨越这一台阶,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学好高中的课程。

二、高中学习的方法

爱因斯坦有个成功的公式:A=X+Y+Z。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劳动,Y代表正确方法,Z代表少说废话。这个公式指明事业成功的三要素。对于学业来说,成功也有三要素:学习成功=心理素质+学习方法+智能素质

1、提高学习心理的素质

(1)学习的动机。学习需要动机,由于学生的个人需要而产生的学习内驱力很重要。我们要努力强化学习的动机,如树立远大理想:参加各种竞赛,挑战强者,激起学习欲望:看到自己学习成果而受鼓励,从而增强自信:经受挫折,要有不甘失败和屈辱的精神

(2)学习的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效率有密切关系,可以从好奇心和求知欲中激发学习兴趣。如物理的实验,化学的变化等,容易引起人的好奇和求知,培养对各门功课的兴趣。往往是刻苦学习后,才发现知识的奥秘和用途,才提高学习成绩,所以一定要钻时“书海”去,把知识应用于实践,激发兴趣,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时,那种成功感易激发学习兴趣。(3)学习的情感、意志和态度。将积极的情感同学习联系起来,防止消极情绪的滋生,可以促进学习。善于控制自己,是学习意志力培养的关键。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动,控制不需要的想法和情绪,可以使思想集中到学习上来,这点是尤为重要。

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1)正确使用课本

课本,是教与学的依据。要学习好各个学科,必须重视并学会阅读课本。有些同学不知道应该怎样使用课本,往往只是在课后从书本中找出解题的公式,把习题做出来,就以为是读了课本了,这种用书的方法,在高中是决不可行的,在不同的学习环节中,都要阅读课本,但不同的要求。

(2)预习在浏览教材的总体内容后再细读,充分发挥自己的自学能力,理清哪些内容已经了解,哪些内容有疑问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点、难点)分别标出并记下来。这样既提高了自学能力,又为听课“铺”平了道路,形成期待教师解析的心理定势,这种需求心理定势必将调动起我们的学习热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3)听课 听教师讲课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捷径,教师传授的是经过历史验证的真理,是教师长期学习和教学实践的精华,因此提高课堂效率是特别重要的,那么课堂效率如何提高呢?

a、做好课前准备。精神上的准备十分重要。保持课内精力旺盛,头脑清醒,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条件。b、集中注意力。思想开小差会分心,一切都要靠理智强制自己专心听讲,靠意志来排除干扰。c、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不要做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紧跟老师讲课的思路,对老师的讲解积极思考。结论由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而得出,会比先听现成结论的学习效果好。

d、抓做老师讲课的重点。有的同学在听课,往往忽视教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这是错误的,开头,往往寥寥数语,但却是全堂讲课的纲。只要抓做这个纲去听课,下面的内容才会眉目清楚结尾的话虽不多,但却是一节课精要的提炼和复习提示。同时还要注意教师反复强调的部分。

e、做好课堂笔记。笔记记忆法,是强化记忆的最佳方法之一。笔记,一份永恒的笔录,可以克服大脑记忆方面的限制。俗语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因此为了充分理解和消化,必须记笔记。同时做笔记充分调动耳、眼、手、心等器官协同工作可帮助学习。

f、注意和教师的交流,目光交流、提问式交流,都可以促进学习。

(3)作业的方法,作业是提高思维能力,复习掌握知识,提高解题速度的途径。通过审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达到巩固检验自己的目的。当然在分析问题时,可有几条思路,如顺推法、逆推法、双向法、辅助法、排除法等,另外作业是千万不可COPY的,那样毫无意义。不理解的也要及时弄明白。(4)复习的方法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必须时常回复到所学的东西上而加以复习。。。牢固地记住所学会的东西,这比贪学新东西而又很快忘掉好得多。”因此往往考前的“临时抱佛脚”是不起作用的。复习在于平时,如何复习?

a、课前回忆 即在听课基础上把所学内容回忆一遍。

b、精读教材 对教材理解的越透,掌握得越牢,效率也就自然提高了。c、整理笔记

d、看参考书 这是补充课外知识的好方法。e、补缺补漏 系统掌握知识结构 f、循环复习将甲复习完后复习乙,在复习完乙后对甲再进行一次复习,然后前进。。。这种循环复习利于记忆。

3、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1)发展观察力。观察是掌握知识搞好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成才的必要条件。聪明,即耳聪目明,接受能力强,实指观察能力强。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周密的计划,灵活应用各种观察法,如重复观察,比较观察,定期观察与思考相结合的观察等。

(2)提高记忆能力,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记忆的原理是随时间变化的,在学习后的几天内遗忘的速度非常的快。但过了一星期后遗忘速度便趋缓了。因此记忆的关键便在最容易遗忘的那几天里巩固复习。选择最佳的时间段进行记忆,由于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而无法作一个绝对的定论。但是掌握好时间安排是提高记忆能力永远不变的真理,为了同遗忘作斗争,正确安排复习时间便是选择最佳学习时间段了。a、及时复习,把识记过的材料再拿来识记,使之巩固。其生理基础是对暂时神经联系不断强化,使它的痕迹进一步巩固。由于遗忘是先快后慢的,因此复习必须及时,要在遗忘尚未大规模开始前时行。b、在时间和量上合理安排复习。实验证明,相对集中一段时间学习同一内容,记忆效果好,但也要适当分散,因为复习时间过于集中容易发生干扰;过于分散容易发生遗忘。

c、交替地分配时间学习也可以提高记忆。科学实验证明:用相等频率的电脉冲刺激脑神经细胞,反应敏捷,可是一旦反复刺激时间过长,神经细胞的反应便消失了。休息一段时间后,反应得以恢复。人的记忆也是如此。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就曾说过“我同时读几种书,因为专门研究一种东西会使我的宝贵头脑疲倦。”因此我们必须“分配交替”地进行记忆。

d、另外,采用各种记忆方式也有效果。如特征记忆:歌诀记忆,形象记忆,比较记忆,联想记忆等。总之,优化心理素质,就是在高中学习中攻克难点的信心和勇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是运筹正确的战略技术:提高智力能力,就是改良攻关武器,三者缺一不可。

倘若就我们的学习喻作航船,勤奋则轮船的马达,正确的学习方法便是轮船的方向盘与航线。让我们驾上这艘希冀之船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让船儿载着我们驶向美好的明天吧!

正视学生努力向上

一、抓基础

(一)抓基本本规律、基本概念的教学

1、新课慢慢上(让学生多提问,注重针对相似概念、规律的对比

2、复习课细细磨(对比复习、关注提问,充分展示暴露思维

3、实验课从想(互相质疑、同伴互助)

(二)抓教学规范,学习要求训练

1、碾平课堂“求什么、是什么、为什么?”

得分意识:分分必争,不怕难度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扣分(研究得分)

2、学科语言(写应写的文字,准确的符号,清晰的过程分析

(三)抓学生心理、应试心理的教育 你行我也行,我行你也行-------人人都行

不要因为一次考试不理想就怀疑自己的能力、丧失自己的信心 充满自信、十分冷静、更加勤奋(一切皆有可能、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三点体会:

1、热爱本职工作,工作具有创造性,有意义(化学教师—个性完美,化学课的重要性)

2、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具备“教学反思”的习惯,与时俱进

反思:怀疑、困惑----困难的状态,(自我危机感)做法:

1、对学生产生同情,接受能力强

2、充满激情-----人格魅力

3、反思“多次强调的问题还存在”----查证过程教学

4、反思“作业差的原因” 学习过程:

1、听其它老师的课-----观察老师的优点

2、集体备课----用心听其它老师的讲课的优点

3、试卷分析-----反对总结“得与失” 具体操作:

1、分析考差的原因:有三种情况(1)不认真(2)笨熊掰玉米

(3)智力问题(建立师生情感)

2、加强学生课堂的学习注意力

备课要充分,精神饱满,教师语言(亲和力,感杂力起伏)教师教书育人(学习责任感,“我要学”---兴趣与责任相辅相成

3、教学课堂要合理:低起点、低台阶、高密度、螺旋式上进(注意分层教学)

4、课堂教学艺术

5、课后落实----作业每个同学完成,如何保质保量------打分制

6、(标准一般十几个人不通过)

7、课堂教学滚动式

及时表格鼓励(学习优秀奖,学习进步奖)再具体一些:

1、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学案)

2、老师先做一些相关习题

3、学生错题本(精选)

4、练习(精选)(批好后要订正)

5、重难点(学生个别提问)加强落实

6、重点班简单内容反复讲

7、学生(学法指导)

8、课堂容量(适中)

9、上课学生板演不一定多(一定要加强巡视)

2.高中语文学习特点及方法 篇二

一、初、高中生学习特点的差异性

( 一) 学习自觉性、主动性方面

初中生大多缺乏学习兴趣, 自觉性、主动性不强。首先, 不少初中生平时对自己的学习表现得毫不在乎, 在课堂上学习不专心, 对教师的批评无所谓, 还说别人也这么做; 作业不能及时、认真完成, 有些人甚至干脆不交作业, 这种现象在初一、初二阶段表现得格外突出。其次, 初中生做事不能持久, 毅力比较缺乏, 表现在课堂上就是难以坚持听完一堂完整的课, 不善于调整听课的疲劳, 只有少数同学能够通过做笔记、自我训练等方式来听好一堂课。许多同学课前不预习, 学习目的不明确, 在课堂上既不做笔记又不能根据教师的思路思考问题, 一堂课坚持听十来分钟就会溜号, 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学习效果很差。有的学生在学校虽不与教师对抗, 但也很少能接受教师的教诲, 回到家里也不喜欢父母的说教, 要么在房间里上网, 要么就拖欠或草草地做完作业。对学习没有兴趣, 很少进行预习, 教师找其谈心时便敷衍应付, 学业成绩在班上一般都是很靠后。像这样的学生在初中生中不在少数。而对于高中生来说, 这种情况大有改观, 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成熟了一些, 特别是经过初三的磨炼和中考的洗礼, 大部分高中生都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只是有一个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快慢的问题, 他们一般也能主动借助外界力量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能够认真对待每一节课。

( 二) 课堂纪律方面

许多初中生对课堂纪律认识不足, 上课时不认真听讲, 有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督促才能听一点课, 不论是成绩好坏都有这些不良习惯, 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维持课堂纪律。高中生在课堂上需要维持纪律的现象是比较少的, 即使有个别违规的学生, 只要教师稍作停顿或注视他 ( 她) , 就会立刻收敛。因此, 教师只有将时间和精力重点放在如何教上, 才能让学生对抽象、枯燥的知识也能听得生动、明白, 达到高效完成教与学的目的, 而大部分学生也都能积极、主动学习, 所以高中教师相对较有成就感。

( 三) 学习独立性方面

初中生在学习上比较缺乏独立性, 可能与小学的学习方式有关, 升入初中后, 他们还没有正确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探讨的关系。具体表现是不能独立学习, 有什么学习问题都要通过讨论心里才踏实, 甚至在课堂上听课时, 遇到什么问题要么不管教师是否在讲课就与同学讨论; 要么连手也不举, 直接打断教师的讲课, 要教师先解决他的问题。这些行为直接影响了教学进度和课堂秩序。高中生独立学习能力整体上有所增强, 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作业总需要与同学讨论才能完成。

( 四) 动手能力方面

初中生的动手能力的欠缺, 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这种现象在初一和初二学生中相当突出, 在初三也较普遍。比如, 中考有相关方面的题型, 因此在初中阶段可以使用计算器帮助完成一些有关近似或有效数字的计算问题, 可学生却不能正确处理动手与计算器的关系, 盲目依赖于计算器, 上数学课时, 这些学生往往就只盯着黑板, 很难拿出笔来做一些必要的演算, 碰到需要计算的问题, 就用心算一下, 算不出来就放弃。这种做法, 对文科性科目的学习还难以察觉到它的弊病, 而对理科性科目、特别是数学, 这样做是弊大于利的。且不说计算能力是数学能力的一个基本要求, 单从平时的数学作业来说, 过分依赖计算器, 就很难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所以这些学生在做作业时常常只能写出一个结果, 这还只能针对一些列式计算题, 对其他的应用题就根本无法完成了。有的教师要求除了出现有关有效数字的题目外, 平时不准拿计算器进行计算, 要求他们动手用笔算。一些学生就质疑中考也可以使用计算器, 教师为什么不准使用。其实他们真正的目的是不愿意动手, 怕那些繁杂的计算。这种情况在高中生中也一定程度上存在, 他们常借口高中课程太多, 为节省时间才那样做的, 其实还是一个“怕”字问题没有解决, 还没有真正体会到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 五) 学习的自信心和敏锐性方面

在当今张扬个性、十分唯我的时代, 初中生大多自信过头, 不太愿意承认自身存在的问题, 喜欢夸耀自己的长处, 而对自己存在的问题常用“意外”来为自己开脱, 这种“意外”却经常出现, 特别是在解答一些较难的学习问题时, 对于解题方法的优劣过分相信自己, 缺乏敏锐性。其实初中学生思维的敏锐性是有些欠缺的, 过分自信, 在学习的高效性上就大打折扣。这种现象在高中生中虽然也有, 但终究比较少, 即使他们开始还有一点坚持, 也会很快理性分析问题的。

二、心理成因分析

( 一) 心理发育滞后下的认知缺陷

在物质生活发达的今天, 孩子们的心理与生理往往并不是同步发育成熟的, 许多学生的生理发育超前, 心理发育滞后, 特别是初中生表现得格外突出。他们的身体已经基本上成人化, 说话也较成人化, 常表现出一些与他们的年龄不符的行为。可是他们终究年龄小, 心理是不成熟的, 认知上存在明显不足。他们理解能力不强, 思维比较幼稚, 看事物简单、直观, 分析问题的方式也很单纯、表面化, 对学习的目的和重要性的认知是很肤浅的。如果教师用其成人化的外表去衡量其认知水平, 想当然地以为他们懂了而忽略引导教育, 显然是会犯低级错误的。高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 认知能力、理解能力逐步增强, 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有所提高, 但仍然需要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和提醒。

( 二) 青春期带来的逆反和盲从心理

初中正好处于青春期显著发展的阶段, 该阶段的孩子最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一方面, 他们独立意识越来越强, 自尊心敏感脆弱, 对父母和教师的喋喋说教或严厉管教产生不满和对立情绪, 有些人喜欢采取与教师要求相反的态度和言行, 以对着干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成人感和独立性。另一方面, 他们缺乏独立分析和思考能力, 意志比较薄弱, 在群体交往中十分容易被他人的观念所左右, 盲目从众, 特别是同学或朋友对其的影响更大。尽管高中生的逆反心理和盲从心理逐步减弱, 但如果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当, 也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

( 三) 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唯我主义和纪律意识薄弱

因为我国多年来的独生子女政策, 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由此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一是在父母家人的过度呵护和溺爱下, 不少孩子存在自我中心主义, 过分自信, 以为自己的所言所行都是好的、对的, 不愿承认自己的问题和差距, 独立学习能力不强。二是纪律意识薄弱, 在家里没有同龄人与之交流, 加上又处于叛逆期, 与父母存在代沟不愿交流, 对于身边发生的事和心里的想法, 极想找一个倾诉对象, 所以一回到学校就急于和同学诉说, 甚至不顾课堂纪律也要说。这种独生子女的现状和处事的不良习惯, 不仅在初中生中普遍存在, 而且在高中生也比较常见。因此, 从初一开始就应当对学生进行独立学习的教育, 强调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 不能借口合作学习就不要课堂纪律了, 否则在后继的学习中, 同学们就难以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高中阶段就更要强调这一学习方式的重要性, 教师有必要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课堂纪律和处事方式的教育。

( 四) 原发性学习心理和继发性学习心理差异

从学习心理阶段上看, 初中生大多停留在原发性学习心理阶段, 其学习基本上是被动型学习。认为既然数学是学校开的一门课, 那就学吧。没有兴趣、没有目的, 教师叫做题就做, 教师讲课就听, 没有多少热情, 也没有明显的反感。这种心理现象的产生背景主要在于在其成长的环境中很少有关于数学的话题, 对某些方面的兴趣比如音乐、绘画、下棋、电脑等等过大, 或先天地对数学信息缺乏敏感。这种学习者对数学缺乏主体热情, 不主动关注数学问题, 对数学成绩没有期望值。当然, 随着他们学习经历的丰富和教师的有目的地指导, 这种学习心理会得到调整和改变。能够主动学习的初中生中, 大部分也还只达到原发性学习心理的实用型学习阶段, 少部分达到了理智型和欣赏型的学习阶段, 所以这些孩子的各科学习成绩是比较优秀的。而对于高中生来说, 其学习心理大部分已达到了继发性学习心理阶段 ( 有部分初中生也已经达到了这个阶段) , 这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其表现具有两极性:一是少数学生拒绝学习和应付学习, 这两种学习心理状态是比较危险的, 特别是前者, 严重时可能导致心理障碍和人格扭曲, 后者也由于长期以来在数学学习方面不得法, 没有品尝过成功的滋味, 没有证明自己数学才能的机会, 因而对数学本身失去兴趣。二是大部分的高中生已经达到了继发性学习心理中的勤奋型学习阶段, 还有少部分学生已达到了快乐型学习阶段, 这类学生自信心很强, 常常以挑战数学难题为乐, 所以他们的学业成绩是很优秀的, 特别是后者。因此, 作为教师和家长, 应引导学生多向继发性学习心理中的勤奋型学习和快乐型学习阶段努力, 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三、结语

3.高中数学的特点和学习方法探讨 篇三

关键词:高中数学:特点:学习方法

一、高中数学的特点

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相对于初中数学来讲,知识点独立性较强,并且作为高等数学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高中数学所涉及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图形关系较为复杂,具有高度抽象性,本文笔者对高中三年数学科目的整体框架进行了分析,并概括出以下三方面特点:

1.高中数学知识具有高度抽象性

学生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已经开始接触抽象数学知识,如函数映射等。但高中数学抽象知识的逻辑复杂程度更高,在这一阶段,数学这一学科也将逐渐完成由具体到抽象的过渡,这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来理解知识点。

2.高中数学知识点密度大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接受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也不断增强。高中数学正是适应了学生这一思维发展过程,每单元涵盖知识点数量大,内容庞杂,课堂上需要介绍的知识点也很多,这就迫使教师要大大提高课容量。除此之外,高中数学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了,这就更增加了知识点的复杂程度。

3.高中数学知识独立性强

高中数学知识较之初中数学知识独立性更强,很多知识都是入门介绍,并无之前的学习基础作为铺垫,因而独立性很强。除此之外,高中数学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独立性也较强,他不同于初中数学知识章节关联性、系统性强的特点,其各章之间相对独立,函数与几何两大部分也相对独立。高中数学独立性强的特点要求学生要建立多式思维,要能够在不同知识间快速转换思路。

二、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

1.高中数学的日常学习方法

高中阶段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不断增强,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养成“四多”的习惯——多听、多做、多思、多问。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听”是“学”的基础,“做”是“学”的手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把二者统一到实际问题解决中,遇到难题首先要多“思”,要充分调动大脑思维运算所学知识点,如果自身还不能解决就要多“问”,务必要将难题弄懂、弄会,破除学习障碍和知识盲点。

高中数学除了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外,也讲求一定的学习套路。具体来说,首先学生要善于听讲,会听讲,除了单纯的“听”以外,还要做好记录,将无法完全弄懂的知识点做好笔记,然后课下多做相关练习。尤其是教材后的练习题,这些都是高中数学中最为典型的题目,学生一定要做懂、做熟。同时,针对高中数学知识较为复杂的特点,学生还需要加大练习量,不断强化巩固所学知识。而后,学生要对练习中不会做以及做错的习题进行系统分类与整理,对于仍旧无法解答的,及时向教师提问。最后,学生经过了听讲、练习、整理这一整套学习循环后,对知识点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脉络,此时教师要协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与梳理,以建立知识点之间的整体思路。

2.高中数学的分阶段学习方法

在为期三年的高中数学学习中,学习重点以及学习方法各有侧重,下面笔者就分阶段介绍高中数学学习的策略。

(1)高一数学是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过渡阶段,是整个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若是不能打牢基础,整个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都会非常吃力。高一数学开始逐渐引入各类复杂、抽象的函数概念,如三角函数、反函数等代数概念,平面向量、立体几何等空间概念。这就要求学生要充分调动想象力去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做到既要明白概念本身的含义,又要理解概念所包含的的深层次的思路。例如,学生在理解反函数这一概念时既要明白函数y=f(x)与y=f1(x)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的,还要理解函数y=f(x)与x=f1(y)有着相同的图像。又如,在理解函数对称轴这一概念时,既要清楚当f(x-1) =f(1-x)时,函数y=f(x)的图像是关于y轴对称,还要能通过平移得出y=f(x-1)与y=f(1-x)的图像关于直线x=1对称。学生在认识这些抽象概念时要结合象限图形来理解,并充分调动形象思维理解抽象理论,这样才能把基础概念记牢、用熟。

(2)高二阶段是整个高中阶段数学的理论升华阶段,也是重点、难点最为集中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是数学方法的学习,在高一掌握概念的基础上,学生要将概念转化为解题思路,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高二知识点涉及数列、不等式直线和圆、圆锥曲线、立体几何、排列组合、概率与统计、极限、导数、复数等复杂问题,这时需要大量辅助练习来强化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技巧。

(3)高三阶段是高中数学的收尾阶段,此时学生要应战高考,所需掌握的知识点已经全部学完,知识的串联也基本完成。这时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综合练习,以提高解题速度。但值得注意的是,习题的选取要适当,不要以多为胜,要以质取胜,尽可能开发新方法,这样方便学生在考场时灵活选取,不至于应考时头脑放空。

三、结语

学的知识是有限的,但人的思维能力是无限的,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只要学好了相关的基础知识,掌握了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就能顺利地对付无限的题目。虽然高中数学充满了挑战,但只要学生树立起信心,把握住学习重点,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学好高中数学并不是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建华.TIMSS2003与美国数学课程评介[J].数学通报,2005(03).

2.徐文彬,杨玉东.英国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确立与变革及其启示[J].数学教育学报,2002(03).

3.曹一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及其争鸣问题[J].数学通报,2005(0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15.初中各学科特点及学习方法 篇四

化学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学科,掌握和应用化学科学,对于工农业生产、科技、能源、社会、环境及人类的生活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化学呢?

一.理解双基,掌握化学用语

所谓“双基”即指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它们一般都是用简明精炼的词句表达出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严密性和逻辑性。学习时不要只局限于熟记,要善于抓住其中的关键“字”、“词”,准确无误地去理解。如催化剂概念的关键词为“能改变”、“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质量守恒定律重点理解“参加反应”、“质量总和”、“相等”,抓住“三个守恒”(元素、原子、质量)。对双基不仅要正确理解,更重要的是应用。所谓“化学用语”是指化学科学在交流、描述及表达物质变化过程中常用到的一些化学术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要能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二.立足结构,了解物质性质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而物质的性质又制约了物质的存在方式、制法和用途。因此在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时,应抓住其结构来了解物质性质。如学习氧气时,须思考:氧气是由许多氧分子组成的,而一个氧分子又是由二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易得电子,所以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许多物质在常温、点燃或加热时均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变化且放出大量的热。在学习了许多物质后,要善于将相关物质构建成知识网络,使知识条理化,以便于牢固掌握。

三.重视实验,培养动手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研究元素化合物的有关化学性质,进行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鉴别与鉴定等定性定量分析时,一般都要以实验为手段加以验证或探究完成而得出结论,因此要学好化学必须重视实验。从简单的常用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的训练到复杂实验的设计都要认真操作、大胆试验。在设计实验时要做到科学合理,即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程序合理、现象明显。对老师在课堂上的演示实验要细心观察积极思考,掌握实验的原理、步骤、现象和要领,课本中安排的学生实验和家庭实验是培养动手能力的最好机会,要积极参与认真去做。

四.注重学法,提高学习效果

初三化学是启蒙化学,基础知识点多而杂,随着知识的积累,有些学生会因学习方法不当而导致化学成绩下滑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学好化学必须注重学法,提高学习效果。常见的有效学法有:

(1)对偶知识对比记。如化合与分解、氧化与还原等。

(2)物质性质网络记。如对含碳元素的相关物质可构建碳链知识网络系统记忆。

(3)类似知识归类记。如H2和CO的性质,H2和CO2的制备装置等。

(4)化学用语分散记。如元素、原子、分子、化合价、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等按知识阶梯分散到各章节记忆。

(5)交叉知识切点记。如物化知识切入点为密度、压强、浮力、重力、杠杆原理、电学等;生化知识切入点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赤潮现象等。

五.及时反馈,精练习题

学完每一章节要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习上的薄弱环节,适当选做一些经典习题,但必须克服盲目做题而陷入题海。在做题时不要只就题论题,要尽量拓展思维。如在做计算题时,注意精选一些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好题。在解法上尽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或寻求一解多题规律,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六.拓展知识,阅读课外读物 为了拓展知识视野、归纳知识内容、提高解题技巧和掌握解题方法,订一份质量高、导向性准、实用性强的同步辅导材料很有必要。如《中学生理化报》设有学法指导、知识归纳、概念辨析、解题技巧、章节训练、竞赛辅导、趣味化学、生活化学及科技动态等栏目,是教与学的良师益友,值得一读。

物理

学习物理重要,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更重要。学好物理的“法宝”包括预习、听课、整理、应用(作业)、复习总结等。大量事实表明:做好课前预习是学好物理的前提;主动高效地听课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及时整理好学习笔记、做好练习是巩固、深化、活化物理概念的理解,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径;善于复习、归纳和总结,能使所学知识触类旁通;适当阅读科普读物和参加科技活动,是学好物理的有益补充;树立远大的目标,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是学好物理的动力和保证。注意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同学们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课前认真预习

预习是在课前,独立地阅读教材,自己去获取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

课前预习未讲授的新课,首先把新课的内容都要仔细地阅读一遍,通过阅读、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范围和要求。对于物理概念和规律则要抓住其核心,以及与其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区别与联系,把教材中自己不懂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对已学过的知识,如果忘了,课前预习时可及时补上,这样,上课时就不会感到困难重重了。然后再纵观新课的内容,找出各知识点间的联系,掌握知识的脉络,绘出知识结构简图。同时还要阅读有关典型的例题并尝试解答,把解答书后习题作为阅读效果的检查,并从中总结出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步骤。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适当阅读相关内容的课外书籍。

二、主动提高效率的听课

带着预习的问题听课,可以提高听课的效率,能使听课的重点更加突出。课堂上,当老师讲到自己预习时的不懂之处时,就非常主动、格外注意听,力求当堂弄懂。同时可以对比老师的讲解以检查自己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学习教师对疑难问题的分析过程和思维方法,也可以作进一步的质疑、析疑、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听完课,不仅能掌握知识的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而且能更好地掌握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定期整理学习笔记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对照预习笔记、听课笔记、作业、达标检测、教科书和参考书等材料加以补充、归纳,使所学的知识达到系统、完整和高度概括的水平。学习笔记要简明、易看、一目了然,符合自己的特点。做到定期按知识本身的体系加以归类,整理出总结性的学习笔记,以求知识系统化。把这些思考的成果及时保存下来,以后再复习时,就能迅速地回到自己曾经达到的高度。在学习时如果轻信自己的记忆力,不做笔记,则往往会在该使用时却想不起来了,很可惜的!

四、及时做作业

作业是学好物理知识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掌握知识熟练技能的基本方法。在平时的预习中,用书上的习题检查自己的预习效果,课后作业时多进行一题多解及分析最优解法练习。在章节复习中精选课外习题自我测验,及时反馈信息。因此,认真做好作业,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发现自己知识中的薄弱环节而去有意识地加强它,逐步培养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树立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要做好作业,首先要仔细审题,弄清题中叙述的物理过程,明确题中所给的条件和要求解决的问题;根据题中陈述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对照所学物理知识选择解题所要用到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经过冷静的思考或分析推理,建立数学关系式;借助数学工具进行计算,求解时要将各物理量的单位统一到国际单位制中;最后还必须对答案进行验证讨论,以检查所用的规律是否正确,在运算中出现的各物理的单位是否一致,答案是否正确、符合实际,物理意义是否明确,运算进程是否严密,是否还有别的解法,通过验证答案、回顾解题过程,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熟悉各种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五、复习总结提高

对学过的知识,做过的练习,如果不及时复习,不会归纳总结,就容易出现知识之间的割裂而形成孤立地、呆板地学习物理知识的倾向。其结果必然是物理内容一大片,定律、公式一大堆,但对具体过程分析不清,对公式中的物理量间的关系理解不深,不会纵观全局,前后联贯,灵活运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去解决具体问题。因此,课后要及时的复习、总结。课后的复习除了每节课后的整理笔记、完成作业外,还要进行章节的单元复习。要经常通过对比、鉴别,弄清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以及变化发展过程,并及时归纳总结以形成系统的知识。通过分析对比,归纳总结,便可以使知识前后贯通,纵横联系,并从物理量间的因果联系和发展变化中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这样既能不断巩固加深所学知识,又能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

六、做好思想准备,调整好学习心态

在学习物理的第一节课时,老师都会讲物理难学,在未学习物理之前就从高年级同学那里听说物理教难学。因此大部分同学在学习物理时都带有一些不正常的学习心态,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紧张、畏惧心理。物理难学在他们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们害怕上物理课,害怕做物理作业,害怕老师课堂提问,害怕老师的个别谈话,怕做实验、怕动手,千方百计地回避学习,胆怯的心弦一天到晚紧绷着,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在实践中运用学过的知识,久而久之,越怕越难学,越难越怕学。(2)“一口吃个胖子”的心理。想把成绩搞上去,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成绩仍没有什么大的起色,随即产生“反正学不好了”和“我不是学习的料”的错误心理。(3)消极心理。学习松松垮垮、马马虎虎,懒惰思想较重,学习缺乏主动性,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上课时经常“开小差”,盼望着“快下课”,老师提问大都说“不会。”

诚然,物理是难学,但绝非学不好,只要按物理学科的特点去学习,按照前面谈到的去做,理解注重思考物理过程,不死记硬背,常动手,常开动脑筋思考,不要一碰到问题就问同学或老师。在学习中要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学习中去寻找乐趣,就能培养自己学习物理的兴趣。比如一个学生在学习力的图示时就编了这样的顺口溜:“四定即定作用点、定方向、定标度、定长度,两标即标箭头、标数值和单位。”现代社会的发展,物理学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学们要以振兴中华为已任,以学好物理报效祖国为内部动力,要认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和建设祖国的使命感,从而自发地、积极地、主动地学习,就一定能学好物理知识。

英语

1.语法: 多看人家怎样写, 看到好的,对的大声念三遍.先记简单的.2.单词: 规定每日记几个(如五个),一星期后重温.你会发现一个月后认识很多生字了,你便会有兴趣.3.多听: 找机会听人家说,在街上见到外国人找机会说两句,Hello, how are you? 都是好的, 不要怕,我们在街上跟不认识的人都打招呼的.多上百度知道也有很多好处, 遇到好的句子,有用的句子抄下来有空看看.祝你成功, 加油!!

Step 1:打通耳朵 完全听清

第一、选择1盘(再次强调是1盘而非1套)适合自身英语水平的磁带。

第二、每天集中精力把A面和B面连续听两遍。

第三、要坚持天天听,但每隔6天要休息1天。

第四、直到听清磁带中的所有内容。

Step 2:听读并举 掌握语法

第一、把已经能完全听清的磁带中的第1盘磁带再找出来。

第二、听写这盘磁带的内容。

第三、做听写练习时,一句一句地听。即:听完一句后,先按暂停,把刚才听到的写下来,反复听,直到完全听清这句为止。不会的单词根据发音大致拼写出来即可。

第四、听写完整盘磁带的所有内容后,用英英词典确认不会的单词的拼写是否正确(知道其意当然好,不知道也不要紧)。

第五、按这种方法听写完整盘磁带的内容后,尽量模仿磁带的发音和语调,从头到尾大声朗读(不满意的部分要再听一遍磁带重新朗读)。

第六、感觉到所有的句子都已经能朗朗上口以后,便结束这一阶段。

第七、整个过程中,每个星期要有一天与英语完全隔绝。

Step 3:跃跃欲说 出口成章

第一、用英英词典查以前做听写练习时不懂的单词。

第二、把单词的解释和例句记下来,若这其中还有不懂的单词的话,继续查字典。

第三、查词典要坚持查到没有不懂的单词为止。

第四、大约查一个小时以后,暂停查字典,并大声朗读通过查词典整理出来的内容。

第五、朗读约1个小时后结束。

第六、查在原文和单词解释中出现的所有不懂的单词,并一直朗读到完全吃透解释和例句为止。

Step 4:自我领悟 无典自通

第一、准备1盘录像带。

第二、带上耳机,每天看1遍。

第三、能够完全听清之后,便开始听写、朗读。

第四、将不清楚的单词,利用英英词典查找并朗读。

Step 5:文化融通 渐入佳境

第一、准备1张最近的英文原版报纸(在美国发行的报纸)。

第二、从社会版面挑选一篇短文章(1-2分钟就能念完的),然后大声朗读。必须坚持到完全消化为止,就好象自己成了新闻主持人一样。

第三、当确信自己不看原文也可以记住文章内容时,把她像讲一个故事一样绘声绘色地复述下来。

第四、能够流利地朗读时,才选第二篇文章,重复上面所讲的方法。

第五、看完一个版面后,就像第三阶段那样处理不认识的单词。

第六、把报纸上广告,名人访谈,漫画等所有的内容,都按上述方法加以学习。

总的来说,忘记语法,培养语感

语文

语文的特点主要有三:

一是开放性。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生活的任何内容都离不开语文,只要有意识地学习,在生活的任何场合都可以学到语文。因而语文具有最便于自学的突出特点。

二是情感性。“文章不是无情物。”不仅文章,就连我们民族的文字也个个充满着感情色彩。教师带着感情教,才有可能教好;学生带着感情学,才有可能学好。离开了感情因素去单纯地学知识,是导致学生对语文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是灵活性。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呈现线形或链条形排列,而是螺旋式上升。因而语文学习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是很严格的,是相对而言的。根据上述特点,学语文不能搞自我封闭,不能机械死板地学。要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沟通起来,把学习内容与生活感受融汇起来。自己带着感情领悟了的东西、与自己的生活感受交融了东西,才真正是自己的东西。我们不是都有这样的体会吗?

学语文还必须多读多背多写,自己不读不背不写,光听老师讲得天花乱坠,是学不好语文的。认真听讲是重要的,但自己动口动手动脑更重要。要培养自己对知识和书籍的渴望。学会对课文进行速读、细读、研读,精彩的篇章一定要能够背诵;课外要广泛浏览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并学会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要学会有条有理地做笔记,坚持不懈地记日记,有感而发地写文章,生活活泼地开展各种活动,还要关注社会生活。

希望大家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从现在开始,长期坚持,以日积月累之功,收水到渠成之效。学好语文关键在于积累。

语文融入到我们每天的生活中,故要学好语文就得把它与生活紧密结合,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我们的生活五彩斑斓,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总能从中发现和获得无限精彩的知识和素材,并且这些都是最有生命力最富时代感的。一位外国著名作家有一次请朋友吃饭,他看见菜单上的菜名起得很有意思,就马上拿出随身携带的本子记录起来,却忘记了朋友的存在。其实许多有名的作家都有随身带个本子的习惯。记些什么?可以记下交谈中的连珠妙语,可以记下突发的思维灵感,可以记下独特的事件等。我们不一定要这样做,但起码应养成一个善于观察生活,勤于思考生活,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良好习惯。

第二个积累的途径是听课和练习。老师的授课是相当关键的,她给予我们的是经过筛选后的精华,并且有着很强的指导和启发意义。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并且要有一定的量。我们要通过听课和一系列同步练习或专题练习,将基础知识和基本阅读及写作技巧牢牢掌握。

第三个积累的途径是看书读报。只要你肯钻进书的海洋游历一番,一段较长时间后,你可能发现曾结结巴巴的你居然能出口成章。博览群书确实能快捷有效地积累知识,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能力。一般来说,阅读量提高了,语文水平自然也提高了。而看书也有方法可言。首先应选择好一些优秀的读物;在看书时,应注意运用老师教给我们的方法去看;看后亦不妨做些读书笔记,摘录精彩的词句、语段和有用的材料。

第四个积累的途径是习作。有时会读书的人不一定能写出好文章,只有通过自己实践练习,学以致用才能真正获得了知识,知识积累的过程才算完成。而习作形式可以是日记、周记、读后感、命题作文、随笔等。

数学

如何学好数学1

数学是必考科目之一,故从初一开始就要认真地学习数学。那么,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现介绍几种方法以供参考: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庆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切忌考前去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由此可见,要把数学学好就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使自己进入数学的广阔天地中去。

5.高中语文学习特点及方法 篇五

(一)会计

会计是6科中最难的科目之一,与审计不相上下。

要抓重点章节重点突破:投资、企业合并、合并报表、日后事项、所得税、借款费用、收入、重组、非货币资产交换等是第一位的重点章,必须得拿下。其他章节基本上是为考试打基础的,像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职工薪酬等,出大题的可能性不大,一般出客观题。重点章就得多听课,多做练习。

加强练习:在考场上,一般是没有思考的时间的,拿过题来你就必须得有思路,如果你在考场上再思考这个题的思路是什么,可能就做不完,题量大是公认的。也就是说光会做还不行,还得做得快。这就要求平时多加强练习。我强烈建议把一道经典的题做上三遍,而不是去做三道题。所以要挑经典的题,多做几遍。

把近两年的考题好好研究一下,这两年的题代表了最新的考试方向。很有借鉴意义。

要全面复习,尽量不要留下死角。按目前这种客观题的情景模拟的出题方式,出题的面比较窄,但是深度比较大,也就是比较难,拿出一章,就要考到底。用某网站的评论说是“没有最难,只有更难”。中注协这两年不按常规思路出牌,所以更得注重全面复习,老师强调的重点不一定考啊!09年没考合并报表。

(二)财管

财管对高中学理科的同学来说,可能是最为简单的一科,而对学文科的考生来说,可能是最难的一科,因为公式太多。

财管首先自己预习一下教材,不用死记硬背公式。明白了公式是怎么回事,再去记公式会快得多。另外是结合做题记公式,比单独死记公式要好一些。

财管需要大题做题,从新制度今年的考题来说,题量还是超大的。如果做题不熟练,根本做不完。财管是比较适合搞题海战术的一门课,你做得多了,公式可能也就熟了,拿过题一看思路也就有了。

财管我感觉我学得不是很好,也没发现太好的学习方法

(三)审计

简单概括为:看书+听课+研究历年考题。审计不用搞题海战术。

(四)经济法

首先提醒大家的是:不要以为经济法很简单,别小瞧它。如果你重视程度不够,可能就会栽在上面。

经济法与财管相反,对学文科的来说应该是最简单的一门,对学理科的来说可能是最头痛的一门。我经济法与税法的时间安排是3:7,结果经济法60分、税法63分。

经济法最好的学习方法是结合案例背法条。因为考试考的是运用,单独死记硬背的可能很少了。法条不但要背下来,还要知道在什么环境下用,怎么用,这就要结合案例。可能出综合题的章节,一定要多研究一下案例。

把80%的时间用在20%的章节上,因为经济法的考点、热点也是相当集中的:像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票据法、物权法等等。重点章节突破了,其他章节把握一下客观题就行了。

(五)税法

税法介于财管与经济法之间。有公式,但是不像财管那么多,那么长,那么烦人。

学税法,要先搞懂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就是说要明白在哪个环节上征税。以工业企业为例:购买原材料——加工产成品——销售产品——收回现金。大体的业务流程是这样的。购买原材料,要支付增值税进项税,当然这个是可以抵扣的;签采购合同要交印花税;生产产品要有厂房,设备,要交房产税等,销售产品要计提销项税,如果是应征消费税的还要计提消费税。赚了钱要交所得税。总之,要搞懂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是非常重要的。

重点章节要重点学习:第一位的是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两个所得税。其他像印花税、关税、土地增值税等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常会出个小的计算题。其他小税种关键是记住税率,做做练习题。

税法要大题做练习题,也是比较适合搞题海战术的一科。通过做题提高速度和准确率。

(六)公司战略

这一科在老制度下只是一章。由于没学新制度的战略课程,不好发表意见。

6.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及学习技巧 篇六

1.先看笔记后做作业

一些高中生很沮丧。老师说,他已经听清楚了。但是为什么自己做这个题这么难呢?

原因是学生对老师所说的话的理解没有达到老师要求的水平。因此,每天做作业之前,一定要先阅读课本的相关内容和当天的课堂笔记。

通常一个好学生和一个坏学生最大的区别是坚持下去的能力。尤其是当习题不匹配时,作业往往不是老师讲的那种类型的问题,所以不能比较消化。

如果不重视这一实施,长期实施,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2.问题后加强反思

学生们必须清楚,他们所坐的问题不能成为考试的题目。

我想用我正在解决的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因此,要做好自己每一个问题的反思。总结你的收益。

综上所述,这是一个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的问题。实现知识碎片化,问题串成一串,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立起科学的网络体系的内容和方法。

3.主动复习总结提高

总结这一章是很重要的。初中时是老师为学生作总结,做得细致、深刻、完整。

高中是做自己的总结的,老师不仅不做,而且是在哪里说,在哪里考试,不留下复习的时间,也没有明确指出做总结的时间。

4.积累资料随时整理

注意积累复习材料。将你的笔记、练习、单元测试和考试按时间顺序排列。

7.高中语文学习特点及方法 篇七

1 策略型学习者的概述

策略型学习者就是指能够为自己的学习活动设置明确目标, 自觉运用多种类型的知识和方法, 运用执行性控制过程创建学习计划, 并有效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 高效完成活动任务的学习者[1]。策略型学习者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的能力是在学习中随经验的增长和积累而逐渐得到发展的。学习者通过对自己学习的反思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用什么方法处理新信息的决策, 逐渐丰富自己拥有的学习策略的储备, 发展灵活运用学习策略的能力, 形成对自己学习的元认知, 并掌握一整套策划、启动、实施、监控、调节和评价学习的有用技能。策略型学习者是能够高效运用学习策略且自觉地将学习策略内化为主体需要的学习者。从内化角度的学习来看, 无论是学习的量还是质, 都有赖于学习者对学习策略的运用。学习策略的主要功能就在于, 它可以通过对学习方法的积极运用, 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性格特征, 导致行动上的主动和坚定, 带来学习成效的大幅度提高, 这为学生素质的主动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从外化角度的学习来看, 学生对心智技能的运用, 必须有学习策略的指导和监控, 才能更好地面对外部环境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 迅速而准确地对这些问题进行学习策略的教学和评价, 则更有利于学生成为一个有效的策略型学习者。

2 策略型学习者的能力特点及培养方法

2.1 自我调节的学习能力

自我调节学习是学习者为了保证学习成功、提高学习效果、达到学习目标, 主动运用与调控元认知、动机与行为的全过程。从动机的角度来看, 策略型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是自觉自愿进行的, 是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从行为的角度来看, 策略型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表现为选择、建构甚至是创造最适宜的学习环境和物质环境。Zimmerman等的研究详细论述了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的内容与结构, 对自我调节学习循环模式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提出自我调节学习的循环模式[2]。Zimmerman 和Martinez通过访谈法进行实验研究发现, 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与学业成就有很高的相关, 并能很好的预测学业成就的分布。我国学者周国韬、李晓东等人运用结构访谈法进行研究发现, 自我调节学习者能主动去获得知识和技能, 而不依赖教师、家长或其他教育机构。有研究表明, 高成就组学生在学习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运用、策略运用频率及坚持性上都显著高于低成就组学生。

自我调节学习作为认知目标的一种心理操作, 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生理等诸多因素的参与, 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索与发展。自我调节学习既是个体解决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促进学生自身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增强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 开展策略型学习者的培养与教育, 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 也是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自我监控的学习能力

自我监控是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人格变量, 是指个体的情感和行为通过自身特殊机制而进行的一种自我调节过程。学习自我监控能力主要是指主体对其所从事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能力[3]。具体是指学生为保证学习成功, 提高学习效果, 达到学习目标, 在进行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中, 不断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Harris等研究表明, 自我监控学习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培养学习自我监控能力, 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与学习阶段和学习任务相一致的状态并在学习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从整体上对学习过程进行反馈和调节, 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作为教师, 应从学生现有认知结构出发, 采取有效的措施, 使学生的学习与自身的认知结构相一致, 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和训练, 培养学生学习动机, 提高其学业水平。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和寻求社会支持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重要手段。

2.3 较高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是直接影响个体自我调控的关键变量[4]。自我效能主要是通过选择过程、认知过程、动机过程和情绪反应等四种方式作用于学习主体的, 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比低自我效能感的学生表现出更好的学习方法及对自己学习结果自我监督的倾向。策略型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与完成任务的持续性、任务的选择、技能的获得、学业成就等学习结果之间存在正相关, 它受制于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说和情绪唤醒等因素的影响。

在教育过程中, 帮助学生设定适宜的学习目标, 让学生体验成功。引导学生进行归因训练, 形成正确的归因方式;及时进行外部强化, 促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看到自己的进步, 提高学生对自我能力的判断和主观信念[5]。树立适宜的榜样, 增加学生的间接经验, 增加其努力的信心。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其所拥有的社会支持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因此, 为学生构建以家庭和学校为核心的社会支持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摘要:阐述策略型学习者的能力特点及其培养方法, 强调通过策略型学习的培养可提高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 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学业绩效。

关键词:策略型学习者,能力特点,培养方法,自我调节,自我监控

参考文献

[1]桑青松.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型学习者实现自我效能的超越[J].心理科学, 2004, 27 (5) :1239-1241.

[2]贾淑斌.论自我效能感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及培养策略[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6, 6 (10) :105-106.

[3]万桂华.关于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培养策略的探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6, 6 (9) :111-112.

[4]田宝.自我效能感是考试焦虑影响成绩的中介变量[J].心理科学, 2004, 27 (2) :340-343.

8.高中语文学习特点及方法 篇八

【关 键 词】 高中数学;滞后生;心理特点

数学学科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门最基础的抽象学科课程,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数学素养是学生的一个重要素质,在基础教育及生活中有着极其中重要的地位,其改革处于课程改革的前沿。多年来,广大的数学工作者在探索数学课程改革、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如何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效益,全面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发挥数学学科的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品味数学文化,是每位数学工作者为之不懈努力的追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学生中始终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没有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逐渐成为数学学科中的“差生”,甚至有少数学生因数学学习跟不上而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导致部分学生放弃学习,直至全面崩溃,成为我们教育的失败者和牺牲品。据调查,高中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现状满意的占23.5%;对数学学科有兴趣的占48.0%;上数学课感到高兴的占18.7%;对自己感觉数学学习没有进步或退后的占79.9%;认为数学学习困难和较难的学生占88.2%;在学习掉队的学生中,有90%以上的学生是因为数学学习首先出现问题,导致对学习失去信心而成为“差生”的。再看近几年的数学高考成绩,其平均分文科在60分左右,理科在80分左右,尽管是选拔性的考试,平均分如此之低,也是令我们数学老师汗颜。这些数据使我们看到,目前的数学教学存在着严重问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数学教育在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地位,以及搞好数学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高中数学滞后生的心理特点

无论是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班级,都会产生学习滞后生。所谓滞后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可以是针对班级或学校的整体平均水平而言,也可以是针对教学大纲要求或高考而言,指的是数学学习相对落后的学生,其中包含数学学习差的学生(即学困生)。这些学生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一)自卑心理

自卑是人的一种情绪体验的心理现象。由于数学成绩不理想,对未来的学习缺乏信心,看不到未来,在人前抬不起头,感觉教师、同学都看不起自己,害怕交往,畏惧失败,学习上不敢问,不想问,学习效率低,缺乏主动和创新精神,容易形成自我封闭。长此以往,会形成严重的心理疾病,甚至出现一些行为偏差。

(二)依赖心理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生对教师有较强的依赖心理。甚至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的好坏主要看教师,已习惯了教师把知识“传授”给自己,学习中遇到困难也总是依赖于别人给以帮助解决,不能充分发挥个人学习的整体性,不善于独立思考,对所学知识理解不深。学习数学时,常常反映出依赖直观,解题时总想有现成的公式或结论,学习数学缺乏热情和创造性。常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与渔”,我们常说“会道者一缕藕丝牵大象,盲修者千斤铁棒打苍蝇”。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根据高中数学难的特点,教师不应让学生产生“等”的借口,应教会学生基本题型的解题方法并继续强化。特别说明的是,当前指导学生消除依赖心理,自主生成的重要方法,不论多难多苦都应该坚持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厌烦心理

由于学生没有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没有感受到数学的美,认为学习数学枯燥乏味,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产生一种厌烦心理。表现出学习上无动力,没有学习的具体目标,对学习数学、完成数学练习均采取应付的消极态度。因厌烦数学而影响其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下滑,考试成绩不理想,继续发展下来,会导致学生的抑郁和焦虑。因此,为避免厌烦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日本学者佐藤正夫在《教学论原理》一书中指出,“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其智力的积极性,对于教学过程中的发展知识、技能具有决定性意义。”以学生为主体,关键在学生“动”,“动”不仅表现为“口动”“手动”,主要在于“动脑”,开启学生心智,点燃思维的火花,把时间还给学生,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口、手、脑”联动,在方法指导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储备,让学生自己感悟做学习“主人”的幸福,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让学生喜欢数学课,从而消除厌烦心理。

二、产生数学滞后生的原因辨析

一个学生成为滞后生,有必要性,也有其偶然性,主要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原因。

从客观方面来看,第一是教育的体制问题。目前,我国的中学教育都采取班级授课制,每班45人左右,有的甚至每班有七八十名学生或更多,就算是入口差不多,学生学习基础相当,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有所分化,产生滞后生在所难免。第二是评价机制的问题。尽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共识,但我们的教育职能部门以及学校及教师都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必须考虑每一届学生有多少升入大学,这在目前仍是评价一所学校教学质量、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作为教师不会丢了“西瓜”去捡“芝麻”,想去关照“他们”,也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三是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及难度造成的。数学具有科学和技术两重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更高,其思维的抽象性、严谨性、多样性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归纳想象能力。另外,高中数学的学科内容设置,虽然经过多次修改、调整,还有部分内容显得偏难,是否完全适合高中学生也还有待进一步探索。第四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基础状况。尽快一再强调要面对全体学生,但在课堂教学中,在操作层面上、从理论上说是不可能的,只能面对大部分学生,还有一小部门呢?他们就是不久的将来的滞后生。第五是教师观念陈旧,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回归到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理念上来,改变重教师讲轻学生学、重进度轻落实、重优生轻学困生、重智力开发轻情感投入等观点。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揭示数学发展规律,展示数学结构特征,突出合情推理,重视原理数学,把应用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学之中,提高学生数学文化水平和数学素养。

三、滞后生学习意志力薄弱

许多滞后生缺乏毅力,坚持性较差,自控能力不强,耐挫能力弱,学习遇到困难时往往遇难而退。

学生感言:忧者,深思熟虑而不敢暂忘;惧者,临事惶惑而莫知所措,这是我常会遇到的心情,我告诫自己,即使再怎么努力都要失败,但再怎么失败也要更加的努力。坚信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奋斗的人,全世界都会为他让路!我是一个没有数学天赋的人,但我乐观,即使我要走很多弯路才能达到彼岸,但我想:沿着别人的足迹走,总是留下自己的脚印,而弯路却可以赋予人们走捷径的经验。痛苦和悲伤能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这句话是我学数学最大的体会。因为数学给了我痛苦,但更多的是力量。没有体会过数学学习的乐趣,也不会感受到她给人心灵带来的充实。

总之,学生的数学心理辅导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尽管我们已对学生心理辅导积累了一些探索,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对象的不同,必定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调整、改进和完善。了解学生滞后的心理特点,搞清楚发生的原因,有利于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制定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改进我们的数学教学,全面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 向明康. “后进生”心理分析及对策[J]. 青春期健康,2014(3).

[2] 关佑章. 后进生答问的心理因素[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

9.高中地理学习方法及复习技巧 篇九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及复习技巧

技巧一:抓住一轮复习,全面掌握基础知识

能力为主导,知识为基础是高考永恒的话题。高考试题无论怎样变化,都是地理基础知识的不同演绎和迁移,即使是综合试题也是在基础之上的综合。如果基础知识不扎实,就很容易在考试过程中遇到障碍。一轮复习正是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盘点的阶段,因此,同学们一定要重视这个阶段的复习,力争做到当天内容及时消化,每单元知识及时巩固,力争吃透每个知识点。

技巧二:重视地图,将地理知识落实到地图上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高考试题也往往以地图为切入点,近年来高考试题的采点甚至出现微观、局部地区,这就要求同学们有很强的读图能力和区域定位能力。因此,同学们平时应注重读图、填图、默图、甚至描图训练,只有把所有的知识都落实到地图上,才能切实提高解题能力。

技巧三:关注时事热点、联系生活实际

地理时事热点问题、生活中的地理问题都是地理学科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理想切入点。因此我们要时刻关注这些问题,分析生活中地理事物(现象)的形成原因、提出某些问题的解决措施、了解某些工程发展的最新进展、将某些时事与相关地理知识联系起来等。同学们平时应注意经常看报,学会发现时事中隐含的地理信息,不妨可以自编一些地理时事题与同学交流、互相考查提高。

技巧四:学会用规范的地理语言表述

地理高考说明中要求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有的同学客观性试题做得相当不错,但进行文字表述时却常常不能到位,不是关键字抓不住,就是语言逻辑出现问题,使本该得到的分丢失。关键在于,平时就没有使用规范的地理语言进行记忆与表述。课本是我们学习规范地理语言的重要工具,从现在起,同学们应尽量使用课本语言进行表述和记忆,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述习惯。

高考地理复习策略

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和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的关系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以课本为本,遵循全面、系统的原则来进行。其目的是查漏补缺、夯实基础。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则以专题为主,遵循深化、提高的原则,对学科主干知识和学科核心能力进行梳理、概括、综合、强调和训练,构建一个前后联系、主干清晰的知识网络。其目的是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地理与文科综合的关系

贯彻“重单科复习、少跨学科综合”的原则,以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目前,文综卷命题以学科内综合为主,就是政史地知识的拼盘。因此文综复习必须坚持抓好单科的复习。当然在适当的时间进行适宜的文综训练,显得很有必要,主要是训练学生做文综试题的感觉。试卷的长度、难度、时间等要切近高考。

3.初中与高中地理知识的关系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要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骨架,把初中区域地理知识有序地附着在高中地理基本原理上,形成条理化、网络化的有机体系,促进理解记忆,加强地理学科自身知识的贯通,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培养综合意识,增强学科内综合能力。同时,也只有把具体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产生的原因、特点,预测它的发展变化趋势。

在重点复习高中系统地理知识的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初中与高中地理知识的有机结合。初中与高中的地理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只要高中地理中涉及的初中地理知识,都应该掌握,绝不能含糊。要正确处理好高中系统地理与初中区域地理之间的关系,以高中系统地理为主,兼顾初中地理,当涉及相关初中地理知识时要进行串联复习,并落实到区域图上。

4.地理学科和热点问题的关系。

地理复习中要牢牢地把握学科的主干知识体系,这是解决问题的核心、基础、关键。热点问题只是试题的背景材料,是试题的“切入点”。高考命题中可用于设置的情景材料、背景材料极为广泛,因此,在二轮复习中,应把重点放在教材主干知识的复习上,可立足于学科知识,适当关注、思考热点问题,切忌刻意地去追逐热点。对热点问题的把握要注意两方面:一是能和中学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方法有机结合的热点事件;二是长期的热点问题,比如可持续发展问题。

5、突出学科基础知识,注重查漏补缺

学科基础知识是我们应对复杂多变的高考试题的常规武器,也是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高考理念,它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知识依托,是决胜高考的支撑点。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和命题立意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型,考生会产生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好像现在高考重能力轻知识。其实高考命题立意的变化,对基础知识的要求不仅没有降低,反而要求考生具有更厚实的基础。因为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厚实的基础知识,能力便无从谈起。从一轮考试结果看,考试出错的,还往往是在看似简单的基础知识上。如果我们不能跳出这一认识误区,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应考中,我们要重视基础,突出重点,善于提炼主干知识,挖掘、整理、归纳,同时加强横向和纵向联系,以干带支,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和网络。同时加强运用原理和规律解决区域中实际问题的训练。

6、梳理知识、形成体系

经过一轮比较细致全面的复习,基础知识得到了较大的充实,但没有经过系统地分类整理,要用的东西在短时间内却调不出来。针对这种情况,利用专题复习,有助于梳理知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并使考生在考试中面对不同的问题情境,能准确快捷地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

7、加强地理学科思维和地理学科能力的训练

高考命题的视角较为新颖,问题与材料的结合较为巧妙,因此,应对高考题,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但有一个良好的和训练有素的地理思维习惯也非常重要。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从而形成地理学科思维习惯和地理学科能力。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重点应放在以下方面:①构建地理知识体系,通过地理知识的系统化、网络化、结构化、规律化、形象化、技能化的训练,培养综合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演绎、概括推理等地理学科的能力;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培养应用能力,如让学生掌握地理学科广泛应用和社会价值性,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去解释一些自然现象,解决一些实际的社会问题;③加强学科联系,培养综合能力,如注重学科间知识的交叉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各种地理事物,从生态保护、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的利用、历史、经济发展战略、国际国内环境等方面去思考世界和我国有关地理方面的开发利用问题(如我国西部大开发、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气候变暖与低碳经济等)。

8、掌握基本原理,训练解题思路

明确地理原理、掌握地理规律,有利于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要注意理解重要的地理原理、规律和观点,训练答题思路,提高答题水平。在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弄清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人文地理要素(工业、农业、交通、人口、城市、资源、劳力、市场、技术、政策、文化等)间的相互联系,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影响等。

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中要加强方法总结,进一步突出空间思维、综合思维、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等地理思维和思想的训练,培养学生用“地理眼光”看问题的意识,用地理思维分析现实问题的习惯。同时要加强地理阅读能力、获取地理信息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地理探究能力等多种能力的训练。在二轮复习时还要安排地理图表阅读和绘制的专题。总结常用地理图表阅读和绘制的正确方法,加大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的训练,认真观察、填绘、阅读、分析图表,形成空间概念,提高再认区域地图和读析图表的能力。

高中地理的学习指导方法

一、自然地理

对于绝大多数文科孩子来说,自然地理是大家的薄弱环节,但是其实自然地理的学习是对于原理的把握和理解,必须从推导此原理的技巧开始,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于原理进行推导,明白了原理才能更深切的理解地理口诀,才能对口诀进行熟记;自然地理中还有一部分内容是规律理解后单纯熟记的内容,比如洋流图,对于这部分内容一定要多重复熟记,这些都完成以后还需要通过大量做练习加以巩固,从而熟练掌握这些技巧、原理。

二、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的知识理解起来比较简单,但是考题相对灵活,而且有些知识是结合区域进行考察,例如农业的考察,与区域结合相当紧密,对于这部分学习,需要夯实基础,将课本看一遍,对于不明白的概念要及时弄懂,对于有些概念要及时进行区分;然后就是对于书中提到的涉及区域的地方进行看图熟记,通过地图加深印象;在明白了概念,也熟记住地图后进行背诵,其实这个时候大部分知识都已经理解,需要背诵的内容也可以通过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熟记已经不是你的难题。

三、区域地理

这部分的内容其实地理中的考察精髓,因为所有人文和自然的知识最终都要放到地图上进行考察,所以高考中的答题必定配备有地图。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在明白了人文和自然的知识后因为不认识所考察的地方,不能通过所知道的原理进行解题,成为了他们进一步提高的最大屏障,所以这部分的内容特别需要进行熟记和练习。对于区域地理的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地图进行熟记,通过地图熟记的地方最为牢固,然后通过进行练习加以巩固。

四、注意的问题

在地理的三部分知识都明白之后,我们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明白地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要学会总结复习方法,对地理事物的成因分析,规律总结,图像判读要领等要能够自己表述,把记忆过程变成思维过程;要动态的观察地理事物或现象,对其形成条件,组成要素,构成原理,发展过程,变化趋势等进行分析,从而掌握基本内容。

五、有计划的进行练习

上一篇:激发内心力量的名言警句摘抄下一篇: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