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章法布局的要领

2024-07-09

书法章法布局的要领(精选4篇)

1.书法章法布局的要领 篇一

书法知识之章法布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书法章法布局的知识。

2、赏析不同书法章法布局之美。

3、尝试创作完整的书法作品。

教学过程:

一、书法作品的幅式

书法作品的幅式包括条幅、横幅、对联、屏条、中堂、斗方、镜心、匾额、长卷、扇面、册页、报头、题签等。

条幅,也叫“直幅”,装裱后称之为“立轴”。是指直挂的长条形作品。条幅的长度与整张宣纸相同,宽度是整张宣纸的对开或三分之二开。可书写单行大字或数行小字。

横幅,也叫“横披”。是指横向悬挂的形式,宽度大于高度,宽度与整张宣纸相同,高度是整张宣纸的对开或三分之二开。可书写单行大字或数行小字。

对联,又称“楹联”、“对子”或“联语”。是指书写在纸、布或刻在竹木金属材料上的对偶语句,应用广泛,艺术性强。对联分为上下联,用两张相同的长条纸,左右对称。有单联和长联两种形式。

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

屏条,是指成组的条幅,也可称为“条屏”。通常是四幅为一组,构成了四条屏。此外,还有六条屏、八条屏乃至更多条的,书写形式与条幅类似,可以每幅自成格局,又可连成一组。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的一半。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

镜心,是指把斗方加工而成的圆形。书写时,依圆形而团式布局。

扇面,这里专指折扇扇面,它是一种特殊的形式。由于扇面上宽下窄的形状,使得折纹与拆纹之间也是上宽下窄。这种独特的样式,就要求我们在创作时,做出恰当地安排。

册页,分横、竖两种,即开版式和推蓬式,有单页,也有折叠的。每册八页、十二页乃至数十页不等,此幅式便于集稿作画、题字签名、玩赏保存。

匾额,是指上面题写文字作为标记或表示赞扬的牌子,形状各异,以长条和横额居多,字形力求易认醒目,浑厚凝重。在制作上,选用的材料,以及装饰与加工等也力求典雅别致、美观经济,富有时代感。

长卷,也叫“手卷”,是指横向窄长形式,长度可以任意延伸。用于书写长篇文章或数篇诗文。

报头,是指报纸的名称。由领导人、书画家及名人题写或集古代书法家的字而拼成。有横竖两种形式。

题签,是指各种书籍杂志的名称。由领导人、书画家及名人题写或集古代书法家的字而拼成。形式多样。

二、书法作品的内容

书法作品的内容即正文,要题材新颖,健康高雅,具有时代感。如:诗词、歌赋、对联、格言、佳句、散文等。可以通过如下三个方面确定:

1.指定内容

2.自选内容

3.自撰内容

书写内容的选择应与字体风格相协调。

三、书法作品的布白

中国书法的章法布局,分行布白的规律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书写格式基本上有两种:

一、纵式——传统的书写格式,自上而下,从左至右分行布白,应用于书法作品。可以书写繁体字。

二、横式——现代的书写格式,自左而右,从上至下分行布白,应用于实用书写。要求书写简化字。

四、书法作品的落款

(一)落款的内容

1、注明正文的出处,即诗文的作者和诗文的名称。

2、受书者的名字+称呼+谦辞。

3、书写时间。可用公历或农历,但不能混用。

4、书写者姓名、字号等。

5、书写者对正文发表的感慨或议论等。

(二)落款的种类

1、单款:是以正文出处、书写者姓名、书写时间地点为主要内容。写在正文左侧,也称“下款”。

2、双款:有上下款之分。上款在正文右侧上方;下款则为单款。

3、穷款:只题书写者的姓名。

(三)落款的时间

落款的时间可以写公历或农历。公历是用数字纪年法,如二零零二年夏;农历是用天干地支纪年法,如壬午年孟夏。

在落款时,应注意公历与农历的时间不能混用。落款的时间,也有一些特殊的称法,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称为“孟”,第二个月称为“仲”,第三个月称为“季”。

(四)落款的地点

落款的地点,可以直接书写所在地名称,也可题写居室的雅称斋号。落款的地点不宜用俗称或过于具体。

(五)落款的署名

在作品上题写书者的姓名、字号或笔名。署名时,可以写名不写姓,下盖印章时表明姓,也可以题写字号,下盖印章表明姓名。当然,最好是将姓名、字号等都写清楚。这还要根据落款行文而定。

(六)落款的称呼

1、写给单位的作品,直接将受书单位写于上款位置。

2、写给长辈的书作,通常在名字后用老师、先生、贤长等称呼。

3、写给同辈的书作,一般在姓名后接同志、道友、仁兄等称呼。

4、写给晚辈的书作,可直接在名字后接学生、同学、弟子等称呼。

(七)落款的谦辞

▲一是所书写的内容是伟人、领袖、名家的诗词或名作,则在落款中题目前或作者姓名后书写敬录、敬书、谨录一类的谦辞。

▲一是所书写的作品是赠送给某人需要书写的谦辞。一般在称呼后加指正、雅属、惠存等谦辞。此类谦辞因所属对象而定。

(八)落款的字体

从汉字的演变顺序来看,落款字体的年代应在正文字体之后,或同一年代落款字体要与正文相异,用动势较大的字来落款。当然,落款也可以与正文用同一种字体。落款字形的大小要与正文协调统一,一般小于正文。要层次分明,不要喧宾夺主。

(九)落款的顺序 ▲上款

1、谦辞+姓名+称呼

2、谦辞+称呼

3、姓名+称呼+谦辞

4、名称+谦辞

▲下款

1、时间+地点+正文的作者

2、正文的作者题目+时间+地点+姓名(字号)+谦辞

3、谦辞+正文的作者题目+地点+姓名(字号)+谦辞

4、时间+正文的作者题目+地点+姓名(字号)+谦辞

(十)落款的文字

落款的文字,应讲究文学性和艺术性。力求雅俗共赏,不落俗套。如果是书赠单位或个人,则应切合双方实际,恰如其分;如果是抒发以来的跋语,则应雅致明快。切忌矫揉造作,信笔拈来,随便组句,文理不通。

五、书法作品的钤印

钤印,是书写作品的最后一道工序。

印章是书法、绘画、雕刻三者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独特艺术,称为“篆刻”。印章是书法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印章的种类

 印章的名称:名章、肖形章、引首章、腰章、压角章。

 印章的形状:方形、圆形、长方形、椭圆形和不规则的自然形体。

印章的刊治:朱文、白文、朱白文混刻。生肖印章

(二)印章的使用

要根据印章的种类和作品的布局及具体情况来恰当使用,起到调节疏密和平衡的作用。

1、名章:一是单独使用;一是套印使用。

2、引首章:盖在右上角正文起首的文字。

3、腰章:盖在作品半腰补空的适当位置。

4、压角章:盖在作品右下角的空白位置。

(三)印章的钤法

先将印章蘸上书画专用印泥,确定印章的位置,然后稳重盖印。

1、在纸下放一硬皮垫或一本书,比较简单。

2、先用湿毛巾将盖印之处潮湿后,再盖印。

3、使用印规将盖印处定位,按着印规盖印。

六、尝试创作一副完整的书法作品

2.论书法艺术的章法美 篇二

形式美。中国书法作品的形式有中堂、条幅、屏条、对联、横披、册页、长卷、斗方、扇面(圆扇、折扇)等。概括说不外横竖、长短、宽窄、方圆、大小而已。在一副作品上要写什么字體,多少字,多少行,行距字距的宽窄,行的长短曲直,字的大小肥瘦,落款的穷富高低,印章的大小多少和位置,这些都属于章法形式构成中的有机成分,都必须安排妥当,整幅作品才能美观。不论哪一点安排失当,就会使整体形式受到影响而出现失调。有如壮士折一肱,美女之眇一目,美中不足,甚至会使整个作品失败。

一般来说,章法布局要求工整稳妥,但不能失之呆板而乏神韵。章法布局要看字体、书体而定,如楷书、隶书、小篆、行列就较为整齐。大篆有行无列,字的大小不一,行气也就参差错落。甲骨文行列更不分明,字的大小悬殊,歪斜错落,有纵有敛,虚实相生。行书,章草的布局略似大篆,不太工整。狂草有类甲骨文的错落有致;今草则居狂草、章草之间,活泼多姿,有条不紊。

气韵美。书法艺术以线条的流动、弹性、力度造成艺术效果。一幅书法作品呈现出的美学价值就是气韵。气韵之美是贯穿全幅的一种精神境界。气韵生动的作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以至于心灵震憾,耐人寻味。

造成气韵美与字的结构、字与字之间的关系,行距的疏密有关。使其疏密有致,开合自然,伸缩有度,奇正相生。

气韵美与用笔有关,中锋、侧锋、藏锋、露锋、方笔、圆笔、提笔、顿笔、轻笔、重笔、疾笔、涩笔、都要恰到好处。孙过庭说:“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枯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一画之间,变起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豪芒。”孙过庭用巧妙的比喻把用笔所造成的书法美感形容得淋漓尽致。

气韵美与墨法有关。墨法之妙能显示字的风神。墨有浓淡枯湿、润燥、沉浮。浓取其活,淡取其华;润可取妍,燥可取险。孙过庭说:“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是说在墨法上浓淡枯湿是相互辉映衬托的,有燥有润,有浓有枯,带几分燥才显得润泽,有几分浓反显得枯劲,使墨色巧妙变化,呈现出生动的气韵。

气韵美与对书写内容的理解有关。如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写出庐山瀑布的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飞流直下,势不可挡,雄奇壮丽。理解了这首诗的意境,才能写出笔酣墨畅,气韵生动的书法作品。

欲使书法有成,特别需要学问与修养。

书法是虚无之象,虚无境界是由无限充实升华而成。而所谓学问与修养,就是说要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到一定的火候方能发展成虚无,加以长期技法锻炼,人心营构之象就会产生。再一点,书法不似文学有社会生活凭借,不似绘画有实物借鉴,它完全由自己在书写过程中“临阵决机,将书审势”,这就特别依赖于书写者自身的主观条件。因此,加强自身的学问与修养就特别重要。

“言为心声,字为心画”,作为艺术,书法是和书写者的学识修养、世界观、胸襟气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的。如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的宽广胸怀、革命胆略,表现在他的书法作品中,形成一种大气磅礴、雄伟苍劲的字体。周恩来的书法,不外耀锋芒,而内涵筋骨,古朴敦厚、端庄凝重,这正是他伟大的气度、朴实作风的流露。朱德总司令、陈毅元帅,在战马倥偬之际,挥毫写出的书法作品,力屈万夫,韵高千古,体现了将军的风度,革命的气质。在我国书法史上不少享有盛名的书法家,尽管他们一般都是封建士大夫的一员,但他们大多治学严谨,刚正清廉。如唐代的大书法家颜真卿,就是一位刚正不阿的忠臣,爱国英雄。他不畏权贵,和奸臣杨国忠进行过殊死的斗争。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叛变,他为维护国家的统一,联合其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抵抗。后其兄颜杲卿、侄季明被安禄山杀害,悲愤之情溢于笔端,撰写了著名的《祭侄文稿》,通篇气势磅礴,一泻千里,大义凛然,忠贯日月,是一件难得的书法珍品。晚年不屈于李希烈而慷慨捐躯。后人评论他的书法“忠义光日月,书法冠唐贤。”其他历代著名书家,如钟繇、王羲之、虞世南、欧阳询、诸遂良、柳公权、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等人的书法,也各如其性格,或潇洒飘逸,或自然清新,或遒媚劲健,或沉厚安祥。鲁迅先生在论述美术时说:“美术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他的制作,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令我们看了,不但欢喜赏玩,尤能发生感动,造成精神上的影响。”书法艺术也是如此。

读书可以使我们更多地了解客观世界,开拓胸襟,涵养性情和提高思想境界。思想境界高了,书法便会有字外之趣。苏东坡论书法说:“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陆游论诗说“功夫在诗外”。书法和作诗是一个道理。前人论书法非常重视“书卷气”。读书多了,书法自然就会有书卷气。曾有人说清代书法家邓石如的书法“率不能侪于古者,以胸中少古人数卷书耳”,可见读书的重要。读什么书?哲学、文学、文字学、书法理论等都要读,这样才能提高自己思想水平。

有人写字出错就是因为不读书。如把刘禹锡的《望洞庭》诗写成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把“挥汗如雨”写作“挥漢如雨”;“还潔于民”写成“还滐于民”,把“山花红作阵,涧水绿成行”的“绿”写成“缘”,都是不读书的结果。

苏东坡读书万卷,学问浩瀚。黄庭坚称赞他“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终莫能及也。”北宋著名书家米芾,造诣极高,能变古生新。清王文治《论书绝句》称赞他“天姿凌厉未须夸,集古终能自立家。一扫二王非妄语,只应酿蜜不留花。”书读多了自然能推陈出新。孙过庭《书谱》说“家有南威之容,乃可论于淑媛;有龙泉之剑,然后议于断割”,读书多,见闻广,修养赡,无论是自己创作或是评价他人的作品,才能有真知灼见。

读书之外,对社会生活中甚至自然界的一些现象注意观察,也能从中吸取营养,提高自己书法的表现能力。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说:“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新唐书·文艺传》载:“文宗时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旭,苏州人,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世号张颠。自言,始见公主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意,观倡公孙舞剑器得其神。”《乐府杂录》载“开元中有公孙大娘善舞剑器,僧怀素见之,草书遂长,盖准其顿挫之势也。”北宋郭熙《林泉高致》载:“怀素夜闻嘉陵江水声而草书益佳。”苏轼论书说:“文与可亦言见蛇斗而草书长。”从以上记载看,舞剑器、公主担夫争道,鼓吹、江水声、蛇斗这些社会生活和自然界中的现象都能给书法家以启发,使其书法作品推陈出新,大放异彩。

3.书法章法布局的要领 篇三

汉字的常用字有5000多个,如此多的汉字大部分都由一些基本的偏旁部首组合而成,写好偏旁部首是写好汉字的必经之路。

这里总结了《颜勤礼碑》中常见的偏旁部首,包括字头、字底、左偏旁、右偏旁、字框,初学者可循序渐进练习,做到熟练、熟记。

(一)字头的变化

结构分析我们练习笔画和偏旁部首,都是为写好汉字做准备,在这个基础上,要写好汉字,就必须掌握字的结构。对于字的结构,古人有各种各样的论述,这里按照简单易学的原则总结了《颜勤礼碑》中各种字的结构,分为独体字、合体等,供初学者了解、分析、练习。

(一)独字体的变化

颜体的独体字或大或小、或长或扁,形态变化十分丰富,而且笔画少的独体字用笔通常较粗重。

颜体合体字是形态各异,丰富多彩,所以初学者更要认真描摹原作,并学会思考、分析和安排好字的中心点。

(一)左右结构

左右结构的字需要注意各自和宽窄、长短、位置高低等等,还要注意二部分的联系,要能使二者有机地统一。

二、上下结构

上下结构的字须注意各自的宽窄、长短等等,还要注意上下二部分的联系,使二部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左中右结构由于呈三部分横列,容易写得过宽,所以应该控制每部分的宽度,以免互相拥挤,还要注意三部分各自的长短、宽窄、位置高低等等区别和三部分的有机联系。

四、上中下结构

上中下结构由于呈三部分竖列,容易写得太长,所以应该控制每部分的长度,以免互相拥挤,还要注意三部分各自的长短、宽窄以及三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等等。

五、包围结构

包围结构更应该注意包围部分与被包围部分的紧密联系,否则容易将字写散,应该使被包围部分向包围部分靠拢。另外由于颜体结字开张,包围部分应该写得饱满(如走之底和“口”部两竖都向外拱)。

法入门的路径:

1、择贴

2、读帖

3、摹帖

4、临帖与校贴

5、记贴

6、默贴

7、用贴

颜体楷书基本笔法 毛笔执笔方法

执笔方式,以「双钩法为最普遍」。

o推-拇指由笔管内侧向外推。

o压-食指由笔管外侧向内压。

o钩-中指由笔管外侧向里钩。

o挡-无名指指甲由笔管内侧向外挡。

o托-小指抵着无名指,而衬托之。

2.执笔以指实掌虚为原则。外实如莲花半开,内虚可容蛋。

3.笔管以正直为原则。严格来说,应是锋正,而非管正。

4.执笔不可过指节,一过指节,即板滞不能自 如。

5.用力要适度,过紧过松皆不宜。

本笔划之介绍(八种)

1.点

点又称「侧」,乃笔划之母也。下笔峻落,侧于一方,势足而收笔。

2.横

横划又称「勒」。勒笔劲涩,亡其流滑。逆笔藏锋,两头势起,不可顺锋平过。

3.竖

竖划又称「努」。锋逆上,向下力行,不得僵直。回锋收笔呈露珠状,此即垂露竖;出锋收笔呈针尖状,此即悬针竖。

4.撇

长撇又称「掠」。笔涩意畅,力到出锋处,不可半途撇出;否则无力瘦弱,或犯飘荡不稳之病。

短撇又称「啄」。落笔快而峻利、行笔迅疾,不可滞。如之啄物,锐而且速。

5.捺

捺划又称「磔」。逆锋轻落笔,行笔迟涩,尽力开展,势足而捺,重在含蓄。

6.挑

挑划又称「策」。用力在发笔,得力在笔末。

7.钩

钩划,贵紧而圆。行笔速则失势,迟则缓怯。驻锋而后钩出,钩未断不可作飘势。

8.厥

厥划又称「趯」。趯须蹲锋于努划中,得势而出,出则暗收。运笔方法

包括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

4.书法教学方法及基本要领 篇四

中国文字的形态千变万化,字数多达五万余个,但基本构件,不仅有点、横、竖、撇、捺、挑、钩、折八种,即所谓「永」字八法,来源说法有三如下:

一、崔瑗、锺繇、王羲之、所说。唐人张怀瓘「玉堂禁经」用笔法「云」八法起于隶字之始,后汉崔子玉历锺、王以下、传授所用八体该于万字。

二、僧智永说。宋人陈思「书苑精华」,永字八法云:「隋僧智永,发其旨趣,授于虞秘监世南,自芝兹传授遂广彰焉」。

三、张旭说。出自宋、朱长文「墨池编」张旭传永字八法,但也有人说,出自柳宗元,颜真卿等,莫衷一是。

所谓「永字八法」是指永字包括了八种笔画;但永字是否包括所有汉字之笔画呢?也未必,如卧钩、竖

曲钩、斜钩、等:不在其内、不过永字奉为圭臬。使初学者懂得学习书法之要领。

相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用几年的时间,专门写“永”字。他认为,这个字具备楷书的八法,写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写好。以后,王羲之的孙子智永又将这“永字八法”传给虞世南,再后来,经过很多书法家一直传了下来。

1.点法

点,也就是“侧”。在书写时需要把毛笔的笔锋侧过来,因此得名。点是汉字的根源,横、竖、撇、捺等笔画都始于一点。

点有上点、下点、左点、右点、左上点、右上点、左下点、右下点等。

2.挑法

挑,形状像钝角三角形。“策”、“啄”、“ ”三者的书写都与挑法类似。

挑有上向挑、下向挑、左向挑、右向挑、左上挑、右上挑、左下挑、右下挑等。

3.横法

横,也就是“勒”。所谓“勒”,原意指马缰的末端衔在马口,取其不平不直,形状相似。横画在书写时,起笔和收笔需要勒住笔锋,因此得名。

横有平横、凹横、凸横、腰粗横、腰细横、左尖横、右尖横等。4.竖法

竖,也就是“努”。在书写时笔锋犹如拉弓射箭,因此得名。

竖有直竖、右弧竖、左弧竖、腰细竖、腰粗竖、上尖竖、下尖竖等。5.撇法

撇,也就是“掠”。一般习惯称为“撇”。

撇有直撇、弧撇、腰细撇、腰粗撇、弯头撇、弯尾撇等 6.捺法

捺,也就是“磔”。在书写时好像曲折的水波。

捺有直捺、弧捺、尖头捺、方头捺、长捺、短捺等。

7.厥法

厥,笔画形状像人弯腰的姿势,因此得名。古人又称为“勾裹法”。

厥有直厥、弧厥、高厥、矮厥、斜厥等。

8.钩法

钩,笔画形状“如长空之新月”。与“ ”末端相似。古人又称为“戈法”。

钩有直钩、弧钩、高钩、矮钩、斜钩等。

永字八法基本笔法分解:

一、「侧」一 即是一点。笔用侧锋,上尖下半圆收。

二、「勒」一短横。用笔要斩截。如勒马用缰,不可平卧。

三、「努」一 长竖。竖笔长而徐行,全神惯注,犹如引弩待发一般。

四、「趯」一 即是钩。势如蹲下而踢起,先蹲锋得势然后出锋。

五、「策」一斜上小横。运笔有如用鞭策马,要仰送仰收。

六、「掠」一撇也。笔锋侧出,须力道,用斜撇尖出。

七、「啄」一捺也。下笔如截物之势,要求随蹲随提,随押随放。

因此习书者如能勤练许老师之「习书八字法」假以时日,必可悟出书写要领,「永、千、中、已、心、成、家、凤」八个字写得好,其余都在掌握之中,当然这八个字亦不能概括所有汉字之笔画,如钩即有中钩、左钩、右钩、平钩、横钩、背抛钩之别,「习书八字法」中就未全括,那永字八法更略而不谈。

习字之基本在于笔法,没有笔法的字,等于缺乏规矩,写出来的字就没有意境。我们习书临帖,是临他的笔法,不是临他的笔势,笔法可以学任何人,笔势则属于自己,就像电视模仿秀,可以学某人的声音,举止动作(笔法),但学不到别人的个性(笔势),写字笔势不可以学别人的,学也学不像。

临帖紧要在临字之中笔画写法要领,将基础的笔画都写好,任何一个字都会中规中矩,字的架构都会很美。学楷书如此,学篆、隶、行草亦然。欧体有欧体的写法,颜体有颜体的写法,不管学什么体,都得先将一种基本笔法写好,才能写字有体,执笔成章。

要想成为书法家,必须具备三个要件,天、力、法。天即天赋,力即工夫,法即法帖,离了法帖,天赋再高,苦练再久,也难成功。有志于书艺者,将「习书八字法」好好研究,用心体会,勤加练习,保证三年即可成小书法家,十年必有傲人之成绩展示在世人面前,心动不如行动,不妨一试。

一如何学习书法一

许老师说:「字要写得好,坐姿必须端正,歪身斜纸,写不出好字,必须养成正确坐姿或立姿,一般写小字用坐姿,两脚须与肩同宽,脚板着地平放,两手自然平放桌面,胸部离桌二、三寸,腰背伸直,头稍向前俯,左手押纸,右手执笔,笔杆对正胸膛,两眼正视,不偏不斜,才会写出好字」。

写三寸以上的字宜用立姿,尤其大字大草,非立姿很难运笔,桌面大约与腰高,两脚立姿与肩同宽,身靠桌边,距离与坐姿雷同,右手执笔,左手押纸,上身微俯,心情放轻松自然,精神集中。

一、运笔之方法一康有为说:「书法之妙、全在运笔」。

二、写小字用一「枕腕法」腕部不悬空,将腕贴着桌面或纸面,握管严谨,活动以手指为主。

三、写中字用一「提腕法」仅用指运,无法行转自如,倘以肘着案,将腕虚提,四用腕运笔,即可为之。

四、写大字用一「悬腕法」活动范围更大,用枕腕法与提腕法,无法施展,须将腕肘悬虚,以肘运笔宜为适当。许老师说:「初学书法应自楷书入门,因为楷书笔划横平竖直,间架平正,结构严谨,有规范可循,笔法具备,待楷书有了基础后,再学隶行草篆,须随兴趣学亦可。至于大、中、小楷先学那一种,见仁见智,说法不一,一般而言,小孩宜先大字后小字,大人三种都可学,其实小字用得最广,最普遍,但创作方面不宜」。

一、大楷较重于间架与结构,儿童肌肉活动尚未成熟,练习大字不适当,因大字多费纸张,用途不广,是

其缺点。

二、中楷比大字适合儿童写作,惟中楷书写较慢,用途尚不及小字普遍。

三、小楷书写速度较快,惟小楷之结构与间架练习效果较差,初学儿童不宜写小楷,也不宜写大楷,以中楷为佳,成人则不受限制。

笔锋分析:

一、逆锋与回锋一 逆锋用于起笔,回锋用于收笔。写横画时,笔势先逆锋向左,起笔处然后向右行笔,至 尾处先做回锋收笔。

二、提锋与蹲锋一「提锋用提笔,蹲锋用顿笔」。笔画要细、或是尖或弯须用提笔,是谓提锋。笔画要

粗,或由细转粗,须用顿笔,是谓顿锋。停点状,随即向左收笔。

三、藏锋与露锋一 藏锋又称敛锋,乃藏头护尾,笔锋不使外露之、露锋则锋芒锯利,恰与藏锋相反。

四、中锋与偏锋一 笔尖在画中行,谓之「中锋」。笔尖在字画之一边运行,只用笔毫一面,横毫侧管,称为「偏锋」。

五、侧锋与折锋一行笔用中锋,遇有转弯处,笔毫转弯而笔之轴心不转,便「侧锋」。横竖两笔连成一笔,如末端提高,再将笔蹲下作竖起之势称「折锋」。

六、方笔与圆笔:圆笔应提、方笔应顿。

如何临摹:(初学者宜先摹后临)(临)是以将帖放置纸旁,观察字形,笔画临着写。(摹)

是将纸覆盖在帖上,随着字笔画结构,描着写。

一、「映印法」一将碑帖放置一旁,用笔临写帖中字,先求笔意,再求神韵。

三、「移临法」一 用九宫格薄纸,依字大小而定,覆于字帖上面,每写一字须移动九宫格一次。

四、「背临法」一写字不用看帖,凭记忆在帖中依样写出,背临法须临帖至相当成熟阶段、亦称为自运。

毛笔写法运用:

书法所以成为艺术,因它是用毛笔写成,用毛笔写字,轻按则细,重按则粗,提按挥运,造成千变万化线条,才能呈现其美。

毛笔大致可分硬、中性、软三种,硬性的笔,有紫毫,狼毫,弹性很强。中性的笔是兼毫,中心用硬毛,外包羊毛,兼毫弹性柔。软性笔是羊毛,弹性小,不宜作书法。

一、运笔 三动式,按提、使转

运笔也就是写字时使用毛笔之方法。(三动式)

第一动一 入笔,就是将毛笔的笔毫按落纸上。入笔按下笔毫时,笔尖应朝左上角,无论那一种笔画,如横、竖、撇、捺、点、都一样。第二动一 作笔画,将按下的笔毫拉动,写出线条,或点画。如横由左向右拉,竖由上向下拉,或圆或方,或尖等。第三动一 收笔,就是笔画写到结尾处,或作停顿止状,如横或竖,或作渐瘦消失状,如撇,或作稍牵消失状,如点,如果这一笔画,中间有转折,如写口字,第二画是横而转竖。这样便应该用两次「三动,第一次写横,到第三动时,不要收笔,而改为「提」,提就是将笔往高提起,成为未按笔毫的第一动以前情况,然后再按,按就是第二次的第一动,随之向下拉成竖,再收笔,这一转折的写法就是「使转」。

二、运腕和悬腕作字实祇在腕 指司执笔 腕司运笔。

许多书家用手指运笔,用中指为主力向下写竖,向左下写撇,向右下写捺,写横则须摇掌,以向右,此乃大错之法。又有要主张悬臂者,高悬全臂,每一点一画都是悬臂动作,谓如此才见功夫,此亦乃大错误之法,写大字,则需全臂皆悬,而掌不必竖,腕掌伸平,笔与掌臂大致成直角,以腕运笔,以臂运腕,方为正确。日常写字,总以二寸大小最多,掌竖腕平起肘浮臂,为日常练之要务。

三、墨法笔酣墨色敷墨生韵

作书不仅要会用笔,更要会用墨,会用墨者,点画会呈现优美润厚流畅,不会用墨者,往往笔毫被牵制,使点画失去笔意,僵滞枯涩,无生动之意,草率粗糙,全无美感,总之,墨过浓则滞笔,墨过淡则催笔,笔上墨少则笔画枯,墨太多则笔画侵淫,笔太慢则墨淫,纸太厚则墨枯,故习惯于笔快者,宜多醮墨,习惯于笔慢者,宜少醮墨,纸厚多醮墨,纸

薄少醮墨,乃见用墨之法。

一文房四宝之选用一

壹、笔之分别:

1、软毛笔:如羊毫笔

2、硬毫笔:如狼毫笔

3、软硬适中笔:如兼毫笔 新笔使用前须用清水或冷水、不能洗热水、先将笔毛全部泡开、洗开黏质、再将水分吸干、然后沾墨、称为开笔。

旧笔须书写前先用清水润湿、再插干沾墨、称为润笔。

书写时、要顺毫沾墨、要让整支笔毫完全沾墨、书写完再顺毫洗干净、吸干水份、挂在笔架上或笔卷内、干净是保养之好方法。

贰、墨之分别:

2、墨分为松烟墨、化学墨、油烟墨、以质细、胶轻、色黑为佳、要方便以 墨汁使用。

墨在砚台如何使用、磨墨时、要重按慢移、顺方向转圆、要小心避免墨汁外流、磨到墨汁稍成连黏状、再用墨条推回砚台池内、即可书写、写完后擦干砚台放在阴凉处、防晒、防潮、是最佳保养方法。叁、砚之分别:

3、砚分为端砚、螺溪砚、歙砚、石砚等使用时墨汁要倒在砚台池内、砚台表面要保持干净、以方便整体笔毛、写完后将剩余下来墨汁倒掉、砚台洗干净即可。

一、姿势:以五正基本要领为标准、头正、身正、腿正、心正、纸正、起先两手手臂向外张开、使身体与两手成三角形态左手按纸撑住身体重心、右手执笔、肘关节不要贴住桌面、身体离桌距离约三吋、自然坐正、毛笔之位置要对正 右眼、才能看到运笔方向、纸张需随书写位置左右移动调整。

二、用笔要领:

1、注意起笔、下笔、行笔、收笔之角度。

2、提笔要轻而能挺拔、按笔要重而不痴肥。

3、转笔要圆、折笔要方。

4、辨别藏锋、裹锋、回锋、露锋之写法。

5、中锋与侧锋之转换。

三、执笔分为: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并拢向内弯曲、略似握拳状、拇指朝上、放在食指第一节与第二节之间、将毛笔置于食指与拇指之间、轻轻握住、不要太用力或太松、并视各人手掌大小来握拿执笔高度、以笔尖与手腕皆能接触纸面为适、且注意掌竖、腕平、掌虚、指实、运笔才能生动灵活、以上称为枕腕法、若要书写较大字时、则可悬腕法、悬腕法手掌要放平、掌心要放虚一些。

四、运笔:书写时、以手腕作支点、用手臂运笔、以手腕移动毛笔、随线笔划上下行笔、左右书写、切勿用手指运笔、写字时必须一气呵成、从下笔到收笔一笔 完成、气韵十足、不可以修饰填补、描头画脚、变成画字。不是写字。成为败笔而拖泥带水。

运笔时要注意笔到、力到、意到三原则、起笔藏锋、行笔含蓄、收笔回锋。

此外应熟练各基本笔法、并勤加练习、以求每一笔线条干净、利落、优美。

五、结构:字结构而言、分为单体字与合体字。单体前缀先要注意笔画之横平竖直、并观察字之中心与重心所在、主笔和副笔之长短配置、并且注意笔画间之平行、平均、平衡分配、分别字长、方、扁、圆、斜、正、向背、俯仰、高低、聚散之变化、而合体字更注意偏旁上下左右笔画多少排列、更要抓住字之中心线、不要把字写得或大或小、字之格子需八分满、字和字间大小要均匀。

一基本笔法练习与要领一

1、一:笔切齐按下去、行笔细长过去收笔、按不痴肥。

2、十:笔切齐按下去、行笔细长过去收笔、横画与直画交接的时候、基本上横画比较细、直画比较粗类似房屋的柱子一样、提时挺拔有力。

3、三:上面两横比较短、一画、两画、第三画比较长、行笔过去收笔、按不痴肥。

4、上:竖画好像房屋的柱子一样写的比较粗、横画比较细、尤其横细长行笔过去收笔、这样看起来才能粗细有致分。

5、土:横画先写、竖画好像房屋的柱子一样写的比较粗、尤其横细长行笔过去收笔、这样看起来才能粗细有分。

6、正:横画先写、竖画好像房屋的柱子一样写的比较粗、横画比较短细、竖画同样比较粗、尤其横细长行笔过去收笔、这样看起来才能粗细有分、看起来有点像三角型。

7、口:按往内下先写直画稍往往内收笔、横画比较细、直画会比较粗而细才好看、横画要比直画低一点、行笔过去不要刚刚好、要 凸一 点出去才正确。

8、田:田字跟口字一样、按往内下先写直画收笔、横画比较细、直画会比较粗而长一点才好看、再写里面十字、横画细一点、直画粗一点、最后横画连接要比右直画高一点。

9、中:中字跟口字一样写法比口扁一点、按往内下先写直画收笔、横画比较细、直画比较粗转细才好看、横画要比直画低一点、行笔过去不要刚刚好、要凸一点出去、然后写直画(柱子)比横画粗一点、提时挺拔有力收笔。

10、日:按往内下先写直画收笔、横画比较细、右边直画会比较粗长、短横收笔、最后一笔横画前面要凸出去一点才好看。

11、甲:甲字跟田字一样、按向往内下先写直画收笔、横画比较细、直画比较粗长、再写里面十字、横画细一点、最后直画粗长写柱子提时挺拔有力收笔、这样才能把字撑起来。

12、由:由字跟田字一样、按往内下先写直画收笔、横画比较细、直画会比较粗而细长一点才好看、再写里面十字、然后写 直画(柱子)粗一点要出头、横画细一点、横画收笔。

13、人:撇起笔逆向撇出去、撇短捺长、像溜滑梯一样拉出去、捺 行笔送到尾巴、捺呢细到粗、捺到底。

14、入:撇起笔逆向撇出去、撇短捺长、像溜滑梯一样拉出去、捺行笔送到尾巴、捺呢细到粗、捺到底。

15、大:横画起笔收笔、那么撇先写直一点、再左弯过来、如一开始就写歪、纸也会跟着歪、捺行笔划下来、像溜滑梯一样拉出 去、行笔送到尾巴、捺呢细到粗、捺到底。

16、天:天字跟大字一样、多一横画、横画起笔收笔那么撇先写直一点、再左弯过来、如一开始就写歪、纸也会跟着歪、捺行笔划下来、像溜滑梯一样拉出去、行笔送到尾巴、捺呢细到粗、捺到底。

17、夫:夫字跟天字一样、横画起笔收笔、那么撇写直要出头、再直下左弯过来、如一开始就写歪、纸也会跟着歪、撇行笔逆向撇出去、捺行笔划下来、像溜滑梯一样拉出去、捺行笔送到尾巴、捺呢细到粗、捺到底。

18、更:更字跟田字一样、先横画行笔收笔、那么撇先写直一点、再左弯过来、如一开始就弯、纸也会跟着歪、捺行笔划下来、像溜滑梯一样拉出去、起笔送到 尾巴、捺呢细到粗、捺到底。

19、玉:横画收笔、再横画收笔、直画比较粗类似房屋的柱子、第四笔横画、利用最后一点来平衡整个字。

20、太:太字跟大字一样、横画起笔收笔、那么撇先写直一点、再左右弯过来、如一开始就写歪、纸也会跟着歪、捺行笔划下来、像溜滑梯一样拉出去、行笔送到尾巴、捺呢细到粗、捺到底。

21、下:横画细长收笔、直画比较粗类似房屋的柱子、最后一点收笔。

22、公:按左逆向撇出、右边写个点就可以、粗到细、粗到细、再点一点。

23、不:横画细长收笔、按左逆向撇出、交叉直下垂露收笔、最后长点收笔。

24、其:横画收笔、两边直画左边较细、右边较粗、短横收笔、再短横收笔、横画细长收笔、左撇出、写右点。

25、水:按直画比较粗提时挺拔有力收笔、做好角度钩起来、挑上去、撇下来、再撇下来、捺出去。

26、可:横画细长收笔、如口相同、提时挺拔有力收笔、直画比较粗做好角度钩起来。

27、寺:短横、短竖、横画细长收笔、横画较短、按直画比较粗做好角度钩起来、最后短点收笔。

28、泉:短撇、直画往内写、横画比较细、直画会比较粗而细才好看、直画(柱子)比较粗做好角度钩起来、挑上去、撇下来、再撇下来、捺出去。

29、利:短撇、短横、直画比较粗做好角度钩起来、撇出、右点短一点、以配合右直画紧密、直画比较粗做好角度钩起来。

30、则:直画收笔、两直画左边较细、右边较粗、短横收笔、再短横收笔、横画收笔、左边撇出、右点、以配合右直画紧密、直画比较粗做好角度钩起来。

31、元:短横斜、再短横斜、左撇出去、为什么要斜、因为要配合竖曲钩(浮鹅钩)、直转弯、向右行笔做好角度钩上去。

32、尤:短横斜、直长撇、上面为什么要斜、因为要配合竖曲钩(浮鹅钩)、直转弯、向右行笔做好角度钩上去、最后短点收笔。

33、克:短横斜、撇下来、以口字相同、撇过去、上面也要带点斜、因为要配合竖曲钩(浮鹅钩)、直转弯、向右行笔做好角度钩上去。

34、已:横画、竖折、横画收笔、竖曲钩(浮鹅钩)、直转弯、向右行笔做好角度钩上去。

35、也:横画斜、竖折钩、直画短、竖曲钩(浮鹅钩)、直转弯、向右运行笔做好角度钩上去。

36、色:短撇、横折、横画转折、点画、横画、竖曲钩(浮鹅钩)、直转弯、向右行笔做好角度钩上去。

37、代:短撇、直画垂露收笔、斜横收笔、斜钩细长(戈部)先按成弓箭形做好角度往上钩、最后右点。

38、成:横画先写、再写直撇、横折钩、斜钩细长(戈部)先按成弓箭形做好角度往上钩、短撇、最后右点。

39、我:先写短撇、再写横画、竖钩带点弯曲、挑钩出、斜钩细长(戈部)先按成弓箭形做好角度往上钩、短撇出、最后右点收笔。

40、或:先写横画、以口相同、再写往上挑出、竖钩带点弯曲、挑出、斜钩细长(戈部)先按成弓箭形做好角度往上钩、短撇出、最后右点。

41、城:横斜、直画短、再写往上挑出、横画、再写直撇、横折钩、斜钩细长(戈部)先按成弓箭形做好角度往上钩、短撇、最后右点收笔。

42、找:横画、直钩出、再往上挑出、斜钩细长(戈部)先按成弓箭形做好角度往上钩、短撇出、最后右点收笔。

43、心:左点入笔逆向收笔、卧钩先按成弓箭形做好角度往上钩、然后出锋点写出、右点收笔。

44、思:上方与田相同、左点入笔逆向收笔、卧钩先按成弓箭形做好角度往上钩、然后出锋点写出、右点收笔。

45、忠:上方与中相同、左点入笔逆向收笔、卧钩先按成弓箭形做好角度往上钩、然后出锋点写出、右点收笔。

46、恩:按往内下直画收笔、横画比较细、直画会比较粗一点才好看、再写里面大字、最后横画连接要比右直画高、左点入笔逆向收笔、卧钩先按成弓箭形做好角度往上钩、然后出锋点写出、右点收笔。

47、意:直点、横画、出锋点、撇点、横画细长、再写曰、左点入笔逆向收笔、卧钩先按成弓箭形做好角度往上钩、然后出锋点写出、右点收笔。

48、应:直点、横画、直撇长、先写人部、再写佳、左点入笔逆向收笔、卧钩 先按成弓箭形做好角度往上钩、然后出锋点写出、右点收笔。

1、一、工、土(视平线)

2、平、千、羊(垂直线)

3、中、正、不(中心与重心合一)

4、见、木、方(中心与重心分开)

5、古、文、允(主笔拉长)

6、玉、重、言(横:平行、平均)

7、川、门、世(直:平行、平均)

8、勿、玄、多(斜:平行、平均)

9、米、求、衣(分布平均对称)

10、四、尚、以(扁形字)

11、自、身、月(长形字)

12、同、固、因(方形字)

13、立、夫、生(正三角形字)

14、可、下、市(倒三角形字)

15、子、去、今(菱形字)

16、力、母、夕(平均四边形字)

17、西、至、年(各横画俯仰变化)

18、非、风、兆(左右相背)

19、功、好、沙(左右相同)20、形、创、朝(左大右小)

21、信、桃、情(左小右大)

22、往、诚、级(左小右大)

23、相、明、县(左右相等)

24、记、敬、对(左右相等)

25、冰、呼、场(左小右齐)

26、和、弘、细(右小位中)

27、幼、新、即(左高右低)

28、微、谢、班(左中右均等)

29、树、倾、乡(中间部位较短)30、昌、皇、思(上下相等)

31、悲、益、书(上长下短)

32、童、青、贵(上短下长)

33、贤、皆、圣(上宽下窄、上下相等)

34、意、莫、器(上中下相等)

35、林、品、晶(重复字形变化)

36、唱、歌、双(重复字形变化)

37、乐、几、慈(重复字形变化)

38、喜、译、事(横画组合变化)

39、带、与、前(竖画组合变化)40、后、效、家(撇画组合变化)

41、宗、谷、亦(点画组合变化)

42、为、然、无(点画组合变化)

43、满、深、清(点画组合变化)

44、冷、于、冬(点画组合变化)

45、业、堂、兼(点画组合变化)

46、当、寻、学(中间小、上大)

47、国、团、园(四面包围)

48、叶、旧、齐(上小中下大)

49、居、原、处(两面包围)50、菊、司、句(两面包围)

51、建、起、道(两面包围)

52、间、雨、周(三面包围)

53、发、逢、食(捺不重复)

54、之、心、火(笔断意连)八病:牛头、鼠尾、蜂腰、鹤膝、折木、柴担、竹节、棱角。八德许瑞龙 七言绝句获好评

2010/05/02 16:15打印本页 更多地方要闻...记者 陈宝印 大溪报导

八德市在地书法家许瑞龙,也是有名的诗人,最近他以八德市旧地名作成七言律诗,并将律诗写成隶书书法作品,极富意义,预计除了在个展时展出,未来这幅作品也会送给八德市公所,让八德市民知道八德市旧地名﹁八块厝﹂的由来。

许瑞龙不仅是书法家,也是有名的诗人,至今他已经创作三百多首绝句、律诗,他预计在下半年在八德市综合大楼举行个展,展出八十多幅近年来的书法作品,配合这次作品展,他将﹁庄头﹂、﹁庄尾﹂等八个﹁八块厝﹂地名纳入七言律诗中,未来这幅作品将送给八德市公所永久保存。

律诗内容如下,﹁八德旧名八块厝、地灵人杰俊才多、三元宫庙文风盛、四季神明佑太和、庄尾庄头源永畅、连城桥接旧城河、城外租仓公馆地、稻埕头上供弥陀。﹂

律诗中提到的﹁庄头﹂、﹁庄尾﹂、﹁稻埕头﹂、﹁连城﹂、﹁旧城﹂、﹁城外﹂、﹁公馆﹂、﹁租仓﹂等八个旧地名,就是昔日﹁八块厝﹂,只是八地详细位置无法确定。

目前仅知﹁庄头﹂在八德国小之西,﹁庄尾﹂在庄头之北,﹁连城﹂乃邱、廖二姓居所,因两幢堡垒型房屋而得名,如今长兴路上还有连城桥,至于﹁城外﹂在农会旁,﹁租仓﹂乃谷仓,稻埕头也与农作有关,这些地名都在兴仁里内。

﹁公馆﹂为官仓所在,在﹁更寮脚﹂底,在瑞丰、瑞祥、瑞德里交接处,﹁旧城﹂在﹁仑仔﹂边,在福兴里。

﹁八块厝﹂另有一说,就是八大姓,包含﹁谢、萧、邱、吕、赖、黄、吴、李﹂,每姓各筑一屋,故称﹁八块厝﹂。

八德旧名八块厝

地灵人杰俊才多

三元宫庙文风盛

四季神明佑太和 庄尾庄头源永畅

连城桥接旧城河

城外租仓公馆地

稻埕头上供弥陀

八德市公所记载:八德又名(八块厝)分别:

(庄头・庄尾・稻埕头・连城・旧城・公馆・租仓・城外)

一牧孜一许瑞龙 学撰

上一篇:诚信格言短句下一篇:励志电影《爆裂鼓手》精彩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