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门弄斧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共6篇)
1.班门弄斧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篇一
1.同义词界说
对同义词性质的认识突出地反映在对同义词概念本身的界定上,如果单纯地从概念、事物对象、替换等方面认识同义词显然离开了意义标准,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难以完满地解释同义词现象。同义词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对此从词义上解释,其实有三种认识,一是义近说,二是意义同近说,三是义同说。
伯绰先生(1951)说:“在意义上相近的词”叫作同义词,因而举出了“需要、须要、必需、必须、必要”、“强调、夸大、夸张”等组同义词的例子,这是义近说。意义同近说认为“语言里有很多发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意义极其近似的词”称为同义词(周祖谟1956),此前瓌一先生(1953)也持类似观点。义同说的代表人物是王了一先生(1953),“同义词,就是意义相同的两个或更多的词。”对这样三种认识有人评价:“‘义同说’强调的是同义词语意义之间的相同点,但却没有解释清楚‘意义相同’的确切内涵;‘义近说’关注的是同义词语意义之间的不同点,但其阐述的内容却不能与‘同义词’这一概念名称相对应;‘义同义近说’既注意到同义词语意义上有相同之处,又兼顾词义之间的不同之处,因而得到普遍认可,成为最具影响力的观点。”(安春燕2011)也有学者认为,“当意义本身比较接近,而人们在语言运用中又有意地忽略掉这些词的意义的差别而将它们通用的时候,这些词就成了同义词。”(吴峥嵘2011)这种“语言运用中的‘通用’”本质上又回到了替换说,这种“新认识”我们难以认同。
在学术界完全坚持“义近说”的学者不多,因为这样的一些词有时意义并不相近。“意义同近说”在汉语界影响极大,然而也有人表示反对,刘叔新、葛本仪、周荐等先生不认为“近义词”也是同义词。“义同说”观点是极富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虽然坚持这种认识的人极少,但这种对同义词的认识,从性质和范围上看是比较周严的。我们认为,“同义词就是意义相同的词。所谓意义相同主要就表现在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完全相同上,其中词的词汇意义及其概念对应性又是决定性的因素。”(葛本仪2003)
2.同义词的范围
对同义词性质的认识必然影响到同义词范围的确定上,这里我们主要谈“近义”的范围。“意义同近说”使得同义词的范围难以确定,张志毅先生(1994a:60)认为“根本意义大部分重合”、张弓先生(1981:229-238)认为“基本意义核心意义相一致”、刘叔新先生(1990:282)认为“主要理性义素或主要理性意义成分必定相同”等都不同程度地包括了一些意义相近的词。“有共同意义的词”(孙良明1958)、“由于词义的相同性所引起的一种联想关系”(刘宁生1989)、“词义上有类同性、理解和使用上经常容易混淆致误的一组词”(詹人凤1997:101)等显然也没有排除“近义”的词是同义词。有的学者尽管说“同义词列里不能包括义素不同的近义词”(戚雨村1985:173-177),但从其举出的同义词的差别的例子来看,仍有“近义”的词。武占坤、王勤二位先生(1983:102,118)看到了等义近义的不同,认为“等义词实质上是等义异彩词”、“近义词间的语义范围,主要靠彼此的义差来相互划线的”。此外还有为数不少的学者用下列图A表示同义词的范围:
A中圆a和圆b意义相交重合的部分c为大部分,a、b为同义词;B中圆a和圆b意义相交重合的部分c为小部分,a、b不为同义词。这种表示法很直观,但图中意义相交重合部分c比较模糊,它对具体词的认定和分析不起多大作用。
在近义词的范围上,学者们的认识有比较大的分歧。刘叔新先生(1980:83-84)认为近义词是个开放的类集,整体数目难以计数,每组内词的数目也难以确定,它不是汉语词汇描写的对象,从中可以看出他的近义词范围极其广大。“凡分别表示集合体和个别体(如‘纸张’和‘纸’之类)、整体和其部分(如‘桃核’与‘桃仁’之类)、上下位概念(如‘学生’与‘中学生’之类)或同位概念(‘朗读’与‘默读’之类)的词,……无可质疑地是近义词。”对具体“同义”的词范围的认定也不完全一致,比如某组词色彩意义的不同是划在等义词中还是划在近义词中,这也有分歧,武占坤、王勤二位先生在《现代汉语词汇概要》中认为等义词可以具有不同的词彩,而谢文庆先生(1982:4)认为(近义词)“它们在理性意义和色采意义方面有着种种细微的差别”。这样拿“父亲”和“爸爸”来说,武占坤、王勤二位先生认为是等义词,谢文庆先生却认为是近义词。
一定范围的成员能否纳入同义词的范围也存在不小的分歧,有人认为“研究同义词问题的时候,不能否认有方言同义词这回事”(孙良明1958)、“固定词组(包括成语)是可以作为同义词群的成员的”(张志毅1994b:225),而“意义上无共同性、类中不同种的东西”等不是同义词(高庆赐1981:239-246)、“没进入普通话的地域方言词、社会方言词、外来词、古词”、“词的各种变体”和“词组”不能成为同义词(张志毅1994b:224-225),“在交际中,有时所指相同并不一定构成同义词”(黄伯荣、廖序东2002:287)、“习惯上可以代用但意义上没有共同地方的词”和“补充意义超出共同意义的词”不是同义词(孙汝建1982)。张志毅先生(1994a:48)和詹人凤先生(1997:100)还分别用坐标图和扇形图来说明同义词的范围问题,这对人们直观理解同义词有一定帮助。
葛本仪先生(2001:168-173)认为“近义词”与同义词不同,它是“表示共同概念的基本部分”、“共同反映着同一概念的本质特点”,举例如“鼓动”、“煽动”,“家属”、“家族”,“优良”、“优秀”,“证明”、“证实”,“整理”、“整顿”等,从中可以看出近义的范围不宜过大。下面我们举一些有的论著曾提到过的词例,它们难以算作近义词,更说不上是同义词了。
对于母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来说,学界认为同义词的范围应该扩大,“语言研究者确定同义词的标准连用于中国学生的语文教学都显得过于严格,更不要说对留学生的教学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词范围要大得多。……我们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同义词范围到底大到什么程度,也难以确定。”(孙德金2006:45)还有人认为同义词是个开放的动态结构(陈桂成2003),“正因为同义关系不只是由词义本身决定,它还需要人们的主观认同,所以同义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比较松散的关系,自然同义词也不会是一个封闭的结构组织。”(吴峥嵘2010)
我们认为,同义词的科学界定同包括同义词在内的相关词语的应用研究还不能完全等同起来,词语的应用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然而科学严格的同义词研究对于共时词汇系统的观察以及历时词汇系统的演变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这需要我们做出更多的努力。
3.同义词性质和范围相关的几个问题
涉及到同义词的性质和范围还有两个突出的方面,即词性、褒贬义对同义词的影响方面,这其实反映了学者们对同义词的“意义”是否只包括词汇意义,色彩意义语法意义能否对词汇意义施加影响的认识。此外我们还要谈一下一组同义词中内部成员的地位问题,从某种角度说,它是同义词内部成员性质地位的问题。
3.1词性与同义词的关系
关于词性与同义词的关系问题,周荐(1995:37-38,98-100,191-194)和周殿龙李长仁(1996:261-266)等先生的著作都有详细的阐述。早在1953年瓌一先生在文章中举出了“聪明”、“智慧”为一对同义词的例子,接着周祖谟先生(1956)指出“不同词类的词虽然意义近似,可是未必就属于同义词”,而后张世禄先生(1984:324-327)便明确地指出“不同词类的词,只要意义近似,也就可以属于同义词”,从此不同词类的词能否构成同义词便展开了论争。周荐、杨世铁二位先生(2006:479)评价说:“刘叔新的论断为这场延续了近三十年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式的争论画上了一个句号。但是,到了80年代末,梅立崇又接连发表了大小三篇文章,重提词类不同的词可以构成同义词。”
进入21世纪,词性与同义词的关系问题还难以画上句号,“同义词无须词性相同,同义词词典应该给词性不同的同义词留一席之地”(徐今2008),“在原型范畴理论下,我们认为,该词如果与范畴中典型成员在某些方面相似性较大,其程度超过了词性不同这不相似的一面,就可以归入该同义范畴而成为一名成员。如‘忽然、猛然、突然’虽然词性不同,却完全可以看作一组同义词。”(王彤伟2009)葛本仪先生(2003)认为:“只有词的语法意义相同,才可以在同一个意义范畴中进行比较,虽然语法意义相同的词并不能都形成同义词,但是同义词却必须以语法意义的相同为前提条件。”
认为同义词的构成必须词性一致从理论上到词语语用认知模式及语感上更容易被人接受。当然也有的学者采用模糊的表述,“同义词通常属于一个词类,词类不同的词尽管意义很相近,一般也不看作同义词”(张永言1982:107)。关于“同义词是否必须词性相同”,周殿龙李长仁(1996:265-266)总结说:“对这个问题还须深入探讨,不宜匆忙作出结论,因为理论上的分歧还没有真正解决”,从目前来看,这一认识是可以令人接受的。
我们认为造成上述分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人们对词汇意义与语法意义,对语法功能与语法特点、语法属性之间的关系问题认识存在分歧。“词性”能否与“语法功能”、“语法属性”、“语法特点”或“语法意义”完全划上等号,离开这几个方面空谈词性的同异对同义词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的价值?因为汉语有同类而功能相异,同功能而词类相异的情况存在。第二,对具体词如何归类问题存在分歧。汉语词的语法分类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困难,它不如西方语言词类划分那样明确而有系统,连具体词的归类都不能有统一认识,确定其间的同和异必然会有一定的困难。第三,是孤立地看某组词还是结合语用情况观察其间的同异问题存在分歧。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不能仅仅拿几个词凭语感判断它们是否同义,而要通过大量例句材料进行归纳总结,并再回到语言实践中进行验证,这其实就是静态动态研究结合起来,静态研究动态研究相互补充的问题。第四,多义词、兼类词的存在造成同义词复杂局面的产生。具体语境中词都是单义的、定类的,而离开语境几个词的多个义项、多个类别的意义全方位比照就会使问题广博而繁杂,所以从理论上看学者们不主张“同外”意义的比较,这是很有道理的。第五,词典辞书教材等的释义和人们的语感使得某些人对有些词意义的理解产生错觉,可能误把同类的当成异类,把异类的看作同类。这样,拿“红”和“红色”、“光辉”和“辉煌”、“突然”和“忽然”这三组词来说,它们究竟是不是同义词,认识评判的标准不同最终的结论就可能不同。所以,上述理论问题如果得到充分的解决,词与词之间在词性问题上是否相同才能构成同义词便不会有大的分歧。
3.2褒贬义对同义词的影响
褒贬义对立的词能否构成同义词,有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褒贬义属于色彩意义的一部分,有人称其为“意味”、“附属义”等,而同义词则是词汇意义的相同相近,所以同义词的构成不受褒贬义的影响,反而它是同义词存在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支持肯定这种观点的学者较多,学者们常举出的例子如“果断、武断”、“成果、后果”、“团结、勾结”、“鼓动、煽动”等。另一观点则认为褒贬义对立对词汇意义可以形成影响,使色彩对立的词“义同”大为减弱,因而它们是不能构成同义词的。张志毅先生(1994a:68)认为这是“虚假的同义词现象”,徐志民先生(1980)也指出:“含有褒义的词和含有贬义的词,它们的词义具有对立的性质,怎么能结成同义关系呢?……其实,在实际语言中,上述这些词,不仅不作为同义词用,反而常用在反义对举的场合,如‘这不是团结,这是勾结’,‘这不是创造,而是杜撰’。”有人更直接地表述为“词汇意义相同而感情色彩不同的词不能构成同义关系。”(安春燕2011)
我们认为,本质上色彩意义与词汇意义是词义中两种性质不同的内容,从词义关系上看色彩意义不能决定同义词构成与否,而同义词只能看词汇意义,那么为什么有人认为大部分褒贬义对立的词不能构成同义词呢?原因就是它不仅是色彩意义的对立,还导致词汇意义的对立,所以人们凭语感就会得出“褒贬义对立的词不能构成同义词”的结论。其实色彩意义包括内蕴色彩和外围色彩(杨振兰1996:3)两大类,色彩意义不能渗透到词汇意义中或者渗透到词汇意义中而不能引起词汇意义的明显对立,则对于同义词来说它就不起决定作用。如“老头儿”和“老头子”,词汇意义为“老年的男子”,但前者含亲热的褒义色彩,后者含厌恶的贬义色彩,二者色彩意义形成对立,但我们仍视其为同义词,因为色彩意义没有对词汇意义形成绝对影响。相反,“团结”和“勾结”,前者具有褒义色彩,后者具有贬义色彩,不仅如此,它们的词汇意义也形成了较大的区别,分别为“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为了进行不正当的活动暗中互相串通、结合”,虽然二者在“结合”的特征上相同,但色彩意义渗透进了词汇意义中,已造成了词汇意义的明显不同,所以有人认为不是同义词。因此草率地下结论而不对色彩意义进行深入地研究是有可能违背语言事实的。
3.3同义词组内成员的地位问题
同义词性质和范围的研究多集中在相关的词能否进入某组同义词组中以及同义词成员的辨异等方面上,较少谈及组内各成员的地位问题。较早注意这一问题的是张志毅先生(1994b:226),张先生提出的“核心词”观点对于同义词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有重要意义,“处于同一个同义词群里的各个成员,其地位并不是平等、并列的,其中有一个成员处于核心地位,称为‘核心词’”,“核心词的重要作用,是联系本组同义词成员的纽带,是限定本组同义词范围的尺度。”如在汉语中“看”是“看、盯、瞧、望”这组同义词中的核心词,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同义词组中都有核心词。张志毅张庆云二位先生(1994:251)在《同义词词典的体例》一文中又说,“同义词群内部的编排,……不管按音序,还是按意义编排都得选出词群的领头词。”鲍克怡先生(1983)也说:“等义词同意义基本相同的词成立一个词群,词群的首词必须是常用、易懂的,它同时是这一词群的标题词。”戚雨村先生(1985:176)也有类似表述,“若干个同义的词构成一个同义词列,每个同义词列通常有一个首词作为词列的组织核心。首词一般都是反映共同意义最多的,不具有修辞色彩的,使用频率较大的词。”但刘叔新先生(1987:14-15)却认为核心词论说的看法“并不符合实际”,“只能说,要确定同义词组的领头词,可基本上以词的使用范围及常用情况作为依据,有时须兼从便利于辨析的角度来考虑;对于这基本依据来解决问题的同义词组,可完全依技术上方便的角度来确定。”刘先生的这种观点是值得重视的。有学者阐述得更为细致,“同义词组中语域最宽、可替换性最强、解释力最强、词义本身附加的限定修饰成分越少,充当核心词的几率就越大。核心词具有语感熟知性和释义常用性,所以,用来释义的词一般必须是浅显、常用、广为人们熟悉的已知词语。……如‘暗藏、隐藏、潜藏’……‘隐藏’为这组同义词的核心词”。(陈志国2010)
从同义词词典的编纂、同义词辨析等角度看,同义词组内成员地位问题的研究是具有一定价值的,从同义词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来看,“这是一项开拓性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地努力”。(世晓、月明1986)
2.基于语料库的近义词识解和辨析 篇二
关键词:Tuxian 语料库 认知识解 语义解构
一、使用现状考察
查找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网络版-现代汉语语料(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我们发现,标题中四组词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非常混乱。以下例句①,均出自报章语篇,Tuxian②的意义和语境基本相同,却使用了不同的词汇形式,不免让读者眼花缭乱。
(1)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
(2)但令人担忧的是,在用水矛盾日益[凸现]的今天,中国西北地区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却依然严重。
(3)……对美国说“不”的勇气将会越来越大,欧美矛盾会越来越[突显]。
(4)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有国有企业,其经营机制上的矛盾日益[突现]。
郑林丽,董斌[1]就4个词的混用现象做过简要讨论,提出“它们出现的频率似乎不相上下。”笔者认为“频率不相上下”的说法欠妥,CCL中4个词使用频次相去甚远。
二、相似度和通用性考察
笔者在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的相似词网络平台(http://klcl.pku.edu.cn:8080/seek/check.php)上对这4个词进行查询,其相似度排序如下:“凸显-凸现”:0.999;“凸显-突显”:0.914;“凸现-突显”:0.907;“凸现-突现:”0.867;“凸显-突现”:0.782;“突显-突现”:0.754。单字:“凸-突”的相似度为:0.626;“现-显”的相似度为:0.333。Aitchison[2]指出在人脑词库中,越是发音、词义或用法等方面相近的词,互相之间的联系越为密切,而由于联系密切,所以也特别容易混淆,从而在理解和表达式发生错误。这正是标题中的4词容易造成混淆的原因。
笔者在CCL中对4词的复现率和搭配进行考察。CCL总字频数:307,317,060,总字种数:9711(查询日期:2013年12月1日)。
表1:CCL中“凸”“突”“显”“现”的字频
字凸突显现
频数4964204,660216,1041,210,137
标准化频数(每百万字)9.74390.272377.11403.22
可见现代汉语中“现”的标准化词频达到每百万字403次之多,为高频字,“显”“突”次之,而“凸”为低频字。
表2:CCL中Tuxian的词频
词凸显凸现突显突现
频数45544078147
组合成词后,“凸显”“凸现”的词频却远高于“突显”“突现”。可见“凸显”和“显现”为强搭配词,而“突显”“突现”的搭配力度较弱。
语料库语言学家认为词的意义在于它的搭配,应该通过搭配来认识一个词。从检索中可见,这4词多用于正式语体,绝大多数检索条来自于新闻报刊语篇。Tuxian为动词,也有少部分充当名词(主要在“凸显”和“凸现”的检索条下)。Tuxian搭配频率超过5次以上的名词如下。凸显:问题(48),作用(21),矛盾(18),重要性(14),地位(13),理念(12),效应(8);凸现:问题(32),优势(19),矛盾(9),地位(7),主题(7),作用(7);“突显”和“突现”没有搭配频率超过5次的名词。搭配中,另一重要信息为与Tuxian共现的修饰语。与Tuxian搭配频率超过5词的副词如下。“凸显”:日益(41),更加(11),进一步(6);“凸现”:日益(20),已经(6)。而“突显”和“突现”的修饰语却显现离散性,没有频率超过5次以上的副词搭配。
综上,“凸显”“凸现”在语料库中复现率远高于“突显”和“突现”。“凸”和“显、现”是属于强搭配词。“突”和“显、现”为弱搭配。和“凸显、凸现”搭配的NP以及修饰语在数量和类型上都多样丰富。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4词的通用性分别为:“凸现>凸显>突现>突显”。
三、理据性和系统性考察
“突-凸”和“现-显”为两组近义词。从《新华字典》的释义看,“突”为会意字,从穴,从犬:犬从洞穴中突然窜出;“凸”为象形字,义为“高出周围”。但是在引申义中,两者义项交叉于“高出周围”。“现”为形声字,从玉,从见。本义为打开玉璞见光彩,今义已泛化。“显”为会意字,本义为头上的装饰品。“显”,见也。故,“现”“显”二字为同义字,两者在“表露在外”义项上重合。
《现代汉语词典》(下称《现汉》)作为我国第一部确定现代汉语词汇规范的辞典,在异形词整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整理了大量的异形词[3]。但是,《现汉》(第6版)对Tuxian的4个形式均予以独立立目,并未将其中任何一对视为异形词。其释义如下:
“凸显”:【动】清楚地显露:草地上~出一座花坛| 市场规范化的问题日益~出来。
“凸现”:【动】清楚地显现:在一排排的校舍中~出图书馆的高楼。|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不少历史遗留问题~出来。
“突显”:【动】突出地显露:手臂上~出一条条青筋|产品的包装也~出民族特色。
“突现”:【动】①突然显现:转过山脚,一片美丽的景色~在眼前。②突出地显现:语言和行为都~了他的个性。
从以上注释可见,“凸显”“凸现”“突显”“突现”四词的义项相近,但是“突现”另具“突然显现”义项。正是基于以上语义的重合,才会造成用法上的混乱。
再看《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下称《规范》)(第2版)。
“凸显”:清楚地显露出来:~英雄本色。[提示]跟“凸现”不同“凸显”侧重于显露、显示,强调从隐到显的过程;“凸现”侧重于呈现出现,强调从无到有的结果。
“凸现”:清楚地呈现出来:前言~本书的特点。
“突显”:突然显露出来:身体~不适。[提示]跟“凸显”不同。
“突现”:①突然出现:走出山口,一抹平川~在眼前。②突出地显现:他以精湛的表演~人物的复杂性格。[提示]用于以上意义时不要误写作“凸现”。
正如严学军和孙炜[4]所述,《规范》增加了“凸现”和“凸显”的辨析,主要从“显”和“现”的语义要素的区别,即“显”强调从隐到显的过程;而“现”强调从无到有的结果。这似乎使得这两词的区别略显清晰。《规范》从学理上指出词语的细微差别,对语言的规范使用是有积极作用的。笔者也认为对“凸现”的解释《规范》的“清楚地呈现出来”要比《现汉》“清楚地显现”更加清晰、精准。
从学理上考据,“突然”表示时间的瞬间完结,而“显”强调“从隐到显的过程”本身义项上是冲突的,“突”和“显”源义无法结合,只有“突出”和“呈现”的义项能得以结合。笔者以为,“突显”可作为“凸显”的异形词,义为“突出地显露”。语料库中的低复现率性也可以作为推荐其为异形词的依据。
“突现”为多义词。《现汉》和《规范》注释中的第一义项(下称:突现①)为:“突然显现”和“突然出现”,所给例句相似。《现汉》的注释更注重系统性,因为其它几个词语“现”均解释为“显现”。而对于第二个义项(下称突现②),两者均解释为“突出地显现”。然而笔者在观察语料库时却发现,在许多语例中,却很难区分“突现①”和“突现②”。有时可以依据语境来区分。如某新闻标题:
(5)北京春节庙会[突现]“申奥”主题
该句可以理解为“突然出现”也可以理解为“凸出呈现”,但是文中详述为:
(6)今年的北京庙会不仅展现了妙趣横生的老北京民俗文化,而且[突现]了北京申奥主题。
依据语境可以认定该句子中为“突出显现”之义。我们认为“突现②”的意思是基于“突现①”引申而来,而语言中还存在一个兼有“突然出现”和“突出呈现”的义项,我们称之为“突现③”。释例如下:
(7)可能会被下意识的联想如何不时[突现]在意识的前景之中的机制所吸引。
(8)他两眼盈满的泪水映照着远方[突现]的那团耀眼的巨焰,轰鸣声几秒钟后才传过来。
以上例句中,“突现”均表快速,又兼具“突出地呈现”的意思,似乎很难单归入独①或②义中。“突现③”为①或②义的融合义,是其互相影响和制约而产生的新义项。
四、系统性考察
鉴于古代汉语语料库中没有4词的用例,可认为四词是在现代汉语中才完成词汇化和进入语言流通的。也就是说历时考察的手段在4词的辨析上发挥不了作用。下面我们借助系统性手段对4词进行考察。系统性原则主要是根据等义成分在重合义项上组词的系统性进行取舍。在现代汉语“凸-突”和“显-现”在各自的重合义项上的使用情况如下所示:
表1:“凸-突”的系统性考察
组词系列
等义成分高出周围
~起~出~镜~版~窗~兀
凸+++++-
突++---+
表2:“显-现”的系统性考察
组词系列
等义成分表露在外,使人看见
~露~摆~著~眼~见~形~身表~发~~象
显++++++----
现-----+++++
以上组词均来自《现汉》(第6版)。从上表“凸”在“高出周围”的义项上系统性强于“突”;“现”和“显”的系统性强弱似乎相去无几。那么可以认为:“凸显”和“凸现”的系统性高于“突显”和“突现②”。“凸”基本上与“具体”的物体搭配,我们推测,“凸”的抽象义项,可能是受到“突”的影响。
五、认知识解
下面我们推演四词的认知识解过程,鉴于“凸显”和“凸现”的细微区别,我们认为其语义引申的过程是相似的,可以归为一组。
“凸显和凸现”从本义到扩展衍生的过程中,两次触发概念隐喻操作,如下图所示:
图1:“凸显/凸现”的语义推理
我们通过例子阐释“凸显/凸现”从源义经过隐喻操作的语义扩展的过程。
(9)一个孔武的土著男性的头颅则[凸显]正中,其两旁的巨手一托太阳,一举明月。(源义)
(10)其头部的前后各有一个面部,一手执法器,一手扶膝,两个乳房[凸现]……(源义)
(11)终于一颗颗红五星在折开的树枝中[凸显]出来。(目标义1)
(12)结果是西方与俄之间早已有之的矛盾和分歧重新[凸显]。(目标义2)
在例(9)中,“头颅”为具体的物体,表示“高出周围物体”;而往往高出周围的物体容易是自身清楚地显露出来,成为注意的焦点;继而“凸显”的词义扩展到“(具体物体)清楚地显露出来”,其受事可以无需在形态和空间上高出周围物体,这是一个基于相似性的隐喻过程,即“清楚显露出来的物体是高出的物体”,如例(11)。现代汉语中绝大多数“凸显”和“凸现”的对象为抽象的事物如“问题、矛盾”。这是一个从具体域映射到抽象域的隐喻过程,语义得以进一步拓展。如例(12)“凸显”的对象已经是抽象的“矛盾和分歧”,隐含了“矛盾和分歧是显露出来的事物”的概念隐喻。从语料可见,目标义2为“凸显”和“凸现”主导义项。我们将“突显”视为“凸显”的异形词,无需构建其识解过程。
下面考察“突现”的语义识解。我们考察的4个词中,只有“突现①”CCL古代汉语语料库中出现,可推测“突现②”的意思是基于 “突现①”引申而来,“突现③”为“突现①”和“突现②”的语义融合。
图2:“突现”的语义隐喻推理
(13)2002年全国足球甲级队海埂春训期间,某国脚[突现]球场……(源义)
(14)在枕边备有附有灯光的圆珠笔与备忘录,灵感[突现]时,就可立刻随手记下。(目标义1)
(15)于是渐渐地,在二维平面中清晰地[突现]出一个三维立体的图像。(目标义2)
(16)挂靠企业的产权模糊问题[突现]出来。(目标义3)
(17)不多时日后,一幢幢楼房、一条条街道将[突现]在我们眼前,20平方公里的开发区必定处处充满生机。 (目标义4)
“突现”的目标义1既表示速度之快,又有“突出呈现”之义,表示一种“从无到有的快速改变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如果换成“凸显/凸现”,就失去了“快速”之义。
六、总结
综上,“凸显”和“凸现”通用性相似,在词义上略有差异,“凸显”强调从隐到现的过程,“凸现”侧重从无到有的结果,可以视为一对近义词;而“突显”因其通用性、理据性、系统性均较弱可推荐为“凸显”的异形词。“突现”可视为有3个义项。“突现①”:突然出现;“突现②”:突出呈现;“突现③”:突然出现而突出呈现。“突现”和“凸现”为义项同义词。
注释:
①如无特别注明,本文的例句均来自CCL。
②为表述之便,本文将Tuxian作为4词的总称。
参考文献:
[1]郑林丽,董斌.“凸显”“突显”“凸现”和“突现”[J].语文
建设,2005,(4):55-56.
[2]Aitchison,J.Words in the Mind: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ntal Lexicon[M].Oxford:Blackwell,1987:283.
[3]杨春.现代汉语中的异形词[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2.
[4]严学军,孙炜.“凸显”“突显”与“凸现”“突现”[J].辞书
研究,2012,(1):84-86.
3.英语反义词的用法初探 篇三
本文主要探讨英语中词的反义聚合关系以及它们的用法。
反义聚合的词称为反义词。反义词是指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反义词是现实想象中矛盾、对立现象在语言中的反映。它不仅大量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还大量运用在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中,并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我们来审视一下反义词在具体语言中的运用。
1 固定搭配中的反义词
英语中有许多由一对反义词构成的固定搭配,如here and there,now and then,pros and cons,day and night,biack and white,up an down,home and abroad,等等。在这样的词组搭配中,有一点事非常重要的,那就是词组中的反义词的位置是固定的。一旦它们的位置发生了改变,那么该词组的意思也就会随之发生变化。让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I like to go to the opera now and then.
在句中,“now and then"是一个固定的搭配,意思为”at irregular intervals;occasionally"(“有时,偶尔”)。但是一旦这个词组变成了“then and now”意思就变成了“not only in the past but in the present day”(不仅在过去,现在仍然是……)。因此,上句话翻译成汉语的意思就应当是:我有时喜欢去听听歌剧。
2 英语谚语中的反义词
英语的谚语中使用了大量的反义词。反义词的运用使得对比更加鲜明、意义更加凝练。如:
He who has never hoped can never despair.
Man struggLes upwards;water flow downwards.
A man is a weal or woe as he thinks himself so.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What is learned in the cradle is carried to the grave.
3 修辞用法中的反义词
3.1 矛盾用词法(oxymoro)
矛盾修辞法指的是体现词组层次的一种修辞方法,它把两个相矛盾的词语或表达式结合在一起,从而起到意想不到的文学效果,如honest deception(诚实的欺骗),ture lies(真实的谎言),wisefool(聪明的傻瓜)等等.矛盾修辞法是文学作者经常使用的一种技巧,目的就是为了取得特殊的语义表达效果。我们看下面两个句子:
(1)The major again pressed to his biue eyes the tips of the finer that were disposed on the edge pf the weeled chair with careful carelessness,after the Cleopatre modle and Mr.Dombey bowed(Dombey and Son)
(2)Love is cruel,love is sweet,———
Cruel sweet,
Lovers sigh till lovers meet,
Sigh and meet———
Sigh and meet,and sigh again———
Cruel sweet!O sweetest pain!
(Thomas MacDonagh,Love is sweet)
在词组careful caerlessness中,这两个反义词在词义上的冲突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看似矛盾的词组却反而生动形象地将少校那种伪装做作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样,爱情的滋味又怎是单单一个cruel或sweet可以表达的,二者的结合不正表达出了恋爱中的男女们那种矛盾的心情吗?
3.2 似非而是的修辞手法(paradox)
与矛盾修辞法不同的是,似非而是是应用于句子层次的一种修辞手法,句子自相矛盾从而显得非常谬论,但是细细琢磨之下却又在情理之中。下面的一段话就是这种修辞手法的一个具体运用
(1)urse:His name is Romeo,and a Montague.The only son of your great enemy.
Julet:My only sprung from my only hate.Too early seen unknown and known too late!
Podigious birth of love that it is to me,That I must love a loathed enemy
(Shakespeare,ROMEO AND juliet)
(2)The chile is father of the man.
(William Wordsworth)
My only sprung from my only hate(我惟一的爱来自于我唯一的恨)这句话听起来十分荒谬,因为爱与恨是两种对立的情感,因此很难想象爱情怎么能够孕育仇恨之中呢?但是在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朱丽叶疯狂的爱上了仇人家的儿子罗密欧,明知违犯了家庭的规定,却又欲罢不能。这句话巧妙地表达出了她那痛苦复杂的心情,同时也预示了这对恋人悲剧性的结局。同样,孩子又怎能是人类的父亲?但是大诗人华兹华斯这句名言不也和中国的古谚“三岁看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吗?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有意无意地说些反话,以表达一些讽刺、调侃之意,有时还可以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如把一个骨瘦如柴的人偏偏说成“fatty”或把一个大胖子称做“skinny”,在不同的场合下都可以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英语中的反义词几乎无处不在,它在语言词汇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到大名师的著名讲座,小小的反义词却反映了人们对大至客观世界小至个人情感的深刻认识。
摘要:反义聚合的词称为反义词。反义词是指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反义词在英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不仅使用在一些固定搭配及谚语中,而且还被大量应用于各种修辞手法中,在表达思想的同时加强了语言的对比,促进了语言的精确性、鲜明性和表情性。小小的反义词反映了人们对大至客观世界小至个人情感的深刻认识。
4.班门弄斧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篇四
一、日语词汇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日语词汇的一大特点是词汇量大。词汇数量可以通过辞典的收词数量和使用量两个参数来把握。日本小型国语辞典一般收词约为七八万条,中型国语辞典一般至少收录23万条左右, 而大型国语辞典收词为50万条,其中1934年出版的大辞典收词达75万条之多。从使用量角度考察,据统计日本小学毕业生的平均词汇量约为26 000词,初中毕业生约为40 000词,20岁左右成年人约为50 000个词左右。在国际日语能力考试中,最高级N1程度要求学习者达到的词汇量为10 000个词。
日语词汇量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词汇种类丰富。从词源划分,日语词汇有和语词、汉语词和外来词之分,同一个事物往往对应着和语、汉语以及外来语三种不同的表达,如上面所示。大量的同义词、近义词,极大程度地丰富了日语的表达,但也增加了学习者的负担。因为这些词汇在使用方面存在着微妙的差别,极易混淆误用。
二、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日语词汇教学,针对日语词汇学习的这一难点,多从词汇种类以及词汇的文体特征角度加以指导。从词汇种类角度分析,日本人对和语词最有亲近感,在日常口语中使用频率高, 但是也因为和语词通俗易懂,在正式的场合和书面语中大量使用汉语词,而较少使用和语词。外来词用来表示新事物、新概念、新感觉,也用作委婉表现,伴有新颖、洋气的感觉。例如,下面的三组词语分别是同一种事物的三种不同表达,在普通日本人的潜意识中,这些词在语感上是有差异的。同样是指米饭,和语词「めし」给人一种松软、软糯的感觉,汉语词「米飯」让人产生比较硬的感觉,而外来词「ライス」则给人时髦的感觉。
从词汇的文体特征角度看,目前的教学侧重让学生掌握词汇口语体和书面体的区别。如上面的4组词语,虽然意义相同, 但使用中要根据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加以选择。口语体中倾向使用通俗易懂的词语,多使用日本固有的和语词以避免汉字同音词带来语义的混淆;而书面体中汉语词的使用可以不受同音词的限制,因而多用难度高的汉字音读词。
从这两个角度虽然能解决一部分同义词、近义词辨析问题, 但是仍有大量的近义词无法区分,让学生感到困惑。比如「意見 / 見解、承知 / 承諾」这两组词,虽然同为汉语词,但是“/”左侧的单词多用于口语,右侧的单词却多用于书面体。再如「市場、草原」这两个词都有音读和训读两种读音, 体现在口语体和书面体中又有什么区别呢?再如,同样是和语词,「におう、よごす」多用于口语体,而同义的「かおる、けがす」却多用于书面体。这些区别从词汇种类以及口语体、书面体这两个角度是无法体现出来的。因此,目前的词汇教学在解决日语同义词、近义词辨析方面还是有待改进的。
三、如何提高近义词辨析的教学效果
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对词汇在口语体和书面体中的文体差还要进行更为详细的指导。日语中有些单词的文体特征与词义范围有一定的联系,词汇的文体特征不同,词义也有所区别,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词汇文体特征对词义范围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1)口语体多用于小规模事物,书面体多用于大规模事物。比如「建てる」和「建築する」这两个词,前者用于小规模事物,后者用于大规模事物,所以在与「小屋」搭配时只能使用「建てる」。同样的例子还有「降りる/下る、流れ出る/流出する、運ぶ/運搬する、震える/振動する、落ちる/落下する、始める/開始する」等。“/”左侧是口语体,右侧是书面体,规模大小在“不同词中体现为不同内容,有时是程度的强弱,有时是距离的长短等”。
(2)口语体多用于表达私人日常生活内容,书面体多用于公共事物。「意見/見解、承知/承諾、かけあう/交渉する、話し合う/談合する、受け取る/受領する」等都是这样的例子。“/”左侧的口语体多用于非公共的、私下谈话的情况,而右侧的书面体则用于公共事物。所以同为汉语词,「意見、承知」多用于口语体,而用于表达社会公共生活的,如「見解、承諾」等多用于书面体。
(3)口语体多用于表示具体意义,书面体多用于抽象事物。所以同为和语词,表示具体意义的词,如「よごす(形容因具体的东西附着而变脏)」多用于口语体,而表示抽象意义的词,如「けがす(形容伦理、道德、精神方面的污点)」多用于书面体。同样的例子还有「落ち込む/陥る、投げ捨てる/なげうつ」等。
(4)书面体多用于美好的事物。比如同样和气味相关的词汇,「かおる」多用于书面体,只表达好的气味,而口语体「におう」也有“发臭”的词义。类似的例子还有「育てる/育む、出くわす/めぐり合う、古ぼける/古びる」等。
此外,词汇的不同文体特征有时对读音也会产生影响。同字异音词在口语中多采用训读词,在书面语中多采用音读词,因此「市場」在口语中读「いちば」,在书面语中读「しじょう」。同样, 「草原」在口语和书面语中分别读作「くさはら」和「そうげん」。
结论:虽然日语词汇量庞大,但学习者在掌握了音读、训读等读音规律后,单词记忆本身很容易解决,取而代之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会成为学习的最大难点。在教学中对词汇口语体和书面体的文体差进行细致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一定要让学生明确词汇的文体差别并不局限于词汇种类的差别,它对词汇意义及读音都会产生影响。一般来说,人们对本民族语言的文体差别是很敏感的,而对外语的文体差别却缺少这种敏感,除非对该语言有长期的接触。所以在教学中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对帮助学生掌握日语同义词、近义词辨析大有裨益。
摘要:目前的日语词汇教学,有时没有很好地解决日语同义词、近义词辨析这一难题。在教学中,应该对词汇口语体和书面体的文体差进行深入指导,要让学生掌握词汇文体特征对词义范围及读音的影响,从而掌握相近词汇的辨析,提高选择和运用词汇的能力。
5.班门弄斧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篇五
关键词:框架,语义框架理论,近义词
“框架”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 源于人工智能 (李丽、祖利军, 2009) 。Charles Fillmore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将框架理论引入语言学, 从语言学立场出发, 框架概念构想已向认知方向转变。如果我们比较Fillmore后来对框架概念的特征概括就更清楚了。这些现象集中地表明, 框架开始被认为是语言范畴, 从而在认知上得到重新阐释。
1 语义框架理论的来源与形成
传统的语义学理论认为意义具有客观性, 不依赖于其他领域的知识而独立存在 (马伟林, 2007) 。语义框架理论属于认知语言学范畴, 一开始框架这个概念并没有进入到语言学领域中, 是由Fillmore将Minsky的框架理论引入到语言学, 才形成了语义框架理论。
1) Fillmore对语义框架理论的假设
他对语义研究作出有向导作用的简单假设:词语指示概念———意义的单位。对语义的广泛探究中, 概念不是随意在脑筋里飘荡。第一, 在结构语义学描述的词语与相关的概念间是有关联的。第二, 特定的概念由于经验而分属同类。
2) Fillmore提出语义框架理论
框架是一种特定的知识结构, 是经验的图式化。Fillmore在框架理论的基础上将其应用到语言学, 提出了框架语义学 (Frame Semantics) 。框架是一种认知模式, 包含了特定出现的情景有关的知识和信息, 这种认知语境为大脑提供背景知识同时把与其新接触到的信息关联起来。因此, 框架是连接各种认知域的知识网, 这些认知域都与某个特定的语言方式相联系, 根据人的经验建立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联模式, 即各种认知框架是人自然的经验类型。
2 语义框架理论下近义词运用的准确性
英语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 衍生出无数的近义词, 是世界上词汇量最丰富的语言之一。这些近义词往往在语言表达方法和使用场合有细微差别。正确地运用近义词, 才能做到用词达意, 准确地表达思想, 更好地掌握英语。
一个词汇通常具有多个意思, 框架内的词汇与框架相辅相成, 词汇激活框架, 框架确定词义 (宋二春, 2009) 。根据框架语义学, 一个场景或框架中的参与者对应着相应的角色 (刘华文, 2008) 。
1) 近义词chubby和fat的语义框架
Fillmore用隐喻来描述理解的过程:说话者在语篇中产生的词语和建构是对一种特殊的活动的工具, 也就是去促发一种特定的理解;听话者的任务就是去发觉促发的意图, 即去促发理解。可见, 每一个词语都有它专属的框架, 虽然表意相同, 但如果分属的语义框架不同, 则造成不能交替使用的情况。如有些近义词同样表达出相似的意思, 然而因为语义框架的不同, 使用起来也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2) 近义词generous和wasteful, economical和stingy的语义框架
a.He is generous.b.He is wasteful.c.He is economical.d He is stingy.
generous和wasteful属近义词, 都用来描述一个人对金钱事物等不在乎, 大手笔。但前者给人们引起的语义框架是对于某种事物或金钱富有, 并舍得在合适、必要的情况下付出, 是一种应该的行为, 给人积极的感觉;而后者虽在语义上也是这个人对于某种事物或金钱富有, 并且也愿意大量付出, 但它引起的语义框架是这种大量的付出是不合适的, 过头的, 不应该的, 给人消极的感觉。
同样, economical和d中的stingy属近义词, 都是用来描述一个人对于金钱或事物等十分在乎, 不舍得付出。前者引起的语义框架是这个人习惯节约, 对于不必要付出的东西就尽量不付出, 也是一种应该的行为, 属褒义;而后者则说明一种在应该付出的情况下也不愿付出的框架, 属贬义。
不同的词语能够激活不同的语义框架, 唤起人们对同一事物产生的不同概念。利用语义框架理论, 准确地使用近义词不仅能将事物描述的更加贴切、生动, 最重要的是能够避免歧义。
3 汉语中的虎与英语中的lion在文化差异影响下的语义框架
文化差异也是框架的重要特征, Fillmore对框架的文化特征也给予了高度重视。既指出了有些框架是所有文化共有的, 同时也指出在不同文化间, 有些框架是不一样的。
例如:中文中的龙潭虎穴对应英文中的Lion’s den;虎口拔牙对应Beard the lion;拦路虎对应A lion in the way等。因为中国人把老虎看作是百兽之王, 认为老虎生性凶猛, 而欧美国家把狮子看作是百兽之王, 这样一来, 老虎给中国人引起的框架就是可怕、凶悍, 这样“虎穴”、“虎口”和“拦路虎”才有了其特定的效果。相反, 如果把lion替换成tiger, 也同样让人无法读懂, 因为老虎在英语中唤不起在中文中的语义框架。
4 结束语
概念框架是概念语义系统的一部分, 它有很强的整体性。概念框架是记忆体中的信息集成块, 是紧密结合的知识网络, 它允许反复激活调用。它既是认知操作的基础, 又是认知操作的结果。它的存在基于人们基于经验构成的概念信息关系网络。如果能够将框架的概念运用到近义词的实际使用中, 就能做到真正将理论联合起实际, 做到学以致用。所以运用语义框架理论的原理来看近义词运用的准确性是相当必要的。
参考文献
[1]Fillmore C.Frames and the Semantics of Understanding[J].Quaderni di semantica, 1985 (2) .
[2]李丽, 祖利军.框架的互动性与翻译[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1 (4) .
[3]刘华文.汉英翻译中动词与句式再匹配现象研究[J].中国外语, 2008 (5) .
6.班门弄斧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篇六
一、含有反义词的四字格成语的结构类型
从语法结构来看含有反义词的四字格成语可归纳为联合和非联合结构, 以此来分析此类成语的语义结构, 进而探索不同类型的成语的教学方法。
(一) 联合结构的成语语义分析
联合结构的成语是指在四字格成语中前两个字和后两个字是并列关系, 可以分为结构相同, 词类相似, 意义相同, 相似或相反的两部分。意义相同或相似, 例如“东张西望”, “东张”和“西望”两部分结构相同, 都是形容词修饰动词的状中结构, “东”和“西”是一组反义词, “张”和“望”在这里是一组近义词, “东张”和“西望”在这里表示相似的意义, 都指四处看, 意义相似。意义相反, 例如“深入浅出”, 其中“深入”和“浅出”两部分结构相同, 也都是状中结构短语, “深”和“浅”又是一对反义词, “入”和“出”也是一对反义词, “深入”和“浅出”是一对反义词, 意思相反。含有反义词的四字格短语有很多都是联合结构, 具体类型有以下几种:
(1) 两种反义成分交错对举。具体是指在四字格成语中, 每个字都有对应的反义词, 一般第一位对应第三位, 第二位对应第四位。例如“阳奉阴违”, “阳”对应的反义词是“阴”, “奉”对应的反义词是“违”, 四个字交错对举构成成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出现的这类成语一般反义词词义指向比较明显, 类似的成语有:
大同小异 喜新厌旧 古往今来
先礼后兵 有头无尾 头重脚轻
(2) 一组同义或类义成分和另一组反义成分交错对举, 这种类型的成语中只有两个字互为反义词, 另外两个字字义相同或相似, 例如“欺上瞒下”, 其中“上”和“下”互为反义词, “欺”和“瞒”词义相似, 都是欺骗隐瞒的意思。这四个字交错对举形成成语, 意思是欺骗了所有人。这类成语中含有的反义词有的语义指向比较明显, 有的则表示泛指, 如“左邻右舍”中的“左右”并不是单纯指“左”和“右”, 而是比喻比较亲近的所有人。类似的成语有:
同甘共苦 推陈出新 瞻前顾后
天长地久 东奔西走 大惊小怪
(3) 同一成分和一组反义词交错对举, 这种类型的成语又包括两种, 一种是四个字中有两个字相同, 一般是第一和第三位, 第二位和第四位上是反义词, 如“有头有尾”。另一种类型是四字格成语中有两个是数字, 另外两个字互为反义词, 如“一曝十寒”。类似的成语有:
半信半疑 能屈能伸 自生自灭 善始善终
三长两短 七上八下 一张一弛 朝三暮四
(二) 非联合结构的成语的结构分析
非联合结构的成语是指主谓、动宾、动补、兼语、偏正等类型的成语, 非联合结构的成语前后两部分并不是完全相同、相似或相反的结构, 而是有主谓、偏正、动补、动宾或者兼语等其他结构。非联合结构的成语可以分为:
(1) 一组同义, 类义成分和一组反义成分连用, 如“颠倒黑白”, 其中“颠”和“倒”意思相类似, “黑”“白”互为反义词, “颠倒”和“黑白”是动宾关系。类似发的成语还有:
悲喜交加 黑白分明 纵横交错 爱憎分明
(2) 一组反义成分和其他成分连用, 如:
礼尚往来 不相上下 始终如一 进退两难 哭笑不得
(3) 一组反义成分和其他成分交错:
公而忘私 夜以继日 得不偿失 大公无私 争先恐后
二、含有反义词的成语语义教学探讨
以上初步分析了含有汉语反义词的四字格成语结构类型, 下面将根据这几种结构类型, 结合对外汉语基本教学法, 探索在教留学生学习汉语时, 如何有效地教学生学习并且正确运用含有反义词的成语。
(一) 直接翻译语素法
含有反义词的成语中, 含义比较简单, 语义指向比较明显的一类, 主要包括联合结构中两对反义词交错对举形成的成语和一对反义词与一组类义成分交错形成的成语。这类成语在汉语学习的中级阶段就能接触到。如“有头无尾”, 是联合结构中的两组反义词交错对举形成成语。再有“同甘共苦”, 是一组类义词和一组反义词交错形成成语。这类成语中含有的反义词相对比较简单, 容易理解, 而且结构形式也比较清晰明确, 这类成语可以运用对外汉语学习者的母语或者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中介语进行直接翻译。如“有头无尾”中, “有”和“无”是一对常见的反义词, “头”和“尾”也是一对常见反义词, 可以将这两对词语用学习者的母语或者中介语翻译出来, 让学生明白在这个成语中每个字的意义。进而结合成语的结构特点, “有头无尾”中, “有头”是动宾结构, “无尾”也是动宾结构, “有头无尾”这个成语是两部分动宾并列起来的联合结构形式。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语义和语法结构两方面对成语进行解释, 让学生掌握成语的基本意义。在理解“有”和“无”, “头”和“尾”两组反义词的基本意义之后, 再结合整个成语的联合结构, 就可以给学生教授清楚“有头无尾”的意义:意思是有开头没有结尾, 指没有把事情做完。
由于成语形式和意义都具有典雅性, 有些成语中出现的语素含有古代汉语的意义, 汉语学习者对这类词比较陌生。如“同甘共苦”中的“甘”, 学生可能学习过苦的反义词是甜, 这时候, 就需要老师解释清楚“甘”与“甜”意义的相似性, 在解释清楚反义词的基础上解释成语。
(二) 例句法
成语教学中的难点是, 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 所以不能单纯依靠理解成语中某一部分的意思来理解整个成语的意思。在教授含有反义词的四字格成语的过程中, 必须让学生在理解成语中含有的反义词基本意义的基础上, 从整体上把握整个成语的意义。这就需要将成语放在具体的句型中去操练。让学生在句型操练的过程中把握成语的整体意义。
“东奔西走”这个成语中有一对反义词“东”和“西”, 这也是汉语中一组相对简单的反义词, 但不能只依靠翻译和成语的结构来解释这个成语。在这个成语中, “东奔”指向东奔走, “西走”指向西奔走, 学生很容易会认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向东和向西去, 出现理解偏误或者使用不当的情况。在教授这个成语时, 可以列举一些例句。如:他为了生活东奔西走。通过这个例句,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如下内容:“东奔西走”指的是四处奔波, 常用于形容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做的努力。意思不是向东走, 向西走。这种目的一般是十分想要却不容易达成的。在这里“东”和“西”这对反义词不仅是指两个相对的方向, 而是用来说范围很大, 形容为了达成目的每个地方都去过了, 什么样的努力都做了。通过举例句才能正确理解其意义,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句型操练来让学生掌握成语的意思。
(三) 情景交际法
在含有反义词的成语中, 有很多反义词是学生之前就学习过的, 但是由于将反义词放在结构凝固的四字成语中, 就会造成理解上的很多障碍, 在含有反义词的四字成语教学过程中, 老师可以利用情景表演, 情景交际的方法教授成语, 一边加强学生对于成语中反义词的理解, 一边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成语。例如成语“喜新厌旧”中“喜”和“厌”是一对反义词, “新”和“旧”也是一对常用的反义词, 在教授这种类型的成语时, 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演示来解释成语的用法。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环境和学生的兴趣来设计场景, 让学生在交际中理解成语的意思。“喜新厌旧”这个成语可以利用表情和神态表演出“喜”和“厌”这两个反义词, “新”和“旧”的表现可以利用物品, 人物等, 在设计的场景中让学生理解“喜新厌旧”的意思, 并且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成语, 不仅可以让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 也可以让成语的学习变得简单有趣, 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意义抽象的汉语成语。
(四) 文化含义解释法 (故事法)
中国的成语含义丰富, 表达精练, 庄重典雅, 正是因为其背后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在给外国人教授中文的时候, 尤其是教成语的时候, 可以利用文化教学的方法, 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成语背后的故事更加深刻地理解成语, 也可以通过讲授中华文化培养学生学习汉语成语的兴趣。例如含有反义词的成语“朝三暮四”中“朝”和“暮”是一对反义词, 这个成语对于中国人来说都十分熟悉, 但对于不熟悉中华文化的汉语学习者来说却不好理解, 就字面意思也是比较难懂的, 在教授这一类成语的过程中, 应该给学生讲述成语背后的寓言故事。类似“朝三暮四”这样的成语, 其背后的故事都比较简单, 容易理解, 而且在课堂上讲述也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含有反义词的成语是成语中的一大类, 这种成语特殊之处在于反义词的意义在其中不一定可以按照原有的意义来理解, 会对学生学习造成一定的困难, 在教授这一类成语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 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法, 让学生掌握这类成语的正确用法。
参考文献
[1]李喆.对外汉语教学中故事类成语教学方法的探究[D].河南大学, 2014.
[2]丁兰岚.汉语国际教育中常用成语的教学方法分析[D].云南大学, 2013.
[3]杨清贺.对外汉语成语教学方法初探[D].辽宁大学, 2013.
[4]冯娟.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意义和方法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 2011.
[5]冯艳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初探[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8.
[6]王美玲.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 2004.
【班门弄斧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推荐阅读:
茂密的反义词和近义词10-09
奉献的近义词和反义词11-09
镇定的近义词和反义词11-18
豁然开朗的近义词和反义词06-25
灾难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06-27
恬静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08-16
团圆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有哪些09-22
平易近人的近义词同义词和反义词11-02
清爽的近义词,反义词和造句有什么?08-08
出乎意料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