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手工教学设计

2024-08-03

美术手工教学设计(精选10篇)

1.美术手工教学设计 篇一

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教学设计:匠心独具 巧编纸篮

一 教学背景:

江西省铅山县古镇河口,江南四大名镇之一。铅山的林业,茶业等资源非常丰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日益发展,铅山以毛竹为原材料的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结合的加工业逐渐繁荣,尤以武夷山等地的竹编花篮等工艺品更是远销国內外,享有盛誉。“五一”期间,本人带领学生来到了竹制品工厂,让学生先睹为快,大饱眼福,观看了工艺品整个制作程序,并让工艺品大师手把手教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快乐。回校后,我们以纸代竹,进行竹篮的再度创作,学生的情绪空前高涨,有很强的创作欲望。二 教学对象:小学3——6年级学生

三 活动材料:不同颜色的彩色卡纸3——4张,铅笔,双面胶,透明胶,美工刀,剪刀,60厘米长直尺,彩带,贴纸等。四 教学目标: 让学生欣赏了解我国民间传统的竹编艺术。2 学习纸编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间艺术,热爱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4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勤于思考,善于创新,敢于创作的精神。五 教学难,重点: 纸篮的编制方法,技巧和松紧等力度的掌握。创作出造型独特,色彩协调,有特色装饰的个性作品。六 教学过程

(一)欣赏: 学生回忆工艺品竹篮制作的整个程序,并通过投影机播放伴有音乐的整个制作过程,让学生进入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和积极性,让学生产生好奇并萌发强烈的创作欲望。2 我们以纸代竹能编制出那么漂亮的作品吗?观看过程中老师分析每个环节的要点和基本技能。播放结束后,让学生讨论并总结整个制作程序。

“破”竹—— 编制篮底——编制篮身——“锁”口——制作提手——装饰点缀

(二)借鉴 裁纸带(同传统工艺中的“破”竹):把各种彩卡全部裁成2厘米宽的纸带,以备编制用。要求:纸带要裁的均匀,平直。

(三)展示: 老师展示自己精心创作的造型,风格,装饰等不同的几款作品。(学生惊讶,好奇,更有创作的欲望)

(四)讨论、创作:

1:2——3人为一组进行讨论并创作。

2:讨论确定:(1)篮子底部的长宽比例。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可设计正方形,长方形等不同比例的篮底,确定用纸带的条数。3 示范:

(1)老师作简单的示范,教学生的编制技巧(上下交错编制)。每两根纸带之间尽可能能编紧一些,这样的作品更结实,细致,耐看。

(2)底部编制完后,用透明胶把四个角固定好,以免放手后纸带变位,松散掉。4 编制篮身(难点)(1)老师讲解要点:

A:用不同颜色的彩卡纸带做成多个方形纸框(长宽比例和篮底的长宽一致)

B:按里外交错编制方法把第一条纸框编下,此时,由底部过渡到篮身(由二维变成三维),有一些难度,教导学生别急躁,要耐心,要配合,注意发挥团队的力量。(1)学生讨论:根据自己的作品要求,篮身需编制的高度。

鼓励学生:篮身编制了两圈以上,造型初具规模,难题就迎刃而解,学生的自信心大增。

(五)篮口的制作(锁口)要求:美观,牢固,造型独特。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可用卡纸,彩带,贴纸,大头贴等材料进行装饰。

(六)提手的制作:

提手可线,面结合,可刻制一些图案,可用其他材料缠绕等。学生根据有关资料,工艺品等大胆创新,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

(七)巡回指导:、多激烈学生,要善于配合,敢于发挥,勇于创新。

2、不足之处及时指出。七 作品展示

把小组创作出来的作品全部放在展示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作品风格配一些装饰品。如:篮子里放一些水果,花卉,千纸鹤,纸星星,玩具等,更加突出自己的作品风格。八 教学随笔:

这是一堂别开生面的手工制作课。学生运用现代化的材料,借鉴中国民间传统的工业进行创作,大大提高了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兴趣,大大鼓舞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学生课根据有关资料等再度创作纸编鸟笼等手工作品。

2.美术手工教学设计 篇二

关键词:小学美术,手工教学,兴趣,评价

手工教学是小学美术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儿童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课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课。那么,怎样上好手工课呢?我做了以下的尝试。

1教师要了解美术教材的编排情况

现今美术教材改变了以技法课、绘画课为中心的模式,取消了绘画、工艺、欣赏三大类型的分类,引进了设计意识的培养,在教材编排中,综合型手工教学的比例加大了,几乎占了整个教材内容的一半。这种综合型手工是典型的教学内容多元化的课。学生在创作时,不但体现了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多种知识、技法的探索,而且对于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从事生产劳动,发明创造和美化生活等诸多方面都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所以,教师要重视美术课的手工教学。

2应做好课前的材料准备

学生在上课前要准备齐全做手工的材料,如果缺手工材料,就会影响手工课的教学质量。有句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假如在一堂手工课上,教师或学生没有准备好相应的美术材料与工具,那么一切设计理念、创新构思都成了空想,尤如“纸上谈兵”,无法将自己的创意变为实实在在的艺术品。由于课程不同所带的工具材料也不同,每次上课学生都应该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有的材料在商店里就能买到,而有的材料却要在日常生活中积累才行,学生积累材料的过程又是一个走进自然、认识环境、认识社会的过程。要想让每个学生都记住带齐工具材料,就要让学生对手工课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创作兴趣要浓厚

小学生进行手工制作活动,首先要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动手和探究的欲望。这种兴趣则需要教师的引导,从而使学生达到欣赏的真正目的。美术教学本身就应该是一种快乐的游戏,教师应不拘泥于常规,尝试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快乐和新奇中学会欣赏。多变的教学形式并非只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重要的是让孩子参与,因为他们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应设法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得以充分发展。

首先,材料中找兴趣。要让学生从认识一些常用的工具材料入手。如剪子、双面胶、透明胶、色卡纸、橡皮泥,依据小学生爱摆弄的天性,一定很想尝试用这些材料做物件。其次,尝试中找兴趣。要让学生尝试用材料做出作品,学生看后会感到新奇、喜欢,并从这些作品的制作中得到启发,汲取知识。课堂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让学生明白,他们在这节课中要学习的是什么,最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和设计出完美的手工制作。另外,课堂上还要根据情况不同,进行合理的分工合作完成,不仅增长了学生的兴趣和技能,这种合作探究学习可以培养创新能力,还能教会孩子如何与人相处,促进了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好品德。

4教师评价要及时

教师除了要重视教学的过程外,还要对学生习作进行评价,为了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动手欲望。教师要多给学生鼓励,从他们的作品中挑选出代表作品,进行点评,树立学生的榜样和自信心,例如:《猜猜我是谁》一课,学生分组用彩色卡纸撕出的面具的外形,再打扮面具的花纹各具特色,色彩艳丽,很有气势。我及时表扬了有创意的作品,并安排学生进行了猜猜我是谁的游戏,让学生在学中玩,学生积极性特别高涨。无论学生做出怎样糟糕的作品,教师都要耐心的给予鼓励性的评价,说“如果这个地方在这样处理一下就更好了”“这里做的很不错,下次再细致些就更完美了”,永远都不要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5针对手工课存在的问题搞好教学

上手工课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1)学生创作时间不够用,比如做”粘贴画”,一节课40分钟,学生需要用小剪子先剪出组合成形象的一个个小个体,然后再逐一拼贴在一起,端详好了,再用胶逐一粘牢。这需要很长时间的创作过程,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往往做不完,因此手工做的稍慢的学生只能做出半成品。2)学生带来的材料不齐全或不合格,比如有的学生买的黄泥含胶少,根本不沾,做成的作品还没等到干就散架了,有的双面胶粘度不够,连纸都不沾,给美术课带来麻烦。3)有些工具很不安全,如小剪子、壁纸刀、铁丝等,小学生年龄小,使用时难免会伤到手和脸,而专用儿童小剪子又不好使。4)学生做好后的作品,因为数量多,或者保存难度大,没有地方保存,只好扔掉。以上这些都是手工课有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在美术课手工教学中,采取两点有效的做法:一是手工教学要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在手工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作品内容尽量贴尽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制作手工作品,深刻地感受到,生活处处有美术。二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出个性化的手工作品。让学生亲自观察,亲手制作手工作品,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美术手工作品大放异彩。

3.浅谈中专美术手工教学 篇三

论文摘要:手工在中专幼师课程的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目前中专幼师的手工教学状况,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以及职业适应的目的出发,提出了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几点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中专幼师专业手工课的教学目的不仅是使学生了解手工工具和材料,掌握基本的手工制作规律和方法,开拓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作思维,也是培养学生细致、热情、有计划、爱护公物的良好工作习惯,并为学习和从事美術手工教育奠定基础。从目前的调查中发现:具备良好手工制作和教学能力的教师能够营造丰富而有意义的幼儿园环境,调动幼儿的活动兴趣。因此,手工在中专幼师课程的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现实的手工教学中,我们发现存在以下三类情况的学生:第一类学生是自身基础较好,对手工学习充满兴趣;第二类是虽然对手工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是自身基础较差的学生;第三类学生自身基础差,对手工学习也没有什么兴趣。三类学生中,第二和第三类总数所占的比例较大。但是这部分学生在教学考核或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往往是不够理想,原因就是这部分学生因为自身素质或动机因素,不能积极地参与到手工学习中,甚至有同学认为:幼师专业的课程那么多,比如会唱歌、跳舞、弹琴等也可以,不会手工不要紧,因而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如何调动学生手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便成了一个紧迫的问题。从教学实践出发,谈谈如何积极调动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升学习效果的教学策略。

一、共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中一直是先选教材,再由课程负责人制订教学计划,然后由任课老师执行教学计划。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课堂中都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教学过程虽然井然有序,但是却很少有创新的成分,这种缚手缚脚的局面不但事与愿违,而且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动力。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破坏性的方式。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学生是主动学习和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的,教师的作用是提供有助于学生获得经验的环境,帮助学生逻辑思考,并通过观察了解学生的行为过程。因此,在手工教学前,教师应努力地去营造这样一种氛围:教师与学生共同创设问题情境,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一起商讨教学计划。

这种问题情境让学生与教师像伙伴一样一起工作,一起对某些问题进行考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图,逐渐造成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积极性。这不仅是一次良好的实践性学习的机会,更在学习计划的过程中建立起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感觉受到教师的支持而开始着手计划,这对于日后的课堂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面对适度的困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心智水平和个性特征,这就需要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面向全体,因材施较。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一是准确掌握全班学生的总体学习现状,同时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具体学习状态,对部分有困难的学生要降低学习要求,加强课后辅导,对部分学习基础好学习潜能大的学生要提高学习要求,加强拓展训练,让每一位学生在每一次学习中都获得应有的进步;二要明确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并结合学生认知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课标的要求进行细化、分析和调整。

在手工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分步规划,各个击破的方法,在每一个阶段为学生设置适度的障碍,障碍问题的难度因人而异。使其在学习中得到一定的锻炼,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促成这种各个击破,教师还应该采取鼓励、表扬的方法来进行激励。例如,在集体面前点评学生的作品,并运用鼓励性话语进行沟通,不但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快乐的学习动机,而且能使其经过分析产生合理的期望目标,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另外,集体作品展示可以起到同样的激励效果。

三、根据结果调整学习,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时部分同学会因为感觉学习内容太难,而产生退缩的心理,也有的同学觉得轻而易举,产生骄傲心理,这样都会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下降。为了避免产生这种不良情况,我们要根据学习的结果作出相应的调整。

4.小学美术团包手工教学案 篇四

年级

美术

学科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课型设计应用造型表现课题团包手工课时2课时执笔人教学目标设计

1、通过欣赏利用皱纸团包的各种造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2、学生根据想象,创造,将皱纸团包成各种简单的外形,并尝试将制作完成的皱纸团粘接组合成不同造型的小艺术品。

3.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进行立体造型。

4、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方法设计情景教学法、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等。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出示图片,学生欣赏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1.了解艺术基本构建原理2.用皱纸团包各种简单的造型

3、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团、包各种造型的方法。

4、游戏

5、讲解粘贴要点教学重点难点:

1、熟练的运用“团”“包”的方法,制作一件立体的纸作品。

2、艺术设计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的理解能力。

(一)课前准备

1、教具学具准备:皱纸,彩色手工纸的边角料,废料,剪刀,胶水,小镊子等。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通过欣赏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的图片或照片,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立体造型艺术,了解立体造型艺术基本的构建原理。

2、发展阶段

学生大胆想象,创造,用皱纸团包各种简单的造型,选择几个造型进行粘贴组合,采用“团”,“包”,的方法,每人制作一个纸立体造型或小组集体创作一组纸立体作品。

(1)

组织小组讨论,尝试,将皱纸揉,团,包各种造型的方法。

游戏:比一比,赛一赛,哪组团包的造型最多。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欣赏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的图片或照片。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了解立体造型艺术基本构建原理。

2、用皱纸团包各种简单的造型

3、组织小组讨论,尝试,将皱纸揉,团,包丰各种造型的方法。

4、游戏:比一比,赛一赛,哪组团包的造型最多。利用皱纸团包各种造型时,引导深长注重抓住各种物体的外形特征,要求学生所选择的造型的外形应以简洁,形象为主。

5、利用制作好的各种皱纸团造型组合立体造型时,着重讲解粘贴:各个皱纸团包造型间的大小变化。粘贴接触面的大小,整个立体造型的重心位置以及细部的刻画。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互动设计

三、学习体验学生作业,老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成果,交流评价

五、课堂小结

1、谈收获

2、课后拓展

(2)

利用皱纸团包各种造型时,引导注重抓住各种物体的外形特征,要求学生所选择的造型的外形应以简洁,形象为主。

(3)

利用制作好的各种皱纸团造型组合立体造型时,着重讲解粘贴:各个皱纸团包造型间的大小变化。粘贴接触面的大小,整个立体造型的重心位置以及细部的刻画。

三、学生作业、老师指导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四、展示作品,交流评价师:桌前有四个商店“新鲜的蔬菜”“好吃的水果”“可爱的小动物”“小百货”,请同学们把你们的作品放到相应的商店里。(出示商店牌)师:我是一名顾客,要去买东西了,请同学们帮老师看一看,选一选,哪个蔬菜、水果团包得好,哪一个有不足之处需要再加工。1.作品一一放到展台上展示,师生共同评价。2.教师给优秀作品以奖励头饰,并指生说出作品的制作过程。3.总结小组作品的优点,并奖励“聪明花”“智慧星”头饰。师:同学们多数都用皱纹纸团包出各种造型,那你发现皱纹纸有什么特点和好处吗?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师:请你谈谈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课后拓展:

1、集体采用皱纸团包的方法与彩泥设计组合成一组立体造型的作品,展示在自己的班级或专用教室内。

2、学生用旧报纸制作的团包的纸立体作品,再根据学生个人的喜好,用水粉色或丙烯颜料,将其涂上不同的颜色。板书设计团包手工

、“团”

选纸

2、“包”

包起来

5.幼儿园小班美术手工教学计划 篇五

前面一段时间,我们一直进行着有关“美丽的春天”的主题活动。通过活动,孩子们对春天的季节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今天的这个活动就是围绕“美丽的春天”的主题活动,在孩子们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孩子们通过说说扭扭宝宝,学做扭扭宝宝、寻找扭扭宝宝的一系列活动中,让孩子们综合的表现春天的美丽景色,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特征。同时,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通过观看清楚明了、活泼有趣的flash动画,学习曲线的基本画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中,我还注意与我们的全语言“激趣式”学习活动模式的研究相结合,围绕情景创设、理解感知环节,为幼儿提供语言发展的平台,在每一个的画面和活动环节中,注重引导幼儿用语言进行表达,注重幼儿语言的发展。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曲线,知道曲线的基本特征。

(2)学习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曲线,有初步互相合作的能力。

(3)能大胆描述画面,感受春天的美好,体验活动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flash制作《扭扭宝宝》、底板图片四幅(花园、鱼儿游、太阳公公、大树和小树)、水彩笔、扭扭棒、水草、皱纸等。

四、活动重点难点

1、学会用手腕转动的方法画曲线。

2、寻找生活中的曲线。

五、活动流程

[欣赏感知]——[探索操作]——[交流分享]——[延伸寻找]

六、活动过程

(一)看扭扭宝宝

观看动画

第一场景:

提问:

1、这是什么?扭扭宝宝是怎么扭的?(引导幼儿用身体学一学)。

2、还有哪些扭扭宝宝也是这样扭的?(幼儿自由回答)。

第二场景:

引导幼儿学画横竖不同的曲线,跟着扭扭宝宝一起扭一扭。

第三场景:

让扭扭宝宝变戏法。引导幼儿说说扭扭宝宝跑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

讨论:春天来了,扭扭宝宝去跟春天做朋友,躲在了春天里。春天里哪些地方也有扭扭宝宝呢?

(二)做扭扭宝宝

1、引导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在不同的画面上表现扭扭宝宝。

2、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引导幼儿合作活动。

3、教师观察幼儿活动,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

(三)说扭扭宝宝

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画的曲线,说说它们分别变成了什么?

2、引导幼儿感受整个画面中春天的美丽。

(四)延伸活动

6.美术手工课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篇六

摘要:美术手工课,它不同于小学里其它的课程,对孩子综合素质要求很高,是一门集思想情感教育,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上好手工课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小学美术手工课的实施现状却存在着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才能保证其正常实施,并对素质教育的成功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小学

美术手工课

实施

问题

对策

美术手工课,它不同于小学里其它的课程,对孩子综合素质要求很高,是一门集思想情感教育,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需要启蒙并有足够的开发空间,上好小学美术手工课对一个人今后的素质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小学美术手工课实施中的问题

(一)不受重视,被认为可有可无 1.小学美术课普遍存在课时量不足的问题

目前为止,小学美术手工课的作用和意义还没有被充分重视,从课时量的安排上就可以看出来。小学美术手工课是美术课中的一项内容,而目前小学美术总课时量一般为每周两节,而美术课还有如绘画、欣赏评价等其它课程内容,可想而知,手工课所占的比重相当可怜。

2.部分老师、家长不支持,认为可有可无、劳民伤财

每节手工课下来,难免会有一些纸屑垃圾产生,尤其是在低年级。而中途也无法打扫卫生,我就经常听到学生跟我反映,他们班班主任不允许他们做手工等等。总有那么一些老师,只注重学生的成绩、班级的卫生,而忽视了孩子们的天性。“手工课不就是玩儿嘛!”是可有可无的,甚至认为大张旗鼓的准备手工材料是劳民伤财。而很多家长更是认同此观点,这些现象打消了不少专职美术老师上手工课的积极性,也使得本来是“必不可少”的手工课处于一个“可有可无”尴尬境地。

(二)学习材料带不齐,课程的正常开展受影响 1.小学生的主动意识差

有些孩子觉得上手工课带材料太麻烦,干脆不带。尤其是需要搜集环保材料的课程,如《纸盒便家具》,不仅需要基本的剪刀、浇水、彩纸等,更需要平时 1

去积累大量的废纸盒。这么多东西无疑又更加大了学生“怕麻烦”的心理。更有些孩子不看重美术的学习,觉得只要把语文、数学学好就行了,美术课学不学好无所谓,所以也不愿意带手工材料。

2.部分家长不理解、不支持

其实,孩子对待上课材料准备的态度大部分直接受家长影响,就比如上面所说的只重视语、数、外这些所谓的主课的孩子,绝大部分是在家长的熏陶下产生的错误观念。此外,教学的开展不仅需要家长在精神上要支持,也需要物质上的。经常性的购买材料让家长觉得美术手工课的花费太大了,难负担。特别是农村的学校,家长的文化层次不高,对艺术教育的投资意识不强,对孩子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到位。这样就很难让家长自愿参与并协调学校的教育工作,从而难以给孩子提供物质上的需求。孩子的主动性本来就较差,再加上家长的反对,那么结果可想而知,不利影响就这样造成了。

(三)缺少合格的美术手工课老师

我们都知道各种积极意识的培养对于手工课的意义。如:劳动意识、环保意识、然而,现在的美术手工课的实施中,很多老师都不能称职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很多时候教案里的“创新意识等等”培养环节往往只是“纸上谈兵”。

(四)缺乏创新,“依葫芦画瓢”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创新”是课程的“灵魂”。而现在在教学中,缺乏创新,“依葫芦画瓢”的问题经常出现。

在手工课的创作过程中,经常看到有的孩子模仿书中的(老师的)范作制作手工。学生作品一出来,个个都很漂亮,但都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这是老师在美术手工课中最害怕出现的结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传授、包办代替的太多,而引导、启发的太少。导致孩子门形成“老师这样做,我也这样做”“书上这样做,我也跟着做”的懒惰态度,孩子们的手工缺少自己的想法和个性。

二、改进小学美术手工课实施现状的对策

小学美术手工课对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不能对于发现的问题视而不见,应该要积极的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我在不断学习、思考和实际教学中总结出以下策略,相信对解决以上问题有一定帮助。

(一)加强交流沟通,帮大家走出误区

1.学校领导和教师要重视

美术老师要积极行动起来,加强与校内领导和其他老师的交流沟通,帮大家走出误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培养起良好的手工制作氛围,会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德到迅速提高。

2.对于家长

和家长多交流,用行动向家长证明孩子需要他们的支持。手工课需要的材料大多数以购买为主,而学生又没有经济能力,所以必须有家长的支持,才能完成材料的准备,所以也不能忽视和家长的配合协调工作。

(二)课堂中采用适当的应急措施

课堂教学中,每一位美术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遇到孩子没有带材料,就会帮助他到其他的同学那里借。但是我觉得并不是每次都能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最好能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不耽误正常上课,又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我认为遇到孩子没有带材料,教师一定要沉着冷静,从培养能力的角度出发,找事物的相同点和相通之处,来思考解决的办法。比如:彩色纸没有带时,可以用彩色笔画出彩色的纸来,画出来的彩色纸更活泼可爱;剪刀没带时可以用手撕纸,撕纸的效果很不错,而且又可以锻炼孩子小手肌肉的灵活性;橡皮泥没带时,可以利用农村的特色,就地取材用粘土进行创作。如果材料没带的孩子不是很多,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没带材料的孩子和材料带齐的孩子组成一小组,共同使用材料,并完成手工创作。这样不但能增进同学间的友谊,而且还能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三)加强专职教师业务能力培养和师德建设

1.加强在职教师继续教育,重视师德教育不断提高美术教师的素质。很多教师走上工作岗位时,没有认清工作的目的,只把它当做谋生的手段;而另一部分教师由于在工作岗位上“奋斗”多年,所谓的“上进心”、“积极性”都被“磨”得消失殆尽,留下的只是混时间。古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没有到!”所以教师的继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2.促进教师交流教学心得和经验,取长补短,效律利用教学资源。如果一个老师有一个成功的方法,那么100个老师在一起,就有100个好方法;如果一个老师有一个错误经验,那么100个老师在一起,就有100个前车之鉴。在这里,我们不谈什么“集体力量大”之类的道理,单就这些方法、例子而 3

言,他们就如同一个教育资源宝库,如果我们不去利用它,任由它放在那边,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浪费。所以,最大限度的交流、学习已有的经验方法,才是教法的捷径,才能尽量抓住学生最佳教育的时机,最大限度的为孩子着想。

(四)欣赏范作、激发创作灵感,杜绝“依葫芦画瓢”

爱因斯坦说:“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美术手工课中如何有效的开发学生想象力,是我们专职教师一直研究的课题。而质量高、数量多的范作欣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当孩子们看到精美的完成品,才会兴趣大增、跃跃欲试。范作的样式创新越多,越能够启发学生的想象。

(五)加强合作探究学习,升华手工课堂

在新课程的改革下,美术教师的职责已经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教师将成为一位引导者,一位组织者,一位参与者,要越来越多的激励孩子们去思考,启迪孩子们去创新。

“合作探究”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每个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有差异,比如有的想象力丰富一些,有的设计能力强一些,有的绘画水平好一些,有的制作技能巧一些等等。根据我对孩子们各自能力的了解,我把不同特长的孩子安排在一个组,组成“合作探究”小组,让小组同学对手工材料如何搜集,手工作品如何创新进行探究。

总之,手工课中遇到的问题、困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我们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不能轻言放弃,尽管有时会因工作量大而疲惫,在教学研究中遇到挫折,甚至感觉“吃力不讨好”,但我们仍要坚持,并在平时一点一滴的教学中努力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为素质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7.美术手工教学设计 篇七

一、师生互动, 构建融洽的学习氛围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因此, 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堂教学过程中, 应积极构建融洽的学习氛围, 通过启发、设问、辩论等灵活的教学手段, 活跃课堂气氛, 促进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达到提高手工制作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比如教师在利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手工制作的教学时, 可以先带领学生一起“剖析”手工制作的优秀作品, 通过对优秀手工制作作品的共同欣赏、分析、思考、交流与讨论, 引导学生对于手工制作的学习内容加强认识, 并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教师在利用“示范演示法”开展手工制作的教学时, 应一边将手工制作的具体步骤向学生一一地进行直观的演示, 一边提示学生认真地思考, 使得学生在学习手工制作时不仅要“知其然”, 还要“知其所以然”, 从而通过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 使得学生能够快速地、准确地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技能与一般规律, 既优化了课堂结构,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又为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 为了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还可以采取更多的灵活的教学手段, 如“自主探究法”“主题创作法”“集体创作法”“转换创作法”“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策略, 进一步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与学习主动性, 从而为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提供前提。需要强调的是, 教师在手工制作教学过程中应非常注重情感的培养, 因为情感是每一个人的内在催化剂, 良好的情感反应可以打动学生的心灵, 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所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行为的互动, 还要强调情感的互动, 建立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纽带, 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激发兴趣, 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 可以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鉴于此, 教师在手工制作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材内容, 精心设计教案, 使得学生能够在兴趣中学习, 在兴趣中成长。比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同学们的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个性特点, 分别组织以布艺、泥艺、纸艺、材料画、废旧材料再运用等为侧重点的手工制作兴趣小组, 鼓励同学们利用所学习的手工制作知识, 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 与同学们一起制作玩具、教具等, 还可以引导同学们集体创作“微型幼儿园”, 促使同学们“群策群力”, 以富有趣味的创作性行为进行幼儿园环境布置的“创作实践”, 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促使同学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手工制作的学习。教师在手工制作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 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内容, 能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 从而起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情境, 引发学生创造动力

良好的教学情境, 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可以使学生心情舒畅, 思维活跃, 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因此, 教师在手工制作课堂教学过程中, 应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想象空间和行为空间, 引发学生的创造动力, 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手工制作时, 应提倡“启发式”的教学, 即不是照本宣科的讲授, 而是积极创设情境, 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过程, 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手脑并用, 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不拘泥于教材知识, 不局限于课堂学习, 而是将所学习的手工制作知识与技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从而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

8.小学美术手工布艺创新教学探微 篇八

关键词:小学美术;手工布艺;创新教学

小学美术手工布艺课是小学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门课程是在教师对学生的辅助指导下,利用各种与布艺相关的原材料,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实践,完成对手工布艺制作的过程。通过小学美术手工布艺课程的实践学习,让学生了解到古老民间艺术的作用,并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训练并培养学生手、眼、脑之间的灵活协调配合能力。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美术手工布艺课程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美术手工布艺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创设多种丰富的教学情境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对美术手工布艺的学习。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制作沙包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三到五个不同形状的沙包,然后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并带领学生讨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亲身体验到的玩沙包,并通过玩沙包的游戏促进学生对如何制作沙包的课程提起兴趣。然后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制作沙包的过程中去,并在学生共同配合协作的过程中,完成对沙包的制作。因此,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实践能力

在小学美术的手工布艺课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不同学生所具有的不同个性,并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创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去完成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实际的手工布艺课程中亲自参与到操作和制作中,老师只是作为辅助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的思维空间的发展和创造,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手工布艺的学习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培养学生小组的团队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的学习意识是促进课堂教学进行的有利教学部分,同时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更好地完成手工布艺的制作,并提高学生合作以及与人交流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的手工布艺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积极的教学环境,并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与课程本身的特点进行结合,通过教师的辅助指导,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并鼓励学生进行模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思维发散能力,同时改变过去传统的机械化的教学模式,实行更加创新自主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加深学生对手工布艺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学习。

参考文献:

9.浅谈初中美术课中手工课的教学 篇九

大岭中学

李晓云

在初中美术课教学中,为使教育多方位渗透到教学中,除了欣赏课,绘画技法课外,手工课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手段。新世纪倡导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能力,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锻炼。手工课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尤其当下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我们从小就忽略了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只看中其答卷子的能力。我们的手工常被许多家长认为是“副科”,自然学生也不重视。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手工制作艺术是一种充分调动人的手、眼、大脑协调合作。在三维空间进行的物质创造活动,通过对人的生理刺激,激发大脑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交叉活动。发掘创造潜力是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的最佳手段。

艺术教育改革从本质上来说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者观念上的转变与更新。美术教师教育责任重大,理应是艺术教改的急先锋。我们应当积极调整教育方向,摈弃陈腐观念和以“纯美术”基础教学为主导的陈旧教学模式。更新观念培养新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学生,配合教育部艺术教育改革。

那么,如何利用手工课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呢?我认为,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手工制作课内容多种多样。首先老师要重视 手工课的教学,并从以下几点着手提高初中美术课中手工课的教学效率。

一、激发学生收集废品,充实手工材料

手工课教学对材料准备的依赖性很强。即手工课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师和学生准备的材料。如果没有制作材料,手工课的教学便成无米之“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收集各类材料,如塑料瓶、化妆品盒、糖纸、旧笔杆、鹅卵石等等,也可以使自己喜欢的小材料,如彩色瓶、各类珠子、扣子等,这些就是学生进行手工创作的源泉。

二、运用范作,实施手工教学。

在美术教学中示范的应用。手工示范制作更是如比。手工制作范品是有别于绘画作品的,它是具有立体造型的美术作品。

1、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自己动手指做范品。这是现在大多数教师使用的手工课教学方式。制作范品的过程,也是教师理解教材内容,体会到难点的过程。教师的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精彩的范品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唤起学生对教师的敬佩感。

2、收集学生的优秀作品方便以后上课做学习参照的范品。学生的手工作品有部分是比较优秀的,要比课本中作为范品的学生作品好得多接受学生的感受,上课时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

3、在日常生活中收集成品。在日常生活中美术作品随处可见,比如一点民间玩具、装饰材料、娱乐用品、游戏用品等。

通过这三种收集形式,很快,美术教师手中就有一个丰富的范品资料库了。在手工教学科中教师就可用范品进行教学。

在手工教学实践中,范品利用是否恰当,直接影响课堂的学习气氛。范品利用的好,可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如制作一件作品要有一个过程,有一个步骤,现用的几个版本的美术书中有步骤图的编排很少,有步骤的也很简单,学生甚至难从中学一些细节性的操作。为解决这一难题,老师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做好准备好范品。在上课时,范品 如果开始就只在课堂上做示范的话,时间会不够,学生自然就无从入手。如在《与米罗游戏》这课的教学中,我并没有直接讲授教材中雕塑的创作,二是课前准备了部分具有抽象形式的浮雕与圆雕作品,通过播放情境音乐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作品。如米罗的抽象作品“光辉翅膀的微笑” “人物”是通过情景剧表演引导学生从平面过渡到立体,然后在教师示范后学生动手制作,使学生领会感受抽象艺术的真正神韵。在进行泥塑创作中获得玩泥的快乐。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索的环境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了解了抽象艺术的价值,掌握了浮雕与圆雕的制作方法以及多样的变化形式。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大部分学生都达到教学要求,收到极优的效果。除了在课前准备好范品外,有许多课程还必须在课堂上直接示范出来,边讲边做,边提点学生注意的地方,让学生对手工课产生兴趣。如在蛋壳脸谱一课中除了出示蛋壳脸谱外,我还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京剧片段,让学生看,引导学生了解京剧中各种脸谱的形象特征。这要比单单画脸谱的吸引力强多 了。课堂的学习气氛也活跃血多,学生作业中的脸谱形态也丰富起来。

三、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才能使学习变得积极主动,从而获得良好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手工教学中应努力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教学的导入,让学生学得主动,学有兴趣,乐意去做,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所学的剪、拼、撕、贴、刻、捏、拆等制作方式,采用教学中富有时代特色的新颖有趣逻辑性很强的内容来调动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实践中观察,思考,想象,鼓励学生努力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逐渐形成相应的技能,学生也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爱好,培养了兴趣,也是将课堂知识变成独立操作能力,才能出现创美意识。如我在《面人彩塑》一课,首先让学生欣赏先制作好的作品,再让学生打分,学生一下就激动起来,纷纷举手来当小评委,老师再问:你能做一个比老师更漂亮的面像彩塑吗?学生的积极性马上高涨起来,也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于是我又开展了刺绣、漆画等活动,让学生逐步掌握创美的方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制作能力都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

四、改进评价标准,注意过程评价。

好动、好奇是每个学生的天性。正所谓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但是他们在还未具有一定的制作能力的情况下,就需要老师因势利导,否则容易损伤他们对做手工的积极性,若老师长期以成人的标准来评价他们的作品,他们就会觉得做手工是一种负担,失去自信心,逐渐 失去对做手工的兴趣。在手工教学中,如何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制作兴趣是关键的。通过对学生作品做适当的评价,在评价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帮助他们逐渐消除做不好、做不到的胆怯心理,还可以通过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只有在尝试中学生的情绪才得以释放,个性才得以张扬,好奇心才得以满足,从而才会有更大的进步。如在《科幻手工制作》中的泥塑教学活动中,当我巡视到一位学生面前时,他抬起头来高兴地说:“老师,你看我捏的西瓜是可以像桔子那样不用水果刀就能掰开一片一片来吃的!”呀!真的呢。我上前仔细一看,他的泥塑造型确实像个大西瓜,却没体现他的想象效果,但他的想法让我欣赏,于是向全班的学生对他的作品进行点评,激励大家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做出更有特点的作品来。同学们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10.美术手工制作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及文化的学习,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在制作面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与审美能力。

2、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协作能力,又培养互助精神。

3、鼓励学生在制作面具的过程中,胆大心细,充分发挥想象,设计出有新意的作品。

教学重点:对面具制作材料的理解以及对材料的综合理解来设计出有想法的面具。

教学难点:让学生设计制作出有个性、艺术效果独特的面具 教学方法:直观交流法、启发引导法、小组探究合作法。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师:汇报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有关面具的资料。(有关面具的由来,发展史,面具的样式------)

师:同学们搜集的资料非常好。面具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品,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面具最初用于对妖魔鬼怪的驱赶,对图腾的崇拜,对英雄的歌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在的面具已不仅仅用于祭祀,而是成为戏剧、舞蹈表演的道具和在我们生活中已经成为一种装饰物来美化我们的生活。

那么,怎样去自己设计制作充满现代感的面具呢?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研讨面具的设计制作方法,揭开面具神秘的面纱。

二、欣赏面具表演,激发兴趣

师:要想制作出有艺术品味、独特的面具,首先让我们要了解一下在各种场面中见到的面具吧。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显示不同地域在各项活动中见到的面具,按照它们的艺术功能进行的分类。以此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分组讨论,总结规律:

师:通过刚才对面具艺术的欣赏,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能说出面具的种类吗?(跳神,节日祭祀,生命礼仪,戏剧)

师:对于面具的种类,我们已有了大概的了解,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面具的都运用哪些材料呢?在观看的同时你要想一想你想用什么材料去制作,注意观察它们都在突出的是哪个部位?(出示课件,展示各种材料制作出来的面具)

师:通过欣赏面具,我们发现只要我们用心去想,生活中的任何东西都能做成面具。那么,这些面具在设计造型上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去分析:首先:五官夸张;性格多样;色彩丰富;装饰性强。

四、提出要求,小组讨论:

师:不同的地域和民族由于审美方面的差异,在面具的艺术造型和色彩运用上都有自己的特点。今天我们就以元旦化妆舞会为题设计面具。请同学们讨论:我们这次活动所需要的面具适合什么样的性格? 什么样的色彩?来制作。

师:现在我们可以购买到精美的面具来参加化妆舞会。如果,我们自己设计制作充满自己想法的面具,更能从中体验到创作的快乐.请大家欣赏一下同学们的作品吧。(启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创作打下基础)

五、小组汇报,具体讲解

师:把作品发放到各组中去研究在汇报。第一步,先把一张平面的纸剪成脸的形状,当然在剪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大胆创新。这个脸的形状不必拘泥一定的模式,可以剪成圆的、方的,也可以做一些适当的夸张、变形,然后把五官刻好,这里老师要讲解一下眼睛的位置,同学们都知道眼睛大致在我们头部的中间,因此我们在中间的位置要抠出眼睛,在根据我们以前学过的三停五眼来画五官的位置。第二步,就是怎样把平面的脸变成立体的脸,老师发下去立体的面具的制作方法,让学生去说出它的规律。生:就是在头顶、下巴等部分刻开,然后稍微挤压一下,再粘贴。

师:很好!那么哪一位同学再上来给大家示范一下?

(一生上台示范)

师:好!现在这张脸就变成了有凹凸变化的人脸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开始给这张脸添加装饰。同学们可用自带的物品,如毛绒、麻绳等可以做为头发、胡须,而一些羽毛、贝壳、纽扣等可以作为装饰物。

师:关于面具脸上的色彩,也就是制作面具的最后一步,同学们在彩绘的时候要尽量做到生动、艳丽,能够吸引人的目光。

(师示范涂色的过程中,强调一下色彩要饱合、均匀,最好用原色,增加亮丽感)

六、确定主题,分组制作以上内容

师:面具的制作过程示范完了,我想同学们对于面具的制作方法已经获得了最直观的了解。那好,现在同学们就两人一组,先讨论选择出你们感兴趣的内容,并确定出主题,然后就用你们自带的物品,进行面具的设计制作。(生动手实践,师放背景音乐,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体验创作的乐趣,师巡视指导的同时,强调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注意会出现的意外情况)

七、展评作业

师:大部分同学的作品已经完成了,这次作业的评价方法采用你们自评-互评-师评的方式,评出最有创意的面具,现在请小组代表把你们各自的作品介绍给大家,说一下你们的创作灵感是什么,为什么要采取这种设计方式,介绍完以后把你们的作品放在台上,让我们从第一组开始。(生代表逐一介绍自己作品,以及它的创作灵感及设计方式)

师:看了同学们的作品,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真的为你们美妙的创意、精巧的构思、细致的表现手法所叹服。在我看来,你们的每一件作品都是极致的,独一无二的,但我们今天要评选出一件最有创意的作品,我们采用投票选举的方式,选出最有创意的面具,现在各小组组长搜集你组的意见并汇报。(得出最有创意奖,师根据得票情况,又多设了几个优秀奖,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并给予口头及物质奖励)

八、师生共同参与表演,结束本课。

师:听到这样的音乐,有的同学已经开始跃跃欲试了,那好就让我们一起,等到元旦我们召开化妆误会的时候戴上它尽情的跳舞吧!

《设计美丽的瓶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感受不同类型瓶子的形状及装饰花纹,了解瓶子艺术的造型特点及其美化方法。

2、了解瓶子对称这一特点,能较顺利用对折的折剪方法剪出一个大小合适,造型好看的瓶子,并能用点、线、面进行美化与装饰。

3、通过折折、剪剪、画画、玩玩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并从小树立环保的理念。

教学重点:了解瓶子特点及其艺术魅力,感受瓶子对称造型剪法。使学生能创作出一个造型别致,图案、花纹漂亮的瓶子。教学难点:剪对称瓶子时,如何使瓶子的大小及其外形美观。以及如何用线条装饰出漂亮的花纹。

教学准备:多种形状的瓶子、课件、剪刀、彩纸及画笔等常规材料。

学具准备:纸、剪刀、胶棒、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每当我们出去旅游的时候,总能在景区看到一些和周围美景不搭调的画面:不少垃圾堆在一边。如果你好好动一下脑筋,就可以把某些废弃物变废为宝。老师这里就有一些变废为宝的“垃圾”,想不想看看 ?

生:想。

教师展示几个画满漂亮装饰线条的瓶子。

2、师:你们看到了什么?(瓶子)。这些瓶子漂亮吗?(学生回答)。

3、引出课题:美丽的瓶子

(二)、欣赏了解

1、在生活中,人们通过不同的花纹美化装饰,创造出许多美丽的瓶子,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瓶子吧!(课件逐一展示)。并请学生讨论每个瓶子漂亮在什么地方?知道瓶子不仅可以欣赏更重要的是它的实用性。

2、仔细观察。了解瓶子有哪些部分组成?(学生讨论)。

小结:瓶子有瓶口、瓶颈、瓶肚、瓶耳及瓶底组成。

3、观察瓶子的外形有什么特点?(课件展示)。学会讨论。

小结:瓶子左右外形是对称的。

(三)、示范交流

1、你们知道怎样才能剪出对称的瓶子呢?老师就来做给你们看一看。

2、教师演示:

第一次示范 教师故意剪错 剪出两个半边的瓶子 请学生讨论(解决问题——要依靠中间的对折线画出半个瓶子的形状 这样打开后就是一个完整的瓶子)

第二次示范 正确的示范(加深学生印象)

①先将纸对折

②沿着对折的中线画出瓶子的半边外形(提醒学生不能开口的一边上画)

③按轮廓线剪掉多余的部分。

④打开纸张 一个瓶子的形状呈现在面前。

提示:瓶子的大小、长短,会因为瓶子各部分线条的离中间 远近来控制。

纸的摆放也是影响瓶子高矮胖瘦的因素(横放、竖放)

3、请学生总结老师的演示步骤:板书:折——画——剪。

4、师:观察老师剪出的瓶子少了些什么?(学生回答)。我们怎样才能让它们成为漂亮的瓶子?(学生讨论)。

板书:装饰。

5、欣赏学生作业及其老师的范作,知道可以用画或剪贴的方法进行装饰。

师:同学们想一想,你会用些哪线条和形状来组合美化这只瓶子呢?

生:直线、折线、波浪线、弹簧线、虚线、半圆型连续线……

老师把这些线一一画在黑板上

(复习以前学过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线)

通过欣赏不同的纹样,让学生思考如何把各种不同的线条组合搭配成新的花纹(通过点线面的组合,可以创造出漂亮的花纹)

(四)、动手制作

1、作业要求:课件出示

1)剪出一个对称好看的瓶子。

2)用画点线面的方法装饰。(花纹图案可自由组合)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展示各种不同花纹的组合图片 方便学生创作组合)

(五)、欣赏评述

1、学生上台自评(提供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互相学习交流)

2、教师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出更多更美的瓶子,变废为宝,为我们的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十二生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欣赏与十二生肖相关的艺术作品,了解我国特有的民间文化——十二生肖的人文知识。认识十二生肖的基本特征。

2.大胆运用融合刮画、剪纸等表现方式,抓住十二生肖的特征,表现十二生肖中的一个动物。

3.在欣赏生肖动物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特有的民间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民间艺术文化,激发创新意识,采用剪纸与刮画结合的方法表现生肖动物。教学难点:生肖作品的新颖、创新、构思巧妙。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十二生肖图片,剪刀、刻刀、刮画纸。

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平台。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链接感知来源:小精灵儿童网站

1.问候的游戏。

师:今天我请来了只小动物,你看到它了吗?它就在我手上,同学好!它是谁呀?

教师做手势:两手平举、掌心相对、十指张开、交叉抱拳、拇指上翘。

生:这是兔子的形象。

师:哪里看出来?

生:两只耳朵。

师:哦……体现了兔子长耳朵的特征,这就是我的属相,你属什么呀?

(学生创意表演,并说出设计的理由)

2.揭示课题。

师:兔、蛇都是十二生肖里的动物,你还知道十二生肖里的哪些动物?

生:鼠、牛、虎……

师:十二生肖,作为中国特有的民间文化,在民间世代相传。

(二)探究建型 情趣表达

1.小组探究,观察感知动物外形特征。

师:课前请同学们收集有关十二生肖的图片,小组讨论,说说生肖动物的外形特征。

师:就像太阳照着地面出现的影子,你们组的生肖影子哪些外形特征能让我们一眼就认出来?

(学生分5组,每组结合收集的图片讨论一种动物。)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能很好的抓住生肖动物的主要外形特征。这些外形特征就是他们的名片。

2.猜生肖的游戏。

师:下面我想请大家来玩一个猜生肖的游戏,比比看谁的反应最快,注意黑色部分的变化。(多媒体演示剪影变化的过程。)师:你怎么认出来的?

小结:只要把动物最有特征的外形轮廓表现出来,就算只有黑色的剪影,非常概括,大家也能一眼就认出来。

3.剪影作品欣赏

出示生肖剪影。

师:我们再来看更多的剪影,别人是怎样抓外形特征的。

师示范:我也来试一试剪影,看我抓的特征准不准。我们在剪的时候要把纸撑得满满的,越大越好。首先它有尖尖的嘴,头上像朵小花,长长的翘翘的尾巴,细长的脚,它是谁?

生:鸡。

师:而且它在做什么?

生:捉虫。

小结:抓住外形特征,再加上动态之后,动物就更生动有趣了。

4.学生“剪空”。

师:请同学注视大屏幕,深呼吸,让你的心情平静下来,想一想你们组的生肖动物是什么?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拿起“剪刀”(用手替代),剪出它最有特点的轮廓线,然后,慢慢往下剪,慢慢剪,它的轮廓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清楚……

5.学生尝试剪动物外形。

师:接下去,想请同学们直接用剪刀来试剪出你们小组生肖动物的外形。我把自己剪的小秘决告诉你们。(1)我能做到顶天立地,构图饱满;

(2)我能抓住动物外形特征,概括夸张;

(3)我能表现出动物的动态。

(学生动手作业,教师个别指导。)

6.欣赏点评作业。

师:请同学们对照三条秘诀来说说看你们的作品。

(学生自评、互评,提出改进方案。)

生:我的作品能做到顶天立地,但在抓动物特征时,还不够夸张。

师:你觉得还可以在哪个方面进行改进,会让你的生肖作品更有意思。

(三)欣赏拓维 元素联结

师:在第一个动手的环节中,同学们表现出了了不起的创造力。但我们现在手中的作品,只是一个生肖动物的剪影,还不够生动,因此我们需要在一些细节上进行再创造,让它变得更有趣。

1.剪纸纹样的融合。

师:我们可以从我们学过的民间剪纸上得到灵感。

出示剪纸作品。

(1)月牙纹。

(2)锯齿纹。

(3)漩涡纹。

2.欣赏学生作品,感受装饰内容的延伸。

(1)体现动物特征的装饰图案。

(2)寓意美好愿景的吉祥图案。

(3)赋予特殊意义的文字。

(四)个性表达 情意关联

1.听学生说一说,怎样完善自己的作品。

师:你打算怎样更好的完善自己的作品呢?

2.师示范刮画。

师:我先来试试看,我先刮鸡的眼睛,刀大的头,一笔就能完成了。然后脖子上的纹样用锯齿纹,我刮的时候有什么变化?(换小的头)细节用小头加工,再是身体,我刮了什么纹?(漩涡纹),还有尾巴的装饰。

2.学生动手创作,教师个别辅导。

师:我将自己刮画的秘诀给你们,你们肯定能做出更好的作品。

课件出示:(1)我能很好的表现动物的主要特征;

(2)我能融入自己的美好愿望。

(3)我能做到与众不同。

(五)评析悟美 快乐体验

1.学生作业展示。

(将学生作业在展示平台按顺序进行展出。)

2.师生点评。

师:说说看你自己的作品有趣在哪里?

师:你在生肖动物身上赋予了怎样的愿望?

(六)欣赏拓展 延伸滋情

师:今天我们将剪纸与刮画融合在一起,创作了有趣的生肖动物。在欣赏同学们创作的生肖动物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大家的聪明才智,只要大家经常做个有心人就能够创造出更多充满心意的作品。在生活中,十二生肖的形象运用广泛,如民间绣品、生肖鞋、民间剪纸、生肖邮票、生肖玩具上都可以看到。它们不断丰富和发展着我们的生活。

《水乡桥印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黑白撕贴画的艺术特点,了解黑白灰关系的基本处理方法。

2、通过撕撕、贴贴黑白撕贴画学习黑白撕贴画的基本制作和表现方法,在制作的过程中体验乐趣,提高学生对撕贴画的兴趣。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从生活中发现美。真切使学生感受到美靠我们自己去发现去创造。

教学重点:掌握撕贴画的正确程序,能撕贴出一幅水乡桥的作品。教学难点:撕贴过程中合理处理黑、白、灰的关系。课前准备:

学生:每个四人小组准备黑、白、灰色的纸和报纸若干张,固体胶水。

教师:课件、范作、垃圾袋、制作材料和工具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先来考考你们(出示黑色和白色卡纸)。黑色和白色混合在一起会成为什么颜色呢?(灰色,教师简要说明)

2、比眼力。我们一起来在报纸上找出黑色灰三色。(学生说,教师小结)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暂时忘却红橙黄绿青蓝紫,进入独特的黑白世界中(板书:黑白)。

二、新授

1、出示黑白灰撕贴的水乡桥作品(板书:撕贴画),找找其中的黑色白色和灰色,作品的表现内容是什么?(水乡桥)

2、尝试体验:桥是我们江南水乡的缩影,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名片。桥对我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现在让我们用报纸撕一座印象中的水乡的桥(板书:印象)。撕好举起来。

A、撕好后请2位同学介绍自己的方法。

B、贴一贴。请2位同学贴到黑板上的背景纸上?说说为什么这样贴?

3、欣赏家乡的桥:刚才同学们撕出了印象中的桥,现在老师带大家去欣赏家乡的桥好不好?课件播放家乡的桥的照片。

A、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桥。

B、黑板上的撕贴的桥,增加些什么会使作品更完整?

4、小组合作讨论:你们的小组准备撕贴一幅什么季节?什么天气?是白天还是夜晚的桥呢?你们会在桥上做什么?

三、合作表现

1、小组合作,选一张黑色或者白色的纸作为背景,另一样和报纸作为撕贴的材料,以黑白撕贴画的形式表现水乡桥之美。

2、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品展示:

各组长为代表作介绍,随机点评表扬有个性的作品,表扬动作快的小组。

上一篇:培养孩子创造性六大绝招下一篇:小学二年级下心理健康教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