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节日的诗

2024-09-07

关于节日的诗(精选8篇)

1.关于节日的诗 篇一

关于秋天的诗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 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苏轼词全集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2.关于节日的诗 篇二

特定的节假日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此, 也就产生了特殊的新闻报道形式, 即特定节假日的报道策划。例如, 刚刚过去的国庆节及其报道, 主流媒体就浓墨重彩大做策划。现在国庆节已经过去, 还有多少新闻报道留在读者的印象里呢?这就很难说了。新闻是易碎的, 也是速朽的。但我愿意相信, 只要是好的报道策划, 一定会留在关于节日的记忆里。节假日新闻策划最大难点在于:年年节相似, 新闻难出新。正因为是大家年年都要做的功课, 所以难以出新。我们从新闻媒介中获得的节日信息陈陈相因的太多, 有创新意义的太少。下面分析2014年国庆报道策划的一些案例, 供大家参考。

(1) 关于央视的国庆策划。2014年9月26日晚7:00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我的名字叫‘国庆’”。当天在“开栏的话”中, 表明了策划者的思路:“今天, 我的名字叫‘国庆’”与大家见面, 关注这一特殊而又普通的群体, 他们有不同的人生经历, 却有着相同的家国情怀。聊起过往, 就有说不完的故事;聊起身边的变化, 更有说不完的感慨。” (1) 于是, 在整个节日期间, 我们从央视的报道中看到记者拿着话筒, 出入田间、地头、巷尾、家中, 采访一个又一个的‘国庆’们。是的, 统计表明, 全国名字叫“国庆”的公民有40多万, 尽管他们的职业、年龄和生活状态各异, 但其命运都与共和国联在一起。可以说, 他们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点, 而他们生活同一块国土上这是面, 在点与面的信息组合中, 我们听到了祖国前进的脚步声。对此, 尽管网上有很多的点赞, 但我还是要指出:央视“国庆”的报道, 从新闻报道策划追求创新的角度来看, 其实并无新意。这样的策划点子, 《重庆晚报》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做过。

不过, 我仍然发现央视的进步。策划虽无新意, 但记者的采访提问还是有进步的, 如问采访对象, “在你的生日中, 什么事情让你印象最深刻”。这个提问的设计好在它的答案肯定是个性化的, 虽然同是生日, 但每个人生活环境不一样, 回答肯定是不同的, 这就增加了报道的新鲜度, 这与近年流行的讲述个人经历的新闻潮流吻合。 (2) 同时, 不论受访者如何回答, 在他们印象里, 或多或少, 或深或浅的留下他们的人生与共和国相互联系的痕迹。从个人经历的角度切入主题, 而不是生硬地给读者讲述爱国大道理, 就是进步。

记得2012年国庆节前夕, 央视推出特别策划《走基层百姓心声》栏目:“幸福是什么?”记者街采, 面对各行各业的人, 见面第一个问题:“你幸福吗?”这个采访饱受批评, 原因在于“幸福”这个问题高度抽象, 没有边际。2013年国庆节这天, 央视的街采提问改成“你对爱国的看法”, 这样的提问也值得推敲。爱国是一种抽象的政治情感, 不太好直接回答。记得的只有著名作家王蒙在接受采访时说的话, 王蒙说:“一说到爱国, 我们就会想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永远不能忘记的。”那什么是自己的爱国感情呢?他说:“唐诗宋词代表中国心, 中华料理代表中国腹, 我对国家的感情是心腹感情。”我想, 只有像王蒙这样睿智的人, 才能够只用两句话就说清楚自己的爱国感情, 一般人是做不到的。[1]

今年国庆节央视的新闻报道策划, 在创新方面虽无突出表现, 但在采访环节还是有所进步的。

(2) 人民日报的国庆报道策划。《人民日报》“十一”当天的特刊为四个版, 作为党中央机关报, 一如既往的严谨、大气、政治意味浓厚。首版以“中国梦”为主题, 第四版是赞美祖国的图片和诗歌。值得一提的是中间二、三版是个通版, 主题直接采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下面的内容是建国65年来国家在人民生活方面的进步:“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改入”、“更优美的环境”、“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与以往对比, 《人民日报》国庆策划的主题更为宏大, 如新中国成立以来大事记、经济发展的各项重要指标等。今年的策划, 主题集中在人民生活方面, 感觉更加贴近普通人的生活, 我要点赞一下, 这就是进步。将主题具体到人人看得到、感受得到的事情上, 体现出新闻的传播规律。 (3)

(3) 北京青年报的国庆报道策划。《北京青年报》吸引我的只是一条消息。消息很短, 全文收录如下:

历年国庆日天安门清扫多少垃圾量

——2014年10月02日报道

北京10月2日电据北京青年报报道, 来自环卫集团的消息, 截至昨天上午10点, 天安门地区共清理各类“垃圾”3.5吨。与去年同期清理的近5吨垃圾相比, 今年产生的垃圾量降低近30%。回顾往年新闻报道发现, 每年“国庆”节期间游客在天安门广场产生的垃圾数量, 都是媒体关注的焦点, 引发对国民素质的争议。

据环卫集团指挥调度中心主任张志强介绍, 今年参观游客量达12万人, 比去年同期的11万游客有明显增多, 但平均到每个人产生垃圾29克, 比去年的人均45克有明显降低。早上升旗仪式结束后, 150余名保洁员及部分环卫作业车清扫广场地面, 清除完毕后达到“席地而坐”的标准。 (4)

这个策划的妙处在于新闻后面的链接:自有新闻报道国庆当天安门地区垃圾惊人的消息以来, 引起人们对同胞文明素质的热议, 这种随地乱扔垃圾的行为, 肯定不是一种爱国行为。有这样的报道已经七八年了, 垃圾数量有一个什么样的变化呢?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呢?看完新闻后不禁释然, 原来是逐年减少。这个策划没讲大道理, 用一个具体得不能再具体的小事说明了很多道理。我们可以说, 公民的文明素养提高了, 这不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重要成就吗。我们还可以说, 老百姓到天安门看升旗, 完了还把垃圾带走, 他们是不是更爱国了呢?当然也是。

我个人特别欣赏这样的节日策划报道, 切口很小, 具体如微, 却寓意深刻。另外, 这个策划只是一条消息加一个背景链接, 所用新闻资源甚少, 以最少的新闻资源获得最大的传播效益。我们一定不要认为, 重要节日的策划一定要用多少版面才得以壮大声势, 其实大可不必。在新闻竞争中, 新闻资源多是一种硬实力, 但一味图多, 追求堆头大, 吓唬人, 这就不对了。新闻报道策划更讲求的是巧实力, 讲求的是题材和主题选择的精妙, 讲求的是思想观念的新颖。

(4) 新浪网建国65周年特别策划。大家知道, 新浪网是一家网络企业, 它本身并不是主流的新闻传播媒体。按照我国互联网法律的规定, 像它这样的网企并无新闻采访权, 只有转载和编辑新闻的权利。现在我们要看一看它在建国65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他们的编辑是如何发挥其聪明才智的。他们把主题聚焦在“家与国”的关系上。主题是“家·国的历程——小明和爷爷的故事”, 以一个虚拟的80岁爷爷和小孙子小明对答, 让我们看到了祖国65年来的沧桑巨变。

前言:65年的历程, 是国家从襁褓到壮年的历程。国家的发展历程是通过一个个家庭平凡生活演变呈现的。“家”的改变, 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个国家的成长历程。

动画人物:爷爷和小明。

爷爷:1949年, 我才15岁, 和小明现在一样大。如今已是80岁的老头了。65年的生活改变太多。医疗、通讯、教育……就拿交通来说, 记得我15岁时, 和姐姐一起坐驴车去城里, 100多公里的路走了3天。

小明:那段曾经虐心的路已经通高速了, 开车一小时就到, 驴和马从此没有了存在感。

(画外音) 交通:65年来, 公路覆盖越来越广, 建国初期通车里程8.07万公里, 如今公路通车里程421万公里, 增长了52.5万倍。 (5)

往下依次是饮食、娱乐、出国、军事、法治等方面的变化。其实小明和爷爷的故事, 也是国家的故事。

我个人认为, 从题材的选择到主题的表现, 新浪网的策划并未提供新鲜的启示。不过, 它在表现形式上确实有新意:以动画形式设计爷孙俩对答, 这一报道形式非常有创意。如果内容上不能出新, 就要力争在表现形式上出新。形式创新也是我们策划的目标之一。

二、节日报道策划如何出新

节日报道策划最大困难在于难于出新。如下面一个策划案例:

今年国庆, 有媒体策划“国庆放假哪里好玩”这一专题报道, 题目是“重庆版12星座国庆邂逅地”。导读说:你是哪个星座的人, 你就可以在哪个风景区邂逅爱情。例如, 你是白羊座, 你会在长江三峡邂逅爱情。后面还标注:艳遇指数为四颗星。这说白了不就是旅游景点的推介吗, 不过是变了一个说法而已。我上网一查, 竟有500多篇各地关于星座邂逅地的报道。天哪, 这也太雷同了吧。同日, 《重庆商报》也做了“国庆放假哪里好玩”的报道, 题目是:“既然到哪都堵, 不如‘宅’在家里——重庆城里也有好玩的地方”。两相比较, 孰优孰劣, 大家自有结论。 (6)

新闻报道策划的要义在于创新, 策划方案的报道效果如果不能出新, 那策划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如何让节日报道做出新意来呢?这是策划者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有的媒体在重要节日策划安排上, 特意提高策划人员的奖金, 用钱来刺激积极性, 这当然是好事。但说到底这又不是钱的问题, 我以为还是策划思路的问题。我们做特定节日的报道策划, 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从历史的深度来做。一是从地域的广度来做, 也即时间和空间两个量度来做策划。现在我们需要寻找一些创新的方法。

(一) 在策划思路上创新

(1) 在历史与现实对接的时间点上做文章。特定节日大多是历史形成。关于节日的报道必须要介绍历史的由来和意义, 按照时间运动的轨迹, 反映一个历史的进程, 这是毫无疑义的。然而问题在于, 如果年年都围绕历史那点事做文章, 从历史到历史, 那报道的内容肯定是难于出新的。因此, 我们需要改变思路, 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接的时间点上做文章。一方面我们肯定要去追寻和怀念历史的足迹;另一方面, 我们要把节日纪念的时间点落在今天的现实中, 这不就有新意了吗。例如, 建国65周年国庆与64周年国庆最大的不同点在于, 新的一年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有许多亮点, 如全面改革深化、反腐倡廉成果彰显等等, 都是举世瞩目的成就。如果纪念国庆的时间起点在1949年, 那策划的时间落点就在2014年, 让历史与现实的对应直接碰出新意来。具体的建议是:

第一, 借历史的由头做今日之文章。既然落点在于今天, 我们还愁找不到新闻吗。例如, 前叙新浪网2014年国庆报道策划“家·国的历程——小明和爷爷的故事”, 借一个80岁爷爷和小孙子小明对答中, 让我们看到了65年来国家在交通、饮食、娱乐、出国等生活面上的沧桑巨变。第二, 在旧闻与新闻切入点上做文章。2000年12月, 我们即将迎来新世纪的元旦节。新华社推出一个颇具创意的栏目“世纪旧闻新续”, 以1900年12月的报纸内容, 与今天的现实相对照, 新闻性由此显著。例如, 《忍看舟车苦喜今日多坦途》 (12月19日) , 通过去100年前的这一天上海《新闻报》的报道, 从北京到上海需要10多天的艰难旅程。而2000年的12月19日京沪高速公路开通, 全程只需10多个小时。这种时间上的对应, 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2]

(2) 在历史与现实对接的空间点上做文章。一个区域性的新闻媒体, 年年节日策划总是在本区域范围内做文章, 局限在本区域之内, 难于出新。同理, 一个全国性新闻媒体, 总是以综合方式报道全国的节日情况, 局限在综合方式内, 也难出新。区域性媒体突破本区域与更大的空间相对接, 从一个报道点发散到更多的报道点;全国性媒体突破综述式报道与更小的空间相照应, 由很多点集中到一个点, 这都是一种着眼于空间感的变化, 自然就有新意存焉。

其一, 区域性媒体出新。2000年12月29日, 《杭州日报》周末版推出了精心策划的“世纪特刊”。通过向六大洲的杭州籍人士约稿, 搞了一个“来自六大洲的祝福”专版。同样的思路, 《南方日报》把记者派往祖国的东南西北, 以数字化手段在第一时间报道各地喜迎新世纪的盛况。同时通过互联网向全球100多位风云人物送去新年的祝福。他们把这次策划命名为“数字记者世纪大行动”。[2]其二, 全国性媒体出新。为什么每项次策划都一定是大而全的综合思路呢?今年《人民日报》国庆特刊策划专门聚焦于国家在人民生活方面的进步, 而不是如同过去着眼于宏观视角——反映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民生等方面的进步, 现在由多点聚焦到一个点, 这是一个颇有新意的变化。2005年《人民日报》在国庆报道中刊文:《新疆变“小”了 (咱们新疆好地方) 》说的是新疆居民出行便捷了。全国性媒体当然也能在节日策划中, 聚焦区域性问题, 反映区域性成就。

(二) 在策划视角上创新

建设成就的宣传是20多年来国庆报道的一个特色。但纵观这些年的策划, 我个人认为多是从经济建设、城市发展等“硬”件上做文章, 而在“软”件方面, 即观念更新、生活习惯等方面报道不足。我们应该从“软硬平衡”的角度, 尤其现在需要多从“软”的、“小”的角度来做策划。

(1) 以小见大折射祖国的变化。与报道宏观成绩、宣传建设成就不同, 通过表达个人感受, 从一个很小的角度表现了祖国前进的微观变化, 就是一种创新。这个思想定位于:与祖国发展相联系的“我”。虽然说的是一个“我”, 但其实代表的是大多数。于是我们看到近年节日报道中的个人征文, 如“晒晒我们家的那点事”, 就很有意思。

(2) 用受众看得见的事实反映变化。通过分析发现, 凡是做得好的策划都有一个显著特点, 即选择报道题材和报道角度时, 不是从抽象的道理出发, 而是选用那些具体实在的事实, 让受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 让事实说话。今年国庆节《北京青年报》“历年国庆日天安门清扫多少垃圾量”为题的报道, 就非常具体实在。一个扔垃圾的事, 不就是生活习惯问题嘛。然而, 就是这个事情, 人人感同身受, 而且谁也不能说它与宏大主题无关。所以它才能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

(三) 在策划形式上创新

报道形式主要是针对报道内容而言的。可以说, 前述都是围绕报道内容说事, 到了这里, 要说说报道形式问题。它也是节日报道策划出新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报道形式的出新, 即不同于往常的报道、写作和版面模式, 将有新意的内容完美地表现出来。当然, 形式的出新也不是孤立的, 它必须服从于内容的表达。我们需要吃透内容, 用最贴切的方式, 将特定日报道策划做出最美的效果来。

(1) 在编辑方面出新。年年过中秋, 套路总相同。从月饼的由来到亲人的相互祝福。但一个好东西老是重复, 就很不是滋味了。新浪网读书栏目关于中秋节的策划, 就很有创意。

导语:又是一年中秋近。名家笔下的中秋节, 更令人神往。

施耐庵在《水浒传》第1回提到“宰了一腔大羊, 杀了百十个鸡鹅, 准备下酒食筵宴。”曹雪芹在《红楼梦》写道:“当下园子正门俱已打开, 吊着羊角灯。嘉荫堂月台上焚着斗香, 秉着风烛, 陈献着瓜饼及各色果品。邢夫人等一干女客皆在里面久候。真是月明灯彩, 人气香烟, 晶艳氤氲, 不可形状……。老舍在《四世同堂》里说:“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 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均。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 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 那么蓝, 那么亮, 好像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在这些天里, 大自然是不会给你们什么威胁与损害的……。冰心的《中秋前三日》里说:“我的朋友, 正是‘花好, 月圆, 人寿, ’何来惆怅?便是将来离别, 今夕何夕, 也须暂忘!”余光中的《中秋》中说:“一刀向人间, 剖开了月饼。一刀向时间, 等分了昼夜。为什么圆晶晶的中秋月, 要一刀挥成了残缺?”流沙河诗歌《中秋》云:“啃完春, 啃完夏, /晚归忽闻桂花香。/屈指今夜中秋节, /叫贤妻快来窗前看月亮。/妻说月色果然好, /明晨又该洗衣裳, /不如早上床!”…… (7)

可见, 中秋节不仅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还寄托着人们的遐思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样一想, 其实可供策划的方式是蛮多的。

(2) 在版面设计上出新。版面是一张报纸的门面, 受众可以在5秒钟内决定它的第一印象, 同时决定了取舍。新闻界都很重视报纸版面的设计或者是电视节目的包装, 虽然它们只是形式上的因素, 但它们对读者视觉的冲击力和影响力是很大的。今年国庆节的策划案例, 在前面选用了一些版面照片, 聊可说明。一般而言, 报纸的版面风格的共性是:主题集中, 头条醒目, 图文搭配但以图片为视觉中心, 色彩鲜明, 印刷精美。都市类媒体还多一些追求, 即趣味性和人情味。《重庆晚报》2006年10月1日的版面就别具特色, 不仅在头版刊登了开篇图片与寄语, 还在右边将国庆看病、国庆出游这些本应刊登在其他版面上消息, 发在一版。一版除导读和一个头条外, 整版全为国庆消息。突出节日看病、出行等内容, 显示出该报以人为本的办报理念, 这是版面因素的创新。

抽象一点说, 什么是节假日新闻报道策划的创新呢?其实变化就是创新:在报道内容和报道形式上寻找变化, 同时变化中寻找新的方法和规律, 两句话而已。最后提醒一点:特定节日都是固定的, 媒体完全有时间提前进行周密策划。一定要打好提前量, 尤其是在版面多、人员多、材料多、变化因素多的情况下, 提前做好新闻资源的合理配置, 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马大哈, 临时抱佛脚, 是会错失策划报道机会的。

参考文献

[1]于王蒙.中国天机[M].安徽文艺出版社.

3.一首关于英文陷阱的诗 篇三

这里有一首英文诗,标题是:English is a crazy language(英语是一种疯狂的语言),专门介绍英语中的各种陷阱。这首诗很有意思,大家不妨一起来看看。

为什么pineapple既不生长在pine上,也不像apple?

为什么sweetmeat是糖,而sweetbread却是肉?

为什么guinea pig既不来自Guinea,也不是pig?

为什么writer可以write,而hammer却不能ham?

为什么tooth的复数可以是teeth,而booth的复数却不可以是beeth?

为什么vegetarian可以每天吃vegetable,而humanitarian却不可以每天吃human?

为什么teacher可以taught,而preacher却不能praught?

为什么人们在driveway上park,而在parkway上drive?

为什么slim chance和fat chance都表示“很小的机会”?

为什么wise man和wise guy意思正好相反?

为什么overlook是向上看,而oversee却是向下看?

为什么quite a lot和quite a few都表示“相当多”?

为什么人们可以为一个错误amends,但却没有人愿意amend这个错误?

为什么房子burn up之后,最终会burn down?

为什么表格fill in之后,最终会fill out?

为什么star out的时候,star能看见,而light out的时候,light却看不见?

为什么手表wind up时,手表就开始走了,而这首诗wind up时,这首诗就结束了?

4.关于爱的诗 篇四

1、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2、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情为探看。

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4、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5、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澜珊处。

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7、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8、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9、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10、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蝶恋花

【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木兰花 晏 殊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木兰花 晏 殊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卜算子 李之仪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 柳 永

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蝶恋花 晏几道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卜算子 李之仪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临江仙 晁冲之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者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李清照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临江仙 晏几道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无名氏《迢迢牵牛星》)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无名氏《西北有高楼》)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乐府古辞《西湖曲》)

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清商曲词《子夜歌》)

侬作北辰星,千年无转移(吴声歌曲《子夜歌》)

万曲不关心,一曲动情夕(鲍照《代堂上歌行》)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长安古意》)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欧阳修《蝶恋花》)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刘禹锡《踏歌行》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粉泪暗和清露滴,罗衣染进秋江色。

对面不言情脉脉,烟水隔,无人说是长相忆。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一剪梅

月满西楼。

却上心头。

5.关于雨的诗 篇五

1、《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6、《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7、《春日田园杂兴・其二》

宋・范成大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过过墙来。

8、《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9、《春日》

宋・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10、《春日游湖上》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1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2、《绝句》

南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3、《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4、《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5、《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7、《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8、《春日游湖上》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6.关于幼儿园特殊节日活动的探究 篇六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为了让孩子感知和体验热烈、喜庆、欢快等浓浓的节日氛围,初步了解健康的民俗习惯及社会规范,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情感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地发展,我们对有关节日课程的活动进行探讨研究,从各个方面入手使其更加完善。培养幼儿对特殊节日活动的兴趣,喜欢参与节日活动。为幼儿创设更多实践的环境,培养幼儿敬老爱幼、与人为善等优良品质,有效地促进幼儿社会、健康、创造性等全面发展。

【关键词】特殊节日 活动探究

G613.7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幼儿教育越来越关注“人”的发展,提出“完整”“和谐”“全面”的发展目标,节日活动的教育价值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目前幼儿园的节日活动更多地以两种形式来开展:一是组织一次集体性的庆祝活动,较少关注节前的铺垫与节后的总结,不利于幼儿经验获得的完整性;二是根据节日生成一个主题活动,幼儿对节日的概念仍以课堂教学获得为主,教学手段显然太陈旧,不能满足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教育的发展需要。由于时代更迭、外来文化、经济发展、城市化等因素的影响,充斥我们周围的更多的是“洋文化”、“商业文化”、“快餐文化”等,很多80后家长对节日文化知之甚少,人们过节时更注重热闹、娱乐,注重经济的影响:一方面,随着价值观的改变,节日的内容更加宽泛,一年之中这个节、那个节比比皆是,造成对节日的应接不暇、心理疲劳;另一方面,对节日内容的意义缺乏深入的思考,人们极少探究节日背后的含义及对于孩子的教育价值,节日的文化氛围日益淡薄。

另外,在幼儿园课程中,节日是社会领域的一部分内容,通常选择面比较狭窄,只限于“春节”、“元宵”、“国庆”等等一些传统节日,不能很好地反映社会的多元化面貌,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对于社会文化的了解。

二、 特殊节日活动对3——6岁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实践研究

(一)、利用各学科教学渗透,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和重大节庆、纪念日等开展主题活动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1、以班级特色来强调幼儿园特色。在全园大主题的基础上,各班选取一个适合班级幼儿的兴趣点生成小主题开展活动,活动中注意保持全园活动的整体性,突出各班活动的独立性。

2、以教研组、学科为单位开展相关的活动,策划各类比赛、展示、交流、互动、制作、宣传等,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使“节日文化”特色无限延伸,发挥家庭、社会资源的有利优势,丰富我们的活动,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3、利用家长园地、网络、环境布置等做好活动的宣传展示,建立社区活动实践基地。与社区联合活动,借助网络教育资源,开展网络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班级家长、幼儿中的有利资源,创设有利于家长参与的活动条件,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来,从而构建良好的家园一体的活动氛围。使家长真正注重过节的内涵,亲情回归家庭,感恩落到实处。

(二)、家庭与幼儿园的紧密合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以召开家长会、致家长信等多种方式与幼儿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把活动的计划、方式、内容、应达到的目标、家长应做的配合等细节,事先通知家长,征求家长的意见,取得家长的认同与配合。请家长共同参与活动,促进了幼儿、家长、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与学生共同感悟、实践弘扬民族传统节日,培养幼儿的民族精神。

(三)、3——6岁幼儿教案集

针对节日课程编写了一本有关节日的教案集,主要有以下几部分内容:

特殊节日活动设计:

(1)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2)中国庆典性节日:三八节、五一节、国庆节、教师节等。

(3)国外富有教育及欢庆的节日:母亲节、父亲节、圣诞节、感恩节等。

以上教案集教学内容全面,从各个不同类型的节日出发,而每个节日活动在现实生活中可谓和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正是节日教育的特殊性使节日教育具备可接受性,从而发挥区别于其他教育途径所特有的特殊的教育价值。

2、新教案集的使用

(1)教师对“教案”的使用

教师是教案最直接的使用者,她扮演着“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的多重角色。教师对教案的熟悉程度、运用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在上好一节教学活动的同时,也要认真的做好教学反思。

(3)幼儿对新课程的参与使用

幼儿对于新的课程非常的感兴趣,每节活动都能够主动地投入学习当中,乐在其中,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特殊的教育价值,从这些节日活动的开展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对于这节课程的喜爱。以下是孩子参与活动的照片,从照片里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乐在其中的样子。

三、特殊节日活动探究的效果

(一)教师的发展

通过趣味节日活动的开展,使我们对于国内外节日的了解更加的深入,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活动,我们对主题活动进行了试教、筛选、再试教,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幼儿园趣味节日活动的教案集,在总结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进行分析与反思,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在这过程中,我们教师的教育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通过特殊节日活动的开展,以“节日文化”引领“活动”,以“活动”彰显“节日文化”,寻找文化的精神内核,确定与幼儿园契合的教育主题;开展以多种活动组织的“节日文化活动”,对活动的开始、过程、发展及结果进行实践研究;以更具综合性的活动来替代传统的主题活动中的领域教学,促进幼儿获得更全面、个性的多元的发展。

特殊节日活动可以促进教师在观察、评价与不断的反思过程中,提高教育教学的专业化水平。教育的有效性、適宜性在反思过程中促使教师及时调整教育计划、教育行为与教育方案、策略等,找到最佳的教育契机。这一系列复杂又系统的过程对一名教师而言,是非常珍贵的专业化成长历程。在观察幼儿、评价幼儿的过程中,有效促进了教师关注幼儿需要、设计适宜教育方式与活动的能力,加快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二)幼儿的发展

皮亚杰曾经指出:“幼儿思维尚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还要借助于具体事物的支持。”所以,幼儿的情感培养也要从与他们的直接生活经验有关的具体环境出发。而每一个节日在现实生活中可谓和孩子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生生相连。节日的环境、氛围、成人的庆祝活动是孩子喜闻乐见的,可让其直接体验、感受、耳濡目染,节日活动所特有的情境性、感染性、实践性、娱乐性能使幼儿在自然、宽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实践活动。正是节日活动的特殊性使节日教育具备了可接受性,从而能发挥出区别于其他教育途径所特有的教育价值。

通过特殊节日活动的开展,还可以让幼儿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加深对祖国五千年文化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其次,可以让幼儿接受优秀文学熏陶,提高幼儿审美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发展潜能。第三,对幼儿人格塑造、传统美德和形成、情操的陶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培养孩子今后做人、做中国人、做胸怀斗志的现代中国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7.关于老师的诗 篇七

2、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3、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李白《寻雍尊师隐居》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5、欲求贤才栋梁,天空陆地海洋。半世东奔西忙,今又远航,路遥山高水长。——佚名《天净沙六首·源远流长图》

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7、一似梦瑶台,心知玉女来。笙歌人杳渺,花影月徘徊。笑我闲三径,思君赋七哀。流觞与红叶,酒不胜杯。——佚名《一似梦瑶台》

8、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9、德高鸿儒博学,望重英雄豪杰。天时地利人和,用笔如魔,令人拍案叫绝。——佚名《天净沙六首·教师匡焕学》

10、胸怀万里世界,放眼无限未来。挥洒旷世奇才,重上瑶台,天地为之惊骇。——佚名《天净沙六首·逸仙图》

11、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佚名《新竹》

12、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13、师住稽亭高处寺,斜廊曲阁倚云开。——张籍《送稽亭山寺僧》

14、敢说敢作敢为,无怨无恨无悔。狂风暴雨惊雷,吐气扬眉,天下舍我其谁——佚名《天净沙六首·王本成》

15、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寄望之后者,成功报师尊。——佚名《冰心》

16、字斟句酌细推敲,拈精撮要费咀嚼。半亩方塘长流水,呕心沥血育新苗。——佚名《板书有感》

17、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白居易《远师》

18、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刘商《酬问师》

19、为人堂堂正正,做事磊落光明。汇集四方英雄,师出有名,天下任我纵横。——佚名《天净沙六首·管仲图》

20、教子教女,辛勤半辈。满头白发,甘乳一生。——佚名《师蚕》

21、军装乘晓发,师律候春归。——苏颋《奉和圣制幸望春宫送朔方大总管张仁亶》

22、相逢一见太匆匆,校内繁花几度红。厚谊常存魂梦里,深恩永志我心中。——佚名《七绝·师恩难忘》

23、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24、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25、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罗振玉《鸣沙石室佚书·太公家教》

8.杜甫关于李白的诗 篇八

此诗大约写于天宝四载(745年)杜甫游齐赵时,此时李白遭奸佞排斥、远离京都、漫游齐鲁,与杜甫相会。诗中慨叹二人漂泊不定,学道无成。“痛饮”二句,既是对好友的规劝,也含有自警之意,语重心长,可见二人友谊之诚挚。全诗沉郁顿挫,跌宕起伏,言简意赅,韵味无穷。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

未就:没有成功。丹砂:即朱砂。道教认为炼砂成药,服之可以延年益寿。葛洪:东晋道士,自号抱朴子,入罗浮山炼丹。李白好神仙,曾自炼丹药,并在齐州从道士高如贵受“道箓”(一种入教仪式)。杜甫也渡黄河登王屋山访道士华盖君,因华盖君已死,惆怅而归。两人在学道方面都无所成就,所以说“愧葛洪”。

2、春日忆李白

这首诗是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或天宝六载(747年)春杜甫居长安时所作。天宝三载(744年),李白和杜甫在洛阳相遇,二人十分投机,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之后他们一起到宋州,在单父(今山东单县南)以北的汶水上,和诗人高适相逢。后来又一起到大梁城。分手后李白赶往江东,杜甫奔赴长安。到达长安后,杜甫写了好几首怀念李白的诗,这首便是其中之一。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⑴不群:不平凡,高出于同辈。这句说明上句,思不群故诗无敌。

⑵庾开府:指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世称庾开府。

⑶俊逸:一作“豪迈”。鲍参军:指鲍照。南朝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⑷渭北:渭水北岸,借指长安(今陕西西安)一带,当时杜甫在此地。⑸江东:指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当时李白在此地。⑹论文:即论诗。六朝以来,通称诗为文。

3、梦李白二首

这两首诗是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流寓秦州时所作。李白与杜甫于天宝四载(745年)秋,在山东兖州石门分手后,就再没见面,但彼此一直深深怀念。公元757年(至德二载),李白因曾参与永王李璘的幕府受到牵连,下狱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市)。乾元元年(758年)初,又被定罪长流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乾元二年(759年)二月,在三峡流放途中,遇赦放还,回到江陵。杜甫这时流寓秦州,地方僻远,消息隔绝,只闻李白流放,不知已被赦还,仍在为李白忧虑,不时梦中思念,于是写成这两首诗。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後事。

⑴吞声:极端悲恸,哭不出声来。恻恻:悲痛。开头两句互文。⑵瘴疠:疾疫。古代称江南为瘴疫之地。逐客:被放逐的人,此指李白。

⑶故人:老朋友,此指李白。这是杜甫常用的越过一层、从对方写起、连带双方的手法。故人知我长相思念而入我梦,则我之思念自不必言,而双方之相知相忆又自然道出。

⑷恐非平生:疑心李白死于狱中或道路。这两句说:我梦到的该不是你的魂魄吧?山高路远,谁知道你是否还活着啊!

⑸枫林:李白放逐的西南之地多枫林。关塞:杜甫流寓的秦州之地多关塞。李白的魂来魂往都是在夜间,所以说“青”“黑”。

⑹罗网:捕鸟的工具,这里指法网。羽翼:翅膀。这两句说:既已身陷法网,系狱流放,怎么会这样来往自由呢?

⑺颜色:指容貌。

⑻这句指李白的处境险恶,恐遭不测。祝愿和告诫李白要多加小心。⑼浮云:喻游子飘游不定。游子:此指李白。

⑽这两句说:李白一连三夜入我梦中,足见对我情亲意厚。这也是从对方设想的写法。⑾告归:辞别。局促:不安、不舍的样子。⑿这两句是述李白告归时所说的话。

⒀这两句写李白告归时的神态。搔首:大概是李白不如意时的习惯举动。⒁冠:官帽。盖:车上的篷盖。冠盖:指代达官。斯人:此人,指李白。

⒂孰云:谁说。网恢恢:《老子》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话。此处指法网恢恢。这句意思是:谁说天网宽疏,对你却过于严酷了。

⒃这两句说:他活着的时候虽然寂寞困苦,但必将获得千秋万岁的声名。

4、天末怀李白

此诗当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和《梦李白二首》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当时诗人弃官远游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前二首诗中的怀疑总算可以消除了,但怀念与忧虑却丝毫未减,于是杜甫又写下《天末怀李白》表达牵挂之情。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⑴天末:天的尽头。秦州地处边塞,如在天之尽头。当时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

⑵君子:指李白。

⑶鸿雁:喻指书信。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

⑷江湖:喻指充满**的路途。这是为李白的行程担忧之语。

⑸命:命运,时运。文章:这里泛指文学。这句意思是:有文才的人总是薄命遭忌。⑹魑(chī)魅:鬼怪,这里指坏人或邪恶势力。过:过错,过失。这句指魑魅喜欢幸灾乐祸,说明李白被贬是被诬陷的。

⑺冤魂:指屈原。屈原被放逐,投汨罗江而死。杜甫深知李白从永王李璘实出于爱国,却蒙冤放逐,正和屈原一样。所以说,应和屈原一起诉说冤屈。

⑻汨(mì)罗:汨罗江,在湖南湘阴县东北。

5、冬日有怀李白

此诗在天宝四载冬作。诸家谓白未官时,误。鳌按:曾巩《李白集序》:李白至齐、鲁凡两次,初去云梦,之齐、鲁,居徂来山竹溪而入吴,此在天宝三年前明皇未召见时。后至洛阳,游梁、宋,复之齐、鲁,南游淮、泗而再入吴,此在天宝三年后翰林既放归时。杜之怀李,当在四年之冬,此时李复有东吴之游,后《春日怀李》诗云“江东日暮云”,当属五年之春。其《送孔巢父诗》题云“游江东兼呈李白”,亦即五年之春也。

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更寻嘉树传,不忘角弓诗。

短褐风霜入,还丹日月迟。未因乘兴去,空有鹿门期。

①《左传》:“晋韩宣子来聘,公享之。韩宣子赋角弓。既享,燕于季氏,有嘉树 ②《后汉书》:“庞德携妻子登鹿门山,采药不反。”

6、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杜甫和李白友情甚笃,他闻听李白被朝廷放逐的消息后,十分叹惋,便创作了一些思念、称颂李白的诗篇,《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便为其中一首。宝应元年(762年)七月,杜甫自成都送严武入朝,至绵州(今四川绵阳市),正值剑南兵马使徐知道作乱。于是转赴梓州(今四川三台县)。此时才获悉李白正在当涂养病,于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後尘。乞归优诏许,遇我夙心亲。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

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几年遭鵩鸟,独泣向麒麟。苏武元还汉,黄公岂事秦?

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已用当时法,谁将此议陈? 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

⑴狂客:指贺知章。贺知章是唐越州永兴人,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谪仙:被贬谪的神仙。贺知章第一次读李白诗时,如是赞道。

⑵“诗成”句:据《本事诗》记载,贺知章见了李白的《乌栖曲》,“叹赏苦吟曰:„此诗可以泣么神矣。‟”说明李白才华超绝,满朝为之倾倒。

⑶汩(gǔ)没:埋没。

⑷承殊渥(wò):受到特别的恩惠。这里指唐玄宗召李白为供奉翰林。

⑸“龙舟”句:指唐玄宗泛白莲池,在饮宴高兴的时候召李白作序。“兽锦”句:《唐诗纪事》载:“武后游龙门,命群官赋诗,先成者赐以锦袍。左史东方虬诗成,拜赐。坐未安,之问诗后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称善,乃就夺锦袍衣之。”这里是说李白在皇家赛诗会上夺魁。

⑹“祢(mí)衡”句:才能像祢衡一样好。祢衡:东汉时人,少有才辩。孔融称赞他“淑质贞亮,英才卓跞”。“原宪”句:家境像原宪一样贫困。原宪:春秋时人,孔子弟子,家里十分贫穷。

⑺“薏苡”句:马援征交趾载薏苡种还,人谤之,以为明珠大贝。这里指当时一些人诬陷李白参与永王李璘谋反。

⑻三危:山名,在今甘肃敦煌县南,乃帝舜窜三苗之处。

⑼“几年”句:耽心李白处境危险。鵩鸟:古代认为是不祥之鸟。“独泣”句:叹道穷。黄公,四皓之一。避秦入商山。

⑽楚筵(yán)辞醴(lǐ):汉代穆生仕楚元王刘交为中大夫。穆生不喜欢饮酒,元王置酒,常为穆生设醴。元王死,子戊嗣位,初常设醴以待。后忘设醴。穆生说:“醴酒不设,王之意怠。”遂称病谢去。这里是指李白在永王璘邀请他参加幕府时辞官不受赏之事。李白在《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中说:“半夜水军来,寻阳满旌旃。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梁狱”句:汉代邹阳事梁孝王,被谗毁下狱。邹阳在狱中上书梁孝王,力辩自己遭受冤屈。后获释,并成为梁孝王的上客。这里是指李白因永王璘事坐系浔阳后力辩己冤。

⑾“老吟”二句:老病秋江,说明李白已遇赦还浔阳。⑿槎(chá):木筏。

7、不见近无李白消息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题下自注:“近无李白消息。”可能是李白因永王事流放夜郎被赦,又得到郑虔在台州的消息后,引起对李白的思念而写的。次年即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李白就去世,所以诗也应是杜甫怀念李白的最后之作。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⑴“李生”句:李生,指李白。杜甫与李白天宝四载(745年)在山东兖州分手后,一直未能见面,至此已有十六年。

⑵佯(yáng)狂:故作颠狂。李白常佯狂纵酒,来表示对污浊世俗的不满。⑶“世人”句:指李白因入永王李璘幕府而获罪,系狱浔阳,不久又流放夜郎。有人认为他有叛逆之罪,该杀。

⑷怜才:爱才。

⑸匡山:指四川彰明县(今江油县)境内的大匡山,李白早年曾读书于此。⑹“头白”句:李白此时已经61岁。杜甫这时在成都,李白如返回匡山,久别的老友就可以相见了,故云归来。

8、饮中八仙歌

这首诗大约是天宝五年(746年)杜甫初到长安时所作。史称李白与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俱善饮,称为“酒中八仙人”,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杜甫此诗是为这八人写“肖像”。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⑴知章:即贺知章,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官至秘书监。性旷放纵诞,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他在长安一见李白,便称他为“谪仙人”,解所佩金龟换酒痛饮。这两句写贺知章醉后骑马,摇摇晃晃,像乘船一样。醉眼昏花地掉到井里头,他干脆就在井底睡着了。常人哪怕喝得烂醉如泥,冷水一喷也就醒过来了,他喝醉了落到井里也醒不过来,所以够得上头号“酒仙”。

⑵汝阳:汝阳王李琎,唐玄宗的侄子。朝天:朝见天子。此谓李痛饮后才入朝。麴车.酒车。移封:改换封地。酒泉:郡名,在今甘肃酒泉县。传说郡城下有泉,味如酒。故名酒泉。

⑶左相:指左丞相李适之,天宝元年(742年)八月为左丞相,天宝五年(746年)四月,为李林甫排挤罢相。长鲸:鲸鱼。古人以为鲸鱼能吸百川之水,故用来形容李适之的酒量之大。衔杯:贪酒。圣:酒的代称。《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尚书郎徐邈酒醉,校事赵达来问事,邈言“中圣人”。达复告曹操,操怒,鲜于辅解释说:“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酒浊者为贤人。”李适之罢相后,尝作诗云:“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此化用李之诗句,说他虽罢相,仍豪饮如常。

⑷宗之:崔宗之,吏部尚书崔日用之子,袭父封为齐国公,官至侍御史,也是李白的朋友。觞:大酒杯。白眼:晋阮籍能作青白眼,青眼看朋友,白眼视俗人。玉树临风:崔宗之风姿秀美,故以玉树为喻。

⑸苏晋:开元进士,曾为户部和吏部侍郎,长斋:长期斋戒。绣佛:画的佛像。逃禅:这里指不守佛门戒律。佛教戒饮酒。苏晋长斋信佛,却嗜酒,故曰“逃禅”。

⑹李白:以豪饮闻名,而且文思敏捷,常以酒助诗兴。《新唐书·李白传》载:李白应诏至长安,唐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他,并赐食,亲为调羹,诏为供奉翰林。有一次,玄宗在沉香亭召他写配乐的诗,而他却在长安酒肆喝得大醉。范传正《李白新墓碑》载:玄宗泛舟白莲地,召李白来写文章,而这时李白已在翰林院喝醉了,玄宗就命高力士扶他上船来见。

⑺张旭:吴人,唐代著名书法家,善草书,时人称为“草圣”。脱帽露顶:写张旭狂放不羁的醉态。据说张旭每当大醉,常呼叫奔走,索笔挥洒,甚至以头濡墨而书。醒后自视手迹,以为神异,不可复得。世称“张颠”。

⑻焦遂:布衣之士,平民,以嗜酒闻名,事迹不详。卓然:神采焕发的样子。袁郊在《甘泽谣》中称焦遂为布衣。

9、赠李白

这是杜甫赠李白最早的一首诗。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杜甫在东都洛阳,李白因高力士的诬陷排斥而远离京都,漫游齐鲁,与杜甫相会,由于有相同的坎坷遭遇,两人因而情志相投,故写此诗。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野人对腥膻,蔬食常不抱。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1.客:旅居他乡。

2.东都:指洛阳。隋朝与唐朝置都长安,洛阳被称为东京或东都。[3]

3.机巧:机智灵巧。4.对:对头,敌手。

5.腥羶:指肉食。牛羊等草食性动物称羶,鱼鳖等水族称为腥。

6.青精饭:为民间食品,唐代即有。又称乌米饭,用糯米染乌饭树法之汁煮成的饭,颜色乌青。

7.苦:因某种情况而感到困难。8.大药:道家的金丹。

9.金闺:金马门的别称,亦指封建朝廷。

10.彦:旧时士的美称。《孔安国传》:“美士曰彦。” 11.幽讨:意为寻讨幽隐。

12.瑶草:仙草,也泛指珍异之草。汉东方朔《与友人书》:“不可使尘网名韁拘锁,怡然长笑,脱去十洲三岛,相期拾瑶草,吞日月之精华,共轻擧耳。”

10、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天宝四载(公元745年),杜甫在齐州、临邑访友小住至初秋,又到兖州(这个时候已改称鲁郡,李白家居于此)拜访李白,并结伴同游。这一年,李白四十五岁,杜甫三十四岁。……在某个秋日无风的日子,迎着南归的雁鸣,两人骑马往鲁城的城北郭外,去拜望一位隐士范十。所谓范十,应该是相互熟悉的朋友之间一种亲热的称呼,就如同称呼杜甫为杜二,称呼李白为李十二一样,只是简略的喊出对方在族中同辈排行里的位置。出了城北,秋草丰茂,路径迷离,走不多远,纵马急驰在前面的李白就迷了路,一头钻到了苍耳丛中去,粘了一身的苍耳,结果到了范十家门口时,狼狈的情形竟然让主人都不敢认了。李白在酒桌上和杜甫范十豪饮的时候,随口吟出的苍耳诗里,满是得意和自嘲,能够让人感觉到这次访友的轻松和惬意。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向来吟橘颂,谁欲讨莼羹?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⑴《宋书》:谢灵运云:“每对惠连,辄得佳句。”

⑵《汉书·吴王传》:往往而有。《南史》:武威阴铿,字子坚,五岁能诵赋日千言。及长,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

⑶《论语疏》:“颛臾主祭蒙山。”山在东,故曰东蒙。【黄鹤注】《唐志》:蒙山在沂州新泰县。沂与兖州为邻,公在兖,故云东蒙客。

⑷《韩诗外传》:“使两国相亲如弟兄。”

⑸《世说》:朱百年就孔思远宿,饮酒醉眠。汉姜肱兄弟,同被而寝。晋祖逖、刘琨情好绸缨,共被同寝。⑹《诗》:“携手同行”。

⑺丁督护诗:“幽期济河梁。”谢灵运诗:“平生协幽期。”

⑻《高士传》:楚聘北郭先生,妇曰:“结驷连骑,所安不过容膝。”遂辞聘。《后汉书》:汝南廖扶,绝志世外,不应辟召,时号北郭先生。【钱谦益笺】太白集《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诗云:“忽忆范野人,闲园养幽姿。酸枣垂北郭,寒瓜蔓东篱。”此云“来寻北郭生”,即其人也。【黄鹤注】范居任城北郭,非兖州北郭。

⑼《曲礼》:“客人门而左。”殷仲文诗:“能使高兴尽。”

⑽《家语》:“升堂侍立。”《庄子》:黄帝遇牧马童子,问涂焉。黄帝曰:“异哉小童!”《杜臆》:见小童之清俊,便知主人不俗。

⑾梁元帝《纂要》:“晚照谓之落景。”卢思道诗:“落景照长亭。”

⑿《列子》:“望之若屯云焉。”袁孝若《诸葛孔明论》:“古城荒毁,难可修复。” ⒀《杜臆》:《橘颂》以受命不迁,行比伯夷。颂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⒁《晋书》:张翰在洛见秋风起,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鲙,曰:“人生贵适志,何能羇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⒂江总诗:“暂笏奉周行。”【邵二泉注】“冠簪手笏,贵者之服。

11、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此诗写孔巢父执意离开长安,蔡侯为之设宴饯行,杜甫在宴上赋此诗以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并在诗中赞扬了孔巢父的高风亮节。

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

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

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征路。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

蔡侯静者意有馀,清夜置酒临前除。罢琴惆怅月照席,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信今何如。

⑴孔巢父,《旧唐书》有传。他早年和李白等六人隐居山东徂徕山,号“竹溪六逸”。谢病,是托病弃官,不一定是真病。李白这时正在浙东,诗中又怀念到他,故题用“兼呈”。

⑵这句写巢父无心功名富贵。掉头,犹摇头。“不肯住”三字要和下文“苦死留”对看。朋友们要他待在长安,他总是摇头。

⑶这句有两层意思:一方面表明巢父不仅不恋宫贵,连自己的诗集也留在人间不要了;另一方面也说明巢父的诗可以长留不朽。巢父诗今不传,这句赠诗倒成了杜甫的自评。

⑷珊瑚树生热带深海中,原由珊瑚虫集结而成,前人不知,见其形如小树,因误以为植物。上言巢父入海,故这里用珊瑚树。

⑸此二句写东游的境界。上句,字面上用《左传》“深山大泽,实生龙蛇”,但含有比意。巢父的遁世高蹈,有似于龙蛇的远处深山大泽。下句兼点明送别是在春天。

⑹此二句写东游时的遭遇,是幻境。蓬莱,传说中的三仙山之一,在东海中。织女,星名,神话中说是天帝的孙女。这里泛指仙子。虚无,即《庄子》所谓“无何有之乡”。归路,犹归宿。

⑺知其故,指弃宫访道之故。⑻这是一个转折语。代巢父点醒世人,也可看作转述巢父本人的话。草头露,是说容易消灭。这句和李白诗“功名宫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同意。但世人不知,故苦苦相留。苦死留,唐时方言,犹今言拼命留。

⑼此二句写蔡侯饯行。侯,是尊称,杜甫尝称李白为“李侯”。静者,恬静的人,谓不热衷富贵。别人要留,他却欢送,其意更深,所以说“意有馀”。除,台阶。

⑽唐时宴会多用妓乐,送巢父却不合适,所以只用琴。罢琴,弹完了琴。酒阑琴罢,就要分别,故不免“惆怅”。下面三句都是临别时的嘱咐。

⑾空中书,泛指仙人寄来的信。把对方看作神仙,故称为空中书,杜甫是不信神仙的。“几岁”二字很幽默,意思是说不知你何岁何年才成得个神仙。

⑿这两句是要巢父见到李白时代为问好。“问讯”一词,汉代已有,唐代诗文中尤多。如韦应物诗“释子来问讯,诗人亦扣关”,杜诗如“问讯东桥竹,将军有报书”,并含问好意。禹穴有二,这里是指浙江绍兴县的禹穴。

12、今夕行

今夕何夕岁云徂,更长烛明不可孤。咸阳客舍一事无,相与博塞为欢娱。

冯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枭卢。英雄有时亦如此,邂逅岂即非良图。

君莫笑刘毅从来布衣愿,家无儋石输百万。

①天宝五载(746)作。

②今夕何夕:语出《诗·唐风·绸缪》:“今夕何夕。”岁云祖:谓除夕夜。徂,往。③更长烛明:谓守岁也。不可孤:指不负此夕。孤,辜负。

④咸阳:地名,县在北山之南(阳),渭水之北(阳),山水皆阳,故名。⑤博塞:即赌博。全诗校:“一作赌博。”

⑥冯(P ing第二声)陵:意气奋发貌。五白:古代赌博的五木之戏,五子全白。

⑦袒跣:袒臂跣足。袅卢:古代博戏樗蒱(赌博的一种方式)的彩名。么为枭,最胜;六为卢,次之。卢,全诗校:“一作牟。”

⑧邂逅:偶然相遇。良图:远大的志向、抱负。

⑨“君莫笑”二句:《南史·宋武帝纪》:“刘毅家无儋石之储,搏蒲一掷百万。”儋石,形容财物很少,只一担之量。儋,同“担”。

李白关于杜甫的诗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1、此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四载(745年)秋天。李白于天宝三载(744年)被“赐金还山”,离开了长安,到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游历,其时杜甫也因料理祖母丧事奔走于郑州、梁园(今开封)之间。两位大诗人终于在梁宋间相会、同游。不久就暂时分手。次年春,两人又在鲁郡(今山东兖州)重逢,同游齐鲁。深秋,杜甫西去长安,李白再游江东,两人在鲁郡东石门分手。临行时李白写了这首送别诗。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⑴石门:山名,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北。山不甚高大,石峡对峙如门,故名。⑵池台:池苑楼台。⑶金樽开:指开樽饮酒。

⑷泗水:水名,在山东省东部,源出山东泗水县陪尾山,向西流经流经曲阜、兖州,由济宁入运河。

⑸徂(cú)徕(ái):山名。徂徕山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

⑹飞蓬:一种植物,茎高尺余,叶如柳,花如球,常随风飞扬旋转,故名飞蓬,又称转蓬。

2、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这是一首秋日送人之作,宴送的杜补阙、范侍御均为李白友人。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当时李白寄居在东鲁。

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

⑴鲁郡,即兖州,在今山东曲阜、兖州一带。尧祠,约在今山东兖州县东北。杜补阙、范侍御,均李白友人,名字、生平不详。补阙,是门下省属官,掌管供奉、讽谏。侍御,御史台属官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之简称。

⑵秋兴,因秋起兴。逸,乐。

⑶将,带的意思。宜,适合,协调。两句意为:群山带走了落日,绿水与蓝天相映成趣。

⑷金羁,用金镶制的马络头。这里指马。

⑺歌鼓,唱歌打鼓。川上亭,水上的亭子,指尧祠亭。曲度,曲调。曹丕《典论·论文》:“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这里指音乐。神飙,疾风。两句意为:我们在尧祠亭唱歌奏乐,乐声宏亮犹如疾风响彻云霄。

⑼相失,离散的意思。尔,指杜、范二人。两句意为:分别后我们将相距万里,只能迷惘的思念。

3、沙丘城下寄杜甫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四载(745年)秋,时李白四十五岁。天宝三载(744年)春,李白离长安,开始漫游。在洛阳,遇见了已经三十三岁却仍未进入仕途的杜甫,二人同游。同年秋,李白、杜甫、高适三人在梁园相会,并同游孟诸、齐州等地。第二年夏,两人又在东鲁会面。他们情投意合,亲密到“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地步。天宝四载秋,两人分手,杜甫西去长安。李白在鲁郡东石门送别杜甫后,南游江东之前,曾一度旅居沙丘城。因怀念杜甫,写下此诗寄赠。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⑴沙丘:兖州古地名为沙丘,又名瑕丘,于唐代为鲁西南重要治所,李白应于此居住。⑵来:将来,引申为某一时间以后,这里意指自从你走了以后。竟:究竟,终究。⑶高卧:高枕而卧,这里指闲居。

⑷夕:傍晚,日落的时候。连:连续不断。秋声:秋风吹动草木之声。

⑸“鲁酒”两句:古来有鲁国酒薄之称。《庄子·胠箧》:“鲁酒薄而邯郸围。”此谓鲁酒之薄,不能醉人;齐歌之艳,听之无绪。皆因无共赏之人。鲁、齐:均指山东一带。空复情:徒有情意。

⑹汶水:鲁地河流名,河的正流今称大汶河,其源有三:一发泰山之旁仙台岭,一发莱芜县原山之阳,一发莱芜县寨子村,流经兖州瑕丘县北,西南行,入大野泽。耿元端说汶水在曲阜之北七八十里处向西流,“思君若汶水”只是联想到汶水,不能认为沙丘城就在汶水之旁(参见《百家唐宋诗新话》)。

⑺浩荡:广阔、浩大的样子。南征:南行,指代往南而去的杜甫。

4、戏赠杜甫

此首大约作于公元746年(天宝五年)秋天李白与杜甫在兖州最后一次相遇时。

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1.戏赠:是开玩笑的话。其实,所谓开玩笑,往往表现了至交之问的真情实话。2.饭颗山:山名。相传在长安一带。一作“长乐坡前”。长乐坡也在长安附近。3.日卓午:指正午太阳当顶。

4.太瘦生:消瘦、瘦弱。生为语助词,唐时习语。5.总为:怕是为了。

上一篇:攻读研究生专家信下一篇:营销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