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室功能

2024-08-29

金融服务室功能(共8篇)

1.金融服务室功能 篇一

对壮大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功能的探讨

农村金融服务网络,作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强大与兴衰关系着农村市场的资金供给、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进度,关系到中央支持“三农”政策在农村的实施效果。所以,壮大以诚信、信贷、支付结算、反假货币、农

业保险等为主的支农金融服务网络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通过现阶段农村金融服务网络现状深入分析,金融服务功能弱化、信贷管理制度存在缺陷、服务环境差等问题深刻剖析其所产生的原因,提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的建议。金融服务网络如何有效地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真正地做到为民、便民、利民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破解的难题。适应新农村建设多样化、多层次金融服务需求,为农村金融构筑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完善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整合强化服务农村金融机构和新兴的新农合组织,应在支持农村发展上发挥银团作用,形成合力。

一、农村金融服务网络运行的现状及作用

目前,县级农村金融服务网络以农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为主,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为辅,新兴的农合组织为补充的金融服务网络。如到3月未,陕西省宝鸡地区某县主要金融服务农村的金融网络及效果如下。农村信用社有24个机构,其中基层农村有21家,发放支农贷款个多亿,占贷款总额的二分之一以上。从近几年的发展充分表明,县级农村金融服务网络机构布局较为合理,支农贷款比较有力,金融服务网络功能比较健全,是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资金投入供给的主渠道,直接向农户提供贷款,满足农村的资金需求,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对于金融支持农村经济的建设,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农业生产的大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是推动“三农”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

二、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由于金融服务网络功能的不健全不完善等问题,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量化考核,金融机构业务竞争激烈。农村金融服务网络是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桥梁。在实际工作中因上级量化指标考核,月末、年未有存款大搬家现象。据了解,各金融机构为每位职工下达的存贷款任务数高达几十万,还有开户数量,员工负担非常重。首先月末、年未存款大搬家现象严重,如有客户要提款或转账,便告知要提前预约或转账系统有问题不能转账,存款人只以望洋兴叹,扰乱了正常的金融支付结算秩序,严重损害了金融机构服务的形象。其次是大多数金融机构从效益角度考虑,精减工作人员,压缩营业网点,atm机等新型机具尚不能普及,农村支付结算业务方式较为落后,形成了客户办理支付业务等待时间较长,往往要排很长时间才能办理,给客户带来很多不便。第三,中间业务竞争激烈。随着金融业的迅速发展,经营业务由单一转向多元化发展,以银行卡、购物卡、网银、手机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代理证券开户为主的中间业务推出。由于这些中间业务成本低,成为各金融机构竞争的焦点、热点。就形成了为员工分配任务的结果。而银行卡、购物卡持有和使用者,因未交年费或未及时还清房贷、车贷、农贷等,在信用报告中出现不良记录,对个人或企业的信用活动产生了影响。

(二)支农资金,信贷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农业贷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各金融机构以风险与收益均衡的原则,为防范贷款风险,将资金安全放在首位。(1)农贷门槛较高。有些农民有好的项目,想贷款因不能提供有效的质押、抵押及不动产担保等而失去了农贷的支持,项目搁浅,望洋兴叹。(2)农贷品种不科学。农业走向产业化、现代化已成为必然,农业发展、农业生产对资金的需求较大,但由于农业生产周期较长,投资较大,有些金融机构提供期限为三个月的农村贷款,与农村资金需求特点不相适应,与种植业、养植业等农业生产的周期不相适应,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信息不对称。(3)农贷优惠利率下浮水平较低。由于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在农村处于优势地位,有进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对贷款下浮力度不够,从根本上对减轻农户的负担作用差距很小。

(三)支付结算,服务功能发挥不够。支付渠道的畅通是农村经济腾飞的高速公路,但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结算宣传力度不大,支付结算渠道相对较窄、支付结算工具缺乏创新、结算方式单

一、支付结算种类较少。在实际的支付清算工具管理中,一些老化设备未能及时更新,易发生故障,在实际工作中,atm机和pos机在农村的配置基本为零,大量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尚不能享受便捷的银行卡、信用卡等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有时由于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的不完善,机器在运行中容易出现交易差错和阻塞现象,支付清算功能不能充分发挥。新型支付结算工具使用较慢,支付结算工具的提供主体与使用主体交流不充分,宣传不到位,各使用主体之间则缺乏更加有效、直接的沟通交流,偶尔会出现单位和

个人被动地使用支付工具、接受支付服务的情形,以致于个别支付工具的使用不能向纵深发展,不能充分发挥新支付工具的新功能,严重困扰着农村支付结算工作的开展。

(四)农村保险、保险保障服务职能不力。农业保险对农民来说就是坚强的靠山,但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商业性保险项目不全,适应农村三农生产的保险品种较少,农业险种划分及其保费标准统计表,事故勘察不及时,理赔及风险补偿机制滞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不完善、信用担保规模偏小、经营行为欠规范;信用担保机构、农村金融机构、农村中小企业、种养植专业户之间缺乏协调机制。保险业、保险业行业自律、监管不到位,风险及补赔机制不健全。

(五)民间融资,操作欠规范风险比较大。民间融资在农村资金市场的作用和地位不可低估,但存在的问题值得重视。(1)民间融资缺乏监管。农村民间融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也加大了农民的负担和农村金融风险。现阶段由于对民间融资缺乏有效的金融、社会监督和正确引导,引发的经济纠纷呈日益增长。(2)民间融资业务欠规范。民间融资只有简单的借条,无公证、无借据、无借款合同,更无担保机制,利率较高,风险集中,资金受骗现象在所难免。

(六)农合服务,机制不新创新发展缓慢。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新兴合作经济互助组织,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还存在一些问题。(1)功能单

一、规模小,融资服务功能发挥不充分。从本次调查情况来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存在注册资本较少,固定资产投资少,资本积累不足、经营规模、社员人数规模小,带动农民和辐射范围相对有限,难以发挥对会员的融资服务需求。(2)资金来源渠道窄,创新发展步履艰难。资金来源渠道窄仅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限的社员入股和资本积累及财政补贴是不够的。从金融支持方面分析,金融机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借款条件高,审批程序繁多,贷款相对较难。资金短缺问题比较突出,对农民专合作社的创新发展影响较大。(3)归口定位不明确,缺乏高技能、高层次管理人才。农村中懂经营、会管理的人力资源相对缺乏。从农村专业合作社职能定位和归口管理来分析,理应由当地农业部门组织和管理,但因政府所辖的农业部门只是间接管理,以公司形式存在、具有法人资格的农村专业合作社,管理被边缘化,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和解决。(4)信息服务手段落后,信息反馈较迟。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信息来源和传递绝大多数依靠乡(镇)政府和农经站提供,互联网信息查询服务功能作用发挥不大。

三、壮大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功能有效途径

在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指引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已成为定局,对现行农村金融服务网络进行完善和创新是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积极构建以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为主体与非正规金融有机结合的功能完善、分工合理的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才能形成有效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合力和农村经济发展有效动力。

(一)整合金融网点,发挥网络功能,培育市场竞争机制。在农村构建立一个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民间金融相结合的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是支持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动力源。(1)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要发挥主力军的作用,作好市场调研,进行支持农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加大信贷支农力度。在支农方式和观念上要不断创新经营业务由单一转向多元化发展,在农村中大力开发银行卡、购物卡、网银、手机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代理证券开户为主的中间服务,不断满足不同层次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风险防范。提高资本充足率改善自身经营,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加大宣传力度,树立良好形象。(3)农业发展银行应当健全和完善政策性金融服务功能,继续支持国家粮油储备体系建设,履行为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等政策性业务,要根据形势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充业务服务范围,积极开办粮油产业化经营贷款、重新进行市场定位,调整信贷结构,开办扶贫开发项目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农村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贷款业务,逐步将支持重点由农产品流通领域转向农业生产领域,使其成为支持农村发展的综合型政策性银行。()农村邮政储蓄银行与农村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合作,进一步加大邮储资金支农力度,加大农村金融服务的力度。()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有益补允,在农村金融市场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农村发展的实际,在资金、利率、税收等政策方面给予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以优惠政策,因此,应大力发展各类合作金融组织。如由农户自愿发起的资金互助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社,社员代表参与合作社决策,建立社员法人治理机构,有效建立其自我约束和自担风险的经营机制。加强政策引导,规范民间金融行为,通过经济手段使民间融资经营规范化、制度化,使农村金融网络产业逐步走向多元化和市场化以便更好为“三农”服务,为农村经济服务。

(二)加强基础建设,创建支付平台,提高结算效率。建设多层次的立方体支付清算平台,拓宽支付清算的服务范围。

1、进一步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加快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网络建设,利用跨行资金清算平台,整合现有的农村支付清算服务,把农村结算纳入现代化支付系统范围,积极推广跨行资金转账、集中代理收付、小额定期借记、通存通兑等业务,畅通农村地区支付清算渠道,为农村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支付清算服务,降低农村地区现金支付量,使农村客户能够方便快捷地办理各种支付结算业务,逐步建立适应多种农村经济活动和农民生活服务需要的科学、高效支付服务网络。

2、加快国库集中代收付业务的拓展工作,拓宽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服务领域,创新金融支付工具,简化定期借记业务手续,实现客户服务“一卡通”办理水、电、煤气、电话等公用事业服务费用和工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统筹等社会保障金的缴纳和发放,使千家万户真正享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的安全、便捷特色服务。

(三)建立和完善存贷款风险分散和保险补偿机制。

1、积极开发农业贷款损失补偿保险品种,对商业性保险公司按照农业保险的业务比重给予相应的保费补贴等优惠政策,进一步通过财政、税收、金融、再保险等经济手段支持和促进农业保险发展。鼓励农村金融机构代理农业保险业务,并对参加保险的农户实行保费补贴,引导农民参保意识。、实行银团贷款,分散贷款风险。对于一个生产周期长、奖金需求量大,用款集中的项目,可发挥团队精神,凝聚力量,由各金融机构共同提供农业贷款支持,做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建立信用担保补偿机制。高标准、严要求完善评估担保机制,设立由财政、企业、农村金融机构出资的信用担保基金,发展农村互助担保组织,以分散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建立存贷款保险公司。有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为稳定金融体系提供事后补救措施,也有助于农村金融机构防范金融风险。

(四)金融服务知识下乡,金融咨询形式多样内容新颖。

()提供银行业企业信息服务指南。从全县各金融机构概况、信贷程序、信贷条件、信贷新产品、承办部门联系方式提供服务,重点推介信贷新政策、新模式、新产品以及金融服务项目相关业务常识;()制作金融知识宣传慨揽。内容包括金融法律法规,提高农民法律保扩意识,外汇知识,宣传汇率变动对本国经济的影响。支付结算知识,提高非现金结算的比例。征信知识、建议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国债政策宣传,国债知识宣传、国债发行、兑付服务、国债反假服务,为广大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反假币知识,构建农村反假货币网络,反洗钱知识,净化农村货币市场等图文并茂的金融知识宣传单。()设立金融服务群众监督点。为了进一步使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在辖区内设立不同层次的群众监督点,在各个不同行业聘请监督员,定期与他们进行交流,既可以听到基层国债投资者、广大储户、贷户的建议和呼声,又可以把有关金融知识带到农村。了解辖区金融知识宣传需求、效果及意见,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

()设立金融服务领导督导点。与政府有关部门、基层央行、税务、财政部门联合成立金融服务督察、督办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检查各个金融服务点的服务工作,接受农民朋友对金融服务、党风廉政、不正之风举报,使服务点的工作更加规范,服务措施更加完备,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服务范围更进一步拓宽。

(五)完善促进金融服务网络的金融生态环境。要建立起政府主导、横向联动和金融服务“三位一体”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机制,并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和监测,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量化考核,并不断健全金融生态环境法律基础,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的外部生存环境。首先,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是一种无形资产,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融资成本,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健全信用文化,广泛开展诚信宣传,强化农户诚信教育,培育农户的信用道德和信用精神,提高农户的信用素质。政府采用补助的形式开展对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培训,强化新型农民整体素质。另外,深化农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完善内部治理制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使企业真正成为合格的农村市场主体。尽快建设和健全企业和个人的诚信系统,加快诚信立法,实现银行、政府、执法部门间的社会信用信息数据互连互通,提高社会信用信息的共享程度。运用法律、制度、行政和经济手段,健全信息披露制度,规范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信评估等诚信机构,提升其公信力。建立农村信用的激励和惩戒机制,完善企业市场竞争和退出的公平环境,创造农村金融生态良性发展的诚信环境。其次,转换地方政府职能。政府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政府要加强对创建金融生态环境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指定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整体规划、目标、任务以及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切实转换服务理念,强化农村服务意识,严格依法行政,提高政务质量和效率。结合当地农村经济金融状况,加快支农金融相关的制度建设,并保证规章制度的完善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以有效保护农村投资者、存款者的合法权利。再次,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与支持力度。财政是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支撑。构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金融生态环境需要以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农业产业环境,投资环境和农村经济的运行质量。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满足农村金融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农村金融生态比城市金融生态相对脆弱,因此,需要加强国家财政与政策性金融对周期长、资金需求大的项目支持力度。同时,需要积极探索工业反哺农业,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可行途径与制度设计。

2.金融服务室功能 篇二

关键词:金融业支持,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政策建议

1 大胆探索重庆金融业监管系统改革试验, 为加快推进实施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提供良好监管环境

1.1 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职能作用

建议进一步强化金融监管职能作用, 不断强化宏观管理职能, 加强对全市范围内金融业各个行业主体的统筹监管, 促进资源配置最优化, 坚决防止一哄而上、恶性竞争。同时, 要强化行业监管职能, 加强对行业主体 (如银行、证券公司) 和市场行为的监督管理, 加大对金融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 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的扭曲现象, 维护健康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 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1.2 拓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渠道

大力拓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渠道, 利用债券市场满足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需求, 同时也可以促进债券市场发展和互联互通。尝试允许境内外上市以及正在排队等待境内上市的商业银行发行公司债券以补充资本。

1.3 探索建立严格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长效机制

建议探索建立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长效机制, 确保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快发展、稳健经营, 充分有效地调动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持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内生动力、服务活力, 将设立指标有针对性地向农业主产区与产业重点发展区倾斜, 让金融资源真正落地于实体经济, 避免金融“空转”现象。

2 最大化地用好用足重庆直辖行政体制和国家战略发展层面上的各种政策优势, 为加快推进实施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提供有利条件

2.1 持续利用好重庆行政体制优势

重庆是我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直辖后16年的行政体制改革对提升行政管理效率、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强大作用。因此, 建议持续利用好重庆直辖行政体系优势, 进一步提升“扁平化”管理效能, 助推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 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2.2 持续利用好重庆国家战略定位优势

重庆是国务院定位的五大国家中心城市, 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以及政治、航运、文化、科技、教育、通信等中心, 全国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中心, 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与此同时, 重庆还先后获得了城乡统筹实验区、保税区、两江新区的规划建设批复, 具备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大城市中不可比拟的国家战略定位。因此, 建议持续利用好重庆在国家战略定位中的各种政策优势, 加强国内外各方联系联络, 尤其是与沿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金融机构交流合作, 达成类似于“渝新欧”联运项目一样的跨地区跨国家合作项目, 为重庆金融业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2.3 持续利用好重庆西部大开发政策优势

重庆位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核心地带, 同时也承担着三峡工程建设、移民以及解决后续发展任务, 因而重庆享有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和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的资金支持。因此, 建议充分利用好西部大开发机遇及税收优惠政策, 加大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来渝设置分支机构或者中国西区总部。同时, 充分利用三峡工程后续建设机遇, 争取国家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的建设资金成立专项基金, 直接或间接的刺激重庆经济金融发展。

2.4 持续利用好重庆创建新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竞争优势

重庆是我国中西部最早对外开放的大城市, 先后成为我国第一个计划单列市, 内陆唯一直辖市, 第一个省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第一个内陆国家级新区, 一直以来都勇于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先行先试。因此, 建议重庆持续充分利用好自身“改革探索试验”的领先优势, 借鉴上海自贸区和深圳前海自贸区的发展经验, 争建内陆新型自由贸易试验区, 进一步推动重庆金融中心建设。

3 创建新型内陆金融与自由贸易综合试验区, 为加快推进实施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提供强力支撑

3.1 在金融自贸区内积极引导民间金融健康发展

建议重庆探索创建新型内陆金融自贸试验区, 并在金融自贸区内积极引导民间金融健康发展。具体而言, 一是要建立可量化的鼓励政策, 引导民间金融进入自贸区内服务实体经济建设;二是要完善金融信息平台建设, 尽快完善中小企业的征信体系建设;三是要优化民间金融发展的地方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 解决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纠纷, 促进民间金融有序发展;四是要建立比较完善的民间金融风险控制和转移机制, 促进民间金融健康稳定的发展。

3.2 建立以负面清单原则为基础的准入审批机制

借鉴上海自贸区在金融业准入审批机制方面的改革经验, 结合重庆本土实际情况, 建议推动重庆金融业准入审批机制改革。可以考虑以探索实施负面清单原则为突破口, 将监管机构的工作重心从重审批转向重服务, 从事前审批转向事后监管, 从静态监管转向动态监管和及时监管, 从而发挥金融改革红利作用, 改善各大功能区投资条件、吸引国内外资金助推五大功能区域建设。

4 强化政府对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支持力度, 为加快推进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提供良好政府服务环境

建议进一步强化政府支持金融业改革发展、助推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实践的奖励力度。政府可以通过专业机构对各家金融机构支持服务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执行能力、执行结果进行年终评比, 由财政列出专项资金用于奖励支持服务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金融机构, 充分有效调动金融业实践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积极性。

5 建立完善金融业改革发展多方合作共赢长效机制, 为加快推进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5.1 依托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构建良好金融业发展秩序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重庆市要积极主动、认真实践“依法治国”理念, 大力维护金融秩序。建议由市政府牵头成立重庆打击金融领域犯罪工作领导小组, 降低重庆金融业支持服务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实践的风险成本。通过成立重庆打击金融领域犯罪工作领导小组, 明确职能职责任务, 建立制度性地打击金融犯罪长效机制, 真正为金融业支持服务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实践排忧解难, 切实帮助金融业降低风险成本, 减轻经营压力、增强发展动力, 维护好金融业发展秩序, 构建良好金融业发展环境。

5.2 建立、优化社会诚信信用体系

一方面, 建立和完善金融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契约等, 出台相应的信用体系建设规章和标准, 健全覆盖社会成员的信用记录和信用基础设施网络, 探索建立综合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等方式, 完善社会信用服务体系。另一方面, 各行业要积极开展诚信宣传教育和诚信自律活动, 在全社会树立诚信文化理念、弘扬诚信传统美德, 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

5.3 加强窗口指导, 建立银、政、企沟通交流信息平台

建议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 建立政银企沟通交流组织体系, 成立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域发展的政银企沟通交流工作小组。建立日常联系机制, 定期召开政银企恳谈会、联席会, 通报五大功能区域阶段性工作目标及重点、地区经济发展形势、产业发展情况及有关政策情况, 政府部门向金融机构介绍企业市场融资需求, 金融机构根据市场融资需求提出建议、推介创新产品和服务, 发布金融市场信息, 同企业对接项目, 根据企业需求提出金融支持方案。同时, 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奖励创新和风险共担机制, 使政、银、企信息交流平台能够长效发展不断完善, 从而实现政府引导、银行支撑、企业发展三方无障碍对接, 促进银企诚信合作, 实现双赢, 共同助力五大功能区经济发展。

5.4 建立五大功能区域发展的金融产品承销高效机制

一方面要鼓励本地法人金融机构争取各项承销商资质, 扩大本地券商推动力。另一方面要利用互联网平台, 跨越金融机构网点地域局限, 实现重庆金融产品的全国化销售。

5.5 建立五大功能区域发展的金融服务社会责任长效机制

5.6 建立金融债权维护长效机制, 严厉打击逃废贷款债务行为, 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

建议由人民银行牵头, 落实金融债权管理机构, 组织各金融机构检查改制企业金融债权落实情况, 监督改制企业落实金融债权。通过建立企业改制的监测及报告制度、设置“逃废债企业名单”、完善对客户开户和贷款等服务的信用审查制度、建立金融债权管理责任制, 将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及具体岗位, 并加强考核, 并对玩忽职守、弄虚作假, 逃废金融债务行为的责任人要追究刑事责任, 全面形成金融债权维护长效机制。

5.7 建设安全监管区域, 优化金融投资环境, 打造“资金洼地”效应

3.金融服务室功能 篇三

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在工业化、城市化及信息化时代体现更为突出。近3年是泸州银行业信贷投放迅猛增长的3年,也是泸州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步伐的3年,2012年泸州实现了主城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00万人的双百目标,金融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彰显。在这个过程当中,泸州市委、市政府围绕建设川黔滇渝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全面加快了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实施步伐,全市金融业按照构建川黔滇渝结合部金融服务中心的配套发展方向,不断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和自身发展的跟进力度,通过积极完善促进金融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金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有利促进泸州经济、金融形成了又好又快的互推发展态势。

建设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现代金融服务予以支撑。经过近年的发展,泸州已初步形成了业态完整、功能齐全的金融体系,为加快建设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奠定了基础。截至到2012年末,全市银行业各项存款、贷款余额分别比2003年增长3倍、4倍,存贷款增幅居全省市州前列。至2013年3月末,全市银行业机构类型已有政策性银行、大型国有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邮储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筹)、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共8类18家,营业网点数达到594个,从业人员达到6033人。

区域经济的竞争从某种程度讲首先是金融业发展的竞争,尤其是随着现代服务业深入发展,如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更加突出的摆在我们面前。如何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打造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是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一个战略选择。当然,我们也深刻地知道,泸州的金融业发展,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从省内周边看,宜宾作为万里长江第一城,正在紧密锣鼓地实施打造川滇黔结合部中心城市及金融服务中心的战略规划;内江正在实施构建成渝经济区结合部金融中心规划;自贡有组建川南区域金融中心规划。省外周边的遵义、毕节、昭通等市也有类似的中心城市及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战略实施。

泸州要建设成为川黔滇渝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客观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从经济总量上看,泸州2012年GDP总值还低于宜宾、遵义,和内江、自贡等相比也没有明显的优势。从发展速度上看,在某些领域还达不到全省的平均水平,2012年主城区虽实现了“双百目标”,但城市的区域首位度不高,覆盖能力不够强的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现有的产业优势向城市辐射力转化方面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从金融机构集聚的服务功能看,泸州金融机构类型及人均营业网点数量与发展快的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金融机构业务种类相对比较单一,业务开拓创新的能力有待加强。从金融市场组织体系建设情况看,货币、资本、保险等金融市场的发育还很不完全,除银行业的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是法人机构外,其余银行机构和证券业、保险业机构都是分支机构,金融财务公司、信托公司、租赁公司、投资基金等机构组织还是空白。从金融改革情况看,地方中小金融机构资本充足仍待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法人治理结构、内控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从金融发展环境看,吸引金融机构发起、进驻及吸纳金融人才的引力还不够强。

早在2011年,笔者就在泸州第六界政协会上提出“汇集金融资源提升金融服务,打造泸州金融一条街”为中心议题的提案,这个提案得到了市政协采纳,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得到了全市金融机构和实业界的积极响应。新一届市委、市府提出“六个突破、四年翻番、九大产业、五大中心”等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把金融业作为九大加快发展产业之一,对区域现代金融服务中心作为五大中心建设之一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对银行业发展就明确提出了到2016年力争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300亿元以上,即在2012年末630亿元的基础上实现翻番目标。这对泸州市银行业既是挑战,也是发展机遇。为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泸州金融界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政策支持。当前,笔者认为在加快泸州金融业发展和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建设这个课题上,可以考虑提出打造泸州金融产业园区的这个构想。

泸州金融产业园区可参照泸州酒业集中工业园区的构建模式,打造形成集合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期货(白酒)、地方准金融机构、金融服务中介等金融产业链密集的金融产业区,以形成现代金融服务组织体系齐备、服务高效、功能聚集实现规模效应并具有区域竞争和辐射强力的中心高地。当然,这首先需要获得政府的强力引导、推进和政策支持。一是从金融产业园区这个平台建设上对入住的金融企业从存款支持、资产置换、税费减免等方面予以政策激励支持;二是对金融人才引进方面给予薪酬、住房等方面的优扶吸引;三是对市外入住金融机构给予500强企业类似的招商引资待遇;四是对金融产品创新、机制创新和做出重大贡献的金融企业给予重奖鼓励等等。通过市委市政府、金融界、实业界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推动,建设泸州金融产业园区这一设想是可以实现的,金融产业的大发展必将带动经济建设的大繁荣,必将在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大突破四年翻番”战略目标进程中发挥重要支持作用,进而推动泸州建设川黔滇渝结合部中心城市这一目标早日实现。

(作者系中国银监会泸州监管分局局长)

4.金融服务室功能 篇四

最近十年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完善大踏步发展的十年,社会保障的待遇水平不断提高,社保基金的收入、支出以及结余水平每年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国家层面的社会保障建设正通过顶层设计、不断加大的财政投入扩面、提质,对于银行服务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与扩大。在此过程中,大量的金融服务需求被提出,参保人对于社保金融服务也有了更多的要求与期待。

据悉,建行密切跟踪,积极响应,依托自身覆盖全国、功能强大的信息系统与支付结算系统,为各级社保客户提供多样性、个性化的金融服务。2012年3月,东莞市社保局与建行东莞市分行等6家银行分别签署了《东莞市推行社会保障卡工作协议书》。这也就标志着建行东莞市分行成功取得东莞市金融社保卡代理业务资格,服务东莞民生又添新篇章。据了解,截至目前,建行东莞市分行已经发行了社保金融IC卡达160万张。

建行东莞市分行方面表示,建行作为社保业务承办银行,一贯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致力于为市民提供更专业、便利、优质的银行服务。为减少市民身上卡片多、种类多的烦恼,建行对社保卡进行了整合,社保卡一卡多账户,功能强大,应用广泛。

据介绍,建行社保卡具有综合的社保功能:即具有社保信息管理、就医结算、社保缴费、待遇领取以及相关政府部门信息查询及业务办理等政府应用功能。同时,还具有丰富的金融功能:除具有普通储蓄卡的存取现金、转账结算和购物消费等基本功能外,还具备综合理财功能,如具有多币种的活期、定期存款账户,基金、黄金、理财产品等功能,并可选择多种自动转账签约服务,灵活调度资金。

此外,建行社保卡可作为代发工资账户、约定公积金自动转存账户,也可用于代收代付各类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费用,为市民办理各种社会事务提供便利。

建行东莞市分行相关负责人透露,随着全国统一标准的金融社保IC卡推广使用,为便于广大市民办理社保卡业务,建行所有网点均已开办社保卡业务,市民选择就近的任一网点均能办理社保卡相关业务。目前,建行已完成社保卡相关的系统建设工作,为进入全面发卡阶段做好充分准备。

按照规定,客户个人或参保单位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服务点或建行东莞市分行服务网点发起申请。没有在单位办理申领的人员可以按个人零星申领方式申领,个人可携带有效证件到建行在莞各营业网点进行办理,并填写申请登记表,该申请表包含银行卡申请所具备的信息,客户需签字确认。客户个人或参保单位在向服务点成功提交申请登记表等相关资料的30个工作日后,凭本人身份证原件到发卡银行社保卡领取网点领卡,领卡后,持卡人应尽快到该行网点进行激活和改密,以确保本人信息资料安全及卡片正常使用。而对于参保单位,除了自行到各网点办理社保手续外,建行可以提供上门的激活服务,省去企业员工来回奔波的烦恼。

事实上,建行东莞市分行立足民本,关注民生,有着与政府合作的丰富业务经验,专业的服务团队,成熟的运作体系。前期建行东莞市分行已完成金融IC卡的用卡环境改造,并在原建行龙卡系列产品基础上推出龙卡系列金融IC卡产品,金融IC卡使用环境已十分成熟。

建行金融IC卡采用高端IC芯片卡,不仅有原磁条卡的各种金融服务功能,而且有更加可靠的性能和更快捷的处理速度。同时金融IC卡也支持非接触使用。对比磁条卡,金融IC卡卡片的防复制和防伪造能力大大提高,可有效杜绝伪卡的产生和使用,确保持卡客户资金和信息安全。据介绍,今年建行对新办理龙卡系列金融IC卡产品的客户,免收首年年费和卡片工本费,其中金融社保IC卡年费全免、卡片工本费免费。

5.金融服务室功能 篇五

141090046 金融学胡景轩

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大致可分为融资流动性(非系统性)和市场流动性(系统性),适度和充分的流动性意味着能以较低的成本投融资,能以低成本进行不同资产的转换,不同资产交易的市场体系的成熟和完善,金融、经济资源配置的高效率。同时,不足或过度的流动性也将放大风险隐患,甚至引发灾难性后果。

流动性功能为市场带来的最大积极意义,也是金融市场为整个经济体系带来的最大积极意义在于,通过某种形式的信用保证(国家、公司等给出),投资者们相信自己投入金融市场中的资金可以以一个合理的价格顺利变现,让投资所用资本可以较快转换成消费所用资本或是另一种形式的投资。只有具备了充分流动性的市场,才是投资者们信任且敢于进入的金融市场。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系的发展演变为例,从1990到2010年,中国的货币供应量M2增长了46.5倍之多。暂且不论货币供应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且信用体系尚不健全的时代,正是大量流通货币构成了经济增长的基石;另一方面,在1989-1991、1993-1996等经济出现过热乃至“泡沫”趋势的时候,适当收紧并受控的流动性也及时刹住了经济泡沫化的进程,确保了中国经济稳定持续增长。在全球市场复苏缓慢的今天,中国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降息降准等措施进一步释放流动性,无疑也是适度流动性在金融市场中发挥积极功效的一大明证。

谈及流动性功能带来的风险,大体可分为流动性短缺危机和流动性过剩危机,在此便以近几年来世界各地的经济、债务危机为例分析一二。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之后国家主权信用等级急剧下降,大量资金外逃,大量银行出现挤兑浪潮。在此背景下,希腊各银行所需紧急流动性规模骤然上升,以致濒临破产边缘,最终在国际社会(主要为欧盟成员国)付出了数百亿欧元代价之后才得以缓解这场流动性危机。2008年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其根源背景之一便是流动性过剩,为了追求利润的高速增长,商业银行出现了过度竞争、盲目放松信贷标准等行为,最终导致风险急剧放大而引发危机。仔细分析,流动性过剩下商业银行过度竞争导致信用风险急剧膨胀、信贷模式和投资模式愈发多元化(追求高风险高收益),整个市场的银行家们不惜代价寻找低利率情况下得以盈利的手段,而利率提高时这种手段顿时难以为继,无限放大了系统性风险。综上所述,我认为流动性危机的爆发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流动性过剩情况下骤然收紧(或并未收紧,只是难以持续注入流动性)导致的流动性短缺危机(市场恐慌,“现金为王”心理当道),如美国次贷危机、1929大萧条等;另一种限于能力无法详细论述,即由于恶性通货膨胀导致的无法控制的流动性过剩危机,如津巴布韦前些年的货币体系崩溃。

接下来简要分析融资流动性相关内容。合理的融资流动性对于一个公司的发展壮大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如近期我国军工产业通过一系列拆分整合形成了诸多新公司,中航旗下负责研制航空发动机的数个公司得以借助股票市场独立融资,获得丰富的资金支持,这对我国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研发有着极大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在缺乏业绩基础的情况下盲目扩大规模,极易导致资金链断裂,放大风险隐患,乃至导致流动性危机。爆发于数月前的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兑付危机带来了极大范围内的负面影响,其本质原因就是泛亚无力支付投资者的回报和委托费,只能以新投资者的钱补偿老投资者,最终引爆挤兑狂潮。我认为,泛亚事件是近期来最为典型的融资流动性危机之一。

以上是我对于金融市场流动性功能积极功效和可能带来的风险(负面影响)的总结。以下是我对于金融市场风险分担功能的一些认识。

金融市场上的风险是一种常态,是交易因事后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结果(风险损失或风险报酬),所以管理风险是风险承担者必须面对的问题。金融风险主要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按承受主体不同又可分为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非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市场作为交易发生的场所,天生具备实现不同主体之间风险分担的功能。风险分担功能的积极功效主要体现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内国外投资者可以自由投资,通过金融投资一个国家能够将某些收入风险转移到国际市场中,国内的稀缺资源可以从国际市场获得,国内的优势产业和资源可以走向国际市场,从而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上优化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获得更高的经济福利。在这方面,我国的改革开放可谓世界级的例证。从改革开放初期单一的投资手段到如今股市、债市、大宗商品、外汇、期货期权种类齐全,投资者们借助流动性的提升得以更方便地将资本配置在不同交易市场中,从而有效避免了非系统性金融风险。与此同时,中国央行获得了充沛的外汇,使之能在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中运用大量外汇对冲操作,有效稳定了经济运行,防范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6.金融服务室功能 篇六

——淮南矿业集团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耿梦济

建于1903年的淮南煤矿,在新中国成立的六十年中,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淮南矿业集团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仅用六年时间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使这个百年矿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淮南矿业集团正围绕建设煤电为主具有金融功能的新型能源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为百年老矿准备百年产业。

做强煤炭主业 奠定亿吨级煤电基地基础

2002年下半年,淮南矿业集团抓住煤炭价格较为有利的机遇,遵循煤炭产业发展规律,科学安排生产力布局,明确提出“建大矿、办大电、做资本”的发展战略,规划出2003年到2012年企业十年的高速发展期,其中前五年为第一轮发展期,后五年为第二轮发展期。同时,率先在安徽省和煤炭行业中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并获得批准,被国家列入13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和6个煤电基地之一。科学界定了淮南新型能源基地的基本特征是“一先进三保护”,即发展先进生产力,保护生命,保护资源,保护环境。

从2002年开始,淮南矿业集团采用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技术,建设现代化大型矿井,用五年时间新建了6对生产矿井,总规模4600多万吨。并对7对生产矿井进行技术改造,使矿井生产能力由3000万吨提高到3400万吨,单产突破10万吨/月,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95%,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80%。淮南矿业集团拥有张集、顾桥、谢桥3座千万吨以上的矿井,产量规模由一个持续五十多年千万吨的煤炭企业,发展形成亿吨的规模。2008年,企业煤炭产量达到6043万吨。今年上半年,已产煤3412万吨。预计到2012年,企业原煤产量将达到1亿吨,国家级新型能源基地初具雏形。

淮南煤炭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安徽省煤炭工业的发展,从一度是行业中最困难的企业之一,发展为目前被国家列为晋、陕、蒙之后的第二大煤炭生产基地。如今,安徽是国家煤炭“十一五”规划中五个快速增长的省份之一,煤炭工业已经成为全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大大提升了安徽省在国家能源战略中的地位。坚持产业融合 创建“煤电一体化”新模式

淮南矿业集团在加快亿吨煤炭基地建设步伐的同时,在全国率先打破行业和区域界限,大力延长和拓宽产业链,实施产权衔接、产业融合,组建煤电一体化公司,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煤矿“办大电”的历史性突破,创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模式——“煤电一体化”。

2007年7月26日,一个载入全国煤电企业发展史册的日子:由淮南矿业集团和上海电力公司合资建设的、国内第一个均股合资、煤电一体化的创新项目——田集电厂第一台60万千瓦机组正式移交生产投入商业运营。紧接着,10月15日,第二台60万千瓦机组又顺利通过168小时试验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至此,田集电厂一期工程全部建成。这标志着我国煤电行业创建“煤电一体化”获得圆满成功。

田集电厂的成功,不仅为传统的淮南矿业集团打开了开放办企业的窗口,也是淮南矿业集团科学发展的一次伟大实践。目前,煤电联营的“淮南模式”已经引起国内外众多煤电企业关注,为我国开创“煤电一体化”产业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以田集电厂建设为标志,淮南矿业集团推动了“皖电东送”战略的实施。他们还与浙江能源集团合作成立淮浙煤电公司,下属凤台电厂首期2×60万千瓦机组已于2008年投入运行,二期两台60万千瓦机组建设已列入安徽省和国家发改委“十一五”项目。

2007年底,淮南矿业集团潘三低热值煤电厂获得了国家发改委核准,企业在自主办电方面又取得重大突破。目前,潘三电厂已经开始并网发电。淮南矿业集团积极探索“以资源换技术、以资源做资本”的资本运作新路子。截至2009年6月底,淮南矿业集团在淮南地区以外参股电厂已达820万千瓦,加上淮南本土240万千瓦的机组,目前淮南矿业集团已形成1060万千瓦的电力权益规模。三年以后,淮南矿业集团的全体职工不仅可以享受到煤矿发展的成果,还将享受到电力发展的成果。

制服安全“杀手” 破解煤矿瓦斯治理世界性难题

历史上,淮南矿区曾是瓦斯事故重灾区。1980年到2002年间,曾发生瓦斯爆炸事故17起,死亡392人。“瓦斯不治,矿无宁日”。一场“高投入,高素质,强技术,严管理,重利用”全面治理瓦斯的攻坚战在矿区范围内打响了!

2002年以来,淮南矿业集团认真总结瓦斯治理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瓦斯综合治理的基本思路,实现了煤与瓦斯共采。通过煤气共采、以抽保用、以用促抽等有效措施,将抽采的瓦斯作为洁净能源进行利用,从而实现了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截至2008年底,淮南矿业集团已建成了总规模为23万立方米的瓦斯储气站,居民燃气用户已达3.9万户,到2010年达11万户。同时,改造了8台共28吨燃煤锅炉为燃瓦斯气锅炉;建成9座总装机规模为20632千瓦的瓦斯发电站,与鲁尔集团合作的潘一热电冷联产项目,开创国内瓦斯利用热电冷联产项目的先河。

由于瓦斯得到充分利用,瓦斯事故大幅下降,煤矿安全状况大为好转。2008年企业百万吨死亡率仅为0.13,比历史上百万吨死亡率4.8,下降30倍以上。淮南矿业集团下一个奋斗目标是,到2012年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0.03,达到同等条件世界先进水平。

如今,在淮南矿业集团,瓦斯已从昔日的“煤矿安全杀手”,变为每年可为企业直接创造产值达1亿元以上的清洁能源,淮南矿业集团的瓦斯治理和利用,已成为令全国乃至世界瞩目的先进典型。

2002年以来,淮南矿业集团形成的《瓦斯治理理念20种》、《瓦斯治理技术50项》、《瓦斯治理做法50条》等一整套的制度理念,在全国推广。2005年4月,国家有关部门在淮南矿业集团召开了全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现场会。2005年12月,中国第一个设在企业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淮南矿业集团挂牌成立,这标志着淮南矿业集团的瓦斯治理技术位于全国先进水平。2006年,国家发改委批准在淮南设立第一个瓦斯治理技术工程服务公司,承担全国煤矿瓦斯治理技术和管理培训任务,每年召开一次中国(淮南)煤矿瓦斯治理技术国际会议。2007年,国家煤矿瓦斯防治部际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总局联合在淮南矿业集团举办瓦斯治理培训班,全国46户瓦斯重点监控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等齐聚淮南,参加培训学习。2007年10月和2008年10月,中国(淮南)煤矿瓦斯治理技术国际会议先后在淮南矿业集团召开。2008年5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专门下文,要求全国各有关单位推广应用淮南矿业集团整理的《低透气性煤层群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关键技术》。2009年7月,全国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示范工程关键技术研发和装备研制项目现场检查和总结验收会,在淮南矿业集团召开。

心系全体职工 启动全行业最大棚户区改造工程

2003年,淮南矿业集团启动了中国煤炭行业最大的棚户区改造工程。五年内新建了26个小区、近500万平方米的住房,解决了3.47万户棚户区居民的住房问题。今年,矿业集团又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抢抓机遇,及时启动二期工程,企业计划再用3年时间,再建350万平方米住房,彻底解决煤矿棚户区住房问题。现已启动180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工程,首批6个项目已于今年6月开工,2011年将基本完工。已建成的安居工程,其规模之大,标准之高,在行业第一,既结束了矿工几代人无房住、住房难、住房差的历史,又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扮靓了能源城市的面貌

履行社会责任 开创修复资源枯竭矿区环境的先河

泉大资源枯竭矿区是淮南矿区建国前开采并已报废30多年的老矿区,占地范围约22.2平方公里。区域内,报废矿井沉陷区面积大、废弃采石场众多,由于历史的变迁,法人的消失,城市不管,企业不问,从而形成了大面积的“城市荒地”,严重影响了淮南中心城区的生态环境。淮南矿业集团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主动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对泉大资源枯竭区进行统一规划,目标是建成以“山、水、林、居”为特征的最佳人居环境,为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提供示范。

为此,淮南矿业集团提出了“变被动治理环境为主动经营环境”的理念,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环境修复面积之大、投入之巨,开全国矿业城市之先河。总投入高达100亿元,其中用于山、水、林等环境恢复到原生态占70%,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和房屋开发占30%,25万居民直接受惠。工程预计到2010年基本完成。一期工程共投资1.2亿元,绿化造林总面积67.6公顷。目前,大通湿地公园、老龙眼生态公园、洞山环境修复区等绿色工程项目已全部完工。

资源枯竭矿区的修复与开发,不仅解决了“城市荒地”的问题,而且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建立绿色环保新型能源基地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2006年6月,国家发改委下文将泉大资源枯竭矿区环境修复与开发项目列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支撑项目,此项目在煤炭行业和资源型城市中具有示范意义。

实施地企统筹 探索采煤塌陷搬迁与新农村建设新路子

从2002年开始,淮南矿业集团将采煤塌陷搬迁安置与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在阜阳市颍上县迪沟镇成功进行了地企统筹试点。目前,完成塌陷区4500余户约16000余村民的搬迁安置,节约用地1500亩,解放压煤量2.1亿吨,成功解决了煤矿发展、新农村建设和采煤沉陷的问题。如今的迪沟镇,新城区面积45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64.76万平方米,城镇化水平由1995年的26%提升到50.9%,森林覆盖率达54%,经过企地多年来共同努力,迪沟镇现已建成集住宅、商贸、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的小城镇,被国家发改委命名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被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镇”,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镇”,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风景区。

淮南矿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源说:“多年来,我们与所在市、县共同探索地企统筹新路子,把采煤塌陷搬迁与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迁村入镇、迁村扩镇、迁村建镇,实现一次性城镇化,妥善解决塌陷搬迁问题,努力做到‘建一矿、兴一镇、富一镇’。”

截至到2008年,淮南矿业集团为所在的县、区,已经建成15个新村、镇,搬迁135个自然村,安置2.3万户村民,节约土地8000亩,解放压煤量20亿吨。

淮南矿业集团提出的地企统筹发展的命题,在国内企业界尚属首例,得到了安徽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充分肯定。2006年12月,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国家煤监局煤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联合调研组认为:淮南的市矿统筹发展,基本代表了中国煤炭行业发展的道路和方向。2007年6月,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现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参加在淮南召开的建设和谐矿区座谈会上强调:淮南的市矿统筹,和谐发展,符合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两个战略思想,是一个值得在全国大力推广的非常好的经验。

所有这些,都是有着百年历史的淮南矿业集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结出的可喜硕果,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凸现的亮点之笔、精彩之作。

7.金融服务室功能 篇七

一、金融中介理论的演进及金融中介的一般功能定位

金融中介理论的主要问题就是要解释“金融中介机构为什么存在、发展, 它具有怎样的功能”, 有关文献相当繁杂, 而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分界点就是把交易费用和信息成本作为分析研究的核心问题。正是依据此分界点, John Chant (1989) 将金融中介理论分为“新论”与“旧论”, “旧论”认为金融中介只提供资产转型服务, 是被动的资产组合管理者, 而“新论”是着眼于探究金融中介为什么存在的理论, 核心是引进了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本文将在参照“新旧论”划分的基础上, 根据金融中介理论的演进顺序来展开论述。

1. 古典的金融中介理论和银行的信用媒介、信用创造功能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关于银行信用本质和作用的理论包括信用媒介论和信用创造论两个对立理论。信用媒介论认为银行的功能在为信用的提供作媒介, 银行通过信用的媒介, 能转移和再分配社会现实的资本, 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李嘉图、约翰?穆勒等。而信用创造论认为银行的功能在为社会创造信用, 银行通过信用的创造能为社会创造出新的资本,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约翰?劳、麦克鲁德、熊彼特等。无论是信用媒介功能还是信用创造功能, 实际上只是说明了银行的部分职能。

2. 新古典经济学中的无金融中介现象

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模型理论 (Arrow-Debreu Model, 简称A-D模型) 假定厂商与家庭可以无限制进入完全的金融市场, 即没有交易成本和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 金融市场完全可以有效地配置金融资源, 达到帕累托最优, 因而不需要金融中介机构。这一理论是基于对现实世界高度抽象的理想模型, 但大量的实际运作却偏离了这一理想化假设。从这个意义上,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兴起可以视作是对A-D一般均衡模型的突破, 以后的研究者正是在对上述假设进行修正的情况下, 从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等角度研究金融中介存在的原因。

3.20世纪初至60年代的金融中介理论和银行的资产转换功能

20世纪前期, 金融中介理论的研究进展不大, 最有意义的是Fisher (1930) 的内部信贷市场观点, 理论界普遍认为这一贡献开启了金融中介重要性的理论闸门。后来, Fisher的观点得到了Gurley&Shaw (1956) 的进一步深化, 他们在《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and the Saving-investment Process》一文中论述了金融中介的资产转换功能。认为金融中介的基本功能是通过发行间接证券, 在储蓄者和借款者之间进行资产转换。由于该理论不仅揭示了金融中介具有基本的资产转换功能, 而且还进一步分析了银行与非银行金融中介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对后来的相关研究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而他们也被当作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先驱。

4.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现代金融中介理论

随着交易成本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应用于金融中介的研究中, 对金融中介提供的各种服务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 形成了基于交易成本、信息成本、风险管理和参与成本及金融中介的“功能观”的种种金融中介理论, 下面逐一进行论述。

(1) 基于降低交易成本的金融中介理论和银行的规模经济效应

Gurley&Shaw和Tobin在阐释金融中介的资产转换功能的同时, 为降低交易成本说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Gurley&Shaw (1960) 在其著作《Money in a theory of finance》中提到金融中介机构可以节约交易成本。Tobin (1963) 在《Commercial Banks as Creators of Money》一文中也从金融中介发挥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的角度, 对金融中介的功能做了进一步阐述。其后继者G.J.Benston&C.W.Smith (1976) , Merton (1989) , Chant (1989) , Freixas&Rochet (1997) , Allen&Santomero (1998) 等也进行了探讨。

(2) 基于信息不对称、信息成本的金融中介理论和银行的信息处理及监控功能

运用信息不对称来解释金融中介的存在, 是20世纪70年代金融中介理论的热点。信息不对称分为事前和事后两种, 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两者都会导致金融市场失灵, 产生对金融中介需要。Leland&Pyle (1977) 在《Informational of Asymmetries,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一文中论述了资金借贷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其引致的逆向选择, 因此客观上需要专门提供信息的代理人。Diamond (1948) 在《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Delegated Monitoring》一文中对事后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提出了金融中介的委托监督理论。他认为金融中介就是通过充当被委托的监督者来克服信息解决道德风险的, 这种做法节约了对单个项目进行监督所造成的成本。Chan (1983) , Mishkin等人也进行了解释与描述。

(3) 基于消费不确定性的金融中介理论 (流动性保险理论) 和银行的流动性转换功能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另一个金融中介理论来自于对未来消费的不确定性。由于未来消费的不确定性, 消费者面临着流动性风险。流动性保险理论的代表人物为Diamond&Dybvig。在Diamond&Dybvig (1983) 模型中分析了金融中介在防范因消费需求的意外流动性冲击而造成的不确定性方面的作用。这一模型后来经过Bencivenga&Smith (1991) 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简化和发展, 在Bencivenga&Smith模型中, 金融中介的作用是提供流动性而不是克服信息摩擦。

(4) 基于风险管理、参与成本的金融中介理论和银行的代理交易、风险管理功能

与信息不对称紧密联系的还有一个问题, 就是金融中介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优势。20世纪70年代以来, 金融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结构发生很大变化, 金融市场更加完善, 交易成本也降低了。但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扩大并没有使人们对金融中介的依赖程度降低, 反而参与金融市场的方式急剧转向通过各种金融中介。事实上, 金融市场广度与深度的扩展正是金融中介和企业增加运用创新的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结果。Santomero (1984) 基于TobinMarkowitz资产组合模型发现, 由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不同, 中介机构便要在投资者之间发挥风险转移的功能, 以便使整个社会的平均风险水平下降或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Merton (1989) 认为金融中介的一个功能是具有在不同参与者之间分配风险的能力。Allen&Santomero (1998) 在归纳银行新业务后认为, 风险管理已经成为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的主要业务。

参与成本是和风险管理相联系的一个概念。Allen&Santomero (1998) 认为, 原有的金融中介理论视野过于狭窄, 需要用风险管理和参与成本来解释现代金融中介的存在。所谓参与成本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花在参与风险管理和决策上的时间;二是指由于金融创新, 金融工具越来越复杂, 使得非金融从业人员了解金融风险交易和风险管理的难度也大大增加了, 投资者学习某种金融工具需要花费固定成本。虽然交易成本与信息成本可能已经大为下降, 但这两方面的原因, 使得个人参与金融资产交易和风险管理的成本大大增加。而金融中介作为专业机构, 可以利用其专业优势, 代理人们进行风险交易和管理, 从而大大减少参与成本。在这里, 金融中介的职能主要是代理金融资产交易和风险管理, 已不同于传统的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职能了。因此, 从参与成本的角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金融中介机构近年来发展变化的原因。

(5) 基于价值增值与客户导向的金融中介理论和银行金融服务功能的拓展

Scholtens&Wensveen (2000) 对上述Allen&Santomero的观点提出批评, 认为诸如共同基金和金融衍生工具等金融产品迅速发展的关键仍然是风险而不是参与成本。正因如此, 金融中介理论必须拓展其目前的研究边界, 需要一个解释有关金融创新和市场细分及其动态过程的理论。随着高质量的资产转换, 如到期日、流动性、风险、规模以及区位等, 金融中介增加了储蓄者与投资者双方的价值, 因此价值增值是现代金融中介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理应成为金融中介理论的核心, 价值增值是通过降低人们的参与成本和扩展金融服务来实现的, 基于此, Scholtens&Wensveen所谓的补充理论 (amended theory) 强调金融中介的顾客导向而不是信息不对称, 也就是说, 金融中介本身就是向顾客出售金融服务并从中获利的, 而传统理论所谓的节约交易成本, 消除信息不对称以及参与成本等则属于上述过程的伴随效应 (by-effect) 。

(6) 基于“功能观” (functional perspective) 的金融中介理论

Merton&Bodie (1993, 1995) 针对人们长期遵从的机构观, 提出了一种基于“功能观” (functional perspective) 的金融中介理论, 认为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较稳定, 但金融机构的构成及形式却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功能观首先要问金融体系需要行使哪些经济功能, 然后去寻求一种最好的组织机构, 而一种组织机构是否最好, 则又进一步取决于时机和现有的技术 (Merton, 1995;Bodie, 2000) 。金融中介功能观为解释当前金融体系结构的趋势性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大大地拓展了金融中介理论的视野, 从而把金融中介理论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尤其是博迪 (Bodie, 2000) 还曾专门以访谈的形式讨论过金融体系的功能观, 并涉及了功能观的中国意义, 对我国金融体系的整体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发展, 可以说是一个不断向一般均衡模型中加入现实因素的分析过程, 也是一个伴随着金融业的实践发展而逐渐深化的认识过程。首先是从金融中介发挥规模经济的角度解释金融中介的存在, 并初步涉及了交易成本的概念, 对金融中介的功能做了进一步阐述;接着随着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发展, 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成为新金融中介理论的核心概念。但是, 随着近十多年来金融的迅猛发展和金融中介新业务的拓展, 人们开始在交易成本之外, 从风险管理和参与成本的角度研究金融中介功能的转变。应该说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风险转移和管理构成了金融中介演化的客观要求, 随之发展起来的金融中介机构也就具有的相应的功能。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来看,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和中国前正推进的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具有相容性, 以金融中介理论为指导, 结合我国正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实情并适当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来设计我国的农村金融中介体系是有实际意义的。但是, 显然现代金融中介理论都是以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为前提的, 没有考虑到不成熟市场经济的制度背景和农户特性, 从这个角度来说,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就必须添加这些要素。

二、中国农村金融中介的功能定位及拓展

在长期金融抑制的经济中, 我国农村的金融市场是极不发达的, 在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银行类农村金融中介还会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占绝对优势。

1. 基于金融中介理论的一般显性功能定位

根据上述的金融中介理论, 金融中介一般具有信用媒介、信用创造、资产转换、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解决信息不对称、风险管理等功能。Merton&Bodie更是较系统地阐述了金融的六个核心功能:清算和支付结算的功能, 即为交易提供清算和支付条件;聚集资源和向企业提供间接融资服务的功能;提供跨时、跨地区、跨行业转移资源的服务;具有风险管理功能, 金融部门提供管理风险的服务;具有提供信息的功能, 为经济部门分散的决策者提供信息服务;提供解决激励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显然, 农村金融中介也应具有以上功能, 只是因为服务于农村和农民而更具有针对性, 我国也不例外。我国的农村金融中介体系是一种典型的不发达的、以银行中介为主的金融体系。这和1978年改革后农村经济形成了以农户、私人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的格局相对应, 农村经济对资金需求具有小额、分散、灵活、方便的特点, 不仅不能给金融机构带来规模经济收益, 而且由于分散性、收入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等因素, 又必然带来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这种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交易成本较高, 因此我国的农村金融中介必须也具有资产转换、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解决信息不对称、风险管理等一般功能, 我们把这些功能看作显性功能。

但应运而生的这些金融中介组织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却不尽如人意。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完成农村信用社脱离农业银行的改革后, 从理论上在我国农村金融领域中已初步形成了以合作金融为基础, 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分工协作的格局, 即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 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却出现了和发展农村经济相背离的情况:和小额金融服务特质最贴合的农村信用社合作金融性质逐渐缺失, 在片面追求盈利的目标驱使下, 考虑对小规模融资需求需要支付额外的信用评估与监督成本, 转而偏好与大规模的信贷需求建立联系;中国农业银行业务逐渐转向城市, 对农村的信贷支持明显减小, 而且在退出支持农村经济的同时还带走了大量的农村居民储蓄, 遍布城乡的邮政储蓄机构长期只存不贷, 也从农村吸走了大量的存款, 这就造成了农村资金的净流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面临业务单一、风险加大等困境, 支农作用日益弱化;民间借贷虽然由于其地缘和血缘优势, 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降低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等要求, 但由于游离于有效监管机制之外, 问题频出。可以看出上述农村金融中介组织在服务于农村和农户时出现了部分功能缺失。正是基于这种情况, 我国近年来进行了持续改革, 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已逐渐过渡到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邮政储蓄、农村合作基金、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小额信贷以及非正规的民间私人借贷等多种金融中介组织。尤其是2006年12月21日, 中国银监会发布《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若干意见》, 放宽了对村镇银行等五类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政策限制, 目的就是健全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的显性功能。

2. 基于中国农村及农户特性的隐性功能拓展

我们在理解农村金融中介组织显性功能的同时, 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发达国家是不同的, 西方发达国家农村城市化、农村生产工业化、商品化水平高, 而且农村领域就业人数少;而在中国, 随着乡镇企业和农村个体私营企业的兴起, 虽有大规模、专业性商品生产者, 农村富余劳动力也大量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但更多的仍然是分散的、零星的种植业、家庭经营及小商品生产者。农民 (农户) 行为特征将对农民 (农户) 的信贷行为和农村金融组织的功能定位有着根本的影响。从总体上讲, 研究农户行为的经典文献可以划分为两类, 一类是“理性小农”说, 代表人物为T.W.Schultz和S.Popkin。T.W.Schultz (1979) 认为农民比起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来毫不逊色 (1964) 。另一类是“道义小农”说, 代表人物之一J.Scott认为具有强烈生存取向的农民宁可选择避免经济灾难, 而不会冒险追求平均收益的最大化 (1976) 。我国农民普遍持有以家为核心的伦理观念且依附于土地, 广大的极其弱小的农户作为经济个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是非常脆弱和无力的, 而且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基于以上认识, 可以看出即便某些地方非农收入已经大大超过了农业收入 (如东南沿海一些省份的农村家庭) , 但广大农户仍是“非理性”的。这就要求农村金融中介尤其是新型的银行类金融中介加入新的功能, 诸如金融中介代替政府进行项目选择、经营指导、技术培训、信息传递、文化宣传等功能, 这些功能区别于一般的金融中介, 可以看作农村金融中介的隐性功能。在具体的操作中农村金融中介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利用相对发达而广泛的信息系统, 为农户提供急需的致富技术和信息, 帮农户找准新的效益增长点, 当好农民的致富参谋和金融顾问;还可以通过送知识进农户等手段进行文化宣传和技术培训等。

摘要:在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中介还会在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占绝对优势。本文在分析金融中介理论演进的基础上, 探索如何对中国农村金融中介尤其是银行类金融中介进行功能定位, 从而提高农村金融的效率, 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金融中介理论,农村金融中介,显性功能,隐性功能

参考文献

[1]秦国楼:现代金融中介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2年版

8.民间金融的经济功能分析 篇八

【关键词】民间金融;经济功能;作用机制

民间金融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一方面,在信贷政策日益严格,信贷准入条件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民间金融为难以从正规金融渠道获得融资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赢得满满赞誉;另一方面,诈骗、跑路、非法集资等问题的频频爆发,导致民间金融招来骂声一片,声名狼藉。在这种矛盾下,清楚地认识民间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对我们意义重大。

一、民间金融经济经济功能分析

金融功能,即金融的功效、效应、或者说作用。白钦先(2006)在总结金融功能的基础上,把金融功能划分为基础、核心、扩展、衍生四个层次并重新界定。本文试图通过借鉴其分析方法,并结合诸多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对民间金融的“经济功能”进行系统分析,从“功能观”的角度分析民间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具体作用机制。

1.基础功能——资金媒介

民间金融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资金的集聚及再应用的过程。动员储蓄,将社会闲散资金聚集于手是需要巨大成本的,这些成本又主要体现在克服信息不对称所花费的信息成本及交易成本上。与正规金融相比,民间金融多是建立在一定的血缘、亲缘或地缘等社会关系上,借贷双方间的社会关系及相近的地理距离使信息的获取比较便利,透明度也较大,一方面使得放贷人能更好地甄别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另一方面对借款人形成一定的自我约束,节约了放贷人与借款人之间的协调和监控成本,一定程度上克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息成本。此外,民间金融机构一般规模较小,操作简单,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不高,正是因为信息成本与交易成本的降低,民间能更好地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虽然银行、证券等正規金融机构也能过通过金融资产的创造将储蓄转化为投资。但是现行的利率水平远不能反映资金的利用价值,正规金融机构吸储能力不断下降。宏观调控政策作用进一步明显,商业银行信贷政策日益严格,信贷准入条件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更难从正规金融渠道获得融资。对于投资者来说,民间的高收益恰好提供了一个投资渠道,对于中小企业等融资者来说,民间金融不失为获得融资的一个好渠道。资金的供需状况进一步显示民间融资促进社会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功能。

2.核心功能——优化资源配置

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传统产业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正在减弱,经济薄弱环节的短板效应日益明显,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刻不容缓。但是金融业的发展却没有跟上优化经济结构的步伐,金融创新不足,二元结构失衡的矛盾突出,城乡间金融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的城乡二元金融结构、大中型企业与中小企业贷款分配不均衡导致的企业融资二元结构、全国性与地方性金融机构数量多少不均衡导致的金融组织二元结构等矛盾的存在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阻碍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也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优化金融资源胚子成了不容回避的问题。民间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满足,实际上就是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将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缓解,提升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力,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3.扩展功能—价格发现的功能

经济调节功能被定义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产业倾斜政策等通过金融体系的传导实现调节经济的目的。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并不是金融功能,只是通过金融运作发挥的功能。民间金融作为官方监管体系之外的金融

由于游离于金融监管体系之外,民间金融利率很少受银行利率影响,大多都是随行就市,较真实地反映出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及资金价格,发挥了利率的杠杆功能,具有市场利率的特性。我国正处于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而民间金融利率在一定范围内提供了一个市场均衡利率水平的坐标,对国家利率政策的制定、利率水平的调整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同时对于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等的市场定价,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4.衍生功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公布的数据,截至2013年年末我国私营企业数量为560.4万户,占内资企业总数七成,比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2008)年增加55.8%即200.8万户。2013年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对GDP贡献率已达60%。但是,由于规模小,实力薄弱,经营风险大,自身信用状况不稳定,以国有大型银行为主的正规金融机构往往对中小企业实行信贷配给,使得中小企业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间接融资。同时由于股票、债券发行条件高,较高的门槛阻碍了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取得直接融资。迫切需要发展资金的中小企业转而向低门槛的民间金融寻求融资,许多中小企业正是在民间金融的帮助下获得其第一桶金。

5.衍生功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显示出不平衡的特性,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大量改革发展实践证明,金融与区域经济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由于民间金融的借款人多为中小企业,所以民间金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多是通过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体现出来。民间金融多受地域性的影响,倾向于将资金流入当地企业。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我国区域经济结构趋同的趋势,推动了具有区域特殊的产业和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进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6.衍生功能—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民间金融历史悠久,历朝历代中都不乏其身影,不同时期的民间金融的发展往往也根源于当时特有的时代背景。近年来,金融抑制使我国处于二元化金融体系中,正规金融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无法充分地满足社会上巨大的资金需求,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民间金融的出现填补了正规金融的某些缺失,代替了部分本应由正规金融发挥的作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出自身的力量。同时,民间金融的出现也向正规金融的管理体制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挑战,有利于促进正规金融机构加快改革和创新,为整体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二、促进民间金融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1.完善民间金融法律体系,将民间金融纳入法制化轨道。当前我国针对民间金融的法规线条粗,不明晰,导致对于民间金融经营范围、合法与否、合理量刑等方面的判断都没有一个清晰可靠的标准,大量灰色地带的存在给予了民间金融一个风险滋生的温床。因此,必须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明确监管的对象和实施者,严格贯彻执行相关律令,使得民间金融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使民间金融在法制化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2.健全资本市场,增加民间金融投资渠道。在金融抑制的情况下,我国现行的利率水平满足不了居民的投资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将闲置的资金由储蓄转向民间金融领域,相对于我国民间资金的巨大存量来说,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还相对滞后,投资渠道的匮乏限制了民间金融的活力,必须为民间金融增加新的投资渠道,更好的发挥其投資效应。

3.促进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积极推进地方金融改革,吸引民间金融资金参股区域性中小型民营银行。同时,规范并推动非国有贷款担保机构的发展,鼓励银行与担保机构合作,利用民间民间金融的信息优势及正规金融的资金优势,使两者互相补充,共同发展。此外,在合作过程中,还应当促进双方交流,鼓励民间金融吸取正规金融的管理经验,转变其发展思路。

4.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肖(E.S.)和麦金农(R.M.)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正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政策推动了民间金融的繁荣发展。一味的对民间金融规模和利率的限制只会使其扭曲与异化,并不能规制民间金融的发展。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有利于降低民间金融的利率水平,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投机资金流入民间金融,降低民间金融的风险。利率市场化不但能促进整个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使资金流向最迫切需求的地方,也有利于民间金融自身的理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白钦先,谭庆华.论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金融研究,2006,(7):41-52.

[2]武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经验分析[J].金融研究,2010,05:58-68.

[3]杨龙,胡晓珍.金融发展规模、效率改善与经济增长[liJ].经济科学,2011,01:38-48.

[4]苏建军,徐璋勇.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理论与经验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4,02:139-149.

作者简介:

上一篇:被遗忘的美好六年级作文下一篇:学校安全工作开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