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感高三作文(共9篇)
1.夏感高三作文 篇一
夏木说:“他们说,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就是两个人彼此相爱,第二幸福的事,就是自己所爱的人,能够得到幸福,第一种幸福,我恐怕是没有办法得到了,那么,你帮我完成第二幸福的事,好不好? 我爱你,雅望。 所以,你一定要幸福。
看到这里的时候,眼泪就是那么毫无征兆地往下流,夏木,夏木,这个倔强到令人心痛的孩子啊,倾其一生去谈一场爱恋,却终究在遗憾中错过。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听到深爱着的雅望亲口对他表明心意啊。夏木死的时候,嘴角还留着一抹他生平少有的微笑,人们说,人在死前,是会看到自己一生中快乐的事情的,是雅望,让孤寂而又脆弱的夏木,体会到了快乐,还有弥足珍贵的,幸福。总是很难忘记,雅望在得知夏木的死讯后,那种绝望的心情,我甚至可以看见,雅望脸上的不可置信,还有令人心痛的逃避,夏木怎么会抛开她呢?他还要去看她设计的杏花公园呢,他说喜欢桃花,她就为他在杏花公园里种满了桃花,夏木不可能,不可能离开他的,不可能。
夏木,下辈子,你还会不会记得我? 最起码,我为你设计的杏花公园还在,中央的亭子,刻着我亲手写下的诺言: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 下辈子,你不来,我不老 下辈子,我们一定不可以再错过 下辈子,你一定不可以丢下我。 夏木,你现在相信了吧,我不喜欢小天了啊,我喜欢你啊 真的真的,很喜欢 可是你听不到了。。
痛苦流涕的同时不止一次怨过坏蛋曲蔚然,若是没有曲蔚然,该多好啊? 没有曲蔚然,真的会好吗?雅望和青梅竹马的小天会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而夏木,那个冷漠的少年,会继续隐忍地爱着雅望吗?就这样?幸福,但平淡。 这不是我想要的,也不是大家想要的。 每一个坏蛋的存在,都是为了证明每一个好人的存在。即使最后的结局,那样忧伤,那样令人心疼。毕竟爱过,刻在心里了,难以忘记了。所有的遗憾,在闭上眼的那一瞬,就都忘了吧,留下的,是曾经的相偎相依。这次的心痛,我想,很难忘记了,那个刻骨铭心的誓言,一次又一次的提醒我,不要忘记这个凄美的故事。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 一直一直,地老天荒。
2.夏感高三作文 篇二
一、课堂仿写训练是基础
仿写在《高考说明》中列于表述应用层级。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 在表述方面发展了能力层级, 主要考查学生根据具体的语境的语言实践能力。仿写课本中一些优美的语言样式, 是为了提升学生语言的基本功, 很有必要一试。
练习题目:仿照《赤壁赋》优美的语言样式, 写你熟悉的内容, 注意使自己的语言富于文采。原句:
“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厦口, 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1) ”, 此非□□□ (2) 之诗乎?□□□□□□ (3) 此非□□□ (4) 之□□□□□ (5) 者乎?
(明确: (1) 处引用诗句, (2) (4) 处填入该诗句之作者名, (3) (5) 处填入与作者相关的景与事。语句应表现出这个人物形象的品性或风格或表达某种哲理。)
例句:
1.“时运不齐, 命运多桀”, 此非王子安之诗乎?
饮贪泉而不贪, 处逆境而乐观, 此非子安之豁达之情怀者乎? (注:句子引用王勃之诗, 表达他的乐观豁达情怀。此文段适用于写“豁达”“乐观”“知足常乐”类话题作文。)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此非浪漫诗仙李太白之诗乎?
面对挫折, 笑对痛苦, 他拂袖而去, 遍访名山, 此非太白千古飘逸之浪漫情怀者乎? (注:句子引用了李白之诗, 表达了他面对挫折的态度。此文段适用于写“挫折”类话题作文。)
二、走进“书”本, 积累素材是关键
不少学生在写作文时都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 这就是因为平时不注重积累所造成的文思枯竭或捉襟见肘。走进“书”本, 这里的“书”本指的是语文课本, 它是一幅浓缩了中华五千年语言文化发展的画卷, 一批批古代文化名人纷纷走来, 他们各具风采, 在历史文化长河中给后人留下了一颗颗熠熠闪光的星星。走近他们, 便走进了一条永烛人类精神文明之路。
笔者回顾近几年来的高考话题作文, 其优秀作文无一不浸透着古代文化的精华。语文课本所提供的写作素材无不成为考生笔下的“亮点”。因此, 在花时间和精力从课外读本中选择素材的同时, 不可忽略课本的素材的积累、提炼和整合, 从而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为文章增光添彩。
活动设计:
1. 要求学生用一周时间徜徉教材, 撷取课本中古代文化名
人的素材精华, 阅尽他们的人生经历, 熟读他们的名篇名句, 探究作品蕴含的精神魅力, 充分做好阅读准备。
2. 在完成以上活动的基础上, 提出思考问题, 形成理性认识。
可设计这样的问题:
课本的古代文化名人中, 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人是谁?令你震撼的原因是什么?有何感想?请做简要分析?
要求学生用书面形式抒写心得, 巩固知识, 加深对作家作品的认识、理解和领悟。
教师同步活动:精心组织话题, 为学生写作提供话题。
3. 学生经历了阅读准备、抒写心得过程, 对高中语文课本
中的古代文化素材较熟悉、理解且有一定层次的体悟, 为了提高学生根据话题选择驾驭素材的能力, 提高对已熟记的课内素材的整合迁移能力, 可在课堂上展开写作实练来运用所掌握的素材, 设计题目如下:
下面提供了一些话题, 请你选择一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也可写成一个片断) , 要求运用上述所列举的课本素材。
话题:“坚持”、“理想”、“尊严”、“选择”、“责任”、“永恒”、“心”、“精神家园”、“坚韧的品格”、“我与某某名人对话”。 (写在作文本上)
教师同步活动:批阅学生作品。
三、活动讲评, 为“文”添彩
讲评是作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 切忌主观和流于形式。讲评课和其它课一样, 千万别忘了“参与性”和“主体性”, 切忌包办代替, 切忌一言堂, 切忌敷衍了事。应给学生一个舞台,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为此, 讲评的形式要多样化:师生互动, 学生互动, 小组活动等, 因为“只有参与过, 才会变成自己的”。对于较难的题目, 教师必须在关键处加以点拨, 把学生引入求道而不得、欲言而不能的“悱”“愤”的状态, 让学生不思而不得其解, 从而促使学生自己发现错误, 自己分析错误的原因, 一个人不行, 可三五成群地讨论;较普遍的问题由学生讨论辨析、互相启发得出结论;对典型问题, 让学生讨论, 也可让做得好的学生说说他的思路, 以唤起其他同学的思维。讲评时, 教师切不可急于求成, 将自己的思路和盘托出, 强加给学生。应记住美国教育界流行的一句话“告诉我, 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 我可能会记住;让我参与, 我就能理解”。
活动设计:
1. 讲评目标:
检查学生对课本古代文化名人的熟悉情况, 通过演示、讲评学生作品, 引导学生如何引用课本中文化名人的素材, 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及写作能力。
2. 讲评重难点:
如何按切入话题的需要, 引用课本的人文素材;活学活用, 增加学生文章的知识含量, 使文章出彩。
3. 讲评方法:
教师点拨, 学生互评。
4. 讲评过程:
第一步:教师导入 (略) 。
第二步:教师可演示古代文化名人的图片、作品 (参见课件) 。
第三步:演示、讨论学生作品。
第四步:展示优秀作品。
学生赏读, 提出意见。
第五步:教师小结。
……
通过以上课内外的训练活动, 让学生走进课本, 温故知新, 对作品的句式、体裁、内容及人文思想进行梳理、积累, 为写作垫高厚度。在他们写作文时能通过整合、迁移, 笔端能较多地演绎古代文化故事, 流淌出文化名人的思绪, 从而铸就出一篇篇切合话题、文化品味较高的优美文章, 是个高中语文老师已经或正在努力摸索和实践的教学过程。
3.夏感学案 篇三
主备人 :秦青娥 审阅 樊俊娥 时间:2009年11月10日
相信有学案的引导,加上你的认真聪明,一定会硕果飘香!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验感悟,学习用细腻的笔法写景。
一、积累字词:
自学指导:请先读一遍课文,把生字生词勾画出来,查字典,同学交流,解决字词问题。
自学检测:
1、读准下列字音:
主宰
磅礴
匍匐
澹澹
迸发 喇叭 苦涩
旋律 贮满 芊芊
黛色 闲情逸致
2、解释词语 气势磅礴 匍匐前进 春华秋实 闲情逸致 轻飞曼舞
二、整体感知:自学指导
(一)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划分文章段落层次,并概括各部分内容。)
自学指导
(二)1、作者用哪些词语来概括夏的特点?
2、本文表达了作者对夏的什么情感?通过哪些语句表现出来的?
三、诵读,欣赏(认真品读,你会收获很多)
诵读2——4段,要求想象文中画面,朗读注意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1、你认为哪些词、句用的好,用的传神、富有表现力?请在文中划出,小组讨论交流。
2、第二段中选择了哪些富有季节性特征的自然景观?除此之外,你还能用哪些景物来展现夏天的特点?
3读第三段,思考夏天的色彩为什么是金黄色的?(用原文句)4划出第四段的中心句,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四、仿写练习: 方案1:根据课文描绘的景象和作者抒发的情感。以“夏天是什么?”为题,小组合作写一段话。方案2:仿写句子。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的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致着事物的终极。夏之色„„冬之色„„
五、拓展提升:
1、一年有四季,景致各不同。一年中你比较喜欢哪个季节?请用以下格式造句。
我喜欢,喜欢它。
我喜欢,喜欢它。
2、历代文人诗词中描写四季的句子浩如烟海。请你分别写出你在阅读时积累的句子。(也可积累文字名著中的相关描写)春: 夏: 秋: 冬:
3、写作接龙:
夏季到来,晒场上铺洒着汗水浸黄的谷粒,任凭笑声破碎一声扼守的清白,这是夏季的乡村。柳的风姿在月光下舞蹈出曼妙轻雅,诱惑成群的萤火虫点缀她紫色的衣裳。
夏季乡村的傍晚,村口的老槐树下,男人们席地而坐,他们谈论着今年的收获,计划来年的种子,就着激情饱满的舌头,一碗老酒在他们的手上传递,就如同传递着沉重的希望。晚霞悄然停歇在她们淡雅的睡衣上,微风拂动下,宛若颤抖的蝶翼。孩子们是夜的精灵,她们骑着竹马牧牛,驰骋在黑暗自由的创意中。
4.《夏感》教案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诵读课文,掌握课后读读写写中的字词;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体会情感。
2、过程与方法: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尤其是比喻和拟人),注意对比手法的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夏景,夏民的炽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强化诵读,感知内容,理清结构,把握情感。
三、教学难点:体会文章善于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注意对比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对写景技巧的掌握。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在一年四季里,有人喜欢生机勃勃的春天,有人喜欢硕果累累的秋天,有人喜欢银装素裹的冬天,而夏天却少有人热情地去赞颂。那么同学们,你们对夏天有什么感觉呢?(学生各抒己见)师:通过同学们的回答可以看出大家对夏天的总体印象是炎热不堪,使人焦灼难耐,没有美感。那么夏到底是不是这个样子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梁衡先生的一篇优美的散文——《夏感》。看看他笔下的夏天又是怎样的,以及通过他的描写想表达什么感情呢?
(二)了解作者
(三)落实基础
学生自读课文,老师板书出重要字词并让学生齐读并掌握:
芊芊(qian qian)
黛色(dai)
磅礴(pang bo)匍匐(pu fu)迸发(beng)澹澹(dan dan)
轻飞曼舞
春华秋实
闲情逸致
(四)学生初次齐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作者眼中夏天的的特点是什么?(即在作者眼中充满夏天的旋律是怎样的呢?)关键词:紧张、热烈、急促
2、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用怎样的手法描写夏天景致的?(提示:分别从第2 3 4自然段去找具体的语句并概括出来)
答案要点:夏天的自然景色;夏天的色彩;夏天的旋律,与其他季节的对比。3.通览全文,总结出作者对夏天怀有怎样的情感? 答案要点:作者对夏天、对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五)再读课文,感受夏之美
1、精读2--4段,分成四个学习小组讨论思考五分钟。并请各组代表回答,同学补充,教师明确。
画出第二段中写夏天天气的句子。在炎热的天气里,作者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答案要点(天气炎热或火热的句子:火红的太阳,热风浮动着 主要写:细草、树林、蝉声、太阳、麦浪、山、云等)②找出第三段具体描绘夏之色的句子。这种颜色是一种什么样的颜色? 作者为什么觉得夏天是一个“旺季”? 答案要点(夏于春华秋实间,应了中性的黄色/ 金黄的,更是一种透出旺盛的生命力的颜色/ 收获之已有的麦子,希望还未尽的棉苗,高粱,玉米,瓜秧等)③说说第四段写了农民哪些活动?让你会想到以前学过的哪首诗歌? 答案要点(割麦,打场,给秋苗追肥、浇水/《悯农》)
2、第五自然段结尾作者仅仅是在赞美夏天吗,回答并说明原因?
赞美农民的勤劳,赞美一种力量。一种什么力量(奋斗,拼搏,努力,进取之力,向上之力)
如果没有蓬勃旺盛的夏,就不会有秋的丰硕。如果春天是播种,那么夏天则是耕作,秋是收获,冬是贮藏孕育。如果用一生比喻四季,那么春是少年,夏是壮年,秋是老年,冬是晚年。
【设计宗旨:通过细析全文,掌握文章整体写作结构思路及技巧,了解作者对夏及农民的热爱,激发学生对辛勤劳动人民的热爱,培养其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六)三读课文,品味语言美。
语言是思想的华裳,一篇好文章往往用精美的语句表达其思想感情。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同学们仍然分四小组讨论,选出你最喜欢的一个词或一句话,说明你推荐的理由。体会优美语句中重要词语运用的精妙之处。
比喻句示例
①“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这里将“公路上的汽车”比作“舰船”,它们在麦浪中行驶,让人产生幻觉,以喻其疾速、气势雄壮,麦浪比喻海浪,写出麦子之多,说明春天的灵秀之气在夏天已酿成了磅礴之气。
②“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
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草生长的繁茂。
拟人句示例:
①“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
“曼舞”是想象,将蝶舞想象成了人优美的舞姿,用了拟人写法,很生动。③“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这些农作物的“旺盛的活力”本来是比较抽象的,这里用人的跑步冲刺来形容,化抽象为形象。
(七)拓展延伸:
1.关于四季的古诗有哪些?
【设计宗旨: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积累名句。】
2.仿写:仿照以下句式,结合课文或发挥想像,写一写“夏之色”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夏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夏感》教案设计 篇五
钟祥二中
周凤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内容,理清思路。
2、过程与方法:品味文章的优美句子,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尤其是比喻和拟人句)。注意对比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夏的赞美,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教学重点:
品读文章,感知内容,理清结构,把握情感。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关于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揣摩品味优美的语言。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研讨点拨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
二、了解作者
多媒体展示作者简介
三、初读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1、作者眼中,夏天有何特点?
2、作者对夏天怀有怎样的感情?
四、品析第一段
从全文看,第一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五、品读第五段
作者为什么要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六、精读课文(2、3、4段)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夏天的景致?
2、作者选择了哪些富有夏天特征的自然景物?
(学生分小组合作)
3、在作者所写景物的句子里你喜欢哪些语句?说说理由。(可以从用词上、修辞上、感官上、虚实等方面品析)学生分小组合作:学生讨论归纳发言,教师适当点拨。)
4、仿写句子。
例句: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叶,贮满希望之情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5、小结:景美
6、农民们在忙什么?忙到什么程度?文字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7、写农民们在夏天的劳动,突出了农民们的什么特点?
8、小结:人勤。
9、表达了作者对农民怎样的感情?
10、历代古人的哪些诗句也表现过相同的情感?
七、总结全文
本文作者抓住夏天热烈、紧张、急促,收获已有希望未尽的特点,描绘了夏天金黄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
八、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九、结束新课,学生朗读诗歌《夏》。
夏
扯一缕炽热的夏风
放进柳笛未逝的童贞中吹响 撷一片高天的轻云 喂养洁白的思想
是枣花绽放的季节
是丰收鼓荡村夫情绪的日子 堆积如山的金黄 飘逸醉人的幽香
晶晶汗水润透铜色的土地 贫瘠的土壤哺育着芸芸千苍 黝黑的肤色中萌生翠绿 盛夏启程生命的乐章
板书设计:
夏
感
梁 衡
紧张
热烈
急促
景美
人勤 喜爱
6.高三作文教学中的有效重复 篇六
“重复”通常是指一个事物的再次出现, 在词典中的意思是:“ (相同的东西) 又一次出现, 又一次做 (相同的事情) 。”实践证明, 重复并不是次数越多越好, 也绝不能只是简单而机械的重复, 愚蠢的重复只能把人引向歧途。语文阅读中的经典名言“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充分体现了这个道理。每一次的重复, 在阅读者的知、情、意上, 都会形成更丰富的叠加, 使读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更好地理解文章。所以, 有效的重复, 从小的方面来说, 可以提高学生的高考作文成绩;从大的方面来说, 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
要做好有效重复, 首先要明白考场作文的“变”与“不变”, 明白“写什么更好”和“怎样写更好”。在写作训练中, 可以在以下方面强化“有效重复”。
一、同一材料的重复使用
学生经常感叹写作时脑中空空, 无物可写。实际上, 哪怕是一个平时不读课外书的学生, 仅仅学好课本, 也已经积累了不少素材。如果学生能掌握“同一材料可以重复使用”这一技巧, 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苏教版教材《〈史记〉选读》中选了《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 对这篇文章可以进行多角度解析。从蔺相如的角度来看, 他以大局为重, 忍辱负重;从廉颇的角度来看, 他知错能改, 勇于自责;从赵王的角度来看, 他善用人才, 使其各展所长;从三个人共同的优点来看, 他们都是为国为公, 和睦坦诚。
据此, 同一材料, 就能以不同的面貌, 被重复使用到不同的文章中去。在深刻领悟了这个道理之后, 学生在作文时, 就可以变换角度, 迁移使用教科书上的素材。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两段学生《享受奔跑》的习作中, 看到变换角度后的摄影散文《前方》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选文) 的影子。
第一段:“坐火车去上海的时候, 票总是挑靠窗口的座买, 然后就一直望向窗外, 我看到窗外的铁轨, 铁轨旁的树木, 树木掩映后的房屋, 所有的一切都在飞快地奔跑着。我看到奔跑留下的弧线印在窗户上。窗外的景色拼命向后奔跑, 时光载着火车飞快地向前奔跑。列车上的路途便如人生的旅行。过去的在向后奔跑, 时间一刻不停地在向前奔跑, 而我就在它们中间。若时间淡忘了过去, 不要焦急, 放松心情, 坐在列车上怡然地欣赏过去的风景, 憧憬美好的未来。于是, 在这场逆向的奔跑竞赛中便可以坦然地享受时光飞快的奔跑。一个小时的车程很快结束了, 而我简简单单地享受了一场宁静而又激烈的奔跑。”
第二段:“人的生命应像烟花, 在尖锐的啼哭中升起, 在孤独的奔跑中加速, 在冲破天空时绽放, 在体现自我价值后回归宁静。火星有多亮, 色彩有多惊艳, 能飞多高, 这都取决于有多少投入于奔跑。”
这两段选文, 由两位学生分别完成。她们在第一次写作时, 都觉得没有素材可用, 写出的文章选材普通, 毫无新意。在笔者的启发下, 她们反复阅读了《前方》一文, 第一位学生对第1段产生了联想, 第二位学生则对第9、10两段有深刻的感悟。她们结合“同一材料, 可以变换角度重复使用”的道理, 分别选择不同的角度来迁移、展开自己的文章, 写出了这两段精妙的语句, 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领悟力和创新性。
二、同一文体的重复写作
江苏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强调文体要清晰。即写什么文体, 要有明确的文体特征, 切忌“四不像”。所以, 学生必须会写两到三种文体, 其中, 又要“写精”一到两种文体。以议论文为例, 要做到结构合体, 思路入格, 粘连有术。结构上, 可以采用并列式、递进式或两者混合式;思路上, 要形成明确的逻辑关系;在章法上, 要符合议论文的格式, 对论点有恰当的阐述, 对论据有中肯的分析, 如“观点+过渡+论据+分析+归纳”, 或“一般道理+个别道理”。
在“写精”一到两种文体时, 对同一文体进行巧妙的重复创作极为重要。教师可以对同一个题目、同一种文体, 提出不同的要求, 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 体会文体的特征。
如“谈意气”这个题目, 就可以有不同的写法:
1. 采用并列式结构。
从“是什么”的角度, 可以写出如下提纲: (1) 意气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气。 (2) 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的诚挚。 (3) 意气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乐观。
2. 采用并列式结构, 从“会怎样”的角度, 可以写出如下提纲:
(1) 人有意气, 才会有豁达的胸襟。 (2) 人有意气, 才会有卓越的才能。 (3) 人有意气, 才会有坚韧的毅力。
这样的重复创作, 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同一个题目, 可以选择不同的结构模式, 也可以选择不同的逻辑关系;从写出不同的提纲, 到写出不同段落, 直至写出不同的完整的文章。同一文体的重复创作, 能使学生对文体特征的感悟达到精细化。
三、表现技巧的重复印证
高考命题体现出一种辩证的逆向思维:阅读理解, 就是考查学生赏析别人如何写文章的能力;而作文, 就是考察学生自己怎样写出好文章来给别人看的能力。考生在写作中使用的表现技巧, 与他们在解答古诗鉴赏和现代文阅读中涉及的表现技巧是一致的。彼此之间, 可以重复印证。
1. 在阅读理解中印证表现技巧
例如, 盐城市2010-2011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在文学类文本的阅读中, 选用了一篇文章《背水的日子》, 第12题的题目是:“第3段描写水井四周的秀美景色, 第4段描写背水的生动画面。这两段文字在描写上各有什么特色?答案中涉及景物描写的角度、修辞手法、人物描写的角度、特殊表现手法等。又如, 南通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卷中, 《孤石》一文的鉴赏题:“小说中画线部分描写了主人公眼中的山石, 请分析其表现特色。”再如, 2010年无锡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 (二) 卷中《红松擎天》一文的鉴赏题:“4、5两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红松?请选择其中两种方法加以赏析。”在赏析时, 需要重点抓住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的角度、修辞手法等鉴赏术语, 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甚至把这些例子放在一起, 进行重复印证。通过这样的重复印证, 学生们充分理解了与之相关的表现技巧。
2. 在写作中印证表现技巧
在以上的基础工作做完后, 笔者再要求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加以体现, 来印证他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于是, 学生在《绽放》一文中, 写出了如下精彩的段落:
我的童年是属于老屋的, 属于那朱漆金锁的高大的木门, 属于那门后青泥石砖铺陈的小路, 属于那路旁红砖层层叠上的花坛, 属于那花坛里时常兴盛的大团大团白润的月季, 属于那月季掩映着的前厅, 属于那前厅里端坐着的太奶奶……
我似乎又看到那个背着红书包的小女孩跑过青石砖路, 跑过白润的月季, 跑过前院, 抱住前厅里的门柱小心翼翼地跨过门槛, 用糯糯的吴侬软语朝着里头喊:“太太!”那带着老花镜端坐的老人便抬头看着她笑, 皱纹一层层地聚起来, 嘴角深深地绽放。
3. 在阅读鉴赏与写作中相互印证、反复印证
教师有意识地在阅读赏析和写作之间, 形成这样的重复印证, 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使用各种写作技巧, 使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都能得到长足的进步。
一篇考场作文, 在擅长的文体、表现的技巧、说话的领域、写作的核心材料等方面, 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在选材的角度、语言的风格、题旨的侧重、内容的详略、节奏的快慢等方面, 要做到稳中求变。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 充分掌握这些要领, 才能利用其“不变”, 全力以赴地思考、把握其“变”, 在考场上有充足的时间和经验, 来“培育”自己独特的“花朵”, 短时高效, 开出奇葩。这些, 都需要通过有效重复, 在写作实践中反复强化、不断求索。
参考文献
[1].黄淑琴《教师重复话语的语用分析——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 《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3期。
[2].周红民《话语重复功能新探》, 《株洲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3].喻燕静《谈避免重复》, 《江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4期。
[4].赵石屏《练习量、有效练习、重复度》, 《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第3期。
7.夏感教案 篇七
费
非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诵读课文,感知内容,理清思路,体会情感。
2、过程与方法: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尤其是比喻和拟人句),注意对比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夏炽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语言的品味,感受字里行间对夏、对劳动者的赞美,并能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赏析。
教学难点:从对夏的赞美,延伸到对活力、激情和生命的赞美,体会作者对自然、生活、生命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方法
品读法、情景教学法、自读点拨法
四、学习方法、诵读法、圈点勾画法、自主合作探究
五、教具准备:
课件、学案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听一段有关夏天的音乐。然后请同学们看四季图,说说最喜欢哪个季节,并说说喜欢的理由。教师由此引入新课。
教师提示: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内涵,春有春的风情,夏有夏的韵律,秋有秋的色彩,冬有冬的个性。每个人的人生阅历、生活体验、认知能力和审美情趣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感悟。在当代著名作家梁衡的眼中,“夏”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梁衡先生的散文《夏》,看看梁衡先生对夏有着怎样一种情感。
2、简介作者,此环节可由学生完成
(二)听课文,初步感知(听夏)
1、准确朗读字词
芊芊(qiān qiān)黛色(dài)磅礴(páng bó)匍匐(pú fú)迸发(bâng)澹澹(dàn dàn)
2、听范读课文,说说“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夏天”。(用文中的词语回答)学生自由读课文,寻找相应信息。学生可能找到的词语:第1段:紧张、热烈、急促;
第2段:被金色主宰了的;热风浮动的;飘着熟透了的麦香的;气势磅礴的;滚动的、升腾的;第3段:色彩金黄的;春华秋实之间的;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迸发出旺盛的活力的;暑气蒸腾的;蓬蓬勃发的;
第4段:紧张旋律的;辛苦的;忙碌的;收获的;
第5段:浸在苦涩的汗水里的;春与秋之间的;金黄的
(三)自由朗读,理解课文(读夏)
①作者对夏天的总体感受是怎样的?或:夏天有着怎样的特点? 明确:夏天的特点是“紧张、热烈”而又“急促”的。② 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夏天景致的。明确:作者是从“夏天的自然景色、夏天的色彩和夏天的旋律”三个方面来描写夏天景致的。通过对这三个方面景致的描写,生动细腻地表现了夏天的特点。
③齐读文章最后一段,说说历代文人为什么不愿意赞美夏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小结)
明确:最后一段与历代文人多写春花秋月作比较,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的无比喜爱及对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品夏)
文中有许多优美生动的句子,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根据示例,选出你最喜欢的一个词或一句话,并说说喜欢的理由。用“我欣赏的佳句是——,它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是—,这样写的好处在于——”地格式来回答
示例1:我喜欢“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这个句子,它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由春到夏的酝酿过程。
示例2:我喜欢“轻飞漫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这个句子,它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并用一个“替”字写出了夏天的炎热。
比喻句: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具有视觉效果,应合开篇第一句话,以突出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本来这些“特点”是抽象的,这里用比喻,就化抽象为具象了。
“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这是以彼物喻此物,用人们习见的“长墙”喻“绿烟”,更加直观。
“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这是比喻“公路上的汽车”,它们在麦浪中行驶,让人产生幻觉,像是“舰船”,以喻其疾速、气势雄壮。
拟人句:
“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是作者的想象,生动形象。
“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曼舞”是想象,’用了拟人写法,想象其优美的舞姿,很生动。
“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写两种作物用了两个形象的动作,像描写人一样,很有趣味。
“这时她们„„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这些农作物的“旺盛的活力”本来是比较抽象的,这里用人的跑步冲刺来形容,化抽象为形象。
细致生动,富有韵致的句子:
“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有动作,有形象,还有节奏感; “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而夏呢,总是在苦涩的汗水里“,非常简朴,又形象生动。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语句具有对称性、旋律感,近似于文言,显得雅致,琅琅上口。
“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由具体描写进到概括性描述,伴随着写景视野的逐渐开阔,语言中的大气也张露出来,“磅礴”“滚动”“升腾”等词用在这里都显出大气,“夏天到了”,四字单独成句,斩截,响亮。文章末尾说“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情感态度明朗,语调高亢。这些语言都不经意间显出刚性气质。
(五)知识延伸,学以致用(写夏)
1、仿句:仿照以下句式,结合课文或发挥想像,写一写“夏之色”或“冬之色”。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夏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之色为晶莹的蓝,如蓝天,如海浪,充盈着清凉。夏之色为暖的红,如热血,如朝阳,散发生命之光.夏之色是热的红,如雏菊,如艳阳,充满活力。冬之色为冷的白,如冰雪,如梨花,满含着纯净。冬之色为寒的银,如月光,如白雪,纯洁了整个世界 冬之色为冷之灰,如枯枝,如铅云,标志着终极之后的空虚 冬之色为静的白,如雪原,如雾凇,蕴涵万物的静谧 冬之色为甜的白,如雪花,如树挂,掩盖了世界的美丑;
2、仿句:我爱春天。
我爱春天,爱她的万物复苏。
我爱春天,爱她的万物复苏,爱她的生机勃勃。仿写:我爱夏天。
我爱夏天,爱她的______________。
我爱夏天,爱她的_____________,爱她的________________。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跟随作家梁衡浏览了他家乡的夏天。其实,我们每一位同学又何尝不是已经来到了生命的夏天呢。告别了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来到了紧张而又充满希望的少年时代,我们身上既有童年的天真,又要奔向成年的辉煌,这不正是一个“夏季”吗?这正是一个“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的生命季节,这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生命旺季。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能勇敢挑起肩上的两季,用我们的活力大声赞美这个生命里的黄金的夏季吧!
(七)布置作业:
请用一段优美的文字对你家乡的秋天作一番描绘(300字以上)。
(八)板书设计
8.夏感 教案 篇八
王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体会文章生动优美的语言特点,感受文章语言的魅力。
3、通过对优美词句的赏析,感知作者喜爱夏天,赞美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
强化诵读,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把握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
抓住优美词句赏析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朗读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炎热的夏天刚刚离我们远去,现在我们已经迎来了凉爽的秋天,那么我们对夏天的感受是否还是记忆犹新呢?同学们你们喜欢夏天吗?(学生发言),那么我们来看看当代作家梁衡先生对夏天独特的感受是什么?我们今天来学习《夏感》。
二、作者简介: 梁衡,(1946——),山西霍县人。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主要著作有《新闻三步曲》(三卷)《数理化通俗演义》(两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三、扫清文字障碍
教师朗读“读一读,写一写”词语,让学生注音,强调“贮满、匍匐、芊芊细草”,然后学生齐读全部词语。
四、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朗读课文前的导语)这段话告诉我们文章的语言是热情洋溢的,所以我们就要来品位这热情洋溢的语言;那我们就作者到底有什么内心的感觉、体验要表达呢?我们带着这个疑问来学习这篇文章。
2、听录音朗读,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和轻重缓急。
3、仿照音频中的朗读全班一起有感情读一遍文章,读出热情洋溢的情感。
4、①读完文章,我们了解到作者对夏天的总体感受是什么呢?(夏天的特点是“紧张、热烈”而又“急促”的。)提醒学生在课文中勾画出来。补充说明文章的第一段是总写夏天的特征。总领全文。(旁批)
②请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夏天景致的?我们一起来一段一段地分析。
③分段品析:(注意激发学生联想)第二段:是如何描写夏天的景物呢?采用比喻拟人。那些句子采用了比喻拟人,找出来赏析。此段的最后一句的“磅礴”“滚动”“升腾”体现出大气的阳刚之气。显示出夏天蓬勃的生命力。
归纳:这一段是在写夏天的自然景色。
第三段:联想画面,春之色和秋之色。(幻灯片播放图片),夏之色的金黄,此段中哪句话给这个“金黄”下了个定义呢?(收获之有而希望还未尽„„旺季)这一段在写季节的色彩的片段是十分精彩的,一起读一下“春之色为冷的绿„„标志着事物的终极”,仿写“夏之色”和“冬之色”。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夏之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之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之色为浓的绿,如树叶,如劲草,展示着美丽的青春。夏之色为暖的红,如火焰,如太阳,贮满温暖之情。
夏之色为晶莹的蓝,如蓝天,如海浪,充盈着清凉。
冬之色为冷的白,如冰雪,如梨花,满含着纯净。
冬之色为寒的银,如月光,如白雪,纯洁了整个世界
冬之色为静的白,如雪原,如雾凇,蕴涵万物的静谧
除此之外还有拟人句,找出来。归纳:这一段是在写夏天的色彩。
第四段:这一段主要是在写人还是写景呢?通过写农民劳作的景象来体现紧张的旋律。教师追问:文中那些语句体现了农民劳作的辛勤与紧张?
辛勤:弯着腰、流着汗、早起晚睡、半夜醒来
紧张:绷紧、快割、快打、又得、赶快去
赏析“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学生联想画面,有动作,有形象,有节奏感。体现出农民的辛勤和忙碌。)归纳:这一段写夏天的旋律。
第五段:一起来朗读一遍,这一段是在写景呢还是抒情?“苦涩的汗水里”表明作者怀有一种“悯农”的情感。哪一句最能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一句)作者只是赞美的夏天吗?
(最后一句表明作者对夏天的情感态度,赞美夏天,更赞美勤劳的劳动人民)
5、回到我们最开始的问题:作者到底有什么内心的感觉、体验要表达呢?(答案同上)
五、品位语言
1、从文中找出你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者觉得写得十分好的句子,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示例:我喜欢“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这个句子,它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由春到夏的酝酿过程。(提醒学生不仅要找写景的,还要找写人的)
六、体会情感
作者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着力表现出了夏天的紧张、热烈和急促,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绚烂的夏之图画,真正让我们感受到了夏天的自然景色之美、色彩之美和劳动者的勤劳之美。抒发了作者对夏季的热爱和对辛勤劳动者的赞美。
9.浅谈高三作文教学中的修改训练 篇九
其实不然, 好文章, 从某种意义上说, 不是写出来的, 而是改出来的。所以有人说“修改出佳作”。文章就不能厌改。如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规定自己的文章要改上十遍二十遍。他所写的一篇题为“为克莱塞尔乐章而做”的文章, 最后定稿, 全文只有五页, 可这篇文章的手稿却有八百页之多。
针对考纲有的放矢地进行作文修改训练, 定能有好的收获。本人在高三的作文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修改作文的指导, 取得明显效果。
一.练就点题之笔
这里的“题”指的是文章的主题 (或者说中心) 。考试大纲在“基础等级”有一条“中心明确”, 这是作文的生命线, 考场作文更如此, 怎样能凸显文章的灵魂是考生颇费心思的问题, 阅卷老师一般用两三分钟评一篇作文, 因此练就点题之笔必不可少。
(一) 如何在标题中点题。
1、标题的意义。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作文如有一个漂亮的标题, 就像人有一双美丽的眼睛, 阅卷老师就会一见钟情, 眼睛一亮, 为你的作文获得高分取得决定性的一环。因此, 平时作文, 尤其是考场非命题作文, 必须拟制一个能体现或提示主题的靓标题, 这样, 不但能刷亮读者的眼睛, 增强文章魅力, 而且能给自己写作规定行文方向, 开启灵感之门。
2、议论文拟题的原则。在审好题目的前提下, 议论文首先考虑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再考虑文采。
例如我校周考作文题“以‘环境与心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不少考生直接用该话题做标题, 让阅卷老师一看就不知其文章的中心, 影响了得分, 而且有的考生因此写着写着就偏了。我在讲评时指导学生从标题开始修改, 并出示几个好例子让学生做比较。如有学生开始拟题《环境与心境》, 后改为《坚守心中那一泓清泉》, 不仅中心明确而且有文化韵味;再如有部分以话题为标题的学生化用古人的文字改标题为《宁静致远》、《心远地自偏》、《带着心去旅行》、《别让生活的石头压伤你》等。
3、记叙文 (含夹叙夹议的散文) 拟题的原则。记叙文 (包括夹叙夹议的散文) 要提供文章线索或暗示文章主旨 (寓意) 。这也成为学生修改标题的依据。
我校周考作文题“以‘环境与心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为例, 有学生写记叙文, 叙述一位少年突遭横祸后如何顽强地挑战命运最终实现自己的舞蹈梦想, 一开始拟题《坚强的男孩》, 后来改为《心灵的舞蹈》, 扣题更紧而且极富内蕴。
以上的做法既达到话题作文“大题小做”的要求, 又增加了文学色彩, 学生写作时方向也明确了, 一举三得。
(二) 如何在文中点题。
1、文中点题的意义。
常点题很重要而且很有必要, 它能提醒阅卷老师明白考生的思路, 明白考生始终在从不同角度阐述题目, 所写内容和题目是有意识地有机结合在一起。有时它是判断一篇作文是否切合题意的一个依据。从考生角度来看, 不少考生都有这样的体会:刚开始作文是紧扣题目的, 写着写着就发现扯远了或跑远了, 这时再补救虽说还不至于判死刑, 但毕竟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笔墨, 而且使文章出现明显的硬伤。所以, 在写作的过程中, 考生脑子里始终要有一个扣题的意识, 笔下要常巧点题。这无形中会规范考生的作文内容, 提醒自己围绕题目选择材料完成作文。常巧点题的作文还有脉络清晰、主旨鲜明、详略分明等优点。
2、议论文的文中点题。
点题之笔可以是议论文中的分论点, 例如以《拥有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一学生开始写时全文明显的缺少过渡, 使文章不连贯, 改了后有分论点:拥有梦想, 拥有阳光;拥有自信, 拥有阳光;拥有坚韧, 拥有阳光。最后点题:拥有生命的阳光就拥有重于泰山的人生。对“阳光”的理解明确, 层次也清晰。
点题之笔也可以是议论文中的过渡句。如一篇议论文《成功之本在自强》, 学生说拟不出分论点, 看起来只是材料的叠加, 我提醒学生重新考虑材料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增加必要的过渡使文章层次清晰起来而且体现了作者的思路。于是学生增加了如下文句:举一个个人的例子后写道“同样, 自强不息的精神对现代的成功企业而言, 也是不可或缺的成功秘诀之一”, 具体分析后用“然而, 令人惋惜的是, 现代社会在生产力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之时, 一种萎靡之风逐渐蔓延”这样的句子过渡。
点题之笔还可以是议论文的开头和结尾。好的作文一般是虎头豹尾或豹头凤尾, 先声夺人或韵味无穷或耐人寻味。考场作文尤为如此, 开头好意深深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 这就是心理学中提到的首因效应。结尾好则给人一种善始善终的感觉, 体现作者缜密的构思, 显示作者从容写作的状态。如月考让考生以“默默无闻与惊人神话”为话题作文。我班上一考生的作文开头是“要实现默默无闻到惊人神话的蜕变, 我们必须将两者紧密结合, 辩证地看待”, 我建议她换一个通过联想由具体到抽象的开头, 最好有排比的效果。她修改后是这样:“江河汇聚了四方的水气, 最终奔腾出惊涛拍岸的大江气势;低矮的毛竹用五年的时光积储根之力, 终于成就高大的神话。古人云“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始于累土”, 从渺小到浩瀚、由无闻到惊人, 本为事物发展规律之一, 更是一个蜕变的过程。人要实现自我不也如此吗?”这个对比让她看到希望。
3、记叙文的文中点题。
记叙文不好点题, 这是不争的事实, 竞赛作文可以含蓄、多意, 但考场作文不行, 阅卷老师的速度很快, 要让老师快速判断文章是否切题, 还要思考如何在文中点题。记叙文的开头常从叙事开始, 不好点题, 给人中心不明之感, 如果先用三言两语简明扼要地写出自己的感受, 再转向叙事, 就等于既点题、设置悬念, 又给人以富有真情实感之感。这样的作文分数肯定较高, 因为阅卷教师一看就能明了你的作文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能做到"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接下去的阅卷工作主要是考虑这篇作文好到什么程度, 有多少亮点可以增加多少分。如以“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为话题作文。有学生开头写道:正确认识他人期望与自我认识的关系, 才能把握好人生的方向。修改后:今年春节的一段经历, 让我明白了只有自己有明确的自我认识, 才不会被他人期望左右, 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路。
记叙文, 因为在行文过程中点题不太容易, 更有必要在结尾直接点明。我的学生写的《完美的雕塑》结尾:次日清晨, 大火熄灭了, 人们忙着抢救这无妄的火灾中存活的人们。一个消防员首先发现了他 (———如同一座大山, 双手擎天, 脸色坚毅, 高大而威严) 。在他身旁一同被烧焦的, 还有一个同样托举横梁的年轻女子, 她侧着头望着他。她———是他的妻子。在他们合力支撑之下, 生命之门仍在敞开!
(没有言语, 人们只是默默地瞻仰这人格铸就的伟大躯体。在旭日的微曛之下, 他们是两尊完美的雕塑。) 括号内的文字是修改时加上的。
二.写出真情实感
(一) 、渗透情感因素———真情感人。
“考试说明”在“基础等级”新增一条“感情真挚”。文章不是无病呻吟的“涂鸦”, 而是酸甜苦辣感情的寄托。要让阅卷老师感动, 自己首先要投入, 要动真感情。真情实感的文章往往是得高分的主要原因。但是, 综观学生的作文, 在抒情方面确实问题不少。或无情可抒, 苍白单薄, 或机械模仿, 情感失真, 或感情不够健康。那么, 怎样才能写出“真情”, 怎样才能写好“真情”呢?
结合近几年高考作文评分情况, 选取恰当的材料是关键。我们在选材时必须坚持两个原则:
1、真实原则。一篇文章, 如果材料完全虚构, 又谈何抒写真情, 使人感动呢?尤其是写记叙文, 就应该反映生活的本质, 抒发真挚的感情。当然, 强调“真实”不是说不能虚构, 不等于生活琐事的简单“拷贝”, 而是说虚构的情节也应该符合生活的必然规律, 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2、细节原则。人的成长变化往往是在一些不经意的小事上反映出来的。而最能撩拨我们心弦的, 也往往是一些小事。我们要善于选取有丰富内涵, 能感动人的细小材料, 以小见大, 在平淡中见真情, 于细微处见精神。为此, 我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关注细节, 激发他们感受生活的热情, 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例如我布置了《让妈妈》这样的半命题作文, 这本来就是一个最好写真实生活的题目, 而且通过作文希望学生更多地感受生活, 感恩生活。没想到不少学生写出的文章脱离生活实际, 或苍白或做作, 编故事的多。有一学生想写自己妈妈在升中考前半年里为自己操劳并担忧而没睡过一个好觉, 于是标题定为《让妈妈好好睡一觉》, 但缺乏细节, 没有自己的感受, 因而整篇文章显得干瘪而平淡。我建议她如果真有切身体会就选择三个最触动自己内心的情节并通过细节描写真实的情感。于是她选择了一闭上眼睛就出现在脑海的三个镜头, 并用三个对她而言特殊的日子做小标题, 通过母女对话和自己的心理描写及母亲的动作描写, 层次清晰、细节感人, 完全塑造出一位为了孩子无怨付出甚至于生命不顾的母亲和一位用行动回报母亲的好孩子, 这篇文章被当作优秀范文发到年级每一位学生手里。她由此有了写作的方向。真实细腻的细节描写, 向来就是动人情思的。《背影》最感人处, 就在于父亲蹒跚地努力地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为“我”买橘子的细节描写。
(二) 、让内容具有生命力———关注生活。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求作文教学应该树立生活的大语文观, 努力做到生活作文化, 作文生活化, 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关注生活, 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 然后将自己观察感受所得付诸语言文字。
方法一:走出回忆, 走进生活。可以鼓励学生及时地把所见、所闻、所感记下来, 要求学生每天记生活日记, 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 最好也加进一点自己的看法, 每周再从中选取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写具体、详细。这样长期坚持, 学生写起文章来就会胸有成竹, 左右逢源, 得心应手。
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 没想到学生的作文东拼西凑、套用模式、口号连篇, 缺乏真情实感。这个作文题, 一个着力点就是“感动”, 那可以是一个事件, 也可以是一种情感, 甚至是一个生活片段。但无论如何, 这都应该是一篇“动情”的文章;如果不能动人, 或者情淡, 或者情虚, 都立不住脚, 而“带着感动”就要求我们写一篇“有我之文”。其实, 在生活中, 感动我们的事物有很多, 亲情, 师长的关爱, 友谊, 包括一个微笑, 一句问候, 一杯清茶, 仁人志士的追求, 知识分子的气节, 乃至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等一切生命的情思, 都会触动我们的心弦, 让我们在感动中, 感悟到生命的高贵与尊严, 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而这些“感动”, 又常常激励我们向前迈进。但学生常常把这些“感动”弃置到一边, 而要去捏造一些没有“感动”的感动。
方法二:走出校园, 关注社会。作文题《带着感动出发》契合了2008年的中国“事件”和中国“情绪”。南方雪灾, 奥运火炬接力, 齐心对待“藏独”, 汶川的大地震, 北京奥运会……无一不是感动中国的大事件。我们就很容易带着2008年的感动出发, 复苏一种古老的中华文化, 复兴起中华民族的道义。正如5月的汶川, 我们温家宝总理满面热泪和嘶哑嗓音, 还有“多难兴邦”的启示。中国人的2008, 我们是集体带着感动出发的。
方法三:创设情境, 激发情感。充分利用网络影视资源, 带进课堂;或者是讲述真实的故事。如北京奥运会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气势恢弘的开幕式, 一次次升起的五星红旗, 一遍遍奏响的《义勇军进行曲》, 一张张洋溢着热情、自豪的笑脸, 我们伟大的祖国在世界舞台上无与伦比的精彩表现震撼着我们, 我们为之感动, 我们为之自豪。
因此, 生活永远是作文的不竭源泉。
三.让语言亮起来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句子不通, 语流不畅的文章, 不管你观点如何深刻、新颖, 构思如何巧妙、严谨, 也很难打动读者。高考考纲提出:语言通顺 (基础等级) , 有文采 (发展等级) 。在高考阅卷中, 语言表达是否准确、生动、富于表现力, 在各项指标中权重值往往最高。
我们学生作文的语言往往干瘪、枯燥、乏味, 缺乏灵动与生气。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语言平俗, 形象简单;用语繁琐, 句式单调;叙述枯燥, 表达简陋;一叙到底, 不够生动。
那么, 针对以上问题, 我们在应试作文中怎样做到“有文采”呢?
下面是一学生描写人物的片段:
门被打坏了, 开了一个拳头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 说:“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说:“没看见。”旁边的张小勇还帮董小天说话。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董小天不承认。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没看见。”李星说。
修改后增加了不少细节描写:
门被打坏了, 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 瞪着眼:“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 冷笑着:“鬼知道, 又没有人叫我一定要看好门?”旁边的张小勇, 朝老师做了鬼脸:“哈……, 开了窗, 好通风。”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是董小天, 他来时, 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 他就抬起脚, 用力一踢。”董小天脚一跺:“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 不要诬陷好人!”“我才不瞎说呢, 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 做了坏事, 还要耍嘴。”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我, ……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一口水, 神情恍惚。
人物各自的思想境界以及性格特点活灵活现。记叙文, 细节描写不可或缺, 贴切的细节描写更是文章的生命源泉。
在写作时, 还可以运用偶句, 使语言凝练;使用散句, 让语言流动;运用排比, 给语言增加一泻千里的气势;适当的反复, 给人一种一咏三叹的节奏。
在说理方面例如以“‘滴水穿石’的启示”为话题作文, 有学生写了这一段:“为何鲁迅如此受人敬爱?鲁迅的笔下不是绵绵情思, 奇幻的遐想, 是对国民、对民族的深刻思考, 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认识。”文题既然是“高度问题”, 此段就应该紧紧瞄准“高”字来写, 用两个“深”怕是没有正中“靶心”。修改后:“为何人民如此爱戴和敬仰鲁迅?为何旧势力如此害怕和憎恨鲁迅?是因为鲁迅的笔下没有风花雪月, 没有低愁浅恨, 有的是对社会弊端深入的认识, 有的是为疗救痼疾开出的精准的药方, 而这些无不反映出鲁迅‘凌泰山之顶’的文化视野和开风气之先的思想高度。”
经过修改, 使内容具体了, 突出了中心, 也显示了作者的语言功底。
语言的训练是通过感受好的语言, 通过大量精彩文、段、句的反复诵读和模拟, 通过对作文语言的反复自改和互改, 逐步形成自己良好的语言习惯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