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季度上海市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2024-07-07

2024年1季度上海市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精选10篇)

1.2024年1季度上海市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篇一

2014年1季度浙江省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2014年1季度浙江省消费品市场运行稳中趋升,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均比上年同期有所提高。特别是在杭州汽车限牌政策效应的刺激下,汽车消费快速增长,拉动全省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明显回升。

一、基本情况

1.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回升。一季度,全省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3974亿元,同比增长13.1%,增速比1-2月提高1.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5%,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名义和实际增速分别比全国高1.1和0.6个百分点。

2.批发业增长较快,零售业、餐饮和住宿业有所回暖。一季度,批发业实现零售额422.1亿元,增长17.3%。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153亿元,增长13.2%,增速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48.7亿元,增长9.4%;其中限额以上餐饮业零售额增长3.5%,增幅同比回升5.7个百分点。住宿业实现零售额50.1亿元,增长3.8%;其中限额以上住宿业零售额下降0.4%,降幅同比收窄14.2个百分点。

3.乡村零售额增长快于城镇。一季度,全省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445.9亿元,同比增长12.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28亿元,同比增长14.3%,乡村零售额增长快于城镇1.4个百分点。

4.汽车消费快速增长。受杭州市汽车限牌政策拉动,汽车消费快速增长。一季度,全省汽车类零售额7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9%,汽车消费对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33.4%,拉动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4个百分点。杭州市实现汽车类零售额2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7.8%;其中3月份实现汽车类零售额118.6亿元,同比增长100.2%。据杭州市统计局对全市300多家4S店调查,3月25日限牌当天销售小客车2.8万量(包括预交订金购买车辆),实现零售额45.7亿元。一季度杭州市汽车消费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55.7%,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个百分点。

2013年-2014年3月汽车零售额增速

5.金银珠宝和药品消费较快增长,居住、食品、服装类消费增长平稳。一季度,全省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金银珠宝类和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分别为50.4和14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4%和17.6%。居住类零售额153.4亿元,增长11.9%;食品饮料烟酒类和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分别为188.3和165.4亿元,分别增长8.6%和9.0%。

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分类情况 单位:亿元、%

6.企业营销情况有所好转。一季度全省批发零售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15289.5亿元,同比增长14.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全省住宿餐饮企业实现营业额598.6亿元,同比增长13.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提高1.6个百分点。

二、主要问题

1.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仍呈下降态势,餐饮业小幅增长。住宿餐饮经营形势虽然比去年有所好转,但仍然处于低水平的恢复和调整时期。一季度,限额以上住宿业零售额同比下降0.4%,营业额同比下降1.5%。从住宿星级分组看,全省四星级及以上酒店营业额同比下降3.0%;三星级及以下酒店营业额同比下降0.2%。限额以上餐饮业零售额同比增长3.5%,营业额同比增长2.4%。从餐饮类别看,正餐服务营业额同比下降1.3%,快餐服务营业额同比增长17.7%,饮料及冷饮服务营业额同比下降14.4%。

2.房地产业持续回落影响相关商品的消费。从去年一季度以后,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逐步回落,今年一季度已呈现出较大幅度下降。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25.6%和29.4%。房地产销售回落,影响相关商品的消费,一季度限上家具类零售额增长29.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1.3个百分点;五金电料类同比增长35.0%,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1.8个百分点;建筑及装潢材料类类同比增长48.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8.7个百分点;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同比下降0.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7.2个百分点。

3.汽车消费后期将会明显回落。今年一季度,汽车消费快速增长,成为拉动全省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随着杭州市限牌限量政策的实行,下阶段杭州市汽车消费将会明显回落,全年甚至可能会出现负增长。由于杭州市汽车类零售额占到全省近三分之一,对全省特别是对杭州市消费市场影响较大,拉动作用将会明显减退。

4.市场缺乏新的消费热点。随着前几年出台的“家电、汽车下乡”、“家电、汽车、家具以旧换新”等针对特定商品的优惠政策的退出,近期国家未出台新的刺激消费政策,大宗消费品很难再保持前几年的快速增长,对市场消费的拉动减弱,市场消费缺乏新的消费热点。

三、发展趋势

下阶段,促进消费稳定增长的因素依然不少:一是市场物价比较稳定。物价涨幅在2%至3%区间波动,稳定的物价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意愿;二是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一季度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33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95元,同比分别增长9.8%和10.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分别增长6.9%和7.8%,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为消费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居民消费信心得到进一步提升。政府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各地陆续提高农村低保、养老、医疗等社保标准,新农保向城镇基础保障标准靠拢,提高养老金水平,一季度,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养老金增长27.8%。四是旅游业发展带来消费契机。省旅游局联合省商务厅将继续举办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第二届国际旅行商大会、浙江山水旅游节等重大活动,同时通过发放旅游消费券、开展“5.19”中国旅游日旅游惠民活动、鼓励高端旅游企业面向大众市场创新旅游产品等形式,挖掘旅游消费潜力。

同时,虽然世界经济预期温和复苏,国内经济运行仍保持在合理区间,但国内外经济环境依然错综复杂,充满变数,经济增长动力仍显不足,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仍然存在,对扩大消费和提升消费信心带来不利影响。

总体判断,二季度我省消费形势能基本保持稳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可能会有小幅回落。

2.2024年1季度上海市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篇二

一、一季度全市消费品市场运行基本情况

(一)全市消费品市场增长步伐快于全区、全国水平

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69.56亿元,同比增长12.3%。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区比重为27.75%,比上年同期提高0.08个百分点,全市商贸经济在全区的首位度进一步提升。全市消费品市场增长12.3%,高出全国、全区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

(二)餐饮收入增长步伐快于商品零售额3个百分点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构成中,餐饮收入占9.5%,同比增长15.0%,商品零售额占90.5%,同比增长11.99%,餐饮收入增速高于商品零售额增速3个百分点,高于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7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比,餐饮收入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提高0.2个百分点。

(三)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限上消费品市场份额继续提升

随着市委、市政府招商力度加大,对企业规模培育力度的加强,上年限上贸易企业持续新增,限下转限上贸易企业增多,全市消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季度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达47.2%,比上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限上市场份额继续提升,与限下市场的差距逐步缩小。

(四)汽车类、石油类、药品类等三大类商品为限上零售市场增长的三大主要动力

一季度,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为169.37亿元,同比增长12.8%。25大类商品中,汽车类、石油类、药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为68.35、28.89、14.54亿元,总量分别位居前3位,同比分别增长15.6%、22.8%、53.4%,均高于限上商品零售额12.8%的增长水平,也比上年同期增速有不同程度提高。

上述3大类商品零售额为111.77亿元,占限上商品零售额的比重为65.99%,比上年同期提高4.59个百分点,3大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1.3%,高于限上商品零售额增速8.5个百分点,也高于去年同期4.2个百分点,对限上商品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比上年同期提高35.9个百分点,拉动限上消费品零售市场增长13.1个百分点。

(五)青秀区、良庆区、经开区、高新区及武鸣县、马山县、宾阳县、横县消费品市场增长步伐领跑全市水平

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3%,青秀区、良庆区、经开区、高新区等4个区域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22.95亿元,同比增长13.8%,武鸣县、马山县、宾阳县、横县等4县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4.99亿元,同比增长14.2%。上述8个县区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77.94亿元,同比增长13.9%,增速高于全市水平1.6个百分点,也快于上年同期水平2.3个百分点,占全市比重达到48.2%,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对全市消费品市场增长的贡献率为53.9%,同比提高12.2个百分点,直接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6个百分点。

二、一季度全市消费品市场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限上消费品市场中,销售额(营业额)同比下降的企业数量增加,降幅面扩大

一季度,限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含达到规模的产业活动单位、大个体户)商品销售额同比下降的企业有321家,占当前企业比重的44.0%,与上年同期比,销售额下降的企业增加38家,比重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限上住宿和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下降的企业有165家,占当前企业比重的52.7%,与上年同期比,营业额下降的企业增加30家,比重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二)25大类商品中,大部分类别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或持平,增速同比放缓

一季度限上消费品市场中,14大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或者持平,比上年同期增加3大类商品。尽管汽车类、石油类、药品类等3大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1.3%,增速超过零售额平均增长水平和上年同期水平,但剩余22大类商品零售额为57.61亿元,同比下降0.8%,增速比上年同期低14.2个百分点。尤其是总量靠前的家用电器类、服装类、日用品类,其零售额同比分别下降9.3%、1.9%、4.3%,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别降低29.4个百分点、1.4个百分点、15.3个百分点。

(三)限上住宿和餐饮企业营业额继续萎缩,营业状况堪忧

一季度,全市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为4.12亿元,同比下降8.7%,增速分别比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下降3.2、16.4、22.3、23.8个百分点;全市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为5.31亿元,同比下降0.7%,增速分别比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下降3.24、18.8、19.9、19.1个百分点。

目前限上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增速达到近年来的低位水平,企业经营更加艰难。全市住宿营业额居前15位的限上企业,营业额合计数同比下降12.9%,其中营业额比上年同期减少的企业为10个。餐饮营业额居前15位的限上企业,营业额合计数同比下降9.7%,其中营业额出现同比下降的企业为6个。

(四)兴宁区、江南区、西乡塘区等3个主城区对全市消费品市场增长的贡献减弱,份额略降

兴宁区、江南区、西乡塘区作为当前三大主城区,聚集着全市近1/2的消费品市场份额,对全市商业的繁荣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从一季度情况看,上述三大主城区对全市消费品市场增长的贡献减弱,市场份额略有下降。兴宁区、江南区及西乡塘区消费品零售额合计为181.07亿元,同比增长10.8%,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49.0%,比重同比减少2.03个百分点,对全市消费品市场增长的贡献率为43.6%,贡献率同比降低12.7个百分点。

(五)城乡间消费规模不均衡

一季度,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不足10%,仅为

4.9%的水平,乡村消费规模远小于城镇消费水平,乡村消费的增长空间还未充分挖掘。根据近年来乡村消费品市场发展情况看,乡村消费品市场增长步伐较快,快于城镇增长水平,但由于乡村消费品市场规模偏小,对全市消费品市场增长的带动作用有限。

三、对全市消费品市场发展的一些建议

(一)继续做好年内限上法人企业培育工作,规范网络商品交易行为 进一步优化消费品产业结构,提升限上市场份额,继续培育发展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成为限额单位。继续从政策上引导规模较大的个体户向限上企业升级转变,增加商品流通领域限额以上企业数。当前网络消费潜力较大,网络消费一方面对本地消费造成冲击的同时,也丰富了消费者消费的渠道和方式,本地网店也应运而生,建议尽快理清全市范围内从事网络商品交易的单位,加大宣传力度和制度建设,要求其依法办理工商注册,纳入统计范围。

(二)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增加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强消费信心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增强消费信心,繁荣消费市场需从多方面做起:一是系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二是大力实施就业促进工程,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三是落实支农惠农政策,深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持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四是有效拓展增收渠道,切实改善收入结构,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五是多渠道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着力提高城乡弱势群体的消费能力。

(三)继续引导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中央出台“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有关规定,对公款消费行为进行了规范和控制,对商贸流通尤其是高端住宿和餐饮企业在当前继续产生明显影响,有关部门应积极引导限上住宿餐饮企业转型升级,尽快调整产品结构,谋求多元发展,加快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逐步走上大众餐饮、绿色餐饮、节约餐饮的发展之路,走经营创新、产品创新之路。同时限上住宿餐饮企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差异化的服务来满足市场需求,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

(四)进一步培育和丰富消费热点

一季度限上消费品市场中,汽车类、石油类、药品类仍是拉动零售额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家用电器类、服装类、日用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等众多大类商品零售情况呈现同比下降或疲软态势,消费热点单一的问题较明显。而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节能环保、智能化的家居、家具商品倍受消费者喜爱,有机农产品更是深受城市居民青睐。建议根本市场需求情况,有关部门在延续以前好的消费政策情况下,继续出台新的促销费政策,更大力度培植和丰富新的消费热点,以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需求。

(五)加强乡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进一步构建现代流通网络

3.2024年1季度上海市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篇三

1.入境旅游市场开局良好,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增长有所加快。一季度全市入境游客、入境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35%和19.17%,增长速度同比分别加快了2.43和8.3个百分点,显示一季度北海入境旅游市场实现良好开局,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

2.港澳台游客增长较快。一季度,到北海旅游的港澳台游客达到1.08万人次,同比增长15.04%;其中:香港游客0.67万人次,同比增长16.16%;澳门游客0.12万人次,增长10.13%;台湾游客0.29万人次,增长14.64%。

3.欧美远程游客增势明显。一季度,到北海旅游的欧美游客达到0.29万人次,同比增长37.39%。欧美远程客源国中英国增长27.98%,法国增长45.89%,德国增长27.19%,意大利增长60.53%,俄罗斯增长80.25,美国增长33.16%,加拿大增长82.91%。

4.2024年1季度上海市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篇四

2014年1-2月,北海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6.83亿元,同比增长40.9%,呈良好开局。

房地产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较快增长,商品住宅仍为主体。1-2月,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6.83亿元,同比增长40.9%,其中商品住宅13.25亿元,同比增长51.7%,占房地产开发投资78.7%,比上年同期上升5.6个百分点;办公楼0.37亿元,同比增长104.6%;商业营业用房1.37亿元,同比增长111.2%;其他1.84亿元,同比下降22.6%。

二、土地购置面积进一步减少。1-2月,全市土地购置面积1.06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减少6.4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5.7%,土地成交价款0.36亿元,同比下降86.6%。

三、房屋施工面积保持平稳增长。1-2月,全市商品房屋施工面积1227.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2%,其中新开工面积9.4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2.6%。上年收尾工程加快竣工验收,1-2月房屋竣工面积30.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9.3%。

四、商品房销售面积快速增长。1-2月,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8.7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0.2%,其中现房销售面积4.2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期房销售面积14.5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2.7%。增长原因主要有几方面,一是有些楼盘销售接近尾声,采取促销政策成功销售;二是部分楼盘年初开盘,加大宣传力

度,期房销售面积增加;三是“品牌效应”的影响,如恒大是全国品牌房企,信誉高,楼盘的园林环境好,配套设施全,精装修房,性价比高,销售业绩好。

5.2024年1季度上海市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篇五

关于2011年1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工

作总结的汇报

今年以来,我局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工业强县”战略为中心,以改造产业结构,提升运行质量为重点,以抓机遇、增投入、调结构、建平台、谋上市、优服务为抓手,推动了我县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了民营经济首季开门红。

一、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及特点

1、经济总量加速膨胀。一季度,全县民营经济实现工业增加值20.36亿元,同比增长26.7%,销售收入73.6亿元,同比增长23.2%,实现利税9.5亿元,同比增长21.4%,上缴税金1.3亿元,同比增长22.1%,占全县财税收入(16766万元)的77.5%,完成工业投资16亿元,同比增长24%。

2、骨干企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1-3月份百强企业上缴税金7922万元,同比增长35.53%,比去年同期提高44.7个百分点,百强税金占全县民营经济税金的60.9%,比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税金实现增长的63家,其中增幅在30-50%的8家,50-100%的15家,实现翻番的28家。百强企业上缴税金在30-50万元的23家,50-100万元的15家,超100万元的16家,其中超200万元的7家(百工1142.32万元、卡斯卡特670万元、海伟654.9万元、景津297.41万元、欧亚263.18万元、景渤224.82万元、博通206.82万元)。1-3月份百强企业实现应税销售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53.34%,比去年同期提高53.1个百分点,占全县民营经济收入的25.8%,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应税销售收入实现增长的80家,增幅在30-50%的12家,在50-100%的21家,翻番的24家。应税销售收入超500-1000 1

万元的32家,1000-5000万元35家,超5000万元的8家(蓝天26815万元、百工8642万元、华特8128万元、景津7979万元、海伟7387万元、恒宇5886万元、洁绿5776万元、卡斯卡特5008万元)。

3、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今年以来,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32个,1000-5000万元的项目74个,5000万元-1亿元项目13个,1亿元-5亿元项目41个,5亿元以上项目10个。其中,河北海伟公司特种电工级聚丙烯项目,投资48亿元,目前该项目围墙已完工,办公楼正在建设中,已投资2500万元。今年投资超千万元项目中,新建项目87个,扩建项目28个,改建项目17个。

4、特色产业继续呈“两增一降”发展态势。一是橡塑制品业呈快速增长态势。在煤炭、石油、汽车等行业发展步伐加快的带动下,我县橡塑制品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市场需求不同程度的扩涨,整个行业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今年一季度,橡塑制品行业实现销售收入31.3亿元,同比增长26.3%,工业增加值8.8亿元,同比增长22.1%,上缴税金3520万元,同比增长25.8%。河北恒宇橡胶制品集团有限公司一季度实现应税销售收入5886万元,同比增长7.96%,上缴税金157.31万元,同比增长85.4%。河北博通橡塑制品有限公司一季度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043万元,同比增长109.37%,上缴税金206.28万元,同比增长200.44%。二是机械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我县机械制造业以百工的高压容器瓶、卡斯卡特的叉车属具、奥贝特的道岔钢轨等主导产品,均呈现出逐步良好的发展态势,带动整个行业发展步伐加快。一季度机械制造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2.1亿元,同比增长32.1%,工业增加值6.4亿元,同比增长26.8%,上缴税金3215万元,同比增长30.5%。百工公司一季度实现应税销售收入8642万元,同比增长202.8%,上缴税金1142.32万元,同比增长120.4%。卡斯卡特公司实现应税销售收入5008万元,同比增长52.64%,上缴税金670万元,同比增长16.49%。三是铁塔钢构业市场萎缩。受我国通讯塔市场趋于饱和,和受国家要求通信基站共建共享产业政策双重影响,我县铁塔钢构业企业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影响,订单急剧减少,使部分小企业停产。一季度铁塔钢构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8.8亿元,同比下降17.3%,工业增加值2.4亿元,同比下降15.6%,上缴税金921万元,同比下降17.6%。

二、主要工作

1、搞调研,优服务。今年以来,先后开展了工业企业开工情况调查、景县企业家队伍基本情况调查摸底、省重点联系企业流动资金短缺情况调查,分别形成了调研报告,为县委、政府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准确翔实的数据依据。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对2010年全县工业基本情况(包括百强企业及运行分析、一般纳税人企业调查统计、特色产业企业调查统计、2010升级企业明细、2010企业科技创新情况、2011年新上、技改、续建1000万元以上项目调查统计以及“十一五”总结“十二五”规划等)进行了汇总整理,编印成册,为县领导决策提供了较为全面、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2、抓融资,破瓶颈。在对全县民营企业当前资金需求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同金融机构进行沟通,组织形式多样的银企洽谈会,今年以来,我县为六家企业(恒宇、中美、聚力、鲲鹏、龙鑫、华瑞大正),申办了可以透支的“衡水工信卡”,促成景县利剑医药包装材料厂与河北银行达成2000万元的贷款协议,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一步缓解了企业流动资金短缺问题。

3、搞对标,提水平。我县自去年开展对标行动以来,各企业在装备、工艺、管理、产品研发等方面深切体会到与标杆企业的差距、增强了紧迫感、危机感和压力感,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对标行动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今年以来,我县有四家企业申报衡水市对标典型企业,其中,河北欧亚特种胶管有限公司、河北景津压滤机集团有限公司已申报省级对标示范企业。

4、强技改,调结构。针对我县产品档次低、技术水平差、生产工艺落后、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的现状,我们强抓省政府着力推进技改项目的有利时机下,全力跑办、积极争取,今年以来,我们已申报河北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21项,项目计划总投资64.5亿元,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河北欧亚公司的海底输油套管项目,项目总投资8521万元)。

三、存在问题

1、民营企业单体规模较小。我县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540家,年销售收入超2000万元的83家,在全市纳税百强企业中仅占18家,桃城区25家。全县纳税最多的百工实业有限公司2010年纳税2024万元,在全市纳税排第13名,前十名企业中桃城区占7家,第一名的河北衡水老白干酿酒有限公司纳税20626万元、第二名的河北冀衡集团有限公司纳税15696万元、第三名的河北养元智汇饮品有限公司纳税13566万元。

2、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企业发展。由于丁青胶、炭黑、钢丝、角钢、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使橡塑制品、机械制造、铁塔钢构等行业中三低企业(产品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管理水平低)受到较大影响。原料价格涨幅远大于产品价格涨幅,生产成本增长较快,企业流动资金周转速度变慢,资金运行不畅。(丁青胶30800元/吨,比去年同期增长50%;钢丝9000元/吨,同比增长20%;角钢6400元/吨,同比增长12.3%;炭黑7800元/吨,同比增长30%)

3、产品类同,结构单一,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一是橡塑制品业是我县特色产业的重中之重,一季度销售收入占三大产业收入的40%,上缴税金占三大产业的46.5%,但我县橡塑制品业主导产品橡塑管在国内仅仅占领了二、三级市场,同类产品生产厂家众多,竞相压价,市场竞争混乱。近年,由于国外同行业纷纷到国内投资建厂,意大利玛努力公司在苏州的胶管厂已投产,并迅速占领国内高端市

场,美国派克公司、盖茨等公司在青岛投资建厂,生产我国适销对路的产品。国外公司在装备、技术、管理、产品、质量等方面占有很大优势,国内胶管产品竞争将更加激烈。二是铁塔钢构业中的主导产品通讯塔,由于市场饱和,受国家要求通信基站共建共享产业政策影响,通讯塔生产企业订单急剧减少,企业转产迫在眉睫。

4、企业信息化建设程度低。一是对信息化建设能够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改善进销存管理认识程度不够。二是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投入少,网络普及率不高,信息化应用范围较窄。我县百强企业使用财务管理软件、生产制造软件、生产管理软件的企业不足10%。

5、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应更加注重现有企业、内生企业的外流。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1、进一步完善强化运行监测和分析。一是巩固健全运行监测体系,及时了解和把握工业运行态势。二是强化运行分析。通过数字和实例,分析把握发展趋势,找出制约工业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三是加强调查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搞好“会诊”找准病因,采取有力措施,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2、抓好产业结构调整。橡塑制品业,一方面,按照“扶大限小”的工作思路,提升行业的整体水平,加大对重点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工艺,实现由生产低档产品向生产中高档产品的转变。淘汰落后产能,限制低水平项目上马,避免产业的重复建设,同时,引导小企业为大企业贴牌生产或者协作配套。另一方面,引导部分企业向工程橡胶产业转移。铁塔钢构业,由于3G网络共建共享政策造成铁塔需求量减少,要引导企业由以生产通讯塔为主向技术含量高的电力塔、轻重钢结构或者其它有发展前景的相关产业转移。机械制造业要由生产零件向生产部件转变,由简

单的锻铸加工向深加工转变,由以国际市场为主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齐抓转变。

3、大力实施品牌化战略。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增加研发投入,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夯实品牌的技术基础,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驰(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免检产品,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品牌营销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创新力、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较高的品牌。

4、进一步加强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一是加大引导和推进力度,提高中小企业“两化融合”意识。建立“两化融合”培训机制,对企业的负责人、信息化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企业对“两化融合”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调动企业进行“两化融合”建设的积极性。二是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推广先进典型经验。对于取得两化融合成果的企业作为示范案例进行宣传,给与政策和资金扶持,发挥典型示范带头作用。

5、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一是浓氛围,为民营经济发展造势鼓劲。努力营造发展民营经济的浓厚氛围,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大干快上、争先创业的发展热潮。二是给政策,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三是建园区,为民营经济发展构筑宽广平台。四是育产业,为民营经济发展打造特色优势。

6.2024年1季度上海市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篇六

2014年1季度陕西省坚定不移实施稳中有为、提质增效战略,实现了经济开局平稳、结构优化向好。但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当前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初步核算,一季度,全省实现生产总值3339.16亿元,同比增长

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3.34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1895.34亿元,增长11.2%;第三产业1300.48亿元,增长6.8%。

一、农业生产形势稳定。一季度,全省猪牛羊禽肉产量36.97万吨,增长3.7%;牛奶产量34.12万吨,增长6.0%;禽蛋产量13.16万吨,下降2.5%。蔬菜产量276.34万吨,增长3.9%。夏粮生产形势好于上年。

二、工业生产平稳增长,非能源工业增长较快。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其中:能源工业增长8.2%,非能源工业增长15.7%;轻工业增长12.5%,重工业增长11.1%。从八大支柱产业看,能源化工工业增加值增长9.2%;装备制造工业增长13.7%;有色冶金工业增长14.6%;食品工业增长

6.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3.3%;医药制造业增长21.7%;纺织服装工业增长12.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5.7%。

从产品产量看,天然原油905.6万吨,增长2.6%;钢材373.56万吨,增长

2.7%;天然气110.77亿立方米,增长10.2%;发电量408.78亿千瓦小时,增长

8.7%;汽车9.15万辆,下降23.6%。

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15.01亿元,同比增长10.4%。利税总额371.84亿元,增长8.2%,其中利润总额267.57亿元,增长5.5%。亏损额36.18亿元,同比下降2.5%。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977.27亿元,同比增长21.1%。其中,民间投资968.33亿元,增长24.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60.14亿元,同比增长26.2%;第二产业592.46亿元,下降1.4%,其中工业投资566.31亿元,增长1.1%;第三产业1324.68亿元,增长34.6%,其中基础设施投资428.72亿元,同比增长31.2%。

一季度,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346.72亿元,同比增长14.5%。房屋施工面积14738.68万平方米,增长11.6%;商品房销售面积436.77万平方米,增长10.3%;商品房待售面积399.16万平方米,增长38.8%。

四、消费市场稳定增长。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3.48亿元,同比增长12.8%。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180.00亿元,增长12.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53.48亿元,增长15.9%;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27.12亿元,增长9.1%,商品零售1206.36亿元,增长13.2%。

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791.92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吃类商品零售86.52亿元,增长11.3%;穿类99.43亿元,增长12.7%;用类564.38亿元,增长14%。

五、金融机构存贷平稳增长。截至3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含外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6984.57亿元,同比增长11.9%,较年初增加1406.0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7006.23亿元,同比增长16.1%,较年初增加748.34亿元。

六、对外贸易高速增长。一季度,全省进出口总额449.21亿元,增长87.2%,其中,出口176.04亿元,增长38.8%;进口273.17亿元,增长1.4倍。

7.2024年1季度上海市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篇七

2014年,在全市经济平稳开局的背景下,我市中小微型企业整体规模继续扩大,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1季度,北京市规模以上中小微型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331.3亿元,同比增长6.5%,实现利润总额661.4亿元,同比增长23.4%,吸纳从业人员280.7万人,同比增长2.1%。

分行业看,工业、建筑业等15个行业中,13个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其中,金融业实现营业收入895.8亿元,同比增长24.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营业收入280.8亿元,同比增长23.1%;房地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09.7亿元,同比增长19.4%,三行业营业收入增速位居行业前列。住宿和餐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8.5亿、73.5亿元,同比减少12.2%和6.9%。

分规模看,中型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643.6亿元,同比增长6.2%;小微型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687.7亿元,同比增长7.2%。

8.2024年1季度上海市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篇八

一、建筑业生产运行特点

(一)建筑业产值大幅增长,增速全区第一

一季度,全市有资质建筑业企业共58家,其中有工作量的建筑企业47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1.31亿元,增长104.72%,增速全区第一。其中:建筑工程产值42.78亿元,增长90.09%,占全部产值的83.38%;安装工程产值3.69亿元,增长57.02%,占全部产值的7.19%;其他产值4.85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1倍, 占全部产值的9.45%。

(二)企业竞争力有所提高,建筑市场拓展有力

一季度,全市在外省完成建筑业产值11.44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55倍,在外省完成产值占总产值的22.3%,在外省完成的产值逐年增加,充分显示钦州市建筑业企业实施“直出去”战略,对外承接工程的大幅增加,使钦州市建筑业市场发展空间逐步扩大。

(三)签订合同额快速增长,发展后劲较足

一季度,全市共签订合同额227.19亿元,同比增长84.23%,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42.88亿元,同比增长45.55%,占签订合同额的18.89%。新签合同额增多,企业发展后劲增强。

(四)房屋建筑施工面积、竣工面积较快增长

一季度,全市建筑业房屋施工面积达597.0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0.22%。其中:新开工面积160.2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1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58.56万平方米,是去年的1.03倍。

(五)高资质企业仍占主体

从资质等级来看,一季度钦州市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共58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3家,完成建筑业产值33.21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64.72%;二级资质企业12家,完成建筑业产值6.83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13.31%;三级及以下资质企业35家,完成建筑业产值11.03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21.5%。

二、建筑业应关注的问题

(一)大部分建筑企业技术基础依然薄弱,缺乏市场竞争力。全市有工作量的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48家,共有从业人员78272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7084人,只占9.1%;一级建造师181人,虽比去年增加16人。工程技术人员的缺乏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以及施工管理和施工效率。与建筑业发达的地区相比均有较大的差距,建筑企业队伍总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企业产业规模小,外向竞争能力弱。钦州市建筑业一直没有特级企业,一级建筑企业仅3家,建筑业企业的人才、技术、机械设备等缺乏优势,对外承揽工程的能力较弱,竞争力不强。产业内部结构上存在总承包企业不强、专业承包企业不精的现状,制约了全市建筑业市场的发展壮大。

三、几点建议

(一)增强企业竞争力。要培育一批规模大、融资好、技术优、竞争力强、资质等级高的大型建筑业。形成一批对全行业起领军和示范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提升全行业的竞争能力。

(二)企业产值利润率太低。企业应抓住建筑业快速发展的机遇,适应市场形势和变化,加快机制转变,转换理念,以提高效益为目的,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并最终实现由生产型企业向经营型企业的转变。

9.2024年1季度上海市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篇九

一、工业发展基本情况

1、工业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今年初,我市工业运行起步良好,1-2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达到全省水平;一季度增长9.6%,增速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

2、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企业效益和从业人员报酬均有提升。一季度,我市生产的145种大类产品中,有85种产品呈增长态势,增长面达到58.6%,比上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7.4%,比1-2月份提高0.8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1-2月份,全市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3.8亿元,增长9.7%,实现利税78.5亿元,增长18.1%,实现利润35.1亿元,增长27.4%。初步汇总,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期末从业人员43.5万人,同比增加

1.5万人;人均劳动报酬11429元,同比增长15%。

3、大型集团支撑工业增长,中坚企业增势较好。重汽集团上年开始扭转前两年下降颓势快速增长,浪潮集团持续较快增长,济钢集团、中石化股份济南分公司仍在低谷徘徊但有企稳迹象。今年一季度,重汽集团完成产值同比增长22.8%,中石化股份济南分公司增长19.3%,浪潮集团增长12.4%,济钢集团增长1.9%。四大集团合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39.7亿元,同比增长15.2%,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6.2

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增速4.7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同期的-52.2%上升至42.6%。十亿元以上的中坚企业增长势头良好,齐鲁制药、圣泉集团、二机床、九阳股份、达利食品、旺旺食品等企业规模快速壮大,行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4、行业普遍增长,高端、优质行业凸显竞争力。一季度,全市40个大类行业中,有32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达到80%。载货汽车、机械设备、电气、计算机电子信息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势较快,全市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0.4亿元,增长14.6%,增速高于全市5.0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占到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38.6%,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

重型汽车行业触底回升。全国重型汽车行业在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呈现下降态势下,2013年开始“触底反弹”增速高达21.7%,同时受国IV标准实施等积极因素影响,产销趋势向好。中国重汽集团抓住市场机遇,大力开展“质量效益提升年”活动,与德国曼公司合作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企业研发创新硕果累累,连续九年保持国内重卡行业出口首位,今年前两个月企业产销继续保持两位数的较快增长,并以18.03%的市场份额力压东风公司和一汽集团名列行业第一位。一季度,中国重汽集团带动我市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6.1个百分点。我市电子信息、通用设备、电气机械等重点支柱行业也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5、高新技术和消费类产业凸显发展亮点。初步测算(未经省反馈),一季度,我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54.5亿元,增长14.2%,高于全市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速3.6个百分点;高新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1.3%,比年初提高0.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类产品增势较快,如载货汽车增长24.5%,发动机增长40.9%,计算机服务器增长38.9%,数控金属成形机床增长25.7%,聚丙烯树脂增长33.3%,电子元件增长38.5%,气动元件增长18.8%。

我市食品、医药行业进一步膨胀壮大。统一、旺旺、耐斯、康师傅等台湾四大食品巨头齐聚济阳,济阳县形成了食品饮料行业品牌集聚优势,“中国食品工业城”渐成规模。齐鲁制药集团紧跟医药市场发展大趋势,医药制剂、农药、兽药皆满负荷生产,1-3月份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7.5%,全年力争突破百亿元大关。一季度,全市食品、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3.3%和14.6%。

二、工业发展制约因素

1、宏观政策着力转型升级,不再支撑高速增长。近年来,宏观经济增速在逐步下调,国家着力“转调创”,压缩过剩产能,鼓励产业升级,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发展转型的新阶段。今年一季度,全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7%、9.5%,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0.8、1.9个百分点。3月份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50.3%,为上年8月份以来的新低,尤其是新订单指数处于较低水平;同时3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均显示工业生产的动力仍然不足。

2、我市工业企业个数少,新建项目尤其是大项目少。近两年来,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数量虽有较大突破,但从全省范围看企业

个数仍然偏少。目前,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02家,占到全省的4.7%,列十七城市第11位。工业新建项目尤其是大项目偏少,2010年以来,我市在建的计划投资额十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只有4个,没有一个2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

3、我市部分主导行业仍处于低谷盘整期。近两年来,我市工业经济整体运行渐趋稳定,但仍处于调整巩固增长期,钢铁、化工等重点行业仍在低谷徘徊。一季度,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

1.4个百分点,部分重点产品增势低缓甚至呈下降态势,如钢材下降0.3%,发电设备下降44.7%,太阳能热水器下降45.5%,化肥下降43.6%,服装下降28.3%,摩托车下降5.6%。受大环境影响,今年一季度我市烟酒消费类行业呈下降态势,卷烟产量下降14.5%,白酒下降12.5%。

4、企业成本上升,盈利压力增大。受人工、原材料等生产成本上升和产品出厂价格下降双重挤压,工业企业盈利水平在进一步下降。1-2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372家,同比增加32家,亏损面达到19.6%,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7.0、48.3、187.5个百分点。

5、产业结构调整压力还比较大。我市重化工业比重高,钢铁、机械、化工、纺织服装等传统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创新能力参差不齐,化解过剩产能压力很大;优势产业关联度比较低,产业集聚和品牌效应尚不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终端消费类行业占比不高,发展

水平不一,新增力量比较薄弱。以上问题给我市工业在新一轮的产业竞争大潮中占得先机,赢得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三、工业发展趋势展望及建议

1、上半年工业发展趋势展望

从宏观经济形势看,保持宏观经济平稳发展,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是国家的主导政策风向。

从我市一季度企业景气状态看,我市重点工业企业运行基本平稳,多数企业预测二季度略有好转,但资金紧张、订单不足、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用工成本上升等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仍然较多。

2、促进工业发展几条建议

一是要牢牢把握新的工业发展机遇,在“转方式、调结构”上下功夫,拓展优化发展空间,实施高端、高质、高效的产业发展战略,把产业和产品优势转为企业竞争优势,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二是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争取引进和培养若干行业领军项目,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向心力。

10.2024年1季度上海市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篇十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山西省着力改革创新,着力转型升级,着力改善民生,转型成效继续显现。农业形势良好,投资较快增长,消费持续扩大,物价基本稳定,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初步核算,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631.6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3.77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383.07亿元,增长4.6%;第三产业增加值1134.83亿元,增长6.8%。

一、农业

预计全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4912万亩,比上年略增;其中玉米面积2508万亩,比上年增长0.13%。目前全省冬小麦进入返青生长期,一、二类苗情明显好于上年。

二、工业

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在全省9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钢材、发电量、氧化铝、水泥5种产品保持增长,生铁、粗钢、焦炭、原铝4种产品同比下降。一季度,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56.4亿千瓦时,增长

2.3%;其中,工业用电量359.7亿千瓦时,增长1.5%。太原铁路局铁路货运量1.5亿吨,增长7.8%。

三、固定资产投资

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94.2亿元,增长19%。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中,一、二、三产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02.2%、10.8%、23.7%。一季度,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5.9亿元,增长19.2%。

四、消费

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7.7亿元,增长11.4%。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51.3亿元,增长11.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46.4亿元,增长12.3%。一季度,全省旅游总收入388.6亿元,增长21.2%。

五、进出口

一季度,全省海关进出口总额29.9亿美元,下降11.1%。其中,出口15.6亿美元,增长7.7%;进口14.4亿美元,下降25.2%。

六、财政

一季度,全省地方公共财政收入498.1亿元,增长5.3%。全省地方公共财政支出565.2亿元,增长8.6%。

七、金融

3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7085.6亿元,比年初增加818.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5648.7亿元,比年初增加577.3亿元。

八、物价

一季度平均,全省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3月份当月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2.5%;一季度平均,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9.0%,3月份当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0%。

九、城乡居民收入

根据一体化住户调查,一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97元,增长11.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27元,增长1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8元,增长12.7%。(按照旧口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03元,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280元)

上一篇:ap人文地理知识点下一篇:暂住证证明、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