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父与子》的感悟

2024-08-08

读《父与子》的感悟(共14篇)

1.读《父与子》的感悟 篇一

7月8日正在开着家长会,老师要求我们假期里阅读这几本书,分别有《公式狼灰满》《父与子》《家堂风》《我是中国孩子》《晴空小侍郎》《贪玩的人类》《双筒望远镜2聪明实验》和《阿莲》,最终我选择了《父与子全集》。

这本书描述了爸爸是一个脑袋扁圆,总穿一件马甲的秃顶老头,但是他慈祥、和蔼、幽默。儿子是一个留着刺猬头、调皮、聪明、可爱、淘气的小男孩。这对父子善良、正直和宽容、懂得生活、并且有幽默感,他们对生活的奇遇或者平凡的小事,总是抱着乐观的态度、平和的心情,有时甚至很天真地去消释矛盾、自寻其乐。

《父与子》是德国著名漫画家埃·奥·小劳恩的经典著作,在德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于1934年在《柏林画报》上连载,风靡世界半个多世纪;画中的“父”与“子”的形象便是自己与儿子的真实写照。这幅幅小巧的精湛的画面,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简单的线条里流淌出纯真的父子之情与融融的天伦之乐,其艺术魅力征服了无数读者的心。

这部风靡世界的经典温情漫画,除了让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也带给了我许许多多的感动!

点评:陈同学概括、扼要地为读者介绍了德国漫画作品的人物及情节。而在文中对作品的艺术评介更形象地向读者推介了这部名作,一篇至为简练而实用的读后感。

2.读《父与子》的感悟 篇二

一、教师期望是学生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的《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一书亦借用了“皮格马利翁”这一神话故事的寓意。他们主张向教师提供虚构的信息, 以表明哪些学生具有比现在还要大的天赋和潜力, 哪些学生可能是“晚熟者”, 哪些学生将取得相当大的进步, 并通过这些信息创造出一片新的天地。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 提供给实验组学生的殷切期望和设想的区别对待, 结果造成了他们的智力比比较组学生显著地得到较大的进步。教师, 即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 对学生的殷切期望收到了戏剧性的效果。

1968年,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来到一所黑人儿童学校, 从一到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级, 并对18个班的学生“煞有介事”的做了发展预测, 然后以赞赏的口吻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列出名单, 交给了有关任课教师。名单中的学生, 有些表现原本很好, 但也有一些表现一般甚至“不好”的学生。对此, 他们对教师们的解释是:“请注意, 我讲的是他们的发展, 而不是现在的基础”, 并叮嘱教师们不要将名单外传。8个月后, 两人又来到学校对18个班的学生进行复测, 一年后又进行了第三次复测。结果是:他们所提供名单里的学生, 其成绩提高比其他未测试的学生要快, 并且在心理情感上显得活泼、开朗、求知欲旺盛, 与教师的关系也相当融洽。连班主任也感到不可思议, 不得不请教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他俩笑着说:“其实, 我们是随意点的学生。至于他们成为班上的优秀生, 完全是您教育有方。您对他们特别关心和期望, 是他们奋发向上的动力。不管是哪个学生, 聪明的还是笨的, 只要教师对他有期望, 他总是会有进步的。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越大, 他上进的劲头就越足。这种现象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反映了一个心理学规律:对别人的期望会产生一种难以觉察的、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 这个力量可以推动被期望的人朝着期望的方向飞奔。这种效应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具有普遍适用性, 形象的说明了学生的智力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力。希腊寓言中有句话“信心比天才重要”。一般来说, 教师对学生期望越高, 学生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证明教师期望是学生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难道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的体会还少吗?正是学校对教师的期待, 教师对学生的期待, 才使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一种努力改变自我、完善自我的进步动力。这种期盼将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的心理, 在心理学上称为“期待效应”, 亦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等。它表明: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功, 但是能不能成功, 取决于周围的人能不能像对待成功人士那样关爱他、期望他、教育他。

教师对学生的爱、期望, 可以左右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 这种情况是司空见惯的。作为教师, 应该热爱每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经常讲到“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怀, 并从教师的关怀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清末民初思想家教育家梁启超说:教育事业, 从积极方面说, 全在唤起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从消极方面说, 要十分注意, 不要摧残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这是很有见地的。对于每个人来说, 期望犹如一座待开发的金矿, 蕴藏丰富。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 只有20%归功于智力因素, 80%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因此, 人人都有巨大的潜能, 人人都能成功。瑞典人莲娜·玛利娅生来就没有手臂, 左腿只有右腿一半长。可她获得过残疾人世界游泳比赛冠军, 会开车, 完成过诸多“不可能的任务”。她用传奇经历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超过自己想象的期望和潜能, 抛开“办不到, 不可能”, 才能点亮生命, 获得成功。拿破仑曾自豪地对他的部下说:“在我的字典里, 没有‘不可能’这三个字。”期望和热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是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

二、终身做学生的皮格马利翁

美国心理学家吉丝雷耳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 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 我们就无法开花成长。”用赞扬期望的方式开展批评, 就好像牙医用麻醉剂一样, 病人仍然要受钻牙之苦, 但麻醉剂却能消除痛苦。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太阳能比风更快地使你脱下大衣, 而仁厚、友善的方式以及称赞, 比任何暴力更易改变人们的心意。”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学生热情上进、勤奋好学等积极的情绪, 需要老师的肯定和引导, 学生的纠错和改进, 需要老师的信任和支持。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越高, 学生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也就是说, 如果教师相信他们的学生是聪明的, 那么, 这些学生在很大程度上, 就会因为其教师的信念, 而真的变得聪明或更聪明。如果教师随意地、不负责任地认为某个学生不聪明、真笨、无可救药等。那么这个学生真的就有可能“破罐子破摔”……, 有意无意地按着理想中的“坏学生”的方向走下去了, 最终可能真的不可救药了, 后果令人心痛。皮格马利翁效应表明, 期待就是暗示的力量。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凯洛夫说:“谁要是没有强烈的感情, 就不会具有强烈的的志向, 也就不能够热烈地把这个志向体现于事业之中”。一个期望的眼神, 一个会心的微笑, 一个鼓励的大拇指, 一次中肯的点头, 一句真诚的赞扬……教师的举手投足之间, 一颦一笑之间都流露、传递着对学生的态度和情感, 教师要多创造“真实的谎言”, 时时处处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 终身做学生的“皮格马利翁”。

没有人不渴望成功, 生命中的成功与失败, 常常与我们对自身潜能的认识与开发程度密切相关。歌德有句名言:“生活在理想的世界, 就是要把不可能的东西当做仿佛可行的东西来对待。”奥林匹克运动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就是人类对挖掘自身潜能的永恒期待。实际上, 对中小学学生, 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者, 特别需要的是别人的肯定、老师的赏识和成功的体验。通过这些, 才能促使他们产生一种内驱力, 促进他们展现自我, 看到自己潜在的能量和优点, 从而满怀信心的不断争取成功走向未来。

爱是开启学生心扉的一把金钥匙, 像地球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来源于太阳, 教育的一切成就都来源于对学生的爱。我们的家长, 我们的教师, 当别人把你的子女、你的学生看“扁”了的时候, 你千万要把他 (她) 看“圆”!世界上没有教育不好的少儿, 就看你会不会鼓励他们, 哪怕是一丝一毫的进步。教师对学生诚挚的爱, 本身就是一种崇高的教育, 它唤醒的将是学生心灵深处最美好的情感。

参考文献

[1]美:罗森塔尔, 雅各布森.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待与学生智力发展[M] (.唐晓杰.崔允漷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张文菁.中学教育心理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3]赵东海, 唐晓岚.挑战中国人的传统思维[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2006.

3.读《父与子》的感悟 篇三

关键词:《夜读兵书》 感悟 诗 爱国情怀

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是一位生活在八百年前的伟大爱国诗人。陆游诞生和成长的年代,正是宋朝腐败不堪、屡遭金国进犯的时候,民族危机极为严重。可以说陆游自幼就经受了祖国被侵略、民族遭受欺凌的巨大痛苦。他少年之时,目睹长辈“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他们个个希望能匡扶王室,哪怕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一洋溢着忠义之气的家庭氛围感染影响着陆游,使他受到最生动最直接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熏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深深植根在陆游的心灵深处,日后他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雄心壮志。

他的一腔爱国之情,投入到文学创作上迸发出更大的热情。这首五言古体诗《夜读兵书》大约创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秋天,此时的陆游参加礼部考试,因其抗金主张与当朝左相秦桧黜免,只得返回家乡山阴,寓居云门山草堂。当时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被金人侵占,大好河山沦陷于敌手。偏安一隅的南宋政权置失地于不顾,退让苟安,不图恢复。诗人自幼喜读兵书,练武习剑,有匡济天下之志,有恢复失地为国牺牲之愿。但他的仕途进取之心受到无情摧折,目睹时艰,心情激愤难平写下这首诗。

“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一个孤灯照耀的秋夜里,诗人独自在人烟稀少的深山里阅读研习兵书。诗开篇就点出夜读兵书的孤寂清冷的环境。茫茫夜色,漫天冷霜,而这其中有一盏明灯在照亮周遭的一切;深山之中难见人迹,却有一颗心在激荡澎湃,报国之志没有丝毫消歇。“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诗人一生都抱有立功于千里万里之外的雄心壮志。他期待手执锋利的兵器,为君王冲锋陷阵,这是何等的威猛雄壮。“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战死沙场是有志之士应有之义,是每一个将士都可能遇到而且无法回避的事情。如果只想着守在妻子儿女身边,尽享天伦之乐,而忘掉报国之志,失去誓死杀敌的气概,这在诗人看来是万分可耻的。“成功亦邂逅,逆料政自疏。”品读这两句,可以體会出作品的格调由前面几句的高昂转为了低沉。在诗人看来,所谓的建功立来原本是偶然所得,如果一定要在这样一件没有把握的事情上去预料将来会如何,是一件不切现实的事情。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勇往直前报效国家,早已把自己的成败得失置之度外,显示出诗人所具备的高贵思想品质。“陂泽号饥鸿,岁月欺贫儒。”那些生活在金人铁蹄之下的平民百姓,就像哀号着的一群鸿雁,饥困流离,他们每一声的涕泣都牵动着诗人的心弦。诗人分明感到时间在无情的流淌,自己的理想虽然不能实现,但他看到天下苍生处在这么一个境地时,怎能不哀伤心痛?一个“欺”字,突出传达了诗人的愤懑之情。“叹息镜中面,安得长肤腴。”诗人在痛惜之余,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容颜,为之深深感叹:怎样才能保持肌肤丰润呢?显然诗人不是在为自己的面容沧桑、衰老而叹息,他是希望自己永不衰颓,渴望在此后的岁月里能够为国家尽忠尽责的抱负。

这首《夜读兵书》,自述研读兵书的心情和情怀,是一位郁郁不得志的爱国志士的真实写照。全诗蕴含了诗人炽热的爱国情怀,同时把一已之情和广大苍生的悲惨境况联系在一起,使这首诗有着相当的思想深度。诗的开篇描绘读兵书的时间和环境,烘托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下来发表感想。首先自述立志报效祖国,其次感叹百性的悲惨境遇和自己的壮志未酬,最后感叹岁月蹉跎,希望在有限的生命中去实现精忠报国的理想。

从《夜读兵书》可知,反映自身广博深邃的爱国情怀是陆游诗篇中的重大主题。这在其它作品《夜读范至能《揽辔录》……》、《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诗中多有写照。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已深深植根在诗人的精神信念中,这种信念随时伴随着他。这些诗或写于早年,或写临终,或写梦境,这些无不超越了时空,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罕见的。由此看来,陆游诗篇中的爱国情怀是不容置疑的,作为南宋第一大诗人,对当时和后世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4.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篇四

每个人的背后,还有一位高大威严的人。在挫折时激励着你,那就是父亲。父爱和 母爱一样伟大。《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使我有这样深刻的体会。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安危,执着地从地震废墟中救出儿子的感人事迹。

俗话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或许,父亲没有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但在生活中,我们依然可以处处感觉到父亲对我们的爱。

有一次星期一的早上,交作业时我发现几张考卷忘带了,找了好久都找不到。如果不交就是要扣分的呀!我记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忙冲出教室找刚走不久的父亲。父亲听了以后说:“家里学校这么远,为了几张考卷不值得再跑一趟。而且店里这么忙,哪有这功夫呀?”说完就走了。看着父亲离去的背影,我含着泪,低头走进了教室。没想到,大约过了一个半小时,在教室门口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我当时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对,那正是我的父亲。我走出教室,在父亲递给我考卷的那一瞬间,我手在颤抖,我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

在我心中父亲就像一个守护神,时时刻刻关心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父爱,是送给全世界父亲的最高称誉。

5.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篇五

五(2)班车影驰

今天,我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我深有体会。

文章主要讲了一个父亲为了救出自己的儿子,在废墟中苦苦挖了38个小时,那时他已是满脸灰尘、衣服破烂不堪,血迹斑斑,终于他听到废墟下传来了儿子的声音,当安全出口开辟出来后,儿子却让自己的小伙伴先出去…..这对父子太了不起了,父亲不顾别人的劝阻,一直不停地挖掘,为了儿子,决不放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多么坚忍不拔、多么恪守诺言、多么有责任感!儿子也很了不起,在长达38小时的漆黑的瓦砾下,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恐惧与危险。然而7岁的阿曼达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同死神搏斗,最终生还,巨大的精神力量来自对父亲真诚诺言的信赖;奇迹的出现来自伟大的父爱。

在生活中,父母的爱无处不在,我的父亲就是这样的,每天劳累的工作着,为我们铺好未来的路,不求回报,让我们在好的环境下成长。为了我们,甚至愿意放弃自己的生命。我被这份爱感动着,我终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这份爱!

意外与发现

——读《假如没有灰尘》有感

五(2)班潘亚慧

读了《假如没有灰尘》这篇文章之后,我感到非常意外,同时又对灰尘有了新的认识。

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灰尘的大小、来源,还向我们介绍了灰尘的特点和作用。首先,灰尘可以散射光线,假如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其次,大气中的气体容易散射紫、蓝、青三色光,所以天空呈现蓝色;还有,灰尘大多具有吸湿功能,假如没有灰尘,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湿漉漉的。更严重的是天空中难以形成云雾、雨、雪来调节气候。假如没有灰尘,大自然将多么单调啊!

读了文章,我深感意外,我还真没有想到灰尘还有那么多的好处啊!以前,我一味地认为灰尘什么作用都没有,只会破坏环境,是人人讨厌东西,然而真想不到,它和我们的生活还真是息息相关啊!看来,人类离不开它!我也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型的。

其实,世界上还有很多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不如蛇的剧毒足以置人于死地,但它的毒素还可以提炼出来做成药来救人;电脑,可以让我们很快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但也有一些黄色网站在毒害着我们青少年。所以,我们只有正确地认识世界万物,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评】

虽然显得有些稚嫩,但都是真情实感,有感而发。

【寄语】

6.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篇六

有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这位父亲说:“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这句话让我感到这位父亲的确是一位永不放弃对家庭有责任感的人。

在20xx年11月22日的晚上,凌晨2:00的时候,我突然肚子疼了起来,而且越来越厉害,我实在忍不住了,就哇哇大哭起来,这一哭可把爸爸下坏了,立即带我去医院检查。

在路上,爸爸顶着刺骨的寒风,穿着单衣,他把外套加给了我,我坐在车子后面寒风都刺痛了我的脸,而爸爸的衣服却被汗水浸透了,滚下豆大的汗珠。

我们到了医院,医院让我做手术,为不影响脑神经和一些副作用,爸爸坚决不同意。医生只好妥协,让我回家观察。

虽然这次生病有惊无险,但这件事却体现了父亲对我的无限关怀,对我的爱是那么伟大。

7.自读感悟,让学生常在学习状态 篇七

一、鼓励大胆表达

初读课文, 学生对于文本内容和作者的思维尚不能准确地把握。这时, 如果教师直接进入段章的阅读赏析, 只会让学生处于思维混乱、理解吃力的状态, 也必然处于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学习状态, 所获得的知识经验也是零散、琐碎的。这样的学习, 显然不能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更不利于学生形成整体认知。

所以, 在表达之前, 我们首先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 让他们在预习时阅读, 也可以在课堂上给出相应时间。读书, 需要一个宽松的氛围, 贵在自悟自得。陶渊明这样形容自己读书时所获的快乐:“好读书, 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意思是: (我平时) 爱好读书, 但是不过分寻求其中那些深奥的解释, 往往对书中意义有所体会, 便高兴得忘记了吃饭。其实, 每个学生在阅读一段文字后, 就会对文字产生独特的感悟。

搜索 《只拣儿童多处行》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一课的教学设计, 我非常欣赏孙双金老师在设计这一课时所体现出来的课堂主导能力。课堂伊始, 孙老师让学生自读自画冰心奶奶只拣儿童多处行走的句子。交流前, 他对全班学生进行了一番肯定, 并寄予更多期待:“我很高兴地看到有同学找了两处, 有同学找了三处。要找到更多的句子, 需要一双发现的眼睛, 不光要仔细读, 还要动脑筋想……同桌的可以互相对一对, 如果找的是同一处, 那你们就是所见略同的英雄;如果你找的同桌没画出来, 或者同桌画的你没发现, 要看看原因是什么。”这样的做法, 大大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他们探究的欲望更加强烈, 个个都会积极进入真实、主动的学习状态。

在讨论“冰心奶奶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这一问题时, 孙老师又让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课文边做记号, 并在相关句子旁边写出关键词。然后, 在小组合作交流时, 他又提醒每个小组要选一个记录员, 记录员只需记一个关键词。这样, 通过反复走进文本, 学生充分阅读、思考, 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学生读有方向, 学有方法, 始终兴味盎然。孙老师这样润物无声的鼓励、指导和引领, 正契合了教育家叶圣陶说的话:“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 让他们自己动脑筋, 经常比较、揣摩, 养成习惯。”

二、汇聚点滴想法

当教师不再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 学生真正进入了自主学习的状态, 他们就会对文本产生越来越真切的感受, 思考也会越来越深入, 感受也会渐渐走向深刻。这时, 学生就会成为一个个探索者, 而不是被教师限制思维的、用同一种思维方式思考、用同样的语言表达的附和者。

当然, 这种放手并不是放任, 如果全班学生始终处于同一认知平台, 那就无法实现阅读能力的再提升。杨再隋教授认为, 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需要学生自读、自悟, 但学生的悟, 在于教师巧妙、适时地引导。

我们时常会听到教师抱怨学生在答题时思路打不开、要点答不全, 甚至回答不到点子上, 其实产生这一症结的根源还在课堂。一些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某个问题时, 但凡学生说的有道理, 哪怕是一点点, 都会得到“你真棒”“真会动脑筋”“掌声送给他”这样的夸赞话语, 甚至更有“你对课文的认识太完美了”“你是作者的知音”等这样的语句。在这样的肯定中, 极易满足的孩子们还会再思考、再倾听别人的见解吗?如果他飘飘然自我陶醉的话, 怕是连教师接下来归纳总结的话都听不进去了。

所以, 正确对待学生的点滴发现, 不漠视、不夸大, 运用教学智慧巧妙汇聚散落在每一个学生心中的点滴想法,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做对了, 还可以再前进。这样, 他们才会始终保持学习者和倾听者的热情, 积极参与学习。

如在教学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一课时, 学生在面对“ 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没能留住水?”这两个问题时, 有可能一下子不能说出完整答案, 这时, 教师应给予适当肯定后启发他们继续思考:“还有没有其他原因?把这些原因连起来怎么说?老师给你适当的关联词语, 你能说得更通顺一些吗?”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和启发, 会让学生读得更投入、学得更用心, 收获也更大。

三、培养思辨精神

在成长的过程中, 学生们的认知水平是有限的, 在认识上出现某种偏差也很正常。面对学生的认知偏差, 教师不能简单地否定或者讥讽挖苦, 而要善于将这个“绣球”抛给学生自己或者其他学生, 让大家在积极思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形成正确认识。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二泉映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中的“享有盛誉”时, 先让两名学生到黑板上书写这个词语, 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写完后, 这位教师组织大家评议两位学生写的字“:看了他们写的‘誉’字, 你想给点建议吗?”台下小手如林。我想, 教师的任何分析说教都不如学生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事实也证实了这一点———回想自己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 我只是在出示“誉”字后比画了几下, 告诉学生要注意哪些笔画, 结果在课堂练习时, 多数学生都想不起“誉”字怎么写, 少数写出来的也没有注意到我提醒的要点。

对生字书写的指导如此, 对课文的学习亦是如此。叶圣陶先生说:“多读作品, 多训练语感, 必将能驾驭文字。”在教学《海伦·凯勒》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一课时, 有的学生这样认为:“海伦·凯勒脾气暴躁, 而且脾气越来越坏, 就像现在某些学习不好、乐于搞恶作剧的学生一样, 怎么能成为伟人呢?”面对这样的观点, 我没有直接否定, 而是顺着这位学生的话题, 列举了生活中的几个例子, 然后话题一转:“那有没有特殊情况呢?”学生们列举了如童第周奋起直追、爱迪生发明电灯等例子。当我们正平等交流、互相启发时, 刚才那位学生突然举手说:“海伦·凯勒没有像普通人一样放弃自己, 而是用心去爱生活、爱身边的人, 这是多么宽广的胸襟!这是不是平凡人和伟人的区别啊?”大家哈哈大笑, 我给学生推荐了贝多芬耳聋依然创作、勾践卧薪尝胆重建家园的故事, 让他们感受到只要努力, 就有希望的道理。

8.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篇八

【关键词】课文;感悟;阅读课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许多语文老师上公开课喜欢上第二课时,认为第二课时才能上得精彩,有分析课文、突破重难点的展示、师生互动的环节等丰富的内容。而认为第一课时只是扫清字词障碍,初读课文把握文章脉络进行整体感悟。岂不知没有第一课时的铺垫,上不好第一课时,能上好第二课时吗?小语专家于永正认为书读不熟不开讲。我觉得第一课时的主要学习目标除了扫清字词障碍,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感悟,爱读且读熟课文。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时进行整体感悟,上好语文阅读第一课时呢?

一、揭题激趣感悟主题

阅读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对一篇新课文的兴趣点往往产生在第一次阅读期待中。而题目往往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或提示主题或揭示内容或制造悬念。在教学伊始,教师抓住课题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揭题引入课文,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请看《“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的揭题:

师:“诺曼底”号指什么?(一艘大邮船。)出示图片。

师:课文是怎样介绍“诺曼底”号的?(生找出相应的语句来回答。)

师:就是这一艘漂亮的大轮船却在英伦海峡遇难了。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读—(生齐读课题。)

师:这时一位英雄挺身而出,他就是哈尔威船长。这既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更是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读—(生齐读课题。)

接着,学生带着探究故事的前因后果的兴趣初读课文。这一过程让学生解了“诺曼底”号的外形特点,感知整个故事的主题。通过教师的导读,激发学生探究故事的来龙去脉的兴趣。

二、识字学词与阅读相结合

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课文常识,字、词、句等方面的内容,这些知识的获得都来自于第一课的学习,学生掌握的生字绝大部分直接在初读课文中获得。“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这是《课标》对识字的评价,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元老李秉德教授曾先后两次疾呼“以识字为重点不可轻易丢掉”。这些任务的完成就完全依赖第一课时。另外,第一课时也是理解词语、积累词语的平台。学生解决不理解的新词也都是初读时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老师讲解解决。只有理解词语,才能使之内化,从而达到积累的目的,也为以后的写作打下了基础。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最重要的保证。在此基础上学习其他内容就得心应手,水到渠成了。

简单的读读写写虽易操作但费时费力,只有形式多样巧妙的方法才能取得好的识字效果,这一环节也可成为课堂的亮点。如《圆圆的沙粒》一课教学采用归类识词用词,初步感悟课文内容的学习方法。

出示:真诚 坦然 有用 蚌壳 珍珠

嘲笑 议论纷纷 异想天开 牢狱 简直

师:这两组词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组词是描写沙粒的,第二组词是描写同伴的。(适时板书)

师:你能接着课题讲一句完整的话吗?

生:圆圆的沙粒想变成有用的珍珠。

生:圆圆的沙粒想变成有用的珍珠,却被同伴们议论纷纷。

生:同伴们嘲笑圆圆的沙粒,认为他简直是异想天开。

生:那蚌壳就是圆圆的沙粒的牢狱。

生:圆圆的沙粒坦然地面对同伴们的嘲笑。

最后,教师根据出示的词语引导学生连词成文,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所呈现的文中的重点词语,很适合学生根据圆圆的沙粒和同伴们的不同态度和表现来进行说话练习,同时又能检查学生的学习现状。阅读与字词教学结合,第一课时的教学无疑会更加生动丰富。

三、抓重点句,穿针引线整体感悟

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时,让学生找出文中的佳句,教师引导学生穿针引线把握课文的主要脉络。

出示文中的佳句:

1.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像一座山峰。

2.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3.工头拼命想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4.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在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5.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老师引导学生透过以上的重点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通过讨论和朗读领悟到哈尔威船长的伟大灵魂,同时感受作家雨果遣词造句的精妙。最后,让学生透过这些句子来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说的训练。教师的导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初读是联系精读的纽带。每篇课文的学习要求都含“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条。其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就是第一课时的任务。只有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精读才能达到“有感情”,失去了第一课时的支撑,第二课时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成了无本之木。而且第一课时感知课文大意是落实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整体把握的能力”的一个重要训练内容,需要有效的方法和科学的研究过程,精读时才能继续感悟课文思想感情。

总之,第一课时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是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起始点。我们要让学生在第一课时中真正品尝到语文的“本味”。

9.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篇九

课文讲述了一位伟大的父亲,在美国洛杉矶发生的一次大地震中不顾生命危险,在废墟中经过几天几夜的搜寻,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孩子。

这是一位多么伟大的父亲啊!在儿子命悬一线、奄奄一息的时候,这位父亲并没有像别的父母一样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而是一直坚信着他常对儿子说的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于是,他坚定地站起身,疾步朝儿子教室所在的位置走去,不停地挖掘。就这样,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虽然期间有人来阻挡他,但是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虽然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浑身充满血迹,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放弃。挖到了第38个小时,奇迹终于出现了。瓦砾堆底下传来了儿子微弱的声音。这位毅力非凡的父亲不仅救了自己的儿子,还救了别人的孩子。

古往今来,深沉的父爱曾一次次地令我们动容。父爱不仅可以创造生命的奇迹,还可以让天才“破茧成蝶”。曾经的达芬奇,在别人眼里也是个平平无奇的孩子。一天,上课不专心的他,调皮地给老师画了幅速写。回家后,他还把画给自己的父亲看。他的父亲看后并没有生气,反而夸他画得好。就这样,达芬奇被这个善于利导的父亲培养成了一代画家。

无独有偶,另一位名人的父亲同样值得我们尊敬。莫扎特小时候就被无数人誉为“神童”,但是他有如此成就与他的父亲也是息息相关。父亲是莫扎特的精神和艺术之父,父亲对于莫扎特的重要意义,无论怎样估量都不为过。早在莫扎特3岁的时候,他父亲并发现了他的音乐才华,并为此放弃自己宫廷乐师的身份,转而全心地培养莫扎特。莫扎特的父亲在有生之年中,陪着莫扎特游学演出前后历时十几年,走遍了欧洲,少说也有几十次,行程估计得有上万公里,别忘了,行程都是在颠簸的马车上完成的。父亲之于莫扎特,是精神和艺术的导师,是性命交关的挚友。父亲为了儿子的未来牺牲了事业和健康,没有父亲的苦心培养,就没有伟大音乐家的莫扎特。

10.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精选 篇十

文中用“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来说明这位父亲的挖掘时间很长。用“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说明挖掘的时候他遇到了许多困难,但他从不轻易放弃,直到最后。这种面对困难不轻易放弃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从前,我在学习上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我连想都不想,就扔到一旁,到了最后,才叫爸爸帮我解答,结果,学习成绩不太好。与这位父亲相比,我羞愧得无地自容。

自从读了这篇文章,我懂得了面对困难不能轻易放弃。有一次,我在家里做奥林匹克的练习题。当做到一道推理题时,我被难住了,不知道从哪儿想起,我心急如焚,便把本子放到一旁。这时,我想起《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中这位父亲在其他家长绝望地离开,救火队长、警察的劝阻下,他还靠着坚定的信念,苦苦挖掘38个小时。于是,我重新拿起本子,仔细分析,不一会儿,我就能解答这道题了。这时我深深地体会到:遇到困难不能害怕,不能放弃,要有克服困难的意志,战胜困难的决心。

文中还有一句话让我受到启发:“无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在挖掘中,父亲就是以这种坚定的信念支撑自己的挖掘。它让我知道,每个人都要有坚定的信念,信念是精神支柱,是力量的源泉。

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我收益匪浅。我要学习文中的父亲那种面对困难不轻易放弃的精神,勇于面对困难,做战胜困难的强者。

11.整体感悟读中习得 篇十一

关键词 思考 咀嚼 体验

多年来,语文教学不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不重视对学生的文化和情感熏陶,却把大量时间花在烦琐分析上,花在应付考试上。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大家越来越感到,毫无用处的烦琐分析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教学生学习汉语言,必须考虑汉语言自身的特点。跟印欧语系的语言不同,汉语言对性、数、格、时态、语态的处理极为简易,词的形态没有什么变化,基本上全靠意会。汉语的词又是富有弹性的,用得巧妙,能够言近旨远,甚至言此意彼,在模糊中求正确,富有诗意。“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二十个字,平白如话,连小学生读起来也不会有多少困难,然而诗中那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意趣、韵味却是很难用语言说得清的。学习这样的作品,中国人的办法就是多吟诵,多感悟。

摈弃烦琐分析,注重整体感悟,这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改变,而且是教学思想的根本转变。在教学中谁去“感”,谁去“悟”?自然是学生自己去“感”,自己去“悟”。也就是说,在教师的启发、诱导和激励下,学生自己用心去思考语言文学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中蕴涵着的思想感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对于学生,是“导”而不是“牵”。

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读书内化的过程。学生学习一篇课文,总是先要初读感知,再精读理解,而后熟读积累,最后迁移运用。各个阶段任务不同,因而引导感悟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现在就结合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白杨》一课的事例,具体地说一说。

一、初读阶段如何引导学生感悟

教师教学一篇课文,首先应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对课文内容有大概了解。初读阶段要让学生“悟”什么?初读阶段的“悟”应是“鸟瞰式”的、“全景式”的。如果课文是写人的,就要大体上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是记事的,就要知道这件事的大致过程。如果是说明性的,就要知道这篇课文说的是什么事物,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的。

通过审题,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领悟课文是于老师经常采用的方法。《白杨》一课中,他先问学生:“看了课题,你脑海里立即出现了什么问号?”一个学生说:“白杨有什么特点?”于老师当即肯定学生提得好,并在课题后画了个问号。又一个学生说:“作者为什么写白杨,他不会单纯是写白杨的吧?”于老师听了非常高兴,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又在课题后面画了个大问号。接着,便鼓励学生自己通过读书思考来解决这几个问题。由于学生是带着问题去读书的,所以读得十分投入。通过初读,学生大体上知道了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一些浅层次的问题也得以解决。

二、精读阶段如何引导学生感悟

任何事物都有主要和次要、重点和一般之分,教学一篇课文也是如此。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内容,最忌巨细无遗,胡子眉毛一把抓。当我们在对课文有了全面把握和整体认识之后,就要针对课文的重点与难点,帮助学生体会、领悟。所谓重点,就是课文中具有关键性、主导性的内容。所谓难点,就是学生在初读课文时难以理解的地方。打蛇要打七寸,浇花要浇花根。突破了重点、难点,全篇课文的教学就变得简单了。

于老师教《白杨》就是这样做的。他没有从头到尾一段段地烦琐分析,而是抓住关键性的词语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领悟。表面看似乎是解词,其实是通过这些关键性的词语来理解全篇的内容,教给学生一些切实有用的感悟语言的方法,给人以“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之感。

于老师板书了“高大挺秀”这一词,并指名朗读相关课文,让学生借助上下文来体会“高大挺秀”的意思。接着,教师又以“高大挺拔”与“高大挺秀”对照,让同学们想想:为什么用了一个“秀”字,并让大家通过读书来体会。在此基础上,于老师又引导学生讨论“爸爸”前后两次“沉思”的内容有何不同,从而让大家悟出:老一代像高大挺秀的白杨树那样扎根边疆,为建设边疆做出了贡献;而新一代也像小白杨那样,“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于老师虽然只抓了3个词语予以点拨、品析,但因为抓住了关键,所以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三、熟读、迁移阶段如何引导学生感悟

通过熟读、背诵形成的语言积累,还要经过迁移性的联系才能逐步实现内化。熟练迁移阶段引导学生感悟,主要是通过范文语言的迁移运用,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阅读实践活动中,逐步地形成了对语言文字的悟性。有了这种悟性,必将迁移于表达,懂得分辨语言中的优劣高下,逐步准确、得体、生动地运用语言。

于老师特别重视迁移性的练习,并注重练习后的评议。《白杨》这篇课文教过以后,于老师独出心裁地设计了这么一个课堂小练笔:用“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写一段话。他先让学生读读文中包含这几个关联词语的那段话,体会这几个关联词语是怎么用的。然后做了规定:我们以课文中的这位叔叔的事儿为题材写一段话。学生写好了,于教师还请两位同学当众读了自己的写话,并带领同学进行评议。通过评议,学生知道了哪儿好,为什么好,哪儿不好,为什么不好,进一步锻炼了感悟语言的能力。

12.读《父与子》的感悟 篇十二

在《春秋》三传中讲到《尚书》和《春秋》三传的流传时, 钱穆先生提到“做学问, 便该求一个通。不能说我学史学, 不问经学, 那么古代史学经学不分, 只知有经不知有史, 不通当时的经学, 便不能讲那时的史学”。钱先生在此涉及一个近年来引起广泛争论的问题, 究竟是专才精还是通才好?我个人认为现在的社会上不可能只有精通一门专业而对其他领域一无所知, 抑或是所有学科都浅尝辄止而未有一门突出的人才, 其实这样的人也称不上是才。无论哪一领域都需要的是一种“图钉型”人才, 即我们在拥有相对广博的专业学科的知识基础上针对其中某一课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知识总是会相互融合的, 学文学的人不能只一味埋头于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教材, 我们也需要多读些史学作品、哲学书籍和心理读物等。

同样, 我们钻研某一课题时, 不是仅仅只关注这一点, 要有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的精神。比如我们要写有关唐朝的政治制度的文章, 就不能将眼光仅局限于唐朝的政治制度, 要把政治制度同当时的经济制度、法律制度相联系, 要把唐朝的政治制度同以往的或是以后朝代的制度相比较, 将唐朝的政治制度这一点放入一张纵横交错的网中去体现出来, 使人通过这种纵横比较一眼就明白这是唐朝的政治制度。学问同时代一样也是前后相通上下相承的, 我们要将眼光放远, 要有相对广博的知识储备。

二、切忌浮躁功利, 要肯下功夫

在讲《史记》一节中, 钱先生根据今人读《史记》的方法提出“读书要贵能熟, 切莫多看, 莫乱翻, 更不要急速自己发表意见”。钱先生批评近人做学问太过浮躁, 功利主义意识过浓, 再不似前人能在书房中对某一本书潜心研究三年五载了。的确, 如今社会生活的节奏加快, 学术研究的速度也在快速提升, 与捧着一本书仔细地钻研相比人们更愿意从图书馆借来一大摞书, 从网上下载几篇有关的文章, 匆匆地略读一遍原著甚至只是随便翻了一番, 便“断章取义”地归纳总结出自己的观点, 继而再从这些材料中找到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内容大加渲染, 一篇洋洋洒洒似乎充满着学术气息的文章就诞生了。处于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 面对众人形形色色的行为, 我们不会强求人们再去花费十年八载去研读一本书, 只是希望做研究的人们能把在别人的文章中找材料证明自己匆匆略读得出的观点的时间多用在读原著中, 至少这些经过你深思熟虑、仔细研读原作的观点要比那些“断章取义”得来的观点要有价值的多。做学问本就是一件艰苦的事, 是一件要肯下功夫的事。

三、不仅要重视材料考据, 更要透过材料看其背后的人

历史是由一个一个的事件组成的, 而事件是由人来主导完成的, 因而钱先生说“人物是历史的, 我们研究历史, 更重要的是应该懂得历史里边的人。没有人, 不会有历史”。这也是钱先生做学问的一个原则, 要透过材料看其背后的人, 通过人物更好地研究材料、研究历史。所有作品都是由人来完成的, 都要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 作者对某一事件的评判方法。通过了解写作之人, 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才能更深入地去理解他所作之书。

正如司马迁所写的《史记》, 我们通过对司马迁生平事迹、思想性格的了解, 知道他正直重义、知道他敢为李陵投降匈奴一事辩解而遭受宫刑。因而我们才能看到《史记》中对侠义之士的推崇赞赏, 对奸佞小人的痛恨贬低, 也正是《史记》这样的书让我们领略到历史不仅仅是单纯的历史事件, 更有对道义的生动阐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班固的《汉书》, 后人评价《汉书》内容丰富翔实, 但《汉书》始终不能超越《史记》的地位, 其原因不单是《史记》首创纪传体体例, 更重要的是《史记》具有历史的精神——道义的精神, 历史所流传的不是事件的循环而是精神的传承。人物是精神的书写者也是精神的传承者, 不仅著史如此, 读史亦是如此, 在埋首于成堆的资料前不妨先去了解作品的著者, 更有助于我们看到这本书和书背后时代的精神意义。

四、不要随意抛弃中国传统文化, 盲从于西方的标准

有关这一观点, 钱穆先生在《中国史学名著》多次提到, 如在杜佑《通典》中提到“我们的学术界, 不晓得要变出如何样子来领导我们的国家。但总之不能尽跟着人家走。”在改革开放引进外资的观念确立后, 外国文化大肆袭来, 人们在看到外国优越的物质生活后, 就盲目崇拜起西方的一切。羡慕他们民主的议会制度, 模仿他们快餐式的拜金文化生活, 殊不知一定的政治文化制度要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 不同的民族自有适合他们的不同的文化生活。中华民族传承了五千年的政治文化不全是糟粕垃圾, 也有它优秀的一部分, 这也是它有生命力的一部分。

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文化政策, 每一种都有优点的同时也包含着缺点。西方的政治制度不一定见得就都是好的, 美国选举时每一个总统候选人都要有相当的财富支持他走上竞选的道路, “金钱是政治的乳娘”就是对这种选举的生动诠释。学习借鉴好的方面是值得肯定的, 但不要被其繁华的表面所迷惑而盲从于别人的所有, 尤其是搞研究的学术界。

五、做学问不仅要有钻研的韧劲, 也要有灵活的变通能力

做学问时难免会遇到一些难题, 其中有些是值得你耗费心血去解开的, 有些问题是你所不能解决的, 这就需要你有灵活的变通能力去辨别。如在读古史方面, 有些史书有好几种注译版本, 《尚书》即有今、古两种版本, 《尚书》字句难懂, 不能全部翻译成通顺的白话文, 但这也并不妨害我们研究它, 只需知道根据前人的研究已证明古文《尚书》为假了, 承续前人的成绩亦是一种捷径。

钱穆先生的这部作品中字里行间都流露出钱先生的治学之道, 第一次这样仔细地读完一部课外书, 真是受益匪浅, 也感觉到自己史学知识的匮乏, 希望日后能用从这本书中所学到的方法应用于其他领域的学习, 读书更是在读其背后的人, 我希望能将钱老的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影响更多的愿意学习的人。

摘要:《中国史学名著》是由钱穆先生创作的一部史学著作, 其中不仅蕴含着深刻的史学思想, 钱老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和书中所贯彻的研究方法, 也有着巨大的继承意义。本文从方法论角度入手, 探讨了在工具与材料上治史乃至治学所需要的精神与态度。

关键词:中国史学名著,治学,感悟

参考文献

13.读《父与子》的感悟 篇十三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地震后,一位父亲为了救自己的儿子而在废墟里挖了38小时,最后终于救出儿子的动人故事。

看到这篇课文,我不由想起了那件事情:那次,妈妈带我去逛交流会。我蹦蹦跳跳的,可高兴了,一会跑到这儿,一会跳到那儿。妈妈提醒我说:“慢点,人很多,小心走丢。”我漫不经心地回答了一声:“知道啦。”后来,我告诉妈妈我要去看书,妈妈爽快的答应了。我到书摊前,哇!好多书啊!沉浸在书海里真是件幸福的事情!咦,十五分钟过去了,妈妈怎么还没来啊?难道妈妈抛弃我了?我抱着怀疑的态度,找了起来。我转了整整一圈,都没找到妈妈。我鼻子一酸,伤心的泪水夺眶而出。我心里想:哼,你不要我,我也不找你,我去找爸爸!正当我准备走的时候,耳边又响起了那个熟悉的声音:”欣欣!欣欣!”原来是妈妈在找我,我顺着声音传来的那个方向看去,妈妈正焦急的喊着我,满脸汗珠。她快要哭出来了。很明显,她的脚很痛,但她还是一路小跑着,边跑边喊着我的乳名,我的鼻子又是一酸,眼泪又一次的夺眶而出,我不顾一切的冲了过去,扑进了妈妈的怀抱。我看见,那酸酸的东西也正从妈妈的面颊上悄无声息的落下来……

后来我才知道,妈妈为了找我,脚都磨起了泡,而我却……想到这,我又一次的哭了,因为在看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之后我才明白,妈妈爱我爱的太深了,为了我而付出的也太多了……

父爱、母爱是什么?是指南针、是依靠、是幸福、是靠山。当你迷失方向时,只需他们在前方轻轻呼唤着你的乳名;当你失败时,只需他们对你说些鼓励性的`话语;成功了,他们会警告你,让你不要骄傲,继续前进;遇到危险了,他们会在身前为你抵挡,抵挡住那可怕的危险。

父爱、母爱也许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了这份爱,他们付出了多少?没有想过吗?不,不是。不是没有想过,而是想过之后觉得他们为了子女这样做是人之常情。那我告诉你们,是错的。父母为了我们而付出的,真的是太多了……

14.读《父与子》有感 篇十四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父与子》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父与子》有感1

在朋友的介绍下,在老师的推荐下,我买了一本书,名叫《父与子》。虽然它没有《三国演义》那么闻名于世,也没有《安徒生童话》那样的大道理,只是简简单单的几副漫画,却引人注目,令人开怀大笑。

整本书由漫画构成,漫画中没有一个文字。《父与子》反映的是父子之间有趣的故事,如爱子的力量。其中一副漫画的内容是:有一位小偷,去银行抢劫。无意中把儿子推倒在地。父亲见儿子哇哇大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跑进银行。像狂贬小朋友一样三拳两脚把小偷打的鼻青脸肿。小偷阴谋败露了,落荒而逃,顿时,父子俩名声远扬。

为什么父亲会如此凶狠地打小偷?就是因为小偷把自己的儿子一把推倒。否则父亲早把这件事置之度外。这就是爱子的力量。

漫画中,那个秃头大胡子爸爸,慈祥、和蔼、幽默,那个留着刺猬头的淘气儿子调皮、机灵、可爱。虽然整篇漫画没有一字,但情节通俗易懂,别有一番风趣。

我们每个人都有父亲,每个人都可以得到父爱。让我们一起像文中的儿子那样用心去体会父爱,感受父爱,回报父爱。和父亲一起喜怒哀乐,一起做有趣的事,一起助人为乐。天长日久,父亲和我就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父子情这种力量,这种温馨、这种幸福,使我们每个人都有所震撼,有所感动。就算是铁石心肠、冷漠无情的人都会为之感动。

父子情溶冰化雪,父子情深如大海,父子情形影不离,父子情感天动地!

读《父与子》有感2

今天,我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后,不禁感慨万分。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一位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后,冲到他7岁儿子的学校。他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在废墟中挖了38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儿子的故事。

读《父与子》有感3

这是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在混乱和废墟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后,便冲向他7岁儿子的学校,当他看到儿子学校的校舍已成一堆废墟时,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他跪在地上大哭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向学校那堆废墟走去,在确认儿子所在班级的位置后,他便开始用双手拼命挖了起来,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他就这样挖呀、找呀,没人能阻挡他寻找儿子。他满脸灰尘,双眼通红布满血丝,身上的衣服也已划得破烂不堪,双手早已血肉模糊,脚上的鞋和衣服裤子上也满是斑斑血迹。当这位年轻的父亲奋力的挖到第38小时,奇迹终于发生了,他忽然听到从废墟堆里传出一个男孩微弱的声音:“爸,是你吗?”儿子的声音,他再仔细听了听确认是他的儿子阿曼达,他便大声呼喊“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儿子告诉父亲和他一起还有14个孩子都活着,父亲赶忙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还活着,快来人啊!”,周围闻讯的人们都赶来帮着扒废墟,50分钟后大家终于在废墟中挖出了一个让孩子们可以逃生的洞,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历过巨大灾难的磨难后,终于幸福的拥抱在一起。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父爱是多么的伟大啊!记得我小时候6岁那年,有一天我生病发高烧在家,那天妈妈在医院值班,正忙着为病人开刀抢救病人;爸爸刚从公司下班回家,看到我虚弱的躺在床上脸色苍白,他赶紧用手摸了摸我的额头发觉有些烫,马上找来体温表给我量体温,当时我的体温已达到38.5度了,爸爸顾不上一天工作的辛苦和疲惫,心急如焚地冲出门去街上药店给我买药。我即时地服用了药后,体温不再升高,病也很快好了,我又可以开心地玩耍、学习了。不仅在生活上关心我,爸爸还非常关心我的学习。爸爸工作很辛苦,经常要到外地出差。但是爸爸一回来,不管再累都会主动检查我的学习情况,并挤出时间帮我复习数学,分析我做错或搞不懂的难题,我数学成绩的提高也有爸爸的功劳。

我的爸爸和阿曼达的爸爸一样有一颗伟大的慈爱的心,我在心里默默地说:“爸爸,谢谢你对我的关心爱护,将来我一定会报达你的!”。

读《父与子》有感4

今天,我看了一篇短短的故事,而这个短短的故事却让我恍然大悟,让我彻底改变了对父母的态度。

短文主要写的是一父一子,一个老人和一个儿子到公共浴室里洗澡,而儿子要先脱,再给老人脱衣服。旁人却说先给老人脱,因为老人衣服多,儿子却不赞同,说父亲先脱就会冻着。浴室里的人鸦雀无声,大家都被这个孝顺的儿子给折服了。读了这个故事,我深受感动。

以往,我是那么的没礼貌,对妈妈大吼大叫,妈妈给我削苹果时,用小刀削了一小块,我一见苹果不完整,就不要了!妈妈好心好意帮我削苹果就可以了,我竟拒绝!比起文中这个大孝子我是那么的惭愧。

小时候,妈妈给我洗澡时,妈妈生怕把我冻着,开着太阳能热水器,把我洗得干干净净。我倒是干净了,妈妈却溅了一身水,我连句谢谢也没说就跑了。我远远不如那位孝子,孝子生怕把父亲给冻着了,我呢?洗完就不管妈妈了,妈妈却在一旁冷得打颤,我好后悔我当时的举动,我怎么不拿一件衣服过来给妈妈换上,至少妈妈不会打颤。唉!我真不该啊!再想想,《三字经》里的“香九龄,能温席。”我如今都十二岁了,还这么不懂事,从没为妈妈做过什么事,真是惭愧之极。

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对待妈妈,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又怎么能报答得了妈妈那深厚的爱呢?不过,我也得从一点点小事做起,尽我的孝心。因为,中国是礼仪之邦,尽孝是我们炎黄子孙应有的品德。

读《父与子》有感5

如果你问我最喜欢哪一个人物,我决对脱口而出:“儿子!”没错,这正是大作家埃·奥·卜劳思在《父与子》这本书里的主人公:“儿子”。接下来我就来告诉你们,我为何要成为“儿子”的“粉丝”吧!

我不但喜欢“儿子”,还嫉妒他有一个好爸爸。好爸爸和“儿子”之间每天都会发生爆笑故事,如:一天儿子哭了,好爸爸便给他当马骑,结果看见一只狗朝他叫,好爸爸便扑了上去,把狗给吓跑了。还有一次,好爸爸想出去玩会,把儿子留在了家里,儿子一生气,在小区的四个灯上画上了爸爸的头像,还戴上了帽子,当爸爸从外面“游玩归来”时,却发现还有四个“爸爸在愤怒地盯着他……哈哈……

另外,我喜欢“儿子“还有一个原因,她的长相很可爱!“儿子”穿着一件黄衬衫,一条绿裤子和一双黑鞋子。头发比较长,但被理发师剪成了“半秃”,眼睛只有豆大小,但一受惊却比鸡蛋还大!

而且,这本书里有英文,有中文,很适合我阅读。通过这本书,我也能感受生活的乐趣和亲情的温暖。

读《父与子》有感6

“哈哈,太好玩了!”

“可不是嘛,真是有趣啊!”

最近,班里掀起一股热潮——看《父与子》漫画集。于是,我也挤时间去看了一遍。

父与子》是由德国的埃.奥.卜劳恩绘制的。其中的父亲和蔼、慈祥、幽默,而儿子聪明、顽皮、可爱。漫画中虽说没有一个字,却常常让读的人发出会心的笑。比如有这样一则:儿子把几个小伙伴叫到家中,发现父亲正在沙发上看书。于是儿子灵机一动,拿来一个画框和颜料,把画框放在沙发背顶上,使父亲的半颗光溜溜的脑袋在画框里。然后再把画框内的沙发都涂成蓝色,再在里面画上一艘船??一阵子忙活后,父亲那一个光脑袋就像一个正在沉落于大海中的太阳一样。儿子和小伙伴们都笑了起来,父亲听到动静后就转过身来,嗬!太阳有胡子和五官了!

看着看着,我就忍不住笑起来,好像自己就是这故事中的一员似的。没错,《父与子》中的漫画虽说短小精悍,但其中不无饱含着父亲对儿子的爱,因为他们在互相之间都是彼此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看着看着,我就想到以前,我和爸爸去乡下摘果子。那种果子小小的、圆圆的、红红的,咬一口嘴里都是汁儿,酸酸甜甜的很美味,很得我的喜爱。所以,爸爸就带着我去摘果子。那种果子长在有些软刺儿的从里。当我伸手够来几个、正准备留着回去吃时,爸爸却一把抓走了两颗果子,扔进嘴里嚼完后还振振有词的说,这个果子他先尝尝是不是新鲜美味。嗯,尝起来味道不错,你可以吃了。我不满的瞪了他一眼,心里盘算着要“报复”他一下。于是,我趁他正在专心地摘果子时,偷偷把几颗刚摘来的果子碾碎,然后把沾满了汁液的手,“吧唧”往爸爸脸上一摁,哈哈,爸爸脸上立马多了两个红手印!“好啊你这个小鬼头!”爸爸笑着说,一边用力一抹脸,嘿,这下可不得了,爸爸脸上全是红色的了!

在快乐的时光里,在父亲的“羽翼”下,我们学会铭记这一份美好与纯真!

《父与子》无愧是生活的一面镜子。

读《父与子》有感7

当绑匪闯进父与子的家中时,父亲拿起枪与绑匪英勇交战。但儿子却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把图钉放在走廊上,想让绑匪一脚踩上去。没想到只穿了袜子的绑匪果真中了计,踩上了图钉,发出了一声惨叫。父亲见机行事,找来一根麻绳,将绑匪“绳之以法”,送到了警察局。

看了这个生活中的小片段,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我与父亲智斗“母老虎”妈妈的趣事。那回忆就像一部电影,一幕一幕从我的眼前滑过。

在一个晴空万里的下午本来是适宜出行的下午,但我和老爸却早早地回了家,开始准备我们的“X计划”。我们将家里的衣柜清理干净,腾出一块可以站人的地方,在把摆放得乱七八糟的一些杂物都清理干净。我和爸爸还把家里的灰尘都消灭干净,使得我们家像被施了魔法,来了个180度大转变,变得焕然一新起来。

当然为了把家里弄得一尘不染还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的。(对于我和爸爸这样的懒鬼来说,做家务简直是要了我们的“老命”!)我们累了,便靠在沙发上打起盹儿来。可我的耳朵还是警觉的竖了起来,静听外面的动静。突然从门那边传来了钥匙转动的声音,我猜想一定是妈妈回来了,就赶忙推醒老爸,催促着他赶紧躲到衣柜里去。睡意还没有散去的老爸托着笨重的身躯躲进了衣柜里。“仔仔,你在哪里?”我关上衣柜门后,连忙出来笑脸相迎。“哇塞!这是谁把家里打扫的这么干净的?”我用不太熟练的语言告诉妈妈:“今天幼儿园的老师教我做家务,所以,我今天早早回家来帮妈妈你做做家务!”你真乖,可这真是你做的?为了消除老妈的怀疑,我连忙保证是自己亲手做的家务。妈妈也点头相信了。我牵着妈妈的手,把妈妈带入了老爸隐藏的房间。我向在衣柜门缝看着“战况”的老爸使了一下眼色,表明了自己的意思。我向老爸伸出了三根手指头代表在三秒后实行“X计划”。“三、二、一”我在心里默默地数着。“嗨!”老爸笨拙地从衣柜里蹦了出来吓了老妈一跳。老妈使劲拍了拍胸口,神色慌张地说:“你们吓死我了!”我和老爸互相看了一眼,扑哧一声笑了,并击手表示自己心里埋藏的胜利的喜悦。

我的老爸是我一个顽皮的伙伴,我们经常勾肩搭背的走在路上。在我的眼中,我的爸爸就是一个“顽皮老爸”,他总是时不时的跟我开玩笑,把我放在他那宽大的肩膀上。时间一点一点从我们的身边溜走,我已经长大了,变成了一个懂事的女孩,但我的爸爸却在也不是当年那个年轻的小伙子了,他那以前挺直的背已经慢慢变得矮了,脸上也多长了一些皱纹。我从心底里明白,那些都是爱我的最好证明。《父与子》的故事我觉得就是我与老爸生活的真实写照,那一个个有趣的生活故事似乎都在我和老爸的身上发生过。爸爸的白头发越发越变得多了,但是,那股顽皮的劲儿依然没有散去,老爸依然是我的顽皮老爸。不管老爸再怎么变化,我再怎么长大,唯一不变的是我对老爸的爱。

爸爸的爱就像是一味调料剂,使我的生活大餐变得更加鲜嫩美味儿!

读《父与子》有感8

《父与子》是一部漫画书。里面生动幽默的小故事均取材于卜劳恩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体验,是卜劳恩和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实生活写照。其一幅幅小而精湛的画面跳跃着智慧的光芒。简单的线条里流淌出纯真的父子之情与浓浓的天伦之乐,直指人心。

卜劳恩一生虽然没有留下太多的作品,但是他在《父与子》中成功地塑造出了大胡子爸爸的幽默、和蔼、宽容,留刺猬头儿子的调皮、聪明、可爱。漫画《父与子》没有一句对话,却通俗易懂,引人发笑。

《父与子》里有很多搞笑的笑话。譬如《捕鱼新招儿》,父亲看到河里有许多小鱼,叫起了儿子。把裤子脱下来,把裤脚扎起来。父与子脱光衣服,把裤子带入水中,鱼便向裤子里游去。父亲父与子捉足鱼后,把裤子提上来,里面便装满了鱼,父与子是多么有智慧啊!

《父与子》中我最喜欢的是调皮、聪明、可爱的儿子,他给我留下了一个好的印象。

在《把握时机》里面,家里发生了火灾,老爸赶紧帮儿子抢救玩具和书包,儿子赶紧帮老爸抢救烟筒和帽子。儿子趁着这个好时候赶紧把书包里的书对火里一丢!呵呵,我好像也是这样子的哦!

记得有一次,收废品的来了,我趁机把我的教材辅导书偷

偷地对杂物堆里一丢!呵呵!

啊!《父与子》真是一本幽默搞笑的书啊!

读《父与子》有感9

假期里,我读了《父与子》,这本书主要讲的是父亲和儿子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我特别喜欢这本书。尤其是《画镜子》的故事,特有趣!不信,你往下看。

有一天,儿子把镜子打碎了,他害怕被爸爸责备,于是想到了一个妙招:他在墙上画了一个戴着领结的父亲,这样爸爸照镜子就能看到自己了。可是,没想到爸爸这天戴的是领带不是领结,所以当爸爸回来照镜子的时候发现,明明自己戴的是领带,镜子里却变成领结了。哈,是不是很有趣呢。像这样有趣的事经常发生在父子俩身上,我被故事吸引着,更被父子俩之间的亲情吸引着,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爸爸。

记得去年我和爸爸一起去亚龙湾水上游乐场玩。我们来到一个大大的水池,看到了许多五颜六色的滑梯,好多小朋友都从滑梯上滑下来,落到水里溅起了许多水花。我看着有些害怕,不敢去滑。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说:“不要怕,爸爸在下面接着你。”听了爸爸的话,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滑梯顶部,坐在滑梯上。心里像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我闭上双眼,一下就滑了下去。快要滑到底部的时候,爸爸已经伸出大大的拥抱在等着我。瞬间,我滑了下去,爸爸抱住了我,我高兴地笑了好久。我感觉和爸爸在一起玩真是一件有趣又开心的事情。

现在爸爸因为工作不能在家陪我,但是我们还是很开心。我有不会的题会给他打视频电话,他会耐心给我讲解;没事的时候我们也会聊聊天;虽然有时候我还会惹他发脾气,但是我还是一样喜欢他。我真希望爸爸能快点回家,陪我和妹妹一起玩耍。

读《父与子》有感10

《 父与子》是20世纪30年代初的漫画家埃·奥·卜劳恩(E·O·Plaune)的作品。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对父子,爸爸幽默搞笑,儿子活泼可爱。虽然这本书没有一个文字,但是从这本书里,我们依旧能感受得到那总温馨快乐的感觉。

故事的剧情是从父与子平淡的生活到他们继承了二百万马克和一座宫殿的时候,他们的生活变了,但他们还是那样朴实不追求名利。再后来他们在驾船旅行时,迷失了方向,在一个孤岛上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了鲁滨逊的船,海盗的宝藏,又被人救了回去。虽然故事情节十分惊险但父子俩那种朴实的个性一直陪伴他们到漫画的结尾。

读了这本书,我感受到了父与子在生活中的那种融洽的情感,文中的父亲没有英俊的外表;没有健壮的身躯;没有稳定的工作。但他却有善良、幽默的内心,使人一眼就喜欢上了他。从他的每个举动中,我们都能感受出他很爱自己的儿子。文中的儿子没有聪明的头脑;没有乖巧的性格;没有渊博的知识。但他却有调皮、淘气的性格。他还有一点儿小聪明,却常常坏事。他和我们一样有纯真的童年,无暇的幻想。唯独不同的就是,他有巨大的范围让他玩耍,而我们却只有一小块地方玩耍。

他们是一对快乐的父子,一对幽默的父子,一对淘气的父子。他们就像是一对铁哥们,一对好朋友。其实,不仅在漫画中有这样的父子,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父子哦!

读《父与子》有感11

今天,我们学习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中的父与子很了不起!

文章里写的是: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3万余人在短时间内遭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一位父亲的儿子被压在废墟下。父亲不顾劝阻,坚持挖掘,挖到第38小时,儿子被救了出来。父亲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大的毅力呢因为他时时刻刻地想着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父亲相信自己的儿子没有死,于是不顾劝阻,坚持挖掘,终于发现了孩子;发现孩子后,父亲还问儿子:“这里有几个小孩活着?”发现自己的儿子后,还关心别的孩子,这难道不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吗?

儿子也很了不起。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儿子在绝境――发生大地震时,临危不乱,鼓励其他孩子不要害怕,坚持了38小时;看见了光明后,他关心其他的孩子,并说:“让别的同学先出去吧。”这种具有关爱同学的精神的孩子,难道不是一个了不起的孩子吗?

读《父与子》有感12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36小时”,这是《地震中的父与子》本课中的一句话。这句话像烙印一样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中。父爱是伟大的,即使他对你不冷不热,但心中也还是爱你的。父爱是无私的,它不求回报。这篇课文生动地谱写了一曲父爱的颂歌。

“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是“父亲”对“儿子”常说的一句话。意思是无论发生了什么,“父亲”会永远陪着你。普通的一句话表达了“父亲”对你那天长地久的爱,伟大的爱。

本文中的“儿子”,他对“父亲”的信任促使“儿子”把生的希望让给他人。想到这儿,我不禁脸红了。有一次,我为了和邻居家的小妹妹争一块糖,竟然对人家无理。我应该像本文中的“儿子”学习。

爸爸+妈妈=我。只有爸爸妈妈才能有你,才能有你的空间。为此,我要好好地谢谢他(她)们。

曾几何时,你的父母亲多么年轻,多么英俊,伴随着你的成长,他(她)脸上可能已经悄悄地爬上了皱纹;或者悄悄地长出了白发。当你风华正茂时,他(她)腿脚也许不利索了,背也许驼了,甚至是疾病缠身。但他依然笑着看着你成长,依然幸福满足,因为他(她)把你看作是他(她)生命的延续。今天,我们也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无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地震中的父与子》让我懂得了伟大的父爱。

读《父与子》有感13

在这个寒假,最令我开心的事儿,便是看完了这本经典漫画——《父与子》。令我明白了另种父子情。

《父与子》系列漫画出自于德国漫画家埃.奥.卜劳恩之手。书中既充满了温情又满怀幽默感。把父子间的感情刻画的极为纯真。洋溢着暖暖的人情味。如今,《父与子》已成为全世界人们可贵的精神财富。在我国,还被选入了义务教育教材。成为了儿童必不可少的有益读物。

在阅读这本书时,这对父子的一举一动常常使我开怀大笑。例如∶父亲的帽子总是被风吹走,于是,他们就去船用品买了一把铁钩子。这样帽子就不会被吹走了;儿子有蛀牙,惧怕看牙医,父亲让他从椅子上下来,给他做做样子。没想到父亲也有蛀牙,也要拔牙,刚刚安静的父亲一下子闹腾起来……他们的奉献精神也让我为他们感到自豪——一天下起大雨,父与子去买他们的.晚饭。不料风太大了,雨伞带起鸡肉一起飞走了,飞到了一家的烟桶里,这家人本来晚上只能吃豆子,但这块鸡肉掉进了他们的锅里,他们开心极了,美美的吃了一顿。

原来,奉献和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我为人人的精神值得让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去恭敬。在这本书里,父亲与儿子的感情就像朋友与朋友之间的友谊。父亲为了儿子开心,让儿子坐在背上,爬上大街。这条大街上的人们都哈哈大笑的在嘲笑他那个父亲,父亲无视他们,继续向前走。父亲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去学习。儿子也会为了帮爸爸卖水果,而半夜补作业。父亲知道了,泪如涌泉,走进房间紧紧抱住儿子。

我羡慕他——有一个如此通情达理的爸爸。我佩服他——总是充满善意的去对待他们。我喜欢他——总是如此的积极乐观向上。花的果实是甜美的,叶的果实是丰收的,但是还是让我默默献身做叶的事业吧!

怀着我为人人的态度去对待世界,世界才会对你回以高歌。

读《父与子》有感14

本身我小时侯就看过《父与子》的漫画,如今与自己的孩子又再度看起这《父与子》竟却看出了另一番的感受:这本书为父亲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沟通在不断的增加法码。

孩子毕竟还是太小,以她小小的阅历想完全的看懂一本书(哪怕只有图画的书)也颇有些难度,但是她渴望了解一切外界事物的心情却通过这一本《父与子》完全的展现了出来。

从将《父与子》这本书拿回家的那一天起,小妮每日总要很主动的要求我或者她妈妈来给她讲上几篇。我的原则是一次只讲两个故事,可自从有次她妈妈一下给她讲了四篇之后就也有了要我也给讲四篇的要求。她却也不直接说要我也讲四篇的事,只是每次在我要“开讲”之前伸出四个小手指头来很认真的告诉我:“妈妈都是给我讲四个。”,说了两回我就没脾气了,自此每次给她讲四个故事就成了一不成文的规矩。小妮有时深险故事情节之中时我都讲完四个了她还会意犹未尽的再追问我一下今天是否讲了四个呢,每每这时我都要再证实一番,否则她可不会罢休的。

每讲一篇故事之前我总是要先把故事大意弄明白的,我看的时候小妮总会在一边瞪着大眼睛盯着我的脸,仿佛要从我的表情中读出书中内容似的。当我被书中内容逗笑时她也会立刻跟着我一起开怀大笑,她很明白,笑过之后故事便要开讲了,自己的态度很重要。《父与子》中的故事大多总会以很幽默的方式结尾,我和孩子的阅读也总是以不断的欢笑而结束,还真是不曾想到——这本书竟成就了我们父女之间真正的“快乐阅读”!

我与孩子共同阅读的过程中所收获的不只有快乐,孩子的知识随着阅读在不断的增长,情感也在不断的丰富。每当一次故事讲完之后她都很期待下次的“开讲”,于是她每次都会很有心的记住刚刚讲完最后一篇的故事画面。这时我就会尽量的告诉她要去记住页码,虽然夹个书签更方便,可我是要她在增强记忆力的同时来逐渐的认识阿拉伯数字。急功近利固然不可取,只是希望她能在潜意识中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看这孩子有时沉默、有时欢笑、有时感慨的复杂表情,我深知她已为故事中的主人公或同情、或感动、或不解了。其实她还远远体会不到世间的种种酸甜苦辣,但她通过一本本好书中的故事里得到启发就会不断的调整和丰富自己的人生观。孩子的情商和智商就应该平行着共同发展,她平时的表现与举动就能够很直接的让你看出她的观念。

阅读还要继续,故事还要发展。相信我们将来还会发现更多的好书,相信孩子们会在阵阵书香中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着更加良好的表现!

读《父与子》有感15

学了《地震中的父与子》之后,我的感触极深。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美国洛杉矶发生了一次大地震,一所学校的教学楼在地震中倒塌,许多孩子埋在废墟中,还没有被救出来,阿曼达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父亲赶到学校,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整整挖了38小时,终于从废墟中救出了自己的孩子和同学。

读完文章,泪水早以模糊了我的双眼。多么伟大的父亲啊!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呢?是信念,是承诺,是爱!要是没有这位伟大的父亲坚持不懈的努力,没有爱的动力,哪有那么多的生命获得新生呢?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又何尝不是受到父母关爱呢?

爱无处不在!有一天晚上,我在卧室里做作业,可我就在做最后一点点数学作业的一道思维训练题的时候给难住了,我冥思苦想了一会儿,但实在是太难了,还是做不出来。于是我便拿着书跑到爸爸那里,我看见爸爸正津津有味地看电视剧《西安事变》,便忧郁了一会儿:到底是去问呢,还是去不问呢?想着想着,爸爸想神仙似的一下子猜透了我的心思,说:“儿子,你站在那里干什么,是不是遇到难题了?走,去卧室,我给你讲讲!”我想到:这可是爸爸最喜欢看的电视剧啊,每天必看呀!今天怎么就……想着想着,爸爸就说了一句:“走啊,发什么愣呀?”爸爸把电视机关了,同我走进卧室的书桌,耐心地给我讲了这道难题。“先换单位,再仔细看看,这不就是盈亏问题吗?知道怎么求盈亏问题中的物体总量吗?”“盈加亏的和除以两册分配数的差”“哦,对!……”讲着讲着,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不知过了多久,我才把这道难题给“消化”掉了,也吸取了其中的营养。

在我的记忆中还有一次。由于我吃中午饭吃晚了,所以就匆匆忙忙地赶到学校,走到学校不远处的时候,“老师您好!”,这熟悉的声音传入我的耳膜,再看看自己的胸前,红领巾没戴,队徽也没戴,心里想到:完了,这下完了,该怎么进去呢?翻墙?”然而,这种念头很快就被打消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也像是米老鼠踩转轮,一直安定不下来。本来就像烦躁的心情,现在就更暴躁了。正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也匆匆忙忙地想这边赶来!“是爸爸!是爸爸!这下有救了!”爸爸把红领巾给我带来了,我高兴得像要飞了起来,刚才的烦恼就像被大雨给冲洗了一下,烟消云散了。也像是迷了路的孩子找着了娘一样,欢喜地流下了眼泪。这时,一股暖流传遍了我的全身,热泪禁不住地往下流。我看着爸爸,激动地说不出话来唯一的话——“爸爸,您真是我的好爸爸!”脱口而出,因为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了。爸爸只是微笑着说:“快去上学,要迟到了!”我恩了一声,就向学校跑去……

上一篇:党员干部反腐倡廉工作总结2000字下一篇:在北京同乡联谊会上的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