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写人作文指导

2024-08-26

初一写人作文指导(共15篇)

1.初一写人作文指导 篇一

夏老师是我们班的数学老师,也是我们班的美女老师。夏老年轻漂亮,有着一头褐色的长卷发,一对细细的柳叶眉,长长的睫毛下一双大大的眼睛里有时透着几分严厉,有时又柔情似水。秀挺的鼻子,白皙的皮肤,瘦瘦的,不高不矮的个子,所有的一切都长得恰到好处,看着柔柔弱弱的,“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使人不禁想起了林黛玉。

初一后半学期的时候,我们班很浮躁,睡觉的睡觉,说话的说话,每次下课夏老师总是一肚子气地回到办公室。想到快要期终考试了,夏老师的心碎了,眼圈也红了,看着就让人心疼。但是很快夏老师又重新振作了起来,每天认真批改作业后把错误较多的同学叫到办公室一个一个耐心的讲解,直到会了为止……听英语老师说,由于过度劳累,夏老师经常到医院打点滴,却从来没有耽误我们的课,常常带病上课,我们还毫不知情。是呀,课堂上我们看到的夏老师总是面带微笑,不知疲倦的为我们讲课,丝毫看不出有病的样子。

我是一个勤学好问的学生,辅导书上有不懂的题我就跑去找夏老师帮我解答。有几次我去夏老师办公室时已是十点多了,只见夏老师正在吃一小袋饼干,令我没想到的是,这竟是她的早饭!夏老师看到我立刻放下手中的饼干给我讲题,亲切的语气以及温和的眼神逐步把我带入到她的数学思维中,我慢慢地明白了,也学会了许多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别看夏老师课堂上挺严肃的,课下却和我们说说笑笑,打成了一片,因此一下课夏老师的办公室便拥进了许多同学。办公室里不时传来阵阵愉悦的笑声,夏老师的笑尤为迷人和灿烂,嘴角旁还有两个浅浅的酒窝呢!此时,夏老师和同学们已不再是普通的师生关系,更是好朋友们之间的倾心交谈,满屋洋溢着浓浓的温暖与温馨。

夏老师,在我的心中早已是一名美丽、敬业、外柔、内刚的好老师,好朋友……

2.初一写人作文指导 篇二

一.运用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即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 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肖像描写的目的是以“形”传“神”, 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 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描是描绘, 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在运用肖像描写, 有几点需要注意:

(一) 要区分描写与记叙。

描写不同于记叙, 这点学生还需明白。可通过举具体的例子, 让他们有形象化的感受。案例:请辨别下面两例中分别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1) 藤野先生是一个质朴随和而博学的人。

(2) 进来是一个黑瘦的先生, 八字胡须, 带着眼镜, 夹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他把书放在讲台上, 用抑扬顿挫的声调说道:“我就是叫做藤野严九郎的……”

(二) 注意抓人物特征。

特征, 是“某一物质自身所具备的特殊性质, 是区别于其他物质的基本征象和标志”。人物描写忌脸谱化, 只有凸显特征, 才能让人物形象立体化, 让读者印象深刻。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抓特征: (1) 抓住“五官”特点, 写出人物面部特征; (2) 注意身材体型、服饰打扮, 体现人物个性; (3) 区分性别和年龄差异, 用词准确; (4) 注意生活经历, 符合人物身份; (5) 注意经常习惯的动作神态; (6) 表现喜怒哀乐, 和神情变化; (7) 用比喻、夸张、联想等修辞手法, 突出特征。

当然, 这几个方面, 可以选择重点写, 不必面面俱到, 但在写的时候注意安排好顺序。

如,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孔乙己》一文中这样写孔乙己的外貌“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 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 可是又脏又破, 似乎十多年没有补, 也没有洗。”。文章选取了身材、脸部、胡子、衣着五方面来写人物外貌。“身材很高大”, 表明他原本具有谋生的条件;“青白脸色”, “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 表明他生活状况不好, 时常遭受生活的折磨和别人的凌辱;“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显示了他的衰老的年龄, 潦倒的境遇;“长衫”表明读书人的身份;“又脏又破, 似乎十多年没有补, 也没有洗。”既说明孔乙己很穷, 只此一件长衫, 又说明他很懒, 连洗衣服都不肯动手;不肯脱下这么一件长衫, 是唯恐失去他读书人的身份, 展现了他自命清高、懒惰的思想性格。简短的外貌描写, 却反映了人物生活经历、年龄、身份地位、思想性格等。

二.选取典型事例

为展现人物形象, 表达中心, 选取典型事例是必不可少的。典型事例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事例。选取典型事例, 就是选取人物身上最具代表性, 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点, 表达中心的事例。

如,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一文中, 通过写与藤野先生相处时的四件事: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裹脚等, 表现了藤野先生的认真负责、严谨、求实、正直热诚, 没有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

在写的过程中, 还要注意安排事件的详写与略写, 突出重点;事件与事件之间要有恰当的过渡衔接语, 以保证全文的连贯性与条理性。如《我的母亲》一文分别从教子、待人、对己三个方面表现母亲的性格特点及其对“我”的影响。三个方面的事例, 详写教子和待人方面, 略写对己方面的事情。每件事叙述完毕后都有恰当的过渡衔接语, 引入下一件事情的叙述。

三.进行侧面描写

对人进行肖像描写以及选取典型事例, 这些都属于通过对人物正面描写表现人物特点。除此之外, 还可以通过侧面描写, 来达到使人物形象丰满的效果。方法如下:

1、借写他人的印象:

如《藤野先生》一文“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 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 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 寒颤颤的, 有一回上火车去, 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 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通过写鲁迅所听闻的学生对藤野先生的印象, 写藤野先生生活不拘小节、俭朴的一面。

2、借写他人的反应:

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口技》一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 侧目, 微笑, 默叹, 以为妙绝”“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奋袖出臂, 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通过写宾客听到口技表演后的反映, 侧面烘托出口技表演者技艺高超。

3、借描写景物: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社戏》“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但我却还以为船慢”。通过描写江南水乡的清新优美的图景, 烘托出“我”急于看到社戏的愉快而迫切的心情。

四.适当议论抒情

记叙文中的议论, 大多是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引出作者的感想、认识, 直接写出对所写的人物、事件的感受及主观评价。

写人时, 适当地穿插议论抒情, 是一种极好的点染, 会使细节得到点化, 情感得到渲染, 主旨得以明确, 主题得到升华。

当然, 在穿插议论抒情时应注意选择时机。大体上表现在六个方面: (1) 对典型的事例进行抒情议论, 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阿长与<山海经>》“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 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 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2) 在动人之处进行抒情议论, 如《阿长与<山海经>》“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 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 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 (3) 在作者感情最激动的时候进行抒情议论, 如《藤野先生》“中国是弱国, 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 分数在六十分以上, 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4) 在点示全文的意义时进行抒情议论, 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 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 如果我能宽恕人, 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爱母。”; (5) 在对文章的结构起重要作用时进行抒情议论。如《我的母亲》“我母样待人最仁慈, 最温和, 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侯也很有刚气, 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总之, 写好写人作文的策略应该还有很多, 笔者所总结的几个策略:运用肖像描写;选取典型事例;进行侧面描写;适当议论抒情等还只是其中一部分, 希望这些策略对作文者能有帮助, 也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以及理论学习中, 能不断探讨出新的、更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3.作文之如何写人 篇三

以写人为主,必须对人物浓墨重彩,不惜笔力。关键要抓住两点,一是外在形象,二是内在性格,前者使人物“立”起来,后者让人物“活”过来。

形象的树立需要描写与刻画,它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等,但不必面面俱到,只写特征,且必然出现两次以上,以加深读者印象。如,一张黑脸、一口白牙,他笑起来跟哭没区别。首次详写,再次略写。

而性格则需要通过典型事例,特别是细节描述加以表现。如,一小女孩性格乖巧,工于心计,可通过一个细节展示——去邻居家拜年,王阿姨知道她爱吃巧克力,示意其自己拿,不拿;爹妈也叫她自己动手,不动。王阿姨只好自己动手,抓了一把给她。回到家,爹妈责其不大方,女孩道:“我的手这么小,能抓几块?王阿姨人高马大,手跟蒲扇般,她抓一把抵我多少把?我才不抓哩。”人物的性格特征跃然纸上。

写人,可以是生活中的某个人,也可以是几个人的“合成”,但须避开“老面孔”。新鲜,有个性,形象鲜活,栩栩如生,或亲切可人,或面目可憎,即,写出、写像、写活“这一个”,独此一个,别无雷同。

4.500写人作文初一 篇四

我的外婆已年过花甲,却依然精神抖擞,像个二三十岁的姑娘。可岁月不饶人啊!时光已无情地在她身上留下岁月的痕迹。我的外婆虽然年纪越来越大,却默默承担起所有的家务活,每天当我还在呼呼大睡时,外婆却早已起……P>我的外婆已年过花甲,却依然精神抖擞,像个二三十岁的姑娘。可岁月不饶人啊!时光已无情地在她身上留下岁月的痕迹。

我的外婆虽然年纪越来越大,却默默承担起所有的家务活,每天当我还在呼呼大睡时,外婆却早已起来为这一天而忙碌。倘若早上五点钟进入厨房定会看见她在灶前忙忙碌碌的身影。她通常会做她的拿手好戏——鸡蛋饼。外婆刚刚忙完早饭便又去洗衣服,倒拉圾……等到她把一切都忙完之后,我才欣欣然醒过来。一天中午,吃过午饭我正坐在外婆身边撒娇,金色的阳光洒到外婆的头上。突然,我定睛一看,那乌黑发亮的头发下竟有几根白头发,我不禁叫了起来,“外婆,你有几根白头发!”外婆叹了一口气“反正也没事,你帮我拔白头发吧;。”我小心翼翼地揪下一根根闪闪发光的白头发,突然想到白发难道不蕴含着外婆对我的爱吗?我从小和外公外婆一起长大,外婆对我尤为关心。每当我流泪时,她总把我搂在怀里哄我。每当我生气时她总是摸着我的头安慰我。每当我口渴时,她总是第一时间端来一杯不冷不烫的水……我吃的、穿的哪一样不饱含着外婆对我的关心?看着我手中的白发,想到外婆一年比一年老了,我的心中总不禁酸酸的,充满惆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外婆,你对我的养育之恩我没齿难忘。你放心,等我长大之后一定会好好报答你的!

5.初一写人作文 篇五

临冬清晨,天蒙蒙亮,星星依旧眨眼,我整装出发晨跑。街道上空无一人,出奇得洁净,不禁放慢脚步,如花般落地,怕惊扰得墙外的白猫。恍惚的身影映入眼帘,浓雾里时而映出,时而不见。

走进,一位不高且瘦的中年男子,头发已斑白,爬满皱纹的脸庞如年轮,手似枝干。他忽的转头,喘着粗气:“小姑娘起那么早,店里可闭门呢!”顿了顿:“我也有个这般大的女儿。“他拭去额头似有似无的汗珠,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我怔了怔,半刻后回应:“晨跑呢,伯伯起那么早?”他只是俯下身,扫帚翻起尘土,枯叶卷入袋中。“可不是,回家陪女儿。”短短的一句定住了我的脚步,刹那间,我的脑海浮现出零零散散的画面,像胶卷翻动,似繁星闪烁,如枯叶飘落,轻轻地触碰我的心。

清脆的高跟鞋声打断了静谧,一位白领走来,皱了皱眉头,从另一旁绕过。她在垃圾桶上丢下一张传单,可垃圾却似蝴蝶般轻盈坠地——视而不见。伯伯放下扫帚走去,缓慢的俯下身稳稳捡起,投入垃圾桶。我的眼角已湿润,我似乎做过似曾相识的动作。

6.初一写人作文 篇六

我终于抬起头看着老师,她明澈的双眸中映着些夹杂安慰的温暖微笑,而不到半晌,这笑容却一点点模糊了下去,越聚越拢,终凝成圆润晶莹的一个透明的点,顺着保持不变的笑靥蜿蜒绵绵而下,似乎再也止不住。

我的喉咙一紧。看着看着,眼前却是一片朦胧的晶莹,如同聚了潮气上来,挥不散,遣不去。

所有的女生们,我想抱抱你们,可以么?老师踌躇半刻,有些羞赧,但是还是不令人察觉地揩去了眼角的那抹晶莹。

7.初一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篇七

一.依托课本, 在语文活动中彰显特点

新学期开始, 我没有按常规先学课文, 而是从语文活动开始了初一的语文课。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题目是“这就是我”, 共有三项活动可选择, 第一项是“自我介绍”, 要求“用你的笑语, 你的歌声, 你的幽默, 你的智慧, 真诚的把自己介绍给大家。参加班里的自我介绍活动, 让大家了解你。”同学们经过简单的准备, 我们开始了活动。通过活动我发现, 这个年龄这个年级的学生热情开朗, 诚实可爱, 思维活跃, 参与意识强, 可塑性大, 有利于培养他 (她) 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作文习惯。

活动后, 我又让学生以“这就是我”为题, 写了一篇文体、字数都不限制的作文, 并及时的阅读。我发现, 绝大多数的学生语言比较流畅, 作文结构比较完整, 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方法。但在观察事物时不够细心, 观察角度单一, 写出来自然干干巴巴;不知道或不会在文中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所写作文给人一种“模子”的感觉, 没有个人特色。

二.激发兴趣, 作文评改多加旁批

以前在写作文评语时, 一是因为习惯, 二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 我常在学生作文的末尾写评语, 内容多是从结构到语言, 千篇一律, 且费时颇多。真发到学生手中, 学生除了对分数或等级很关注外, 对你花费心思写的评语仅用眼睛瞟瞟而已, 能费他 (她) 几秒钟, 实在不敢计算。其实那样大而空的评语到底指文中的哪一段或哪一句, 学生确实摸不着头脑, 经常的摸不着头脑, 自然产生莫可名状的轻视了。而写旁批, 或为一字一词或为一个修辞一个写法, 清楚明了;优劣得失, 一目了然, 当然能使学生尤其是初一的学生尽快的明白得失并在下次写作中扬长避短了。且旁批写多了, 表明文中的优点 (多评优点) 多, 你很欣赏他 (她) 的劳动。一种被重视被尊重的情感会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激发出写作的极大兴趣, 而兴趣可是学生写作最好的老师啊!

三.激励个性, 作文评讲课学生唱主角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这是新课标的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要贯彻, 在作文评讲中同样要遵循。老师批改出的作文, 不一定由老师一人唱主角一评到底。我通常在作文课开始的课前30分钟 (作文课往往安排在30分钟的大休息后) , 在各组的小黑板 (每四人小组有一块属于他们的小黑板) 上, 写出作文课上要讲评的作文题目、作者姓名, 目的是激励作者、激励更多的学生喜欢写作文、写好作文, 写特色作文。其实当看到自己的名字写在了黑板上, 学生内心的喜悦是掩饰不住的, 因为有很多同学在羡慕他 (她) 。初一的学生就是这样纯真可爱。课上, 被选的作者要朗读自己的作文, 其他同学从字、词、句, 从标题到结构, 从修辞到手法进行评点。老师根据点评情况和学生性格做或直率或含蓄的总评。

这样, 一篇文章的众多优点被大家一一指出, 作者心里美, 评的同学也得到了锻炼。重要的是同学们齐心协力探究了一篇好作文好在哪里, , 各抒己见, 百家争鸣, 为个性培养提供了平台, 为个性作文提供了平台。

总之, 一个学年以来, 了解了学生性格特点、写作现状, 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和写作方法指导, 在作文评改中多写旁批和评讲中多让学生参与, 慢慢地激发写作兴趣, 稳稳地培养、激励个性, 一点点, 一步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感觉顺畅, 充实, 提高。

一学年的作文教学实践, 给我留下深刻的思考:在作文教学之前, 首先要准确理解新课标对写作的要求, 只有在新课标正确精神的指引下, 才能保证作文教学的方向不偏移。课程标准说:写作要感情真挚, 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就告诉我们, 作文要“感情真挚”, 做人就要真诚坦率。作文的“真”与作人的“真”是一致的, 只有“真”才能使作文更有个性特色。作文要真实, 做人要真诚, 说自己想说的真话, 写实实在在的真事, 表达自己独有的真真切切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多掌握一些写作技巧, 如多角度的观察, 抓住事物特征, 有创意的表达———这些技巧将使真话说得更准确, 真事写得更生动, 真情抒得更感人, 作文也更有个性特色, 作文与做人也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其次, 面对初一的学生, 你得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写作现状。只有在了解学生性格特点及写作现状的基础上, 才能实事求是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8.写人文章的阅读方法指导 篇八

【关键词】阅读方法 写人 文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A-0066-03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阅读方法去阅读写人的文章,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或品质。

2.激发阅读兴趣,获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效果。

二、课前准备

1.幻灯片、用彩色卡纸剪的“知识树”、阅读材料。

2.布置学生6人小组合作完成表格:用简短的词句归纳“写人文章的特点”及“阅读写人文章的方法”。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

师:“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所以大家都爱读书。人一生中要阅读大量的书籍,有课堂上学习的课文,有课外读物等。今天,我们重点来复习研讨如何阅读写人的文章。

师:老师在课前已经布置大家复习并归纳完成这个空白表(幻灯片出示表格),现在我们就来总结一下,写人文章有什么特点。

生1:写人的文章有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

生2:还有人物的外貌描写。

生3:还有故事情节。

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写人的文章有故事,有关于人物的各种描写,通过故事及人物的各种描写,体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或品质。

师:我们要提高阅读能力,就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针对不同文章用不同的方法阅读,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同学们有什么好的方法阅读写人的文章呢?哪位同学代表本小组上台展示课前合作归纳出来的方法?

【设计意图】教师用谈话的方式导入课堂,自然流畅,而且能够直奔主题,使学生快速明确学习目标。

(二)检查课前合作学习成果

1.学生交流展示课前合作学习成果

生1: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外貌描写,还有故事情节去读。(师根据回答板书:语言、动作、心理、外貌、事件)

师:感谢这位同学,看来你们小组很会合作学习。还有哪位小组代表上台发言?

生2:除了刚才这位同学说的,还可以抓住人物的神态描写去读。(板书:神态)

师:你们小组很细心,也很会合作。

师:老师还想提醒大家,人的一切活动离不开环境,环境描写可以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衬托人物的品质,所以我们要留心环境衬托。还有一些写人文章不直接描写主要人物,而是通过其他的人或事来体现主要人物的特点或品质,因此我们还要留心侧面烘托的写法。(板书:留心环境衬托、侧面烘托)

师:阅读写人的文章,我们要找好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句子及文章中的事件细细揣摩,去品味人物的特点,感悟人物的品质,同时还要留心环境衬托和侧面烘托。

2.师生归纳阅读写人的方法

师:同学们,拿到一篇写人的文章,我们先要做什么?

生:把它读通顺。

师:我们已经归纳出了阅读写人文章的方法,那就是——(生说,师板书)

读全文 知大意

找句段 细揣摩【外貌 动作 语言 神态 心理 事件】

品特点 悟品质

留心:环境衬托

侧面烘托

【设计意图】学生们经常阅读写人的文章,只是没有系统归纳阅读方法。在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让学生们懂得如何去阅读写人的文章,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做好铺垫。

(三)运用方法实践阅读

1.分小组学习:运用阅读方法,快速学习课文《穷人》和《少年闰土》。

师:现在请同学们按四人一个小组,运用归纳出来的阅读方法快速学习课文《穷人》和《少年闰土》(贴树叶:穷人 少年闰土),并想一想下面这个思考题。

(出示思考题:阅读《穷人》和《少年闰土》,你是通过分析课文的哪些描写,体会到哪一人物的什么个性特点或品质的?)

2.学生汇报交流(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板书)。

师:阅读了《穷人》这篇课文,你通过分析课文的哪些描写,体会到哪一人物的什么品质?谁来回答?

生1:我通过分析渔夫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到了渔夫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品质。

师:你懂得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渔夫的品质。

生2:我通过分析桑娜的心理活动描写,体会到了她为帮助别人宁愿自己受苦的品质。

师:你懂得抓住桑娜的心理活动描写体会她的品质。

生3:我通过分析课文中的环境描写,体会到了桑娜勤劳的品质。

师:阅读了《少年闰土》这篇课文,你是通过分析课文的哪些描写,体会到了闰土的什么特点?谁来回答?

生1:我抓住闰土的外貌描写,体会到了他是一个可爱、勤劳的孩子。

师:他的脸是紫色的,说明他经常在海边劳动,是个勤劳的孩子。

生2:我抓住闰土的动作描写,体会到了他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孩子。

生3:我抓住闰土的语言描写,体会到了他是个知识丰富的孩子。

师:这两位同学懂得抓住闰土的语言和动作去体会人物的特点。

师:这篇课文讲了关于闰土的哪些事情?

生(齐):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潮汛跳鱼。

师:这些事让我们体会到闰土是个怎样的人?

生(齐):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

3.教学小结。

师:阅读《穷人》这篇文章,我们抓住环境描写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描写,感悟到主人公——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是勤劳、善良,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人。

师:阅读《少年闰土》这篇文章,抓住课文中的事例及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我们体会到了少年闰土的个性特点——知识丰富、聪明勇敢、活泼可爱。

师:我们每阅读一篇文章,只有讲究一定的方法,才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设计意图】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材是通向更多阅读的桥梁,教师从语文教材入手,目的在于阅读课外写人文章。教师运用之前归纳的方法阅读课内两篇学习过的课文,让学生更能领会如何阅读写人文章,为阅读课外写人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师:看到同学们掌握了阅读方法,老师心里很高兴。接下来,老师要带着同学们走进阅读的另一个小天地——“阅读链接”。

师:选入教材的文章都是优秀作品,但是一些课文离我们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致使感悟不深。我们就要借助语文教材中的“阅读链接”栏目,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去接触更多文学作品,拓展阅读实践。

(四)补充阅读材料

师:学习了课文《少年闰土》,我们在鲁迅笔下见识了一位活泼健康、聪明能干、机智勇敢的少年。然而,鲁迅在20年后再次见到闰土时,闰土已经步入中年,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个性特点很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中年闰土的性格特点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老师给你们准备的两份背景材料。幻灯片出示:1.背景材料;2.链接文章《中年闰土》。

1.生阅读背景材料:

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在小说中着重刻画一个受尽当时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是封建统治使当年天真活泼,把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孩子变成了麻木的木偶人,是封建等级观念毒害,使“我”与闰土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冷漠、隔阂。

《故乡》通过对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揭露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重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2.生阅读链接文章《中年闰土》(略)。

3.师:读了这两份材料,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中年闰土?

生1:他生活很困苦。

师:你有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生2:他很苍老。

师:中年闰土为什么生活那么困苦?他为什么变得那么苍老?

生3:“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师:中年闰土变成这样是与当时的封建统治有关,是封建统治使当年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孩子变成了麻木的木偶人,是封建等级观念毒害,使“我”与闰土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

4.师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小说《故乡》。

师:《中年闰土》这篇文章节选自小说《故乡》,这是它的封面,这本书除了写闰土,还写到祥林嫂这个人物。对这本书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去阅读。

【设计意图】语文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要善于开发教学资源。“阅读链接”栏目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感悟。这一环节的教学把学生从阅读写人文章《中年闰土》,推向更广阔的阅读天地——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

(五)迁移方法运用

师:刚才,我们归纳了阅读写人文章的方法。那就是(生说,师板书)——学以致用。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外写人的文章《爱即是职责》和《爸爸》,并完成相应练习。

1.全班交流练习情况。

2.教师结合板书内容做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掌握了一些學习的规律和方法,那就是——阅读写人文章的好方法。老师编了一个顺口溜,能快速地帮助我们阅读写人文章:写人文,讲方法,读全文,知大意,找句段,细揣摩;典型事例要把握,看外貌,抓动作,析语言,谈心理,环境衬托、侧面烘托也重要,这些细节多推敲,人物品质自然到。

【设计意图】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教师迁移归纳出阅读方法,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两篇写人文章,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六)课外拓展延伸

师:《穷人》《少年闰土》《中年闰土》《爱即是职责》《爸爸》是一组写人的文章,我们运用归纳出来的方法品味到这些文章中主要人物的个性特点和品质。今后,我们还可以用上学习到的阅读方法去阅读更多写人的文章,如《水浒传》等。

1.师:哪位同学阅读过《水浒传》?

师(环视教室):哦,有5位同学读过这本著作,真不错。你们用上今天学到的阅读方法去再次阅读,将会有不同的收获的。

2.幻灯片出示《水浒传》封面。

师:《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这是《水浒传》的封面,它有很多版本。

3.简介《水浒传》。

师:《水浒传》是元朝施耐庵的作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书中刻画了108位英雄好汉,这108位英雄好汉都被刻画得十分传神、性格鲜明。同学们可以在课后可用上今天学到的方法去阅读,品味108位英雄好汉的个性特点,老师相信你们的知识树将会越来越茂盛。

4.激励性总结。

师:欣赏佳作如逢知己,走进名人如交挚友,感悟名著如悟人生,品评美文似品香茗。同学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让我们一起加油!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水浒传》的兴趣,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课外阅读完善课内阅读,使阅读教学和谐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让学生在更广阔的阅读天地翱翔。

9.初一写人作文 篇九

低碳明星一:环保老爸

“老爸,陪我去一趟金滩社区吧!”“好,我关下电脑!”不一会儿,老爸就从间里走了出来,转身就要推自行车出门。“不是开车去吗?”我一把抓住老爸问。“今天天气这么好,我们就骑自行车去社区吧!这么点,如果开车去的话,既费油,又不环保!”嗯,老爸真不愧为我们家的低碳明星,骑自行车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何乐而不为呢?我向老爸竖了个大拇指,也推了一辆自行车,和他一起高高兴兴地上社区了……

低碳明星二:节能奶奶

“咕噜,咕噜……”我的肚子又在唱空城计了,饭有没有烧好呢?我走到厨门口,发现奶奶正在淘米,只见她把淘米水倒在了一个盆里。我问奶奶:“你这是干什么?淘米水很脏的,倒掉吧!”奶奶笑着说:“这淘米水可是宝贝,用来洗碗可以去除油腻,而且对皮肤没有,它还可以用来浇花呢!”哦,原来淘米水有那么多用处呀!

低碳明星三:节电的我

“啊,电视怎么自动关掉了?”刚刚睡醒的爷爷满脸疑惑地问。我偷偷地笑了起来,说道:“爷爷,是我帮你关的!你已经好多次开着电视睡着了,这样既浪费电,又不利于睡眠,所以我帮你关了,你可别生气哦!”“不生气,不生气,我们家的小孙子既懂得节约用电,又懂得关心人,我高兴还来不及呢!”爷爷赞许地说。

10.初一写人作文 篇十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持在你的生活岗位?这是我在雷锋日记中无意间看到的,这也是雷锋的现实生活写照。虽然雷锋离开我们很多年了,但是他助人为乐的精神并没有在我们的社会上消失,虽然他只活了二十二岁,但是他为人们做好事却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

记得雷锋说过:我愿做一颗最小的螺丝钉,螺丝钉虽然小,但作用是不可估计的,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学习雷锋精神呢?每当我们走过街道走廊的时候,看到地上有纸片,你是否将它捡起?但我们在吃饭的时候,你是否珍惜过一粒粮食?在考试发挥失常时,你是否反省过自己?在班级中,你是否为班级建设贡献过一份自己的力量?在生活中,你是否愿做一颗螺丝钉永远坚持在你生活的岗位?我相信,只要你努力了,你就会成为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学习雷锋精神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只要你帮助了别人,你就是一个好学生,你就值得我们学习,在同学遇到不会的问题时,我们应热心帮助,当我们在街头小巷再次遇到乞丐时,我们应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尽自己所能的去帮助他人。这就是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

11.怎样才能写好写人的作文 篇十一

一、选用典型事例

人与事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做的事很多,在作文时我们应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的典型事件。

1.通过一件事来写人。这种写人的方法就是通过记叙一件事来反映一个人某方面的思想品质或特点,是写人最基本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写人时,同学们要写自己熟悉的人,从这一要求看,内容相当广泛,可以是老师、朋友、家长、同学……其次,要写的事必须是有意义的事,通过这一件事能看出这个人的品质,不能为写事而写事。同学们要想写好熟悉的人的一件事,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表现在多方面,比如胖或瘦,高或矮,美或丑……这是外形的特点;粗心大意,谨小慎微,胆小怕事,倔强刚烈……这是性格的特点;大公无私,自私自利……这是品质上的特点;喜欢下棋,爱好音乐……这是兴趣上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动笔之前要深入回忆或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尽可能捕捉到你要描写的对象身上最突出、最鲜明,别人所没有的特点。

(2)要用事实说话。写人离不开叙事,要用事实来说话,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一个人的特点。因此,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开始、经过、结果交代清楚;要注意选取典型材料,把一件事写具体。

2.通过几件事来写人。通过几件事写人,作者所选择的几个事例,可以是一件事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质,通过这几件事情表现一个人物几个方面的精神和品质;也可以几个事例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选取了鲁迅先生教育“我”认真读书,鲁迅先生在谈笑中抨击旧社会,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受伤的黄包车工人等典型事例。这些材料选得非常好,因为它们都是作者亲自参与、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所以写得特别真切、细腻,让读者觉得可信。否则,作者怎么能写得出“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等生动的细节?这篇文章选取不同的典型事例,写出了人物的各个侧面。作者为什么采取这种选材方式呢?因为鲁迅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有自己鲜明的个性,采取这种选材方式,能从不同的侧面展示鲁迅先生作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战士的伟大人格和个性。这篇课文的作者周晔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她很了解自己的伯父,知道他的许多特点。用这种选材方式,能生动地刻画出鲁迅先生的光辉形象。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同学们能够了解到人的性格是多方面的,采用“通过几个不同的事例反映人物的几个特点”这种写人的方法,可以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更加真实。

不过,同学们请注意,通过几件事情来写人时,第一,要注意选取的几件事情在内容上不能互相矛盾,人物的性格特点在这几件事情中应该是和谐统一的,不能自相矛盾。其次,要注意用不同的事情反映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避免类似的事情重复出现。再次,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要交代与这几件事相关的内容,或对人物作概括介绍。最后,写几件事时,可以按时间顺序;可以以某一事物为线索;也可以详写一件,略写几件;还可以按事情的分类排序。

二、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好人物的形象

写一个人,离不开典型的事例,除了要把事件的过程写得具体、完整,在叙事的过程中,还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好人物的形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可以从人物的年龄、外貌、语言、动作、兴趣、个性、生活习惯等方面去考虑。写作文的时候,我们应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所选择地抓住人物的特点,去展示人物的形象。一般来说,人物的形象是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包括衣着、容貌、神情、姿态等等。外貌描写首先必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描写。人物的语言包括人物的独白、对话、交谈、语气。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现,因此成功的语言描写能恰当地表现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品质、作风和个性特点。描写人物的语言时,要注意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相互间的关系。描写人物的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人物“做什么”,还要写出“怎么做”。心理活动是无声的语言,是直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活动的主要手段。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注意把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写清楚,还要注意与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结合起来。

12.初一写人作文指导 篇十二

1. 制订评改标准。

只有科学的制订评改标准, 学生在评改中才能够有规可循、有的放矢, 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具体直观, 便于操作, 不要笼统抽象。 (2) 要循序渐进, 不要求全责备。 (3) 要切合学生实际, 不要好高骛远。 (4) 要突出写作训练重点, 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要从深度和广度要求学生修改作文:

基本功方面:卷面是否美观、字迹是否工整、标点是否正确、有无错别字。

题材方面:来自生活 (家庭、学校、社会) 、符合生活的真实;借鉴名著、古今故事、名人名事等, 有想象、联想和艺术加工, 典型、有代表性;有真情实感, 以情动人。

立意方面:扣住话题或题目突出主旨、立意新、立意高。

布局方面: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详略得当。

语言方面:准确, 能完整表情达意;形象, 能再现人物等;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耐人寻味、再现意境;富有文采, 善用修辞, 句式灵活, 意蕴深刻。

创新方面:题材新鲜, 构思精巧, 形式新颖, 别出心裁。

2. 教师浏览作文。

每次作文收上来, 教师先简单翻看一下, 了解全班的写作概况, 一次评分, 并选择好、中、差不同档次的几篇作文, 进行修改评讲, 为学生的评改作出示范。

3. 集体评议作文。

可分两步:教师事先选出有代表性的一二篇不同层次的作文, 让学生先朗读, 其他学生认真听记。通过朗读, 为学生进行互评互改做准备。即对学生朗读的作文, 听者在听记的基础上依据评改标准进行口头评价。这样既培养锻炼了学生听说、记忆、思考、辨析、评判、鉴赏等诸多能力, 也为下一步“学生相互评改”起了“仙人指路”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刚开始训练, 教师一不能放任自流, 二不能越俎代庖, 要耐心的及时启发、诱导、点拨、评价, 扶着走稳后再逐渐放手。

4. 学生互改互评。

一般是分组批改。即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组原则是按学生平时作文能力和水平高低搭配, 每个小组不超过四人, 教师指定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任组长, 用一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轮流批改小组成员的习作。具体步骤是:小组内每个学生先朗读自己的习作, 接着大家传阅, 对每个成员的习作大家都必须谈自己的看法, 既要指出好的方面, 更要指出不足;既可以向作者发问, 也可以评论作文本身。最后由组长根据大家的意见, 以及本次互批互改的重点及要求, 将小组成员的意见综合起来写成总评, 并打上经小组讨论评定的分数。还有一种是同桌互改。在评改者反复阅读、修改的基础上, 将修改的作文及评分反馈给本人互相交流, 达到合作探究的目的。这一步要求学生正确使用作文批改符号认真撰写评语, 互相尊重, 互帮互学, 是作文批改教学难点。不过, 有“标准”依靠、“口评”引路, 教师指导“学生互改互评”会柳暗花明的。

5. 学生自改作文。

就是对已经互改过的作文, 学生自己再次对照修改。叶圣陶先生说“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 因为“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 这是终身受用的”。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一步, 要求学生真正明白自己的长处是什么, 不足在哪里, 如何发扬, 怎样改正。对于有争议的问题, 要与互改同学再讨论, 最终达到共识。对于错误太多的作文, 学生一定要重写一遍或写出作文后记。只有这样, 每次作文训练的要求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够真正提高。

6. 教师检查评价。

此步主要是教师抽查学生互改自改的情况, 表扬优点, 指出不足, 提出要求, 教师定位评价是从过程和方法的角度对学生作文及评改作具体细致的了解, 客观地评价学生, 其评价要素和评价指标, 内容如下:

素材积累方面:善于观察生活, 勤于思考;写作兴趣浓厚, 有良好的写作习惯;广闻博览, 做好笔记摘抄;勤于动笔, 表达真情实感;积累材料, 善于归纳整理。

遣词造句方面:表达意思, 正确完整;词语搭配, 准确无误;运用修辞, 形象传神;再现细节, 方式多样。

审题立意方面:领会文题, 掌握技巧;审题迅速, 明确中心;写作提纲, 熟练拟定;立意深刻, 力求创新。

布局谋篇方面:围绕中心, 选材典型;脉络清晰, 层次分明;详略得当, 言之有物;承上启下, 过渡自然。

修改加工方面:自觉修改, 习惯良好;自改作文, 独立完成;主动互改, 取长补短;掌握方法, 经常修改。

13.写人的初一作文 篇十三

记得她被舅舅带回广西的时候,一直哭个不停,姐姐在一旁哄着。我刚放学回家就发现家里多出了一个小孩,便问姐姐“这是谁家的孩子啊!长得好可爱。”我顺手捏了她的小脸蛋。她忽然不哭了,抓住我的手,就这样看着我。一言不发。“舅舅的孩子,我们的表妹呢!”姐姐说。“原来是表妹啊!好可爱。”说着我又捏了捏她的小脸蛋,她也不反抗,任由我摸。

表妹的名字叫莲欢。到了她一岁那年,学会走路了,也变得贪吃了。她一看见我吃东西就干巴巴望着我,被她这么看着,我都有点不自然,最后把零食分她一半,谁知这小娃子全都吃了,没有要留给我的意思。“饿。”吃完还问我要东西吃。“没了。”我别过头去。接着她就坐到地上哇哇的大哭起来。顿时全家人的视线都在我身上。“发生什么事了?”爷爷有些怒气。我不回答。表妹嘴里寒着“饿。”顿时爷爷明白了什么,“去买一些东西给你表妹吃。”爷爷说。“不去。”我赌气到。“这个月的零花钱没收。”爷爷毫不留情地说。“我去,别扣我零花钱。”我只好服软了。买回来就看见表妹正在开心的吃棒棒糖,那表情,当时真的恨不得打她一圈。递给她零食时,我看到她眼里的得意。一个一岁的小孩好会算计,我心里不满。后来,我也原谅了她,即使她再怎么调皮始终是我的表妹,姐姐有意物照顾妹妹不是?她还是我第一个妹妹,我自然疼她,不疼她,我还能疼谁呢?

表妹有时她顽皮,比如把家里的碗打破了,爷爷罚她晚上不许吃饭,后来我还是不忍心,偷偷留了一个面包给她。现在不知道她过得怎么样了,不知道她会不会像我一样想我呢?

14.初一写人作文 篇十四

今晚依旧没有月亮,爸爸站在我身旁,陪我畅谈人生,还时不时地用手抚摸着我的发丝,拍拍我的肩膀。

不知怎的,我的思绪飘回了那一天。那是三年前的一个冬日清晨,大雪骤停,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异常寒冷,寒风刺骨般的刮着,连僵硬的枝干都瑟瑟发抖,似乎在宣泄着自己的不满。一向宠我的父亲担心我上学路上的安全,说要步行送我去学校,还一本正经的说:“你体育不好,借此机会,正好锻炼一下。”

平日里骑车上学的我心里是一百个不情愿,但还是答应了父亲,因为我知道他担心我,拒绝他是多么的无情啊。

同父亲走在路上,心里的不满和天气的严寒让我的心冷得结冰,继而显映在我的手上。看着自己的小手冻得发紫,我不禁有点痛恨父亲。

可就在这时,父亲温暖的手掌托起了我的小手,将温暖全部传递给我,此时此刻我感到了父亲那双大手粗糙的温暖。渐渐地我的手恢复了温度,然而就在这时,我发现父亲的手已经冻得红紫红紫,瞬间失去了平日里一个中年男人手掌的红润光泽,加之父亲的手本就有些短而胖,而且父亲常年劳作,手指骨节突起,此时看上去像是一大块埋在土里的生姜。

快到学校门口了,父亲发现了我的眼光在他的手上滞留,松开我的小手,随即不安地将双手藏在了背后。其实父亲不知道我此时是不会嫌弃他的,这一切的一切,我都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我多想将温度还给父亲,试图将温度永存!

我低头看了看自己又暖又嫩的小手,又重新撒娇地抓住父亲藏在身后的双手。我终于感觉到起了父亲手掌心不对劲的地方,父亲的手上增了几个老茧,估计已经很长时间了,然而一向细心的我竟然没有一丝察觉。试想自己已经多久没有牵父亲的手了,感觉自己亏欠父亲的用生命已经无法偿还,只得用毕生的爱来回报,用渐长大的双手牵起父亲的双手,就像当年父亲牵着我的手一样,将温暖传递给父亲。

想到这里,那一天的情景有重新浮现在我的眼前:那次因为我考试成绩特糟糕,下午放学后我没有回家,独自一人跑到河边的小树林里偷偷地落泪……知道暮色苍茫,父亲才找到我。他替我擦干脸上的泪痕,然后抓住我的双手,说了一句很有文采的话:“不管前方的路多么黯淡,我的手掌永远是你栖息的地方!”

又想起这句话,我再也抑制不住了,瞬间热泪流过脸颊。我托起父亲的手掌,把脸埋在父亲的手掌心里,痛哭起来。

耳边传来汽车的鸣笛声,一个穿着大红羽绒服的女孩从车里跳出来,很潇洒地回身跟汽车说了声“拜拜”,然后一边哼着歌,一边轻快地走进学校大门。

此时的父亲慌乱起来,一时不知道怎么好:“唉,都怪爸爸没料,连一辆车都混不上……”

此时爸爸根本不知道我为什么痛哭,无人知晓我的泪水的含义。此刻的我多想让我的泪能消褪父亲掌心的老茧,抚平父亲脸上的皱纹。

我紧紧地依偎着父亲,父亲的双手再次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我不禁紧紧地握住父亲的手,泪如雨下!

爸爸有些无可奈何,惆怅的脸上露出痛苦的神色。他只说了一句话:

15.初一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篇十五

新的学期开始了,对新初一的学生来说,学习环境、同学、老师都是陌生的;对担任初一语文课的老师来说,学生是陌生的,学生的语文知识是陌生的,学生的写作现状也是陌生的。如何尽快的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写作现状,并有计划有目的指导写作,提高作文水平呢?我在作文教学中采用了以下做法:

一.依托课本,在语文活动中彰显特点

新学期开始,我没有按常规先学课文,而是从语文活动开始了初一的语文课。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题目是“这就是我”,共有三项活动可选择,第一项是“自我介绍”,要求“用你的笑语,你的歌声,你的幽默,你的智慧,真诚的把自己介绍给大家。参加班里的自我介绍活动,让大家了解你。”同学们经过简单的准备,我们开始了活动。通过活动我发现,这个年龄这个年级的学生热情开朗,诚实可爱,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可塑性大,有利于培养他(她)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作文习惯。

活动后,我又让学生以“这就是我”为题,写了一篇文体、字数都不限制的作文,并及时的阅读。我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语言比较流畅,作文结构比较完整,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方法。但在观察事物时不够细心,观察角度单一,写出来自然干干巴巴;不知道或不会在文中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所写作文给人一种“模子”的感觉,没有个人特色。

二.激发兴趣,作文评改多加旁批

以前在写作文评语时,一是因为习惯,二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我常在学生作文的末尾写评语,内容多是从结构到语言,千篇一律,且费时颇多。真发到学生手中,学生除了对分数或等级很关注外,对你花费心思写的评语仅用眼睛瞟瞟而已,能费他(她)几秒钟,实在不敢计算。其实那样大而空的评语到底指文中的哪一段或哪一句,学生确实摸不着头脑,经常的摸不着头脑,自然产生莫可名状的轻视了。而写旁批,或为一字一词或为一个修辞一个写法,清楚明了;优劣得失,一目了然,当然能使学生尤其是初一的学生尽快的明白得失并在下次写作中扬长避短了。且旁批写多了,表明文中的优点(多评优点)多,你很欣赏他(她)的劳动。一种被重视被尊重的情感会激励学生继续努力,激发出写作的极大兴趣,而兴趣可是学生写作最好的老师啊!

三.激励个性,作文评讲课学生唱主角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是新课标的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要贯彻,在作文评讲中同样要遵循。老师批改出的作文,不一定由老师一人唱主角一评到底。我通常在作文课开始的课前30分钟(作文课往往安排在30分钟的大休息后),在各组的小黑板(每四人小组有一块属于他们的小黑板)上,写出作文课上要讲评的作文题目、作者姓名,目的是激励作者、激励更多的学生喜欢写作文、写好作文,写特色作文。其实当看到自己的名字写在了黑板上,学生内心的喜悦是掩饰不住的,因为有很多同学在羡慕他(她)。初一的学生就是这样纯真可爱。课上,被选的作者要朗读自己的作文,其他同学从字、词、句,从标题到结构,从修辞到手法进行评点。老师根据点评情况和学生性格做或直率或含蓄的总评。

这样,一篇文章的众多优点被大家一一指出,作者心里美,评的同学也得到了锻炼。重要的是同学们齐心协力探究了一篇好作文好在哪里,,各抒己见,百家争鸣,为个性培养提供了平台,为个性作文提供了平台。

总之,一个学年以来,了解了学生性格特点、写作现状,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和写作方法指导,在作文评改中多写旁批和评讲中多让学生参与,慢慢地激发写作兴趣,稳稳地培养、激励个性,一点点,一步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感觉顺畅,充实,提高。

一学年的作文教学实践,给我留下深刻的思考:在作文教学之前,首先要准确理解新课标对写作的要求,只有在新课标正确精神的指引下,才能保证作文教学的方向不偏移。课程标准说:写作要感情真挚,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就告诉我们,作文要“感情真挚”,做人就要真诚坦率。作文的“真”与作人的“真”是一致的,只有“真”才能使作文更有个性特色。作文要真实,做人要真诚,说自己想说的真话,写实实在在的真事,表达自己独有的真真切切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多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如多角度的观察,抓住事物特征,有创意的表达——这些技巧将使真话说得更准确,真事写得更生动,真情抒得更感人,作文也更有个性特色,作文与做人也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其次,面对初一的学生,你得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写作现状。只有在了解学生性格特点及写作现状的基础上,才能实事求是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作文教学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我们正确把握作文教学的精神,了解学生的心理、知识特点,经过长期努力,我们一定能让作文反映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让学生的生活因作文而变的丰富多彩!

上一篇:以科学发展的理念创优招商引资服务环境下一篇:夸我的同学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