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语言更细腻技巧

2024-07-20

让作文语言更细腻技巧(共3篇)

1.让作文语言更细腻技巧 篇一

从语文课的学科性质来讲, 就是智慧的碰撞, 心灵的沟通。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对所学的文章有感, 对自己有感, 对人生、理想有感。但现实很现实, 两个字“速成”。因为高考, 分数说话。

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一直以来, 高考作文, 即讲究“文”又讲究“言”, 但实际上这一点却被割裂了, 学生很难将情、境、语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一, 学生的语言储备不足, 作文仓促应战。其二, 网络、书店不计其数的写作辅导, 学生生硬模仿。其三, 网络流行语言的冲击, 学生不加选择使用。反观文言教材, 篇篇经典, 学生“身在庐山”, 却“不识真面目”。

二、走进文本, 感知灵性

(一) 对文言教材文质兼美的重新认知

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在“文”, 难点在“言”。文言文, 不仅要读准字音, 还要读出味道、志趣, 即“文以载道”。重读李密《陈情表》, 不仅有像“诏书峻切, 责臣逋慢;郡县逼迫, 催臣上道;州司临门, 急于星火”短促有力的四字短语, 也有像“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的真情实感。我们不仅要感知出作者孤独无依的状况、危险而紧急的处境, 更要感受到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我们要看到人世间最质朴的情感, 可以以事实服人, 以真情动人, 以凝练感人。

(二) 对文言教材审美情趣的重新认识。

文言文的美, 在于不可多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误一字, 不可倒一字。如此, 方能体会文章之道, 之情, 之雅。审美要从最常用的写作技法讲起。

首先, 最常见的技法要数“比喻”。比喻, 也叫“譬喻”, 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 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 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 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就拿《诗经》来说, 比兴手法最早出现。《关雎》有“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以河洲上和鸣的鸟兴起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氓》第三章“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以葱茏茂盛的桑树写照自己的青春;《上邪》“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山无棱,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用五种自然现象, 表自己深挚的爱等等。比喻, 以彼物比此物, 看似寻常, 却蕴含着无限的智慧和魅力。《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中的“日薄西山”比喻祖母刘氏寿命将尽, 不禁使人产生无限的同情之感。《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借梨花喻雪, 读之几乎使人忘记塞外寒苦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尽展懒起女子眉“叠如小山”, 发“密如云”, 肌肤“白如雪”之状, 令人顿时有想猜透此女子心思的冲动。这些都通过具形具色的事物比所要写的事物, 使之形象、生动、具体。

其次是“对仗”, 也叫对偶, 是一种形成文字整齐美的修辞手段。“墙上芦苇, 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 嘴尖皮厚腹中空。”“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再如, 李白《塞下曲》“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如此这般, 对偶不仅讲究两两相对, 字数相等, 句法相似, 意义相关, 音节和谐, 有很强的节奏感和概括力, 而且有前后呼应, 互相映衬, 对比鲜明, 凝练集中, 朗朗上口, 便于记忆和背诵, 甚至起到妙笔生花, 别具一格的效果。

再次是“用典”。即作者在抒怀、或批评时, 不方便正面直说, 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 或语言文字, 以为比喻, 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请看小凤仙挽蔡锷联:“不幸周郎竟短命, 早知李靖是英雄。”上联以蔡锷比周瑜岁在青年而夭, 又暗喻袁世凯是曹操;下联将自己比做红拂, 将蔡锷比作李靖。全联用典贴切、自然, 令人生发联想。《滕王阁序》“冯唐易老, 李广难封”, 《陈情表》“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 《短歌行》“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皆因用典而光彩夺目, 文情隽永。故观其之功, 有四:一为使立论有根据, 二为委婉表意, 三为减少语辞之繁累, 四为充实内容美化词句。

(三) 品文析句, 激起火花

古人云:“水中着盐, 饮水乃知盐味。”高考语文, 写作是关键。纵观历年各地高考语文分数在100分上下, 而作文分几乎占据了一半。对待作文, 我们首先要打破一个固有的错误认识:文章好坏是天生的, 练与不练都一样。再打破一种习惯性的作文语言:堆砌辞藻、卖弄文采。高考作文最忌浮华, 命题者不只想通过文章看到考生是否能对各类事物作出自己独特的合理的反应, 更想从文章中看到考生如何使文字具有表现力的能力。

中国古典文学尤以唐宋两代诗歌为最, 诗篇灿烂壮观, 诗人浩浩荡荡, 诗风纷呈各异。其语言乃观其有形, 听其有声, 吟其有韵, 品其有味。

细数文言诗词, 最出彩的还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叠词的运用。“秋思之祖”马致远, 在《天净沙·秋思》中连用9个名词9种景物:“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构思之新奇, 手法之大胆, 意象之深远, 令人击节赞叹。动词的妙处, 在于一字传神。受到清代大学者王国维欣赏的“红杏枝头春意闹”, 一“闹”字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 一“弄”字境界全出。唐代诗人贾岛的“鸟宿池边树, 僧推月下门”的“推”字, 表现出僧远道归来, 自然而又迫不及待地“推”门而进的情形。古人对形容词的运用, 有时简直就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一“空”字充分地表现了杜甫对诸葛孔明壮志难酬、有心无力的无限叹惋和同情。李白夸张地用数字造就想象丰富, 气势宏大的诗境,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似银河落九天”。又如谜语诗“一片一片又一片, 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 飞入芦花都不见。”而叠字运用堪称千古绝唱的当属《声声慢》:“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文言词句的伸张力与凝聚力极大地改变了单一的语义与表达, 丰富了诗词的意境, 精准地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也唤起读者丰富而美好的联想, 并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走出文本, 大胆创新

(一) 陶醉式的诵读

人们常说“佳句不厌百回读”。平时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大量诵读, 课内读, 课外读, 自得其乐, 陶醉其中, 从心理上接受古诗词名句。在遇到困难时可读“长风破浪会友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走出困境时可读“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抒发登临之感时可读“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抒发友情时可读“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等等。这样, 学生就可以从“感”走向“悟”。既能以声传情, 又可以体悟、感受每一个语句的形式美、意境美, 从而养成良好的用语习惯。

(二) 针对性的运用

当今中学生的阅历、认识水平、欣赏水平参差不齐。因此, 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学生, 指导他们如何恰当地运用文言语句。我们可以让学生依托教材, 因文而异, 灵活运用。或改造, 或套用, 不拘泥于一种格式, 视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多变。不管是平时还是高考写作, 学生可有针对性地把文言词句或放在标题, 或入在开首, 或放在中间, 或放在结尾, 力使语段意蕴深刻, 语言诗意灵动、凝练、精辟。

(三) 还原生活, 写出亮点

每篇佳作, 都有它的亮点。亮点就是画龙点睛, 妙笔生花。回归生活, 更有益于写作兴趣的激发, 有益于个人风格的形成。学生不再有藩篱之苦, 众横捭阖, 尽展才情。如:写酒后驾车的危害, 可以“司机贪恋一杯酒, 亲朋痛洒两行泪。”如果再进一步, 每句前面再加一个词, “荒唐司机贪恋一杯酒, 可怜亲朋痛洒两行泪。”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又如写NBA比赛的精彩, 可以用“小牛顶翻快船, 奇才遮住太阳”。人性是能动的, 能动的根源是丰沛的创造欲, 还原生活, 走向卓越。

四、结束语

古诗词语言被人们广为接受和喜爱, 源于其丰富、形象及实用。荀子在《劝学》中已经明确告诉我们要“善假于物也”。司马迁也说“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只要我们坚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提高写作能力这个底线, 必能使高考写作的语言表达上升到更高的空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 必须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相信在巨大的情感沉淀后, 化为无声, 也化为挥笔的动力, 让细雨的闲花, 变得铿锵有力, 永不磨灭。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以及“以负责的态度表达自己的看法, 表达真情实感, 培育科学理性精神”“要观点明确, 内容充实, 感情真实健康”。如何实现?如何解放学生的个性, 唤起学生的美好感情,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认为, 还得“向古人”学。重返文言教材, 再学经典, 寻求突围。

2.让作文语言更细腻技巧 篇二

一、提问注重激趣,激发学生回答

问题是师生互动沟通的有效桥梁。在提问教学中,教师问题的设计影响着学生的互动积极性。要想让学生有回答的欲望,教师必须在提问时注重激趣。也就是说,教师可以结合英语教材内容,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优化问题设计,以达到吸引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目的。

在教学初中英语九年级下册Unit 4 Life on Mars这一单元时,笔者借助充满趣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回答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单元学习的主题是“火星上的生活”,对于初中生而言,Mars是抽象的概念,但正是因为其未知性,对于学生而言才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为此,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达到激趣目的:“Can you imagine that we can live on Mars?Is that possible?If so,how the life would be like on Mars?”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场所,但由于人口激增,地球终有一日将不负重荷。为此,科学家们开始上火星探索,并预测人类有可能搬到火星上生活,以缓解地球压力。为此,教师设计的问题就可以让学生想象火星上的生活。这样的问题深深吸引了学生。有学生说:“I want to live on Mars,and it must be very funny.”;有学生说“How can we get to the Mars?It is a serious problem.”……此时,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了互动交流中,英语课堂开始热闹了起来。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以教材为依托,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优化提问技巧,从而有效达到教学目的。在开放的环境中,学生也能够自由表达观点,不受过多的束缚。

二、提问注重时机,提升提问效果

提问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艺术。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不注重抓住提问时机,随意提问现象时有发生,这就导致了提问效果不佳,学生不配合的结果。为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避免“满堂问”的现象,就必须把握提问的时机,从而提升提问效果。

在教学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2 Travelling这一单元时,笔者抓住了提问契机进行提问,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本单元的主题内容是“旅游”,在教学中,笔者首先引导学生讨论自己暑期去过的地方。学生都很乐于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用英文回答:The Great Wall、Disneyland、Tower Bridge等。正当学生分享时,教师抓住时机提问:“Do you know how to introduce the interesting places that you have visited?”这一问题要求学生分享更多有关旅游的信息,而不只是停留在列出旅游地点的层面。这一问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推动学生尝试利用英文表达更深入的内容,对学生英语的能力提高具有一定的作用。

三、提问注重开放,激活学生思维

要想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要注重提问的开放性。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设计过多封闭式的问题,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极大的束缚。封闭的问题一般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学生的回答也会向“标准”靠拢。久而久之,不仅学生回答的兴趣不断降低,学生的思维也受到了限制,课堂提问自然没有效果。为此,教师应优化提问技巧,设计开放性的问题。

在教学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6 Food and lifestyle这一单元时,笔者以开放性的问题设计激活学生思维。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人们才能更好地生活和学习,其中的关键在于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此,结合单元主题,笔者在单元教学结束后,设计了一个开放式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交流:“How to have a healthy lifestyle?Please share your experience.”有学生回答:“I think exercise is very important.”;有学生回答:“We should eat more vegetables and fruit.”;有学生回答:“We cannot eat too much junk food,and it is bad for our health.”;还有学生回答:“We should go to bed early at night.”等等。

由此可见,开放的提问设计能够活化学生的思维,学生也更乐于参与到问题互动中。针对学生提出的观点,教师可以挑选合适的列举到黑板上,以帮助学生巩固记忆。这样一来,在类似主题的写作中,学生也可以将这些观点运用到作文中,充实写作内容。

3.让作文语言更细腻技巧 篇三

一、巧设导语

课堂要点燃学生们渴望知识的火花, 导语就是导火线, 精彩的导语能迅速吸引学生, 激发学习兴趣, 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展开做好铺垫, 导语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回顾性导语。

子曰:“温故而知新”。回顾旧知识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基石, 例如, 教《星星变奏曲》时, 设计导语:诗歌单元, 一路走来, 我们领略了伟人毛泽东的万丈豪情, 体味了诗人徐志摩的音韵非常优美的《再别康桥》, 而此刻我们将弹奏变奏曲的星星相逢, 倾听一位朦胧诗人的理想与追求。点明前两课的风格、也交代了新课的主要内容, 有回顾, 有比较, 衔接自然。

2. 抒情式导语。

好文章以情动人, 老师要用饱满的情感导入新课。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用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去感染学生, 使学生处于一种良性的情感准备状态, 那么, 语文课堂会更具情感性、情景性, 更能使学生的心灵产生撞击、情绪受到感染, 情感得到熏陶。如我讲授宋代柳永的《雨霖铃》时, 我先饱含深情的朗诵, 把学生带入凄凉的清秋时节, 默默地体味着离别的哀伤, 讲到最后, 我还让学生唱《送别歌》: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随着哀婉的歌声响起, 我看到, 学生是那么的投入———学生已经领会了词的意义, 把握了词的境界, 我的教学目的也达到了。

3. 情景性导语。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情景导语, 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乡愁》时, 设计吟诵王慧玲的一首短诗, 《想家的心情》配小提琴《思乡曲》, 想家的心情, 谁都感受得到。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引起情感的共鸣, 在深入学习中, 达到“入境悟其神”的境界。

二、妙用过渡语

过渡语在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是教师钻研教材、抓住内容之间联系的切入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恰当的使用过渡语, 使课堂衔接有序、浑然一体, 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1. 单刀直入式过渡。

简短利落的语言, 直接导入讲述的内容, 给人以清醒的提示。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然而因为逆耳, 常使忠言得不到落实。尤其在君王身边, 所谓“伴君如伴虎”, 出口不慎很可能招致杀身之祸。作为忠臣, 面对君王的弊病如果不及时指出, 第一愧对国家社稷, 黎民百姓, 其次又愧对自己良心。那么如何才能让君王心平气和地聆听忠言, 使其听之顺耳, 并且心悦诚服地接受呢?这里就涉及到了说话的艺术。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 欣赏一下古代雄辩家的风范。这样的导入简单明了, 环节紧凑, 课堂教学效果明显。

2. 情景体验式过渡。

教师设置情景式的过渡语, 让学生身临其境, 思想、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 感悟内容, 体验情感, 巴金老人曾说:“生命在于付出。我的心里怀有一个愿望, 这是没有人知道的:我愿每个人都有住房, 每张口都有饱饭, 每颗心都得到温暖。”无独有偶, 1200多年前的一个风雨之夜, 诗圣杜甫面对被摧毁的茅屋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这样的情景中, 学生的思想受到感染, 能够深深体会到诗人身居陋室、心忧天下的崇高精神。

3. 质疑设悬式过渡。

又如讲授散文《雨中登泰山》时, 可以这样导引过渡:“ (作者启程登泰山了) 你们看到的泰山在雨中是怎样的一幅美丽景色呢?学生们通过朗读用生动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把第一个波峰 (虎山水库奇景) 描述出来, 尽情地欣赏了一番美景之后, 教师开始往前推进, 说:“尽管黄锦、白纱的美景引人入胜, 但‘雨大起来了, 不得不拐进王母庙后面的七真祠’。同学们, 为什么叫‘七真祠’呢?祠中最传神之作是什么呢?学生们简要地介绍第二个波峰之后, 教师又立即过渡, 让我们继续来到雨地, 走上登山的正路……最后又问:“‘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绝顶又是怎样的风光呢?让我们带着胜利的喜悦心情, 来欣赏这仙境般的美丽壮观的景色吧!”当老师用这一系列的富有艺术情趣、层层递进的设问语言, 把学生从一个波峰送到另一个波峰上去时, 一堂课就在美妙的体验中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三、善用机智语

语文课自身的特点, 加之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 课堂教学更具有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用机智语化解“险情”就会收获意外的精彩。如, 老师在讲授《死海不死》时问:这个题目叫“死海不死”, 既然是“死海”, 可又为什么说它“不死”, 这就在学生心里造成悬念, 引起了阅读的兴趣。生1:“同意。我认为这个标题本身包含着一对矛盾:“死海”和“不死”, 使读者产生疑问, 急于想去阅读文章了解悬念, 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所以这个题目对学生有吸引力”。师: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请举手 (无人举手) 。有补充意见的同学请举手 (无人举手) 。“哦, ‘英雄所见略同’, 看来你们一个个都是小英雄! (笑) 不过, 我还有个问题想考考各位英雄:标题上有两个“死”字, 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吗?”生2:“前一个‘死’字指没有生命, 第二个指淹死、死掉”。师:“完全正确。你课前有没有看过这篇课文? (学生摇头) 那你怎么能回答得这样正确?”生2:“我在地理课上学到过”。师:“啊, 真好”!地理课上学到的知识, 用到了语文课上, 这叫知识的“迁移” (板书“迁移”) 。学习中经常注意“迁移”, 知识就学得活了。教师通过富有艺术情趣的问题情境的创设, 把课堂教学内容的转换和课堂整体结构安排得天衣无缝。

上一篇:意外的感悟作文下一篇:浅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