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学设计图文(精选8篇)
1.再别康桥教学设计图文 篇一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徐志摩短暂而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与他对诗歌的美学追求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与本诗所表达的情感息息相关。徐志摩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与康桥在徐志摩心目中的地位具有某种相似性。引导学生理解徐志摩一方面有助于加深诗境的理解,同样也能发现康桥情结在诗中的隐喻意义。
本诗所采用的意象典雅柔美,极富传统文化内涵,由此营造出的意境鲜明优美,让人陶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领会意象的特殊内涵,品味意境中蕴含着的诗人情感。作为一首送别诗,本诗可以与古典诗歌的送别诗在告别对象、告别时的情感、告别时的氛围等方面构成对比,在对比鉴赏中领会本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简历及其创作风格。
2、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章法、节奏、韵律,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3、咀嚼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美,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诗意美和人情美,品味其艺术上的“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的主题。
【教学方法】
诵读法、问答欣赏法、探究式学习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朱自清先生说过:现代诗人应当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有一位文学家也说过,在现代文学史上不能忘记的诗集有三部:一是胡适的《尝试集》,一是郭沫若的《女神》,一是徐志摩的《志摩的诗》。就是现在,也有许多朋友喜欢徐志摩的诗,可见他的诗影响之大、之深、之远。
二、作者简介
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的代表人物,笔名云中鹤。出身于富商家庭,父亲因兴办实业,蜚声浙江。1910年入杭州府中学堂,1915年进入北京大学学习。1918年按照其父的愿望赴美国留学学习银行业(他父亲希望他将来成为银行家),1919年得知五•四运动爆发,激起心中的爱国热情。1920年去英国剑桥留学,1
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在这里度过了一年多的真正悠闲自由的日子。据他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卧仰在有星星、黄花点缀的葱绿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他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1921年开始写诗,深受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拜伦、雪莱的影响。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与胡适等人成立了新月社,为新诗代表人物,1926年4月《晨报》副刊《诗镌》专栏的开辟,可以看作该诗派的正式形成,1928年《新月》月刊在上海创刊,由徐志摩、闻一多任编辑。而1931年《新月诗选》(陈梦家编选)的出版,则可以看作该诗派的一个总结,也标志着该诗派的结束。为新月社诗歌理论作出了最重要贡献的是闻一多。他曾系统地提出了新格律诗的理论,认为诗是“做”出来的,主张戴着格律的脚镣跳舞,并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齐整)。徐志摩是个个性主义者,信仰个性绝对自由的理想,并把对理想的追求看得高于一切,胡适在《追悼志摩》中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简言之,他的理想就是英国式的民主,英国式的政治。他崇拜大自然,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的不少诗语言清新,比喻贴切,风格轻柔明丽。
1931年11月19日,他搭乘“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年仅36岁。真是“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他真的化作一片“云彩”离开了我们。
这首《再别康桥》是作者在1928年第三次来到康桥后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表现了他对个人自由天性的追求。因音节和谐,意境优美而备受读者青睐。
三、指导朗读
1、学生诵读,教师提示:这首诗象一首小夜曲。应读出委婉细腻的感情。节奏要轻慢一点。语气要舒缓、轻柔、低沉(特别是:悄悄、轻轻、沉默)。
2、教师范读,学生模仿。
(或者播放范读磁带,学生模仿)
3、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感知诗歌的内容。
⑴ 问:你认为这首诗主要抒发了什么感情?
明确: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⑵ 问:诗人为什么一开始说“轻轻的我走了”而不说“我轻轻地走了”?他后面连用了两个“轻轻的”都在“我”之后,就更符合语法规范。
明确:调整语序的作用,主要是强调。连用三个“轻轻的”,突出了“宁静”,给全诗定下抒情基调。表现了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深情,以及无奈与感伤。诗人不忍心惊动康桥呀。同时衬出了诗人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而且这样一写,音韵上感觉也好一些。
四、分析鉴赏
1、引导学生整体感受意象美:
⑴ 大家对作者所描写的康桥是什么印象?
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时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如今我们品味着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可以称得上“诗中有画”。
板书: 风光如画
⑵ 找寻意象,康桥的美丽是通过哪些景物写出来的?(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要写这些景物?
明确:云彩,金柳,青荇,清潭,长篙,星辉。
这些自然景物都是柔美的。它们都已超越了本身的自然属性,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恋情。而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意的景象就是意象。
(客观物象)+(主观情意)= 意象
⑶ 诗人告别时,哪些举动可以体现出对康桥的深情?
明确:招手、寻梦、放歌、沉默。
2、具体整体感受意象美:(有条件可以播放关于康桥的风光片)
⑴ 第二节,写了岸边的柳树。“金柳”是夕阳照射下的柳树,它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色。金色的柳条随风摇摆,秀美婀娜,好像美艳的“新娘”,形象逼真的写出了金柳的美好姿态,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及浓烈的温柔之爱。“艳影”在诗人“心头”“荡漾”,物我合一,情景交融。谁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娘呢? 可见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在中国人眼中,柳与离别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西安有个地方叫灞桥,是古代送别的地方,送别时人们往往都有折柳赠别习俗。真是伤心不过灞桥柳呀。.
⑵ 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青荇,是再普通不过的水草,为什么徐志摩却愿意做这样的一条水草?
明确:在这里,软泥让人们联想到泥的细腻与光滑,很可爱,让人有亲近的愿望;而水草是油油的,让你直觉到它的生命力的旺盛;招摇一词写出了水草随微波起伏的轻盈之态。在柔波里招摇的意象,是诗人对自己在康桥幸福生活的隐喻。并有向诗人打招呼,欢迎诗人之意。“甘心”两字,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流在康河,“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
本来很一般的景物为什么会在诗人的眼里变得如此美好?因为这些景物上寄予着作者对康桥的无限留恋。柳草本无情,有情的是诗人。
⑶ 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这里的潭即指拜伦潭,相传拜伦曾在这里游玩。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多么富有诗情画意!浮藻间好像沉淀着彩虹般的梦。融情入景,将人带入了梦一般的意境中。
⑷ 第五节,诗人迷恋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在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即将要离别康桥。想象自己撑着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去寻找那“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的想要“放歌”,快乐的情绪达到顶点。⑸ 第六节,乐极生悲,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想到今晚就要和康桥离别,不禁别情缕缕,离愁重重,情绪顿时低落下来。于是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别的伤感的笙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连夏虫好像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也为他保持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往日欢愉的康桥也无语了,一切都为诗人的离去归于寂然,将诗人的离愁推到了极点。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无言胜过千万语呀!
⑹ 怎样理解“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悄悄无声,笙箫有声,这是一对矛盾,但在作者这里却达成了统一。诗人内心一定翻滚如大海,但是离别愁绪压倒了一切,所以笙箫的离别曲只能在心中回荡。
⑺ 第七节,与开头呼应。诗人是那样不舍得离去。云彩本是不能带走的,诗人却用夸张的手法强调说“不带走一片云彩”,加上两个“悄悄”表露诗人不愿掠动心爱的康桥一片温柔情意,不忍心让康桥与我一同伤感。这一节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更加深情,更加眷恋。至此,将诗人对康桥“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悄悄”、“轻轻”中表现了出来,同时排出了“伤离别”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之感。
五、小结
此诗表达了一种微波轻烟似的离情别绪,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给人以审美享受。原
因在于他以美妙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人类共有的一种感情:即对失去的美好事物,人们总是充满怀念。
六、再次诵读,读出感情
七、写作特点
1、构思:
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首先,告别对象由人转向物,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其次,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静环境,排除了“伤离别”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感。
第三,意像选择独具特色。诗人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水草”“星辉”等自然景物,避开了人间烟火: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机械轰鸣及送行之人,这样就造出了一种清新感。
独特构思来自诗人对个人自由天性的追求。徐志摩崇拜大自然,主张人类应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故想做“一条水草”,想到“青草更青处”寻梦,这是诗化人生的表现。
2、具有三美:
音乐美:
每节用韵基本相同;章节和谐,节奏感强;回环复沓(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首尾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
绘画美:
⑴ 多用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云彩”“金柳”“夕阳”“艳影”“青荇”“彩虹”“星辉斑斓”等;
⑵ 多用动作性很强的词语: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之变成动态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建筑美:
句子整齐,每节匀称。每节两句,单、双行错开一格排列。外形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新月诗派是新诗史上极为重视形式美的一个流派,对白话新诗的成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新月诗派灵魂的徐志摩与闻一多先生更是居功至伟。
八、作业
背诵诗歌、体会诗人感情。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徐志摩
现实 依恋
金柳再别康桥秀美的景色 水草 借景抒情清潭星辉现实 依恋
2.再别康桥教学设计图文 篇二
关键词:中职语文诗歌教学,朗读先行,《再别康桥》案例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是:加强诵读, 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 所以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应“朗读先行”。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 让学生在诵读中从语言层面理解诗歌的内容, 用心体会诗歌的情感, 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体验。此外, 诗歌的语言是独特的、精练的、优美的, 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下面我以《再别康桥》为例, 谈谈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再别康桥》位于中职《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青年、青春、理想、爱情等。通过前一课《沁园春·长沙》的学习, 学生感受到了词的魅力, 对现代抒情诗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再通过本诗的学习, 获得语文能力的发展, 如诵读与理解、鉴赏与感悟、拓展与应用等;本诗的学习还要担当起学生学会阅读现代白话诗的向导重任。
《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 徐志摩推崇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 他的诗歌具有语言清新、音韵和谐、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的特点, 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这种风格特点, 承载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 表现了一种带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课前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到学生不是第一次接触这首诗, 作为苏教版教材中的必读课文, 学生在七年级已学过这首诗, 对诗歌意象的特点三美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 朗读水平普遍不高, 对诗人情感的理解也不够透彻。鉴于此, 本课的教学重点落在朗读上。课堂上, 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个别学生的试读、全体学生的齐读、齐背穿插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另外, 还要抓住诗歌中的好词好句让学生朗读、品味, 让学生尝试从诗歌的意象和形式入手赏析自己喜欢的段落, 进行分析、点评, 从而感受徐志摩诗歌的独特意境。
一、初读诗歌, 整体感知
可先问学生知道哪些世界名校, 引出对剑桥大学的介绍, 让学生结合课前预习介绍作者生平。课前的查阅与课堂的展示相结合, 有任务的驱动, 有学生的讲解, 学习兴趣和热情大大提升。接下来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诗歌, 分组交流喜不喜欢这首诗, 为什么喜欢?用一句话概括。《新课标》提出:“要注重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理清思路, 概括要点……”通过一句话概述, 可以实现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利过渡, 为赏析诗歌做好铺垫。
这个环节中,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读的方式感知诗歌内容,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倡导创造性阅读。
二、再读诗歌, 提出问题
学生概括的内容都体现了对这首诗的喜爱, 但是还存在一些疑惑, 于是让学生再读诗歌, 小组交流讨论提出问题。
有的小组提出:为什么是“再别”康桥, “彩虹似的梦”指的是什么, “寻梦”寻的是什么梦;有的小组提出:“放歌”与“沉默”矛不矛盾, 诗人为什么“轻轻的来”“悄悄的走”……针对这些问题, 可以让其他同学帮助解答, 学生解答不了的问题, 教师再进行解答。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不要沉默, 不要做旁观者, 适时点拨、启发学生继续提出问题。
这个环节中, 学生提出了朗读过程中遇到的难以理解的问题, 师生共同活动进行解答, 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加深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为下面的指导朗读、感受诗美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精读诗歌体会情感
(一) 一赏“金柳”, 体会离别。
赏析第二小节, 体会“金柳”的含义。点拨为什么用“金”, 指出柳和留谐音, 柳树是中国传统诗词中离别的象征。如《诗经·小雅》:“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斯, 雨雪霏霏。”再让学生体会“荡漾”的感觉, 指导学生朗读“在我的心头———荡———漾———”。重读“荡漾”, 音调拉长, 读出韵味。
(二) 二品“甘心”, 体会深情。
齐读第三小节, 品味“甘心”。什么叫甘心?王洛宾有首歌这样唱:我愿做一只小羊, 守在她身旁, 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 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面对自己心爱的姑娘, 小伙子情愿变成一只小羊, 这是源于对姑娘的爱。徐志摩甘心做一条水草是源于对康桥的爱。康桥是诗人精神的家园, 他曾满怀深情地回忆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由意识, 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指导学生朗读“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时, 重读“甘心”, 要求学生读到位。诵读指导小步前进, 适合中职学生的学情, 让学生在“跳一跳摘桃子”的过程中得到一点点的进步。
(三) 三思“彩虹”, 体会移情。
三思彩虹, 体会移情的作用。小组交流讨论“彩虹似的梦”指的是什么。诗人有浓厚的“康桥情结”, 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 康桥培育了诗人心中的梦。那榆荫下的一潭是拜伦潭, 拜伦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徐志摩对他很崇拜, 在这里他又遇到了一代才女林徽因, 他们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 却没有结局。关于爱情、关于诗歌创作的梦想, 徐志摩是有很多遗憾的, 所以说彩虹似的梦糅碎在浮藻间。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的写法, 也不是徐志摩的独创, 宋代苏东坡的《水龙吟》:“细看来, 不是杨花, 点点是离人泪。”杨花柳絮, 苏东坡却说是离人泪。这种写作手法叫“移情”, 就是作者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转移到他所描写的客观景物上。鼓励学生写作文时也运用这种写法。
指导学生略带惆怅地来读这一节。
(四) 四齐“放歌”, 感受激情。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体会到这一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 是通过放歌这个词表现出来的。问学生: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放歌? (高兴愉快激动的时候) 那这一节应该怎么读? (声音大一点, 感情充沛些) 手可以怎么放 (张开双手) 头应该低下还是抬起? (抬起) 指导学生齐读,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体会诗人率性潇洒、浪漫豪放的情感。
叶圣陶先生说:“美读得其法, 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 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 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辅助动作, 使学生在诵读中加深了对诗的理解。
(五) 五析“沉默”, 无声之美。
五析沉默, 感受无声胜有声的唯美意境。问学生诗人放歌了吗? (没有) 为什么呢?自由读下一小节 (生自由读) 。与上节相比, 诗人的情感来了一个多大的转折呀。一个人想要放歌, 却不能放歌, 内心是很压抑的, 读到这个地方, 声音要低下来。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笙箫是什么?笙箫是能够发出美妙声音的乐器, 可“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现在笙箫也沉默了。夏天的虫子好像也理解徐志摩的心情, 也沉默了。此时无声胜有声, 整个康桥今晚都一片沉默, 为诗人而沉默。离别的惆怅, 倾注了诗人情感的夏虫、笙箫, 这样的意境不适合齐读, 应让学生自由朗读。
(六) 六读首尾, 前呼后应。
六读首尾, 理解一七两小节之间前后呼应的关系。最后一节以“悄悄的”与开头“轻轻的”相对应, 诗人潇洒地来, 潇洒地走, 全诗一气呵成, 荡气回肠, 是对徐志摩“诗化人生”最好的描述。
(七) 配乐齐读, 体会情感。
配乐齐读,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条带箭头的直线, 小组交流讨论诗人的情感是不是一条直线, 如果不是, 那么应该怎么画。每个小组派代表板演, 师生共同活动评价学生的板演, 然后出示“起承转合”的情感变化曲线图。让学生画出曲线图, 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中, 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 教师的教就没有土壤, 学生也就不知道自己会什么, 不会什么, 学到了什么;学生不仅要“学会”, 更要“会学”。诗歌教学中, 多种朗读方法的运用, 增加了语文课堂的情趣, 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高。
四、四读诗歌能力迁移
诗人因告别母校而有了这首诗, 同学们告别初中校园时是怎样的?初中三年的求学给你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也给你留下了无尽美好的回忆, 再来品读这首诗, 模仿这首诗的形式, 尝试写一首《别母校》的小诗, 课堂展示一下。老师先展示自己写的小诗《别母校》, 抛砖引玉。学生在感受诗美、理解诗美的基础上, 自主创作小诗, 实现了能力迁移。
“诗无达诂”, 对诗歌的理解可以是多元的、丰富的, 而能让学生对诗歌有融入自我生命体验的理解才是最好的理解。通过师生创作写诗的活动, 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对母校的依依惜别之情。
总之, 在《再别康桥》的教学中, 教师按照认知规律, 设计了四个梯度的朗读, 层次分明, 逐层深入;注重引导学生自己读、思、悟, 朗读指导落到实处, 形式多样;学生在诵读中加深了对诗歌内容理解, 通过对内容的理解提高了诵读能力。另外, 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赏识教育,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采用小组交流讨论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全心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增强学生的自我体验。
3.寻梦:《再别康桥》的教学灵魂 篇三
《再别康桥》是中学语文教材中广受师生喜欢的篇目,许多教师只把眼光放在内容层面的“告别”主题和形式层面的“三美”理论上。许多研究从“惜别启发他灵性和智慧的康桥”、“惜别过去在康桥的美好时光”、“惜别那段和林徽因刻骨铭心的爱情”、“惜别他追求自由和美的理想”、“惜别他的西洋梦”等方面实现了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但是解读的视角也还是停留在“离别”的视角上,教学就容易陷入到千篇一律的套路中。虽然《再别康桥》的诗名包含“别”的内容指向,离愁别绪也是诗的内容之一,但是没有抓住文本独特的魅力。“梦的特质”是此诗与其他离别诗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其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其惆怅而又凄美的寻梦历程凝聚在有限的时间(某个晚上)和有限的空间(康桥)里,给读者留下了想象与回味的空间。因此对梦境特点的把握和寻梦历程的体味应该成为此篇课文的教学灵魂。虽然也有部分老师看到了诗中“寻梦”的内容,但是仅限于分析“撑一支长篙”的那节诗,却没认识到梦境特质是从头到尾弥散在整首诗中的。
教师文本阅读视角的单一化,导致了教学内容僵化和教学组织程式化,使诸多教学案例出现了“重复”的现象:在课堂的开始阶段介绍闻一多的“三美”理论,然后直接或者间接地引导学生分别从语音、意象画面、诗歌结构来分别印证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从表面上看这种教学安排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利用文学理论来关照语文教学是新课改呈现的特点之一,但问题是用印证文学理论的方式来处理教学,未免有“按图索骥”之感,同时也局限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想象空间和情感体验。符合“三美”理论的诗歌很多,那《再别康桥》这首诗的独特性在哪里?文本解读分析决定了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决定了语文教师对教学重心的把握。充满梦幻特质的意象与意境、人生的寻梦才是《再别康桥》最为独特的地方,所以对“寻梦”的品味和体验应该是这首诗的教学灵魂。下面我就从“梦的特质”的角度来解读此诗的文本个性。
一、康桥:源自人生经历的梦的缘起
徐志摩为什么再次回到康桥呢?是为了追寻美丽的昨日之梦、理想之梦,治疗心灵的创伤。当时徐志摩的人生遇到了诸多的不如意:首先是事业上的不如意。由于思想观念差异和年轻气盛等因素,他在文学争论中得罪了郭沫若等人,受到了创造社的攻击,以他为主导的新月社的发展也步履艰难。其次是与陆小曼的感情出现危机。他和张幼仪离婚是顶着很大的道德和社会舆论压力的,所以对与陆小曼的婚姻抱有很大的期望值,但是两人的隔膜在加深,“最让徐志摩伤感的,或许是这样的事:他写的诗,小曼基本上不看,更别说给个好字了。”①在徐志摩看来,陆小曼并不能成为他文学创作上的支持者和倾吐心声的对象,另一方面从陆小曼的感受来看,“志摩是浪漫主义诗人,他所憧憬的爱,是虚无缥缈的爱,最好处于可望而不可即的境地,一旦与心爱的女友结了婚,幻想泯灭了,热情没有了,生活便成了白开水,淡而无味。志摩对我不但没有过去那么好,而且干预我的生活,叫我不要打牌,不要抽鸦片,管头管脚,我过不了这拘束的生活。”②她觉得徐志摩对她的爱变得淡了,也不愿意受到管束,其异常奢侈的生活也让徐志摩不堪重负,两个人的心渐行渐远,共同话语变得越来越少。再加上陆小曼和翁瑞午关系有不检点的地方,《福尔摩斯小报》刊出一篇《伍大姐按摩得腻友》造成绯闻,给徐志摩带来了伤害。“家事,是那样的不可对外人言道;国事,又是这样的只能郁积于心中。情绪实在是太坏了,便萌生了到国外走走的念头。”③胡适在1928年6月5日的日记里也提到“志摩殊可怜,我很赞成他这回与文伯去外国,吸点新鲜空气,得点新材料,也许换个新方向”。理想和美好愿景在国内四处碰壁,国家的多难、事业和生活的不如意让徐志摩产生了出国寻梦的念头。
人在遇到挫折和身心疲惫之时是容易怀旧的。六年前康桥给予徐志摩一生中最为精彩和惬意的人生经历,圆了他色彩斑斓的梦,于是康桥成了他怀旧的对象。六年后他来到康桥想重温旧梦,让受伤的心灵得到安慰,让疲倦的心灵得到憩息。但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物是人非,他就像是一位过客来寻找一帘幽梦。圆梦与寻梦,康桥成了徐志摩一生的梦。
二、金柳:传统意象文化内涵的改变体现出梦幻特色
人在生活中的认知受到自身知识积累和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观察和认识事物多是理性的,而梦是以非理性为主要特征的。诗人对柳意象的体验是非理性的,更符合梦境的特征。柳意象在传统文人的文化意识里面是和“折柳相送”的离愁别绪有关的,包含着哀伤的心理体验。但是康河边的柳在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作者眼中却是夕阳中的新娘,夕阳的红光给柳树抹上一层金色,给柔美的画面涂上了暖色调。出嫁时的新娘不但突出美丽鲜艳的特色,也象征着女性出嫁时洋溢于心中的托付终身的归属感。新娘的艳影投射在康河里,认为康河是值得托付终身的,“波光里的艳影”隐喻梦中实现美好愿望的途径。作者一改柳树蕴含的让人哀怨的情感体验,赋予它幸福感和甜蜜感,超越了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视域。可以说“金柳”既是即将成为别人的新娘的林徽因的化身,也是作者追寻美好事物在梦境中的反映,是幸福爱情在他心里的投影。尽管全诗的感情基调是带有忧伤的,但是“金柳”在这里却充满了温馨,“柳”意象文化内涵的转变体现着梦境的非理性层面,充满了梦幻感。
三、青荇:梦的文化特质
水草是江南水乡的意象,具有典型的江南知识分子的文化特质,承载着徐志摩的梦幻。青荇在水里招摇,似乎等待特定的人来采摘,其实是作者充满着爱的心在摇曳、在动情,增添了梦的动感。青荇热情地招摇欢迎“我”,其实是反衬我对康桥的眷恋,只有它还理解和挽留“我”,只有它还器重“我”、爱戴“我”,让孤独的心得到安慰。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说明我不是梦的游历者,而是想要化为梦境中的一部分。“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青荇是淑女采摘的对象,我想化为青荇这样的一棵水草,是希望和前来采摘的淑女相见吗?对爱情梦幻般的憧憬,让疲惫的心得到慰藉,水草和水的接触隐喻爱情得以实现的状态。有的研究者曾细致地考证了诗中所写的水草是菰草而不是青荇,难道是徐志摩的描写错了吗?是否是菰草,那是科学观察问题,而意象的选择是一个文学观察的结果。意象是客观景物在作者主观心灵世界的投射,所以意象和客观物象存在着一定的变形,这种变形与作者的主观感觉和文化内蕴相关,所以不能用科学观察来否定文学观察的价值。
“甘心做一条水草”和前文中“波光里的艳影”是有照应关系的,在情感表达上有延续性,有这样的隐喻:自己虽然得不到即将成为别人新娘的林徽因,但是她的艳影倒映在河波里,我成为一条水草也就能够跟她的倒影“千古相随”啦!
四、星辉:寻梦的短暂实现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诗经·蒹葭》对伊人的追寻,追寻理想之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体验,甚至有人把这称为“过程美学”。《蒹葭》中弥漫的飘忽不定的朦胧美也增添了“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的梦幻感。梦为什么在青草更青处?又增添了梦境的神秘感。最终寻觅到了什么?满载一船星辉。夜空、星星、船、寻梦人、水草、河水都笼罩在星光中,描绘了水天相接的画面,只有梦才能消除空间的阻隔,因此诗中弥漫着浓浓的梦幻氛围。星辉就是这梦的灵魂,“满载”写出寻梦的收获是沉甸甸的。“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蕴有收获的喜悦,同时也是长时间压抑的情绪的释放。爱情的失败、婚姻的不如意、事业的艰难,多么想回到精神故乡的康桥抚慰受伤困倦的心灵呀。
星辉是徐志摩追求自由、美和爱的象征,是他理想的人生状态。这梦里,只有他一个人在寻找、一个人在探索,这样的“单独”让他的精神和理想有了一种孤独感。这一船星辉照亮了载他的船,却照亮不了他的整个人生,所以星辉只是梦的暂得,而不是永恒。
五、别离的笙箫:梦的幻灭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是寻梦的高潮,是寻梦暂得的喜悦,但是后面紧接着说“但是我不能放歌”,为什么不能大声庆贺自己梦的实现?是担心“放歌”会打破当前的梦境,会让梦得而复失了。笙箫作为一种乐器,演奏音乐是其存在的价值,它的旋律哀婉凄清,切合惜别之情景。本应该奏响离别之音的笙箫却是以“无声”的状态出现的,这异常情况反映出笙箫的功能性价值被消解,这遵循的不是认知的逻辑,而是情感的逻辑,暗示着梦的破灭。应该热闹的夏虫却沉默,应该奏响的笙箫却是“悄悄”,只有在梦中才会有“演奏却无声”的感觉。
最后,“不带走一片云彩”表露了洒脱的心胸,也是把自己从梦境中“无痕”地轻拉出来,让梦依然寂静,让梦得到保存,让梦因没人破坏而实现存在的永恒。正因为“我”有“不带走”、“不占有”的心态,梦才会在“我”心中永久地存在,在“我”的精神世界里得到留守。整首诗以梦为核心组成了这样的结构:梦的追寻——梦的暂得——梦的幻灭——梦的留守。
梦境是轻轻的、悄悄的,所以“我”是轻轻地来,悄悄地走;梦境是美好的,梦幻中的金柳成了新娘,反映渴望甜美爱情的内心世界;梦境是朦胧的,康桥所有的一切都轻柔地笼在一片星辉之中。在进行《再别康桥》的教学时,我们不仅可以关注蕴于诗中的离愁别绪和“三美”理论,更要关注融在整首诗中的梦幻特质,将学生一起带入优美而又略带哀伤苦涩的寻梦旅程。
参考文献
①②③韩石山:《徐志摩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01页、203页、205页。
4.《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篇四
舒城县百神庙镇中心学校:胡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徐志摩的生平、创作。
过程与方法:
从意象入手,鉴赏本诗意境之美,理解徐志摩作品的风格。
情感、道德与价值观:
体会徐志摩在诗中表现的特别的心绪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从意象入手,鉴赏本诗意境之美,体会作者的心绪。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经》、《楚辞》流传千古,唐诗宋词,名家辈出。从五四到现在,新诗也走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可是有人却说,中国现当代诗坛只有一个半诗人。尽管这种评价太偏激了,却也可以看出这一个半诗人在中国诗坛的分量。他们是谁呢?一个是徐志摩,半个是何其芳。
徐志摩(1896-1931),中国诗人、散文家,留学美国时改字志摩,小字又申。笔名有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徐志摩是中国新诗史上一位杰出的诗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我们今天就来赏析徐志摩的经典诗作《再别康桥》。
二、整体把握 1.学生朗读全诗。正音正字,投影:
河畔(pàn)
青荇(xìnɡ)
长蒿(ɡāo)
漫溯(sù)笙箫(xiāo)
2.学生讨论:每一首好诗都能引起读者不同的共鸣,你读了这首诗有什么感受?
3.交流体验:说出读了诗之后的直接感受。
引导学生从感情、语言、节奏、诗歌的形式等方面挖掘诗歌的美。4.学生再次朗诵全诗。
三、鉴赏文本 1.老师范读。
2.鉴赏《再别康桥》中的经典诗句——第一、七两小节。① 第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节透露难分难舍的离情,给全诗定下欲走还留的基调。
②第一、七节中最有特色的诗句是哪些?为什么? 明确:“轻轻”、“悄悄”这些叠词的运用,舒缓语气,使诗句有轻盈的弹跳感,富有音韵美,表达恋恋不舍的深情。
③讨论:第一节和第四节形式相同,内容相似,能否调换?为什么?
明确:不能。第一节说“我走了”,“作别西天的云彩”,是为引出下文难分难舍的离情,欲走还留。作者用“作别西边的云彩”一句,让西天的彩霞给了我们一个印象,为后面的描写布下一笔绚丽的色彩,所有景色都是夕阳映照下的景物。第七节说“我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是说作者欲留还走,终于离开。这是一段完整的离别的过程,所以一、七节不能调换位置。
3.从第一节到第7节,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明确: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①第二节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用的手法是比拟,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
②把“金柳”换成“青柳”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落日熔金,夕阳给柳树抹上一层金色,而且水波也泛着金光。作者选择了柳树的这一时刻来加以描绘,颜色艳丽,形象新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全诗描绘了白色的“云彩”、“青荇”、“柔波”、黄色的“星辉”等景物,展现出一副清新亮丽的画面,给读者视觉上的想象。
③把“新娘”换成“姑娘”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古诗里“柳”谐音“留”,有惜别的意思。柳树就像妩媚娇美的姑娘,而作者把康河边的柳树比作新娘——少女一生中最美最高贵的时刻,连影子都是灿烂的。由此可见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他把剑桥视为他的家园。而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把牵挂之情表现得非常形象。
【资料1: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攻读博士学位。在剑桥大学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修听课,度过了一年多悠闲的日子。同时又深受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制度的影响,形成了资产阶级绅士兼诗人的气质。他说:“我的眼是康桥教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
资料2:至性至情的徐志摩,先后有三位女子走进他的内心(原配夫人张幼仪、美丽少女林徽音、再配夫人陆小曼)。1920年,徐志摩在剑桥大学邂逅了林徽音。两人在此相恋相处一年多,因而康河的柔波里一定也映照过他们浪漫的并肩同游的身影。】
4.作者把康桥视为自己的精神家园,全诗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点?请举例。明确 :第三节。“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写康桥对“我”的柔情,“招摇”二字可谓神采之笔。既暗示了康河水之清澈,又暗示了水在流动。只有水动,青荇才会“招摇”。既写青荇又写河水,相得益彰。所以“招摇”有抒情上的妙处,更有写景上的妙处。第四节“彩虹似的梦”,第五节“放歌”等。
四、课堂小结
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和“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作者以再别康桥时欲走还留、欲留还走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快乐与惆怅交织的依依惜别的深情。《再别康桥》是20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犹如一首轻柔优美的小夜曲。诗人的自由天性、潇洒飘逸的风格与康桥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融会成了别具一格的诗境之美。
附:板书设计
现实 依恋
金柳
再别康桥
秀美的景色
水草
借景抒情
清潭
星辉
5.《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篇五
一、教材分析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语文》(拓展模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第三单元 诗歌散文欣赏——单元提示:《再别康桥》是一首兼具“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的现代诗。浓烈的情感表达经过诗人的理性克制,读起来细腻而隽永,回味悠长,令人遐思。
学习本单元,要抓住诗歌和散文的特质,诗歌蕴涵无限深广的内容于最凝练的形式之中,而散文虽似散漫无羁,却有其创作的凝聚点。诗歌和散文的赏析都要抓住其特质,或以情动人,以情贯穿全篇,或以思想立篇,启人深思。角度不同,带来的审美体验也各异。
二、学情分析
1.对于现代诗,学生有一定兴趣,但平日的欣赏往往流于其表,并不能真正体味诗歌的丰富内涵。
2.时代的差距和经历的不同,使学生对诗歌的情感不能做很到位的把握。3.学生的朗诵水平普遍较低,我们的朗诵和演讲比赛缺乏后备力量,需要在课堂发掘有潜力的学生,日后多加培养。
三、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能力
感悟徐志摩诗歌华丽轻巧的语言,整齐的章法,和谐柔美的音韵所散发出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领会诗歌的音乐美;体会诗歌的重章叠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徐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的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体会音乐美 教学难点:朗诵要领指导
五、教学方法分析
1.诵读法 2.赏析法。
六、教学准备 运用计算机媒体,进行辅助教学(Powerpoint)
七、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并找出了诗歌的艺术特色(三美)。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唤起学生对上堂课内容的回忆,巩固以前所学知识,连接今天要学的新知识。
时间设置:1分钟
(二)回顾复习
请同学们回顾上堂课的内容,说出《再别康桥》的“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重点回顾建筑美。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新旧知识衔接,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达到知识、能力提升的目的
时间设置:2分钟
(三)集体诵读,整体感知
全诗七节,每节换韵,富有音乐的旋律感。朗读时应语气轻柔,语调舒缓、低沉,节奏要富有变化。
设计意图:在朗读之前,先将诗歌的整体特色介绍给大家,对学生进行初步的诵读指导。通过集体诵读,整体感知诗歌的音乐美。
时间设置:2分钟
(四)分节朗诵,细细品味
1、教师指导第一、七节,分组朗诵: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 / 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 / 招手,作别∥西天的 /云彩△
首节的三个“轻轻的”在深情舒缓的节奏中还要略有变化。首个“轻轻的”是一种告别,用舒缓的语气表达难舍之情;第二个“轻轻的”,稍显跳跃,以表达对旧地重游的期盼;第三个“轻轻的”,以深沉的语气表达离别时深深的依恋。
悄悄的~ / 我走了,正如我~ / 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 / 衣袖⌒,不带走 / 一片~∥云彩△。
第七节,与首节呼应,两个“悄悄的”在总的感情把握上应比首节更深沉,要有一种无可奈何的伤感和毅然分别时的洒脱。第一个“悄悄的”宜深沉舒缓依恋;第二个“悄悄的”宜舒缓中略含回忆之味。
2、学生诵读第二——六节,自选一节表演。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分节朗诵,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细细品味诗人情感,掌握最合适的朗读方法,以便最恰当地表达出诗歌的情感。
时间设置:18分钟
(五)朗诵比赛:深入体验音乐美
每小组派一名代表朗诵《再别康桥》(最好能背诵),请听课老师评出名次。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分节指导后,接下来由学生在小组内诵读,互相指正,深入体验诗歌的音乐美,教师随堂指导,然后由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进行朗读比赛(最好能背诵),请听课老师评出名次。时间设置:10分钟
(六)总结《再别康桥》朗诵要领 节奏:轻柔,和谐 语调:舒缓,低沉 感情:惆怅,惜别
设计意图:从学生比赛结果出发,对本课时重点进行总结,加深印象,切实提高诵读能力。
时间设置:2分钟
(七)课堂小结
音乐美
语言清新,犹如一曲优美轻柔的小夜曲(与其他离别诗比较),富于音乐美。这首诗的语言有着突出的浅白流畅的特点,但又深得锤炼功夫,不露雕琢痕迹。作为新月社的代表,徐志摩非常同意闻一多关于新诗的“三美”主张(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而在诗的音乐美上,他又有自己的独创性。除了节奏整齐,押韵和谐之外,他又强调音节的波动性,注意完整的音乐旋律。《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音节抑扬合度,声调回环反复,全诗构成一阕完整的乐曲,带来了音乐美与建筑美统一的品格。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起着提纲契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通常是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及关键点。
时间设置:3分钟
(十三)作业
1.配乐朗诵并背诵这首诗 2.欣赏诗歌的绘画美
3、佳作赏析:《沙扬娜拉》 设计意图:课堂的容量是有限的,由课内到课外进行 时间设置:2分钟(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朗诵要领:
节奏:轻柔,和谐 语调:舒缓,低沉 感情:惆怅,惜别
设计意图:提纲挈领,突出重点,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并掌握本科课时重点,便于学生课后复习。
八、教学反思
本课时教学我抓住一个重点展开:通过诵读,赏析诗歌的音乐美。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首先,集体诵读,整体感知,初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然后,分节朗诵,细细品味诗歌的音乐美。接下来,分组朗诵,选出代表参加朗诵比赛,评选出名次。最后总结朗读要领,课后进一步熟读成诵。通过这样的阶梯式教学,授之以渔,引领学生通过诵读,品味诗歌的音乐美。既要把握诗歌的情感,感受其动人的音乐美,又要让学生掌握朗诵的一些基本要领,使他们的朗诵水平得以提升。前一个目标在课堂上基本能达成,后一个目标却无法一蹴而就,需要今后多加指导、锻炼。
九、附件 《沙扬娜拉》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恰似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 道一声珍重
6.《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把握意象,体味诗歌的语言美和意象美。
2、体会徐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的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把握意象,体味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教学难点:诗情的领悟
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鉴赏评价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准备:课前印发资料:《康桥再会吧》、《我所知道的康桥》、《徐志摩生平及作品》《生命的信仰者——谈徐志摩》,让学生了解康桥和诗人生平、情感经历、作品及其人生观、价值观、艺术观。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李叔同《送别》歌曲 (大屏幕同步投影:李叔同《送别》,配以夕阳远山,长亭古道,芳草萋萋的背景图片)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霄别梦寒。
这首词谱上曲后,成为广为传唱的校园歌曲,电影《城南旧事》也将它用作主题歌。它之所以产生如此大的艺术魅力,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它的主题“送别”。江淹在他的《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诗人运用白描手法,通过长亭、古道、芳草、晚风、绿柳、笛声、夕阳、浊酒、寒梦这些意象,写尽了离别的愁绪。“多情自古伤离别”,古往今来,人们一谈到离愁,就是剪不断理还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看看诗人是如何抒发他的别离之情的。
二、解题:
从诗题来看,既然是“再别”,当属第二次离别。第一次离别是在1922年8月。诗人19来到英国留学,就读于剑桥大学,其间爱恋林徽因,在康桥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1922年3月与张幼仪离婚,同年回国,诗人与林徽因的这段感情最终也没有结果。回国后,任北大、清华教授。1924年漫游欧洲,同年认识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与陆小曼结婚,但婚后生活并不如意,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28年6月为除却烦恼,他再次来到了英国,来到了康桥,1928年9月他在给英国友人恩厚之的信中说:“我这次故地重游,是带着再寻旧欢的痴想的。”康桥经历在诗人心中留下了美好的投影,作者对康桥怀有深深的恋情,这都源于诗人的“康桥情结”。
康桥情结:康桥,即剑桥。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徐志摩在回忆康桥时曾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水。”(《我所知道的康桥》)“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康桥,我难得的知己”“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康桥,再会吧》) 康桥创造了一个充满性灵的诗人,康桥情结贯穿在诗人一生的诗文中。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 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三、欣赏配乐朗诵《再别康桥》(提醒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饱含的深情),整体感知诗意。
提问:《再别康桥》在你的心里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提示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
提示:1、康桥的景色秀丽柔美,宛若一首轻柔优美的小夜曲;
2、诗歌音节和谐,富于波动性,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
3、诗节四句一节,错落排列,整齐划一,回环呼应,给人以美感。
四、鉴赏评价:
1、学生自读诗歌,读后谈谈诗中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明确: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清荇、榆荫下的.一潭、青草、星辉。
2、诗人离别康桥时眼中所见一定不止这些,为什么单单选取这些景物来写?
明确:康桥周围有高楼大厦、寺塔钟楼、村庄果园、车水马龙,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而是选取了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等柔美而抒情的自然景物,抒发了自己对康桥的永久恋情,营造出一种清新感。诗人对大自然充满了崇敬,他的心灵与大自然非常贴近。他曾说我生平最纯粹可贵的教育是得之于自然界,田野,森林,湖泊,草地,是我的课堂;云彩的变幻,晚霞的绚烂,星月的隐现,田野的麦浪是我的功课;瀑吼,松涛,鸟语,雷声是我的老师,我的感觉是它们忠谨的学生,受教的弟子。
3、七个诗节中你最喜欢哪一节?为什么?(让学生先有感情的读自己选出的诗节,再说出喜欢的理由。学生的鉴赏评价可能涉及到各个诗节,未涉及到的问题教师可设计几个探究问题将学生的赏读引向深入,只要学生言之成理,教师就应给予充分肯定)
探究问题:
(1)、首尾两节在节奏上完全相同,只是个别词略有变化,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首尾两节在节奏上完全相同,形成循环回环往复的结构方式,首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尾节连用两个“悄悄的”与之遥相呼应,读来有一种节奏舒徐、柔和上口的音乐美感,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庸赘言。既然在康桥涅磐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两节含蓄委婉地表现出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和依依惜别的深情。两个诗节语义并非简单的重复,尾节是对首节情感的深化。
(2)、诗人将“河畔的金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试分析这个比喻的精妙之处。
明确:(一)夕阳照射下的柳枝,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色,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曳,婀娜多姿,就像一位含情脉脉娇美温婉的新娘,以新娘为喻,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体现出诗人对康桥的爱恋。(二)诗人在康桥与林徽因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此时触景生情,金柳仿佛幻化成了林徽因,不仅意乱情迷,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内心泛起了道道涟漪,只是林徽音已成为别人的新娘,可望而不可即了,诗人不免有些惆怅。而“柳”在古典诗词中的特定含义也触动了诗人的离情。
投影:“柳”与“留”谐音,因而在传统诗词中常用以表达惜别之情。如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阳关三叠》)3、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唐刘禹锡《杨柳枝词》)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3)、如何理解“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作一条水草”?能否将“油油的在水底招摇”中的“招摇”改为“轻摇”?
明确:康河的流水、水草在作者眼中呈现的那份安闲、自在,正是作者诗人久寻而不得,心向往之的境界,诗人在此次重访康桥之前的几年时间里,无论是与陆小曼的爱情生活,还是积极投身的几次文学活动,都无一例外的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挫折。所有这些都使诗人深深地感受到了生活的痛苦与无奈。当诗人再次来到康桥,面对在水底自由自在地摇动的青荇时,诗人的感受已不仅仅是喜爱,更有潜意识中渴望摆脱尘世羁绊与生活束缚的强烈愿望。而“招摇”一词正好写出了青荇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契合了诗人当时的心理。而“轻摇”只是对青荇情态的客观描述。
(4)、“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中的“彩虹似的梦”是什么?能否用“美丽”替换彩虹?用“沉淀”这个词来说梦是否合适?
明确:
(一)“胡适在《追忆志摩》中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彩虹似的梦”就是诗人对爱、自由、美的追求之梦。如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之梦,追求国家富强之梦,追求自由美好的爱情之梦以及取得辉煌成就的文学之梦等等。
(二)不能。首先用彩虹形容梦可照应上文“不是清泉,是天上虹”,从而使上下文的衔接更顺畅、更自然;其次,“美丽”抽象,而“彩虹”形象,具体,能创造出美的意境。第三,彩虹可引发人的种种联想,根据彩虹的五彩缤纷联想到诗人早年的种种梦想,根据彩虹的短暂易逝联想到诗人梦想的破灭等等。
(三)“梦”给人的感觉是轻盈、缥缈的,然而诗人的康桥之梦居然下了“沉淀”一词,可见诗人对康桥的记忆之深重。另外诗人在康桥时期建立的对自由、理想的追求的“梦”,在回国的几年中都破碎了,所以诗人这一次来到康桥,把这一个“梦”沉淀在他所心爱的康河中,好好地珍藏起来。
(5)、诗人在寻梦过程中为什么想放歌却终不能放歌?
明确:拜伦谭水沉淀了诗人的旧梦,但诗人仍想找回昔日彩虹似的梦,于是泛舟康河。寻梦的过程是愉快的,诗人仿佛回到了昔日的康桥,沉溺于记忆里翻出来的旧梦,不能自己,甚至想放歌星辉,但星辉终不能长存于天际,旧梦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梦醒时分分外感伤,青草又触动诗人的离情,想到就要离别康桥而去,不禁忧从中来终不能放歌。
投影:青草在古典诗词中具有特定的含义,凡写到离别远行、抒述离愁别恨,总要以青草来作寄托或映衬。如1、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2、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乐府民歌《饮马长城窟行》)3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4、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
(6)、为什么说“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明确:这里用的是比喻的手法。
投影:箫是一种悲剧色彩较浓的乐器,而且它体现的往往是精神境界里边的凄苦、深沉、厚重,兼有悲凉,常用来表现离别之苦、相思之苦,故常出现在抒写离别或思念之情的作品中。如1、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年年柳色,灞桥伤别。(李白《忆秦娥》)2、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3、笙箫远,波心摇乱,绮怀如梦悠悠。(秦观《梦扬州·六日与楼主游扬州瘦西湖》)
在这里,箫的这种独特的悲剧性格正好与诗人此时的心境相吻合,能恰到好处地体现出诗人因不得不离开康桥而产生无限惆怅之情。
(7)、“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这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沉默是人最深的感情。例如柳永的《雨霖铃》写情人相别“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再如苏轼的《江城子》,写梦中夫妻相见,“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此时无声胜有声”!康桥的一切为了诗人的离别而沉默,就连夏日的夜晚最热闹的夏虫也受到了感染不再鸣叫,此时的沉默无语胜过送别时的千言万语。康桥尚且如此,诗人又何以堪?诗人以这种手法写出了自己对康桥的深深的眷恋和离别的惆怅之情。
(8)、诗人眷恋康桥,为什么临别却“不带走一片云彩”?
明确:(可以有多样解读)观点一:诗人不忍心破坏康桥宁静、和谐的美。观点二:诗人怕触物伤情,不敢带走。观点三:诗人无限渴望却不能带走哪怕仅仅是一片云彩。
教师小结:金柳、青荇、潭水、青草、星辉、云彩这些景物已不再是纯粹的客观景物,而是带有诗人强烈主观情感的意象,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抒发自己对康桥的永久恋情和离别的惆怅,我们也通过分析这些意象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处。
五、个性化朗读(让学生带着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朗读诗歌,将自己的理解融入到诗歌当中)
六、课堂写作训练:请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诗节改写成一段情景性的描写。
当堂完成后,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七、思考:诗歌在表现诗人情感上的层次是怎样的?
明确:第一诗节到第五诗节诗人对康桥的情感从惆怅到热烈,是步步升腾的,
第五诗节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高潮,甚至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从第五诗节到第六诗节诗人情感陡然回落,沉浸于康桥的寂然,第七诗节延续上节的情感,既然无法留下,也无法带走,那就带着无限的怅惘悄然离去。诗人情感上的变化正是缘于对康桥不可遏制的爱。
学生有感情的齐声朗读诗歌,注意读出诗人情感上的变化。
八、结束语:
“我悄悄的招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多么潇洒,又多么无奈!其实志摩本身就是一片最可爱的云彩。胡适在《悼志摩》中说:“他在我们这些朋友中,真是一片最可爱的云彩,永远是温暖的颜色,永远是美的花样,永远是可爱。”这片最可爱的云彩被狂风卷走了,在我们精神世界的波心中却永远留下了他的投影。
九、布置作业:
1、比较本诗与《沙扬娜拉》的异同。
沙 扬 娜 拉
——赠 日 本 女 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 娜拉!
7.再别康桥教学设计图文 篇七
一、文本研读意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必然性
文本是教师施教和学生能力培养的共同平台, 某种意义上说, “用教材学”和“用教材教”在此达到统一, 尤其是具有典范意义的经典名篇。“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 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 而在文化”。而当前有些人对经典文本研读不够, 出现浅读甚至误读。因而备课首要的便是研读文本, 准确把握文本及教学内容;学生学习首要的也是研读文本, 准确理解文本内容。“文本, 尤其是经典文本, 并不如后现代哲学所说的那样是无深度的、无本质的, 而是有其稳定的立体层次结构的。阅读就是读者主体、文本主体和作者主体从表层到深层的同化与调节。脱离了文本主体和作者主体而放纵读者主体, 就不能不产生奇谈怪论”, 就不能不肤浅甚至歪曲地解读, 这也说明培养研读文本意识及能力的重要性。学生也是通过研读经典文本提高自己的品鉴思维能力, “能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见解, 有个人的体验和发现;能赏析、评价文学作品, 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再别康桥》就是这样的经典, 下面以此为例来谈文本研读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二、文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有利于文本研读能力的提高
不断深入研读文本就会发现有一个重要前提, 即学科专业基础和素养, 如文艺理论知识和修养。文艺学是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 具有一定的文艺学基础, 才能有效地指导我们研读文本、切实提高研读能力。
1.审美意象理论与还原理论的指导意义
师生研读《再别康桥》, 需要掌握审美意象的理论知识。“审美意象的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 “如果说意象创造时的思维是从抽象到具象的话;那么意象鉴赏时的思维则是由具象到抽象, 即从对具体形象的揣摩、思考到哲理观念的领悟。所以意象鉴赏思维的特点在‘求解’, 即审美求解。”这就需要注意徐志摩当时的创作心理, 他在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寻找“客观对应物”, 他所选择的那些物象和形象的设计都严格受抽象思维制约;既如此, 那么读者阅读鉴赏活动则相反, 应从具体物象进行抽象思维, 从而把握作者内心的思想情感。再如作品接受过程中的“还原”理论, “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 本应是一个在特定语词序列的导引下, 还原作者心目中的形象、情感体验和思想见解的过程”, 那么, 我们就要努力“还原”作者创作时的原初状态, 多一点“理解”, 克服“异变”, 少一点“误解”。
徐志摩心中, 康桥地位特殊, “康桥情结”贯穿他一生, “弥盖我爱的康桥, 如慈母之于睡儿……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 “康桥, 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泉源?”而《再别康桥》正是对其依恋之情的抒发, 但不是直接抒发, 而是通过意象间接抒发, 也即通过外在“客观对应物”。因此, 就要对意象细细品读, 揣摩、思考、领悟, 从而还原背后作者情感。徐志摩诗歌的一大特点是“独特的构思手法, 出色的意象创造。他善于在生活中捕捉形象, 又善于在生活中发掘诗意, 使形象与意趣融汇在一起, 构成新颖美妙的诗歌意象”。《再别康桥》中出现的意象便很多, 如“云彩”、“金柳”、“新娘”、“青荇”、“柔波”、“水草”、“虹”、“浮藻”、“梦”、“笙萧”、“夏虫”等。
2.从意象角度把握诗歌“出色的意象创造”
理解他“出色的意象创造”, 要思考两个问题, 一是为什么这样选择意象, 和情感表达有何关系。如把“金柳”说成“新娘” (为何不是“少女”) , 表达怎样的情感?显然, 柳树是普通植物, 冷冰冰的客观物象。孙绍振认为“还原”是为了揭示矛盾和差异, 是“‘意脉’的还原, 也是人的性灵的还原”。由此, 便发现“新娘”不一般, 因为“新娘”是最漂亮、最妩媚的女人, 最能让人心生爱慕和依恋之情, 而这正切合诗人当时的心境。“水草”微不足道, 诗人却说,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为何诗人放弃做人的“特权”而“甘心做一条水草”?细细品味这矛盾, 便会发现一种微妙而很普适的心理:在深挚依恋康桥的诗人眼里, 这里一切都比自己幸运, 哪怕是微小如水草, 因为它可以永远留在康桥。再如, 为何选择“笙萧”?联系传统文化和生活感受, 发现“笙萧”的旋律哀婉凄清, 切合惜别之情景。如此揣摩和“还原”, 我们就不得不赞叹诗人选择意象的精巧和恰当。
另外, 研究怎样描摹意象。诗人描摹“金柳”和“新娘”用的是“夕阳”, 既照应余晖中柳的“金”色, 更让人联想到惜别往往被置于夕阳西下的背景。随后, “在我的心头荡漾”, 自然抒发对康桥的依恋, 我们也很容易“还原”并理解诗人的情怀。“水草”并不孤立, 而作为意象群出现, 有“软泥”、“柔波”, 康河边一切都“软”、“柔”, 这正和细腻绵长的情感合拍。而“青荇”, “油油的”, 让人感受到康河里水草的自由、自然, “招摇”, 又让人感受到康桥对诗人的热情, 且极具动感。理解诗人眷恋康桥也便水到渠成, 诗人“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也迎刃而解。“笙萧”同样不孤立, 伴之有“悄悄”、“沉默”的“夏虫”等, 互相诠释, 就容易理解。但这还远没还原诗歌的意脉、诗人的性灵, 这里忽略了“但我不能放歌”。本来, 随着诗人的回忆, 感情已经热烈, 可谓“发乎情”, 却“不能放歌”转入沉默、“止于礼”, 为什么?深究细品, 就能体会更深层次的情感:原来, 放歌会打扰心爱的康桥, 而愈刻骨铭心就愈深沉。这正是中国式的情感状态:“此时无声胜有声”、“情到深处人沉默”。
3.从艺术创造过程把握诗歌表达技巧的运用
明白了诗人选择哪些意象, 为什么选择, 怎样描摹这些意象, 但还不够, 因为技巧的使用对诗歌表达非常重要, 而这也正是文艺学中的重要理论知识, 也正体现徐志摩“独特的构思手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比如本诗中的意象, 细品就会发现它们的区别, “金柳”、“水草”、“潭”、“星辉”、“夏虫”等, 是康桥边现实景物;而“新娘”、“虹”、“梦”等, 是诗人的想象。这是怎样的构思?原来, 这正是文学创造过程中的“想象与联想”, 创造出奇妙的境界;换一个角度看又是“虚实结合”的手法, 通过“虚”来传达“实”、表达“实”。
三、文本研读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对师生教、学的长远意义
师生重视文本研读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进行深入地文本研读, 加强指导和运用, 我们才能还原、理解和体验诗人的思想情感, 真正读懂诗歌, 形成独特而富有创造性的个人体验,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也正因师生不断的文本研读实践, 对文本深入挖掘、思考、研读, 才能强化文本研读意识形成研读习惯;同时, 在研读实践中不断增加文艺理论知识、提高其运用能力亦即促进文本研读能力的精进。如此师生互相促进、迁移, 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文本研读能力, 保证有效教学内容的确定,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关注、“悦”读文本, 培养了学生研读文本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鉴赏理解能力, 而这正是学生最应该学习和提高的, 也是学生长远发展所需的。
摘要:如何有效进行语文教学是一个实践性问题, 值得探究。这首先是一个文本意识问题, 教师应有研读文本的良好习惯, 要培养学生文本研读意识和能力, 实现由“教”到“学”的转变, 如此才能真正吃透文本, 把握教学重点, 提高教学效率, 也才能推动师生专业素养的提高和运用, 真正达到智慧地教、有效地研读。
关键词:文本研读,文艺理论,意象,还原
参考文献
[1]赵志伟.旧文重读——大家谈语文教育[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钱理群, 孙绍振, 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0.
[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试行稿)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4]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5]徐志摩.康桥, 再会吧.
[6]唐金海, 周斌.20世纪中国文学通史[C].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3.
8.《再别康桥》用词摭谈 篇八
一.形象生动的叠词
通读整首诗,给人感受最深的是诗的开头和结尾选择的叠词为我们营造的意境。三个“轻轻的”和两个“悄悄的”这两组叠词,营造了寂然无声、依依惜别的氛围。“轻轻”侧重客观状态,写诗人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别康桥时的情景,其中“正如我轻轻的来”一句中的“轻轻的”传达的是一种“故地重游”的欣喜,另两个“轻轻的”抒发的则是诗人对康桥深深的眷恋和不得不离开康桥的无限惆怅之情。而“悄悄”着重主观意向,写出诗人不愿扰乱康河原有的恬静与美丽,更显出对康桥的一往情深。悄然的到来,无言的离去,对母校的仰慕,对母校的眷恋,溢于言表。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叠词“油油”的释义是:“1.形容浓密而饱满润泽。2.流动貌。常形容云﹑水。3.和悦恭谨貌。4.众多貌;广大貌。5.悠然自得貌。6.忧思貌。”《史记·宋微子世家》中有:“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根据诗意,“油油”可以理解为“水草浓绿,茂密、饱满、润泽、温润如玉(这是情状);且随着流水游动,悠然自得,映着夕阳,飘逸闪烁,光影乍离乍合(这是在特定背景下的动感)。”水草这昔日情感的见证人,再次相见,依旧油光翠嫩,浓绿欲滴,充满着蓬勃向上的生机。纯美的叠词,淋漓尽致的倾注了诗人对母校一草一木的由衷喜爱。
二.具体准确的动词
为了准确的表达自己的主观情志,诗人选取了极富动感特色的词语。细细品味,读来如临其境,如睹其形。
“荡漾”。意思是:“水波一起一伏的动。”河畔的金柳,如同“新娘”一样,天生丽质,婀娜多姿的倩影倒映在康河里,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河中,并激起层层情感的涟漪。这个词语,准确的写出了诗人对往日浪漫爱情生活的珍惜,对柳阴下山盟海誓的回味。内心深处那根柔弱的弦时时被拨动,心绪难以平静。
“招摇”。用“招摇”而不是“轻摇”,诗人可谓是匠心独具。“轻摇”,即轻轻地摇动,这只是对青荇情态的客观描述;“招摇”,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它不仅准确的写出了青荇自由自在地摇动的情态,更能表达诗人摆脱尘世羁绊与生活束缚的强烈愿望,渴望像水草那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
“漫溯”。诗人用“漫溯”,而不用“慢溯”,韵味全然不同。“慢溯”,即慢慢地逆水而上,只能写出速度的慢;而“漫溯”,则是随意地、漫无目的地逆水而上,不仅写出了速度之慢,更能体现出诗人的悠闲自在、对昔日生活的追寻、对昔日生活的无限眷恋。
三.色彩鲜明的意象(名词)
诗的意象就是“诗人主观情志的具象载体。”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和志向与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结合起来,便形成一个个鲜明生动的意象,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金柳”。诗人将“河畔的金柳”比作“新娘”,平中见奇。首先,河畔的柳树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金黄的色彩,这与穿红着绿的新娘具有形似的特征;其次,诗人曾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极为美好的时光,有过浪漫的爱情,理想的婚姻。所以,康桥的一草一木都倾注了诗人对康桥的喜爱之情,如美酒般香醇浓烈。
“青荇”。这一意象不仅有诗人的喜爱之情,更有潜意识中渴望摆脱尘世羁绊与生活束缚的强烈愿望。
“彩虹”。彩虹是连接人间天堂的桥梁,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是短暂的易逝的,是经历风雨后才出现的。 “彩虹似的梦”指过去诗人对未来的各种美好的憧憬与追求,然而,事与愿违,多年之后,这些梦想都沉淀在清清的拜伦潭底。“彩虹似的梦”所抒发的不止是诗人对康桥的喜爱,更包含了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与失落。
胡适曾说:“徐志摩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人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诗人用饱含情感的语言,讴歌了母校的圣洁与美丽,表达了对母校的热爱和眷恋,用“爱”与“美”,谱写了一曲理想破灭的悲壮的乐章,永远萦绕在康桥的夜空。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图文】推荐阅读:
高一语文《再别康桥》教学设计07-28
《再别康桥》感悟作文07-01
再别康桥双语欣赏07-05
《再别康桥》 说课稿07-06
《再别康桥》色彩总结08-06
《再别康桥》课文鉴赏11-24
再别康桥说课稿06-25
再别康桥练习题06-26
再别康桥读后感10-11
高三语文教案:再别康桥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