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品德与社会心得体会(精选16篇)
1.35品德与社会心得体会 篇一
西河小学听课心得体会
河北镇中心小学 邢粉霞
最近,我和元红霞、原克服有幸参加了西河小学《品德与生活》乔学亮、李沁阳等教学能手考核展示活动。通过学习使我不仅领略了教师的创新思维和教材处理方法,学习了教师的探究性教学,还感受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现将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1、人们在行动前,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会选择安全放心的食物。吃透了老子和孔子的思想,就会用不同的故事引入,用不同的思想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同样在选择教学方式前,教师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我们应当在课程总目标的引领下,吃透教材,借助教学参考书,依据自己学生的实际,确立准确而有科学的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做到方向正确,路径正确,操作方式正确。
2、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天性是好玩,在玩中会得到身心的愉悦,在玩中,他们会在某一方面去探究,去学习、去创造,并品尝苦与乐。即使经历酸甜苦辣,他们都会觉得是成功、是享受、是欣慰。
3、儿童参与活动的选择
提倡鼓励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与学生合作选择内容,或者利用学生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当然学生自己或参与选择的他们熟悉的、喜欢的活动,更能体现品德与生活课的活力。更有利于用学生眼中的世界进行感悟、发现、探究,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儿童参与的选择活动形式的方式可以是一个学生的选择,也可以是同伴在互助中进行选择,还可以是教师为他们提供若干方案,让学生从中选择。
4、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提供了发挥教学创造能力的平台,教师要切记我们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工具,凭借与手段,教材提供的资源只是“诱发”师生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应从教材出发,切实明白教材的编排意图,依据实际,扩大教材的功能,广泛开发和利用其他形式的课程资源,使教学活动的形式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聆听了西河小学关于新课改的示范课,也让我对新课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A、师生信息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交流和相互勾通的过程。这种交流不是单向的,即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传授,而是相互或者多向的。让大家各抒己见,共同研讨,相互启发。当然,在这里,教师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教师要善于通过生动而准确的语言表达,通过自己的眼神、手势和表情向学生传递信息。同时,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儿童在研讨中的闪光点和生成的问题,并给予积极的引导。
B、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内容互动。也就是有选择的来使用教材。教材是范例,要研究教材,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启发和思考,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来进行研讨,不能完全撇开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善于开发教材外的、来自家长、学生、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只有开发教育资源,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更贴近学生生活。
C、学习活动与实践活动互动。四年级重在养成教育,任何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都不能离开反复的实践,要注意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要通过实践强化和巩固所学的内容。
D、儿童个体的独立学习与儿童间的合作互动。要发挥每个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都有成就感;同时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在学习中发挥群体的智慧。对于低年级学生,到底能在多大范围进行合作,怎样有效地合作,需要老师们很好研究。
本次学习,收获颇多,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起了很大的作用。本次听课的很多闪光点,将成为我课堂授课的主旋律。总之,我深深地感觉到: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敢于否定自己,不断创新,加强学习,掌握新的要求与技能,大力提高自身素质,在此基础上,再探索出一套有自己教学特色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标的需要。
2.35品德与社会心得体会 篇二
一、认真备课
上好一堂课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备好课, 只有备好课, 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备课首先要备教材, 掌握编者的意图, 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其次要备学生, 了解学生的现状、能力及个性差异, 这样才能因材施教, 对症下药。最后要备教法和学法, 教学方法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 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模式, 要采取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 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下的品德与社会学科要求教师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收集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 学习他人先进的教学方法,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环节一般分为激情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巩固训练、课堂小结五部分。
(一) 激情导入
激情导入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之所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尤其对于品德与社会学科而言, 导入的作用更大。只有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 才能活跃课堂气氛, 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导入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导入方法, 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法、谈话法、讲故事法、多媒体导入法等。
(二) 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部分, 也是教与学的难点。新课程标准要求品德与社会课要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以学生自学为主、以学生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要采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是合作探究的前提和基础。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自我展示的平台, 让学生的想法尽情地得以展现, 要让学生大胆发言,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充分展示出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不能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每一个学生, 要让学生扬其长、避其短, 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 自我探究;同时对学生的闪光点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营造乐观向上的课堂氛围。
(三) 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检验, 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概括、总结和巩固, 是品德与社会课堂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相符相成, 缺一不可。通过合作交流, 学生可发现他人的优点, 找出自己的不足, 改正自己的错误, 掌握正确的方法。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依靠小组的共同努力, 来掌握课堂知识、完成教学任务, 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合作学习的课堂中, 教师要尽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当课堂教学进入到合作交流这一环节时, 教师应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点播和指导,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准确地进行讲解, 或以简洁的提问因势利导, 基于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来引导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 正确理解文本, 准确地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这样, 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才能进行平等对话、信息交流, 形成师生互助、师生与文本互动的格局, 新型的师生关系及愉快、轻松、民主、自由的情感氛围也能就此形成。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组内交流, 学生可发表自己的观点, 进行大胆质疑和自我反思, 从而实现认知结构的迁移和整合。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都能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和兴奋。且对于那些理解能力差、成绩一般的学生来说, 他们也能从小组合作讨论与信息交流中有所收获。
(四) 巩固练习
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知识比较杂,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教师在课堂上要进行基础知识的训练, 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对于练习教师要精心设计, 要突出重点,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 可以出一些填空题、选择题及判断题, 回答题可以放在课后。这样, 学生既掌握了知识, 又减轻了负担, 对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 课堂小结
小结是对一节课知识的概括与总结, 是课堂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课堂小结, 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复习和巩固, 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知识重点。课后小结应让学生进行自我概括, 教师可结合板书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使学生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准确掌握。
摘要:品德与社会学科, 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是学生了解历史、认识事物、掌握科学知识、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和养成良好品质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其是集历史、地理、品德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新课程标准下, 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现对此进行具体论述。
3.对教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体会 篇三
【关键词】 品德教育 小学学习 体会
【中图分类号】 G6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5-056-01
要想教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应该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但如何树师德?各老师的情况不同,切入点也各有不同,下面根据我校的实际和近几年来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实施“三爱”教育,塑造师表风范
“三爱”,即爱岗、爱生、爱校。其中,爱岗是做好工作的前提,爱生是教师道德素质的核心,爱校是办好学校的前提。爱岗,就是要热爱教师岗位,珍惜教师这份工作。只有爱岗,我们的教师才有可能敬业勤业,才能不计名利,忠诚奉献,才能形成良好的教风,才会认真钻研,不断学习,认真执行教育法规,提高自身素质,从而适应当代教育的要求;只有爱岗,我们的教师才有可能做到:热心爱教,优质施教,文明执教,廉洁从教。人都有两面性,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果把教师工作看作打工,遇到困难、挫折、不如意,就会产生消极的反映;如果把教师工作看作是自己神圣的事业,是生命的一部分,就会遇难而上,不断创新,想方设法把事业推上新台阶,在工作上,就会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内动力。
爱生,就是要热爱学生,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而面对形形色色富有个性差异的学生,如果我们的教师不能爱生,就会出现偏爱好生,歧视后进生,甚至出现工作敷衍塞责,讽刺、体罚学生,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所以教师职业必然要求每个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去爱每一个学生,要特别偏爱、特别关注那些所谓的“后进生”,用爱心换取学生的真心,尊重、理解学生,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只有做到热爱学生,我们的教师才会真正的去关注每一个学生,才会真正体会到当教师的苦与乐,去忧虑着学生的忧虑,关心着学生的关心,希望着学生的希望,快乐着学生的快乐;才会更加热爱教师职业,教书育人,忠诚奉献;才不会出现如以教谋私,热衷于搞有偿家教的事件发生。
爱校,就是要热爱自己工作的学校,要把自己的工作与学校的声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只有全体教师都热爱自己的学校,才会上下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在工作中相互协调,同甘共苦。当学校有困难时,勇挑重担,顾全大局。当然学校也要努力创设教师发展的空间,能留得住教师。随着办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民办、外资学校的增加,必将对我们的教育带来冲击,教师流动不可避免,某某教师被聘某某名校,某某教师在开学之际不辞而别,离开培养他多年的学校,诸如此类的事,常有耳闻。
如果说国外把员工与企业的荣辱与共视为一种“公司文化”的话,那么在今天,学校也需要一种与学校共甘苦、同发展的“校园精神”!所以在抓师德建设中,进行“爱校”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二、加强“三要求”,树立教师美好形象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教育方法莫过于言传身教。教师的一举一动,无不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所以,教师必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仪表形象,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的楷模。
衣着方面,教师着装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一个着装得体、格调高雅、富有朝气的教师形象,会使学生潜在的产生一种愉悦和崇敬的心理,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绪。如果教师的着装不得体,就起到相反的效果。
礼仪方面,我们组织教师观看金正坤教授的“礼仪”讲座,聘请名师对教师的语言、体态、接人待物等方面进行指导与纠正。通过学习,教师的礼仪知识及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教师和蔼的态度、可亲的语言使每位家长和学生都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敬,这样就促使家长能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孩子,并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教育孩子,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审美情趣方面,美是一切活动的主题,教师很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就是带领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去领略“大江东去”的豪放,“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静美;让学生去感受《命运交响曲》的悲壮,《二泉映月》的凄美……这些无不要求教师本身要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三、通过“四评价”,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师德考核评估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体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形式多样化,评价方法科学化,要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师的行为进行判断,突出导向性、激励性和鞭策性,以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学生评价,学生的感受和反映是对教师职业道德最直接、最具体、最鲜明的客观评价,我校定期通过问卷、座谈、个别谈话等方式向学生调查和了解师德教育的成果。
家长评价,由于家长和教师对孩子有共同的期望,自然乐于参与对师德的评价。我校定期通过问卷、座谈、家访等形式,向学生家长调查和了解师德教育的成效。
社会评价,随着办学日趋开放,教师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多,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教育实习、社会实践活动等。可以说社会评价是对学生、家长评价的一种丰富和补充,扩大了师德评价的内涵和外延。
领导和教师评价,由于领导和教师对教育活动有直接的实践感受。实践证明定期通过问卷、座谈、汇报、总结等方式,向领导和教师了解师德教育给教师情感、思想、行为带来的变化,可以有力地促进教师的发展。
实施“三爱”,落实“三方面”、“四评价”是我校“塑师魂、铸师德、树师风”活动的三个主题。由于我们在加强师德建设方面计划周详,措施得力,因而广大教师敬业、爱业、乐业、勤业,我们的学生爱学、善学、乐学、勤学。
4.品德与社会听课心得体会 篇四
1、课程目标、
单元目标、
活动目标、
人们在行动前,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会选择正确的路线和交通工具,安排好行程。同样在选择教学方式前,教师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我们应当在课程总目标的引领下,吃透教材,借助教学参考书,依据自己学生的实际,确立准确而有科学的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做到方向正确,路径正确,操作方式正确。
2、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体力弱、自制能力差,在进行现场调查和参观访问时,不能到危险的地方,在进行资料调查,不能在分析、概括方面给他们提过高的要求。选取活动时要依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背景,能使他们在活动中产生感悟和共鸣。教师要根据相关目标,找准切入点,选择恰当的活动方式。
小学生的天性是好玩,在玩中会得到身心的愉悦,在玩中,他们会在某一方面去探究,去学习、去创造,并品尝苦与乐。即使经历酸甜苦辣,他们都会觉得是成功、是享受、是欣慰。
3、儿童参与活动的选择
提倡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者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当然儿童自己或参与选择的他们熟悉的、喜欢的活动,更能体现品德与生活课的活力。更有利于用儿童眼中的世界进行感悟、发现、探究,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儿童参与的选择活动形式的方式可以是一个学生的选择,也可以是同伴在互助中进行选择,还可以是教师为他们提供若干方案,让学生从中选择。
4、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提供了发挥教学创造能力的平台,教师要切记我们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工具,凭借与手段,教材提供的资源只是“诱发”师生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应从教材出发,切实明白教材的编排意图,依据实际,扩大教材的功能,广泛开发和利用其他形式的课程资源,使教学活动的形式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聆听了十三位教师关于新课改的示范课,也让我对新课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如朱金梅老师在讲授《李奶奶身上的伤痕》时,给学生组,分别为南京大屠杀中人数伤亡、战争的背景等等的交流小组。最后以动情的汇报展示出来。新课标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学生的“学”为主体。在本次讲课中,四位教师都体现了这一新课改精神,成为本次讲课的最大亮点,当然也让我受益非浅。
体现四个互动:
A、师生信息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交流和相互勾通的过程。这种交流不是单向的,即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传授,而是相互或者多向的。让大家各抒己见,共同研讨,相互启发。当然,在这里,教师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教师要善于通过生动而准确的语言表达,通过自己的眼神、手势和表情向学生传递信息。同时,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儿童在研讨中的闪光点和生成的问题,并给予积极的引导。
B、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内容互动。也就是有选择的来使用教材。教材是范例,要研究教材,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启发和思考,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来进行研讨,不能完全撇开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善于开发教材外的、来自家长、学生、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只有开发教育资源,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更贴近学生生活。
C、学习活动与实践活动互动。低年级重在养成教育,任何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都不能离开反复的实践,要注意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要通过实践强化和巩固所学的内容。
D、儿童个体的独立学习与儿童间的合作互动。要发挥每个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都有成就感;同时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在学习中发挥群体的智慧。对于低年级学生,到底能在多大范围进行合作,怎样有效地合作,需要老师们很好研究。
5.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 篇五
一、真正走进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现实生活
品社与社会课应该主要解决学生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并不需要一味讲大道理。教师必须实际走入学生的生活当中,去了解他们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课前调查,无论是问卷还是谈话,都应该在课前有所了解,课上才能有的放矢。让学生自由结组调查、讨论自己关注的某一方面问题,把了解到的、收集到的汇合起来,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到讲台上汇报等等。课堂上的热烈交流,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也体现了合作的乐趣。
二、注重体验,让学生获得真实感受
体验产生理解,体验产生情感。体验学习活动是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活动的模拟活动,它可以分为直接体验和模拟体验。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对于实际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如《想想他们的难处》这个课题的教学目标是:1、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2、增进对于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教学这一课题时,我让学生进行模拟残疾人的活动,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分别进行不同的模拟活动,以体验肢残人、盲人及聋哑人生活的困难。课堂上,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每个小组模拟一项活动,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里、在全班交流自己在模拟活动中的切身感受,促使学生从真实感受中,产生帮助残疾人的意愿。这就是品德教育的成功之处。
三、注重解决问题,获得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
《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平等交流、合作,民主的参与集体生活。解决问题是使学生直接面对实际问题,学习、研究并且尝试提出某种解释或解决方案。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讨论、制作等途径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了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
6.关于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 篇六
1、新课标教材中引用了大量的故事和名言,在课堂上要注重用教材上的故事启迪学生,用优美生动的名言引导学生。同时教师还应用同龄人的故事当镜子启发学生,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正确认识自我。
2、课堂上应给予学生大量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给学生搭建成功的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语言表达的能力,在自我表达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督促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努力达到相关要求。
3、鼓励学生大胆参与教学,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能切身体会到事物发展的过程及规律,更清楚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从而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
7.35品德与社会心得体会 篇七
一、思品教学方法的衔接。
在小学教师讲得细,练得多,直观性强,到了初中,相对来说教师讲得精,抽象性也比较强。从实际情况看,小学生以机械记忆、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进入初中后,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规律出发,有效地改进教法,搞好教学方法的衔接。必须注意以下方面:一是要融洽师生关系,学生刚入初中时,由于环境和教学的对象变了,特别是老师持有一种既畏惧又信任的心理状态,往往对老师采取一种“琢磨”的态度。因此,教师要以火一般的热情温暖学生的心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特别是在课内,要联系不同学生的知识前提,说理深入浅出,表达形象鲜明,使教与学始终处于和谐民主的气氛之中, 同时要多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切身感受的事例,别出心裁的比喻和推理,诱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二是要利用课内和课外有利时机,对不同层次学生开展一些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思品活动,通过视频演示、小品表演、社会调查、时事报导、思品小论文等,活跃学生的身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延伸教育空间,提升《思想品德》在中小学衔接工作中的教学价值。
学校领导或职能部门在部署中小学衔接工作的时候,要了解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思想品德》的学科优势促进学校中小学衔接工作的开展。《思想品德》教师要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地结合学校中小学衔接工作,提升《思想品德》在这项工作中的教学价值。
1.重视向常规教育工作的延伸。做好中小学衔接工作 ,不仅需要学校开展相关教育活动, 更需要落实于学生的常规教育之中,《思想品德》发挥在其中的作用, 重视学生的常规教育,借助各种常规工作,如打扫环境卫生、种树和布置墙报等,培养合作精神和爱劳动的品质,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2.向班级相关主题教育延伸。对于中小学衔接工作而言 ,《思想品德》要配合班主任开好主题班会 , 增强主题班会课的教育性和针对性。
3.向家校合作教育延伸。要做好中小学衔接工作 ,需要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为此,《思想品德》教师可以配合班主任有选择性地对学生进行家访或者通过家长会, 向家长介绍初中学习的特点和应注意的问题,如:为纠正学生不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课中与家长配合,让学生完成“不良学习习惯纠正卡”的各项内容,共同帮助学生纠正不良习惯。
三、常规教育工作的衔接。
做好中小学衔接工作, 不仅需要学校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落实在各学科的教学中,更需要落实于学生的常规教育之中。《思想品德》要发挥在其中的作用,应该重视学生的常规教育,借助各种常规工作,如仪容仪表检查、打扫环境卫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劳动的品质,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例如:认识新同学,建设班集体工作,教师可在教学《融入新集体》一课中的“建设集体从我做起”时,要求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点滴做起。
四、班级相关主题教育衔接。
很多人认为班级的主题班会是班主任的事, 是班主任班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中小学衔接工作而言,《思想品德》要发挥在其中的作用, 也需要配合班主任开好主题班会,增强主题班会课的教育性和针对性。例如:《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中学的第一课“我上中学了”中的“中学生活新变化”的教学 , 可以改变往常在课堂教学中的做法, 置于主题班会中以竞赛形式进行; 也可以在班会课中以“自我完善设计”为主题举行演讲比赛 ,既教育学生 ,解决中小学衔接工作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又落实《悦纳自我》一课的教学要求和任务。
五、开展研究性学习,优化《思想品德》在中小学衔接工作中的教学价值。
《课程标准》要求《思想品德》 教学“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和内容”。《思想品德》开展针对中小学衔接工作的问题,结合课堂教学的需要延伸至课外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验, 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提高自己的认识,实现对相关问题认识的升华和内化。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设置情景等手段让学生参与探究中小学衔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探究过程中,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往往不是在课堂上能够解决得了的, 需要老师把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学习往研究性学习延伸。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和知识结构,组成相关问题的研究性学习小组,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独立思考、自主选择的机会,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直接促进中小学衔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解决,优化《思想品德》在中小学衔接工作中的教学价值。
8.35品德与社会心得体会 篇八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学生品德;塑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070-01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品德与社会》教材的特殊性对学生思想品德塑造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的,因此,作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就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结合教材选择适合学生的思想品德塑造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主评价的过程中,明辨是非,感觉善恶,促进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
一、开展实践,知行结合,将教材与学生的思想品德塑造有机地结合起来
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内的教学,还要注重学生的知行统一教学,让学生能够结合教材上的教学内容,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达到知行统一,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完成道德品质的内化。在人教版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和案例,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教师可以把握学生与家庭、学生与社会以及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对具体事例的认识与实践中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教师不仅要把握住这类教材,让学生能够在课内进行自我实践,而且要让学生能够在课外以及校外的实践过程中真正践行,完成知行的统一。如在《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结合教材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勤劳节俭的教育,还要让学生愿意参加劳动真正做一个爱劳动的孩子。首先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树立学生中做的好的榜样,提高教学实效,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要进行劳动观念的教育,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劳动光荣懒惰可耻,并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劳动竞赛,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进行适当的劳动,比一比,赛一赛,成为劳动小达人。
二、注意教学的开放性,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自我认知,自我感悟,自我教育实践知行的统一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不仅要在导入阶段形成开放性教学,而且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注重教学的开放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不仅喜欢上品德课,还能够将思想品德课上接受的教育与自身的思想品德进行对照,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品德行为。在导入过程中,教师要用引人入胜富有情趣的特定的教学环境,将学生的学习新课的兴趣很快地调动起来,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其他教学环节中教师要让学生时时参与讨论,达到知识的内化。如在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请你相信我》教学过程中,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搜集到的待人真诚言而有信的事例,展示给同学们,让同学们知道什么样的人才是信得过的人,接着教师可以用课件演示教材提供的场景让学生观看,并进行互动讨论,交流理解诚信的内涵。教师不能忽视的是,在课堂上要安排自我反思的环节,让学生反思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怎样成为待人真诚的人,怎样成为值得别人信任的人。在课堂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表格,将自己的诚信与非诚信行为添到表格中,努力让自己想成为让人信任的人,真正达到知行的统一。
三、让学生在合作小组中真正参与到思想品德课堂中来,完成思想品德的塑造
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创建合作学习小组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在率真的环境中真实地坦露自己,因此教师要强化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围坐式让学生在每堂课中都置身在合作小组学习环境中,也可以采用插秧式在必要的时候让学生形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合作的交流。如在《我们的班队干部选举》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生干部应该通过民主选举,懂的人人都有选举权,当干部只有为大家服务的责任,没有特殊权利。在活动一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就可以采用合作小组的方式让学生参照教材23页,引导学生结合自身5年的学校生活,在小组中讨论自身喜欢什么样的班干部,而在模拟活动中,教师可以让组内每一位学生,参与“假如我当干班干部”的实践活动,在组内交流自身的竞选宣言,并且推荐最佳代表在班上代表本小组进行发言,并对其他小组的竞选宣言提出质疑,最后评全班评出最佳竞选者。需要注意的是,在合作小组的创建中要注意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将学习能力不同,思想品德具有差异性的孩子,放在同一个合作小组中,让大家参与讨论,共同完成思想品德的塑造。
四、开放性思想品德成绩的测试,不仅要测试教学内容,而且要测试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
在思想品德与社会的考试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不能仅凭一纸试卷来决定学生的品德修养,不仅可以尝试取消试卷考试,也可以在试卷考试的基础上进行品德测试,对于测试内容的选择要注意教学内容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地加強育人教育的目的。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真正把握学生的心理年龄,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模式,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真正达到思想品德的塑造。教师要让学生在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中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学习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完成知行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蔡传生,关于品生品社教材二次开发的障碍分析与对策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2]易艺萍,把握课程真谛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J],家教世界,2012年22期
9.35品德与社会心得体会 篇九
郴州市一完小
杨霞
近一个月的小学思品网络培训使我领略了各位名师的精彩纷呈的表现,她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风格展示了各自的风采。并看了各位专家的精彩点评与讲座,我这个“井底之蛙”可算是真正开了眼界。我深感机会难得、责任重大,因此活动中我听得认真,记得仔细。这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使我这个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还知之不多的我对这门学科有了全新的认识与了解。下面我就学习情况并结合我的理解谈谈感想。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一是课前深入了解、研究学生的情况,为教学设计做铺垫。二是深入研究教材,准确定位教学目的,把握教学重难点。三是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走出课堂的教学活动还要事先与相关人员或部门单位联系。四是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尤其是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要科学合理,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二、用课程标准指导课堂教学
在新理念的引领下,对教学目的进行准确定位,确立新的教育目的观换位观,引 导学生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培养公平公正的品德;生态观,让学生知道人与人之间要合作,要有责任心;共赢观,要让学生知道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要关爱他人;对话观,引导学生要多与别人交流、沟通,学会尊重、理解别人;分享观,引导学生美好事物要与别人共同分享,与人为善;多元观,在分清是非标准的基础上,在某些领域允许有不同的选择,要宽容。
三、转变教学观念 生活化教学,教学内容体现动态化生活;确立新的学习观,自主探究、自主构建和积极引导相结合。上述内容说白了就是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而且这些方式必须为学生所乐于接受且力所能及;精心策划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且这些活动内容要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如调查、辩论、走访等等。这次研讨会上张为花老师在上课时就采用旅游的形式,通过旅游团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知道怎样与别人沟通、交流。更为可贵的是她还创造性的让学生现场当播音员展开对话,这不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了吗?这也正体现了品德课多元化的教学理念。
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在这次培训中我充分感受到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课堂教学中多创设与课堂紧密联系的情境,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心地设计,合理地运用,以多媒体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课堂教学不摆花架子,探究问题深刻。
学习形式多样化,消除了教师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通过网络资源,收集大量课外资料大大的充实了教学文本材料。让课堂教学与生活和社会紧密的联系起来,真正地做到走进生活去学习。
六、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向课外延伸。
10.品德与社会优质课听课体会 2 篇十
通过参加本次小学品德与社会听课活动,我的触动很大。通过学习,我深切地体会到上好一堂课的不易。要上好一堂品德课,需要注意的问题太多,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情感人,以心换心。现在就自己此次听课活动,谈谈自己对课堂教学的几点感悟。
首先,新课程理念方面,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活动氛围中学习、感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都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品德学习中来。第二,教师的基本功和整体素质高。
教师不仅课件制作的好,而且板书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此外,教师在设计活动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从中设计很多开放性问题,为学生开驰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空间。同学们都能各抒已见,无拘无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看着同学们那种争先恐后的样子,我们可以切身体会到,师生配合融洽。
第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利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这些教师在执教中的每一个教学细节都在向我们诠释着自己对教材的独到见解,然后再把这种见解,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学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创造的灵感。根据学生实际,科学地创设情景,有利于提升学生道德情感、升华学生的道德行为。
第四,运用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彩,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让生活走进课堂,并且能够打造温馨课堂,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剪辑录像、制作幻灯片走进电教室。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与奖励,也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思维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真正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心与心的交流。
此次活动,让我明白了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堂不仅要带领学生走进班级,走近科学,更要带领他们走近生活,走近社会,走近那些洗涤心灵的人和事。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是学生的引路人,努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和积极美好的人生观、世界观,是我们每一位品德与社会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在孩子心中播撒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使品德教育水到渠成、润物无痕。
11.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 篇十一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师生关系 平等鲜活 贴近生活 多样灵活
新课程《品德与社会》有一些突出的特点: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三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四是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了“三活”。即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内容贴近生活,教学途径多样灵活。
一、师生关系平等鲜活
教育事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学生称老师为“恩师”,把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老师誉为“良师益友”。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而师生关系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同时它也是教育活动得以良好实施的前提和保证。然而,我们常常会对这样的情况熟视无睹:在楼梯口、操场上、教室旁,几乎随时随地会见到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向经过的老师敬礼致敬,说“老师好”。老师呢,点头致意者有之,视若无睹者有之,面无表情者有之,扬长而去者也有之。留给学生的是一脸惊讶,满腹不解。也许有的教师认为,向学生回礼是幼稚可笑的毛头小子行径;也或许是寒来暑往听惯了这样的问好声,犹如听惯了上下课的铃声,故而置若罔闻了;还可能是想用挂满脸颊的严霜和冷漠,维持所谓的“师道尊严”?我们经常哀叹,低年级的学生比高年级的学生懂礼貌,小学生比中学生懂礼貌,到了大学,扬长而去者与满脸惊讶者甚至会产生角色调换。然而哀叹之余,我们是否想到,一个我们认为是教育细节上的疏漏——如向学生友好的回礼——竟会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道理产生怀疑,乃至导致多年教育成果的崩溃。同时,这个在我们认为是细节的问题,恰恰反映出一些为人师者内心深处并不曾将自己与学生的人格放在平等的地位。
如何营造平等鲜活的师生关系呢?(1)平时多与学生接近,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如下课后,到学生当中去和他们一起谈天说地,和他们一块玩一些有益义的游戏活动等。(2)以身作则,以理服人。(3)遇事有耐心,对学生要多一点关爱。(4)课堂上多些微笑。教师脸上的表情是课堂教学中的“晴雨表”,如果教师脸上表情呈现出严肃,那么学生会有一种畏惧心理,他怕上课教师提问自己答不出而受到教师的批评,从而使课堂气氛很难活跃起来,教师上课感到吃力,学生学习也感到吃力,这样一来,教师既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又不能调节师生关系的和谐。反之,如果课堂上多带些微笑,上课时对学生多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坚持课堂上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发言,争抢回答的局面;那么,课堂气氛就会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那么,课堂上就会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氛围;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仅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个人的长处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生的胆量也会逐渐变大。而且进一步促进了师生关系健康和谐的发展,最终达到建立平等鲜活的师生关系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贴近生活
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品德的内化不是凭空实现的,要以一定的内容作为载体。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真正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教材,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注意五点:
(1)与国家和本地区的实际相结合,充分体现《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现实性与社会性。例如,围绕热点时事新闻,进行专题讨论。在这项专题讨论活动中,我选择了大家共同关注的“美国攻打伊拉克”和“面临非典”两个问题,作为教学内容。果然,由于这两个话题是当前社会生活的焦点,学生谈兴高涨,各抒己见。我又将学生分为两组展开辩论,允许不同看法的存在,增强了学生分析时事的能力。而作业则是就这两个问题与父母展开讨论,是课堂得到了延伸。
(2)增加符合学生特点、来自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因为德育不仅仅在课堂上,它蕴藏在学生多彩多姿的生活中。
(3)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教材看作一种资源,“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本学期的一节《品德与社会》课,上课五分钟了,学生丁鑫还没有出现。原因似乎简单的可笑:即将上课,班长请大家进教室,丁鑫不进,一位学生顺口说:“不进算了,少了你,咱班早得纪律红旗了!”丁鑫一怒便跑下楼去。面对这一突发状况,找回丁鑫后,我调整了原定的教学计划。将《品德与社会》中“共享友爱阳光”单元提前,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4)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所提供的各种手段,把生活搬进课堂。例如,在《品德与社会》“家庭因我更美丽”一课时中,我拍摄了学生家庭生活的小片断,将学生的切身生活作为教学内容搬进了课堂,增加了教育的真实感、亲近感,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5)将学生的“知”转化为“行”,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种种迹象,增补认知或行为实践的练习。毕竟认知和推理并非道德的全部甚至不是道德的本质成分,而我们《品德与社会》的教育目的归根结底是行为的改善而非推理的改善。只有在笑中才会学会笑,在哭中才会学会哭,只有通过实际的富有道德意义的生活体验才能学会如何过一种道德的生活。
三、教学途径多样灵活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主动发展。《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采用学生乐于易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有趣味性、新鲜感,是唤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的前提。课堂教学被称之为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是因为我们认识到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主观能动性。“活动+讨论感悟+实践”的教学方法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基本认识上展开的。学生在课堂中不只是倾听者、接受者、被训练者,而是作为一个主动参与者、实验者、探索者加入进来的。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显示其主观能动性,他有优点要展示,有想法要表述,有问题要暴露,他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反复认识自己,修正自己,使自己得到发展。在以上认识的指导下,我通过围绕学生展开活动,从这几方面进行“活动教学”的探讨。
(一)注重指导,使活动能顺利操作
对学生的指导,要从活动方法、活动要求、活动过程的组织等方面进行,使学生先学会操作,再从操作的过程中学会知识,逐步形成能力。“小组学习”是我们常用的活动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们学会了合作探讨,培养了一种集体精神。但是,如果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不巡视、不深入、不启发,只是在等待一段时间后要求结果,那么,这种活动就流于形式了。所以,活动前要有明确的要求,活动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有选择地加入到小组学习中,收集学生活动的情况,对于不会的、偏离方向的,及时启发引导。学生的活动中,老师不是旁观者,或者说不介入,而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参加到活动中去,做好指导。
(二)创设活动,使活动形式与实际情况相联系
1.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形式。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不同的教学形式。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有切身体会的内容,适宜表演活动。一些社会事例,则更多的侧重于搜集采访和交流活动。
2.根据知识形成阶段设计活动。学生的品德形成是螺旋上升的,学生的知识形成有其阶段性的不同。应根据学生知识形成阶段设计活动。因此,上期适宜开展观察和交流活动,而下期开展实践汇报活动更为合适。
3.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活动。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多具直观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有趣、有情的活动贯穿教学过程,是有效的组织方法,如游戏活动、动手操作、小竞赛等。
(三)反馈信息,及时整理活动安排
在活动教学的探究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活动的过程中,也会反映出意料之外的情况。及时调整,是积极的应变方式。分析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我常反省其中的原因。如果是多数学生的共同问题,那一定是我的教学组织中有什么失误,如果是个别学生的情况,我要从其活动过程中分析是其方法的问题,还是哪个环节的问题。而且,我希望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暴露问题,能交给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是最好的途径。
(四)训练习惯,使活动具有实效性
活动教学中,大量活动的使用,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就在于行为习惯的训练上。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的广阔空间,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也许学具就成为玩具,合作学习就变成自顾自的诉说,表演,甚至会损坏东西,互相责怪。在学生探讨活动中,我要求学生不仅听老师的讲解,更要学会听取同学的意见,从中找到与自己想法一致与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比较,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弥补同学的不足,同时,也完善自己的想法。按这样的要求探讨活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12.《品德与社会》教学价值探寻 篇十二
一、社会与品德的关系
在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度里, 社会与品德的关系从来都显得比较复杂。在小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中, 我们面临的基础是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接受到的道德训化, 这其中有积极的一面, 比如家长都会教育学生要诚实、要勤奋, 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消极的内容, 如被人欺负就要跟他打, 不能示弱, 等等。到了小学高年级,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一个重点, 就是在与学生一起分析社会现象的过程中, 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取向引向一个较高的价值水平。这其中有两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 小学生的“社会”是什么?可以肯定的是, 小学生的社会与成人眼中的社会是不一样的。我们实施品德与社会教育的基础, 显然应当是学生眼中的社会,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品德的价值引导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根据我们的探索与总结, 小学生的社会一般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成人 (家长、老师) 的关系;学生与媒体 (网络、电视、书籍、报纸刊物) 的关系, 等等。因此, 我们寻找有价值的社会因素, 应当从这些方面进行。以其中的学生与媒体关系为例, 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 教材中的内容常常渗透着很多历史知识, 这些历史知识被学生阅读之后, 就会成为他们对社会的一种认识, 也就形成了他们的社会认识基础。因此, 结合历史事件并适当拓展, 可以将学生的认识引向品德追求。
第二个问题是, 小学生的“品德”是什么?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因为一般情况下我们的回答往往是社会主流价值的观点, 但有的时候这些观点并不是那么容易为小学生所理解, 因此我们作为品德教师, 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将宏观的主流价值观, 用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话说出来, 让他们听懂并接受。因为如果学生长期处于宏大历史观的教学中, 他们将无法形成能够影响自己微观生活的品德, 这就意味着我们品德与社会教学目标的失落, 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二、由社会及品德的教学实践
在小学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中, 我们本着由社会及品德的教学理念, 对于上面提及的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就其中学生与媒体的关系, 我们的理解并不仅仅限于表面上的学生与媒体的关系, 而是深究到学生与媒体内容的关系。基于这样的认识, 我们结合教材上提及的诸多历史知识, 将它们进行适当拓展与细化, 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供学生讨论, 以期能够将学生的品德引向一种有价值的境地。
以“鸦片的背后”这一知识的教学为例, 参考教学目标一般设为:通过本知识的学习, 让学生认识到鸦片及现代毒品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通过对侵略中国列强卑劣行径的分析, 让学生了解清政府受骗的原因, 同时激发学生对祖国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等等。参考这一目标, 我们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实际, 在实际教学中将这些目标进一步细化, 并通过问题的提出与解答, 来实现教学目标。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 结合教材上吸食鸦片的四兄弟图片, 向学生提出问题:根据你们对教材的阅读和课前预习的了解, 当时中国吸食鸦片的只是这四兄弟吗?这个问题学生是容易回答的;有学生提出“四兄弟”意味着一个家庭“所有的”、“能够干大活儿的”成员都在吸鸦片, 这就说明了当时吸食鸦片的情况非常严重;也有学生提出吸食鸦片是需要很多钱的, 这肯定使得许多家庭倾家荡产, 而有钱的家庭肯定也会加入吸食鸦片的群体, 因为他们有钱……学生的这种发现品质让我们很是惊喜, 而其他学生显然也能发现当时的鸦片之害是多么巨大。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没有过多的讲授, 而学生就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
其次,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鸦片的毒害是明显的, 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在吸食鸦片呢?学生纷纷附和:是啊, 难道当时的中国人都是呆子、傻子?……下面的讨论就更热烈了:怎么可能每个人都是呆子、傻子?那一定是英国人用了什么卑鄙的方法骗了当时的中国人……有了这些认识, 我们再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并给学生提供了其它的史料。学生就认清了英国人是如何使用欺骗的方法, 用鸦片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最后, 我们进一步进行引导:拒绝真的有那么容易吗?今天的社会依然有吸食毒品等丑恶现象, 禁毒难在何处?这样的问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深化, 如果教师再能从利益链的角度给学生提供一些启发, 则学生自主思考得出的有价值的答案会更多。
三、由社会及品德的价值途径探寻
从目前的社会现实来看, 口号式的品德教育显然已经无法激发起学生的有效参与, 因此我们必须寻找更为有效的品德教育途径。在小学教学中,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事实上的地位与语文、数学、外语等还有一定的差距, 这种现状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一件好事, 因为由于没有了过于重视的量化评价, 我们的教学实践往往就有着更大的发挥余地。
13.品德与社会优质课比赛观摩心得 篇十三
1、要全面准确地理解课改理念,把握好思想政治课课改的方向,把握好度,确保课程改革健康、深入地进行。
2、要先钻研教材,了解学情,后进行教学设计,并做到既走出教材,弄清教材的本意,悟出教材的新意,重新整合教材,实现对教材的再创造。
3、要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防止形式冲淡内容的现象发生。
4、问题的提出针对性强。情境问题的提出,为学生所关注,能启动学生的思维。对问题的思考,能引出教材要表达的内容,自然呈现基本价值标准,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5、注重学科整合。思想品德课,本身就渗透了多个学科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应用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等综合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6、注重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设备,代替了把黑板、粉笔作为教具的教学模式,把动画、图像、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把学生带入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觉得生动有趣,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
不少问题和现象,教师往往难以说清。而利用多媒体活化了这些现象,直观、形象地说明这些问题,生动逼真地深化教学内容,使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就很容易讲清了。
7、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要抓住学生的有效信息,及时反馈评价。教师的评价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意志品质、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去评价,而不应只是用“对”或“不对”来评价学生的答案。
8、要调控好课堂的教学节奏,务用足够的教学时间解决教学的重难点问题。力要用在刀刃上,教学设计中要有弹性预设,防止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的现象。
9、要深入反复地研读《课程标准》,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完善自我,不辱使命,为搞好课改做出更大贡献。
总之,通过观摩学习,再次体会到:要成功的执教一堂优质课,绝非一日之功。只有乐于学习,勤于思考,日琢月练,才能做到。今后我会更加的努力,让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14.我教《品德与社会》课的几点体会 篇十四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关键是教师,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新课程实施对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本学期我校在三年级开始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课,从目前的实验情况来看,这门课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作为教师,也明显感受到了这门课程所带来的质的突破。
首先,课程更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
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其次,它不同于以前的思想品德,而是整合了品德、地理、历史、社会等学科的内容,具有更强的综合性、思想性、开放性、社会性,因而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在教学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四单元《我是谁》这课时,由于教材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宽阔的舞台,针对课程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方法:
1.挖掘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一开始,就以教师问的“我是谁”来打开话题,这样就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紧接着教师又提出“除了我是老师,我还有可能是谁”这样的问题,并出示老师在不同场合的照片,这样就让孩子们明白了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角色,为下面的教学打下铺垫。2.在交流、沟通、行动中明理。在让孩子们明白“角色与责任”这一道理时,我不是简单地去说教,而是通过从师生角色的责任这一学习最贴近学生的话题展开,然后,让孩子们看书、同桌讨论、小组表演等体验性、探究性地学习,使他们在课堂实践中自己去悟出道理。由于教材给师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在教学中,孩子们始终能保持积极的心态,参加学习活动,愿意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互相鼓励、互相学习,同时,老师适时给与学生一些方法上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而教学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
15.刍议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评价 篇十五
教学评价是指, 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 依据科学的标准, 合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评价, 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工作, 学习效果, 教学管理, 教学环境。其中, 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效果是评价的两个核心环节, 教学工作主要有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教学实施等内容, 通过考试和测验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教学评价不仅仅要评价教师的“教”情, 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学”情, 对课堂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进行有价值的判断。评价范围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 其价值在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得以发展和教学质量得到提升。由此, 品德与社会教师要明确教学评价的目的, 树立以学生的“学”去评价教师的“教”这一理念, 突出多元的评价主体和多样的评价形式, 进而做好教学评价工作, 实现教学目标。
二、实施教学评价的有效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 确保评价有效
教学目标是品德与社会教师进行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是指引教学活动的方向, 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由此, 要想实现有效的教学评价, 教师要认真落实教学大纲, 明确好教学方向, 理出教学重点, 选择合理的方法开展课堂教学, 促进课堂教学更好地实施, 达到教学的有效性。人教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总的施教要点是, 要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明了各民族人们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了解家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变化与成就;激发学生对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为学校、街道、家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教师在从事教学评价工作时, 要从这些教学目标出发去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检验他们是否真正地掌握了所学的课堂知识, 帮助他们通过学习课本知识, 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以学生为主体, 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
在进行教学评价中, 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引导作用, 不能忽视其引导作用;学生家长在教学评价工作中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家长可通过作业督促和生活观察去感知学生的学习状况;最后, 学校、社会对教学评价工作也有一定关键作用。这样, 就要求我们教学评价工作, 做到主体多元化。
例如, 在进行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朋友之间”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鼓励他们自己去理解所学章节内容, 通过提问的方式, 让孩子们自由表达对本课的认识, 使得他们明白生活中是需要朋友的, 让他们懂得朋友之间最珍贵的友谊之情, 彼此之间要真诚相待。那么, 对这一课时内容的教学评价, 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和观察, 考察学生对“朋友”这个概念的诠释, 老师家长可以通过谈话来考察学生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我们还可以看他们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表现, 比如有的学生会帮自己的朋友对老师“撒谎”, 所以, 我们要正确引导学生,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朋友观和人生观。
3、重视教学评价形式的多样性
在对教学工作评价时, 首先, 对教师的“教”, 多会采取听课、考察等方式。新课程标准理念下要求做到教学评价形式的多样。所以, 在看学生的“学”这一方面的内容时, 需要我们采取多样的评价方式去衡量。例如, 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第一单元“你我同行”的《男生和女生》的时候。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 让学生感受男女生的和谐相处会给双方带来乐趣, 让学生了解男女生既有共性又有差异, 学会理解、欣赏异性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在这样的教学目标下, 对教学评价工作, 我们可以采取日常生活观察等方式, 让学生感知与异性和谐相处的快乐童趣。教师在讲授完这节课时的内容后, 可以安排写作任务, 让学生夸奖一下异性的同桌或者朋友, 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心中异性的美丽特点。这样, 教学评价的形式上达到多样性。
4、注重教学评价工作的实效性
保持教学评价的实效性是教学评价工作的重要环节, 每次的评价要让学生真正地有所收获, 以及教师有所思考。要能够起到激励的效果, 让孩子们更有动力地投入到学习中, 学习上能够不断进步, 使其感受成长的快乐。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成长的足迹”时。这一课时的内容是让学生认识自己在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中身体的变化、学习的进步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 知道自己的成长进步离不开学校生活和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那么, 在进行教学评价工作时, 要注重教学评价的实效性, 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 让他们自主地去感知自己小学阶段的成长和进步。
总之, 在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评价时, 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 重视评价主体多元和评价方式多样。同时, 教师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积极引导小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主动学习品德与社会知识, 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以实现教学的重大目标。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品德与社会, 人民教育出版社。
[2]李君丽:《发展性教学评价技术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 2006年。
16.《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初探 篇十六
一、课堂是舞台,学生是主角
新课程要求品德课教师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要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单纯地讲解教科书,而是要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以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
例如,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为你介绍我们的学校”这一课,我设计了三个活动:第一个教学活动是带领新生参观校园。教师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认识、了解学校,鼓励学生注意观察,善于积累。第二个教学活动是“争当问不倒”,教师提供“学校知识小调查”表,放手让学生调查、访问,使学校成为他们可以探究的“生活世界”,在展示中注重他们的调查过程,个人情感体验。第三个教学活动是设计校徽。教师对每一份设计都要给予肯定、尊重,并寻找出他们的“闪光点”。课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设计学校一角、创作校园诗歌等拓展实践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活动的主角。孩子们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做,学得轻松愉快,既满足了孩子的需要,培养了能力,又渗透了热爱学校的教育,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二、课堂是舞台,教材为“蓝本”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教材当作“蓝本”用,象导演一样根据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再拓展,从而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在备课时,我充分考虑本地实际及学生实际,把社会中新的信息、新的科技成果以及儿童生活中的新事物、新问题、新现象等及时收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去,力争把品德课上得真实、自然、鲜活。在日常品生(品社)教学中,我注意活用教材,充分有效地利用了教学资源。
1.更换教学内容
对教材中不适合本地学生的教学范例、案例、事件或话题根据本地实际加以更换,选取学生现实生活中必需的、感兴趣的以及有发展意义的内容作为新的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品生》下册第一个活动主题“我的一家”,考虑到许多家庭是双职工,工作忙而无法到校的实际,我将原本和家长的“亲情对对碰”游戏改为以学生小组合作及师生合作的形式表演亲情小话剧,来展示家长对孩子的爱,同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增减教学内容
没有普遍适用的教材。由于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教材中介绍的有些现象并不是学生所熟悉的。此时,我们可以将这样的内容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以打开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将来的生活做准备。同时,根据本地的实际把急需要解决的学生学习、生活上的问题作为新的教学内容增添进来。
例如:教学一年级《品生》第三单元“别把花草弄疼了”时,我增设了一个新的活动主题:“奇妙的种子”。孩子们通过种植活动对植物种子成长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了解物的生命由来,从而引导学生做到真正用心去爱护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
3.整合学科内容
在教学中,我根据本校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尝试对教学内容重新加以整合,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结构,以动态的、具有弹性的流程实施教学,赋予教材以现实的生命力,从而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三年级《品社》下册第四单元“家乡哺育了我”这一主题中的“尝尝我的家乡菜”、“带点家乡土特产”两课的内容,编排上具有浓重的南方特点,课本内容与本地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范围相差较远。因此,我把这一内容与三年级语文学科《特产》这一单元内容及信息技术课有机结合,结合北宅的“樱桃节”和红岛的“蛤蜊”节,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调查青岛当地的土特产,并为自己所了解的土特产设计广告词,制作一份手抄报。引导学生对于不了解的知识点,通过上网查询,获取新知。这种学科间知识的融会贯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科整合这种教学方式广受学生欢迎。
4.重组单元,调整进度
一个教学单元往往是以一个大的主题按一定的逻辑编排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由于是按生活的逻辑来编排的,所以编排逻辑不甚严密,跳跃性较强。从这样的视角来看,教学单元完全可以依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加以重组,形成新的教学单元和主题,以求得更优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我先对教材进行整体分析,针对单元主题和子主题,对单元教学做出总体的安排。然后,根据实际对教材的部分篇目作顺序的调整和篇目之间的合并。
如一年级《品生》下册中,我把第三单元《爱心行动》主题中的“关心老人”一课调至第一单元《我爱我家》主题中的“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之后进行,这样调整既保证了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延伸性,又使学生自然地领悟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
【35品德与社会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个人品德与社会公德07-04
三下品德与社会试题09-07
六上品德与社会教案07-18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研计划07-23
品德与社会教学模式09-07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10-23
上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案07-27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07-30
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备课08-01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案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