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班长工作总结

2024-08-05

铁路工班长工作总结(精选8篇)

1.铁路工班长工作总结 篇一

质量管理小组

一、质量管理小组的概念 1.1QC小组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1.1.1QC小组的概念

QC小组是指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员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QC小组是企业中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是员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经验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相结合的产物。QC小组同企业中的行政班组、传统的技术革新小组有所不同。

QC小组与行政班组的主要不同点在于:

(1)组织的原则不同。行政班组一般是企业根据专业分工与协作的要求,按照效率原则,自上而下地建立,是基层地行政组织;QC小组通常是根据活动课题涉及的范围,按照兴趣或感情的原则,自下而上结合组建的群众性组织,带有非正式组织的特性。

(2)活动的目的不同。行政班组活动的目的是组织员工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生产经营任务与技术经济指标;而QC小组则是以提高人的素质,改进质量,降低消耗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而组织起来开展活动的小组。

(1)活动的方式不同。行政班组的日常活动,通常是在本班组内进行的;而QC小组可以在行政班组内活动,也可以在跨班组、甚至跨部门、跨车间组织起来的多种组织形式,以便于开展活动。

QC小组与传统的技术革新小组也有所不同。虽然有的QC小组也是一种“三结合”的搞技术革新的组织,但传统的技术革新小组侧重于用专业技术进行攻关;而QC小组不仅活动的选题要比技术革新小组广泛得多,而且在活动中强调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强调活动程序的科学化。1.1.2QC小组的特点 QC小组有以下几个特点:

(1)明显的自主性。QC小组以员工自愿参加为基础,实行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2)广泛的群众性。参加QC小组的人员不仅包括领导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而且更注重吸引生产、服务工作第一线的员工参加。广大员工在QC小组活动中群策群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高度的民主性。QC小组长可以是民主推选的,可以由QC小组成员轮流担任课题组长;在QC小组内部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时,小组成员时平等的,不分职务与技术等级高低,高度发扬民主,各抒己见,互相启发,集思广益。

(4)严密的科学性。QC小组在活动中遵循科学的工作程序,步步深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坚持用数据说明事实,用科学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1.1.1QC小组的分类

按照QC小组活动的课题与参加的人员的特点,可以把QC小组分为“现场型”、“攻关型”、“管理型”、“服务型”四种类型。a.现场型QC小组

现场型QC小组以改进现场存在的问题为课题,以生产班组的操作工人为主体组

成。它一般选择的活动课题较小,难度不大,小组成员所能及,活动周期较短,较易出成果。b.攻关型QC小组

攻关型QC小组通常是由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三结合组成的,以解决

关键技术问题为目的,课题难度较大,活动周期较长,需投入较多资源,技术经济效果显著。c.管理型QC小组 管理型QC小组是由管理人员组成的,以提高业务工作质量和效率,解决管理中存

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课题的大小,难度不一,效果差别也较大。d.服务型QC小组

服务型QC小组由从事服务工作的职工组成,以推动服务工作标准化、程序化、科

学化,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社会效益为目的。一般活动课题不大,活动时间不长,见效较快。其社会效益往往比经济效益明显。

对QC小组进行分类,是为了突出小组活动的广泛性、群众性,是为了便于对QC 小组活动进行指导,是为了便于分类发表交流,分类评价选优,以调动各层人员的积极性。1.2QC小组活动的宗旨

QC小组活动的宗旨,即QC小组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a.提高职工的素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大职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和周围环境,从中获得成功的乐趣,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工作的意义,体验到生活的充实与精神的满足。人们有了这样的感受,便会激发出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身的潜能才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b.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广大职工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生产、服务、工作效率,提高资源利用率,不仅关系个人利益,而且关系企业兴衰和社会经济质量。QC小组应注意选择这方面的课题,开展扎实的活动,取得实效。

c.建立文明的、心情舒畅的生产、服务、工作现场。将QC小组活动与5S、TPM等活动结合在一起是较为普遍的做法。开展“5S”活动,是加强现场管理,创造良好工作环境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方法。“5S”就是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自律)五个方面的工作。整理(SEIRI):将现场需要的东西与不需要的东西分开,把不必要的东西处理掉,如撤去不需要的设备、管线、工具、模型和个人物品;整顿(SEITON):把要用的东西根据使用频度分别放臵,使常用的东西能及时、准确地取出,保持必要时马上能使用的状态和谁都了解的状态,如放臵场所与通道的标志、放臵物品及其管理者的标志等;清扫(SESO):去除现场的脏物、垃圾、污点,经常清扫、检查,形成制度,采取根治污物的措施,如彻底改善设备漏水、漏油、漏气和易落灰尘等状况;清洁(SEIKETSU):企业、现场、岗位、设备时时保持干净状态,保持环境卫生,使现场明亮化,如定期进行卫生、安全检查,采取防止污染、噪声和震动的对策等;素养(自律)(SHITSUKE):加强修养,美化身心,养成良好习惯,自觉遵守和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和标准。将“5S”活动内容纳入QC小组活动课题,通过QC小组活动,改善现场环境。

在以上三条宗旨中,关键的一条是提高员工的素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为只有人的责任心很强、技术业务能力很高,又有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会千方百计地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也才会建立起文明的、心情舒畅的生产、服务、工作现场。而后两个方面的实践又会反作用于员工素质、积极性、创造性的进一步提高。所以,QC小组活动的这三条宗旨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1.1QC小组活动的过程 1.1.1QC小活动的程序

选择课题;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分析原因;确定主要原因;制定对策;实施对策;检查效果;制定巩固措施;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1.1.2QC小组活动各步骤可以运用的方法(在本章“4.质量改进工具”中具体介绍)

使用QC两种七大工具。老七大工具:分层法、调查表、排列图、因果图、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新七大工具:系统图、关联图、亲和图、矩阵图、矢线图、PDPC法、矩阵数据分析法。其它方法:简易图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法、水平对比法、头脑风暴法、流程图。1.1.1具体活动步骤 a.组成小组

(1)QC小组组长要由小组成员自已选举,也可以轮流担当,不能由上级指定。

(2)小组成员要控制在10名以内,人数太多了可以分成几个小组,彼此分工协作或选择不同的题目。

(1)给小组命名,不必拘泥于形式,可以用班组称命名,例如:滚子终磨小组;也可以活跃一些,例如燕山群侠、21世纪战士。b.选题

小组选择什么样的题目根据小组的性质、实力不同而不相同。一般分以下几大类:

(1)QC小组开展的方法:例如推进方法、学习方法、选题的技巧、促使全员参加的方法、成果的发布方法等等。

(2)现场身边的问题:作业或工作上的问题、5S方面的问题、联络沟通方法的改进、记录的改进。

(3)现场感到困难的难题(当然是指那些小组力量能够解决的问题)。

(4)现场以外的问题:前道工序或辅助工序和部门存在的问题、协作厂存在的问题、用户那里存在的问题。

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尽量选身边的问题;(2)选简单的问题;

(3)选组员共同面临的问题;

(4)有交接班情况下,不同班组的选题要协调好;(5)可以遵循企业方针或质量方针选题。

从以往企业QC小组选题的统计结果表明:前1位分别是效率、成本和质量。一年解决的问题大多为两个。c.QC小组内部的例会

(1)每次例会的时间一般在10分钟到一个小时之间。(2)开例会的时间可以在工作时间内,也可以在工作完成以后。但工作时间以外算不算加班的问题是很敏感的问题,这一点应该明确做出规定。

工作时间里开例会通常是在工作时、班上休息时或待料时,也有的企业在交接班时开例会。(1)例会的频率通常一个月2~1次。

(4)例会最好在现场开,这样便于紧密联系现场。(5)对不能参加的成员,应该由组长将有关信息采用记录或其他形式进行传达。

(6)小组要事先决定好谁负责司会(具有调动大家一起发言的能力),谁负责记录。d.QC小组选题的登记

登记通常由QC小组管理部门进行,只有登记过的小组活动才能够得到管理者的理解和各方面的支持,反过来也给小组活动本身带来更强的计划性,减少随意性。e.课题完成

QC小组按照质量改进的步骤课题完成后,要撰写报告,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具体可以按照PDCA的步骤进行总结。在PDCA的框架里,总结的格式可以灵活多样,生动活泼。1.4成果发表

1.4.1谈实际的过程和感受。即便别人提出批评,也不必太介意,毕竟反映的是实际情况。如果故意拔高,总会让人听了觉得有问题。

1.4.2如果已经解决了若干个问题,应该由组员共同讨论,选出具有特色和突出的内容进行发表。

1.4.1如何发表一定要和全体组员共同商量。

1.4.4要认真琢磨发表的方式、方法,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好不容易做了很多工作,发表时,别人听不明白,或者根本听不见(声音太小),也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当然,胶片的制作方法和技巧有很多,要善于向别人学习和总结,大家一起想办法也是一件乐事。一般要做到脱稿演讲。

1.4.5不要花费太多的费用。花很多费用,什么样的效果都可能达到,但不应提倡,有些小组的选题是节约成本,降低费用,如果花费较大,就违背了选题的初衷。

1.4.6发表前可以在组内预先发表一次,对发表时间、声音在小、发表风格、对一些问题的回答进行推敲。

具体对发表成果进行评价时,可以制定一个标准,该标准可作为评价的标准,同时也是小组进行成果总结时依据的要求。但对于效果的评定不要过于偏重实际取得了多少效果、以得了多少经济效益,毕竟QC小组活动强调的是重在参与、重在持续改进。

4、质量改进工具 常用的七种工具: 4.1.因果图(石川馨图)

1951年由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石川馨第一次提出。a.因果图的作用:

导致过程或产品问题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地观察和分析,可以找出其因果关系。b.绘制因果图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利用逻辑推理法;利用发散整理法。注意事项:

确定时应通过大家集思广益,充分发扬民主,以免疏漏; 确定原因尽可能具体;

质量特性有多少,就要绘制多少张因果图; 质量特性和因素尽可能量化; 验证。

因果图又叫鱼刺图,用来罗列问题的原因,并将众多的原因分类、分层的图形。4.2排列图(柏拉图)a.排列图的概念和种类

质量问题是以质量损失(缺陷项目和成本)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大多数损失往往是由几种缺陷引起的,而这几种缺陷往往又是少数原因引起的。因此,一旦明确了这些“关键的少数”就可以消除这些特殊原因,避免由此引起的大量损失。排列图可分为二种:

1)分析现象用排列图;

2)分析原因用排列图。

b.排列图的作图步骤

1)确定所要调查的问题以及如何收集数据;

2)设计一张数据表;

1)将数据填入表中,并合计;

4)作排列图用数据表,表中有各项缺陷数、累计缺陷数、各项缺陷所占百分比,以及累计百分比;

5)按数量从大到小顺序填入表中,其它项的数据由许多小项目的数据合并在一起,不必计较他的大小排在最后;

6)画两根横轴和纵轴。左边纵轴标上件数(频数)右边纵轴标上比率(频率)最大为100%。横轴标上各因素。

7)由大到小依次排出各项;

8)在横轴上按频数的大小画出直方图;

9)在每个直方柱的右上方标出累计值(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百分数)描点,用实点连线,画累计频数折线(巴雷特曲线)。

10)在图上记入有关必要事项,如排列图缺陷名称,数据,单位,作图人姓名以及采集数据的时间,主题,数据合计数等。

排列图又叫帕累托图,它是将各个项目从最主要到最次要的顺序进

4.1直方图

行排列的一种工具。a.直方图的概念:

直方图法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将从样本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根据这些数据找出质量波动规律,预测工序质量好坏,估算工序不合格率的一种工具。b.直方图的作图步骤 求极差R;

确定分组的组数和组距,K为组 h为组距=R/K;

确定各组界限; 作频数分布表;

画直方图,以横坐标表示质量特性,纵坐标表示频数,在横坐标上标明各组组界,以组距为底,频数为高,画一系列的直方图。

在直方图的空白区域记上有关数据的资料,如收集的数据的时间,数据的个数n平均值x,标准差s等等。c.常见直方图的类型

标准型:对称型; 锯齿型:分组过多;

偏峰型:频数突然增加或减少;

陡壁型:平均值远左离(或右离)直方图的中间值;平顶型:几种平均值不同的分布混合在一起; 双峰型:靠近直方图中间值的频数较少;

孤岛型:工序异常,测量错误或混有另一分布的数据。

直方图是用来分析数据信息的常用工具,它能够直观地显示出数据的4.4检查表.a.检查表的作用

用来检查有关项目的表格,一是收集数据比较容易,二是数据使用处理起来也比较容易,因此检查表成了非常有用的数据记录工具。b.检查表的种类

工序分布检查表;不合格项检查表;缺陷位臵检查表;缺陷原因检查表;

调查表又叫检查表、统计分析表等,用来系统地收集资料和积累数

4.5分层法 a.分层法的原则

通常,通过分层可以获得对整体进行剖析的有关信息。但有

据,确认事实并对数据进行粗略整理和分析的统计图表。分布情况。时由于分层不当,也可以得出错误的信息,必须运用有关产品技术知识和经验进行正确分层。b.熟悉分层的方法

按操作者或作业方法分层; 按机器设备分层; 按原料分层; 按时间分层;

按作业环境状况分层。

4.6散布图

在质量改进活动中,常常要分析研究两个相应变量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散布图的作法就是把由实验或观测得到的统计资料用点在平面图上表示出来,根据散布图,就可以为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

散布图是用来发现和显示两组相关数据之间相关关系的类型和程度,或确认其预期关系的一种示图工具。

4.7控制图(休哈特图)(详细介绍见第六章)

休哈特于1924年提出来的,其目的是消除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异常波动。产品在制造过程中,质量波动是不可避免的,质量

波动包括异常波动和正常波动,在质量改进过程中,控制图主要是用来发现过程中的异常波动。控制图用来对过程状态进行监控,并可度量、诊断和改进过程状态。

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活动知识介绍

质量管理小组(又称QC小组)是职工参与全面质量管理特别是质量改进活动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组织形式。开展QC小组活动能够体现现代管理以人为本的精神,调动全体员工参与质量管理、质量改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为企业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创造效益;通过小组成员共同学习、互相磋商,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素质,塑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企业文化。

一、概述

1.质量管理小组的概念

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这个概念包含了以下四层意思:

⑴参加QC小组的人员可以是企业的全体职工,不管是高级领导,还是一般管理者、技术人员、工人服务人员,都可以组织QC小组;

⑵QC小组活动可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来选题,活动内容广泛;

⑶QC小组活动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⑷QC小组活动强调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具有突出的科学性。

2.质量管理小组的性质和特点

QC小组是企业中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QC小组的性质主要表现在自主性、科学性和目的性几个方面。

自主性是QC小组最主要的特性。QC小组不同于作为企业基层组织的行政班组,它的建立无需行政命令,而强调自愿结合、自主管理,充分尊重职工的主管能动性。科学性是指QC小组要遵循PDCA工作程序,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QC小组的建立和活动,主要目的是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科学地解决时机质量问题,因此,QC小组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QC小组活动具有的几个主要特点:

⑴明显的自主性

QC小组以职工自愿参加为基础,实行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创造性。

⑵广泛的群众性

QC小组是吸引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与质量管理的有效组织形式,不仅包括领导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而且更注重吸引在生产、服务工作第一线的操作人员参加。广大职工群众在QC小组活动中学技术,学管理,群策群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⑶高度的民主性

QC小组的组长可以民主推选,QC小组成员可以轮流担任课题小组长,人人都有发挥才智和锻炼成长的机会;内部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时,小组成员不分职位与技术等级高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集思广益,高度发扬民主,以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

⑷严密的科学性

QC小组在活动中遵循科学的工作程序,步步深入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坚持用数据说明事实,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与解决问题,而不是凭“想当然”或个人经验。

3.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宗旨

QC小组的宗旨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无限能力,创造尊重人、充满生气和活力的工作环境,有助于改善和提高企业素质。

QC小组活动的宗旨归纳如下:

⑴尊重人,创造愉快的环境。

⑵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发无限的人力资源。⑶提高职工素质,为企业和社会做贡献。

⑷发扬自主管理和民主精神。

二、QC小组的组建

1.质量管理小组的组建原则

⑴自愿参加,自由结合。指在组建QC小组时,小组成员不是靠行 政命令,而是自愿结合在一起,自主地提出开展活动的要求。

⑵灵活多样,不拘一格。QC小组的建立和活动可不拘于几种模式,而应该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如按参加人员和任务分,QC小组可分为现场型QC小组、服务型QC小组、管理型QC小组,技术攻关型QC小组等。

⑶实事求是,联系实际。QC小组的组建要循序渐进,开始可以组建少量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QC小组,使职工增加感性认识,逐步诱发参与的愿望,然后再展开发展QC小组。切不可操之过急,更应避免中途夭折。

⑷自上而下,上下结合。自上而下是组建QC小组的过程,上下结合是组建QC小组的基础。“上”是指主管质量工作的人员或比较了解实际质量问题的人员,他们对QC小组的成立可以起到引发、指导和协调作用。自上而下、上下结合是组建QC小组的成功途径。2.质量管理小组成员的组成及职责

QC小组成员由组长和组员构成,通常以组长1人,组员10人左右为宜。

QC小组组长是QC小组的核心人物,应由热爱本职工作,业务知识丰富且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优秀员工担任,但不受行政职务的影响。组长的职责和任务是:

⑴组织领导。组长是QC小组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制定活动计划,带领组员有效地开展活动。

⑵指导推进。QC小组组长应对全面质量管理知识掌握较好,又具有相当的经验,组长的重要任务是指导组员学好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并有效地运用于实践。

⑶联络协调。QC小组活动经常涉及到班组工作现场问题,有时又和其他部门有密切的关系,为取得有关方面的支持和帮助,QC小组组长要经常及时和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并进行必要的协调。

⑷日常管理。QC小组组长要经常组织全组成员开展质量活动,并做好活动记录,组织交流和整理成果及发表奖励等工作。QC小组组长可以自荐经组员认可,或由小组成员推举产生。QC小组成员,可以由与所选课题有关的人员组成,也可以由一些工作岗位相近、兴趣爱好相投的人员组成。小组成员应做到以下几点:

⑴按时参加活动。QC小组为自愿参加,但一旦成为小组成员,就应坚持经常参加小组活动,积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⑵按时完成任务。QC小组的课题需要由全体成员分担,每个成员必须努力完成自己分担的任务,才能保证全组课题进度和效果。⑶支持组长工作。在安排小组活动时,每个小组成员都应以全组活动为主,服从组长领导,并积极配合组长工作。

⑷配合其他组员工作。在共同活动中,组员之间需互相沟通,互相帮助,传递必要的信息,共同创造协调、融洽的工作环境。3.QC小组的组建程序和注册登记 QC小组的组建程序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⑴自上而下的组建程序。一般说来,质量主管部门和管理人员比较了解质量问题,对全企业的质量活动会有正体的设想,通过他们与基层部门和领导协商,达成共识,然后根据需要选择课题及合适人选组成QC小组。这种组建程序对QC小组活动有指导性,容易抓住关键课题,密切结合生产实践,对企业和基层职工都会带来直接效益。这种组建程序常被“三结合”的技术攻关小组采用。

⑵自下而上的组建程序。基层职工提出申请,由QC小组管理部门审核其选题和人员及开展活动的能力,然后予以批准组建QC小组。这类QC小组热情高,有很大的积极性,因此对他们应给予支持和帮助,其中包括对组长和骨干进行培训,使小组活动健康地发展下去。这种组建程序常运用于由同一班组(或同一科室)成员组成的现场型、服务型和一些管理型QC小组。

⑶上下结合的组建程序。由上级部门推荐课题,经基层部门选择和认可,便可组成QC小组进行活动。这种组合使QC小组活动的目的明确,并结合上下部门各自的优势,对解决质量问题具有一定的攻关作用。

以上三种组建程序可以灵活运用,但无论怎样组建QC小组,都应当经过注册登记再开展活动。QC小组成立后,应按要求填写“QC小组注册登记表”和“QC小组课题注册登记表”,经领导审核会签后,送QC小组活动主管部门登记。这样QC小组就被纳入企业管理计划之中,在随后开展的小组活动中,会得到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服务,并可参加各级优秀QC小组的评选。

需要注意的是,QC小组的注册登记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每要进行一次重新登记,一边确认该QC小组是否还存在,或有什么变动。对停止活动持续半年的QC小组予以注销。另需明确的是,QC小组的注册登记要每年进行一次,而QC小组活动课题,则应是每选定一个,在开展活动之前都要进行一次课题的注册登记,两者不可混淆。在QC小组注册登记时,如果上一的活动课题没有结束,还不能注册登记新课题时,则应向主管部门书面说明情况。

三、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步骤

质量管理小组成立后,就要开展活动,活动是小组的生命力之所

在。小组活动应遵从科学的程序和方法,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才能达预期目标,取得有价值的成果。

QC小组活动的主要步骤包括选择课题、调查现状、设定目标值、分析原因、确定要因、制定对策、实施对策、检查效果、巩固措施、总结回顾及今后打算等。

1.选课题

QC小组活动要取得成功,选题恰当非常重要。为做到有的放矢并能取得成果,选择课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⑴选题要有依据,注意来源。QC小组选题应以企业方针目标和中心工作为依据,注意现场关键和薄弱环节,解决实际问题。课题来源既可是组员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也可根据企业中心工作需要设立,还可以由上级招标或指令性下发课题。总之,和企业生产有关及急需解决的课题都可以列入QC小组活动之中。⑵选题要具体明确,避免空洞模糊。具体明确的选题,可使小组成员有统一认识,目标明确。若选题模糊不清,空洞无物,组员没有统一认识,很难取得成果。⑶选题要小而实,避免大而笼统。

⑷选题要先易后难,避免久攻不下。先易后难是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这样可以鼓舞士气,并促使较难的问题向容易的方面转化,对坚持开展QC小组活动有促进作用。

选题常用的方法有调查表、简易图表、亲和图、头脑风暴法、水平对比、流程图等。2. 调查现状

选题确定后,应从调查现状开始活动。通过调查现状,掌握必要的材料和数据,进一步发现问题的关键和主攻方向,同时也为确定目标值打下基础。

调查现状时,为掌握第一手资料和保证资料的准确可靠,应注意以下各点:

⑴注意调查的客观性。所谓客观性,即调查的情况要保证真实可靠,调查的数据要有根据,并做到准确无误,不能主观臆造。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应采用较科学的方法,避免产生差错,得出错误的结论。

⑵注意调查的时间性。所谓时间性,即对调查的起止时间要有一定约束,起止时间至少有一端要为QC小组活动时间所覆盖,否则调查情况离该小组活动时间太远,很可能不是现状而是历史,这样的调查对活动提供的现状就不准确、不可靠,因此应注意调查现状的时间性。3. 设定目标值

目标值能为QC小组活动指出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目标,也为小组活动效果的检查提供依据。设定目标值时应注意:

⑴目标值应与课题一致。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应在目标值中得到体现。

⑵目标值应明确集中。QC小组活动每次的目标值最好定1个,最多不超过2个,若目标值太多,势必目标过于分散,很难取得明显效果。

⑶目标值应切实可行。QC小组应对课题进行可行性分析,使确定的目标值既有高水准又能切实可行,避免目标值过高,达不到预期目的而影响士气。目标值应从实际出发,只要能解决存在的质量问题,有所收益就应积极活动。4. 分析原因

QC小组进行现状调查,并初步找到主要质量问题所在后,可按人、机、料、法、环、测等6大因素进行分析,从中找出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原因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寻找原因。⑵分析原因要展示问题的全貌。要从5M1E即人、机、料、法、环、测等各因素角度把有影响的原因都找出来,避免遗漏。⑶分析原因要彻底。针对某一方面的原因,要反复思考“为什么”,一层一层地展开分析下去,从原因类别展开到第一层原因、第二层原因、再到第三层原因,直到展开至可直接采取对策的具体因素为止。

分析原因常用的方法有因果图、系统图、关联图、头脑风暴法、矩阵图、散布图等。5. 确定主要原因

在原因分析阶段,要对诸多可能影响问题的原因进行鉴别,把确实影响问题的主要原因找出来,将目前状态良好、对存在问题影响不大的原因排除掉,以便为制定对策提供依据。

一般来讲,要因需从因果图、系统图、关联图的末端因素中予以识别。确认要因常用的方法有:

⑴现场验证:即将可疑的原因到现场通过试验,取得数据来证明。在对方法类原因进行确认时现场验证常常是有效的。

⑵现场测试、测量:现场测试、测量是到现场通过亲自测试、测量,取得数据,与标准进行比较,看其符合程度来证明。在对机器、材料、环境类因素进行确认时,常常是有效的。

⑶调查分析:有些因素不能用试验或测量的方法取得数据,则可设计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取得数据来确认。要因确认是小组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不能忽视。要因确认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⑷专家评审。⑸民主表决。

要因确认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在确认要因时,应根据它对所分析问题影响程度的大小来确定,而不是根据它是否容易解决来确定;

⑵末端因素要逐条确认,以免遗漏主要原因。6. 制定对策

分析原因并确定主要原因后,要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对策,应对照目标值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预期目的。制定对策,通常要回答5W1H,⑴Why(为什么),回答为什么要制定此对策;⑵What(做什么),回答需要作什么;⑶Where(在哪里),回答应在哪里进行;⑷Who(谁),回答由谁来做;⑸When(何时),回答何时进行和完成;⑹How(怎样),回答怎样来进行和完成。制定对策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⑴对策应与项目(要因)相对应,针对原因制定对策,具体措施解决具体问题。

⑵对策应能实施和检查,不应只罗列空洞口号,而使执行者无所适从,也不能检查。

⑶对策应由不同组员提出和承担,做到全员参与,共同做贡献,共同完成目标值。7. 实施对策

实施对策是QC小组活动实质性的具体步骤,这一环节做得好才能使小组活动有意义,否则会使选题等前期工作失去作用。实施对策时应注意:

⑴严格按照对策计划行事。因为对策计划是经过分析,找出的主要原因和对策的结果,严格按照对策计划行事,有利于活动趋向目标,有的放矢地取得好的效果。

⑵保持经常性和全员性。实施对策的有些活动,需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不可断断续续;另外还需要全员配合,不能只有部分组员参加,一定要保持全员参与。

⑶必要时应修改对策。有时实施中会发现新问题,或对策计划中所列的对策无法实施,这时应及时修改对策,经小组成员讨论通过后,再进行实施。

⑷注意记录和检查。把实施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和结果等项记录在册,以便为整理成果提供依据。同时,在实施过程中,每月应对活动进展情况进行检查,以便发现问题再进行协调。8. 检查效果 检查目的是确认实施的效果。其方法是通过活动前后的对比分析活动的效果。检查效果时应注意:

⑴实事求是,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

⑵对于经济性目标的检查和认识,应邀请财务主管部门和有关领导参加。

⑶对于技术性的目标,应邀请技术主管部门有关人员和有关领导参加。

⑷检查项目应与目标值相一致,针对活动的目标值进行检查。9. 巩固措施

巩固措施是指把活动中有效的实施措施纳入有关技术和管理文件之中,其目的是防止质量问题再次出现。采取巩固措施应注意: ⑴必须是被活动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纳入有关文件或规程中,未经证明的方法不能随意列入巩固措施内。⑵任何文件的修改都必须通过文件控制程序进行,不得随意进行文件的修改。

⑶巩固措施要具体可行,不能抽象空洞。10.总结回顾及今后打算

QC小组活动一个周期后,要认真进行总结。总结可从活动程序、活动成果和遗留问题等方面进行。在活动程序方面,应检查在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方面,在方法应用方面,哪些地方是成功的,哪些地方尚有不足,需要改进等;在活动成果方面,除有形成果外,要注意无形成果,如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参与意识的提高,个人能力的提高,解决问题的信心,团队精神的增强等方面,这是QC小组活动非常宝贵的收获。

四、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

QC小组成员经过一个阶段的共同努力,会取得有形的和无形的成果,编写成果报告和发表成果是QC小组活动的重要内容。QC小组成果报告的编写

QC小组成果报告应该是QC小组活动全过程的总结和真实写照,为编写好成果报告,QC小组成员应了解成果报告的主要内容、编写技巧和一般要求。

⑴成果报告的主要内容

成果报告是QC小组活动全过程的写照,因此主要内容通常也按活动全过程的顺序来写,而活动的过程又经常采用PDCA循环的4个阶段8个步骤,因而主要内容通常包括:小组概况、选题理由、现状调查及分析、设定目标值并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明确主要问题和原因、确定主要原因并对其进行验证、制定对策、对策实施、检查效果、制定巩固措施、明确遗留问题及今后计划。上述各项不一定都作为一个标题来描述,其顺序也不一定一成不变。可根据实际情况,把要突出的内容重点列成几个小标题详加描述,而非重点内容可归纳到一个小标题之中加以说明。⑵成果报告的编写技巧

为使成果报告编写成功,应注意以下技巧和安排:

1)课题名称要精练、准确、鲜明和简洁。

2)开头要引人入胜,结尾要令人回味。

3)成果的中心问题应该明确并富有挑战性。

4)成果报告的结构可按小组活动的经过和时间顺序连贯地按PDCA层次,也可按并列式结构安排报告内容。

5)成果报告内容各步骤之间的过渡要连贯自然,前后呼应,内容与课题名称也要呼应。

⑶成果报告的编写准备和要求

编写准备工作包括:

1)制定成果报告编写计划和进度表。

2)拟定编写提纲。

3)收集整理原始记录和资料。

4)小组讨论,统一看法,开始编写。

成果报告编写要求包括:

1)文字精练、整洁。

2)条理清楚、逻辑性强。

3)成果报告内容真实可靠,避免虚假。

4)根据选题,抓住重点,切忌节外生枝。

5)尽量采用图表等形象化表达方式。

6)科技术语和计量单位要规范化、标准化。

五、团队和团队精神

近年来,团队和团队精神越来越引起重视。究其原因,是因为在研究60年代日本经济腾飞的诀窍时,人们发现,对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是日本人制胜的决定因素。日本企业的员工对企业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他们工作勤奋认真,极富协作精神,能形成强大的团队合力,从而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了解团队和团队精神的含义,认识团队建设的规律,对于企业员工提高自身素质,组建QC小组或其他多种形式的高效团队参与质量管理和质量改进活动十分有益。

团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人员组合。所谓团队,是有共同的目标,且成员的行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并能很好地合作以追求集体成功的人的组合。而团队精神是团队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于目标而相互合作、尽心尽力的意愿与作风。团队精神表现为成员对团队的强烈归属感,以团队成功为骄傲,为团队困境而忧虑;成员之间互敬互容,竭诚合作,彼此促进;对团队失误积极主动,尽职尽责,充满活力与热情。

质量管理小组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 QC小组的基本知识

一、QC小组的简介 1.QC小组的定义

QC是英文Quality Control的简称,中文含义是质量控制。按照ISO9000:2000,QC的定义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在中国质量管理协会与中国科协等联合发出的《关于推进企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意见》中指出:“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是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凡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员工,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及社会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2.QC小组的简单介绍

QC小组是同一工作场所的人员,为解决工作问题,自发形成、自主改善的小团体。

2.1质量管理小组一般由6个左右的人员组成,并且可为其命名,使成员更珍惜它,形成凝聚力,组名对外公布并在企业登记; 2.2小组讨论会,一个月召开二次,每次约1—2小时,可利用上班时间或下班以后,对问题在成员间进行分工合作。

2.3小组活动要围绕部门内的质量、效率、成本;浪费、服务、现场管理等关键问题选题攻关,开始时从容易之处着手,不必好高骛远。对每一个质量管理改善主题,自提出问题到解决,一般不超过半年。

2.4企业要加强专职管理人员对小组的指导,纳入到正常的业务管理制度。

2.5注重对小组成员培训,包括质量管理的统计方法、开展活动的程序步骤、参加活动的注意事项等。

2.6经常性对小组活动进行检查、考核和开展竞赛,经评比后,成果显著的可在企业公开发表和予以奖励。

质量管理小组已成为鼓舞员工士气;激发员工潜能;促进员工工作丰富化和增加挑战性、预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二、QC小组的特点 1.明显的自主性

QC小组以职工自愿参加为基础,实行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创造性。

2.广泛的群众性 QC小组是吸引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与质量管理的有效组织形式,不仅包括领导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而且更注重吸引在生产、服务工作第一线的操作人员参加。3.高度的民主性

QC小组的组长可以民主推选,QC小组成员可以轮流担任课题小组长,人人都有发挥才智和锻炼成长的机会;内部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时,小组成员不分职位与技术等级高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以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4.严密的科学性

QC小组在活动中遵循科学的工作程序,步步深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坚决用数据说明事实,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与解决问题,而不是凭“想当然”或个人经验。

三、QC小组的组成及职员的职责

QC小组由组长和组员构成,通常由3-10人组成。设组长一人,副组长一人,组长、副组长应是该组从事实际岗位的人员。还可聘技术人员或领导当顾问;小组成员接受8小时以上的QC教育;小组内要有几名骨干。1.组长的职责

组长是QC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制定活动计划,带领组员有效开展活动。组长应该是经验丰富,业务和技术熟练,质量管理知识掌握得较好的人,他的任务是指导组员学好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方法,并有效地运用于实践中。QC小组活动不但涉及本组现场,有时还涉及其他单位部门,需要组长做好联络协调工作。此外,组长还应该按照企业制定的QC小组管理制度,经常组织全员开展质量管理活动,并做好活动记录,资料收集,组织交流和整理成果以及发表成果等工作。2.对小组成员的要求

QC小组是一个小公司,有各种各样的人聚集在一起。因此,为了达到QC小组活动的目的,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让信息共有化,力求全员理解,使思想与行动保持一致。为此,大家要好好协商,相互认同他人的长处,仔细理解各个成员的思想, 在分担的职责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个性与能力。

小组成员应该按时参加活动,QC小组虽属自愿参加,但一旦加入就应经常参加小组活动,积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群策群力为QC小组活动做贡献。小组成员应按时完成任务,只有每个组员都能按照小组分工完成任务,全小组的课题才能得以完成。小组成员还应该支持组长的工作,服从组长领导,成员之间互相沟通,互相帮助,共创协调融洽的工作环境。此外,小组成员还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和参与意识,积极发现并解决自己周围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改进问题。

四、QC小组的分类

QC小组组建工作做的如何,将直接影响QC小组的活动效果。因此,对小组的分类、程序、人员等问题必须有明确的概念。按照国家《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管理办法》中第二十条的要求,可以把QC小组分为管理型、现场型、攻关型和服务型四个类型。

1.现场型QC小组

现场型QC小组是以稳定工序质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资消耗和改善生产环境为目的而组成的小组。其主要成员以现场员工为主,这类小组的课题比较小,问题集中,活动周期短,容易出成果。因此,应该大力提倡现场型QC小组的发展。2.攻关型QC小组

攻关型QC小组大多由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普通工人三方面相结合组成。这类QC小组的课题难度一般较大,活动周期比较长,可以跨班组、跨单位组合。例如,为了确保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正常进行,人力资源部门、行政部等后勤单位可以联合起来开展活动。3.管理型QC小组

管理型QC小组是以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为目的而组建的质量管理小组。它的成员以管理人员为主,通常以提高工作质量、管理效率等为课题开展活动。例如,企业制定今年的质量目标是将产品合格率提高到98.5%,这就需要一个合适的管理型QC小组。

4.服务型QC小组

服务型QC小组是以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服务工作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由从事服务性工作的员工为主组成。这类小组多选择如何提供优质服务,加快资金周转和开展多功能服务等内容为课题,活动周期有长有短。第二章 QC小组的组建及注册

按照现有的生产班组/生产单元建立QC小组,这是我国目前建立QC小组的主要形式,也是效果较好的形式之一。另外一种形式是按照质量关键问题,组织跨班组或跨部门的QC小组,这是国内外运用较多的一种形式。组织QC小组,要启发动员工主动自愿参加,它是行政机构之外的群众性组织,不能单靠行政命令。

一、QC小组组建步骤

1.组织职工学习TQC的基本思想和改进工作的方法步骤,学习质量管理的基本统计方法,提高员工对开展QC小组活动的自觉性。2.发动职工调查分析生产或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掌握实际状况,采取措施,改进提高。

3.成立QC小组并到上一级质量管理部门登记。QC小组是针对质量课题而组织起来的,没有课题,成立QC小组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因此选课题是组织QC小组的第一步,然后才是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制订活动计划。

3.1选课题:在确定QC小组课题时,一般首先选择一个月到二个月能见成效并尽量是一些共同性的问题为好。刚开始推广时,选题的原则应是先易后难。

3.2确定QC小组成员:启发、动员与课题有关的人员参加QC小组时,尽量是同班工作的人组织起来,这样便于开展活动。3.3确定QC小组长:QC小组长的人选对QC小组活动开展的好坏关系很大,在刚推广时,一般由受过TQC教育的班组长或工段长担任,以后可推选已参加QC小组活动的成员担任。

3.4进行QC小组登记,QC小组成员及组长确定后,即召集全体成员开会讨论研究制订QC小组活动计划,明确目标,对准效果。组长根据会议记录填写QC注册登记表,一式两份,小组自存一份,另一份由质量管理部门注册备案。

二、QC小组的组建程序

一般说来,QC小组的组建程序主要有三种:一是自下而上的组建,由企业基层员工

图2-1 QC小组组建程序图 根据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定课题,自由组建;二是自上而下的组建,根据企业当年质量工作的难点和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组建QC小组;三是上下结合组建,上级部门推荐课题和任务,与下属单位协商确定课题,员工自愿参与组建小组。这三种方法一般都有随着QC小组活动的成熟情况而从不自主到自主的过程,如图2-1所示。

以上三种组建程序可以灵活运用,但无论怎样组建QC小组,都应当经过注册登记再开展活动。QC小组成立后,应按要求填写“QC小组注册登记表”和“QC小组课题注册登记表”,经领导审核汇签后,送企业QC小组活动主管部门登记。这样QC小组就被纳入企业管理计划之中,在随后开展的小组活动中,会得到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服务,并可参加各级优秀QC小组的评选。

三、QC小组和课题的注册登记 1.QC小组进行注册登记的意义

QC小组活动区别于其他管理活动的一大特点就是必须经过注册登记,只有经过注册登记的QC小组才会得到企业和上级部门的认可。经过注册登记的小组,取得了企业的承认,可以参加各级QC小组成果发布会,在今后的活动中,便于取得各级领导的支持,也有资格参加各级优秀QC小组评选。2.QC小组注册登记

在登记注册时,填写好“QC小组注册登记表”和“QC小组课题登记注册表”,并经领导审核后,送交企业QC小组活动主管部门登记编号存档。但是,应该注意QC小组登记注册不是永久性的,通常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每年要对QC小组经过一次重新登记和验收。如果QC小组活动持续半年或一年没有任何成果,则应予以注销。

3.QC小组注册登记制约条件 3.1没有选题的QC小组不予登记.3.2停止活动半年的QC小组应予注销.3.3一年没有成果的QC小组应视为自动解散.4.QC小组课题的注册

QC小组活动课题,应是每选定一个,在开展活动之前都要进行一次课题的注册登记,两者不可混淆。在QC小组注册登记时,如果上一的活动课题没有结束,还不能注册登记新课题时,则应向主管部门书面说明情况。第三章 QC小组的活动

一、QC小组活动程序

QC小组组建以后,就要开展活动,QC小组的活动的主要步骤包括选择课题、调查

图3-1 QC小组活动步骤与PDCA循环

现状、设定目标值、分析原因、确定要因、制定对策、实施对策、检查效果、巩固措施、总结回顾及今后打算等。各步骤与PDCA循环的关系如图3-1所示。

1.选题。QC小组活动课题选择,一般应:根据企业方针目标和中心工作;根据现场存在的薄弱环节;根据用户(包括下道工序)的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切忌大而笼统、空洞模糊,应小而实、具体明确。且选题要先易后难,避免久攻不下。总之,和企业生产有关及急需解决的课题都可以列入QC小组活动之中。2.调查现状。为了解课题的目前状况,必须认真做好现状调查。在进行现状调查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数据的搜集整理。应注意调查的客观性,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调查的数据要有根据,做到准确无误,不能主观臆造。要注意调查的时间性,调查的起止时间要有约束性,起止时间至少要有一端为QC小组活动时间所覆盖,否则调查的准确性得不到保障。

3.设定目标值。课题选定以后,应确定合理的目标值。设定目标值应与课题一致,课题所要解决得问题应在目标值中得到体现,且要注重目标值的定量化,使小组成员有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便于检查,活动成果便于评价;目标要明确集中,最好定为一个,避免目标分散无法取得好的效果。目标值应切实可行,要对目标值进行可行性分析,避免目标值过高达不到预期值而影响士气。4.分析原因。对调查后掌握到的现状,要发动全体组员动脑筋,想办法,依靠掌握的数据,集思广益,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原因,在现状调查中已经找到问题的症结的,应针对症结来分析原因。其次分析原因要展示问题的原貌,避免遗漏。再次分析原因要彻底,必须对原因一层层的展开,一直到可以直接采取对策的末端因素为止。

5.确定主要原因。经过原因分析以后,将多种原因,根据关键、少数和次要多数的原理,进行排列,从中找出主要原因。在确认要因时,应根据它对所分析问题的影响程度的大小来确定,而不是根据它是否容易解决来确定。其次,末端因素要逐条进行确认,避免遗漏主要原因。

6.制定对策。分析原因并确定主要原因后,要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对策,应对照目标值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制定对策,通常要回答5W1H:(1)Why(为什么),回答为什么要制定此对策;(2)What(做什么),回答需要做些什么;(3)Where(在哪里),回答应在哪里进行;(4)Who(谁),回答由谁来做;(5)When(何时),回答何时进行和完成;(6)How(怎样),回答怎样来进行和完成。对策制定要与要因相对应,针对原因制定对策,具体措施解决实际问题。对策应能实施和检查,不能罗列空洞的口号。对策应由不同组员提出和承担,做到全员参与,共同完成目标值。

7.实施对策。应严格按照对策计划实施,做到有的放矢。实施对策的有些活动,需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不可断断续续;另外还需要全员配合,不能只有部分组员参加,一定要保持全员参与。注意记录和检查,将实施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和结果记录在册,8.检查效果。措施实施后,应进行效果检查。应实事求是,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经济指标和技术指标的确认。其次检查的项目应与目标值相一致,针对目标值进行检查。效果检查是把措施实施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看其实施后的效果,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如果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小组就可以进入下一步工作;如果没有达到预定目标,就应对计划的执行情况及其可行性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在第二次PDCA循环中加以改进。

9.巩固措施。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值,说明该课题已经完成。但为了保证成果得到巩固,小组必须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或方法纳入工作标准、工艺规程或管理标准,经有关部门审定后纳入企业有关标准或文件。必须是被活动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纳入有关文件或规程中,未被证明的不得纳入。其次巩固措施要具体可行,不能抽象空洞。

10.总结回顾和今后打算。小组将活动的成果进行总结,是自我提高的重要环节,也是成果发表的必要准备,还是总结经验、找出问题,进行下一个循环的开始。小组通过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就是经过了一个PDCA循环。这时候,应对遗留问题进行分析,并将其作为下一次活动的课题,进入新的PDCA循环。不论是哪类课题,QC小组活动都应强调连续性,坚持不断的开展工作。

以上步骤是QC小组活动的全过程,体现了一个完整的PDCA循环。由于QC小组每次取得成果后,能够将遗留问题作为小组下个循环的课题(如没有遗留问题,则提出新的打算),因此就使QC小组活动能够持久深入地开展,推动PDCA循环不断前进。

二、QC小组活动的原则

QC小组活动的原则:“小,实,活,新”。“小”指小课题,小成果。

“实”即指在小组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要实事求是,要务实,求实,扎实,通过扎扎实实的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活”指小组活动形式和发表形式灵活多样,生动活泼,使小组活动有吸引力和凝聚力,使职工愿意参加。

“新”指小组成员的思想观念,活动方式,成果发表等方面有创新,勇于探索新方法,新形式。

三、QC小组的活动宗旨

1.提高职工素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3.建立文明的、心情舒畅的生产、服务、工作现场

四、QC小组活动的指导思想 1.当家做主的思想。2.质量第一的思想。3.循序渐进的思想。4.统计学的思想。

QC小组还必须坚持“四个一切”:一切为用户服务;一切以预防为主,一切用数据说话,一切按PDCA循环办事。QC小组活动还要互相尊重,造成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便于每个人都能尽量发挥自己的能力,挖掘出潜力和智慧。第四章 QC小组成果的发布

一、QC小组的活动成果的分类 QC小组活动的成果可分为两类:

1.有形成果—指给社会和企业创造或节约的物质财富,如产品质量的提高,物质消耗的减低,劳动效率增长,经济效益增加等。可以用物质或价值表现出来。2.无形成果—通过活动改善现场环境,改善人际关系,提高质量意识,改进活动方法等方面的内容。由于它是定性的,无法用物质或价值表现出来,所以称无形成果。

二、QC小组成果的发布

成果报告是QC小组活动的结晶,发表成果是展现QC小组活动成就的机会,不仅便于交流,更能促进小组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为搞好成果报告的发表,应重视并组织好QC小组成果发表。1.成果发表的形式

QC小组成果发表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现场发表型、大会发表型和文娱发表型。

现场发表型是指在车间或公司范围内进行成果发表交流。因为参加者对成果有关情况都比较了解,因此发表时只介绍主要内容而不必面面俱到,也没有必要按PDCA循环的4个阶段8个步骤来介绍。通常采用实物对比、重点活动阶段的介绍或集体共同发表的方式。

大会发表型是指很多QC小组按一定次序在大会上发表自已的成果,以便交流和评比。根据发表目的不同,大会发表型有评选表彰式和发表分析式、经验交流式等。评选表彰式出于评选取表彰优秀QC小组并向上级推荐的目的,有评为现场打分决定名次;发表分析式目的是提高小组活动的有效性和总结编写成果报告

2.铁路工班长工作总结 篇二

铁路运输是国家的重点基础产业, 铁路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 铁路运输收入是铁路企业的经济基础。铁路运输收入稽核工作是铁路财务监督和会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从事铁路客货运输单位的运输进款及运输收入工作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处理。是确保运输收入正确的核收和准确列报必不可少的环节, 其重要性主要是有以下因素组成:1、铁路运输工作的特点所决定。铁路运输工作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 决定铁路运输企业在组织收入上具有分散性的特性。这表现为铁路企业的运输收入是分散在异地, 甚至在运行的列车上。铁路运输收入由于席别、货物品种、运输路径以及运程的不同, 在收入的确认和计量上不同于一般企业在价格计量上的单一形式, 使核算内容上具有复杂性。一个铁路局的运输收入绝大多数分散在各地区, 要将这些收入集中到路局来, 需要通过银行汇缴的过程, 这些都给铁路运输企业组织收入的管理体制带来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所以, 铁路局要设置专门机构, 对运输收入的全过程和每一张票据进行审核、监督、检查。2、保证铁路运输收入及时、完整、准确的需要。2013年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提出, 全年经济目标是总收入达到10263亿元。而一个铁路局每天的运输收入进款也要上亿元, 要保证运输收入的安全完整和上缴及时, 并且有计划的组织增运增收、堵漏保收, 对运输收入的全过程进行组织、管理、监督、检查, 这都需要有一只业务能力强、素质高的收入稽核队伍。3、国家体制改革的需要。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大部制的改革为铁路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越是处在改革的风口浪尖, 踏踏实实做好铁路局的收入稽核工作, 为保障铁路企业运营秩序, 保证运输收入资金的安全、完整, 为铁路企业的成功改革保驾护航。

二、实行路局、段、车站三级管理, 确保运输收入数据正确完整

运输收入管理中站段是相对薄弱的一环, 运输生产布局调整以后, 铁路分局撤销路局直管站段, 提高段与车站的收入管理水平已成为重中之重。结合铁路局运输收入工作实际, 制定相应的铁路局运输收入分级管理办法, 增强站段的运输收入基础管理工作, 确保路局运输收入完整和上缴及时。

2、运输收入第一级是车站、车间、班组, 直接负责运输收入进款的结账、保管、存汇、上缴, 确认运输收入进款的应收款与实收款、应缴款与实缴款是否相符, 及时正确的解缴运输收入。按规定时间和数量请领运输票据, 根据使用和结余数量, 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台帐, 并及时登记、处理。编制“票据整理报告”及收支款凭证、单据, 逐项填制运输收入报表。

3、在独立核算站、车务段、客运段专门设置收入科为第二级收入管理机构, 负责对所管理的站和车间班组运输收入原始凭证进行检查、复核, 保证运输收入的正确核收、客货票据的正确使用和收入报表的准确列报。对车站退款证明书、各种租金和使用费、运输收入进款收支报告、银行账表、车站银行流转额表的审核, 指导所属站、车间、班组开展增运增收、堵漏保收活动。

4、第三级在铁路局设置稽核大队负责审核客货运杂费核收是否正确, 检查监督运输进款的结账、保管、存汇、上缴情况, 审核运输进款的应收款与实收款、应缴款与实缴款是否相符, 按日审核票据、凭证、报表以及确认全局的运输收入。提高路局经济效益, 切实维护铁路与旅客、托运人及收货人的正当权益。

三、加强运输收入监督检查加大铁路局稽核监督力度

1、认真履行收入稽核工作职责, 提高审核率。运输收入原始凭证是由站段报送到路局收入稽核大队。稽核大队负责对站、段提报的各种运输收入报表、票据、收付款凭证进行全面审核, 利用客货审核程序和人工核对相结合的手段, 对原始数据进行审核检查, 要求审核率达100%, 确认收费是否正确, 资金是否实收实缴。发现的少收、多收, 少缴、多缴及时通知责任单位限期更正并向责任单位提出处理意见, 为按月汇总、分项记账提供正确数据。

2、加强外部稽查防止违纪行为发生。铁路局派出稽查人员采取实地稽查的方法, 对营业车站、列车班组的每一项资金取得、汇缴, 及运输收入全过程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和业务, 以防止运输收入被贪污、截留、挪用和虚列。

3、针对薄弱环节, 组织专项运输收入检查。铁路局定期组织各项收入专项检查, 如:运输进款专项检查、票据安全专项检查、代售点资金安全专项检查、债权债务专项检查等, 严肃处理违法违纪行为, 保证了铁路运输收入的正确核收和完整上缴。

四、加强收入队伍建设, 提高路局、站段人员业务素质

1、铁路收入稽核人员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到收入管理各项政策、制度的执行效果, 所以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内在动力。铁路局稽核人员的配备, 要选择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专业技术职称、懂财会知识的人员, 明确岗位职责, 强化收入管理和法律意识, 爱岗敬业, 以保证各级收入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2、要进一步提高基层站段收入人员素质, 从源头上提高会计核算质量。由于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 客货运输收入大幅增加, 收入人员的工作量也成倍增长, 铁路企业各级组织要重视收入管理工作, 对站段从事收入工作的人员, 实行先培训后上岗, 以老带新平稳过渡。经常组织收入业务培训、竞赛和考试, 增强收入人员业务知识掌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专业性。

3、提高路局收入稽核人员素质。铁路局收入稽核是铁路运输入合法、和规性审核的关键岗位, 是提高数据、信息质量的一只最重要的队伍, 繁重的工作和对制度把握的熟练程度不够, 不可避免的会做出错误分析和失真结果。铁路局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 对收入稽核人员进行培训、学习, 使其熟悉掌握收入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不断提高收入稽核工作质量。切实解决好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的问题。铁路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稽核岗位责任制, 明确各岗位的范围、权限和责任, 建立月份工作写实和总结, 按照工作量和查堵漏收数额进行考核奖惩, 保证稽核岗位制度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稽核工作质量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达到合理配置各项资源, 是提高稽核收入管理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目的。

1、因为铁路运输收入审核的数据复杂、票价种类繁多、用途各异, 必须科学地进行业务分类、分段计算、数据处理。铁路收入审核信息系统,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 经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逐步形成了“资金管理系统”、“客票审核系统”、“货票审核系统”、“报表核算”等多个独立系统。充分利用信息资源, 实现了路局、段、车站三级收入信息共享, 使收入审核工作及堵漏保收工作的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2、建立计算机网络的集成系统是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的铁路运输收入管理中的具体体现。这个系统可以使收入管理工作制度化、程序化, 这样可以杜绝人为工作的不自觉性, 从而实行规范化的工作管理模式。目前, 铁路局收入审核系统可以达到把客货运、杂费、行包、各项代收款数据, 由站段及时、准确、完整的将有价值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传输到铁路局充分实现了全路局信息资源的共享。整合了原本各自分散的收入管理系统各个子系统, 将简单、孤立的数据处理归纳到收入管理会计报表管理信息系统中, 以提高审核效率为目的, 使铁路运输收入工作更加规范化。

3、由于铁路发展和改革进程的加快, 特别是互联网售票的实施, 现有计算机审核系统的弊病也越来越多的暴漏出来。例如:货运运费的网上结算、网购客票的退票改签、客票积分换票等诸多问题, 都急需完善计算机审核现有不合理的程序, 始终保持与审核业务变化同步。电算化的广泛应用与收入审核工作已越来越密不可分, 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会计准则, 是滞后于铁路企业收入管理实际工作要求的, 必然会影响新形势下收入审核工作的质量。因此, 应尽快制定相应的准则, 来规范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收入稽核工作, 从而确保收入信息质量。

3.铁路新老兵运输工作开始 篇三

为给新老兵提供细致周到的站车服务,铁路部门认真执行新老兵购票、行李托运、进出站和中转换乘“四优先”的原则,为新老兵排忧解难、提供方便;积极安排好新老兵中转换乘、在站候车各项服务工作,做好新老兵运输途中的饮食供应工作;搞好站车宣传工作,利用广播、标语、电视丰富新老兵的旅途生活。

另外,铁路工作人员还协助部队检查退伍老兵托运的行包及随身携带物品,防止将爆炸、易燃等危险品带上列车,确保新老兵运输工作安全。

Annual railway transportation of the new recruits and old soldiers start in Nov 25. All the leaders and employees who join the transportation of new recruits and old soldiers will respect and care the soldiers in every aspect, do all the preparatory work to ensure the plan implemented, transport new recruits and old soldiers with high standards and quality.

This year, the transportation of old soldiers start from November 25, transportation of new recruits from December 10, till the end of December. Every Railway Bureau set up leading group and office for the transport work; improve the responsibility system of transport work.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increase efforts to organize transportation, set aside the sufficient tickets and vehicles. The leader of each section must travel by the trains which transport soldiers to ensure the transportation safe and smooth.

4.铁路工务段政工班长管理考核办法 篇四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细化班组管理,充分发挥政工班长在班组中的“小政委”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结合桥工段班组建设的实际,对政工班长的条件、职责、职权和奖惩措施作了具体规定,其目的是配合行政工班长,进一步发挥班组建设的核心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班组职工的积极性,保证班组生产任务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第三条政工班长是班组中的“小政委 ”,协助工班长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使班组政治学习明显加强、宣传环境明显改善、信息反馈明显增多、重点人转化率明显提高、职工思想观念明显转变,实现班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

第二章政工班长应具备的条件

第四条政工班长应当由素质好、威信高、敢管理、作风正的党员职工或生产骨干担任,具体条件如下:

1、必须与班组职工同劳动,能随时掌握班组职工的思想动态。

2、思想端正,原则性强,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3、办事公道,以身作则,有较高的群众基础。

4、善于协调,能采用多种技巧积极主动地化解各种矛盾。

5、业务精湛,能独立带班完成班组长交办的生产任务。

6、热爱学习,具体一定的文字写作能力。

第三章政工班长的基本职责

第五条主抓班组政治理论学习,具体做到了“三保证”,即保证班组每周的政治学习时间,保证职工学习出勤率在96%以上,保证学习内容兑现率在80%以上。

第六条努力改善班组宣传环境,做到工区橱窗每季一换,宣传标语每季一换,重要内容及时更换,使各种宣传工具得到了充分利用,营造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

第七条 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及时掌握班组职工思想动

向,针对职工存在的思想疑虑要及时向车间党总支(支部)反馈信息,要坚持正面引导,正确地宣传、解答有关问题,为职工排忧解难。

第八条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班组一日作业安全的全过程,做到班前讲、班中盯、班后评,经常性进行“安全第一”为要内容的思想教育,确保安全生产。

第九条关心职工生活,协调人际关系,对本班组职工的基本状况要做到“四知”、“五谈”。即:知家庭地址、知家庭人员情况、知家庭生活变化、知职工思想动向。违章违纪必谈、思想波动必谈、调资分房前必谈、评先奖励前后必谈、生活受挫必谈。

第十条 加强班组信息反馈,及时总结班组在安全、管理和稳定工作中的典型做法,大力挖掘班组职工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定期向段报投稿箱投稿,畅通班组与段的沟通渠道。

第十一条每月对班组职工思想动态进行一次分析,主动倾听群众意见,及时化解彼此矛盾,扶正祛邪,增进团结,协助班组党支部书记做好台帐管理。

第十二条认真做好班组想政治工作,要善于运用八种工作法。

1、解决思想问题时运用走访谈心法;

2、组织业务学习时运用抽查提问法;

3、抓技术学习运用现场示教法;

4、对后进职工运用重点帮教法

5、形势任务教育运用分析对比法;

6、安全生产运用典型引导法;

7、文娱生活运用因地制宜法;

8、化解矛盾运用换位思考法,第四章政工班长的权力

第十三条协助工班长加强班组管理,在工班长不在岗时,可以履行其职贵,并享有以下职权:

1、每日作业早点名时对党员监督设置情况进行监督,发现没有设置党员监督岗或设置不合理时,有权要求工长或党支部书记改正;

2、发现现场党员监督岗没有佩戴红袖标的,有权要求党员改正;发现党员监督岗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不认真的,有权对党员进行提醒,责令其改正。

3、对班组两线建设及5S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发现职工损坏公共设施

或卫生环境不达标时,有权提出考核意见,纳入经济考核。

第五章政工班长的作用与考核

第十四条车间对政工班长的任用实行民主选任与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聘期为一年,也可结合安全生产与稳定工作适当调整政工班长。

第十五条政工班长同行政班长共同负责对班组建设管理,行政班长应大力支持政工班长的工作。

第十六条车间党总支每月按照段党委制定的政工班长月度考核表进行一次考核,每半年对政工班长进行一次全面评鉴;考核、评鉴汇总表于次月2日前报党群工作办公室(月度考核和汇总表附后),经党委审核后提交段劳人科考核。

第十七条政工班长月度津贴为80元(班组人数在21人以上的)或60元(工区人数在20人以下的),起评分为100分。经考核:91分以上为优秀,全额发放当月津贴;81分以上为称职,扣发当月津贴20元;71分以上为基本称职,扣发当月津贴40元;70分以下为不称职,免发当月津贴。当所在工区发生D类一般事故及以上的,除免发当月津贴外,加罚50元。

第十八条对连续2个月考核为不称职的政工班长,车间党总支可对其予以免职。

第十九条各车间党总支要建立政工班长考核台帐,包保政工班长的任命批复、相关文件以及总支对政工班长的月度考核表、汇总表等,此台帐作为党总支季度政工检查的重要内容。

第二十条车间党总支在对班工班长考核时要实事求是,严禁弄虚作假、敷衍了事。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解释权属段党群工作办公室。

车间党总支月份政工班长考核表

所在班组:政工班长姓名:总分:支部书记:总支书记:

5.12软工班班长工作总结 篇五

在匆匆过去的半年,感触颇多,很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让我有信心和动力做好班长,感谢那些曾经给过我帮助和鼓励以及对我提出批评的同学,我会以百倍的努力做好自己的责任,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

回顾这学期,我们在一起生活学习,每个人都做出了一点值得骄傲的成绩,大家之间的感情也不断加深,互相团结,班级也蒸蒸日上。

班级工作方面:班级气氛和谐融洽,班委会议以及班级会议发言比较积极,对班级的功能工作提出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班干部分分工明确,都能够按时完成自己的职责。

学习方面:同学的出勤率较高,迟到,早退现象较少,有事同学都会去请假。课堂积极性一般,但主要看同学们上的是什么课,对于一些大家比较感兴趣的课程,同学们与老师的交流就会增多。班级上还有一些对本专业涉及的一些研究很感兴趣的同学已经跟着老师在做项目了。在期末考这段期间内,由于班上几个成绩比较好的同学的带动下,同学们很自觉地去上晚自习,学习氛围很不错,而且有些老师也夸我们的学习氛围比其他班级好。相信这次期末考我们班能去的不错的成绩。

活动方面:这学期班级活动比较上,但是在一些法定节假日期间,一些没有回家的同学会相约一起去爬爬山,聚聚餐。这学期组织了一次全班同学的聚餐,全班除了个别几个由于私事没到,其他人都很配合来参加了。聚餐又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感情。

班级的不足:还是有少部分的同学在学习态度上暴露了不足,偶尔上课迟到或旷课,对于一些课程态度不积极,成绩不理想,考试时存在侥幸心理。还有部分同学对网络游戏通入太多,导致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做了一学年的班长我学会了很多东西,学会了理解,学会了沟通,学会提高,也学会了忍让。希望下学期同学们能够继续积极配合,创建一个更优秀的班集体。

宁德师范学院计算机系12级软工班班长总结

6.班长工作总结 篇六

回顾大学自军训以来的经历,我觉得这是我人生中难以替代的一段。军训时期被辅导员选作班级临时负责人,主要负责军训时期的事情通知、晚间“零汇报”和加速班级同学融入大学生活等工作。由于工作态度认真负责,深受辅导员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被推选为班级班长。半年以来,我深感班长的责任重大,在诸多方面也不尽人意,在此做出我任职班长的工作报告:

1.班级学风建设优良,同学学习兴趣高涨。在经历了由高中到大学这一复杂而又深刻的转变之后,在辅导员孙琳老师、班主任王颖之老师的引导下、在班级助理和班级班委的协助下,班级同学很快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生活,而每天的早读与晚自习更是同学们集中学习的最佳时期,班里的王瑞、姜俊杰等4位同学在大一时就取得了报考英语四级考试的资格,而张洋林同学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高数满分的佳绩。同学们不仅在学习中收获了知识,更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对于大学生活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与认识,同学们各自定下了自己的计划,正信心满满地向着目标前进。

2.班级活动丰富多样,同学参与积极踊跃。进入大学以后,在学校以及学院的引导与动员下,班级同学积极踊跃地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来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不仅如此,在班级同学们的齐心努力下,更是取得了许多优秀的成绩。在学院新生篮球赛中,我班级篮球队在队长徐胜、副队长王毛捉的带领下团结奋战、积极配合,最终取得了年级第二的好成绩;在学校运动会上,我班同学积极参与,代表学院参赛,也都各自取得了名次;在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如:主持人大赛、卡拉OK大赛、配乐朗诵比赛等活动,班级同学积极参与、热情踊跃,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另外,除了积极参加校内活动以外,班级内的活动也是缤纷多样的。大一刚开学时期,班级就进行了两次聚会,大家在聚会中增进了解;下学期开学,在班级班委的共同组织下,班级同学一起去采石矶春游了一番,尽管有的同学因为私事遗憾缺席,但是大家玩的还是很开心的。相信以后的日子里,软141班还会这样携手在一起。

3.班级工作开展顺利,同学理解配合默契。班级整体气氛和谐融洽,绝大多数同学在班级各项活动中都较积极,好多非班委成员都能主动出手,负起责任,帮助班级事务建设,对班级的工作积极勇敢地提出可行的意见和建议,正是符合了我们班委工作的扎根同学,服务集体,平等公正的基本要求。同学之间亦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班级上下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的凝聚力。班委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各班委都在工作的逐渐开展中慢慢熟悉了解了本职工作,多数都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只是有时稍缺乏工作的主动性,这方面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待加强,在一次次的班级活动、事务中,班委会成员之间也增添了不少默契。相信在以后相处的日子里,大家会更加了解,软141班委们会配合得更加完美。

今后我的计划方向有三点,分别是:做好学风、班风建设、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班委会、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回想我这学期的工作情况,我认为,我这三点都重点做了努力,并且效果不错。

(一)做好学风、班风建设:针对上学期同学目标不明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问题,这学期我做了相关的工作。比如: 了解同学学习不积极的原因,努力的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从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并联系辅导员老师、宿舍长及相关同学进行劝导,虽然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收效一般,个别人依旧我行我素。在各种活动的进行中增强学风班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班风学风建设,将是班级长期不懈的努力中才能做好的艰巨任务。

(二)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班委会:由于上学期大家相互之间不了解,班委能力参差不齐,有好多很有能力的同学没有能够为班级贡献应有的力量,我希望在下学期能努力把这方面平衡起来,让班委成员真正能各尽其力。作为班长,我有义务将我班的班委成员团结起来,挖掘他们的潜力,做好班委间的协调工作,为我们能够更好的服务班级做好铺垫,最终增强我们班委会的凝聚力,进一步提升整个班级的凝聚力。

7.关于铁路干部培训工作的思考 篇七

1 升华认识, 转换观念———思想解放是先导

升华认识, 就是首先要求把人才的地位和作用升华到一个战略的高度。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经济增长的方式必须从粗放式经营向精细式经营转化, 从依靠开发自然资源向依靠开发人力资源转化。人才资源成为前所未有的第一宝贵资源也是我们企业最大的经济增长点。过去相当长时间, 在这一方面, 我们是说的比较多而做的比较少。要彻底改变这种状态, 就要把“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切实自觉地转化为切实的行动。

转换观念, 就是要把干部培训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转换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只有克服在人才培训问题上不合时宜的观念, 才能把人才强企的战略变为自觉的实践。干部培训不仅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长远性工作, 同时又是人事部门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铁道主管部门提出的“大规模培训干部”, “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 不仅是现实的要求, 更具有战略意义, 是一项关系全局的战略性工作, 因此要贯彻始终, 常抓不懈。

2 突出特点, 明确目标———科学规划是前提

铁路是运输经营企业。铁路的干部培训工作有着自身的特点, 其思路可以概括为:前提是“围绕中心”, 即围绕企业经营管理这个中心;重点是“三种能力”, 即提高干部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目标是“三支队伍”, 即培训一支能够带头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市场意识强, 懂经营会管理的企业经营领导队伍;一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能够切实维护国家、企业和职工利益, 善于围绕经营活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的党群工作者队伍;一支掌握和运用铁路先进科学技术的高层次专业技术队伍。

思路确定之后, 就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去落实。培目前铁路干部培训的类型主要有:

(1) 理论培训:即加强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 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这是干部培训工作的重要任务。铁路党校在理论培训方面, 不论其底蕴还是师资, 都有着绝对的优势, 应该大有作为。

(2) 岗位培训:从适应铁路现代化建设和确保铁路运输安全需要出发, 不断提高干部熟练掌握本系统业务和岗位技能知识的能力, 这也是干部培训的重心所在。

(3) 短期培训:多是即时培训, 即针对各类干部对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需要, 本着“缺什么, 补什么”的原则, 举办各业务系统和职能系统的培训班, 力争在宏观上起到开阔思路、拓宽视野、指导实践的作用, 在微观上起到熟悉新业务, 学会新技能的作用。

(4) 继续教育:要健全继续教育的体系, 加强专业技术干部队伍的建设, 大力开发智力资源和技术潜力, 做出成效。

(5) 学历教育:学历教育是干部进行系统学习的有效手段, 要鼓励广大干部积极参加自学考试、各类进修等多种形式的学历教育,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 强化领导, 创新机制———制度建设是保障

各级党委要切实增强做好干部培训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把干部培训列入议事日程, 纳入本部门工作规划, 统筹安排, 整体部署。要加强调查研究, 及时解决干部培训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健全机构, 明确责任, 切实使干部培训落到实处。

要加强机制创新,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从机制上确保干培工作的有序进行。强化“两个机制”, 做到“两个结合”。第一, 将培训与干部选拔任用相结合。第二, 将培训与专业技术干部的职称评定相结合。第三, 建立干部培训通报机制。第四, 建立干部培训评估机制。从而从机制创新和制度约束上确保培训工作的落实。

4 精心布局, 周密实施———教学组织是关键

干部培训, 最终要通过教学组织这个环节来实现, 这是干培工作的关键。这里, 对教学组织这一环节, 做一些原则性的思考。

4.1 以突出理论教育为特色

理论成熟是政治成熟的重要标志。不论是对领导干部的培训、还是对经营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 都必须突出理论培训这一教学内容, 这也是党校培训的特色。理论教育一定要重视以下课程设置: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党的先进性、党风、党纪和廉洁自律、国情和形势、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等课程的设置和教育。通过理论教育, 使受培训者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增强党性修养, 切实做到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艰苦奋斗和执政为民。

4.2 以讲授经营管理知识为重点

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具有战略思维能力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经营管理队伍, 为铁路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 这是铁路干培工作的主旨。经营管理课程的设置, 要围绕“切实增强战略决策、经营管理、市场竞争、自主创新等能力”进行。主要应重视以下专题的设置:工商管理知识、法律法规知识, 市场经济知识、财务金融知识、产业结构知识等。通过培训, 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者队伍驾驭市场经济和推动铁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4.3 以培养干部创新能力为目标

培养干部的创新能力是干部培训的目标之一。在培养干部创新能力方面, 要进行积极的引导。在教学内容上, 特意开设一些前沿性的课程, 聘请知名院校的学者、教授介绍现代科学的前沿理论等。要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 鼓励干部做不断学习的模范。要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鼓励干部勇于实践, 做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的先行者。

4.4 以科学管理为保证

干部培训工作最终要由具体的培训管理者来落实。因此, 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至关重要。要加强对培训管理者的培养和提高。培训工作人员要勤勤恳恳, 兢兢业业, 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关心好每一个人。服务要热情周到, 周到的服务是科学管理的应有内容。科学的管理可以为培训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进而保证培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5 方式灵活, 手段多样———关注主体是原则

干部培训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应该是灵活多样的, 但必须坚持一个原则, 即充分发挥培训对象这个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要体现这个原则, 应该坚持以下一些做法:

5.1 教师讲课与学员研讨相结合

如果只有教师的讲课而没有学员的回应和互动, 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在教学方式上, 要特别注意体现学员的主体地位。讨论式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方式。在讨论中, 学员将所学的知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提出问题, 探讨问题, 解决问题。既便于教师了解现实状况, 又利于学员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 要提倡师生互动, 尤其倡导案例教学, 并要求学员结合实际认真思考, 积极发言, 取得实效。要加大研究式教学力度, 积极开展模拟式、体验式教学, 把教育培训同调查研究结合起来, 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5.2 课堂教学与外出考察相结合

学员参加培训, 课堂教学固然是主要的方式, 但外出考察也有着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应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 根据不同类别的班次, 进行不同项目的考察。有条件的地方, 也可以进行境外培训和考察。通过学习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进一步转变观念, 增长见识, 开阔眼界, 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

5.3 常规手段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 计算机与教育的结合, 带来了教育领域的革新, 教师单纯说、写的常规手段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干部培训工作, 要跟随现代科技的步伐。在教学中要将常规手段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鼓励制作各种形式的电子课件, 鼓励对电影、电视、平面媒体和网络资源的加工和应用。声、光、电、图、文、像等现代教学手段, 可以加大信息的容量, 可以加快信息的传播速度, 既直观又便捷, 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手段, 要大力提倡, 大加运用。

5.4 平时考核与结业考试相结合

要提高干部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的考核手段。考核至少有两个功能, 一是督促, 二是检验。通过督促, 可以对培训过程实行控制;通过检验, 可以对培训结果进行评估。考核应该实行平时考核与结业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考核的方式可以多样化, 但考试仍然是一种不可代替的方式。试卷要体现对培训对象能力的考核。除了考试之外, 还可以采取民主评议等方式。从一定意义上讲, 考核对培训对象形成了强有力的约束, 从而保证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时代呼唤人才, 人才推进事业。干部培训工作, 是快速提升干部素质的可行途径, 是人才强企战略的一项重要工程, 是变人力资源为人才资本的加速器。只要我们坚持不懈, 勤于实践, 勇于探索, 就一定大有可为!

摘要:铁路事业的发展, 必然依靠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而干部培训则是提高素质十分有效的途径。其中升华认识、转换观念——思想解放是先导;突出特点、明确目标——科学规划是前提;强化领导、创新机制——制度建设是保障;精心布局、周密实施——教学组织是关键;方式灵活、手段多样——关注主体是原则。

关键词:思想解放,科学规划,制度建设,教学组织,关注主体

参考文献

【1】赵明旭.树立“以人为本”观念做好铁路干部培训轮训工作【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4, (2) .

【2】渠世忠, 张尧安, 笪有权等.以人为本铸辉煌【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1, (10) .

【3】曹宪光.以人为本提高铁路客运服务质量【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4, (4) .

8.谈铁路工程物资管理工作 篇八

关键词:铁路工程 建设项目 物资管理 工作流程

0 引言

物资管理是铁路工程质量管理中一项关键性的工作。当前,建筑施工领域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部分施工单位受利益驱使,一味压低投标报价争取低价中标。随着铁路事业的发展,人们对铁路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远距离施工项目增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索赔的难度。鉴于此,铁路工程建设单位必须严格内部管理,不断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以便为全国人民提供优质、快捷且成本低廉的产品。笔者现结合管理经验,对铁路基建物资管理工作作进一步探讨。

1 新时期铁路建设物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铁路运输安全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而工程质量事关铁路运输安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物资管理及物资质量的控制直接影响工程建设质量。要打造优质铁路工程,必须高度重视物资管理工作。

2 当前我国铁路工程项目物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部分铁路项目物资采购并未真正履行招投标制度。一般来讲,物资采购任务由大公司到工程局到各工程处,各工程处再分配到各个项目经理部,各个项目经理部的管理通常采取自己带包工队的做法,转包给私人包工头。为便于物资管理,项目部多采用“包工包料”的模式来管理物资。

2.2 缺乏有效的监理机制。在工程监理过程中,有的监理人员未通过注册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认证,缺乏专业素养;在处理公务时,往往碍于个人感情或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密切关系,在某些方面有失公允,严重损坏了工程监理的职业形象,甚至影响监理工作有序开展。

2.3 缺少一套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目前,铁路基建工程物资管理处已建立了一套严谨的质量管理制度,但配套的质量保证体系尚不健全,相关的信息反馈机制不完善,以致制度无法有效执行。

2.4 业务流程与现代物流的基本要求相互脱节。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铁路基建物资管理仍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垄断式经营模式,物资管理中存在过多的行政干预成分,致使行业内部缺乏有效的竞争氛围。过度的内部保护使得物资部门的市场竞争能力逐渐弱化。由于内部组织结构臃肿,分工过细,管理流程复杂化,以致在实际工作无法对物资需求做出快速反映,物流运作效率受限,资源共享效率差,不能充分发挥批量优势,最终效益也会大大缩水。

3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物资管理措施

3.1 提高物资管理意识,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铁路项目工程物资采购管理。一是集中采购的背景;二是集中采购管理和规则;三是库存管理;四是电子商务;五是确定物资采购与物资管理未来目标。物资管理部门要不断提升管理,进一步提升采购与物资管理工作水平,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以理论为依据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狠抓落实;降库存、出成效,首先做到“单项物资零库存”,将各业务领域的工程和服务纳入到统一采购的管理范围,建立物资采购管理网络组织架构,实现采购、供应一体化和网络化。

3.2 强化物资部门管理意识。市场经济体制下物资的消耗量进一步增加,地位进一步凸显。做好采购物资资源管理,就是从“源头”上提高物资保障水平。强化物资管理意识,严格物资资源管理,不仅可以确保物资采购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物资保障能力。

3.3 进一步规范项目物资管理,使物资供应、物资使用、物资结算等流程清晰、数据准确、格式规范,组织开展物资数据核对等工作。要求各项目部、施工单位、计划建设部加强沟通,不能单方面私自联系供货商发货;明确工作职责,实行层层上报、层层落实制度,物资到货后,项目部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联合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开箱验收;物资材料必须分类明确,摆放整齐,厂家、数量、日期等标识尽可能上墙;各业主项目部尽快对本辖区内需要上报和已经完成的物资材料表格进行清理和规范。

3.4 物资供应管理在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物资供应管理直接关系工程建设的施工进度,因此有必要采取各种措施应对各种突发或是紧急需求下的物资供应工作。

3.5 为提升物资采购供应管理水平,加速料款票据流转实效,确保过程公开、透明、阳光、公正,铁路局物资处、纪委监察处的共同指导下,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共同研制开发了料款承付管理系统。该系统把局属企业、零库存供应商和一般供应商分为A、B两个大类,将账单管理、帐料核对、财务审核、付款计划、结算审批、综合查询等11项内容纳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最大限度防止料款承付过程中的人为干预和不规范行为,即使是应急抢险、救灾物资等临时料款的支付,也能做到留痕迹、能查询、可追溯。该系统的建立,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干预,提高管理效能,保证流程公开透明。目前,应付款系统正处于试运行阶段,通过系统的升级完善、人员熟练操作,物资供应段将尽快运用此系统投入到日常工作中去。

4 铁路工程项目物资管理工作流程

4.1 施工准备阶段。在物资分类管理模式下,各单位一律推行ABC“归口”管理模式。每年初,由物资部参考各类物资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将工程物资细分成A、B、C三类,并以通知的形式将分类细则下达给各项目部;A、B类物资由物资部进行市场调研、供方评价。临时组建项目部物资科时,由物资部科长牵头,从企业内部选拔业务素质优秀的员工进入科室,所有人员一律由科长直接任命。完工后解散科室,科室内部所有在岗人员回归原职。

4.2 物资采购阶段。在施工建设阶段,由项目部技术部门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和实际工程量统计出物资清单并报送物资科。物资科成员基于公司内部物资管理规程将物资清单分为A类、B类和C类,并将A类物资、B类物资清单报送物资部,物资部根据A、B类物资清单选定合适的供货商,逐项采购,C类物资则跟随施工进度,随用随买。endprint

4.3 物资验收管理阶段。首先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对抽检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供应商进行上报处理,做到产品质量闭环管理。为确保物资安全可靠,公司建立并完善了质量监督文件、监造作业规范、抽检作业规范等资料档案;编写物资质量检测的相关技术标准,建全物资质量信息,分析质量问题。此外,规范项目现场物资的验收流程,项目现场物资实施单位为项目单位,主要对物资的外观、开箱验收情况、到货数量、重量、附件、文件资料等进行验收。后续,公司将严格按照方案、细则,严把物资验收工作,确保物资交货验收合格。

4.4 物资仓储管理阶段。建立物流信息控制中心,实现物流管理的低成本、高效益,提高信息化物流管理水平。控制中心包含以下功能模块:集中控制功能;运输流程管理功能;车、货高度管理功能;仓储管理功能;统计报表管理功能;财务管理功能;客户管理功能;客户查询功能。验收合格的物资一律由物资管理人员建立动态明细账,并入库管理,以防账物之间相互脱节。入库后的物资应该由物资管理人员按照分类管理的办法设统一立标识牌,牌面上明确标示物资的名称、型号、级别、数量、出产厂家和入库日期,以便日后调用和管理。另外,还应该统一建立物资档案,其中包括物资质量证明书、检验记录、技术检验证件、试验资料等,以便准确了解物资的质量变化情况,管理措施是否合理等。对于各种性能不同的物资,结合实际情况对物资进行不同的保管和保养。

4.5 物资消耗阶段。工程所需物资必须经过项目部物资科科长同意后方可出库。物资一经出库,便由现场施工人员负责使用及保管,发现超耗或丢失现象与物资人员无关,重新由项目部物资部门组织进料。

5 结束语

当前,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投资规模和工程量也在不断增加,施工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物资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起着关键性作用,这就需要企业的物资管理人员抓住机遇,不断学习,在施工各个环节做好物资管理工作,为企业节约成本,争取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陈中林.创新铁路建设用钢材采购供应管理[A].2007年中国铁路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J].2007.

[2]秦春平.试论现代管理技术在铁路建筑企业物资管理中的运用[J].经济师,2008(6):205,292.

[3]王李刚.铁路建设项目工程物资管理有关问题的探讨[J].铁道工程学报,2011(6).

[4]王居华.浅谈实现物资管理现代化的途径[J].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10(02).

上一篇:高中大气环境说课稿下一篇:患者跌倒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