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2024-09-26

erp在中国的发展现状(通用10篇)

1.erp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篇一

2014年中国ERP软件行业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分析 智研咨询网讯:

内容提示:国内软件行业高端人才相对有限,特别是既掌握客户所处行业知识背景又掌握软件研发技术的高端技术人才匮乏,软件企业对高端人才争夺较为激烈。

(1)知识产权保护不尽人意

软件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品,软件产品的研发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研发人才和资金。但软件产品复制简单,扩散快,容易盗版,而且,用户对软件服务支付费用的观念尚未形成,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收入。因此,软件企业需要从技术等方面充分考虑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随着国家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大,用户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增强,盗版等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对软件企业的不利影响会逐渐减小。

(2)企业规模相对偏小

近年来,我国软件企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国外大型软件企业相比,企业规模仍然偏小,在经营理念、研发能力和资金实力等方面积累不足,难以进行较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和研发基础环境建设。企业规模相对较小限制了技术能力、服务能力以及企业品牌的提升,不利于国内软件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3)高质量人才供应不足

国内软件行业高端人才相对有限,特别是既掌握客户所处行业知识背景又掌握软件研发技术的高端技术人才匮乏,软件企业对高端人才争夺较为激烈。国外软件企业进入我国后,以良好的薪酬及工作环境吸引了大量高端人才,更加剧了国内软件行业高端人才的竞争。

内容选自智研咨询发布的《2014-2020年中国ERP软件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评估报告》

2.erp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篇二

根据《中国石油信息技术总体规划》的要求,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国石油) 于2006年启动了该规划核心项目企业资源计划 (E n t e r p r i s e Resource Planning, 简称ERP) 系统, 到2010年底基本建设完成。ERP系统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以财务为核心, 以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为基础的企业运营管理信息系统。ERP系统与以往应用系统最本质的区别是:ERP系统是一种系统的、完整的、严格的管理机制, 系统实施以后, 企业全部生产运营管理都将由它根据设定的业务流程统一协调运作, ERP系统成为企业运作的核心系统, 对企业运营起着决定性作用。

如果说ERP系统各基础模块及相应的业务流程构成了系统骨干, 那么企业基础数据是系统内流动不息的血液, 是系统另一个基础构成。企业基础数据主要包括物料主数据、供应商数据、产品主数据、客户数据、企业用户数据等等, 最主要的就是物料主数据。庞大的物料主数据是ERP系统最基本的信息承载者, 是ERP系统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共同载体。生产管理、项目管理、设备维护管理、采购管理、合同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等几乎所有的企业核心业务都是建立在科学、合理、准确的物料信息基础上的。一个成功的ERP项目, 离开了这一基础编码体系是完全不可想像的。

为确保ERP项目的成功实施, 解决企业基础数据一致性、准确性和标准化问题, 在汲取了其他大型企业的ERP系统实施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 中国石油在启动ERP项目同时, 建立了标准化管理子项目《公共数据编码规范》。该规范独立于ERP系统, 自成体系, 其目标是建立中国石油企业范围内统一的物料规范与编码原则, 形成完整的物料数据标准, 通过该标准的推广和执行, 最终实现在中国石油企业范围内物料主数据的一致性, 使物料主数据成为中国石油的企业资产, 支持企业的管理要求和各个信息系统的使用要求, 达到公共数据管理的最终目的。该规范的主体依据则是《石油工业物资分类与编码SY/T5497-2000标准》。

二、《石油工业物资分类与编码SY/T5497-2000标准》

《石油工业物资分类与编码SY/T5497-2000标准》 (以下简称:S Y/T5497-2000标准) 是由中国石油提出的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该标准从统一采购的业务管理角度对物资进行分类, 涵盖了整个中国石油企业经营管理范围内的几乎所有物料 (如设备、产品、原材料、备品备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 规定了对应的物资分类与代码, 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物资流通全过程;也适用于生产和工程项目的设计、计划、统计、财务核算, 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管理系统和相关的业务流程。

该行业标准对物资的命名以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依据, 直观、简短、规范、唯一地表示被命名的对象, 并能区分任何两种不同物资。对物资的分类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唯一性、适用性和可扩充性, 以物资的自然属性作为分类依据, 同时兼顾行业管理的需要, 将石油工业物资划分为60个大类, 将物资代码设定为5层18位等长数字码结构。该行业标准于2001年6月1日实施, 于2002年基本建成物资分类与编码核心数据库, 后于2003年、2006年、2010年进一步完善。随着ERP项目的全面推进, 这一标准正在被继续补充和完善中。SY/T5497-2000标准已经成为ERP系统物资主数据的基本依据。

三、SY/T5497-2000标准的不足

物料信息涉及到企业运营的各个领域, 通过对物料主数据的整理和编制, 建立全面、科学、完善的物料数据库, 要求编制者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以及实际应用经验。这是一个需要各领域、各专业的科技人员全面参与和支持的重大工程。由于中国石油物资分类编码着重考虑编码的通用性和复用性, 各类物资编码由不同专业人员建立, 分类标准、编制方式标准存在差异, 其中少部分物资编码信息背离了工作实际, 给实际物资管理、使用带来很大困扰。这类原生问题直接带入到ERP项目中, 形成负面因素。

根据几年来的使用情况, 我们认为该物资编码体系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

1、部分物资类别设置、划分背离生产实际, 缺乏科学性, 给物资管理系统的应用带来困难。

例如设备和零配件分类相互交错, 难以区分, 导致设备管理和配件管理业务交叉, 在开展具体业务出现混乱, 在软件系统中难以实现明晰的职责划分。比如, 在炼化设备中很多过滤器、油水分离器都属于独立大型设备, 与普通的过滤器和油水分离器性质完全不同, 但在分类中划归配件类, 与普通过滤器、分离器混在一起, 难以划分和管理;再如真空转鼓滤机应在设备类中单独列出;自动切水器 (49050412炼化专用设备配件) 应划入23大类 (炼化专用设备) 等等。

2、在对具体物资编码时, 部分物资的

重要属性缺失, 直接导致不同的物资只能采用同一编码, 即多物一码问题, 给业务实施造成极大的混乱和漏洞, 这样的根本问题在物资管理系统应用中无法解决。

比如, 很多炼化零配件只简单根据规格、材质来编码, 而没有考虑其他特别重要的制造因素如产品标准等。不同的产品标准如美标、国标、化工部标准、石油标准生产加工要求完全不同, 差价很大。不同标准生产出来的相同规格、材质的东西, 完全是不同的物资, 现在编码规则却只能使用同一个代码, 造成的混乱显而易见。

3、在对部分物资没有按照通用的规则

进行描述, 在具体业务实施中造成概念混乱, 与业务相关单位难以沟通, 进行业务处理时容易发生歧义。

比如, 设备中的各类容器, 在编码要求中有容积描述要求, 但在实际相关业务中基本都是采用具体的物理尺寸描述, 没有采用容积描述的, 这对实际应用造成困扰。又如, 部分描述没有采用标准的工程计量单位, 将毫米与米混用, 造成计量混乱。

4、基本的物资描述信息主要有三部分

组成:物资名称、规格型号、计量单位, 其中计量单位是非常重要的信息。该标准中确定的部分物资的计量单位与实际应用相差较大, 无法使用。比如01类冶金材料铸铁管、03类钢材、410201类钢焊丝均以“t”为单位, 42类紧固件大部分以“百件”为单位, 这类计量单位适用于集团大批量采购, 但在实际生产中更常用“kg”、“件”等, 这类差异给实际业务带来很多难题。而且随着编码规模的拓展, 又出现了同类物资计量单位不一, 如“t”与“kg”并用, 给实际应用造成混乱。

5、部分物资因为依据不同侧重点的专

业描述具有多个不同的物资名称, 结果出现在不同的物资分类中, 造成同一物资重复编码, 即出现一物多码现象, 这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6、该物资分类编码重视、强调编码的

通用性和普适性, 但是对于专用设备来说, 强调这一原则就没有实际意义, 反而会给实际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效果。

专用设备不具有通用性, 其编码名称也不应具有通用性, 所以应该认同其名称专用性。专用设备使用了通用名称在实际应用将难以与通用设备区分。目前炼化设备的具体名称多数采用非常概括的分类名, 比如栅板塔、平板式换热器等等, 这种通用名称在采购计划、采购合同、付款发票、财务管理、设备管理等一系列具体业务中, 定义不清, 歧义极大, 无法明确区分, 不但会造成内部管理上的困难, 而且在与外部供货单位的业务中形成很大的法律风险。

在实际业务中, 物资采购合同、增值税发票凭证等通常采用专用设备的专用名称, 以明确责任与权利, 但是如果在物资分类编码中没有此类专用名称, 而均使用通用名称, 那么由大型管理系统如ERP系统自动生成的合同和相关票据也只能出现通用名称, 在与外部单位开展业务时一旦出现问题, 由于物资名称模糊, 所指不明, 将直接导致本公司处于不利境地, 造成很大业务风险。

因此建议, 在专用设备方面根据分类原则确定所属类别, 在具体命名上允许采用实际的专用设备名称, 甚至可以注明使用单位。这样, 自然可以避免命名歧义和可能的外部风险, 同时更加便于中国石油统一的物资管理。

四、SY/T5497-2000标准在ERP系统中应用的问题

标准化管理子项目《公共数据编码规范》与E RP项目同时建立, 并在E RP系统中得到了全面的贯彻, ERP系统的物料编码问题, 集中体现在《公共数据编码规范》中。

《公共数据编码规范》根据整个中国石油企业范围内不同业务板块对物料管理要求的差异, 以及采购、生产和经营部门对物料管理的侧重点不同等因素的影响, 物料存在多套分类体系的现状, 协调中国石油相关的业务部门以及各个信息系统项目组, 对物料作了重新规划和分类。

该规范规定了所有生产及非生产性物料产品的类型、编码区间、编码和名称等的定义规则与指南, 阐述了物料的属性、属性值、应用规范和维护流程。该规范的主体依据则是SY/T5497-2000标准 (即规范中Z050中国石油物资类物料) 。

1、《公共数据编码规范》物资类物料Z050的编码问题

遵循行业标准, 《公共数据编码规范》中国石油物资Z050的物料主数据分类和编码采用了SY/T5497-2000标准, 但是为了统一多种分类体系的编码标识方式, 灵活处理相应物资分类的调整问题, 该规范对SY/T5497-2000标准中的物资代码结构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造。

该规范将S Y/T5497-2000标准的5层18位等长物资代码结构, 拆分成1层11位等长物资代码和4层8位物料组代码两个部分。其中, 11位等长物资代码代表具体物资, 在系统中直接作为物料编码使用, 但是该代码属于顺序流水码, 不具有任何编码规范含义, 从代码本身得不到任何对应的物料信息。8位物料组代码则完全遵循SY/T5497-2000物资分类标准, 每2位为一层, 共4层, 分别代表大类、中类、小类、品种。在ERP系统各模块的实际运行中, 物料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但是物料组作为单独的一个字段, 并不直接显示在业务流程中。每个11位物资代码唯一对应一个4层8位物料组代码。

这种编码模式在全局上可以统一物料编码标识, 灵活地调整、配置物资分类, 但是广大基层用户无法通过11位流水物资编码直接获得任何物资相关信息, 给编码选用、物资辨识、业务区划、业务处理、财务账目等各类具体业务带来原生性的困难, 特别容易造成业务执行的差错和混乱, 大大降低了编码明晰性、易用性、可用性, 严重阻碍了各类业务在ERP系统中顺利展开。

2、《公共数据编码规范》物资类物料Z050的物料描述问题

《公共数据编码规范》对物料名称也进行相应的调整, 将物料名称和规格型号材质合并组成物料描述, 物料描述的短文本为40个字符, 长文本为80个字符。这种规定基本可以满足不同系统要求。ERP系统标准物料描述采用了40个字符短文本。但实际工作中物料规格型号、材质等相对复杂, 40个字符根本无法满足物料描述的需要, 有时对描述缩编也无法控制在40字符以内, 这使得描述超过40字符的物料无法得到准确的物料名称, 直接造成业务混乱和错误, 这种本源性问题是无法依靠系统设计来解决的。

尽管《公共数据编码规范》统一了物料规范与编码原则, 形成了完整的物料数据标准, 最终实现中国石油企业范围内物料主数据的一致性, 达到了公共数据管理的最终目的。但具体的编码模式以及不同系统对该公共数据编码规范的选用策略, 导致了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新的问题, 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协商解决。

五、结语

中国石油的ERP项目到2010年底将全面投用, 这对SY/T5497-2000标准这一基础性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该标准的完善和优化已经刻不容缓。

SY/T5497-2000标准自从发布以来, 始终处于补充和调整中, 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 也不断地得到解决和纠正, 这种积极主动的态度为该标准体系走向完善和成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更为ERP项目成功实施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石油工业物资分类与编码SY/T5497-2000标准》2000-12-12

3.erp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篇三

探究ERP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应用的途径

招聘管理。人才是推动企业发展进程的主要动力,也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ERP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及时应用,优化了招聘管理体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招聘的流程受到ERP的制约与管理,繁琐的招聘流程达到简化的目标,在这种工作环境下,缓解了应试者以及面试官的工作压力;二是招聘成本受到了管控,使企业走上“低成本”的发展路线;三是ERP的应用为聘用人员的职位分配提供了辅助资料,这样就使人才的潜能充分的发挥出来,协助企业的事业发展。

工资核算。ERP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可以使财务会计人员参照企业各个部门以及工种的性质绘制不同类型的薪资结构与拟定最新的薪酬核算方法;其次它能够与时间管理之间形成关联,此时依据员工出勤的情况以及加班的时数,使员工的薪资核算处于动态化的模式中;另外ERP的应用实现了自动化薪资分配机制,通过采集其他模板的资源,结合企业的标准自动的对薪资的框架做出科学的调整。

工时管理与调整。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采用ERP,可以依据我国的农历日历安排企业的营运时间,同时绘制企业工作人员的作息时间表。ERP在应用时再配合远端考勤系统,就可以轻松的在主系统中完成对员工出勤以及迟到情况的记录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与企业员工的薪酬、奖金相关的数据采集在一起。完成企业运营成本的核算工作以及员工薪酬分配工作。

差旅核算。ERP的应用,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差旅申请、批准、报销全过程管控的目的,此时该系统又借助成本环境的渠道将企业的核算数据顺利的导进财务成本核算的模板中。

ERP的应用使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结构设计工作进一步优化

ERP的引用,使企业人力管理体系在XML技术的配合下,面向Internet环境,采用B/S结构,完善企业人力资源体系的三层结构,即用户层、企业业务服务层、数据资料服务层。这是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结构的初步优化,为使其结构进一步优化,就必须加强对系统框架的设计力度。例如为了方便表达,可以应用计算机逻辑语言,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数据流程图形就可以将该体系的逻辑模型构造元素一一表达出来。综合前文对ERP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我们可以采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去证明在未来发展中ERP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结构起到优化的效果。

从以上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流程图”,我们可以参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结合其发展的需求,在满足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完成对企业人事管理理念的构建工作,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行科学的优化以及调整工作,将其系统划分为八大体系,该体系涉及企业的人事管理,员工培训等内容。

辅助企业在日后的运营中完成人力资源的规划以及决策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重点工作之一,将ERP注入管理工作中可以开发出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这种局势下,企业员工的信息资料能够完整的整合到管理系统中,此时的ERP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能够为不同的员工制定、组建、编制不同的发展方案,为企业员工安排适合发展的职位。当然对ERP体系的其他模块进行综合分析时,可以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前期拟定的方案进行模拟试验,例如安排企业员工的在岗适用期,在仿真运行中,最直观的评估图像得到有效的绘制,此时ERP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对人事经理的工作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他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方案的选择工作。除此之外,企业所有员工能够利用ERP系统对营销产品进行精准的分析,并参考分析的数据对企业的运营模式进行有效的控制,此时企业发展的预期目标就有更大的几率去实现。

ERP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对人力资源规划工作提供了一定的辅助作用,完善了企业人员、组织构造的方案,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做出合理的决断。总之,ERP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应用,可以使企业产品的营销模式得到科学的管理和调控,在这种情景下,企业运营的所有程序具备规范的属性,当然与此同时企业实现了“低成本,高收入”的战略目标。其实,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构建使管理的角色发生了扭转,借助ERP体系的自动化,结合企业员工的自助化,同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程序化的配合下,此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现了简易、科学、优化的目的。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注重细节兼顾全局,及时的将ERP体系的管理理念融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此时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就会被高效的构建,当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价值得以实现,同时该系统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

4.erp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篇四

ERP是管理者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一种工具。中国的ERP市场呈现出寡头垄断、中外领导厂商合力主导,存在较高行业壁垒,领导厂商拥有定价的主动权,强者捡回一直强的特点。本文基于对国内外ERP产品性能、产品定位、产品营销三个方面对比分析和中国ERP市场发展的现状分析,对中国ERP企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建议。

ERP是一款针对物流、人流、财流和信息流集成一体化的企业管理软件。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一家11公司预测在未来的信息时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将发生变革,从而提出了ERP这个概念。ERP是管理者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一种工具,但是它不可以取代管理,解决企业的问题也不能依靠ERP,只能依靠管理者自己。中国ERP市场的特征

1.1 市场结构体现寡头特征

2003~2008年,在中国,用友、金蝶、SAP、浪潮四家ERP龙头企业的销售额总和占到整个ERP行业的一半左右。并且随着ERP市场容量的迅速增长,ERP市场的几家领导厂商的阵营却长期保持着稳定。综上分析可见,中国ERP软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直都维持在较高水平,呈现出近似寡头垄断的格局。

1.2 中外领导厂商合力主导中国市场

主导我国ERP市场的厂商前面分析到,既有国内品牌用友和金蝶,也有国际品牌SAP等。长期以来,用友和金蝶—直在国内品牌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SAP等国际品牌也处于我国ERP市场的领先位置。

1.3 ERP市场存在行业壁垒

企业并购和品牌影响力是ERP行业壁垒的形成的重要因素。ERP巨头们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实力,通过企业并购实现自身的规模升级,从而形成较高的市场壁垒。在ERP市场,并购已经成为提高企业规模和市场份额以及加快企业实现产业转型、促进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市场上的中小企业,面对行业巨头强大的资金实力和研发实力,很难与之进行竞争,面临着生存的难题。所以,ERP市场上通过企业并购形成的大巨头直接提高了ERP行业的进入门槛。2009年是ERP本土厂商与国际品牌竞争十分激烈的一年,这一年国内ERP市场上掀起了一股狂热的并购风潮,用友、金蝶等大企业不断加速对ERP行业的中小软件企业进行并购,至今,我国ERP市场上已经完成了多次企业并购。

其次,ERP行业长期积累的品牌美誉度、客户、专业经验也成为市场进入壁垒。高品牌美誉度让很多中小企业很难进入ERP市场,从而形成市场进入壁垒。

1.4 领导厂商拥有定价主动权

ERP领导企业通过加速并购实现了对行业的垄断,从而对价格进行垄断,ERP市场上的领导厂商因此拥有主动定价权,所以ERP领导企业能长期将自身的经营维持在较高的利润水平。由于企业客户对ERP市场的领导企业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他们对ERP行业垄断只能适

从。SAP公司预计在2014年前,公司的软件及相关营业收入将实现翻倍,营运利润率也将至少达到35%。

1.5 强者将会一直强

在未来,ERP市场上的优势企业和劣势企业的分化将会进一步加剧,产业集中度会进一步得到提高。随着国际ERP巨头在中国本土化发展速度加快,本土领导厂商的表现也日益卓越,扩张速度不断加快。在中国,未来的ERP市场将会表现出强者恒强的格局,激烈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一线厂商,二三线的厂商都将会面临生存的难题。国内外ERP企业产品对比

2.1 产品性能方面

与国内产品相比,国外领先厂商的产品功能更加齐全、性能更加优越。SAP的生产制造模块功能十分强大,而且拥有丰富的业务经验和现金业务管理的方法。但是国内品牌的产品更加适合中国企业的业务模式,中国企业在业务模式上的销售返还等业务环节不同于国外企业,在产品性能上,虽然国外产品功能齐全,性能优越,但是国内产品更加能满足企业本土化需求。

2.2 产品定位方面

产品定位方面,国外ERP厂商毫无疑问地占据高端,国内企业把握低端。SAP、ORACLE在中国高端ERP市场占尽了优势,其客户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场的大型企业。然而,用友、金蝶等国内知名厂商的产品定位主要在中小企业的ERP市场。但是随着近年来中国ERP市场的竞争加剧,国外ERP厂商已经开始向低端ERP市场拓展业务,国内的用友等品牌也逐渐在向高端市场扩展。

2.3 产品营销方面

国外ERP厂商的营销策略是凭借在ERP市场的专业优势,锁定重要客户资源。国内ERP厂商的营销策略则是利用自身广泛的用户基础和营销渠道,努力加大用户覆盖面。3 中国ERP市场发展的现状

3.1 中国ERP企业的竞争领域集中在成长型企业

成长型企业在这里是指随着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有管理转型或者业务集团化需求的企业,成长型企业的差异性很大,对ERP系统的二次开发要求比较高。之所以中国ERP企业的竞争领域集中在成长型企业,是因为本土ERP企业具有以下两方面优势。第一是售后服务的支持和网络比国外的企业更有竞争力,供需更适合中国成长型企业客户,于是中国ERP企业在成长型企业客户的竞争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第二是中国本土的ERP企业拥有本土资源的积累优势、沟通优势以及技术开发的后发优势。

3.2 ERP的实施率低

国外厂商提供的ERP实施价格很贵,对中小企业的需求没有足够针对性和售后支持,实施成功率较低。由于本土ERP供应商在用户需求上等各方面更加了解本土国内客户企业,所以本土ERP供应商的成功实施案例比较多,售后服务和产品培训也比较容易实现。

3.3 应用ERP系统的需求逐渐增大

中国ERP实施的成功率较低,但是中小企业经历了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对市场应变的需求会大幅增加,出口型企业与上游的供货商和下游的销售商都相互制约,产品的品质、规格、交货时间上都有要严格的限制。所以,应用ERP系统来协调和计划的资源也变得更加重要。

3.4 制造业是应用ERP的主要行业

在中国,制造业的市场份额在全部ERP市场中占的比例超过50%,据调查,2008年中国生产制造郎心市场规模37.8亿元。在中国生产制造ERP市场中,电子和机械占据最大的比重,分别为23%和17%。

3.5 用户企业满意度不高

虽然产品的成熟度与用户满意度都在提高,但是总体的实施能力在满足客户要求方面仍有欠缺。本土ERP企业的实施也在某程度上影响了用户满意度。中国ERP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4.1 着力打造行业影响力,开发更灵活的软件

本土的中小型ERP企业,只有保证自身在ERP市场上的行业影响力才能保证其即使在被大型ERP企业并购的情况下仍有充分的议价能力。同时,小型ERP厂商应该充分领跑新技术领域,针对中小型企业的实际需求,开发更加灵活的企业管理软件。

4.2 发挥本土化优势,提升企业管理咨询能力

尽管国外ERP厂商在技术和管理方面更具优势,但是中国本土的ERP企业在对中国的本土文化的把握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所以我国本土的ERP企业只要发挥其本土的优势,致力于某些行业,就会实现很大的作为。技术力量是ERP企业进行竞争的最基本能力,随着ERP在我国发展的逐渐成熟,针对ERP实施的管理咨询能力则体现了ERP厂商的竞争能力。

4.3 提高实施成功率,提升企业竞争力

本土ERP企业在ERP市场竞争中存在一个不可忽略的劣势,就是中国本土ERP企业发展历史短,缺乏企业经营、组织、管理、流程等方面的积累,在高端市场竞争力相当有限。

4.4 进一步提升用户满意度

神州数码系统突出强调了缩短制造周期、提高产能利用率、降低制造成本、快速建立有效地生产模式,加上其咨询顾问团队有着较好的口碑,在本土品牌中享有突出的用户满意度。

4.5 做好系统维护与升级

5.当前中国ERP的市场特点与出路 篇五

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对当前的市场需求和变化进行考察。

其一,实践证明,有的国内企业采用自主开发的模式,采用了不成熟的系统,在投入较少的情况下,这种模式的应用效果并不好。虽然,从理论上来讲,自主开发模式最能符合企业对信息系统的要求。因为存在升级和昂贵的集成费用等潜在困难,中型用户越来越远离这种定制的ERP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全球范围内的ERP软件的模式已经有了事实上的行业标准,已经完全成熟,这种商品化和模块化的ERP产品越来越获得用户的青睐。

其二,所有的ERP厂商都在和软件系统的复杂性作斗争,使得缺乏IT资源和人力的中型企业能应用ERP系统。SAP、 PeopleSoft、 Oracle和Baan都在缩短实施周期上做出了切实的进展,国内的很多ERP厂商等也认识到了这一点,这是中型企业实施成功的关键之一。

其三,中国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是比较低的,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利润空间。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从“系统集成”阶段向“应用集成”和“信息集成”等更高级的阶段迈进。也就是说,很多企业经历了购置电脑、构建网络的阶段,跨越了办公自动化的阶段,产生了对ERP等应用软件的巨大需求。

其四,在信息化人员配备方面,企业中既懂管理又对企业信息化有深刻理解的员工越来越多。经过多年的发展,很多企业负责信息化的员工建立起了对大型的、跨越业务领域、跨越地域的企业管理软件系统的概念。而提供ERP咨询和服务的软件商、咨询机构也越来越多。

其五,竞争的加剧使得ERP厂商不得不降低价格,提供针对性的实施方法,缩短ERP软件实施过程,从而使得ERP系统整体拥有成本的下降,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有能力拥有ERP这种过去只有大企业才能用得起的系统。

★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 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 串联词特点与写作技巧

★ 互联网与环境保护信息安全问题研究论文

★ 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作文

★ 浅谈商务英语的特点与翻译

★ 教师职业道德概念与特点

★ 全县粮食企业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 粮食竞聘稿

6.中国ERP软件市场到底有多大 篇六

中国的ERP厂商不是饿死的,而是撑死的”,这是某企业老总对中国ERP厂商发展态势的基本判断。中国ERP软件市场到底有多大......

我们听惯了国产ERP老总们的雄心壮志,所以与其相反的言论更容易引起记者的注意。“中国的ERP厂商不是饿死的,而是撑死的”,这是某企业老总对中国ERP厂商发展态势的基本判断。他的另一个观点是:ERP企业的客户覆盖面积越大,就越难控制。

之所以做出如上两种判断,缘于他所领导的企业主要活跃在江苏一地,其客户群基本上以当地民营企业为主,有人说他安于一地,有人笑他没有野心,但就是这一地就帮他赚了不少钱。他的客户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迫切需要用ERP 帮这些民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他们不需要摆样子、赶潮流,不关心所谓的ERP核心理念,不在意外界轰轰烈烈的关于ERP 是否过时的大讨论,他们都是遭遇了发展的门槛后,才认识了ERP。他们不会轻易投入,而一旦投入,必认真对待,因为必须看到结果,他们期望ERP 帮他们梳理管理方式,以解决民营企业近亲繁殖形成的顽疾。正是因为拥有了大批这样的客户,企业老总刘海青开始担心撑死的问题。

他不争什么业界第一,也不打算过快扩大市场。有人说,这是中国人传统的“小富即安”的思想,必难成大器;而这样的论调似乎也与传遍大江南北的“做大做强国产ERP软件”的呼声不符。记者却认为,这也许是明智之举。正因为他所在的江浙地区拥有上万家民营企业,他们都是借了政策的东风,富了一把,但是,当信息社会以不可阻挡之势到来的时候,他们都或多或少地感觉无所适从。而此时,民营企业家族制管理的通病势必暴露出他们在管理上的软肋,不想死就要改变管理方式、梳理业务流程,而这些正是ERP厂商的机会。这家企业正是抓住了这样的机会,虽然他们的客户中名头很响、规模很大的企业不多,他们所接的单子不是几百万上千万的,但他们同样体现了自身的价值。经过软件参与的企业,当困扰他们的管理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后,经过口耳相传,成功的经验因此不断复制。

虽然这些都是些中小企业,但却是高质量的用户,因为他们不但有真正的.需求,还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软件及其服务的全部潜质。据刘海青说,他去年一年就接纳了七八十家这样的客户,以每家80万元计算,就是6000多万元。因为已经在专有市场上占得了先机,现阶段他们只需在相应区域内扩大已有的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就足够了。因为地域和客户的特殊性,他为后来者设置了进入门槛,先机为他奠定了相当的基础。

值得庆幸的是,他并未因此膨胀,多数人都会借此扛上发展的大棋,将势力拓展到大江南北,而他却害怕自己的胃吃不惯五谷杂粮而导致消化不良。因此我们说,这是一种有节制的发展观。来自计世资讯的报告也恰好印证了这一点,据《中国制造业信息化ERP产业技术发展报告》说:“20,ERP软件提供商表现了大而全、小而专的两种发展趋势。由于行业定制依然是年的主流应用,因此ERP市场总体而言也呈现出诸侯割据的局面,品牌集中度不高。

7.erp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篇七

ERP— (Ente rpris e Re s 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 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 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 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 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 最大化地创造社会对富的要求, 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ERP系统进入企业是必然, 但在具体实施中, 由于系统的庞大和技术的复杂, 它的引进需要一个习、适应过程。本课题在玉溪市中小型企业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 对玉溪市具有一定代表性的38家中小型企业进行了调查, 回收了38份有效数据。从此次调查报告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 玉溪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 已经有70%的企业完成了信息化建设, 但是在这些企业实施ERP建设的时候又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ERP在玉溪的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正确实施的途径等三个大的方面讨论ERP在玉溪实施可行性的问题。下面是我们分析调查报告所得出的数据图表:

注:在上表中, A表示:“没有制定长远规划和实施方案”, B表示“现阶段企业信息化和生产等结合不紧密, 需加强”, C表示“缺乏信息化专业技术和复合型人才”, D表示“资金不足”, 而E表示“缺乏企业信息化培训机制”。

注:在上表中, A表示没有组织;B表示维护人员;C表示管理层;D表示应用人员;E表示部分应用人员。

1 目前玉溪实施ERP的现状与问题

通过上面的图表可以看出, ERP系统在玉溪的实施存在以下四点较为严重的问题:

1.1 缺乏信息化观念和长远的战略规划。

通过分析调查数据看出, 有34%的中小企业缺乏信息化观念和长远的战略规划。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应用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 实施现代化管理的过程。企业信息化作为一个革命, 一个应用现代技术、学习现代科学成功的管理, 其核心在于它的管理科学上。与发达地区的企业相比, 玉溪中小企业还处在一个传统的计划管理体制理念和观念之中, 需要很快接受一种理念, 接受一种科学, 并在管理实践中体验和应用它。然而, 目前许多企业的管理层、员工在理念和管理意识上还没有跟上信息化的要求。

1.2 ERP的集成程度低。

调查发现, 只有13.1%的企业实现了全部管理系统的集成。尽管已经有50%的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 但由于没有后台ERP系统的支持, 使得从电子商务平台上获得的订单不能及时传递到后台ERP系统;同样, 前台的电子商务系统也不能读取ERP系统中有关产品的价格、客户等信息, 造成前后台信息脱节。而在信息化模式下, 可能所有的竞争对手都是在线商家, 一个快速、柔性的交付模式和流畅的后台系统和配送体系将是取胜的关键。

1.3 ERP系统无法满足企业个性化管理的要求。

随着管理理论和IT技术的不断创新、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企业流程也必须随之改变, 目前ERP还不能动态满足企业流程变化的需要, 必须经过艰难的二次开发和实施才能实现。但是调查发现, 玉溪的中小企业几乎没有进行二次开发。

1.4 专业人员的缺乏。

在玉溪的企业中, 有50%的中小企业缺乏ERP专业人才。ERP的实施需要各种人才:管理方面、技术方面、咨询方面等, 而这些人才都是在具体的实施操作过程中培养出来的, 由于ERP实施的长期性和ERP在玉溪的起步较晚, 目前玉溪缺乏大量的ERP人才。

2 改进玉溪企业ERP现状的对策

针对上述ERP系统在玉溪的实施中存在四点问题, 我们提出了下面三点对策, 借此以改善ERP在玉溪的运营现状:

2.1 树立信息化观念和制定长远规划。

信息化是一个渐进、由低到高的投资发展过程, 企业启动信息化必须经过必要的企业信息化需求分析, 作整体规划, 分阶段实行, ERP的实施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它的“上线”不是完成, 而是刚刚开始。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实力, 规划好项目的规模和实施顺序, 以期获得最大程度的商业回报。

2.2 电子商务和ERP互相融合、无缝结合。

ERP主内, 将企业资源进行有效计划和控制, 优化企业资源利用, 对内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实施网络化管理。在实现两者整合时, ERP方面应优先考虑采购生产计划、市场营销、财务等与物流、资金流密切相关的模块;电子商务方面应考虑网站管理网上销售、网上采购和网上资金收付等模块。将企业的个性融入ERP。市场上ERP软件几乎都是大同小异的, ERP系统的二次开发是十分关键的, 企业在实施ERP的时候, 应该注重二次开发。

2.3 培养顶尖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

选定软件之后, 对未来即将参与的人员进行洗脑, 对使用者进行教育训练。一个合格的ERP实施顾问从知识层面讲, 必须有财务知识、计算机知识和管理知识;从经验上看, 要有一定的企业管理实践, 了解企业管理的整个过程;从技能上, 要求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按照这些要求对人员进行培养和挑选。

3 玉溪实施ERP的未来展望

随着信息技术、管理软件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加之管理技术与管理思想的进一步融合, ERP在玉溪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未来的ERP将会具有更好的适应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以及更强的功能。综合考察, 未来的ERP在玉溪将会沿着以下趋势进一步发展:

3.1 与先进的管理思想进一步交融, 增强其适应性。

未来的ERP将会在继承当前ERP管理思想的基础上, 不断吸纳最新的先进管理思想或模式。此外, 应与不同经济基础的管理模式相适应, 例如针对玉溪这样未完成工业化的城市, 应当采用针对性较强的改进型ERP管理模式。

3.2 运用各种前沿技术, 迅速向网络化、互联网办公模式靠拢。

基于Internet的ERP将融合最新的企业管理理念及Internet技术, 在全新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上, 基于Web的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资源、客户管理、营销管理、跨企业物流网络管理、代理商和分销商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等, 使企业发展企业文化、建立知识管理体系成为可能。

3.3 ERP向智能信息处理转变。

随着ERP系统从管理执行层向管理决策层的渗透, ERP将通过集成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和联机分析处理OLAP、商务智能、决策支持等加强对企业知识的管理功能, 把企业高层领导从规模庞大的数据中解脱出来, 构成集综合查询、报表和OLAP为一体的智能决策信息系统, 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对各种特殊情况, 寻找一种最佳的方案进行宏观决策和经营策略, 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力和现场管理ERP系统的智能化功能应包括智能化业务过滤和处理功能、智能化计划优化功能、智能化数据分析功能等。

4 结论

ERP的成功实施确实能使企业在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效率和管理水平方面得到长足进步, 并因此而获得可持续发展动力, 在竞争中获得先机。但是, ERP毕竟只是工具而不是什么仙丹, 不可能在实施了ERP之后马上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企业必须在这方面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 尽管建设ERP系统可能会给企业的资金带来紧张。但是, 只要有科学的态度和长远眼光, 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注意一些敏感问题, ERP一定可以使管理者适时做出最好的决策, 有效地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 为公司获取丰厚的利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金蝶K/3标准财务培训教材》.金蝶软件 (中国) 有限公司.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

8.ERP标准中国造 篇八

“我非常高兴在上海举办第一届d-code,这是非常重要的事件,也是SAP中国研究院的里程碑。”史维学用不太稳定的嗓音向着台下的几千名中国开发者和合作伙伴致欢迎词。让他如此紧张又推崇备至的d-code大会,曾经是SAP公司面向外部开发者、客户以及合作伙伴的TechEd技术大会,因为增加了内部开发人员(DKOM)以及IT大学生(Techuniversity)的参与,因此在今年取了一个全新的名字——SAP d-code。

SAP中国的“零距离”

无论名字叫什么,SAP试图在这一场活动中将其在中国生态系统中所有开发者“一网打尽”的意图显露无遗。

除了沿袭TechEd多年的精髓,由SAP全球的顶尖技术专家带来的一场场高质量的技术讲座和实践操作课程外,今年SAP d-code大会在交流模式上也推陈出新,“研发者与客户伙伴计划”( Developer to Customer Buddy Program) 就很好地实现了“研发与客户零距离”的理念,超过200位SAP的技术骨干及研发人员,现场辅助客户更好地完成实践操作课程,同时通过客户圆桌论坛、专家小组讨论及Inno-Jam竞赛等多种方式,最大限度从研发端解决客户的问题。

与之呼应的是,此次落地承办d-code中国站的SAP中国研究院在2013年初提出了“转型”的战略思想,并相应地推出了“零距离”计划——零距离与客户互动、零距离与生态体系互动、零距离和员工互动以及零距离和内部其他部门(销售和支持部门)互动,最后以创新为主导。d-code大会中国站的各种设置,也属于这一理念的延伸。

随着中国本土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业务流程的完善,中国企业对产品的要求逐年提高,需要更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去年,SAP中国研究院主导开发了针对中国客户或以中国市场为主的三大产品:针对中国客户的新财务解决方案、SAP Anywhere和现金和流动性管理套装中国版本。其中,“新财务解决方案”是以中国的客户需求出发的一套财务软件,不光在人机互动界面做了改进,在商务流程上也充分融合了中国财务制度的需求,一经推出不仅在中国颇受欢迎,包括俄罗斯、巴西等金砖国家的客户也纷纷提出使用需求;针对小型企业移动运营的SAP Anywhere在去年10月发布后,同样在其他国家获得强烈反响。近期中国研究院又在Anywhere上植入智能手机上普遍使用的微信功能,与中国本土互联网公司零距离联合创新。

“10年前跨国公司来到中国, 把公司的产品本地化,中国客户可能会接受。但如果现在继续这样做,这家公司的中国战略肯定存在极大缺陷。我们要通盘考虑中国客户的需求,以此为研发基础,充分发挥中国研究院的创新能力,同时借助全球研发体系的力量,引入最佳业务实践,做出更好、更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然后再反向推到全球其他市场。”SAP高级副总裁、SAP中国研究院院长李瑞成博士表示,这种“反向创新”将是SAP中国研究院未来数年的战略方向,也是公司提出立足中国,创新中国,影响世界的一个基本目标。

脱胎于德国制造的ERP正在逐渐融入中国制造的精华。李瑞成表示,20年前SAP基本以德国和美国客户的需求作为产品标准,而现在中国制造企业的需求正在成为ERP的标准需求。“能够将成本与质量兼顾得这么好,这里面一定有中国制造企业的管理精华,毫无疑问。” 据李瑞成透露,一支中国制造业解决方案的研发团队目前已经在中国研究院组建完毕。这支国际化的顶尖技术队伍将开发符合中国制造业标准需求的解决方案,并推广到全球。

发力快速增长的“金砖四国”

SAP全球高级副总裁、SAP全球研发网络总裁、快速增长战略市场总裁柯曼 (Clas Neumann) 在掌管全球研发体系的同时,还负责SAP“快速增长战略市场”的工作。在他看来,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这些市场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与其把快速发展市场分散在亚太、南美等区域市场,不如统一作为快速增长战略市场看待,寻找这些市场的共同点。

SAP定义的快速增长战略市场,是指业务增长速度高出平均水平两倍的市场。管理这样的高增长市场往往令人兴奋又疲惫,柯曼除了操心当地人才招募、员工流失外,还要在长期投入与短期回报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对这些市场必须耐心,具备长期的战略眼光。因为在这些市场的投入不可能立竿见影,不能期望在几个季度内就能有回报。”

在中国经营的德国企业很多,包括西门子等都已经是“百年老店”,进入中国的时间就有100多年的历史;而SAP进入中国只有短短的20年时间,要在这个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市场取得长期收益,一方面需要长期深耕,另一方面意味着企业的销售周期相对比较长。“如果仅仅把本地市场作为销售产品的市场,而不去融入本地的创新生态圈、进行本地创新的话,很快会被当地竞争对手,甚至在当地进行创新的跨国企业超越。”柯曼开玩笑说,如果有什么原因让他晚上难以入眠,那就是本地创新。 对他来说,以中国市场需求为基础的本地创新是坚定不移的战略方向,也是确保SAP能继续领先于竞争对手的唯一方向。

柯曼领导的SAP全球研发体系包括14家研究院,其中最大规模的有四个:德国总部、美国、印度以及中国。针对快速发展市场,SAP在“金砖四国”的研究院也都颇具规模。中国研究院和印度研究院都是SAP全球四大主要研究院,又同时身处快速发展战略市场,战略地位可见一斑,也最容易被拿出来做对比。

“在印度经常有人问我这个问题——印度研究院和中国研究院有什么区别。首先是一些基本事实,比如SAP印度研究院早于中国研究院5年成立,在经验方面要比中国研究院多5年;在规模上,印度研究院比中国这边大得多。”柯曼说,印度在人才储备方面非常有优势,因为当地IT专业的毕业生众多,SAP如果在当地要做软件测试或者开发的特别项目,一夜之间就可以招募数百名IT员工。SAP印度研究院拥有5000多名员工,但是在整个班加罗尔地区,掌握SAP开发技能的专家能达到25000名。而中国的人才储备问题正在逐渐得到解决。目前,SAP在全国范围内与各大院校紧密合作,期待他们在不久的将来都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

“另一方面,中国潜在的市场规模要比印度大好几倍,并且拥有联想、华为这样覆盖全球的技术合作伙伴。”柯曼说,“从政府支持与投资的方向看,在解决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以及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方面,与SAP有许多契合点,所以中国应该比印度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9.erp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篇九

肖君雄信A091102号

摘要: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加快了制造企业的现代化与信息化的进程。制造业信息化已成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企业资源计划ERP为代表的管理数字化是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特点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重要方面。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加快了制造企业的现代化与信息化的进程。制造业信息化已成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企业资源计划ERP(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为代表的管理数字化是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特点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重要方面。计算机技术与管理科学的结合促进了现代企业管理技术的形成。企业管理涉及企业经营战略、经营目标、组织与文化、制造资源、资金与成本、技术与产品开发、生产计划与控制、供应链与企业协同等方面。现代企业管理技术基于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在资源集成、信息集成、功能集成、过程集成和企业间集成基础上,通过集成化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支持企业全面、合理、系统地管理生产和经营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内外部资源、技术和人员的作用,大幅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作为集成化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是计算机技术与企业管理技术结合的杰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ERP和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等先进技术,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效率和市场竞争能力。

本课题的目的是旨在通过对ERP发展现状的调查和研究,阐述ERP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找出ERP发展存在的问题额疑惑,眺望未来的前景,以及ERP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强调ERP的优越性和必要性

关键字:ERP;ERP发展过程;ERP发展趋势

ERP的发展过程

ERP发展阶段管理思想技术特点

ERP管理思想与技术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变革,从物料需求计划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到制造资源计划MRPII(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再进一步发展到企业资源计划ERP,逐渐成熟。ERP技术大致上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a.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MRP是基于物料库存计划管理的生产管理系统。MRP系统的目标是:围绕所要生产的产品,应当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按照规定的数量得到真正需要的物料;通过按照各种物料真正需要的时间来确定订货与生产日期,以避免造成库存积压。

b.20世纪70年代,MRP经过发展形成了闭环的MRP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MRP基本原理是,将企业产品中的各种物料分为独立物料和相关物料,并按时间段确定不同时期的物料需求;基于产品结构的物料需求组织生产,根据产品完工日期和产品结构规定生产计划;从而解决库存物料订货与组织生产问题。MRP以物料为中心的组织生产模式体现了为顾客服务、按需定产的宗旨,计划统一且可行,并且借助计算机系统实现了对生产的闭环控制。

c.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物料需求计划MRP经过发展和扩充逐步形成了制造资源计划MRP Ⅱ的生产管理方式。在MRP Ⅱ中,包括人工、物料、设备、能源、市场、资金、技术、空间、时间等制造资源都被考虑进来。MRP Ⅱ的基本思想是:基于企业经营目标制定生产计划,围绕物料转化组织制造资源,实现按需要按时进行生产。MRP Ⅱ主要环节涉及:经营规划、销售与运作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与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管理、物料管理(库存管理与采购管理)、产品成本管理、财务管理等。从一定意义上讲,MRP Ⅱ系统实现了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在企业管理方面的集成。由于MRP Ⅱ系统能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一个完整而详尽的计划,可使企业内各部门的活动协调一致,形成一个整体,它能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和效益。

d.20世纪90年代以来,MRPⅡ经过进一步发展完善,形成了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与MRPⅡ相比,ERP除了包括和加强了MRPⅡ各种功能之外,更加面向全球市场,功能更为强大,所管理的企业资源更多,支持混合式生产方式,管理覆盖面更宽,并涉及了企业供应链管理,从企业全局角度进行经营与生产计划,是制造企业的综合的集成经营系统。ERP所采用的计算机技术也更加先进,形成了集成化的企业管理软件系统。

ERP技术特点

ERP也代表了当前集成化企业管理软件系统的最高技术水平。ERP技术及系统特点包括:

(1)ERP更加面向市场,面向经营,面向销售,能够对市场快速响应;它将供应链管理功能包含了进来,强调了供应商、制造商与分销商间的新的伙伴关系;并且支持企业后勤管理。

(2)ERP更强调企业流程与工作流,通过工作流实现企业的人员、财务、制造与分销间的集成,支持企业过程重组。

(3)ERP更多地强调财务,具有较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这使得价值管理概念得以实施,资金流与物流、信息流更加有机地结合。

(4)ERP较多地考虑人因素作为资源在生产经营规划中的作用,也考虑了人的培训成本等。

(5)在生产制造计划中,ERP支持MRP II 与JIT的混合生产管理模式,也支持多种生产方式(离散制造、连续流程制造等)的管理模

式。

(6)ERP采用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如客户/服务器分布式结构、浏览/服务器结构、面向对象技术、软构件技术、多数据库集成、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及辅助工具等等,支持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电子商务、电子数据交换EDI,还能实现不同平台间的互操作。

此外,还有的ERP系统包括了金融投资管理、质量管理、运输管理、项目管理、法规与标准、过程控制等补充功能。这使得企业的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更加有机地集成。它能更好地支持企业经营管理各方面的集成;并将给企业带来更广泛、更长远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应当说,ERP是以ERP管理思想为核心的、以ERP管理软件与相关人机系统为基础的现代企业管理系统。

ERP发展趋势

ERP发展方向

由于ERP代表了当代的先进企业管理模式与技术,并能够解决企业提高整体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问题,近年来ERP系统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随着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ERP的需求日益增加,进一步促进了ERP技术向新一代ERP或后ERP的发展。

推动ERP发展有多种因素:全球化市场的发展与多企业合作经营生产方式的出现使得ERP将支持异地企业运营、异种语言操作和异种货币交易;企业过程重组及协作方式的变化使得ERP支持基于全球范围的可重构过程的供应链及供应网络结构;制造商需要应对新生产与经营方式的灵活性与敏捷性使得ERP也越来越灵活的适应多种生产制造方式的管理模式;越来越多的流程工业企业应用也从另一个方面促进了ERP的发展。计算机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将会为ERP提供越来越灵活与强功能的软硬件平台,多层分布式结构、面向对象技术、中间件技术与INTERNET的发展会使ERP的功能与性能迅速提高。ERP市场的巨大需求大大刺激ERP软件业的快速发展。

未来ERP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是:

A.ERP与客户关系管理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的进一步整合:ERP将更加面向市场和面向顾客,通过基于知识的市场预测、订单处理与生产调度、基于约束调度功能等进一步提高企业在全球化市场环境下更强的优化能力;并进一步与客户关系管理CRM结合,实现市场、销售、服务的一体化,使CRM的前台客户服务与ERP后台处理过程集成,提供客户个性化服务,使企业具有更好的顾客满意度。

B.ERP与电子商务、供应链SCM、协同商务的进一步整合:ERP将面向协同商务(COLLABORATIVE COMMERCE),支持企业与贸易共同体的业务伙伴、客户之间的协作,支持

数字化的业务交互过程;ERP供应链管理功能将进一步加强,并通过电子商务进行企业供需协作,如汽车行业要求 ERP的销售和采购模块支持用电子商务或EDI实现客户或供应商之间的电子订货和销售开单过程;ERP将支持企业面向全球化市场环境,建立供应商、制造商与分销商间基于价值链共享的新伙伴关系,并使企业在协同商务中做到过程优化、计划准确、管理协调。

c.ERP与产品数据管理PDM(Product Data Management)的整合:产品数据管理 PDM将企业中的产品设计和制造全过程的各种信息、产品不同设计阶段的数据和文档组织在统一的环境中。近年来ERP软件商纷纷在ERP系统中纳入了产品数据管理PDM功能或实现与PDM系统的集成,增加了对设计数据、过程、文档的应用和管理,减少了 ERP庞大的数据管理和数据准备工作量,并进一步加强了企业管理系统与CAD、CAM系统的集成,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系统集成度和整体效率。

d.ERP与制造执行系统MES(Manufacturing Executive System)的整合:为了加强ERP对于生产过程的控制能力,ERP将与制造执行系统MES、车间层操作控制系统SFC更紧密的结合,形成实时化的ERP/MES/SFC系统。该趋势在流程工业企业的管控一体化系统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e.ERP与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进一步整合:全面的工作流规则保证与时间相关的业务信息能够自动地在正确时间传送到指定的地点。ERP的工作流管理功能将进一步增强,通过工作流实现企业的人员、财务、制造与分销间的集成,并能支持企业经营过程的重组,也使 ERP的功能可以扩展到办公自动化和业务流程控制方面。

f.加强数据仓库和联机分析处理OLAP功能:为了企业高层领导的管理与决策,ERP将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和联机分析处理OLAP等功能集成进来,为用户提供企业级宏观决策的分析工具集。

g.ERP系统动态可重构性:为了适应企业的过程重组和业务变化,人们越来越多地强调ERP软件系统的动态可重构性。为此,ERP系统动态建模工具、系统快速配置工具、系统界面封装技术、软构件技术等均被采用。ERP系统也引入了新的模块化软件、业务应用程序接口、逐个更新模块增强系统等概念,ERP的功能组件被分割成更细的构件以便进行系统动态重构。

h.ERP软件系统实现技术和集成技术:ERP将以客户/服务器、浏览器/服务器分布式结构、多数据库集成与数据仓库、XML、面向对象方法和Internet/Extranet、软构件与中间件技术等为软件实现核心技术,并采用EAI应用服务器、XML等作为ERP系统的集成平台与技术。

ERP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最终将促进基于Internet/Extranet的支持全球化企业合作与敏捷虚拟企业运营的集成化经营管理系统的产生和不断发展。

结论

ERP 系统从60 年代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很多商品化产品,各大厂商及一些专门机构对ERP 系统的研究不断取得辉煌成果。然而,ERP 系统所涉及的管理和技术领域始终有着无数具有挑战性的难题。

在ERP系统方面全面采用基于CORBA 的组件对象结构,对目前为止尚未完成的功能进一步投入设计开发,这将是以后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ERP 关键技术方面还有许多需要继续研究的工作,如ERP 系统如何更好实现与企业其它信息系统集成,在彻底整合对象数据和关系数据方面做到真正适用易用;在车间调度算法研究方面,除了计算速度外还应该考虑更为优化的算法;数据仓库与人工智能的应用,进一步系统的研究工作还有待更多的努力;Internet 应用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EDI、电子商务等与ERP 系统的集成应用要求ERP 系统具备更好的开放和标准化接口;在ERP 软件应用方面,如何采用更好的实施方案,以推动企业成功应用ERP系统,这是一项艰巨的工程。

[外文期刊] C.WANGL.XUX.LIUX.QI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EISCI2005 18

10.浅析主题酒店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篇十

主题酒店又称主题文化酒店,是以酒店所在地最有影响力的区域特征、文化特质为素材设计、建造、装饰、经营和提供服务的酒店。【1】

主题酒店是20世纪后半期引入酒店业的概念,随着酒店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主题酒店的兴起成为一种国际潮流。主题酒店的出现为中国酒店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是中国酒店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本文理清了有关主题酒店的定义及其发展背景,并浅析了主题酒店在中国的发展现状,结合了本学期的酒店参观实习所得,将著名主题酒店与我们的参观酒店---广州翡翠皇冠酒店,进行了比较分析,据此提出我国发展主题酒店的对策。【2】 关键词:中国主题酒店发展现状发展优势问题策略 二研究背景

世界上最早的主题客房是美国加尼福利亚的Madonnaln在1958年率先推出12间主题客房,主题客房面世之后,受到大众欢迎,随后发展成为109问,自此,主题酒店作为一种新兴的酒店模式,突破传统酒店经营方式,以其独特的概念文化吸引客人。这种文化体验迅速被大众认同和追捧,并逐步推广到了全世界。相比起步较早的国外主题酒店发展.我国主题酒店的经营模式还不够成熟,主题酒店目前还局限在酒店业比较发达的几个城市。而且发展步伐也较为缓慢。三主题酒店的内涵,特征与实例

(一)主题酒店的相关概念

主题酒店是指以酒店所在地最有影响力的地域特征、文化特质为素材,设计、建造、装饰、生产和提供服务的酒店,其最大特点是赋予酒店某种主题,并围绕这种主题建设具有全方位差异性的酒店氛围和经营体系,从而营造出一种无法模仿和复制的独特魅力与个性特征,实现提升酒店产品质量和品位的目的。主题酒店是以提供特色服务、具有特定功能和营造特定的文化气氛来吸引顾客,所提供给顾客的已经超越了酒店的基本功能,从有形的建筑设施到无形的服务再到更高层次的文化品位。在国外,主题酒店仅仅是独特概念酒店(Unique Concept Hotels)中的一种。独特概念酒店主要包括主题酒店(Themed Hotel)、设计酒店(Design Hotel)、生活方式酒店(Lifestyle Hotel)、精品酒店(Boutique Hotel)、联合品牌酒店(Co-Branded Hotel)、优质服务酒店(Service Quality Hotel)。

在主题酒店发展的早期,曾提出“主题酒店”也称“特色酒店”就是利用一些元素在建筑风格甚至在经营中体现某一主题的酒店。而从主题酒店的定义看“主题酒店”与“特色酒店”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首先独特性、新颖性、文化性是主题酒店和特色酒店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但主题酒店更加注重主题文化的深度开发,注重相应的环境营造,并且借助环境突出主题的特色,且强调环境全范围的特色化和鲜明化。所以主题酒店一定是特色酒店,但特色酒店不一定是主题酒店,即主题酒店生存和发展的资本是个性化的特色,主题酒店是特色的集中化和系统化,并从酒店的产品、环境、服务、文化等方面整体创新和特色。在《主题酒店》一书中把主题酒店定义为“主题”与“酒店”两者的结合,以文化为主题,以酒店为载体,以旅客的体验为本质。主题酒店是通过一系列围绕一个鲜明主题为吸引标志,向顾客提供住宿、长饮、娱乐活动等所需的场所。【3】

由主题酒店的概念可知主题酒店的类型应当是多种多样的,一般的类型见表1。【4】 表1:主题酒店一般类型

(二)主题酒店的特征 与传统的标准化的酒店比较。主题酒店特征鲜明: l、有突出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主题酒店的灵魂。顾客放弃经营更加成熟的标准化、规范化的传统酒店,转而选择主题酒店,是希望能够获得非同一般的文化体验。文化内涵,是主题酒店的生命力所在。一个设有灵魂的主题酒店,同时又失去了标准化的优势,将难以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足。所以。只有在产品中融入丰富的文化内涵,突出鲜明的个性。才能吸引顾客。主题酒店的文化氛围不仅要体现在酒店的外观设计、建筑风格、装饰等硬件方面,同时,员工制服,服务项目及服务方式等方面也要体现主题内涵,从而营造独一无二的酒店文化。2、有明显的市场分隔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顾客的需求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酒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酒店市场的细分开始精细化。没有一个酒店可以满足所有市场需求,为了满足特定游客的需求,酒店只有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才能在酒店市场中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当酒店产品在技术,管理、服务、或者是价格,销售等方面形成明特征,有利于市场上其他产品时,其独特形象会为公众所熟知,形成明显的市场分隔。主题酒店正是通过在常规产品中引入特定主题文化。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为,从而满足了顾客的求新求异的需求,还提升了酒店自身的品位和竞争力

3、有独特的娱乐体验

随着酒店产品的不断升级。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功能单一,产品雷同的酒店。酒店不再是单纯食宿的场所。还应该是具有特定内涵精神乐园。所以,处于新时期的现代酒店。应该根据顾客的不同需求。力争创新.设计出令消费者有特殊体验的酒店。主题酒店一般注重顾客的参与,酒店整体设计,产品,服务细节都具有突出的主题和文化性,能带给顾客特别的体验。【5】

实例(世界,国内著名的主题酒店VS翡翠皇冠假日酒店)1主题酒店之都——拉斯维加斯

目前世界上的主题酒店以美国的“赌城”拉斯维加斯最为集中和著名。拉斯维加斯是酒店之都,更是主题酒店之都,柏列吉欧酒店——模仿意大利北部同名小镇的景观建成,有3000个房间。店前有一个30000多平方米的人工湖,喷泉高达72米,水池舞台纵深8米,经常表演水中舞蹈和特技魔术。金字塔酒店——以埃及金字塔为主题,外形是人面狮身像,有4407 个客房,是世界上第三大度假酒店,第四大金字塔。

2北极圈冰雕酒店

北极圈冰雕酒店这个位于瑞典的ice hotel在北极圈向北大约200公里左右的地方。其室内外都是用冰块建造而成的。在这个冰冷的环境中,设计师将每一处都进行了艺术加工,无论是屋顶的冰雕、还是用冰打造的椅子和床,所到之处,让冰的艺术魅力寒冷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相信每一个来到此处的人,都会忍住寒冷,在这里住上几天,感受冰的艺术魅力。3盐巴旅馆盐巴旅馆在南美洲玻利维亚西部一望无际的盐田里,有一家世界上独一无二全用盐巴建成的旅馆。除了四周的墙壁,就连屋顶、床铺、桌椅及地板等,也都是用盐巴做成的。盐巴旅馆里面的设施一应俱全,设有房间、餐厅、酒吧和舞厅。旅馆还有一条特殊的规定:不可以用舌头舔墙。4北京拉斐特城堡酒店

北京拉斐特城堡酒店是参照法国十大贵族城堡之一的“拉菲特城堡”为模型设计的,再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式的建筑风格。设计强调东西配楼与主城堡协调对应,布局十分巧妙。东西配楼内开设豪华套间和标准间,主楼除大型宴会厅外,地下室还设有酒文化博物馆、品酒屋、酒吧、酒窖。拉斐特城堡酒店是会议、旅游及休闲的首选之处。5翡翠皇冠假日酒店

翡翠皇冠假日酒店是洲际酒店集团旗下的会展型商务五星级酒店品牌,酒店以绿色环保为建造宗旨,拥有406间舒适优雅的客房,面积均在45平方米以上,所有客房外皆有独立阳台,可从不同角度眺望山景。酒店内格调精致的ADD泛亚自助餐厅、新派粤菜风情的“香雪楼”中餐厅、荟萃南北风味小吃的“滋味馆”,为您呈现中式、西式美食盛宴。会议设施专业完备,宴会场地超过2,600平方米,无柱式设计的翡翠宴会厅面积达910平方米,另外还有9个颇具特色的多功能厅,可承接不同类型的宴会及会议。我们参观的这家酒店并非是主题酒店的代表,但可以参照主题酒店的风格,做好特色会议主题酒店。

四主题酒店在中国的发展 主题酒店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作为旅游业三大支柱之一的酒店业也蓬勃发展起来。但产品同质化诱发的价格竞争、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和体验旅游的发展等,给国内酒店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挑战。另外,国际知名品牌酒店在国内异军突起,给本土酒店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而主题酒店的出现,为解决国内由于产品同质化引发的价格竞争、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6】

我国主题酒店的划分根据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根据酒店的主题内容和选材不同,我国的主题酒店可以分为自然风光酒店、历史文化酒店、城市特色酒店以及名人文化酒店和传说科幻酒店等。按照发展阶段和层次的不同又分为功能性主题酒店和文化性酒店。目前我国主题酒店的发展现状有以下几个特征: 1区域发展态势良好

在国外,主题酒店的发展较早,发展速度也较快,在运行手段和经营模式上比较成熟,发展势头良好。但是目前在我国主题酒店的发展规模远远没法和外国相比,在区域上还仅仅局限在酒店业比较发达的上海、深圳、北京等地,而在其他城市发展步伐滞后又缓慢。我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主题酒店,是2011年在深圳开业的威尼斯皇冠假日酒店,该酒店是中国首座以威尼斯文化为主题的五星级商务度假酒店。威尼斯酒店受到客户的青睐和酒店业的瞩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主题酒店这个新生事物已经在我国生根、发芽。2将资源或产品作为主题

将资源和产品作为主题的情况是我国主题酒店目前比较普遍的一个现象。例如,很多酒店都有温泉资源,便提出打造温泉主题酒店。而实际上,温泉并不能作为一个酒店主题。温泉是一种资源,以温泉资源为基础建立的温泉度假村,从而形成温泉产品。但资源和产品都不构成主题。主题是一个核心的、内在的东西,需哟啊一系列实体、非实体的形式来表现,即主题需要通过酒店资源和产品来展现,但他们本身不是主题内在的东西。主题酒店的核心是文化,因此,以温泉资源为依托建成温泉产品,而要打造成主题酒店,则需要温泉文化的支撑。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依托温泉文化的主题酒店都一样,因为文化也有多种形式。如广东的御温泉采用综合性的方式,而温泉谷则采用盛唐文化的方式。同理,以生态作为主题的做法也是错误的。生态首先是一个资源,要把它转化成产品,在这个产品的基础上转化成生态文化,才可能真正成为主题。这是极其容易让我们走入误区的地方。3由规模竞争转向文化竞争

目前主题酒店成为很多酒店的新的发展方向,但同时主题的文化定位往往是主题酒店成功与否的关键。主题酒店是实现差异化的一种有效方式,也会是未来酒店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然而,酒店产品的资本沉淀性强,很难转项,一旦失败,后果难以估量,其中的风险不容小觑,所以遵循市场的规律来进行设计和开发,做好事前的评估工作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对主题酒店的文化进行认真的文化定位和主题建设。我国目前的很多主题酒店都存在这种情况,定位不准,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也挫伤了人们建设主题酒店的积极性,不利于我国主题酒店的可持续发展。【7】

(二)主题酒店在中国发展的优势分析 1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富。

我国在主题酒店开发上的资源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主题酒店,也称特色酒店,就是利用一些文化元素在建筑风格甚至在经营中体现某一主题的酒店。历史、文化、城市、自然、神话童话故事等都可成为酒店借以发挥的主题。我国作为历史地理资源丰富的文化大国在以上几方面的资源为国内开发主题酒店创造了有利条件。2主题酒店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

主题酒店在国外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发展经验和发展模式,而在我国,主题酒店目前仅限在酒店业比较发达的一线城市,这说明主题酒店在我国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截至2008年末,我国共有星级饭店14099家,酒店的过度建设,设备、产品同质化,服务方式单一已经严重制约了酒店业的发展。而主题酒店的推出作为一种有效的竞争手段,是酒店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途径。

3主题酒店建设步入标准化发展进程

2006年12月8日,国际主题酒店研究会正式创立。创立大会由100余家酒店报名参会。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相关专家、学者、企业家出席,并正式授牌了22家中国主题酒店,出版发行了中国首部主题酒店类专著《主题酒店》。创立大会通过了《主题酒店开发、运营与服务标准》,这标志着国内主题酒店建设步入标准化进程。【8】

(三)主题酒店在中国发展出现的问题 主题酒店建设缺乏核心内涵

主题酒店的产品和服务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就是其核心内涵,是一般酒店的基本功能以及社会功能在内涵以及外延方面的文化性延伸。所以,主题酒店从设计风格、建设类型、装修特色到管理理念、服务质量等方面都必须凸显独具特色的核心内涵,以便形成独特的主题特色。在酒店的经营中,怎样才能更好地把我主题并充分挖掘主题酒店的文化内涵是建设主题酒店的核心问题。我国不少主题酒店对于支撑酒店主题的环境以及展示的系列性不够重视,比如在选择主题时不注重地域文化特色,在建设产品时缺乏系统性,缩短了主题酒店的生命周期,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杭州的梦幻城堡酒店。2.缺乏明确的主题酒店价值诉求

差异化或个性化是主题酒店的一个重要特征,也就是通过挖掘不同主题文化并加以演绎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市场形象。然而,中国很多主题酒店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忽略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即目标市场的核心价值诉求。大部分中国主题酒店的传统战略思维是,更加关注战胜竞争对手而并不重视怎样为顾客早就更多的价值体验。所以,在中国主题酒店的经营过程中存在片面求新求奇而不注重市场诉求,比如国内的一些便便餐厅之类的主题酒店等,仅仅是为了迎合消费市场的一种猎奇心理,而没有考虑顾客的更深层次的价值需求,无法确保这类主题酒店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问题。3.投资大、定位偏差,市场难保证。主题酒店占地面积大,所以目前我国的主题酒店一般都建在地价比较便宜的城市近郊,定位于度假酒店。但主题酒店一般投资巨大,深圳的威尼斯酒店投资达4亿多元,已经“流产”的杭州梦幻城堡酒店预计投资15亿元。如此大的投资,定位于度假旅游市场很难实现盈利,甚至连回收成本都成问题。而且主题酒店日常经营中维护费用很高,同时度假客人又有很强的季节性,只靠度假收入酒店根本无法生存。4.过分依赖“主题”。

由于主题酒店在营业初始市场中无人或很少有人竞争,所以往往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一般酒店在经营5年后都会对硬件进行改造对软件进行调整,更不用说以“主题”为灵魂的主题酒店了。一个酒店如果长期在硬件和软件方面一成不变,仅依靠初始的“主题”来吸引游客,它会很快陷入困境。【9】 主题酒店与特色酒店混为一谈。

由于起步较早的主题酒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所以很多传统酒店纷纷向主题酒店转型,一些新的酒店也有很多定位于主题酒店。这时,一些将主题酒店与特色酒店划等号的现象凸显出来。一时间各类“主题酒店”遍布全国,但仅仅具有一定主题特色的酒店智能算是特色酒店,只是拥有主题酒店相关的表面特征。主题酒店体现的不仅仅是外观设计、装修,重点是服务是酒店的文化。【10】 五我国主题酒店发展策略 1做好市场定位。

目前,我国高档酒店客源主要是商务和会议客人,以上海五星级酒店为例,2002年五星级酒店的商务客人和会议客人占到总数的70%左右。[5]因此,酒店在选择主题的时候就应当适当偏向于商务会议客人的需求,以他们的需求为向导,投入较大的财力、人力为这些客人做准备。

2结合当地特色,充分利用周边条件。

中国有许多独具特色地方,环境宜人,在这样的地方建造主题酒店就不必过分追求规模,而是应当把当地的特色以主题的形式融入到酒店中来,譬如江南水乡,在江浙一带可以以水乡为主题建主题酒店,并不要求有多么奢华,相反恰恰是要与水乡的环境相适应,古朴、幽静的环境更能吸引人。另外酒店可以就地取材,尽量使酒店与当地的环境相协调,不至于突兀。3酒店要不断创新。酒店的主题一旦确定,就会给人留下固定的映象,久而久之消费者就会对这种特定的环境模式产生厌烦的情绪。所以,酒店应当不断地给自己注入新的活力,去留住回头客,期中包括文化内涵上的创新和酒店软硬件上的创新,在酒店的主题上要不断地延伸,挖掘深的、新的东西,可以结合时代的潮流,适当利用流行元素。4控制数量,合理布局。

控制主题酒店的数量不仅可以使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还能提高酒店的质量,给主题酒店乃至酒店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目前主题酒店的发展还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而中国许多地方都有值得开发的地方,越来越多曾被人忽视的地方也正吸引着大量的游客,那里将会成为旅游胜地,那里的主题酒店定会给人留下特别的印象。4做好宣传,提高酒店知名度。

首先要设计好品牌形象,突出主题,做好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介的宣传,其次可以与当地的旅游结合起来,借助政府的力量,视为旅游产品进行宣传,还可以参加各种会展,有针对性地对商务会议客人进行宣传。主题酒店在中国是新生的,它的发展是一种趋势,其生命力是强大的。中国主题酒店既有成功的例子也有失败的教训,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从中获取经验,使之更符合中国化的需要,不断地提高、完善,中国主题酒店必将在酒店行业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给中国旅游业甚至国民收入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利益。5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主题酒店凭借鲜明的产品特色和准确的目标市场定位逐渐占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成为酒店业发展的新热点,国内主题酒店大量兴建。需要注意,市场需求是不断变化的,顾客对主题酒店产品的喜好受多种因素变化的影响。因此,延长主题酒店生命周期,实 现主题酒店的可持续发展,是主题酒店经营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要想主题酒店持久长远 的发展,投资者就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11】 六参考文献 【1】论主题酒店的发展,宫威,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学院 【2】浅议主题酒店在我国的发展对策,杨远萃,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江西,南昌 330099 【3】主题酒店的发展研究 袁曾鸿,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4】魅力主题酒店[J], 杨俊峰,中国中小企业 ,2006.8:27 【5】我国主题酒店建材探讨,夏华丽,文化空间

【6】浅析国内主题酒店的开发,旅游经济,2007(10)

【7】我国主题酒店的可持续发展,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3)【8】中国主题酒店发展策略研究,中国商报,2010(5)

上一篇:7.30妻想你的个性签名下一篇:个人认证申请需要什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