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就业政策问答

2024-08-18

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就业政策问答(共10篇)

1.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就业政策问答 篇一

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2003年来,市区大中专学校共有毕业生23786名,其中本科生5343名,专科生9372名,中专生9071名。已就业20931名,就业率约88%。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武汉等大中城市、襄樊本地。市区学校本、专科毕业生65%以上,中专毕业生85%以上在东南沿海地区就业。在本市就业人数1682名,仅占毕业生总数的7%。分析原因如下:

1、毕业生自主择业意识增强,通过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用人机制已经形成。人才随着地区需求量而流动。我市人才市场需求显示,近三年需求本科生4200名,专科生5700名,中专生2800名,共计需求12700名,实际接收数不到3000名。而市区大中专学校实有毕业生23786名,由于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必然有一部分毕业生外流。

2、我市不少用人单位特别是民营企业提供的待遇偏低,用工不规范,岗位不稳定,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不大。调查问卷提供的6个工作性质单位,毕业生选择民营企业占17%。而襄樊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已就业的1169名毕业生中,在中小民营企业工作的780名,占45.14%。这说明毕业生的期望值与社会的实际需要存在不小的差距。也存在民营企业刚起步,用工不签订劳动合同,不为毕业生办理各种社会保险,少数企业随意解雇毕业生,使毕业生不愿到民营企业工作。

3、东南沿海地区人才需求持续旺盛,毕业生在这些地区能够找到工作岗位,同时能够获得较高的工资待遇。中专毕业生月工资收入一般在800元以上,工作几年后,月工资收入最高可达4000元左右,对大中专毕业生吸引力较大。调查问卷提供的8个就业地区,毕业生选择外地大城市最多,占38%;其次是东

南沿海地区,占31%;襄樊市区居第三位,占24%;本市所辖县市所占比例最少,仅占2%。

4、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和各大中专院校积极拓展毕业生就业门路。市区8所大中专院校都在东南沿海地区设置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站或办事处。各学校还积极加强同用人单位的合作关系,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调整教学计划,促进了毕业生就业。

5、市区学校有近三分之一毕业生属外地生源,不少毕业生回原籍就业。用人单位招聘意愿下观望情绪浓重

调查显示:与毕业生就业信心不足相对应,用人单位招聘意愿开始下降,对人员招聘持谨慎和观望态度。受调查用人单位仅有15%确定了2009年的招聘计划和预算,有12%的用人单位表示将随机确定,73%的用人单位表示,观望经济走势,看国家政策情况。

报告认为,我省人才市场出现的招聘萎缩,很大程度是由于用人单位招聘心理变化的反应,对招聘持有的观望和谨慎心态,延后了用人单位的招聘计划,直接影响了毕业生招聘的计划,加剧了毕业生的就业困难。报告指出,随着政府保就业、促发展措施的实施,宏观经济进一步好转,用人单位的观望心理必然会随之改观,进入5月份,将进入用人单位的大规模招聘期。

和实习生抢活干

“看着新的实习生一个个进单位实习,自己的工作却一点眉目都没有,我快急疯了!”在杭州某信息行业工作的韦同学如是说。据韦同学称,他已经实

习了6个多月,他也曾几次向单位要求转正,但单位总说“再看看”。对此,韦同学有很多的无奈,“这样一直拖下来,毕业都1个多月了,我还是实习生。目前又到了暑假,很多在校生都来实习,我不得不面对和这些实习生抢活干。”韦同学甚至有了“打道回府”的念头,他说,“因为工作一直定不下来,户口、身份证等都难以落放,有时想先回镇海,找份稳定的工作,以后再出去打拼。”

“广种没收”

毕业于宁波万里学院的徐同学也在苦恼。因为从开始找工作到现在,投出去的简历都有几百份了,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她说,“我参加了各种招聘会、咨询会、还有网上投简历等,打电话过去问,一直都没有结果。”据了解,目前徐同学每天都上网、看报,尽可能多地搜罗各种求职信息。现在的她,几乎每天都要参加2~3场面试,可依然找不到工作。徐同学说,“我们会尽快给你答复”,这是她求职1个多月来听到过最多的一句话。她表示,能赶在11月份前找到工作是自己最大的心愿,再找不到工作,到时就成了往届生,工作会更难找。

家庭和社会压力

毕业于浙江大学的小李同学刚找到工作,成为康宁医院一名实习配药员。她说,“尽管自己还算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但工作依然难找。因为自己是本地人,又是学这个专业的,因此才被选中。”

“没有工作前,我觉得家庭的压力最大。虽然父母没说什么,但总感觉自己像是吃闲饭的。”她又表示,没有工作前,自己与同学和朋友都没有联系,觉得找不到工作是自己没本事。

专业人士:调整好心态

记者联系了区人才市场,有关人士分析,现在就业形势和往年不同,大中专学生的第一次就业“跳槽”的比较多,这也增加了单位的顾虑,因此在就业前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考察。同时,工作人员表示,在接下去的三四个月,是就业的低潮期。尽管如此,也不是没有机会,他们表示,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应届生,首先在心理上不要过于焦虑,要积极地求职,多留意各类招聘信息。

2.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就业政策问答 篇二

就业指导:让毕业生掌握求职技巧

为了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帮助毕业生规划职业生涯, 了解就业形势, 掌握求职技巧, 提高就业成功率, 2008年初, 该市人事人才部门首先组织了全市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精英和重视人才的企业老总到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大学等高校就毕业生就业指导专题进行巡回讲座, 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切身体会和经验, 用企业老板们招聘人才的标准和眼光, 引导广大毕业生迈出就业的第一步。受众毕业生5000多人, 拉开了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序幕。为了使就业专题讲座日常性, 并更具有现场感, 更贴近毕业生, 从该年6月份开始, 他们把就业指导课堂直接设在人才交流大厅, 坚持每周三场人才招聘专场会都进行讲座。该市人事局局长刘吉斌首先走上讲台, 从全国、全省及该市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 到毕业生应如何转变就业观、应树立怎样的择业观, 再到毕业生就业有哪些渠道和办法等, 为广大毕业生上了一场生动的就业指导课。随后人才中心的20多名业务骨干轮番走上讲台, 紧紧围绕“如何做择业前的准备工作、怎样做职业生涯设计、哪些毕业生应办理人事代理”等毕业生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 赢得了广大毕业生的热烈欢迎。

搭建平台:助毕业生走上就业之路

为了让毕业生走出校门后尽快实现个人的理想, 该市人才交流中心想方设法为毕业生就业铺路搭桥。一是开辟“一站式服务窗口”。对每一名报到求职的毕业生免费发放《毕业生报到须知》、《毕业生就业流程图》等, 使毕业生快捷地办完就业手续。二是搭建人才引进平台。出台了《焦作市引进人才暂行办法》, 建立了每年500万元的人才引进开发专项资金, 并经常组织用人单位到全国重点高等院校引进人才。仅2007年就引进博士生116人, 硕士研究生218人。三是坚持公开招考招聘。该市每年都列出毕业生进机关事业单位专项增人计划, 仅2007年就接收大中专毕业生计划数多达1008人。四是联合大中专院校举办校园招聘会, 分别在焦作大学、体育馆和东方红广场举办了大型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其中豫北地区毕业生就业双选会吸引了北京、深圳、青岛、西安及豫北地区的284家用人单位参会, 提供了4100多个岗位, 进场求职的应往届毕业生达1万人次, 达成就业意向2800人。五是积极组织参加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招聘周活动, 并以2008年9月份全国举办毕业生就业服务月专题活动为契机, 举办18场全市重点项目、新上项目、引进项目、高新技术企业招聘专场会。六是利用每周二、五、六举办固定人才招聘会, 组织部分私营企业参会, 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截至该年9月底, 已举办各类招聘会78场, 参会单位1300余家, 入场应聘人员43000余人次, 提供就业岗位1.3万个, 达成就业意向6300余人。七是举办网上人才招聘会。先后在网上发布用人单位招聘信息1433条, 毕业生求职信息6325条, 为促进毕业生就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面对面推荐:让特殊群体毕业生尽快就业

3.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就业政策问答 篇三

【关键词】新闻出版;转变观念;积极就业;传统

1.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就业难的问题仍然是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每年都会有一大批的应届毕业生由于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而待业。那么,究其原因主要有:

(1)1999年至今院校大规模扩招,毕业生越来越多,与就业岗位相比供大于求,使供求关系失衡。

(2)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眼高手低、不能吃苦,不愿意去基层和企业就业。

(3)毕业生自身的知识水平、能力有限,相对于社会其他人员不具备优势,其结果是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短缺,而一部分应届毕业生又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因此,面对这些情况,应理性看待应届毕业生就业难题,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十分重要。

2.传统就业观念的分析

传统的就业观念主要表现在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在地域、待遇、环境等方面期望过高。

(1)在择业的过程中急功近利,向往着到大城市工作,不愿到小城市、不愿下基层。

(2)倾向于比较稳定、工作氛围相对轻松、工资待遇高的工作。

(3)依赖学校、家庭、社会的思想仍然存在。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一些毕业生还没有完全走出计划经济时代下统包统分的体制思维定势,认为学校、社会、家庭培养了我,给自己安排一份工作是合情合理的。

这些传统的就业观念对当代毕业生的影响很大,也恰恰严重的影响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们的良好印象。因此,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关键是不要让期望与现实相矛盾,毕业生们必须调整就业心态、及时的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就业。

3.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3.1先就业、后择业、再立业

毕业生们应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立业”的观念。毕业就能马上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是非常困难的,应该面对现实、先融入社会再寻求发展,脚踏实地的锻炼自己,等工作一段时间以后,自身的工作经验和能力都有所提高了,这时再考虑重新选择职业也为时不晚。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才是毕业生们最需要具备的心态。

3.2准确定位、放远眼光,不要过分重视工资待遇

大多数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工资待遇如何,没有真正认清自己的能力,没有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就业的问题,而是忽略了一个理想的就业单位是具备能提供培训机会、有职业发展的前景,能将个人的能力得到施展和提高的这样的条件。毕业生们在就业时不能只注重于眼前利益,而应该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个就业机会,将每个就业机会作为提升自己职业素质的途径。

3.3自主就业、勇于创业

自主就业已成为就业的大趋势,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已经完全取消了包分配的就业政策,大中专毕业生要主动将自己推向劳动力市场或用人单位。因此,大中专毕业生应早做准备,不断储备自主择业的本领。只有具备较高的素质、较全面的知识、较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岗位。

“先打工,原始积累,再自主创业,自己当老板。”这仅是一小部分毕业生的想法,绝大多数的毕业生仍然不敢于去尝试。其实,目前国家的宏观政策是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学校也在逐步的重视和鼓励自主创业,社会需要自主创业人才,这不仅可以解决毕业生自身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自主创业是未来就业的一大趋势。在我身边就有一个自主创业的成功案例:我的一个师兄,大学毕业后,他先是选择了到一个印刷企业工作,后来由于积累了很多丰富的工作经验、获得了很多方面的资源,他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公司而选择了自己创业,没有脱离印刷这个行业,目前销售额已达一个亿了。这个成功的例子也告诉了我们毕业生们应该立创业之志,走创业之路,建创业之功,树创业谋职的新观念。

3.4多渠道就业

毕业生在校期间,应该及早做好准备,认真学好专业课程,并广泛猎取各方面的知识,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技术类的学生还应努力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做到一专多能,以便随时选择各种行业和岗位。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行业都可以使自己的才智得以施展。

3.5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要想使学生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学校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学生的就业能力既包括专业知识水平,也包括思想道德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等。因此,对这些能力的培养就要求学校在重视理论学习的同时也要重视实践动手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开设一些有关就业指导类的课程,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来实现培养学生们的综合能力的目的并以各种措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和择业过程中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

3.6学校应该在学生和企业间架起一座桥梁

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对应聘企业的专业岗位知识和企业的基本情况缺乏了解,也是困扰毕业生求职的一个因素。学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相互接触和了解的途径,其结果是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短缺,而一部分应届毕业生又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相互接触,使毕业生更加了解企业,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

综上所述,毕业生们要为自己寻找出路,就业期望值不要过高,自身定位要准确,不要让理想与现实脱节,应该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也应通过多种措施对学生们进行正确的就业指导,使其转變陈旧的就业观念,积极就业!

4.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就业政策问答 篇四

同志们:

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在县人事局、县教委、县编办等单位的精心组织、协调配合下,我县~年师范类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会今天如期在这里召开,这表明我县今年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进入了最重要、最关键的阶段。下面,我就如何搞好此次就业安置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胡锦涛同志在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做好就业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胡锦涛同志的讲话,高度概括了做好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对我县来说,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整个就业工作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其重要意义非同一般。

首先,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直接关系到垫江富民升位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而人才又来源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县属农业县,农村人口多,师资力量不足,这制约了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因此,县委县政府从发展垫江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尽量安置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的决策。希望在座的各位不负所托,在将来的教学岗位上努力工作,成为建设垫江、振兴垫江的生力军,为垫江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其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促进就业、实现就业,是国家的长期战略和政策。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满足了人民群众希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愿望。但是,如果大学毕业生特别是师范类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老百姓巨大的教育投资得不到回报,其望子成龙的愿望就无法实现。就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高等教育的形象。因此,千方百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既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体现,也是讲政治、顾大局的重要体现。

二、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视野,理性的选择合适的学校。

今年我县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安置,主要根据乡镇编制状况和学科需求,重点充实农村中小学,这就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将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可能绝大多数都想进县城学校或到县直属中学,但名额有限,所以,我希望各位同学要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视野,理性的选择合适的学校。其实,不管到哪里,只要你是个人才,都会有足够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

三、简单的介绍一下今年就业安置的原则和方法

本着发展教育、服务垫江的目的,在总结我县过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教学工作实际需要出发,形成了今年的《就业安置方案》。相信大家都已了解了方案的基本内容。

(一)聘用情况:根据县编委的批复,今年我县共聘用师范类毕业生209名。其中协议生62名,非协议生147名。按垫江县引进高校师范类毕业生规定的今年的就业安置方案,协议生和非协议生中的本科生聘用率为100%,而非协议生中的专科生聘用率为95%。

(二)就业安置原则:总的原则是“按需定量,定向定专业报名,统一考试考核,择优录取聘用”。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将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2、优先选聘高学历原则。

3、按事业单位人事改革要求实行聘用合同管理原则。

4、未聘人员自主择业原则。

(三)报考资格确定。需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属~年垫江籍普通高校师范类毕业生(不含协议生);二是在~年7月31日前完善了报到手续的。

(四)考试考核办法

1、考核。考核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成立了考核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二是制定公布《垫江县计划内普通高校师范类毕业生量化考核办法》,为考核提供了依据。三是进行资格审查,进一步确定毕业生的报考资格。四是量化考核。根据《考核办法》和毕业生档案记录情况进行行集中统一考核。考核成绩占师范类毕业生总成绩的60%。

2、考试。考试出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

(1)报名。凡具备报考资格的毕业生,持本人毕业证原件、一寸半身免冠照片5张,于24日下午2:00至25日上午12:00,也就是今天下午2:00开始在垫师学生食堂报名。逾期不报名,视为自动放弃。

(2)报考规定。本科协议生按《需求本科生》中所列专业对口选报志愿,非协议专科生和专业不对口的职教师资本科生要注意:一是限在需求“非协议专科生及职教师资表”中所列专业对口选报志愿;二是未明确专业要求的乡镇学校岗位的自愿选填;三是选报乡镇学校岗位的考生原则上要求报考原生源所在片区学校;四是专科协议生按《就业协议书》约定的条款选报。

(3)考试科目。(1)非协议生:第一科:《教育学》《心理学》共100分;第二科为《综合知识》100分,其中《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义务教育法》和《重庆市义务教育法实施条例》占70%,《时事政治》(~年6月至~年6月)事30%。两科考试时间都为90分钟。考试成绩占考试考核总成绩的40%。

(2)协议生考试单列,考试科目、内容、计分办法与非协议生相同。

(五)参聘资格确定。参聘资格由县人事局确定。办法为:协议生和非协议本科生,在考试考核后取得参聘资格。非协议专科生依据考试考核总成绩和聘用安置比例确定参聘资格。

(六)选聘

与安置。取得参聘资格的毕业生,由县教委选聘安置。选聘安置遵循以原则:一是根据毕业生所填报的志愿顺序和考试考核成绩,由高到低进行选聘安置;二是按志愿未被聘用安置的,根据自愿和成绩对应学校排序安置的原则进行选聘安置;三是按以上原则未安置的,根据成绩高低及对应顺序和学校分类分片排位次序聘用安置。(顺序为:

1、毕业生生源所在地学校;

2、生源地所在片区内学校;三是其它片学校。)四是女生原则上不单独选取聘安置到无女性教职工的村校,如有安置,需安置到交通比较方便的学校。

(七)如何完善聘用手续。选聘安置后,毕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式四份的聘用合同,由县教委审核后,报县人事局鉴证。

四、纪律要求

今年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问题具体复杂,希望在座的毕业生要服从指挥,听从安排,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凡是在这次就业安置工作中有弄虚作假、无理取闹等形为的,一律取消选聘资格。同时,希望我们工作人员严守纪律,公正无私,有违纪违规行为的,一经查出,将严肃处理。

同志们,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祥合的良好氛围,我相信,这次就业安置工作,在在座各位的理解支持下,在各部门密切配合下,一定能取得~成功!

最后,祝各位同学心想事成、事事顺心!

5.中专应届毕业生自我鉴定 篇五

自我鉴定就是把一个时段的个人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自我鉴定可以提升对发现问题的能力,为此要我们做好自我鉴定。那么自我鉴定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专应届毕业生自我鉴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专应届毕业生自我鉴定1

现在还清楚的记得三年前的我是个什么样子。哪时的我已经有了爱面子的想法,每天早上出门前都会洗个头发,让自己看起来干净一些。哪时也会因为自己比其他人矮,没有别人好看而感到自卑。性格也是极其的内向害羞,在课间休息和别人说话,别人女孩子不小心碰我一下手,她自己没什么感觉我倒好,一下脸就红了。现在想想真的是觉得有够好笑的。所以那个时候的我就特别向往那种能够和别人开玩笑啊,在人群里面活跃,能够和女孩子从善如流的人,成为那样的人是当时的我的目标。我经常幻想我要是那样的人该有多好呀,那个时候的我讨厌自己,比谁都比不过,慢慢的我越来越自卑。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都是会长大的,慢慢的我也变成了一个我当初向往的人。但我却更加讨厌社交讨厌和别人讲话了,因为每次都需要耗费脑筋去想话题,去在一群人里面活跃气氛。虽然改变了之后的我认识了很多朋友,但我也会时常感到好累,不止是身体上,还是心灵上的。都说人都会活成自己当初讨厌的样子,我想这句话说得可真对呀。哪时的我向往成为这样的人同时也讨厌这样的人,我现在觉得可能是嫉妒吧,哪时的我嫉妒这种比自己优秀太多的人。所以在来到中专之后我强迫我自己开始改变,我也希望我能够有很多的朋友,事实证明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我确实交到了很多朋友。但现在慢慢的感觉,朋友再多也没什么用,我这些都属于狐朋狗友,交朋友还是要交真心的。能够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朋友,而那种没有意义的社交除了会浪费自己的钱,还会浪费精力。如果有这个时间去看两本书还能开阔自己的眼界。所以我有些后悔我交那么多朋友,有些一有麻烦还会来找。但我从未后悔过我当初的改变,如果当初的我没有强迫自己改变的话,我想现在的我恐怕是个抑郁症患者了。

在这三年里我的性格,脾气都改变了很多,也积攒了一些为人处世的经验,但我也没有以前的自己那么单纯了,我想可能这就是成长吧,在你得到的时候也会失去一些东西。这三年我最后悔的就是没有好好学习,更多的时间花在了交际上,但现在感觉这种交际毫无意义。但没关系,我还年轻,而且现在的我都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我想未来的我一定会变得更加优秀的。

中专应届毕业生自我鉴定2

一转眼我又即将面临毕业这个问题了,在三年前,同学们大部分都去了高中,而我却只能来到中专。我想之所以会这样都是我自己的原因造成了,是当初的我自己不努力学习才会导致,我连一个最基本的普通高中都考不上。如果我在初中的时候在学习上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现在肯定不会是这个样子,现在肯定是在匆忙的备战高考中。但现在即便是在后悔一切也都来不及了,所以我在三年前还没有进入学校之前就决定在这三年里一定要好好的学习,不让自己在后悔第二次。而我也确实没有违背自己的决定,也确实在这三年里,我忍受住了身边人的诱惑,抵抗住了别人对于我的影响,始终把自己的注意全部都放在学习上,没有因为别的事情而影响自己学习。

中专的学习环境真的很差,而且老师的管理也并不严格,只要不犯错基本是随便我们干什么,而在这种地方想要坚持住一直学习说实话挺难的。有可能班上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都在吃东西玩手机聊天,只有你一个人在学习,一开始我还劝说他们一起学习,但他们并不领情,还会觉得你装,大家都来到中专来你还装什么好学生。这种别人的看法一开始对我还有着很大的困扰,因为我发现自己在这里好像没有几个能说话的朋友,我在班级里显得格外的不合群。都后面我也就不在乎这些了,我只要管好自己的学习就行了,事实会证明是谁做错了决定,我相信学习始终是正确的。更何况我学习的还是我们本就需要用到的专业知识,而他们现在一天又一天的混日子等将来一定会后悔自己没有好好学习。虽然我自己也很迷茫,但是也正是因为迷茫我才让自己全心全意的去学习,好让自己在面对机会来临的时候能够一把紧紧的抓住它,而不至于让机会白白的溜走了。

虽然现在的我毕业了,但是越是学习越是感觉到了自己的不足。也幸好我没有放弃学习,我还有继续学习的机会,我决定在考试升上大专去读,而我现在本身就有着一些专业知识,想必会有极大的好处。而读上大专之后还可以升本科,我完全可以用我自己的努力把我曾经犯下的错误弥补回来。我也相信我可以做到的,因为在这三年里我已经拥有了一颗时刻希望学习的心。

中专应届毕业生自我鉴定3

时光匆匆,当还在享受学校美好生活的时候,而两年的中专生活似弹指一挥间,从刚跨入中专时的失落和迷茫,到现在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从容、坦然。我知道,这又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大挑战,角色的转换。这除了有较强的适应力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于中专两年的学习积累和技能的培养。下面就对自己变化做个.两年的努力没有白费,而我也认为无愧于这两年学校的培养和父母的关怀,刚入学时,我曾为身为中专生而懊丧过。但很快,我选择了坦然面对。因为我深信,是金子在任何地方都会发光。所以我确信,中专生的前途也会有光明、辉煌的一天。

通过这两年的学习使我懂得了很多,从那天真幼稚的我,经过那人生的挫折和坎坷,到现在成熟、稳重的我。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不可能存在一帆风顺的事,只有自己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每一个驿站。当然,三年中的我,曾也悲伤过、失落过、苦恼过,这缘由于我的不足和缺陷。但我反省了,这只是上天给予的一种考验,是不能跌倒的。中专生的我们应该善用于扬长避短的方法来促进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能力。

事在人为,很多事情只要自己努力一切都可以改变。这两年的锻炼,给我仅是初步的经验积累,对于迈向社会远远不够的。因此,面对过去,我无怨无悔,来到这里是一种明智的选择;面对现在,我努力拼搏;面对将来,我期待更多的挑战。战胜困难,抓住每一个机遇,相信自己一定会演绎出精彩的一幕。

中专应届毕业生自我鉴定4

作为一名中专毕业生,作为一名XX学校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以及生活情况有良好的鉴定和对自己有足够全面的认知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这个临近毕业的时候,我想要对自己这一段时间中专的学习做出一个良好的自我鉴定。

在这个快要毕业的时候,在这个即将离开的时候,我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这几年的学校生活过去的如此的迅速,以至于自己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要结束了,我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个好的学生,一个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一个父母眼中的好孩子,所以对于我而言,别人家的孩子永远是别人家的,永远和我联系不上,也正是因为这样,我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我也清楚的知道自己作为一名中专生,连普通的高中都没有考上,所以只能在中专学校学习一门能够在以后养活自己的技术,我也清楚的知道自己身上最大的短板就是没有足够坚定的信念,对于自己的日常的学习和平时在学校的学习状态也都不是很好,但是到现在我也一直在客服自己的这种毛病,所以在我一进入学校的大门开始,我就坚定的告诉自己以后一定要做到不让自己后悔,我并没有想着自己需要学习多少的知识,但是我也不希望自己在这几年的学校的生活和学习中做出什么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所幸的是,这几年的学习和生活,让我做到了彻底的问心无愧,现在我也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我也开始有自己的思想和打算。

这几年的校园生活,我一直严于律己,做到不让自己后悔,并且在这属于自己的最后几年的校园生活里,我一直觉得不管怎么样,哪怕自己的学习成绩是那么的不尽人意,自己也应该要学会如何去做人,先学做人然后再学会如何做事,并且再这几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将自己的精力和心思都放在完善自己上面,虽说自己可能对待学习的态度不够端正,但是对于自己的一些思想和三观我做到了相对的正确,也在学校看到了很多关于一些学生走错路,走了弯路的事情,更加坚定的相信自己以后绝不能这样,更是做到让自己足够满意,做正确的时,做不让自己后悔的事。

我也相信在自己的以后的生活中,好的思想觉悟以及良好的生活态度会让我有信心完成所有的难题,更是能够在以后的日子里,做到更加的优秀,更好的完善自己。

中专应届毕业生自我鉴定5

作为一个中专应届的毕业生,经历的这三年中专学习,我从中不仅把自己的选择的专业技能学会了,还养成了自己一些好习惯。在这三年,我体会到做一个中专生也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也从中体验了获得好成绩的喜悦之情。现在就快要毕业了,回想自己在中专学校学习的时光,依然很清晰很美好。

学习上,我对自己在专业方面制定了自己的学习的计划,所以三年时间,我把专业学得很扎实,学校举办的比赛我都积极参加,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打比赛,有时候获得好的名次,有时候没有好的名次,但是把经验累积够了,所以,在临近毕业的我拿到了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奖项。我很满足也很荣幸,亦是感谢老师对我的栽培和我自己一直的努力不放弃,才会有我现在的成就。另外,在学校的时间里还自己看课外书,自主学习,读了无数的名著,积累了不少的书本知识。

生活上,我给自己定制了一个计划表,每天早上和下午都会跑步1000米,不仅锻炼了体能,而且还把运动的能力提高了。学校举办的校运动会,我都有参加,并且拿到好名次。每天的衣着都是干净和整洁的,宿舍的卫生我都会每天打扫,保持它的卫生整洁。公共卫生我很看重,个人的卫生我同样看重,每天的打扮符合学校规定的衣服装饰。平时与同学们都友好相处,互帮互助,能够团结班级同学一起把班级建设的更好。我很热爱自己的生活,任何时候都会保持自身的乐观,也给他人带来好生活态度。

工作上,我在第一个学期的时候就加入了学校的志愿者协会,这三年时间里我参加了无数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大大小小活动都取得圆满的成功。现在的我更是协会的会长,组织成员参加不少的活动,自身也学到不少的东西。从一而终的在这个协会一直坐着自己的工作,没有懈怠过一分,总是努力把这协会的工作做到最好。所以上一届会长毕业之后,这一届的会长就落在我的头上了,我深感压力的同时,也变得更加有责任感了。现在我面临毕业,我也从协会里选取了继承人来把我们协会继续做下去。

中专的学习时光在我临近毕业也将打止,但是我新的生活也马上就要迎来,这一段美好时光我会一直记得。在中专的学习也给我未来工作打下了好的基础,一定不会辜负这一时光的学习。

中专应届毕业生自我鉴定6

一转眼我也从一名刚刚进入学校的学生变成了现在即将踏入社会的上班族。说实话心里并没有因为要离开学校而感到开心,或许以前初中的我还因为初三结束不用读书而会感到开心。但是现在我真的知道了这个社会并没有那么简单,而对于仅仅是中专毕业的我来说非常的困难。而我现在欠缺的也非常的多,最明显的地方或许就是学习上,当然也有着一些好处相对于在普通高中度过三年的学生,我们在中专生活三年的学生或许对于人情世故和这个社会有着更深的了解。也正是因此我不想毕业,我不想离开朝夕相处的同学,不想要去工作经历那些劳累。但是没办法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都是没有办法躲避的问题,我只有去面对。最后我决定还是通过考试去大专在进修一下,让自己有着更大在社会立足的资本。

回顾我这三年的中专生活,用平淡这两个词概括在巧妙不过了。相比于其他同学每天逃课上网,谈恋爱,晚上出去蹦迪,还时不时去外面旅游的生活,我每天按时上课,从不迟到的这种状态显得格格不入。而我也正是因为我的这种状态保持住了自己的学习成绩,甚至补上了自己初中落下的那些知识。人总是会在失去一些东西之后才会感到后悔莫及,而我也是一样的。在初中的时候没觉得学校多好,后面毕业了才知道读书的生活有多好。所以我在假期就决定中专开学之后一定要好好的学习,而不是像初中一样总是逃课上网打游戏。而我也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坚持学习了三年,并且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在生活上我也并没有因为我的成绩好而感到骄傲,也和班上的同学们打成一片,和他们聊天,帮助他们完成作业。而我也慢慢的认识了很多的朋友,也会偶尔和他们一起在假期的时候出去玩,或者去旅行。我自己的性格也在这一路上不断的成长,慢慢的变成了现在这样的模样,不再像以前那样连话都不敢和陌生人说,不敢和陌生人打招呼那样,甚至被女孩子无意碰了一下都会感到害羞了。我想这些都是我的成长,我慢慢的从一个孩子长大成为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成年人了。虽然我的中专生活要结束,马上我也要毕业了,但是未来谁也说不准,我也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加努力的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加的优秀。

中专应届毕业生自我鉴定7

转眼的时间,中专的.三年学习就这么到了毕业的时候了,看着这生活了三年的校园,看着一个个熟悉的面孔,我充满了不舍。这三年的时间,有孜孜不倦学习的满足,也有努力与成绩不对等的苦涩,有挑战困难突破自我的喜悦,也有犯错被老师批评指责的尴尬。或许这三年不算是非常优秀,但绝对算得上是努力,所以我对这三年的学习、生活还是比较认可的。

学习方面,在学校里面,我始终记得自己中考失利时的后悔,我不想要在中专毕业的时候还和初中毕业的时候那样,没有一个很好的结果,所我在中专三年努力改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可以说是洗心革面了,从一个“坏学生”转变为爱学习的好学生。从进入中专学校的第一天,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听老师讲课。所以三年里面我上课听老师讲课,下课自己买辅导书读书,遇到不懂的问题也能够去向老师请教。

生活方面,我不想再让别人对我又不好的看法了,所以在学校里面,我剪去了自己初中时留下来的长发,改变了自己不爱卫生的习惯。我开始变得平和了起来,不在乱发脾气了,能够尊重其他的同学。我尊重学校的每一位老师,我关心班上的每一个朋友,在朋友有需要的时候,我能够积极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还有就是,我知道我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学生,说到就要做到。

思想上面,我觉得这三年我的思想有了很大的改变,初中时的那个叛逆少年已经不在,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能够独立自主的大人,一个能够理解他人的人!在这三年里面,我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同学老师们的帮助,加入了共青团,成为了一名团员。我在思想上约束自己,能够遵守规则,维护规则,弄得帮助他人。

除了这些,我在工作上面也有不少的收获,中专生主要是学技术,所以学校会安排我们出去实训几周。在实训里面我没有轻视,而是努力对待,争取从实训当中学习到技术,所以知识几周的时间,我也收获到了工作需要的努力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现在,我的中专生活就要结束,我马上就是从学生的角色转变成工人,这是一个大的改变,但是我有信心也有能力能够适应好,能够在工作中做好自己。

中专应届毕业生自我鉴定8

之前从未想过自己毕业之后该要干什么,所以也没有什么准备,总是认为自己距离毕业还有着很遥远的距离。但现在不得不感叹一句时间过的是真快,我的中专学习生涯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也即将成为一名在社会上打拼的工作人士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总是觉得时间过的越来越快了,虽然现在要毕业了,但有时候又总感觉自己才刚刚进入学校一样,感觉自己都还是个孩子。但现在已经是一个年满十八岁的成人,也即将走上社会,工作赚钱养活自己了。

在中专的这几年我一直很迷茫,从一开始来到学校的时候就是迷茫的,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怎么样,会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遇见怎么样的人。所以我有时会感到害怕,害怕自己处理不好那些事情,害怕去认识那些新的人,怕自己不能够和别人处理好关系。虽然表面上我是一个还算乐观开朗的人,但我觉得那也都只是为自己披上的一层保护色。我害怕受到伤害,害怕别人看不起我,所以我努力的迎合每个人,讨好身边的人,让自己和别人处理好友情关系。但是时间长久了之后我发现自己好像不喜欢这样,我讨厌帮助别人去做那些我不想去做的事情,但每次别人总是打着友情的旗帜,对我抱着期望的目光,所以我一次次的答应别人,并且在心底暗想下次一定不要答应了。但是我却还是控制不住自己一次次的答应别人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但我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我不希望总是这样。所以我开始试着去拒绝别人,在第一次拒绝别人之后我甚至害怕我他不会生气吧,不会从此就不和我联系了吧。但慢慢的也觉得自己的做法没错,如果因为我拒绝了一次别人之后,别人就消失在了我的身边,哪这种朋友也没有相交的意义。

6.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就业政策问答 篇六

向优秀员工的角色转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金铁现代化设备的更新,金铁对大中专毕业生的需求也不断增大,而如何让大中专应届毕业生从学生向优秀员工的角色转变,尽快成为企业现代化的主力军成为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化过程,是个社会化的过程。刚刚大学毕业,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从大学校园踏入了金昌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这样优秀企业的大门,从一名学生转变为一名企业的员工。心情应该有能在激烈竞争之中找到一份满意工作的激动和兴奋,也有想尽快踏入工作岗位用十几年来的知识积累,为企业为社会发挥贡献、创造职业价值的冲动和豪情,更有刚刚踏入社会,犹如精心饲养的动物放生大自然,进入一片陌生领地的忐忑不安和迷茫。这种激动和兴奋、冲动和豪情、忐忑不安和迷茫,交织在一起,是一种甜蜜,也是一种苦涩。

当然不少大学生从院校步入企业的过程中,除了以上的心情外,在工作中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处事方法脱不了学生气,与企业的要求相差甚远,存在以下许多问题:

一是因为对即将从事的岗位和单位,知之甚少,甚至说一无所知,眼前一片迷茫、心中一团迷雾,深感空有一身学问而无用武之处,犹如狗咬刺猬——无从下手。在激动和兴奋之余,会莫名其妙的油然而生--“我是谁?”“我能做什么?”的困惑与迷茫。

二是对待人处事的方式不适应。在学校里同学们之间可以相互称兄道弟、姐长姐短的,现在呢,对不同职务、不同单位、不同场合的人要有不同的说话方式。

三是对压力的承受不适应。当学生时拒绝承担个人责任,习惯上推下卸,敷衍塞责,做错了事,同学和老师、学校和社会都会比较宽容,可一旦参加了工作,就是一个独立承担责任的人,有什么错误必须要有勇气自己来承担。

四是时间性纪律性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上大学时,不想听的课可以不听,不想参加的活动可以不参加,落下的课程可以在考试前两

周抓紧突击,还不耽误拿奖学金,有时候看哪个同学不顺眼,动不动还想跟他打一架。参加工作后就不一样了,上下班要遵守考勤制度,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得按时完成,不遵守劳动工作纪律,轻者影响考核得分和工资待遇,重者还会受到处分,甚至有解除劳动合同、丢掉工作的风险。

五是对薪酬的不适应。第一次拿工资,我都觉得不好意思,因为在学校里,不管是当学生会干部还是做党支部干部,做事都是没有报酬的。现在想起来,当时的迷茫和苦涩,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大学毕业刚刚参加工作、踏入社会,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缺乏对职业和事业的了解与认知,导致不能正确处理好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

六是存在严重的围城思想和打工心态,盲目感较强,时刻准备跳槽。应届大学生心智还不成熟,跟同事交流过程中,往往会受外界影响,总认为自己所在的岗位、工作环境甚至行业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山望着那山高,公司的月亮不如其他公司的月亮圆,因此,越发对自己目前的状况和工作不满,这主要是因为人们思考问题时的外向型心理,总是认为所有目前的不如意都是企业和他人的错,而没有内向去思考自我,站在社会或企业的角度考虑这些问题,分不清到底是自身的原因还是公司的原因,这样造成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楚,目光短浅、眼高手低、互相攀比,正如俗话说的一样“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当不满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稍不如意就一走了之。

七是存在“天之骄子”得思想,清高孤傲,大学生刚参加工作,被人认可的愿望十分强烈,但刚参加工作,往往会被上级或领导指派做一些简单性、操作性、流程性的工作。就我们金铁来讲,会派我们到基层的基层去轮岗锻炼一年,干一些最基础的工作,甚至说是一些打杂跑腿干卫生的工作。而我们这些应届大学生,曾经都是学校里的高才生或者说是所谓的“天之娇子”,如今却只是一名普通员工,做着简单的工作;这种期望值的落差,让许多应届大学生无所适从,无法安心工作,尤其看到本单位的部分领导干部或者中层干部,无论是学历还是能力上都跟自己无法相比的时候,这种心理的落差更大。这种心理的落差将导致应届大学毕业生心态浮躁,无法看见自己的前途,越加对未来迷茫,感觉自己郁郁不得志,最后走向破罐破摔,甚至跳槽的边缘。

学校是一个同质性比较高的小社会、小群体,人员构成比较单

一,相对比较单纯,而在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都有,与学校相比,社会是一所更大的大学。职场文化和校园文化在时间安排、人际交往、学习方式、评价体系等很多方面都大有不同。因此,当我们在跨出大学的校门、跨入职业的门槛之际,要顺利实现社会化、职业化转变,就要从现在做起,从我们生活、工作、职业发展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向行动化转变。那么,如何尽快实现从学生到优秀员工的角色转变呢?在此有几条建议和方法与大家共享:

第一、要正确定位。大学生不是传说中的“天之骄子”,而是与别人一样的工作者,希望大家放下架子,不要高高在上,不要拈轻怕重,不要好高骛远,要摆脱“精英心态”,甘做“普通劳动者”,要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第二、要学会适应。不要习惯性地像在学校里一样,以对待周围老师和同学的方式与同事、上司、老板相处。千万不要试图去改变别人,而是要学会适应与不同的人和谐相处,求同存异,适者生存。

第三、要控制情绪。要自觉地意识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不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喜怒哀乐全表现出来,更不能随便发脾气,影响工作。

第四、要热情主动。对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来说,我们更要热情、主动、外向,以尽快、尽可能地让上司、同事和周围的人愉快地接受你。这一点不要说大学生不大会考虑,我们很多人即使工作多年,或者终其一生,都不大会去考虑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能使自己的整个人,激励、感染、影响、愉悦身边的人,那将会达到超越职业化的境界。

第五、要不断学习,终生学习,注意社会“无字之书”和技能方面的准备和再学习。大学里学的那些知识不是我们的救命稻草,那些看是丰富渊博的知识根本解决不了工作中的问题、满足不了我们职业发展的需要。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理念,要树立向同事、向上司、向朋友、向社会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党政理论,学习法律法规,学习专业知识和工作方法,来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不断满足你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要。

第六、要时刻反省。要有自省、自知、自觉的意识和理念,时刻注意在为人处事的细节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要学会通过工作和为人处

事来发现自己的不足,使你今后能有针对性地、更加积极主动地弥补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技能,使自己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到集体和团队。要永远记住: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检讨与改进才是成功之母。

第七、要付诸行动。我们要树立在书本和知识之外的另一种学习观念:行动化的学习。社会化、职业化,或者说改变个人习性的最好方法,就是将社会化、职业化的要求落实到日常生活、工作的言谈举止上,通过改变行动来改变自己,顺利实现角色转变。

当然,刚毕业的大学生要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将社会化意识和职业素养体现为态度和行为习惯,不是一日之功,不会一帆风顺、一蹴而就,需要一个积累和准备的过程。多项调查和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职业适应和角色转化期大概需要1-3年的时间。而这1-3年的时间正是你职业生涯中最“青黄不接”的阶段:你既不像毕业时的“单纯”,又不像有四五年资历的那样能“独挡一面”,而是处于“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状态。这个时期,也许是你一生中最痛苦,变化最大,对人生的认识、体会和感悟最多的时期,但往往能够积累到你一生中第一次“从学习迈向工作”时段内宝贵的工作技能和坦然的就业心态。如果大家能顺利通过这个阶段,就将稳步踏入“职业塑造”阶段和“职业开拓”阶段,最后登上“事业成功”这个职业发展的最高阶段,实现你曾经一切的豪言壮语和海誓山盟,达到你的职业发展的巅峰。

7.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就业政策问答 篇七

一、就业形势的特点

首先, 2012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高校不断扩招, 大学毕业生人数骤增。据统计, 从2001年毕业人数的104万, 到2005年的338万人形成鲜明反差就业, 必将成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由于部分地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全球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深化, 使得大学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其次, 中小企业校招萎缩明显, 网络成招聘热门。由于遭受金融风暴的影响, 就业市场整体不景气, 企业裁员风潮不断涌现, 而今年的校园招聘在起动期便寒意阵阵。然而11月了, 有些高校的校园招聘显得冷冷清清, 部分往年的招聘大户和积极分子非但不见了身影, 甚至有企业宣布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退招”风波以家乐福 (中国) 成都家乐福超市宣布取消原定于11月6日在西南财经大学的2008-2009年度的全国校园招聘宣讲会事件伊始, 随后立白集团等企业随后宣布取消校园宣讲会和招聘计划, 并表示将等到2013年有招聘计划后再考虑开展相关招聘活动。这一切都与往年各大企业早早地启动了校园招聘计划和各大高校内也因此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形成鲜明反差。而今年的招聘岗位中网络类尤其是电子商务类岗位的招聘却一枝独秀。受用工费用上涨和房地产成本高居不下的影响, 电子商务中快速消费品市场的发展成为一匹黑马, 苏宁、腾讯易讯、淘宝、京东等一批脍炙人口的电子商务取代了实体的商场和购物中心的许多消费, 随之而来的大量关于网站建设、网站优化、网页美工、网络店铺装饰等职位的需求充分体现在校园招聘和网络招聘中并保持了持续上涨的势头。这必将为IT类专业的高职应届毕业生带来求职的春天。

最后, 企业进一步提高对用工的综合素质要求, 增加对交叉型技能人才的许求。更多企业在选用高职院校的应届毕业生时表示更看重学生的品行操守和职业道德, 同时, 企业表示更希望能找到身具数项技能的求职者。在经济运行态势良好的年份中企业愿意添置的个别闲散岗位, 今年企业则更希望能与专业技术岗位合并, 让员工尤其是专业技术职务的员工来兼任。不仅会做事而且会做人的高职应届毕业生更加受用工市场的欢迎。

严峻的就业形势不仅对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更对高职院校本身的就业工作带来更多挑战和机遇。

二、就业形势的新思路

首先, 学院要更加注重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将职业生涯规划贯穿在整个人生规划之中。学院要始终将学业生涯规划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 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学生人生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 结合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结合学院就业工作平台的建设。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重在计划, 而毕业生则重在对计划具体实施效果的审视、跟进和展望。做学生就业工作的辅导员更应加认真学习历年麦可思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注重宏观数据的分析, 注重就业经验的积累。

其次, 学院要主动走向市场, 合理挖掘企业用工需求, 做好市场经济人才需求和应届毕业生之间的桥梁。具体在向企业推荐学生就业时应注重收集往届系部各专业学生的就业对应岗位与对应公司, 分析岗位具体的工作内容和详细的技能要求, 注重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的提高, 帮助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 使得学生能学以致用, 以专业技术为自身核心竞争力适应职场竞争, 赢得人生第一步。

再次, 学院要重视并大力培养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 重视与用人单位和校外上岗实践学生的沟通互动。通过长期的校企合作, 缩短毕业生的职场适应期, 缩短企业对新员工的技术培训期, 用更新更实用的技能来充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提升学院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默契程度。在向企业输送用工过程中, 注重和企业、学生的互动, 一方面保障学生的利益, 确保学生能从社会实践中加深专业技术技能熟练程度, 确保企业能对学生有效进行管理和约束, 另一方面注重了解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真实需求, 能与社会需求同步甚至领先一步做好专业技术培养的教学工作部署。

最后, 做好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的心理辅导。要让毕业生明白只有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才能尽早适应、踏入社会。其一, 要让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 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 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 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其二, 要让毕业生提高自身素质, 掌握就业主动权, 及早出击战略就业制高点。其三, 要让毕业生懂得自主创业、自力更生, 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 坚决不做“啃老族”, 做新时代的新青年, 脚踏实地, 从小事做起, 一步一个脚印地为自己在职场奋斗赢得筹码和信心。

8.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就业政策问答 篇八

关键词:体育;校园文化;一专多能;就业状况

前言:

随着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高校体育专业的不断扩招,体育类毕业生就业难趋势大幅度的上升,为应届体育类毕业生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对他们在心理,生理,专项技术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校园文化的推进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问题,体育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更是符合了体育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以当前严峻的形势来看,对加强体育生“一专多能”是极其重要的。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以及综合分析等方法对校园文化与“一专多能”的联系和影响进行了探讨。

1.体育院校校园文化

1.1 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时间的教学、生活、娱乐、社会等多方面综合实践所创造出的一种特殊产物,从而形成了一种独有的校园文化形态。同时,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校园文化便形成了一种教育的方式和获得知识的另一种途径。

校园文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1]。物质文化主要是指学校的硬件设施,包括教学楼,活动楼,体育器材,体育场地等。无规矩不成方圆,每个学校都会有学习,教学,作息,管理等规章制度,这也就形成了校园文化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主要是指学校的办学行为和师生员工的各种行为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校风、政风、教风和学风等行为表现。

1.2 体育院校校园文化的特点

校园文化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前辈为后代留下的财富,是历史的沉淀,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体育院校作为一种单科性质,重武轻文的这样一种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与其他综合性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存在一定差距的,更加具有体育院校的一种独特氛围。校园文化是以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为支撑的,而体育院校的校史简短,不像那些拥有浓厚历史底蕴的学校文化传承生生不息,体育院校学生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一方面,体育生好动、活泼,有强健的体魄、良好的身体素质,在体育项目技能上有一定的优势和天赋,另一方面,体育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方面略显不足,而体育院校课程的实践性强,强度负荷较大,较为单一,但是体育院校的体育硬件设施齐全,运动项目技术资源丰富,这在无形中为建立具有体育院校特点的校园文化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学生可以利用空闲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未来的职业需要方面来发展和完善自己。

2.“一专多能”

2.1 “一专多能”的概念

“一专多能”指培养人才既要具有专业知识,又要具有适应社会的多方面工作的能力。一专多能的“专”和“能”都是指与实践教学相对应的技能,“专”指的是专业的核心技能,而“多能”是指与专业相关或临近领域的技能、创新能力与职业基本素质[2]。作为体育院校来讲,“一专多能”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体育专项上的某一个项目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还要求学生去掌握本专业专项之外的其它技能和知识,以完善自己,是自己相对于其它体育生更加具有社会竞争力。成都体育学院陈伟以及闵建教授在《以体为主,体医渗透、体文结合,培养“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中指出“专与能的程度,在运动技术水平、科学理论知识、教学能力、组织能力均有不同的要求。专的项目应达到一级运动员,理论知识、教学能力、组织能力等应有较高水平。能的项目,在技术上应达到三级以上运动水平,其它方面以能胜任中学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为最低标准” [3]。

2.2 体院院校体育生“一专多能”的培养方法

2.2.1 专项技术水平与能力的培养

大学四年的学习,最终要让体育专业学生的专项在毕业之前必须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标准和水平,其它项目均能达到三级水平,学校在四年的学习中要安排培养学生良好的教学训练能力、科研能力、组织竞赛能力以及担任裁判的能力,掌握体育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体育教育基础知识以及体育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此类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良好的教学素质,在教学中要会讲解、示范、分析纠正错误。

2.2.2 其它专业和本专业其它专项技术的培养

结合学校特点和体育院校独特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其它专业和本专业其它专项技术的能力,以成都体育学院为例,成都体育学院是一所“体文结合,体医渗透”特点的体育院校,在成都体育学院运动会上,不仅能看到各种各样不同专项运动员的飒爽英姿,还可以听到来自外语系同学为运动会的全程播报,医学系同学最强硬的后勤保障。结合这样的校园特點,体育院校学生可以结识不同专业的学生,学校在建立一定的活动形式后,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进行一定的了解与认识,对专业上出现的运动项目问题、医学问题、专业英语术语问题以及统计学等问题大家可以进行探讨学习,长此以往,经过四年的积累,整个体育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都会大大提升,知识面也会越来越广。

3.体育院校校园文化与“一专多能”培养对应届毕业生就业影响

3.1 增大就业机率

体育院校学生在校园文化熏陶以及四年来学校方面“一专多能”的培养,让他们在相比于其它院校的体育生具有更大的就业优势,他们不仅掌握坚实的专项基础,还具有其它专项、医学、外语等方面的优势,这样一来他们不会强求专业对口抱着体育专业不放手,反而会更加自信从容夫人选择其它职业,不仅可以在体育事业方面有较大的优势,还可以突破体育专业的局限,对于从事其他职业也占一定的优势,从而提高了应届体育毕业生的就业率,也加深了人们对体育的理解与认识。

3.2 扩大就业渠道

体育院校校园文化与“一专多能”培养的结合提高了体育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可以拓宽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和就业方向,除了体育教师、健身俱乐部教练、体育产业公司员工、社区体育指导员和体育科研人员等职位以外,还可以自主创业,体育作为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体育毕业生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创立自己的公司或培训班,依靠自己的优势特招入一些有体育方面需求的企业。

3.3 丰富教学,提高业务素质

体育院校丰富的校园文化以及“一专多能”的培养无疑对从事教师行业的毕业生来说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一专多能”的体育老师不仅可以提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赢得学生尊重,还利于教师更好的控制课堂,使课堂变得更加活跃,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体育教师不仅仅在体育技能方面能教授学生,还能在保健、营养、运动损伤与康复等等方面教育学生。

4.结论

为适应社会形势和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要求,全面提高和发展体育生的能力,已刻不容缓。因此,体育院校应高度重视培养体育生能力,完善体育生的知识结构,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他们培养成为能适应现代社会的优秀体育教育人才。校园文化与“一专多能”的培养不仅使体育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还能大大提高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作者单位:1.青海师范大学;2.成都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简德平,朱雄.论体育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J].社科纵横,2009,25:185-186.

[2] 王瑾.高职教育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6:22-23.

9.应届中专毕业生的个人自荐信 篇九

尊敬的领导:

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览我的自荐信。我真诚的渴望能加入贵公司,为贵公司的长远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我是XX铁路运输学校20xx届的应届毕业生XXX。这份自荐书或许看起来并不特别,甚至不起眼,却是一个热血青年以他的热忱和心声撰写的!想象中您打开这份自荐书,扫了一眼便会匆匆合上,只因为我是区区一个中专生,在此请您继续看下去,您会发现,我能做到的却不仅仅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中专生所能做到的。

在大学一年级时,通过我的努力竞选为校团委委员,并获得“工作积极分子”称号。二年级上学期我又被评为“铁路局优秀团员”和“XX市优秀学生干部”。这些荣誉更加鼓舞了我爱读书的欲望。由于我为人大方有责任感,被选为班长,同时在此学期获得学校二等奖学金。

三年来,我完成了学校规定的全部课程,具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对计算机常用软件有熟练运用,如VisualFoxPro 6。0、办公自动化软件、网页三剑客、C语言等,还自学了Photoshop。熟练掌握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应用与维护。

此外,我还注意个人的品质修养,在中专三年里,我刻意充实自己,锻炼自己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社会能力,工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在校期间我一直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种活动。在工作中,我不怕吃苦,积极奋进,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我具备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能力,是老师称赞的好学生,是同学的好知己。

请给我一个机会,不管工作多么艰辛,只要组织需要,我定会和同仁一道开拓进取。您得到的不只是一份简单的承诺,而是用智慧和青春写成的打卷!静候你的回音,再一次向您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XX

XXXX年XX月XX日

应届中专毕业生的个人自荐信

尊敬的人事主管:

您好!

我叫王xx,是西安综合职业中专xx级电工电子专业即将毕业的一学生。我从[xx]看到贵公司的招聘信息,我对[xx]一职很感兴趣。三年的社会工作经历,加上在校三年的专业学习和校内外的实践经历可使我胜任该职位的工作。

自20xx年入学以来,一直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校园内外的各项活动,曾担任班长、团支部书记。参加过20xx至20xx美的豆浆机推广,20xx银桥液奶推广活动,仕诺电器西安分销促销活动。

近年来,本人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团队精神,待人诚恳。具有团队精神,待人诚恳。节假日在校外长期做兼职工作,曾在长安医院、头沃尔玛、大润发工作过。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和管理能力。熟悉各种办公软件,熟知plc编程程序指令,有一定的识图和制图能力,熟知各类常用应用文档写作。同时对internet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有效地利用互联网资源。

我相信:用心一定能赢得精彩!

我的人生目标是“在不断的突破中完善自己”。相信我有能力做好每一份工作。诚的希望贵公司能给我这个展现自己和完善自己的机会!过去的不代表将来,相信在今后我会做得更好!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XX

10.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就业政策问答 篇十

关键词:日语专业,就业,中日企业,实证研究

一、前言

根据日本国际交流基金2012年的调查,在中国通过大学教育学习日语人数高达67.9万,占所有日语学习人数的64.9%,其中大部分日语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在当前就业环境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企业对日语专业学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关于此问题的研究,国内可谓是数量可观,中国的研究者多通过以企业为研究对象,调查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从而探讨高校教育的改革,推出相应就业对策。李筱平·范岑提出当前高校培养的专业学生仍无法满足企业对日语人才的能力要求。刘岚同时提出,日语专业学生除专业技能外,还应有他方面的能力体现,如英文、计算机等其他技能的掌握。在日本因无“日语专业”这一概念,先行研究几乎不可寻,即便如此,围绕“应届毕业生”、“日语”、“就业”等研究仍十分常见。茂住和世以90年代中国出现的校办企业上海中和软件有限公司为例,探讨了异文化环境下的人才培养;小山见隆行则立足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深入研究大学生从大学走向社会这一角色转换问题。

总结先行研究,笔者认为欲解决日语专业就业问题,还需回归企业、求职者这两大要素。首先,企业性质和工作内容都可能影响企业对求职者的能力要求(如中日企业)。此外,日语专业学生对企业用人标准的认知与企业的要求之间亦可能存在差异。先行研究多着眼于企业对求职者的要求及求职者本身具备的能力,而对中日企、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差异”几乎未有涉猎。

本文综合各方面研究成果,设立“中日企对日语专业学生的要求存在差异”、“学生对企业用人标准的认知与企业要求存在差异”两点假说,随机选择6家企业及来自不同高校的9名日语专业应届毕业生,以电话采访、面谈的形式,通过实证研究进行了阶段性考察。

二、企业调查

(一)调查结果。电话采访6家企业(中日企各3家)的人事部门主管并录音。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二)中日企业的共同点

由上表可知,中日企完全相同的项目为“高校人才培养应重视的能力”、“用人标准的变化”。企业认为高校应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参与课外实践以实现全面发展。对于用人标准的变化,企业负责人均表示是就业竞争加剧导致的,单纯以N1资格证书等硬性条件衡量已不能满足当前现实,企业开始更多地青睐学习能力强、善于沟通与团队作业等具有“软实力”的求职者。这也与小山治提出的“企业用人标准是流动的,正向求职者的综合素质倾斜”这一观点不谋而合。

此外,双方负责人均对日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表示了肯定。

(三)中日企业考量的不同点。中日企业考量的最大不同表现在双方所重视的能力的顺序不同上。

中国企业的人事部负责人将N1证书作为首要考察条件,而在日企看重的能力中,这一点却仅排在末位。日企的负责人表示更重视面试时的表现,如果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即使没有资格证书,也会考虑录用。

关于日语专业学生初就业时出现的问题,中日企业各负责人的说法亦有不同。总结来说,除了双方都提出的“工作态度”、“团队意识”等问题,中国企业的负责人表示在与日方的合作交流中,有日语专业学生在日语的运用方面不够灵活的情况,而日企负责人则提出希望求职者能拥有一定程度的英语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日企业在对日语专业学生能力的要求上差异较小,究其原因,有如下三点:

1、日企本土化趋势。

受访日企植根中国,在企业文化、用人制度等方面难免受到中国环境的影响,加之接受采访的人事负责人均为中国人,其思维方式亦很难保证日企原有风格。

2、日语专业本身的语言属性。

在采访前,笔者曾设想企业是否会设立针对日语专业的职位,但事实上,对企业而言员工应具备的能力是普遍而共通的,作为一门语言的日语专业更是如此。

3、用人标准的流动性。

小山治曾指出,企业的用人标准是流动的、不明确的,如前文所说,企业看重的往往是与人的感性属性(如性格)关系密切的素质。我们有理由相信,企业的用人标准,极有可能因面试者而异。

三、学生调查

通过电话或当面采访来自不同高校的9名日语专业应届毕业生,每次的采访时间约为十分钟。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四、企业与学生认知之对比

由前文可知,日语专业学生都能认识到仅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但他们的想法与企业之间的差距也确实存在,对比后将其总结如下。

(一)中日企业都十分重视的工作态度、团队意识等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方面,日语专业学生几乎未有提及。中国企业负责人提到的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未在学生采访中有所体现。此外,企业负责人强调指出新人缺乏团队合作意识,而日语专业毕业生远没有考虑到这一问题。

(二)学生对日企的需求认识不足。采访过程中,日企负责人强调了应聘者爱好、特长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对英语的要求,这一点也未有受访学生提到。

总的来说,学生们仅仅从求职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对于企业的认识尚不成熟。

五、结论与今后的课题

本文围绕中日企业对日语专业学生能力要求的差异,以及企业所看重的能力与日语专业学生认知之间的差异这两个问题,对日语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展开了分析与考察。

中日双方均看重的能力有沟通能力、工作态度,以及拥有N1资格证书。双方完全一致的想法体现在对“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哪些能力”这一问题上,即应提供更多课外实践机会,加强对学生课外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双方在近年用人标准的变化趋势上也观点一致,都强调由过去的看重硬性条件逐渐转变为如今的“软硬结合,侧重软实力”。

中日企业对于日语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最显著的差异体现在看重能力的顺序上。相比日企,中国企业以拥有N1证书作为考察应聘者的首要条件,而日企则更看重学习能力,将N1证书视为不必要的可加分条件。

企业看重的能力与日语专业毕业生的认知之间存在差异,总的来说此差异可归因于学生对企业的认识不足。他们仅从未经世事的求职者的角度出发,思想尚未成熟。

综上所述,企业用人标准与日语专业学生所考虑的用人标准之间确实存在差异,但在对日语专业就业者的能力要求这个问题上中日企业之间差异较小。由此,笔者将以本次研究结果为基础,将事例研究推及样本采样,以得出进一步可靠性结论,同时深入探讨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小见山隆行.大学生步入社会之角色转换问题及其就业指导研究.爱知学院大学论文集.商学研究[C]爱知学院大学,2007,47(3).53-79.

[2]小山治.虚构的用人标准:由大学生就业说开去(III-12部会大学生的就业活动,研究发表III,一般研究报告).日本教育社会学会大会发表成果集萃[J].茨城:日本教育社会学会,2009,(62).280-281.

[3]小山治.大学生视角下企业对求职者的能力评估过程:以大学毕业生办公室综合职务为例(III-6职业与教育,研究发表III,一般研究报告).日本教育社会学会大会发表集萃[J].茨城:日本教育社会学会,2009,(61).233-234.

[4]徐亚文.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录用·雇佣管理变化及新毕业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以民营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录用·雇佣管理为中心(自由论题).劳务理论学会志[C].劳务理论学会,2005,(14).205-218.

[5]原田明子.关于在国际背景下日企中对日语的需求的分析:从比较商务人士学习日语的动机出发.早稻田大学日语教育研究[J].东京:早稻田大学日语教育研究科,2004,(5).169-181.

上一篇:高考文科复习方法宝典下一篇:小鹿的减法公开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