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培训讲义(8篇)
1.新闻稿培训讲义 篇一
新闻策划分析
讲义
伴随着刚刚过去的一串儿时熟悉的声音,也请我们一起走进今天我们小组的有关“六一”儿童节新闻策划的分析。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特定日新闻策划的方法。我们说,特定日新闻策划的方法主要有五种:
一、宏观把握,微观着手,站在历史的角度看待特定日新闻策划,然后要回到老百姓身边;
二、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新旧对比就可以说是挖掘旧新闻的新闻潜在价值,和现在的新闻产生对比,从而产生新闻效果。读旧闻写新篇,利用历史和现实的对比手法,增强新闻事件的新闻价值和贴近性
三、新闻策划内核的人文情怀。从本质上讲,人文情怀只是一种意识,好的新闻策划应当有忧患意识和人文情怀在里面。特定日更是如此,特别是一些英雄的特定日新闻策划。
四、横向比较,将报道做广
五、新闻报道策划的个性化。节日、假日、纪念日等一些特定日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时间上来说,特定日的报道每年都有;从空间上来看,每个媒体都会对特定日进行报道。这两个前提限制了对特定日报道策划的出新。1内容上出新,选的内容要有代表性,要能吸引受众的兴趣。2形式上出新,采用不同往常的写作,版面形式。3对于重大题材的报道,要提前占有详细的材料。
依据以上五种对特定日新闻策划的方法,我们分析了为西部的孩子庆祝“国际六一儿童节”的大型公益活动的新闻策划(调出此新闻策划)
这个新闻策划大致讲的意思是:天津黄土地旅行社全程出资,让西部的一些儿童到天津过“六一”,并在这一事件中报道了许多具有人情味、贴近性的新闻。这家旅行社联合不少媒体,利用了“特定日”的原有的公众效应来“造势”达到策划的要求及其愿望。旅行社借助“六一”这个特定的日子并找出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事件、人物、产品、故事、传说、影视作品、社会潮流等,策划出对自己的长远发展有利的新闻事件。比如:在活动过程中,他们还出资让 参加活动的一名唇腭裂患儿成功接受了手术,关注了西部儿童的生活,唤起了人们对西部的关注——同是祖国的花朵,但是西部儿童和发达地区的儿童过着完全不同的六一,所以该旅行社借助事实做出新闻策划,既在新闻中宣传了自己,又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结合特定日新闻策划的方法,我们对这则新闻策划的案例做出以下分析:
一、该旅行社能从宏观把握,微观着手,它是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待国际六一儿童节的这样一则新闻策划,然后要回到老百姓身边,回到需要帮助的人身边。
二、他们善于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将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提出来,用新旧对比来挖掘旧新闻的新闻潜在价值,和现在的新闻产生对比,从而产生新闻效果。读旧闻写新篇,利用历史和现实的对比手法,增强新闻事件的新闻价值和贴近性
三、新闻策划内核的人文情怀。从本质上讲,人文情怀只是一种意识,好的新闻策划应当有忧患意识和人文情怀在里面。如策划中有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为甘肃省患唇腭裂的高鹏小患者进行了免费的手术治疗,手术非常成功。2001年5月31日,由王祖淦先生精心策划和巧妙设计,西部的孩子们来到天津第一中心医院看望正在接受治疗的高鹏小朋友。
四、横向比较,将报道做广,该策划涉及到很多媒体和事件人物等等。
五、体现了新闻报道策划的个性化。节日、假日、纪念日等一些特定日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从时间上、空间上都赋予这侧新闻策划不同的意义。时间:六一儿童节,空间:天津、西部。
同时,该策划还做到了三新:
1、内容上出新:选的内容有代表性,能吸引受众的兴趣,贴近受众,特别有人文关怀。
2、形式上出新:采用不同于大多数媒体往常对儿童节关注的写作角度和版面形式。
3、对于重大题材的报道有新变化:看似只是一个儿童节的新闻策划,但却可以将其看做一个开发西部的热话题,现在借“六一”之势来造国家关注的西部开发建设西部之势,用小事件体现大题材。
不过我们从分析“六一节”的相关策划看出特定日新闻策划存在足多的问题:
1、新闻媒介策划同质化
2、新闻报道策划的异化
3、新闻活动策划商业化 比如:
既然存在问题,我们就要想办法解决:
1、找准本媒体定位,突出差异性
2、新闻报道策划基于“实”而始于“新”。
如此则案例,虽然进行这样的策划,能够提高此旅行社的知名度、美誉度,让其获益良多,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它是基于事实做出这个新闻策划,并且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接下来,请看Google公司在儿童节这天,对自己网站logo的一个美化:
六一是波兰、俄罗斯、中国、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等少数几个原来或现在号称是“社会主义”的国家的国际儿童节,谷歌在波兰首页(国家域名大全)上线了庆祝Logo(见上图),一个小女孩抱着一个皮球代替了字母“O”,而两个男孩在钻着字母g玩耍。
其实Google公司这里也体现出一个人文关怀:关注着你们的未来,你们祖国的花朵„„
其实,关于庆祝六一的案例特别的多,如:
驻芬兰使馆举行“六一”国际儿童节开放日活动
2009年6月1日,中国驻芬兰使馆内一片欢声笑语。使馆为中芬小朋友举行了开放日活动。来自使馆所在地的幼儿园、国际小学以及邻居的小朋友及家长、老师同使馆小朋友共约70人共同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
该给孩子选一套什么样的书?
广州市文化局在越秀区少年宫举行了一场“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广州地区阅读展示”活动。2009年4月到2010年4月,是我 国第一个“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作为一个历来十分重视读书教育的国家,“少小需勤学,文章可立身”这样的劝学诗句仍然是现代很多家长们的心声。然而,当读书仅仅变成繁重的功课压力时,少儿阅读量不够、阅读面过窄所引起的种种弊端也随之产生。
2.新闻稿培训讲义 篇二
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力资源重要性的日渐凸显, 教育培训工作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面对新形势, 当前新闻单位的教育培训工作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观念上缺乏深刻认识。一些新闻单位管理者对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 缺乏战略眼光, 没有把加强人员培训当做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有的管理者甚至对教育培训存在偏见, 认为业务工作是第一位的, 教育培训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 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得不偿失。少数新闻单位人员对培训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这些肤浅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都阻碍了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组织上缺乏严格管理。首先, 在培训的安排上, 新闻单位相关组织部门对培训目的、类型等把握不清, 缺乏科学周密的系统规划, 培训决策容易简单化和随意化;其次, 在培训的过程中, 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纪律, 参与培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态度不端、纪律松散的情况时有出现, 使得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培训内容与实际脱节严重。培训的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与实际相结合, 这是推进培训工作的关键环节。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 一些新闻单位没有结合行业特点和自身实际, 从提升从业人员的新闻素养和专业技能方面下工夫, 而是片面追求规模和形式, 忽略了培训的实际内容。这导致培训的内容宽泛与空洞, 既无任何针对性和操作性, 又与单位的实际业务毫无契合点, 与培训的初衷背道而驰。
培训方式枯燥单一。灵活多样的方式是培训取得成功的保证。当前, 一些新闻单位不重视培训方式的创新, 在一定程度上还延续着多年的老套路, 拘泥于课堂、讲座等几种有限的形式, 缺乏教与学之间的互动交流, 常常是以会代训的短期行为。在培训班次的设计上, 也没有充分结合培训对象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岗位职责等特点合理安排培训班次, “一刀切”和“一个方子吃药”的现象比较普遍。
培训考核把关不严。当前新闻单位的培训考核在多数情况下成了一种形式, 培训人员“宽进宽出”的现象十分普遍。一些针对培训的考核不很严格, 培训考试要么开卷, 要么象征性地写篇论文, 而管理部门对此也没有足够的重视, 对培训的考核结果仅凭印象判定, 主观臆断成分居多。这种“学与不学、学好学坏一个样”的考核机制, 不仅挫伤了培训人员的积极性, 同时削弱了培训自身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改进的方法和对策
转变教育培训观念, 健全相关管理制度, 成为当前新闻单位改进教育培训工作的迫切要求。针对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新闻单位必须积极寻求改进的方法和对策。
深化对教育培训工作的认识。新闻单位负责人要认识到教育培训工作对新闻单位长远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将教育培训工作当做一项人力资本的长期投资。单位各级领导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强化人才意识, 并在实际工作中从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培训工作大力支持和帮助。同时, 要在新闻单位内部宣传“终身学习”的观念, 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培训工作, 增强员工的紧迫感、责任感和危机感, 从而使教育培训工作完成由被动组织到主动参与的转变。
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制度。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明确各部门的分工职责, 加强协商与沟通, 统筹安排、交流信息, 共同推动培训工作的开展。主管部门需要制订中长期培训规划以及年度培训计划, 从宏观上加强对培训工作的指导。监督部门需要严肃培训纪律, 努力杜绝培训期间的各种违纪行为, 为培训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积极革新培训内容和形式。在培训的内容选择上, 要能够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相联系, 与新闻单位自身的业务发展相结合。一方面, 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 要对单位自身业务的开展有帮助;另一方面, 也要注重其可操作性, 能够迅速被应用于实践当中。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 努力摆脱大课堂的固定形式, 多运用集体讨论、小组辩论、师生互动等方式, 适当引入网络教育、电化教育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使教学手段更为丰富和多样。同时, 结合学员实际, 大力开展研究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创新教学模式, 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实现“教”与“学”的良好互动。
认真做好培训考核工作。首先, 要规范培训考核制度, 建立培训考核评估体系。在培训开始之前, 主管部门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 对培训结果设定预期目标。在培训过程中, 对学员的学习情况和日常表现进行评估, 在培训结束之后通过老师打分、学员互评、提交心得等方式对学员进行完整考核, 并将考核结果上报负责培训工作的主管领导。其次, 认真落实对培训考核不合格学员的惩罚措施, 实现奖惩分明。新闻单位考核部门可通过内部通报、减少考核不合格人员所在部门下次培训名额等具体处罚措施, 确保培训考核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人力资源部)
3.新闻稿培训讲义 篇三
体育总局宣传司巡视员、副司长温文,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副主任辛沂,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副主席吕实明,内蒙古自治区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主任郝占等领导出席了本次培训班的开班仪式,并与记者们进行了座谈。
座谈会上,媒体记者们围绕建设和发挥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官方网站和微信平台、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官方网站、《健身气功》杂志作用,突出“文化与健康”宣传推广主题,充分调动地方宣传资源等议题进行了研讨。
近年来,我国健身气功稳步发展,不仅站点数量和练习群众人数大幅提升,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和展示活动数量也明显增加。在推广普及过程中,新闻媒体的积极宣传和引导发挥了重要作用。体育总局气功中心不仅在工作中积极配合媒体做好宣传推广,更在记者群体中推广普及健身气功功法,让他们亲身体会到健身气功的功效、作用,从而进一步做好健身气功的宣传工作。
活动期间,还举办了中国健身气功协会俱乐部授牌仪式;记者们系统学习了健身气功功法,并深入到满洲里基层社区、街道、健身气功站点,实地采访满洲里健身气功开展情况。
4.新闻稿培训讲义 篇四
①计征起始日为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第15日为起始日,海关接受申报之日为截止日。
②被海关撤单,需重新申报的。计征起始日为以撤消原电子数据报关单之日起第15日为起始日,以海关重新接受申报之日为截止日。
③超期3个月未向海关申报的,由海关变卖处理。申请人要发还余款的,要扣除相关的费用。例如说仓储费,滞报金等。滞报金的征收以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第15日为起始日,以该3个月期限的最后一日为截止日。
※滞报金的日征收金额,为完税价格的千分之0.5征收。
※以元为单位,不足一元的部分免征。
※起征点为:50元
单选题
某批进口货物,自载运货物的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已超过三个月,收货人或其代理人仍未向海关申报。这种情况海关应采取下列选项中的何种方式处理:
A、将货物提取变卖,价款扣除各项费税后,余款保存一年,经收货人申请可以发还,逾期无人申请的上缴国库
B
C、将货物没收,全部变价上缴国库
D、将货物扣留,待收货人或其代理人报关时,除按日征收滞报金外,加处罚款
答案:A
解释: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内容中,还有详细的介绍。
2、申报步骤:
※申报步骤:准备申报单证--申报前看货取样--申报
(1)准备申报单证
①有两类单证:主要单证、随附单证 ※主要单证:报关单
※随附单证:基本单证、特殊单证、预备单证
※基本单证—货运单据和商业单据。
例如:进口提货单、出口装货单、商业发票、装箱单等
※特殊单证—涉及到外贸管制、外汇管制、税率优惠等政策证明文件
例如:进出口许可证、原产地证明、出口收汇核销单、进出口货物征免税证明等
※预备单证—海关审单、征税时可能需调阅或者收取备案的。
例如:贸易合同、进出口企业的有关证明文件
★考点:掌握记忆哪些属于基本单证、哪些属于特殊单证、哪些属于预备单证,要区分开来,容易出题的考点。
多选题:在下列报关单证中,海关认为必要时需查阅或收取的预备单证是:
A.报关委托单位的工商营业执照
B.货物原产地证明
C.贸易合同
D.提货单或装货单
答案:A、C
解释:B原产地证明归入特殊单证,提货单或装货单属于基本单证。假如说还给出报关单,要知道,报关单属于主要单证。
②准备申报单证的基本原则 ※主要单证(报关单)填制必须:真实、准确、完整。
※随附单证(基本单证、特殊单证、预备单证)必须:齐全、有效、合法。※主要单证(报关单)与随附单证数据必须一致。
(2)申报前看货取样(仅对于进口货物而言)
①目的:准确确定进口货物的品名、规格、型号,了解货物的状况,便于正确申报。
②做法:收货人提出申请;海关同意并派员现场监管。海关开具取样记录和取样清单,取样后收货人要在取样记录和取样清单上签字确认。
多选题: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在申报前向海关申请提取货物样品,应具备下列哪几个条件:
A、货物进境没有走私违法嫌疑
B、通过外观无法确定货物的归类情况
C、拟以保税方式向海关申报
D、收货人为A类企业
答案:AB
解释:法律法规的内容中,有详细的解释。通过外观无法确定货物的归类情况时,可向海关申请提取货物样品,但该货物进境没有走私违法嫌疑
(3)申报(重要考点)
采用:电子数据申报和提交纸质报关单申报相结合。
判断题 一般情况下,办理进出口货物的海关申报手续,报关人可自行选择采用纸质报关单或电子数据报关单的形式。两种形式均属法定申报,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答案:错
解释:一般情况下应采用电子数据申报和提交纸质报关单申报相结合。两种形式均属法定申报,具有同等法律效力。2002年考题。
①电子数据申报:
※申报方式:(4种)A、终端申报方式B、委托EDI申报方式C、自行EDI方式D、网上申
报方式
※申报结果:(2种)
A、接受申报:通知,表示申报成功。
B、不接受申报: 文提示的问题进行修改,并重新申报。
②提交纸质报关单和随附单证:(时间要掌握,考点。)
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应当自接到海关“现场交单”或“放行交单”通知之日起10日内,持打印的纸质报关单及随附单证并签名盖章,到货物所在地海关提交书面单证并办理相关手续。
结合前面章节的内容思考题:假如说报关单位在10日内没有正当理由,没有按规定持打印的纸质报关单去办理相关手续,海关撤消报关单的,那么对于报关员应该一次记几分?
判断题(2004年考题)在一般情况下,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应当先以电子数据报关单形式向海关申报,海关接受并审结电子数据报关单后,进出口货物收经货人或其代理人应当自接到海关“现场交单”或者“放行交单”通知之日起10日内,持打印的纸质报关单,备齐规定的随附单证并签名盖章,到货物所在地海关提交单证并办理相关海关手续。
答案:对
★注意:一旦海关接受申报,该申报数据即产生法律效力,报关单位需对该申报负有法律责任。
(4)修改申报内容或取消申报:(6种情况可以修改,重要考点)注意:海关接受申报后,申报内容不得修改,报关单证不得撤销;确有正当理由,经海关批准,可以修改或撤销 ①、报关人员操作或书写错误造成申报差错,但未发现有走私违规或者其他违法嫌疑的; ②、货物放行后,由于装配、装运等原因造成原申报货物全部或部分退关;
③、进出口货物在装载、运输、存储过程中因溢短装、不可抗力的灭失、短损等原因造成原申报数据与实际货物不符的。
④、根据国际惯例先行采用暂时价格成交、实际结算时按商检品质认定或国际市场实际价格付款方式需要修改原申报单据的。
⑤、由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等方面的原因导致电子数据申报错误的;
⑥、其他特殊情况经海关核准同意的今年的教材与去年相比,删掉了“海关审价、归类审核或专业认定后需对原数据进行修改的”。
增加了一个是“进出口货物在装载、运输、存储过程中因溢短装、不可抗力的灭失、短损等原因造成原申报数据与实际货物不符的。”
★特殊情况:(重要考点)海关已经决定布控、查验的进出口货物,以及涉及到有关案件的进出口货物的报关单在“办结”前不得修改或撤消。
多选题:
进出口货物申报后确有正当理由的,经海关同意可修改或撤销申报。下列表述中哪些情况可以修改或撤销货物报关单()。
A、由于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原因而导致的电子数据错误的B、海关在办理出口货物的放行手续后,由于装运、配载原因造成原申报货物部分或全部退关的C、海关已经决定布控、查验的进出口货物
D、发送单位或申报单位有关人员在操作或书写上的失误,且未发现有走私违规或者其他违法嫌疑的;
答案:ABD
5.培训讲义 篇五
一、为什么要对农村集体聚餐进行管理?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儒家人情主义以血缘亲情为根基,并普遍适用于社会关系领域,而中国近2000年封闭的农耕经济为人情主义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天然的土壤,不断积累沉淀,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人情文化。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婚丧嫁娶、乔迁祝寿、子女升学等红白喜事的人情往来越来越多,集体聚餐就是这种人情往来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城市里的聚餐因为上规模的餐饮单位自身管理较为规范,且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频次较高,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概率较小。而农村的集体聚餐活动,大部分设在农民家中,卫生条件、设施设备较差,原料采购索证索票意识淡漠,厨师等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大量使用外购凉菜„„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近年来由于农村集体聚餐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媒体多有报道,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由于《食品安全法》及配套法规政策对农村集体聚餐活动食品安全缺乏具体规定,造成管理上的真空,因此有必要针对农村集体聚餐活动的食品安全进行专门的管理。
二、农村集体聚餐的定义
是指在家庭或非食品经营场所举办的一次就餐人数在50人以上,并主要由乡村厨师、流动餐车或举办者自行承担加工烹饪的婚丧嫁娶、乔迁祝寿、子女升学等农村集体聚餐活动。
三、农村集体聚餐要实行报告登记制度
对农村集体聚餐的监管主要体现在事前及全过程的检查指导,如果聚餐的主办者或者承办者不提前报告,我们的基层监管人员无法及时获知聚餐信息,不能及时进行监督检查,不能对农村集体聚餐进行有效监管。在登记报告时我们还要与聚餐举办者签订《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承诺书》,提醒主办者相关注意事项,避免发生食品安全事件。
四、登记报告的程序
聚餐人数50人(含50人)以上的由举办者或承办者提前3天向本村食品安全协管员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举办人、承办者基本情况、聚餐时间、地点、人数和人员来源、场地卫生条件、菜谱等。村食品安全协管员对信息进行登记后,与聚餐举办者签订《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承诺书》,报告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
就餐人数在100人(含100人)以下的聚餐活动,由本村食品安全协管员进行现场指导;就餐人数在100人以上的由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派监督员进行现场指导。
现场指导人员应提前一天对聚餐活动所用食品原料的采购、储存、加工以及厨师健康状况、环境卫生、加工设施等进行现场检查,填写《农村集体聚餐现场检查指导意见书》,对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发现聚餐加工场所卫生条件较差或设施设备不能满足食品安全需要的,督促指导整改;严重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禁止举办集体聚餐活动。
五、对乡村厨师的要求
乡村厨师是具体操作者,他的自身健康关系着整个餐饮活动的安全。所以我们要求乡村厨师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不得承办农村集体聚餐。还应参加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掌握相关食品安全要求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在卫生方面,对乡村厨师和帮厨人员也有一些基本的要求,比如有发热、腹泻症状或患有化脓性、渗出性皮肤病、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帮厨;操作时应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头发不外露,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佩戴饰物;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手部清洁,手部受到污染后应及时清洗;不得有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及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的行为等,尽量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六、对环境和设施的要求
因农村集体聚餐是在家庭或非食品经营场所举办的,可能只是临时用于聚餐,这样我们就要对聚餐场所的环境和设施有一些基本的要求,以保证符合食品安全加工要求,比如农村集体聚餐活动举办场所应事先进行环境清扫,消除老鼠、蟑螂、蚊蝇及其孳生条件,保持环境整洁;储存食品的场所严禁存放有毒、有害物品等等。
七、要求从证照齐全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或市场采购食品 不仅要求从证照齐全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或市场采购食品,而且要求采购符合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的食品,并索取有效购货凭证。一是从证照齐全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或市场采购的食品质量相对比较有保证,二是万一出现食品安全事件,能够根据购货凭证进行有效追溯。可以使用自产食品,但自产食品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要求。
八、关于食品留样和如何留样
留样是为了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能及时查明食物中毒原因,以便对症施治,同时追究责任。
留样食品应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容器内,冷藏存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少于100克,并记录留样食品名称、留样量、留样时间、留样人员等。
使用非统一供应居民生活用水的,应对用水进行留样。
九、万一出现食物中毒情况,应该怎么办?
聚餐人员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症状,举办者或承办者应及时将患者送往就近的医疗机构进行就诊,并及时报告所在村食品安全协管员,同时向镇人民政府和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报告,必要时可越级报告。
食品安全知识讲解
食品安全常识
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什么是食品掺假、掺杂和伪造?
(1)“掺假”是指食品中添加了廉价或没有营养价值的物品,或从食品中抽去了有营养的物质或替换进次等物质,从而降低了质量,如蜂蜜中加入转化糖,巧克力饼干加入了色素,全脂奶粉中抽掉脂肪等。
(2)“掺杂”即在食品中加入一些杂物,如腐竹中加入硅酸钠或硼砂;辣椒粉中加入了红砖木等。
(3)“伪造”是指包装标识或产品说明与内容物不符。掺假、掺杂、伪造的食品,一般应由工商行政部门处理。对影响营养卫生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包括哪些种类?
(1)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2)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3)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过国家限定标准的;
(4)未经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5)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等及其制品;
(6)容器包装污秽不洁、严重破损或者运输工具不洁造成污染的;
(7)掺假、掺杂、伪造、,影响营养、卫生的; 食品储存应注意哪些问题? 应建立出入库制度,做到先进先出;各类食品分类存放,标志明显,防止交叉污染;做到离墙离地,做到“四防”:防霉或防腐、防鼠、防虫、防蝇。
如何清洗果蔬上的残留农药?
(1)水洗浸泡法(2)清洗后碱水浸泡法(3)去皮法(4)储存法(5)加热法
如何采购食用油,应索取哪些证件? 采购食用油时,一定要采购标有“QS”标志的桶装食用油,若采购散装食用油,极易购买到潲水油及问题食用油,质量得不到保障。应索取的证件有:销售商的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食用油的“质量检测报告”复印件。若不按要求对食用油进行采购和索证,一经油出了问题,找不到销售商,责任由自己全负。
哪些原因可导致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发生?
(1)冷藏方法不正确,如将煮熟的食品长时间存放于室温下冷却,把大块食物贮存于冰柜中,或冷藏温度不够。(2)从烹调到食用间隔时间太长,使细菌有足够的繁殖时间。(3)烹调或加热方法不正确,加热不彻底,食物中心温度低于70℃。(4)由病原携带者或感染者加工食品。(5)使用受污染的生食品或原辅料。(6)生熟食品交叉污染。(7)在室温条件下解冻食物。(8)厨房设备、餐具清洗、消毒方法不正确。(9)使用了来源不安全的食物。(10)加工制备后的食物受污染。
6.心肺复苏培训讲义 篇六
心脏骤停是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领域中最危急的情况之一,表现为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患者对刺激无反应,无脉搏,无自主呼吸或濒死叹息样呼吸,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常致患者即刻死亡,即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
我国SCD的发生率为每年41.84/10万(0.04%),以13亿人口推算,我国每年发生SCD 54.4万例。心脏骤停的原因 1.心源性原因: 冠心病---主要原因; 非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病; 心肌疾病; 主动脉疾病; 瓣膜性心脏病; 其它。
2.非心源性疾病: 呼吸停止;
严重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药物中毒或过敏; 麻醉和手术意外;
意外事件:电击、雷击、溺水等; 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和中毒; 其它:临床诊疗技术操作等。
心脏骤停分类
1.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最常见(77-84%)
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复苏成功率高。
ECG:QRS波群消失,代之以振幅与频率极不规则的颤动波,频率为200-500次/分。
2.无脉室速(Pulseless Ventricular Tachycardia)3.心室停顿 较常见(16-26%)
多见于麻醉、手术意外和过敏性休克; 其心脏应激性降低,复苏成功率低。
4.心电机械分离(pulseless electrical activity)ECG为宽大畸形、低振幅的QRS波,频率20-30次/分,但心脏并无有效的泵血功能,血压和心音均测不到;
极少(5-8%)
常为终末期心脏病,心泵衰竭; 心脏应激性极差,复苏十分困难。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
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
大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
心音消失; 瞳孔散大固定(常于心脏骤停后30-40s后开始出现扩大,4-6min后固定);
呼吸呈叹息样或停止(多发生在心脏骤停后30s内)心脏骤停对心脏的影响
心脏重量占体重0.4%,但耗氧量占全身代谢7-20%。心肌内动脉血中摄氧量占动脉血氧含量的71%,所以心脏是高耗氧、高耗能的器官。
若心跳停止3-4分钟内恢复,心肌供血改善,心肌张力可以很快完全恢复;8-10分钟内恢复供血,仍可恢复功能;10分钟以上恢复心跳,心肌损伤不能完全恢复。
心脏骤停对脑的影响
脑血流量高出全身肌肉和其他器官组织18-20倍,所以脑也是高耗氧器官。
血液循环停止10秒钟,大脑因缺氧丧失意识,10-15秒钟内神经功能损害,在>4分钟瞳孔散大固定。
心脏停止后,在4-5分钟内开始发生不可逆的脑损害,经过数分钟过度到生物学死亡。时间与抢救成功率
(黄金四分钟)
开始时间 成功率
<1min--------------------->90% <4min----------------------50% 4-6min----------------------10% >6min----------------------4% >10min---------------------0.09%
心肺复苏(CPR)
针对心跳、呼吸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用心脏按压或其他方法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用 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并恢复自主呼吸,达到恢复苏醒并挽救生命的目的。
心肺脑复苏(CPCR)
心脏呼吸骤停病人的复苏成功,并非仅指心搏和呼吸的恢复,而必须达到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脑复苏决定患者的生存质量。
心肺复苏术分为三个阶段 1.基础生命支持(BLS)2.高级生命支持(ACLS)
一、基础生命支持
基础生命支持是心脏骤停后挽救生命的基础。基本内容包括识别心脏骤停、呼叫急救系统、尽早开始CPR、迅速使用除颤器。
心脏骤停的诊断
突然意识丧失
大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股动脉)呼吸停止、叹息样或抽泣样呼吸。
轻拍、呼唤患者有无反应?
动脉搏动:触摸颈、股动脉是否有搏动?
呼吸:视胸廓是否有起伏?是否有呼吸气流?
一旦发现患者无反应,医护人员必须立即呼救并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10s内完成)
颈动脉位于喉部甲状软骨两侧,胸锁乳突肌的内侧
一手扶头,另一手的食指、中指找准喉头,滑向气管与乳突肌间
心肺复苏的基本程序
Defibrilation—电除颤 Compressions胸外按压 Airway———开放气道 Breathing—--人工呼吸
先电击还是先心肺复苏?
当立即可以取得AED时,对于有目击的成人心脏骤停,应尽快使用除颤器。若成人在未受监控的情况下发生心脏骤停,或不能立即取得AED时,应该在他人前往获取以及准备AED的时候开始心肺复苏,直到AED可以分析患者心律。
C---胸外按压
除胸廓下陷挤压心脏外,更重要是改变胸腔正负压,通过虹吸作用增加静脉回心血量及心脏排血量,心泵血占20%,胸泵血 占80%。
有效的按压应使大动脉脉搏可被触及,SBP达到100mmHg,平均血压超40mmHg,颈动脉血流量达到正常值的5—35% 按压平面:仰卧位硬质平面或地面
按压部位:胸骨中下段1/3交界处(男性两乳头连线中点的胸骨上)。
按压手法:掌根着力,双手紧扣,重叠上翘。按压姿势:双臂垂直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按压深度:成人>5cm,<6cm。按压频率:>100次/分,<120次/分。
按压与放松比1:1,按压间隙避免依靠在患者胸上,使胸廓充分回弹。
按压与通气比:成人:单人、双人30:2,儿童、婴儿:单人30:2,双人15:2(无需因为人工呼吸而中断胸部按压)。
对于没有高级气道接受心肺复苏的成人心脏骤停患者,尽量提高胸部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的比例,目标比例为至少60%,中断时间限制在10s以内。
在心肺复苏中使用高级气道,医护人员可每6秒进行一次人工呼吸(每分钟10次),同时进行持续的胸部按压。
持续胸外按压优点
减少由于通气造成的按压中断,保证重要器官的持续血供;
无需口对口通气,减少目击者实施CPR的障碍和顾虑; 简化了CPR程序,便于CPR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但对于儿科SCA患者以及溺水、药物中毒、气道阻塞等引起的SCA患者,仍应采用传统CPR方法。
A---开放气道
(1)技术要点
首先清除异物,解除舌根后坠、异物阻塞
(2)方法:
①仰头抬颏法 ②双手抬颌法
③托颈法
仰头-抬颏法:将一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部,用力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置于下颏骨骨性部分向上抬颏。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开放气道。(优点:简单、迅速、有效)(要点:去枕、仰头、压额、提颏)
清除气道异物:首先头偏一侧,用手指清除口咽部异物,注意速度要快,取下义齿。
开放气道:如无颈部创伤,清除口腔中的异物后上抬下颌骨,解除舌根后坠造成气道阻塞--开放气道。
托颌法:将双手放在头部两侧并握紧下颌角,同时用力向上托起下颌。
如果需要人工呼吸,则将下颌持续上托用拇指把口唇颌持续上托,用拇指把口唇分开,贴紧患者的鼻孔进行吹气。托颌法,操作难度大,不能有效的开放气道,易致脊髓损伤,非专业者不建议采用。
B--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
吹气口型:全口相对,完全吻合密闭 吹气压力:防止漏气,捏闭鼻孔(一捏一松)吹气力度:自然吸气,适力吹气,避免过度通气。吹气时间:持续一秒。吹气有效:胸廓起伏。
吹气频率:每6-8秒进行1次呼吸
口对鼻呼吸
当不能进行口对口呼吸时,应给予口对鼻呼吸,如溺水、口腔外伤等。球囊-面罩通气
体位:仰卧,头后仰,抢救者位于患者头顶端 手法:EC手法固定面罩
C法—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面罩紧扣于患者口鼻部,固定面罩,保持面罩密闭无漏气;
E法—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病人下颌角处,向前上托起下颌,保持气道通畅,用左手挤压气囊。
首先保证气道开放。面罩与面部充分吻合,减少漏气。适度的按压频率和深度。
L 球囊的1/2—2/3,(潮气量400-600ml),胸廓扩张,超过 1s。应能看到胸廓起伏
D---电除颤
院外目击SCD且现场有AED可用时,应尽早使用AED除颤; 对于院内SCD患者,应立即进行CPR,一旦AED 或除颤仪准备就绪,宜立即除颤;
对于院外发生的SCD且持续时间>4~5min或无目击者的SCD患者,应立即给予5个周期约2min的CPR(一个CPR周期包括30次胸部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后再除颤。
强调每次电击后立即CPR,尽早除颤!
V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导致SCD的心律失常,电除颤是终止VF最有效的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除颤成功率迅速下降。在未同时实施心肺复苏的情况下,从电除颤开始到生命终止,每延迟1min,VF致SCD患者的存活率下降7%~10%;
短时间内VF即可恶化并导致心脏停搏。
体位:患者平卧于病床上或地下,将胸前衣物解开并移走其它异物,特别是金属类物品;
电极板的准备:电极板上均匀涂上导电糊,或包裹4-5层纱布后在盐水中浸湿;
电极板的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右锁骨下方,另一电极板置于左乳头的左下方,两个电极的距离至少10cm。
除颤波形和能量水平: 不能确定哪种波形对心脏骤停后的ROSC(恢复自主循环)发生率或存活率更好;
双相波除颤150~200J,尚未确定第一次双向波形电除颤的最佳能量;
单相波360J;
如果首次双相波电击没有成功消除VF,则后续电击至少使用相当的能量级别,如果可行,可以考虑更高能量级别。推荐1次(而非3次)除颤方案。
主要原因
包括:①动物实验表明,单次电击与3次电击相比,CPR中断时间减少,存活率增加;②如果1次电击未能终止VF,则再次电击增加的益处也很少,此时重新CPR或许比再次电击更有价值。
除颤成功标志
电击后5s内VF终止。
电击后5s心电显示心搏停止或非室颤无电活。电击成功后VF再发不应视为除颤失败。
除颤时注意事项
实施CPR期间,当确认患者发生VF或无脉室速时,急救者应立即给予1次电除颤;
电击时所有人员应脱离患者。
单人复苏时,急救者应熟练地联合运用CPR和AED。电除颤前后中断胸部按压的时间要尽可能短,胸部按压和电击间隔时间越短,除颤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应在除颤器准备放电时才停止胸部按压,急救者一旦完成电击,应立即重新开始胸部按压,实施5个周期的CPR后再次检查脉搏或评估心律。
CPR注意事项
在5次按压周期内,应保持双手位置固定,不可将手从胸壁上移开,每次按压后让胸廓回复到原来位置再进行下一次按压。
急救者应定时更换角色。如果有2名或更多急救者急救者在场,应每2min(或在5个比例为30:2按压与人工呼吸周期后)更换按压者,每次更换尽量在5s内完成。
CPR应在患者被发现的现场进行,CPR过程中不应搬动患者并尽量减少中断,除非患者处于危险环境,或者存在其创伤需要紧急处理的情况。
5个循环CPR后(2分钟),检查循环体征(<10秒)无恢复 继续下个循环CPR。(1个循环指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 1次电击后立即按压,勿急于检查心跳。
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 A.按压速率>100次/分,<120次/分
B.成人按压幅度>5cm、<6cm;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为4厘米,儿童大约为5厘米)C.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D.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E.避免过度通气
BLS效果的判断(复苏有效的指征)A.瞳孔(是否瞳孔缩小,有对光反射)B.面色(是否面色及口唇红润)C.神志(是否神志渐清)D.呼吸(是否有自主呼吸)E.脉搏(是否有脉搏)
F.血压
若有,则表明CPR有效
二、高级生命支持
是指专业急救、医护人员应用急救器材和药品所实施的一系列复苏措施,主要包括: 1.人工气道的建立; 2.机械通气; 3.循环辅助设备; 4.药物和液体的应用; 5.病情和疗效评估; 6.复苏后脏器功能的维持等
人工气道的建立
氧气面罩(呼吸道通畅的前提下暂时使用)气管插管术 紧急环甲膜穿刺或切开(临时应急)
球囊面罩
球囊面罩由球囊和面罩两部分组成,球囊面罩通气是CPR最为基本的人工通气技术,所有的急救者都应熟练掌握其使用。
球囊面罩可为复苏开始数分钟内不能及时应用高级气道或应用失败的患者提供通气支持。
潮气量(6~7ml/kg或500~600ml)使得胸廓扩张超过1s,该通气量可使胃胀气的风险最小化。
气管插管术
经口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经环甲膜气管插管;优点:
能长时间维持气道开放;
能长时间维持气道开放;
方便抽吸呼吸道分泌物;
可进行高浓度供氧和潮气量可调的通气;
提供备选的药物输入途径;
避免误吸的发生。
气管插管时注意事项
气管内插管时应尽可能缩短胸部按压的中断时间。
插管时间限制在10s以内一旦气管导管通过声门,马上开始胸部按压。
临床评估导管位置 体格检查评估:观察两侧胸廓起伏,在上腹部听诊(应听不见呼吸音)和两侧肺野听诊(呼吸音对称和足够);
仪器确认(呼气二氧化碳探测仪、食管探测仪等);
如怀疑导管不在位,用喉镜观察导管是否通过声带;
若仍有怀疑,应拔除管并给予球囊面罩通气,直到重新插管 气管插管。
药物使用
用药目的:
增加心脑血流,提高心肌灌注压,尽早恢复心跳;
提高室颤阈为电击除颤创造条件;
控制心律失常;
纠正酸中毒。
心脏骤停时,CPR和早期除颤极为重要,用药其次!
给药途径
1.中心静脉与外周静脉给药:
与中心静脉给药相比,外周静脉给药到达中心循环需要1~2分钟,药物峰浓度低、循环时间长。
复苏时大多数患者不需要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复苏时大多数患者不需要置中静脉导管只需置入一根较粗的外周静脉导管。
建立外周静脉通道时无需中断CPR,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也可满意地使用药物和液体。
首选给药途径,从外周静脉注射复苏药物,应在用药后再静 脉注射20ml液体并抬高肢体10~20s,促进药物更快到达中心循环。
2.气管内给药
某些复苏药物可经气管内给予(如果静脉无法完成)。
利多卡因、肾上腺素、阿托品、纳洛酮和血管加压素经气管内给药后均可吸收。
同样剂量的复苏药物,气管内给药比静脉给药血浓度低。
气管内给药产生的低浓度肾上腺素,可能产生β-肾上腺素能作用,这种作用是有害的,能导致低血压和低冠脉灌注压,有潜在降低自主循环恢复的风险。
因此,复苏时最好静脉给药;一般情况下气管内给药量应为静脉给药量的2~2.5倍。气管内给药时应用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稀释至5~10ml,然后直接注入气管。
3.骨内给药(IO)
骨内中空的未塌陷的静脉丛,能起到与中心静脉给药相似的作用,如果静脉通道无法建立,可以考虑IO。
治疗药物与使用方法
1.肾上腺素:
由于肾上腺素可刺激α-肾上腺素能受体,产生缩血管效应,增加CPR时冠状动脉和脑的灌注压,在抢救VF和无脉性VT时能产生有益作用。
因不可电击心律引发心脏骤停后,应尽早给予肾上腺素。建议剂量:1mg静脉内推注,每3-5min一次。
如果IV通道延误或无法建立,可用肾上腺素2~2.5mg气管内给药。
2.血管加压素
(2015版指南)证据表明,心脏骤停时给予肾上腺素和加压素都可以改善ROSC。对现有证据的审查显示,这两种药物的效果类似联合使用肾上腺素和加压素相比类似,联合使用肾上腺素和加压素,相比单独使用肾上腺素没有优势。为了简单起见,已从成人心脏骤停流程中去除加压素。
3.胺碘酮
静脉胺碘酮影响钠、钾、钙通道,并有阻断α和β肾上腺素能特性。可以考虑用于对除颤、CPR和血管加压药无反应的VF或无脉VT患者的治疗。
首剂300mg iv,若无效可重复追加150mg。
VF终止后,可用胺碘酮维持量静脉滴注。最初6h以1mg/min速度给药,随后18h以0.5mg/min速度给药,第一个24h用药总量应控制在2.0~2.2g以内。第二个24h及以后的维持量根据心律失常发作情况酌情减量。
注意事项:
静脉应用胺碘酮可产生扩血管作用,导致低血压,使用胺碘酮前给予缩血管药可以预防低血压发生。
注意用药(胺碘酮)不应干扰CPR和电除颤。4.利多卡因
不推荐常规使用。
若是因VF/无脉VT导致的心脏骤停,恢复自助循环后,可以考虑立即开始或继续给予利多卡因。
初始计量1-1.5g/kg iv,如果VF/无脉VT持续,每隔5-10min 可再用0.5-0.75mg/kg iv,直到最大量为3mg/kg。
5.硫酸镁
不推荐常规使用。
静脉注射硫酸镁能有助于终止尖端扭转型室速(TDP,与长 QT间期相关的不规则/多形性VT),对治疗正常QT间期的不规则 /多形性),对治疗正常Q间期的不规则/多形性VT无效。
用法:当VF/无脉VT与TDP相关时,可给予1~2g硫酸镁稀释后IV(5~20min)。如果TDP发作时不能触及脉搏,可先给予负荷剂量,然后用1~2g硫酸镁加入100~250ml液体中静脉滴注,给药速度要慢。
6.β-受体阻滞剂
不推荐常规使用;
因VF/无脉VT导致心脏骤停入院后,可以考虑尽早开始或继续口服或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
7.不推荐常规使用的措施
阿托品(2010指南)
碳酸氢钠: 用适当的有氧通气恢复氧含量、用高质量的胸外按压维持组织灌注和心排出量然后尽快恢外按压维持组织灌注和心排出量,然后尽快恢复自助循环,是恢复心脏骤停期间酸碱平衡的主要方法;
大多数研究显示使用碳酸氢钠没有益处或与不良预后有关。
三、心脏骤停后的治疗
自主循环恢复后,系统的综合管理才能改善存活患者的生命质量。心脏骤停后综合管理对减少早期由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导 致的死亡晚期多脏器衰竭及脑损伤有重致的死亡,晚期多脏器衰竭及脑损伤有重要意义。包括:亚低温治疗、血流动力学及气体交换的最优化,当有指征时积极PCI,血糖控制,神经学诊断、管理及预测等。
复苏后综合管理 A、移送至ICU加强监护
B、维持心肺功能及重要器官血流灌注。
C、对ACS及其它可逆因素的辨识与治疗。D、控制体温以达到最理想的神经系统复原。E、预防及治疗MODS,避免过度通气与氧过剩。
心脏骤停后治疗的初始目标
最大优化心肺功能和重要器官的灌注;
进入能进行综合心脏骤停后治疗的重症监护室;
努力鉴别和治疗导致心脏骤停的直接病因及预防骤停再发。心脏骤停后治疗的后续目标
控制体温以尽量提高存活率和神经功能恢复;
识别和治疗ACS;
优化机械通气意识肺损伤最小;
减少多器官损伤的危险,需要时支持器官功能;
客观评价恢复的预后;
需要时帮助存活患者进行康复服务。治疗措施
1.维持良好的呼吸功能:保证呼吸道通畅,给氧,维持 SPO2 94-98%;正确使用呼吸机。
2.维持稳定的循环功能:严密监测循环功能;正确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强心药;调整输液速度,防止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发生。3.控制血糖: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需注意避免低血糖。
4.脑复苏。
5.保护各脏器功能,预防MODS发生。
6.其它治疗:控制或预防感染;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支持等。
7.找出原发病并给出相应治疗。
7.新闻稿培训讲义 篇七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数据, 目前我国持证的新闻记者超过了25万人, 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体制外或是活跃于各级新闻媒体但是没有正式身份的新闻从业人员, 据不完全统计, 总数超过了100万人, 他们构成了目前中国新闻从业人员的行业整体。由于过去媒体行业发展迅速, 对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总是依赖于道德自律, 缺乏有效的职业认证, 使得进入这个行业的人员素质高低不齐, 一些“害群之马”的进入、“有偿新闻”等不良现象的出现损害了这个行业的公信力。因此规范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而其中的关键一点在选拔人才上需更全面、更科学。所以, 本文通过建立新闻记者胜任力模型, 通过这个模型的建立, 将使传媒及相关经营企业建立起一套基于胜任力特征的管理模式, 并可以借助胜任力模型, 在甄选人才方面有的放矢。此外, 胜任力模型能够让新闻记者更加真实地了解自己, 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也有利于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核心概念:胜任力及基于胜任力的培训需求分析
胜任力最早是由麦克里兰提出, 他将胜任力定义为:简单地说, 胜任力就是个体所具备的某种或某些潜在特质, 这些特质与高绩效员工的工作表现具有高度的因果关系, 也就是能够将在实际工作中带来高绩效或者是可以用来预测出任职者未来的预测水平和行为表现[1]。
弗兰纳里、霍夫里奇特与普拉滕 (Flannery, Hofrichter&Pl atten, 1996) 指出, 胜任力特征“增加价值并有助于预测成功”。杜波依斯与罗丝韦尔 (Rothwell, 2000) 把胜任力特征描述为员工以不同方式完成工作单元或职务任务的工作[2]。随后学者们又提出了许多胜任力的定义, 但是至今学术界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后来胜任力理论的发展也就是在对胜任力定义的不断补充和更新中得以拓展[3]。总结以往研究, 本文认为胜任力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的特征: (1) 与工作绩效有密切的关系, 甚至可以预测员工未来的工作业绩; (2) 与工作情景相关联, 具有动态性; (3) 能够区分优秀业绩者与普通业绩者。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知识、技能、个人特征都被认为是胜任力, 只有满足这三个重要特征才能被认为是胜任力。
我国学者对胜任力结构的研究较多, Boyatzis对2000名管理人员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得出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包括目标和行动管理、领导、人力资源管理、指导下级技能、其他 (如客观知觉、自我控制等) 及特殊知识[4]。YUki将管理者胜任力分为技术、人际和概念三类[5]。Tett对Spencert提出的管理者胜任力十二维度模型[6]进行分析, 使胜任力由原来的12项能力分类, 发展为符合效度要求的53个能力项目[7]。我国学者王重鸣、陈民科 (2002年) 对正、副总经理的管理胜任力的研究中指出管理胜任力由管理素质和管理技能两个维度构成[8], 但在具体的要素上, 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具有不同的结构要素。时勘、王继承 (2002年) 对胜任力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9], 探讨了我国通信业高层的胜任特征模型。他们认为高层管理者的胜任特征模型除了包括少量的基准性胜任力特征外, 主要应该突出鉴别性胜任特征。冯明、付茂华[10]构建了制造业管理胜任力模型, 模型共包括5个结构, 组成了三个维度, 即管理素质维度、管理技能维度和柔性维度。
基于胜任力的培训需求分析是以胜任力为基本框架, 通过对组织环境、组织变量与优秀员工关键特征来确定岗位的培训需求, 是一种战略导向的分析方法。通过这种方法, 培训内容和程序一方面能够满足组织当前对岗位的要求, 另一方面适应组织发展的需要[11]。随着人力资源日益成为获取竞争优势基础, 基于胜任力的培训需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提供了职位分析和人员分析的组织背景, 以组织分析统领其它层次的分析。调整培训与组织的长期匹配, 而不是与岗位的短期匹配, 并与组织经营目标与战略紧密联系; (2) 具有范式转移的意义, 从较多关注“绩效差距”和“缺口分析”等消极因素, 向关注胜任力等积极因素的方向转移; (3) 强调优秀员工的关键特征, 具有较高的表面效度, 更容易被培训者所接受; (4) 注重培训方法分析, 提倡“内隐”学习模式。
基于胜任力的培训需求分析最大的特点是通过胜任力模型评估员工胜任力的不足之处, 从而把培训重点放在相关的行为和技能上。同时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培训还能确保培训与开发的一致性, 适应组织的战略长期需求, 有效地节约资源。在同一个组织中, 由于不同的岗位有着不同的胜任素质要求, 所以他们的胜任力模型是各不相同, 因此应该针对不同的岗位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 在实施中注重效果反馈, 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12]。
把传统培训转变为基于胜任力的培训的关键在于培训需求的评估阶段及其关注点。传统方法把注意力局限在工作要求上, 而基于胜任力的方法的目标是揭示卓越成就者与绩效达标者之间的差别, 然后努力缩小这种差别。基于胜任力的培训应包含更多具有挑战性的活动, 如改变个体的动机水平、培育个性特质的成长等。利用基于胜任力的培训方法, 在特定组织中的学习者能够找到自我认同, 在多样化环境中获取学习资源, 当组织设定的目标绩效具有高度战略价值时, 基于胜任力的培训设计就是一个恰当的选择。
三、问卷设计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结构式加开放式两种访谈类型来探测新闻记者所需的胜任力, 一共访谈了包括来自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人民广播电台、重庆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20位优秀记者, 平均年龄为35岁, 学历除一人是硕士外, 其余均是大学本科。由于是建构胜任力模型的初级指标, 因此在样本的选择上, 要突出媒体的多样性, 以及记者本身的代表性。样本中所选择的访谈对象多是从业多年的资深记者, 对于行业本身以及优秀记者的胜任力特征具有切身的体会, 他们具有重要的样本意义。访谈结束后, 再结合大量国内外的文献资料, 并根据记者十余年新闻从业经历的体会, 进一步丰富了胜任力特征条目, 最终形成了有55个胜任力条目的问卷, 问卷采用Likert五点等级量表从“非常重要”到“非常不重要”, 笔者除了要求调查对象要对胜任力指标的重要性指标进行评价外, 还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针对各项胜任力指标为自己评分。
四、研究过程
调查主要选取了中央电视台、重庆电视台、重庆日报、重庆晨报、重庆时报、重庆商报以及重庆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进行调查, 共发放调查问卷295份, 回收有效问卷202份, 回收率为68.5%, 调查对象情况如表1:
对这些指标的总体重要程度进行排序, 提取最接近胜任力特征的部分指标, 结果如表2:
从这张统计图表中可以看出, 胜任力指标的得分排在前几位分别是人品 (4.64) , 善于观察 (4.59) , 沟通 (4.57) , 社会责任感 (4.55) , 职业精神 (4.54) , 勤奋好学 (4.53) , 应变力 (4.50) , 知识视野 (4.50) , 这说明新闻记者这个职业相对于其他职业, 更注重从业人员的内隐特征。也就是是说它并不是一般的技术活, 它不是把从业者的外在技能和知识作为重要的首选因素, 而是一门需要有较高修养德行的人去从事的职业, 从业人员应该有着较高的职业使命感;胜任力得分排名靠后的分别是知名度 (3.62) , 善于表现自己 (3.56) , 个性鲜明 (3.49) , 形象好 (3.45) , 天赋 (3.31) , 高学历 (3.22) , 而这几项除了天赋以外, 都是从业者的外显特征, 而这些特征对于从事新闻工作来说恰恰是最不重要的, 排名最后的是高学历, (只有14.9%的人认为它最为重要) , 这说明选拔新闻记者不能唯学历是举, 应该多方面的考察, 尤其是从业者的执业态度和发展潜力。
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 样本的KMO值为0.726, 表示适合进行因素分析。Bartlett’s球形检验的Χ2值为9727.930 (自由度为2775) , 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 也表明适合进行因素分析。本文主要用主成分分析, 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 分析结果见表3, 可以看出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有四个, 可以累积解释总方差的55.54%。因子负荷水平均在0.40以上, 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看, 可将它们分别命名为:因素一为“职业素养”, 指新闻记者要人品好, 有职业精神、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知识视野宽泛, 时间观念强, 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沟通能力等;因素二为“思维能力”, 指新闻记者具有逆向思维、超前意识, 善于创新, 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策划能力和应变能力;因素三为“从业技能”, 指新闻记者应当是一个优秀的提问者, 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 理性冷静、文字功底好;因素四为“社会知觉” (social awareness) , 指新闻记者具有很好的公信力, 对社会问题的发现能力和公关能力较强。
本研究采用Cronbach的一致性系数 (a系数) 用于检验各分量表和总量表的信度。五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是0.71, 0.76, 0.80, 0.73, 0.76, 而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 显示了比较好的内部一致性, 证明了本研究问卷构思的同质性信度较高。
五、基于新闻记者胜任力模型的培训需求分析
研究选取了202个访谈对象中来自重庆广播电视集团的120名记者, 进行胜任力差距分析, 从而找出差距, 形成培训需求建议。
新闻记者对胜任力指标的重要程度的评价和访谈者对自己的打分就可以看出目前新闻记者在胜任力方面存在的差距, 如表4所示。差距比较大的指标是知识视野 (-0.92) 、沟通 (-0.72) 、勤奋好学 (-0.70) 、善于观察 (-0.71) 、优秀提问者 (-0.72) , 对现场的把控 (-0.71) , 这些胜任力指标主要是记者知识、技能等新闻工作的职业技能, 这些技能比较适合采用培训的手段进行提高。但是受访记者在分析问卷中也发现, 在对自身胜任力的评价中, 在有关品行的指标方面, 记者普遍给自己打了高分, 人品 (-0.20) 、社会责任感 (-0.42) 、职业精神 (-0.40) , 这表明记者对自己职业态度的自信和认可, 也有可能是一种自私的保护。但不管怎么说, 这一结果表明了记者内心认为这份职业是神圣的, 它需要优秀的品行和良好的道德, 是一份值得尊重的职业。但是笔者发现, 在政治敏感这项中, 两者差距达到了-0.66, 这似乎和前者有些自相矛盾, 其中原因笔者分析, 人品、社会责任感等指标带有比较强的社会称许性, 每个人打分的时候都会给予比较高的得分, 但是在很多记者的心目中, 对政治敏感这项指标就不那么重视了, 认为新闻记者应该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不应该和政治联系得太紧, 这种观点固然有自己的道理, 但是新闻工作是有显著的意识形态特征的, 新闻生产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政治传播的过程, 新闻从某种角度来说, 是离不开政治的, 在这方面存在的差距也是今后新闻记者培训的重点。
另外记者的思维能力方面也存在问题, 逆向思维 (-0.60) 、超前意识 (-0.65) 、善于创新 (-0.66) 、策划能力 (-0.71) 、应变力 (-0.65) 、公关能力 (-0.65) 、发现能力 (-0.66) 、公信力 (-0.43) 都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 特提出如下培训建议: (1) 加强记者从业技能的培养, 根据记者工作的特殊性, 可采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 在方式手段上创新, 针对提问技巧、政治敏感、文字功底、理性冷静、现场把控等子项目分门别类地进行培训; (2) 对于记者思维能力的培养, 是很难用常规的培训手段达到的, 因为这项核心胜任力的各种子素质, 比如逆向思维、超前意识、创新、策划能力等都是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提高的。所以, 新闻机构可以组织一些团队活动, 都能够使记者的思维创造力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 逐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3) 社会知觉能力跟个人的自身素质有关, 比如性格、兴趣、爱好、生活背景等。在具体的培训中, 可以采用一些心理学量表, 对每个人进行测试, 了解他们社会知觉的相关情况, 为每个人建立“知觉档案”, 进行有的放矢的培训。此外, 可以请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以及媒体精英、社会名人等专家来进行组合式培训, 提升记者对自我价值和公共价值的认识。 (4) 新闻记者的培训其实应该强调全面性, 记者的综合素质要求是很高的, 对记者的培训内容也应该尽量地多涉猎, 广覆盖, 比如针对新闻记者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压力心理疏导等培训工作都应跟上。
六、结语
新闻记者是新闻生产中积极而活跃的要素。本文建立了新闻记者的胜任力模型, 获取了新闻记者所需要的核心胜任力, 主要有四个维度:职业素养、思维能力、从业技能、社会知觉。必须说明的是, 这一模型只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型框架, 在具体到每一个媒体组织来说, 应该根据媒介的不同形态以及媒体的组织文化、生产特征来对具体的胜任力指标进行修正。总的来说, 胜任力模型首先是一种理念, 其次才是一种工具, 在传媒行业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方面, 胜任力方法的引进将会帮助媒体在激烈的竞争当中未雨绸缪, 占得主动。
参考文献
[1]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院编著.人力资源经理胜任素质模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2]戴维.D.杜波依斯 (David D.Dubois) , 威廉.J.罗思韦尔 (William J.Rothwell) , 德博拉.乔.金.斯特恩 (Deborah JoKing Stem) , 琳达.K.肯普 (Linda K.Kemp)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M].于广涛, 等,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3][美]大卫.D.迪布瓦.胜任力—组织成功的核心源动力[M].杨传华,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4]Boyatzis R E.R endering into competence the things that arecompetent.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9.
[5]Miborrow G.Crafty management.Management Today, 1988.
[6]Spencer LM, Spence SM.Competence at work:Model for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Wiley, 1993.
[7]Jeffery SS.The practice of competency modeling.PersonalPsychology, 2000.
[8]王重鸣, 陈民科.管理胜任力特征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检验[J].心理科学, 2002 (5) .
[9]王继承.谁能胜任[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10]冯明, 付茂华.基于柔性特征的制造业管理胜任力模型, 2005CES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国际研讨会:人力资本与环境投资 (第二卷) , 2005.
[11]章凯, 肖莹.胜任特征分析与人力资源管理[J].江淮论坛, 2004 (2) .
8.《语法讲义》语料的语感存疑 篇八
关键词:语法讲义;语感;时代性
作者简介:孙艺菲(1995-),女,辽宁辽阳人,就读于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
[中图分类号]:H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1
引言:
学者张普(2000)曾经说过:“语感(nItuition)是对语言运用的正误、优劣、常殊的一种直觉,或者说就是对一种语言现象流行通用程度的感觉。”在学习《语法讲义》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其中一些不合现代汉语语感的语料,在此做些浅显的讨论。
一、语言的时代性造成的语感问题
1、P121,*跑得个快
作者(指朱德熙先生,下同)认为:“‘跑得个快’是把述补结构‘跑得快’和述宾结构‘跑个快’混合在一起的格式。”然而无论是在文学创作还是在日常交际中,我们几乎都没有见到“跑得个快”这个词组,因此觉得不太符合语感。学者宋玉柱(1995)认为,实际上“跑得个 快”这样的说法是近代汉语的现象,而在现代汉语中却难得发现。在近代汉语中,这个“得”是完成体的标志,大体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了”。因此,“跑得个快”也就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跑了个快”。
2、P188,*把一个南京城走了大半个
笔者(指本文章作者,下同)查阅,此句为儒林外史第三十回中的一句,原文如下:
沈大脚道:“正是。十七老爷把这件事托了我,我把一个南京城走了大半个,因老爷人物生得太齐整了,料想那将就些的姑娘配不上,不敢来说。(吴敬梓《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成书于清康熙年间,距今年代较为久远。而语言是发展变化的,尤其新中国成立后,对语言采取了大规模的规范措施,因此此类句多留存于乡间的口语或俚语中,今天来看,语感略显生硬。
3、P56,*宽大了一个特务分子。
“宽大XX”,这种用法属于文革时期的遗留,现多存于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口语中已很难听到。而现在的“宽大”一词多用于形容词,指面积或容积大,或指人大度宽厚。所以语感不好。
二、句子单用(缺少附加成分)造成的语感问题
4、P17 *问题应该分析。
这是作者在阐述主语对谓语来说是受事时所举语例,我们认为“问题应该分析”较为黏着,应当作为语法成分附着在句子中,如说“这个问题应该分析”或“问题应该分析一下”。单独说话时不太符合语感规律。
5、P87,*那就这么吧 、*下回别这么了。
在口语中,一般“这么”很少后面不附着“样”、“办”、“做”、“的”等词,直接说感觉比较怪异,具有较大的语感争议,很难完全为当今的人们接受。
6、P111,*便道走行人。
如果单说“便道走行人”语感不好,需要添加对比描写,如改为“便道走行人,不走卡车”可能语感上更容易接受一些。
7、P188,*(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别人、*(把)这些事情都置之度外。
作者认为像上述句子去掉“把”后,为受事主语句;笔者认为,如果缺少介词,如:把、将,上述两个句子是站不住脚的,也就是很难单独成句。
三、语言流行程度造成的语感问题
8、P50, *?两县人。
作者将两县人归类于准量词中,但是两县人语感明显比三站路、一世纪较差。并且在语料库中只有6条记录,可以看出当今无论文学上还是口语上都是不大常用的。不如换成“两县人民”语感更好。
9、P139,*买上了当了
“买上了当”、“买上当了”都可以说,语感无碍;但是“买上了当了”则让人说着拗口,语感上较为生僻。
例:他的锅买上了当 ,花了三十五块钱。(路翎)
饿死事小,买上当了事大。(张爱玲)
10、P165,*我看看来了
一般只说“我来看看了”。
如:不许我来看看了 ?(《狼人》)
甚至在某些特定情境下也可以说“看看来了”,如下例:
听信了他的指点,就赶回看看来了(聂云岚 《玉娇龙》)
但是“我看看来了”缺乏语感及相关语料支撑,说起来不通顺。
四、其他类型造成的语感问题(方言特色、语言歧义)
11、P187,去年又把老伴儿死了
“把+指人的名词+死了”这种格式很带有地域性方言特色,如:
老太太是前年把老头子死了的(贾平凹 《怀念狼》)
贾平凹的作品中带有陕北方言的艺术特色,这种用法是经过艺术处理后的手法。因此,我们普通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脱离了刻意营造出来的方言环境,会觉得语感不是非常顺畅。
12、P196,就(是)厂长没走
该句加上“是”后,句子意义发生细微变化,“就厂长没走”强调的是只有厂长没走;“就是厂长没走”则更强调厂长没走这个已知事实,可以表示原因或者让步条件。
放在句子中,可以更明显地比较二者差异:
别人都走了,就厂长没走。
我也想走,就是厂长没走,我不方便走。
结语:
《语法讲义》是朱先生于1961年开始编写的语法著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唯其重要,所以审慎。《语法讲义》经过50余年时代变化,其中语料语感的语感问题,本文在此略加以指出,以供学界参考。
参考文献:
[1]朱德熙. 语法讲义[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2]张普,2000.信息处理用动态语言知识更新的总体思考[J]. 《语言文字应用》,第2期.
[3]宋玉柱. 读《语法讲义》献疑[J]. 汉语学习, 1995, (3): 9-12.
【新闻稿培训讲义】推荐阅读:
生涯规划培训新闻稿11-06
公文写作培训会新闻稿11-04
工学院新闻稿写作培训会10-08
新闻拍摄写作培训08-21
宣传新闻培训心得09-13
新闻报道员培训方案08-05
培训班新闻稿件范文09-12
新闻发言人培训班07-27
第六期新闻写作培训班策划书07-16
新闻骨干通讯员培训班主持词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