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雨巷阅读欣赏

2024-07-14

语文教案:雨巷阅读欣赏(共13篇)

1.语文教案:雨巷阅读欣赏 篇一

“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它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

受“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启发,我们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欣赏,还要给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阅读欣赏的交流的机会,让所有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学会倾听和表达,这样既能巩固自己阅读欣赏的成果,还能取百家之长,补自己之不足。

二、阅读欣赏交流课的模式建构

1.阅读欣赏交流课采用的基本方法

在阅读欣赏交流课中我们采用“读、说、听、思、写”的基本方法。首先是“读”,阅读是交流的前提,没有学生自身对文本的阅读欣赏、感悟体验,就不能保证阅读交流的质量,阅读可放在课前解决;其次是“说”,说是输出,是表达,是小组互动和班级交流的保证,学生在组内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小组推举见解独到的同学参与全班交流;再次是“听”,听是输入,是领会,是学习,是在对文本基本理解基础上参与式的听,学生在听别人发言中与自己原有的理解碰撞,求同存异,不断提升阅读鉴赏层次,因此,“听”是阅读欣赏交流课的关键所在;还有就是“思”和“写”,“思”和“写”可以是“说”之前的准备,也可以是“听”之后的感受、记载、存储。

2.阅读欣赏交流课的基本模式

基本模式由两个板块组成,一是小组互动,一是班级交流。在组内活动板块小组成员各抒己见,交流自己个人的阅读感受,并逐渐形成统一话题,在此基础上对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鉴赏,然后确定小组发言代表,做好全班交流的准备。小组互动之后进入班级交流,班级交流可以采用同类比较、课堂辩论、小组竞赛、笔会交流等形式。组与组之间对文本理解如有相同点可进行比较竞赛,如有不同之处可进行课堂辩论,对课堂争论的焦点问题,或在课堂交流中遇到的新问题,可全班同时动笔,进行课堂笔会,然后自由发言。

3.阅读欣赏交流课中的师生状态

在阅读欣赏交流课中,学生始终处在主体地位,学生主动探究阅读欣赏点,主动交流、思考和感悟。而教师定位为主持人或平等中的首席,在教师主持下,小组互动和班级交流有序进行,遇疑难问题,教师通过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对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和争辩,并给予恰当的点评和梳理。

三、阅读欣赏交流课的着眼点

1.阅读欣赏交流课文本定位

阅读欣赏交流的文本可以来自学生课外自由阅读的书报杂志,也可以辅助高中语文教学的各类读本,比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读本、《高中语文阅读欣赏》、《新人文读本》、《新语文读本》等。当然因为学生课外自由阅读的文本较多较杂,不太适宜课堂形成激烈探讨的气氛,我们还是倾向于在高中语文辅助读本中选取文本,学生在课堂上可依据统一文本进行阅读欣赏交流,这样的课堂交流更有现实意义。

2.对选定文本进行阅读欣赏交流的着眼点

对选定文本进行阅读欣赏交流可主要集中于文本的脉络思路、表达技巧、语言特点、主题探讨等方面,另外准确而深刻地理解文本的个性感悟也是交流的重要方面。这样的阅读欣赏着眼点是通式,各种文体的文章都可以这样进行欣赏交流。当然,每篇文章都有其特色鲜明之处,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鉴赏交流时可适当对文本特色鲜明的地方做重点探讨。

四、阅读欣赏交流课的意义和价值

《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冯·卡门也说过,与人交流讨论,只会丰富自己的思想,开拓自己的视野,纠正自己的失误,收获总会大于输出的。现在的生活处在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一个人独自关注的信息毕竟有限,这就使得我们的语文阅读欣赏交流课有了存在的意义和必要。

毕淑敏说:“阅读是一种孤独。”这话没错,但阅读的感受一经分享,便不再孤独。学生通过分享将自己的智慧传给全组、全班,他们又从中分享了别人的智慧,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后成了两种思想。”通过分享和交流,学生提升了能力,把握了信心,加深了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主动参与了课堂,他们不再是单纯的听众和观众,自己变成了舞台上表演的明星。快乐阅读、互动阅读、深度阅读,这是阅读欣赏交流课的价值。

五、阅读欣赏交流课案例呈现

《高中语文阅读欣赏》高二·上《寒冷的味道》阅读欣赏交流课流程:

1.开场白:《阅读,终生的承诺》

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时那苦思的刹那;

世界上最自然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

自己再累也要读书;

工作再忙也要谈书;

收入再少也要买书;

住处再挤也要藏书;

交情再浅也要送书。

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

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

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

让我们与书为伴,让阅读成为我们终生的承诺!

2.教师在学生课前自主阅读全文的基础上提炼出三个鉴赏点供学生交流互动:

(1)艺术的语言(2)深刻的主题(3)独特的感悟

3.分组互动(每个小组选择其中之一或三者兼顾各抒己见并形成统一意见)

4.全班交流(学生小组选派代表发言)

(1)艺术的语言

①第三节:“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寒冷,眼下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

因为意见分歧,学生展开课堂辩论,老师要用殊途同归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作者文句的意蕴。

②第十九节:“寒冷还会来的。”

③第十八节:“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

④第五节:修辞

⑤第十三节:修辞

⑥第八节:细节描写

教师总结:无论是抽象化、哲理性的语言,还是形象化、生动性的语言,都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转入对主题的探讨。

(2)深刻的主题

①全文寒冷的味道有好几种

②全文写法以小见大,由实到虚

③寒冷的表面意义和象征意义

④主题的概括:本文用大量的篇幅铺写寒冷带给“我”的刻骨铭心的疼痛以及由此产生的亢奋,表达了对寒冷日子的回忆和怀念;又由气候变暖但孩子却还在喊冷来表现出对意志弱化、生命品格下降的深切忧虑

学生的主题探讨没有一步到位,学生的发言真实地体现了探讨主题的渐进过程,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对主题的概括。

(3)独特的感悟

有五个同学参与发言,有人谈自己对寒冷的体验,有人谈对社会的忧虑,有人谈人生需要挫折和磨难,等等。

5.教师总结

这是一篇文笔优美、意韵深邃的散文,清丽平和的文字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一种博雅豁达的情怀。作者视野开阔,思想敏锐、构思缜密、哲理深刻。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题材,仿佛随手拈来,如叙家常,能从细小平常的事物中展现生活的本质。这种由小见大、由实到虚的写法,值得我们赏析和借鉴。

2.语文教案:雨巷阅读欣赏 篇二

一、朗读感知,让学生与文本对话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几遍文学作品,自然对领悟作品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感情大有裨益。每部作品都有它的感情基调,有的热烈如火,有的清淡像河,有的昂扬似歌,也有的始终笼罩着浓浓的哀怨惆怅。正确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在朗读时注意情感的发展、节奏的停顿,就可以很好地与作品对话,体会作品了。

《雨巷》恰是一篇结着愁怨、忧郁的诗歌,因此,学生在朗读作品时应放慢语速,在重点突出的地方,应稍有停顿或重读,才能让本诗余韵悠长,耐人回味。此外,边朗读边放飞想象,与作者、与作品、与“那个结着愁怨的姑娘”进行对话,为接下来的分析综合作好铺垫。

二、品味诗歌,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在阅读教学中,文本是主体,学生是主导,教师起到引导作用。所以,教师与学生处于一种民主的平等的位置,师生的对话应该贯穿于整个阅读过程中。教师起到激发学生兴趣、启发思维、点拨总结等作用。如果说整个教学过程是一片浩瀚的海洋,那么我将拾取一朵小小的浪花,看师生如何对话。

师:这首诗歌给你的情感体验是什么?

生:它有种忧愁哀伤的基调。

师:的确,这首诗歌从头到尾都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怨,所以你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

生:忧怨、哀婉、沉闷……

师:那么速度又是怎样的呢?

生:缓慢。

师:对的,诗言志,歌咏言,声音是情感的外在体现。如果要表达这种忧郁的感情,应该用缓慢的语速来读比较适宜……

总之,师生对话应该贯穿在阅读教学的始终。

三、细细领悟,与文本意象对话

《周易·系辞》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的论述;而西方现代文论认为意象是客观物象在经过创作者加工处理之后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如果学生能细细品味这些意象,与文本中的意象进行“深入对话”,去解读它们背后的“潜台词”,有助于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主旨。

1.雨巷

雨,本就给人迷茫、潮湿、朦胧之感;巷:也是一种狭窄、冷暗、悠长的意象。

青苔斑驳的小巷,本就寂静无声,幽深清冷,再加上梅雨季节,天空飘洒着蒙蒙细雨,此时的小巷因此潮湿,意境更是充满了无限朦胧美。即使有人从此经过,也许只是脚步匆匆,无暇考虑这优美的意境。但此时的“我”,在雨巷里久久徘徊,我到底在期待着什么呢?

2.丁香

丁香会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白色的丁香高洁,紫色的丁香优雅,开在暮春时分,容易凋谢。颜色虽不轻佻,但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因此,它往往象征着美丽、孤高和忧愁。

在古典诗歌中,丁香的意象也是随处可见的。李商隐有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词人李璟也有诗“芭蕉弯弯如月牙,丁香凄凄似别离”。另外一位五代词人李珣也叹息“愁肠岂异丁香结?因离别,故国音书绝”。另有国学大师王国维写道“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但是细细读来,丁香虽美,但它的周围总是弥漫着一种凄清甚至哀怨的气息。

而本诗中诗人将丁香的这种美赋予新的含义:“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恰是诗人心中至高至纯的理想,但这种理想也许如丁香花姑娘一样转瞬即逝,流年不见,留下的是无休止的追忆和无限的惆怅。

引导学生与文本中的“意象”对话,有助于了解诗人的情感、志向和心路历程。

四、超越文本,与艺术手法对话

“曹衣出水”和“吴带当风”是中国画的两种不同艺术表现。京剧“唱念做打”的艺术表现也让京剧更好地展现了广阔的历史与人生。而文学创作中若能“尽兴”地掌握内容与形式,很好地把握艺术表现形式,也能透彻地理解作品主旨。

艺术手法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篇章结构等诸多方面。本文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象征了。联系时代背景,让自己的思维驰骋在广阔的想象原野上,将会对这首诗歌的主旨的领悟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的雨巷和丁香都是内涵丰富的意象,结合当时国共合作破裂、反动派对革命者进行血腥屠杀、作者也徘徊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时代背景,因此,“雨巷”可以象征黑暗阴霾的时代背景,也可以象征沧桑巨变的社会现实,还可以象征作者人生的低谷。“丁香”可以是作者生活中理想的恋人,也可以是诗人对革命前景的期待,还可能是作者对所有人生所有美好的期待。

美学理论家姚斯曾说,一部文学作品,它不仅是一尊纪念碑,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演奏中周而复始地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从而使文本物质形态中获得解放,成为一种符号的存在。所以,文学阅读既要基于文本,又要超越文本,全方位地进行对话,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文学的世界。

一帆一江一渔舟,一花一叶一春秋。一俯一仰一人生,一颦一笑写风流。珍视生活中的一悲一喜,品味作品中的一嗟一叹,在和雨巷一样的意境中,潜心对话,灵魂交流,将有一个不一样的文学人生。

3.《雨巷》阅读训练答案 篇三

《雨巷》创设了一个富于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的希望。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怅,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和那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

象征主义的方法抒情

《雨巷》在艺术上一个重要的特色是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方法抒情。象征主义是十九世纪末法国诗歌中崛起的一个艺术流派。他们用世界末的颓废反抗资本主义的秩序。在表现方法上,强调用暗示隐喻等手段表现内心瞬间的感情。这种艺术流派于“五·四”运动退潮时期传入中国。第一个大量利用象征主义方法写诗的是李金发。戴望舒早期的创作也明显地就受了法国象征派的影响。他的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意挖掘诗歌暗示隐喻的能力,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雨巷》就体现了这种艺术上的特点。诗里那撑着油纸伞的诗人,那寂寥悠长的雨巷,那像梦一般地飘过有着丁香一般忧愁地姑娘,并非真实生活本身地具体写照,而是充满象征意味地抒情形象。我们不一定能够具体说出这些形象所指的全部内容,但我们可以体味这些形象所抒发但朦胧的诗意。那个社会现实的气氛,那片寂寞徘徊的心境,那种追求而不可得的希望,在《雨巷》描写的形象里,是既明白又朦胧的,既确定又飘忽地展示在读者眼前。想象创造了象征,象征扩大了想象。这样以象征方法抒情的结果,使诗人的感情心境表现得更加含蓄蕴借,也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感到诗的余香和回味。朱自清先生说:“戴望舒氏也取法象征派。他译过这一派的诗。他也注重整齐的音节,但不是铿锵而是轻清的;也照一点朦胧的气氛,但让人可以看得懂。”“他是要把捉那幽微的精妙的去处。”(《中国新文学大系· 诗集·导言》)《雨巷》朦胧而不晦涩,低沉而不颓唐,深情而不轻佻,确实把握了象征派诗歌艺术的幽微精妙大去处。

音节的优美

《雨巷》最初为人称道,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它的音节的优美。叶圣陶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虽然未免有些过誉,但首先看到了它的音节的优美这一特点,不能不说是有见地的。《雨巷》全诗共七节。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逢着”改为“飘过”之外,其他语句完全一样。这样起结复见,首尾呼应,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加强了全诗的音乐感,也加重了诗人彷徨和幻灭心境的表现力。整个诗每节六行,每行字数长短不一,参差不齐,而又大体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韵脚。每节押的两次到三次,从头至尾没有换韵。全诗句子都很短,有些短的句子还切断了词句的关连。而有些同样的字在韵脚中多次出现,如 “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读起来,像一首轻柔而沉思的小夜曲。一个寂寞而痛苦读旋律在全曲中反复回响,萦绕在人的心头。

为了强化全诗的音乐性,诗人还吸取了外国诗歌中的一些技法,在同一节诗中让同样的字句更迭相见。这种语言上的重复,复沓,像交织一起的抒情乐句反复一样,听起来悦耳,和谐,又加重了诗的抒情色彩。在浪漫的自由诗和“新月派”的豆腐干诗体盛行的时候,戴望舒送来了优美动听的《雨巷》,开拓了音乐在新诗中表现的新天地。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 雨巷原文阅读

2.《雨巷》阅读感言

3.《雨巷》导学案及阅读感悟

4.《雨巷》阅读体会

5.雨巷 戴望舒 阅读答案

6.《雨巷》阅读感悟

7.《雨巷》阅读提高训练及赏析

8.《雨巷》阅读练习题及英文版

9.戴望舒《雨巷》阅读笔记

4.《雨巷》阅读体会 篇四

正值江南的梅雨季节,天阴沉沉的,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青瓦白墙间,一条悠长寂寥的小巷,只有诗人一人撑着油纸伞在雨巷中独行,漫天的雨雾冰冷地拒绝了诗人对天空的仰望,对天空的高远遐想,而他彷徨不定的步态则更透露着他内心的孤寂和苦闷。诗人此时希望遇到一位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从而来转移诗人,在更加逼仄、局促的伞下的那缕剪不断的愁绪,希望走到那“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中国古代的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说是引愁之物,南唐李璟有词“青鸟不传云外语,丁香空结雨中愁”;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等等。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不过丁香姣好,却又容易凋谢。由于中国古代诗人们的反复吟咏和广泛传唱,在文人心中,丁香逐渐成为美丽、高洁、柔弱、愁怨之类性质的象征。丁香一样的姑娘,即愁怨着,做着脆弱的梦的姑娘。

在长久的期待中,姑娘终于来了,在雨中哀怨,“像梦中飘过”一样,只在面前一闪,转瞬便消失了,连同她的颜色,她的芬芳,她的太息与她的惆怅,空留下主人公自己在雨巷独自彷徨。“她静默地走近”,然而又终于失望了,“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终于从身边一飘而过,渐渐远去。这两位彷徨者都同样抑郁而孤寂着,正因为病症相同,他们却不能互相拯救,只得分手。他们在彷徨,更是在彷徨中追求。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

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彷徨的孤独者。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希望。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但丁香却又容易凋谢的!诗人通过悠长寂寥的雨巷,颓圮的篱墙,冷冷的哀怨,蒙蒙的细雨等环境渲染,和游子对丁香一样的姑娘的期待。一切都没有说穿,没有点透,然而我们懂了,感觉到了。

《雨巷》创作于1927年夏天,写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当时全国正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诗中不难体会到这是恋爱情绪和政治情绪的契合,而不能仅仅当作恋歌。

5.阅读课教案欣赏课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知识能力

2、通过课外阅读的交流、推荐,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3、提高学生文化审美要求,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重温安徒生的童话故事,通过阅读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从而对生活充满向往。

三、教学过程

1、师范读

2、你读过安徒生的童话吗?

3、过渡: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安徒生,重温他那亲切感人的经典故事。

四、赏读《卖火柴的小女孩》

1.安徒生的童话里经典的故事莫过于《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大家都不陌生。

谁来回忆一下故事的大概内容呢?(出示卖火柴的小女孩一组图,生边看图边回忆故事)

2.可怜的小女孩最后怎么了?

(出示)第二天清晨寒气袭人的时刻,小女孩坐在那两幢房子的角落里,双颊红通通的,嘴角上却挂着微笑。她死了,是在旧年的最后一个夜晚冻死的。新年的太阳升起来照到的只是一具小小的尸体。小女孩坐在那里,身子已经冻得僵硬了,手里依然拿着火柴,一束快要烧尽的火柴梗。

”她是想暖和暖和身子。“有人说道。可是却没有人会想到她曾经看见了那么美丽的东西。也没有人会想到,她跟着她的老祖母是在怎样的光辉照耀之下走进新年的快乐中去。

1、师配乐范读

2、看着图听了故事,你想说什么?

3、带着你的理解和感受,谁来读一读这两段文字。

4、.读书是幸福的,它让我们受益匪浅,有一个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孩子,她不仅认认真真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还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了一首诗《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出示)

5、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妈妈给我两块蛋糕,我悄悄地留下一个。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爸爸给我穿上棉衣,我一定不把它弄破。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哥哥给我一盒歌碟,我选出了最美丽的一页。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晚上,我把他们放在床头边,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我要把蛋糕送给她吃,把棉衣给她去挡风雪,在一块唱那最美丽的歌。

你想知道她是谁?请去问一问安徒生爷爷--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1、听了这首诗,你想说什么?

2、你有什么话想对小女孩说?

3、这首诗感动着我,你们的发言温暖着我,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五、总结延伸

1.安徒生是世界童话大王,他的童话故事大都是经典很值得一看,你还看过哪些?

2.老师这有他童话全集的一些目录,没看过的抓紧去拜读吧!(出示《安徒生童话全集》图书目录)

3.目录上的省略号表示?

4.安徒生为何能写出这么多生动感人的童话呢?想知道的话,就到他写得自传《真爱,让我如此幸福》中找答案吧!这里的”真爱“,是对书的的真爱,对生活的真爱,更是对童话的真爱。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出示)

人生就是一个童话,我的人生就是一个童话。这个童话充满了流浪的艰辛和执着追求的曲折。我的一生居无定所,我的心灵漂泊无依,童话是我流浪一生的阿拉丁神灯!

--安徒生

1指名读。

2”阿拉丁神灯"听说过吗?

3推荐看《一千零一夜》。

5.今天,我们在一起分享了最近一段时间的读书心得,同时还走近了安徒生,重温了

经典。同学们,你们有收获吗?

6.语文教案:雨巷阅读欣赏 篇六

前几天,听了一节《最后的常春藤叶》公开课。 在课堂的结尾,教师抛出一个“贝尔曼的死值得吗?”的问题,试图带领学生对贝尔曼死的意义进行探索。应该说这种教学处理似乎早已演变成了一种 “教学常规”了,而他们所秉承的金科玉律就是教学三维目标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要素。我对此颇有不同意见。

首先,我认为这个探究问题本身就是个伪问题。“贝尔曼的死值得吗?”属于一个价值判断问题。 我并不是说价值判断的问题是无益于价值观教育的,而是说价值判断最好能够针对事实,才会显得更有意义。而小说的本质却是虚构,小说家只是用虚构的情节来给我们编造故事,因此如果我们的价值观教育是建立在针对虚拟情节的基础上来进行简单判断的话,教学的说服力以及教学的成果都会大打折扣。再者价值判断这种“非A即B”的教育手法也略显粗糙。让学生在面对着这样一个平时完全没有思考可能的问题时,在缺少一定的经历与体验的情况下,迅速地判断出对与错,相信这样的价值观教育最终可能只会落实于口头上罢了。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三维目标从来不是三个独立的教学目标,它们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教师设计出这样一个问题来独立地进行价值观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在语文教学中,价值观的教育应该是要融合在知识习得的过程中来完成的。

其次,这个探究问题不是一个语文问题。语文教学重在对言语中有意味的形式的研究。任何脱离言语教学的问题从本质上来说就不是语文教学。关于贝尔曼死的意义的问题就是这样一个非语文问题。从表面上看,这个问题似乎是对文本内容的深化拓展,而实际上是在跳脱言语后的一种生活道德判断问题与文本的简单嫁接,并且这种嫁接似乎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也就是说,把这样一个问题嫁接在另外一篇毫不相干的文本中时,也似乎完全不成为问题的。李海林针对这种现象曾说:“从对文本的开放态度走到割裂文本与解读的本质联系,并最终导致反文本、反语文、反教学。”[1]我们来观察一下课堂结果的实际呈现或许就会更加清晰了。大概教师与学生的活动最终也只能在“贝尔曼是值得的,因为他的牺牲精神很可贵”“贝尔曼是不值得的,因为或许琼珊不会死,应该还有另外的方法可以救他”“贝尔曼真傻,为什么不叫个人一起帮忙呢”等那些在课堂上空飞来飞去的问题间相互纠缠吧。而这种纠缠最后带来的价值观教育的意义也将荡然无存了。

当然,我并非是想要否认语文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的重要性,而是针对目前在语文课堂里广泛存在着的这种运用非语文的学习活动想要去实现语文的教学目标的可能性的怀疑。也就说,教师必须转变目前教学的理念、改变目前教学的方式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我认为,如果教师把最后的探究问题设计为“作者为何要让贝尔曼去死”,应该会有不同的效果。

首先,这个问题是一个真问题。“作者为何要让贝尔曼去死”这个问题,重在带领学生探究作者写作技法与写作思维,同时也有利于教学中落实相关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了解作者的写作技法与写作思维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文本,并可以把相关学习能力进行迁移,从而在真正意义上习得知识。当然,这个问题也可能是学生阅读时候本身就会存在的疑惑。因为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概率是非常低的,或者即使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而学生也无法完全理解的,那么这样一种艺术上的真实如何才能让学生得到真正的理解,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到文本中去寻找答案,而这样的问题无疑就是一个真问题。另外,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可以通过探究得以解决的。问题设计的本身就是为了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某种理解。

其次,这是一个语文的问题。针对作者对作品情节设计意图的探讨,肯定会在作品的内部找到答案。首先学生可能会得出“贝尔曼的死是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这样一个结论,因为他们会在文本里找到“是个失意的人”“耍了四十年画笔,仍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老说要画一幅杰作”“他对这种白痴般的想法大不以为然”“你怎么能让她脑袋里有这种傻念头呢”“像琼珊小姐那样的好人实在不应该在这种地方害病”等等依据。从而明白小说情节的跌宕之美。接着学生可能还会发现贝尔曼的生与死都是由于其对艺术坚持的必然结果。比如在课文第30自然段中,作者说“贝尔曼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实际上贝尔曼在生活中也是个失意的人,平时只能替别人充当模特,“挣几个小钱”,可是作者却为什么在这里要特别强调是“在艺术界”呢? 同样在第30自然段,作者还说“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恶狗”,他认为自己保护的并非是两位弱小的女孩子,并非两位需要帮助的邻居,而是特别强调他保护的是“青年艺术家”。更不要说其中多次反复出现的“老是说要画一幅杰作”“没什么创作”“未来的杰作”等之类语言了。可见贝尔曼即使在自己最失意、最穷困潦倒的时候, 还是有着对艺术的坚定信念的。那么学生可能也就不难理解作者要在结尾让贝尔曼为了去墙上画叶子而死去这个情节的设计意图了。正是对艺术的坚定不移的追求,正是对梦寐以求的理想实现的渴望,才让贝尔曼死去。而这样的死或许对贝尔曼来说,并不是从困境之中得到了解脱,而是让其惴惴不安的灵魂得到了救赎。明白了这些以后,不仅让我们明白了作者针对作品情节的设计意图,同时也在文本研读的同时完成了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那就是人应该都要找到自己的“精神支柱”,而这恰恰也合了教材编者对本专题主旨的想法了。我们再去关照琼珊与苏艾时,亦是如此。

当我们对上述两个设计的问题进行比较以后发现,第一个问题是教师要求学生在缺少言语活动基础上来进行简单道德判断,而第二个问题却是关注对文本的分析以及对作者写作技法的研究。可以说,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在现实教学中两种不同教学现象、教学模式所呈现出来的某些具有本质性特征的教学选择。而这样不同的教学选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由于教师与学生的文本阅读的角色定位不同造成的,即我们到底是欣赏者还是批评者?

所谓的欣赏是指教学中以个人的主观感受的结果作为依据,对文本进行审美的把握。比如在《红楼梦》第48回的香菱谈诗情节:“我看他《塞上》一首,内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2]这就是欣赏。它与一般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差别不大。前文对“贝尔曼的死值得吗”的探究,从广义来看,也是属于说说自己的感受与认知,也就是属于欣赏的范畴。但是与香菱对诗歌的欣赏是依据于文本的感受与认知不同的是,这个探究问题却是架空于文本之上的。这种架空,当我们作为一般读者阅读的时候,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当我们把它拿来作为教学阅读的时候,只有那种真正依据于文本的感受与认知才能成为一种教学选择。

所谓的批评“是以文学作品为中心而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各种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3]而我们教学中的批评主要是指教学针对文本的理性分析、评价与判断。它是教学在欣赏的基础上进行的更为专家化、专业化的语文活动。比如写作论文、评点阅读、文本分析归纳等等。这也是我们教学阅读不同于一般读者阅读的最大差异所在。 教学阅读不仅要感受到美,更要研究它之所以美的由来。前文关于“作者为何要让贝尔曼去死”的探究,就属于对文本的分析,也就属于批评的范畴。

这样看来,实际教学中,我们既要充当起欣赏者的角色,又要有批评者的角色。但是这样文本阅读角色定位还是不够精确的,比如前文所涉及的欣赏问题就脱离了文本,这样的问题设置就应该从教学中剔除。教学中的欣赏与生活中普通读者的欣赏应该还是有所区别的,我们必须分清楚我们所设计的问题到底是语文问题还是生活问题。那么我们在进入批评者角色的时候,是否需要更专家化呢?我认为答案也应该是要有所保留的。因为专家批评关注的是对文本的理性分析、评价与判断,而教师批评关注的不仅仅是文本,更应该关注教学。也就是说我们所做的分析、评价与判断是否适合教学,这才是我们在面对批评时取舍的一个标准。比如我曾经在一篇论文里对《金岳霖先生》作过批评,最后针对金岳霖先生的形象得出“文本传透出来的‘趣’是金先生的‘真’性情,而深入其‘味’后品尝到的是如此之‘苦’人生”[4]的结论,然后把带领学生共同挖掘文本内藏的“苦”味作为本课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现在看来,这样的教学是不适宜的。因为这样的批评作为研究者的角度来讲是准确的,但是作为教学者来说,这样的研究成果能不能作为教学内容是值得商榷的。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必须准确地厘清并找到文本阅读的角色定位。我认为,在这次新课程改革中,对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阅读思维来说,这确是切中肯綮了。

摘要:<正>一前几天,听了一节《最后的常春藤叶》公开课。在课堂的结尾,教师抛出一个“贝尔曼的死值得吗?”的问题,试图带领学生对贝尔曼死的意义进行探索。应该说这种教学处理似乎早已演变成了一种“教学常规”了,而他们所秉承的金科玉律就是教学三维目标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要素。我对此颇有不同意见。首先,我认为这个探究问题本身就是个伪问题。“贝尔曼的死值得吗?”属于一个价值判断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海林.李海林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144.

[2]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592.

[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461.

7.语文教案:雨巷阅读欣赏 篇七

关键词:文学作品;欣赏;阅读

在当前高中校园对学生的语文文学的教育中,大多数的教师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而进行教育,不注重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导致很多的学生在遇到文学作品的时候,只是简单地对它的意思进行理解,但是不懂的对文学作品的語句进行鉴赏,学生即使明白文学作品含义,但是只是囫囵吞枣性的了解,不能算作真正的了解文章的内涵。

一、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的影响因素?

1、教材的提示。在我们经常学习的语文课本中的一些文学作品,其编著者经常会贴心的在课文中添加一些关于课本的注释和赏析的一些小贴士,这些贴士在我们对课文进行阅读和学习的时候经常都会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这些提示会传到给我们在进行阅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并且作者对于作品的一些想要表述的思想,有些课文中还会附有一些人的鉴赏体会和专家的评析,这些存在于课文中的提示主要的作用就是为了我们能够对课文有更准确的理解和比较正确的的认识,给我们在进行阅读的时候起到一定的指引,可是这种贴士却很严重的对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产生了影响。

2、教师的揭示。在进行语文授课之前,老师都会事先多要阅读的文章进行总结或者是进行相关资料的查找,然后在课堂上传输给我们。这种方式经常发生在我们阅读文学作品之前,教师的这种授课方式的目的虽然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快更好的去对文章进行记忆和了解但是却在无形中限制了我们的阅读。我们所建立的对文学作品中很多并理解不是自己去进行理解而是教师进行灌输的。

3、资料的告示。现在我们每个人手中的语文复习资料都有很多,这些资料中对于语文的文学方面的分析和作者的介绍以及文章创作的背景都有提及,这使得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够对文章进行一个大概的了解,但是却对我们欣赏文学作品并且进行自我感知的能力没有帮助。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欣赏阅读策略

1、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在当前的高中学校的教育中,对于高中生语文课的教育虽然已经加入了很多的文学作品,但是有很大的一部分只是为了应试的教育而加入的,并且在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根据目前的与考试有关的相关内容进行有针对的教学,而不是带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语句进行品鉴,这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基础上,我们要认识到,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是要认识文学作品的文学形式以及文学作品的创作者想要传递的感情,在一篇文章当中,作者的思想是贯穿文学作品的始终的,文学作品的文本类型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文学作品的基础,只有将这两个内容充分的理解,才能进行后面的对文学作品的进一步的鉴赏。这是一部文学作品最浅层的内容,也是每一个进行文学作品所必须要掌握的内容,判断出文章的样式和感情是对文章的最低级的认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

其次,是对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解,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是一个文学作品的精髓,这里所说的内容,不单单是文章中所论述的文章的内容,也是包括文章总所描述的情节,在进行文学作品的品鉴的过程中,要根据文章中所描述的情节进行分析,通过对文章的通篇阅读,简单的理解一个文章所描述的主要内容,这是文章品鉴的过程中的整体性的一部分,相对于第一个层次来说,要求有所增加。

最后一点要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特点进行分析,这是最后的一个层次,也是最关键的一个层次,在这个层次中,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语言和作者在创作时的环境及心情的理解程度,在进行鉴赏的过程中需要的能力比较高,对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的品鉴是属于个性化的阅读,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特殊语句的品读,更进一步的了文学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感情,对文学作品全文的把握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2、确定科学的阅读目标。在进行文学作品的品鉴的过程中,要确定一个阅读目标,即你想要在这篇文章中学到一些什么知识,得到什么样的经验,这些内容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都应该有所体现。我们学习的大多数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对高中语文课本进行编写的过程中相关的编者都是本着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学习能力的角度进行编写的,因此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学生们应该要提前的问一下自己“我学习这篇文学作品的目的是什么?我想要从中学习到什么?”之类的内容,除此之外,学生还应当对课外的文学作品进行拓展,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有意识的进行品读和鉴赏,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

3、设置适度的思考问题。除此之外,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要注意思考,给学生设定几个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当然,在设置阅读文学作品问题的时候,所设置的问题的数量应该适量,不能过多,也不可以太少,如果设置的问题过多,那么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就不会注重对文章的理解,而只是问了寻找问题而进行阅读,这种方式不能学习到文学作品的精髓,是一个十分不可取的方式,同样的设置的问题过少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只有设置适当数量的问题,适当难度的问题才能提高学生在阅读时候的能力,让学生在思考中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从而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文学作品的精髓,学习到文学作品中的知识。

总而言之,在高中生的语文教学中,要把对文学作品的品鉴放在首位,我国是一个具有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国家,因此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老师要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学生是未来建设我们国家的栋梁之才,因此只有学生热爱文学作品,并且将阅读文学作品作为生活中一部分,才能更好地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莫雷.阅读与学习心理的认知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57.

[2] 王松泉,等.语文教学心理学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244.

[3] 肖川.名师备课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89.

[4] 褚树荣.高中阅读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5:146.

8.江南雨巷阅读理解及答案 篇八

①有人说,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是啊!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辩识来去,不妨就让这江南雨巷的烟雨旧梦浸润你已疲惫的心灵!

②轻轻地走入小巷。暮春的细雨在两旁的瓦棱上跳跃,忽而又顽皮地跳到青石板的路上,和他们在青石板上的伙伴们嬉闹着、喧哗着。踩在青石板的路上,这一刻,随着细雨,滑入历史的最深处……

③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呼吸着空气里的清新,和岁月积淀下来的味道;江南的盛世在烟雨中落下了帷幕,惟有这雨后的江南小巷,褪尽纤华,延展着世人的想象。

④空气中浸透着静谧。幽远的小巷中,我的移动和杂着雨儿们的跳动,成全了小巷的生动。小巷的两边是安然矗立着的老屋子。一幢幢灰瓦白墙的老屋子,饱受了风雨的侵袭,彰显着一种沧桑积淀后的黯然。灰白色的墙面在班驳间隐现时光的痕迹,青黑的瓦片耐不住寂寞,邀了几根闲草做伴。

⑤几间铺子半敞着门面。铺内,几人横靠着帐台边的木柱,正在打盹;忙碌着的小二,手脚极为麻利地端茶递水之间,仿佛都不会激起哪怕一丝尘屑的飞扬。大多数的.屋子已是人去楼空,一把铁锁,锁住了一屋子的寂寞春秋。透过门扉间的夹缝,瞅见一口八角的古井,井沿上残留着几片风吹落的树叶;眨眼间,似乎看见一个梳着两条小辫儿的蓝衣少女蹲在井边,手中拿着极粗的衣捶,露出一口极白的牙齿,对着这边轻轻地微笑;一阵风吹过,扫落了井沿的树叶,也带走了姑娘的影象……依然是个空落落的院落,一把生了锈的铁锁

⑥雨停了。收起纸伞,听着檐下滴答的水声,由心底升腾起一种恍如隔世的落寞。风儿抚过脸颊,把雨的湿气驻留在我的眼窝。眼前的小巷变得迷蒙,心在此刻却显得尤其的澄净。

⑦一些墨绿的青苔粘在墙角,吮吸着雨露,淡漠了这多情的江南,绵绵的愁绪。抬眼望去,一只燕子飞掠而去。是否是从王谢堂下飞出的那只?可还能在这物是人非之外,辩识出你的故居吗?

⑧巷的尽头,是一座小石桥。扶拦上的雨滴落入水中,荡起一层层的涟漪。在繁华与颓废之间,吹奏绿萧女子的面庞有了几多的改变?碧波还聚而来的,不是那提着油纸伞的栗色长发,却是那伤心桥下的惊鸿艳影。

⑨沉浸在江南的幽幽梦幻里,抬头,眼前已是那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街市。回望小巷,雨后的它显得更为平静与安宁。寥落的水泡,在小巷的那头冉冉升空;街市这头袭来一阵强流,一瞬的光景,五彩的霓虹映亮整个天宇,嘈杂与躁动在这个节界中无限延伸!小巷深处隐隐透出的阑珊灯火,闪动着清亮的光芒,也足以照亮夜归人的路!。一座小桥,两方天地,是两势对立下的无奈疏离,也是历史白描地书写下的自然并存!是也罢,不是也罢,小巷犹在,而雨——今年下,明年下,一千年以后,还会下。

⑩走过雨巷,别无其他,清香盈鼻……

1.第⑤段既有现实的描绘,又有对历史上的江南小巷曾有过的情景的怀想。请说说作者写井边“姑娘的影象”“似乎”出现又消失的用意。(6分)

2.江南雨巷的特点有哪些?它给人什么感觉?(6分)

3.第⑨段与上文构成什么关系?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答案:

1.(1)展现江南的小巷的独有的风情、特殊的韵致;(2分)

(2)体现历史的沧桑感;(2分)

(3)小巷给人虚幻感。(2分)

2.(1)幽雅、恬静、优美、古老、纯朴、生动。(3分)

(2)引人遐想、恍如隔世、多情。(3分)

3.(1)对比;(2分)

(2)用现实的嘈杂与躁动反衬江南小巷的平静与安宁,从而表现作者别样的思绪:感现实之紧张浮躁,侵扰人心;而江南小巷熨帖受伤的心灵、使人超脱于现实,让人得到慰藉。 (2分) 答案解析: 1.试题分析:写井边“姑娘的影象”“似乎”出现又消失,带给人们一种梦一般的虚幻感,给人一种别样的风情,像戴望舒的《雨巷》给人的那种独特的风情和特殊的韵致。在这一段中对历史上的江南小巷曾有过的情景的怀想,让人感到江南小巷的那种历史沧桑感。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2.试题分析:“暮春的细雨在两旁的瓦棱上跳跃,忽而又顽皮地跳到青石板的路上,和他们在青石板上的伙伴们嬉闹着、喧哗着。”体现了小巷的幽雅、恬静、生动;“一幢幢灰瓦白墙的老屋子,饱受了风雨的侵袭,彰显着一种沧桑积淀后的黯然。灰白色的墙面在班驳间隐现时光的痕迹,青黑的瓦片耐不住寂寞,邀了几根闲草做伴。”体现了它的古老和淳朴;“一些墨绿的青苔粘在墙角,吮吸着雨露”体现了它的优美。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3.试题分析:用“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街市”和“平静与安宁”的江南小巷作对比,从而表现了作者对繁华热闹的现实的反感,和对能够熨帖受伤的心灵、使人超脱于现实,让人得到慰藉的江南小巷的喜爱。

9.语文教案雨巷 篇九

一、导入课文

1、自由诵读。

2、再读一遍(可默读可有感情的读出声来),边读边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直觉感受,原初体验。读一篇文章会受到情绪上的感染和精神上的影响,请2~3名同学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教师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整体感受。

3、尝试性“美读”,揣摩朗读技巧:

学习诗歌的重要途径就是“美读”,读出感情来,读出技巧,读出美感来。

⑴ 请一位同学示范朗读;

(教师和学生评点)

⑵ 听录音范读;

(提示学生看有没有新的感受,记在纸上)

⑶ 学生再读。

(可齐读,尽量模仿范读的节奏和技巧,体会感情)

二、进入诗歌

1、探究诗歌鉴赏的一些方法:

我们前面学了几首诗歌,做题也见过很多诗歌鉴赏的`题型,你是怎样阅读鉴赏一首诗歌的?你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可进行小组讨论,形成小组意见,通过代表交流,教师做适当的补充。教师应着重引导而不是讲解,并且善于激发学生的疑问。为避免场面失控或者意外情况发生,影响课堂气氛或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准备好以下素材备用。)

2、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

(可制成卡片或者幻灯片)

3、诗歌意象和意境:

什么是意境?什么是意象?为什么选取这些意象,其达到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雨巷》的意境分析:

“梦一般的凄婉迷茫”,朦胧。

《雨巷》运用了哪些意象:

“我”、“雨巷”、“丁香”、“丁香姑娘”、“篱墙”、“油纸伞”。

4、情感基调。

(可通过诗中的反映感情色彩的词语进行分析)

5、表达技巧。

(着重分析象征手法的运用,什么是象征?几个主要的意象分别象征了什么?)

6、诗歌的内涵:

(此诗的内涵可从多角度分析)

在梦一般凄婉迷茫的意境中塑造了一位孤独感伤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以象征的手法抒发了诗人追求美好理想而不得的愁怨的失望的复杂情绪。

(可从探求“理想是什么”这一角度来发掘诗歌的无限张力:这是一首爱情诗、政治诗、哲理诗等角度探究。但无论哪一种,其凄婉迷茫的意境和那哀怨的眼神、太息一般的目光,还有那彷徨的声音,让我们无限惆怅,一代一代永远也走不出这悠长悠长的“雨巷”。)

7、艺术特色:

(可通过比较的方法来赏析,看看《雨巷》在艺术风格上有那些特点。)

着重谈谈音乐美:和谐的韵脚,押韵;双声叠韵词的运用;句式上的回环复沓;节和词的反复出现(注意第一节与最后一节的“逢着”和“飘过”,可进行探讨);流畅圆润,富于吟唱 。(可播放《雨巷》这首歌)

8、配乐诗朗诵。

三、作业

10.语文教案:雨巷阅读欣赏 篇十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

随着新一轮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改的新理念、新要求也随之深入到了课堂的教学实践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之者”,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如何使语文课程变得开放而有活力,是新课改探索过程中每个语文教师面临的挑战。

《雨巷》是现代诗人戴望舒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现代诗歌的一朵奇葩。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感受到这朵奇葩的魅力呢?在教《雨巷》这一课时,笔者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感知

在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下,笔者对《雨巷》这一课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

首先,教师播放音频范读。在简短的导入语之后,笔者让学生静下心来听音频朗读,且要求他们在听的时候,在头脑中想象一下,这首诗歌描写了哪些景物,形成了一种什么样的画面。在教学之初,音频朗读的播放,声情并茂的朗诵,能够制造一种先声夺人的效果,同时也比较容易将学生引入戴望舒创造的“雨巷”世界中。

其次,由一名学生配乐朗读。由于诗歌与音乐有着一种难解难分的特殊的亲缘关系,因而音乐美是诗歌艺术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让学生感受诗歌音乐美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为诗歌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于是,笔者花了一定的心思选择了一首能够吻合《雨巷》深沉而伤感的情感基调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让一名自愿为大家示范诵读的学生伴随着那优美舒缓的旋律,有感情地再次诵读起这首《雨巷》。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音乐一响起,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集中起来,倾听那名同学的诵读。从后来学生回答对这首诗歌传达出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的问题的效果上看,配乐朗读能够加深学生对诗歌情感基调的感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再次,师生合读,即老师朗读《雨巷》的第一节,女同学一起朗读第二到第四节,男同学读完剩下的三节。这次诵读同样是伴随背景音乐进行的,目的是让全班学生都能参与到这首诗歌艺术美的感受中,进一步加深对《雨巷》的理解,便于进行下一环节对诗歌意象和意境的鉴赏活动。

从音频范读到学生配乐朗读,再到师生合读,对《雨巷》形式多样的诵读,不仅不会使学生对反复诵读这种形式产生厌烦,反而促使他们在背景音乐的熏陶之下,由浅入深,一步步地增强对《雨巷》的感受和理解,从而调动了学生进一步探究诗歌的兴趣,这些无疑对下面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二、引导学生自主表达,营造平等交流的教学氛围

新课程对教师进行了新的角色定位: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角色的全新定位使教师从过去一直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核心角色中解放了出来,从而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因为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速度飞快,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也变得多样化了,教师作为学生惟一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优化的环境,提供良好的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而不要以自己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应鼓励学生敢于批判质疑,在讨论中发表不同意见;要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按照新课程的这一要求,结合诗歌具有“诗无达诂”的特点,在《雨巷》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努力创造各种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具体体现在引导学生探讨《雨巷》传达的情感以及诗歌的意象、意境这两个教学步骤中。例如对“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一意象的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故笔者激励学生大胆发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在交流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姑娘”意象的解读,不只停留在它是“诗人理想的化身”或者“诗人个人写照”的层面上,而是还能发掘出它是“诗人的同伴、知己”的富有创造性的理解。这让笔者深深感受到,对学生而言,课堂交流是他们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对教师而言,课堂交流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双方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上课不是教师的单向付出,而是师生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

通过《雨巷》一课的教学实践证明,在师生共鸣的环境中,每个学生都对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模式,生发出浓厚的兴趣,语文成为师生每天共同期待的一个“交流平台”。创设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本次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体现这一内容,让学生从接受知识的容器变为学习的主人,变沉默的课堂为学生展示才能的舞台,任重道远,还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实践,让教育者们共同努力吧。

总之,与古代诗歌相比,现代诗歌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近,学生可以直接地感知到诗人寄托的思想感情,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在实际的现代诗歌教学中,因诗歌篇目较少,学生便忽视了对现代诗歌的学习,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在进行现代诗歌教学时,应当从教学方法上作出改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李怡琳.如何进行现代诗歌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年12期

[2]李学森.高中现代诗歌教学失位原因浅析[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3年01期

[3]周正梅.高中新诗板块教学的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11期

[4]杨东增.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12年02期

[5]陈厚才.浅谈现代诗歌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学周刊,2013年04期

11.小谈诗歌的阅读与欣赏 篇十一

一、一切意象的意蕴, 都是指超越词语解释意义的那个表现意义, 意象就是表现

“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湘夫人》) , 这是由秋风、水波、落叶组合而成的景物意象群, 通过联想与表现, 这个景物意象群的意蕴是指湘君赴约不遇时的失落和忧愁。

“丁香姑娘” (《雨巷》) 是象征意象, 表现意义可以指向很多, 比如既象征“梦中情人”, 又可以象征“革命事业”, 同时还可以象征“美好理想”, 等等。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封侯!” (《咏史》) 这是典故意象, 表现意义也是多方面的, 有对趋炎附势者的讽刺, 有对忠贞之士的惋惜和痛悼, 也有对历史对现实的无可奈何的感慨, 总体上最后都可以指向对清王室腐败没落的无情揭露。

当然, 我们并非彻底否定词语的解释意义在诗歌中的基本作用。意象的表现意义都是从词语解释意义中联想生发出来的。“梅”的意象是纯洁、高尚和坚强, 这是从梅花傲雪怒放、不怕严寒中生发出来的, 这种心物相应的关系, 说得通俗一点, 就是景物与情志之间的关联和连类生发, 必须明确的是, 只有词语的解释意义才有真正意义的诗歌的表现意义即意象意蕴。

二、阅读与欣赏诗歌

了解内容还远远不够, 同时要清楚语句与诗句不是一回事。语句的组合机制是语法逻辑, 比如, 主、谓、宾、定、状、补, 各守其位, 不能错置, 否则就会犯语法错误。而诗句的组合机制不是依靠语法逻辑, 而是一切为了表现, 一切遵从意象表现意义之间的自由关联, 也就是说诗句是尽可能地摆脱语法逻辑的束缚, 是为了让意象从语法关系中解放出来, 使诗句的表现性得以自由地释放, 这是诗句的基本特质。

比如, “在大漠上的一缕孤零零的炊烟”, 这是语句, 典型的“在……上”的状语标志, 解释了孤烟与大漠的主从关系。而“大漠孤烟直”就是诗句, 摆脱了“在……上”的状语标志, 冲出了语法逻辑的束缚, 孤烟在这里与大漠再也不是主从关系, 而是一种对等并列关系, 这时孤烟与大漠一样了, 都各自以自身的形态和特征显示出各自的表现意义:大漠代表广阔荒僻的意象, 孤烟代表荒凉孤寂的意象, 那么这两个相似意象的叠床架屋地累加, 就是表现和强化了诗人面对既广阔又荒寂的边塞时, 所产生的那种既感到宏伟又感到孤独的心境。

再比如,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这是典型的意象诗句, 在这里没有语法逻辑, 每一句的三个意象之间, 都没有任何语法逻辑的限制, 它们都直接以其自身的特性显示着一定的表现意义, 这样的话, 意象与意象之间的组合, 结果就完全不同。枯藤、老树、昏鸦这三个意象的组合, 共同表现并强化了衰败、荒僻、凄苦的心情;小桥、流水、人家这三个意象的组合, 共同表现并强化了对幽美、团圆、温馨生活的向往;古道、西风、瘦马这三个意象组合, 共同表现并强化了对前途渺茫、旅途劳顿、生计艰难的忧伤。这种对诗歌的欣赏实在是诗句意象的功劳, 如果解读“枯藤老树昏鸦”这个诗句时, 把它翻译成“枯藤缠绕着老树, 老树上停着黄昏时归来的乌鸦”, 这就把已经挣断了锁链获得解放的意象组合, 又重新套上了语法逻辑关系的束缚, 也就大大降低了诗句的表现和意蕴。

综上所述, 诗歌中句与句的组合和建构, 都是尽可能地冲断语法逻辑链条的束缚, 语法逻辑链条脱落的越多, 意象的程度就越高, 诗歌的特性就表现得越充分。当意象意蕴超越词语意义的时候, 就已经意味着意象意蕴就是言外之意。词语的主要功能是解释说明, 意象的主要功能是表现, 表现意义超越词语意义就是意在言外。“意在言外”“言外无穷”是诗歌的主要审美特征, 而这一审美特征就充分体现在意象表现之中, 含蓄多味, 能在有限中见出无限的意蕴, 所以诗歌是意象表现, 是诗歌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因此, 阅读和欣赏诗歌, 一定要充分认识意象表现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功能。

摘要:本文通过对语句与诗句的具体分析, 意在进一步说明词语与意象、语句与诗句的不同, 强调阅读与欣赏诗歌的关键在于充分认识诗歌的意象表现。

12.高三年级语文《雨巷》教案 篇十二

《雨巷》为语文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诗歌单元的课文。属于精讲课文。单元说明中要求,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品味语言,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是语文学科的任务。《雨巷》是一首带有浓郁古典气息的现代诗歌,它的意象具有典型的象征意义,抓住这点可以让学生拓展生发,掌握诗歌最重要的鉴赏方法——通过意象解读诗人的情感。本课为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诵读,学生增强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审美情趣。

(2)感知诗歌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从意象入手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这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2.过程与方法

(1)本诗教学按“走进雨巷 激趣导入→彷徨雨巷 熟读顿悟→感悟雨巷 合作探究→走出雨巷 拓展延伸”的过程进行。

(2)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研究诗歌形式的音乐美、意境的朦胧美、情感的含蓄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朗读品鉴,从作品中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忧郁惆怅的情怀。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一般特征:本班学生性格开朗、活泼,表现力较强,学习语文的兴趣较浓厚,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较强。

2.初始能力:高一的新生正处在学习角色的转变期,从初中的学习内容转变到高中的学习,内容上,对许多诗歌艺术手法和鉴赏技巧还处于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状态中,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和点拨,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分析鉴赏方法。

3、信息素养: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大部分能够自学了解所学的知识,能主动收集相关的学习资料。当然由于学生(特别是男生)对于计算机的特殊兴趣爱好,自我调控能力不强,因此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先行组织者策略:调动学生联系旧有知识点,进入新课的学习。以旧导新,新旧结合,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

2、情境激趣策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营造作品的现场感,即充分利用多媒体、音频、视频、挂图及书中插图,音乐导入,情景感染。

3、问题引路策略:通过问题引导、点拨学生利用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把握来带动对疑难语句的理解。

4、自主、合作探究法:新的语文课程理念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导读与诵读法”、“交流与讨论法”,通过任务驱动使学生能自主学习,并在自主中结合合作学习。这样既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做中学,从而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资源与工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支持教师教的资源;二是支持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工具,包括学习的环境、多媒体教学资源、特定的参考资料、参考网址、认知工具以及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传统媒体。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雨巷》)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一、走进雨巷,激趣导入 了解本课课题 图片、文字 雨巷图片 激发学生兴趣,了解学习内容 PPT幻灯片展示,学生认知 引入新课 3分钟 下载自制 二、彷徨雨巷,熟读顿悟 把握感情基调 图片

课文朗读录音 丁香花图片和朗读录音 直观感知课文,营造意境,形成表象 PPT幻灯片演示、朗读录音 情境创设,感知课文 5分钟

下载自制 三、感悟雨巷,合作探究 品悟意象 配图文字、配图课文,自读课文要解决的问题,体会意象美 对学生提出要求,明确学习目的。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审美 PPT幻灯片展示、学生讨论、总结 突出学习重点,强调难点进行

明确学习的目标,节约教学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10分钟 下载自制 四、走出雨巷,总结拓展 学习诗歌鉴赏手法 文字 实例讲解,讨论总结规律 师生对要探讨的内容进行展示,对展示的结果进行归纳 PPT幻灯片,学生想象体验,讨论发言 即指导学生如何探讨,又对探讨的结果进行归纳,启发学生思维能力 5分钟 下载自制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雨巷》)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演示型课件资源应用计划表

(注:凡是需要用到信息化资源的知识点才需要填写此表) 知识点 资源名称 素材类型 水平来源 使用时间 应用方式和作用 一、走进雨巷,激趣导入 看雨巷景观 图像+文本 感知与体验 下载、自制 2分钟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二、彷徨雨巷,熟读顿悟 听朗读录音,丁香图片 图像+音频 感知与体验 下载、自制 5分钟 呈现过程,形成表象,对课文有了整体感受 三、感悟雨巷,合作探究 课文配图课件 图像+文本 理解并应用 下载、自制 10分钟 观察分析,找到方法,启发思维,培养能力 四、走出雨巷,总结拓展 讨论问题,合作探究 图像+文本 理解并应用 自制 5分钟 学生讨论,应用拓展,合作探究 资源内容描述说明(请详细说明此知识点信息化资源的主要内容,此表需要与教学设计紧密挂钩,同时在收集、下载、处理和开发素材的过程中不断修改与完善):

(样式:资源名称,主要内容)

资源名称: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文《雨巷》课件

1.雨巷的图片,图像,大小1.22MB,保存在《雨巷》课件下

2.丁香图片,图像,大小1.2MB,保存在《雨巷》课件下

3.朗读音频,大小684KB,

4.雨巷配图课文,图像,大小1.26 MB,保存在《雨巷》课件下

5.探究问题,图像,大小75KB,保存在《雨巷》课件下

6.作业,图像,大小75KB,保存在《雨巷》课件下

说明:

水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名称:为此知识点的信息化资源起一个名字

类型:指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文本、动画(包括flash),或者上述几类的组合,比如:“图+文+声”,注,可以自定义其它类型(一般以超级链接的形式来集成中演示型课件中),如认知工具类

来源:开发、现有、现有需修改、下载

使用时间:资源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时间

应用方式:该资源在教学中如何使用?它起什么作用?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走进雨巷 激趣导入

课前请大家倾听流行音乐《丁香花》,营造一种与诗歌相一致的气氛,这样的导入设计可以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为学生把握诗歌情感奠定基础。

(二).彷徨雨巷 熟读顿悟

1、先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诗歌,初步感知、把握诗歌孤独而惆怅的感情基调。

2、接着我要求学生品味本诗舒缓悠扬的节奏,整齐和谐的声韵。学生在在老师的指导下反复诵读,领略诗歌的第一美—形式的音乐美及其成因,小组讨论后明确这是由诗歌韵脚,重叠句子,重复的词语造成的。

(三)感悟雨巷 合作探究

诗歌不仅要读,还要品和悟。品悟诗歌要从意象入手。承接上面的朗读,我设计以下三个问题:

1、找出本诗的意象,并从诗中找出描述意象特点的词语,概括这些意象的共同点。

2、诗中多次出现了丁香这一意象,诗人为什么用丁香来形容姑娘?

3、诗人刻画一个忧郁的丁香姑娘,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回归文本很容易得出如下结论:

雨巷: 悠长、寂寥。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和寂寞,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

丁香姑娘:丁香姑娘。结着愁怨、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愁、哀怨、默默、冷漠、凄清、惆怅、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消散了……

我:冷漠、凄清、惆怅。给人迷茫伤感的感觉。

共同点:调子都是压抑、低沉的、凄迷的,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朦胧凄美的意境。这就是本诗的第二美——意境的朦胧美。

诗歌中多次出现了丁香这一意象,为什么用丁香来形容姑娘呢?而不说成兰花姑娘,梅花姑娘或是菊花姑娘

(出示梅花,兰花,菊花的图片供学生理解)

梅花:不畏霜雪,凌寒独放,浓郁芳香——高洁

兰花 : 常青、独秀、幽香、素雅

——清逸

13.《雨巷》教案 篇十三

教学目标

运用文学意象的知识分析《雨巷》的象征主义特色,解读《雨巷》的情感内涵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知、体验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掌握意象来把握意境的营造 教学难点

体会“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在正式进入新课之前,我想先请大家听一首歌。请大家认真聆听,这首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觉呢?

明确:美丽、哀怨

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雨巷》是根据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的同名诗歌改编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优美的诗歌,走进江南的雨巷,去体会戴望舒的内心世界。

二、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领袖。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诚挚。

《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月报》上,反响很大,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三、感知诗歌《雨巷》

。学生合上书本。静听

1、放录音(第一遍)

。学生同时看书。

2、放录音(第二遍)

3、教师提问:课文读完了,这首诗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归纳:我们感觉到这首诗很低沉、伤感,充满着愁绪和无奈。这也是一种美。

4、放录音(第三遍)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朦胧。整首诗都笼罩在朦胧的意境之中。

5、作者为了能营造成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说是景物)? 明确:一共是6个,主要是三个意象(景物)。

第一个是油纸伞。这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

第二个是雨巷。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

第三个是丁香。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来源于“丁香”两字。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

6、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为什么要选用丁香?

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丁香又名百结,愁怨是它生命的基调。丁香花是唐诗里一组低婉的音符,是诗人笔下流泻的哀怨的意象。古诗中,丁香常与愁心相连,是忧愁的象征。

《雨巷》中写“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源于古诗李景词“丁香空结雨中愁(《摊破沙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碧波三峡望,接天流

李商隐有《代赠》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独自愁。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诗中另外的物象还有篱墙。这个篱墙是颓圮的,就让人有种哀怨、凄凉的氛围。另外的意象就是“我”和姑娘。除了6个意象外,其他都是表情绪、动作、物态的词。这些意象一起构成了全诗迷离飘渺的超然意境。

①油纸伞:烘托了一种复古、怀旧、迷蒙、神秘的氛围。

②篱墙:“颓圮”的篱墙,烘托了一种破败的、萧索的气氛。

③雨巷:幽深、寂静、狭窄而寂寥,阴沉、朦胧,没有生机、没有活力。

小结:意象①②③象征了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

④丁香:美丽、纤柔、娇弱、易谢、轻盈、高洁、冷艳、素雅。雨中丁香更显美丽。

7、你心中的丁香姑娘是什么样的?下列人物中哪一个与你心中的丁香姑娘相近?

(1)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探春)

(2)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黛玉)

(3)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王熙凤)

小结:与黛玉相近,“泪”“愁”“神仙”是他们的相似处。清白的、高傲的人生,又如梦一样消逝。

8、《雨巷》从哪些方面具体的描写丁香姑娘?这是一个怎样的姑娘?

从姑娘的步履、颜色、芬芳、眼光、太息来描写。她是一个惆怅的、凄婉迷茫的、充满哀愁的女郎;她如梦一般飘过,有着虚无缥缈的特点。

文学是时代的足音。1927年的文人中,闻一多结束诗人生涯转入学术研究,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寻求暂时的平静,王国维自沉昆明湖告别了黑暗而喧嚣的世界„„只有鲁迅在绝望中依然坚持战斗的姿态。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像《雨巷》中的“我”一样,憧憬着美好的理想,又感觉到理想如梦一样渺茫,难以实现。

9、丁香姑娘有何象征意义?

(1)以花喻人是古人的传统。丁香是传统的意象。古诗中的丁香是愁怨的化身。戴望舒笔下的丁香则突出了它的芬芳、颜色,从而成为美好的代称。

(2)五四时期西学东渐,西方的思想影响着当时的青年们。戴望舒受西方影响而产生的欣赏甚至崇拜女性的态度,在中国古代是未曾出现过的。

小结: 在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重要的一个意象,雨巷、油纸伞、丁香等意象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形象而服务的。“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象梦一样来,又象梦一样地飘逝。丁香姑娘就像一个完美恋人。意象的多义性决定了主题的多义性,这是现代派诗歌的特点。

10、作品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作品中的“我”是一个忧郁、低徊、孤寂的知识分子形象,向往追求美好的希望。希望破灭后,无助、迷茫、感伤,又有所期待。

正如高尔基在《保尔·魏尔仑和颓废派》所言:“在那些总是忧郁的、流露着深深苦闷的诗里,可以清晰地听到绝望的哀号以及渴望光明、纯洁、多愁善感的心灵的苦恼。”

四、通过以上的学习,让学生自己概括《雨巷》的主题。

《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是社会现实的黑暗和人生理想的幻灭在心中的投影。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清雅、凄美、飘渺、哀怨,象征着诗人对爱情、理想和人生的美好追求,表现了作者当时迷惘、感伤而坚贞的情怀。

五、作业

上一篇:危化安全监管系统下一篇:我人生中的10大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