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体育文化节领导讲话

2024-07-04

2011年体育文化节领导讲话(通用8篇)

1.2011年体育文化节领导讲话 篇一

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比赛起跑仪式讲话

同志们、同学们:

沐浴着冬日的阳光,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比赛活动。本届冬季长跑比赛的主题是“阳光体育与快乐校园同行”,我们正与全国各地的师生一起迈起矫健的步伐,驱散冬日的严寒,收获健康和快乐。借此机会,我讲几点希望,希望师生共勉。

一是要积极参与,赛出成绩,赛出风格。冬日长跑比赛是对身体和意志的一次严峻考验,大家要战胜寒冷、缺氧、疲劳等诸多挑战才能到达胜利的终点。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我们不要畏惧退缩,而是要勇敢面对,积极参与。在比赛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体能状况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战胜自己,超越自我。同时,在比赛中,大家要互相关心,相互加油打气,用别人的优异表现来激励自己向“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迈进。

二是要持之以恒,强身健体,磨练意志。体育运动贵在坚持,我们要想拥有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意志,没有秘诀和捷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一次比赛的结束,不是运动的终止,恰恰相反,它应该成为我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一个新的开端。希望赛后大家要在工作、学习之余,坚持不懈的参加体育锻炼,强我体魄,磨我意志,使体育运动成为我们工作、学习的助推器。

三是要积极进取,热爱运动,热爱生活。“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一种生活态度。运动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健康的身体、坚强的意志,运动带给我们的还有健康的心理、积极进取的品质和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等等。运动将使我们收获更为更富多彩的人生。

最后,祝本次冬季长跑比赛取得圆满成功!让我们迈开脚步,奋力地奔跑吧!

2.2011年体育文化节领导讲话 篇二

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世界体育舞蹈联合会、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指导,济南奥体中心主办、同济大学高尔夫商学院学术支持,由国内外体育舞蹈界数十位专家精心策划,2011同济中国体育舞蹈公开赛设国际公开职业组、国际公开业余组、亚洲业余组、国际青年、少年、少儿及壮年组共计24个单项比赛,参赛选手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地域辐射欧洲、美洲、澳洲、亚洲等区域,知名选手云集。

世界体育舞蹈联合会、亚洲体育舞蹈联合会和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对本次比赛给予了高度重视。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副主任张怡、WDSF秘书长肖恩·泰、亚洲体育舞蹈联合会秘书长叶荣裕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WDSF还选调了数十位国际级裁判进行竞赛组织工作,有着严谨细致名声的香港体育舞蹈联盟受邀担任本次竞赛的编组和计分工作。

赛程严谨有序

说到比赛的竞赛编组和计分工作,裁判长沈毅表示:此次比赛,不仅每个项目的名称、开始时间、可以调控的弹性时间、裁判名单和选手的数量清清楚楚,并且每个项目分成几个小组比赛、是否进行踩点舞、是哪一轮也都清清楚楚,这样就给没有执裁的裁判留下了充足的休息时间,让他们有更好的状态进行裁判工作。

除了严谨的竞赛工作,组委会还在许多方面传达着“严谨、规范”的办赛思想。开幕式上表演的团体标准舞《宫廷万花筒》一出场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对此,同济大学高尔夫商学院的刚宪益说:用注重团队协作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团体舞进行开幕式的表演,其实蕴含着这场比赛所推崇的“标准、规范和协作的精神”。这次比赛之后,中国首届体育舞蹈EMBA研修班就要毕业了,很多学员都参与了这次比赛的竞赛工作,这也是学员们理论结合实践的一种方式。

比赛群星闪耀

“这次比赛的选手水准绝对不低于一场WDSF的公开赛。”世界体育舞蹈联合会秘书长肖恩·泰介绍了一连串的体育舞蹈的世界明星:世界职业标准舞冠军级选手Domenico Soale&Gioia Cerasoli、Federico Di Toro&Anastasia Tarlykova,业余组标准舞的Emanuel Valeri&Tania Kehlet、Dmitry Zharkov&Olga Kulikova,业余拉丁舞的Andrey Zaytsev&Anna Kuzminskaya、Aniello Langella&Khrystyna Moshenska等。

面对实力强劲的国际选手,中国体育舞蹈精英们在亚运冠军沈宏/梁瑜洁、吴稚安/雷莹以及亚洲体育舞蹈锦标赛拉丁舞冠军侯垚/庄婷的领衔出战。比赛中,一众新生代的小将颇为抢眼,在国内比赛中风头日盛的古堃玄/孙晨鸿、曹园/王鸿晶、刘乃铭/魏睿,以及复出刚几个月的于珑琦/平甜甜、乔亚楠/王雨婷,在比赛中都格外抢眼,而另一对拉丁舞选手阎棒棒则与新搭档朱静在赛场上也表现优秀,吸睛指数很高。

最终,国际职业组标准舞的第一名被意大利选手Domenico Soale&Gioia Cerasoli摘得,亚军被俄罗斯的Federico Di Toro&Anastasia Tarlykova夺得,沈宏/梁喻洁获得此次比赛中国选手的最好成绩——国际职业组标准舞第三名。国际公开组标准舞前六名全部被国际选手囊括,在国内拥有相当粉丝群的丹麦选手Emanuel Valer Tania Kehlet获得冠军,中国选手赵鹏/汪淇、曹园/王鸿晶入围业余标准舞决赛。

3.2011年体育文化节领导讲话 篇三

巴西圣保罗体育用品及皮革制品博览会

◎展出时间:2011年1月17日-20日◎

◎展出地点:安年比展览中心◎

巴西圣保罗国际鞋类、体育用品及皮革制品展览会由巴西鞋业制造商协会,FRANCA鞋业制造商联合工会主办。展会始创于1969年,仅对专业观众开放,是南美地区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最具影响力的鞋类、体育用品及皮革制品展览会,是目前世界上此类题材的第四大专业贸易展览会。随着巴西经济的迅速增长,巴西在拉美乃至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稳步发展。2014年世界杯主办权由巴西获得,运动主题的商业活动和采购将成为未来几年的重点,这使得巴西圣保罗国际鞋类、体育用品及皮革制品展览会更加举足轻重。据统计,每届展会都会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家厂商参展。展出净面积32,000平方米,接待专业观众超过四万人次。

美国盐湖城冬(夏)季户外运动用品展览会

◎展出时间:2011年1月20-23日 / 8月◎

◎展出地点:美国盐湖城盐宫会议中心◎

美国盐湖城户外运动用品展览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最主要的户外运动用品专业国际展览会之一。展览会每年两届,于每年一月和八月在美国盐湖城举办,至今已有31年的历史。该展会的展出面积为70000平方米,只对专业贸易观众开放。该展会将展出最新的户外运动服装、服饰、运动鞋及各类配件。展览会还设有各类相关的活动,包括研讨会,产品展示,体育明星访谈及各类新闻发布会。该展会为专业贸易商提供了新的商机。来自30多个商家,650个品牌,500多家参展商,其中60%来自国外,都将在新展览馆参展。届时近万名贸易参展商将到会参展。展览会上展出的产品代表了当今世界户外运动类产品的最新潮流,因此,许多生产及销售企业都把该展作为了解信息,改进设计,提高产品质量,培养和扶植名牌产品,把握商机的重要场所,争相参展。

慕尼黑体育用品及运动时装贸易博览会及慕尼黑欧洲运动用品采购展

◎展出时间:2011年2月6-9日◎

◎展出地点:新慕尼黑展览中心◎

慕尼黑体育用品和运动时装国际博览会是世界上运动及时尚领域中最重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展览会,该展会只对专业观众开放,是品牌商、零售商、分销商、设计师、媒体以及运动员共同组成的国际运动界的专业平台。以市场为驱动,紧扣整个贸易行业。与普通博览会有所不同的是,运营商始终承诺提供更多,即更多的论坛、更多的活动。其中包括向零售商提供更多附加的服务,如:行业高峰会议、特别活动策划、专题讨论、评奖、开业计划、行业聚会活动等等。随着国际运动/休闲用品的日益时尚化、生活化,短期潮流对运动用品市场的影响也日趋显著。根据对参展商及观众的调查,越来越多拥有自主品牌的参展商及批发商建议展览会主办方针对整个欧洲市场举办独立的采购商展会,以帮助他们更高效、更全面地开拓市场和集中采购商品。为适应国际体育用品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更有针对性地服务于相关细分市场,慕尼黑国际博览会公司从2008年夏季展起,开始举办具有成熟市场的细分的独立展。2008年首次举办欧洲运动用品采购展及国际跑步运动用品展。慕尼黑国际博览会公司为以欧洲为中心的体育用品产业打造的欧洲运动用品采购展可以说是一个独立的采购贸易展会平台,对体育用品展细分市场做了有针对性办展的尝试,并获得了成功。此后每年推出的专业体育用品细分展均受到好评。今年7月和8月还会分别举行自行车和高尔夫运动用品展。该展会的参展商、展品来源将基于原慕尼黑ispo展的出口加工展区,该展区在每年的慕尼黑冬季体育用品及运动时装贸易博览会中都占有20,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以中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印度、越南、巴基斯坦、土耳其、北非、东欧等国家和地区为主,这些国家和地区多年来向全球市场提供着价廉物美、物超所值的出口加工型产品,几乎所有的国际品牌均在亚洲设有加工基地并需要定期采购大量出口加工产品。

2011年韩国首尔体育休闲用品展览会

◎展出时间:2011年2月24-27日◎

◎展出地点:韩国首尔COEX展览中心◎

韩国体育用品展是韩国最大的体育用品展览,每年一届。参展商品包括健身器材、桑拿设备、康体设备等;室外运动,极限运动,水上/水底运动,一般运动用品,运动服及运动鞋,钓鱼用品,运动设施及运动服等体育用品及水上娱乐运动用具及设备、沙滩休闲系列、野营用具、烧烤设备、太阳镜、帐篷、吊床、包袋、箱包等休闲用具。该展注重将运动与时尚相结合,每届都展出最代表世界流行趋势的运动休闲产品,展会期间将举办各种新品发布会、潮流论坛及研讨会。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际体育用品及国际两轮车展

◎展出时间:2011年3月31-4月3日◎

◎展出地点:俄罗斯圣彼得堡Sports and Concert Complex◎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际体育用品展是俄罗斯西北部地区最大的体育用品展会。该展会自1994年开始举办,每年一届。自2005年起,展商推出设立自行车展区“VELOEXPO”,2009年起设立摩托车展区“MOTOEXPO”。近年来,因各种原因,俄罗斯的许多体育用品展纷纷暂停举办,该展会却可以连续举办17届,凸现展会的实力。该展会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如圣彼得堡商业与工业部、文化体育部、体育运动协会、摩托车行业协会等。俄罗斯西北联邦文体用品协会的会员大会也将与展会同期同地举办。2009年该展会展览面积为15000平方米,共有100多家公司参展,展商分别来自俄罗斯、乌克兰、芬兰、巴基斯坦、德国等国,参观观众达到9300人。2010年,该展会继续加强招展和招观众的市场推广工作,观众推广活动达到18000名俄罗斯体育行业专业观众,展会在意大利、土尔其和巴基斯坦的分支机构也将加强招展力度。由于今年俄罗斯部分体育展停办,预计2011年圣彼得堡体育展将吸引更多的展商和观众。

德国艾森体育用品展会

◎展出时间:2011年4月14-17日◎

◎展出地点:埃森国际展览中心◎

德国埃森国际健身及休闲运动用品博览会由世界著名展览机构励展博览集团主办,每年一届,是目前世界上健身器材、健康产品类最大的专业博览会。该展目标观众群体定位为健身俱乐部、健身用品零售商、多功能运动中心、健身爱好者、健康中心、养生酒店、Spa 和养生中心、日晒俱乐部、运动康复中心、公共体育场馆、休闲俱乐部、健体爱好者等,是商用器材最理想的参展、参观盛会。2010年展会观众总人数达53200人次,比上年增长5.3%。展商总数560家,较往年增长8.3%。相比五年前,参展公司的数量增长高达60%,而观众数量也增长了20%。即便是在目前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下,健身和健康这个主题在该展会中仍逆市呈明显的增长趋势。

德国费德列斯哈芬户外休闲体育用品展会

◎展出时间:2011年7月14-17日◎

◎展出地点:德国腓德烈斯哈芬新展览中心◎

欧洲户外运动用品博览会是当今欧洲最专业的户外运动用品国际博览会。此展创办于1994年,每年一届,于每年7月在德国腓德列斯哈芬市举办,至今已举办了17届。该市处于德国、奥地利、瑞士、意大利的交界处,濒临康斯坦丁湖,风光秀丽,便利的交通和优美的景色吸引了来自欧洲各国的专业贸易商云集于此。2010年户外展会,展出面积多达72000平方米,有来自39个国家,860多家参展商,80%来自国外,比2009年增长了6%,近20,460名万名贸易参展商将到会参展。展览会上展出的产品代表了当今世界户外运动类产品的最新潮流。许多生产及销售企业都把该展作为了解信息,改进设计,提高产品质量,培养和扶植名牌产品,把握商机的重要场所,争相参展。

捷克布尔诺国际体育用品展

◎展出时间:2011年10月7-10日◎

◎展出地点:捷克布尔诺BVV展览中心◎

捷克布尔诺国际体育用品及自行车贸易博览会是中东欧地区最大的体育用品展会及两轮车类展会。该展会自1990年代初开始举办,每年吸引超过400家国际展商参展,展出面积超过40000平米。每年都有超过来自28个国家的45000多名观众参观展会,主要国外观众来自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斯洛伐克等中东欧地区国家。自捷克加入申根后,西欧地区的观众数量也有所增加。自慕尼黑体育用品及运动时装贸易夏季博览会取消后,该展会是体育用品商下半年赴欧洲参加综合类体育展的首选展会,也是了解中东欧地区体育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进入中、东欧地区市场的良好展示和贸易平台。

香港亚洲运动用品采购展

◎展出时间:2011年10月27-29日◎

◎展出地点:香港国际机场亚洲国际博览馆◎

展会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与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会公司联合主办,于2007年首次在香港亮相。亚洲运动用品展是亚洲首个集体育用品、器材和服饰于一身的贸易采购展览,云集了来自香港、中国内地、韩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台湾和泰国七大主要生产国家及地区的参展商参加。专业观众参观团,分别来自欧洲、美洲、亚太地区、中东地区、非洲及中国内地。展商也逐步成为促进中国内地业界人士与国际企业互相建立业务关系的重要平台。

欧洲户外休闲与沙滩用品贸易展

◎展出时间:2011年10月14-16日◎

◎展出地点:意大利米尼◎

欧洲户外休闲与沙滩用品贸易展,仅对专业观众开放,每年举办一届,是欧洲地区及其重要的专业户外贸易展。展品范围包括运动休闲服饰及鞋类、背包、野营用品、帐篷、休闲桌椅、登山及攀岩用品、花园家具用品、渔具用品、自行车运动用品、滑板车、滑板、水上运动用品、其他户外休闲用品与配件等。展会面积约90000平方米,有超过700家参展企业展示了新产品,展会吸引了来自50个国家及地区的24000余名贸易买家前来参观。大部分的参展人士表示该展会的效果非常好,其中超过65%的参观人士参观展会旨在寻找合适的新供应商、新产品及落实定单。

中东迪拜体育用品展

◎展出时间:2011年10月31-11月2日◎

◎展出地点:阿联酋迪拜世界贸易中心◎

4.2011年体育文化节领导讲话 篇四

努力开创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结合全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下面我就2010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简要回顾,并安排部署2011年各项工作。

一、围绕大局,开拓创新,2010年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成效显著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特大旱灾考验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一年来,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把握主基调,唱响主旋律,精心谋划,积极作为,为保持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推进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XX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一)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工作

1、坚持和完善理论中心组学习。明确2010年各乡镇部门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总体要求、学习内容、时间安排、学习方法、考核目标等,把理论学习的软指标变成硬任务;并组织有关部门对干部职工理论学习情况进行动态跟踪,确保全县理论中心组学习扎实有效开展。

2、稳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按照《中共XX县委办公室关于转发西办发“2010”11号文件切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通知》(海办发“2010”13号)要求,结合‚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学习活动,以个人自学和集中学习方式,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积极组织开展各级党组织的学习活动;同时,加强宣传报道,树立先进学习典型,营造浓厚氛围,推动全县掀起学习热潮。

西部助学工程、抗震救灾、防洪抗旱等捐助活动,吸引了全县干部群众和各界人士的踊跃参与和强烈反响。四是借春节期间开展的‚三下乡‛活动为契机,用群众身边鲜活的事例和群众的生动语言,为打洛镇、西定乡、布朗山乡群众送去3场文艺演出,观看群众近万人次,极大地丰富了‚三下乡‛活动内容和活动效果。五是精心组织全县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工作。在‚6•26‛国际禁毒日和‚12•1‛世界艾滋病日活动期间,组织各成员单位利用各种平台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掀起禁毒防艾宣传热潮,确保全县禁毒防艾知识知晓率稳步提高。同时,还重点做好勐遮3个村民小组的禁毒驻村工作。六是在清明节期间,把‚缅怀先烈‛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组织开展以主题校会、班会、团会、队会,观看革命历史图片、影片,瞻仰先烈、祭扫烈士陵园,重温入党、入团、入队誓词,诗歌朗诵,种植纪念树等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切实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历史使命感。七是结合实际,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及我县各少数民族节日到来之际,采取文艺表演和知识竞赛、发送手机快讯等形式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各族群众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八是以‚公民道德宣传月‛为契机,扎实开展‚创建文明县城、共建和谐XX‛爱我家乡演讲比赛、‚爱我XX、美化XX,城市清洁、从我做起‛征文评比和创建文明县城冲刺阶段万人签名等系列主题活动,不断丰富我县道德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6、协助州文联做好我州第七届少数民族曲艺展演工作。为切实抓好曲艺展演期间的场地布臵、观众组织、安全保卫和后勤服务等工作,我县成立领导小组和六个工作组,采取多种方式营造浓厚氛围,确保曲艺展演成功举办,为全县各族群众送上了精彩纷呈的民族文化盛宴。

(三)抓好和谐文化建设,促进民族文化大发展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我县投入文化体育项目建

设资金443万元,其中:投资56万元的28个农民健身场地(篮球场)和投资50万元的打洛镇曼掌、勐宋乡曼迈等5个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建设工程已全部竣工并交付使用;投资46万元的格朗和乡文化站和投资40万元的布朗山乡文化站业务楼竣工并交付使用;投资20万元的勐宋、打洛、西定、格朗和4个乡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站建设已进入扫尾阶段;投资231万元的77个‚农家书屋‛已竣工。

2、丰富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我县抓住元旦、春节、傣历年等重大节庆时机,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2010年,县、乡镇先后举办文艺演出活动36场,观众达15万人次;县乡共举办篮球、足球等各类运动会22次,群众运动员达4400人。同时,为进一步挖掘、弘扬我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各族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精神面貌,我县精心组织了‚莎婉丽‛评选活动、第四届布朗弹唱邀请赛、XX镇首届象脚鼓舞比赛、‚章哈‛比赛、‚雨林杯‛集体舞大赛、‚和谐傣乡‛专场文艺晚会、‚迎新兰花展‛、陀螺比赛、斗鸡比赛、‚信合杯‛农村青年电子声乐比赛、风情XX文艺演出等各种精彩赛事,得到各族群众的广泛共鸣,为传承和弘扬我县浓厚、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打造民族文化强县作出了不懈努力。

3、有序开展文物管理保护工作。按照国家和省、州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的要求,扎实做好全县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基础性服务工作。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方针和原则,对景真八角亭、曼短佛寺等单位开展文物保护工作,确保现有文物安全。

4、规范文化市场秩序。通过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完善工作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加大网吧经营场所、农村文化演出市场、歌舞娱乐场所、音像市场的监管力度,着力保障文化市场安全,规范文化市场秩序。

外宣传。利用县外各种宣传载体,整合全县宣传资源,邀请《云南日报》驻西双版纳记者专题宣传报道8篇,推荐各部门稿件到《西双版纳报》、州电台、州电视台400余篇。加强与州级以上新闻媒体的联系,为他们提供我县社会经济发展宣传资料、图片及采访线索,接待境外媒体1次4人、中央新闻媒体5次27人、省级新闻媒体25次82人;为中央电视台到我县慰问拍摄《军营大拜年》春节特别节目做了大量协调工作,努力营造我县强势外宣。

7、稳步推进新闻宣传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队伍建设上,正式对XX政务信息网23个责任编辑和西双版纳报XX专版、XX手机快讯8个编务人员进行聘任,召开编辑、编务会5次,汇集新闻素材,安排改稿、撰写新闻稿件;根据全县中心工作,组织撰写刊发两会、经济社会、农业农村工作、新农村建设、党建、桥头堡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内容的西双版纳报XX专版13期,集中宣传报道了我县在社会经济发展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新鲜经验,为对外宣传和鼓舞全县各族群众坚定信心、加快发展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同时,举办全县新闻通讯员骨干培训班,对我县在州级以上媒体刊登过稿件的80多名新闻通讯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全面提高了通讯员队伍的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表彰了10名优秀通讯员,兑现了2009年新闻稿件奖励金2万余元,有效激励了通讯员写稿投稿的积极性,极大地拓展了我县对外宣传渠道。

在总结过去一年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理论武装工作有待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展缓慢,要切实解决好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习制度、检查考核评价制度等。二是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力度不够,对文明创建单位及农村‚十星级文明户‛的检查指导督促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是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统筹兼顾策划全县对外宣传的方法和途径有待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树立XX‚大外宣‛格局任重道远。四是农村黑板报、广播等宣传阵地建设薄弱,部分乡镇、村组领导重视不够,黑板报未及时更新,农村广播播放工作进展缓慢或未按时播放,党的理论在基层的宣传普及工作亟待加强。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努力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2011年是建党90周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县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关系全局,责任重大。按照中央的要求和省委、州委、县委的工作部署,今年我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十次全会、州委六届十一次全会和县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我县‚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着力营造跨越发展、和谐边疆的浓厚氛围,着力营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浓厚氛围,全力推进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科学化、体系化建设步伐,确保新一轮文化发展有新的良好开端,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高度,谋划新工作,应对新挑战,达到新高度,接受新的重大考验,为XX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按照这一思路,今年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理论武装工作,着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加强理论武装,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全面提

待、善用、善管‛媒体的能力和水平。五是利用《XX新闻》资源,整合移动公司和电信公司的手机信息平台,尝试运作《XX手机报》,让全县干部群众能及时看到XX及州以上的新闻。

(四)以民族文化为核心,努力加快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我县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资源,我们要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紧紧围绕全省确定的文化旅游、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民族演艺、民族民间工艺品、休闲娱乐、会展节庆、珠宝玉石、茶文化、体育产业等10大特色主导产业,大力繁荣边疆少数民族文学、影视摄影、音乐舞蹈、民族艺术、民间文艺等创作,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生产反映XX风貌、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要探索和不断完善我县民族演艺与企业联姻合作的运作机制,以促进和加快我县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要重点抓好我县民族文化设施和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积极申报我县民族文化健身场馆建设项目,在推进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中,要统筹资源,完善相关手续,明确管理责任,合理利用已撤并的农村校点设施设备改善农村文化活动条件,要积极稳妥地组织实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继续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和启动第二批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完成州下达农村篮球场和乡镇‚共享工程‛基层点建设任务,切实改善基层文化条件。深入组织开展好群众性广场文化和民族节庆文化活动,着力打造我县广场文化品牌,不断丰富我县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要创新工作方法,继续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加大‚扫黄打非‛的工作力度。

(五)增强责任意识,切实抓好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 全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干部,一定要按照省、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点要求,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宣传思想文化队伍的科学发展水平和工作能力。

一是讲政治,守纪律。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承担着党的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职责与任务。现在,社会上各种思潮相互碰撞,对

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从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干部,一定要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增强敏锐性和鉴别力。要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为风险所惧,不为干扰所惑,始终坚持高举旗臶,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严格遵守党的宣传纪律,全面体现导向要求,把党和国家利益放在最高位臵,坚持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服务中体现导向,在平等交流中增强宣传教育效果。

二是讲团结,顾大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必须强化大局观念,做到一切在大局下思考,一切在大局下行动,一切为大局服务。要增强团结意识,从上到下拧成一股绳,巩固和发展团结干事的良好局面。如果没有全局意识,而是各吹各的箫,各唱各的调,像一盘散沙,甚至像一箩螃蟹,你钳着我,我钳着你,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就形不成合力,担当不了重任。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互通信息、协调推动,努力形成思想联通、人员联动、行动联手的工作格局。要牢固树立宣传思想文化系统整体利益观,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整合宣传文化资源等重点工作上,切实做到令行禁止,统一行动,绝不能因为个人利益损害集体利益,因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

三是讲学习,强素质。学习是一个人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如果不注重加强学习,不主动更新知识,就会被时代淘汰。另一方面,对一名党员干部来说,道德品质的升华、党性修养的锻造、政治素养的提升,也离不开学习。每位干部都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业务知识以及经济、社会、历史、科技、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联系实际,善于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把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边学习、边思考、边总结、边提高。

5.2011年体育文化节领导讲话 篇五

大家早上好!

在全国上下喜迎十一国庆节前夕,在秋天的脚步姗姗来临之际,在实小这个充满团结、奋进、快乐的校园里,我们又迎来了一场体育盛会——xx市实验小学2011年体育节。在此,让我们一起向学校体育节的胜利开幕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多年来,我校一直坚持不懈地实施素质教育,注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更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尤其是身体素质的提高。为此,我们开足体育课,保证两操活动,同时还不断拓展、创新学校的体育活动内容,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

本次体育节从9月份开始,到12月份结束,跨度时间比较长。这期间我们先后将在10月份举行学校秋季运动会,11月份举行一、二年级半分钟跳绳比赛和三至六年级的五分钟跳长绳接力比赛,还有贯穿整个体育节活动始终的“每天五分钟”长跑活动,同时,还将组织校田径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等参加市xx市级体育比赛。希望全体运动员能热情参与,刻苦训练,去享受你们应有的快乐,去赢得属于你们的胜利!

同学们,体育节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一起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以健康、快乐的心态投入到体育节活动中来,在体育运动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茁壮成长,让健康、快乐、永远围绕在我们身旁!

最后,预祝本届体育节活动圆满成功!

6.2011年体育文化节领导讲话 篇六

2011年,教育文化体育局在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会议的文件和精神,狠抓法律法规学习培训,健全完善行政执法相关制度,努力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服务水平,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观念日益增强,制度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行政决策机制逐步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现将全年依法行政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决策机制,行政决策更趋科学民主。

教育文化体育局不断完善各项行政决策制度,严格决策程序,强化决策监督,行政决策的公信度、执行力和满意率明显提高,行政决策更趋科学民主。一是从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入手,确保重大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在教育文化体育局成立之初,我们就开始着手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先后经过了3次修改后,建立了24项工作制度,涵盖了机关工作的各个方面,凡是涉及到人、财、物等重大事项,都依法科学合理界定了行政决策权,完善了内部决策规则及其操作运行机制,有效地把行政决策纳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进一步加强了机关工作人员的作风建设,提高了工作效能,强化了规范化管理工作,使教育文化体育局各项工作更趋规范性、逻辑性、严密性、合理性,从而推进整体管理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二是完善了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制度,扩大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度,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凡涉及教育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及行政相对人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都要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从而较好地改变了决策讨论时只听到一种声音、只讨论一个方案的状况,使行政决策更能体现各方诉求,更加符合群众意愿。比如,为加强群众体育健身决策工作的科学性,我们向各委办局、各群众团体发放了调查问卷,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了解实际情况,为下一步科学决策和体育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提供依据。

二是建立和落实了专家咨询制度。对涉及全区教育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重大决策事项及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决策事项,坚持以专家或研究咨询机构的论证、评估为前置程序,组织和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技术咨询和可行性论证,由专家组对拟决策事项独立开展调查研究,教育文化体育局再根据专家提出的论证意见或决策方案进行决策。如教育文化体育局在出台《教育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前,先后组织中央教科所专家对出台该规划进行了多次充分的论证,充分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我们还聘请了专职律师,为局机关决策提供法律支持,确保各项重大决策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三是建立和落实了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公示、听证制度。对一些社会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采取登报、上网等形式向社会公示;同时通过举行座谈会、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如,每年的学区划分、中小学招生考试、教育收费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都通过电视台、基层学校对外公示,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公示无重大异议后才最后作出决策。

四是严格坚持决策程序,确保行政决策质量。在实际工作中,教育文化体育局既规范决策程序,又严格坚持程序,除应急决策和日常政务决策以外,所有重大行政决策,都是以法律、法规为依据,按照法定的权限、程序进行决策。在重大行政决策方面,主要较好地坚持了立项审查、调查研究、论证与审议、集体讨论决定程序。由于严格坚持程序,严谨周密的进行行政决策,全局对决策的执行力得到提升。

二、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为切实提高执法水平,确保行政执法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加强了相应政策法规的学习,牢固树立了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克服官僚主义和办事拖拉现象。我们对所有行政许可事项,实行一个“窗口”对外受理领证。对来访或办事者,坚持做到讲清楚政策、原则,向办事人员公开相应材料,并一次性说明办理各种手续、证件所需的材料及程序,努力做到便民、高效。对所有的许可事项,凡是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坚决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准予许可的决定,凡是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受理,保证了行政许可的公正性。

为规范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高行政效能,遏制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教育文化体育局出台了行政执法检查考评实施方案,修改完善了执法流程,健全完善了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监督检查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规定,影响行政秩序和行政效率,贻误行政管理的责任。在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的同时,教育文化体育局狠抓了各项制度的落实,所有的行政许可及处罚事项,主管领导全程参与,在经过充分的考察和论证后,还必须在局长办公会上进行通报,接受全局各业务处室监督,在各业务部门没有异议的情况下,才允许批办。每年年末,教育文化体育局还要组织一次全局参加的述职报告会,由执法处室的负责人对自己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议,通过一系列措施,确保了行政执法工作的规范性、公正性。2011年,教育文化体育局行政执法工作规范、高效,行政执法人员没有违法违纪行为、未接到一起投诉、没有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

三、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保证行政执法源头合法 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机关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履行各项行政管理职能的重要依据,其合法与否、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能否实现,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能否维护,教育文化体育局充分认识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是制定管理办法,明确规范性文件制定必须经过制定计划、征求意见、法律审核、办公会议讨论、局主要负责人签发等程序,使用统一文号,并及时公布、在规定时限备案。同时明确了定期清理制度、解释修改程序和后评估管理制度等。二是加强培训。举办规范性文件制定专题培训,从规范性文件的界定、起草、审查、公布、备案、监督等方面,明确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审查工作的重要性及具体要求。三是做好日常监管。法制部门及时与规范性文件起草部门沟通,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出台、备案和公布工作,保证规范性文件日常管理合法,提高管理效率。2011年,教育文化体育局共起草规范性文件一件,已经按照要求到区法制办进行了备案。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公众参与重大决策工作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是依法行政相关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

总之,在依法行政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部门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搞好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加快推进责任政府建设,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7.2011年体育文化节领导讲话 篇七

在10年的新课程改革中, 体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对体育课堂教学的触动超过了以往的历次体育课程改革。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课程改革的现状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问题, 但对今后如何更好地实施2011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2011版《课标》) 方面则极少涉及。基于这一研究现状, 本文力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不同层次的体育教师、教研员的反馈意见, 提炼出一线体育教师对10年课改所认同的成绩和存在问题, 针对如何更好地实施2011版《课标》进行探讨, 并为推动2011版《课标》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本文研究的数据及教师的意见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电话采访等方式获取。问卷调查以问卷星网站为依托, 以《中国学校体育》杂志读者群为核心, 面向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还通过2011年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科报会及国培培训等途径, 向参会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随机发放问卷;一共发放问卷530份, 回收487份, 有效问卷454份。关于访谈和电话采访方面, 主要针对问卷调研汇总的一些问题, 向部分一线体育教研员和填写问卷的部分体育教师进行了追踪调查。

二、10年体育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与存在问题

(一) 主要成绩

1. 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已经达成共识

一线教师普遍认可了本次课改的指导思想和理念, 72.8%的教师对参与课程改革的态度是“非常积极”或“比较积极”, 45.8%的教师在课堂上很好地运用了新的理念。

2. 体育教师课程意识得到加强, 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65.2%的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改革, 且在教学观念、业务能力、教学思路、综合素质、教学态度、科研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地区的各类教研活动、“国培计划”的网络研修、《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组织全国一线体育教师参与的“草根争鸣”网络研讨等教研平台的出现, 促进了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 体育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在教学方法方面, 76.6%的教师表示“有进步”;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 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评价方面, 36.3%的教师把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 53.9%的教师以过程评价为主, 37%的教师把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此外, 不仅关注了学生的技术技能学习, 还注重了学生的出勤、学习态度、身体素质、参与意识、协作精神等方面的提升。教师教学理念的改变使学生的学习发生了较大变化, 包括学生“学习态度更加积极主动、与教师的交流增多、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改变了学习方式”等。

4. 体育教师比较注重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一线体育教师比较注重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有54.9%的教师对场地设施资源进行了开发和利用, 51.1%的教师进行了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4.8%的教师进行了校外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仅有7.8%的一线教师没有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

(二) 主要问题

1. 三级课程管理没有落到实处, 使得课改的后劲不足

笔者以“省份名+体育与健康+方案”、“省份名+体育与健康+实施”、“省份名+学段+体育+课程+实施”、“省份名+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为关键词, 通过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进行检索, 截至2012年6月1日, 出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 (课程标准) 实施方案 (教学指导意见、实施意见说明、教学要求) 相关的指导性文件的省份不超20个, 且多是针对高中学段, 仅查到2份相关的义务教育阶段文件。为确保数据资料的真实性, 笔者又同相关地区的一线教师联系并进行相应的确认, 从中得知, 三级课程管理并没有落实到位, 特别是地方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管理。也正因地方课程管理没有落实好, 导致实施过程缺乏执行力, 出现评价、监督制度没有同步跟进等问题。

2. 体育课程的弹性化设置和新的教学理念使得一线教师无所适从

一些教师反映“课程标准的弹性化设置, 虽然给了我们自由选择内容的权力, 但是缺乏操作性, 在教学中感到无所适从”。同时, 调研的数据也给予了充分的证明, 如“您认为备课最困难的地方”的调研结果显示“教学目标的设定占21.7%, 教学内容的选择占28.5%, 手段方法的选择占43.8%”;“您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存在的最大不足”的调研结果显示“与实际结合不紧密占28%, 可操作性差占23.9%, 内容笼统令人无所适从占23.4%”。

3. 教学条件的限制成为课程标准实施的最大困难

教学条件对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教学条件界定为人力条件和物质条件。场地器材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1], 而体育教师数量是保证开足体育课和进行有效体育教学的人力条件。调研结果显示, 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困难分别是教学条件的限制占30%、缺乏课程实施指导占25.9%、师生思想观念的转变占22.9%、缺少领导支持占16.4%、其他4.8%。在课改中遇到的问题, 综合得分排前四的有“新理念难以落实 (5.1) , 教学条件不适应课改的发展需要 (4.7) , 教师教学负担越来越重 (3.7) , 教材难以选择 (3.6) ”。可知教学条件是实施课程标准的关键, 一些学校因师资、场地器材的缺乏而难以有效落实课程标准。

4. 缺少有效的师资培训, 使体育教学新理念难以落实

在课改之初, 相关部门规定凡进入实验地区的教师必须先培训、后上岗, 但在全国推行的过程中却没有这样的要求。以前的师资培训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师资培训的主要对象是中小学骨干教师, 而缺乏对高师院校和教研单位的教师, 以及师资培训相关工作人员的专门培训;二是多数培训由主要使用教材的出版单位或者继续教育网站负责, 导致政府培训主体缺失;三是培训过程中的评价、监督体制落实不到位, 导致培训的效果不理想。正是培训过程存在的这些问题, 导致部分体育教师在理解课程理念及思路上出现误差, 无法在体育教学中正确地落实新理念。

5. 教材建设没有跟上课程改革的步法

调查结果显示, 有近22%的教师没有教师用书, 而有书的学校15.9%是自编教材, 教师所用教材主要来自于人民教育出版社 (74.5%)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1.1%) , 其他 (13.4%) 则来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江苏省自编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等10多家出版社。教材的质量方面, 仅有12.5%的教师认为较好。

教材能帮助教师解决“根据课程标准的水平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的困难。为此, 笔者查阅了200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 (水平一~水平五) 。从框架结构上分析, 该系列教材的编写存在一定的缺陷, 如水平一仅给出了课时教学计划的案例, 水平二、水平三给出了学年教学计划及学期、单元、课时教学计划, 水平四给出了水平教学计划及其他, 水平五没有教学计划的相关案例。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人教版的教师用书还缺乏一定的指导性。此外, 目前的教材主要是教科书及教师用书, 其他形式的教材很少, 存在教材单一的现象。

三、基于课程改革实践的经验提出实施2011版《课标》的建议

(一) 坚定课改的方向, 强化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线教师的反馈说明“课改的方向是正确的, 理念是先进的”。2011版《课标》正是对“课改”方向的一种肯定与坚持, 提供的案例和实施建议具有鲜明的引领性和针对性。因此, 要坚定“课改”的方向, 加大力度落实2011版《课标》。在实施的过程中, 要强化课改已取得的成果, 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 提高教研活动的参与度, 多给他们一些平台、一些支持, 多途径、多方位为他们营造教研的良好氛围, 逐步解决教师在实施课程标准过程中产生的疑惑与困难。

(二) 注重课程实施后续政策的制定, 加强课程改革的力度

2011版《课标》的实施, 目前处于持续或制度化阶段。此阶段应注重后续政策的制定, 以避免课改的衰落。华南师范大学彭虹斌教授指出“课程政策分为硬性部分和软性部分, 硬性部分就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必须执行的, 它拥有清楚而具体的执行标准, 有利于执行前后的比照。而软性部分主要是指一些模糊的, 不容易操作的政策, 如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不同水平段教学内容的选择”。因此, 为了加强课程改革的力度, 必须对软性部分制定出统一而具体的标准, 便于进行监督和实施前后的比照、评价。如, 水平一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及水平目标制定出教学内容目录, 然后给出必选和任选部分, 这样既解决了各水平教学内容衔接困难的问题, 又解决了教师在实施过程中的困惑。另外,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利用相应的政策工具 (如命令性工具、激励性工作、能力建设工具、系统变革工具和劝告或劝诱工具[2]) 来加大课改的执行力度, 使课程的实施真实有效。同时还应关注各种课程的实施, 理顺中考、高考与课程政策执行的关系, 充分发挥校长在课程改革中的关键作用, 减小课改的阻力。

(三) 加强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中的地方课程管理, 加强学校的课程管理

2001年开始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是以区县为单位进行的[3], 使得省市教育行政机构在课程建设及实施过程中处于游离状态, 再加上《体育与健康 (体育) 课程标准 (实验稿) 》对地方和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制订的建议比较模糊, 使得各省市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方面缺乏指导性, 导致各省、市未出台相应的实施方案和指导意见。而在2011版《课标》的建议部分指出“地方及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应包括的内容, 使地方及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管理更具有操作性”, 虽然有所改善, 但需要加强地方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 并加大落实力度;还需要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实施的监督和评价, 并建立相应的体系, 使得“三级课程管理”落到实处。

(四) 加强教材建设, 使教材更具指导价值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可分为教科书、教师教学参考书和挂图、卡片、图片、音像资料等。从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可知目前还需要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只有根据课程标准体现系统性、科学性、指导性, 才能够充分发挥其价值。教材的建设应多样化, 不应局限于教科书, 还应注意体育挂图、体育音乐、教学视频等教材的建设。为避免“一言堂”的现象, 国家要在政策上鼓励其他出版社或相关专家出版具有指导意义的高品质教材, 教材的出版必须经过教育部审定。当然, 也应鼓励各省根据其实际情况建设省编教材, 但前提应是先立项, 再报相关部门审批, 编写完成后经审批通过后方可出版发行;这样的教材更能体现地域特色, 对各地区的体育教学更具有指导意义。

(五) 创新培训学习机制, 提高整体体育教师的素质

1. 各层次的师资培训应突出有效性

据一线教师反映, 不同层次的培训均存在效果监测评价的问题, 导致很多参训的教师为了修学分或抱着“不学也能结业”的心态参加。因此要想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应采用多样的培训形式, 并完善相应的监督制度及评价体系, 调动教师参训的积极性, 使参训的教师能够很好地理解课改的理念, 提高教研能力和整体素质。

2. 师资培训应抓住“源头”, 多方向推进

“源头”是指在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过程中起着指导、培养、引领等作用的那些教师, 如高师院校的教师 (特别是担任《体育教材教法》《体育教学论》《学校体育学》课程的教师) 、各级教研员、主抓体育工作的领导、教师培训中心的教师等。查阅资料得知, 近几年各种新课改的培训活动[4]主要针对中小学体育教师。仅2012年“国培计划”子项目中的“培训团队研修 (3000人) ”涉及高校教师, 据统计[5], 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教师 (高校、研修中心、教研室、进修学校) 共94人。可见, 从国家到地方的培训多是关注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 忽视了对“源头”的培训, 致使培训方向比较单一。只有抓住源头的培训, 构建高水平的师资培训队伍, 方能基本统一培训团队的意见, 使培训更加系统化, 进而解决师资培训中的问题。

3. 培训内容应紧扣教师所需

正如洛克所说“教育的目的是‘应教给学生有用的知识’”, 面对来自不同学校、不同性别、不同职称、不同经历、不同学历、不同态度的教师, 应针对教师认同的课改不足或失败之处进行培训, 加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以解决他们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如, 在师资、场地器材不足的情况下如何落实课标理念?如何将比赛课、展示课和常规课联系起来?等等。只有针对教师所需的培训, 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使培训更有意义。

(六) 改革用人制度, 解决体育教师数量问题

调查显示, 近56.59%的教师每周上课节数在15节以上, 有些教师上课时数高达30多节, 这些只是体育教学的工作量, 还没有加上组织两操、课余活动、训练的工作量。试想, 在“43.6%的班级人数超过50人;50%以上的教师平均每天至少3节体育课, 有的甚至超过6节, 何况还有早操、课间操、课余训练、体质测试等活动”的情况下, 如何将课程标准落到实处?要彻底贯彻国家的相关文件, 开足体育课, 进行小班额教学, 就必须先保证配齐体育教师的数量。解决体育教师的数量问题, 除了要求学校增加体育教师编制外, 更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 改革用人制度, 并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按规定配齐体育教师的数量。否则, 体育教师的数量就很难得以落实。

(七) 加大教育投资, 改善学校的场地器材等物质条件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6]显示初级中学篮排球场地器材的基本标准为“18个班级及以下配备2个篮球场、1个排球场, 13个班级及以上器材配备3副排球架、3副篮球架, 12个班级及以下是2副篮球架和2副排球架。无论班级多少都应基本配备24只篮球和24只排球”。先不谈该基本标准前后数据是否恰当, 按中学标准班级人数48人[1], 18个班级以下的学校按基本标准配备了排球场, 试问“1个班48人在仅有的一个排球场, 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排球的基本技术?如何培养排球运动的兴趣?如何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调查显示, 不到50%的学校能够达到场地器材配备的基本标准, 多数学校有篮球场, 但一半以上的学校没有排球场。在农村及偏远地区, 场地不足及班额人数在70人以上的学校不在少数, 有的过百人。目前还没有一个教师或专家针对这样的教学条件给出一个方案, 从而使教学更加有效, 进而改变“放羊“的状况。而在全国范围内起着引领、标杆作用的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 其展示课学生一般不超过40人, 器材充足, 设备先进, 组织多样, 评价多元, 学习氛围浓厚。因此, 要使2011版《课标》落到实处、走向乡镇, 并尽可能地向全国展示课靠拢,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必须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建设, 在财力、物力上予以支持, 确保教学条件达到基本需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定期检查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和配备情况, 并把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情况作为评估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进而起到督促与监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通知 (教体艺[2002]11号) [Z].2002-07-22.

[2]黄忠敬.教育政策工具的分类与选择策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08) .

[3]傅佩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 (2001) [EB/OL].2010[2012-10-20].

[4]马壮.新课改背景下在职教师培训的理论与实践——以河南省为例[J].教学与管理, 2011, (21) :29-30.

[5]关于公示“国培计划 (2012) ”部分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参训学员的通[EB/OL].2012[2012-10-20].

8.2011年体育文化节领导讲话 篇八

【关键词】幼儿体育 文献 计量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2)03-0002-05

【作者简介】姜雪、杨宁,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体育是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和实施,幼儿体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那么在我国当前学前教育领域,关于幼儿体育的研究状况如何? 涉及哪些幼儿体育的基本问题? 幼儿体育研究有哪些突出特点? 还有哪些研究空间?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二、研究样本来源及方法

样本来源:进入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 ,首先在检索条件下,选择检索项:题名;检索词:幼儿体育、幼儿园体育、学前体育;模式:精确匹配;范围:全部。然后在检索导航条件下,检索项命中 2001年~2011 年( 截止时间为2011年8月 )的研究文献有193篇(其中,期刊论文180篇,硕士论文13篇)。

本文拟根据193篇幼儿体育相关研究文献,在分析文献的基本情况之后,从选定的不同主题及角度,就我国进入新世纪这10年来幼儿体育的研究状况进行

分析。数据处理采用 SPSS16.0 进行。

三、近10年幼儿体育研究的总体状况

(一)论文发表的年份和数量

表1 关于幼儿体育研究文献发表时间与篇数

图1 各年份发表的论文数量(篇)

由表1和图1我们可以看出,近10年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关于幼儿体育的研究也逐渐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其相应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促进了幼儿体育的发展。

(二)作者所在地区统计

表2 各省份发表的文献数量(篇)及所占比例

笔者通过对文献第一作者所在省份进行统计发现,作者所在区域主要集中在江苏、广东、浙江、上海、河北、山东、北京等东部沿海经济相对发达、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表2),仅这7个省市就占了全部文献量的56.6%。这说明对幼儿教育包括对幼儿体育的研究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同时也说明,我国幼儿体育研究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由于其余省市各自所占的文献量相对较小,笔者仅对以上文献量超过8篇的7个省市进行了具体描述。

(三)作者所在单位统计

表3 各单位发表的文献数量(篇)及所占比例

根据第一作者所在单位进行统计发现,近10年我国对幼儿体育的研究大多来自高校研究者及幼儿园一线教师。其中,高校及教研机构发表的文献数量高达83篇,占全部文献量的42.0%,幼儿园发表的文献数量高达63篇,占全部文献量的32.6%,高校研究者和幼儿园机构对幼儿体育的关注和重视,使幼儿体育的研究呈现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索趋势。

(四)期刊类型

表4 各期刊类型的文献数量(篇)及所占比例

如表4所示,关于幼儿体育的研究文献主要发表在非核心期刊上,其文献数量(122篇)占文献总量的63.2%。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献共58篇,占文献总量的30.1%,其中《教育导刊》16篇,《早期教育》12篇,《幼儿教育》7篇,《南京体育学院学报》7篇,《学前教育研究》5篇,《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篇,《现代教育科学》《河南农业大学学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科学研究》《中国体育科技》《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山东体育学院学报》《江西社会科学》《体育文化导刊》各1篇。

此外,硕士学位论文共13篇,其中,北京体育大学3篇,苏州大学、山西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河南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首都体育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各1篇。

(五)研究视角

表5 幼儿体育不同研究视角的统计结果

如表中数据所示,研究者主要是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文化以及卫生安全等视角对幼儿体育进行了研究。其中,主要以教育学视角为主,其数量(128篇)占文献总数的 66.3%,心理学视角的文献数量(39篇)占文献总量的20.2%,社会文化视角(9篇)占文献总数的4.7%,卫生安全视角(7篇)仅占文献总数的3.6%。由此可见,我国幼儿体育研究的视角还比较单一。

(六)研究方法

表6 不同研究方法的文献数量统计结果

图2 不同研究方法的文献数量统计结果

由表6和图2我们可以知道,近10年研究者对幼儿体育的研究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文献数量多达88篇,占文献总量的45.6%,而采用实验法的研究文献仅有8篇,占文献总数的4.1%。该结果说明,近10年我国关于幼儿体育的研究大多数是经验总结,实证性研究和系统的理论研究相对偏少。

(七)研究主题

表7 不同研究主题的文献数量统计结果

由表7可知,近10年关于幼儿体育活动的现状、对策和幼儿体育活动的组织、设计及实施是我国幼儿体育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其中,关于幼儿体育活动的现状、对策的研究得到了研究者们更大程度上的关注。相关文献分别为53篇和50篇,占文献总数的27.4%和25.9%,其他研究,如幼儿体育的作用、幼儿体育游戏、幼儿体育资源利用等也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幼儿体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

体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品质培养具有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学前教育中,体育对儿童身心的影响作用对儿童成长成才能起到长远而恒久的影响作用[1]。如有研究[2]指出,体育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体机能的正常发育完善,也是培养幼儿形成优良品德及促进幼儿健康人格形成的积极因素。罗萍[3]认为,体育活动除了强身健体外,还在培养和提高幼儿的智力、意志力、个性发展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对体育功能的深入认识,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定位日益明确:它在向幼儿传授身体锻炼知识技能、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其身体全面发展的同时,还要求提高幼儿心理素质水平,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进程[4]。这些研究有助于加强幼儿园一线教师对幼儿体育的重视,促进幼儿体育教育的改革。

(二)幼儿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体育游戏是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和手段。它是以游戏为主要形式,以增强幼儿体质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活动[5]。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幼儿体育游戏进行了研究。林小环[6]就如何设计和实施幼儿体育游戏进行了研究。张晓明等人[7]论述了体育游戏的概念、分类、本质特征及其在幼儿心理保健卫生的价值。魏春丽[8]和刘晓年[9]认为体育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儿童身体发展,而且还以其独特的特点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但也有研究者[10]指出,如果体育游戏选择、组织不当也容易导致伤害事故等负面效应。为此有研究者[11]指出,创编游戏时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注意游戏情节的趣味性[12],掌握幼儿体育游戏的创编策略[13],使游戏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增加幼儿参与体育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另外,民间体育游戏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其形式多样,且经受时间考验,深受幼儿喜欢。因此,李玉峰[14]从文化学视角对民间幼儿体育游戏的特性、价值和作用进行了研究。

(三)对幼儿体育的认识

研究者对幼儿体育的认识主要基于两种视角,一是教师对幼儿体育的认识;一是家长对幼儿体育的认识。研究表明,大多数教师和家长都能意识到幼儿体育不仅对幼儿身体发展起作用,同时还具有益智、发展个性和创造性等多方面的作用,但他们在价值取向上有所侧重,如大部分园长和教师认为体育对幼儿影响最大的是身体发展方面,其次是社会性和智力的发展,而对体育促进幼儿情感和创造力的价值认识不深[15]。另外,研究者们[16][17]认为由于教师对幼儿体育活动的本质认识模糊、对幼儿园开展体育教学的目的及作用认识不足,所以认为体育活动的功能就是发展基本动作,增强体质,往往忽略它也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体育活动安排中,教师过分注重动作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幼儿体育活动兴趣和良好体育习惯的培养[18]。此外,还有研究表明,受“应试教育”和“功利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家长重视幼儿文化知识教育,认为体育教学是可有可无的,只要幼儿的身体健康就行[19]。这样就使幼儿体育在整体发展上处于不利地位,使幼儿体育在幼儿教育中处于薄弱地位。

(四)体育教学内容及安全

有研究表明[20]目前我国幼儿园体育教学水平还比较低,存在的问题较多,而主要问题出现在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分析不够,造成不能很好地完成教育教学的目标,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幼儿园教学的质量,而且还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还有研究[21]指出体育教学内容随意性大、形式单一,教师在开展活动时,对幼儿的“保护”过多[22],通常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教师会采用压缩幼儿的体育活动时间来规避风险。另外,也有研究者[23]指出,由于幼儿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甚至没有自我控制的意识,所以在体育活动中要求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安全,但教师要掌握一定的限度,以防出现“过度保护”。

(五)体育教师专业知识

郭宇亮[24]认为,专业的幼儿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更要深入了解有关体育知识及幼儿体育教学应遵循的特殊规律,现阶段幼儿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不够完善造成了幼儿体育教学不能与幼儿年龄及身心发展相适应。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幼儿园缺乏专业体育教师,从事幼儿体育的教师专业知识贫乏,对幼儿心理学、生理学以及教育学等有关的知识了解不够;另外,由于教师长期缺乏新的体育理论的学习,对体育活动的认识不足,造成管理不到位、操作不到位[25],这都使得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使体育教学活动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使体育活动失去了最本质、最核心的强身健体功能[26]。

五、结论与展望

(一)我国幼儿体育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1. 以一般经验总结为主,系统理论研究薄弱。从上述我国幼儿体育研究的基本信息来看,近10年我国幼儿体育研究大多来自幼儿园一线教师的经验性总结,而对幼儿体育的系统研究,尤其是系统理论研究较少。近10年,笔者只检索到13篇硕士学位论文和为数不多的学术期刊论文对幼儿体育进行理论分析。这一现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幼儿体育研究的深度、广度及科学性。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幼儿体育理论研究。

2. 研究视角单一,研究范围狭窄。如前所述,当前幼儿体育研究在学科视角上以教育学占绝对优势,其他学科视角以及跨学科视角的文献屈指可数;在教育学视角的研究中,更多的研究文献是从教师和教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和阐述,而从幼儿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献数量较少;从心理学视角看,更多的文献关注了幼儿体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幼儿身体发展的促进作用,尽管有研究者认为,体育可以促进幼儿认知、社会性以及情绪情感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对幼儿体育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研究较少。另外,当前我国幼儿体育研究范围狭窄,主要集中在对某一地区幼儿体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及幼儿体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研究上,对幼儿体育其他方面,如幼儿体育课程的系统研究、国外幼儿体育活动的研究以及跨文化比较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我们应该丰富幼儿体育的研究视角,扩大幼儿体育的研究范围。

(二)我国幼儿体育研究的展望

1. 应重视幼儿体育的跨文化比较研究。通过查阅国外研究文献,笔者发现西方国家尤其是德国、英国、瑞典、意大利等国家非常强调幼儿体育对幼儿身心健康、智力、创造力、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这些国家不仅重视幼儿园的体育教育,还非常重视家庭以及社区的体育教育。同时,由于这些国家对幼儿体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有着较长久的历史,因此,这些国家关于幼儿体育研究方面的经验

和成果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为此,我们应该立足我国幼儿体育发展实际,对我国幼儿体育进行国际比较和跨文化比较研究,探索出适合我国儿童的幼儿体育,这将是我国幼儿体育研究的新的趋势。

2. 应丰富幼儿体育的研究视角及方法。如前所述,当前我国幼儿体育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还较单一。这种单一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我国幼儿体育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应该丰富幼儿体育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尝试以多学科理论为基础,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幼儿体育进行研究,这也是未来我国幼儿体育研究的重要趋势。

3. 应加强幼儿体育课程研究。幼儿园体育课是幼儿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之一。它是各种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实践的桥梁,是实现幼儿体育教育目标的手段[27]。由于目前我国关于幼儿体育课程的系统理论研究较少,导致幼儿体育活动设计、安排科学性不够,体育锻炼运动负荷难以掌握,体育活动内容及实施途径较单一等。因此,研究设置合理的幼儿园体育课程,这将是幼儿体育研究的重要内容。

4. 应加强偏远及农村地区幼儿体育的研究。我国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和城乡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上,也体现在教育上。当然,幼儿体育教育也不例外。如前所述,从地域看,对幼儿体育的实践和理论研究相对集中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从城乡看,也相对集中在城市幼儿园及其体育活动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上,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对农村幼儿体育的研究非常少。偏远地区及农村地区存在幼儿体育教育观念落后、体育活动材料缺乏、活动组织单调等问题,已经成为抑制我国幼儿体育教育事业整体发展的瓶颈。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应该有更多的研究者关注对偏远及农村地区幼儿体育教育的研究。

[1] 胥志敏.学前体育教育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探讨[J],青年文学家,2011,(05):100.

[2] 王丹.浅谈幼儿体育活动的空间营造与心理尊重[J],时代教育,2008,(05):267.

[3] 罗萍.幼儿体育活动对幼儿心智发展的影响[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02):78.

[4] 李涛.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及其实现策略[J],教育导刊,2006,(09):27.

[5][13] 辛小勇.浅谈幼儿体育游戏的创编策略[J],教育导刊,2007,(12):21-22.

[6] 林小环.幼儿园体育游戏的设计与组织实施[J],学前教育研究,2011,(05):61-63.

[7] 张晓明,何焕好.浅谈幼儿体育游戏和心理保健[J],中国校外教育,2009,(05):152.

[8] 魏春丽.幼儿体育游戏与心理发展[J],体育师友,2003,(03):59.

[9] 刘晓年.幼儿体育游戏与心理发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0,(04):159.

[10] 张健忠,朱良.幼儿体育游戏教学的负面效应与预防措施及建议[J],山东教育,2005,(Z3):71.

[11] 陶宏.幼儿体育教学中游戏法的运用[J],教育导刊,2006,(05):20.

[12] 杨枫.幼儿体育游戏情节的构思法初探[J],学前教育研究,2006,(05):41.

[14] 李玉峰.民间幼儿体育游戏:特牲、价值及入园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5,(06).

[15] 季卫霞,于春梅.济南市幼儿体育活动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9,(04):15.

[16] 李娅佩.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分析与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08,(18):81.

[17][21][24] 郭宇亮.我国幼儿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11,(05):198.

[18][23] 朱思思.新视域下幼儿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科研在线,2011,(08):41-42.

[19] 徐欣.赣州市幼儿体育教育现状的分析和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06):117.

[20] 王晋明.谈幼儿园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章,2010,(15):124.

[22][26] 王燕,黄文英.幼儿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1,(02):125-126.

[25] 陈碧.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分析与思考[J],华章,2007,(Z2):204.

上一篇:护士总结与计划下一篇:读《儿子》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