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精选6篇)
1.杂感 篇一
在商业文明中, 在技术主导的构架系统之下, 设计能有这样发挥总是令人高兴的事。这说明了一个的道理:成功仅靠金钱、技术是不够的, 一个完整的生命必然包含艺术。然而科技以实用压抑人文艺术理想是世界范围内的大趋势, 美国早期教育史上亚当斯的观点曾流行一时, 即艺术学习对他及一些美国人来说, 是可以再等一等的事情。他说:“我必须学习政治和军事, 这样我的儿子们才可能获得自由—获得学习数学、哲学、地理、自然科学史、造船设计、航海、金融、农业等学科的自由, 才能使他们的后代获得学习绘画、诗歌、音乐和建筑的权利。” (1)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以科技、经济的发展作为主要目标的功利思想则更为普遍, 赞同亚当斯上述观点的人绝对不占少数。“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这一表述虽然是个定义不准确甚至逻辑错误的句子, 但一直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个深入人心的口号。其对中国高等教育产生的影响尤为严重, 表现之一就是理工科压倒人文学科的情况。在此背景下, 中国设计教育虽走过了大半个世纪的历程, 多数学校的设计教育仍然以技法教育和就业培训等实用性教育为主, 设计也曾被叫作实用美术。20世纪90年代全社会商品经济意识膨胀使教育界滋生了图谋快速实利回报的普遍心态, 以应用为主的设计教育成为主要教学方向, 而对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严重缺失。当大学失去了理想主义和独立精神, 也就失去了培养精英的生产力。这对于大学里的任何一个学科都是致命的问题。缺乏独立思考就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 更谈不上解决问题, 而一味地盲目跟随和模仿, 在专业实践中就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说, 这也是我理解的王澍先生所谓“花了数年时间彻底忘记大学建筑学所学内容”原因所在。
“学科”的定义来源于科学, 它拥有这样一些特征:拥有一个有机的知识主体;具备各种独特的研究方法和一个对本研究领域的基本思想有着共识的学者群体。巴肯在他的论文中也就此提出了视觉艺术和人文学科是否具有类似理工科学科结构的问题, 并作了如下解说:“缺乏科学领域中普遍符号系统体制所体现的关于互为定理的一种形式结构是否就意味着被谓之艺术的人文学科不是学科, 意味着艺术探索是无序可循的?我认为答案是, 艺术学科是一种具有不同规则的学科。虽然它们是类比和隐喻的, 而且也非来自一种常规的知识结构, 但是艺术的探索却并不是模糊和不严谨的。”[2]
设计教育如果仅教授工艺与技巧、通用的艺术理论和历史以及实战就业内容是绝对不足的, 学生们将只关注物质材料而忽略个体思想的孕育和形成, 也将无法发觉出自个人动机的真实的艺术创作的条件。
事实上, 当年高举“形式追随功能”大旗的包豪斯的课程也涵盖两个方面。一是工艺方面的课程, 包括诸如雕塑、木工、金属制品、陶器、染色玻璃、壁画和编织之类的工作室教学。二是形式方面的课程, 包括三类:观察、自然研究和材料分析;画法几何学、构成方法、设计素描和建筑模型, 致力于再现问题的研究;关于空间、色彩和设计方面的理论。[3]我们注意到, 包豪斯在形式研究方面也有不同的方向。“基础课程”是在包豪斯很有影响的课程, 课程主旨在于“解放学生的创造力, 培养他对自然材料的理解力, 使他熟悉视觉艺术中所有创造性活动都必须强调的基础材料”。[4]学生入学后6个月的试读期间所学习的就是这种“基础课程”, 根据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表现, 教师来判断其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完成整个教学计划。
莫霍利·纳吉说过:“我们这个世纪的现实就是技术, 就是机器的发明、制造和维护, 谁使用机器, 谁就把握了这个世纪的精神。它取代了过去历史上那种超验的唯心论。”从表面上看, 机器面前人人平等, 技术领域内没有传统、没有阶级意识, 但事实上, 设计者在设计、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给许多产品都加入了精神的附加值, 在满足温饱之后, 许多消费行为也都带有审美活动的意义。正如亨利·米勒所说:“所有的人都在汽车、房屋的消费中寻找自己的灵魂。”[5]
工业社会中, 人与机器发生关系时, 总是理性占主导。而在当今世界, 一向以工具理性为典型表现的设计领域却一反常态, 越来越追求一种无目的性、不可预料和无法准确测定的抒情价值, 产品得是一种能引起诗意反应的物品。意大利设计师埃托·索特萨斯就此作过如下表述, “设计对我而言是探讨生活的一种方式, 它是探讨社会、政治、爱情、食物, 甚至设计本身的一种方式, 归根到底, 它是关于建立一场象征生活完美的乌托邦的或隐喻的方式”。[6]设计过程与艺术创造越来越接近。艺术设计教育的立足点同样发生了转变。伊顿指出:“我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吸引他们的个体才能来引导他们掌握艺术表达的手段和方法, 以及努力营造一种有可能产生独创性作品的创造性氛围。每一位学生都应当认识‘他自己’, 他的独创性作品必须是‘名副其实的’。”[7]
尊重独立思想的设计教育传授给学生的是:寻找机会、花费时间、利用手中的各种资源反映和表达他们个人的经验和感情。这和很多世纪以来艺术家们利用绘画和雕塑反映他们的家园、他们的外貌、他们的精神生活, 以及任何对他们来说重要的东西是相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 设计教育的内容又增加了不仅要反映创作者自己还要彰显人与人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异同的要旨。欧洲设计学院 (IED) 在米兰、巴塞罗那和里约热内卢分别设立了校区, 不仅是为了招生, 同时也为学生在欧洲三年制的本科教育中提供了体验不同城市文化背景的机会。今年我校的学生就此方向做了一个以城市为主题的《迭代》展 (图1) , 对城市文化重新进行定义, 学生们通过体验去学习和探索, 培养了自主的思考能力。这次展览是一种基于对文化的理解与解析的专业展现, 文化不同于知识, 只能通过体验来认识, 这种超越学校围墙的教学方式是适应这个时代的。接受过这种教育的学生们会从环境背景出发, 去欣赏艺术和设计创作, 也更关注自身经历和情感。学生们如果能够表达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观点, 就会更加自信, 进一步促进独立的艺术和设计思想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张意源.乔布斯谈创新[M].深圳:深圳市海天出版社, 2011.
[2]曾繁仁.现代中西艺术教育比较研究的启示[J].文艺研究, 2009, (7) :13-21.
[3]张晨风.高等艺术教育中绘画构成教学探议[J].文学与艺术, 2010, 2, (1) :174-175.
[4]赵帅.包豪斯美术教育体系对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 (理论版) , 2012, (9) :113-115.
[5]潘捷军.经济危机深层次的文化诱因——以美国金融危机为例[J].中国发展观察, 2009, (11) :9-12.
[6]钟和晏.物质审美分子[OL]. (2005-07-19) [2013-11-20].http://www.lifeweek.com.cn/2005/0719/12588.shtml.
2.春晚歌曲杂感 篇二
在今年春晚歌曲演唱中,有好几处看到、听到一些用流行唱法演唱传统的老歌曲的情况,总感到别别扭扭,乐句唱得不伦不类,甚至词不达意。例如:有几位歌手在唱那首少年儿童喜爱的《春天在哪里》时,移声移调,轻重音颠倒,故意地把有的词字延长和减短,把小黄鹂几个字唱得支离破碎。真让人啼笑皆非!
无独有偶,在晚会后半场又有那位叫做谷峰的流行歌手,据说又在用美国蓝调歌曲风格演唱那首脍炙人口的好歌《想家的时侯》。他的演唱时快时慢,腔调嗲声嗲气,什么乐句的延长,拖腔都取消了,很难让人感到他是在想家,还是在拿想家开玩笑或者向身边的人作秀?
荡气回肠的歌少了!
笔者曾在歌曲创作杂谈中谈道:“如今的歌曲创作是大江大河少了,溪流小径多了,总之,缺少浪花与风暴!”看了和听了今年的春晚歌曲演唱,真的可以说是:若有所得又若有所失。只感到轻歌漫舞,乐音缭绕。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有!那就是荡气回肠,动人心魄的,大气的歌曲太少了。有的只是乐音缭绕,但却很少令人振奋,催人向前!总的来说今年的歌曲新作及演唱,多数歌曲都令人感到在调式调性上很舒服,乐句的运腔走势都是在主体调式上进行和结束的(如:宫调式或宫羽调式)不象往年或时下许多歌曲为追求新潮而盲目的写出一些怪腔怪调!
3.赏雪杂感 李白 篇三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赏雪杂感
—李白
雪浦二月江湖阔,小梅零落云欺残。
如何一瑞车书日,王敦肆古月明帆。
犹赖德全如醉者,只向国门四海安。
有人夺得玄珠饵,游花冠盖日相全。
小编提示:其实李白本来就没写过这首诗,这完全是网友恶搞,所以这就是原文。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李白赏雪杂感
2.赏雪杂感 李白
3.长干行 李白
4.李白《日出入行》诗歌鉴赏
5.李白《送友人》全诗翻译及赏析
6.李白《把酒问月》全诗翻译赏析
4.初中作文教学杂感 篇四
(一)《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谈到我国四种作文教学的体系:
一、观察——思维体系;
二、模仿——创造体系;
三、写作知识——写作能力体系;
四、文体综合体系。它们各有长处和不足。
开明版初中语文教材是以“阅读为基础,读写有机结合”为总体思路编写的。教材组成以写作知识为轴心的写作单元,用写作知识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鲜明地体现出了写作知识——写作能力作文训练体系的特点。
教材的第一册与阅读教学相配合,安排了作文基本规律的指导,避免了文体综合体系中注重分文体进行综合训练,缺少作文基本规律指导的不足。
开明版初中教材以记叙文写作为重点。涉及到第一、第二、第三、第五册等,其训练过程的设计兼收了文体综合训练体系考虑作文教学由易到难渐进提高的长处。注意到由写事到写人,由写一件事到写多件事、由表现人的一个思想品格到表现多个思想品格,由叙述具体到描写细节,由叙述为主到多表达方式的运用,„„。
本套教材第三、四册配合阅读安排了说明文写作教学,第四册第七单元和第五、六册安排议论文教学,这就更加鲜明地体现出它读写结合的特点。
(二)在使用这套教材的过程中,我逐步认识到:第一、应从观察——思维作文训练体系的角度,重新审视开明版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观察、思考、积累”单元的意义。该体系强调对周围生活环境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它很好地解决了写作素材的问题,为学生作文说真话诉真情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开明版 “观察、思考、积累”单元的意义十分重大,观察、思考、积累确实该贯穿作文教学的全过程。我认为,学生写作文的过程,就是他们心智发展的过程。心智的发展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他们观察得越细,思考得越深,写作文的材料也才会越多。这样写下的一篇篇作文肯定会记录下学生初中生活的心路历程,是他们心智成长的日记。
“观察、思考、积累”单元把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当作初中阶段作文训练的开始,该单元课文正可用于讲授观察知识。进入第二册结合阅读教学——状物、写景、人物描写、场面细节,更可集中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我认为观察静物和景物允许反复长时间进行,是观察训练的入门阶段,而且静物和景物的观察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进而训练难度相对大一些的事件和人物观察,不但会变得相对容易,而且学生已培养出的对生活美的渴望会引导他们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关心社会,逐步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用观察训练串联起记事、写人、状物、写景四类文章写作知识的学习与作文练笔,顺当流畅。在初
二、初三的作文教学中也要坚持观察的训练,否则写多事件、表现人物多个思想品格、描写细节等复杂的作文训练内容很难完成。
第二、开明版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册教材将不同文体的阅读与对应文体的作文相结合,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写作之间似乎是相互独立的。我认为除了在作文基本规律相通这一点之外,三者之间还有联系。初
二、初三学习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写作也提高难度——要求学生完成用两三件事表现一个人的性格或思想品质;从多方面、多角度选材;较全面表现人物精神面貌。之所以这样编排是因为这个时期是学生逻辑思维开始形成的阶段。因此我认为,初
二、初三的作文训练在观察的基础上,还要注重思维训练。学习思考正是这三种文体作文训练的交点,换言之,它们在训练学生思维能力上是有相互作用的。但实际上说明文写作一般不受重视,原因是写作中往往依赖别人的文字材料,很难彻底反映出学生本人的写作能力,难以完成考试和评价。我认为正可以利用材料组织说明顺序,调动学生思考 1
材料间的关系,这就是在训练学生学习思考,对帮助学生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是有好处的,——学生会尽可能深入地思考多事件间的内在联系,而不会再用一个过渡性质的复句对事件做表面的肤浅的粘连。对说明文写作,我们要扬长避短,充分利用这个教学资源。议论文写作对记叙文写作当然也是可以起到促进作用的。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及反驳一个错误观点的简单驳论文可以训练学生较为多角度地、深入地思考事件的意义,明确事件与观点间的联系;读后感中“联”这一环节的训练,可以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调动学生在更宽广的生活范围里思考事件的意义。这些对学生记叙文写作中做到立意深刻也是有好处的。
第三、读写结合,课文既是学习写作知识的教材,也是学生作文中尝试运用写作知识的模仿对象。模仿——创造作文教学体系告诉我们,作文时以一篇或多篇范文为例模仿,可以减低作文难度。经验也告诉我,作文好的学生会模仿课文的写法,而他们的成功习作又会成为其他学生模仿写法的对象。这里难度在递减,而能够尝试运用写作知识的人数在递增。模仿是创造的起点。学生用在模仿中逐渐掌握熟练的写作技巧,来自如地表现自己的生活,就是创造。这不也正是写作知识促进写作能力提高的过程吗?
参考文章:
《北京、开明版初中语文教材介绍提纲》(见《初中语文教学参考书》第一册开明出版社 1999年6月);
《本套教材写作教学序列说明》(见《语文教学参考书》第五册开明出版社2002年6月)
5.杂感 篇五
谱一曲幽芳,
我曾经的挚友们,
你们在何方?
又是否,安康?
一世生命,
一场记忆,
走着,
且行且珍惜。
日月滑过,
一些新朋友,
也算得了故知,
时间,
一把双刃剑,
带来新的友谊,
风化了曾经的岁月,
心有不甘,
苦苦追忆。
一杯岁月,
一碗惆怅,
夜静谧,
月色化心伤,
挡不住的时光,
像沧海之浪,
只怕是一个转身,
两相忘。
许多时候,
希望时间慢点走,
每一瞬,
接近永恒。
小时候遥不可及的长大近了,
留恋了,
可连青春,也走了不少了,
找不回的,
是心。
没有你们,
便是孤寂,
孤苦无依,
一个逗比,
数次翻寻的,
是记忆,
还可求缘之一字,
能在多年后,
蓦然回首,
那时我们,
6.《月光》杂感 篇六
这并非一首悲怆得令人颓废的曲子。相反,它如人鱼的泪珠般明澈、恬静、圣洁、凄美,轻轻地滴落在浮躁的尘世,落入焦躁的心里,滴在抽搐着的伤口上,安慰心灵,抚平伤口,感动着这个世界上忙忙碌碌的人们。
每当我晚上坐公共汽车回家时,路灯橘色的光影在我的面孔上一次又一次地掠过,我的耳畔总是回响着宁静安详的《月光》。心灵,温暖祥和地在这个城市的街道中从容地穿行。有时到了家门口一曲未完,不忍打断,便久久站在门前,静静地倾听。即便是寒冬,我也会这样静立在昏暗的楼道里,眼望窗外漫天飞雪,内心却感受着一份难得的清爽与宁静。
后来,我又听到了被称作“两侧深谷间的一朵小花”的第二乐章。这也是一种在紧张、痛苦压迫下近乎呻吟的強颜欢笑。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另一侧深谷”——第三乐章。
这一阙不再如第一乐章那样把一切都平静地掩盖,而是放纵着、激动着、突进着……这是午夜的暴风雨,风狂暴地尖啸,闪电一次次划破天幕,令人恐惧,令人振奋,令人激越,令人忘乎所以。暴雨中,贝多芬瞪着布满血丝的双眼,飞快地转动狂乱的眼珠,嘴唇颤抖着,脸上的肌肉抽动着,粗短的手指在琴键上风一般飞掠,疯狂地敲砸,然后伏在钢琴上野兽般撕咬着、角斗着。钢琴如雨中咆哮的巨怪,发出如雷的怒吼;琴键上的雨珠激昂地四处飞溅。打开的琴盖下,几根断弦愤怒地绞成一团,抖动着,像暴雨蹂躏下的一丛丛荆棘,嘶哑得歌唱。
这是一种疯狂的发泄,像对沙袋疯狂地捶击,仿佛要将心中的愤怒、烦闷、痛苦、悲伤全都发泄得一干二净,使装满尘土的心房留出空间迎接灿烂的阳光。
每每听到这一阙时,尽管不会弹琴,可我的手指仍会不由自主地在桌面上狂乱地跳动,笨拙地宣泄着内心按捺不住的冲动与激情。听完后,我会长长地舒一口气,闭着眼睛静静地躺一会儿,让阳光拥入心中,带来温暖的能量,然后睁开眼睛,继续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或者工作。
我享受听《月光》时的感觉,那是一种感动。
感动,我像需要水一样需要这种精贵的东西。这个世界太缺少它了。一切的美好、高尚、纯洁仿佛都在谐谑的笔调和无聊的调侃中被丢得一干二净,变成了愚蠢与幼稚,变成了并不可笑的笑料。而我也虚伪地不敢在人前感动,只能将感动如遮丑般隐匿在一层层伪装下,还令人恶心地与别人一起嘲笑那些我敬重的人或事。我只有在一个人独处时,倾听着耳边清新的《月光》,才敢如无声电影中的野人般安静地雀跃,肆意地躺在床上流泪、狂吼,或安静地皱着眉慢慢地入睡,而不必担心有人来说我很愚蠢也很幼稚。
记得曾在电台听过这样一首歌:“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我享受这种一个人的狂欢。一个人若得不到这样无所顾忌的放松、感动与狂欢,定会在沼泽般的现实与细碎的琐事中无可挽回地死灭。
我在听过《月光》后,渐渐把贝多芬所有的32首钢琴奏鸣曲都听了个遍,却没有发现有哪一首能令我像听《月光》一样感动。而无论是如梦的李斯特,如诗的肖邦,还是如茵的凯文·柯恩,又或者是如歌的克莱德曼,也许他们的音乐会令我感动一时,但随着旋律不断变化,它们都会像美丽的花朵在我心中一点一点地枯萎、凋零。只有《月光》,就像那夜空中闪亮的北极星,平静而激昂地燃烧,永远那么璀璨、夺目。这,或许就是永恒。
一样东西,只有令人感动才会成为永恒,变得真正有价值。
常常听有到人因为“我找到了一个固定的工作”而一脸的沾沾自喜、安于现状。须知,如果连你的生命都是临时的,那还有什么是固定的呢?还是好好努力吧,留下一点永恒的东西,如梵高的《向日葵》、郭沫若的《女神》、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还有——贝多芬的《月光》。
我会一直虔诚地听这一曲,如困兽一般战战兢兢地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守护属于自己的一方净土,懵懵懂懂地寻找自己永恒的坐标。(推荐老师: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