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室设计方案

2024-09-07

智慧教室设计方案(精选8篇)

1.智慧教室设计方案 篇一

教室布置设计方案

设计主题:或许在别人眼中,现在我们不是最好,但当到达终点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是自己的NO.1。因此我们本次教室布置围绕“团结友爱,快乐和谐;诚实守信,勤奋好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一主题设计的。

一、班级名片:我们的班级名片内容包括班主任寄语,班风“快乐生活,快乐学习”;班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班歌:《阳光总在风雨后》以及本次设计的主题。

(下面请看)

1、前黑板上的字: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是教育我们既要有远大理想、内心要有崇高的追求,同时也要踏实务实、从小事做起,戒骄戒躁。)

2、前黑板的左边:班级公约(这里以缓和的方式明确了我们每天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3、左下角:是班级的绿化角(在教室放一些盆栽,同学在下课时可欣赏这些事物陶冶性情,而且整间教室看起来也会比较有生气,不会使同学感到单调、枯燥乏味)

4、5、左边的第一面墙:硕果累累(是我们一年来获得的荣誉榜)右边的第一面墙:布告栏(将注意事项,叮嘱同学完成的事项,以和缓非命令式的表达方式条列于上,成为发布消息的宝地。)

6、左右第二面墙:对联:上联:厚德改善命运。(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能改变人的命运)。下联:学习成就未来。(这是许振超的一句名言。从实际意义上讲有学习也无止境的含义)

7、左边的侧面的最后一面墙:心语星愿(类似于心灵信箱,当同学们有什么想法,考试压力、心愿等等可以贴在这里)

8、后黑板的上的字:宁静致远(它的意思是只有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有所作为。这里表达了班主任老师对我们寄予的厚望。)

9、后黑板的右边: 风采炫(这里可以展示我们的校园活动照片、我们的作品、我们42位同学的风采)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我的解说到此为止,希望您喜欢我们的设计,谢谢!

初一(10)班

2.智慧教室设计方案 篇二

智慧教室是数字教室和未来教室的一种形式, 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智慧教室是一个充分利用智能设备 (平板电脑) 和网络化的解决方案, 涵盖课前课中课后多个环节, 提供便捷的课件阅读及课堂互动手段, 保留学生学习的过程数据, 智能分析学生作业并把握其知识掌握情况。通过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效果分析智能化、教育参与者社区化, 实现跨越式教育创新。它是新型现代化智慧教室系统, 是推进未来学校建设的有效组成部分。同时, 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也将是智慧课堂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

2 智慧教室背景

在学校, 课堂教学环节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最重要的一环。做好教学互动环节, 是掌握好教学环节质量、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现行的教学过程中, 传统的签到环节、疑问确认环节、提问互动环节、课堂小测试环节存在诸多问题。签到过程中, 使用纸张签到, 效率低且存在代签现象, 结果不便于统计;提问互动环节和课堂小测试的环节中, 教师给出简单选择后, 学生举手或者口头回答, 不能获得准确的统计数据, 教师只能根据大体情况来判断是否进行教学, 没有准确的数据, 更不能考虑后期的数据挖掘和数据统计工作。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基于物联网技术或无线网络的新型现代化智慧教室系统正在逐步的推广运用。智慧教室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给教育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3 智慧教室建设目标

智慧教室教学实现了教学资源云平台、教室后端管理、课堂互动、在线云课堂四大功能, 完美解决了教学资源不够丰富、教师备授课不能常态化、师生以及学生之间不能有效互动等关键问题, 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教”与“学”模式。系统为实现“学生的智慧发展”、“师生的情智交流”、“转变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等提供了全面支撑。智慧教室的建设, 是新课程改革理念以及建构主义理论与现实环境相结合的产物, 是项目规划的重点。根据整体规划, 主要完成以下目标。

1) 将传统教室改造成支持物联网覆盖的智慧教室。

2) 建设智慧教学平台, 打造以“资源”、“备授课”、“互动”三位一体的教学策略, 为学生的智慧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3) 全面提升学校的软硬件的信息化环境。

4) 为教育均衡化发展提供决策支持数据。

5) 开放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家长提供服务。

6) 为学校发展积累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 形成学校优质资源和特色资源。

7) 促进教育局教学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统一优质教学资源的标准, 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从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提高教育质量。

8) 利用各种教学课件,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9) 开放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服务。

4 智慧教室建构理论

智慧教室建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建构理念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发现, 以及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教学过程是建构和理解的过程, 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建构主义主要包括: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定位、学习坏境、师生评价6个部分。

4.1 知识观

1) 知识是主动建构, 并不是被动接受。

2) 知识只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

3) 学生对知识的接收, 只能由他自己来建构完成, 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为背景, 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不仅理解新知识, 而且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

4.2 学习观

1) 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 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2) 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 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 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 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

3) 学习意义的获得, 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 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 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4) 同化和顺应, 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或方式。

4.3 学生观

1) 建构主义强调, 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

2) 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 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 而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 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3) 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 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 了解彼此的想法。

4.4 师生角色定位

1) 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

2)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 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3)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

4.5 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4个部分。

1) 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中, 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

2) 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 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 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比如, 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交流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 怎样更多获得教师或他人的指导和帮助等。

4) 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其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4.6 教育评价观

要发展每一个学习者的经验, 创造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 就得洞察“学习者的学习轨迹”, 借以判断哪些是有意义的或有价值的经验。然而传统的教育评价往往把学习者简单地“等级化”、“分数化”, 这种狭隘评价方式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是格格不入的, 我们需要寻求新的评价方式。

5 系统构成

智慧教室系统由教学资源云平台、教室后端管理平台、教室互动平台、微课大师工具、在线云课堂系统等共同构成, 其构成如图2所示。

5.1 系统管理

5.1.1 教学资源云平台

教学资源云平台是基于云计算技术开发设计, 并将课程内容与教学服务集成于一体的个性化网络教学综合服务平台, 是教师实施课程教学活动的网络支撑平台, 也是实施课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创新转变的实践平台。

平台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设计理念, 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资源整合和网络教学互动方面的优势;通过“虚拟课堂整合现实课堂”的“双课堂”模式, 全面优化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活动, 促进区域教学的均衡发展, 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

中心系统包括“网络教学服务系统”、“教学资源”、“学习资源”, 并提供整合本地资源的资源管理系统。

5.1.2 智慧教室后端管理平台

智慧教室后端管理平台是基于B/S结构的云平台, 在个人电脑上不需要安装任何软件, 它实现了资源管理、数据记录统计、用户管理、模型分析、教学应用等功能。

5.1.3 智慧教室互动平台

智慧教室互动平台以互动为核心, 智能地实现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5.1.4 微课大师工具

微课大师采用先进压缩算法, 录制多媒体电子教材和作业辅导习题, 生成适合移动互联网点播的微课程。

5.1.5 在线云课堂

在线云课堂以视频“云”为核心, 包含现场录课、异地同上一节课、网路互动课堂、校长评估、在家加入课堂、老师在线评课、课程资源点播等方面, 有效满足了学校各类需求, 尤其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5.2 教学模型

5.2.1 教学模型简介

如图3所示, “课前预习, 课中带着问题学, 课后作业高质量完成, 及时复习巩固, 自我诊断及时解决”是教育界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型。

5.2.2 智慧教学过程

智慧教学过程的过程如图4所示, 包括以下过程内容。

1) 教师备课, 推送学生预习内容, 同时推送预习检测的内容。

2) 学生预习, 并通过预习完成教师推送的预习题目内容, 同时记录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3) 教师授课, 通过学生预习情况授课15min, 讲解新课;亦可先测试, 后授新课。学生上课, 学生重点听取在预习过程中理解不透的知识, 同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并将自己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 让教师辅助自己学习。教师通过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学生提问等各种互动手段授课30min, 解决学生在预习、听新课及拓展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教师课后布置作业给学生, 同时将作业每道题目的讲解过程给学生。

5) 学生完成作业, 提交给教师。客观题直接出结果, 主观题等待教师批阅, 同时可以将作业错题加入错题集, 并查看教师的讲解过程。

6) 教师完成学生作业批改, 同时批改结果自动给学生。

7) 学生查看自己作业的结果, 同时开始下节课的预习。

8) 教师根据收集到的4类数据 (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堂及单元测试、课后作业) , 分析中下水平学生的成绩、学习的方法、学习的习惯, 帮助这部分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

9)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掌握良好学习方法, 改变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陋习, 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各项成绩。

6 结束语

通过智慧教室的教室环境和教学模式, 不仅可以实现课堂多媒体互动、远程网真教学, 还能够无缝导入教育云平台的优质教学资源, 让课堂教学变得更简单、生动、高效, 并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教学互动、资源共享, 为信息化、国际化、个性化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智慧教室的数字化教学建设是当今智慧学习时代的必然选择。

摘要:智慧教室是一种典型的智慧学校环境, 是学校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诉求, 是当今智慧学习时代的必然选择。论文通过对智慧教室的简介及发展背景的描述, 介绍智慧教室的建设目标、构建理论及智慧教室构成的解决方案。

3.智慧教室与“533”智慧课堂 篇三

一、打造高效课堂之缘起——时代发展的要求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2015年3月30日,我国在正式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要加快“核心素养体系”建设。而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体系,必将取代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标准体系。

“核心素养体系”建设不仅挑战我们现有的课程设计与评价体系,同时也拷问着校长和教师的教育素养,从概念转向行动,从“知识至上”转向以核心素养为导向。

2.新高考招生改革的要求

新高考招生改革方案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坚持正确育人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高考招生改革方案把目光投向考生的综合素质,既反映出我国对人才标准的现实反思,也适应了人才培养的需求。而目前课堂教学僵化固化弱化的现状与新高考招生改革的要求严重不适应,因此,高中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需予以高度重视”,教育部明确指出要“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模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因此,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应对“互联网+”给教学与学习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并重构教育教学模式,无疑是现代学校最重要的目标追求。

二、打造高效课堂之出路——智慧课堂的思索

传统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被动依赖状态,主体地位得不到保障;学生只在听教师讲,几乎不动脑、不动手。传统课堂弊端造成的被动、依赖、低能、低效、重负等后果,与国家号召立德树人、培养创新人才等要求背道而驰。

如何变革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在“互联网+”的今天,高效课堂之“高效率、高效果、高效益”如何达成?出路在何方?当我们遇见台湾“TEAM Model智慧教室”互动教学系统时,一直困惑亟待破解的思索有了初步的答案,那就是:借力智慧教室,培训智慧教师,建构智慧模式,打造智慧课堂,追寻智慧教育——打造学生主动乐学、提升素养的优质高效的课堂。

“TEAM Model智慧教室”(见图1)是集“T-课堂教学”“E-评价”“A-诊断”“M-补救”为一体的互动教学系统,它透过具有便利、效能、智慧等特性的科技教学辅具与系统,提供课堂教与学服务。

在TEAM Model概念下的教学环境发展,其重点不只在于软硬件的系统功能操作训练,更重要的是将科技融入教师们的教学策略中,发展出科技创新教学模式,使课堂展现“三动”——生动、互动、主动的活络氛围,结合云计算的辅助,达到“三精”——精确、精致、精进——的教学效果,进而实践“三适”——适时、适当、适性——的教育理想,成为具有展现力、洞察力与调和力的智慧课堂。

TEAM Model智慧教室这些强大的优势和功能,契合了我校对高效课堂的目标追求,因此2014年9月我们在全校60个班级全面引进TEAMModel智慧教室以及学校私有云平台IES教学专家系统,达到智慧教室全覆盖,其目的是通过借力TEAM Model智慧教室打造高效课堂,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打造高效课堂之模式——智慧课堂的初探

1.“53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我们借力TEAM Model智慧教室打造高效课堂,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学校初步构建了一套可复制的“53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见图2)。

“5”就是基本框架五环节:课前预习先学,课首问题反馈,课中合作研讨,课尾当堂巩固,课后拓展提升。

“33”就是“前提”“关键”“核心”三个“三”。

前提——学情三反馈:课首先学问题反馈,课中合作研讨反馈,课尾当堂巩固反馈。

关键——释疑三选择:80%以上学生懂得的问题,以对学的方式解决;30%-80%之间的学生懂得的问题,以群学的方式解决;30%以下的学生懂得的问题,以教师精解的方式解决。

核心——课堂三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之间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解决的不讲,即使教师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讲。

贯穿“53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精髓和灵魂是学教关系的三大变革,即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与多学少教。

“53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质是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主导下的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53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53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的直接理论依据是美国学者、著名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首先发现并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见图3)。

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从学习金字塔中我们不难发现,听讲是效率最低的学习方式,而讨论、练习和教别人是高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被动状态下的学习效率低,主动状态下的学习效率高。这给我们实行“53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支撑。

美国约瑟夫·特雷纳曼通过课堂教学测试发现:教师讲解15分钟,学生能记住41%;讲解30分钟,只记住前15分钟内容的23%;讲解40分钟,则只记住前15分钟内容的20%。可见,教学并不是给予,而应当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获取;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讲解时间的长短并不成正比关系。

3.“53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追求

(1)构建促进主动乐学课堂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活动的主角,以活动为主线,通过IRS的投票即时反馈、抢权、挑人等功能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参与,乐学乐思。

(2)构建提升学生素养课堂

以核心素养培养为主攻方向,以能力和思维训练为主旨,通过实物提示机、IRS的抢权等功能全面培养学生思维、交流、表达、独立、组织等综合能力,让课堂成为智慧课堂、活力课堂。

(3)构建实现优质高效课堂

以TEAM Model智慧教室为依托,训练过程为主线,大容量、快节奏、全面完成教学目标,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课内解决问题,向课堂要质量的同时,还通过IES诊断补救平台统筹学校学习和家庭学习的时间,实现两个个学习的沟通、衔接和互补,从而拓展校园的功能。

4.“53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进措施

为推进“53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规范课改制度建设

一是抓好顶层设计。在课改的前半年,学校已着手建构与推进工作,校级领导、全体行政人员、各年级骨干教师均按计划参加校外与校本培训,召开了多次征求与论证会议,制订了《上杭一中课堂教学改革试点项目工作方案》《上杭一中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细则》《关于成立上杭一中课堂教学改革领导与丁作机构的决定》《关于成立上杭一中教学督导委员会的决定》《上杭一中关于聘任学科主任的决定》《上杭一中教研组长工作职责、上杭一中年段备课组长工作职责》《上杭一中关于进一步规范教研活动提高教研质量的意见》《上杭一中学科长工作日志》《上杭一中教学反思制度》等一系列方案措施,做到各项课改工作有章可循。

二是实行行政推进。课改工作是学校的重心工作,是学校研究决定的教学给作,必须克服困难,按计划实施推进。为此,学校成立了多方面、多渠道的推进职能小组,以确保课改工作的顺利推进。

(2)规范学习小组建设

高效课堂的高效,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高效。建设、培训好一个小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课堂和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灵魂。

一是优化学习小组的成员结构,构建小组文化,增强小组的学习动力和凝聚力。高效课堂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应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分组;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二是强化培训小组长和小组,给高效课堂配上强劲的发动机。通过培训,明确小组长的作用和小组长与教师的关系,以指导学生搞好分层讨论、分层达标。

三是完善小组考评机制,让常态化的考评促进小组建设。

四是完善促进学习小组建设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

(3)实化教学教研路径

做实校本教研是我校扎实开展“533”智慧课堂教学改革的最佳路径。我们把每个月的最后一周,确定为备课组校本教研成果的集中展示开放周,做到“一月一主题”,通过示范引领、主题研讨、同课异构、模式建构、同人同题二次教学、赛课晒课、经典课例展示、小课题研究成果汇报等形式,精心打磨“533智慧课堂”的每个教学环节。

(4)提供技术支撑

为了更好地配合学校推进基于智慧教室下的“533”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充分发挥智慧教室在课改中的作用,智慧教室推进小组努力做好智慧教室相关工作,确保智慧教室设备的使用培训到位,让教师们积极投身到新信息技术的学习和使用中,为智慧教室下的“533”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作好信息技术的保障。

(5)细化后勤保障

本着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宗旨,课堂教学改革后勤保障工作小组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尽职尽责,努力工作,以为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条件与环境,建设必要的各种教学硬件设施,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品位。

四、打造高效课堂之效果——教学相长的惊喜

1.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53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以导学预习、先学后教、合作学习、课堂展示为抓手,积极开展班级小组建设和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合作互助的团队精神。学生的学习、实践、交流、表述等能力和综合素质得以提高,主要表现在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猜测与假设的能力、动手实验操作的能力、通过探究得出结论的能力和反思与评价的能力等几方面。

实践一年,“53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取得初步的成效,在2014-2015学年期末市统考中得到了初步的验证。如,我校2017届高一年级生源状况非常特殊,录取分数和平均分在全市一级达标校(除上杭二中)中居倒数第一,经过一年的努力,高一下学期的市期末质检中各科成绩有了较大的提升,语数英理化生均摆脱倒一进人中下水平,其中物理和数学分别居第三和第四位,年段优秀率也有较大提高。

2.学校得以发展,教师得到专业成长

上杭一中全面打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五环节”高效课堂模式,透过师生互动反馈的“三选择”,定锚课堂的“三反馈”活动,来实践以学定教的目标,脚踏实地地推进和实行课堂教学的变革与创新,为适应未来学校信息化、智慧化的发展,打造起一所“互联网+智慧学校”。2015年5月,上杭县县长谢海波专题调研智慧教室建设项目,进入教室实地考察并召开座谈会,充分肯定了上杭一中的智慧学校发展以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应用目标及实践成果。2015年5月,由我校王文坚老师执教的“53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展示课在江苏连云港举办的全国高中课型创建博览会上获特等奖,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在2015年两岸智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中,我校选手取得优异成绩,13人参加赛课10人获奖,李东荣、陈世衍、陈曙霞3人荣获特等奖,另外,还有3人荣获一等奖,4人荣获二等奖。

五、打造高效课堂之愿景——智慧教育的引领

上杭一中将TEAM Model智慧教室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旨在积极探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即“53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上,致力于打造智慧学校,践行智慧教育,实践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想,达到适性扬才、公平均质的境界。(见图4)

近期目标(2014年9月至2017年6月):建没智慧教室,培训智慧教师,探索和实施基于智慧教室的“53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中期目标(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建设智慧学校,打磨智慧课堂,形成较为完善的“53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远期目标(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争创智慧示范学校,践行智慧教育,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培养创新人才的高中智慧教育发展模式,使学生得到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智慧教育,让教室变身成为智慧课堂。真正的智慧教育是一个生态圈,一个必须整合教育理念、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并能够有效带来教育质量提升的生态圈。

发展智慧课堂、智慧学校、智慧教育的关键点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善用信息化工具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同时让教师充分体验信息化为教育教学带来的便利、效能和智慧,达成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愿景!

4.教室布置设计方案(正式) 篇四

一、班徽

二、主标语:

位置:前墙黑板上方:追求卓越 完善自我 位置:后墙黑板上方:团结友爱 勤奋好学

三、副标语:(位置:教室两侧墙面)

1.机会属于你我的只有一次,把握住今天的机会,才能创造出明天的辉煌!

2.人生最大的对手是自己,自己最大的对手是懒惰,战胜对手,战胜自己,战胜懒惰!

四、迎门标语:

位置:前门门面

我的绚丽人生从这里起步!班级格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班级目标: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会学知识、会学科学

五、班主任寄语:(位置:黑板右侧)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创造奇迹。”无论是学习选择了你还是你选择了学习,既然必须走上这条路,就应该满腔热忱地认真学习,爱学习,才会感到学习的快乐,有了学习的快感,就会生发动力,我们才能成功。

六、小组风采展:(后墙1)

七、小组晋级评价表(后墙2)

八、光荣榜:(位置:后黑板左侧)

小标语:对自己负责,向自己承诺,为自己喝彩!我努力,我一定可以成功!

九、图书角:(位置:后黑板右侧)

1、标语:自主发展 健康成长 让心灵在书香中徜徉

静心读书 用心思考 打开眼界 扩大视界

在书海中遨游 在阅读中成长

2、图书借阅登记与制度

5.文化建设教室布置设计方案 篇五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认真布置好教室,对学生的文化学习和品德陶冶以及集体观念的培养都将起积极的导向作用。现根据湛二海中政【2011】16号文《教室管理规范》的精神,本着“美观、大方、健康、文明、雅静、严肃、整洁”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规范教室布置,特制定本方案。

方案设计如下:

班牌:粘贴本班班徽,要体现班别和本班特色,以手工绘画为主。

黑板上的字:国旗与呼号(已有)。

前黑板左边:粘贴栏(已有)上部分粘贴《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下部分粘贴课程表、学生操行评定公报表、检查公报、干部值班表等。

前黑板右边电视柜下:“图书角”,利用电视藏书,放置同学们喜爱的书刊杂志,让同学们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

后黑板上方:正中央挂时钟,两边可贴奋斗标语、奖状等。

后黑板的左边:宣传栏(已有KV板)。粘贴班级公约、时事新闻等。

后黑板的右边:学习园地(已有KV板)

后黑板:宣传乡土文化等内容。

墙壁四边:张贴四张与现有的《学习园地》同种材质的KV板,大小高110cm,宽60cm,白底,蓝边,上边宽15cm(设计云状或波浪状图案),左右和底边宽 3cm。每届学生只能按以下要求内容在这四个KV板内张贴,并要做到美观。

左边的第一面墙KV板:“班训”。

左边的第二面墙KV板:“风采炫”或成长的步伐(贴如运动会、社会实践等照片)。

右边的第一面墙KV板:“励志名言”。

右边的第二面墙KV板:“励志名言”。

电脑平台右侧:放一盆盆栽,同学在下课时可欣赏这些事物陶冶性情,而且整间教室看起来也会比较有生气,不会使同学感到单调、枯燥乏味。

窗门都要窗帘(已有),平时用向两边拉开,用绑带系好。

目前要增添的设施:

1、KT板:共168块,每块高110cm,宽60cm,白底,蓝边,上边宽15cm(设计云状或波浪状图案),左右和底边宽 3cm。

2、小盆栽:47盆(或由班级自备)

关于安全知识标志指引图

目前我校校道安全知识标志指引图基本完善,只主要不足是各栋楼的应急疏散的指引图还未规范上墙。

现作如下设计:在各教学楼、办公楼和宿舍,并排安装一个与原来各楼的分布意图一样材质和大小的应急疏散的指引图,标明各班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从各楼道疏散的方向和顺序。如下图(三栋教学楼):

目前要增添的设施:

增添10个与原来各栋楼的分布意图一样大小(长90厘米,高60厘米)的KV板,外镶蓝边,喷画打印内容。

6.多媒体电教室设计方案书 篇六

(多媒体电教室)

计 方

广州市世纪同方科技有限公司

日期:2007年08月

多媒体电教室设计方案书

当今,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产生的影响,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流。我国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教学的过程中,已取得了相当成效。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供全新的教学环境,来设计教学活动,已经成为市场的趋势所在。

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系统在各大院校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的需要,集多功能教室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演播系统於一体的新型现代化教育体系在教育行业得到了日益广泛的运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给教育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用户需求: 整个多媒体电教室系统要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结合各个系统,充分发挥各个系统的功能,实现现代化的教学。

(一)多媒体显示系统:

多媒体电教室显示系统由高亮度、高解析度的液晶投影机和电动屏幕构成;完成对各种图文资讯的大屏幕显示。

(二)A/V系统:

A/V系统由计算机、DVD、VCR(录像机)、实物展台、功放、音箱等A/V设备构成;完成对各种图文信息(包括各种软体的使用、DVD/CD碟片、录像带、各种实物、声音)的播放功能;实现多媒体电教室的现场扩音、播音,配合大屏幕投影系统,提供优良的视听效果。

(三)智能型多媒体中央控制系统:

采用目前国内上档次最高、技术最成熟、功能最齐全,用途最广的中国HK(宏控)中央控制系统,该系统是目前国内上最先进的中央控制系统设备。实现多媒体电教室各种电子设备的集中控制。要求操作简单、人性化、智能化; 要求整个系统可靠性高;

尽量多的体现出各种设备的卓越功能,让所有设备工作在最佳状态,发挥设备的最大功效; 能够控制投影机,进行开/关机、输入切换等功能;并实现屏幕的上升、停止、下降功能; 能够控制DVD、VCR进行播放、停止、暂停等功能; 能够控制实物展台进行放大、缩小等功能; 能够控制音量,进行音量大小的调节功能; 能够实现音视频、VGA信号自动切换控制功能;

(四)多媒体电教室设备清单:

整个系统的设备清单(含控制方式分析)如下:

用户设备名称

投影机 电动屏幕 计算机 影碟机 录像机 卡座 实物展台 功放 音箱 预留视频图像接口 预留电脑图像接口

多媒体电教室产品清单:

根据上述设备情况,列出宏控中央控制系统设备清单及说明:

型号

描述

第三代控制主机,带6×2视频切KT-820 换,3×2电脑信号切换,内置音量控制功能,投影机保护

KT-40 HK-win IR IR-200(选配)按键式控制面板 电脑控制软件 红外发射棒 红外遥控器 1 6 1 1 数量

说明

接收控制面板的控制信号,解释

并执行 发送控制信号 发送控制信号

控制红外设备,如DVD/录像机/

实物展台 发送控制信号 数量1 1 1 1 1 1 1 1 2 2

单位

台 幅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对 个 个

受控方式

RS232/IR Relay(继电器)控制图像切换 IR(红外)IR(红外)IR(红外)IR(红外)控制音量 无需控制 控制图像切换 控制图像切换

HK控制设备

主机上的RS232/IR接口

内置强电继电器 控制投影机进行图像切换

IRP2 IRP2 IRP2 IRP2

利用主机内置音量控制模块

控制投影机进行图像切换 控制投影机进行图像切换

多媒体电教室系统示意图:

多媒体电教室功能描述: 通过安装以上宏控中央控制系统,能够轻松的实现智能化、人性化的现代化教学: 1.多媒体电教室显示系统的控制:

通过主机後的串口(RS232/IR接口),控制投影机的所有功能,如开/关机、VIDEO/VGA输入切换等;并且能够自动实现关联动作,如关闭系统时,自动将投影机关闭;

通过控制投影机的输入切换(VIDEO、VGA

1、VGA

2、VGA 3),实现对视频图像、计算机图像、预留计算机图像的切换;

通过内置4路强电继电器,控制屏幕的上升、下降、停止;并且能够自动实现关联动作,如投影机开时,屏幕自动下降,投影机关时屏幕自动上升。2.实现A/V系统的控制:

7.智慧教室的初探 篇七

一、智慧教室的起源及概念

1. 智慧教室的起源。

智慧教室的提出, 最早1988年由罗纳德·雷西尼奥提出的Smart-Classroom。但当时由于受到技术和理论发展的制约, 智慧教室并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直到2008年11月, IBM首席执行官在一次演讲中第一次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随后在英美两国, 纷纷有学者开始从技术角度对智慧教室开展了研究。直至2009年1月, 在美国政府的会议上, 总统奥巴马首次积极支持智能教室的建设和开发。有了美国政府的支持, 智慧教室的研究在美国迅速推进, 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 世界其他各国的学者们纷纷开始对智慧教室进行了研究。同年8月, 温家宝同志在无锡考察时提出要建设“感知中国中心”。一股“智慧风”旳刮起, 为各个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随后智慧城市、智慧校园、智慧教室等概念络绎出现。

2. 智慧教室的概念。

就智慧教室的定义而言, 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方面对其进行了定义。对于智慧教室的概念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黄荣怀等[1]认为在传感技术、网络技术、富媒体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充分发展的信息时代, 教室环境应是一种能优化教学内容呈现、便利学习资源获取、促进课堂交互开展, 具有情景感知和环境管理功能的新型教室, 这种教室被称为智慧教室。 (2) 陈卫东等[2]认为智能教室, 就是一个能够方便对教室所装备的视听、计算机、投影、交互白板等声、光、电设备进行控制和操作, 有利于师生无缝地接入资源及从事教与学活动, 并能适应包括远程教学在内的多种学习方式, 以自然的人机交互为特征的, 依靠智能空间技术实现的增强型教室。 (3) 聂风华等[3]认为智慧教室是为教学活动提供智慧应用服务的教室空间及其软硬件装备的总和。从上述概念的描述中不难看出, 所谓的智慧教室的突出特点就是其功能的智慧性。其智慧性不仅仅只是停留在技术层面, 更主要的是它还体现了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智慧化, 教学内容的个性化需求, 学习方式的自主化。在智慧教室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进度, 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 使得我们的教室更具人性化。

二、智慧教室的发展

智慧教室的发展主要是以国外发展为主要标志。作为智慧教室发展的代表性国家, 英、美两国首当其冲。然而智慧教室在这两个国家的迅速发展主要是从2008年开始。从这两个国家对智慧教室的研究中不难发现, 智慧教室的发展离不开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目前国外对于智慧教室的研究以技术研究为主, 相关软件开发、理论研究为辅, 其中的理论研究主要是指在智慧教室中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的研究。当前国内智慧教室的研究, 从学术论文的发表状况来看, 2008年以前国内智慧教室的相关研究论文较少, 平均不超过5篇, 2008年以后, 文章数迅速上升, 特别是近几年来, 年平均超过30篇。[4]尽管研究关注度在逐年提升, 但国内对于智慧教室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 技术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少, 相关理论的研究也主要以国外理论为主, 缺少本土化研究。从技术角度分析, 智慧教室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技术的发展, 必须以各种技术为依托。其中涉及到的技术主要有信息传感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泛在技术、富媒体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直接关系到智慧教室的“智慧水平”和“智慧能力”。这些技术的应用, 使得智慧教室具有了其他类型教室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智慧教室势必会成为未来学校教育的主流, 逐渐取代传统教室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

三、智慧教室的特征

笔者采用了文献分析方法, 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各类智慧教室及其论文, 总结了其特征如下。

1. 能够满足多种的教学模式的需要。

目前对于智慧教室的教学模式研究, 主要以传递—讲授、探究学习、小组协作这三种模式为主。这三种模式基本可以满足不同学习者、不同教学内容的需要。在该教室中, 丰富的教学资源为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能。多种先进技术的使用, 改变了以往教室的内涵, 丰富了人们对教室的认识。教室不再仅仅是知识学习的场所和环境, 更是知识建构的帮助者和辅助者。智慧教室让我们的教室“活起来”了, 更加人性化了。

2. 具有较强的交互性。

智慧教室中的基本设备十分注重人—机、人—人的交互性。从空间布局来讲, 智慧教室以圆形、扇形布局为主, 布局灵活多样。这种布局方式, 从结构上来讲, 打破了以往教室中师生地位的差异, 更加体现了师生在教育中的平等性和互助性。从技术角度来看, 智慧教室主要以计算机为中心, 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生—生、师—生交互。通过教室这种网络环境, 教师能够对个别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进行在线辅导答疑。而学生对于问题的求解, 也不在仅限于教师这一单一层面, 在线答疑系统也为人机交互创造了条件。

3. 能够满足一定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在传统教室中, 因为集体教学的限制, 绝大多数时间教师的授课都是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但在实际中, 同班级的学生学习是存在个体差异的, 但因为教室环境的制约和条件的限制, 学生个性化需求只能在课后实现, 在课堂教学中是无法实现的。久而久之, 使得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就像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一样, 都贴上了统一的标签, 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被抹杀了。智慧教室打破了传统教室的局限, 它完全能够满足学生在课堂中的个性化要求。云资源、云服务与学生的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一起组成了一个个性化学习空间。[3]学生的学习能够真正实现按需分配, 即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风格、学习特征开展个性化学习, 把“要我学”转变成为“我要学”, 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无尽畅游, 享受学习的乐趣。

4. 多样的内容呈现方式。

作为智慧教室的基本设备而言, 多媒体设备是其必备。多媒体即声音、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的结合体。教学内容的呈现, 打破了原有的单一形式。知识的描述从抽样到具体再到抽样。这种方式, 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也改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5. 先进技术的结合体。

智慧教室把当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虚拟仿真、人工智能技术, 多种技术融为一体, 真正体现了现代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先进复杂技术的应用, 让教室环境充满了生机, 富有活力。这也预示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用现在最流行的话来讲, 智慧教室代表着现今“高大尚”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但我们也应当看到智慧教室这种先进技术结合体的自身缺点。比如智慧教室从设计到建成, 与传统教室相比, 其成本非常高。所以, 智慧教室的普及和推广, 会受到各学校教育经费的制约, 尤其是中小学校, 教育经费相对于高校来说, 是比较少的。这样, 对于智慧教室在中小学的建设和使用就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四、智慧教室的系统模型

目前国内对于智慧教室的系统模型比较有代表性的模型是“SMART”模型和“i SMART”两种。

1. 智慧教室的“SMART”概念模型。

黄荣怀等[1]认为智慧教室的“智慧性”涉及教学内容的优化呈现、学习资源的便利获取、课堂教学的深度互动、情景感知与检测、教室布局与电气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可概括为内容呈现 (Showing) 、环境管理 (Manageable) 、资源获取 (Accessible) 、及时互动 (Real-time Interactive) 、情境感知 (Testing) 五个维度, 简写为“S.M.A.R.T”, 这五个维度正好体现了智慧教室的特征, 可称为“SMART”概念模型。该模型充分体现了智慧教室的“智慧性”特征, 同时也强调了传统教室中教师在其中的主导作用, 即对学生的管理和内容的控制性。除此之外, 该模型还十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它提出要针对学生和外在学习环境进行及时的感知调控, 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

2. 智慧教室的“i SMART”系统模型。

聂风华[3]等从系统组成的角度构建了智慧教室的“i SMART”模型。在该模型中智慧教室由基础设施、网络感知、可视管理、增强现实、实时记录、泛在技术六大系统组成。该模型比较注重智慧教室的基本设备建设, 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各个设备的功能和作用, 为智慧教室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虽然该模型和黄怀荣提出的模型有差异, 但两种模型都体现了智慧教室的个性化学习特征。

就目前而言, 因为受到科学技术水平的局限, 完全意义上的智慧化、智能化还不能够充分展现出来, 这些仍然是我们今后技术研究的重点。作为学校教育中最主要的教学场所, 教室的功能和作用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智慧教室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上, 更多地应该从技术与教学理论应用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怎样才能把现有的技术手段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最大的功能。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再先进的技术手段在教学中始终只是一个辅助的作用。任何媒体和设备都没有好坏之分, 不存在万能媒体, 切忌在实际教学中过分夸大教学媒体的功能, 而忽略了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性。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应用, 智慧地球、智慧社会、智慧校园、智慧教育, 这些“智慧”名词也孕育而生。其中智慧教室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国内外很多学者从理论和技术角度对智慧教室进行了研究。本文从智慧教室的起源、发展、特征、系统模型方面进行了分析, 试图对智慧教室进行全面探究。

关键词:教室,智慧教室,初探

参考文献

[1]黄荣怀, 胡永斌, 杨俊锋, 肖广德.智慧教室的概念及特征[J].开放教育研究, 2012, (2) :22-27.

[2]陈卫东, 叶新东, 张际平.智能教室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J].远程教育杂志, 2011, (4) :39-45.

[3]聂风华, 钟晓流, 宋述强.智慧教室:概念特征、系统模型与建设案例[J].现代教育技术, 2013, (7) :5-8.

8.智慧教室设计方案 篇八

【关键词】智慧检验检疫;SOA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050-01

1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简介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是一个组件模型,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它应该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构建在各种各样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使用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

对SOA的需要来源于需要使业务IT系统变得更加灵活,以适应业务中的改变。通过允许强定义的关系和依然灵活的特定实现,IT系统既可以利用现有系统的功能,又可以准备在以后做一些改变来满足它们之间交互的需要。

2 平台设计

本文设计的智慧检验检疫方案利用先进的数字设备及通信技术,构建智慧的业务系统、管理系统和安全体系。信息化应用是实现智慧检验检疫的核心,信息化应用支撑体系包括:统一门户、基础支撑系统、统一数据标准、运行管理制度。

智慧检验检疫应用系统包括三大类管理应用:业务类、管理类、安全类。业务类应用包括信息查询、事件处理、检验任务等;管理类应用包括OA办公、电子政务、综合评价等;安保类应用包括网络视频监控、智能传感监控系统、报警系统、门禁系统等。

智慧检验检疫SOA平台架构为分层模式,包括门户层、服务层和架构层。SOA平台首先提供智慧检验检疫基础支撑系统功能,并且集成三大类应用系统的服务能力,完成标准的服务提供层,最后该平台实现与检验检疫云端的无缝集成。

2.1 门户层

门户层提供了智慧检验检疫的统一用户界面,包括外部用户访问和内部用户管理等界面。

2.2 服务层

服务层把各种可以被门户层调用的业务单元、应用功能等抽象封装为标准服务并向外提供,具体包括各种业务功能服务、业务数据服务和组件应用服务等。本方案重点建设以下三个方面的应用。

2.2.1 智慧的业务系统

积极研究运用移动通讯、虚拟化、数据挖掘等信息化技术,开展和继续推进国检通、统—信息平台、虚拟化平台等重点项目建设;探索在重点敏感商品的关键工艺环节和关键生产环境中嵌入智能传感器,运用物联网和远程视频技术,远程感知监管信息,实现严密监管、智慧监管;结合样板区、示范区、口岸平台和示范窗口等建设,将信息化重点项目建设成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引领建设智慧检验检疫和感知检验检疫。根据科技质检实验区建设指导意见,制定科技质检信息化实验区的建设方案和考核标准,从信息化应用、信息安全、电子政务三方面指导系统开展创建工作。

2.2.2 智慧的管理系统

为避免重复建设与形成信息孤岛,智慧检验检疫管理类应用将不再独立建立,智慧检验检疫平台服务层将封装和提供标准统一的管理类应用功能,同时集成到智慧检验检疫云端中,从而实现各管理数据能够实现统一查看、统一管理、统一存储。工作人员可通过城域网随时查看管理数据,确保管理决策工作的准确高效。统一管理系统,可解决人员调整带来的电子档案重建问题,便于与综合评价系统对接,建立起个人发展的立体评价体系。

2.2.3 智慧的安保体系

为了有效保障工作、科研和生活的正常秩序,需要建立视频监控、传感监控系统来达到防止安全事故、应急指挥的目的。智慧检验检疫方案中需充分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通过信息技术将孤立的视频监控、火灾应急报警、门禁系统、广播系统等组成互相联动的安保体系,各种监控信息通过网络汇总到监控中心,一旦出现安全隐患,可及时做成安保部署并可通过数字广播进行应急指挥,从而达到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或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的目的。

传统的监控系统仅能简单实现浏览和录像,不仅不能及时防范突发安全事故,甚至不能及时获知事故,监控系统能做的就只是在事后提供录像,而有些模拟监控的录像又质量极差,根本无法从中获得有效信息,无法满足智慧检验检疫建设需求。

智慧安保体系需要全面覆盖主管部门、公安部门、支局三个机构,以保证事故发生时不仅支局和主管部门这些主体单位能获知信息,同时还让公安部门也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应对。

报警联动:报警联动是智慧安保体系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它可以确保在发生紧急事件时,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公安部门能够在第一时间被通知,并简单快捷的实现事件现场视频的调取浏览。报警联动功能包括报警按钮、报警主机、各类传感器以及智能检测产生的报警信号通过网络摄像机等前端逐级上传到支局、主管机构以及公安部门的监控管理平台,触发一系列联动操作。

图像整合:本方案采用创新的媒体网关技术,通过网关将各类非标的监控系统适配成标准的接口,然后通过管理平台对这些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共享,包括模拟监控资源的接入、DVR监控资源的接入,以及第三方网络监控资源的接入等。

安防整合:智慧的安保体系重点在支局,加强支局本身的防范能力是第一要素,所以除了视频监控,支局还需要部署报警、门禁、巡更、对讲、广播等其他技防系统。本方案可实现监控、报警、巡更、门禁、一卡通等各类安防资源的整合与集成,并统一协调实现各子系统间的资源共享与信息互通,从而提高管理便捷性、直观性以及防范效率。

警戒区检测:在监视的画面中设定一个区域或多个区域为警戒区,自动检测进入警戒区的人、动物、汽车等移动目标。该功能可应用于围界防范,在围墙内外各设立警戒区,当有人或者物体跨越警戒线进入警戒区,则报警并联动该区域的监控图像上墙显示。

2.3 服务基础架构层

服务基础架构层提供了智慧检验检疫平台架构的基础核心模块,如统一认证管理、安全管理、服务管理、服务和元数据注册等。根据本方案的设计重点说明以下三方面内容:

2.3.1 公共认证平台

采用智慧检验检疫统一认证管理功能。

2.3.2 网络安全及运维平台

智慧检验检疫的安全防御是一套系统工程,其中外网边界的防御是一个重点,因为L2-L7层的攻击行为,挂马、僵尸、蠕虫等隐患数不胜数,同时也面临支局内部用户在外发表非法言论或其他网络违法行为等管理问题。本方案设计的智慧检验检疫通过使用统一的互联网出口,可以有效降低网络使用成本,同时可以有效对上网行为进行管控。统一的互联网出口可以托管在运营商机房,各个支局原有的互联网线路可以停止使用。互联网出口考虑考虑使用百兆线路链路聚合或者使用千兆线路。

2.3.3 公共服务平台

通过部署统一的基础平台,将贯穿在日常工作中资产和管理等基础数据,按规范格式统一保存在数据中心。这里的基础平台相当于一个软件的“底座”,本身不提供应用管理功能,而是提供各种应用程序接入的接口,无论采用哪个厂家生产的应用软件,无论采用哪些信息化管理模块,只要接入基础平台,都可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统一数据管理,便于各级主管部门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3 总结

上一篇:集团情况的审计报告下一篇: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