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心得: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2024-07-30

教学心得: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共12篇)

1.教学心得: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篇一

经验+反思=成长

-----初中历史课改心得体会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再教20年,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遍的重复”他同时给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反思是人对获得观念的心灵的反观自照,反思是一种态度,一种思考,一种意识、一种习惯,是当前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保持主动学习、反思的态度去参加这次难得的研修,一点点揣摩同仁的每一句话,认真推敲每一个教师的发言,认真思考每一项研修内容,并与自己的教学经验联系,思维驰骋、观点碰撞,智慧加盟,我们才会体验研修的快乐,获得教育的真谛。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踏上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之路,我们才能真正健康地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通过我的历史教学实践,结合教学反思,使我真正的体会到反思对一个教师成长的重要性,下面我就来谈一谈“反思”给我们带来的多多益处。

1、回顾经历,积累经验

(1)赏识的目光象阳光,照到哪里哪里亮

教师在上每节课时,都会有自己的感受,或愉悦,或平淡,或痛苦,或气愤,在这不同的情绪中,往往蕴藏着宝贵的经验教训。有一次,我在给八(2)班上完历史课后,感觉非常惬意与喜悦,因为平时上课不听讲、很爱说话的徐亚和常金同学居然在那节课上从始至终保 持积极状态,后来,我仔细回忆每个细节,不禁豁然开朗:课前,我走进教室,对学生说:“哪位同学帮老师把投影准备好?” 关鹏和石畅就不约而同主动去做了,我在课上对他们热爱劳动和乐于助人进行了表扬,学生报以鼓励的掌声。关鹏和石畅脸上洋溢着被肯定的自豪感,那堂课上的表现与以往也就大相径庭了:潜心贯注的听讲,争先恐后的发言,面红耳赤的讨论。针对他们的变化课堂上共响起5次掌声,它缓解课堂的紧张气氛,就象润滑剂一样,使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使学生感觉象做游戏一样,在愉快中获得了知识。寻找闪光点真诚赞美、赏识激励,这一条作为宝贵的工作经验被我收入行囊,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运用,成效很大。

(2)尊重和理解象明灯,指引教育迈向成功

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要求识记的知识很多,在日常教学中,为了很好的巩固所学的知识,我采取的措施是,每节课在讲新授课前,总是进行小测验,不合格的同学要受到一定的惩罚。记得有一次测验时,有一名同学早做了“准备”,当她小心翼翼惴惴不安地“行动”时,我悄悄的走到她的身边,轻轻的在她的桌上点了三下,这三下既有对她行为的提醒,又有对她行为的“包庇”,公布于众与尊重暗示中我选择了后者。她当时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从这件小事之后,楼道中擦肩而过中多了一双真诚而感激的眼睛,她在以后的测验中没有再发生过作弊现象,而且每次都考得非常好。我在教学反思中写下:“即便学生有错,也要给学生留面子,也要丝毫不怀疑他们自省和改正错误的能力,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育 成功的秘诀。”

2、发现问题,寻找方法

有一次,在八(3)班课上,我有意识地贯彻新课标,上了一节以“讨论”和“学生编演课本剧”为主线的历史课。课前,由于我做了充分的备课和精心的课堂设计,所以我满怀信心地走进了课堂,谁知那堂课上得乱七八糟,课堂秩序混乱不堪,课本剧的节目还没上演就草草收场„„从讲台上我灰头土脸地下来之后,在反思记录上我这样写到:“这节课我耗费的精力最多,但却上得最失败,究竟是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不得不请教八(3)班的几位同学,他们告诉我说:“老师,分组讨论可有学问了。首先,你得选一个有威信、有震撼力的组长;其次,不能自由结组,平时混得不错的哥们儿姐们儿坐在一起,可不就只剩下谈天说地了!”我恍然大悟,此后,在课堂组织的问题上,我更加注意细节问题,把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想周全„„我想,我的这一进步,不得不归功于课堂反思的驱动力。

3、沟通心灵,为了更好

为了体现民主、平等,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我让每一位同学写一下心目中的好老师形象,他们写好后,我给予了总结和整理,学生的心声如下:“具有幽默感,和蔼可亲,走进学生的生活,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成为朋友。学生需要鼓励,不讽刺挖苦。尊重学生,给学生留面子,不乱发脾气,不使用武力,不体罚学生,不使学 生产生恐惧心理,不要动不动找家长,不要每天都板着脸,不要让我们总学习,不以分数作为衡量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以理服人,应该用心去了解学生,对每位学生一视同仁。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对工作认真负责,善良、有爱心,人品好,像《十八岁的天空》中的古越涛一样,相信学生,帮助学生。当学生犯错误时,老师耐心帮我们解决问题,发自内心的和同学交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及时鼓励。课上是师生,课下如朋友,双方以诚相待。”因为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更好的为历史教学服务,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所以我把学生的心声放在办公桌玻璃板下面,每天都看一遍,以便使自己做得更好。

通过课堂实践,我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反思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指导,对教师成长至关重要。经验+反思=成长。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在行动和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个“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大浪淘沙,回顾反思我不再一味重复昨天的故事,而是在今天的尝试中变化、改进。你想跑得更快吗?你想从众多的竞争者之中脱颖而出吗?那么,在每天繁忙的工作之余,请抽出一点点宝贵的时间来“反思”吧!

2.教学心得: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篇二

关键词:教学反思,教师成长

我国古代就有“学而不思则罔”、“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来阐述反思的重要性。现代社会中, 反思已成为人的自觉行为, 而教师在教学中更需要不断地反思来提高专业成长。

那什么是教学反思呢?也许我们并不知道, 但是每次在我们上完课时我们的心中都会有各种想法, 有对这节课部分内容的肯定、有对这节课部分内容的否定……。这些内心深处的想法会对你以后的授课产生深刻的影响。这是教学反思在发生作用, 只是它还没有上升到有意识的自觉总结的层面。课堂教学不是授课的结束, 课后反思是完善、创新教学的延续, 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它具有研究的性质。

教师要成长, 最主要的方法是反思, 所以我们要研究教育, 研究自己、发展自己, 通过对教学反思的反思来加速达到这种成长。教师通过课后教学反思, 可以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评估、思考和探索, 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探索改进, 使教学活动更具有创造性;为不断超越现有水平, 改进教学工作, 向更高层次迈进, 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性。因此不难看出, 教后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教后反思的内容很多, 笔者主要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总结“成功之举”, 肯定成绩, 促进自身成长

作为一名教师, 每上一节课总有自己最满意的地方, 这就是“成功之举”。比如笔者在教授个人所得税会计工资薪金时, 采取学生课下自己先复习, 课上讲授时脱离课本, 把课本中的理念和我们学校教师的工资薪金联系起来, 理论联系实际。举学生身边的例子引发学生共鸣, 引发思考, 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整堂课上大家都很认真, 有的地方甚至引发大家激烈的讨论。课后同学们和我进行交流时都认为这种方法好, 记忆深刻, 如果完全按照课本上的讲授, 同学也能理解但是课下很容易遗忘。成功的教学经验体现了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思维, 体现了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去把握教材的能力, 以恰当的方法和表现力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等。另外, 学生在课上提出的一些独到见解, 精彩回答和创新思维等, 往往都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 可拓宽教师的教学, 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课程资源。同时, 可以作为教研的第一手素材, 并以案例分析的技术, 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加以阐述。

教师进行课后教学反思, 把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的感悟, 体会加以升华、深化, 把感性的东西变成理性的东西, 在这种转化的过程中自己能得到极大地提高, 促进自身成长。

二、反思“败笔之处”, 发现问题及时探索改进

“教, 然后知不足。”即使是自己觉得非常成功的课堂教学, 也难免会有疏漏失误之处和不如意的地方。例如:很多年轻的老师刚开始教学时, 只把学生当作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摆设, 一个等待被填充的容器。在课堂中一旦学生不愿意跟着老师备课设定的思路走, 是将教案进行到底, 还是大大方方顺着学生的的思路走, 是我们老师常遇到的问题, 也是我们每节课反思教案预设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关键所在。

反思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 发现问题, 及时探索改进。如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否符合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课上提问是否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案例设置是否能够引发学生共鸣……。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 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 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时应吸取的教训。同时, 针对以上问题, 要找到解决的新方法与思路, 为以后教学提供经验教训。

三、师生贯通互补, 共同成长

在教学过程中, 应遵循“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的原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总会有一些新奇甚至怪异的想法出现, 一个学生有一种奇思妙想, 70个学生就有70种想法, 教师可以从中选取有益于教学的想法来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 做到教学相长。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是我们所期待的, 学生让我们“经常有惊喜”“经常被缠住”, 改变了教师的权威地位, 迫使我们主动“充电”, 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近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写教学反思就像是积累财富的一个过程, 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腹有诗书气自华”, 教学中的案例记得越多, 你的教学就会越充实, 你也会越自信。我坚持在实践中学习, 在反思中成长, 将教学反思坚持到底, 让教学反思成为促进自我教学能力不断成长和进步的阶梯。

参考文献

[1]李斑斑, 徐锦芬.中国高校英语教师反思量表构建[J].现代外语, 2011, (04) .

3.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篇三

教师的成长与学生的成长是同步的。要想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要不断地改善自己的教育行为,也就是说,我们要善于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并把它贯穿到每天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去。“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这是新课程实施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今社会发展之所需。教育反思能让教师学会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引领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养成自己的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习惯,培养教师综合的教育智慧和能力;提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空间,让教师成为教育的思想者、研究者、实践者和创造者,从而形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总是那么拼命地工作,结果教学效果却往往不是很理想;我们也常常抱怨新课程难教,时间又紧,哪有闲工夫坐下来写教育反思?即使有时想写,但又不知道该怎样下笔,结果,很多教育闪光点随着时间的流逝就慢慢淡忘了,许多来自教学实践中的优秀案例来不及进行加工整理就变得模糊起来。难道这不是我们教师共同的悲哀和遗憾吗?因此,我觉得教师应该学会具备“三心”,才能使自己活得充实而快乐。

首先,教师要学会做一个有心人、静心人。他能抛开世间的繁杂喧哗,静下心来经常琢磨,学会在貌似没有问题之处发现问题,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例如:在教学过后,教师需要静下心来思考:课堂中是否关注了每一位学生?学生是否在进行高效、优质的学习?在教学中还存在什么问题?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思考,把自己的困惑、理解、感悟及时地记录下来,使自己的思想、经验上升到一个理性的高度。

我目前担任班主任的这个班,学生们已经上四年级了,我和孩子们也有了很深的了解,对于班里的家长也都很熟悉了。每个孩子的情况我了如指掌。所以我就利用每个孩子的特点,帮助他们共同进步。比如,班里有个小胖,学习不太主动,还爱动手打人,但有一样,他力气特别大,我就引导他多帮班里做好事,搬水、拖地、参加拔河比赛等。现在虽然他偶尔还会犯错,但现在已经慢慢变得积极主动了,作业也知道完成了,同学们也不那么排斥他了。

其次,教师要学会做一个有耐心、有恒心的人。他能抛弃一切诱惑,潜心于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并持之以恒。当天做的事,当天处理,决不拖延,并把它变成一种习惯长期坚持下去。例如:我们可以课前反思,当天反思,一单元后反思;也可以一周后、一月后、一学期后反思。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成功点、失败点、创意点;也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课前可以反思:这堂课该怎样设计才更合理?采用什么方式才能使学生更易接受和掌握?这样的设计是否体现了新课改要求?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学生的建议我们又是怎样处理的?处理得当吗?今后遇到这样的事该怎么做?师生在课堂上精彩的片段,学生表现出的困惑、不满情绪等等,我们又是怎样做的呢?如此种种,我们都应该抓住时机及时地习惯性地把它们一一记录下来,以改善未来的行为。

我们班建立了一个QQ群,我会把孩子们完成的作业,或是活动照片、一些心得体会、知识点等等发到群里。家长们也可以互相交流经验。大家在这个平台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不断的切磋比较中,每个人都得到了收获。有些家长还自发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孩子们参与,从中得到教育和锻炼。

最后,教师要学会做一个有真心、有爱心的人。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才会对自己的事业执着追求,无私奉献,才会充满自信,不断地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和新课程理念,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与时俱进;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才会去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他们眼中,每一个学生都是最棒的,一个也不能少。只有这样的老师,才会永不知足地时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追求教育的完美境界,不断地创造出更精彩的课堂,促使自己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学术型”和“创造型”发展。

班里总有一些调皮捣蛋的孩子,要么上课不专心听讲,要么作业总是拖拖拉拉,老师们为了他们能不掉队,付出了很多心血,可结果却总不见起色。我先是和家长谈,让家长引起重视,然后针对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各个击破。比如有个孩子叫小泽,父母离异,孩子没人管,我就给他做思想工作,找他谈心,帮他解开心结。他爱好运动,我就让他参加体育队,每天下午训练,磨练他的意志,增强他的自信心。看着他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脸,我真是打心底里高兴。

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不断的教育反思,教育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性,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问题,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与时俱进。教育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的新途径。

4.教学反思--教师的成长之路 篇四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反思些什么?怎样反思?我谈一点体会。

“思之不缜,行而失当。”反思意识人类早就有之,“反求诸已,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佐证。而当今社会反思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何况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也应不断尝试应用反思,发现问题,消去弊端,得教益,即“借石攻玉”。

新课程的实施,标志着教学改革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这个领域为我们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机遇和挑战并存。在这一大背景下,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如何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如何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如何处理学科课程与教学遇到的许多问题,例如:究竟是“教材为本”还是“标准为本”?教材设计如何才能摆脱“新瓶装旧酒”的尴尬?嘴上讲“知识是自我建构的产物”,但实际上是“灌输”为主的课堂风景线又有多少改观呢?等,这些问题都是很值得引起思考的现实问题。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尤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分析与反思。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与研究,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追求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从而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然而新课程又强调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开发者。要做这样的角色,最需要的就是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创造,而教学反思正是使教师总结、反思、改进、创造的有效方法。

一、课前反思,具有前瞻性。

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教师大多关注教学后的反思,忽视或不重视教学前的反思。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所有的教育心理学还原成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道什么。”这说明了了解学生已有认知水平,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尤其重要。而且新课程标准同样非常关注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上去探求新知。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必须充分地了解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这不仅仅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审视,再次查漏补缺,吸收和内化,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教学实践表明,经过课前反思后的教学设计的调整,能够预设到学生在学习中所碰到的困难,教学内容和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课中反思,具有监控性。

课中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尤其是进入新课程后,教学中所出现的情况越来越有挑战性、常常出人意外。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善于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顺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困惑;其次,课堂教学是在动态中生成,在动态中发展的。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课中反思表现为教师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强化,而这一过程又是通过“问题――尝试――反思――新问题――调整――反思”得以展开和实现的,贯穿始终的是教师的“反思”。

三、课后反思,具有批判性。

课后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http://www.edUzhai.net,请保留此标记。)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固然重要。教然后知困,知不足。因此,课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分析、反思,写下自己执教的切身体会或疏漏失误,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十分重要的。经常性地课后反思是教师责任心的具体表现,是教师课堂教学自我反馈的一种好形式,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促进教学内容更全面、教学设计更合理;有利于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那么课后反思思什么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

1、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科书的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件,而是以一种参考揭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是课程的使用者、建设者、开发者。因此,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时候,可以把这些内容在课后反思中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合理的建议,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2、教学片段赏析

记录自己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将教学过程中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做法(如巧妙的导入新课,留有悬念的结束语,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及激活学生思维、学生自主评价等),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应用到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去,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要善于记录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碰撞的火化”,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当出现了这些意想不到的高潮时,作为教师就要记录下来加以研究,并以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案例分析技术,开展教科研工作。

3、教学的“败笔”之处

成功的课堂教育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在课后,教师必须审视自己处理不当的环节,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等,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出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同时,对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动脑筋、想办法,寻找最佳结合点,提出整改措施及教学策略,形成新的教学环节。

4、教学中学生的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一节课下来,老师们常常交流课堂教学中学生所表现出来值得赞赏的东西,共同分享其中的喜悦,这种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精神世界的独特感受,是一种无比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对这些独到的见解加以赞赏和激励,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感受自尊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因此,把它记录下来,为今后的教学补充新鲜血液。

5、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情景的创设是否有效果?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问题的提出是否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是否有价值?有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才能得以萌发?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5.教学心得: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篇五

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幼儿园教师在课前准备和设计方面比较重视,但在教学活动的反思和总结方面却显得比较难以把握。有的只是对目标、教学手段等进行一般性的.反思,有的不清楚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到底在哪里,或者视而不见,无法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思考。翻开教师的反思笔记,存在着空、浮、杂等现象,许多的教师把教学反思看成是任务型、应付性的工作,致使课后反思浮于表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记得失

每次活动后,总有点成功的经验或者是失败的教训。不管得失成败,教师皆应实话实说,将其记录在案,以期在往后的工作中考虑更周到,操作更自如,不走弯路,少走弯路。组织教学活动可因教师一个有趣的开头而使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可因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而令故事情趣大增;可因一种新的教法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或者因为讲得多做得多而使幼儿索然无味;也会因为一个环节的疏忽而开了小差走了弯路;还会因为幼儿提出的问题,教师一时难以回答,而令幼儿大失所望。教师课后都应记录下来,日后改进。

二、思教学

进行这种反思,一定要从“幼儿学”着眼来发现问题,从“教师教”着手解决问题。也是教师教学过程得与失自我诊断的一种方式,它可以使教师及时根据教与学的情况,对下一阶段的教学进行适当调整,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便使教学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可以随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采取积极措施,改进教学。

1、对孩子在活动中的行为进行反思

这种反思是以幼儿的学习行为表现和学习效果为依据,在写这类教学反思过程中,教师往往习惯于从个人角度思考,而不善于从孩子在活动过程中的学习方式和行为状态获得反馈信息,从而分析和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老师应及时捕捉孩子的信息,解读孩子的学习方式,对活动中孩子的行为进行科学的分析、反思,从而调整自己的策略,才能有的放矢的对孩子进行引导。

2、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方式进行反思

教师在进行每次教学活动后都要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剖析自己的教学状况。充分思考自己的教学方式对幼儿的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教师的情绪,教师的举手投足,教师对幼儿、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教法、学法、教具的运用直接作用于幼儿,影响课堂气氛和活动质量。因此教师要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学习批判地考察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其情景,通过实践与反思的不断循环逐步解决课堂教学环境的创设、应变能力,关注自己教学行为背后的思想、观念,提高教学技能,优化课堂效果,从而在不断的反思中获得进步。

三、挖特色

一节课要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一节课能有一个特色,有一个闪光点,能有一种值得借鉴的好做法,就得承认其成功。教师可在活动后把该活动成功的地方,有特色的部分,值得推广的经验,都—一记下。

6.教学反思-教师成长之路 篇六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反思些什么?怎样反思?我谈一点体会。

“思之不缜,行而失当。”反思意识人类早就有之,“反求诸已,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佐证。而当今社会反思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何况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也应不断尝试应用反思,发现问题,消去弊端,得教益,即“借石攻玉”。

新课程的实施,标志着教学改革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这个领域为我们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机遇和挑战并存。在这一大背景下,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如何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如何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如何处理学科课程与教学遇到的许多问题,例如:究竟是“教材为本”还是“标准为本”?教材设计如何才能摆脱“新瓶装旧酒”的尴尬?嘴上讲“知识是自我建构的产物”,但实际上是“灌输”为主的课堂风景线又有多少改观呢?等,这些问题都是很值得引起思考的现实问题。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尤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分析与反思。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与研究,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追求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从而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然而新课程又强调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开发者。要做这样的角色,最需要的就是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创造,而教学反思正是使教师总结、反思、改进、创造的有效方法。

一、课前反思,具有前瞻性。

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教师大多关注教学后的反思,忽视或不重视教学前的反思。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所有的教育心理学还原成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道什么。”这说明了了解学生已有认知水平,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尤其重要。而且新课程标准同样非常关注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上去探求新知。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必须充分地了解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这不仅仅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审视,再次查漏补缺,吸收和内化,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教学实践表明,经过课前反思后的教学设计的调整,能够预设到学生在学习中所碰到的困难,教学内容和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课中反思,具有监控性。

课中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尤其是进入新课程后,教学中所出现的情况越来 1

越有挑战性、常常出人意外。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善于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顺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困惑;其次,课堂教学是在动态中生成,在动态中发展的。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课中反思表现为教师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强化,而这一过程又是通过“问题――尝试――反思――新问题――调整――反思”得以展开和实现的,贯穿始终的是教师的“反思”。

三、课后反思,具有批判性。

课后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固然重要。教然后知困,知不足。因此,课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分析、反思,写下自己执教的切身体会或疏漏失误,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十分重要的。经常性地课后反思是教师责任心的具体表现,是教师课堂教学自我反馈的一种好形式,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促进教学内容更全面、教学设计更合理;有利于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那么课后反思思什么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

1、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科书的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件,而是以一种参考揭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是课程的使用者、建设者、开发者。因此,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时候,可以把这些内容在课后反思中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合理的建议,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2、教学片段赏析

记录自己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将教学过程中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做法(如巧妙的导入新课,留有悬念的结束语,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及激活学生思维、学生自主评价等),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应用到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去,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要善于记录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碰撞的火化”,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当出现了这些意想不到的高潮时,作为教师就要记录下来加以研究,并以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案例分析技术,开展教科研工作。

2、教学的“败笔”之处

成功的课堂教育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在课后,教师必须审视自己处理不当的环节,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等,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出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同时,对自己所

提出的问题,动脑筋、想办法,寻找最佳结合点,提出整改措施及教学策略,形成新的教学环节。

4、教学中学生的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一节课下来,老师们常常交流课堂教学中学生所表现出来值得赞赏的东西,共同分享其中的喜悦,这种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精神世界的独特感受,是一种无比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对这些独到的见解加以赞赏和激励,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感受自尊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因此,把它记录下来,为今后的教学补充新鲜血液。

5、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情景的创设是否有效果?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问题的提出是否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是否有价值?有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才能得以萌发?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总之,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我感到我们多一点教学反思的灵感,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就能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帮助自己不断成长。

反思教学究竟反思什么?

美国凯瑟琳·福斯纳特指出:“学习是一种建构的活动,教学是强化与丰富发展的促进性过程。”①教师应该理性地、自觉地参与到自己的教学反思行为中去,像医生反省病人呈现出来的症状和其他问题一样,诊断教学中的不满意症状,从而调整教学方法。

1、反思平时的教学观念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会自觉不自觉的根据自身的教学观念与理论素养实施教学。长期以来,教师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没有教师主体的自我实践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增强,其效果是很不理想的。因此,教师应结合系统的理论学习,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在较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更新观念要从多角度、多思维来看问题。要学会“从下看上”,即从“学”的角度看问题。从关注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发展状况,以及学生发展的能力和素质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此为出发点来反思“教”的行为、“教”的目的和“教”的思想。要学会“从高看下”,即从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的角度看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所在。还要学会“从前看后”或“从后看前”,用未来的眼光看待教育改革,来观察教育现状,来反思教育问题。

2、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提出了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的教育目标。因此,教学设计要考虑因人、因材施教,而不能因教而学;要尊重学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要形成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的适切性,不断探求教学目标、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以不断改进实际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3、反思对学生的评价

课堂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评价用语。激励性、发展性的评价是调控课堂的一种手段。有时课前教师对问题的答案作了预设评价,往往因课堂情境的变化而失去针对性。因此教师应具有应变性和随机的可塑性。无论学生的回答偏离主题,教学应有效地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

评价课后学生作业的批语。恰当地给学生的作业写上批语,不仅传递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和指导意见,而且融洽了师生的感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如赞扬性的语言:“你爱看课外书,知识面宽,平时作业语言表述流畅、生动”。鼓励性的语言:“先不求多,写了就好,逐渐增多,很快与一般同学拉平”。还可以用启发式、指导式的语言,等等。

学期结束成绩报告单的评语。好的评语能触摸到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喜悦的同时,去自觉克服自身的弱点。因此,教师要以肯定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为评语,如“用你那双充满绘画才能的双手在学校举行的艺术节里为班级争得了荣誉。要以肯定学生的主要行为表现和进步为评语,如“每一次班会课,你都要付出很多,从找材料、帮助同学练习等,你都是那样尽心尽力„„”。要以肯定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评语,如“你很有忍耐性,那一次老师错怪了你,你还是笑眯眯的„„”。要以指出今后应努力的方向为评语,如“老师真为你高兴!因为你交上了‘书’这个好朋友,愿你永远在书的海洋里畅游”等。

4、在反思中寻找新的教学模式

①日常教学的超常课堂模式。平时教师上完一节课后,都是根据教学中所得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案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就拿我们《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课堂,教师比较重视课前的情境设置和图片的运用。从听同行的课中发现,新教材刚实施时,课堂中把图片、音乐、诗歌等融入教学中,学生感到新奇,参与的积极性挺高的。四年过去了,教学模式没有多大变化,教师麻木,学生淡薄。有一次,笔者路过初一教室的门口,看见一位英语外教站在讲台桌前弹奏吉他,我对此产生好奇,课后询问了该班的学生,外教在上什么课,学生回答:“外教在指导我们写作”。由此可见,国外的教学方法比我们先进。这样的情境教学效果自然比我们死板、静态的文字、图片效果要好。日常性的教学工作,不能人云亦云,真正要提高课

堂教学的效果,教师不妨去学一学外教老师的教学模式。古人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②教师自己与自己对话交流。通常的公开课、观摩课都是自己设计,大家商讨,试教几次,修改几次,集中了集体的智慧。这种校本教研的经验值得推广的原因是因为有听课者的意见、学生的反馈、专家的引领等。还有一种,笔者认为最推崇的就是通过教学录像,把自己上的一堂课用录像拍下来,课后自己观看自己上课。再去同伴那里听一听她是怎样上的,然后回来再修改。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自己与自己对话,可以明自己的缺点,同他人相比可以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所以,这种方法的效果很好。

反思性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背景,也不能脱离教师自身的生活经验,既要注重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又要考虑满足学生最需要的知识。实际上,反思性教学的实质是教师的学习过程、发展过程。

在回顾的过程中要注意:

一、要及时,这是因为人的记忆是受时间限制的,所以在讲完一节课或一篇文章时,趁自己记忆犹新感受最深时就进行回顾反思。

二、要认真地将授课过程回顾一遍,实事求是,不做表面文章,要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认识问题,找到问题根源,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

三、要搞一些调查,教学过程学生是接受知识的主体,课后要及时反馈,这是衡量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通过认真的回顾和反思,将自己的感受用简洁的文字记录下来,称之为“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

它既是往复教学的一面镜子,又是教学实践的经验体现,是最符合实际的自编“教参”。怎样写好课后教学小结呢?我认为:

一要写真情实感,不写“官话”、“套话”,因为写小结的目的不是给别人看的。

二要敢于剖析自己,不怕丑,总结成功的经验,发扬光大,记录自己的失败和教训,可以吃一堑长一智。

三要有重点,要将真正有借鉴价值的东西记录下来,不要面面俱到泛泛地写过程。

四要坚持经常,形成习惯,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7.教学心得: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篇七

一、教学反思的内涵

教学反思,主要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对象,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从教学的基本过程来看,教学反思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教学前的反思,即教师课前思考如何组织课堂教学,以什么样的形式、用什么样的方法呈现给学生,课堂教学应重视哪些问题等。二是教学中的反思,即教师面对课堂上的突发的问题、或者课堂的生成,思考如何应对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三是教学后的反思。由于教学活动的复杂性以及教师个体的差异性,教师的教学反思也往往具有多样性和个体性。

二、教学反思的作用

新课程强调教师必须由传统经验型教师向现代反思型研究者转变,而教师的教学反思则成为教师自主成长的核心因素。具体来说,教学反思对于新教师的快速成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 教学反思是新教师自主成长的平台

教学反思能够让我们看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思考解决的方法以减少我们今后在教学时的盲目性,更加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只要我们新教师能够不断反思,就一定能够使我们的教学经验越来越丰富、教学质量越来越高、自身专业素养越来越好,我们的进步也就越来越快。

2. 教学反思是新教师落实新课改理念的通道

新课程积极倡导教师要做课程的实施者,更要做反思型的实践者。这不仅为新教师指出了教学工作的方式,也突出强调了反思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新课程所提出的许多具有创意的理念,需要我们新教师“在实践中去探索,在反思中去实践”,努力将新课改理念转化为日常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行为,使我们的教学行为与新课改理念日趋合辙。

3. 教学反思是新教师积累教科研资料的宝库

教学过程是教科研选题的最主要阵地,而教学反思是对教学过程中各种得失的积淀。那些活生生的教学实例,具体的教法、学法,都是开展教科研的资料。如果我们能够以“教学后记”的形式记录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等到时机成熟时,再运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去分析、去整合,就可能形成一些有价值的教育教学规律。

三、教学反思的方法

事实上,对于广大新教师而言,最关注的是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即教学反思的方法问题。新教师最为关键的是要寻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反思方法。

1. 自我反思法

新教师的成长主要依靠自我,新教师的教学反思同样如此。一方面,新教师要随时记录自己的教学体会。教学反思不像教科研论文,它没有固定的写作内容和风格,只要是你对于自身教学的分析、总结都可以记录,并且要养成随时随地记录的好习惯。另一方面,新教师要定期对教学反思进行整理和归纳。在每周或者每月教学结束后,新教师要对于随时随地记录的东西进行再次反思,只有通过整理和归纳,才能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也有可能形成自己对于教学内容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见解。

2.“超我”反思法

一个新教师的成长,自然也离不开指导老师对于自己的帮助。在实际的教学反思过程中,新教师还是需要指导老师对其进行一定的干预和引导的。一方面,新教师要主动邀请指导老师走进自己的课堂,让指导老师来帮助自己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另一方面,新教师要通过观摩其他教师的教学以及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师和专家之间的对话,进行交流反思。教学经验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知识,要通过“观摩学习”榜样的行为去习得。新教师以听课的形式,研究和借鉴具体而鲜活的经验,然后对于自身教学进行反思,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8.教学反思,教师成长的催化剂 篇八

一、课前反思让教师教学“行而有序”

课前反思即教师在备课阶段进行的反思。备课中“备教材、备教法”和“备学生”是课前反思的对象和重点。目前,教师备课中存在忽视学生实际照搬教案和教参资料等不良倾向,有悖于切合教学实际和教学创新,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要使教学“行而有序”,必须进行“课前反思”。反思的内容主要有:

1.目标定位是否合适。备课是否适应小学生年龄、心理特征;是否适合小学生英语的认知水平;是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兴趣等。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实施分层次备课。

2.重点难点如何处理。小学英语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语言知识(形式和功能)和语言技能上,对教学难点要准确预测,在备课时要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教师要反思在教学时是否保证重点内容的操练时间;所设计的一系列任务(活动)是否围绕教学重点内容;教学难点如何突破等。

3.情感意识是否渗透。在备课中教师是否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文化意识(中外文化的一些差别,如风土人情、传统习俗、行为规范等)有机地融入知识技能操练的活动中等。

除此之外,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也要进行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选择得当;教学步骤是否安排合理;教具准备是否齐全、充分等。

二、课中反思让教师教学“行而不迷”

课中反思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反思。主要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行为进行反思。备好了课并不等于上好了课,虽然在备课时教师作了充分准备,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随时会生成新的观点、冒出新的思路,教师如果不随着学生的思路灵活改变预设,则师生的互动性大大减弱,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教学实际,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反思的主要内容有:

1.每个活动是否都围绕目标语言而展开。活动的目标是否与授课主题相关联是教师设计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反思学习内容是否得到了充分展示;重点难点是否处理得当;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和合作是否充分等。

2.教师自己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教师要反思是否最大限度地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是否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分层次调整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是否根据学生的随堂反应查缺补漏、及时关注弱势群体;是否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持了课堂教学的活力等。

3.教师自己对预设与生成关系的处理是否恰当。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反思:教学预测是否合理;是否及时捕捉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是否满足学生内心表达的需求;是否对学生一视同仁;是否预测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否做到了抓住时机,“顺学而导”,从而更好地完成预设的目标等。

三、课后反思让教师教学"知而有得"

课后反思即教师在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效果,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等及时进行总结。反思的主要内容有:这节课是否实现了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中是否注重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否对学生渗透了学习策略的培养;板书设计是否生动、有趣、合理、规范;作业设计是否“少而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否调动起来等。除此之外,还要对批改作业、成绩考核、意见反馈进行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不断“拷问”和完善自己教学行为的过程。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反思要与撰写反思相结合,切忌只“思”不“写”。

教师要及时将教学反思记录下来:记成功之处,记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的做法,如巧妙呈现、趣味操练的精彩活动设计等;记失败之处,如课堂中所设计的活动那些处理不当、安排不妥,或难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等;记教学机智,把教学过程中偶尔出现的灵感或有效处理“意外”的方法记录下来;记学生问题,记录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疑惑点、任务活动中的欠缺之处;记学生的见解,记学生在课堂中有创意的英语句子、任务活动中的最佳合作方式等。

2.教学反思要与教学研究相结合,切忌只“思”不“研”。

教师要强化学习意识,加强理论学习,学习新课程教学理论,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改进办法和补救措施。

3.教学反思要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切忌只“思”不“践”。

教师要将教学反思后提出问题的整改办法和措施,进行教学实践,以求实效,在反思中研究,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

(作者单位:江西省莲花县城厢小学)

9.教学心得: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篇九

从文字的含义去理解,反思是人类基于探索外界活动的经验来追寻事物本质的意义,反思的过程是内省的过程,源于内心的力量,是进步的原动力。教学反思是教师把课堂教学活动作为认识对象,进行的全面思考和总结,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提高个人业务能力,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法,并能解决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提高自己。

二、教学反思的重要意义

教学反思不仅是教师工作活动中的重要任务,更是教师成长的进步阶梯,尤其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工作刚刚起步,教学经验还不是很充足,更多的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正是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学反思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尤为重要。通过教学反思,提高自我教学意识,增强自我指导及批评能力,并能解决青年教师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用反思指导实践,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反思不但是个人的,也是团体的,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更重要的是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三、测量专业教学工作中的反思

下面是本人实际教学中的反思案例《全站仪极坐标放样》的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工程测量实训中有关放样测量的第三节课。由于实训教材没有针对我校现有nikon全站仪进行详细讲解,所以本课讲授的内容大部分都是自己搜集的资料和请教老教师的成果。

本课共有两项教学内容:一是全站仪极坐标放样的六大步骤(一级目标);二是对比分析经纬仪极坐标放样,全站仪坐标放样,全站仪极坐标放样三种放样方法的异同点(能力目标)。本课的德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通过师生间的交流,给学生以方法、以鼓励、以成功,让学生享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

放样测量是工程测量实训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的综合性很强,需要用到之前课节中的很多基础知识和技能,所以可以说本节课不仅是新授课也是复习课。在教学中,我时刻记着全部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主动参与和自行强化放在了重要位置,下面对课程的具体内容进行教学分析:

(一)成功之处

1.在教学过程中已经达到了预先的教学设计目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运用全站仪进行极坐标放样的口诀和步骤。

2.在复习提问中,以引导为主,使学生能在老师的启发中完成复习的内容,加深学习的印象。

3.在导课中运用设问法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采用多媒体教学,播放视频更直观地展现全站仪极坐标放样的工作,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4.有目的性地实施讲练结合的教学思想方法,并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达到预先的教学目的。

5.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层次清晰、条理分明的多媒体课件。

(二)本节课的亮点

1.分组学习:课前将班级学生分为四组,每小组四人,规定哪个小组得分最高将给予相应奖励,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潜力,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将学生变为学习的.主动者,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师生配合默契,真正做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枯燥的知识技能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在游戏中获得知识,使学生改变了过去不愿意主动学习的心态。

2.口诀总结:通过师生的配合将繁琐的全站仪极坐标放样步骤总结成口诀,并有效利用图示在黑板上简单清晰地绘出全站仪操作界面,让学生在黑板上标记出口诀中关键词的位置,进一步加强记忆。

3.对比分析:在总结中对比分析经纬仪极坐标放样,全站仪坐标放样和全站仪极坐标放样的异同点,做出总结,让学生在对比中分析出问题的关键,并更好地对相近的知识和技能做好区分,促进记忆,加深印象,能在老师有意识的培养中,学会利用对比分析的有效学习方法。

4.师生合作: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合作贯穿整个课堂,发挥学生的个体特点,在合作中学习,在交流中共同成长。

(三)不足之处及改正措施

在课件中,没有充分的创新,制作方法有待提高。

应多采用课件制作的动画效果,或是自己创新的动画效果,增强课上的活跃气氛。

(四)教学灵感

在测量仪器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学生对新知识掌握得比较快,当他们觉得已经掌握了新知识的时候,往往就会开小差、讲话,或打游戏,对于这样一些学生,我把他们选为助学代表,让他们在掌握新知识完成自己的作业后辅导后进学生,这个方法既可以令先学会的学生约束自己,提高学习积极性,又可以令后进学生得到及时的辅导。

(五)学生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尤其是在仪器使用学习中,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和新的操作方法,老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并使学生受到鼓励而更加认真地学习,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在给予学生激励的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不管是好的想法还是稍显偏颇的意见,教师只要运用好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明白,都是很好的课堂创新。

四、教学反思对青年教师成长的作用

在教学反思中,不仅可以总结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完成情况,从中提炼出成功之处并发现不足的方面,更多地让青年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还可以找到过去没有的一些宝贵的教学灵感。青年教师更要多参加一些教育教学活动,在过程中展示自己,磨炼自己,并能通过其他教师的评价和建议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反思,更有目标性地发现自身的优势与缺点。把每一次的汇报课、优质课或是其他一些能够锻炼自己的机会想象成各种尝试性的实验工作,把教室当成实验室,通过学生的检验,发现原本不是问题的表象背后深藏的教学问题,并能通过及时的教学反思去解决这些问题,达到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目的。有针对性的反思远远优于自我感觉反思,是一种带有准确定位后的带有目的的反思,能帮助青年教师更准确地找到自己在教学上的优缺点。

五、教学反思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教学反思不仅是教师进步的重要阶梯,更是学生在学习中的良好助推剂。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不过试想,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反思的工作,不能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和缺点,那么这位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经验就不能迅速地提高和进步,学生便受到了影响。相反,在每节课后,教师能够做到认真地反思,分析授课过程中良好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把学生愿意接受、容易理解的方法变成日后教学的常态教学模式;探究教学中的不足和缺点,在课后,与其他教师积极交流,互相学习,并在以后的课程中不断改进,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所教所讲的知识;发现更多的教学灵感,及时把灵感记录上,让课堂不断闪烁智慧的光芒。这样把自身的优势不断发展,改掉缺点和不足,捕捉更多的教学灵感,那么相信伴随着青年教师的成长道路,我们的学生更会从中受益,更好地学习和进步,教学反思间接地推进了学生的进步,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总之,教学反思有助于改造和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经验,教育学家提出:经验+反思=成长,没有反思就没有改进,没有改进就没有青年教师的成长。只有通过教学反思的打磨与锻炼,才能完成从青年型教师向经验型教师的转变,才能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进步,获得宝贵的教学经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为了青年教师的明天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我们在教学反思的路上不断地探索与追寻,更好地完善自身的同时,为教育事业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10.教学心得: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篇十

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和价值是什么?

教育家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为此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 + 反思 = 成长。大凡优秀的教师都是在实践、反思、总结这条途径中成长起来的。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和教学效果,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

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在对自身活动的不断反思中才能完成。只有经过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可生成强大的理性力量,才能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杠杆。

教学反思被视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正所谓,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在教师的成长历程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与能力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载体。还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凝练教学特色和风格的有效工具,更是提升教学水平、加速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形式。

我认为教学反思的作用或者说反思的根本目的在于改进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写好教学反思,能促进我们思考向纵深发展。这是因为时间、大脑遗忘的方面因素,容易是教学瞬间的过程亮点被忽视而产生搁置现象。动手写了反思,就可以对教学的过程及对象进行逻辑化、条理化、理性化的表述,逐渐使自己对问题思考趋于全面。

其次,教学反思采用的方法是教学行为的研究法,也就是通过教师自身的实践进行研究。把实践的经验、问题和思考积累下来,加深自己对教学典型事例的思考记忆,久之坚持,必能把经验“点”连成‘线’,最后铺成“面”,形成自己的“体系”,这是我们做好教师、成长过程的宝贵“财富”。

11.教学反思与教师成长 篇十一

【关键词】教学 反思及时

美国 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优秀教师=经验+反思。参加教师工作以来,非常明白经验对于教师教育技能的重要性,但是如果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即使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几次重复而已,除非善于从经验中汲取教训,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而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教师的水准上,当然就不可能有高效率的教学。

如何进行反思才能有效积累经验,同时对于教学技能进行有效的提高呢?

首先要用心在课堂并且坚持反思的持久性。用心去上堂课,用眼睛去感受学生内心的活动, 在师生的彼此的交流互动中,留下心灵的痕迹。教学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灵交流过程,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就会在心中记录下课堂教学中的火花和缺陷,这样一来反思就会有的放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和突发状况,当我们在不断的经验积累和反思中,逐渐就会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心理品质和教学技能,通过这样的积累,才能深入到学生的心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才会具有内涵和有效。

其次,教学之后要反思,不过在反思之前,要思考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时代的变化。教材从旧到新,多媒体教育的创新和新的教育理念。在学习、实践新课程理论中反思新课程的要求,还是自身的发展,均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新课程理论,并且要在实践中不断地用理论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每个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要重视在实践新课程中对自己的工作质量进行自评,以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要不断地改进教育评价方式,使教育评价有据可依,随时随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调整实践,全面地改善自己的教学工作。

以我在九年级《科学》课堂上的一个 课堂练习为例:怎样鉴别分别盛有水、稀盐酸、稀硫酸的三种无色液体?

先进行教学的班级有一学生马上举手要回答,非常积极,站起来之后,提到要用“紫色石蕊”,而后无其他表示,我要求他将步骤分小步讲一下,学生一分析马上意识到自己答题中的欠缺,思量以后,眼光游移后看着我,我将手指向板书(硫酸的性质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学生观看之后提到“氯化钡”,我评价他表现不错,思考之后就解决题目了;此时响起一个声音“硝酸银”,我找到声源,告诉他最佳答案是“氯化钡”,(“为什么呢?”)此学生没有用声音发出这样的疑问,但他和大部分的学生都面带疑惑的看着我。取出试管、胶头滴管、稀盐酸、稀硫酸、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进行了演示实验。然后我表扬了提出“硝酸银”的学生,因为你的声音,令同学们对稀盐酸、稀硫酸的鉴别物的选择再无疑问。另一班级的举手回答此题的学生成绩较优秀,先提到紫色石蕊,略微思索之后就提出“氯化钡”,此时亦有“硝酸银”的响声,我看着他,他看了一下桌面,略带迟疑而又肯定是“氯化钡”。我走近他的身旁,肯定他的回答非常正确,同时快速扫视了一下该学生的桌面。通过演示实验解决了此知识点。下课之后,我来到该学生的身旁,观看了“他”桌面上的教学辅导书,发现其已经牵扯到盐的溶解性以及复分解反应这样的知识点,我对他进行了个人讲解并告诉他该知识点在《几种重要的盐》中会详细了解。

这节课在这部分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就要体现上述两点了,要注意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并进行评价。如果没有心灵的沟通眼神的交流,这节课的这部分教学过程就会有所缺撼。新课程的理念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实际教学中,要如何做呢?值得反思。因为每个学生都存在差异,每一堂课都有不同。在教完一堂课或结束一个阶段教学后,将课堂教学中的火花和缺陷记录在案,作为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的依据。

再次,同时要及时反思,绝对不能忽略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会对学生有伤害,是否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一个鼓励的眼神,可以让学生铭记一生,成为奋斗的动力;一句嘲讽的话,可以让学生留下一辈子的阴影,丧失上进之心。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认为自己已倾尽全力完成一知识点的教学,可是学生对于一个相关的很简单的题目,就是回答不出来,教师认为学生未认真倾听自己的这部分教学,于是不经意动气发怒,师生之间就会有隔阂。许多教师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就会找学生谈心,但时间花了,谈来谈去,感觉自己把心都掏出来了,可学生还是我行我素,问题依然如故。这时,应思考一下,有没有把握住学生问题的关键?自己在教育方式上是不是存在不当的地方?是不是给学生以一种教育者居高临下的心理压力?在言语措词上是不是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事实证明,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火上浇油,是循循善诱而不是妄下定论。正如北师大博士肖川所说:“真正的教育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候。”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善于反思自己的工作,冷静地面对问题,袒露自己的真心,寻找沟通的最佳时机,碰撞出真情的火花,只有这样,才能主动地适应不同学生的差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反思的方法

1、记成功之举。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记败笔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吸取的教训。

3、记再设计。教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升到新的境界。

五、反思也需要提升和总结,书写反思日记.时间的流逝,会无情的带走我们的记忆,只有集中进行回顾,切入当中的主题,才会写到深处,而不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反思日记是要在课堂反思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对自己的一天或者一段时间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的时候写下的教学经验、教学活动、教学经历,从中提取结论,并与其他教师、校长、与自己有专业接触的人,自己信任的人一起分享。我们教师记反思日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而不是自我陶醉;不仅仅是完成任务,而是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所以要勤于动笔,才能为自己留下许多有价值的回忆,为今后的研究提供详实、真切的资料。

教学需要反思,有反思才会有突破,才会有飞跃。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收获。让我们都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反思中落实课改新理念,在反思中产生创新的灵感,让师生的活力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2.教学心得: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篇十二

教师想在教学上快速成长,教学反思是有效且必须的环节。教学反思不仅只局限于课后,同样适用于课前和课上,只有三管齐下,方能提高分析设计、随机应变、评价总结多方面的能力。

一、重视教学前的反思,提高分析设计能力

1. 反思教学主体的基本情况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生是教学的最终受体,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都无法成功。年轻教师在教学前应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已有知识及认知规律进行反思,探索适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什么样的活动设计易于学生学习,预测学生接受新知识时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思考如何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这样才能设计出被学生接受的教学设计,才能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中。

2.反思教学设计的知识体系建构

教学设计的好坏对教学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前要反思教学设计上是否存在以下问题:形式单一、条框较多,细节处理、重难点突破不够到位,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不够注重等。

二、强化教学中的反思,提高调控应变能力

教学中的反思具有调控性,能使教学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课堂教学的内核在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如果学生的反应是无动于衷,教师自以为讲得精彩也只是“自我陶醉”。教师应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况及突发事件,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注意师生间的和谐统一,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提高课堂效率。

1. 反思课堂气氛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是“活而不乱”。一方面,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感觉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时,应尝试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让课堂成为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舞台。另一方面,有的课堂表面看起来气氛异常活跃,但也要注意一定程度上是否忽视了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分析,是否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是否肯定是学生内化后参与的一种真实表现。

2. 反思学生反馈

学生是带着自己的思考、灵感、认知习惯参与课堂活动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会爆发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闪光点和错误。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教师要善于聆听并顺着学生思维的方向、根源及时作出解答,鼓励其积极思考;对于学生(特别是基础较弱的学生)出色的课堂答题,教师要善于用口头语言或肢体语言加以肯定与赞赏,激励其学习热情;对于学生回答或板演的错误,教师应抓住机会积极利用,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评价、反思,为课堂教学服务。

3. 反思难点突破

教学难点孕育着丰富、曲折的认知探究过程,孕育着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良机,孕育着培养学生独特体验的素材。在提倡教育“以发展学生为本”的今天,认知水平的第一手资料,对教学大有裨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需顺势而发,不用考虑课堂的完整性节奏性等问题。

三、落实教学后的反思,提高评价总结能力

1. 反思成功之处

一堂课下来,总会感觉有些地方上得很成功,引起了师生的共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教师应及时详细得当地把这些成功之处记录下来,为以后教学作参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反思:(1)新课导入是如何承上启下、富有创意的?(2)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如何最大程度辅助教学的?(3)板书设计是如何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4)采取了什么方法使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5)采取了什么措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6)采取了什么手段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反思不足之处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认知方式的不同,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复杂性和不可预料性,一堂课下来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这些不足之处不应该只成为遗憾或感慨,教师更应把它看作是成长的催化剂。对失误之处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为今后的教学积累经验。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反思:(1)教学设计是否妥当?(2)预设的目标是否脱离学生实际?(3)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4)课堂节奏控制是否游刃有余?(5)课堂气氛是否和谐、学生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激发?(3)课堂效果是否明显、学生是否能够活学活用?

3. 反思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间思维情感的不断碰撞,教师思维的活跃性往往因此得到激发,产生一些瞬间灵感,很好地解决了问题、完善了教学设计。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同时也会因时间的流逝而烟消云散,所以教师应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加以捕捉记录,为以后的教学设计添砖加瓦。

上一篇:小学语文组下学期教研工作计划下一篇:文广局双拥工作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