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反思(精选11篇)
1.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反思 篇一
本节课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学法指导,表现如下:
1、导入新课时通过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使学生掌握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告诉学生学习中应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方可融会贯通。
2、通过读教材图3―3和3―4,引导学生分析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学生掌握了读图分析问题的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学生掌握了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积极思考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
4、通过分析案例,得出“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环境的变化”的结论,使学生掌握归纳总结问题的方法。
5、通过自主学习“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使学生掌握从教材在提取有用知识的方法等等。
2.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反思 篇二
何为教学反思呢?教学反思是指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而针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论知识、假设行为所进行 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加工过程。而初中地理教学反思主要是指地理教学方面的反思活动。教学反思的价值在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进新课程的 实施。从本质上来说反思是一种实践和理解之间的对话, 是两者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 是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心灵上的沟通。反思并不是简单的“回顾”, 而全面的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于各个方面的问题, 它具有一定的研究性质。根据相关研究发现教育教学活动中成功的教师多倾向于创造性和主动性地反思他们的教育教学活动, 整个活动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程设置、课堂环境以及个人的教育教学水平等等。反思的最终目的是“把困难解决, 疑惑排除, 问题解答”, 从而得到一个连贯、清晰和确定的新环境。
二、初中地理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一方面是对整个地理课堂教学活动各个环节以及整个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另一方面则是唤醒教师们的自我意识, 在更大层面、更深层次, 多元化、多角度进行反思活动。初中地理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教学理念和教学观念的反思。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填鸭式”教学, “满堂灌”是课堂教学的代名词。在课堂的45分钟往往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 学生们则没有机会参与, 只能被动接受。长期如此的教育方法形成了被动的教育和学习的思想, 教师们的自我反思意识开始淡化甚至消失, 学生们主动思考的意识也在退化。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教师成为了一个体力劳动者, 而不是脑力劳动者, 这样的教学效果也极差。因此, 教师们应该积极地从教学理念和教学观念上反思, 系统地学习新的课程理念, 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 积极地运用到教学实践过程中。
第二, 教学设计的反思。教学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的地位不言而喻, 必须要引起各位老师的关注。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对别的教师的教学设计及自己以往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 提高教学设计质量。
第三, 教学过程的反思。当前的地理教学反思的重点集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例如教学过程的难点解释是否得当, 教学的重点是否把握正确, 重点知识点的讲解是否到位等。我们教师通过反思总结经验, 然后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使研究与教学相互促进, 同时进步, 共同发展。长此以往对教师而言这将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当前学生所喜欢的“探究式学习”给我们教师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可以给学生们提供更多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
第四, 教学行为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个相互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最起码要符合一名合格人民教师的规范, 毕竟对现代而言师生是相互平等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不管是“差生”还是“优生”, 要一视同仁。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将无私的爱撒向自己的学生们, 和他们平等对话和交往, 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提高道德修养, 践行教师职业道德。同时作为人民教师, 还要不断学习, 提高自我知识储备量, 特别是地理老师, 要对整个民族乃至全球国家的风俗习惯有所了解, 保证地理课内容丰富多彩。此外我们还要允许学生们“奇思妙想”的存在, 对于学生的质疑不要压制、回避、搪塞、冷处理, 甚至是直接否定。这样会极大扼杀学生们的好奇心, 抹杀学生们的个性。我们应当允许和鼓励个性教育, 允许学生们的个性存在。
第五, 教学方法的反思。教学方法对于教学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 我们的教学反思应该有这方面的内容。我们长期以来的教学方法固有、守旧、僵化, 我们要合理加以改变, 掌握和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方法。我们的教师应该在方法多样性、目标发展性、形式新颖性、过程自主性的前提下进行教学方法的反思和探索。
第六, 教学反馈的反思。教学过程固然重要, 但是了解学生们对课堂教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相当重要, 这就必然需要我们进行教学反馈方面的反思。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关注学生们课堂上的一举一动, 通过观察他们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来及时发现学生们疑惑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 我们要认真分析课堂练习, 根据学生课堂练习的结果全面分析和评估学生们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初中地理教学反思的有效途径
1.教学前反思。
教学前的反思至关重要, 是做好地理教学反思的关键, 在教学前反思中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反思环节。
第一, 学生状况分析。对于初中地理教学, 教学对象一般集中在13~15岁之间, 刚刚由小学进入初中, 地理基础相对较弱, 有的甚至没有接触过地理知识。同时初中课程繁多, 很多学生无法处理好不同学科之间的不同学习方法。此外这个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早期, 情绪波动较大, 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稳定性较差。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做好反思工作, 针对教学对象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强化学生基础, 勤讲勤练、多加练习, 保证学生能够熟能生巧。
第二, 教材分析。当前的地理教学教材是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及教育方法下编制的, 具有超前性和时代性, 突出了学习的实用性和生活地理的特点, 符合当前初中生们的学习需求。但是在一些地方传统的教学思维仍然存在, 生搬硬套和死记硬背的现象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时有出现。这就需要我们做好教材分析工作, 充分挖掘地理学科的教学特点, 优化教学过程。我们在地理教学的素材选取上要充分围绕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使学生受益的地理内容进行讲解和供学生们学习。
第三, 课程设计分析。我们要改变当前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制订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 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课程设计。我们合理做好教材处理、教学目标设立、教学方法选择等各方面工作的安 排和计划。制定的地理教学目标应该能够与学生们周边的生活和世界的地理知识密切相关, 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课程设计中, 我们应该重视地理学科的特点, 准备好教学素材, 利用多媒体通过印象深刻的图文、视频资料来强化地理教学。在教学方法选择上要突出个性化教学, 满足学生们的表现欲、参与欲、竞争感和成就感。我们要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们对地理的兴趣, 克服一切由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学习困难。
2.教学中反思。
课堂教学中, 教学过程是重要的一环, 如何培养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关系到学生们在教育教学中能否发挥好主体作用。从地理知识特点来看, 趣味性是其一大特点, 可以收集大量教学素材来应用到初中地理教学中去。那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反思呢?
第一, 教学方式虽然开始注意学生们主体性的发挥, 但是在导向上仍以教师为主, 学生的自主取向表现还不明显。虽然学生们开始或多或少地参与到了教学活动中, 但是主要还是按照教师预先制订好的路线执行。如何让学生们探究空间更大、学习更加主动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第二,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保证课堂时空的使用效率, 教师教学过程中尽量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们进行独立的思考, 形成自己的看法, 发表自己的见解, 让教学的资料编成学生们学习、探讨的资料, 在学生们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做文章。
第三, 注意学生们之间的个别差异, 我们考虑发挥好学生的作用同时又要照顾地理基础薄弱学生们, 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保证各层次学生都能够自主学习, 有所得, 有所获, 有所提高。
第四,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们学会求知, 懂得自我提高和发展, 能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首先要教会学生们学习地理的方法, 培养好学生们的自学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地理教学的特点, 使学生学会思考地理环境问题,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让学生们能够自我解决问题, 学会创新和自我提高。
3.教学后反思。
总体来说, 教学反思是属于教学活动结束后批判性的反思活动, 它能够使教师具体、直观地总结出地理教学中的问题, 做到及时解决问题, 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应该如何做好教学后反思呢?
第一, 巧妙导入, 激发兴趣。正所谓万事开头难,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们一定要注意第一堂课的导语设置, 争取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地理教学上来, 开好头, 激起学生们学习兴趣。举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我们讲到亚洲篇章时, 我们可以播放《亚洲雄风》, 做好开头, 激起学生们学习兴趣。
第二, 掌握认知规律, 科学安排教学环节。当前的地理教材突出地区、国家、大洲等特色, 这些特色包括人文环境方面和自然环境方面, 我们教学中要注意挖掘他们之间内在的联系, 避免教学的生涩不连贯, 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突兀感。
第三, 培养学生们的地理思维能力。初中学生与小学生相比除了学习能力增强外, 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思维中的形象性还有待发展和提高。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包括活动中的视频、图片、表格、数据等, 这些资料为学生们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提供了平台和机遇。我们的地理教师应该重视这些素材资料, 善于利用,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资料自己去寻找答案和结论,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习惯的同时, 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第四, 注重教学反馈。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最终需要看课堂教学成果。我们的教师不管是课堂之上还是课堂之下都 应该做好学生的反馈反思工作。上课时做好课前导学案分发大家, 让大家能够带着问题去预习, 在讲课中边讲边练, 及时巩固教学成果。同时注意教学反馈, 观察学生们课堂上的表现, 遇到学生们难以理解的地方重点讲解, 做到当堂问题当堂解决。
初中地理课程承上启下, 对于学生们的成长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我们要不断努力, 通过有效的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质量, 让我们的学生能够主动掌握生动、丰富、有趣的初中地理知识, 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完成我们的初中地理教学目标和要求。
参考文献
[1]赵翠玲.地理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2]陈旭远主编.推进新课程[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卞鸿祥、李晴著.地理教学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3.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反思 篇三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时代;反思
一、新时代对应传统模式的教学反思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随时代的发展日显弊端,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来分析传统应试教育和现代素质教育的差异,对传统应试教育进行辩证的反思,同时对现代素质教育进行有益的探索。
1.备课组教师重视加强理论学习,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新课程改革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加强对教学行为的研究已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和质量观等。
2.在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大胆革新。新课程注重“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教学原则,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改变过去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变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我们努力做到转变教师角色与地位,由过去课堂上的权威向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朋友、指导者转变。
3.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同时又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学习的需要。备课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表现,重视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我们的具体做法有:①课堂提问、讨论发言要求有记录,一段时期内要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才智的机会;②组织各类活动时,要求所有学生共同参与,无论结果如何……此外,备课组还根据宏志班和平衡班平实验班有学生共同参与,无论结果如何……此外,备课组还根据普通班实际情况的差异,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如在宏志班增加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在作业布置、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习评价等各方面都选用不同的标准,从而满足宏志班学生学习的需要。
4.进行集体背课,发挥集体的力量。加强信息收集,多与外校教师进行教学上的交流与探讨。多开展听课评课校际交往活,取长补短,通过这样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
从历次考试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高中地理教学中大部分同学的问题出在后面的综合题上,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审题失误,部分同学由于不会审题,不会用专业的地理术语答题,结果答错,或不切题、不规范甚至漏题。我针对自己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一下几点反思。
反思一:走出教材、走进生活,利用乡土教材教学。
我们地理课本中的有些案例并不符合地方学生的经验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地方特色和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以及知识背景来创设情境,设计案例。如:冬季最低气温低于0℃,有积雪,植被类型有落叶阔叶林等。教学的目的都是一样的,但方式不同,教学效果就不一样,因为当新的知识被赋予鲜活的背景时,学生的兴趣就被激起,探究心理得到了加强,进一步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原理,并能将原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反思二:学生活动要高质,即体现思维性。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活动的机会,但如果课堂活动高量无质,则活动的价值也就丧失殆尽。一堂课下来热热闹闹,恐怕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只有热闹的场景,很难有真正的思维活动。因此,流于形式的活动是“形同虚设”的,为了能使全员参与课堂活动并提高有效性,我们应努力提高活动的“质”的水平,对探究问题或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经验水平,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活动过程中要多加鼓励、创造气氛,激发全员的参与欲望,并注意适时评价。
反思三:转换传统的师生角色,让学生作主。
新课程注重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教学原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过去“一言堂”的局面,变学生被动地接受为主动的合作,探究式学习,由过去教师的权威变为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朋友、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同时又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学习的需要。例如:在复习《区域地理》的过程中,因为是初中阶段学过的地理知识,我先让学生通读每一个区域,然后给学生一至两节课的时间备课,而且在学生的备课本上要有地图,即图文结合,最后让学生上台讲这一节,而且是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的绘图能力、定位能力及表述能力。
反思四: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资源。
新课程的地理教材有很多地图,但对我们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说,这些图片很抽象,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去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力图去展现地理信息的多样性。根据教学的需要,发挥多媒体丰富的表现力,把教科书中的地图变成融解说词、背景音乐、动画、视频为一体的电子地图,把教科书中的插图由静态的平面图变成动态的三维模型,把原本单调、枯燥的描述地理事物的地图变得更充实、更形象、更具有吸引力。例如:在板块构造教学时,把教科书中的《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移动图》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让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以连续相向的方向移动,使大洋板块向下俯冲,大陆边缘褶皱隆起,引发火山地震的现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中,把地理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制作成三维动画的形式,来模拟地球的运动状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去理解地球的运动,还有大气的运动、海水的运动、地壳物质的循环等知识都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成动画的形式。可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4.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篇四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材内容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高中阶段自然地理部分学习的总结和提高,同时为认识人类活动的合理性以及正确处理人地关系打下基础。课标要求是: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过程,发生着密切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一个整体。每一要素通过与其他要素进行物质能量交换,改变着其他要素的性质,对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起着重要作用。构成地理环境的每个自然地理要素均拥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各个功能不同的地理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地理要素自身没有的新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同步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或者说,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必然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如在外界干扰下,自然地理要素会发生变化,并导致其他要素连锁变化,进而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2.了解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3.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4.能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视角分析一些自然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物循环、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的分析,理解地理环境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2.结合实例分析,掌握由地理环境的各个地理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地理要素自身没有的新功能。3.通过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湖泊的演化过程的分析,掌握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4.结合东北森林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和对修建水库利弊的辩论,理解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对水库建设的辩论,树立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是统一的整体的观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2.通过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体会自然的和谐美,养成善待环境,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情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探究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学习能力。【教学重点】1.生物(尤其是植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中各要素间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3.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举例分析【教学难点】1.理解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地理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地理要素自身没有的新功能。2.地理环境整体性在时间轴与空间轴上表现。【教时】2课时【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辩论法、自主学习法。结合一些具体实例、示意图进行综合分析、引导。教学程序设计意图【投影图片】【学生讨论】【教师小结】【学生讨论】【教师小结】【板书】【承转】【学生活动】【教师小结】
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长江三角洲的景观图片、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图片上反映出自然环境是有哪些地理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有无相互联系?举例说明景观图中地理要素间是如何相互制约的?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的地理环境是纷繁复杂的,他们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气候
生物: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植物生长茂盛,物种丰富;河流
地貌:降水丰富,河流众多;植被
地貌:黄土高原植被破坏,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等。P93活动题。讨论水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中是如何转换的?能量是如何流动的?五个地理要素之间进行着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整体
一、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些自然地理要素怎样达到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要求学生分析案例1和阅读材料,找出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分析生物循环的特点,并结合示意图,绘制相应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简图。在此基础上思考生物循环如何改造了三大圈层,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能量流动形式:太阳能
化学能
热能
环境物质循环过程:通过生物循环,使自然界的物质迁移、能量流动,联系了有机界和无机界,改造了自然地理环境。先从图片入手,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整体感知本节内容,让学生初步认识地理要素是相互作用的进一步了解各地理要素的组成及各要素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归纳分析能力用图表分析、简化地理问题
【投影图片】【投影小结】
出示水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说明他们不仅是物质在循环,而且也有能量的流动,通过这三大循环,联系了四大圈层,从而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理
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温故而知新直观显示五大要素的相互联系 【板
书】【学生思考】【教师小结】【学生思考】【学生活动】【承
转】【投
影】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图5·2中,树如何自养?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这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新功能----生产功能。这个过程需要那些自然要素的参与?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说明生产功能是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需要将大气、水、生物、土壤、岩石等要素统一在一起,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出有机物。如果这是一棵阔叶树种,挪动我国的西北部地区,能不能成活?成活需要那些条件?为什么?在西北地区的植物为了适应环境,植物形态又是怎样的呢?西北地区的植被---骆驼刺的剖面图。说明由于水分的改变,物质能量交换作用的方式和强度发生了变化,为了生存,生物必须改变个体形态,达到协调。转入平衡功能。在同一幅图上从不同的角度引出不同的问题,比较容易入手,学生也能接受。【学生活动】【投
影】【教师小结】【小结板书】
案例分析:藏羚羊的生存环境,数量变动的原因?其数量是否保持稳定?存活率上升、数量增加存活率下降、数量减少食物、水源、避风处和含盐土壤不足、寒潮多发食物、水源丰沛、避风处和含盐土壤不足、寒潮少结论:平衡功能表现在地理环境要素的性质的相对稳定,且此平衡是动态平衡。进一步举例分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澳大利亚的兔灾。印证结论。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 【承
转】【学生讨论】【投
影】【教师小结】【学生思考】【板
书】【学生活动】【教师小结】【承
转】
整体性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地理环境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产生新功能统一的演化过程一个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森林面积下降地表蓄水能力下降地表径流增加水旱灾害增加土壤冲刷、变薄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大气湿度下降气候变干风化加快地理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如气候变化、地貌变化等,为什么变化?如何变化?案例2分析:画出黄土高原水文、地貌、土壤、生物的变化和人类影响的过程。内因: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多垂直节理。过程:水土流失。结果:地貌的变化、植被的退化、地方气候的变化。结论: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各个要素统一的变化过程,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让学生回忆厄尔尼诺现象,由于秘鲁沿岸洋流的变化,引发了那些变化?(渔业减产、全球气候异常、造成洪涝、干旱)。理解此观点。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P95活动题:观察a-e图,发现湖泊面积和深浅发生了什么变化?要求学生从每一组图总体感知地理要素的特征后,再比较各地理要素的演化过程。地形:湖泊—陆地;
气候:湿润—干燥;生物:水生—陆生;
土壤:湿—干;水文:水面逐渐缩小直至消失。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大,对自然要素的干扰增加,特别是水和生物,由此引发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用已有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对一般性的自然地理过程进行说明,以加深学生对该观点的理解由内因影响转入人为因素的干扰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举例说明】【学生讨论】【录
像】热带雨林的破坏和植树造林分别会产生哪些连锁反应?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雨林的破坏将会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相反,植树造林可以改善局部小气候,促使生态向良性方向发展。案例3分析:找出东北森林的位置,依据案例写出森林变化导致环境整体变化的因果关系。98年东北水灾。分析原因?重点说明人为原因影响很大。【教师小结】【投
影】【板
书】【学生讨论】【投
影】【辩
5.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反思 篇五
及点评 冯雪峰
一、课程分析
本节课作为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的最后一章,它在对前面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总结的同时,也利用之前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生物等知识对地理环境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旧知识启发学生思考,以强化学生的地理思维。
本章教材从总体上看,包括两部分内容,即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这两节内容一个从能量转化和生态平衡的角度来说明地球整体的循环过程,并呼吁人们从整体的角度对地球环境进行保护;另一个则从地球各部分的地形、气候等条件的差异性来分析地球环境的多变,进而引导学生掌握其变化的规律。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及表现;通过日常经验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关性,并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认识地理环境差异及其分异的规律。2.能力目标
通能够过读图、析图解释地球环境整体性的含义以及表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的相关知识,分析人类生产、生活中的现象。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地理的魅力;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形成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树立合作精神;在整体观的指导下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差异性的分布规律及原因。
四、教学难点
用整体性原理解释实际问题;用地域分异规律来解释垂直分异、水平分异以及局部分异的表现和原因。
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教学设计 1.新课引入
教师利用地球仪和电子地图让学生回答问题:地球上不同的气候类型有什么特点?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自然环境系统中包含哪些要素?这些要素间关系如何?
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在知识回顾中了解了自然地理环境都是由土壤、气候、水文、生物、地形等要素构成的,而这些要素通过生态循环实现相互联系与制约。2.教材指导
首先,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生物联系了有机世界和无机世界”这张图,以初步了解生物循环的规律,并让学生在回答“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到底发挥着哪些作用?”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生物活动对陆地水、地形地貌等地理因素变化的影响。
其次,跟着教材进入活动,让学生观察书中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并通过合作讨论回答“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这几个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利用课件图示对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详细的讲解与总结,以引导学生对气候与水文之间、水文与地貌之间、土壤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理解。
再次,教师联系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功能,学生通过总结得出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两种,而教师根据这一结论,一方面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解释各生态圈之间完成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对这一模块活动中的藏羚羊的案例进行分析,并引导学生用平衡功能,解释一定范围内各物种的数量基本恒定这一现象。
最后,教师先通过对之前知识的总结,来明确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的原因及表现,然后引入书中黄土高原和东北林区的案例,并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来表明其演化的过程、原因及表现。3.教学拓展 通过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自然环境“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态,同时根据今年肆虐全球的“厄尔尼诺”现象进行分析,即对于中、东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干旱,森林火灾不断的现象,以及我国等西太平洋沿岸国家降水不断,洪涝灾害严重的强烈反差进行整体性分析。
六、《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教学设计 1.新课导入 1.1问题导入
教师利用复习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根本原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整体功能以及整体性的表现。1.2图片导入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两幅反映不同地域特点的自然景观图片,让学生回答图片中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1.3观点导入
教师提出一个观点: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可以说自然地理环境中不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然后让学生在接下来了的学习中对着一观点进行验证,以判断其正确与否。2.教材分析
2.1陆地自然带的形成 教师将纬度位置与海陆位置通过对热量和水分的影响将地球划分为自然带之一内容绘制成知识导图,并详细解释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的差异,导致太阳辐射的强度不同,不同地区所接受的热量不同,而热量会影响降水,热量和水分决定一个地区的气候,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决定了不同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由此,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构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最后教师通过幻灯片放映呈现整个地球自然带的分布状况,并让学生讨论其变化规律。
2.2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教师先让学生快速阅读教材中这一部分的内容,并迅速找出中纬度地区大陆东岸、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的陆地自然带的名称。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绘制地域分异规律的表格,从而保证学生对这些地理分布规律能够有一个更加直观、形象的理解,最后教师先解释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等自然带的分布范围和特点,并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尝试解释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等内容,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2.3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学生先阅读教材中这一部分的内容,然后完成课件上的表格,表格中对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依次更替的形成基础,水分变化的原因,从沿海到内陆干湿状况的差异的原因以及地表景观的变化,自然带更替以及延伸方向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在完成表格后,教师引导学生以亚欧大陆为例,综合之前学过的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对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及其呈现出来的自然景观进行分析。
2.4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在阅读过教材内容后,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根据之前学过的知识对书中图例“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进行解释,其中对于山脉南坡从常绿阔叶林一直到积雪冰川的变化情况进行探究,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即由于垂直水热条件的变化,高大的山脉,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水热差异大,进而形成垂直气候带,而自然景观也出现了垂直分异规律,最后让学生运用该规律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变化进行解释,以引导学生学会知识运用。3.教学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对热量与水分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进行总结,并归纳出热量是影响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条件,水分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条件,水热条件共同影响了地域垂直分布的差异,而这三种地理环境的差异相互融合,相互交叉,共同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
七、教学点评
本章节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调动了课堂气氛,活跃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本次教学设计中,教师利用情境创设、问题引导等方式来优化课堂流程,调节课堂气氛,并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实现对地理知识的学习;
二、完成了新旧知识的衔接与总结,基于本章节在整本教材中的位置,教师采用总结归纳的方式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回顾与梳理,例如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教学中,教师就利用问题,让学生对自然环境中的各种要素进行了总结,然后有通过要素之间关系的作用来理解整体性的含义,而在差异性的教学中,教师又利用不同模块的学习层层推进,不仅对地理环境三个方面的差异进行了知识融合,还对之前学的整体性知识进行了巩固,从而提高了学生知识掌握的深度;
三、体现了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始终将学生放在教学主体的地位,而自己则成为了教学引导者,例如在案例引入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环境变化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教师还通过引导、鼓励等方式让学生尝试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从而让学生在探究答案的过程中,形成地理思维,并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
当然在教学设计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即针对该教学内容的难度,教师应尽量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例如在差异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三组,一组学生研究“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一组学生研究“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一组学生研究“山地的垂直分异”,且每一组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教材的帮助、组内的讨论完成地域分布规律、主导因素、案例分析等任务,进而实现提高学生合作精神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6.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反思 篇六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解读了主体性的基本内涵,而后分析了大学生网络主体的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网络大学生主体性迷失的主要表现,最后提出大学生主体性重构的基本策略。
[论文关键词]网络环境大学生主体性网络主体
一、主体性概念的解读
大学生网络主体性教育,是指学校、家庭、社会借用传统的教育平台和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所实施的旨在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网络主体性的所有教育方式的总合。主体性是指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和价值选择。换句话说,主体性就是指学生在网络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它是教学及其管理活动正常开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动力。据此,大学生网络主体性是指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参与和开展网络实践活动过程中具有的独立性、自主性的地位,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能动地在网络社会中寻求和选择信息,并能创造性地参与网络各项实践活动。主体性的发展和发挥,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活跃地学习并产生个性化体验。学生是否能认真反思自己的主体性、改进主体性的性能并成功发挥主体性,是一种对待教师、管理者、同学和其他因素的态度。
二、大学生网络主体的特点
(一)网络主体的独立性
网络主体的独立性是指,人在网络活动中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对良莠不齐的信息做出各种各样判断和选择的能力,能够支配自己的网络行为。由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人们对网络社会的认识日益理性化,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其主体独立性也得到提升。对于大学生网络主体来说,一方面,相对其他群体,他们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在认识和使用网络上,相对容易一些;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处在形成和发展中,具有多变、好奇的心理,较容易被网络各种现象所同化,从而导致他们在网络社会中独立性不强,主体价值选择能力被弱化,主体的价值选择没有得到真实的展现,在对与错、是与非的判断上出现迷茫。
(二)网络主体的自主性
主体自主性形成的前提就是要有良好的自主意识和相对稳定的独立性。网络主体自主性具有两个主要特征:第一,独立做出判断,并反思这些判断;第二,依据这些独立的、反思的判断将信念与行为整合起来。主体独立性是自主性生成的基础,只有主体具有独立性,才有可能形成自主性。网络学习不仅仅是一种主动行为,而且它更注重网络独立自主精神。网络教育手段是结合内容和表达方式的双重整合平台,如果没有一定的独立性就容易陷入信息的汪洋中而难以自拔。另外,网络也为学习者提供便利条件:一是为大学生创设了自主参与学习的情景,二是网络为大学生构建了有利于自主参与的学习的平台,三是网络学习能不断强化大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行为。因此,要使大学生网络主体较好地驾驭网络,不被网络所同化,就必须具有良好的主体自主性。
(三)网络主体的创造性
创造性是指人必须依靠自己的意识、理性和创造能力来改造外部世界,它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形式。网络有助于学生积极性思考模式的养成。首先,网络学习有利于促进思维的多元化。在网络中,信息间的连接是网状的,即发现某一文本是从其他文本中吸取或据以建构的。它着眼于特定文本与其他文本的联系,每个文本都存在于与其他文本的关系之中。当人们利用网络进行电子超文本阅读时,鼠标就会从一个网页链接到另一个网页,从一个语境变换到另一个语境,这种跳跃式的阅读,能给人们提供广泛吸纳知识的空间,而不是局限于一种文本的范围。由此,它可以锻炼人们从多种角度、多种层面去思考问题,养成多元思维的习惯。这样,能使认知主体广泛吸纳别人的观点,拓展自己认识问题的视野,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消解同一性、冲破旧范式、不断创新的思维品质的形成。其次,多样化的网络学习资源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想象力,开放的网络教学资源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网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各抒己见的平台,使网络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三、网络大学生主体性的迷失
(一)对网络学习的焦虑
传统社会,人们因为得不到信息而感到焦虑;信息时代,人们又因为信息的丰富导致选择上的茫然而焦虑。网络的`开放性和无界性将全球迅速连接成为了“地球村”,各个国家、民族、性别的人群都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而在相对独立的大学校园里,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社会信息传人到校园内,学校的信息也得以通过网络与外界进行交流。大量的信息在给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他们掉进了信息的漩涡中,给他们带来了生理和心理的困惑,本来课本知识的信息量就很大,再加上网络信息的快节奏、刺激性,使得人的整个身心都不堪重负。信息本来是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困惑的,但是过量的信息就像手表定律一样,让人反而在信息的选择上不知所措,对于那些自主性较差的网络大学生更是如此。
网络学习的焦虑还表现在,由于海量的信息资源,使我们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情境,而这些情景与我们在现实中遇到的知识结构完全不同。面对这些陌生的知识,往往使大学生产生焦虑情绪,表现为:怀疑网络学习效果与网络教学质量、对网络教学不适应、对课程呈现方式不适应、对信息化手段处理束手无策,进而缺乏学习动力。网络是无疆的,其信息内容之间的多元与变化使网络信息呈现出多维性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化思想、理念之间的互相碰撞,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的大学生来说,还很难完全理解和接受。这会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处于矛盾、冲突的多元文化中,从而迷失于观念多元的漩涡中而无法自拔。
(二)影响智能的发挥
对知识和信息的过量接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智能的发挥;信息量的快速涌现造成了大学生阅读时的浮躁心理和功利思想,使他们在追求阅读数量的同时,忽视了阅读质量和思考能力的养成。另外,网络是一部装满了人类思想精华的“机械脑”,这种将人类和电脑技术合二为一的集合体,为人类超越自我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使人们清楚看到思维的运转和想象力驰骋的过程。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非传统方式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和信息,进一步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空间。然而,天天在荒芜杂乱的信息海洋中穿梭的大学生,由于受各类信息刺激日渐麻木,使其在网络文化学习中过分追求刺激和新鲜感,更容易满足在网络精神快餐中的享受,而忽略了对文化底蕴的深层次思考,导致知识积累的浅薄和思想的弱化,从而失去对现存事物积极反思和探寻本质的激情。
(三)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化障碍
1 网络交往是一种虚拟的交往,这种交往方式容易让网络学习者陷入虚拟的环境而难以自拔。换句话说,由于虚拟交往没有现实交往的直接压力,人们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无所顾忌,这样进一步弱化了一些本来在现实社会中交往能力较差的学生的交往能力,网络反倒成了其人际关系和谐的主要障碍。这不仅影响了学生自身的发展,也给网络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由于网络交往是借助计算机进行的,具有虚拟化和非人性化特点,所以它容易弱化网络交往中人的主体感,忽略自身行为的后果,降低交往中的责任感,忽视人际交往中应当遵循的基本规范。 2 网络减少了大学生对现实人际交往的需求。网络直接介入交往领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交往场所,但却使传统的具有可视性、亲和感的人际交往大为减少。长期滞留数字化的网络空间,学生面对的只是一台与网络“大机器”相连接的“小机器”,活动在“人一机一人”相对封闭的环境里,这就使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与他人、社会接触的机会,造成人际关系淡化,无法顺利实现现实空间和网络空间中角色的相互转换,形成一种心理错位,导致在现实生活中交往行为失常。而这种行为的多次出现,就会恶化现实人际关系,进一步将学生推到网络环境中。因此,网络的长期使用,对于那些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尚不健全的大学生来说,其结果就是对现实世界中人与事的疏远和冷漠。
3 网络增加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危险性。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为人们提供了逾越社会规范与禁忌的空间,容易导致大学生行为失范,增加了现实交往的风险性、猜疑性和复杂性。网络是一个没有边界、没有主体价值的虚拟空间,各种信息的输出和输入以及信息的可靠性等问题都没有具体监管,这无疑给社会阅历较浅的大学生增添了交往活动的危险性。
四、大学生主体性的重构
(一)加强网络主体意识教育
从人格完善角度来说,主体性是否健全、是否能充分发挥自身功能,是决定一个人智能和情商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一个人提升自身素质的内在动力。对于网络学习者来说,如果没有良好的主体自觉能动性,网络学习过程将不能正常启动和实施;没有良好的自律很难保证可持续性的学习。因此,只有当大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网络实践活动的主体,是网络行动的唯一操作者,并能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时,他们自身的网络对象性活动才能达到自觉和自为。这就要求在向学生传授计算机信息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挖掘隐藏其技术背后的人性内涵,否则易导致网络社会中人的主体性失落,操作电脑者可能成为电脑的奴隶。为此,要改变教育中的“技术主义”,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网络信息技术,还要使其树立网络主体意识,承担主体责任和义务,学会对各种信息进行筛选、整合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保持自己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
(二)培养大学生网上自我教育的能力
自我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必然要求。现代教育已经不是过去那种无选择或很少选择的消极灌输,而是以积极摄取、自主表现为特征的主动接受。互联网信息十分复杂,文化侵蚀严重,色情、暴力、虚假信息大量充斥其间,而网络信息传播的开放性、自主性、多元性更需要大学生有较高的鉴别能力和自控能力。面对教育模式的改变和纷繁复杂的信息选择,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有待提高。一方面,我们要相信现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自我选择、自我判断及自我约束的能力;另一方面,自我教育不是自由教育,教育工作者应积极介入网络,在学生自我教育中发挥积极的引导和指示作用,要通过网络知识教育,培养大学生拥有加工、处理、整合创造信息的能力,使他们建立正确的评判标准,对信息做出正确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不至于在信息的浩瀚海洋中迷失方向。
(三)通过开发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7.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反思 篇七
一、实施课文整体与分段教学的过程
课文教学主要应把握这样一条主线, 即引导学生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逐步深化地理解课文, 使学生一开始接触课文内容就步步深化地去思考问题, 直到对课文全面理解。主要应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整体泛读课文。先把课文作为整体来教, 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文整体内容上。在学完单词后, 要求学生预习 (泛读) 课文, 同时配合有关课文的理解题。泛读并非是一种放任自流的课外阅读, 而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 快速提高理解力和速度的教学。学生在默读中碰到不理解的单词, 不要停下查字典, 可跳过去或根据语境悟出它的含义。要求学生尽可能快地完成 (如果不讲速度, 就不易培养根据语境悟意的能力) , 只要把握住课文的要点即可。在阅读过程中, 还要求学生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以便反馈给老师, 在语言操练时更有针对性。
第二阶段:分段教学。第一阶段的整体阅读课文, 只是要求学生掌握课文的完整信息和基本内容, 对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概念, 还没有对课文达到由表及里的逐步深化理解程度。因此, 在此基础上应进行分段教学, 对其中的细节进行分析、探索。不过分段教学也要贯彻整体教学的原则。在分段讲授课文时, 可分两条线进行:1.The main thread of the text (课文内容的主线) 。2.Useful language (语言知识点) 。目的是为了从整体上理解课文, 保持课文信息的完整性。
第三阶段:整体深化。即掌握巩固整篇课文, 对课文理解的深化阶段。分段教学完成后, 学生已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课文的意思和各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所以, 在巩固课文阶段, 从对课文整体综合思考的角度, 设计一些深层理解的思考题。这些问题在课文中找不到现成答案, 要求学生经过思考,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出来。这样, 可以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课文内容。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及回答, 使学生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进而可仿照课文写读后感或短文。在逐步提高、不断深化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读、听、思、说、写处于积极思维状态, 学习能力得到了发展, 达到了对课文深化理解与掌握的目的。
二、整体阅读、分段教学、整体深化教学法的优点
1. 培养了听说能力, 体现了课堂教学交际化的原则。
此方法虽然是以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为其指导思想, 但是整个过程是以设疑、释疑、进行理解问答为表现形式的。因此, 决不是抓了“阅读”而弃听说于不顾。相反, 它提供了丰富、充实的交际情景, 学生一旦进入角色, 用英语听、用英语想、用英语说, 使课文教学成为教师、教材、学生相互作用的积极过程, 从而培养了听说能力。
2. 体现了整体教学的原则。
由于分两条线进行课文讲授, 既保证了课文内容的完整性, 又不因语言知识点的讲授而把整篇课文分割得支离破碎, 从而影响信息的完整性。
3. 培养了独立分析文章的能力。
文章的题材、体裁不同, 对学生的思想活动提出的要求也不同, 其理解的难易程度也就相应不同。在授课中, 应根据材料适时地指导学生怎样抓住句中关键词领会句子大意;怎样根据故事情节发展或以事件为中心利用标题悟出全文主旨;怎样根据每段中的主题句 (往往是段落中的首句或尾句) , 来确定论说文的段落大意以及根据每段大意去概括全文主题等。这样能有效地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以及独立分析文章的能力。
4. 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由于对课文问题的设计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 练习量大, 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水平的题目, 从而使更多的学生得到练习的机会。当学生一时无法作答时, 教师可做示范, 启发学生思路, 学生会感到原先似乎很难表达的意思其实并不难表达。因而, 提高了灵活运用已有知识与技巧的本领, 积极参与的兴趣更高了。
5. 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
8.浅析地理教学中整体性思维的培养 篇八
【关键词】地理教学 整体性 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137-01
一、整体性思维的概念
整体性思维又称系统思维,指运用综合分析法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不仅独立分析各要素还分析各要素间的联系;不仅关注地理现象形成的本质还关注与之相关的其他要素;然后归纳、总结出整体性的结论。
整体性思维要求以整体、全面性视角把握对象,着眼于事物之间的有机关系,避免思维的片面性。
二、地理教学中培养整体性思维的必要性
1.地理学科的特点
整体性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属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理研究的对象、要素不是孤立的,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地理教育的要求
新课标倡导知识的传播、能力的培养与全面的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观。培养出的人不仅要具备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有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
从认识论角度看,整体性思维的提出,把我们以前教学从某一地理要素、地理现象或某一区域孤立的知识转向了对要素、地理现象之间关系,从“点”的学习转化为整体性“面”的学习。从方法论角度看,整体性思维是学习地理学科的重要方法,从整体上了解、分析、解决地理问题,从宏观上把握知识体系,有助于地理知识体系的构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整体性思维的培养,学生不仅能收获地理基础知识,而且能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地理教育现状与新课标要求的差距
现在的地理教学注重细节知识的教育,而新课标更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思维的锻炼。整体性的知识结构比零碎知识更有意义,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
思维来源于疑惑和思考。疑惑和思考能激发学习欲望,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把零碎的知识按内在联系串起来,从个体到整体,从表象到本质,形成知识体系。
(一)从全局纵观高中阶段地理学科的内容
高中地理课程内容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课程包括了“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等七个模块。教师应发挥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通读高中阶段全部教材,深入研究并融会贯通,绘制思维导图。教师在讲授具体课程前,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从宏观上了解课程的脉络,从全局上認知学习任务,在心中构建学习地图,在构建的过程中,学生的整体性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明确各个模块在学习地图中的位置、作用和重要性及与其他模块的联系。
(二)通过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整体性的知识库
1.打牢基础,形成对基础知识的正确认知
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很零碎,可采用多种方式识记,并形成正确认知。有了基础知识的正确概念,再通过分析、理解和扩展,建立已有知识与新知识间的桥梁,形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正确概念,构建整体性的知识库。
2.纵向延伸,引导学生从表象的认知深入至本质
如分析“全球气候变暖”时,从整体性的分析模式着眼,由“什么是环境问题?”进入到“原因的分析”、“带来的影响”再延伸到“应当采取什么预防措施”,从表象的认知探讨到问题的本质,在层层分析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综合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了整体性知识。
3.利用横向扩展,构建完整知识模块
在讲述“水循环”时,引导学生思考“水的存在形式有哪些”,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得出水循环由地表水的蒸发、空气中水汽输送、大气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环节构成,和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有机结合,形成巨大的水循环。学生在探索中构建了整体的知识模块,感受了大自然的和谐统一。
通过从区域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状况、人口状况等角度分析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共同点和差异点,了解到很多地理现象是整体性的,区域性只是整体性中的差异性。
(三)通过其他学科的知识迁移,完善知识结构的整体性
地理学科不是孤立的,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联系,综合性很强。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来解释地理现象,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整体性思维能力。比如,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用化学式来解释:CaCO3+CO2+H2O=Ca(HCO3) 2。再如,学生通过语文中《敕勒川》的学习,对内蒙古大草原的地理位置、壮美风景有了生动形象的理解。在讲述太阳高度角时,借助数学公式:太阳高度角=90度-(当地的地理纬度和太阳直射点之间差的纬度数),学生很容易地把抽象知识理解了。
四、结束语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思维方法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用统筹的方式协助学生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系统地认识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整体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系统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玄立烨.地理学“综合性运用”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启示.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2月,第35卷2期.
作者简介:
9.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性 篇九
首先要处理好重点训练项目与讲读课文的关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方法的习得、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表达能力的形成,都以讲读课文为主要凭借,它起着范例、引路的作用。诚如叶圣陶先生指出的那样:“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现代教育培养的一代新人,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知识,而且要具备独立探索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知识和能力的发展虽不是同步与成正相关的,但却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如果离开了知识系统,这等于失去了学习新知的基础和阶梯,独立的发展也就变成“无本之木”。只有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成为学习的手段。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结构越是带有规律性,就越有利于语文能力的发展;经过学生主观努力和思维积极加工而获得的语文知识越多,就越有利于语文能力的发展;学生语文的整体认知的水平越高,就越能迅速地将捕捉到的语文知识信息纳入系统,并能保持“待用”状态,随时根据需要来激活检索、提取信息。以重点训练项目为核心分组编写的小学语文教材,正是基于这种基本思想。所以,教师要十分重视讲读课文的教学,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使学生掌握重点训练项目的学习方法。
二要处理好重点训练项目与非重点训练项目的关系。重点训练项目的是动态的、变化的,在这个单元是重点,到下一单元就可能转化为非重点项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考虑到学生已经受过哪些重点项目的训练,特别要注意那些与新的重点项目有密切联系的旧的训练项目,把新旧项目结合起来进行思考与训练,以巩固学过的重点训练项目,并为学习新的重点项目铺路搭桥。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来理解新的重点训练项目,顺利地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六年制第九册第五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详写和略写》,在教学这组课文时就要自觉地联系本册第三单元的《怎样选择材料》这个重点训练项目,要求学生回忆《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篇讲读课文详写的是哪些内容?略写的是哪些内容?为什么?教学讲读课文《狼牙山五壮士》时再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课文是怎样进行“详写与略写”的,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新旧知识有机有效地联系,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稳固的认知结构的系统和推进认知结构的不断发展与充实,以构成重点训练项目训练与所达成的知识链条。
三要处理好重点训练项目与其他语文基本功的关系。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必须以字词句段篇训练为基矗阅读教学训练的内容是训练语言,即训练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能力。理解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而是以此为例,让学生形成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即凭借课文内容,训练语言运用,把原来单纯的理解训练转换成表达训练,让学生把理解的东西,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样,既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又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如《狼牙山五壮士》中的“英雄跳崖”一段,写得比较详细,表现出五壮士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教学这段可先让学生阅读,在理解这段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语言转换,再造人物形象。如启发学生用第四段中“带着......带着......”的句式填空:“五位壮士昂首挺胸,带着,带着,相继从悬崖上往下跳。”这样的练习具有综合效应,既可帮助学生认识五壮士崇高的精神境界,又练习了运用语言,集发展认识、发展思维、发展语言于一身,确有“一石三鸟”之效。
10.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反思 篇十
为此,我采取了讲故事的教学方法。教学片断如下。
……
师:同学们,小i小u小ü想给生字注拼音,可它们的力量太小,需要声母帮忙。你们猜猜,谁给小i帮忙了?
生:……
师:我们今天还学习了两个声母……
生:大Y大W!
师:谁的读音和小i相近啊?
生:大Y!
师:所以小i和大一站在了一起,组成了整体认读音节yi。他们两个在一起时力量可大了!他们不但可以给汉字注拼音,而且可以直接拼读。
……
师:小i有小i帮忙组成了整体认读音节yi。大家猜猜谁给小u帮忙了?
生:大W。
师:为什么?
生:因为大W和小u的读音一样。
师:你真会学习。大W和小u组成了整体认读音节WU。
……
师:小ü看到小i和小u都在朋友的帮忙下成为了整体认读音节,它却还只是一个单韵母,着急的哭了起来,小ü头上的两点就是它流出的眼泪。这时,善良的大Y走了过来,他对小ü说:“小小ü小ü你别哭,擦干眼泪我也愿意和你做朋友。”“小ü说:“真的吗?”大y说“当然是真的了!”小ü一听高兴地赶紧擦干了它的两滴眼泪。这就叫小ü见到y,擦掉眼泪笑嘻嘻。”于是大y和小ü组成了整体认读音节yu。
11.地理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篇十一
一、预习设计的“趣味式”
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每一堂课都收到预期的效果, 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就必须为学生布置精心准备的预习思考题, 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避免听课处于被动地位, 增强听课的针对性, 在布置课前预习方面:
第一, 教师要精习设计预习思考题。预习思考题不要过多, 要有可行性,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开动脑筋, 仔细思考, 认真查阅资料等。到上课时, 就能得出较正确的答案。如初一地理上《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一课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了解一下周围的人是否信仰宗教, 宗教建筑有什么样的特点。这些问题就在学生的身边, 学生有浓厚兴趣, 从而调动学生的热情, 收集的资料, 得到教师的表扬, 也加深了对课本上知识的理解。
第二, 预习要结合有关的旧知识, 引导学生联想旧知识, 总结、归纳或对比, 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学习了新知识。让学生区分比较异同点, 这在地理学习中尤为重要, 因为地理知识很多的地方都有相似性, 但又要区分比较, 这样新旧知识都掌握了, 学起来更有信心。
二、问题与练习设计的“阶梯式”
课标要求, 教学要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因此, 地理课堂必须坚持启发性的教学原则, 采取分层次的教学模式, 杜绝“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 运用“阶梯式”问题设计, 引导每个学生主动的学习课本知识, 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发挥出来。“阶梯式”设计问题是依据教学目标的分层设计而制定出的相对应的具体讲授内容的教学模式。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考虑到学生参差不齐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 把学生分成好、中、差三个层次, 教学中设计同一知识点的难、中、易三类问题, 分别启发、提问不同知识层面的学生解答不同的问题。这样做, 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兴趣, 而且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 让全体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提高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例如, 讲解地理的基本概念, 则要考虑概念的表述、反映的基本原理、地理现象以及基本概念的应用等不同层面的问题。课堂提问时, 做到知己知彼, 让学习程度好的同学回答较难的问题;让学习较困难的同学回答简单的问题。长期坚持下去, 就可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如同上台阶一样, 一级一级的提升能力、增强兴趣。其他像读图析图能力、分析应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都可以如法炮制。这样, 不仅教师教的轻松, 学生学的也轻松。不但能提高了优秀学生的比率, 而且有利于学困生的转化。
在作业布置时, 也可同样采用“阶梯式”分层设计练习题,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 自主选择不同类别的练习题, 即A题练习中有A1, A2, A3难易结合的练习;B题练习中有B1, B2, B3难易结合的练习。在教学评价时, 及时表扬完成任务快、质量好的不同层次的学生, 以此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活动参与的“搭配式”
地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内容丰富, 范围广泛。课标要求:教学中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求, 积极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因此组织地理学习活动, 成为教学过程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
这里所讲的活动“搭配式”是指把参与活动的同学, 按学习能力的程度不同, 相互搭配, 共同组成讨论问题的活动小组, 并由一名各方面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 长期组织活动, 以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
这里的地理活动: (1) 是指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在课堂上, 讨论问题的方法有很多:集体讨论、分组讨论、交叉讨论都可以解决问题;可以通过组织课堂竞赛、想象旅游、激情辩论的方法, 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指课外的地理实践活动。在活动中, 把学习能力程度不同的同学, 相互搭配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潜能, 使他们在活动中, 放下包袱, 畅所欲言, 大胆创造, 突显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学习的成就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地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在“传”“帮”“带”中完成优秀学生的能力提升和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同时, 也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例如, 组织学生进行社区环境调查活动, 就要求学生各种能力的协调配合。活动前, 学生要有充分的知识准备, 明确调查的目的和内容, 制定调查的计划, 确定调查的对象、调查方法和步骤;拟订调查提纲。活动中, 则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与人交流能力和组织能力及完成任务的意志力。活动结束后, 学生要做好统计、分析、总结工作, 提出解决措施, 撰写调查报告并与相关部门联系反馈等一系列工作。这样, 通过活动, 学生相互学习别人的长处, 克服自己的缺点, 同时展示自己的能力, 从而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 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来, 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四、能力展示的“激励式”
“学以致用”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 地理学科就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课标要求:地理教学要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 让每一个学生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 都能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但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参与活动时, 能力的展现会有多有少, 或好或坏, 但无论何种情况, 教师都应从正面激励学生发挥其才能。即评价学习过程, 也评价学习结果, 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魏书生老师就主张让学生在课前喊一喊“我行”“我能”“我能成功”, 从而“喊出一个强大的自我”。这里我们并不是机械地照搬照喊, 而应意识到:在喊声中学生自我意识的改善和自信心的增强。这种自我意识和自信心的改善和增强。无疑是学生积极进取的源泉。因此, 教学中应激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 关注学生的成绩:一条合理的建议、一件教具、一个原理模具、一份调查报告、一份数据统计表格, 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以取得和魏书生老师喊一喊的同样效果。
五、教具制作的“参与式”
地理教学离不开地理教具, 教师在制作教具时, 让学生共同参与, 他们可以理论联系实际, 手脑并用, 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对地理概念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地理技能;另一方面可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动手能力、创新意识, 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特别是在乡土地理的教学中, 让学生参与到教具制作中来, 绘制家乡的地图, 制作家乡发展规划的模版, 并在课堂上展示, 激发学生的兴趣, 活跃课堂的气氛, 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与反思09-22
七年级地理上册整体备课教学设计06-28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08-26
环境意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10-26
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06-25
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09-14
高二地理教学教学反思06-20
地理《必修三》教学反思08-06
地理《河流和湖泊》教学反思11-14
高三第一轮地理教学反思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