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的检讨书(精选5篇)
1.三十年前的检讨书 篇一
三十年前的那场大雨杂文随笔
阿斯塔菲耶夫曾说过:“只要活着,他的记忆就兢兢业业的工作着,不仅记得住个人的大量往事,而且还会记住在生活中交叉路口萍水相逢的人们,他们中间有的已经永远淹没在翻腾的人流漩涡里了,有的却成了始终与你休戚与共、心心相连的人。“
而我的这段记忆是关于大雨的。
大概三十一年前,也就是1987年的一天。已经记不清是初秋还是春夏交替的时刻,只记得还需要穿着秋衣秋裤。天气并不冷,只是有些凉意。
那一年我初二。那一天放学的时候,天下起了瓢泼大雨,很像北京这两天的雨。
平时在一个线路上回家的三个小伙伴——涛,芳和我,只有涛(也可能是芳)带了一把伞。看着不知道何时才会停止倾倒的天水,我们三个决定共用一把伞回家。就像公共汽车停靠车站一样,按照路途的距离,把小伙伴送回家之后,最后的那个人把伞带回家。
涛是个有点内向的女孩,黑黑瘦瘦的.,平时有些不苟言笑;芳则是个有点偏外向的女孩,皮肤很白,脸颊上有两个大酒窝,一笑起来特别好看。我的肤色介于她们两个之间。性格有些互补的我们,经常在一起玩。
就这样,三个到一起就能叽叽喳喳的女孩子出发了。一路上的大雨和阴沉沉的天空,并没有破坏我们的心情,反而因为零距离的接触,和必须紧紧的依偎把三颗正值豆蔻年华的充满活力的心拉得更近了。
“你进来点,你看你的肩膀都湿了。”“
“要知道有这么一天,我应该再瘦点了。”
“你被淋到了,过来点!“
这些应该是我们当时应该说过的话吧。
雨依然下着,伞本来很大,却又很小。但伞下的世界很大,也很快乐。
芳第一个到站了。
“公共汽车”上的空间一下子宽松了。
我和涛依然勾肩搭背、亲密无间地向家的方向走去。
涛也到站了。而我,是最后要把车停到车库里的那个人。
最后到家的我,衣服已经都湿透了。好在妈妈已经提前烧了热热的火炕,我换了一身干爽的衣服,一下子躺在了散发着巨大热量的火炕上,拉过了一床被子盖好。妈妈给我熬了红糖姜水。我无法一饮而尽,慢慢地吞咽着——那姜水所到之处,一股热流欢快地流动着,进入了我的胃。
在红糖水和火炕的里应外合下,听着窗外仍然勤奋的“刷刷“声,我的心情却满足到了极点,温暖到了极点,也惬意到了极点。
这段时间,北京的雨出奇的多。每天早上起来,看着外面的大雨,记忆的指针就会自动停留在那一天——我和涛、芳三个人一起打着一把伞回家的日子。
我记得涛和芳当年的模样。只是,初中毕业以后我见到芳的次数寥寥,却再也没见过涛,至今也联系不上她。我不知道,某一天在人潮人海中,偶遇的我们还能否一眼认出三十年前、拥有青葱岁月的小伙伴。
“只要活着,我的记忆就兢兢业业地工作着。不论你们现在哪里,身在何处,都曾经是和我休戚与共,心心相连的人。”
2.三十年前的“东欧告诫” 篇二
最近,突然想起30年前来中国访问过的两个人,布鲁斯和锡克。为什么呢?等我说到最后,大家自然就明白了。
30年前的国家困惑
话说1979年,中国已决定搞经济改革,可是怎么改,到底应走哪条路,有没有可以借鉴的模式,都是一些困扰人的问题。欧美和日本经济模式不可全学,因为体制不同;苏联当然也不能学,因为已经学过了却被证明是错的。惟一可以学的,似乎就是同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东欧模式。从1960年代开始,东欧各国开始进行各自的经济试验,形成了所谓的“匈牙利模式”、“南斯拉夫模式”、“罗马尼亚模式”以及“捷克模式”等等。
从1979年年底起,中国先后请来了两位重量级的东欧经济学家,他们是波兰的弗•布鲁斯和捷克的奥塔•锡克。
为什么是他俩?
1921年出生的布鲁斯,曾任波兰计划委员会经济调查司司长,参与起草了1956年波兰经济改革方案,是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关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集权和分权模式理论,被称为布鲁斯模式。按吴敬琏的看法,东欧各国的经济改革模式其实都是布鲁斯模式的变型。来中国之前的1972年,布鲁斯已因呼吁民主改革而被放逐,被迫逃亡英国,担任牛津大学的客座教授。
据记载,1979年的最后一天,社科院经济所四楼会议室挤满了人,布鲁斯在这里宣讲东欧经济改革的经验及其对中国改革的意义。会前,中国学者赵人伟和吴敬琏共同拟定了一份写得满满的问题清单,用铅字油印出来,提交给布鲁斯。这张清单上的问题几乎就是全部中国经济学家心中的困惑所在。
奥塔•锡克是一个比布鲁斯更“敏感”、也名气更大的人,他曾任捷克斯洛伐克主管经济改革的副总理,被称作捷克经济改革之父。1968年,捷共中央第一书记杜布切克发起了“布拉格之春”改革,提出要创立“具有人道面貌的社会主义模式”,“再也不允许用党的机构代替国家机构、经济领导机构和社会组织”;要保证集会、结社、迁徙、言论和新闻自由,取消书报检查制度;实行社会主义的多元化政治体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这个改革纲领中的经济部分便由锡克主导。这场改革被苏联认为有脱离社会主义阵营之嫌疑,便于该年的8月20日悍然出动军队进入布拉格,逮捕杜布切克,这便是轰动世界的“布拉格之春事件”。在西方学界,它被认定为冷战和苏联集团解体的转折点。锡克当时正在南斯拉夫访问,因而幸免于难,随后流亡瑞士,在当地的圣•加伦经济社会大学任教。
30年的震撼,30年后的启迪
布鲁斯和锡克的讲学,给中国学者带来很大的震动。他们原本以为改革就是一种政策的调整,而布鲁斯和锡克却告诉他们:经济改革不是个别政策上的改变,而是从一个系统变到另一个系统,东欧改革的经验教训已经表明:一揽子改革优于单项改革,而成功的改革必须要有一个宽松的经济环境,否则很容易在中途发生经济波动。
更重要的是,他们再三告诫中国的同行们:“经济体制改革要以政治体制改革为条件,必须从制度上采取措施,才能保证不再回到旧轨道上去。归根结底,改革是政治和社会问题。”
布鲁斯和锡克分别去世于2007年和2004年,他们可以说是亲眼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崛起。不过,时至今天,他们所给予的告诫却似乎越来越显得清晰。
(本文作者系蓝狮子图书出版人、财经作家)
3.三十年前的检讨书 篇三
教材分析:
俗话说“男儿膝下有黄金”,这句话不是说男的就不能下跪,而是说一个男人最重要的是要有尊严。“膝下”在这里是一个指代词,指下跪,但是引申义为“屈服”。古人对于下跪这个礼节是非常在意的,尤其是有骨气的男儿,是不能轻易给人行此大礼的。这句话的本意是男儿下跪就和黄金一样珍贵,所以不会随便向人下跪。这节课就让学生感受一下德国总统的下跪行为带给世界的震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新闻的特点和倒金字塔式的新闻结构。过程与方法:
学习消息客观真实反映事件的写作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审视历史、反思历史,接受和借鉴历史经验,提高自身的能力。学情分析:
学生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意识,教师在教学时注意引导,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如何面向未来反思战争建设美好明天”的讨论培养反战情感提高反思能力是学习重点。消息文体特点和写作方法是学习重点与难点。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个人为自己的同胞、为自己的民族所犯下的罪行而下跪谢罪的时候,这个人需要的不只是勇气,更需要人性的升华,我们称它为“勃兰特精神”。勃兰特在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谢罪,被誉为“欧洲约一千年来最强烈的谢罪表现”,这一跪,淡化了饱受纳粹蹂躏的波兰人民沉积在心底里的愤怒,他们被勃兰特的举动感动得热泪盈眶。下面,就让我们随着记者来见证这一历史时刻吧!(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给加点字注音。萧瑟(sè)拾级(shè)凝重(nínɡ)...(2)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拾级:逐步登阶。
无言以对:指完全没有充分的理由和语言来反驳。凝重:庄重,认真严肃。2.作者简介
谭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划分结构,把握段意。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1),导语部分,德国总理格哈德·施罗德来到波兰首都华沙市内的二战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献花。第二部分(2~4),主体部分,回忆勃兰特下跪的过程和下跪的意义,施罗德为勃兰特纪念碑揭幕。
第三部分(5),结束语,呼应文题,引发读者思考。(二)文本探究
2.这则消息中的景物描写“萧瑟的冬日”“古老的城区”“同样的路线”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这是自然环境描写。有两方面的作用:
(1)“萧瑟的冬日”“古老的城区”“同样的路线”,渲染了庄严肃穆的氛围。(2)突出了施罗德此时的诚意。
3.你如何看待勃兰特出访时的下跪行为? 【交流点拨】勃兰特出访波兰时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双膝跪地谢罪,表明德国当今的领导者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行为表示忏悔;也表达了他们能勇敢地承担起历史的责任,以及与世界各国人民永远和平相处的决心。
(三)语言探究
4.这则特写是如何做到取材精当,客观真实的?
【交流点拨】这则特写,叙述的事件前后达30多年,注重体现新闻客观性的原则。作者在叙述中主要通过勃兰特自己的话语,叙述了其下跪行为的原因和下跪行为的影响,取材精当,语言精练,真实地反映了勃兰特的内心世界。
四、走进主旨
这则新闻特写通过对施罗德为勃兰特纪念碑揭幕的叙述,叙述了德国总理勃兰特下跪于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的客观事实,揭示出一个政治领袖对于战争责任和历史罪过的认识,肯定其过人的政治勇气、历史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同时启示人们世界的潮流是走向和平,战争是逆历史而动的潮流,是不得人心的。
五、拓展延伸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上云乐》诗中写西方的老胡文康感激陛下的恩德,不远万里来到长安朝拜,其中有“跪双膝,立两肘。散花指天举素手。拜龙颜,献圣寿”的诗句,你觉得这几句应如何理解?(用自己的话说)
【交流】示例:朝拜陛下时,都双膝跪地,前臂举起,素手指天如散花状,给陛下祝寿。
六、教师小结,布置作业。教学反思:
4.三十八年前的西沙之战 篇四
20世纪50年代,南越政权在美国的支持下占领了西沙的永乐群岛,而中国则在永兴岛驻军。双方从此在西沙海域武装对峙了十几年。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美国加快了从南越撤军的步伐,为了把美国佬拖住,南越政权对西沙这个战略要冲蠢蠢欲动。
1973年9月,南越将南沙群岛的南威、太平等十多个岛屿划入南越版图。南越还偷偷地把中国在南沙群岛几座岛屿上的主权碑换掉。到了1974年1月,南越进一步向中国西沙群岛扩张军力。
1974年1月11日,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谴责南越侵犯中国领土,重申中国对南沙、西沙、中沙和东沙各群岛拥有领土主权,4天后,南越派出驱逐舰挑衅在甘泉岛作业的渔民,并炮击甘泉岛。1月17日、18日,南越派往永乐群岛的军舰达4艘,强占金银、甘泉两岛,正式挑起了这场西沙之战。
正处于“文革”泥沼中的中国,海军建设遭到破坏。当时由叶剑英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1月17日,叶剑英向总参谋部发出指示:“西沙斗争开始了,立即组织班子,加强值班,注意掌握情况,准备打仗。”1月18日,周恩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议中央军委以叶剑英牵头,有王洪文、张春桥、邓小平、陈锡联参加的五人小组,讨论处理军委的大事及紧急作战事项。
“海上拼刺刀”
中国海军派出两艘扫雷艇(396,389号)、两艘猎潜艇(271,274号)组成的编队前往出事地点,任务是护鱼巡逻兼向驻岛军民输送补给。当时在西沙海域,中方只有402、407两艘鱼轮(上有民兵)。南越方面则派出4艘大型舰艇前往出事海域。这些南越舰艇总重六千多吨,火炮五十多门,且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电子自动火控系统;而中方的舰艇加起来才一千七百多吨,火炮16门。
真正短兵相接的战斗,发生在1月19日凌晨。南越舰队指挥官接到了其总统可以对中国船舰开火的授权。南越军舰率先开炮,一排炮弹打过来,我军的几名战士倒在血泊中,396号舰的指挥台柱、左舷栏杆及扫雷器均遭到损坏。之后,南越军舰竟直驶向琛航、广金两岛,继而放下4只橡皮艇,送四十余名南越官兵登陆。驻守广金岛的中国民兵虽然是第一次与南越正规军交手,但当他们奋起还击时,使入侵者被迫撤退。登岛行动受挫后,南越海军决定改变战术,试图在海战中讨回便宜。4艘越海军舰占据了有利的外线阵位之后,向中国海军编队的4艘舰艇开炮轰击。
当时的中国海军,尽管装备和作战准备不如越军,其勇敢和士气却是一流。根据敌我双方的装备情况和战场态势,编队指挥所果断命令采用近战手段与敌厮杀。中国海军舰艇与南越海军舰艇船舷相接,令其饱尝了一番射速极快的小口径火炮的弹雨。
仅短短13分钟,南越海军的阵脚完全被打乱了。我方271、274两艘猎潜艇集中火力攻击南越海军的指挥舰,南越的指挥舰见势不妙,拖着滚滚浓烟急忙逃跑。
值得一提的是389舰为中国海军50年代的老舰,经过一番殊死激战,该舰当时的指挥台已被敌炮火打坏,人员伤亡很大。但全舰官兵同仇敌忾,以压倒一切的大无畏气概,直向敌舰逼驶而去。在离敌舰只有十几米之际,水兵们端起机枪、冲锋枪对准其舰上的各战位即是一阵横扫,同时又投上去一连串的手榴弹……
好一场恶仗,好一番“海上拼刺刀”!南越军舰从未见过这种阵势,慌乱中无心恋战,丢下一艘破损严重的战舰,朝外海落荒而去。逃敌曾向美国军舰求援,美国海军没敢明目张胆插手。
这时,中国海军南海舰队猎潜艇第74大队的281、282艇及时赶到,为中方及时送来了生力军。这两艘艇为了早一点到达指定地点,在18日夜间冒着狂风大浪,以高于舰艇设计最高限的速度急驶,它们的抵达使西沙海战的胜利天平倒向中方。
西沙一战影响深远
19日下午,军委六人小组研究,决心乘胜收复被南越西贡当局侵占的甘泉、珊瑚、金银三岛,经报告毛泽东、周恩来批准,叶剑英向前线部队发出了收复三岛的命令。1月20日,中国海军新锐到达西沙,在舰炮火力支援下,一举攻克自1956年起就被南越海军占领的3个岛屿,俘敌48名,包括1名美军联络官在内。南越派出搭载了一个陆战营的“麒麟”号军舰,试图前来增援,但面对中国海军后续的增援,探头探脑左顾右盼一阵,还是缩了回去。
在西沙之战紧张进行的过程中,人民海军东海舰队的一个编队从福建赶赴西沙参战,穿过台湾海峡直奔永兴岛。那时,两岸仍处在国、共两家的军事对峙中,这个编队穿越海峡的航行无疑十分敏感。据说,台湾有关方面获悉了这一情报,十万火急向蒋介石汇报,请示要不要出动战舰拦击。据说,蒋介石沉思了片刻,喃喃了一句:“西沙战事紧啦。”他轻轻一摆手,那是一个不许惊扰人民海军编队通过台湾海峡的重要决定。
西沙之战,尽管中方开战之初派出的兵力十分薄弱,但参战的中国海军官兵英勇战斗,战术运用也十分成功,终于取得了胜利。考虑到双方力量对比的悬殊,这样的战果在世界海军史上也是罕见的。
这场海战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对中国在南中国海的战略势态却影响深远,堪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战争之一。
(责编:孙展)
5.三十年前的检讨书 篇五
关键词:莫言 《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 文学价值
引言
莫言先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文学界对莫言先生的作品的评论已经好评如潮,但是有关于《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这一中篇小说的评论却少之又少,由于没有联系当时中国民间文化的发展水平,忽视了那一时期中国人追求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该小说以一位民间奇人为着笔点,描绘了一幅幅生动活泼、精彩异常的乡村比赛场景。小说的中心思想是想表达物质文明极度贫乏的那一時期,人们追求锻炼活动,丰富精神生活,展现了中国人民对生命的热爱,展现了中国人民生命力的极其旺盛,展现中国拥有悠久历史、生命力旺盛的民间文化。
一、《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滑稽的文学展现手法
(一)打破文学常规
莫言先生在这篇《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的作品里满是插科打诨的语句,啼笑皆非的举动,莫名的笑点,使得全文充斥着诙谐的因素。这样的作品,无论是在已经开放了的当代文坛还是在那个更为保守的80年代都显得那么特别与罕有,而特别和罕有又显得作品是那么珍贵。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文人的作品都是在粉饰苦难,将复杂的生活疾苦简单地处理发表在文章中。但莫言先生并没有被这样的教条困住手脚,他大笔一挥便冲出牢笼,从最质朴的乡土间启程,从个性出发的独特视角,有了这一独特的锲入点,作者便能轻易地从规范化的文学理论和创作成规中挣脱出来,创造了自己想要的文字王国。
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里,文人墨客们始终都饱含另一种写作的情感,这便是对于痛苦与劫难的渲染,尤其是到了近现代以后,国家与民族经历的苦难在文人墨客的作品里更是成为宣泄的背景。而由于这样的习惯,历朝历代的文人骚客们在每个时代里所泣血而成的大作、字字珠玑的诗赋、断断续续的随笔,大多只是反映了每个作者自身单纯的痛苦,这种流于自身的苦楚往往只是属于个别的小众的,是属于那个狭小的文学的圈子,与平民百姓无关。而关乎他们所表达的苦难应该怎样解决,应该如何收场,文人墨客们往往到最后都是顾左右而言其他,从未给出一个系统的答案。
本来那一时期中国物质文明就十分匮乏,小说表现得如果过于常规将会是凄凉的景象,但是莫言先生大胆地通过滑稽描写的艺术手法,巧妙地掩饰了贫苦带来的凄凉氛围,通过滑稽描写的艺术手法,小说中的景象都显示出不一样的面貌,莫言先生通过这一手法,巧妙地将民间生活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尽显大家风范,反映了人生这一主题。任何文学作品都应该不仅仅是为了表现崇高,而更应该是为了表现更贴近真实的复杂的人生面貌。滑稽的描写和幽默的语调不是为了哗众取宠,也并不代表忽视那段时期人们生活时的那份艰难。人生是一场苦旅,一场劫难。
(二)小说对民间文化的歌颂
本文的通篇写作都运用滑稽的手法使得《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具有强烈的对比性,那种戏谑与悲情的明暗对比,使人有先喜后悲的凄婉感,比如在文章中对运动场景的描绘,就用了不一样的写作手法,让人过目难忘。滑稽的描写手法将贫苦生活中的中国人民的不懈奋斗的品质巧妙表达出来,表现更加具有感染力,将中国民间文化的奋发向上、生生不息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精彩描写展现了民间文化发展的勃勃生机,体现了中国农村基层文化的良好发展势头,展现了中国民间生命和民间文化发展的韧性。滑稽的手法让草根文化显得诙谐,但是却又从中引发人们的深思:中国传统民间文化是不朽的传奇,莫言先生通过精彩的描写对永垂不朽的民间文化进行完美的歌颂。
正如上文所说,人生就是一场苦旅,在这场充满劫难的远足中,遭遇越多的痛苦便磨练越坚强的意志,就越激发无限的生机。尼采常常把生命的存在比作是人一切活动的最高准则,而这一点与本文以生存为根本的乡土文化正是一种无言的契合。莫言先生笔下的这位体育奇才,在这样的际遇里只能与体育为伴,以大自然的灵动为生命最后的皈依,正是这种雄强的生命精神的折射。
二、《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中的草根民间文化
(一)民间文化与人性
小说开篇便是一句:“此文为纪念一个被埋没的天才而作。”而这个被埋没的天才便是文章的主人公朱总人——一名远在乡村小学的代课教师。他的遭遇极具时代特色:因为走路总是先迈右腿便被荒谬地错划为右派。他背驼十分严重,他的学生也说:“一个人变成这样的罗锅腰子还不如死了好。”但是主人公却格外开朗地面对,在他看来,这个驼背不过是人与野兽的一个重要区别之一。人与其他生物最大的不同在于,人可以通过主观能动性去锻炼身体,以此来延长生命时间,这便是全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长在草根中的优秀民间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小说对主人公的天赋做了许多描写,并对主人公的成绩做了渲染,通过铺垫、渲染等手法,表达了主人公虽然身体条件、生活条件都极度贫乏,但是仍然能够坚持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莫言先生通过这些描写,将中国民间文化的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国民间文化发展历史悠久,与整篇小说反映的主题统一背景——草根。中国的民间文化是通过草根培养和推动的,经过草根文化的培养和推动,形成了先天环境和文化,但是极富中国民间内涵的中国民间草根文化,反映了中国农村人民不因物质生活的贫乏而颓废,反而通过努力奋斗,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民间草根文化,展现中华民族拼搏向上的美德。作者通过人物特征在运动方面的表现,展现了中国民间文化不屈的意志,尤其是预先划定一个有生理缺陷的主人公,这样的身体残缺的人却最终获得了人们的尊敬,赢得尊严,通过精神与肉体的对比突出生命的强力,以及民间文化的积极作用,反映了中国民间文化博大精深。
(二)丰富的民间文化
小说全文最突出表现民间文化的丰富多彩,表达了民间文化个体生命力的自强不息的意志,描述了乡间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艰难的农村生活中挺拔地成长,并在艰苦的生活中培养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展现了中国乡土文化个体都具有的优秀人格品质。也正是这些普通人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所表现的最质朴的情绪才能在不经意间显出生命的冲力,这是一种从苦难的生存状态中表现出来的韧性、乐观的民族文化精神。
汉学家史华兹对中国的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有独特的认识,史先生认为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有共同的渊源,但是后来已经发生了根本上的分离,通过分离,民间文化得到了自由的发展。民间文化成为了一套有别于精英文化的体系,拥有了自己的准则和生活标准,民间文化开始与精英文化逐步分离,成为两个同根但是发展方向不同的两种社会文化,两者虽然相对分离,但是仍然在一些方面有着联系,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莫言在《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这篇小说中,主要描写的就是以描写民间生命在物质文明贫乏的旧中国寻求通过锻炼勃发向上为主的,表现了贫苦农村人民的体育锻炼意识,莫言通过作品表达了中国民间文化发展的部分,展现了贫困时期的中国人的生命的韧性,这一小说在现代社会文化发展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民间文化的宣扬和民间文化的弘扬具有促进作用。
结语
莫言先生《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这篇小说是反映中国民间文化和民间生命发展的佳作,而这篇作品在早期就已经完成,更是对当代物质文学作品的极度匮乏进行了极大的讽刺,莫言通过《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强调了运动对于每个人生的重要性。语
参考文献
[1]庞守英.新时期文学的精神走向[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三十年前的检讨书】推荐阅读:
35年前的理想-杂文随笔08-19
读《十六年前的回忆》有感500字08-22
年前党员07-26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一等奖08-27
2009年前半年工作总结07-27
宿管部学生会年前总结08-05
三十的作文10-26
三十年的变化作文07-13
三十而立的精美句子09-09
美好的大年三十作文300字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