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的体积》的教学反思

2024-10-07

《圆锥的体积》的教学反思(共14篇)

1.《圆锥的体积》的教学反思 篇一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六年级(2)班

孙智

《圆锥的体积》一课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体积的基础上进行的。多年的教学,让我学习和累计了很多的教学经验。教学时我先生活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让学生大胆的猜想圆锥的体积公式,然后通过实验操作来发现圆锥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并能运用这个关系计算圆锥的体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一、让学生经历发现、提问、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新课一开始,我就利用教师出示一堆煤,师:将这堆煤倒在地上,会变成什么形状情境导入,教师再演示削铅笔:把一支圆柱形铅笔的笔头刨成圆锥形,让学生观察,猜测圆锥的体积和什么有关,由于课件很形象直观,学生很快联系到了圆柱的体积,而且很容易想到应该是几分之几的关系。在猜想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更明确了学习的目标。教师从展示实物图形到空间图形,采用对比的方法,不断加深学生对形体的认识。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让孩子亲历教学的验证过程,从实验中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推出圆锥的体积公式。这样,就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对圆锥的体积建立了鲜明的印象之后,就应用公式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起到巩固深化知识点的作用。

二、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在实验前让学生先猜想,再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演示、交流得出结论,亲自去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既调动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通过他们的实际操作自己得到结论促进了小组的合作意识。符合数学来源于实践的认知。充分发挥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并完成实验结论。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懂得圆锥体和圆柱体之间的关系。在感知事物,获取感性知识中,操作与思维紧密结合,加深对圆锥及体积的认识

1、情感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发展主要包括学生对数学、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自信心和意志力,学习数学的态度与学习习惯。本节课的教学,摆脱了传统“灌”的教学,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学生在发现中激起兴趣,从探索中寻找快乐,然后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性的学习过程,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增进了对数学的情感。学习变成了一个赏心悦目的活动。

2、思想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材中,含有大量思想教育因素,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良好素材。教师在教学数学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发挥教材本身思想教育功能,不失时机地、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教育活动是儿童认识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改提倡学生的自主活动,把数学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亲自实践,大胆探索。

三、多层次设计练习题 练习设计从基本题入手,过渡到情境题,发展到综合解决实际问题,这个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设计从基本题入手,过渡到情境题,发展到综合解决实际问题,这个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后感觉到遗憾的是,由于教具准备不足的关系,学生参与以小组合作学习的面小,小组合作分工不太合理,使每个学生不是全身心投入到探究实验中去。这样少部份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不高,有点被动、遗憾进行学习,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的学习虽然是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但合作意识还需加强,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试验的默契还需加强。

《圆锥的体积》教学说课稿

六年级(2)班

孙智

一、教材说明:《圆锥的体积》一课的教学,是在掌握了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体积的基础上进行的。多年的教学,让我学习和累计了很多的教学经验。教学时我先生活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让学生大胆的猜想圆锥的体积公式,然后通过实验操作来发现圆锥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并能运用这个关系计算圆锥的体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二、三维目标解析:

教学目标是:

1、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与小组协作的能力。

目标解析:

1、情感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发展主要包括学生对数学、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自信心和意志力,学习数学的态度与学习习惯。本节课的教学,摆脱了传统“灌”的教学,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学生在发现中激起兴趣,从探索中寻找快乐,然后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性的学习过程,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增进了对数学的情感。学习变成了一个赏心悦目的活动。

2、思想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材中,含有大量思想教育因素,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良好素材。教师在教学数学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发挥教材本身思想教育功能,不失时机地、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教育活动是儿童认识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改提倡学生的自主活动,把数学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亲自实践,大胆探索。

3、通过练习,形成技能。

三、教法设计:

1、让学生经历发现、提问、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复习有关圆柱体积知识后,教师出示一堆煤:将这堆煤倒在地上,会变成什么形状情境导入。教师再演示削铅笔:把一支圆柱形铅笔的笔头刨成圆锥形,让学生观察,猜测圆锥的体积和什么有关,由于课件很形象直观,学生很快联系到了圆柱的体积,而且很容易想到应该是几分之几的关系。教师从展示实物图形到空间图形,采用对比的方法,不断加深学生对形体的认识。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让孩子亲历教学的验证过程,从实验中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推出圆锥的体积公式。这样,就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对圆锥的体积建立了鲜明的印象之后,就应用公式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起到巩固深化知识点的作用。

2、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在实验前让学生先猜想,再通过小组合作演示实验、交流得出结论,亲自去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既调动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通过他们的实际操作自己得到结论促进了小组的合作意识。符合数学来源于实践的认知。

3、多层次设计练习题

练习设计从基本题入手,过渡到情境题,发展到综合解决实际问题,这个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学法指导:

1、让学生通过猜想、观察、动手操作与讨论,得出结论。

2、观察对比、归纳总结出圆锥体积公式,并能复述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运用所学新知识解决遇到的新问题,加强记忆,提高理解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五、教学设计说明:

1、复习完成一组有关圆柱体积的计算;

2、提出问题。

3、就提出的问题,通过猜想、观察、动手操作、对比、归纳总结,得出圆锥体积公式。会用语言表述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4、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形成能力。

2.《圆锥的体积》的教学反思 篇二

然而, 在实际教学实践中, 探究学习往往出现浅尝辄止, 一曝十寒;或是有名无实, 走走过场;或是偏废结果, 有始无终等现象。这些情况的发生与教师本身无不存在关系, 那么, 怎样的教师行为才能实现探究学习的有效目标呢?笔者结合几则教学案例, 谈谈基于教师层面对小学数学探究活动有效性的有关思考。

一、教师不应越俎代庖, 牵引学生的探究过程

在一些主题定位于“探究学习”的课堂上, 往往会见到这样的场景:教师为了完成预案上的教学任务, 从一开始就不停地给学生提醒或暗示, 意在指引学生顺利地走完“探究之旅”。同时学生也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想法, 沿着教师既定的思路走。这样流于形式的探究, 已经失去了固有之义。

【案例1】“圆锥的体积”教学片段

师:圆锥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

生:与它的底面积有关。

生:与它的高有关。

(师出示一组图片, 生观察、验证猜想)

师 (小结) :圆锥的体积与底面积和高有关。

(师出示一组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

师:观察一下, 它们有怎样的关系?

生:它们的底面积相等, 高也相等。

(师用实物验证:等底等高)

师:猜一猜, 这里的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有怎样的关系?

生: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师:还有其他想法吗?

生:可能是。

师:请各小组利用一组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和圆锥形容器, 通过实验来验证你们的猜想。

生动手实验, 填写表格 (见下表) :

学生汇报操作过程以及实验中的发现:圆锥的体积是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师 (出示一组不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 :这里的圆锥体积还是圆柱体积的吗?

生:好像不是。

师:请你们利用不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和圆锥形容器, 再做一次实验。 (生再次做实验, 完成表格)

生汇报实验结果, 进而强化这一公式中的“等底等高”条件。

[分析思考]

教者原设想通过实验操作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促进学生多种思维能力的协调发展, 而且, 实验操作符合学生“爱动”的特点, 比单纯看书、听讲更有利于知识的内化。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这节课上, 学生兴趣低落, 学习状态不佳。

虽然学生一直处于活动之中, 但这种实验操作是在教师的控制下进行的, 学生只是被动地操作、验证。教师为了得出圆锥体积公式, 让学生机械地进行对课本内容的模拟, 而教师关注更多的是操作结果,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压缩了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在这种实验操作中, 学生也许理解了数学知识, 却没有获得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自主探索应该着眼于让学生思考和寻找探索主题与自己已有知识体验之间的关联, 这样探索才有比较清晰的思路, 如果教师越俎代庖, 直接给出一种假设, 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 而不再进行进一步的领悟与反思, 学生对于这一结论的前提条件缺乏反思体验, 不能真正意义上理解。

二、教师应巧妙引导, 还学生真正自主的探究

任何探究活动都应该是外显活动和内隐活动的统一, 是操作活动和思维活动的统一, 它的价值就是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 实现三位一体的发展目标。

【案例2】“圆锥的体积”教学片段

揭示学习课题后, 让学生自由地说说用什么方法能求出圆锥的体积。学生想出的方法有:变形成圆柱、长方体, 放入水中求上涨的水的体积, 把空圆锥装满水倒入量杯或量筒, 等等。

师:这些方法都很好, 都是把圆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今天, 我们共同探究一种更为一般的计算圆锥体积的方法。你愿意选择哪一种立体图形来作为研究的工具?

生:圆柱体。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它和圆锥的共同点很多, 都有一个曲面, 而且底面都是圆形。

生:我猜想它们的体积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师:请各小组从实验器材 (两只圆柱形和两只圆锥形的容器) 中选一只圆柱和圆锥, 通过做实验来验证你们的猜想。 (生动手实验, 记录下各自的发现并汇报操作过程, 说实验中的发现)

生:我们用空圆柱装满米后倒入空圆锥, 三次倒完, 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生:我们是用空圆锥装满米后倒入空圆柱, 三次正好倒满, 说明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

生:我们的发现和第二组一样。但是, 我们只倒了一次, 量了一下, 发现圆柱的高度正好是圆锥高的, 也可以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

生:我们不同意他们的观点。我们发现, 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

生:我们这一组实验结果是: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

生:……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 把结论分成两大类: (1) 圆锥体积是圆柱的; (2) 圆锥体积不是圆柱的。

师:请小组相互间交流一下, 找找结论不一样的原因。

持有两种不同观点的实验小组互换实验器材, 进行实验操作。

生再次汇报交流, 经过辨析, 得出结论: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 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如果不等底不等高, 圆锥的体积有可能不是圆柱的。

【反思】

以上教学过程, 学生表现得积极主动, 课堂上时时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和案例 (1) 中的活动相比, 虽同样经历了“猜想———验证———解释”的知识建构过程, 但可以看出, 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 实验方法是多样的, 材料选择是自由的, 所以操作探究是主动的, 合作交流是投入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对此, 我们绝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认为, 只要有实验操作就能实现属于学生自己的自主探究。也就是说, 自主探索的过程仅有实验操作是不够的。

结合“圆锥的体积”前后两个教学案例的对比分析, 笔者以为:

1. 探究活动的深入需要教师适时激发学生的动机。

在案例 (1) 中, 学生之所以没有兴趣, 正是由于缺少内在的实验动机。而在案例 (2) 中, 教师先通过发散性的问题, 让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自由地想出求圆锥体积的方法, 再加以巧妙引导, 使学生自然想到选择“圆柱”作为研究工具。由此看出, 我们不但要使学生能够进行某种目的和意义的实验操作, 还要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操作, 这样才真正体现出实验操作的价值。

2. 在探究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 不能让学生局限于一个狭窄的空间。

案例 (2) 中, 学生自由选择材料, 记录自己的发现, 所以, 在汇报交流时, 才有不同实验方法的交流互补 (实质上是思维方法的互补) , 才有对不同实验结果的争辩与质疑。这样, 真正“为学生提供了启发性的讨论模式”。

3.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实验操作得出的结论进行反思, 这是实验探究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现在不少探究课, 学生确实很认真地展示问题、合作探究, 但他们只有感性体验的积累, 而缺失理性的思考。在案例 (2) 中, 学生因为选择的材料不同, 得出了大相径庭的结论, 引发了激烈的矛盾冲突, 由此激起了自觉的反思, 进而激发了下一轮实验探究活动的内在动机。更多情况下、探究中, 需要对方案进行调整、重组;活动后, 需要对结果进行审视、剖析, 这些都缺少不了理性的思考。

3.《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估测—操作探索,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体验特殊形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3. 在对圆柱圆锥学具的实践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探索性活动以及推导圆锥体积公式过程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发展推理能力与空间观念。

4. 完成探究任务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乐学及探究精神。

【教学准备】若干组大小不同的等底等高圆锥形,米若干,实验报告单;实体圆锥,带刻度的量杯;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孕伏

师: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推导时用了什么方法?

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它与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什么关系?

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摇?摇?摇 V■=SH

【设计意图】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因此,先复习圆柱的体积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及推导方法,抓住所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转化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为学习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作了内容和探究方法的铺垫。

二、自主学习,构建新知

(一)故事情景,引发猜想

故事呈现:雇工为地主辛辛苦苦干了一年的活,年终时地主给雇工发工资,地主让雇工选1块圆柱形的银锭或者2块圆锥形的银锭(实心,等底等高),而且不能用称重量的办法选择。对此雇工犹豫不决,聪明的同学们你能帮助这位雇工选择自己的劳动报酬吗?

学生回答自己的猜想,选圆柱形的学生,他们的依据是估测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的2倍到4倍之间。

师:如果我们想知道准确的结果应该怎么办?

师:对于圆锥体积的计算,你们有什么设想吗?

学生会提出排水法,或是受三角形面积、圆柱体积公式推导的启发提出研究与圆柱体积之间关系等一些方法。

师板书:圆锥的体积计算。

教师介绍并演示排水法测量圆锥体积的方法,但由于排水法的特殊性并不适用于大多数的圆锥体积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圆锥形与圆柱形银锭的选择,引发探知圆锥体积的需求,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在对比中对圆锥的体积进行估测,并猜想通过排水、转化等方法探知圆锥体积计算方法。

(二)实验探索,发现规律

1. 小组实验。

(1)学生分组操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其中2个小组的实验材料:米,圆柱形和圆锥形容器各一个(等底等高);其他小组的实验材料:米,圆柱形和圆锥形容器各一个(不等底不等高,原等底等高的实验材料故意打乱),体积倍数关系不相同。

(2)同组的学生通过合作完成实验后,进行交流,并把实验结果写在实验报告单上。

2. 全班交流。

(1)组织收集信息。

学生汇报时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教师把这些报告单贴在黑板上:

①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正好是圆锥体积的3倍,或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正好是圆柱体积的■。

②圆柱的体积正好是圆锥体积的3倍,或圆锥的体积正好是圆柱体积的■。

③圆柱的体积正好与圆锥体积相等。

④圆柱的体积正好是圆锥体积的6倍,或圆锥的体积正好是圆柱体积的■。

……

(2)引导信息整理反馈。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把黑板上的信息分类整理。(分成3倍关系和非3倍关系两类)

围绕3倍关系的情况讨论:

①请这几个小组同学说出他们是怎样通过实验得出这一结论的?

②根据以上信息你发现了什么?

圆柱与圆锥的体积比不相同;圆柱与圆锥的体积比和它们的底、高的大小有关;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正好是圆锥体积的3倍,或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正好是圆柱体积的■。

突出等底等高,并请学生拿出实验用的器材,自己比划、验证这个结论。

【设计意图】如果仅提供等底等高的学具,那么结论的得出将是轻而易举的,这里有意设计“矛盾冲突”,使学生探究的欲望更加浓厚,让课堂产生思维碰撞。猜想、验证和思辨也正是探究性经验获得的过程。

3. 继续验证,科学归纳。

再次分组操作实验,各组把圆柱、圆锥容器调整到等底等高,并继续实验、填写实验报告单并得出结论。教师通过课件演示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容器内的水刚好三次装满圆锥容器。

板书:圆锥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4. 推导公式。

师生共同推导并板书:

圆锥的体积=■× 圆柱体积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摇?摇?摇V■=■SH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能把抽象的知识变成看得见、讲得清的现象,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使操作、思维、语言有机结合,获得的体验才会深刻、牢固,从而积累有效的操作经验。让每组的学生都经历验证了圆锥体积正好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重新构建了知识。在从学具操作转到公式推导的过程中积累抽象概括经验并培养推理能力。教师的课件演示是为了弥补实际操作中的误差,有助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的形成。

三、运用拓展,问题解决

1. 填空。

①一个圆柱的体积是75.33 m3,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摇?摇?摇?摇?摇?摇)m3■。

②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41.3 cm3,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摇?摇?摇?摇?摇?摇)cm3。

③圆锥的底面积是36 cm2,高是8 cm,它的体积是(?摇?摇?摇?摇?摇?摇)cm3。

2. 判断。

①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3倍。

②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的体积占■。

3. 问题解决。

雇工自选1块圆柱形的银锭还是2块圆锥形的银锭作为劳动所得更合算呢?

【设计意图】学生在实际使用公式计算时容易将“■”忘记,其原因是未能深入理解公式的含义,本环节是通过对比、追思、强化,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记忆,内化并纳入知识体系。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四、整理归纳,回顾体验

1. 上了这节课,收获了哪些数学知识?(互说中系统整理)

2. 今天获取新知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你喜欢课堂中的哪些过程?

3.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想法?还有什么问题?

附:實验报告单

(作者单位:福建省闽侯县实验小学?摇?摇?摇本专辑数学责任编辑:王彬)

4.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篇四

圆锥的体积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圆锥的特征,会算圆的面积,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的基础上安排教学的。因此,我有针对性地设计、制作了本节课的辅助教学课件,既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节课下来,我静心思考,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在课堂上改教师演示为学生分组动手实验,用圆锥装满水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里的过程。并在动画下面巧设问题:用圆锥装满水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空圆柱里,倒几次正好倒满?每次水的高度是圆柱高度的几分之几?有层次的教学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学生通过认真操作实验,观察思考,都明白了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就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同时也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讨论、归纳、整理等技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真操作的态度。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教师在引入新知时,创设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情境,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学生在判断公平与不公平中蕴涵了对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体积关系的猜想,他们在这一情境中敢猜想、要猜想、乐猜想,在猜想中交流,在交流中感悟,自然地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强烈欲望。在应用公式的教学中,又把问题转向到课初学生猜测且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计算出圆锥的体积,终于使悬念得出了满意的结果,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三、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由于我平时非常重视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因此,学生在这节课上,表现也相当的出色。我在教学中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经历“再创造”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积极主动地发现了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间的关系,进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特别是数学交流体现得很充分,有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小组或大组的多向交流,这种交流是立体、交叉型的,它能催化学生的意义建构。在有的小组实验失败后,引导学生在反思中不断进行自我调控,在调控中增强了体验的力度,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5.小学《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篇五

上完《圆锥的体积》这节课,我反思了整堂课的教学,总的来说,上下来还是可以,通过学生大胆猜测圆锥的体积可能和什么形状的物体有关引入科学验证,然学生在两次倒水的过程中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间的关系,由此引出圆锥的的体积公式v=sh÷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非常注重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毕竟学生始终是活动的主体。同时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这个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整个过程注重实事求是,认真分析自己的实验结论,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实验观。教学中“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1/3,它们一定等底等高”这个环节我没有预先设计的,它是课堂中随机生成的,却让学生增加了知识,通过学生的举例子,学生能发现当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和高交叉相等时,圆锥的体积也是圆柱体的三分之一,因此这句话是错的。总而言之,这节课每个学生都经历了“猜想---实验---发现”的环节,不仅让学生获取了新知,也让学生体会到探索成功的乐趣。

但课后反应的的作业情况来看,学生基本理解了圆锥的体积,但在计算时却经常忘记除以3。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对于稍微需要灵活判断的题目还是不能有较好地把握,从而也可以看出,他们对于该体积公式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了较简单的和较低的层面,知识死记公式,不能灵活应用。篇二:《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在教学后感觉到遗憾的是,由于在活动展示的环节给足学生时间和空间,就使检测反馈环节因在时间上得不到保障自然相应内容未能在当堂课完成。说明还没有最大限度利用好课堂上宝贵的每一分 钟,特别是为进行适度拓展并避免学生滞留圆柱圆锥体积3倍关系的漩涡,根本就没有时空进行。这一切说明我距离高效课堂还有一段距离,感觉课堂调控能力我还需加强和提高。篇三:《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教学圆锥的体积是在学生掌握了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体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发现圆锥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并能运用这个关系计算圆锥的体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6.《圆锥的体积练习课一》教学反思 篇六

《圆锥的体积练习课一》教学反思

本节课首先通过第5题复习巩固了圆锥的特征和体积计算公式,在此过程中,我将圆锥与圆柱的特点进行对比梳理,使学生对本章节的知识形成一定框架,便于学生复习时对重难点知识的把握。紧接着,通过几个判断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不是单纯形式上的3倍关系,而是只有当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时,圆锥的体积才是圆柱的1。然后,在由几个较难题构成的提高训练中,通过引导学生将各种实际问题的求算转换成圆锥的体积、高等的计算,并组织学生及时反思总结,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拓展训练的偏难题,学生可能无法理解为什么总降水最后等于一个圆柱的体积,我们在引导学生得出一个抽象的圆柱模型时应多安排些时间,多教授一些技巧,也可以在黑板上简易地画出解题过程中所想象的圆柱体模型,将抽象转化为具体,从而使更多学生感受此题的巧妙之处。

7.《圆锥的体积》的教学反思 篇七

[关键词]模型思想 圆锥的体积 数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2-9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可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由此可见,模型思想是数学教学必须渗透的思想方法之一。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力求构建数学模型。下面就以“圆锥的体积”为例,谈谈如何渗透数学模型思想,建构数学模型。

[片段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数学模型

师(课件出示):小麦丰收了!看,小麦堆得像小山一样(麦堆近似于圆锥),小虎和爷爷笑得合不拢嘴。这时,爷爷用竹子量了量麦堆的高和底面直径,给小虎出了一个难题——你能算出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立方米吗?这下难住了小虎。今天,我们来研究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圆锥的体积可能与哪种立体图形的体积有关?

生1:可能与圆柱的体积有关。

生2:因为它们都是旋转体。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学习圆柱的体积推导过程中,应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生3: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师:你说的很准确!仔细观察,看看又能发现什么?

生4:圆锥的底面和圆柱的底面完全重合。

生5:它们的高相等。

师:也就是说,它们是一组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猜想一下,它们的体积会有什么关系?

生6:圆柱的体积可能是圆锥的2倍。

生7:圆柱的体积可能是圆锥的3倍或4倍。

集生活味、数学味、趣味性与挑战性为一体而创设的情境,以学生已有认知为起点,通过猜想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同时直奔主题。

[片段二]参与探究,自动建构数学模型

师:各小组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开展实验,填写实验报告单,验证猜想。

生1:圆柱和圆锥等底不等高,圆锥容器装满水往圆柱容器里倒,倒了一次,又倒了一些,才装满。

生2:圆柱和圆锥等高不等底,圆锥容器装满水往圆柱容器里倒,倒了两次,又倒了一些,才装满。

生3: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圆锥容器装满水往圆柱容器里倒,倒了三次,正好装满。

生4:圆柱和圆锥不等底不等高,圆锥容器装满水往圆柱容器里倒,倒了四次多一些……

师: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圆锥容器装满水往圆柱容器里倒,倒了三次,正好装满?

生5: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容器装满水往圆柱容器里倒,倒了三次,正好装满。

本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做、自己想。为了克服实验误差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造成的影响,教师及时进行课件演示,通过比较、分析、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索新知识。

[片段三]解决问题,拓展应用数学模型

1.基础练习: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综合练习:麦堆的高为1.2米和底面直径为4米,求麦堆的体积。如果每立方米小麦大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数)

3.拓展练习:有一根底面直径是6厘米,长是15厘米的圆柱形钢材,要把削成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形零件,要削去钢材多少立方厘米?

基础练习是圆锥体积公式的直接应用;综合练习和拓展练习不仅是公式的灵活应用,还让学生经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练习设计突出了实效性、层次性和生活性,力求落实“下要包底,上不封顶”的教学理念。

[教后反思]

本节课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应用”的知识建构过程,渗透了数学模型思想,建构了数学模型。

1.猜想验证——培养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时,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让学生自己猜想、自己验证、自己总结,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2.亲身经历——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

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本节课,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自主发现圆锥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导出公式:V= ■Sh。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总之,通过不断地猜测、验证、修订实验方案,再猜测、再验证这样的过程,逐步过渡到复杂的、更一般的情景,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进行了再创造学习,以抽象概括方式自主总结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8.《圆锥体积》教学反思 篇八

六年级的学生对立体图形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我借助圆锥体和圆柱体的联系和区别,引出圆锥体的特征,进而分散了难点。在讲授体积公式时,我设计的实验环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就可以既动手又动脑,通过自己的努力总结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的单向知识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一个主动探究、发现知识的研究者。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很注重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动手制作圆锥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自主探究圆锥体的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活动,创设了引导学生探索、操作和思考的情境,把教师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这节课把学生推到探究新知的“第一线”,让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思考问题,并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暴露感知的矛盾和差异,把他们弄不懂的地方、错误的地方都摆在桌面上,再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摒弃错误,发现真理,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这样,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要学习的东西,能够积极地被同化,因而容易得到更深刻的理解。整节课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在操作,有独立的思考,有小组的合作学习,有猜想,有验证,有观察,有分析,有想像,使学生在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中切实体验到数学对解决实际问题是有用的,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自主地学习知识,发现规律,实际应用,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9.《圆锥体积》教学反思 篇九

为了让学生理解等底等高是判断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的前提条件,同时为了节约教学时间,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片断:让学生思考,圆锥与学过哪个立体图形的关系最近?为什么?学生很容易找到圆柱,接着我又拿出几个不同的圆柱,问:考考你们的眼力,选择哪个来研究这个圆锥的体积比较好?将学生选的圆柱进行验证,发现与圆锥是等底等高,告诉学生在选择实验材料时要尽量选择有些相同条件的,这样实验时可以少走弯路,实验的结果准确些,在这个过程中加深了对等底等高这个条件的理解。这时,让学生进行小组合做,实验探究,经历一番观察、发现、合作、创新的过程,得出圆锥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让学生置身于有目的的实践中,增加对实验条件的选择及信息的归纳。既圆满地推导出了圆锥的体积公式,又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批判意识的发展。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完全是优化实验过程所产生的效果。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为了增强实效性,避免走形式,在课前,我引导学生制作等底等高的一组圆柱和圆锥,使每个学生都能真切的参与实验、参与到探究中去,让他们以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怀着喜悦的心情进行学习,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意识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以学生认识发展规律为依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解决问题,探究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实际应用使学生在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中理解运用知识。在教学环节中以学生探究为基础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总结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感受到数学的应用性,解决问题的乐趣,逐步提高学生探究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篇十

一、循序渐进,温故而知新

上课之初,我充分利用主题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圆柱形柱子的体积和圆柱形水杯的容积,开门见山地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接着把“知识绣球”抛给学生,让他们根据生活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妙方。他们经过激烈的讨论,得出圆柱体积的算法可能与长方体体积的算法有关。于是,我顺水推舟,让他们回忆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以便于学生猜想,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萌生独立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愿望。

二、动手操作,验证猜想,探索新知

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虽然学校条件有限,没有现成的学具可供学生实践操作,但是我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利用课前准备的一个大萝卜和一把小刀作为学生道具。在推导时,我先选出两名同学轮流上前演示,把圆柱形教具的底面平分成16等份,然后把圆柱切开,照课本上的图拼起来,圆柱体就转化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其他同学用提前准备好的圆柱形萝卜,完成切拼活动。接着,引导学生悟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相当于圆柱哪一部分的长度,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的道理,从而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三、课件演示,巩固理解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理解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观看课件:圆转化成近似长方形的过程。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64份……切开后拼成的物体会有什么变化?”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学生不仅对这个切拼过程一目了然,同时又加深理解了圆柱体转化成近似长方体的过程和方法。

四、分层练习,拓展延伸

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解题的灵活性,我在设计练习时多花了些心思去考虑如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完成不同类型的题目。于是采用了分层练习策略。

小结时,提醒学生要从多方面去考虑,做到面面俱到,逐层深入。同时一定要认真读题审题,注意单位统一。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使学生获取的知识层次化、系统化,而且提高了他们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灵活选择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轻松。

11.《圆锥的体积》的教学反思 篇十一

怎样让学生自己探究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并且时时记住那个容易被人遗忘的三分之一呢?我这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经历“提出猜测--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得出公式”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我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走出课堂,深入实践,到操场上去装沙子,到水池边去装水,看几个圆锥的体积才能把圆柱装满。在我适当的引导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自由探究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让每个学生都经历一次探究学习的过程。教学中我感到学生真正地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我没有牵着学生走,只是为他们创设了一个猜想圆锥体积方法的情境,让学生在猜测中找到验证的方法,并且通过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测。最后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

12.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篇十二

圆锥的体积

教材依据

小学数学 人教版第十二册 第二章 圆锥的体积第二课时

设计思想

理论联系实际,体现现代化教育特点。通过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进行观察、实验的手段,让学生理解圆锥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把所学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以体现“从现实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理念。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第12册42页—4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师生动手操作实验,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体的体积,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学生动脑、动手、观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能熟练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教学难点

理解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的课件演示、具体实验的教学方法,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学法指导

通过讨论、交流、观察、思考、操作、练习等多种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协作,归纳,概括、思维、推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教学准备

1.圆锥体体积教学演示教具1套,水,不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2.多媒体课件设计

3.学生四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 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板书: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 口算圆柱的体积。(出示多媒体课件练习题,指名口答。)

3,圆锥有什么特点?(出示圆锥形体的课件,指名口答。)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探讨新的问题-----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陕西省山阳县城关镇金旺希望小学:杨菡

(三)讲授新课

1.探讨圆锥的体积公式

教师:怎样探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知道圆柱体积公式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圆柱------(转化)------长方体

长方体体积公式--------(推导)圆柱体积公式

教师:借鉴这种方法,我们这节课来探究圆锥的体积公式。为了我们研究圆锥体体积的方便,我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你们比比看,这两个形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1)提问学生:你发现到什么?(这个圆柱体和这个圆锥体的形状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就叫“等底等高”。

再次用课件阐释“等底等高”的含义。

(板书:等底 等高)

(2)为什么?既然这两个形体是等底等高的,那么我们就跟求圆柱体体积一样,就用“底面积×高”来求圆锥体体积行不行?(不行,因为圆锥体的体积小)

教师:(把圆锥体套在透明的圆柱体里)是啊,圆锥体的体积小,那你估计一下这两个形体的体积大小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指名发言)

(3)课件演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三倍。

(4)看到课件演示,大家可能还心存疑虑:在现实中是否一样?那么,我们再一起来实验一次。

用准备好的水和圆柱体、圆锥体做实验。

指名叫两个学生帮忙实验.(5)总结观察、实验的结果:

通过实验,再次证明:同底等高的圆柱体是圆锥体在体积的3倍。

(6)学生操作:出示另外一组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体积大小的比较,通过比较你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整理归纳:不是任何一个圆柱体的体积都是任何一个圆椎体体积的3倍。(老师拿起一个小圆锥、一个大圆柱)如果老师把这个大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这个小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吗?(不能)

为什么你们做实验的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呢?(因为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强调:(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

(7)课件演示圆锥体体积的推导过程。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8)用字母表示公式。

今后我们求圆锥体体积就用这种方法来计算。

(9)出示课件:“想一想,讨论一下”

a.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b.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

2.运用公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1)教学例1.a.课件出示例题: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b.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解答。

c..全班订正。

d.你是怎样想的和怎样解决问题。(提问学生多人)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例2.a.课件出示例题: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

b.提问:从题目中你知道什么?

c.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提问。并回答同学的质疑:为什么要先求圆锥的体积?得数保留整千克数是什么意思?

3.比较:例1和例2有什么地方不同?

例1直接告诉了我们底面积,而例2没有直接告诉,要求体积需要先求出底面积。(2)例1是直接求体积,例2是求出体积后再求重量。

(四)巩固反馈。(课件出示)

1.填空:

(1)、圆锥的体积=(),用公式表示为()。

(2)、圆柱的体积与和它()的圆锥的体积相等。

(3)、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是12平方厘米,高是6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2.判断:

(1)、圆柱体的体积一定比圆锥体的体积大()

(2)、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

(3)、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都是地面积乘高。()

(4)、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如果圆柱体的体积是27立方米,那么圆锥的体积是9立方米。()

3.填表。(求圆锥的体积)

多媒体课件出示表格,学生比赛竞答。

(1)圆锥底面半径2厘米,高9厘米

(2)圆锥底面直径6厘米,高3厘米

(3)圆锥底面周长6.28分米,高6分米

(五)拓展延伸(课件出示题目)

有一根底面直径是6厘米,长是15厘米的圆柱形钢材,要把它削成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形零件。要削去钢材多少立方厘米?

(1)、小组讨论。

(2)、协作解答。

(3)、全班交流,教师订正。

(六)本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课后思考(课件出示题目)

要在我们的教室里放一个尽可能大的圆锥体,想一想,怎样放体积最大?

附:板书设计

圆锥的体积

圆柱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体积=1/3底面积×高

v=1/3sh

v=1/3 π r

2教学反思

圆锥的体积这节课的教学具有下面的特点:

一.在教学新课时,没有像传统教学那样,直接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的教具,让学生观察倒沙实验,而是通过师生交流、问答、猜想、课件演示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迫切希望通过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所以做起实验就兴趣盎然;

二.在实验时,让学生合作,亲自动手实验,以实验要求为主线,即动手操作,又动脑思考,努力探索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这样的学习,学生学的活,记得牢,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并获得了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

13.《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篇十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并且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觉猜想——试验探索——合作交流——得出结论——实践运用”探索过程,获得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和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求知精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自觉养成与人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圆锥体积公式的理解,并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教学难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等底等高圆柱圆锥各6个,水槽6个(装有适量的水),抹布。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5min)

1、口算。

直接标序号写答案,指名两个同学汇报,并给1分钟订正。

2、用电子白板软件直接画出下面的图形,求圆柱的体积。(只列式,不计算)

独立完成,指名回答:怎么列式?你是怎么想的?(要求圆柱的体积,就先算底面积)看来,我们班圆柱的体积掌握得都很不错,那谁知道圆柱的体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呢?(把圆柱转化为与它等底等高的长方体推导它的体积公式的)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高(全班齐说),用字母表示就是V=Sh。那么圆柱的体积跟什么有关?(底面积和高有关)也就说要求圆柱的体积必须知道它的底面积和高。

3、用电子白板再直接画出一个圆锥,问:那怎么求这个圆锥的体积呢?

如有排水法,给予肯定:这个办法怎么样?(很好,用排水法可以测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如果没有,就播放微视频。揭示“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那怎么求任意一个圆锥的体积呢?圆锥是不是也像我们学过的圆柱一样,有属于它的体积计算公式呢?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锥的体积。(揭示课题:圆锥的体积)

二、自主探究(16min)

1、大胆猜想(4min)引导:要想求这个圆锥的体积,怎么转化呢?能说出你的猜想吗?

预设:圆柱的底面是圆,圆锥的底面也是圆,所以我认为圆锥的体积肯定和圆柱的体积有关系。

大家也是这样想的吗? 那么圆锥和圆柱的体积计算到底会有什么关系呢?

请大家仔细观察,学具中圆锥和圆柱有什么共同特征?并说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要求:分别拿出圆锥与圆柱形容器(学具),分别观察它们底与高的大小关系,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预设:我用的是重合法判断出圆锥和圆柱的底面积相等,用两个平行的的平板判断它们的高也相等,所以这两个圆锥和圆柱是等底等高的。(同时板书)

仔细观察并想一想,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之间的体积大小有什么关系? 预设:圆柱的体积大,圆锥的体积小。问:那么谁能把他的想法表述得更准确?

当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时,圆柱的体积大,圆锥的体积小。

追问:那么大家猜一猜,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大小除了一个大一个小,还有没有具体的数量关系?(倍数关系)请你大胆猜猜看。预设:2倍,3倍„„

到底谁猜的对呢?下一步我们就要——验证(齐答)。

2、动手实验,验证猜想。(5min)下面,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实验,探究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的体积大小关系,看看是不是和你猜测的一样? 指名阅读实验要求:

1、利用学具,探究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的体积大小有什么关系?

2、小组分工合作,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

3、小组汇报、交流并归纳实验结论。(5min)通过实验,你发现圆锥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之间的关系了吗?请哪个小组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得到什么结论?(提醒实验中要注意什么?水要倒满)教学预设:(1)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体积的3倍;(2)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3)当等底等高时,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或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等等。

你们都得到了这样的结论吗?虽然大家的实验方法可能不一样,但是大家都得到一个相同的结论。大家想象一下,如果老师拿一个比教室还大的圆锥,和你们手中的圆柱还有这样的关系吗?也就是说,我们得到的结论还有一个条件一定要满足。谁能把这个结论补充完整? 请一个同学像这样完整的说一说(示范说),还有谁会说?(指名2个学生模仿说)每个同学和同桌说一说,最后全班一起说,同时板书。

4、你能用字母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那么谁能根据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指名回答)(2min)这下可好了,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也有了,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呢?

说明:小学阶段由于知识所限,只能用实验法这种并不严格的方法来推导,今后我们还会利用更严密的方法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三、反馈练习。(10min)

1、再回到复习引入的第3题,问:现在你会计算这个圆锥的体积了吗?

2、判断题:课本35页第5题,第(3)小题改为:正方体、长方体、圆锥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高计算。()独立思考---抽生汇报---说明理由---师生评议

3、填空题:课本35页第4题,独立思考---抽生汇报---学生评议

四、例题教学(8min)

1、课本例题3,学生分析题意---独立思考并解答---学生解答展示---师生评议

提示:要求 圆锥形沙堆的体积,必须先求什么?(底面积)然后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反馈时,着重交流解决问题的步骤:先算什么?(底面积)然后算什么?(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再算什么?(圆锥的体积)最后算什么?(这堆沙子的重量,即5.02个1.5t是多少。)

指导:计算过程中,先与3约分再乘较简便。结果按要求保留两位小数。

2、(1)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2)求下面圆锥的体积。(单位:cm)

女生完成第一个图,男生完成第二个图,指名汇报你是怎么想的?

五、谈谈收获: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1min)

【板书设计】

沙堆重:

14.六年级数学下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篇十四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猜想圆锥的体积可能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再来猜想圆锥的体积可能和什么立体图形的体积有关系,通过学生自主的实验操作,探究出圆锥和圆柱在等底等高情况下的倍数关系,再通过学生的讨论,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最后应用探索出的结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结论的实践探索的全过程。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数学史上许多重大的发现都离不开猜想。著名科学家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所以,在课初,猜想圆锥的体积与他的什么有关系,再来猜想圆锥的体积和什么图形的体积有关系,然后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并应用新知解决了问题。这样,即向学生渗透“猜想---验证‘ 的数学思想,有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学会了怎样学习。

二、给学生一个“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空间。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耐模仿和与记忆,动手实践、资助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书学者们课程,不但需要观察,还需要试验。有些知识单凭解说是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的,只有通过试验,才能深刻领悟其中的内在奥秘。

在探究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把动手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主动地获取知识改变了一教师讲解、师范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不再是实验演示的被动的观看者,而是参与操作的主动探索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数学知识,而且更多的是探究学习的科学方法,探究学习的喜悦。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会逐步变的有思想、会思考、会逐渐发现自身的价值。

三、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上一篇:关于夏天的作文200字下一篇:梦想让生活更美好主题作文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