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日常管理操作规程

2024-07-10

系统日常管理操作规程(共8篇)

1.系统日常管理操作规程 篇一

首安客运有限公司文件

沈首客〔2013〕XX号

关于发布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日常安全检查

操作规程的通知

公司各部门、所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本公司的安全生产各项目标,特制定《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日常安全检查操作规程》,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13年XX月XX日

主题词: 报送: 抄送:

共打印20份

审核人:王赫

编号: 版本:

首安客运有限公司

【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日常安全检查操作规程】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日常安全检查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车辆日常安全检查,统一检验方法,检验标准,及时发现车辆故障隐患,降低车辆运行中机械故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驾驶员、车辆安全例检员、修理人员及技术人员。3.作业程序 3.1 日常维护检查

3.1.1驾驶员是车辆日常维护作业的具体执行人。

3.1.2驾驶员要按照《车辆维护作业通用技术规范》中日常维护作业项目的要求,在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逐项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填写在检验单上。见《驾驶员日常维护检查作业记录单》。

3.1.3技术部及管理处技术管理人员应不定期抽查驾驶员车辆日常维护作业情况,对驾驶员检查过程、项目、结果进行确认,并在《驾驶员日常维护检查作业记录单》上签字,对存在的问题,指导驾驶员进行改进。

3.1.4检查规范

3.1.4.1发动机启动前检查

a.目视检查车身外观,要求漆面、玻璃、灯罩完整,无破损,表面洁净;牌照齐全,固定可靠;以手触动后视镜,无明显的颤动,镜面完好。

b.目视检查油液液位,要求达到标准位置,管路无泄漏,地面无油液泄漏痕迹。

c.目测与敲击结合,检查轮胎气压及异常机械损伤,要求气压正常,外观完好。

d.检查随车工具、灭火器、应急锤、三角警告标志牌,要求齐全、有效,易于取放。

e.开启液体加热器,目视与倾听检查系统运转情况,要求无间断、无泄漏。

3.1.4.2发动机启动后检查

a.倾听检查发动机运转情况,要求无异常声响,排放无明显黑烟及兰烟。b.目视检查仪表台,要求仪表指示正常。

c.试用灯光、喇叭、雨刷器、除霜器,要求完好、有效。

d.开启视听系统,读碟迅速,切换快捷,图象稳定,色彩适中,音质清晰,调节灵活,话筒有效。

e.开启空调系统,机组运转平稳,无异常声响;风量控制有效,面板切换灵活。

f.开启卫生间控制电源,试用冲厕及洗手装置,要求照明有效,冲厕迅速,密封良好,供水正常,无明显异味。

g.使用季节(最低温度≥0℃),试用车载饮水机,要求功能齐全、有效。h.检查车载手机充电器,要求各项指示有效。i.复检油水气泄漏。

j.试车检查发动机、底盘(制动、转向等)、电器等技术性能,要求发动机响应迅速,制动有效,转向灵活,发电正常。

k.服务区停车时,复检轮胎、异响、泄漏等项。3.1.4.3收车后检查

a.检查座椅,要求调节有效,固定可靠。

b.检查空调风量调节、阅读灯、呼叫铃、行李架及窗帘、地毯等,要求齐全、有效。

c.检查轮胎气压及异常机械损伤,清除花纹间杂物,要求气压正常,外观完好。

d.目视检查传动皮带及皮带轮,要求常缺损,运转无明显跳动。e.排放储气筒及油水分离器中的积水、积油。f.检查油液部位,要求无泄漏。3.2车检工车辆(收车后)技术状况检验

3.2.1公司车检工和客运站车检工是车辆收车技术状况检验的具体执行人。3.2.2车检工要按照《营运车辆(收车后)技术状况检验单》逐项检查,逐项填写。

3.2.3检验工具

3.2.3.1检验锤

a.锤头材质:铸铁或铸钢,一端为圆柱形,直径约25毫米;另一端为圆锥形,锥度约1:4,长度约125毫米,最大直径约30毫米。

b.锤柄材质:柞木, 椭圆柱形,外观喷涂清漆, 长度约600毫米,长轴约20毫米,短轴约15毫米。

3.2.3.2检验灯 a.电压不得高于36V。

b.具有足够的亮度,光线集中。3.2.3.3听诊器

a.探针长度不低于500毫米,直径不低于2毫米。b.橡皮管长度约500毫米。3.2.4检验方法与手段

3.2.4.1目测:通过车检工的视觉器官对车辆零部件及管、线路的观察,以确定裂纹、泄漏、破损、老化、干涉等缺陷。

3.2.4.2触摸:通过车检工的触觉器官触摸,以确定松动、干涉、老化、泄漏、失效等缺陷。

3.2.4.3敲击:通过车检工使用检验锤敲击相关部位,倾听声响来确定松动、裂纹、润滑不良等缺陷。

3.2.4.4听诊:使用听诊器,车检工可以确定运转状态下的异响,如皮带轮轴承响等。

3.2.5检验规范

3.2.5.1灯光与制动系统

a.车辆进入检验工位时,车检工应对驾驶员进行适当的指挥,保证车辆停放在适合于检验的位置,即能方便检验车辆底盘,又便于检验发动机传动皮带。

b.发动机运转状态下,驾驶员应升起车身(仅限于VOLVOB10MC、HFF6120/1GD/K42车辆),变换车身外部照明、信号指示灯,此时车检工可以用目测及触摸的方式检验灯光,灯光齐全、有效,灯罩完整,无放射状裂纹,定位准确,无明显进水现象。

c.驾驶员将发动机熄火的同时,车检工可以倾听的方式立即检查空气压缩机

至空气干燥器间气管及控制阀的密封性能,不得有气体泄漏的“嗤嗤”声音;然后驾驶员踏下制动踏板持续约5秒钟,此时车检工应进入车下,检查气压制动系统密封性能;驾驶员松开制动踏板时,车检工应检查制动器或制动气室推杆回位迅速程度,此过程需重复一次,保证前、后制动器或制动气室推杆都能够得到检查。气压制动系统应密封良好,不存在气体泄漏现象,管路无干涉,橡胶软管无截面变形、扭曲,但允许存在未深入到帘线层的轻微裂纹;制动气室动作灵活、可靠,推杆连接销轴及其销孔无明显磨损,销轴开口销齐全、有效;用手推动制动气室推杆时,无明显松动。

3.2.5.2转向系统

a.转向器及其管路可进行目测检查,应无泄漏,但在管路接头处允许存在油污。

b.转向传动机构可通过敲击、目测和触摸检查,声响无空旷感,触动时无松动感,各杆件无磕碰、撞击痕迹及变形。

c.转向阻尼器可通过敲击、目测检查,杆件无磕碰、撞击痕迹及变形,有效行程段无锈蚀,无油液泄漏,连接无松动感。

d.转向桥可通过目测和敲击检查,桥体无裂纹,连接螺栓无松动。3.2.5.3传动系

a.离合器可通过敲击、目测和动作检查,使用工具:检验灯、检验锤,同时需要驾驶员配合。分泵安装牢固,无松动;推杆与摇臂连接有效,销轴及销孔无明显磨损,推杆无变形,回位弹簧连接有效,拆除回位弹簧触动时存在0.5~1.0毫米的自由行程;驾驶员踏下踏板分离时,推杆动作灵活、可靠,分泵无油、气泄漏;松开时,回位迅速。

b.目测、触动检查变速器及其操纵机构,使用工具:检验灯、检验锤.用检验灯照明检验部位,用检验锤触动连接铰链,目测紧固程度。铰链及螺纹连接有效,无明显松动。

c.目测、敲击检查传动轴及驱动桥,螺纹连接牢固,无明显泄漏,无明显松动。

3.2.5.4行驶系

a.目测、敲击检验空气悬架。空气弹簧无漏气,外观无严重老化,无机械损

伤,无起层;减振器轴线不歪斜,外观无磕碰,触摸时外套应温热(冬季除外);控制臂、传力杆胶套无松动,杆件无变形,连接牢固;触动控制阀,安装牢固,无气体泄漏。

b.目测、敲击检查车架。无裂纹,无变形,无松动。c.目测检查电器线束.绝缘有效,线速规则。

d.目测检查车身外观.无刮插,无磕碰,漆面完整;玻璃无碎裂。e.敲击检查轮胎气压,目视检查轮胎外观有无机械损伤。3.2.5.5发动机

a.目测检验润滑系统.滤清器密封良好;油底壳、气门室罩、加油口等部位无泄漏。

b.目测检验燃油系统.滤清器密封良好;管路无泄漏,无干涉。c.目测与触摸检验进气系统,管夹牢固,固定有效,无破损。

d.目测与触摸检验排气系统,管夹牢固,固定有效,无破损,增压器无油液泄漏。

e.目测、敲击检验发动机悬置,连接牢固,无松动,无裂纹;减振橡胶垫及其与金属支架无分层,无开裂。

f.目测、诊断检验传动皮带及皮带轮。传动皮带松紧适度,拇指压下(约10公斤力)变形量约10~15毫米左右,纵向无裂纹,橡胶侧横向裂纹允接近或许达到帘线层;皮带轮固定有效,轴承无烧结、干摩擦等的尖锐、哗啦等异常声响。

g.目测与触摸检验冷却系统。叶片无裂纹,散热器固定有效,无松动,无泄漏。

h.发动机运转状态下,视情使用听诊器检验发动机缸体部位的沉闷、清脆、敲击等异常声响。

3.2.5.6试车检验

a.驾驶员反映的车辆异响、制动性能及传动系统操作故障,车检工不能明确判断时,应进行试车检验。

b.制动性能检验应选择平坦、硬实、清洁、干燥且轮胎与地面附着良好的水泥或沥青路面,满足国家标准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的规定:制动初速度为30公里/小时,空载和满载检验制动距离要求分别不大于9

米和10米,试验通道宽度为3米。

3.3车辆维修检验

3.3.1车辆维修过程中,作业人应对自己的作业过程进行检验,称为自检。自检合格的维修作业才能进行其它检验。自检时,作业人应对其作业现场、工具、零件等进行检查,防止不合格作业进入下一工序。

3.3.2同一班组的其它成员对某一维修作业的检验,称为互检。互检时,应对维修项目的质量进行检查。

3.3.3互检后,由检验员对作业结果进行检验,称为专检。通过专检的维修过程,即可签署合格证出厂。

3.3.4维修过程检验可根据维修项目的差异性,可进行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的检验。检验时,原则上应使用相应的检测工具,如扭力扳手、游标卡尺、听诊器等。

3.3.5竣工检验由检验员实施,对作业项目进行试车检验。需路试检验的作业项目,由驾驶员和检验员进行路试检验。

3.4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机动车定期检测

3.4.1安全部根据车辆行驶证和营运证的登记日期和国家相关规定,向管理处下达到期的应检车辆。

3.4.2检测前,管理处安排相应车辆的驾驶员应认真检查车辆外观内饰、灯光、制动性能等,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12)。

3.4.3安全部负责组织应检车辆到指定机构进行检测。

3.4.4安全部将车辆的检测合格证下发到相应的管理处,并由管理处粘贴在前风挡玻璃右上角。

3.5新购车辆检验 3.5.1生产过程抽验

3.5.1.1根据车辆制造厂通报的生产状态对生产进度进行查验,是否与其状态相符。

3.5.1.2检查生产装配线工人是否按工艺路线、相关标准进行装配、焊接、粘结等作业。

3.5.1.3查验生产中车辆的已装总成型号、车身内饰及外观颜色、图案、标识等是否与合同相符。

3.5.1.4对抽验中与合同不符的,应通报制造厂。3.5.2出厂检验

3.5.2.1车辆出厂前,查验制造厂车辆终检报告,确定车辆检验合格。3.5.2.2查验车身内饰、座椅、配置及外观漆面,应与合同相符。3.5.2.3检查车辆仪表,指示齐全、有效。

3.5.2.4选择一台车辆进行路试,检查车辆噪音、座椅间距等是否符合JT/T325-2004《营运客车类型划分与等级评定》。

3.5.2.5检查随车工具、灭火器、技术资料等,应与合同相符。3.5.2.6复检生产过程抽验中的故障或问题。3.5.2.7查验送车驾驶员驾驶证,与车辆相符。

3.5.2.8查阅车辆销售发票、技术参数表、产品合格证及车辆铭牌,应相互符合、一致。

3.5.3交付检验

3.5.3.1查验车辆是否刷洗车身外观,要求洁净。

3.5.3.2查验车身外观,要求漆面完好,标识齐全,灯罩及灯光有效,玻璃完好。

3.5.3.3检查车身内部装饰及设施,要求与合同符合。

3.5.3.3检查车辆随车工具、灭火器及技术资料等,要求与合同相符。3.5.3.4检查车辆底盘,要求无油、水、电、气等泄漏,无连接、固定松动。

3.5.3.5路试检验,要求无异常声响,发动机运转平稳。

3.5.3.6查验销售发票、技术参数表、产品合格证及车辆铭牌,要求相互符合。

3.5.3.7查验出的故障或问题,通报制造厂,制定改正方案。3.5.3.8车辆改进完毕后,支付合同中规定的购车款。3.6车辆检验率

3.6.1驾驶员日常维护作业检查率:100%,即只要驾驶员出车,必须履行车辆日常维护作业检查;管理处技术管理人员每日对驾驶员日常维护检查抽检率为20%,即应抽查管理处当日营运车辆总数的20%。管理处技术管理人员应保

证一个月内所有车辆及驾驶员均被抽检;技术管理人员抽检后,应在驾驶员日常维护作业记录单上相应位置签字。

3.6.2车辆收车后技术状况检验率:95%,当日进行一级维护、二级维护的车辆可不进行收车技术状况检验。

3.6.3对除外的其它管理处,技术管理人员每日应对收车技术状况检验抽检率不低于20%,抽检后,技术管理人员应在《营运车辆(收车后)技术状况检验单》上签字。

3.6.4维修过程检验率

3.6.4.1维修中心检验员二级维护检验率:95%

3.6.4.2各管理处技术人员对在外协修理厂的二级维护检验率:100% 3.6.4.3发动机、变速器、缓速器、空压机、转向器等总成大修检验率:100%

3.6.5新购车辆检验率:100%

2.系统日常管理操作规程 篇二

1 井口控制盘的投用和调试管理

海上采油及处理设施在油 (气) 井投产前, 应装备完整的采油 (气) 树、井口及井下安全阀和监测、控制系统, 并应进行耐压和关闭试验, 确保安全可靠。井口控制盘升级或全面检修之后要进行完工文件检查和设备完整性检查[2]。

1) 确保井口控制盘外观良好、无破损, 液压油工作正常, 并且压力和液位都正常。

2) 井控盘内的压力表、压力开关、压力变送器、气动泵、安全阀、减压阀等设备量程、设定点检查是否准确, 确保均有出厂合格证。

3) 确保仪表接线箱稳固, 根据端子图检查接线是否正确、要求盘内照明良好。

4) 公共模块和单井模块安装正确, 盘内各零部件安装到位、合适、无破损。

井口控制盘经过升级改造之后或新控制系统投用之前必须按照程序调试, 确保可靠。

2 海上钻采作业井口控制盘的操作

2.1 开井

开井时, 确保地面安全阀和井下安全阀全部打开。确认地面安全阀打开的标准: (1) 单井模块仪表压力达到345~414k Pa; (2) 集散控制系统 (DCS) 上的地面安全阀标识为绿色; (3) 地面安全阀阀杆收缩至阀体内。确保井下安全阀打开的标准:单井模块液压油的压力在22~34MPa;DCS上的井下安全阀标识为绿色;井下安全阀内的液压油体积不少于90m L。

2.2 配合钢丝作业

钢丝作业时需要把该井的井下安全阀的控制从井口控制盘中隔离出来, 用一个备用的HASKEL液压泵 (最好具备有手动加压功能) , 连接在该井的微型的 (MINI) 控制板上供液压, 保证其常开, 这样可避免井下作业事故[3]。

2.3 泄压

当一口井开启后, 随着产出井液的温度升高, 井下安全阀的液压也会随着内部液压油的温度升高而升高。如HZ19-2平台井下安全阀的压力高于36MPa时会高报。正常情况下连接井下安全阀的便携式操作系统 (PSV) 会起作用, 但有时需要操作人员在井口控制盘上泄压。这个时候就需要非常小心的轻轻打开泄压针阀, 每打开1/5~1/3圈时, 需要停下来观察压力变化。如压力泄至31MPa左右时, 需立即关上泄压阀。

2.4 隔离易熔塞回路信号

当需要检修易熔塞回路、更换易熔塞头或者易熔塞附近动热工时, 操作上需要作出相应隔离措施: (1) 在井口控制面板上把易熔塞回路选择在旁路功能 (BYPASS) 状态; (2) 在DCS上隔离相关区域的易熔塞压力低低信号; (3) 隔离该区域的易熔塞回路管线的仪表气和喷淋隔离阀。

3 日常操作和管理常见问题

1) 测试井口压力高高开关和压力低低开关, 设定值飘移, 设定值不准确。

2) 没有根据井况的变化和工程师要求及时调整压力高高开关和低低开关的设定值。

3) 忽视检查井下安全阀地面控制系统 (SCSSV) 的控制总压, 校验总压压力表。

4) 关停大修期间, 没有建立测试各个级别的关停逻辑制度。

5) 对于超使用年限或存在隐患的系统设备及配件没有选择合适的时机更换, 而意外关停。

6) 液压油油品损坏, 渣滓和水分进入液压油系统导致控制盘精密仪器和井底安全阀损坏。

7) 井口盘上有警报, 没有及时查明原因, 然后复位, 使各开关在投用状态。

8) 关井时间较长的井在开启之后, 井底安全阀控制压力会上升, 开井之后没有加大井口巡检频率。当控制压力高于设定值的时候没有及时泄压, 损坏液压控制系统。

9) 没有及时发现漏油的迹象, 忽视了漏点, 导致压力释放意外关停。

4 日常巡检管理要点

4.1 控制盘内液压油液位低

日常巡检时, 要注意井口控制盘内液压油槽内的液压油的液位和质量。液压油液位低时需要及时添加;质量不好时, 关停期间需要更换.

4.2 井下安全阀连接点漏失

巡检时发现井口控制盘液压泵在时不时的泵压, 且单井模块的井下安全阀压力在波动, 说明该井的液压回路有漏油现象, 可进一步从单井的微型盘上确认。如果确认后, 可考虑把该井液压控制回路单独隔离出来处理。但如果是井下安全阀本身的问题, 那就需要修井换阀。南海HZ19-2平台避台风返回后, 井口控制盘的液压油槽内串出原油。后查找原因, 发现井下安全阀内部有渗漏现象 (液压油通过井下安全阀能渗漏至油管中) , 说明相关的隔离阀没有隔离到位。正常生产时, 井下安全阀内液压油压力高, 原油不会串过来;一旦生产关停, 井下安全阀内没有压力, 而油管内却有一定的压力, 原油就会顺着漏点进入液压管线, 到达井口控制盘内。所以, 避台风或长期关停时, 一定要做井口控制盘的相关隔离。

4.3 地面安全阀检查

地面安全阀如果正常生产时出现管线漏气现象, 可以通过专门的盖子盖在地面安全阀的气缸尾部, 顶住阀杆, 迫使阀门处于打开状态, 避免该井关停。然后组织人员维修, 换管[4]。

4.4 控制盘管线检查

日常巡检要打开井口控制盘后面的柜子, 仔细检查各个连接点的状况, 发现异常, 及时通知仪表和控制房, 尽快做出有效措施。

5 结语

加强对井口控制盘的使用管理, 对于安全采油和平台安全运作意义重大[5]。日常操作与管理中归根结底是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操作制度, 特别是注意仪表工程师要定期检查井口控制盘, 对比较关键的设定值要定期测试和校验。正常生产情况下, 生产操作和仪表部门日常巡检工作, 要重点检查井口控制盘, 及时发现问题和处理故障。

参考文献

[1]张艺, 洪毅.海上无人简易平台上井口控制盘的动力源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 2010, 6 (5) :82.

[2]代文, 卫建魁.浅谈海上油田应对海洋污染的措施[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3, 29 (4) :58-60.

[3]张育德, 王春娜, 刘文峰.ISO 9000体系在井下作业管理中的实践[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3, 29 (4) :36-39.

[4]代文.海洋石油平台高压天然气回注工艺流程设计[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 33 (24) :272.

3.哺乳母猪和仔猪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篇三

哺乳期仔猪窝成活10头以上,母猪断奶至发情间距为3~5天;仔猪3周龄断奶平均个体重6千克以上,4周龄断奶平均个体重7千克以上,5周龄断奶平均个体重8.5千克以上。

二、哺乳母猪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1. 产房清洗消毒。母猪临产前10天必须对栏舍和设施工具等用高压水泵彻底清洗,干燥后完成维修保养工作并进行第一次消毒。进猪前24~36小时,采用火焰或药物熏蒸进行第二次全面、彻底消毒。以后每周用聚维酮碘、戊二醛、百胜等药物消毒1次。消毒药物交替使用,并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说明进行配比使用。

2. 生产工具和药械准备。生产工具包括扫帚、拖把、料车、料铲、麻袋、补料槽、耳号钳、记录本、保温灯、牙剪、毛巾、木桶、温水、电子秤、称猪箱、笔、接产布、剪刀等。药械要准备注射器、手术剪、止血钳、结扎绳、消毒液、抗生素、干燥粉、催产素、碘酊、缩宫素、高锰酸钾等。

3. 母猪提前上产床。准确推算预产期,提前将日期记在卡片上并贴到产房墙壁醒目位置。母猪在产前7天左右上产床,同时将预产期标记在产栏或产仔箱上。注意观察母猪临产征兆:母猪食欲减退、时起时卧,频频排尿,乳房饱满,外阴红肿,后部乳头可以挤出乳汁。

4. 难产的处理。有羊水排出、强烈努责后1小时仍无仔猪排出或产仔间隔超过1小时,即视为难产。胎衣不下或胎衣不全的要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人工助产。临产母猪子宫收缩无力或产仔间隔超过半小时者可注射缩宫素。注射催产素仍无效或由于胎儿过大、胎位不正、骨盆狭窄等原因造成难产应立即人工助产。人工助产时,要剪平指甲,润滑手臂并消毒,手掌心向上,五指并拢,随着子宫收缩节律慢慢伸入阴道内,抓住仔猪的两后腿或下颌部;当母猪子宫扩张时,开始向外拉仔猪,努责收缩时停下,动作要轻。拉出仔猪后应帮助仔猪呼吸,产后阴道内注入青霉素等抗生素。

5. 胎衣不下的处理。母猪分娩后24小时以内,按说明用聚维酮碘、卫可、百胜等药物冲洗子宫,2小时后可将滞留胎衣剥离排出。产后立即清除胎衣、死胎和产后污染物,并擦净母猪会阴部。如果母猪患子宫炎,应尽早采取药液洗宫的方法治疗。

6. 饲料营养与饲喂。提高饲粮营养浓度,洋种猪饲料粗蛋白18%、消化能14.63兆焦/千克、赖氨酸0.86%,饲料中还要分别添加4%~6%的油脂和维生素B粉;土种猪饲料粗蛋白16.8%、消化能13.13兆焦/千克、赖氨酸0.80%。母猪产前3天开始减料,渐减至日常量的1/2~1/3,产后3天恢复正常,自由采食不限量,每头每天5~6.5千克。对于便秘的母猪在产前、产后饲喂0.75%~1.5%的电解质、轻泻剂(维力康、芒硝、小苏打)。母猪日喂2~3次,夏季高温季节可增喂1~2次。

7.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产房内温度控制在18~22℃,相对湿度50%~70%,保持空气新鲜。当舍温低于16℃时,要加热增温;当舍内空气污浊、有害气体超标时,要通风换气。冬季在中午外界气温较高或室内温度较高时开窗通气。夏季当温度超过30℃时,采取喷水、通风等方法降温。

8. 及时清扫。每天至少要清扫猪舍内的灰尘、残料、猪粪、垃圾等2次,产床上的粪便要随时清除,排粪沟要保证畅通,无积粪。

9. 患猪诊治。经常观察猪群,对表现体温升高、采食量下降、腹泻或粪干、气喘、子宫(阴道)炎等的患猪要立即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治疗,并做好诊疗记录。

三、仔猪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1. 接产。产前对母猪的乳头、阴部进行清洗消毒并挤掉每个乳头内最初几滴奶。仔猪出生后,立即将其口鼻内黏液清除、擦净,在离仔猪腹部3厘米处断脐并消毒,然后用抹布或干燥粉将猪体擦干。

2. 假死猪的急救。发现假死猪(脉搏跳动,但呼吸停止),用两手分别捏住仔猪前胸与臀部,使其腹部向上,右手由胸部向腹部按压,以促使肺部恢复呼吸活动,当仔猪猛然发出声音后再重复做几次,直到呼吸正常为止;也可一手提后腿,使仔猪头朝下,一手轻轻拍打其胸部,直到发出叫声;如果仔猪鼻腔有黏液,则要一手握住仔猪后脚和脐带,另一手握住颈部,用力将黏液甩出。

3. 注重保温。用电热板或加热灯给仔猪加温保暖,第一周温度控制为30~32℃,以后每周降2℃左右。

4. 仔猪寄养、补铁、补硒。仔猪要尽早吃上初乳,对不能自行吮乳的仔猪挤初乳至注射器中灌哺。日龄相差不超过3天的仔猪可寄养。仔猪2日龄内要注射血康、富来血、牲血素等补铁剂,同时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

5. 称重、打耳号、剪牙。仔猪出生24小时内称重、打耳号、剪牙。用剪牙钳在仔猪牙根处剪掉上下两侧犬齿,弱仔不剪牙。填好哺乳记录和生产管理记录。

6. 固定乳头。3日龄内遵循“前后大、中间小”的原则人工辅助仔猪固定乳头。

7. 仔猪饮水。3日龄仔猪开始训练饮水,专设水槽或将自动饮水器的嘴加垫,使之有少量常流水,引诱仔猪吮吸。冬天供给30~37℃饮用水。

8. 补料、去势。5~7日龄开始补饲专业厂家生产的高档专用开食料,保持饲料新鲜、清洁,少给勤添,夜间补添1次。每天补料4~5次。育肥公仔猪于7~15日龄去势。

9. 做好防疫。严格按免疫程序做好伪狂犬、圆环病毒、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支原体等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

10. 断奶。仔猪一般28~35日龄断奶,常见断奶方法如下:①逐渐断奶法。如母猪乳汁充足,仔猪长势很好,可采用此法。具体方法是在预定断奶前4~5天,把母猪与仔猪隔开,每天定时先让仔猪吃饱饲料后再吸乳,逐渐减少哺乳次数,降低仔猪对母乳的兴趣,最后全部断奶。②分批断奶法。将体重大的仔猪先断奶,让个体小的仔猪继续留在母猪身边哺乳。此法可避免出现僵猪,但断奶期较长,影响母猪配种。有弱仔出现时,可采用分批断奶法。③一次性断奶法。如一窝小猪生长发育比较整齐,可实施此法。仔猪断奶时先把母猪赶走,仔猪留在原栏继续饲养7~15天,然后转入保育舍。

4.饲料中控系统操作规程 篇四

1安全规程

1)开机前与各岗位联系,检查是否做好开机准,特别注意检修设备是否准备就绪。2)生产过程中,非电工不得打开控制柜门。

3)除中控工、带班长、维修中控室内设备的维修工和电工外,其它人员进入微机室须经带班长批准;带班长不得批准无关人员进入中控室。

4)对正在维修的设备,应在其启动按钮上悬挂“正在维修、禁止启动”的警示牌,直至收到维修完成的报告。

5)处理各岗位报告的情况应迅速、果断。

2开机前准备

1)打开总电源开关,检查电压是否正常(单相220V,三相380V,波动幅度不能超过10V)。

2)顺序打开稳压电源待压力稳定后,打开不间断电源、微机开关及称重仪电源,预热5分钟以上。

3)打开模拟屏电源,观察配料秤示值是否归零、是否稳定,如示值不归零、不稳定,可能是配料秤内有积存物料,可通过多次开关配料门卸料门将物料卸干净;应查清原因、排除故障后才能开始生产。当配料秤不归零但显示值在±1kg以内时,可用秤重显示仪上的清零(或去皮、Tare)按钮使其归零。

4)检查模拟屏上各信号灯是否正常,必要时要与看仓工取得联系,确保信号显示与设备实际状态(仓中料位、分配器出口对应仓号、分配螺旋卸料闸门开启、三通方向等)相符;若发现有闸门、三通等不到位情况,要检修后才能打开与该闸门、三通有关的各台设备。

5)打开微机和打印机,微机要能顺利启动并进入配料控制软件界面,打印机要与微机连接正常;微机和打印机打开后,打印头有滑动回位声用联机指示灯亮表示打印机连接正常。

6)检查配料秤、混合机门是否关闭到位,到位指示灯是否正常显示,不到位时,可用模拟屏上按钮使其关闭或先开启再关闭使其到位,;若数次手动开启关闭仍不能使其关闭到位,则可能是行程开关松动、损坏或卸料门被卡住,需进行检修。

3生产操作规程

1)各工序开机顺序应遵循先开后路设备、再开前路设备,先开辅助设备、再开作业设备的原则;

─ 先于车间生产设备10分钟打开空压机电源,确保车间设备开机时能使用合适压力的压缩空气;

─ 进料初清系统开机顺序为除尘设备、原料进仓设备、初清设备、提升机、刮板输送机(如果有);

─ 粉碎系统开机顺序为负压吸风设备、除尘设备、粉碎料进仓设备、提升机、粉碎机出料螺旋、粉碎机、喂料器,具体要求见粉碎系统操作规程;

第1页/共3页

─ 配料混合系统开机顺序为油脂添加系统、除尘系统、粉料成品进仓(成品仓或待2)3)4)制粒仓)设备、成品检验筛、提升机、汇集刮板输送机、混合机、微机配料软件。微机配料软件一旦启动,即进入自动控制状态,在完成预设的一个品种生产批数的生产之前,无特殊情况不要进行人工干预。

每个品种的第一批生产,配料秤卸料完毕,要询问小料添加岗位和油脂添加岗位(油脂非自动添加车间)是否收到添加信号。

每次配料秤配料完毕卸料前,要注意观察称重仪上的示值变化,若该值持续减小,说明配料秤存在漏料现象,若该值持续增加,则表明配料螺旋有漏料现象,均应通知维修工检查和维修。

每批配料打印出的配料单应检查各种原料的配料误差情况,若超出允许范围,应查清原因,排除故障。

生产某品种最后一批生产时,要等混合机卸料、关门动作完成后,才能将软件退出该品种生产控制界面,进行下一个品种的生产设定,否则,最后一批的生产量和原料消耗量将不能被软件的自动生产报表所统计,造成自动生产报表与实际情况的差异。一个品种生产完毕,要接着生产另一个品种时,在混合机卸料后,可以设定配料控制5)6)

7)

软件进行配料;但要用橡皮锤敲打混合机缓冲斗并让汇集刮板和斗提机继续运转2—3分钟,再切换成品仓,成品仓切换成功后,才能让配料秤卸料生产下一个品种。配料完成但成品仓尚未切换成功时,应按“Esc”键暂停控制软件的运行,再按“F1”键可以恢复生产。

8)配料控制软件的使用请参考随机的“软件使用说明”。在微机控制软件的菜单中,选中“帮助”项可以查阅该使用说明,也可以将该使用说明打印出来以备查阅。

4停机规程

4.1常规停机

1)各工序停机与开机顺序反向进行,即先停前路设备、后停后路设备,先停作业设备、后停辅助设备。

2)进料清理系统在接到投料工投料完毕的报告后,要等待半分钟左右才能将第一台输送设备停机,以后按顺序每隔1分钟左右关闭一台设备,直至进仓设备,以保证每台设备中的物料都能全部卸出,减少残留。

3)粉碎系统要先停喂料器,粉碎机电机电流下降至空载电流后切断粉碎机电源,以后按顺序每隔1分钟左右关闭一台设备,最后关闭负压吸风设备。

4)混合机卸料完毕才能关机,混合机卸料后,汇集刮板、斗提机要继续运转3分钟左右,将缓冲斗内饲料全部输送入成品仓或待制粒仓后才能停机。5)除尘设备要在所有与之相关的作业设备关闭后才能停机。6)车间所有设备停机后,关闭空气压缩机。4.2紧急停机

1)当有岗位工人报告设备故障,即设备异常振动、异常声响、零件突然损坏,且这种故障可能造成设备损坏、产品质量事故或人身伤害时,应实行紧急停机。常见的这类故障有设备故障和操作故障两类:

第2页/共3页

─ 设备故障主要有:粉碎机内有打击声或剧烈振动、粉碎机电流持续数秒钟的异常升高、粉碎产品粒度不合要求、分级筛弹性板断裂、设备轴承损坏、风机内有撞击声或剧烈振动、斗提机内有强烈刮擦声、螺旋内有刺耳的尖叫声、设备堵塞、空压机剧烈振动等。

─ 操作故障主要有错仓、满仓、小料添加或回机料错误、油脂或液体原料添加错误等。

2)实行紧急停机应头脑清晰,措施果断。紧急停机不受正常停机规程的约束,以避免进一步损失,尽量减少事故影响为原则。

3)若报告的故障有可能造成设备损坏和人身伤害(主要是指上述设备故障),应立即切断故障设备电源,再切断与之相关的其它设备的电源。

4)若报告的故障将影响产品质量,不处理会造成产品质量事故(如粉碎产品粒度不符合要求以及上述的操作故障),则应以尽量降低物料损失为原则,关闭有关设备。─ 错仓应先停止进料,并切换正确仓位,再处理错进的物料;

─ 满仓应先停止进料,并检查是否漫入其它料仓,再根据情况处理;

─ 小料、回机料、油脂或液体原料添加错误,若该批料还在混合机内,应先禁止混合机卸料,混合完毕后将该批料单独卸出由品管人员处理,若混合机已经卸料,则应先停止配料混合生产,并通过打包工和制粒工,追查该批料的去向,再作相应处理,必要时将已经生产的可能混杂的成品全部交品管人员处理。

5特别注意事项

1)停电保护用的不间断电源应性能完好,外电源断电后至少能保证微机工作半小时以上,以便微机有足够的时间保存断电时的生产状态和油管数据,确保突然断电不会造成微机数据丢失,来电后能恢复配料生产。

2)打印机不要通过不间断电源接出,可接在稳压电源上,也可直接采用外部电源。3)针式打印机卡纸时,不能强行抽出,应先切断打印机电源,再将打印纸厚度调节杆松开,转动手轮将打印纸退出;打印机正在打印或与微机联机且配料控制软件运行时,不能转动手轮调节打印纸。上述禁止的两种操作都有可能造成打印机头断针。4)禁止在配料系统工作时将物体靠在配料秤斗上,保证计量准确。

5.自动监控系统操作维护规程 篇五

为了加强污染源监管,预防污染事故,提高环境管理科学化、信息化水平,确保在线自动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有效性,特制定自动监控设备现场操作维护规程。

1、检查站房内供电电源是否正常,2、检查空气压缩机工作是否正常,管气路连接密封性是否良好。

3、检查室内外排风扇、空调等通风设备是否正常。

4、检查仪器主控电路电子器件有无过热现象。

5、检查仪器显示数据与数据采集仪记录数据是否一致,检查网络传输是否正常,数据传输是否真实准确。

6、检查视频服务器、硬盘录像机、室内外摄像头是否正常。

7、检查仪器过滤单元是否需要更换(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要求操作)

8、检查校准钢瓶气阀门是否拧紧,管路确定连接正常;

9、检查零气发生器工作是否正常,稀释控制器的真空度指示是否在-0.06MPA以上,应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10、对仪器不定期进行保洁,应用软布清理仪器内部、面板、玻璃上污渍、机壳尘土等。

11、每周对自动监控系统校正校验一次,排放浓度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做标准曲线,检查仪器是否需要更换备件并做好记录。

12、若因特殊原因停机超过48小时的,需做好仪器停机准备工作并认真做好记录。

13、对监测房进行通风透气,打扫监测房卫生。

6.气体灭火系统应急操作规程1 篇六

一、报警时气体灭火设备操作程序

发现报警后,根据消防中心接收到的火警信号,值班人员应直接到达现场了解情况,确认火灾后,根据火灾的严重性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若火灾初起时应立即使用灭火器等进行灭火,若为严重火灾时应启动气体灭火设备进行灭火并通知现场人员撤离。在启动气体灭火设备时,首先拔出七氟丙烷气瓶的安全插销,然后进入灭火状态。若为误报警(即系统误动作或人为因素引起的报警),应到气体灭火控制屏处进行复位(按下“复位”键),如果无法恢复正常状态,应先进行消音(按下“消音”键),然后立即通知专业保养单位进行处理。

二、严重火灾时气体灭火设备操作程序

1、自动启动:将气体灭火控制盘上控制方式选择键按到“自动”状态下,显示“自动”的灯会长亮,灭火系统处于自动控制状态,当防护区发生火情,感温、感烟探测器发出火灾信号通过气体灭火控制盘的逻辑分析后,即发出声光复合报警信号,同时发出联动指令,关闭联锁设备,经过30秒延时时间,发出灭火指令,打开启动阀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

2、电气手动控制:将气体灭火控制盘上控制方式选择键按一下“自动”按钮,显示“自动动”的灯会关闭,这时进入手动状态。灭火系统处于手动控制状态,当防护区发生火情,可按下现场的急启急停按钮“启动”或按下控制盘上的“紧急启动”,即可按规定程序启动灭火系统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在自动控制状态,仍可实现电气手动控制。

3、当发生火灾警报,在延时时间内发现有异常情况,不需要启动灭火系统进行灭火时,可手动按下急启急停按钮“停止”,或按下气体灭火控制器中的“暂停”按钮,即可阻止控制灭火指令的发出。

三、注意事项

1、进行灭火时,必须首先拔出气瓶组的安全插销,再进入灭火状态。

2、严重火灾时利用气体灭火设备进行灭火的操作顺序必须按照首先进入自动状态,使系统自动启动,若自动启动出现故障时,方可进入电气手动控制灭火状态,若灭火状态出现故障时,方可采用手动状态进行灭火。

7.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操作规程 篇七

第一条

为了规范燃气冷热电三联供项目的日常运行维护标准,依据内燃机、直燃机操作规程,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项目的日常运行及维护。

第三条

运营安全部为本制度的主管部门。

第二章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定义

第四条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即CCHP(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是指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带动燃气轮机、微燃机或内燃机发电机等燃气发电设备运行,产生的电力供应用户的电力需求,系统发电后排出的余热通过余热回收利用设备(余热锅炉或者余热直燃机等)向用户供热、供冷。通过这种方式大大提高整个系统的一次能源利用率,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

第五条 冷热电三联供是分布式能源的一种,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增加电力供应等综合效益,是城市治理大气污染和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的必要手段之一。

第三章 发电操作

第六条 开机程序

(一)检查机油、和冷却水的液位有没有在规定的液位,如没有达到应补充至规定液位。

(二)检查柴油机冷却风扇与充电机皮带的松紧,如松便收紧;检查所有软管,看看是否会有接合处松脱破损、磨损,如有则收紧或换掉。

(三)打开燃料阀门,合上电源总开关。检查油门第七条第八条开关是否打开,保持低速启动电机。

若机组低速运行正常,可将转速逐渐增加到中速,进行预热运转,一定时间后,将转速增至额定转速。

检查机组散热、振动、三相电压、电流、频率和转速是否正常。若运行正常,则可以逐渐增加负荷,向系统供电。

关机程序

逐渐卸去负荷,断开空气开关。

在空载状况下,逐渐将转速降至中速,待机组水、油温降至70℃下时再行停机;

停机15分钟后,关闭发动机机房通风机。

注意事项

开机时不能用高速启动,否则会烧坏启动电机。

用启动电机启动时,启动时间不能超过5秒,连续启动三次无法启动起来要等机组冷却后再行

(四)(五)

(一)(二)

(三)(一)(二)启动,否则会烧毁起动电机。

第四章 制冷操作

第九条 开机程序

(一)合上机组控制箱电源,切换到“机组监视”画面,确认机组“故障监视”画面上无故障灯亮(冷水断水故障除外)。(二)确认冷水泵出口阀门处于关闭位置后启动冷水泵,缓慢打开冷水泵出口阀门,调整冷水流量(或压差)到机组额定流量(或压差)。

(三)确认冷却水泵出口阀门出去关闭位置后启动冷却水泵,逐步打开冷却水泵出口阀门。(四)打开机组燃料进口阀门。

(五)自动运行工况下,在“机组监视”画面上按“系统启动”键,然后“按确”认键、“确认完毕”键,机组进入运行状态。(六)启动冷却塔风机,调整冷却水流量,控制机组冷却水出水温度在36-38℃之间。

(七)当贮气室压力升至45㎜Hg以上时,启动真空泵,对其抽气1-2分钟。

(八)巡回检查机组运行情况,每隔2小时记录一次数据。第十条 停机程序

(一)按“系统停止”键,机组进入稀释运行状态。(二)关闭机组燃料进口阀门。(三)关闭冷却塔风机。(四)浓溶液浓度降至58%时自动停冷剂泵。

(五)浓溶液浓度降至56%后延时5分钟自动停溶液泵,自动关闭冷却水泵,延时3分钟后自动停冷水泵。(六)切断机组控制箱电源。第十一条 注意事项

(一)当机房温度低于20℃且停机时间超过8小时,停机时必须将蒸发器冷剂水全部旁通入吸收器。

(二)必须定期检查机组安全保护装置,确认其动作正确无误,确保机组正常运行。

(三)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检查其他各项内容。(四)当制冷机组停止运行而发电机组仍需要运行时,必须关闭机组进烟管道上的烟气截止阀,并打开通气管盖板,严禁高温烟气漏入机组。

第五章 供暖操作

第十二条 开机程序

(一)合上机组控制箱电源,切换到“机组监视”画面,确认机组“故障监视”画面上无故障灯亮(冷水断水故障除外)。

(二)开机前启动真空泵抽气,每2个月至少1次,每次约30分钟,每次操作必须按供热抽真空操作要求进行。(三)自动运行工况下,在“机组监视”画面上按“系统启动”键,然后按“确认”键、“确认完毕”键,机组进入运行状态。

(四)当贮气压力升至采暖设定值时,关闭冷却进水阀,15分钟后,进行真空泵排气操作。操作方法见使用说明书。

(五)巡回检查机组运行情况,每隔2小时记录一次数据。(六)机组启动前的检查事项

1、准备开启直燃机半小时到、A1、B1、B2、D1楼内测温并记录。

2、检查循环泵及前后阀门是否处于常开状态(循环泵两用两备)。

3、分水器进口阀门是否处于常开状态。

4、检查补水泵压力是否为0.2Kg,如低于0.2Kg需补水至0.2Kg。

5、检查燃气进口阀门是否为常开,供暖进出口阀门、烟道阀门是否为开启状态。

6、检查机组显示屏记录各项数据。

7、所有检查合格后方可开启直燃机。(七)机组运行期间的检查事项

1、直燃机是否运行正常,每20分钟检查一次。

2、补水泵压力表如高于0.2kg,开启分水器下方泄水阀门放水,放至0.2kg。

3、直燃机运行期间记录主机相关运行记录2次。

4、关闭直燃机后记录采暖供回水温度。

5、关闭直燃机后马上到,A1、B1、B2、D1楼内测温并记录数据。

6、严格按照公司规定运行直燃机,做到低温供暖,节能防冻。

(八)应急处理

1、分水器泄水阀门关闭不严,反复开启关闭泄水阀门,直至不再出水为止。

2、如发生停电首先关闭燃气进气阀门,再关闭直燃机。

第十三条 停机程序

(一)按“系统停止”键,机组进入稀释运行状态。(二)关闭机组燃料进口阀门。

(三)机组稀释运行停止后,关闭热水泵出口阀门后停热水泵。

(四)切断机组控制箱电源。第十四条 注意事项

(一)当机房温度低于20℃且停机时间超过8小时,停机时必须将蒸发器冷剂水全部旁通入吸收器。(二)必须定期检查机组安全保护装置,确认其动作正确无误,确保机组正常运行。

(三)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检查其他各项内容。(四)当机组停止运行而发电机组仍需要运行时,必须关闭机组进烟管道上的烟气截止阀,并打开通气管盖板,严禁高温烟气漏入机组。

第六章 设备日常检查与维护

第一部分 发电机运行的日常检查与维护

第十五条 发电机声音正常、振动、电压、电流各部位温度不超过额定值,若有超标,必须采取措施使其恢复,若措施无效则应汇报有关领导,采取紧急措施。

第十六条 发电机内部声音应正常无噼啪火花声,引出线、伸缩节、套管、电流互互感器等各接头不过热。第十七条 发电机及附属设备的检查:

(一)发电机及附属设备的温度、声音、震动情况是否正常。

(二)瓷瓶、套管是否破损,有无放电现象。

(三)接线是否牢固,接触是否良好,有无 过热变色现象。

(四)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运行正常。

(五)各种信号、表计指示正常。

第二部分 直燃机运行的日常检查与维护

第十八条 机组运行过程中,冷却水出机组温度最好控制在36℃—38 0C范围内。冷却水温度可通过控制冷却塔风机的启停或转速来调节,也可在冷却塔进口与出口之间设旁通管,通过调节旁通管上的阀门来控制进入冷却塔的水量,从而调节冷却水温度。在机组运转期间应对冷却水水质进行取样分析。冷却水的水质和补充水的水质如达不到要求,应进行水质处理。

第十九条

经常观察机组冷水出口温度的变化。如果冷水出口温度升高,且不是外界条件变化所致,而是机组性能下降,应查找原因。有可能是机组气密性不良或机内存有不凝性气体、冷剂水污染、机组结晶、表面活性剂(辛醇)减少、传热管结垢、端盖隔板破裂造成冷水短路等原因造成,应仔细分析。

第二十条

机组运行过程中,管理人员应经常检查熔晶管的温度。一般情况,熔晶管接触吸收器端,手可触及,并可长时间停留。若手可触及但不能长时间停留,则说明有溶液流过熔晶管,应检查原因。若属结晶前兆,应及早处理。若熔晶管温度较高,表明浓溶液侧可能结晶,应采取熔晶措施。第二十一条

如机组能经常抽出不凝性气体,应分析、检查原因,如未查出,则尽快进行气密性检查。如果机内压力迅速升高,则有可能为传热管破裂或机组其他部位发生异常泄漏,应尽快停机,停机后应尽快切断冷水、冷却水系统,使冷水、冷却水不与机组相通,并进行气密性检查和排除漏点。第二十二条

其他检查

1)检查真空泵油是否乳化或有脏污。

2)检查水泵是否振动,电机是否过热。

3)检查烟气阀门及热源热水三通阀动作是否正常。

8.水厂加氯系统操作规程(蒸发器) 篇八

1、运行前准备工作

1)、检查各用电设备是否具备通电条件。2)、检查水射器压力水是否在3.0 Kg/cm2以上。3)、检查蒸发器自用水是否正常。

4)、检查氯瓶是否就位,紫铜柔性管是否连接好。

5)、检查加氯机是否完好,管路上的进出气阀门应开关自如,真空表完好,具备通电、通气条件。

6)、液氯管路第一次通液氯前,应先开一点氯瓶阀门,然后马上关闭,用氨水逐个检查各接点密封性。若发现泄漏,应采取重新密封泄漏点处理,若正常则可开启氯瓶使用。

2、水射器运行

1)、观察水射器压力水管路压力,其值应在3.0~4.5 Kg/cm2 之间,不足时可开启加氯加压泵加压。2)、开启压力水管路阀门。3)、开启水射器气管阀门。

4)、水射器运行10分钟后,观察加氯机真空表。真空度最小为20Kpa以上。

5)、确认水射器、加氯机均处于正常状态后,开启蒸发器。

3、蒸发器启用

1)、检查蒸发器水箱进水管是否有水。检查蒸发器面板液氯压力表指针是否为零。防爆膜(1827)上压力表为零,膨胀室防爆膜(727)压力表为零。

2)、蒸发器接通电源前应核实三相电压为380伏。3)、核实无误后将蒸发器操作电源及加热器电源合闸。4)、此时电气控制柜操作面板上的低水位报警灯、低水温报警灯、电源指示灯亮启。进水电磁阀打开,向蒸发器水箱内罐水。5)、观察水位计,当水位计水位上升到2/3~3/4位置时,进水电磁阀关闭,低水位报警灯关闭。

6)、电加热器自动开始加热,电流表指示30A左右为正常。7)、观察蒸发器面板上的水温表,指针应在40℃以下。8)、通电约30~45分钟后,水温升至72~76℃时,低水温报警灯关闭,电加热器持续加热。

9)、低水温报警灯熄灭后,水温上升到80℃左右时,电动减压阀自动开启,开启量由调节螺母调节。

4、蒸发器通氯

1)、关闭蒸发器出气阀,缓慢打开蒸发器液氯进气管阀门,液氯进入蒸发器内。

2)、观察蒸发器面板上的液氯压力表会缓慢上升,正常读数为30~140Psi之间(2.1~9.8 Kg/cm2,1Psi=0.07 Kg/cm2)。3)、当蒸发器氯气压力表读数不再上升,且在正常范围内时,打开蒸发器出气阀门,氯气经过滤器、电动减压阀、真空调压器进入到加氯机进气管处。

4)、此时真空调节器压力表读数为2.5~3.0 Kg/cm2。电动减压阀整定的压力。

5)、观察加氯机面板真空表,真空度最小为20Kpa以上。,然后可通过手动或自动投加。

5、手动加氯调节

1)、确认加氯机进、出气阀门均处于打开状态后,将控制面板上的电动阀门关闭,使用手动调节投加。

2)、轻轻转动加氯机面板上转子流量计的手动调节旋钮,将浮子调节至所需刻度即可。

3)、观察加氯机真空表,此时读数应略有下降,最终停留在20Kpa以上。

4)、如果调节手动加氯旋钮,浮子无法上升到所要求刻度,而且真空度小于20Kpa时,说明真空度不足,引起不足的原因主要是水射器压力水不够高;其次是气管路漏气造成。加氯机内差压调节气连接软胶管漏气也是常见故障之一。

6、自动加氯(见加氯机控制)

7、关闭加氯系统

(1)、短期关闭(1~3月)1)、关闭蒸发器进气管上的阀门。

2)、继续加氯,将蒸发器内的液氯使用完毕,再关闭加氯机。3)、重新使用时,只需打开蒸发器入口液氯阀门及加氯机手动旋钮即可。

(2)、长期关闭(3月以上)

1)、关闭氯瓶出气总阀,将蒸发器筒内的氯气用完,面板压力表指示为零,氯瓶出口管道至蒸发器进氯管道结霜,且真空调节器压力表为零后,然后关闭蒸发器进氯总阀。2)、关闭氯瓶液相阀。

3)、打开蒸发器出口阀,继续加氯,使蒸发器压力表和加氯机浮子降到零,再关闭蒸发器出口阀,看蒸发器压力表是否上升,如指针为零,说明筒内液氯基本用完。

4)、关闭蒸发器电源,放空水箱内热水。(打开水箱排空阀)5)、关闭加氯机手动旋钮。6)、关闭水射器。7)、关闭加氯机控制电源。

一、加氯机操作规程

(一)开机1、2、3、4、检查气源压力是否正常。检查蒸发器是否正常。

检查水射器是否正常,真空表读数应在20Kpa以上。检查加氯机进出口阀门及电动阀门是否关闭,转子流量计手动调节阀门关闭,避免开阀时撞击浮子。

5、6、缓缓打开加氯机出气阀和进气阀。打开加氯机手动旋扭,调节至所需加氯量。

(二)关机1、2、短期关闭(1周左右):关闭手动旋扭。

长期关闭(几个月以上):关闭加氯机进气阀,切断气源,浮子降为零后,关闭手动旋扭,关闭加氯机出气阀。

(三)手动→计控切换运行:

1、检查加氯机后面控制接线盒上转换开关,手动运行指加氯机面板1450控制器控制投加,又分为手动(直接控制开关电动阀)和自动(流量比例控制和复合环控制);计控运行指中控室操作模式运行,由中控室根据需要进行控制,又分为直接输入和自动调节控制。

2、将转换开关转到手动控制时,可由1450控制器进行控制。

3、1450控制器有两种控制模式,即屏幕上的“Manual”和“Automatic”控制,“Manual”时,可以直接通过面板上的上下调节按钮控制电动阀的开度来满足投加,“Automatic”控制则有流量比例控制和余氯复合环控制,应我厂流量信号和余氯信号未接入,所以,自动模式不能使用。

(四)计控模式:为中控室控制模式,又分为“直接输入”和“自动调节”控制,自动调节因种种原因不能满足控制要求,故目前只能采取“直接输入”控制投氯量。(五)加氯机常见故障及排除

1、浮子上下跳动,并拌有滋滋声:这类故障多发生在差压调节器连接软管老化破裂造成。更换新管后恢复正常。

2、当手动调节加氯量时,调节旋钮很紧:主要是阀杆及阀芯脏污所致,拆开清洁后即可。

3、加氯或停止加氯时,加氯机有轻微漏氯现象,并拌有滋滋漏气声:一般从各种密封圈,O形圈漏气。拆下密封圈或O形圈,涂适当硅脂,重新安装好。若发现O形圈、密封圈变形、老化,立即更换。

4、加氯机调不到最大加氯量:

(1)气源供气不足:检查氯库真空调节器压力是否正常。是否要切换氯瓶。

(2)水射器真空不足(加氯机真空表读数小于20Kpa):水射器运行水压为3.0~4.5kg/cm2之间。如果上述条件满足,说明氯气管路漏气所致,检查管路。

(3)加氯机后面连接软管破裂也是导致加氯量不足的原因之一。

二、蒸发器运行规程

(一)开机1、2、3、4、5、检查380V电源。

检查热水箱补水管是否有水。

检查蒸发器面板仪表处于正确各指示值在正常位置。检查蒸发器进液阀及出气阀应关闭。

合闸,电源灯(绿)、底水温报警灯(红)、底水位报警灯(橘黄)亮启。

(1)加水电磁阀自动开启,补水至液位计的2/3~3/4位置处后自动关闭,低水位报警灯关闭。

(2)电加热器启动,进行加热,电流值为30A左右。(3)运行30~45分钟后,当水温计升至73~82℃间时,底水温报警灯关闭。电动减压阀自动打开。

6、预备向蒸发器送氯:

(1)检查氯源压力是否正常。

(2)检查氯瓶液压角阀柔性管是否连接,并且密封良好。(3)检查氯气自动切换系统的两个电动球阀是否处于正确开闭位置。

7、上述各项均正常后,打开蒸发器进液阀,观察蒸发器的压力表,蒸发筒内正确氯压应在30~140PSI(0.21~0.98MPA)间,待压力不再上升为止。

8、运行2~3分钟后,待部分液氯在蒸发筒内蒸发为氯气后,缓缓打开蒸发器出气阀,准备加氯。(二)切换:由“在用”蒸发器切换至“备用”蒸发器

1、关闭在用蒸发器进口液氯阀门,筒内液氯大约能够使用30分钟左右。2、3、4、检查备用蒸发器电源、补水水源。备用蒸发器送电合闸。

备用蒸发器运行20分钟后,当水温接近72~82℃时,电动减压阀打开,此时应将在用蒸发器内的液氯用完后再开启备用蒸发器使用。

5、观察在用蒸发器压力表,当压力接近零(出现液氯管道结霜)时,说明筒内氯气基本用完,可以关闭出气总阀,如果筒内液氯不蒸发完就关闭出气阀,可能会导致蒸发器内压力升高,造成防爆膜片爆裂。

6、打开备用蒸发器进液阀。操作顺序同上,最后断电(不过最好备用蒸发器时刻处于热备用状态比较好,保证随时使用)。

(三)对蒸发器短时关闭:关闭蒸发器进氯总阀,待蒸发器压力为零后再关闭出气总阀。

(四)长期关闭:将蒸发器内氯气抽空,压力表为零,等水箱内的热水冷去后排空、断电。

(五)蒸发器常见故障及维护

1、加热水箱出现溢流或水箱水位迅速下降。可能的原因是:(1)水位浮子控制开关失灵,导致电磁阀不能关闭;(2)进水电磁阀内有杂物关不严。

2、蒸发器防爆膜破裂,可能的原因:

(1)新膜片损坏,主要是破裂,可明显见到破裂痕迹,主要是操作不当,正常工作时误将蒸发器进出阀门关闭,或停止加氯后没有将蒸发器内的氯气用完就关闭了氯瓶或进氯阀门,导致蒸发压力过高,达到了爆破极限而破裂。(2)使用较长时间的膜片破裂,主要是膜片锈蚀及腐蚀损坏,一般表面看不出破裂痕迹。

3、水箱的水温超过93℃报警值,仍继续加热,可能的原因(1)温控器调节调节设定值没调好造成,应重新调整;(2)温控器坏或加热器接触器触点粘连分不开造成。

4、蒸发器管路上有结霜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1)需氯量大,供氯量小,导致液氯气化不足,应检查氯瓶是否快用完。

(2)检查管路上的阀门是否开度过小或赌塞,氯瓶出气阀接口被垫圈堵塞也是常见问题之一。

5、真空调节器上的压力表超过正常值,可能的原因是:(1)电动减压阀整定值不对或电动减压阀内部弹簧损坏导致整定值变化;

(2)压力表坏,关闭真空调节器入口阀门后,压力应回零,否则压力表坏。

6、蒸发器阴极保护装置电流表为零,可能的原因是:(1)接线接触不好或电流表坏,检查接线、接地是否良好;(2)镁棒已脱落,正常使用周期为3年左右。定期检查,当镁棒消耗至1/2或1/3时应更换。

三、自动切换系统

(一)系统组成

自动切换系统由两个电动球阀和两个电接点压力表及控制器组成。

1、两个电动切换阀由两个电接点压力表控制开关,分别为A组电动切换阀由B组电接点压力表控制,B组电动切换阀由A组电接点压力表控制。

2、控制器分别有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模式,手动是直接控制,自动由电接点压力表控制,并伴有复位按钮。

3、电接点压力开关设定有低限关阀值和高限复位值,分别根据氯瓶最小剩余量(压力或重量值)值确定。高限复位值为氯瓶更换完成后能够让水银触点自动复位的压力值。因电接点压力表为机械式仪表,精度较低,所以设定完成后要经过多次反复验证比对后才能使用。

4、正常开启的顺序是:电接点动作,关闭本身电动切换阀到位,然后打开另一组电动切换阀使用(前提条件是另一组电接点压力表处于正常状态)。

(二)常见故障

1、正常切换后,氯瓶被抽空。可能的原因是:

(1)因电接点压力表使用年久,误差增大,导致切换时压力控制不好;加强维护保养,机械传动部分定期润滑减少摩擦系数,提高精度。

(2)切换阀不能正常关闭,导致氯瓶抽空。

2、电动切换阀不能正常开关。可能的原因是:

(1)上次更换氯瓶后没有按复位,导致下次不能正常切换。(2)控制器上开关位置不对,没有在自动状态。

上一篇:数学实验与matlab教案下一篇:希尔顿酒店的来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