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导员

2024-11-05

政治教导员(通用8篇)

1.政治教导员 篇一

我自一九九八年四月调到某某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某大队担任教导员工作。按照分工分管大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工作,负责车辆和驾驶员管理,交通安全宣传,交警进社区工作,交通违章处罚审批以及警务督查,信访接待,勤务考核,后勤保障等项工作。

20__年以来,在上级支队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坚持从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和管理艺术水平入手,认真履行领导干部一岗双职制度,以江“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确立思想政治工作为公安交警队伍建设和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提供服务和保障的思想,加强班子的团结与协作,发挥班子的核心作用,着力在队伍中营造凝聚力工程建设,尽努力确保队伍的纯洁和稳定,尽的可能充分调动全体干警的工作积极性。会同班子成员“抓班子,带队伍,促工作,保平安”,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正气上升,斗志旺盛,团结拼搏,吃苦耐劳,出色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两年来,交通事故在前年大幅下降的基础上,又达到了稳中有降的目标,队伍中没有发生一起违法违纪事件,有34名干警在工作中表现突出受到上级的表彰和奖励。培养发展党员4名,转正4名。

一、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以纪律作风建设为契机,全面加强队伍建设。

支部一班人,深深感觉到,要带一流的队伍,必须要有一流的班子,因而工作中非常重视班子自身建设,做到全队一盘棋,分工不分家,齐抓共管搞好队伍建设,真正把“一岗双职”落到实处。班子对队伍中出现的不良倾向和违纪苗头敢抓敢管,坚持原则,对一些一时难以核实的苗头信息,采取谈话打招呼,论危害,提要求,堵苗头,尽力使其消灭在萌芽状态。较好地坚持支部生活的“三会一课”制度,不断提高党员素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带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坚持队伍教育不放松,采用日常学习与集中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干警的教育,系统地学习十五、十六大报告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干警认清形势,明确目标,振奋精神,踏实工作。

去年底38名新同志分配到大队,为把这支队伍带好,我和班子成员以中队为单位,分头负责教育管理,加强对这批新同志的理想、信念、宗旨和纪律作风教育,落实各中队素质高、业务精的老同志负责“传、帮、带”,并经常同他们谈话了解情况。同时从严管理队伍,尤其是住队的新同志,严肃住宿纪律,规范住宿制度,加强家队联系,防止了八小时外违纪事件的发生。

同时自我加压,自觉接受各方监督,在警务公开并建立内部督查制度基础上,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召开各种座谈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同时积极做好来信来访工作,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答复”,让群众满意,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树立交警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良好形象。

转变观念,提高素质,规范服务,工作中我们注意从端正民警执法形象着手,以抓窗口规范化为重点,结合“创文明行业”和民主评议机关活动,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一是对违章处理,车管办证,事故处理等窗口的办事程序进行规范,重点加大工作透明度,进一步公开办事程序制度,民警直接受理,一窗到底制度。事故处理中对重大且有较大影响的事故实行责任公开认定和调解制度;二是窗口形象建设,使用规范用语,推行首问责任制,做到接待热情,解释清楚,处理及时。车管、违章、事故窗口继续推行双休日照常办公制度,方便群众。三是内外监督力度,去年从各行各业考虑调整充实了23名警务督导员,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对队伍建设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依法办事,文明执法,让群众满意;四是要求全队干警在规范用语基础上使用普通话,纠违三礼在先,岗亭进一步完善便民服务设施,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服务。

同时,广泛开展谈心活动,通过家访了解干警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特别是八小时以外业余生活情况,引导干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干警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感觉到组织的温暖,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开拓创新、多策并举、努力开创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新局面。

实施畅通工程以来,我们一直把宣传工作当作交通管理的重要内容,把它看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针对交通安全宣传基础差、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的困难。我们在当好地方党委政府参谋的同时,积极主动跑街道、走社区、下厂矿企业,层层发动,取得支持,在较短时间内组织交通安全志愿者1200名,又在各街道(居民会)聘请100名干部为交通安全联络员,为实施畅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去年以来共组织大型交通安全宣传15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今年5月份,“交通管理进社区”工作全面启动,辖区有49个社区列入进驻对象。为把进社区工作真正做好,我和班子其他领导进行了认真研究,制订了进驻方案,尽量把问题考虑得细致全面。同时,上门到区委、区府汇报工作,取得政府的支持,针对各社区民警缺乏经验、进展不一的现状,我能经常深入社区管理第一线,帮助协调、指导民警学会做社区工作的经验,并经常组织人员对各社区的进展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弘扬先进事迹,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激励民警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了社区工作的健康稳步发展。

此外,我们还坚持了对辖区民警中小学生和外来人口的交通安全教育,组织督促民警深入学校及外来人口聚居地(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受到了社区各界的一致好评。

三、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近两年来,我能自觉按照江提出的“三个代表”来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断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来武装自己,在政治上思想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在班子里能自觉服从大局,摆正位置,扮好角色,始终把交通管理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把党的建设,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都坚持围绕这一中心创造性开展工作,由于班子一条心,上下就能形成一股劲,做好各项工作就有了保证。

有较强的事业性和工作责任心,在基层我的年龄大了些,身体总比不上年轻小伙子,但我能严格要求自己,不管份内份外的工作,只要工作需要,不避不推,经常加班加点,分管的违章处理质量在市局去年组织的执法情况检查中取得了较好的名次。搞整顿、值高峰、交通警卫等工作,只要有空都能积极参加,身先垂范作好表率。

平时能做到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不用手中权力做交易为自己谋利益,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作风踏实、胸怀开阔、待人诚恳,干警工作上、生活上有困难,我总是放在心上,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做干警的贴心人。密切联系群众,倾听干警呼声,掌握思想脉搏,确保政治思想工作针对性做到点子上。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政治理论学习抓得不够深,有时紧时松的现象。自认为有一定的政治理论基础,有坚定的信念,认为偏不了,满足于一般应付,工作忙时往往被挤掉。

二是交通管理业务水平提高不够快,离干一行专一行尚有差距,因此工作上指导不够有力,来访接待中有时底气不足,解释有时不能完全到位。

三是政治思想工作上处于上面布置什么、下面干什么,缺乏改革创新意识。

本人决心以这次机构改革为动力,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刻苦钻研交管业务知识和管理水平,加强作风锻炼。在改革创新的深度和力度上花力气下功夫,带领全队干警努力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使交通管理和队伍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2.政治教导员 篇二

同时,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及“技术赋权”的加持作用,大众传媒影响力得到全方位提升,并直接或间接地加快了全球一体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然而,我国的新闻事业虽然已经得到快速发展并正在走向繁荣之路,但面对西方文化霸权及其信息传播的全球优势,仍然处于相对劣势之中。不仅如此,在泛政治化的文化氛围之中,国内社会转型所激发的风险社会诱因及各利益团体诉求方式的变化等因素所代表的可能性,使得我们有理由来深入思考资讯流通与政治行为者之间的关系。

对于国内尚待完善和发展的政治传播学领域而言,对以麦克奈尔为代表的政治传播思想的评析或审视,不仅有助于挖掘其思想中所蕴含的普适性内容,同时也将服务于国内学界对相关理论的本土化改造事业,并进而服务于国内政治传播学领域的整体发展。然而,目前国内对于麦克奈尔的研究相对单薄,且少见专文对其政治传播思想的研究。故本文拟从传媒在政治进程中的角色、传媒的形象建构效应和表演政治的理论脉络等方面来对麦克奈尔的政治传播思想进行述评,以期加深对其思想内容的实质性认识。

一、传媒在政治进程中的角色

作为英国本土的政治传播学者,麦克奈尔对英国政治体制运行及传媒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有较深的感悟,同时也对与英国社会、政治体制相近的美国所谓的民主政治体制运行机制较为感兴趣,也相对熟稔,故他的很多著作里面选用的案例侧重于英美国家,而少见对于亚洲等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相关论述。当然,作为英国斯特林大学的高级职员,他又较为侧重理论层次的提升与宏观层面的架构,故其所探讨的对象多着眼于公共政治的修辞而少人际传播,多探讨国家宏观层面的问题而对于市、区等微观层面的问题着眼不多。同时,他早年便对政治传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后的诸多研究也多围绕政治组织、受众和媒体这三个方面进行。他的研究领域涉及新闻传播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一以贯之且学术成果丰硕,故他的交叉学科研究思想及其所取得的相关成果也富有学术价值。

在他的《新闻与民主——基于政治公共领域视角的评价》《政治传播学引论》等书中,对于传媒在政治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有较多的论述。他认为,对于那些欲通过某种形式的组织和制度的方式来影响某种决策过程的政治行为者来讲,如果缺乏对大众传媒角色作用的深刻认识,那么其在政治场域中优势地位的获得、对制度性权力的掌控过程注定波折丛生,甚至可能失败。为避免此种失败,包括政党在内的政治行为者往往根据其对传播策略与技巧的理解与应用,来试图获得受众的支持,并将此种支持作为自己政治诉求正当性与合法性的重要来源。当然,依据其与传媒合作程度的不同,所取得的最终效果也会有所差异。

事实确实如此。麦克奈尔认为,媒体传达或阐释政治领域客观发生的事件,促使受众的主观认知发生相应改变;由于媒体的偏差具有无比的政治重要性,故传媒在政治过程中扮演着枢纽角色。[1]由于政治事实包括客观事实、主观事实和建构的事实等三个范畴,而传媒可以通过对新闻业务操作过程中客观失误偏差的控制及主观性强且富有倾向性的信息选择等方式来建构某种真实,也可以通过类似策略的实施来影响或试图影响那些政治的介入者,故他的此种观点是有道理的。针对此点,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也曾言道:“当代意义重大的革命不是经济革命或者政治革命,而是一场在被统治者中制造同意的艺术的革命……在新一代掌权者的政治生活中,劝服已然成为一门自觉的艺术与大众政府的常规器官……说如何制造同意的认识将改变所有的政治前提将毫不为过。”[2]如果我们将麦克奈尔的观点与李普曼的上述看法进行对比,或许会发现前者的观点还是有些保守的。基于此,我们甚至可以更夸张一点来讲,如果不对传媒进行深入分析,则也许无法对当代政治有彻底的理解。

麦克奈尔对传媒在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有较为透彻的认知,并认为现代民主社会之中的传媒本身所具有的信息传达、分析、评论或诠释功能的发挥,使它本身便成为政治运作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时,他还从民意与公共领域的建构、传媒与民主进程、媒体与民主政治、制造共识等四个方面来对上述观点进行了论述。

首先,就民意与公共领域的关系而言,他认为与极力维护自身统治过程私密性的专制政府不同,多数开明政府通过达成某种共识来进行统治,而相关政治精英等政治行为者也多由此来获取民众支持并获得某种普遍的正当性。然而,共识的形成、有意义的支持均需要在某种良性的资讯场域及相对理性的公民参与下方能形成。换言之,借助由传媒提供的资讯信息或交流渠道,以及其他功能的有效发挥,良性民意得以在公共领域中酝酿,并进而形成一种保护私人领域免遭公共权力横加干预的自由,从而为民主政治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针对传媒与民主进程的关系,麦克奈尔认为媒体至少具有五项功能,即环境告知与舆论监督功能、民众素养培育功能、政治论述的公共场域功能、新闻的守门人功能,以及“鼓吹”政治观点和劝服功能。当然,上述五项功能的发挥是非常重要的——毕竟开放性是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人们相关媒介资讯的获取正是他们参与政治决策过程的重要环节。

再次,针对媒体与民主政治的关系,他以西方自由民主政治体制为例,认为媒体虽然是大部分人的消息来源,媒体也是构成他们从事政治选择的重要依据,但要么由于教育系统的失败和缺少真正选择等原因的存在使得选民对政治日益疏离,要么使得普通选民陷入资本主义及其权力的运作下的虚幻真实之中而不自知。

第四,在共识制造方面,麦克奈尔认为即便西方所谓的自由民主政府的正当性可以由其统治下的民众的共识而获得,但此种共识可以通过制造而出。换言之,如果处于权力场域中的媒体所提供的资讯失真或富有某种不良的倾向性,或者相关政治行为者接受的资讯是人为制造而出的,那么公共领域的价值将被削减,而民主政治也终将失真。

传媒不仅是政府政策传达和保持与民意互动的重要工具,同时也对个人的政治行为及政治参与模式有重要的影响。[3]麦克奈尔对传媒在政治进程中所扮演的日益重要的角色的论述,以及对其所发挥的各种功能的辩证性剖析均富有借鉴价值。这是因为,尽管政治体制有所不同,但如今多数开明社会之中政府所进行的政治行动并不纯粹如以往那样由精英群体所发起并全面决定,而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取得民众的支持。然而,在大众传媒的实际运作之中,也不排除出现一些其他情况。如在部分西方国家之中,借助操纵传媒的运作过程,公众舆论可以被引导,共识可以被制造,从而导致普通民众的政治疏离化现象日益严重,而所谓的民意也有畸变的可能,故我们应对此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二、传媒的形象建构效应

在麦克奈尔关于政治传播学的相关研究之中,政党选举领域的研究史料往往较为丰富,这或许是因为通过此方面研究可以快而便捷地获得关于政治施为者借助传媒影响选民态度的相关实质性论据。借助此方面的丰富案例,他在部分著作中对政治传播中传媒的形象建构效应做了重点阐述。

麦克奈尔指出,在以选举为代表的国内事务之中,形象的重要性正变得非常重要。他认为,在碎片化的娱乐时代,通过电视等大众传媒直接展现在受众面前的政治选举,那些形象感官较好的选举人往往占有较大优势,而所谓的领导才能、政治智慧和远见多位列其后。学者理查德·乔斯林(Richard Joslyn)则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形象的重要性——他发现可以通过采用一些抹黑对手形象的政治广告来保持另外一方的相对竞争优势,[4]而纵观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政治选举之中负面政治形象广告泛滥的情况也可以验证出麦克奈尔和乔斯林观点在某种程度上的正确性。麦克奈尔认为,在此种形象当道的趋势之下,各个政治行为者为塑造良好形象或塑造大众对自身的某种共识,不断加大用于民意测验、政治广告和传媒公关等方面的费用,进而进一步促进了政治商业化程度的加深;同时,基于控制而非理性论述基础上的传媒公关和政治广告等政治传播行为的泛滥,直接削弱了由公共领域所带来的民主政治的可贵品质。然而,民意测验等手法的运用,固然会使得个别政治人物或政党因为注重民意调研而对外显得尊重民意,从而使其更方便地建构起自己或自身所属政党的有利形象,但同样也有可能成为民意的俘虏,进而让不合理的舆论来影响或霸凌某些较为专业的政策的形成和制定过程。换言之,基于表现出对民意的尊重和迎合普通大众的口味,某些对于政治权力较为渴望的政客或相关政府机构在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可能会为塑造表面上光鲜的政治形象而逐渐丧失可贵的政治操守,并会在某种情况下放弃对某些合理原则和基本价值的坚守,并可能诱发政治伦理败坏或狂热的民粹主义。目前,此一端倪已经在我国台湾地区有所显现。

同时,麦克奈尔也论及了国际政治传播中传媒的形象建构效应。他认为,与资讯社会之前的时代不同,秘密外交和暗室交易虽然仍旧在起作用,但国际政治的开展已经不可能再罔顾民意;同时,随着民众获取信息能力的增强和传媒影响力的扩大,国家的外交政策不仅需要在公众关注下进行,而且包括政府在内的相关政治行为者也需要通过新闻媒体来取得民意对某些政策的支持,因此对于相关政治行为者来说,形象甚至变得比实质内容还要重要。[1]他的此种观点看似夸张,但却不无道理。这是因为,基于传媒对国际政治的强大影响力,国内外诸多政治行为者均积极借助其所能借助的信息传播系统来试图达到某种目标;伴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政治领域也变得越来越国际化,媒体在该领域的影响力势必将会被拓展,而媒体所建构的形象效应也将会越来越重要。因而,当代包括领土争端、政治反对运动,甚至战争在内的诸多行为均逐渐在媒体的关注之下展开,而能否成功取得全球舆论之下相对多数人的信任与支持,将影响着现代政府某些事务的进程和上述诸多国际政治行为的胜负。

麦克奈尔关于政治传播中传媒的形象建构效应是有一定道理的。现实社会之中确实存在部分媒体通过富有倾向性的设置议程等传播手段来影响受众观感,而那些被大财团及其幕后政经利益集团所控制的媒体也常会发出比其他组织更大的声音,并可能在沉默的螺旋效应下使得理想中的意见的自由市场处于失灵状况,进而使得形象的塑造和共识的培育变为一种技术性的工程。然而,当传媒精英能够重塑形象和制造共识时,他们在较大程度便处于某种霸权的地位。那些处于该霸权影响下的普通民众对该霸权所拥护的体制自觉和自发的服从和支持也不再依靠军队、警察等暴力机构的威胁,而多借助媒体所承载的文化传播和形象建构的过程。甚至在传媒精英和政治、经济精英结盟的情况下,传媒便可能通过不断加大或重复此种形象的塑造和共识的培育过程,来强化和延续它所拥护的包括体制在内的诸多事物的正当性、合法性及相应事物生存、发展所必需的能力。当然,由此微迹象的流露,我们也可以看出那些新闻从业人员所严格秉持的客观性等新闻专业伦理对于推动良性政治进程和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表演政治的理论脉络

即便是在非泛政治化的社会之中,政党和政府也并非唯一的政治行为者。在系统化的政治系统之外,仍然存在着许多追求政治影响力并试图参与某种政治或经济利益分配的组织或个人。后者作为体制外的政治行为者,先天便相对缺乏从事政治传播所需要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本,以及政府部门或知名人物所具有的公信力和吸引力,故也相对缺乏对自身形象进行自我界定或描述的能力。然而,传媒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及其本身所代表的可能性,使得参与相关资源分配的各方或其他对其心有觊觎的组织和个人均会想方设法来争取媒体的青睐。当然,尽管此类方法有所不同,但其方法内容的实质却具有某种相似性,即对新闻传播者价值的熟稔、内容展现的创意和传播技巧的追求,以及其他诸如此类的增加自身新闻报道价值的方法。然而,此种对媒体注意力刻意追逐的行为背后,就不免有某种表演者刻意追求某种戏剧效果的意味,而相关政治行为也被涂上表演政治的痕迹。

在麦克奈尔的早期著作中,便散见有关于表演政治的一些讨论;到后期的《政治传播学引论》之中,他郑重提出了表演政治的理念,并认为随着大众传播威力的增强,政治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均会出现“表演政治”的现象。他在对政党通过公共关系和政治广告处理公共事务的过程,以及工会组织与企业之间纠纷的处理方式等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之后,认为公共领域之中各种议题的辩论、协商和处理,均在表演政治的脉络下进行,并认为形象塑造和共识制造技巧的改变,将可能会彻底改变政治的生态。[1]换言之,他认为随着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和传媒技术的快速革新,将会使政治行为者用来制造共识与形塑形象的策略、方式和技巧等因素发生改变。在《文化混乱——全球化时代的新闻业、新闻与权力》之中,他对新的传媒生态进行了描述:“互联网时代的国际新闻报道变得日益大众化、碎片化和多样化。在今天,即便是那些实力雄厚的个体也可能会被国际新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所影响。对于那些普通消费者而言,他们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而自身用以在相关资讯的真实与虚妄、诚实与谎言等诸多方面进行正确选择或判断的能力却明显下降。”[5]此种对于当今传媒生态的描述,间接地表达了他对于表演政治的趋势可能会加重的担忧。

在包括政治文化在内的社会文化和传媒技术的高速发展及紧密互动之下,上述变革将在较大程度继续保持下去——即便在不同的时空会有某种不同的政治传播内容,但对相关政治传播内容的包装需求却不会随时空而有所不同。由此可知,当大众传媒在政治进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且媒体与政治人物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时,政治或许不仅仅是统治或说服的技术,更是表演的艺术。从此种程度来讲,那些表演政治中所常用的公关策略和诉求方式,在某种特定的时空中或许真的比其所传达的实质内容要重要得多。

当然,即便多数普通民众可能会逐渐沉浸在那些政治人物的自然演出之中并被其影响,但部分民众也能够依靠自身常识和其所在组织的力量来对抗上述不良倾向所带来的影响,而一些知识精英或善用媒体的人士也会产生相应的免疫能力。故从此点来看,排除掉表演政治的种种缺陷,它也具有某种使得政治进程更加开放且更吸引普通民众关注政治事务的优点。针对此点,麦克奈尔也指出,强化与媒体合作的技巧有助于改变以往传媒资源在各个社会子系统内分配不公平的状况,而那些立意较好的政治传播行为也将改善人们的思想、态度和行为,并进而将相关经济资源转化为正当的政治权力;如果对政治传播相关的经济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的行为强化,营造一个对参与其中的各方均较为公平的竞争环境,将有助于民主进程的良性运作。[1]他的观点是有道理的,毕竟不应该存在完全不受监督的媒体运作体系,也不能放任彼此勾结之下的利益集团及其所代表的权力精英来独占本应用于服务整体社会民众的新闻媒体。

如果将麦克奈尔关于表演政治的观点与某些西方国家或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对照的话,便会发现该理论与社会现实有较多契合之处,也具有不可否认的合理之处。然而,即便某些大众传媒会因为其自身对于某些消息来源的偏好,以及受到来自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而在具体作业时会对某些资讯或观点有所偏好,但它至少也会对保持其生存、发展的自身利益之外的因素有较为独特的思考,而相关媒体精英亦会在新闻专业主义的驱动下自觉或不自觉地与政治、经济权力精英保持适当的距离,以至少维持其独立、客观的形象,并为传媒的“第四权”赋予相应价值。

综上所述,麦克奈尔作为西方政治传播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其理论寓深刻性与系统性于一体,对某些问题的阐述更是高屋建瓴,读来有力透纸背之感。他深入西方政治传播领域,紧跟时代潮流,而又以超然的学者风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力图打通文本内外因素,为学界和业界提供了思想和实践的指引。对于我国从事政治传播学领域研究的青年学者来讲,他所研究的相关问题不仅富有启发性,而且当下价值尤为浓厚,值得继续进行挖掘和探讨。

参考文献

[1]Brian Mcnair.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Communication[M].New York:Routledge,2011:11,173,204-207.

[2]沃尔特·李普曼.公共舆论[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82.

[3]沈游振.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政治论述之分析[D].台北:台湾大学,2010:16.

[4]Joslyn,R.Political Advertising and the Meaning of Elections[A].LL Kaid,DD Nimmo,KR Sanders.New Perspective on Political Advertising[C].Carbondal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86:180.

3.政治学好政治“五诀” 篇三

有很多同学认为政治就是背,只要把书本背好就能考出好成绩。其实要想真正学好政治,必须突出五个字,即:“趣”、“悟”、“联”、“忆”、“练”。

1.“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不竭的动力和源泉。政治知识是以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为依托的,与我们日常的所见所闻所做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例如拿着一块石头,叫做“物质”,扔出去,叫做“运动”,不小心砸到一个人,人受伤,叫做“因果联系”,伤势的轻重,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伤势的轻重做出正确的判断,叫做“一切从实际出发”,遇到一点挫折从此心灰意冷,叫做“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够”……诸如此类,我们完全可以把政治的学习带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使它成为我们的乐趣来源之一。我相信,只要我们在学习中能够积极参与课堂,积极思考和发言,兴趣就会培养起来,从而为学好政治创造必要的前提。

2.“悟”

“学而不思则惘”,政治学上的很多语句和概念,除了记忆,都是需要我们反复阅读,反复领悟的。无论是背诵还是分析问题,都应该透过字面的东西,去思考他们的内涵本质和真正的关键意思。对于相似的知识我们只有在平时注意到这些细节,养成习惯,才会不至于在高考中犯看错题意之类让人懊悔的错误。例如,在学习当代不同国家的政体时,可以通过列表对两者特征进行比较,分别对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加以领悟,从而减少学习负担。除了应用表格形式,还可以构建知识框架、网络等。

领悟书本精髓,抓住关键思想,这在我们学习哲学部分内容时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深入理解教材中的基本原理,对容易混淆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要进行辨别、归类,找出他们的异同。

3.“联”

一般来说,政治学的内容都可以形成一种系统,是一个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我们可以把前面学过的东西,尤其是有共同之处的东西,相互比较,进一步加深印象,使自己在分析问题时能够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在学习哲学时,必须始终注意构建知识网络体系,了解哪些辩证唯物论的原理和唯物辨证法的原理可以共同阐述一个现象,哪些人生观的知识和价值观的知识对人的主观思想有着共同的要求等;在政治生活的学习中,也可以联系国际国内重大时事,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经常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的分析,逐步培养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法律时,更可以找来电视上、报纸上、网络上公布的各种案例,根据所学的法律知识对其中的人物、行为做出分析和判断,锻炼自己的思维联系能力。我们甚至可以做一些小报告、小调查,监督周边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尝试着写一封给县长,区长或市长的信。

4.“忆”

每个人的记忆都是有一定规律的,在相同的时段,不同人的记忆效率可能是不同的。我们要注意总结自己的记忆规律,明白自己在什么时候最适合记忆政治,从而把特定的时间分配给政治,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佳的记忆成果。当然,在学习过程中穿插文体活动,对记忆也是十分有利的。

要想巩固记忆成果,回忆环节也是不可缺少的。做好回忆工作有利于我们将知识内容记牢记实巩固战果。同时,回忆也是对知识进行再加工的过程,有助于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回忆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采用背诵、复述、默写等方式。同学之间互相提问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5.“练”

人们常说“熟能生巧”。经常练习和自测,有利于强化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也有利于提高审题、解题能力。要学会运用书上的规范语言来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对于原理、概念更要学习背诵和默写书上的原话,对于做题时反复遇到的句子也要铭记在心,不至于在需要的时候苦思冥想,浪费时间。同时还要注意有灵活的思想和个性体现在笔端,依照不同的题意改变句子和段落的主次、长短、顺序等。对于做完的题目要进行回顾,使之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最后,还应该学会举一反三,切不可为练而练,堕入题海。

4.政治教导员 篇四

理论学习上的交流发言

(2015年4月24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好。

在这次理论学习中,我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己查找资料学习,再次受到深刻教育,进一步提升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切实提高了宗旨意识、廉政意识、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更加筑牢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政治定力。下面谈几点学习心得体会,归纳起来是“一个位置、两条底线、三条途径”。一、一个位置

就是把“坚定政治立场,严明政治纪律,保持政治定力”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更需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此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明确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担负政治责任,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只有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才能让“坚定政治立场,严明政治纪律,保持政治定力”成为一种常态、一种自觉。

二、两条底线

一条底线,就是信仰底线。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支柱和前进的灯塔。确立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精神支柱,才能“坚定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就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能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矢志不渝地献身于伟大的事业而不畏任何艰险。

一条底线,就是纪律底线。“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政治纪律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坚守政治纪律对于我们来说,既是一种常识,也应是一种态度。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了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并反复强调要“严明政治纪律”。政治纪律是“底线”,更是“红线”,我们一定要强化

–– 1––

纪律意识,将其作为从政之绳、工作之纲、人生之镜,始终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三、三条途径

1、加强理论学习,坚定政治立场,增强政治自觉。党员干部坚定的政治立场,是要在重大问题上政治坚定,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忠于党的事业、忠于人民群众、忠于伟大祖国,始终对党忠诚、与党同心,不风吹两头到、不模棱两可,在思想上、行动上坚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因此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制定系统周密的学习计划,加强党的科学理论知识学习,精读有关重点文章,及时学习领会党的文件精神,以此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

2、经常自我反省,严明政治纪律,规范政治行为。心中要时刻装着党、想着党,牢记自己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始终站在党的立场说话,始终与党同心同德,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自觉遵守党章和党内各项规章制度,自觉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决不在群众中散布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意见,决不公开发表与党中央决定相违背的言论,决不对党中央的决策部署阳奉阴违,决不编造传播政治谣言以及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决不以任何形式泄露党和国家秘密,决不参与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真正做到在党为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

3、加强廉洁自律,保持政治定力,强化政治担当。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党开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考验前所未有。我们党员必须时刻牢记使命责任,经常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敢于揭短亮丑,勇于正视缺点,积极修正错误,严格遵守并坚决贯彻执行党规党纪、法纪政纪,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的纪律要求,不出入私人会所、不接受和持有私人会所会员卡,从思想上筑起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增强拒腐防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敢担当、能负重、有作为,勇敢承担起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履责、守土尽责。

5.政治必修二政治 篇五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我国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3.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民主主体广泛,民主权利广泛)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

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广大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

4.民主与专政的关系:人民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

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5.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①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我国宪法②是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6.怎样坚持人民民主专政:①扩大社会主义民主②实行依法治国③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④

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⑤改善民生,推进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7.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政治自由③监督权

8.公民的政治性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

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9.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坚持权利与义

务统一原则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0.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①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③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④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⑤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

11.中学生怎样参与政治生活:①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②需要学习政治知识③贵在实践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民主选举

1.公民怎样行驶自己的选举权:①选民参加民主选举的素养,即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②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③怎样行使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民主决策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②专家咨询制度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

度④社会听证制度

3.民主决策的意义:①有助于决策重返反映民意,体现决策民主性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

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实施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民主监督

4.民主监督的方式:①信访举报制度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③舆论监督制度④监督听证

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

5.民主监督的意义:①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②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

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6.公民怎样行使民主监督权:①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用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

督权②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第三课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1.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2.政府的基本职能: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③组织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3.政府的作用:①人们的社会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②人们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4.公民怎样处理和政府的关系: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帮助,监督政府行为,使我们的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的体现

5.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6.政府怎样做到对人民负责: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②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③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7.公民向政府求助或投诉的法律途径:①开设热线电话②设立信访部门③推行电子政务④

依法建立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1.政府依法行政的地位: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

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依法行政的意义: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力和自由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

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④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3.怎样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①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

行为②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4.政府权力的行使的环节:决策、执行、监督

5.政府怎样坚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①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②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是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爱惜民力

6.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制约、监督: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赋予国家权力,有权监督政府工作②权力是把双刃剑

7.怎样对政府权力制约、监督:①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

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②我国已经根据宪法和法律,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8.政府接受监督的意义:①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决策②才能提

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③才能防止滥用职权,保证清正廉洁④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9.为什么建立信息公开制度(阳光工程):①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制政府的基本要求。

我国政府为了方便人民群众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和公开办事制度,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②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0.建立信息公开制度的意义:有利于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的监督;

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

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有

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2.全国人大的权利:立法、决定、任免、监督

3.人大代表的权利:审议、表决、提案、质询

4.人大代表的职责:①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

使国家权力②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牡蛎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5.人大制度的基本内容:①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

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③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职权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6.人大制度的意义:①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②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③保证

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④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1.如何确立的中共的领导和执政地位:①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

出的历史性选择②是由它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和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决定的③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

2.为什么坚持中共为领导核心:①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③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党的执政方式:科学、民主、依法;三者关系:依法执政时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核心内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

线;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核心:坚持党的先进性)科学发展观

5.党怎样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坚持以人为本。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6.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内容: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

是参政党②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共的领导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⑤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7.人民政协的性质:①是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②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

代表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③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8.人民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9.我国政党制度的意义: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②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

化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④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1.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个民族共同繁荣;三者关系:三项原

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团结的物质保障。

2.青少年怎样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

结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付诸行动

3.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

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5.我国宗教政策的内容:①宗教信仰自由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6.怎样弘扬科学精神:①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我们要遵循辩

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②坚持不懈地对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③作为中学生,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弘扬科学精神,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创造美好的人生。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第八课 走进国际社会

1.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 自卫权 管辖群

2.主权国家的义务:①不侵犯别国②不干涉他国内政③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3.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①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

与合作②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③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4.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①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②发

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③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民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④作为协调各国的活动中心

5.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

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

6.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

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世界裁减军队、环境保护、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7.我国的国家利益:安全利益 政治利益 经济利益

8.为什么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

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世界不安宁的因素: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②有的大国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

国内政③恐怖活动危害人们安宁生活

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途径: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

3.4.5.6.7.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国际新秩序的内容:①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②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③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④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世界多极化的意义: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由于世界多极化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因而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我国增强综合国力的措施:①我们一定要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增强综合国力。这是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我国外交政策的内容: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①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纪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我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

6.浅论政治社会政治 篇六

完成自己的长远或者短期目标的话,那么这种人人尽享其自由,人人和谐相处的生活状况,就不需要政府或者政治社会此类事物进行约束和制约了。休谟对此进行了三次发问,倘若正义自身就能形成一种制约力,为什么还要有法律法规的存在?在社会非常和谐,并不曾出现过混乱不公平的地方,为什么还要设立裁判法庭和裁判官?当自由的发展并没有造成危害的时候,为什么还会被剥夺?

作者从经验主义出发,说明政府所以会存在,正是通过培养人们对国家对社会的“忠诚”这项义务来培养政治德性,来维持人类的和平从而为社会争得利益,人们在忠诚于其所属社会和国家的前提下,才会有比较合理的社会秩序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在政治社会建立起来并进行相互间的交往后,会出现一些适用于当时情况下的特定规则,如使节人格神圣不可侵犯,禁止持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优待俘虏,以及为了交往双方的利益而设立的某些特定规则等等,总称国际法。像单个人之间的交往一样,遵循正义的规则在政府之间也是同样通行的,国王们也都相互承认其他国王的权利。但是国家间的交往并不像个人与个人之间那样,因为单个人之间的交往,没有公道和正义的维系,是不会存在的,而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社会就不会延续下去,人与人的交往会由于无视法则而产生的冲突和战争等原因破裂无法维持,可国家却不一样,国家的存在甚至在战争状态下仍旧维持下去。对于国家而言,遵奉正义的原则不像人和人之间那样需求强烈,它所维护的道义责任与道义责任本身所产生的作用一致,与其有用性成正比。大多数的哲学家和所有的政治家都准许在正义规则下制定的条约在非常危急的时刻如果遵守即会损害缔约双方利益的话,为维护国家的利益而进行废除。最必要的情况是,单个人的毁约,或者对私人财产的侵犯。

7.法国政治文化:观念中的政治 篇七

关键词:法国,政治文化,观念中的政治

肇源于启蒙运动和大革命的近代法国政治文化给人以浪漫、激情和不断革命的印象。自1789年大革命以来两百多年的时间里法国似乎陷入了意识形态反复斗争的模式, 革命不断爆发, 政权不断更迭, 共和与帝制交替进行, 反反复复, 直到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才出现稳定之势。这期间法国共颁布过12部宪法, 平均不足二十年就颁布一部, 可见其政治激变之烈。法国的这种激变特征使其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在许多方面显得独一无二, 罗纳德·特斯基将这种情况称为“法国的例外主义”。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现象呢?除了阶级斗争和国际、国内环境等重要原因外, 法兰西的民族性格应该是一个比较深层次的原因。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对法国的民族性格作了精彩的描述:“它在行动中如此充满对立, 如此爱走极端, 不是由原则指导, 而是任感情摆布……;它的性情桀骜不驯, 有时却适应君主的专横甚至强暴的统治权, 而不适应主要公民的正规自由的政府……;它从未自由到绝不会被奴役, 也从未奴化到再无力量砸碎桎梏;它适宜于做一切事物, 但最出色的是战争;它崇尚机遇、力量、成功、光彩和喧闹, 胜过真正的光荣;它长于英雄行为, 而非德行, 长于天才, 而非常识, 它适于设想庞大的规划, 而不适于圆满完成伟大的事业……”这种性格造就了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又强化了这种性格, 它们的相互影响之中塑造着法国的近代政治文化, 而其文化中关键的一点在于法兰西民族看待政治的观念。

法兰西民族的政治观念主要形成于先验的逻辑构建之中, 根据抽象的人性、自然法、理性原则建构一套政治理论来指导其政治实践, 因而是激进的, 而不是像英国那样在政治实践中慢慢形成, 并根据政治实践不断修改其理论, 因而是渐进的。我把法国的这种政治文化称为观念的政治, 它强调其先验性、抽象性、建构性和远离实践性。这种政治观念在其对“公意”、“主权不可分割”、“自由、平等、博爱”、高度的政治透明和立法的纯代表性等的强烈追求中可以很好地体现出来。而这些目标又都是高度的抽象的和模糊的, 在政治实践中根本无法找到一个具体的确切的实现形式而又容易被利用, 这样越追求纯粹性就越对所有的政权形式不满, 他们一次次地建立新政权又一次次地把它推倒, 在这长久的历史路径中形成了法兰西激进的情绪化的政治性格。这种对政治的激进和情绪化态度, 阻碍了法国探索积极有效的政治改良、寻求政治的良性发展。除了导致政治的激进性、情绪化外, 这种观念的政治产生的另一个问题是导致了政治理念与政治实践的严重脱节, 一方面是政治观念的越来越强化, 另一方面却是政治实践知识的严重缺乏, 从而使法国有很高尚的理论却造成了很糟糕的政权, 它所追求的那些公意、主权、平等等宏伟目标也不得不在政治实用知识的缺乏下牺牲掉, 所以才有托克维尔所说的它“有时却适应君主的专横甚至强暴的统治权, 而不适应主要公民的正规自由的政府”。法国政治无疑是充满激情的, 然而一旦激情一过却是对政治的冷漠、疏离和不信任, 从而进入自己的个人主义之中, 这是一种公民文化的缺失, 而这种状况的造成却得归咎于观念的政治。因为由于法国人沉浸于抽象的大而化之的政治观念从而缺乏政治实践, 更由于它对公意和纯质性、透明性政治的追求使其反对一切政党和中间自治组织, 致使法国中间自治组织的严重缺乏, 没有这些中间自治组织的活动, 正如帕特南在《使民主运转起来》一书中所阐释的, 参与型的公民文化是很难形成的。法国的这种观念的政治与英美的经验的政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正如法国的理性主义和英美的经验主义两大哲学传统对比一样, 它们塑造了两种不同的政治文化。

现在要探求的是法国这种观念中的政治的文化形成的原因。这一点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1) 是法国的社会结构的影响。托克维尔在他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中花了较大的篇幅对英国与法国的贵族制度进行了比较。他得出的结论是英国的贵族保有对国家的统治权, 为了维护其统治权他们不得不与其治下的民众打成一片, 履行贵族与平民相互之间的义务, 这样他们在对其民众的治理中获得并保持了权力从而能够抵挡住国家权力的侵犯, 获得自由, 它虽然不是古老意义上的贵族但它却保留了贵族的实质内容;相反, 法国贵族由于对特权、荣誉的过分执着和强大的中央集权的侵犯慢慢地演变为了种姓制度, 它是一个特权阶级, 随着中央集权的慢慢侵入, 它享受的特权也越来越多, 而其统治治理权却越来越少, 使得贵族不断地衰落, 越来越贫穷, 正是因为其衰落和贫穷它就要强烈地执迷于其特权, 从而变得越来越孤立, 它极力要划清与其他等级的界限, 生怕别的阶级分享了它的特权。这样一个享有贵族特权而不履行贵族治理义务的阶级除了遭人嫉恨之外已一无是处了, 它注定要被人民抛弃。资产阶级也一样, 为了获得国王的职位, 从而获得职位所拥有的特权, 争相进入城市买取官职, 与人民越来越分离。至于农民, 他们很早就从贵族那里购买了土地, 变成了孤立的分散的小农。正如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的精彩分析:法国“一小块土地, 一个农民和一个家庭;旁边是另一小块土地, 另一个农民和另一个家庭。一批这样的单位就形成一个村子;一批这样的村子就形成一个省。这样, 法国国民的广大群众, 便是由一些同名数相加而成的, 好像一袋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由于各个小农彼此间只存在有地域的联系, 由于他们利益的同一性并不使他们彼此间形成任何共同关系, 形成任何的全国联系, 形成任何一种政治, 所以他们就没有形成一个阶级。”这样, 整个法国社会都在不断地分离, “比以往更加分割成一个个陌生的小团体, 彼此漠不关心”, 成了一个“集体个人主义”的社会, 一个原子化的社会, 像康恩豪萨的“大众社会假设”。在这一个中央集权的原子化社会中, 社会的结构是扁平型的, 两头粗中间小, 强大的中央集权直接面对原子化的个人。在这种社会中, 一方面是民众很容易就能够被动员起来, 另一方面是缺乏中间阶层的组织。民众一般是被抽象的观念如公意、主权、平等等被动员起来, 民众一旦被动员起来而有没有中间的组织进行疏导就会出现法国大革命中的群众现象, 群众参与政治充满激情, 充满非理性, 形成群体无意识, 其造成的结果是激进的革命、暴烈的政治斗争和大动荡。而根据政治心理学的观点, 这种大动荡又会在民众心理留下强烈的记忆, 从而有助于造成一种群众性的政治文化, 法国近代政治文化就保有这个特征。由于社会中间组织的缺乏, 民众无法被经常而有序地组织着参与政治实践, 从而使其实际政治知识缺乏但又保留有被动员起来的大规模的群众政治的抽象理念, 这些都造成了法国文化中的观念中的政治的形成。

(2) 是启蒙运动的影响。18世纪兴起了启蒙运动, 开始了“理性时代”, 打破了由万能教会一统天下的“信仰时代”。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等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攻击, 其后法国政治的发展正印证了克莱恩·布林顿的革命理论, 他断言“知识分子对一个社会的离弃”是这个社会在几十年内就会迅速导向大规模革命的前兆, 这时的知识分子趋向于攻击社会中最基础和根本性的制度而不再是倡导对这些制度进行改进。后来, 启蒙运动出现了分裂, 以伏尔泰、狄德罗的经验理性为一派, 其跟随英国的经验理性传统, 强调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卢梭的先验理性为另一派, 强调先验的政治的道德性目标。最终, 法国人民因其本身的民族特性和传统选择了卢梭的学说, 这也意味着其选择了政治观念的先验性文化。卢梭的学说对法国政治和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公意”、“主权在民”理论深入人心, 其批判的社会异化理论以及为反异化而着手建立的道德理想国使人激情膨胀, 心向往之, 在大革命中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甚至实践了其政治学说, 虽然实践证明其学说不能越过政治哲学的边界而进入政治实践层面, 然而其学说已融入人民的心里和法兰西的文化之中是无可怀疑的。他的学说强调抽象的理念不注意政治实践, 是法国观念中的政治的一个重要根源。他还认为存在于个人和统治者之间的“中间人”可能会歪曲公意的表达, 因此, 卢梭式的政治模式不承认政党、利益集团等中间团体的合法性, 以至于法国的政党、利益集团等组织发展欠缺, 如政党体制不完善, 无法形成稳定多数派, 利益集团数量也较少等, 这样他们就不能很好地组织公民的政治参与;他反对代议制, 倡导直接民主制, 这个观念在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中的一个很好的体现就是半总统制和全民公决:总统是全体人民选出来的, 能够代表公意, 是主权的寄托者;全民公决更是直接民主制的体现了。卢梭这些学说的倾向自然是导致观念中的政治而不是实践中的政治。

除了卢梭等思想家思想的影响外, 当时法国文人这一个整体对法国的政治文化特性的形成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正如托克维尔所说的到十八世纪中叶文人变为了国家的首要政治家。这些文人没有机会参与日常政治实践并对他们的制度进行一些日常的修补, 因而他们对于政治仅限于想象和建构, 托克维尔说:“他们都认为, 应该用简单而基本的、从理性与自然法中汲取的法则来取代统治当代社会的复杂的传统习惯。”他们是作家, 把作家的激情和浪漫气息带到了政治中来。这些风气无疑会形成一种观念中的政治文化。

(3) 是中央集权专制体制的影响。按照托克维尔的说法, 法国的中央集权专制体制是从旧制度中升起来的怪物。它剥夺了贵族的统治权, 取消了三级会议等公民自治, 它通过官僚制把一切统治权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把权力的触角深入到了每一个人的身上, 控制着帝国所有人的一举一动。它努力使所有的阶级和所有的人都相互孤立和分离, 为的是使自己能够更好地统治。它使所有的人都平等唯独自己高高在上。它需要的不是政治参与而是服从。它一向我行我素而不顾民众的需要。因此, 它在尽一切努力使人民脱离政治, 使自己与人民隔绝, 似乎这样才能显示其不可抗拒的权力。

上面这些因素塑造了法国的政治文化:观念中的政治。当然了, 政治文化虽然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最近几十年来, 由于其工业化和现代化, 根据趋同理论, 法国的政治文化越来越接近于其他西方大国了, 其政治实用主义更多了, 激进性更低了, 抽象的观念斗争更弱化了, 因此, 出现了人们所谓的法国例外主义的终结。然而, 完全的终结是不可能的, 其观念中的政治文化还是会延续下去的, 只是没有以前那么强烈了而已。

参考文献

[1]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 1997.

[2]高毅.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

[3]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上海三联书店, 2003.

8.国家政治与州政治 篇八

中国的司法和行政系统就当前的状态而言,日常的主要力量和机制几乎完全是在省级的、甚至是地方的政治领域内运作,地方政体往往展现出复杂的态势,行政和司法系统很难有机会或者意志超越寡头式的地方利益网络,相反,地方法官和官员从其所接受的教育和生活经验出发,比一般公众要深得多地浸染于地方性的激情和偏见当中,这一切都使得为公众伸冤的道路因为缺乏动力和同情式的理解,而难上加难。当前,中国的司法和行政系统在面对地方利益驱动之下的种种自利规划时,总是表现出无所作为,而在实际上,它们自身也正是地方寡头利益的操作者和捍卫者;在公众心目中,这只不过是进一步表明了国家领导权的暗弱。这样的公众感觉对当前的领导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威胁,它同时也正在摧毁领导人达成政治目标的日常能力,在这些目标中,有很多都是必要的和根本的。最终,这样的境况很可能会将人们置于在各种可能的选择中无力进行选择的灾难性处境当中。

利益政治的政治德性

自从1780年代费城会议首次进行大范围的宪法大辩论以来,美国也一直面临着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毁灭性影响,尽管联邦党人的主要政治观念在1780年代的辩论中取得上风,并且也能体现在甚至包括《独立宣言》在内的建国文件内,但自美国建国以来,地方政府,尤其是州政府,为了地方权力体制的利益仍能置联邦法律于不顾,这一趋势发展到1860年代达到顶峰。在1860年代初,南方各州在为奴隶制辩护时,甚至可以跳过种植园制度的经济和伦理意义这些实质性的问题,直接以“民意”形式诉诸州的立法主权,对联邦立法权的至上性构成面对面的宪法挑战,置国家于分裂的悬崖边缘;同时,北方,尤其是东北部的各州,也在金融寡头势力的钳制下,致使联邦立法机构无法形成独立的政治意志,有时候甚至连合格的立法成员都得不到。

毫无疑问,这些问题都已经内在于1780年代的宪法论战当中;在那场公开的政治对话中,联邦与州政府的关系问题已经作为宪法问题最核心的部分,得到详尽无遗的揭示和阐述。不幸的是,问题本身仍然存在,并在很严重的程度上存在于合众国的历史当中,甚至威胁到联邦自身的生存。但这并不能证明1780年代参与政治对话的新大陆政治精英的失败,因为联邦与州政府之间的关系问题实际上覆盖了美国法律生活的所有方面,从而使问题本身的完善解决远远超出了仅仅一代人的理智能力。换句话说,这个问题已经作为一种恒久的张力内在于美国的政治生活当中了。

在1780年代的宪法论战中,联邦党人的反对者们针对联邦党人的强中央政府设想提出了一系列的反对看法以及反设想。问题首先涉及到:中央政府较之州政府更为远离地方人民,因此在与地方人民的利益和习俗产生亲和力方面,州政府要比联邦政府居于远为优越的位置上。对此,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给出了正面的回应:“各州人民对他们的地方政府往往比对联邦政府怀有更强烈的偏袒,除非这一原则的力量为后者的大为优越的管理所摧毁。”在此,汉密尔顿对地方性质的所谓“民意”的构成要素表现出深刻的不信任和警惕;对汉密尔顿来说,地方性质的“民意”并不一定就是州范围内的大多数人民的想法,事实往往相反,在新的选举制度下,地方的“民意”因为在一个很狭窄的地理范围运作,很难有机会摆脱地方寡头和等级体系的操控。换句话说,汉密尔顿并不否认联邦政府在某些必要的方面是专制的,实际上任何的权力形式都必然是专制的,相比之下,人们更应该担心的是地方寡头的肆无忌惮和邪恶放荡以及州政府的残暴行为,这样的行为如果不接受联邦的强制性约束,几乎是不可能从“民意”方面汲取任何教训的。

汉密尔顿在同一篇论辩中进一步指出,真正有效的政府是那种能给人们提供恰当利益的政府,而不是人们想象中虚构的地方性质的自然共同体。真正能够激发人民信任和依恋的政府是那种能够结合有效管理和恰当利益的政府,而不是以“父权之名”行寡头之实的政府。这要求联邦的权威和观点要在实质的程度上渗入、并在关键时刻主宰人民的日常生活;当时一位联邦党人的支持者击中了问题的要害:“先生,公民对政府和法律的依赖是建立在他们从政府所获利益的基础上的,其持久性不会超过权力所能赋予的那些利益的持久性。因此,当各州的人民发现他们的政府正变得麻木不仁,而且政府已经没有了提升人民福利和利益的手段时,先生们,人民才不会枉然地把影子当偶像,也不会在没有任何补偿可能的情况下,散发其艰苦挣得的财富。就给人民带来利益而言,各州的宪法既脆弱,又无用,而且还将会萎缩和腐烂。如果各州不会因为州长对抗衡联邦之无与伦比的绝对统治之成就没有耐心而灭亡,那么它们就会因为其自身的无足轻重而灭亡。”

麦迪逊在《联邦党人文集》著名的第10篇中,着重论证了:在一个幅员辽阔、正在经历商业化、利益多元化的共和国内,联邦政治的基本要求就是建立在“利益”及其相互之间的折中和冲突的基础之上。联邦党人的这一“利益政治”诉求遭受了其反对者毫不妥协的攻击。反对者认为,将宪法建立在互相冲突的利益原则的基础之上,并以此来构建酝酿中的参议院,这无疑会成为宪法的重大缺陷;“利益政治”将从根本上瓦解传统的宗教和公民美德,而后者却是共和国政治稳定的根系所在。反对者希望宪法在主要的方面首先是公民性格的塑造者,而不是利益的控制和协调者;这就像1776年麻省议会所宣告的那样:“虔诚和美德是人民自由之保障,应当加以鼓励;邪恶和不道德应当加以压制;本最高议会认为,发布本宣告是恰当的,要求并恳请本殖民地的善良人民过一种明智、宗教而和平的生活,避免所有渎神行为、对神经和主日的蔑视、以及所有其他的犯罪和违法行为、所有的放荡、不敬神、腐败和堕落、所有的暴力和动荡行为以及诸如此类的不道德,要求并恳请本殖民地的人民严肃和虔诚地参与对神的崇拜。”

联邦党人的反对者从这一传统立场出发,不断地向参与宪法辩论的同辈和殖民地听众释放如下的警告信息:联邦党人的政治活动一旦获得成功,将使共和国付出丧失传统美德的代价。

对此,汉密尔顿和麦迪逊就必须向反对者和人民证明传统秩序是不可能的,单单宗教和公民美德也不可能造就任何形式的政治稳定。在一个商业化的、拥有广阔前景的共和国中,宪法的合法性与必要性应当基于利益理论。正如韦伯斯特指出的:“除非人性改变,否则,美德、爱国主义,从来都不是,将来也不会是固定的、永久的原则和对政府的支持。”联邦党人的利益政治暗示了利益平衡的政治德性,而不是同意的道德。无论是麦迪逊还是汉密尔顿都没有着重提到那个时期的新大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尽管这一趋势最终将证成利益政治的必要性。这是因为对麦迪逊来说,“利益政治”实际上意味着一种新型的政治美德,这种美德的基础并非传统或者宗教戒律,而是政治清醒。一旦人们接受利益政治的教育,并生活在此种宪法之下,就没必要担心流行的信念、偏见和激情。麦迪逊对人性的善良及其训诫手段不抱幻想,他所接受的是马基雅维利曾经深刻解释过的那种永恒循环的人世间的利益冲突。不过与马基雅维利不同,麦迪逊指出,人也许是坏的,但共和国一旦摆脱自然共同体的束缚,就有可能是稳定而完善的,而且在一个多元而辽阔的国家里,人们有足够的机会和能力去满足自身的私人欲望。在第10篇论辩中,麦迪逊指出,导致共和国崩溃的根本原因不可能是美德的衰落,而是利益分配方面所产生的剧烈变化。因此,宪法的核心问题应当是“执行能力”的问题,应当是效能和能力上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隐藏在权力制衡框架的背后;在美国,人民现在掌握了平衡的力量,美国人剩下的是要面对这一事实,建立与这种新的利益格局相一致的政治制度。

托克维尔在考察美国民主政治的断裂性和特殊性时,直觉到了双方所争论问题的性质所在,并就此评论说:“不要从一种已经逝去的社会状态中得出的观念来判断正在形成的社会状态;因为对社会的这些状态而言,它们的结构差异非常之大,它们不可能得到一种公正或公平的比较。要求我们当代人具有源自其祖先的社会环境中特有的美德,这也难说更有道理,因为这样的社会环境本身已经沦落,并且已经成为包含了它本身所具有的所有的善与恶的废墟。”

与此相对,在联邦党人的反对者们所提倡的公民美德背后,实际上隐藏的是一幅父权制下的州权图景,这是一种传统的欧洲模式,尤其是查理一世时期的英格兰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意识就是:政治统治者实际掌握全部统治权,个人掌握所有权。

州政治是政治腐败的主要温床

美国随后的州权历史都不幸被联邦党人言中。在“政治统治者实际掌握全部统治权,个人掌握所有权”的地方政治模式下,政治完全变成一个纯粹物质利益相互妥协和交易的市场;州权为之提供了强大的诱惑和广阔的空间,州的政治统治者通过操纵庇护制度和小费制度,进一步把持并稳固自己的权力,最终让一切必要的来自中央的行政监督和司法介入都变成幻想;在州议会里真正掌管权力的不是议会的政治领袖,而是商人、地产主以及地方上的银行家们。在此种局面之下,美国政治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丧失了“国家政治”的方向。

假如人们承认地狱不能由教徒来统治,那么在这个问题上,对联邦党人的反对者持同情立场的斯托林所作的总结也就称得上是一针见血了:“联邦党人的回答是,实际上小民主国和大民主国一样都不可能由教徒来统治。人的行为不是出于激情就是出于利益。审慎而恰当地设计出来的宪法,其目的不是为了消灭或者改变上述动机——改由信徒们来统治它们——而是要把它们引向公共利益。”(这一点也构成了新大陆共和主义者和传统的欧洲共和主义者之间的转折性差别;反联邦党人并不是单纯地为欧洲旧制度的某些残余作丧钟式的辩护,他们是在为在一个新世界中的生存地位而进行正面的斗争。)

联邦党人的反对者们极力拒绝将宪法的基础锚定在“我们人民”之上,为此,他们对《独立宣言》的用词表示了极端的不满,很多人甚至拒绝参与制宪会议的工作;他们转而探索一部以州权为基础的宪法,这主要并不是出于对传统的宗教虔诚以及公民美德的考虑;换句话说,反联邦党人之所以注重公民美德和传统宗教,是因为他们注重州权;他们之所以注重州权,是因为他们注重个人自由。与《联邦党人文集》中所表现出的强烈管理意识和相对并不强烈的个人自由意识相比,反联邦党人是自由的更为强烈的提倡者;如果说反联邦党人是洛克主义者,那么联邦党人便是边沁主义者。在反联邦党人纯朴的政治想象中,个人自由的自然家园是州,而不是联邦。

在反联邦党人看来,个人自由所要担心的最大威胁并不是联邦官员和参议院的“阴谋”,而是他们的才干。他们对《联邦党人文集》中的精英意识充满警惕和反感,并且言辞尖刻,“联邦自耕农”和《加图来信》的作者都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和情感:“并不存在像一些人虽然没有却假装有的那样一些为政府所必需的伟大天才。诚实的情感以及共同的限制就足够了……伟大的才能,如果没有总是用来误导那些诚实但无防备之心的大众,它也是引导民众离开公共美德和公共善好之平坦道路的力量。” 在此,反联邦党人实际上指出了全国范围内的代议制的一个缺陷,即它不能从实质意义上代表人民的利益,联邦立法机构的代表构成及其运作方式与全国人民的利益构成之间总是存在差异和断层,除非联邦立法机构能够急剧扩大代表人数,而这样大幅度增加的代表人数将使联邦立法机构无法进行日常的有效运行和决策。这样的差异和断层将为联邦的政治精英提供发挥才干的空间,而这样的才干是宪法本身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加以约束的;这很可能为联邦政治精英成为“民主煽动家”提供空间和出路,最终将美国政治引向帝国和荣耀的方向,从而摧毁自由。“联邦自耕农”不无讽刺地说:“相对于大人物来说,这个国家的大量自耕农将更为温和,道德更加善良,野心更小。”

对此,联邦党人指出,地方性质的自然共同体是政治小人物的天然故乡,这些政治小人物无不是庸俗的低级政客,地方政治的同质性和缺乏流动,使得这些人最有可能成为败坏的政治煽动家;与之相对,联邦政治或者“国家政治”避免了上述根本性的缺陷,在“国家政治”的澄明之地,诞生民主政治领导人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腐败或者低级的政治煽动家。汉密尔顿则更为直率地提醒人们注意:民主政治煽动家也许是危险人物,但他们往往并非小人。联邦党人进一步强调:“……政治推理中,有关人性邪恶的普遍假设和有关人性正直的假设一样是个错误。代议制意味着人性中还有部分德行和荣耀的存在,而它们恰恰是信任的理性基础。”显然,反联邦党人所倡言的以传统宗教精神和公民美德为基础的政治形态,将最终使得美国社会的历史变迁缺乏任何浪漫主义式的跳跃或者上升,更不可能允许出现历史主角在对抗时局之必然性方面表现出英雄主义和苦难意识,而这一切却是日后的美国内战所要求于政治领袖的根本素质。

后来的美国历史证成了联邦党人的申述。州政治无论是在镀金时代、重建时代,还是在进步主义时代,都没有成为保护个人自由的主要地带,反而成为政治腐败的主要温床。联邦代议制确实无法从实质上代表“我们人民”的全部利益,但这是因为任何的代议制形式都做不到这一点。代议制的精髓不在于实质上代表人民,因为代议制并不是人民;相反,代议制的精髓在于引导人民,引导国家的种种重大利益,使之在“国家政治”的轨道上运行。宪法本身做不到这一点,但联邦宪法所培育出的政治领袖人物能做到这一点。

联邦党人的遗产时至今日仍然是至关重要的。这笔遗产促使国会和总统逐渐地加强全国性的法律建制,以约束对联邦法律的侵犯并加速联邦法律的执行。他们加强了联邦法官和检察官的职能,联邦检察官由总统亲自任命并派往各州,同时,他们也用他们自己的法官和预算扩充了联邦法院。这一切都为“国家政治”的成功运行提供了成功的手段。从法律上讲,州检察官和州法院必须优先实施并运用联邦法律,但是如果地方政府忽略了这一要求,那么这些建制、举措就能够迫使他们臣服于联邦法律。若没有这些建制及其力量,反联邦党人极为看重的《权利法案》一开始就会变成一纸空文。地方法律的软弱及其与地方利益的趋同,使得地方政治领导人没有能力、更没有动力去干预现状,他们绝对不情愿看到地方经济发展缓慢。正如最近的伊利诺斯州案例再次表明的那样,在这样的局面下,只有联邦机构能够不间断地追捕腐败的地方官员,而且只要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不采取行动,这些联邦机构就有权力截断地方产业的发展道路。这些“独立”的联邦机构非但根本没有侵蚀宪法的权力,恰恰相反,它们巩固了国家在观念层面上的权威、实际操作层面上的控制力和“国家政治”的主导地位。

在有关中央和地方政治的关系问题上以及在权力制衡的问题上,我们不能追随马布里诉麦迪逊案、美国诉尼克松案以及五角大楼文件案所提供的所谓“美国模式”,因为在美国历史上,这一系列的案件只不过是为了伸张联邦最高法院针对总统或者国会越权行为的控制权罢了,这些极端的案例并不是美国宪法的主流和精髓所在。换句话说,并不存在“以自由和权力分立对抗国家权威”意义上的“美国模式”。况且,我们一定要意识到,联邦最高法院本身恰恰也正是联邦权威和美国“国家政治”的组成部分,在实践中也是联邦权威最强有力的捍卫者以及联邦权威之合法性的提供者。

上一篇:固定资产转让表下一篇:《如何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主题班会教案t Word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