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经典诗词

2024-06-23

苏轼的经典诗词(精选6篇)

1.苏轼的经典诗词 篇一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洗儿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2.苏轼的经典诗词 篇二

咏茶诗词是指以茶为主题, 歌颂茶叶、茶汤, 陈述茶事以及茶文化的诗词。沈松勤先生对今日现存的两宋茶词作了统计, 共有五百一十四首茶词, 涉及的词人有八十位之多。据《全宋诗》统计, 北宋以“茶”字入题的茶诗有三百余首, 涉及的诗人多达一百余位, 其中苏轼的咏茶诗篇中题目中包含“茶”字的有二十一首, 诗中言及“茶”的有五十五首。据《全宋词》统计, 苏轼的咏茶词中以茶命名的有两首, 词篇中言及“茶”的有六首。可见, 苏轼是宋代爱茶诗人的典型代表, 他的咏茶诗词集两宋咏茶作品之大成, 承载了丰富的茶文化信息, 也体现出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与独特的审美理念, 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和研究意义。

1 茶叶清新怡人之美

宋代文人墨客常常集聚在一起谈论诗词歌赋、国家大事, 访友待客往往以茶为礼, 以茶会友, 或有酒宴, 但酒宴结束后必定安排品茶环节, 以茶解酒, 以茶醒神, 品茶时也必会创作或吟诵饮茶诗词以助兴娱宾。纵观苏轼的咏茶诗词, 通常是茶酒并提, 以茶为主, 兼顾美酒。例如, 《行香子·茶词》有云:“绮席才终, 欢意犹浓。酒阑时、高兴无穷。共夸君赐, 初拆臣封。看分香饼, 黄金缕, 密云龙。斗赢一水, 功敌千钟。觉凉生、两腋清风。暂留红袖, 少却纱笼。放笙歌散, 庭馆静, 略从容。”盛宴落幕, 宾主仍未尽兴, 此刻若匆匆散去未免扫兴。依照宋朝的风俗, 人们这时会端茶上水, 以茶待客, 清茶解酒, 意兴阑珊, 清香隽永, 回味无穷, 品一杯醇厚的香茗再行散场, 可以让众人倍感畅快从容、两袖清风。苏轼有词名为《望江南》, 正是讲述了醉酒方醒时, 在烟雨朦胧的初春品尝新茶时的畅然胸襟:“春未老, 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 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 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茶叶之美不仅仅在于它提神醒脑的功效, 还在于其中蕴含的深层礼仪。宋代, 茶叶已然发展成为人们之间互相馈赠的佳品, 王室贵族也经常会以名贵的茶作为赏赐分发给朝臣和手下。欧阳修在《龙茶录后序》中记载:“茶为物之至精。”《词林纪事》中也有云:“苏门四学士, 没来必取密云龙贡茶。”可见, 馈赠茶叶、共饮佳茗、共赋诗词, 已经成为人们之间交流情感、显示礼仪的必备物品。苏轼在京城任职时与朝廷关系密切, 经常能够从皇帝那里得到一些珍稀的赏赐, 其中就包含许多名贵的茶叶。《行香子·茶词》中所说的“共夸君赐”, 正显示出君王以茶示礼的做法, 彰显出茶叶中所蕴含的深厚利益文化。

2 茶艺考究之美

经历数千年的发展, 我国茶艺过程严谨考究, 对水、火、茶叶、茶具、环境等均有要求。自古文人墨客饮茶之时, 必要寻得自然幽雅之地, 或有高山流水相伴, 或有流云野鹤相依, 或有明月稀星相望。对于茶与水,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必会选择茶中珍品以及水中极品。水贵为活水, 即刚刚从溪流或泉水中取得的新鲜活水, 苏轼对于惠山泉水情有独钟, 两次以泉水煮茶, 其自然香气与灵光令他久久不能忘怀, 于是留下“独携天上小团月, 来试人间第二泉”的至美华章。对于煮茶之火, 则与活水相应, 需要活火, 即猛火、旺火, 能够瞬间将茶水煮沸, 最大限度地保留茶叶的自然香气。茶具在宋代也十分讲究, 苏轼词中有“定州花瓷琢红玉”的说法, 唯有以做工精良、质地淳厚的陶瓷茶具饮茶, 才能与茶叶自然开阔的情怀和恬淡幽雅的气质相匹配。

苏轼曾经著有《试院煎茶》一词, 比较详尽地再现了宋代好茶之士煮茶的过程:“蟹眼已过鱼眼生, 飕飕欲作松风鸣, 蒙茸出磨细珠落, 眩转绕瓯飞雪轻, 银瓶泻汤夸第二, 未识古人煎水意,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 贵从活火发新泉。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 定州花瓷琢红玉。我今贫病常苦饥, 分无玉碗捧蛾眉。且学公家作茗饮, 砖炉石铫行相随。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 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蟹眼、鱼眼均指代水的煮沸状态, “活火发新泉”也是指烹茶对于水火情况的要求, 煮茶离不开水与火, 无水便无茶, 无火亦无茶“, 银瓶”指代精美的茶具“, 松风”“、飞雪”等, 则是指代清幽的饮茶环境。

3 人生诗意之美

在宋代, 饮茶之风遍及各地, 上至朝廷群臣, 下至市井小民, 均盛行以上好茗茶宴请宾客。特别是文人雅士, 更是将斗茶、品茶视为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饮茶的意义早已超出日常饮食的范围而跃升至精神层次, 成为人们坦荡情怀与豁达胸襟的真实写照。

据《宋代文学通论》记载, 宋朝是我国传统文化步入成熟的时期, 此时的诗词创作重视回归自然、回归生活, 关注真情实感的流露, 出现了大量以日常生活为主题的作品, 表现出人们生活中的盎然情韵, 体现出宋代文人重视情理、趋向雅趣的风格追求, 令生活充满诗意之美, 这一点在苏轼的咏茶诗词中就有鲜明体现。

苏轼是宋代杰出的文豪墨客, 兼具入世与归隐情怀, 既希望奋发图强, 在朝廷中有所作为, 对天下有所贡献, 又企盼归隐山林, 过上躬耕东坡的悠闲生活。他沉醉于高雅的艺术形式, 醉心于艺术的美好与趣意, 便以日常生活为主体, 对生活进行艺术化与诗意化处理, 让生活充满美感。在饮茶方面同样如此。他将风雅的精神灌注于茶的方方面面, 通过文人的视角与审美的构架, 让茶从一种单纯的自然植物化身成为高尚品格的象征, 把饮茶从简单的日常习惯发展成为愉悦身心的审美体验, 将泡茶、饮茶视为近乎完美的审美过程, 实现了饮茶之举从物质性到精神性的升华, 彰显出宋代文人雅士对茶文化的热爱以及对诗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追求。

例如, 在《浣溪沙》一词中, 苏轼写道:“细雨斜风作晓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薄雾细雨, 清风拂柳, 在美丽清秀的自然光景之中泡一壶热茶, 再配上一盆新鲜采摘的野菜, 可称得上是人世间最为美妙的享受了。在这首词中, 苏轼描绘了初春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景象, 其间充溢着对生活的深厚热爱以及对自然的无限崇敬之情, 表达出作者悠然淡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 带给后人以无尽的遐思。

又如, 在《雨中邀李范庵过天竺寺作二首》中, 苏轼描写了与好友在清雅的雨天品茗赏画的情节:“花雨檐前乱, 茶烟竹下孤。乘闲携画卷, 习静对香炉。”濛濛细雨中落花漫天, 青翠的竹林中茶香袅袅, 诗人与挚友坐在茶炉旁, 静静地观赏画作, 细心品茗, 整个生活场景宛若一幅色泽淡雅却内涵深刻的泼墨山水画, 极富诗意, 这首词无疑是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化提炼, 使得平淡若水的生活绽放出超凡脱俗的光彩。

4 心境洒脱之美

众所周知, 苏轼胸襟开阔, 性情洒脱, 从不为世俗所羁绊, 穷尽一生为后人诠释何为随缘自适应, 何为豁达超脱。他随遇而安, 既能够在富贵中尽享其乐, 也可以在安贫之中乐道人生, 这种洒脱的处世心态不仅仅反映在他的言谈举止上, 更如明镜一般展现于他的诗词之中。《行香子·茶词》中的“黄金缕, 密云龙”等意向描绘了苏轼在豪门盛宴上畅饮极为上乘的密云龙茶的情景, 而《浣溪沙》则讲述了他作为巡行太守饮农家清茶解渴爽口的故事:“蔌蔌衣巾落枣花, 簌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苏轼从不刻意寻求富丽之感, 茶无论浓淡、是否上乘, 于他都并不绝对重要, 只要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铭记心中, 心灵与自然相互依偎, 那么即便在乡村街角饮用大碗粗茶, 也能够体会到田园中饮茶的十足清新感受, 依然可以尽情地享受品茗的乐趣。

茶的一大特点在于宠辱不惊, 始终如一, 不论饮茶之人是谁, 不论烹茶所用的水火是否鲜活, 器具是否足够精致, 环境是否足够优雅, 茶叶都能将其最天然的醇香带给饮茶之人, 为他们提神醒脑, 让他们深入理解追求质朴、自然、清淡、幽静与悠然的茶文化。元丰年间, 苏轼遭到贬黜, 但他与茶一样, 不以一时之祸而悲, 所到之处便是家, 只要有花草、山水、鸟虫、茶酒相伴, 便照样能过舒适安心的旷达生活。例如, 在《十拍子·暮秋》中, 苏轼写道:“白酒新开九酝, 黄花已过重阳。身外徜来都似梦, 醉里无何即是乡。东坡日月长。玉粉旋烹茶乳, 金薤新捣橙香。强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狂夫老更狂。”这首词胸襟畅然、心态洒脱, 淋淋尽致地将苏轼放荡不羁、豪迈开阔的性格呈现在世人面前。

5 结语

茶是饮茶者思想与情感的结晶, 拥有丰富的精神内涵。苏轼的咏茶诗词借茶之名抒怀抒情, 以茶明理, 以茶说事, 以茶喻人, 以茶比世。茶的命运正如人的一生, 唯有随遇而安、开阔洒脱, 才能够实现为自己而活, 真正领悟到生活的真谛。苏轼的饮茶诗词拥有显著的宋代茶文化特色, 其中所表现的茶礼、茶俗、茶艺等都与历史现实相吻合, 从用水、用火到器具、环境方面都颇为考究。同时, 苏轼的饮茶诗词源于日常而又超于日常, 对生活进行艺术加工, 使之充满诗情画意, 彰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崇敬, 以及宠辱不惊、随遇而安、从容淡然的处世心境。

参考文献

[1]苏轼.苏轼全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2]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M].中华书局, 2002.

[3]王水照.苏轼传[M].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0.

[4]王水照.宋代文学通论[M].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7.

3.苏轼诗词折射出的人格魅力 篇三

林语堂曾说,苏东坡是一个大文豪,他的诗文都是心灵的自然流露,他的作品散发着生动活泼的人格魅力……

一.豁达乐观是他的外部表现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思想比较复杂,主儒术而不迂腐,参佛老而不沉溺。性格坦率真诚,随缘自适,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夜晚,常人会是早点休息,一睡解百愁呀!可无情似有情的明月也许是同情这个人生不如意的人,在他正解衣欲睡之时,月色照入门里,词人于是乎欣然起行,找怀民漫步庭院,共同赏月,并在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试想如果不是乐观的情怀,一个失意之人对月怎能不会伤感?如果不是豁达之士,心烦意乱之时怎会月下赏景?真是达观自我、超然物外的旷逸气质,热爱生活、诙谐天真的盎然情趣,闲适优雅、从容不迫的风度完美地结合。

二.百折不挠是他的内在品质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坡》

这首词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做团练副使之后的第三个春天所作。黄州春天的某个早晨,风和日丽,天高气爽,苏轼约友郊游,玩得尽兴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同行兴致全无,狼狈不堪,奔跑避雨,抱怨连连,唯独苏轼听着雨打竹叶声,哼着小曲,拄着竹杖,穿着芒鞋,漫步雨中,胜似闲庭信步,悠然如初——“谁怕”,何等豪迈!何等洒脱!同行的人皆笑其“痴”,可谁解其中味啊。

好一个“一蓑烟雨任平生”呀!仕途多磨难,三起三落,跌宕起伏,历尽坎坷,他都能够“也无风雨也无晴”地泰然处之,坦然地面对。他执中持平,守正不阿,虽遭贬而无悔,虽九死而无怨,再大的风雨又奈我何?百折不挠,从容潇洒的形象跃然纸上。

三.报国爱民是他的精神内涵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绵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在1071年,因和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调。朝廷派他去做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这首词是1074年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上阕:“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全城的百姓都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爱人者人恒爱之”苏轼的爱民由此可见一斑。

下阕:“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仕途受排挤,事事不如意,一贬再贬,苏轼仍积极出仕,实乃令人扼腕,千百年来谁能企及。苏轼在饱受迫害的情况下仍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他渴望有朝一日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修苏堤,建学校,谤新法,抨旧党,哪一项不是利国惠民,泽被后世?“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是苏轼人格魅力的集中体现。

文品“诗赋传千古”;人品“峨眉共比高”。苏东坡诗、词、歌、赋无所不精,他是万人仰慕的一代文宗;医学、饮食、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他是文化史上罕见的“全能冠军”;儒、道、释兼收并蓄,积极进取而又超脱旷达,他是一个屡遭打击不改其志的坚守者;匡时济俗,修身、治国、平天下而又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他是一位为民请命不折不扣的好官吏。苏东坡身上,有李白旷逸超凡的神仙气质,有杜甫执著坚守的忠义气概,有白居易穷达融通的从容气度,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悠然气韵。中华文化因他而熠熠生辉!历史星空因他而灿烂夺目!

4.苏轼的经典诗词 篇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是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这一习俗已有多年历史。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学宝库里,关于清明的诗作汗牛充栋。

《江城子》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5.苏轼的诗词定** 篇五

上片,写遇雨后的情境。

“莫听穿林打叶声”雨滴打在竹叶上发出响声,你不要感到扫兴。如果你把它当着美妙的音乐来欣赏,就不妨“吟啸且徐行”了。可见“莫听”两字,到出了苏轼的心境。对客观事物,客观存在不要太在意。不妨去欣赏它。人们都说,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么如何才能善于发现呢?不妨学学苏轼。我们多数人都被外界的各种不顺心的事手烦恼,整天抱怨老天不公,有用吗?没用。可能当你抱怨后,却来个“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这时人们又要说。真是天意弄人呢?是吗?我说你这么认为就应该好好像苏轼学习了。不要被客观存在所牵绕。不妨去学着欣赏,大不了就像学看一幕悲剧一样,其实悲剧的人生才有价值。

生活条件不好。“竹杖芒鞋轻胜马”又有什么好怕的呢,“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才旷达吗。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既然朝廷不给我兼济天下的机会。“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初入庐山》诗)也涂个清净逍遥,说到底。谁不想,逍遥自在的生活呢。我觉得这才是人追求的最终生活境界。

“一蓑烟雨任平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有这样一种解释:“:“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胡云翼《宋词选》)。我到不这么觉得,我觉得是:我没有什么身外之物,下雨也只要有一蓑衣就行了,管你三七二十一。燕子很轻盈才能飞的很敏捷。风筝很轻,才能飞的很高。人只有不被声明荣誉所累才能,领悟人生真谛。

下片是写,天转晴了。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料峭的春风把酒吹醒了,有点冷,冷吗。“山头斜照却相迎”不冷了吧。这个转,转出了味道:当你被外在的困境所困绕时,如果一味的抱怨,可能到顺境时,你也不能把握了。你应该时刻记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天晴后,回头看看“萧瑟处”,刚才还是大雨,现在已经天晴了,大自然就是这样,月圆了就缺,缺了有圆,反复循环。雨后便是天晴,天晴后便是下雨。如此循环,难道不是“也无风雨也无晴”吗?佛说“菩提本无树,明净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你心静如湖水,全不在意外在事物的得失时,你便可以领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快乐了。

6.苏轼的经典诗词 篇六

关键词:苏轼诗词 语言研究

引言

苏轼是北宋时期享有盛名的一位词人、诗人,他的诗词以豪放恣意的形态在“程朱理学”盛行的北宋大放光彩,令人称叹。风格随意畅快的诗人把对文学的喜爱述诸笔端,为古代古典诗词领域增添了数不胜数的诗词文学作品,在诗歌题材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苏轼生平并不顺利,他既得到过重用,他也受到多次的贬谪,下放到岭南等蛮荒之地。他曾站在繁华高处享受名和利,也曾在奔波途中受尽苦楚,浮浮沉沉。但纵使一生颠沛流离大起大落,他仍以鲜明的态度极快地适应环境,乘着诗词的翅膀发扬光大,以苦为乐。苏轼的诗文不仅将吟咏类体裁推向一个新的创作高峰,还将自己的心态寄托在诗词之中,同时这些诗词还暗含着北宋当时的文化内涵。

一、“诗言志”苏轼的诗文情怀

“诗言志”,苏轼的诗词文赋中无不透露出他的情志。苏轼做事一向不拘一格,他的一生颠沛流离,或自请出外留任或遭遇贬谪被流放,仕途之路曲折波澜。虽横遭贬黜,但苏轼善于发现蛮荒之地的美与可贵,用乐观的态度安慰关心自己的友人。如《初到黄州》:“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这首诗便是苏轼刚到黄州根据所见所闻而作。诗人初到此地,借诗自嘲老来仕途生涯的瞬间转折,随着仕途道路上的愈加坎坷,但诗人却在看到“长江绕郭”“好竹连山”,诗人随遇而安、自得其乐的心态和积极往前看的姿态跃然纸上。或许仕途的失意正是苏轼在诗词、文画、书法等领域大有建树的潜在内力,苏轼饱受佛家精神的感染,豁达圆通的大义让深陷困境的他用一种大爱去宽容这个世界,善待自己。苏轼慰藉自己,愉悦自身。诗人用体贴生活的姿态观察着菜园里的春天,体现了他作为一位热爱生活观察入微的入世者的心态,折射出苏东坡取材于民、与民同在同乐的酸甜苦辣。

又如《惠州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1094年,苏轼再次被污蔑“叽斥先朝”,被贬谪到岭南地区即如今的广州惠州。岭南地区闷热潮湿的气候并没有让他气馁不适,年事已高的他却放眼看世界,地方的特色引起苏轼的注意和喜爱,更是发出了“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愿望和感叹,不管苏轼是发自内心还是一时兴起所在。苏轼慰藉自己,愉悦自身。诗人用体贴生活的姿态观察着菜园里的春天,体现了他作为一位热爱生活观察入微的入世者的心态,折射出苏东坡取材于民、与民同在同乐的酸甜苦辣。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胸襟,使苏轼能反客为主,以随缘自适的心态,主动融于当地社会,直面不能还乡的现实,超越个人的困境,无法回家便处处是家。

二、苏轼诗词中意象隐喻语言涵义

苏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词大家,他所创作的诗词中,很多都是以“梅花”为意境进行创作的。本文中,将以《西江月·梅花》为例,详细分析词中所运用的隐喻手法。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素面常嫌粉流,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宋哲宗绍圣三年,苏轼被贬,到惠州以后看到了梅花,并以梅花为意境,创作了这首诗,也是为了表达对于侍妾王朝云的思念。在诗中,运用了隐喻的写作手法,将王朝云比作了梅花。为了帮助读者能够较好地理解源域与目标域的相似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映射特点。

源域————————目标域

高情————————超凡脱俗的品性

素面唇红——————自然天成之美

瘴雾————————生活环境艰难

从源域意象和所映射到的目标域来看,这首词的隐喻手法是结构隐喻,作者苏轼对于梅花的颜色、质地、样貌等特点观察得仔仔细细,并紧紧把握岭南梅花的这些特点,通过二者之间的相似性用于描述侍妾王朝云的形貌特点形态。

其中“玉骨”“冰肌”都展现出作者对雪地梅花的爱慕与赞美,并且联想到爱妾的风采,生动形象地表达出爱妾的气质就像梅花一样淡雅清新。“仙风”则是画龙点睛之笔,将爱妾的与众不同之处刻画得淋漓尽致。“瘴雾”在古代诗词当中往往是传染疟疾和瘟疫的病源,在这首词当中,作者将其指代当时所处的恶劣环境,更深层的意思是指代当时复杂的黑暗官场。而作者利用梅花在瘴雾中坚强生存,不具环境的恶劣与艰苦,特别指代了爱妾在艰苦的条件下仍然跟随自己,不离不弃。也表达出自己对于政治的坚持,做到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政治追求。在下篇的第一句当中写到:“素面常嫌粉惋”,撰写出了嶺南梅洁白素雅,不用其他食物来修饰的特性。“洗妆不褪唇红”,指出了即便梅花已经枯萎了,叶子仍然会骄傲地挺直,并且被红色渲染。这两句所表达的实际上侍妾王朝云的天生丽质,她即使是不施粉黛,也是独有一番姿态,好像是那冬天独自盛开的寒梅,风姿出众,飘逸出尘。王朝云的外貌是美丽的,不过在苏轼遭遇危难之时,她并没有抛弃年迈的苏轼,而是跋山涉水、不远万里追随着诗人去到那苦寒之地,这种高贵、高洁的品质才是最为值得称赞的。面对着这种美景的苏轼却感慨:“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梅花在冰天雪地之中盛开,待到春暖之时,万物复苏,梨花盛开,但是梅花和梨花却不会再同梦了,这句话使用的隐喻手法实际上表达了朝云的逝去,独自留下诗人自己感叹思念。这两句中没有出现“梅”字,但是处处透露着梅意;也没有出现“女”字,但是却处处有朝云的身影。通过这首词,我们发现,作者苏轼对于隐喻手法运用的熟练和巧妙,不仅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同时更加表达了作者对于如梅花一般逝去的朝云的深切思念和哀悼。苏轼不仅写过梅花,还写过杨花:《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在当时的年代,人们将杨花看作是轻浮之物,但是苏轼的这首词却没有受此束缚,而是将杨花比作了饱含深深思念之情的妇女,词的内容是这样的:“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苏轼构思巧妙,下笔有神,详细描写出了杨花飘落无着落的形态和孤寂无依的状态,在惜花怜花中将杨花隐喻成一位思妇形象,抒发了她幽怨缠绵的凄苦情思。

综上所述,隐喻可以是一种修辞手法,但是更重要的是,通过隐喻,可以更好地认知世界。在创作中运用隐喻,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个诗人想象出来的世界,可以更好地领悟到诗人的思想活动方式和意识形态。从隐喻的角度分析苏轼的诗词,对于苏轼的人格魅力和诗词造诣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苏轼诗词语言折射的诗人理想

毫无疑问,苏轼的诗词造诣是极高的,受到后人的万分敬仰,他的一生之中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表达“思乡、归隐”的诗词数量也是相当多的。如“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回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通过对苏轼的诗词分析,解析丰富的思乡之情,可以看得出苏轼对于生活的释然。与古代的诗词比较而言,苏轼具有一个较为成熟的自然观,是后世的楷模。结合诗词可以看出,苏轼已经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由于多样的创作风格,每一次的意境选择都是不同的,利用对自然风景的细致描写,使得读者在感受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过程中,还能够体会到作者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利用对自然情境的刻画,寄托了苏轼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在诗词当中特别提到了乡书,表达出作者无尽的思念。苏轼总是能够将大自然的万千事物融入到诗词当中。必须感叹与接受苏轼对隐喻手法的恰到好处的运用。比如说苏轼在欣赏西湖之美的过程中,他想到了“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丽风景。通过描写大自然中的美景,不断净化心灵,领悟人生真谛。例如千古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可以看出,苏轼已经把自己融入到自然景色当中,通过自然百态理解人生冷暖。

面对江山如此美景,感情细腻,生性好游山水的苏轼投身其中,游历天下并写下千古名篇,而随着仕途道路上的愈加坎坷,或许仕途的失意正是苏轼在诗词、文画、书法等领域大有建树的潜在内力,苏轼饱受佛家精神的感染,豁达圆通的大义让深陷困境的他用一种大爱去宽容这个世界,善待自己。苏轼慰藉自己,愉悦自身。诗人用体贴生活的姿态观察着菜园里的春天,体现了他作为一位热爱生活观察入微的入世者的心态,折射出苏东坡取材于民、与民同在同乐的酸甜苦辣。“此时的东坡完全是一位平民诗人,一位田园诗人”“独乐之不如众乐乐”,苏轼善于与民同乐,解民之忧。且不说他在杭州、惠州西湖建苏堤,便利于民;不说他在海南儋州劝农兴学促进文化发展,使之“书声琅琅,弦歌四起”。透过苏轼的诗词文赋,我们看到了他仕途颠簸流离的一生中安于天命的泰然和乐观。他把仕途的失意化为对事物的喜爱,将复杂的情感通过付诸笔端化为一首首诗词,一篇篇文赋,将他对生活的积极豁达的心态流传至今,教予人们以乐达以坦然。语

参考文献

[1]苏轼.苏轼诗文词选译[M].曾枣庄注.巴蜀书社,1991.

[2]陈洪娟.谈《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的婉约风格[J].语文建设,2013(35).

[3]康保苓,徐规.苏轼饮食文化述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4]洪敏,唐承贤.苏轼诗词中自然意象的隐喻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

[5]苏轼.《苏轼诗集·食荔枝二首》卷四一[M].王文诰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

[6]张跣.以理性节制情感——苏轼处理情感与哲思的模式[J].语文建设,2014(25).

[7]韋卫妮.论苏轼诗词中的思乡、归隐意蕴[J].广西教育学院,2005(1).

上一篇:绿化养护项目工作计划下一篇:医保费用控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