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文化

2024-07-21

中欧文化(共9篇)

1.中欧文化 篇一

温家宝在中欧文化高峰论坛上的致辞(全文)

2010年10月07日 03:45:57 来源: 新华网

10月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布鲁塞尔共同出席中欧文化高峰论坛开幕式并致辞。这是温家宝在致辞。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新华网布鲁塞尔10月6日电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日在布鲁塞尔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共同出席首届中欧文化高峰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全文如下:

在中欧文化高峰论坛上的致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2010年10月6日,布鲁塞尔)

尊敬的巴罗佐主席,尊敬的艾柯教授,女士们,先生们:

非常高兴来到欧盟总部,出席中欧文化高峰论坛。今年是中国与欧盟建交35周年,中欧双方借此重要时机首次举办文化论坛,很有意义。这是中欧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大创新,标志着中欧文化交流进入了新的阶段,也表明中欧关系深入向前发展。在此,我代表中国政府表示热烈祝贺!

文化是沟通人与人心灵和情感的桥梁,是国与国加深理解和信任的纽带。文化交流比政治交流更久远,比经济交流更深刻。随着时光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许多人物和事件都会变成历史,但文化却永远存在,历久弥新,并长时间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不同的地域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它们如同浩瀚苍穹的璀璨群星,交相辉映,光耀宇宙。正是文化的多样性,使不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也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中国与欧洲,作为东、西方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对人类文明进步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古希腊,曾涌现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众多先哲,而在古代中国,也曾诞生了老子、孔子、庄子、孙子等伟大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分别奠定了东西方文明思想体系的基石。这两个文明体系既特点鲜明,又开放包容。古希腊艺术和史诗的杰出成就、德国哲学的理性思维能力、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法国的思想启蒙运动,把欧洲一步步引向民主与文明。而在遥远的东方,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中庸、大同与和谐的理念,塑造了中华民族富于理想、坚忍不拔、宽厚仁爱的性格特质与民族精神。中欧双方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数世纪,古老的“丝绸之路”就连接起长安和罗马,开启了中欧文明对话的先河。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游历中国大地后的游记,为西方世界揭开了东方国度的神秘面纱。传教士利玛窦带来了大量欧洲的先进科学知识,拉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中国的“四大发明”和“经籍西传”曾为欧洲近代社会文化的发展演变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近代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传入中国,成为中国知识分子追求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一面旗帜。中外文化发展和交流的历史证明,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是人类长期生产实践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10月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布鲁塞尔共同出席中欧文化高峰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新中国成立后,中欧间文化交流不断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巩固和深化与欧盟各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逐步形成了高层次、全方位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新格局。2003年至2005年的中法文化年、2006年在华举办的“意大利年”、2007年的“西班牙年”、2008年“希腊文化年”以及2009年在比利时举办的“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等一系列大型文化交流活动,更是受到了文化艺术界以及民众的广泛赞誉。

欧洲现代文化在中国广泛传播,受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喜爱。在上海世博会上,比利时-欧盟、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许多各具文化特色的场馆吸引了众多中国参观者。法国文化中心、德国歌德学院、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等一些欧盟国家的驻华文化机构,聚集了不少中国的语言学习者和文化爱好者。近年来,在法国巴黎、德国柏林和马耳他瓦莱塔等地的中国文化中心也受到了众多欧洲朋友的青睐。这些心灵上的沟通增进了中欧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为中欧关系注入了勃勃生机。

我们要以战略的眼光和开放的胸怀看待中欧文化交往,更加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中欧间思想文化界的交流,推动文化机构间的互动,鼓励文化产业和产品服务领域的合作。我真诚希望通过直接的接触和直观的感受,让更多的中欧民众、特别是青年一代更多地了解对方的国情与文化,从而更好地促进中欧关系稳定健康发展。

各位学者,各位朋友: 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最本质的特征。尊重不同文化的独立与发展,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前提。在全球化的时代,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问题,都需要通过广泛的文化沟通与合作来寻求答案。今天举办的中欧文化高峰论坛就是大家在思想文化领域共同探寻人类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次很好的尝试。中国提倡充分尊重各国的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倡导开放兼容的文明观,也真诚地愿意通过与各国广泛开展合作,博采各种文明之长,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让我们携起手来,为这一神圣使命共同努力!

谢谢大家!

2.中欧文化 篇二

全球最大的机床展EMO欧洲国际机床展于2015年10月5~10日在意大利米兰召开, 期间, 由金属加工杂志社组织的“第二届中欧制造业文化交流会”成功举办, 来自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和用户企业的10多位企业家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组织参观了EMO米兰欧洲国际机床展、米兰世博会、意大利赛迈克斯刀具公司、意大利国家汽车博物馆和意大利柯马公司。

参观EMO米兰欧洲国际机床展

本届EMO展会正值米兰世博会举办之际, 是继2009年EMOMILANO2009之后又一次在米兰举办, 之前的两届均在德国汉诺威举办, 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 600余家展商参展, 其中有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展团参展。在所有展团中, 意大利以504家展商数排名第一, 排名位居第二位的是德国展商, 位居第三位的是来自中国台湾的展商。据估算, 中国参展企业近百家, 在国家和地区展团中也位列前几位。本届展会占用Fiera Milano展览中心12个展馆, 总展出净面积达12万m2, 较上届 (EMO2009) 的9.5万m2有大幅增加, 共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名专业观众到场参观。该展览会堪称世界机床与制造技术行业最权威、最专业的盛会之一, 充分展示了当今世界制造设备和技术领域的科研和创新, 是体现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窗口, 尤其是在国际金属加工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主导地位。欧洲国际机床展览会是无数制造商的创新原动力, 几乎所有突破性的生产工程技术创新成果都是在展会上首次亮相。展会主题为“Build the future” (共筑未来) 。

本届展会最大的展商是台湾友嘉集团。友嘉集团 (FFG) 联合19家下属关联企业联合展出, 展示面积达高达4 048m2, 创下台湾厂商在境外展出最大规模, 在不景气的大环境下逆流而上, 让全球机床工具行业惊讶。作为历年来最大的展商D M G+M O R I, 此次参展面积仅有2 448m2, 和2015年以来国内外的行业形势低迷不谋而合。

来自全球各地的著名机床和机器人品牌, 如山崎马扎克、柯马、库卡、ABB、斗山、现代、勇克、斯来福临、埃马克、大偎、HELLER等均携重量级产品登台亮相。

刀具企业, 伊斯卡、肯纳、瓦尔特、山高、三菱、欧士机、京瓷、泰柯洛、号恩、WIDIA、高迈特、玛帕、蓝帜、瓦格斯、赛迈克斯等全球多数品牌悉数参展, 唯独不见山特维克可乐满的黄色身影。

国内刀具品牌领头羊株洲钻石也盛装亮相, 其欧洲公司携旗下多款拳头产品及最新研发技术参展, 基本上代表了国内刀具的研发生产水平, 也是国内品牌为数不多在EMO展会上有一足之地的品牌。此外, 国内的金鹭、郑州钻石、德克刀具、沃尔德、株洲华锐、成都锋宜等品牌也在EMO展亮相。

参访意大利赛迈克斯刀具工厂

意大利最大的铣刀公司赛迈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SILMAX s.p.a) , 成立于1955年, 位于意大利都灵, 其前身是成立于1819年的一家生产农业机械的PAUL ALESSIC公司, 生产各种高性能的标准和非标整体硬质合金和涂层高速钢铣刀、钻头、铰刀和各种成形刀具。年产刀具40多万件, 其中60%是高速钢刀具, 40%为硬质合金刀具, 标准和非标准刀具各占一半。目前, 赛迈克斯在全球3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400多个客户, 在中国、德国、印度设立了分公司。刀具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航空航天、模具、医疗、能源、汽车、通用机械等领域, 擅长加工高温合金、钛合金、不锈钢、淬硬钢等难加工材料。

参会人员饶有兴致地参观了花园式的工厂、现代化的加工车间和涂层车间以及为纪念百年历史而兴建的小博物馆, 特别是古香古色的博物馆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代表们啧啧称赞欧洲企业对文化传承的理解和实际行动。

参观意大利国家汽车博物馆

意大利国家汽车博物馆是全球最古老、规模最庞大的汽车博物馆之一, 堪称汽车业界的“梦幻舞台”, 其规模和影响力之大在全欧洲范围内首屈一指。

创建于1960年的博物馆位于意大利的汽车工业城——都灵, 博物馆分上、中、下3层, 共30个展区, 云集了来自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荷兰、西班牙、波兰和美国8个国家的85个品牌。它像汽车工业的一部百科全书, 通过大量珍贵的收藏品向世人讲述汽车及发动机制造业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博物馆的设计者试图打造一个有关汽车诞生、发展、演变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环境, 尝试营造出一种贴切的氛围, 能够体现展车的时代背景。

从再现汽车生产流程到展示现代汽车生活, 整个博物馆让人感受到汽车不只是一种产业, 更是一种精神、一种生活和一种态度。现如今, 汽车博物馆已成为顶尖文化中心, 纳入意大利人文景观的行列。

拜访意大利柯马 (COMAU) 公司

柯马 (COMAU) 是一家隶属于菲亚特集团的全球化企业, 成立于1976年, 总部位于意大利都灵。柯马为众多行业提供工业自动化系统和全面维护服务, 从产品的研发到工业工艺自动化系统的实现, 其业务范围主要包括:车身焊装、动力总成、工程设计、机器人制造和维修服务。柯马在全球17个国家拥有29个分公司, 员工总数达15 000多人。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系统集成商, 柯马引领了当今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 全球范围内每三辆车当中就有一辆车、每年超过2 000万辆车使用柯马技术制造。

本次拜访参观了柯马公司现代化的动力总成 (机加装配测试) 车间和机器人生产工厂。

结语

3.中欧学者探寻文化聚点 篇三

范迪安:

博物馆的功能,总是要在为人们提供审美的愉悦之外,实现一些文化认知的目的。甚至可以说,审美的愉悦有一些共同点,是比较永久性的。但是文化的认知却跟着时代的发展而不同,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博物馆的功能,一方面保持提供恒定性的审美愉悦,一方面要不断去建构新的文化认知。

主题、形态、风格、媒介等等博物馆原有的作品都完全不同的当代艺术品,进入到博物馆空间之后,会产生强烈的反差,这不仅仅是属于视觉体验的,更是古代与今天、个体与历史、新与旧等等这些观念层面的碰撞和对话。所以有时候这种碰撞是十分强烈的。博物馆用大胆的方式去做一些展示的目的,一是通过当代艺术的介入来激活传统艺术的内涵;二是为了今天,我们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可以在一个新的现场空间里面进行思想的碰撞。

黄平:

社会学传统里对现代性的反思一直都在进行,关于其多重性以致人类社会遭遇的文明冲突,艾森斯塔得(S. N. Eisenstadt)已详细论述。然而,现代性不只要从制度更要从跨文化的角度加以诠释:人类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比现代西方社会发展模式覆盖地域广、跨越时间长、涉及对象多的文明(文化)有很多,难道它们不理应包含更大的普遍性?事实上,一个文明形态其文化越优越就越难对其本身超越,只有跨越原有文化的屏障才能看到人类社会未来的开放性和人类走向和谐的正当性。

陈力:

我认为对书籍的定义是对内容进行定义。历史上,从有内容开始,它的载体就是在不断地变化。随着我们阅读行为的多样化,以及读书载体的多样化,我们阅读的方式一定会发生相关的变化。至于书籍会不会消失,我不是未来学家。但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趋势是,图书业一定是多元化的,新的载体肯定还会出现。

舒富民:

如果传统出版能与数字出版有机结合,发展前景是光明的。安伯托?艾柯先生说,由于网络出版形式的变化,会对整个出版业带来很大的危机。我认为“危机”二字可以理解为“危险”和“机遇”。比如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专为电子书创办的网上“手机阅读基地”,截至2011年12月累计服务用户超过3.2亿,而其引入正版数字内容超过28万册。这对于内容提供商来说,其实也是机会。这种运营模式也给传统出版带来许多启发。

赵汀阳:

我想提出一个新的和平理论。我试图发展中国传统的一个观念叫“天下”,把它看做一个普世的政治制度。这个观点认为所有的“他者”都不是敌人,所有人都平等地包括在这个政治体制中。另外,这个体系下的每一个国家都是全权自主的、独立的,由一个类似“世界政治中心”的组织来负责世界的公共利益和协调各个国家对外关系。如此,和平是有可能的。

刘学伟:

人民主权应当接受足够的约束制衡。在地球上现行的主流意识形态中,人民和民主的地位都被过度抬高。人民成了当然真理、正义和正确的化身。西式的以普选多党轮替为特征的民主制度也成了唯一正确的政治制度。这两个迷思必须被击破。

欧方代表

安伯托?艾柯:

我们需要有一种尊重“废墟”的精神。关于作品的修复问题,比如卢浮宫对《蒙娜丽莎》的修复,我认为这要看修复的结果是否会让作品变得更好;比如对于《维纳斯》的修复,美国希望把手臂复原,而欧洲希望能保持原状;又比如米兰或别的一些古城建筑破损,他们也并不修缮。

阿兰?勒?比雄:

我认为有必要对欧洲的政治哲学、伦理模式进行重构。现在欧亚大陆上出现了新的前景,这意味着中欧文化必须进行思想交流,从而正视分歧、创造共识。

现在的欧洲面临许多危机,经济危机、哲理危机、伦理危机,都考验着我们的政治模式和社会模式。全球化的发展也使得西方原来的模式扩展到世界的其他地区,尽管这些模式在别的地区都受到考验(如阿拉伯之春,西亚、北非的一些动荡),我们还是认为,西方的模式是最理想的模式。

雅克?阿塔利:

关于西方民主失败的假设,对于我们来说这是完全错误的,不是我们的价值观。共和国在很多地方都是有独裁的,其实共和国和民主没有任何关系。

为了避免最差的情况,我们应当超越我们的文化,来建立一种中欧之间的对话。比如我的工作是在中国做一些小额信贷,这当中我们碰到很多问题,但也看到中国有很多显著的进步,同时看到一种西方化的情况,对于我们来说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要想找到一些共同点,首先相互要更加了解。

皮埃尔?阿斯基:

4.中欧苏州校友常熟行 篇四

10月28日,中欧苏州校友会来常参观考察。苏州市政协副主席谢鸣,常熟市委书记惠建林,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飏陪同参观考察。王飏介绍常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常熟历史文化悠久,有崇文重教的传统。常熟经济较为发达,主要经济指标每年保持20%左右的增幅。市委、市政府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常熟生态环境优美,适宜人居,各项富民指标全省领先。王飏欢迎中欧校友们与常熟加深沟通,增进友谊,更多了解常熟,对接今后事业发展,促进双方共赢。

包括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朱晓明在内的中欧校友会成员在常期间参观考察国家级常熟大学科技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一所由中国政府与欧洲联盟共同创办、专门培养国际化高级管理人才的非赢利性中外合作高等学府。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目前拥有遍布全国及世界各地的校友11000余位。中欧校友会成立42个地区分会,其中国内有34个分会,校友网络已遍及全国并发展到海外。

常熟市政府外事办公室

5.浅谈中美、中日、中俄、中欧发展 篇五

一、中美关系未来发展趋势

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强权,二战后一直扮演的是名副其实的“世界警察”角色。虽有些学者说美国正处于衰落之中,比如“911”后,伊拉克战争,还有目前的金融危机等,但其仍拥有无可比拟的超级实力。如何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将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发展及复兴。中国自改革开放后一直奉行“韬光养晦,决不当头”的外交政策,也就是国家利益至上的现实主义外交。改革开放即是中国追求国家利益的表现形式之一。同时也表明了中国愿意遵守个维护现今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成为一个利益攸关者。而不是去打破或挑战当今的国际经济,政治体系。

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是“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它关系到国家的统一与复兴。因为国家实力的问题,中国尚没有能力武力统一台湾,也承担不起战败的后果。美国由冷战时期的希望台湾成为远东不沉的航空母舰到现在希望台湾成为亚洲民主的灯塔,美国之所以制止台湾独立,维护“不独”,“不武”的现状是因为台湾独立会威胁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不愿为台独而冒美国可能衰落的风险。中美都是当今世界的大国,双方都具备使对方瘫痪甚至毁灭的实力,双方都承担不起战争带来的后果,所以说维持台海现状乃中美妥协的产物。但中美在政治体制,意识形态方面的确存在很大的差异,美国自威尔逊总统以来一直奉行理想主义外交政策,威尔逊认为国际的和平只能寄希望于“集体安全”的体制。而只有民主国家之间才不会发生战争,如果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实行民主体制,世界将永享和平。他曾说“美国的缔造是为自由而建,而自由不仅是为美国人民,也是为世界人民,如不这样,美国的荣誉将不存,实力也将消散。” 这是典型的天赋命运说。威尔逊之后美国的领导人大都受其外交理念的影响。这也是为何美国总是说“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因。笔者认为人权,自由,民主理念的确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但美国在制定外交政策的时候不全是理想主义,国家利益至上才是美国外交的基石。美国总是拿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干涉别国内政行美国霸权之实。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美经济关系越来越紧密,彼此不可分离,中国持有美国第二大的国债,有人曾说如果中国抛售美国国债,美国经济可能崩溃。美国虽不断指责的人权状况,但仍和中国保持紧密的经济关系,这是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除了经济方面,还有朝核问题,核不扩散,恐怖主义,环保等国际问题需要与中国合作。但毕竟中美在意识形态分歧很大,出于对中国崛起的恐惧,担心一个强大的中国会威胁美国在东亚的区域利益,甚至在全球的国家利益,美处心积虑的联合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实行遏制政策。用美国学者米尔斯海默的话说:美国要在全球扮演战略平衡手的角色。这也是他为美国能永葆霸权所开的药方。自苏联解体后,美国就希望在全球找到一个可能出现的潜在竞争对手,而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巨大,领土庞大的中国正符合美国的定义,而且中国仍实行***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因此小布什上台后就把中国定为竞争对手,但 “911”后出于反恐的需要,中国成了其合作伙伴。为中国争取了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当今的中美关系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如果中国经济能保持稳定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将在不远的将来超过日本,2030 年将可能超越美国。美国的全球战略是不允许全球任何一个地区出现一个可以与美国抗衡的霸权,所以中美关系在合作中对抗在所难免,美国会继续遏止中国的崛起,而台湾问题正是美国遏止中国重要的战略棋子之一。以现实政治的观点来说,不管一国的意识形态如何,只要其国家实力强大,都会追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追求其国家安全的最大化,而中国也不会例外。所以从国家利益至上的角度考虑,中美之间的国家战略是有结构性矛盾的,也就是说中美关系在合作中会有对抗,在竞争中又相互合作,但前提是中美均不打破目前的国际体系,中国也只有在当今的国际体系下才能够和平发展。

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中国社会内部面临的问题才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挑战和巨大考验,如国内的产业升级,贫富差距,腐败,环境,政治改革等。中国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维护国内的稳定,发展,而中共也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证明自身的合法性。外交是一国实力的体现,中国只有把眼前事情做好,同时兼顾长远的发展,中华民族的复兴才有望实现。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曾说: “新加坡在短时间内从第三世界发展为第一世界,但新加坡国土小,人口也少,这样的成就不算伟大,但当中国能从第三世界发展成第一世界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伟大”。而中国此时仍任重而道远。

二、中日关系发展的基本走势

回顾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得出两个基本的认识:其一,中日两国之间过去虽然有过不幸的历史,但在两国长期的交往中是短暂的瞬间,持久的友好合作是主流;其二,由于各种有利条件的存在,使得中日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果,但也存在着种种不利的因素,中日关系将在曲折中发展、前进。基于历史和现实的情况预见未来,随着中国的崛起,日本走向独立政治大国新世纪步伐的加快,中日关系发展的基本走势将会如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推测。

一是中日关系将在合作与摩擦中发展,但分歧是以不破裂两国关系为限度。中日两国的共同利益是众所周知的,分歧和摩擦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既然两国政府及高层领导人都认为中日关系是其对外关系的重要方面,那么,双方就能做到维护、发展两国的友好关系,尽管出现问题和分歧,也将朝着合理解决的方向发展。中日两个民族和则两利,斗则两伤,这早已被两国历史发展的实践所证明。21 世纪是激烈竞争的世纪,亚太经济仍将作为世界经济的增长中心与世界同步发展,中国不仅有丰富的资源,而且也是最有潜力的市场;日本拥有雄厚的资金和先进技术,两国需要利用优势互补来加强在亚太经济发展中的合作与协调。但由于历史问题、台湾问题以及日本加大谋求政治大国的步伐,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中日之间的矛盾和摩擦还可能会升温,但矛盾和摩擦不会导致破裂中日两国关系。

二是中日关系的发展变化将与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从历史和现实形势来看,在亚太地区的中、日、美关系中,中美关系应该说是最重要的。中美关系一旦出现动荡,中日关系的稳定性就会受到影响。如果说 70 年代初中美关系的解冻推动了中日关系正常化,70 年代中美建交推动了中日友好时期的到来,而近年来,中美关系则的在意识形态、政治影响、经贸摩擦等方面呈现了错综复杂性。但无论是对抗还是合作,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发展,日本在中美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将日益重要。因此,未来的中日关系发展不仅与国际环境、国内背景相关,而且与中美关系的变化更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新世纪的中日关系前景广阔又不容乐观,从长远看,友好发展是主流,但其发展道路将不会一帆风顺,两国间的友好与摩擦、协调与矛盾、合作与竞争将同时并存。

三、中俄关系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中俄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是两国的共同需要。第一,两国都需要建立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需要集中精力解决来自外部的安全威胁和国内的经济发展问题。因此,中俄都需要建立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使对方成为自己可靠的后方,以便能腾出手来,解决突出的安全威胁和经济发展问题。第二,冷战结束后,美国极力推行单极理论和单边主义,视俄中为潜在竞争对手和建立单极世界与推行单边主义的障碍,不断挤压中俄。在当前国际格局下,中俄这两个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国家,需要相互借重,相互协作,以便改善自己的处境。第三,两国在打击民族分裂主义、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三股势力方面,需要相互支持与合作,这是两国赢得打击三股势力胜利的重要国际条件。第四,两国都需要扩大双边经贸合作和军工合作,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中俄两国经济互补性很强。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某些领域,包括军工领域的科技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的家电、轻工、纺织产品丰富,劳动力富裕,对外投资能力逐步增强。这些为两国开展经贸和军工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中俄具有发展良好关系的诸多条件。主要表现在:第一,中俄对当代世界的认识和对国际问题的立场一致或相近。如两国都反对单边主义,主张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主张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第二,中俄边界问题彻底解决,消除了影响两国关系的最大隐患。第三,中俄建立的高层互访和定期会晤机制,以及其他各级会晤协商机制,为在各个级别上加强和发展两国关系提供了畅通的渠道。第四,中俄两国元首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两国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正因为存在上述一些有利因素,所以中俄关系的发展前景还是广阔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两国关系既不可能结盟,更不会倒退,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会继续向前稳步发展。但是,这种观点认为,20年以后的事情就不好说了。中俄两国,在未来20年内国家实力究竟发展如何,具有不确定性。无论是两国都强大,或是都不强大,或是一强一弱,两国关系都需要重新定位。另外,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即中俄关系的迅速升温,是由于某些国际因素的强烈刺激,具体来说,主要是对美关系的因素,一旦这一因素消失或淡化,中俄关系也将冷淡和降温。这是因为,在中俄关系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四个:第一,“中国威胁论”。在俄罗斯“中国威胁论”由来已久。其主要表现是:担心中国向俄远东移民,实行“人口扩张”。舆论的尘嚣直上,干扰了俄高层的对华决策。第二,担心中国强大起来后向俄提出领土要求,讨还沙俄时期霸占中方的1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第三,在中石油、天然气开发、中俄贸易等问题上存在摩擦。第四,在中俄关系上也存在几个不平衡。政府关系好于民间关系,中央关系好于地方关系,政治关系好于经贸关系,即所谓“官方热,民间冷;政治热,经济冷;中央热,地方冷”。经济关系、民间关系、地方关系,是两国关系的基础。这些不平衡如果长久不能改善,也会影响两国总体关系的发展

四、中欧关系的发展前景

6.中欧近期生态城市建设的探讨 篇六

中欧近期生态城市建设的探讨

摘要:回顾了欧洲最近几年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分析了我国当前生态城市建设的特点,剖析了生态城市的.内涵.并根据我国国情,对比借鉴欧洲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努力方向.作 者:林妍 LIN Yan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期 刊:现代城市研究 PKU Journal:MODERN URBAN RESEARCH年,卷(期):2008,(2)分类号:X31关键词:中国 欧洲 生态城市

7.中欧关系之我见 篇七

关键词:国际关系,中欧,全球化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 中国与外界的关系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2004年之后中欧结束了长达10年的“蜜月期”, 逐渐的进入了一直复杂的环境之中。

一、中欧关系的现状

1. 合作的关系。

中欧的战略伙伴关系没有能够取得比较有突破性的进展。曾处在“蜜月”期的中欧双方都希望让合作的加深来解决一些问题, 同时也加强彼此的合作关系。例如, 中方觉得欧盟应取消对华的军售禁令, 应该承认中国市场的经济地位。虽然欧方也作了积极的回应, 然而在这两个问题上到现在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然而, 实践的结果表明双方没有能够在任何一个重大的问题上真正的展现出中欧合作的强烈期望。

2. 竞争的关系。

中欧在曾经相互合作的领域里也出现了竞争的关系。在经济关系上, 中欧关系一直是以合作互补性的典范著称。过去的近些年中欧之间的贸易基本保持平衡, 其中, 欧盟在中国的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欧洲的企业也获得了预期的市场, 强化了自身的竞争水平。然而, 在2004年欧盟成为了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之后, 彼此的竞争的关系在经济关系中也变的明显了。欧方不停的抱怨中方对欧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 频繁的运用针对中国的进口产品的保护主义的措施。欧盟也在不断的给中方施加压力, 一再要求中国要开放本国的市场以及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等。在2006年欧盟曾发表的对华政策的文件中更是把中国看作是“对欧盟贸易政策的最大挑战”, 甚至还提出了让中国做出让步的要求。不仅如此, 中国曾参与的欧盟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的研究, 这被看做是中欧合作的具有标志性的一个事件。然而现在, 因为欧方不断的在这个计划中去排挤中国, 中国已开始加速自主研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并且在频率的占用上面与欧盟形成了正面的竞争关系。

3. 外交新问题。

在一些曾不相关联的事情上, 中欧之间出现了新的问题。中国和非洲国家之间的关系在2005年之前并没有引起欧盟各国的关注, 这也和中欧的双边关系没有什么关系。但是2005年之后, 中欧就中国对非的政策一直表现出不满。在一些政治的问题上, 欧方也经常地指责中国与津巴布韦和苏丹这些在欧方看来属于专制的国家所保持的友好关系。欧方对中国在非洲的能源以及矿产的资源领域中的投资活动很是不满, 总是把中国比做是抢夺非洲资源侵略者。对于一些援助的问题, 欧方还经常地指责中方不加任何的政治条件的一些援助的行为, 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他们所坚持的具有政治条件性的对非援助的政策, 增加了非洲国家抗拒欧方的政治压力的动力。总的说来, 对非问题已经变成了中欧之间的一个新的问题。就中方而言, 对欧盟在亚安全事务中一些试图去扩展影响的努力也是关注密切。

4. 政治的问题。

中欧在一些曾控制住的矛盾领域中又重新发生了争执。在政治制度上的差异是中欧关系中持久的制约因素。在冷战之后的初期, 一些西方国家觉得他们的制度已经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从而在政治上也试图压制中国, 企图改变中国的制度。然而, 之后由于认识到了外部的压力而未起到明显的作用, 并且欧方也想要借着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寻找发展的机会, 欧盟也运用了一些建设性接触的前瞻性的政策, 大力的发展与中国在各方面的合作, 也想用对话的方式来表达欧方在政治上的关注。由于美国方面动不动就会运用施压的方式, 欧方的策略也受到了中方的欢迎, 这也是中欧之间能够得到顺利发展重要的原因。但是在最近的三年, 对于中欧的制度以及价值观上面的的矛盾又再次的变得明显了, 也变成了损坏中欧之间互信的比较关键的原因。欧洲媒体以及欧洲议会经常地批评中国的人权问题, 就算是在蜜月期也是这样。

二、中国如何应对中欧关系现状

1. 认清现实。

认清现实就是要认清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要认清中欧之间关系的复杂化的现实。必须认清短期内造成中欧之间关系复杂的一些因素不会出现根本性变化。因为美国方面的相对性衰落和美国外交的重归多边主义的协调, 考虑到力量的均衡以及威胁的均衡, 对于中欧关系强化的动机无论是在欧方还是在中方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弱化。不仅如此, 中欧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的提升所产生的更多的利益碰撞也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处理中欧之间关系的每个问题的过程中, 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合理的归类。对于那些涉及到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 例如主权问题, 领土问题, 这些是中欧之间政治的基础。中方完全没有妥协的余地和必要。中国必须坚持自己的原则, 用实际的行动来赢得欧方对中方在这类问题上的原则立场, 让欧方不用任何的方式来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 这样就为中欧之间建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也提高了相互之间的信任程度。

2. 加强合作。

中欧之间必须对双方之间合作建立起正确而客观的认识, 并且应该采取一些有效地措施来化解冲突, 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 不断地挖掘合作的潜力和领域。

3. 强化内部的支持。

不用怀疑, 对于中欧之间的复杂关系, 有个非常重要原因就是对华的积极政策在一些欧盟国家的内部根本没有支持。所以, 中国首先必须有针对性的对欧盟的机构、成员国以及民间的社会用多更大的努力, 去争取提升欧盟在内部中欧关系发展的动力。对于欧盟的机构方面, 中必须重视其发展以及加强与欧盟委员会之间的合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中欧之间的关系还将处在曲折中向前发展的状态。需要我们努力做到的是尽量的减少这种曲折程度, 尽可能的减少双方存在的问题。中国必须坚持从战略的高度去发展对欧的关系。坚决的推动中欧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参考文献

[1]《中欧关系的大趋势和小曲折》, 冯仲平, 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2009年

[2]《对近期中欧关系困境的思考》, 卢晨阳,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9年第2期

8.“中欧”:历史还是现实? 篇八

一如犹太人的超国家特性,罗特是一位和平主义者。但第一次大战爆发,他便和以后以波兰的表现派诗人成名的约瑟夫·威特林(一八九六——一九七六)一起志愿从军,于一九一六年八月入第二十一狙击大队报导班,被派到东部战线是在一九一七年春天。一九一八年底曾一度返维也纳,但随即又到加里西亚去探望母亲。由于怕被新爆发的乌克兰、匈牙利内战卷入而被征召,绕道回到维也纳。当时的体验都写在小说《不断的逃亡》(一九二七)里。

大战后,罗特在维也纳与波尔加(A.Polgar)和基希(E.E. Kisch)等从事新闻工作。这个时期的他属于同情俄国十月革命的左派。跟他以后宣扬崩溃了的多民族国家多瑙河帝国是活在超国家精神中的犹太人的真正的故乡这一君主主义主张对比,人们称这一时期的罗特为“红色的罗特”。但他又于一九二0年六月转移到新兴的世界都市柏林,以一个新进的随笔家和专栏作家活跃在黄金的二十年代的世界舞台上。一九二三年当了著名的《法兰克福报》的特派员遍历欧洲各地。从革命后不久的苏联,从新独立的波兰,以及从欧洲各大国际都市寄回用德语写的生动新鲜、美丽耐读、散发着感伤情怀的纪行文,大大地提高了他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名声。

在接触到苏联的现实以前,罗特是一个把欧洲精神的新生寄望于革命的“革命的浪漫主义者”。但一与苏联的现实接触,他失望了,发出“俄罗斯将走向美利坚”这一名句,逐渐淡化参与政治的心情,愈益增强他对崩溃了的祖国多瑙河帝国的乡愁情怀。

他在奔波于欧洲各地从事新闻工作的同时,又在旅途的旅馆里或咖啡馆里从事小说的创作。《蜘蛛的巢穴》(Das Spinnennetz,一九二三)通过秘密结社的内幕描写了纳粹抬头的秘密。《萨伏伊旅馆》(Hotel Savoy,一九二四)形像地描述了抱着对西欧社会的憧憬但终于在边境地区腐烂下去的东部犹太人的悲哀。《不断的逃亡》(Fluchr ohne Ende,一九二七)描写了摇摆于东欧与西欧的一个战争复员者的典型。在东欧,由于意识形态至上,人变成了革命的工具;在西欧,上流社会的颓废,显然无可救药。作者以后的命运似乎在这一小说中已被预见到,因之它与《拉得茨基进行曲》(Radetzky Marsch,一九三二)一起成为跟作者的名字分不开的代表作。《椎帕与他的父亲》(Zipper und sein Vater,一九二八)刻画了大战后“失落了的一代”的实情。《约伯——一个平凡的人故事》描写了住在加里西亚僻村的一个虔信的犹太人教师一家的苛酷命运,提出了酷像世界性名指挥班斯旦一家的艺术家移民问题。

他以犹太人特有的本能早就嗅到纳粹主义的野兽性,所以希特勒一上台便离开柏林,开始流亡。流亡期间,跟当时的进步作家S.茨威格、E.E.基施等过从甚密,与茨威格还长期保持着密切的通信关系。出乎对纳粹德国的憎恨和对欧洲将来的绝望,他认定,走到这样的野兽性是近代欧洲历史的时代错误。只有弗朗兹·约瑟夫皇帝统治下的多瑙河帝国才能实现多民族共存,是超国家的犹太人以及真的欧洲人的理想王国。对他来说,奥地利具有超国家的性质,是象征精神上的贵族的国度,是与卑俗的民族主义的普鲁士德国因此也当然与纳粹德国截然对立的。

罗特的一生和作品贯串着对祖国奥匈帝国的无限怀念和对否定这个多民族国家、破坏泛欧文化的狂热民族主义的强烈愤怒。正如他的祖国前辈作家格里尔帕扎(F.Grillparzer1791—1872)所一语道破:近代欧洲历史是从“人道主义经由民族主义走到野兽性”的道路。而正走到最后阶段时,他正好作为出生在东部边区的犹太人,不得不体验到第一次大战、祖国的崩溃、纳粹的抬头以及疯狂的蛮行,导致他的作品贯串这个特征。由于受古老奥地利的精神和文化的薰陶,他热爱并追慕奥匈帝国,这跟他对故乡和犹太文化的眷念一道,构成了他终生文学创作的两大主题。因此他既被称为古老奥地利诗人,又被称为东部边区犹太民族的诗人。

说到这里,就可以明了,为什么在一九九四年九月罗特百岁冥诞前后,出现了空前的纪念罗特热潮(不仅发表纪念文章,重印罗特作品,还拍了好几部由他的作品改编的电影)。此时此刻纪念罗特,还只是由于他的文笔优秀,更在于当前时势使然的罗特的时代和政治意义。

一九九○——一九九一年以后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阵营相继不复存在。除了奥地利共和国弹丸之地以外的广大的前多瑙河帝国大多国家和民族纷纷宣布放弃原有制度而向往西欧,一时多瑙河帝国文化圈又被提了出来。经历了从哈布斯堡王朝帝国的崩溃、各民族国家的独立、纳粹的暴力等漫长而痛苦的时代后,东欧各国各族人们开始以新的观点回顾起当时的多瑙河帝国来。

在多瑙河帝国里,以维也纳为中心,布拉格、布达佩斯、克拉考(波兰)、列姆堡(乌克兰)、克劳森堡(罗马尼亚)、雷巴哈(南斯拉夫)、托里亚斯特(意大利)等一系列都市曾组成一个网状系统。在这一个系统中,几百年来相异的文化不断地接解与交流。现在,这些都市的大部分,是德国城市又不像是德国的,是斯拉夫城市又不像是斯拉夫的,是拉丁城市却又不像是拉丁的,还不如把它们统统叫做德意志—马扎儿—斯拉夫—拉丁—犹太式城市恰当些。这样形成的万国城市是典型的中欧式城市。中欧(Mittel-Europa)不同于中央欧洲(Zentral-Europa),是几百年历史过程(主要是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产物,也非若东欧(Ost-Europa)是东西对抗中硬被一方划进去的。十九世纪正是中欧式文化的顶峰灿烂时期。东西欧分离后,在多瑙河帝国网络中形成的共同文化生活,在东欧大多被打上“资产阶级的”、“颓废的”或“民族主义的”烙印被一一否定。但在事实上,“中欧”没有消失,一直还活在人们的心中。

现在,这些前多瑙河帝国统治下的民族和国家除了在市场经济方面面向西欧外,文化上似又在寄望于“中欧”的复活了。这是他们的历史眷念。在哈布斯堡帝国时代,就已有由多瑙河各国成立联邦——“多瑙河联邦”之梦,就是想把哈布斯堡帝国的各民族独立国家重编为联邦的构想。自从帕拉茨基(Frantiek Palack,一七九八——一八七六)以来就不断有不少“中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热衷于实现这个构想。帝国崩溃后,这一构想又一再地被以各种形式提了出来,一直到今天。“中欧”一词所含的精神深层面,是不容忽视的。

约瑟夫·罗特既没有妻室儿女,也没有家庭。他带着一小提箱,把削尖了的一打铅笔和三、四十张纸张插进并没什么出色的灰色大衣的口袋里,像游牧民那样,从一个旅馆到另一个旅馆,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流浪下去。他写下了意味超群的小说,见证了多民族国家奥地利的崩溃,度过了纳粹的疯狂年代,然后死了。

然而他的死并不像他的作品《伪造的秤砣》里的度量衡检验官艾本修茨的死那样,“大家都说,连一只鸡也没因他的死去而伤心衷叫。”他死去了一百年,他的作品和理念又在中欧大放光芒。

9.索罗斯中欧大学演讲《未来的路》 篇九

我已经集中讲了相关反身性(reflexivity)的问题,即当事者的思维与现实情况的双向关联,以及我所强调的错误理解和错误观念对现实情况形成的因果关系。但这两种影响都很奇怪地被忽视了。这些影响给事物加入了不确定因素,结果是除了非常简单的情况以外,几乎不可能预测未来。

但我们仍然可以大略估计几种情况,并评估其可能性,也可以提出希望得到的结果。我在这两方面都做过,而且是多次尝试。的确,我可以称为是专家,作为投资者,我专注于预测(prediction);作为公益慈善家,主要是为解决问题开处方(prescription)。我前者做得成功,足以支持后者。今天的讲座我想从预测和开处方这两个方面来谈。

当下所处的时刻,不定因素的范围异常广泛。我们刚刚渡过了二次大战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这个危机在量上大得多,质上也与以往的危机很不相同。可作相关比较的,是1991年日本发生的房地产泡沫破灭,至今尚未恢复;还有就是30年代美国的大萧条。与日本情况不同的是,那次危机仅限于一个国家,而这次危机卷入了全世界。与大萧条不同的是,这次没有允许让金融体系垮台,而是给它上了人工生命维持器。

事实上,我们当今所面临的信贷和杠杆问题(credit and leverage problem)的深度和广度比30年代要严重得多。1929年时美国的信贷余额(credit outstanding)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60%, 到1932年增长到250%; 而2012年初是365% – 这还不包括30年代时金融市场上尚未存在而如今广泛使用的衍生品(derivatives)。但尽管如此,人工生命维持器居然奏效了。雷曼兄弟公司倒闭不到一年,金融市场已经稳定,股市也已回升,经济显示复苏迹象。人们想回到一切照旧的情况,把 2012年的崩溃只当成是一个恶梦。

但我很遗憾地告诉大家,复苏的势头可能会停止,甚至随之出现 “再次衰退”(double dip),而我不能确定的是这将发生在2012年还是2012年。

有这种观点的绝不止我一个人,但我的观点与目前的主导情绪不一样。复苏的时间越长,就会有更多的人相信复苏;但是据我的判断,这种主导情绪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这是典型的远非均衡的状况,此时人的感知往往落后于现实。更复杂的是,这种落后于现实是双向的。一方面,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次危机不同于以往 – 我们是处在一个时代的终点。另一方面,其他人包括我自己在内,未能预见到复苏反弹的程度。

混乱和困惑不只是在金融界,它延伸到整个国际舞台。

前苏盟帝国垮台后美国成了唯一的超级大国。没有其他大国或国家联盟可以挑战其至高无上的国力。但是这种“单极”(uni-polar)的世界秩序未能持久。当布什总统为显示美国的威力,以不实之词为借口入侵伊拉克时,其效果与他的意图适得其反。美国的力量和影响力一落千丈,其结果是混乱的国际金融体系加之以不稳定的国际关系。此后终将形成的新的世界秩序,将不会再像以往那样的程度受美国的控制和左右。

为了理解正在发生的这些事,我们需要一个不同于以往所熟悉的那种理念框架。有效市场假定论把金融市场孤立看待,完全不考虑政治因素。这是一种曲解。像我已经多次提到过的,在市场的无形之手背后,有一个有形的政治之手,在制定市场运作的规则和条件。我的理念结构关系到政治经济学,而不是抽象概念的、受永恒有效规律主宰的市场经济学。我把金融市场看成是历史的一个分支。

二战后重建的国际金融体系并没有建立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其倾侧与不平衡是有意设计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样的国际金融机构,是按控股公司的形式组建的,其中富国有不成比例的投票权并且控制其理事会。这使处于该体系边缘的国家比位于体系中心的国家处于劣势。

该体系从初建起就一直受美国控制。在布雷顿(bretton woods)会议上,尽管英国凯恩斯勋爵(lord keynes)提出了该体系的建议,但是是由美国代表团团长哈里.怀特(harry white)具体操作的。从那时起,我们从几乎全面监管的体系变成了几乎完全无监管的体系;这些变化由美国主导,而且所谓的 “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仍在继续引导这个体系。

尽管由华盛顿共识制定的法规条例理应对所有国家平等适用,但美国作为主要国际货币的发行者,却比别人“更平等”。实际上国际金融体系是一个两个等级层次(two-tier)的架构:能用自己的货币借贷的国家是该体系的中心,而借贷要由硬通货之一来决定的国家是这个体系的外围。如果某个国家遇到困难,可以得到援助,但条件很苛刻,这对核心国家和外围国家都是一样的。但是如果核心本身受到了威胁,那么该体系的维存则成为第一位的优先考虑。

这种情况在1982年的国际银行业危机中第一次发生。如果债务国被允许拖欠付款,银行体系将崩溃。因此国际金融权威机构联手,采用了我当时称为的 “合作出借体制(collective system of lending)”。借贷国不得不滚动延续贷款(roll over loans),使债务国能得到足够借款支撑债务。最终结果是,债务国被推进严重衰退,拉丁美洲的发展因此被推迟十年,而银行体系得以赢利而摆脱困境。当银行建立了足够的储蓄时,这些贷款则被重新组合为所谓的布雷迪债券(brady bonds),其余的损失由银行销账。

1997年类似情况再度发生,但那时银行已经学会审查贷款, 不至被迫采取合作出借的做法,而绝大部分损失不得不由债务国承担。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模式:债务国受制于严厉的市场戒律,但如果体系本身受到威胁,规则通常暂停执行。其整体失败将使该体系陷入危险的数家银行得到保释。

XX/2012年的金融危机与此不同,因为它起源于核心国,而外围国家是在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后才被卷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面对的是一个新的任务 – 保护因核心国风暴而受影响的周边国。该组织没有足够的资金,但其成员国很快联合行动募集了一万亿美元。尽管如此,应对局面还有一定的困难,因为imf的设立是为了应对政府部门的问题,而这时信贷的短缺主要影响的是私营领域。但总的来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承担这一新的任务上做的相当出色。

上一篇:小微金融差异化经营分析下一篇:竞聘演讲稿常见开头和结尾举例及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