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精选习题

2024-06-16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精选习题(通用7篇)

1.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精选习题 篇一

重要论断

1、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2、做强农业,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3、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

4、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合理安排农业产业发展优先序。

5、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台。

6、富裕农民,必须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开发农村二三产业增收空间,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加大政策助农增收力度,努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的势头。

7、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明确政府对改善农业农村发展条件的责任。

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健全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

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

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帮助农民降成本、控风险。

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

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

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

8、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重点支持农民增收、农村重大改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民生改善。

9、切实加强涉农资金监管,建立规范透明的管理制度,杜绝任何形式的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确保资金使用见到实效。

10、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耕地保护补偿、生态补偿制度。

11、抓好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试点,重点支持为农户提供代耕代收、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服务。

12、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县)一业,壮大县域经济,带动农民就业致富。

13、现阶段,不得将农民进城落户与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相挂钩。

14、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加快片区规划实施,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15、扶贫项目审批权原则上要下放到县,省市切实履行监管责任。

16、国家教育经费要向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倾斜。

17、有序推进村庄整治,切实防止违背农民意愿大规模撤并村庄、大拆大建。

18、探索建立乡镇政府职能转移目录,将适合社会兴办的公共服务交由社会组织承担。

19、以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强化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通过服务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

20、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民家庭经营主体地位,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创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21、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重点是抓紧抓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扩大整省推进试点范围,总体上要确地到户,从严掌握确权确股不确地的范围。

对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是探索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集体统一运营管理有效机制。

对经营性资产,重点是明晰产权归属,将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

22、在确保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审慎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23、要主动适应农村实际、农业特点、农民需求,不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

24、农村是法治建设相对薄弱的领域,必须加快完善农业农村法律体系,同步推进城乡法治建设,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三农”工作。

25、农村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立法要主动适应农村改革和发展需要。

精选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粮食()负责制。

A.省长 B.市长 C.县长 D.乡长

2.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实施耕地()保护与提升行动。

A.面积 B.质量 C.效益 D.类型

3.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富裕农民,必须努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

A.维护社会的绝对公平B.消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C.促使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性增长 D.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的势头

4.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要围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A.建设现代农业 B.促进农民增收

C.做好“三农”工作 D.增添农村发展活力

5.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要围绕(),加大惠农政策力度。

A.建设现代农业 B.促进农民增收 C.促进农业增产 D.促进农村发展

6.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抓好()创新试点,重点支持为农户提供代耕代收、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服务。

A.农业机械化科技 B.农业生产经营机制

C.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 D.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机制

7.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要围绕(),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A.农村经济发展 B.统筹城乡发展

C.城乡发展一体化 D.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8.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2月1日印发《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在连续12年聚焦“三农”的同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放在首位。

A.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B.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C.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D.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9.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中国要富,()必须富。

A.居民 B.人民 C.农村 D.农民

10.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年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

A.2015 B.2016 C.2017 D.2018

11.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探索建立(),将适合社会兴办的公共服务交由社会组织承担。

A.市政府职能转移目录 B.县乡政府职能转移目录

C.乡镇政府职能转移目录 D.农村基层组织职能转移目录

12.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把()打造成全国性为“三农”提供综合服务的骨干力量。

A.供销合作社 B.农村商业银行 C.农业科研机构 D.农村信用合作社

二、多项选择题

1.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需要破解的难题有()。

A.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B.如何在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C.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D.如何在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的“双重挤压”下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竞争力

2.2015年,农业农村工作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A.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B.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C.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 D.全面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3.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做强农业,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A.数量质量效益并重 B.注重提高竞争力

C.注重农业科技创新 D.注重可持续

4.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大资金投入,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实行与铁路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同等政策。

A.财政投入 B.征地补偿 C.生态保护 D.耕地占补平衡

5.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建立()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台。

A.公开透明 B.全面详细 C.互联共享 D.全程可追溯

6.下列对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的具体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A.推进科研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和科技人员股权激励改革试点

B.建立优化整合农业科技规划、计划和科技资源协调机制,完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机制

C.加强农业科技研发,使科研机构成为技术创新和应用的主体

D.积极推进种业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试点,完善成果完成人分享制度

7.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富裕农民,必须()。

A.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B.开发农村二三产业增收空间

C.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 D.加大政策助农增收力度

8.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重点支持()。

A.农民增收、农村重大改革 B.农民集中住房、农业科技创新

C.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 D.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民生改善

9.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向()倾斜,扩大节水灌溉设备购置补贴范围。

A.主产区 B.贫困地区 C.粮食生产核心区 D.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10.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增加农民收入,必须()。

A.健全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

B.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

C.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帮助农民降成本、控风险

D.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

11.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扶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带动农民就业致富。

A.一村多品 B.一村一品 C.一乡(县)多业 D.一乡(县)一业

12.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主动适应(),不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

A.农村实际 B.农业特点 C.农民需求 D.三农政策

13.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综合运用财政税收、货币信贷、金融监管等政策措施,推动金融资源继续向“三农”倾斜,确保()。

A.农业信贷总量持续增加 B.农业信贷总量保持稳定

C.涉农贷款比例不降低 D.涉农贷款比例持续增加

14.农垦改革的方向是()。

A.农垦规模化 B.农场企业化 C.垦区集团化 D.股权多元化

15.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必须加快完善农业农村法律体系,同步推进城乡法治建设,善于运用()做好“三农”工作。

A.法律法规 B.法治思维 C.法治方式 D.底线思维

三、判断题

1.2015年增强粮食生产能力,要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推进现代灌区建设,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2.现阶段,不得将农民进城落户与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相挂钩。()

3.扶贫项目审批权原则上要下放到市,省政府切实履行监管责任。()

4.对农村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是明晰产权归属,将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

5.要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集体收益。()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本题考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故选A。

2.B 本题考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故选B。

3.D 本题考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富裕农民,必须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开发农村二三产业增收空间,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加大政策助农增收力度,努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的势头。D项表述正确,故选D。

4.A 本题考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故选A。

5.B 本题考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B项表述正确,故选B。

6.D 本题考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帮助农民降成本、控风险。抓好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试点,重点支持为农户提供代耕代收、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服务。D项表述正确,故选D。

7.C 本题考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从统筹城乡发展到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深化。C项正确,故选C。

8.B 本题考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处于首位,故选B。

9.D 本题考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故选D。

10.A 本题考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因地制宜采取电网延伸和光伏、风电、小水电等供电方式,2015年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故选A。

11.C 本题考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探索建立乡镇政府职能转移目录,将适合社会兴办的公共服务交由社会组织承担。C项正确,故选C。

12.A 本题考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坚持为农服务方向,着力推进基层社改造,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拓展为农服务领域,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全国性为“三农”提供综合服务的骨干力量。故选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本题考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如何在“双重挤压”下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竞争力,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考验。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加重,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挑战。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加速,城乡互动联系增强,如何在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共同繁荣,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破解这些难题,是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大任务。ABCD均表述正确,故选ABCD。

2.AC 本题考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2015年,农业农村工作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AC表述正确,故选AC。

3.ABCD 本题考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做强农业,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故选ABCD。

4.BD 本题考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要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大资金投入,集中力量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引调水工程、重点水源工程、江河湖泊治理骨干工程,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征地补偿、耕地占补平衡实行与铁路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同等政策。BD表述正确,故选BD。

5.CD 本题考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要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台。CD正确,故选CD。

6.ABD 本题考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要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完善科研院所、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人才流动和兼职制度,推进科研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和科技人员股权激励改革试点,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建立优化整合农业科技规划、计划和科技资源协调机制,完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机制。加强对企业开展农业科技研发的引导扶持,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应用的主体。积极推进种业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试点,完善成果完成人分享制度。ABD表述均正确,C项错误,故选ABD。

7.ABCD 本题考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富裕农民,必须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开发农村二三产业增收空间,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加大政策助农增收力度,努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的势头。ABCD表述均正确,故选ABCD。

8.ACD 本题考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要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重点支持农民增收、农村重大改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民生改善。ACD表述正确,故选ACD。

9.AD 本题考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向主产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扩大节水灌溉设备购置补贴范围。AD表述正确,故选AD。

10.ABCD 本题考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明确政府对改善农业农村发展条件的责任;必须健全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必须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必须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帮助农民降成本、控风险;必须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必须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必须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ABCD表述均正确,故选ABCD。

11.BD 本题考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县)一业,壮大县域经济,带动农民就业致富。BD表述正确,故选BD。

12.ABC 本题考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主动适应农村实际、农业特点、农民需求,不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故选ABC。

13.AC 本题考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综合运用财政税收、货币信贷、金融监管等政策措施,推动金融资源继续向“三农”倾斜,确保农业信贷总量持续增加、涉农贷款比例不降低。AC表述正确,故选AC。

14.BCD 本题考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快研究出台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化农场企业化、垦区集团化、股权多元化改革,创新行业指导管理体制、企业市场化经营体制、农场经营管理体制。BCD表述正确,故选BCD。

15.BC 本题考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村是法治建设相对薄弱的领域,必须加快完善农业农村法律体系,同步推进城乡法治建设,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三农”工作。故选BC。

三、判断题

1.√ 略。

2.√ 略。

3.× 本题考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扶贫项目审批权原则上要下放到县,省市切实履行监管责任。故本题表述错误。

4.× 本题考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对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是探索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集体统一运营管理有效机制。对经营性资产,重点是明晰产权归属,将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故本题表述错误。

5.× 本题考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故本题表述错误

2.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精选习题 篇二

文件确定, 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经营体系, 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

专家解读: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秦富:2013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20字方针, 这次中央一号文件则提出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体现了把粮食安全作为重中之重的地位, 上升为基本国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粮食安全新战略是重大创新。新战略鼓励集中力量保重点、保口粮, 适度进口则是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放的环境下, 更好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我们做出的重大调整。同时, 立足国内解决吃饭问题, 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立场没有变, 要提高国内产能, 通过科技支撑, 使口粮得到更好保证。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此次文件和以往最大不同在于, 从注重数量转为数量质量并重, 以可持续的方式确保数量、质量双安全。这是解决当前人们对农产品信任危机的根本手段。

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王东阳:文件一大亮点是突出强调了食品安全的责任, 把食品安全纳入考核评价。以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出现问题, 更多的是追究个人和经营主体的责任, 这次明确地方政府属地责任, 并列入考核评价, 有利于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落到实处, 把监管的网撒下去, 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转基因育种最早是从美国发展起来, 经过美国食品药品检验检疫局检验认证, 认为是安全的就会在美国推出食品, 此外, 不需注明是转基因产品也可销售, 美国民众对此有一定的争论, 但总体是接受的。我国虽然是世界上转基因农产品播种面积较大的国家, 但主要是转基因棉花, 食用的农产品中只有木瓜。转基因与杂交育种最大的区别是, 后者育种方式叫细胞级育种, 把两个不同的细胞杂交, 能否达成目标需多次试验;前者育种方式叫做分子级育种, 需打开细胞, 提取DNA链条, 把链条中的基因去掉或加上一段, 其减掉或添加基因, 是为了让作物的性能更好。目前, 全球的转基因育种为提高产量还不多, 主要是为增强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对环境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等。

对待转基因问题有3点:第一, 分子级育种是全球生命科学的前沿技术,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 在科学研究上, 必须努力赶上世界前沿;第二, 转基因育种能否上市销售, 提供给消费者, 须经过极其严格的审核, 只有确保它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 才可批准上市, 任何人不能自行决定把它作为商品推出;第三, 要让消费者享有充分的知情权, 中国规定, 销售的转基因农产品中, 如果含有转基因成分, 即使是加工后含有, 都必须标注清楚。进行严格的安全评估和检查, 让消费者享有足够的知情权, 这两点长期不会改变。

二、抓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建立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文件提出, 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 开展农业资源休养生息试点, 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 抓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为此, 国家将完善森林、草原、湿地、水土保持等生态补偿制度, 继续执行公益林补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建立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重要水生态修复治理区和蓄滞洪区生态补偿机制。

专家解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我国农业资源环境已到了承载极限。土地重金属污染、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问题, 亟需得到切实有效改善。耕地、林地、水等农业资源到了该休养生息的阶段, 必须实现制度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农业资源要得到休养生息, 政府必须要有配套措施, 保证农民收入水平不降低。我们这一代人要承担农业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代际传承的历史责任, 留一点良田给子孙后代。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室主任朱立志: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路径方面要着重以科技创新提高水、农药、化肥等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在发展目标上既要考虑可持续发展, 还要考虑稳定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强调可持续发展不能侵害农民利益。在发展步骤上要坚持稳中求进, 科学规划。如先保护污染严重的地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 然后推广开来, 有序推进。既要谋划地上的生产量, 还要关注地下的生产力, 要藏力于地、心有底气, 培肥地力, 把农业的生产力藏在地下。应适当分区休养生息, 如粮食主产区粮食减缓增产幅度, 非主产区增加一点。另外, 水生植物淀粉和山林植物淀粉的生产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 山水林都能够产生粮食油料, 要有“立体粮食”的思路。

三、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不让乡村成故园

文件提出, 城乡统筹联动,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对此, 文件确定了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重点工作。

专家解读: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一些农村“垃圾靠风吹, 污水靠蒸发”, 生态环境、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非常糟糕。如何建设美丽乡村值得研究。未来我国即使实现70%的城镇化率, 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环境改善, 政府要积极承担, 不能成为记忆中的故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通过美丽乡村建设, 建设农民美好生活的家园, 让留在农村的农民能够享受更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逐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质量, 从而实现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制度并轨, 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异。对此, 一要让人出得来, 保障各种权利, 土地、住房等财产要保护;二要进得来留得下, 使农民能稳定就业, 融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 享受均等公共服务。

四、承包地“三权分离”, 相关法律待修订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成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大平台、新亮点。

文件提出,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 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 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

专家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党国英:一号文件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 其中的重大问题归根到底都涉及农村土地。如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 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 涉及支持政策核心的提高补贴精准性问题, 必须从农村承包地确地确权确股着手。农业补贴要提高精准性, 使补贴真正流向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要容易认定、方便操作, 就必须加快农村承包地产权明晰。这样才能真正从农民中培育专业大户, 使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业支持政策惠及种地农民。

国土资源部法律中心主任孙英辉:文件提出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 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正式提上农村土地制度和产权法治建设层面, 再一次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大释放。依法推动承包权主体同经营权主体分离, 是生产力、生产关系调整之必须, 也是保障农民权益当务之急。文件多次提出推动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当务之急, 包括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等。承包经营权分离、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等涉及产权制度改革,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应坚持顶层设计、长远立法与试点结合, 可以确保改革红利最大释放并用之于农。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农地产权是一个包含了占有、使用、收益、处置等多项权利在内的权利束。各项权利如何设置及在不同主体间分配, 对农地制度的公平与效率具有重大影响。而构建“三权分离”的农地制度, 最为重大的意义就是使农地的经营权相对独立, 为其在更大范围内优化流动配置和发挥作用, 拓展了巨大空间, 也为形成多元化的农地经营模式创造了必要条件。

五、价格机制, 坚持市场定价原则

文件提出, 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继续坚持市场定价原则, 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 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2014年, 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 探索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

专家解读: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秦富:此次中央文件首次提出了“目标价格”试点的具体方案。所谓目标价格制度, 是指由政府设定农产品的目标价格, 当实际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 补贴低收入消费者;而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 则按差价补贴生产者。而目标价格的形成则完全是由市场的供给关系决定的。这既发挥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同时也明确了政府对农业农村发展所负有的责任。

文件将试点工作明确到了具体产品和地区, 这也是历史上的首次。这是因为一些农产品品种贸易依存度过高, 为提高重点产区的产出, 促进其全面提升自给率。

六、金融改革, 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文件提出, 强化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职责。稳定大中型商业银行的县域网点, 扩展乡镇服务网络, 根据自身业务结构和特点, 建立适应“三农”需要的专门机构和独立运营机制……。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在管理民主、运行规范、带动力强的农民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基础上, 培育发展农村合作金融, 不断丰富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类型。

专家解读: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从十七届三中全会开始, 农村金融的创新发展就已经提上日程, 但是至今发展得并不顺利。近年来, 规模经营的主体在逐渐增多, 但却经常受制于贷款难、融资难。很多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 由于缺乏资金, 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从而导致了土地“撂荒”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次中央一号文件对商业金融提出职责强化正是解决上述困难的一把钥匙。而另一把钥匙, 则是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对商业银行来说, 办理贷款的成本很高, 各种抵押的条件也比较复杂, 最后能方便农户快速便捷解决资金问题的, 还是只有靠农民自己。相比商业贷款, 合作社的利率要低, 而且不用考虑抵押问题, 农民还存在互相监督的关系, 所以农村合作形式的金融组织应该是未来农村在生产过程中解决资金问题的最重要环节。

七、从良种和机械化推进粮食的科技进步

文件提出, 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提到了科技支撑, 我国粮食生产已实现“十连增”, 如何通过科技手段来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专家解读: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仁健:文件对科技部分非常重视。从长远的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保障来看, 根本出路在科技。首先, 良种对保障粮食安全非常重要, 杂交水稻已改变了中国粮食的命运, 今后在良种、品种上如何突破, 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 需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其次, 机械化的目标是推进大田作物, 主要以粮食为主, 全程的机械化, 一些薄弱环节比如机插秧、棉花机采棉等环节亟待增强。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近十年来是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较快、效益较明显的一个时期。据统计, 2013年在耕地、播种和收获环节, 中国农业机械化综合利用水平达到了59%, 农业机械化的推进, 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降低了劳动强度, 中国的小麦在近十多年发展得非常快, 原因之一就是小麦的种植机械化水平在各作物中是最高的。

中国的农机市场非常大, 应注重向两端发展。在作业机械方面, 大功率的国产机械不足, 基本都依赖进口, 今后要向此方向发展;另一方面, 除了东北、华北等大平原外, 我国还有许多小块土地是梯田, 需发展小型、机动灵活的机械。随着农业的发展, 分工分业在不断扩展, 除了农田机械外, 还需例如养殖、林果、加工、渔业、畜牧等方面的机械。

此外, 国家对农机的补助政策应更有针对性, 促使中国的农机产业发展更好, 市场更加完善, 农民获得更多实惠。

八、按实际粮食播种面积或产量试点对生产者补贴

文件提出, 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按照稳定存量、增加总量、完善方法、逐步调整的要求, 积极开展改进农业补贴办法的试点试验。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 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按实际粮食播种面积或产量对生产者补贴试点, 提高补贴精准性、指向性。

专家解读:

3.聚焦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 篇三

新华网北京2015年2月1日电 新华社1日受权发布《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二次聚焦“三农”,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

文件提出,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文件提出要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

【考点链接】

一、政治学科

《政治生活》知识:国家、政府职能;依法治国;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实践“三个代表”与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领导核心作用。

《经济生活》知识:价格与供求;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消费结构;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财政的作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扩大农村就业的意义及措施;推进农村改革;土地流转及其意义。

《生活与哲学》知识: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联系、发展的观点;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

二、历史学科

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历代中央政府(特别是汉、唐、元、明、清初)推行的促农发展的措施;历代农具的发明、改进,农作物的培植、引进和推广;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演变;垦荒的利与弊、经验与教训;以农立国的思想与重农抑商;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过程、原因和影响;近现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土地纲领的内容、评价和比较;建国后土地政策的调整。

三、地理学科

农业地域类型及区位条件: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比较;水土流失、荒漠化、河流的治理;旱涝、盐碱、风沙整治;世界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区位优势;生态农业的发展特点及意义;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

【创新试题】

下表是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据此,回答1~3题。

A.季风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

2.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

A.刚果盆地 B.四川盆地

C.大自流盆地 D.墨累—达令盆地

3.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

A.提高机械化水平 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北京市农业部门依据北京各地区的地理优势细化农产品加工空间布局。图1为经过北京城区中部的南北方向地形截面图,①、②、③为不同的农产品加工区。据此,回答4题。

4.随着北京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下列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在北京城郊农业土地中所占比重可能降低的是( )

A.麦田 B.菜地 C.果园 D.园林

5.广东地区在唐朝时“岭南之田,所种惟稻”,到了清朝前期,“乡民以种稻收薄,故为它种(棉花、甘蔗、桑树)以为利”。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小农经济开始逐渐解体 D.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6.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耕、耙、耱等耕作技术,耙用于碎土,耱用于平整土地,从而在地面上形成一层松软土层,起到保墒抗旱的作用。耕耙耱技术主要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 )

A.小规模经营 B.分工简单

C.精耕细作 D.自给自足

7.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邓及其同僚的改革)不同于前者(毛及其同僚的改革)的是( )

A.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 B.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

C.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D.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8.2014年,重庆市石船乡依照“托管+分利”、土地入股、择项托管经营等模式,流转土地600亩,共为入社的60户农民增收85万元。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①土地流转后农村土地的所有制改变了 ②土地流转后农户丧失农业用地的承包权 ③土地流转后土地要素的使用效益提高了 ④土地流转后农户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农场主将自己的土地出租给城市人,土地多以10平方米为起点单位,每平方米一年的价格为60~70元不等。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农场主的收入取决于土地要素的使用价值

B.农场主出让土地经营权有利于缩小区域差距

C.农场主所获得的租金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D.农场主所获得的租金源于流转土地所创造的价值

10.杭州、宁波等地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实行的“土地换股权”模式得到有关部门、专家的肯定。“土地换股权”模式的实质在于,在农村土地流转和村办企业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权作为资产入股,并享受分红。下列对该模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产生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 ②产生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③改变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 ④有利于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读某农业生态园生态链循环模式图(图2),完成11~12题。

11.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效益最大化原则

12.该农业生态园废弃物再利用体现在( )

①食品加工产生的废弃物和秸秆、粪便用于生产沼气 ②养黄粉虫作为贵妃鸡、孔雀等珍禽的饲料 ③在红心蜜柚等水果林地中套种黑麦草、玉米草等牧草 ④收集珍禽的羽毛制作成观赏标本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甲、乙两幅区域图(图3),回答13~14题。

13.1949年洞庭湖面积有4 350平方千米,由于泥沙淤积和大量围垦,到1997年其面积只有2 691平方千米,缩小了近39%。下列为阻止洞庭湖面积减小采取的主要措施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是( )

A.加强挖沙、清淤工作

B.减少湖泊上游地区的农业灌溉用水

C.减少富含氮、磷污水的排放

D.保护湖泊上游地区的植被,退耕还湖

14.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地主要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B.甲地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暴雨洪涝和干旱

C.乙地湖泊主要由冰川作用形成

D.乙地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寒潮

15.下表为我国1957、1960年城乡居民人均年消费量(单位:千克/年)。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业的发展

B.尚未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C.1957至1960年我国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

D.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直接影响人民收入

16.针对空气、水、土壤污染的严峻形势,中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既要在全面治理污染的框架下通盘考虑,进行总体设计,又要突出重点、加大对空气污染的治理力度。这一做法遵循了( )

①科学的系统优化方法 ②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 ③矛盾主次方面的统一 ④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7.20世纪30年代,喜旱莲子草(革命草)作为饲料被引入我国。后来其迅速蔓延,造成本土植物种类及以本土植物为食的鱼类迅速减少,水体严重污染,蚊虫大量滋生等诸多问题。这表明( )

①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②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③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 ④事物联系都有“人化”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5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全国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加大重要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力度。发展农产品期货交易,开发农产品期货交易新品种。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果蔬宅配是客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订购水果、蔬菜类农产品,并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获得相关物品的服务。图4为某果蔬宅配公司组织结构及流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8题。

18.下列对图中甲、乙、丙、丁分布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甲——接近果蔬种植基地 B.乙——接近网络公司

C.丙——接近居民区 D.丁——接近农贸市场

19.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

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 B.农村经营方式的变化

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D.大伙儿对他的背叛

20.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的意义在于( )

①实现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深度融合,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 ②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收益 ③实现分配方式多元化,增加农民收入 ④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在农村健康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2014年5月湖北省孝昌县茶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挂牌成立,标志着当地茶产业走出了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第一步。茶叶专业合作社以村民茶园承包经营权或资本入股的方式,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有利于推动农民增收。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运营方式( )

①促进了我国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的根本性变革 ②壮大了集体经济,有利于进一步推动茶业规模化经营 ③优化了所有制结构,有利于促进私营经济在农村进一步发展 ④体现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2014年11月9日,在题为《谋求持久发展 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 “新常态”具有“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几个主要特点。下列选项中反映“新常态”特点的是( )

①中国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回落至7.4% ②2014年1—9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57 78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3%) ③中国前三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投资 ④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高于工业平均增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甘肃省推广。2011年,甘肃省粮食总产突破1 000万吨,创造了甘肃省粮食生产的最高水平。图5为“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示意图。

材料二 经过多年的扶持,甘肃已初步形成了草食畜、马铃薯两大农业产业集群。围绕制种、蔬菜、水果、中药材、啤酒原料、棉花等区域性优势产业及食用百合、蚕豆、烤烟、球根花卉、黄花菜、油橄榄、小杂粮等一批地方性特色产品的小产业集群也逐步发展:金昌的啤酒麦芽加工集群、张掖的玉米制种加工集群、庆阳的白瓜子加工集群等。许多特色农产品成为满足全国需求的主要供应源,且大量出口海外。例如,甘肃省紫花苜蓿留床面积居全国第一;啤酒、大麦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杂交玉米制种量占全国用种量的53%;全国50强制种企业已有一半以上在甘肃省落户;脱水蔬菜、番茄酱、果酒果汁、优质小杂粮、油橄榄等农产品还出口日本、韩国、欧美及东南亚等国家。

(1)依据材料一分析“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主要优势。

(2)依据材料二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材料三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中提到,“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在生物育种、智能农业、农机装备、生态环保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科学普及。”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经济意义。

材料四 刚刚发布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即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如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农业农村的新发展,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这就是,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你认为大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应该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1.A 2.D 3.C 4.A 5.B 6.C 7.B 8.C 9.C 10.D 11.A 12.D 13.D 14.B 15.A 16.A 17.A 18.C 19.B 20.C 21.D

22.C

23.(1)①能充分接纳玉米生长期间的降雨,通过膜面汇集到播种沟,有效解决旱作区因春旱影响播种的问题,保证玉米正常出苗。②能最大限度地保蓄水分,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③可提高地温,使有效积温增加,有利于中晚熟品种发挥生产潜力。④能有效减轻土壤表面的风蚀和降雨冲刷,减轻水土流失,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⑤垄沟种植,有利于防寒。

(2)①甘肃省气候类型多样,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②甘肃省农业栽培历史悠久,农作物品种繁多。③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④党中央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政策法规优势明显。⑤未来几年内农产品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市场广阔。

(3)①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②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③有利于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④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⑤有利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⑥有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推动城乡一体化,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4.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篇四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

2013年,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稳中有进,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村民生有新的改善,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期,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困难挑战增多。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更为紧迫,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对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提出了亟待破解的课题。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 八项重点锁定“三农”

今年的一号文件非常“解渴”,对诸多时下“三农”热点争论一锤定音,不乏亮点。

第一个问题是,粮食安全怎么保障?一号文件三管齐下,在保数量、提质量、稳价格上都有良方。

第二个问题是,到底要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农业?一号文件提出了三个导向: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

第三个问题是,一号文件到底给了农民多少实惠?专家一致认为,最重大的实惠是保障财产权。首先,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 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

文件指出,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文件指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发农村经济社会活力;要鼓励探索创新,在明确底线的前提下,支持地方先行先试,尊重农民群众实践创造;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搞“一刀切”、不追求一步到位,允许采取差异性、过渡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要城乡统筹联动,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文件强调,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粮食安全

在城镇化、工业化的背景下,粮食安全的考验或更多。对此,“中央一号文件”在第一要点就提出“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强调“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更为紧迫,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

这次,“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除了积极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和农业资源等措施外,一个最大的亮点是对粮食主销区种粮的规定:加大力度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粮食安全责任与分工,主销区也要确立粮食面积底线、保证一定的口粮自给率。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目标价格制 突出市场作用

文件提出,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继续坚持市场定价原则,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切实保证农民收益。

5.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解读 篇五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新世纪以来第十个聚焦“三农”的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近日,市委农村工作部部长、市政府农办主任华克敏同志先后在市政府专题会议、市农办全体干部会议上对一号文件的内容和精神进行了解读。

继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后,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下发了新世纪以来第十个聚焦“三农”的一号文件,这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第十五个“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今年一号文件题为,全文约10000字,共分7个部分26条,包括:建立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机制,努力夯实现代农业物质基础;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多元服务主体;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有效保障农民财产权利;改进农村公共服务机制,积极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切实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工作又有了新的认识:文件指出,粮食产量“九连增”、农民增收“九连快”,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增添了应对底气、提供了基础支撑、赢得了战略主动。

一、关于一号文件的主要精神

1、“两个必须”:必须固本强基,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两个目标”:这就是“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其中,“保供增收惠民生”就是要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确保农民收入增长势头不减,继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改革创新添活力”就是要进一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体制障碍,大力推进从农业生产经营、农业社会化服务到农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领域的机制创新,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3、“两个重点”:农业经营体系创新与农村综合改革

(1)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围绕构建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重点是“守住一条底线、抓住两个关键”。“守住一条底线”就是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真正做到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抓住两个关键”:一是要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方向是积极培育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农业补贴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二是要着力发展多元服务主体。重点是大力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把示范社作为政策扶持重点,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鼓励兴办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带动合作社大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机构作用,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2)农村综合改革:一方面是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加快包括农村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开展农村金融改革。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有提高、长远生计有保障。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另一方面是改进农村公共服务机制。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4、“两个要求”:一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不懈加强和改进对“三农”工作的领导,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能动摇,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力度不能减弱、农村的改革发展步伐不能放慢,举全党全国之力持之以恒强化农业、惠及农村、富裕农民。二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把熟悉党的“三农”政策和国情农情作为必修课,把善于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当作基本功,切实转变作风,不断提高“三农”工作水平。

二、关于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打算

1、着力创新农业经营主体。发展1000家种养大户,培育100个家庭农场,打造3-5个在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2、大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实施农产品加工“1351”龙头企业发展计划,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打造年产值过100亿的企业1家,过50亿的3家,过10亿的5家,过1亿的100家以上,尽快实现食品产业过千亿。

3、努力提高农民素质。今年市县继续培训1000名基层干部,培养1000个职业农民。

4、强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按照一号文件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继续抓好农村环境整治,主要是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继续开展秀美县城、秀美乡镇、秀美村庄、秀美农户创建评比活动。

6.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精选习题 篇六

背景链接

一号文件指出: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公考角度中公解读 [原因] 一方面,农村环境失守,是农村环境保护长期缺位的结果。由于城市污染相对集中、治理技术工艺成熟,治理效果容易显现。长期以来,国家及地方污染治理项目、资金的倾斜,使城市环境有了较大改观。相较之下,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许多乡村甚至没有基本的垃圾、污水收集设施,更谈不上就地处理,“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现象十分普遍。更让人忧心的是,农村污染防治机制还没有理顺,资金保障、监管力量都还很缺乏,致使污染状况持续恶化。

另一方面,农村环境失守,也是一些地方忽视农村污染防治、对污染转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结果。目前,农村既有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化肥农药使用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还有工业点源污染。随着城市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被城市拒绝的重污染工业,又成了不少农村招商引资的香饽饽。这些重污染工业吞噬、蚕食着青山绿水,造成农村环境质量急速下降。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直接关系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是不可耽搁的大事。农村面貌直接影响着农民群众的生产经营、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进而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

[对策] 一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分类有序退出超载的边际产能。扩大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科学划定江河湖海限捕、禁捕区域,健全水生生态保护修复制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继续开展退耕还湿。

二是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废弃农膜回收、病虫害绿色防控。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和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实施农村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7.解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 篇七

聚焦水利问题的背景和考虑

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近年来频繁发生严重水旱灾害,2007年淮河流域性大洪水,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2009年大范围特大春旱,2010年西南地区特大干旱和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突发、频发的洪水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充分暴露出我国水利建设滞后的现状。应该说,水资源短缺、水利设施薄弱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是我国农业最为薄弱的环节,也是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我国水利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我国要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尽快消除水利的瓶颈制约。

2004年以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和7个中央一号文件已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系统部署,“三农”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已初步形成,今后要在不断强化和完善现有政策的同时,有必要选取水利等影响全局的薄弱环节重大问题逐个加以突破。

水利改革发展的任务极为艰巨复杂,需要全党全社会统一思想认识、形成治水合力,中央首次就水利专门出台综合性文件,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全面部署水利改革发展任务的。

粮食安全的战略保障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一号文件指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

这次一号文件是第一次在我们党的重要文件中鲜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首次提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把水利的重要性提升至国家安全的高度,这是文件的突出亮点。

对水利的新战略定位,不是就农说农、就水利说水利,定位准了才能明确公共财政为什么要把水利作为投资重点,水利发展为何主要依靠公共财政。水利部部长陈雷说,这样的定位,是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基本水情的准确把握,是我们党对水利认识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2010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0982公斤,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粮食产量“七连增”。总体而言,我国粮食总产量略大于消费量,但在品种和地区分布上仍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有利于增加灌溉面积,增加播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粮食产区中心分布就已经从南方转移到了北方,但新兴粮食主产区的农田水利又没有及时跟上,加强这些地方的农田水利建设,将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生产1斤小麦,需要耗水1000斤。”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在我国三大作物中,即使是小麦这样耗水最少的品种,至少要灌水4次,每次每亩约需水100立方米,而其平均亩产只有400公斤。“显然,要确保粮食安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为农业生产提供足够的水源,至关重要。”

政策和制度上的新突破

这次中央一号文件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新政策、新举措,特别是在强化水利投入、管理和改革等方面有很多新亮点和新突破。

一是在水利投入机制上有新突破。文件提出,要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完善水利建设基金,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陈锡文说,2010年我国水利投资是2000亿元,高出一倍就是4000亿元,未来10年的水利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按照目前财政收入的增长态势,只要统一加快水利改革思想认识,未来实现上述目标是可以达到的。

二是在水资源管理制度上有新突破。文件鲜明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1条红线。同时为守住“三条红线”,制定了一系列刚性要求和硬措施,如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把水资源管理纳入县级以上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体系;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等。

三是在水利体制机制上有新突破。针对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深层次制约,文件重点强调了4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在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方面,提出要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完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在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提出要落实好公益性、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落实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主体和责任,健全良性运行机制;在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方面,提出要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按规定核定人员编制,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在水价改革方面,提出要逐步实行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超额累进加价制度,稳步推行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探索实行农民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的办法。

这些重大举措,是对各地水利实践探索的总结升华,是对过去水利扶持政策的集成发展,是对水利发展体制机制的完善创新,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含金量高。

民生水利的着力点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民生水利。陈雷指出,水利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也是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因此,水利发展必须做到保增长和保民生的内在统一。过去,一些地方片面强调保增长,重骨干轻配套,重建设轻管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中小水利工程投入严重不足,建设严重滞后,长期老化失修,效益明显衰减,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就是要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让人民群众从水利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實惠。

民生水利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的、长期的过程。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从五个方面着力解决问题最突出、矛盾最集中、群众要求最紧迫的水利问题,增强民生水利保障能力,使水利更好地惠及民生,更好造福人民群众。一是着力做好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民生水利问题。二是着力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小水电代燃料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活保障的民生水利问题。j是着力做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节水灌溉、牧区水利、坡耕地综合整治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产发展的民生水利问题。四是着力做好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城乡河湖沟塘整治等直接关系城乡人居环境的民生水利问题。五是着力做好蓄滞洪区运用补偿、大中型水库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水价改革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民生水利问题。

今年水利建设的任务和目标

去年底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提出4句话28个字的总体要求中,“大兴水利强基础”被列入“三农”政策的首位,预示着“十二五”开局之年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即将展开。

陈雷指出,2011年,我们将全面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重点抓好五项水利建设:

一是着力抓好农村水利建设。全年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确保完成30处以上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新启动一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发展有效灌溉面积800万亩,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搞好农村河道清淤疏浚及水环境整治,实现新增农村水电装机260万千瓦。

二是抓紧防洪重点薄弱环节建设。加快中小河流近期治理步伐,完成小(1)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010年开工项目建设任务,实现其他项目年内全部开工建设,启动实施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和全国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同规划,启动600个县的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

三是加强西南抗旱能力建设。加快西南地区“润滇”、“泽渝”、“兴蜀”、“滋黔”一期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实施中型水库建设规划,抓紧落实西南五省份重点水源工程近期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兴修小微型蓄引提灌排工程,大力发展牧区水利,搞好集雨水窖工程建设,统筹推进其他地区抗旱薄弱环节建设。

四是继续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抓紧开工建设一批治淮重点项目,积极推进太湖、洞庭湖、鄱阳湖综合治理,加快建设一批骨干水库工程,搞好重点蓄滞洪区安全建设。

五是强化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水生态保护。力争年内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万平方公里,深入推进石羊河等生态脆弱河流综合治理,加快实施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工程,加强以青海“i江源”、新疆内陆河流域、西藏等地区为重点的生态自然修复。

(作者系新华社记者)

上一篇:社会组织的登记、备案程序下一篇:表现勤奋学习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