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标解读

2024-08-28

小学信息技术课标解读(共8篇)

1.小学信息技术课标解读 篇一

小学音乐新课标解读

国家新课程标准已正式颁布实施多年,这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给了教师广阔的教学创新空间。加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我们的音乐教学来说机遇和挑战同样来得迫切。下面谈谈我对新课标的解读。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更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育工作者应以学生为本,站在小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改革传统的唱歌课、音乐知识传授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创造性地、灵活地使用教材,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或促进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重心的转变 1.培养音乐表现能力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其实每节课、每个音乐知识都需要情感的投入,教师要做好正确的启发和导向工作,让学生在每次音乐学习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美的享受。2.强调创造探索精神

由于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因此,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只有把音乐创作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独立出来加以强调,小学音乐教学才能获得最大的教育教益。

三、教学方式的转变

小学音乐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它具有心理负担轻、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等特点。这就要求执教者不断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自觉参与的意识,使音乐教学鲜活生动,富有吸引力。音乐教学是一个使学生身心主动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只限于一种教学方式,更不能拘泥于某种教学模式,应以灵活、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人人参与,主动发展自己的个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提高其音乐的综合素质,成为学习音乐、驾驭音乐的主人。

四、注重情感交流

小学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由于长期受“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老师已经习惯于练声、视唱、节奏训练、学习歌谱、歌词的传统套路,学生仍然是围绕老指挥棒运转,其学习的满足感也只能在最后10分钟的个人唱、小组唱、集体唱中获得一些体验。这种教学手段单

一、信息量少、活动量小、教学过程缺乏艺术性、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已严重制约着音乐教学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所以,一个好的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他们一上课就进入“角色”,投入到良好的教学情境中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有新鲜感,时时处于学习的最佳情绪状态。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使教与学升华为愉悦的情感交流。

实践告诉我们,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会使我们体会到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表现在师生间互相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它更注重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人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以新的学习方式,使人获得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在当今教育的新形势下,作为教师,我们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丰富自己,大胆创新,努力为我们的学生塑造一个全新而更具吸引力的课堂,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情感体验、自我表现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2.小学信息技术课标解读 篇二

新课标2011 年7 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 2011 年版) 》中提出: 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注重实效。多媒体及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 对小学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掌握好数学的理论学习内容, 也要让小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 充分利用文字、图像、声音及动画等多媒体资源, 加强对数学的认识, 增加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从而提交学习的成效, 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目前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不足

从现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看, 小学数学教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教师普遍信息技术水平不高

目前的教学方法, 大多数学校仍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 由教师在课堂上讲授, 采用板书的方式, 一步一步的书写, 教学效率不高。而且由于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 注意力很难在一节课中完全集中, 容易溜号。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日益更新的教学的需要, 而很多教师对信息技术了解程度不够, 完全不能掌握新媒体技术的应用, 甚至有一些老教师都不会用PPT和电脑的操作, 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能力降低。

2. 学生在新媒体背景下动手操作能力不高

虽然现在电脑已经普及, 但仍然有很多小学生对一些信息技术不了解, 尤其是在偏远山区的农村小学。而大多数的学生家长既怕看多了电脑会影响孩子的视力, 又怕孩子玩电子游戏上瘾, 不允许学生使用电脑等设备, 进而造成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比较薄弱, 忽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作者在尝试使用新的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将多种信息技术的形式应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取得一定的经验和成效, 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1. 巧用电子白板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

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主要是让同学们掌握数学的思维, 让同学们在头脑中将抽象的图形具体化, 使图形等概念清晰明了。电子白板通过应用电磁感应原理, 结合计算机走进小学数学课堂, 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 利用电子白板的画图功能, 采用三角形、多边形、圆形和长方形工具, 将图形生动的展示出来, 而且较传统的黑板, 电子白板的好处是画图较为准确、容易, 节省时间。

同时, 电子白板将各种图形可以任意进行拼凑、拖拽, 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的构成时, 可以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进行拼凑, 从而形成平行四边形, 让同学对图形概念的构成更加直观。

例如在介绍土地面积大小时, 很少同学能了解一公顷大概有多大, 利用电子白板, 将学校操场的面积圈出, 这样同学们就会对面积的了解更加清楚明了。

电子白板的利用, 有更多的功能, 如拉幕、拍照、探照灯等, 多种方法的利用可以增加学生们的兴趣, 减少同学们精力不集中的现象发生, 有效的增加了课堂教学效果。

2. 利用多媒体课件, 将情景动起来

现在的教学手段中, 多媒体的利用越来越多, 利用PPT多媒体课件, 可以节省课堂板书所需的时间, 利用flash播放, 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展示出来, 贴近课堂生活。

如在教学中, 为了让低年级同学直观感受加法的意义, 学会计算方法。计算3 + 5 = ?, 利用PPT展示出3 个苹果, 另外再显示出5 个苹果, 然后引导同学们用小棒代替苹果摆一摆, 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同学们通过数数, 知道是8 个苹果, 这时就可以告诉同学们, 3 + 5 = 8。这样既能避免准备实物的麻烦, 又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另如: 在学习相遇问题时, 利用flash动画, 演示出这边一个同学走来, 另外的一边, 也有一个同学走来, 他们走到中间遇到, 就是相遇, 进而, 我们再计算, 从左边走来的同学, 走了15 米, 右边走来的同学走了20 米, 一共他们走了多少米呢? 通过具体的演示过程, 将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互动起来, 使同学们不但能够理解教学过程, 而且对教学中的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也可将生活中的事物加入到课堂的学习中, 使学生们能够在课堂35 分钟教学过程中, 被生动的教学方法吸引。

3. 采用多媒体教室, 课堂互动教学

现在的小学生由于当前的社会和家庭的影响, 团结合作、小组合作的意识淡薄, 缺少团队合作的精神。针对这一情况, 安排学生们进入多媒体教室, 利用交互式的网络机器, 将某些能够进行上机实践的课程进行实践操作教学。将学生们分为若干组, 然后给每个小组出一道问题, 让他们首先自己思考, 然后再小组讨论, 最后每个小组集中由一位代表, 汇报答案, 现场并通过计算机提交答案, 由系统进行评分, 看给出的答案的对错, 也可以让一位同学同步演示他的解题过程。如教学“位置与方向”的辨认八个方向并解决相关问题时, 学生开始有些发懵。采用多媒体互动教学后, 增加了同学们的参与意识与探究意识, 也增强其课堂操作的能力, 并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

4. 利用QQ群和微信, 课后答疑并反馈教学效果

如何能够掌握同学们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呢?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 与学生和学生家长进行互动教学, 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很多学生家长反映在课后学生们学习中, 由于自身原因, 无法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指导学习, 而且学生们还反映家长讲的和老师课堂上讲解的有区别。因此, 笔者的经验是课后如果家长们有不懂的地方, 可以通过建立的QQ群和微信群, 向教师咨询学习上难点和重点。遇到不会的题, 利用微信的语音功能, 教师直接告诉给学生, 这样使学生们在课后复习过程中, 更加清晰明白。利用微信群还可以充分发挥学优生和那些擅长辅导孩子学习的家长的作用, 他们可以在微信群里为学困生答疑解惑。他们之间的互动更轻松、更及时。

现在的教学中, 提倡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因此, 各种慕课平台和自主学习平台产生。介绍同学们在课余时间, 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精力, 来学习慕课平台的内容, 不同的学生可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学习, 由家长陪同完成, 这样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 又增强学生们的知识能力。

四、结语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将会有更多的技术方法和手段来满足小学生们数学教学过程。而且新课标背景下, 要求我们的教学过程中,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的能力,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需要我们小学教师不断努力探索和发现。

参考文献

3.小学信息技术课标解读 篇三

一、让单一的静态文本与丰富的动态画面完美融合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儿童一般是依靠形体、色彩、声音和触觉来思考。”而信息技术正是可以将教育信息通过多彩的图像、声音、图表、文字等直观形象地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使学生在丰富的感性材料刺激下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在情真意切、生动感人的情境下唤起想象力的扩张、审美情趣的增长以及道德情操的升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运用多媒体技术创造良好的情境,引出将要学习的新课题和学习目标,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如《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的教学。上课后,我先播放雪花儿纷纷扬扬从天而降的动态画面。那飘洒的舞姿,银装素裹的世界,动人心弦的乐声和老师动情的语言描述,把孩子们带入了一连串丰富生动的情境之中。老师接着引导学生想象下雪天自己会怎么玩。交流完内心的想法后,再点击画面,出现文中的几种小动物。“小动物们在雪地里会玩些什么呢?”一步一步将学生引入学习目标中。再如教学《动物过冬》一课时,笔者作了这样的设计:先出示教材中春季情景,画面中有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树林里到处生机勃勃。接着播放深秋黄叶满地,枯枝风中摆动作响的场面,配以“小树”的声音:“冬天快来了,小动物们都去哪里了呢?”以动画形式显现情境,随后演示课题,引入学习目标中,深深吸引住学生,为学习新课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同时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为进一步的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

二、将开放的学习平台与共享的学习资源完美交互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传统教学中,老师是主宰。上课时教师满堂灌,学生埋头记,课后死命背——可结果,收效甚微!事实上,课堂应当成为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语文学习应当注重激励学生自得、自悟。学生在课堂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如在教学《五彩池》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探究:你知道太阳光有哪些颜色?通过哪些物体能折射出什么颜色?于是,学生充满好奇的上网查询。通过网上阅读,他们纷纷发言,“我知道了太阳光有赤、橙、红、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它可以通过水、玻璃等物体折射出各种不同的颜色。”从而轻松的理解课文内容。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主动获取所需知识的能力,并促使学生形成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

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在探究、质疑中学。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一直致力于营造开放、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收到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如在如执教《颐和园》一课时,我请学生为美丽的颐和园设计一个旅游广告。于是孩子们先在网上查阅了颐和园的相关图像资料,认真阅读后进行了交流,然后他们自己寻找合作伙伴结合成小组,大家写的写、画的画,忙得不亦乐乎。此外我又趁热打铁,提供了颐和园的旅游资源网站,学生在旅游网中自由选择。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广告设计出来了。看着孩子们这些充满智慧和想象的广告设计,我感到这节课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他们在合作中得到学习、在合作中得到提高。

三、使有限的课内资源和无限的课外信息完美结合

一节课接近尾声时学生已有倦意,而教师却希望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完成画龙点睛之笔,使学到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升华。此时,发挥多媒体的优势,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或以快捷有趣的形式对本课作高水平的总结,都能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如在《守株待兔》一课的结束环节,教师可以先播放图文并茂的动画课件,然后将画面定格于“庄稼地里处处荒草,种田人一无所获而又无可奈何” ,转而向学生提问:“你想对这个人说些什么?”让学生在课文留白处想象创造,表达并理解成语故事的内涵,产生思维创新的火花,思想得到升华。

有创新的活动才是有生命力的活动。同样,有创新的学习,才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习。语文教学还应把学生的学习引向课外,引入知识的海洋。如在《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一课结束前,可以设计这样一些环节:①根据课文内容布置具体的学习任务,网上实践操作,体会网络的作用。②放飞想象的翅膀,为信息高速路开道。如“未来信息高速路由我规划”:想象未来的信息高速路会是怎样的;以“奇妙的网络世界”为题,写几段话,均在网上完成。

4.小学语文中段作文课标解读 篇四

——对新课标中中段写作的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三年级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

小学教学现状告诉我们,不喜欢作文的小学生占多数,我认为找不到合适的内容是不喜欢作文的主要原因。首先我们要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课程标准规定,低年级写句子、写话,中高年级习作。其实作文一点也不神秘,只要会说话,会写字,就能写文章。“作文就是用笔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明确了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教师就不要要求过高、急于求成,就不要让所有学生的习作向“优秀作文”看齐,揠苗助长。

《新课标》指出:中段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这就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并且要他愿意去写。其实孩子自己周围的景、物、事是他最愿意去写的。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此,要解决学生“没有材料可写”这一习作中的最大困难,我们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尽情地投入生活,让学生深入生活、体味生活,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开掘心智,让他们感到语文无处不在,习作时时、事事可写。

比如说,三年级上下两册第一单元的单元作文都是景的作文。春天到了,可以带领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大自然,让融融春意拨动学生的心弦,有的孩子写的一处景就是他生活的小区,蓝溪谷地,她就用自己的眼睛记录下了小区的景色,这就是她愿意去写的东西;活动日,可组织学生进行文艺节目;课余时,可鼓励学生动手栽花浇树养小动物;在假期内有计划地布置学生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这样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自觉地去亲近生活,在生活中观察、聆听、感悟,让鸟语、亲情、阳光都呈现在他们面前,并能“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从而自觉、快乐地在习作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他们在习作时自然有事可述、有理可析、有感可抒。

结合以上对课标的理解和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尝试,我也得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作为一个教师,要有勇气打破传统的课堂作文教学的模式。可以带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生活;积极引导学生去认识、探索、思考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物,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引导学生注意不同的观察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同样的事物,由于观察点和时间、天气的不同,观察者的心情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一样。好像观察我们学校校园内的花园,在晨雾里,朝阳下,烈日中,风雨中,夕阳下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景象。如果观察点站在校门口看,我们描绘的景象不同,站在左右边看上去又不同。因此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提高观察

二、积累生活素材,开展实践活动,丰富写作材料

大家都晓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要解决有米下锅的难题,就要学会积累生活素材和语言材料。因此,我认为:要想学生写好作文,我们教师有必要教我们的学生建立一座自己的“材料仓库”。这样写起作文来才不犯难,巧妇也不会再为无米下锅而发愁了。

由于孩子的生活空间有限,往往只局限于家庭与学校之间,奔忙于课本、试卷之中,生活经历不多,对社会了解甚少,因此,我们教师应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实践和充分地体验、感受。

(1)在作文之前,组织学生做游戏。如玩“贴鼻子”“拔河”“老鹰捉小鸡”等游戏。一个班习作水平的悬殊过大,具体可分为三分之一的学生已能独立完成主题习作,能达到有中心,语句顺畅,有条理的课标要求,三分之一学生基本达到,但仍需旁人做简单引导,并在内容的选择上偶尔会出现偏差;剩下的学生为“困难户”,根本没进入习作状态。上学期我对习作教学定位的目标整体上有明显的提高。我尝试从学生最为喜欢的“游戏”进入习作专项引导。我们追求的最佳时机就是努力将学生带入这样的情景,实现“让我写”到“我要写”的转变!游戏中创设的情景最为轻松快乐,没人舍得游离于游戏之外。此刻

师生处于放松状态,有了好的情感基调,师生的思维是最为活跃时,相信这样的对话将是最自然、天真的,语言也最为生动,学生间相互学习启发的空间也随之增大。游戏中,时时有欢乐、舒心的笑声响起!

如三年级上期的一个观察日记,我用两个烧杯,分别装了一块马铃薯,再在其中一个杯中放了盐,马铃薯就浮起来了。当孩子们看到这一现象都惊讶不已,然后我就在他们面前重新做了这个实验,每一个步骤都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看到的想到了,一节课下来,在教孩子们把刚才看到的记录下来,孩子们很乐意,基本上95%的学生已达成,且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习作达到优秀,超过了以往任一次习作,有85%的学生对此次习作持满意态度,认为自己有信心写好文章。还可以进行“集体作文”,正如扶学步的小孩走路,立足于他自己走,“虽小心扶持,但时时不忘放手”。

(2)组织学生进行有意观察。如开展“找春天”“找秋天”等活动。

(3)适当引导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为积累鲜活的写作材料提供条件。如参观、访问、游览、社会调查等。三年级下册二单元作文是写关于环保的作文,我组织学生开展了解家乡环境污染的综合实践活动,周末很多孩子们走上街头,沿着学校附近小河了解了小河的污染情况和原因。后来,有些孩子写出了红槽房清水溪污染的状况,有些孩子写出了“救救清水溪”的倡议书,还有些孩子在后来的单元科普想象作文中竟写出了发明“吃垃圾的鞋子”的奇思妙想。

可见,只有生活丰富了,才有取之不尽的写作材料。

三、积累语言,为习作表达作准备

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只有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仅有原始的生活素材而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仍无法写好作文。尝试大量的课外阅读,是积累语言的最好途径。鲁迅先生说:“文章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了。”多看课外书不仅能丰富写作材料,积累语言,更能提高认识水平,学习别人的方法。教会学生在阅读中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好习惯,更是积累语言的捷径。指导学生阅读一些适合自己的书籍,做好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好习惯。将书中的好词佳句摘录下来,分类整理在笔记本上,或者整理在卡片上,然后制成活页用线穿起来,等到作文时根据需要充实到文章中去,使文章增添秀色。好词佳句要求背诵,是积累语言的好方法。因为背诵,书面语的各个言语要素,会在学生的大脑留下深刻系统的印象,一旦遇到外在的刺激,就会凭借大脑留下的痕迹进行筛选,准确表达出来。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所以,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多

背诵。除了课内要求背诵的内容,教师还应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就会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如,这次写景的作文中,我班的一名女同学在文中用到了“”一句诗,让作文增光不少。

可见,教会学生建造一座“习作仓库”是学生快速写好作文的好方法。

四、抓实诵读课文或精彩语段进行仿写。为运用准备材料,在平常训练中,总是让学生欣赏诵读,在愉悦中乐意进行,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语言,而且激发了兴趣,调动了积极性,提高了欣赏理解能力,实现学生能自己主动积极找美文读背。利用多种形式训练语句的表达能力。如上期课检出现了这样一题,运用走进、放下、拿出、准备等词语,写上课铃响后,你该怎么做。这种形式,也很利于学生积累、归类、理解和运用语言。以课文为契机,加强模仿训练。如《荷花》一课中的第二自然段,用了“有的„„有的„„还有的„„”这种排比的句式,写出了荷花不同姿态的美。我先让学生体会这种说法的作用,再模仿。学生快乐地说出了许多,如操场上、文具店里、一堆气球等等,然后结合课后小练笔,让孩子们自己写一种花,我改了改,可一些水果也可以写蔬菜。这样现学现炒的方式效果也很不错。

利用排序训练,提升学生对语序、语感的灵敏度。①乱词排句,给予一组词语,让学生组成句子,或把某个句子的各个词打乱,让学生排成句子,还可以给一组,让学生挑选其中某些词组成句子。②乱句排序。排序训练,能有效地使学生把句子写通顺、写连贯,减少病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搜集健康优美的广告词、歌词、广播电视中的精彩词语、生活中的鲜活词语,书籍、报刊中、网络里的好词好句,摘录记忆。我以丰富学生语言,为学习语言的主要目标,让学生成为了语言富翁,学生的语言丰富了,运用能力强了,表达能力就自然提高了。习作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五、“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

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只写不改。其主要原因是学生不知道怎样检查修改自己的作文。老师在评改时要注重评优激励,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我认为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检查审题是否正确。审题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中段作文,多是命题作文。命题作文所进行的第一步工作就是审题,所以我们必须首先指导学生检查审题是否正确。如何检查审题是否正确呢?

从找题目中心,重新理解题意。如《我最爱的一位老师》,中心语是“老师”,这个题目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写老师,语文老师、数学其他教师均可;二是“我”最爱的;三是只写一位。这样弄清题意后,再看原文内容是不是与其相符,如果有问题,就应该修改。

2.检查写作的重点。题目中的关键词就是题眼,它常常是题目的主要要求或主题的提示,也是写作的重点。如《我的新衣服》,题眼是“新”,如果把重点放在介绍我去买的过程,讨价还价上,而不是重点写新衣服上,那么文章就跑题了,也要重新修改。还要看前后是否一致,有没有自相矛盾,意思混乱的地方,哪里不妥就修改哪里。

3、查内容是否具体。学生作文常常内容不够具体、不够充实,犯只有空架子,没有“血肉”的毛病,所以必须认真检查修改。所谓“具体”,是指所写的事情不抽象,不笼统,不含糊,十分明确。

4、查语言文字表达是否正确。语言文字是用来“表情达意”的,运用不准,就会把意思说歪,甚至说反。一般检查时看句子通不通顺,有没有用词不当、搭配错误,有没有词序颠倒,重复啰嗦,标点符号对不对,是否有错别字等,如果有就要改正,尽量使自己写的文章能用最少的字句表达必须说清楚的意思,让人读起来通顺,容易上口,意思明白。

5.小学信息技术课标解读 篇五

在现在的教学改革背景下,对2012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那现在的小学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到底是一门怎样的课程呢,通过对2012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我有以下的体会。

一、教学以学生为核心。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往往就是“教”,就是把书本上的知识点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让他们在反复练习中掌握这些内容。这样的教学使得书本成了课堂中的核心,书上怎么写,教师就怎么教,这样的学习使得学生行成了被动学习的状态。2012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数学教学的关注重点的不再是以往的课本知识,而是学生的在学习时的一种体验。对于学习过程的注重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多的是从兴趣出发,学习变得主动并且更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注重生活数学。

生活即数学。2012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强调了大众数学学习的内容的应用价值——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因此,数学教学除了系统的数学知识的教学外,还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调整相应的数学内容,做到生活需要什么样的数学内容,就教学什么样的数学知识,让生活中学生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成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与追求。

三、学习模式的多元化。

数学教学已经摆脱了以往的教师说学生学的课堂模式,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这些成为了上课中教学的主要模式,教师已经不再是充当“灌输”的角色,而是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自主模式“领悟”到数学知识,再通过自己所领悟的知识运用于自己的生活,从而使得数学教学成为学

这三点是我作为一名新教师对于2012小学数学新课标解生主动学习的课堂。读,相信在今后的实践和我会对它有更深入细致的理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深入解读教材是基础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解读教材成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解读教材即有效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内涵,以保障教学活动高效的开展。深入地解读教材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吃透新课程的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理念倡导“以生为本”的思想,就是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做到这这些,一定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观念不改变,相当于换汤不换药。

比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说的是这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内容有价值,二是学习方式有价值。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听一位老师上的“与11相乘的速算”,这个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中经常碰到的。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思考、讨论、交流找出规律,运用规律进行计算,在获得与11相乘的速算技能的同时感悟到科学研究的方法和乐趣。

(二)领会教材意图 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2012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能认为让教材再现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使教材“新鲜出炉”,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态度、能力的过程之中。笔者曾听过一节“认识整时”的课,讲课的老师从第91页的主题图引出了课题,接着在师生互动中认识整时,动手操作拨“整时”后教师指导正确写整时,最后以第92页的插图来巩固对整时的认识。整节课知识技能、过程方法落实得很扎实。可讲课的老师对插图并没有物尽其用,只是看一幅说一幅,缺少了有机的结合起来观察与讨论,难免令人感到浪费了珍贵的教学资源。实际上,教材中的插图都是经过编写教材的老师精挑细选,几乎每一幅图都不止一层意思。笔者建议授课的老师把第92页的插图(一位小朋友一天的生活、学习时间的安排)以“先分后总”方式加以诠释,即先让学生自主选择插图讲解图意,巩固对整时的认识,再让学生综合起来看这几幅图谈谈自己的感受。尽量让学生主动的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结合起来,体验到数学学习是有价值的,并有意识的建立学生的时间观念,渗透要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2012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学习《数学新课标解读》的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数学课程力求将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与课程的框架设计、内容确定以及课程实施有机结合起来,为广大数学教师深刻领会数学新课改精神,有效的进行数学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下面我就谈一下我的感受:

一、多样化与优化

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差异。作为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个性化,不搞填平补充一刀切。要创造促进每个学生得到长足发展的数学教育。《课标》里“数与代数”中贯穿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是针对过去计算教学中往往只有一种算法的弊端提出来的。例如某一种题目,只要求笔算,另一种题目只要求口算,即使口算也往往只有一种思路(当然,学生如有其他思路也不限制),这样很容易忽略个别差异,遏止了学生的创造性,何况有不少题目本来就可以有多种算法的。可以说,鼓励算法多样化是在计算教学中促进每个学生在各自基础上得到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应该明确“算法多样化”与“一题多解”是有区别的。“一题多解”是面向个体,尤其是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遇到同一道题可有多种思路多种解法,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而“多样化”是面向群体的,每人可以用自己最喜欢或最能理解的一种算法,同时在群体多样化时,通过交流、评价可以吸取或改变自己原有的算法。因此,在教学中不应该也不能要求学生对同一题说出几种算法,否则只是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如果在计算课上,讨论一道计算题,出现了10种、20多种的算法,教师还一个劲儿地给予鼓励,临下课时,只简单地说了一句:“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其结果是班上思维迟缓的一些学困生确是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产生了干扰。这种情况是不是我们鼓励的个性化呢,我认为不然。数学是讲“优化”的算法,“优化”的含意是要求寻找最简捷、最容易、速度快的方法。诚然,在多种算法中,有的并不见得有优劣之分。但是,一般情况下,总有个最基本、最一般或最佳的算法。教学中,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去比较、去评价,并使大家掌握那些公认的更好、更一般的算法,以便举一反

三、闻一知百,否则就失去了教育的功能。算法多样化绝非是越“多”越好,切忌一些无价值的重复。总之,一切要从儿童的实际出发。

二、生活化与数学化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新课程改革重视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孩子们感到数学有趣、有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也是数学课改的最大亮点。数学,对儿童来说,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把数学教学密切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学起来必然亲切、实在、有趣、易懂。新教材的编排,有的通过调查商品标价引入小数乘法,调查父母月工资的收入计算多位数加减,测量足球场的面积并以其为参照物,体验1公顷的实际大小;有的结合新课内容介绍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有的复习课也已不只停留在“查缺补漏,知识系统化”上,开始着力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体尝到数学应用的价值。但是,我们该不该有这样的疑惑:“数学问题是不是都必须从儿童的生活实际提出,”“教三角形内角和怎样从生活实际引入,”“循环小数又怎样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应该看到,儿童的数学学习是一种不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问题来自两个方面,有来自数学外部的(即现实的生活实际),也有来自数学内部的。无论来自外部或内部,只要能造成学生的认知矛盾,都能引起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就会出现发展,都是有价值的。前面提到的“三角形内角和”,如果采用由旧引新的方法(设问:正方形有几个内角,四个内角和是多少度,长方形呢,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大小是不固定的,有没有规律呢,)三言两语,就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因此,看问题必须全面,不能绝对化。教学是科学,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当前,数学教学注重应用,既讲来源,又谈用处,大大地克服了过去“掐头去尾烧中段”脱离实际的倾向,成效是明显的。但必须认清,我们反对的是只“烧中段”,而不是不要“烧中段”,我们反对的是过度的形式化,而不是不要形式化,数学的形式化是数学固有的特点。我们既要注重应用、返璞归真的一面,又要注重抽象概括、形式推理的一面,引导学生抽象出数学问题,提炼出数学模型,利用其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所以,重要的数学概念、规律应加以概括,常见的数量关系(如速度、时间、路程等)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仍要揭示,在重视直觉思维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形象思维和初步的逻辑思维,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探索与发现

学习方式一般说来,可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两种。发现学习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己独立探索和发现其结论。这种学习方式(亦称发现法)是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J(S布鲁纳提倡的,并流传欧美,这种方式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名称,如问题研究法、探索法等,实质均基本相同。布鲁纳认为,在人类全部生活中,人的最大特点是会发现问题。他把学生视为“发现者”,甚至像科学家那样去发现,教师不给任何启发和帮助。创导者认为,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探索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20世纪70年代传入中国时,我国教育家将“发现法”引申为“引导发现法”,主张在必要时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一点“引导”,与布鲁纳的“纯发现法”有些区别。教学实践折射出这样一个道理,外国的先进经验或理论的引入,必须本土化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我国目前强调的“自主探索”与“发现学习”亦基本相同。

P(奥苏伯尔针对20世纪60年代许多 美国另一位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D(人以为讲授必然会导致机械学习,而发现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的片面看法,在创造性地吸取了J(P(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的认知观点后,首先对学习进行了两个维度的不同分类。根据学习的深度分为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根据学习的方式分为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

他不像布鲁纳那样只强调发现学习,认为学习可以分为有意义的发现学习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而后者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奥苏伯尔的见解对我们研究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有启发的。小学生学习数学,首先要掌握前人积累的数学基础知识(往往以符号形式表示),学生必须积极思考,理解每个符号、式子所代表的实际意义,才能真正内化成自己的认识。如果学习中仅仅记住这些符号的代表组合,例如,只知道读作“三分之二”,却不明其意,这就是机械学习。一般的数学学习都是有意义的学习,当然不排斥个别的机械学习,如背乘法口诀,这种熟记只有助于记忆,并不表明推导其结果的过程,而且机械学习也只是辅助性的学习。

数学学习中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指学习内容已以定论形式展示出来,不需要学生去独立发现,只要学生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检索与新知识具有实质性联系的固定点,使之相互作用,实行新知识意义上的同化,从而扩大或改组认知结构。例如,“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本身就是一种规定,学生在原有已掌握的加、减、乘、除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先乘除后加减”直接计算,便可接受这一知识。

目前我国提倡的探索学习则不同。这种学习方式不呈现学习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对一定材料的实验、尝试、推测、思考去探索发现某些数量关系和图形特征。例如,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面积求法时,学生用各种不同的平行四边形纸片,通过剪拼、割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然后分析割补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关系,从而探索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底×高”。

就以上两种学习方式的功能比较而言:探索学习比较开放,它更重视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强调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直觉思维和创新潜能的培养和发挥,但是费时较多,何况数学学习,不必要也不可能由学生处处去亲自发现和独立探索。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内使学生吸取更多的信息,但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学习课题对原认知结构具有潜在的意义(即有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二是学生具有积极学习的心向。如果两个条件俱全,同样可以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学习也是有效的;如果缺少其中一个条件,就容易造成死记硬背。由此可见,两种主要学习方式都很重要,各有利弊,各司其职,不可偏废。而且有时在同一节课内,两种方式兼而有之、相互补充、相互配合。我认为,新一轮课改中反复强调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改变学习方式”等,主要是针对过去过分沉湎于接受学习而影响学生创新精神的情况而提出的,绝不意味着反对接受学习。教学中,教师应全面而综合地从教学内容、要求、对象等各因素进行考虑,引导学生采用恰当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以确保学习的有效性。那种提倡一种又去否定另一种学习方式“非此即彼”的绝对化做法和说法,不仅不符合教学实践,而且对课改的深入发展是有害无益的。

自主探索是教师引导下的自主探索,要处理好自主和引导、放和收、过程和结果之间的辩证关系。面对挑战性的问题,估计学生通过努力能够探索求得的,就应大胆放开,放要放得真心、实在,收要收得及时、自然。应该看到,只放不

收只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收效极微,失去了教师有价值的引导,剩下的主体性往往也是苍白无力的。

四、应用数学的意识

6.大谢小学课标解读工作总结 篇六

根据区教研室关于课标解读的工作精神的安排,我校积极开展课标解读工作。在教导处的精心组织下,课标解读工作开展顺利并取得

了初步的成果。现具体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为了搞好我校的课标解读工作,教导处多次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在黄校长的带领下,集中学习了区教研室有关课标解读的文件,使每个教师透彻的领会了课标解读的精神和教研室关于课标解读的具体安排要求。教导处组织教师进行课标解读工作大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课标解读方案。通过学习,使教师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把课标解读工作作为本学期校本教研活动的重点工作来做。全体教师能够积极行动,积极开展活动。

二、分工明确,任务具体,确保细化解读课程标准工作有序有效

为确保细化解读工作经常、有序、高效地开展,我校成立课程标准细化解读工作领导校组。组长由贺校长担任,副组长由教学副校长担任,成员包括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教学名师、教学标兵、教学能手等。

学校是开展细化解读课程标准工作的主阵地,校长是第一责任人,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为直接责任人。校长亲自参与细化解读工作,并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与教师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为教师搭建各种交流平台,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研究与实践,同时,为了更好的完成课标解读工作,使每个教师在解读教材课标的过程中提高对课标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提高我校教师的学科实施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教导处的指导下,各学科根据自己学科特点将本学期教材的解读内容进行了分工,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任务。六年级语文、五年级英语教师承担全册学科的全面解读,其他教师每上一节研讨课,解读这节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解读任务。虽然人数少,任务多,但都能够按要求去做。

三、能够依我校课标解读工作方案有条不紊进行。

全体教师能够按照学校课标解读模式和区教研室对教材解读的要求,把教材解读工作与集体备课融为一体进行,是我校的传统的教材分析变为具有科研意义的课标解读。他们或分章节,或按单元,或以课文确定主备人,人人有任务,人人钻研课标和教材。先个人解读,填写个人研读路标,后集体讨论,解惑释疑,确定成果,形成教案。主备人在集体说课前先说自己的研读路标,然后每个成员针对解读内容,说出自己的意见,讨论教法、学法语实施策略是否恰当,对解读出来的困惑和问题,再进行集体讨论,由本组的骨干教师或经验丰富的老师做总结指导,达成共识,形成初步的成果。

四、课标解读的成果能够与实际的教学工作结合起来。

课标教材解读的目的是为了促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材,吃准课标这个“度”,使教师更有效的备好课,上好课。在课标解读过程中,不少教师能够以解读成果指导备课上课,并以学校课堂教学为平台上好一节公开课,提高了上课的质量和层次。

五、课标解读的困惑。

1、课标解读需要专家引领和指导。

2、解读成果书写形式需要进一步规范。

3、课标解读中需要的参考书籍资料欠缺。

7.小学信息技术课标解读 篇七

调研设计

1.调研目标

本次调研的主要目标是了解试验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情况,摸清信息技术课标在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2.调研内容

调研从课标的落实情况入手,重点关注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与价值取向、课程的模块结构与内容安排、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的衔接性等方面。就课程的目标来讲,除信息素养外,是否还包括了为培养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做准备,为学生进入职业教育或直接就业奠定基础。就课程的模块结构与内容安排来讲,又可细分为内容及结构的合理性、内容的适量度、内容的难易度等方面。就衔接来讲,如何划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信息技术课的目标、内容范围,是否培养学生进入高校时所需的信息技术能力,如何为信息科学、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如何为进入职业教育或是直接就业的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成为重要的问题。

3.调研对象

为使调研结果具有代表性,我们在确定调研地区时采用了分层抽样的方法,以体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的四大类别(来源: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公布的《2010中国发展指数》)为主要依据,同时要覆盖前6批进入课程改革实验的省市区,照顾到七大地理区域和民族地区,调研选择了全国8个省市,即黑龙江、宁夏、安徽、河南、江苏、广东、云南和北京,省内按3×3×3的原则抽取调查学校,即依据省内经济、教育发展水平抽取高、中、低三个地区/市,每个地区/市再按教育发展水平抽取高、中、 低三所学校。

为了获得来自实践层面多个涉众群体角色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调研选择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省、市(区)级的信息技术教研员和2012年秋季在读的高三学生作为调研对象。

4.调研方法

对信息技术教师而言,调研需要全面获得信息技术教师对课标的认识,以及他们在课标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做法,采用了以半结构的深度访谈为主,辅之以小范围的定量调查的调研方法。对教研员来讲,由于各地信息技术教研员的数量相对较少,调研过程中主要采用了访谈法。为能全面而真实地获得高中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感受和认识,且不影响学生的学习,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法。

调研实施概况

调研自2012年8月下旬开始,到11月上旬结束。调研过程中,共有175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参与了面对面的访谈,有283位教师接受了问卷调查,有63.3%的教师专业背景是计算机,23%的教师专业背景是教育技术。具有中教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总数的13%,46%的教师具有中教一级职称。整个调研过程共访谈了41位信息技术教研员(38位专职教研员,3位兼职教研员)。调研共抽样了71所学校,每所学校大约10%的在读高三学生接受了问卷调查。

调研结果与分析

1.目标与价值取向

本世纪初,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为实施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关注信息时代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教育的一种主流思想。信息技术课程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依托,课标的实施对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与教学规范起到了重要作用。调研显示,小学上过信息技术课的学生比例达到65.8%,初中上过信息技术课的学生比例达到79%。面向一般素养培养的信息技术课已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 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取向需要超越技能操作层面,探究技术背后的方法、思维的需求越来越高。

2.指导思想与教学方法

从课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规划来讲,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注重三维目标的相互融合,课标的指导思想体现了现代教育教学理念。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除了常规的教学方法外,还逐渐探索形成了一些适应这门课程特点的典型教学方法。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革新之中,在中小学教育中起到了引领作用。

3.内容及结构的合理性

课标规定的课程结构是1个必修模块,5个选修模块,并将必修模块看成是学习选修模块的基础,在逻辑上完全自洽。但调研中大量数据表明,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的内容已不符合目前学生的基本情况,必修模块的内容与义务教育阶段重复率过高。5个选修模块的选修率不同,《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2个模块选修量较大,《算法与程序设计》仅有少量的选修,而因师资水平、软硬件配置不到位, 《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实施困难。调研结果还显示,人们普遍认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内容不能停留在软件操作层面,希望多一些能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设计的能力的内容。

4.内容的适量度

相对于每个模块最多36课时的课时量来讲,调研显示,有62.5%的教师认为目前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相对过多,在必修模块尤其明显,课标规定内容与课时量极不匹配。另外,10.5%的高中生认为信息技术课内容广度大, 66%的高中生认为课程内容广度一般, 22.4%的高中生认为信息技术课内容不算多,课标涉及的内容广度基本符合学生的需要。

5.内容的难易度

调研结果显示,12.3%的高中生认为很容易掌握信息技术课内容,49.4% 的高中生认为能基本掌握信息技术课内容,可见内容的难易度基本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就各模块的内容来讲,必修模块的内容主要侧重各种基本概念的记忆和简单技能的操作,其广度较大而难度较低,而选修模块的部分内容难度较大。

6.内容的衔接性

目前,信息技术课仅有高中阶段的课标,而没有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标,没有关于不同学段应该学习哪些内容的统一规定,造成了部分内容的重复。调研结果显示,信息技术中的“算法与程序设计”与数学中的“算法初步”关系处理不得当,两者之间没有充分的协调;信息技术课与其他课程的案例选用存在较多的重叠;必修模块没能为选修模块的学习奠定应有的基础。另外,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内容大部分属于“操作性”的内容,难以适应信息类学科发展的需要,也难以支撑高中之后继续接受职业教育和就业发展的需要。

7.教材的使用

信息技术课有5套经过审核的教材,65.7%的教师认为各版本教材内容与课标内容基本一致。但是,所有版本的教材都存在更新缓慢、内容滞后的缺点。调研显示,因课时有限、内容不适当、学生起点水平差异大等,一线教师普遍反映教材难以指导教学,因此信息技术教材实际利用率较低。

8.课程的评价

从调研情况看,大部分省市都有省级信息技术会考,而会考考纲的内容主要关注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测评, 很难实现对学生完整信息素养的评价, 与课标设定的课程目标不一致,考前大量做模拟题、突击复习、机械记忆题库的现象较为普遍,致使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变成了技术的简单操练和基本知识的简单记忆。

此外,课标中规定的评价方式需要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以全面考查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目前,信息技术课教师平均要教授6~10个班,有的多达14个班,过程性评价方法较难进行。

9.其他问题

8.小学信息技术课标解读 篇八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教育教学 有效性 提升策略

信息技术教学,对中学来讲,它的起步很晚,但发展很快。对于它的教学而言,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摸索,需要我们主动的追求。2011版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标的实施,倡导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它改变了过去以教定学,老师牵着学生“走”的现象;它不但要求我们教师设法让学生在课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而且要注重学生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表达能力等的培养,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和生活实际问题的各种能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其他课程的学习和持续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精神。为此,我们站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必须不断的学习、探索和创新教学的方法方式,以切实加强和提升初中信息技术的有效性。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才能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呢?个人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略作总结。

一、深入了解学情,准确设定教学目标,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要想实实在在的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对自己任教的学生的各种情况了如指掌,尤其是掌握他们的认知基础,这样才能准确设定课时、单元和整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把握好各个知识的教学重难点。古语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的确如此,教学也一样,只有掌握了学生的知识基础,才能确定出符合学情的教学目标,实施因材施教,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发展和提升,实现有意义的教学。

1.知晓每个学生是提升教学效益的基础

第一,根据教学的需要,必须知晓学生的学情,即全方位掌握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态度及对信息技术的接受能力,了解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注意力的持久度、记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等等。只要这样,我们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第二,要全盘熟知教科书。作为教师熟知教科书是自己进行教学活动“看家本领”,我们应对教科书的学段要求、编排意图及每个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了如指掌,充分吃透各单元、各个知识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这样,我们在实际教学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2.确定分层次教学目标,实施“因材施教”

对于教学来讲,如果搞“一视同仁”,那必将导致课堂是“一盘散沙”,学习好的没事做,学习滞后的做不来,于是课上就会出现“会的学生玩游戏,不会的学生也玩游戏”的局面。所以,为了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在预设教学任务时应有一定的梯度,即使同一个任务,也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学习“Excel”时,我让基础欠扎实的完成排序等,基础好的学生在完成排序的基础上学会创建图表。这样就使每个学生在课上都能有收获,都能获得成就感,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习的需求和信心。

二、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促进教学效益的提升

1.利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

“任务驱动”法,就是教师把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置设成一个或几个不同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对这些置设的任务进行有效的分析、讨论,知道这个任务涉及哪些知识,其中哪些知识已经知晓了,进行集体讨论或小组学习。同时教师做好必要的指导,找出解决任务中各种问题的方法,来实现对新知的感知、理解和掌握。其实,“任务驱动”法,较好的克服了教师在教学时进行强行灌输的弱点,实现了学生在新知学习时主动探究、自我获取知识的愿望,实现了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当然“任务驱动”不是万能的,需要教师合理的利用讲授法、演示法等进行辅助教学,这样就会明显的提升教学效率。“任务驱动”中的“任务设计”是非常关键的,它决定了一堂课的教学是成还是败。所以,在任务的设计上,我们要狠下功夫,注重任务设计要有联贯性、层次性、针对性。如教学《第4单元数据统计与分析》时,我设计了四个任务,即“建图”“美容”“变脸”“整容”。这四个任务是逐层渐进的,但主要数据源自一个表格,这样就能使“任务”具有一定的连贯性,有利于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

2.有序组织小组学习,促进学生间的有效互动

学生间的“学习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教学时即使同一讲解和演示,甚至个别辅导,但效果未必就好。对此,我们可以采用异质分组和自由分组相结合的方法来开展小组学习,就能很好的实现学生自愿性的互帮互助,从而实现组内协作、组间竞争,实现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共同发展和提升。

三、采取科学、合理的评价办法,促进学生的发展,提升教学效率

有效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历程和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科学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反思、总结,弥补不足。怎么评价呢?第一,基础知识技能的评价,教师要衡量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看他们完成任务或作品是否达到了预设的标准和教学要求;第二,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教师要衡量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否先进,作品创意如何,在完成作品时是否有创造性地组合,是否利用了所学的知识技能。

总之,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很多,关键是教师要善于灵活运用,运用的恰到好处,就一定能切实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上一篇:景区消防宣传口号下一篇:小班主题剪面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