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与三生教育

2024-08-02

职业规划与三生教育(通用8篇)

1.职业规划与三生教育 篇一

三生教育与快乐成长

李现路

当我们第一次听到这个“三生教育”的时候,我们心中都会有疑问?生么是三生教育?当我听到老师给我们解释“三生教育”由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个部分组成的时候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因为’生命’’生存’’生活’这三个词就会给我们很多震撼。

“生命教育”,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和家人”。生命是崇高的,生命是伟大的,生命是所有希望的源泉与赞歌。当你用手紧贴自己的心脏,静静的感受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会给我们极大的震撼,那就是我们的的生命,单单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可以好好地珍惜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我们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一切全在一念之间。从我们出生我们就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命。没有任何可以顶替我们的生命。生命是坚强的但生命也是脆弱的。在2010年10月31号晚上,我的高中母校发生了一起凄惨的案件。我的一会学妹从学校五楼跳下自杀了,随着那一条划过天际的弧线,一个生命悄然远逝。在当今社会大学生高中生自杀事件屡屡发生,面对着困难挫折他们不敢于正视。自杀是一种懦弱的表现,是不敢勇于面对和解决问题。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幸学习三生教育这门课程,我们从新认真的思考生命的价值。美国心理学家马 1

斯洛,将人生分为五个层次,其中最高的层次,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波兰著名化学家居里夫人,两次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当她发现了镭这种金属元素后,却放弃了它的专利,这也意味着她抛弃了一笔财富。是因为她觉得作为一名科学家,自我价值的实现,比财富更重要。我们虽不是对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的科学家,我们也许不能做出对这个世界的独特贡献,但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生命也有我们自己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是对生命的尊重。让我们学会珍惜生命,让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体味生命的美好与可贵,勇敢快乐的成长。在我们一生中我们不但要懂得尊重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别人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是一个人内心善的本质的体现。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生命、生存、生活这三者中,生命无疑是最重要的的一个环节。尊重生命,应该是贯穿我们人生的一项重要使命。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应该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培养自己的爱心。

“生活教育”,提倡“珍视生活,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关心他人和集体,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他认为生活教育具有六大特点: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三生教育让我懂得珍惜生活,珍爱家庭和集体。让我明白在生活中我们应当乐观,只有乐观才能使生活呈现出无限生机,只有乐观才能使生活多彩。在现在的生活中,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压力日益剧增,有人说“毕业意味着失业”,可想而知我们四年后的就业将是一个多么巨大的问题。许多大学生在这些压力面前迷茫无助,心理出现了不健康状态。这时候三生教育,就成了一盏指路明灯。自从学院开展三生教育以来,我们又找到了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青年特征。尤其对于我们刚从题海中走出的大一新生,在崭新的起点上明确目标,积极的面对生活,积极的体验生活。

面对生活的每一次挫折,三生教育告诉我要坚强。因为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挫折荒废不了整个人生。著名的文学家海伦·凯勒从小又盲、又哑、又聋,可她并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用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抗争,不但学会了多种外语,还用笔写了一部又一部的文学作品。坚强和勇敢,让她体会到了人生的快乐和幸福。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应当学会感恩与宽容,只有这样你才能体现你生活的价值。

“生存教育”,强调“学习生存知识,保护珍惜生态环境,关心社会和自然,强化生存意志,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达尔文的进化论告诉我们: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小动物们的生存是很艰辛的,僧多粥少,多数动物会为了少数资源而展开关系到生死存亡的生存竞争。亿万年来,环境是变化的,适应环境、在环境中占有优势的物种在历史进程中更容易生存下来,而相对较不是适应于环境的物种则被自然选择淘汰。现在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

生也越来越多在适者生存的理论下我们应当尽量学习知识,提高我们的生存能力。我们不但要关心我们自己的生存,还要关心社会的生存。环境的恶化会让我们多少人受到伤害,只有保护环境才能让社会长久的生存下去。开展生存教育让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快了的成长。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人事实非常弱小的,但我们有同时又是非常伟大的。而在温室中长大的我们,缺乏很多必要的生存技能。学习三生教育让我们弥补这些不足,在灾害面前多一些胜利的把握。

三生教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培养学生的高尚心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挫折失败来临时不能埋怨生活并变得消沉,萎靡不振,要对生活满怀感激,跌倒了再起来。要心怀宽容,心存感激,求同存异,积极勾通化腐朽为神奇,并由此完善自己,改善了生活交往环境,提高了生活的质量。我们要自信,自爱,自尊,自立,自强,要积极面对生活,积极体验生活。在生活的道路上风雨兼程,但永不言弃。只有这样我们在会活出精彩,活出风光,活出我们的价值。

2.职业规划与三生教育 篇二

在现代教育模式下, 青少年的学习成绩与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但是青少年的生理机能与运动素质却出现持续下滑趋势,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 因此, 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 并针对提升青少年体质制定了一系列意见, 如, 积极开展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 坚持每天户外互动一小时, 举办运动会以及冬季长跑活动, 努力构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这些举措对提升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有重要作用, 各学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要以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根本出发点, 制定的量化的指标, 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努力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基本生活能力。

三生教育要以体育教育为载体, 在社会生活中, 体育教育能帮助人树立正确的体育观, 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学会如何面对生活中所遇到挫折, 如何用自己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去度过困境, 这种能力对一个人的成长有无法估量的重要意义, 能使人受益终生。以2012年北京洪灾为例, 无情的洪水淹没了房屋, 冲毁的家园, 在汪洋的洪水中只有大树耸立, 在洪水中挣扎的人面对救命的大树却无力去攀爬只能让洪水吞噬自己的生命。如果深陷这样逆境的人是一个接受良好体育教育的人, 他会用掌握的基本生存技能在洪水中挣扎去寻找大树, 并努力攀爬在大树上, 挽救自己的生命, 甚至救助他人。

现代体育教育实现了运动技能向运动心理的延伸, 其目标逐渐向追求生命和谐靠拢。体育锻炼不仅给人到来健康的身心, 而且还能彰显运动之美。现代体育运动响应和平的时代主题, 实现体育运动与现代美学的结合, 让人们在运动中感受技术美、精神美等生命和谐因子。

二、体育教育与三生教育的关系

三生教育是现代教学的产物, 其以学生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 通过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提升学生自主锻炼、自主提升运动技能的内驱力, 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快乐, 并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圈。

1、体育教育的本质集中体现为三生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的健康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 健康成为优质生活水平的保障, 个体取得成功的基础。提升健康水平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强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不仅能有效改善学生的新陈代谢、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与应激性, 还能刺激神经系统的发展, 进而使得整个机体获得良性的发展。

2、体育运动对个体生活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生命在于运动, 运动对于个体而言是生命延续的依赖和保障, 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以运动为基础, 没有运动的生命将是空洞的毫无意义的。体育技能的学习对个体一生有重要作用, 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的个体能在短时间内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生活, 在体育技能的支撑下, 个体将会获得源源不断的能量供给, 进而有更多的力量去挖掘自身潜能, 实现自己的梦想, 铸就属于自己的辉煌事业, 生命价值也在追求的梦想的道路中得以实现。

3、体育运动是个体生存的必然选择

随着现代体育研究的不断深入, 人们对体育的认知程度也实现了新的突破, 体育运动的作用实现了生理健康向心理健康的转变, 着力点也实现了增强身体素质向提升个体心理健康以及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方向拓展。以长跑运动为例, 长期坚持长跑有利于提升个体身体机能的耐受力, 培养个体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 同时练就个体顽强的意志力。意志力是顽强的精神动力, 其有助于缓解个体在逆境中紧张的心理, 提升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增强个体的团队合作能力, 进而全面提升个体的生命质量。

三、“三生教育”教育理念渗透入体育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

“三生教育”教育理念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其以学生切身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旨在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以及珍爱生命, 使得学生在认识生命的本真基础上, 懂得生命的内涵和价值, 并发自内心的珍爱生命, 实现自身生命价值。在现代教育体制中, 体育教育是三生教育的载体, 体育教育要以“三生教育”理念为理论出发点, 实现体育运动与生存、生活和生命的完美对接, 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体育锻炼习惯, 在拥有强健体魄的基础上懂得生存技巧, 认真对待生活, 享受生命的馈赠。

1、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一支专业水平过硬的体育教师队伍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 是学生的心理塑造者, 教师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素质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 高校应高度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 选拔和培养教师中要注意一下两点, 第一, 加强教育业务培训, 教师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对生命教育的概念、本质有充分的了解, 并能将其合理运用于教学活动中; 第二, 教师要深入开展生命教育的理论课程研究, 从理论层次提升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在提升学校软件的同时, 学校也要重视硬件的提升, 这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加大对学校的财政投资, 在资金方面保障学校的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只有多方面通力合作, 高校体育教育才能最大限度达到预计目标。

2、从战略层面实现三生教育与体育教育的结合

政府要高度重视体育教育改革, 在政府与资金方面辅助学校实现三生教育与体育教育的结合, 为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政府应从时代发展的战略角度看待现代体育教育的发展, 高度重视学生身体综合素质, 鼓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练就强健体魄, 感受体育文化, 学习体育精神, 并将体育精神融入生活学习中, 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 “三生教育”教育观逐渐被教育工作者所接受, 并逐渐向教育活动中渗透, 在实践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以“三生教育”教育观为根本立足点, 结合体育教育, 深入探讨其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具体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三生教育,实施方法,体育教育

参考文献

[1]罗明东.“三生教育”本质论——关于生命、生存、生活教育本质的思考[J].昆明学院学报, 2009 (1) .

[2]罗崇敏.全面实施“三生教育”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J].昆明学院学报, 2009 (1) .

3.职业规划与三生教育 篇三

主题词:农村小学 “三生教育” 困惑 对策

2008年秋季学期,“三生教育”在云南全省范围内试点实施,涵盖了从高校到幼儿园的整个教育体系。把“三生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理念提出,在完整的教育体系中实施,在全省的范围内试点直至全面推进,这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个首例。“三生教育”的内涵极为丰富,它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育行为,它以人为本,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

一、“三生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我们可以从许多地方查阅到“三生教育”的产生的背景及过程,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社会人群中轻视人生命,甚至虐待生命用死的事实告诉我们的深刻教训。这里说得似乎有些尖端刻薄,但我们能否定这样的事实吗?学习、就业、生活是我们现代人饭前茶后的话题,无人能逃避。“三生教育”或许给我们提供了方法和途径,至少给我们辅助指明了方向,征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优化了个人的思想情操。

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统计,我国每年自杀者达28.7万人,平均每2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8人自杀未遂。在15至34岁的青壮年中,自杀成为死亡首因,其中大部分是因为心里不健康导致情绪激动引起的自杀。而一项对自杀未遂者的调查显示,37%轻生者自杀前考虑自杀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60%的人考虑自杀时间不超过2小时。花季少年的轻生令人扼腕,而悲剧的冲动更让人揪心。这种现状值得我们反思。大家或许会怀疑其真实性,或许他人另有歧图。

二、农村小学“三生教育”中的困惑

人人都必须热爱生命,才能很好地生存,才能享受生活。小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但农村现状信息交流不畅,硬件设备不足,师资力量紧缺,家长的观念陈旧等因素,使农村小学的“三生教育”存在着许多困惑。

困惑一,教师方面:农村教师师资队伍不足,一个教师几乎是全面手,全天候,什么都要教,苦累是明显的,可精神生活并不富裕,这样让“三生教育”融入课堂总是有些力不从心,有些教师这样感叹道“有心而力不足”并不无道理。在应试教育这个大包袱中,“三生教育”也显得微不足道那也是必然的了。

困惑二,家長方面:干农活、在外打工养家胡口,起早贪黑,上山下地干活等等无疑是农村家长的第一要务,何谈对孩子的教育。只要供给孩子钱用,有衣服穿,吃饱穿暖,最多教育孩子“不要像爹一样、脸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只会翻泥巴团过日子”这些言语罢了。农村家长缺乏相应的培训,可以说“三生教育”是何物都不知晓,何谈对孩子的教育,存在着太大的困难和艰辛。农村家庭一般“一个家庭两个孩子”,在家是长辈们的宝中宝,双休日只是在家做作业,哪有家长特别愿意让他们到地里干活锻炼呢?这些孩子在这样特别优化的环境中,能很好地锻炼吗?反而让他们的生存能力大打折扣。

三、在“减负增效”中探寻对策

“三生教育”在云南全省范围内试点实施后。云南省又相继出台了《云南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增强青少年体质的规定》和《云南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办法》,明确了实施“三生教育”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关系,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向40分钟要效率,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能力。那么,作为已经行走在减负路上的人们,如何在“减负增效”中积极推进“三生教育”呢?

对策一,教师方面:农村小学教师除了要转变教学思想,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外,更重要的是要当好“三生教育”的导演角色。首先,教师要做好家长的导师,家长必须在“三生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 教师要利用家长会、家访等途径指导好家长,让家长不能只管好孩子的衣、食、住、行,最重要的还要回到思想教育,教会孩子在社会上如何做人、如何生存、如何体现生命的价值。这条路也许显得有些苛刻荒凉,但我们必须走此道才行,只有通过我们不懈地努力,荒凉的沙漠才会长出粗壮的大树,山沟里才会飞出金凤凰的;其次,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导师,学生必须在“三生教育”中扮演主演角色。“三生教育”渗透在整个人的一生中,小学生刚步入知识的门槛,加强此方面的教育尤为重要,基础不牢,何谈高楼大厦呢?教师在教育中充当主体地位,不但要交给学生知识,更得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正确认识生命等。指引好孩子完成伟大的理想,不管怎样,教师应贯彻落实好“三生教育”,辅助孩子长成参天大树,从实际出发体现人生价值。

对策二,家长方面: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农村,家长早出晚归,打工挣钱,只顾自个儿干活抓经济,只把孩子的衣食住行管好,不教给孩子生活的基本技能,使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劳动为何事。作为家长,首先要培养孩子生存能力。通过整理自己的玩具、文具,收拾清洗衣物、餐具,打扫卫生,动手做一些简单的饭菜,甚至放手让孩子“小鬼当家”,做家庭小主人,让孩子体验家庭生活,增强独立生活的能力;其次,家长要培养孩子的交流合作意识。减负后,孩子作业少了,空余时间多了,家长要鼓励孩子参与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小朋友之间的组织活动,让孩子多与同伴相处、交流与合作,从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激发孩子的创新意识,促进孩子的合作意识,提高孩子的交际能力,让孩子在玩中长学问,玩中增友谊,玩中体会生活的多姿多彩;第三,注意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

4.职业规划与三生教育 篇四

目录

再说我们敬爱的老师们,课堂上耐心讲解,循循善诱,将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们;课下认真备课,批改作业,在我们快乐时他们和我们一起快乐,在我们伤心时还要耐心的开导和安慰。

但是,无论他们有多累,都听不到一声抱怨,无论我们有多淘气,都看不到他们爱有一丝褪色。这一切,不都是为了培养我们成才吗?这些,又难道不值得我们感恩吗?

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我们是否该感恩于那些默默无闻的建筑工人?是他们,起早贪黑,顶着烈日,用他们的辛勤劳动换来了我们安心学习的场所;走在洁净的马路上,我们是否该感恩于那些一丝不敬的清洁工,是他们叩破黎明,扫净尘土,为我们奉献出一路的清清爽爽。

同学们,当我们打着手机,听着mp3,上网与朋友聊着天时,我们是否该感恩于那些聪慧无比的科学家?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世界哪会如此精彩?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怎能如此方便快捷?

就拿我们这群在外求学的学子们来说吧,虽然家乡在那千里之外,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电视、电脑这些先进的工具,随时了解家乡的变化;虽然家人离我们千山万水,但一束光波便消除了彼此间的距离。

让我们随时可以听到亲人那亲切的声音,看到亲人那熟悉的笑颜,正是由于这些先进的科技成果,才使我们寂寞的心不再寂寞,让我们从思乡之苦中解脱出来,更好的投入学习,我们能不感恩于这些伟大的科学家吗?

再说我们这群幸运的青年,能在这么小便有机会走出新疆,来到内地繁荣的大都市享受着最先进最现代化的教育,我们是否该感恩于党,感恩于国家对我们的关爱与付出呢?为了新疆的发展,国家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

在中东部发达地区举办了内地新疆高中班,让新疆的学生接受内地先进的教育,为新疆培养更多的人才,正是由于这一英明举措,才使我们有幸走出新疆,在内地优越的环境中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这些难道不值得我们感恩吗?

生活如此幸福快乐,我们需要感恩的人很多很多,但稚嫩的双肩现在还不能为社会做太多贡献。

那么,就让我们将内心的感恩与对家乡、祖国的热爱化为学习的动力,珍惜内地优越的学习条件,用知道来充实自己,做一名优秀的高中学生,将来用智慧回报生命,回报家乡,回报祖国!同学们,让我们伴着感恩之情共同努力!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感叹于生命的来之不易?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并不是永恒的,生命中的每一时刻都在向死亡移动。在汶川5.12地震,在09年的猪流感,还有青海玉树的4.14大地震。这一切的一切,对很多人来说,生命是一个会戛然而止的不确定状态,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生命的每一刻,利用好生命中的每一天,开心地活着,快乐地成长,让每个角落都阳光灿烂?? 生命、生存、生活的意义就是活着。

生命是根本,生存是桥梁,生活是目的,最后的责任是发展社会,繁荣祖国。我们还太小,不懂事,但我们不应该无视生命,因为我们的生命总是和很多人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的出生带给了家人欢乐和希望,而生命的终止,带给家人的是悲痛欲绝。所以,当我们在生活中出现一点小小的问题时,我们有理由勇敢地战胜它,让生命在阳光中飞翔。

我们这一代少年儿童,生在幸福里,长在红旗下,正处于人生的起始阶段。在这美好的环境里,我们更应该去珍惜时间、珍爱生命、学会生存、热爱生活和学习,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前进,为祖国未来的繁荣昌盛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要原则就是珍爱生命。我看过一部影片,其中,使我印像深刻的一个片段是日本一个小沙弥跟他师傅生活在一个岛上,那个小沙弥是一个六七岁活泼可爱调皮的男孩,一天他划着船到岛的对面去玩,可开心了。看到水里的小鱼,他把它捉住用一根细线绑住再绑一颗小石头在上面就放了,又看到一只青蛙,也把它捉住绑上一颗石头又放了,小青蛙艰难的游着,后来又看到一条蛇,他又把它捉住,用同样的方法绑住蛇再放了它,他的师傅看到了,到了晚上,他的师傅也用一根绳子绑了一块石头在小男孩的身上,天亮了,小男孩发觉自己身上有块石头,就说师傅我很不方便,很不舒服,快把我的石头解下来。他的师傅说,那些小鱼,青蛙,小蛇你把它们绑着,它们舒服吗?你去找到它们,把它们放了,我再给你解开,如果它们死了,你就一辈子背着这块石头,师傅严厉地说着。小男孩找到了小鱼,却死了,小青蛙很幸运没有死,小男孩赶忙放了小青蛙,小青蛙欢快地游走了,小蛇也死了,死得很惨,皮都磨跛了,小男孩悔恨伤心的大哭起来......他的师傅运用了亲自体验法,让小男孩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培养了孩子的爱心。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伐木工人去森林里伐木,他用电锯将一棵粗大的松树锯倒时,树干反弹重重地压在他的右腿上。他试图把腿抽出来,可办不到,于是,他拿起手边的斧子,狠命地朝树干砍去,砍了三四下后,斧柄断了,他又拿起电锯开始锯树,但是,他很快发现,倒下的松树呈45度角,巨大的压力随时都有可能将电锯卡住。如果电锯出了故障,这里又人迹罕至,别无他路。他狠了狠心,拿起电锯对准自己的右腿,自行截肢〃〃〃〃〃〃伐木工人把腿简单

的包扎了一下,决定爬回去,他忍着剧痛,一寸一寸的往回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活着回去。

看完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即使面临极大的艰难困苦和挫折,都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因为只有拥有生命,才会有希望和奇迹。

拥有了生命,也就选择了生存,因为只有生存可以将生命从一个点延长成一条线,然而在这条线上不可能没有失败和挫折。

海伦凯勒,大家都并不陌生,他在一岁半的时候,因病失明、失聪又失声,然而,她凭借着坚强的意志考入哈佛大学,成为世界上 一位残疾人尚能如此,我们正常人为什么不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呢?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我们肢体健全的人,都要学会感恩生命、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甚至还要感恩对手。

其次,生活中要学会宽容。

宽容就是忘却:忘记同学的误解、同事的批评,忘记昨天的矛盾、昔日的纠纷,学会忘却,生活才会有阳光。宽容就是谅解,可能有人伤害过你,但“记仇”是心灵的肿瘤,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理解,彼此间的隔阂就会化解。宽容就

是健康,一位心理学家说:“人类要想开拓健康的坦途,首先要学会宽容。”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时时化解心中的愁绪,我们的心里就会少一份阴霾、多一缕阳光,我们就会生活得更充实、更快乐、更美好!

谢谢大家!

脸……学会珍惜,才不会让遗憾总与我们相伴。

生活告诉我,它需要坚强,坚强面对生活的每一次挫折,坚强迎接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战。没有必要因落叶而悲秋,也没有必要因一次挫折而放弃抗争。树,砍断枝条还能再生;草,烧了茎叶还能再长。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挫折荒废不了整个人生。海伦·凯勒从小又盲、又哑、又聋,可她并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用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抗争,不但学会了多种外语,还用笔写了一部又一部的文学作品。坚强和勇敢,让她体会到了人生的快乐和幸福。与海伦相比,我们能自由地看,能痛快地听,能放声地唱,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再抱怨生活对我们的不公!

生活告诉我,它需要爱,爱你的父母,爱你的老师,爱你的朋友,爱你身边所有的人。让爱走进我们的生活,让爱使我们的生活变的多姿多彩。

生活告诉我,它需要感动,为一件好事而感动,为一本好书而感动,为一个好人而感动。让我们在感动中生活,在感动中成长。

生活告诉我,它需要信任,信任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是解开一切误会的关键。其实天很蓝,阴云总要散;其实海不宽,此岸连彼岸;相知并不难,心与心相连。

生活告诉我,它需要勤奋。勤能补拙,勤出成果,勤是通往成功的阶梯,成功是勤奋的结果。只要我们勤奋探索,勤奋实践,勤奋创新,做什么事情都一定会成功!敲响的是钟声,走过的是岁月,留下的是故事,迎来的是希望,盼望的是美好,感动的是真诚!

生活告诉我,也告诉你——

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拥有积极向上的思维,才能品味出生活的无比瑰丽!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有今年的旱灾和青海玉树的4.14大地震。这一切的一切,对很多人来说,生命是一个会戛然而止的不确定状态,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生命的每一瞬间,利用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很多人一辈子忙忙碌碌,要说他不努力吧,他比谁都努力,起早贪黑,拼命工作,然而努力了半辈子,却没有看到他有什么结果,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时间上,他都没有获得什么成就,更谈不上对生活的享受和感悟,唯一能(请你继续关注好:..)看见的只是他每日为生存而忙碌的身影,终于有一天,他发现了自己最大的悲哀---他自己只是为了生存而象牛一样活着。

仔细想想,人生真的是一场旅程。有的碌碌无为、无所事事、一事无成;有的是为了别人眼里的社会形象而活着,终其一生没有为自己的感受而活过;有的渡过的是放浪形骸(hai)、玩世不恭的一生;当然也有大彻大悟,视俗世、名利如粪土的大悟之人……不论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我们都应该为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记得有这样一句话“生活比生存更广阔”。是的,我们的生活真的不应该仅仅只是为了生存,不论我们在什么样的生存状态,我们在谋求生存的同时,还应学会体味生活,学会感悟生命;学会欣赏人生旅途靓丽的风景,感受宇宙万物自然的奥秘;在春华秋实的四季交替中,体味这人生旅途中的百味变化。

生命、生存、生活的意义就是活着。

生命是根本,生存是桥梁,生活是目的,最后的责任是发展社会,繁荣祖国。

生命是生存和生活之根本;生存着才能使生命得以延续,才能继

续生活;生活是为了生存,生存是为了生命的延续。所以,为了来之不易的生命,我们必须好好生活,使自己很好地生存下去。

生命是我们得以生存和活下去的基础,活着,真好!然而,人不可能永远活着,生命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就开始走向死亡,就开始与死亡做一生的搏斗。所以活着,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这一代青少年,生在幸福里,长在红旗下,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代。在这美好的环境里,我们更应该去珍惜时间、珍爱生命、学会生存、热爱生活和学习,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前进,为祖国未来的繁荣昌盛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load推荐 三生教育演讲稿 ——“三生教育”演讲稿 “三生”教育演讲稿 “三生教育”演讲稿(方鼎)三生教育演讲稿珍惜生命 热爱生活

三等奖学金获奖感言

我非常荣幸能够获得XX至XX的奖学金。奖学金它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使我们的短期目标具体化,督促自己珍惜时光,有效利用时间。但是学习的目的决不是仅仅为了获得奖学金,我们来到大学是为了使自己能够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是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打基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回报社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奖学金是对学习努力的肯定,并促进自己明确自我定位,端正学习态度,虽然奖学金和成绩的好坏不是评定一个人能力的唯一标准,但是在对于个人智力和学习的用工程度方面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至少让我们的辛苦付出有了一个肯定和回报,让我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坚定目标,刻苦钻研。荣誉只是对一个人过去的肯定,而对于未来并不能说明什么,真正能代表自己的只有自身的行动,所以这次获奖对我来说是一个终点更是一个起点,使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

5.三生教育活动记录 篇五

活动对象:274班全体学生 活动时间:2012年9月17日 活动地点:教室

参与人员:全体学生和教师 主 持 人:夏艳芬 活动主题:积极的心态 活动形式:教学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主动关注自己心态变化的意识,保持良好、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面对每一天。

2、提高对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的辨别能力,培养学生用理智控制和选择适当方法调控心态的能力。

3、了解主动调节和控制心态的不同方法及作用。

活动重难点:

让学生学会保持乐观积极心态的方法,获得解决困难的方法,建立积极面对困难的心态。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书包、纸盒、纸条、问题卡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大屏幕示插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听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个人名叫——谈迁,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小时候他家很穷,但他很喜欢读书,特别历史书。他30岁时开始写书,经过20多年的奋斗,经过6次修改,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伟大的著作——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谈迁的成功除了有坚强的意志,不屈不挠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以外,他还有着积极的心态。(课件出示课题:“积极的心态”)

二、教学“问题本身不是问题”

(一)读《小玲的故事》,完成“病情诊断书”;

1、下面请男同学齐读P48上《小玲的故事》,读完后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回小医生,给故事中的小玲诊断一下,看看她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出课件:“病情诊断书”)

2、小组代表汇报。

(二)看图,“猜猜我是谁?”

1、(大屏幕示图)情同学们再看这幅图,说说你从图中看出了什么?

2、指名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课件:问题不是问题(全班齐读一遍)。

三、教学“伤心总是难免的”

(一)读《李丹的故事》,明确该怎样对待生活中的打击?

同学们,除了看待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打击,在打击面前伤心总是难免的,但是,除了伤心之外我们应该做什么呢?请女同学齐读P48上《李丹的故事》,听完后,说一说你的看法。(指名汇报)

(二)活动(1)——提着书包与别人谈话;

1、对于《李丹的故事》,如果同学们还不是很明白,那么我们请两个同学来做一个游戏——提着书包与别人谈话,明确要求;

2、学生活动;

3、学生汇报活动感受;

4、教师小结。(出示课件)

(三)明理知行:活动(2)——我来试一试

课上到这里,相信同学们的心里一定有了和以前不一样的感受吧,那么我们趁热打铁,用这种不一样的心境解决一下下面的问题,请选择你感兴趣的一个,说说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出示课件:我来试一试)

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该怎么做?学生练习,指名说。

1、妈妈分蛋糕,弟弟的比你多;

2、教室里很乱,老师回来却批评了正在看书的你;

3、教师小结。(课件:心语点灯1)

1、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是的,不如意的事件或许每天都会来临,我们不能阻挡他的到来,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他。下面几句话就是叫我们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所有的不如意,而拥有积极的心态,我们的心情就像“风雨后的阳光”一样灿烂。(出示课件:心语点灯2全班齐读一遍)。

(五)拓展巩固:活动(3)——“把烦恼丢掉”(1)生活中有很多的烦恼,烦恼是成长中的调味瓶,有了它,我们的成长历程才显得有滋有味,可是,总把烦恼带在身上,我们的负担未免太重了,下面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烦恼写在纸片上,放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小盒子里,让老师把你们的烦恼带走。今后,你们依然用乐观积极的心态迎接明天的到来和挑战!

(2)学生写烦恼,教师巡视收集;

教育活动效果评价: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到积极向上的心态对生活、学习的重要性,能更好的把握自己的人生。

板书设计:

6.三生教育活动总结 篇六

“三生教育”实践体验活动是“三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传授的同时,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生命知识和生存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意识、思维和观念。由此可见,“三生教育”实践体验活动的意义重大,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鉴于此,我校在接到上级文件《关于印发〈昆明市“三生教育”实践体验活动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后,认真学习并贯彻文件精神,根据指导意见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三生教育”实践体验活动,具体活动情况如下:

(一)为使“三生教育”实践体验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教师为组员的活动领导小组,由全校教师一起统筹策划、指导,深入的开展各种活动。

(二)学校充分利用班队、团队活动、节日、纪念日等积极开展“三生教育”实践活动,如乘清明节来临之际,教育学生不带火上山上坟,预防森林火灾发生,爱护森林环境,关爱生命健康等;利用3月22日节水节到来之际,对学生进行节水宣传教育,使节约用水意识渗透到每个学生的思想之中。

(三)学校通过晨会,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等进行“三生教育”正面宣传。营造一个有利于“三生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四)我校认真贯彻文件精神及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开设“三生教育”课的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中开展了以下活动:(1)组织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三人四足20米往返接力跑,在这次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充分反映出我校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面貌。

(2)利用主题班会的形式,组织五年级学生开展了一次以“小学生上网的利弊”为主题的辩论活动,使学生知道上网应该注意些什么,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3)四月底,我校开展了一次“禁毒防艾,珍爱生命”研讨活动,组织五年级的学生以观看录像的形式了解艾滋病和毒品对人们造成的巨大危害,从而让学生对拒绝毒品和预防艾滋病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

(4)组织五年级的学生开展了一次“学会交友”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朋友的重要性,学会交友的技巧以及学会怎样与异性交朋友。

(5)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以“爱劳动”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和家庭的劳动中去,并写出劳动记录情况。个人自制一份以“最美的劳动者”为主题的手抄报,并在班级上进行展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手段,促使他们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6)针对本学期正值盛夏,天气炎热,学生有可能下河游泳的情况,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一次“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溺水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方法,以及观看发生溺水时应该如何进行急救的录像,使学生认识到生命是珍贵的,要尽量避免下河洗澡,如果发生了溺水,该如何进行自我救护。

在这次活动中,通过让学生进行游戏、讨论、交流、辩论、参观、实践等探究活动,在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获得了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使学生懂得了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诚然,我校在这次活动中也表现出了一些不足的地方,如由于受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开展一系列诸如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烈士等的活动。还有就是不管是学生、家长还是教师,都没有完全了解到“三生教育”的目标以及重要性,导致活动的开展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校还应该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把“三生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来抓。

马军小学

7.职业规划与三生教育 篇七

但是, 作为一种新的德育理念, “三生教育”若要发挥其德育功能、增强德育实效性, 必须将“三生教育”寓于实践中。德育实践既是新时期我国教育路线的具体体现, 又是“三生教育”的必然要求, 更是高校德育的一种有效实践方式。那么, “三生教育”德育实践的状况如何呢?

一“三生教育”的提出与实施

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的德育十分重视对学生的知识灌输, 却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忽视了学生对生命、生存和生活真正意义的理解, 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结果让我们看到太多令人叹然的事实。

因企图躲避生活的挑战而自我封闭。目前部分年轻人的生活中, 纯朴自然的户外游戏已被网络游戏所代替。截至2012年12月底, 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 其中10~29岁的年轻群体占54.4%;学生群体占网民总数的25.1%。笔者曾对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查询信息, 而上网交友、玩游戏的也均在半数以上。越来越多的学生患上严重的网络成瘾症。有大学生坦言, 自从上大学之后, 几乎每天的课余时间都是在电脑前度过, 或者在寝室、或者在网吧。[1]

因承受不住激烈的竞争和面临的失败与挫折, 有些生命主动选择了自我结束。2010年1月8日晚, 浙江万里学院一名学生为情所困上吊身亡;1月12日, 温州一大学的学生因为被怀疑在超市偷拿了一支牙膏而跳崖身亡;1月15日, 南阳师院正在参加考试的大一女生退出考场后跳楼自杀。中国社会调查所的一项调查显示, 26%的受访大学生有过自杀的想法。而另一项确切的统计是, 2008年, 仅教育部直属高校就发生63起大学生自杀事件。仅在2009年的上半年, 北京市共发生了14例大学生自杀身亡案件。

在人性的萎缩中, 有些生命甚至残杀其他无辜。2004年2月, 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先后将4名同学残忍杀害;无独有偶, 2007年12月19日,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女生张超伙同两名男子将包养她的情人木鸿章杀害。

虽然这些现象和问题并不能代表当前大学生的整体面貌, 但这些现象和问题不能不让人反思:为什么我们的苦苦奋斗和德育时效不能成正比?为什么我们教育的力量显得似乎如此脆弱?

进入新世纪, 人们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 这就是德育长久的迷失了自己的根基———“三生”世界。事实上, 上述大学生出现的诸多问题, 与学校教育, 尤其是德育的失当和失责不无联系。

2008年秋季学期以来, 云南省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开始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 (简称“三生教育”) 。“三生教育”是云南省教育厅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 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 又是德育的基本内容。

“三生教育”的提出并正式实施,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人民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对实施“三生教育”的情况都作了全面深入的报道, 多名专家学者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方面进行探讨。通过媒体宣传, “三生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引起了广泛共鸣, 社会反响良好。由云南原创的“三生教育”教材已被13个省市采用, 其中陕西、河南、安徽三个省均以发文的形式在全省学校推广使用。[2]

“三生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提出来, 云南是首例, 这是站在国际教育领域改革前沿提出的一个新理念。“三生教育”的提出, 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显示出了蓬勃发展的旺盛生命力和美好前景。

二德育实践在“三生教育”中的忽略

在回归“三生”的理念下, 学校德育尤其是云南各级学校的德育工作发生了新的变化, 从目标、内容、方式到师生关系和校园氛围, 都洋溢着鲜活气息。但是, 兴奋之余, 我们还需认真审视“三生教育”的现状, 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三生教育”中德育实践的忽略。

第一, “三生教育”德育实践未得到根本性重视。长期以来, 高等学校坚持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在这些传统思想观念的指导下, “三生教育”德育实践未能摆到应有的位置, 一直处于教学的从属地位。

第二, “三生教育”德育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简单。目前“三生教育”多是大班授课, 教学形式普遍比较简单。况且一个教师每学期所带的学生多达几百人, 在有限的课时内, 以任课教师单独组织方式进行实践活动近乎不现实, 也很难保障效果。因此“三生教育”实践课形式以写读书报告为主, 而且多采取任课老师独立组织, 独自考核的方式。在具体运作中不仅存在管理松散、不规范, 而且往往流于形式、实效欠佳。

第三, “三生教育”师资队伍数量不足且师资水平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目前, 部分高校由于师资队伍的数量不足, 已经影响了“三生教育”课程的开出, 更何况“三生教育”教师多数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实践和技术应用锻炼, 实际经验不足, 动手能力不强, 其能力和水平不能满足“三生教育”实践教学的需要, 导致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不佳。

第四, “三生教育”实践教学设施及基地不健全。“三生教育”是新设课程, 实践教学设施及基地建设处于一种自发分散的状态, 利用率低, 无法满足学生实践需要。特别是一些高校在条件尚未具备的情况下迅速扩张, 致使经费严重缺乏, 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无法保证, 不可避免地导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理论与实践脱节, 实践教学效果较差。

三德育实践忽略所面临的可能危险

“三生教育”是一种新的德育理念。但是德育实践认识的偏差、师资队伍的不足、硬件设施的缺乏等问题导致的“三生教育”德育实践的忽略, 将会使“三生教育”陷入新的困境, 面临新的危险。

第一, 知识化的“三生教育”。与实践脱离的“三生教育”, 往往以生命、生存、生活的相关知识为载体, 过分夸大了知识在“三生教育”中的作用, 认为只要人们知道了生命、生存、生活的相关规则, 就会形成相应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 从而就会自觉自愿的遵守。于是, “三生教育”事实上就成为知识的传递过程, 甚至成为教给学生有关道德知识或观念的德育课程。“三生教育”让受教育者掌握生命、生存、生活的相关知识固然重要, 但如果把生命、生存、生活相关知识的获取作为“三生教育”的惟一旨趣, 甚至作为最终目的, 那么“三生教育”必定会失去其真正的意义, 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无论课堂上所学的教材具有多么充实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思想, 但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总是把认识的目的放在第一位:知道它、学会它、记熟它。而且教师也是全力以赴追求这一点。这个目的越是被置于首要地位, 它就越是有力地占据了学生的内在力量, 而思想也就越来越远地退居次要地位, 从而把知识转化为信念的有效系数就越来越低。”[3]生命、生存、生活的相关知识来源于生活过程, 却因其经过抽象加工而具有一定抽象性, 不能使人真正体验到丰富的三生内涵并获得素质提升。因此, “三生教育”的意义并不在于知识符号本身, 而在于这些知识符号所代表的丰富而生动的道德生活。脱离实践“三生教育”, 虚构一个虚幻的三生知识世界, 热衷于这些符号的传诵, 是目前“三生教育”德育实效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 形式化的“三生教育”。“三生教育”是人的一种价值建构, 是个体对现实生活的不断感受和积淀, 继而重组经验, 生成新的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 它发生在人与人的社会交往活动中。所以, 缺乏实践的“三生教育”, 往往会流于形式。当然, 理论灌输对间接经验的习得无疑十分有效。但是人的德性发展与心智发展有着本质区别:人们可以与社会生活隔离学习知识经验, 却不能与社会生活隔离学习道德。脱离实践的“三生教育”, 容易流于空洞的理论说教, 也凸显不出“三生教育”自身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另一方面, 在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的状态下, 即使“三生教育”中有一定的实践活动, 也会存在零散化、随意化的倾向。零散化、随意化的实践活动, 缺少应有的目的性和引导性, 最终将滑落为日常生活的尝试性活动, 而没有真正发挥“三生教育”应有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在“三生教育”德育实践活动中即使有道德体验, 也可能仅仅是感性体验。感性体验可能会使体验者区别什么样的生活是好的, 什么样的生活是不好的, 但是让体验者探究生命、生存、生活是什么、意味着什么等问题就无能为力了。

上述两大问题的存在, 显现的危机是“三生教育”缺乏深度, 使学生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发展缺少真实可信的动力源泉;深层次的危机是学生对生命、生存、生活缺乏必要的反思和批判意识。

“三生教育”的过程就是人的成长过程。对人来说, 生命、生存、生活绝不是仅仅适应现状, 更应该是在实践中不断的创造、提升和完善。知识化、形式化的“三生教育”由于德育实践的忽略, 将可能对学生出现的人生困惑, 如死亡、生命价值、存在意义等问题缺乏积极的关注和引导, 就有可能使学生失去对生命、生存、生活的深入认识和积极反思的机会, 更不可能超越生活、开创可能生活。

四“三生教育”中德育实践的理性回归

“三生教育”中德育实践的现状给我们以启示:“三生教育”虽然是教人成人的正确的新理念, 但是没有完善的德育实践体系, 不将“三生教育”寓于德育实践中, 受教育者也不可能成为懂得如何更有意义的生活的人, “三生教育”也会是事倍功半。只有将德育实践贯穿在“三生教育”的要素、过程等方面, 才是增强“三生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1将德育实践贯穿于“三生教育”的要素中

“三生教育”的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目标、内容和方法等。从教育者的角度看, 德育实践会使教育者成为真正的精神关怀者, 他不会再以传统德育方式进行直接灌输, 更不会无视受教育者的成长规律强制地使其服从, 而是要把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作为关心的重心, 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 在实践中引导他们去探寻人生的意义, 实现精神的超越。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 德育实践会使受教育者在实践中真正感受到“三生教育”是自我成长的内在需要, 这有利于形成他们的主体意识, 把外在的“三生教育”理念内化为心灵深处的信仰, 并自觉的外化在日常生活的行为中。德育实践有助于“三生教育”目标确立的科学与合理, 真正有利于人的发展, 有利于消除传统德育目标中“假、大、空”或泛政治化色彩, 使“三生教育”目标真正发挥引导受教育者正确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树立。在“三生教育”内容中, 德育实践会使“三生教育”内容更加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 更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德育实践还可以使“三生教育”德育方法更加人性化, 在充分尊重受教育者主体人格的基础上, 使“三生教育”有利于化解精神世界的矛盾。

2将德育实践贯穿于“三生教育”的过程中

“三生教育”是通过教育的力量, 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 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无论从教育者出发还是从受教育者出发, 毋庸置疑的是, “三生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过程, 两者的任何一方都会影响“三生教育”的有效性。将德育实践贯穿于“三生教育”的过程中, 可以提升受教育者的关怀使命、激发受教育者自觉成长的内在需求, 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三生教育”德育实践的过程中, 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 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三生教育”过程的有效性。

总之, “三生教育”既然是教人成人的新理念, 那么构建“三生教育”德育实践体系, 在实践中使人成为懂得如何更有意义的生活的人, 自然是责无旁贷的。

参考文献

[1]贺良林.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调查及对策[J].教书育人 (高教论坛版) , 2008 (9) .

[2]崔晓玲.13省市采用滇版“三生教育”教材[J].云南教育 (小学教师) , 2010 (4) .

8.“三生教育”之花绽放云岭 篇八

建水县第一小学六(2)班学生张潇月参加了2008年暑假“三生教育”夏令营,她在《“三生”夏令营让我成长》一文中写道:“夏令营生活让我们学会了团结,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建立友谊,更学会了珍惜友谊。我们慢慢懂得,在共同面对困难和相互帮助中建立起来的友谊,是世界上任何一件无价之宝都不能与之相比的。这样的经历让我们受益一生,幸福一生。”

“学校组织了以‘生命、生存、生活为主线的‘三生教育系列活动,我们通过参加地震、火灾疏散演练,让我们学到了一些应对灾难、逃生自救的方法,懂得了一个道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让生命焕发出美的光辉。”砚山县第一小学五(1)班学生王秋蔺参加地震、火灾疏散演练活动后这样说。

2009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天,昆明市高新一小举办首次“三生教育”家长论坛。此前,学校邀请家长参与“三生教育”,向学生传授了“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生命的孕育过程”等知识。

2009年3月5日,昆明市民航路小学为一位患急性肝衰竭的学生举行“给生命以爱的呵护”献爱心捐款活动,全校师生一天捐款达34000余元。不少学生表示,“三生教育”让我们懂得了关爱生命。

一段段发自肺腑的话语,一件件生动鲜活的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三生教育”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深入开展。

2008年秋季学期,云南省在各高等学校、7所省属中专、78个县(市、区)的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实施“三生教育”试点工作。“三生教育”的开展,受到广大师生及家长的欢迎,得到社会的共鸣和认同,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面对云南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学生新报》始终注重舆论引导,充分发挥自己的宣传职能和报纸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决定》,把“三生教育”作为宣传的重点,与厅内相关处室和其他社会媒体一道,共同做好“三生教育”的宣传报道工作。从2008年秋季学期起,《学生新报》先后开辟了《“三生教育”巡礼》、《“三生教育进行时”》等专栏、专版,对全省实施“三生教育”试点工作进行了及时的宣传报道,发表相关报道61篇,发现和宣传了一批实施“三生教育”的典型,积累了一些有成效的经验和做法,从而促进了“三生教育”的健康发展、有序推进。

多年来,作为云南省教育厅主管、云南教育报刊社主办的《学生新报》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传播先进的校园文化理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等方面发挥了主流少儿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2007年,《学生新报》荣获“第三届中国优秀少儿报刊奖”。2008年,因内容健康向上,有利于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坚持规范出版,出版质量和发行情况较好,被评为“优秀少儿报刊”,并进入新闻出版署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的101种优秀少儿报刊名单,受到云南省新闻出版局的通报表彰。

随着“三生教育”工作实践和研究的推进,《学生新报》将根据2009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作用,进一步做好“三生教育”的宣传报道。与此同时,要加强对“三生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指导工作,引导和支持广大一线教师开展行动研究,努力构建“三生教育”的理论体系,不断拓展校外教育阵地,积极探索和拓展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合力实施“三生教育”的途径,为推动全省“三生教育”的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作者单位

上一篇:unit3 Food 教案完整版下一篇:再谈初中地理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