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课堂评价

2024-09-15

《三峡》课堂评价(共11篇)

1.《三峡》课堂评价 篇一

三峡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标准研究

摘要:采用一维水力学模型和30年的系列水文数据,计算了三峡库区干流及其主要支流在不同来水条件下的月滞留时间和月平均流速,通过统计不同类型滞留时间和流速的发生概率,综合计算了库区的富营养化敏感指数,对三峡库区水体的敏感类型进行了划分,将库区水体分为河流型、过渡型和湖泊型3种.根据三峡水库营养状态调查结果,统计分析了过渡型和湖泊型水体的营养指标分布概率、富营养化阈值及其与叶绿素a的回归关系,确定了库区过渡型和湖泊型2种水体的`营养指标分级标准值,提出了三峡水库营养指标指数值的确定方法和权重大小,对三峡水库不同类型敏感区的营养状态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评价结果与同期监测的浮游植物密度的相互关系,从而对三峡水库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科学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三峡水库富营养化敏感程度从库尾至库首逐渐增加,三峡库区长江在银杏沱以上江段为河流型水体,在银杏沱至坝前江段为过渡型水体,位于丰都县以下的支流的回水区以湖泊型水体为主.分别制定了三峡水库过渡类型区和湖泊类型区的营养状态标准值,依据该标准所开展的营养状态综合评价结果与浮游植物数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湖泊类型区的营养化程度高于过渡类型区,与三峡水库的现实状态相符合.作 者:郑丙辉    张远    富国    刘鸿亮    ZHENG Binghui    ZHANG Yuan    FU Guo    LIU Hongliang  作者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北京,100012 期 刊:环境科学学报  ISTICPKU  Journal: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年,卷(期):2006, 26(6) 分类号:X824 关键词:富营养化    标准    评价方法    三峡水库    敏感分区   

 

2.《三峡》课堂评价 篇二

1 工程地质概况

1) 地形地貌。该滑坡位于三峡库区, 属于中山峡谷夹低山宽谷地貌。该滑坡呈东西向, 位于长江支流左岸斜坡上, 坡面东高西低, 平面上呈舌形展布 (见图1) 。

2) 地层岩性。滑坡区基岩地层为侏罗系上统遂宁组, 岩性以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细砂岩为主, 夹力学强度较低且易风化、软化的紫红色粉砂质泥岩。岩层产状为270°~300°∠25°~35°, 在坡体两侧及前缘过渡为200°∠22°~35°, 主滑方向为290°。

坡体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崩坡积、冲洪积、人工堆积等类型的堆积物。

3) 地震。该地区属弱震区, 具有多震且微弱的特点。

4) 水文地质条件。滑坡位于长江支流左岸, 地下水水位受长江水位的升降控制。坡体内的地下水主要以碎屑裂隙水和松散堆积层孔隙水为主。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滑坡砂岩中, 富水性较强。

坡体松散堆积物孔隙水以碎石土层与基岩接触带为相对隔水层, 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 地下水位埋深较大且变化也大。另外, 坡体内的孔隙水含量也随着长江的水位变化而变化。

5) 人类工程活动。库区蓄水, 水位上升下降, 对坡体的影响极大, 会引起库岸的再造, 破坏已有的平衡状态, 引起滑坡的滑动。

2 水位下降时浸润线的确定

针对三峡库区边坡内渗流浸润面的研究, 彭良泉等 (2003) 提出了确定渗流浸润面位置最高点的经验计算公式[2]:

其中, k, μ分别为渗透系数、给水度, 渗透系数单位:m/d;v为水位降速, m/d;h0为浸润面最高点水头, m;H为库水位的最大降距, m;t为库水位降低的任意时刻, d;T为库水位降落所需要的时间, d。

根据巴甫洛夫斯基—达赫勒分段法[3]求得渗出点E的高度He以及浸润线的位置 (见图2) 。

由图2可得, 从最高点F到渗出点E之间坡身段的渗流量为:

从渗出点E到坡角C的坡面流量为:

其中, hi为计算时水面水深, m;m1为坡率;L为计算浸润线最高点到坡脚的水平距离, m;令式 (2) 等于式 (3) , 求得he, 进而求得q/k, 再利用式 (2) 可以求得对应水平距离x处的浸润面最高点F的高度hx:

本文根据长江水位调控信息, 采用了水位下降最快时的速度, 约为1.0 m/d;根据国内外砂砾土和粘性土的试验资料[4], 采用给水度经验公式:μ=1.137n (0.000 117 5) 0.067 (6+lgk) ;其他参数见表1。计算得到水位下降到135 m时坡体内浸润线的形状, 并将其绘制于计算剖面中, 得到剩余推力法计算采用的剖面模型, 如图3所示。

3 剩余推力法原理及应用

剩余推力法基于两点假设:1) 对于第i块, 来自第i-1块的推力是平行于第i-1块滑面的;2) 条块之间是不能承受拉力的[5,6]。对条块i

其中, Ei为剩余下滑力, k N;Ti为下滑力, k N;Ri为抗滑力, k N;Ei-1为第i-1条块的剩余下滑力;Ei+1为第i+1条块作用力;Wi为重力, 水位线以上用天然重度, 水位线以下用饱和重度, k N;KeWi为水平地震力, k N;Fi为第i条块所受到的浮力, 浮力方向为垂直向上;Di为渗透压力;Ni为有效法向内力, k N;Si为条块底部抗滑力, k N。

4 稳定性计算及评价

根据室内天然状态和饱和状态下的固结快剪试验、滑坡体的宏观变形迹象以及综合之前资料和地区经验类比, 本文采用的计算参数见表1。

根据滑坡形态、主滑方向, 选取主剖面2—2'作为稳定性计算的模型, 分别计算了水位稳定在156 m时和水位分别降至145 m, 135 m时的稳定系数。计算模型见图3。

通过计算, 水位稳定在156 m时, 该滑坡的稳定性为1.083, 为基本稳定状态;当水位降至145 m时, 稳定性系数为0.988, 处于不稳定状态;当水位降低至135 m时, 稳定系数降至0.974, 使得坡体更加不稳定 (见表2) 。可见, 在水位下降过程中, 坡体由基本稳定状态向不稳定状态发展。

5 滑坡变形特征及分析

根据2007年—2009年的GPS监测数据分析, 2007年4月~6月初三峡库区水位从156 m降至145 m, 监测点J01, J02, J03的水平位移出现加速突变;2009年4月~6月初三峡库区水位从156 m降至145 m, 地表上监测点J01, J02, J03和抗滑桩上的监测点J12, J13的位移曲线明显上翘, 呈现加速变形趋势 (见图4) 。滑坡滑移加速变形滞后于三峡水库汛前水位下降, 且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可见以上浸润线及稳定性的计算方法是合理、可靠的。

6 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 可得出:

1) 规范中有关水位下降时浸润线计算的内容比较少, 而浸润线的确定恰恰是计算地下水动水压力的必要条件, 本文参考前人研究成果, 采用数学解析方法, 计算了水位稳定在156 m、水位分别下降至145 m, 135 m时三种工况的浸润线分布。

2) 将浸润线的分布曲线绘制在剖面模型中, 采用剩余推理法计算了滑坡的稳定性。指出随着水位的下降, 滑坡由基本稳定向不稳定方向发展, 水位下降至135 m时的稳定性要比下降至145 m时更低。

3) 分析滑坡变形特征及监测数据, 指出滑坡的加速变形滞后于水位的下降, 且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4) 稳定性的计算结果符合坡体的变形特征及监测数据, 验证了以上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摘要:根据三峡库区某滑坡工程地质条件, 采用数学解析法, 具体分析了不同工况条件下浸润线的分布, 同时利用剩余推理法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并结合监测数据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验证。

关键词:变形特征,浸润线,剩余推力法,稳定性

参考文献

[1]GB 50330—2013,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S].

[2]彭良泉, 王钊.对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危险水力条件的研究[J].人民长江, 2003 (5) :39-41.

[3]华东水利学院土力学教研室.土工原理与计算 (上册) [M].北京:水利出版社, 1980:136-145.

[4]毛昶熙, 段祥宝, 李祖贻, 等.渗流数值计算与程序应用[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1999:10-11.

[5]沈尧亮, 侯殿英.传递系数法的原型及衍生[J].工程勘察, 2010 (1) :477-485.

[6]赵春广, 徐光黎.传递系数法在滑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几个问题探讨[J].地球与环境, 2005 (33) :7-11.

3.《三峡之秋》课堂实录 篇三

师:同学们,三峡群山耸立,雄奇壮丽,是世界闻名的风景区。今天,老师就带大家游览三峡,欣赏秋日里三峡带给我们的秀丽景色。

师板书课题,并出示三峡风光的图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自由读文,遇到课文中的生字多读几遍,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自由读文。)

师:大家读得很认真,看来课文中的生字也难不住大家,我们找几名同学展示一下他们的朗读水平吧!其他学生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三峡之秋的呢?(生朗读。)

师:听了同学们的精彩朗读,谁能说说他们读得怎么样?

生:我认为第一名同学在朗读时,语气把握得比较好。

师:同学们听得认真,评价得很到位。谁能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

生: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写了三峡在中秋节这一天早晨、中午、下午和夜晚的景色。

师:很好,你很会读书,不仅读得快,而且边读边思考,我们都要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三、细读课文,仔细品味

1.早晨的三峡

师:既然是按时间顺序写的,我们就按时间顺序来学习!请同学们仔细读写早晨的段落,想想这一段作者写了三峡的哪些事物,有什么特点?你能感受到什么?(生自由读,然后汇报。)

生:读了这段话,我知道作者主要写了橘树和柚树。(对于学生的发言,只要正确,就肯定。然后再请其他学生汇报。)

师:你们读了这段,有哪些想法?

生:我感觉三峡秋天的早晨空气很“清新”。

生:我从“明净”一词感觉到三峡的早晨很明朗干净。

生:绿色的被洗得更绿,黄色的洗干净了,在阳光的照耀下,变成金色的了。

师:所以,课文中有词在描写这种景色,是哪个?

生:明丽!

师:在这种环境下,你想干什么?

生:我想唱歌。

生:我想伸出手去接住一滴露水。

生:我想抱着橘树柚树摇一摇,让露水洒在我的身上。

师:对呀,老师觉得三峡的早晨就像一曲笛子独奏,轻快明朗。

教师播放笛子独奏《三峡情》。

师:你们知道该怎么读这段吗?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一读!

学生自己读。教师指名读,评读。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早晨这一段,你们说说,我们刚才是怎么分析的?

生:找到这段话主要描写了什么事物,了解这种事物的特点和变化。

生:还要在文中去抓住重点词语理解秋天的特点。

2.中午、下午和夜晚的三峡

师:很好,大家学得很用心。那现在就带着这些要求,读读后面三个时间段,喜欢哪段就选哪段读。

学生自学后汇报。在汇报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读完这段后的真实感受。以下是一些同学的发言:

(1)中午

生:我感觉中午的三峡很热烈,就像一首雄浑的交响乐曲,豪迈,奔放。

(2)下午

生:在读“黄昏到了……”这一段时,应该读得平静而轻缓。

生:我想起了八册的时候老师教我们的《秋思》。

师:你们能举一反三,这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恭喜你们找到了这把钥匙!这段确实是有点舒缓,但是有你们所说的这么多的离愁别绪吗?到课文中去看看!

生:老师说得对,长江在黄昏时像“一条明亮的小溪”,读的时候应该稍微慢一点,但是还是要很快活的样子。

(3)夜晚

生:“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我感觉到三峡到了夜里很宁静。

师:是啊,长江白天太累了,夜晚也该休息了。可是,长江不会把时间白白浪费。你们听,夜里,他醒了,望着渐渐升起的月亮,明亮的眼睛眨巴着,他想干什么呢?

生:他想看他的妈妈还在不在。

师:可是长江到了夜里是个很乖的孩子啊,他会向他妈妈哭闹吗?

生:不会。

生:他想让他的妈妈给他讲个故事。

师:对呀,我们一起来当他的妈妈,给他讲个月亮的故事吧!

学生讲故事。

四、总结全文,课后延伸

师:学了这课,你最想做什么?

生:我想用笔把三峡的秋天画下来,永远地保留起来。

生:我想用竖笛吹一首曲子。

生:我想唱《三峡情》。

师:课文中以优美的文字,独特的视角向我们描绘了三峡之秋,让我们从课文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这只不过是我们祖国大好河山的一个缩影,你们既然想到用那么多的方式来赞美三峡,那就请你们自己动手来完成吧!

五、课后作业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三峡。

(责任编辑 冯 璐)

4.《三峡》课堂教案设计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

(2).把握本文的景物描写特点,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2.能力目标.

(1).重视诵读训练,提高文言文的诵读和翻译能力.

(2).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再现景物,体会作品意境及作者情感.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特点,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重视朗读训练.

3、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读-译-思-用-背

四、教学媒体: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

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掌握字音(投影)

阙(quē) 叠嶂(zhàng) 曦(xī)月 沿溯(sù) 飞漱(shù) 属(zhǔ)引

(三)运用竞赛方式检查学生对字词句的.掌握。

1、疏通文意。

2、竞赛辨明词义(投影)

(1)通假字。略无阙处(通“缺”空缺);哀转久绝(通“啭”声音转折)

(2)古今异义:夏水襄陵(襄:冲上);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良:实在)

(3)一词多义: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在)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如果)

(4)重点词语

重岩叠嶂(像屏障一样的高山)

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衬托夏水顺流行船之快)

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

清荣峻茂(清:指水;荣:指树;峻:指山;茂:指草)

哀转久绝(绝:消失)

3、相互质疑

(四)指导朗读:读出节奏

注意: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沿//溯/阻绝。

3、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清/荣/峻/茂

5、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争取背诵。

根据课文内容,想象三峡奇景。 1、师: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 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三峡》.

2、学生结合注释1了解《水经注》.

3、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教师用投影片更正字音.

4、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5、男女生竞赛,检查学生对字词句的掌握情况。

6、学生相互质疑。

7、教师范读

8、学生齐读。

9、教师指示节奏。

10、学生再读课文,抽读。

11、教师布置作业。

六、教学反思:

学生课前预习较充分,竞赛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种方式应一直贯彻下去。部分学生在朗读节奏停顿上,能力较差。而课标要求程度,故应加强学生朗读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二)、想像三峡壮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布局的巧妙。

第一段:山:两岸连山,隐天蔽日——高峻美

第二段:夏水:夏水襄陵,乘奔御风——奔放美

第三段:春冬之景:素湍绿潭,悬泉瀑布,清荣峻茂——清幽美

第四段:秋峡: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凄婉美

小结:本文先写山,再写水,抓住景物特征,以不同季节表现三峡的美景。

(三)体会作者情感和情景交融的写法

第一段:想像群山连绵,高耸入云的三峡美景(高峻美)

第二段:想像江水浩荡,日行千里的画面,感受其奔放美。

第三段:想像三峡的秀美、挺拔,感受其清幽美。

第四段:感受秋峡萧瑟凄凉的氛围。

(四)揣摩语言,品味作品独特的语言魅力。(投影仪显示文句)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明确:

1、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写出了山高岭连的特点。

2、既有俯察近物,又有仰观远景。动静结合,色彩各异。以“绝”状山,以“怪”写柏,绘形写貌,形神兼备。

3、既从正面摹声,又从侧面引用,手法多变,摇曳多姿。

(五)根据图片,描绘美景

(六)提示性背诵

(七)布置作业:与《早发白帝城》诗文对读。

(八)总结全文

1、学生可读可背课文。

2、学生分组交流,每组负责一个语段,然后再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板书。

3、学生分组读课文,读出情感。

前三段学生应读出赞美语气,但语气有所不同,最后一段读出悲凉的气氛:

1段:语气稍高昂,语速中。

2段:语速加快,突出江水日行千里的奔放美。

3段:语气舒缓,语速稍慢。

4段:语气稍低沉,语速稍慢。

4、师生共同品味写景的妙处。

5、据教师出示的三峡图片用语言加以描绘(要求用上文中词语)

教师先作示范,学生写作后全班交流。

6、教师根据课文分析提示性让学生背诵。

5.《三峡》课堂实录 篇五

1、正确、流畅地朗读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古人叙事抒情的方法。

4、积累文言词汇,体会课文运用语言的特点。

【教学重点】

见目标1、4。

【教学难点】

见目标2、3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明确任务。

第二课时:反馈效果。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别有风味(在激情中确定教学对象。)

在粗读课文后,提问:“假如你的好友要穿越时空隧道,浏览当年的三峡,你打算给些忠告或建议?”(要求:发言必须以课文为依据。)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群情激昂,纷纷研读课文,片刻后发言。

(略)

(课堂气氛会很活跃,师生在和谐宽松的气氛中愉快地学习,仔细想想学生的回答的确都是以课文为依据的,没有半点脱离课文。经历了这样一次探究后,相信学生会对课文内容更熟悉,对课文内涵的理解更深。只不过创设了“朋友游览三峡”这样一个情境,而境界全新,既能让人感到新奇快乐,又实在有用。)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在学生协商中选择教学内容:

师:大家已经学过一些古文了。那么,我想请教大家,怎么学,语文才好?教 教我有效的学语文(这时指古文)的方法,好吗?

(生笑。)

师:笑,可能是默认,那么《三峡》一文,我们主要学习什么东西呢?

(生先答,师可适当点拨,补充。)

(略)

(学生互相补充,纠正、完善、归纳)

(让学生在小组内协商,确定学习内容,能够多克服选择不当的缺点。)这是“生生互动”,是真正的“互动”学习。

2、在教师暗示中选择学习方法:

师:面对以上任务,是不是都采用相同的学习方法呢?

生(不合):不是,各有各的方法。

师:大家能具体说说吗?

(略)

(教师正反问的形式,暗示学生选择的指南。教师有意识地问“先独立,后合作”的学习方法,以便穿刺合作的前提,以便突出合作学习的前提是独立学习。)

3、在个性爱好中选择学习过程:

师:好,大家思考一下,要完成上述任务,你会怎样安排学习过程呢?

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谈学习方法。各抒己见。

师:看来,有点争执不下。大家就各自选择喜欢的学习过程吧!

(从新课程尊重个性的教育理念出发,在学习过程和选择中,教师应注重学生个体的自由选择,教师让学生各自选择秘书的学习过程,似乎没给急诊一个结果,而这恰恰是对学生学生个性的尊重,对课堂民主的张扬,此时不仅要看过程,更要看结坚果,无论哪种学习过程,都必须完成上述任务。)

4、在从操作中选择课堂学习:

师:同学们,怎样才能衡量我们的学习结果呢?

生1:让老师评判。

师(或生2):让老师当堂评判,全班同学的学习情况,恐怕时间上来不及又难以操作,大家,能不能想一个变通的方法。

生3:分四个组,进行比赛。

师:不仅比赛,还要进行课堂练习,是老师出题好呢,不是你们出题好?

生4:自己出题好,(如说老师出题好,则加以引导,让学生自己出题。

师:你们自己出题?来得及吗?知道出什么啊!

生5:我们一人出一道题,出好后由组长收齐放到讲台上。然后依次来拈题,当场解答。出题的同学进行评判。

师:那么,老师干什么呢?

生(合):老师监督。

师:哦!你们的意思是说,每人出一两道考题,让别人抽签答题。答题的人当场回答,并在班上朗读答案,命题的同学当场评题,当场亮分。

生(合):对。

师:那么,课后练习呢?是不是与过去一样,由老师解决?

生6:我看,还是我们自己解决,不懂,再问也不迟。这样,既不浪费时间,又能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一举两得,何乐不为呢?

……

(有教学就有评价,有学习就有检测。采用这种“超市式检测”,让学生既当老师,又当学生。当老师的,有意选择相关内容出题;当学生的,随机抽签。这样,“生生互动”与“合作学习”达到了新的层次。尽管这样做,课堂上可能有些混乱,但是学生趣味浓、兴致高、学得活、效果好。)

5、在学习需求中选择教师行为:

师:你们学习,你们出题、答题,我干什么呀?

生(合):你就当我们比赛的主持人吧!

师:比赛主持人?

生1:我们分四个大组展示“读课文”、“译课文”、“品句子”、“析思路特点”的学习成果。老师当比赛主持人,和我们一起评判学习的结果,看一看哪一组做得最好。

生2:老师,还要完成一个重要任务。

师:什么任务?可别太难喔!

生3:当我们有疑难时,你要为我们解答疑难。

师:看来,我可一点也不轻松,要当主持人,要当评委,还要当你们的帮手。不过,既然大家这样信任我,我一定努力做到,争取不让你们失望。

生(合):好哇!

……

6.三峡课堂教学反思 篇六

三峡课堂反思篇1

文言文是一种知识载体,它承载着传授知识的任务,但又绝不是惟一的任务,更不是根本任务。记得在第一次给学生上文言文课时,我就让学生讨论过为什么学习文言文,我理解其根本任务是让学生接受古代文化的熏陶渐染,提高人文素养。

可是,光讲授,学生无法理解。这样面对一篇文章,如果肢解开来读,必然失去其原有的韵味,所以在教学中,我利用远程教育 资源中的课程资源,展示三峡图片,让学生一下子明白其文的内容。我力求让学生在整体中去解读语言,真正实现学生与古人的对话,学到活的知识而不是孤立的字词。于是第二个环节就是弄懂文意。读是基础,于是利用远程教育 资源中的课程资源的图片和朗读带,让学生听看,借助注释来读课文,若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拿到课堂上大家共同讨论解决。实践证明,有了听看的基础,学生说,完全可以自行解决文意串讲这个问题的。

三峡课堂反思篇2

真正的品就在学生对文章优美佳句的欣赏上。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自行找出自己喜爱的地方,然后说明喜爱的原因。许多学生都喜欢写三峡夏季水的画面。于是便抓住机会,诱发联想,想起一些与此地情景相似的诗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比如:远程教育 资源中的课程资源中的有关的诗句,夏季水流湍急,学生由原文想到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还想到了许多写水的诗句。这既是一种对课文的理解,又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有的学生欣赏远程教育 资源中的课程资源中“清荣峻茂”的图景,于是课堂上对这四个字进行展开扩写,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四种图景描摹出来,结果,多数学生对自己的扩写不满意,认为自己的扩写使原文那种深远的意境变得平淡了,好多丰富的内涵也没有了。

经过比较,学生深深体会到了资源魅力所在。还有的学生喜欢秋季的凄清,面对两岸高峻的山岭,聆听悲哀婉转的猿的叫声,远程教育 资源中的课程资源中,有这样的画面,学生一看,触景生情。这种直接面对文本的倾听和思考,拉近了学生与古代时空的距离,仿佛听到了作者旷远的呼唤,仿佛看到了作者对壮美河山的叹仰。如果说《三峡》的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融合,那么学《三峡》,利用远程教育 资源中的课程资源,人也与自然景观成为一体了。在此基础上,练习写导游词应该是信手拈来了,完成了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全过程。

总之,本节课,气氛和悦,学生既参与了课堂,又学到了知识;既懂得利用远程教育 资源中的课程资源,又提高了学习兴趣。

三峡课堂反思篇3

对文中个别字的注释,本来是易掌握的,只要课上老师讲解,学生做笔记或参考文中的注解,再课下自习,完全可以自行解决。可是,学生根本不自觉学习,不注重文中的注解,没有很好地去理会,对知识的掌握就不牢固,离开了课本就无法给解释。今后应让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多看看文中所做的注解,首先弄懂个别字的注解,接下来是句子的翻译。教师可以在习题上让学生多练。

第一课时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梳理课文大意,文言文教学学生最感枯燥的往往是疏通文意环节,对于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更甚。若老师指定学生翻译,要么哑口无言,要么不动脑筋拿着参考书照念;若以老师串讲为主,学生便无所事事,亦不愿主动记笔记。对于这一问题,在教学中,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下注释翻译,然后各小组在质疑相关的字词句,教师加以点拨,设置此环节的目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好要求把重点翻译的句子抄写,加深印象。如: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等…… 反思四、回答问题。本文从不同的季节对“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景象做了描写。

7.《三峡》课堂评价 篇七

随着三峡工程的顺利进行,库区的环境问题及工程对库区资源环境的影响等日益受到关注.地势对区域资源环境影响深刻,库区地势的`区域异质性是库区资源环境异质性的基础.因此,对库区地势进行异质性评价对于库区资源环境综合评价以及库区资源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 者:刘祥梅 郭志华 肖文发 王建力 何红艳 杨海明 LIU Xiang-mei GUO Zhi-hua XIAO Wen-fa WANG Jian-li HE Hong-yan YANG Hai-ming 作者单位:刘祥梅,杨海明,LIU Xiang-mei,YANG Hai-ming(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715;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1)

郭志华,肖文发,何红艳,GUO Zhi-hua,XIAO Wen-fa,HE Hong-yan(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1)

王建力,WANG Jian-li(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8.三峡的孩子爱三峡音乐教案 篇八

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体验音乐亲切、活泼的特点,激起学习音乐的兴趣。能准确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在歌声中激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以聆听、默唱、模唱的方法唱会、唱准歌曲;通过在小组讨论、交流、探究等方法,了解学习中的问题,以不同的形式演唱、表现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3、知识与技能目标:在浓郁的音乐情境中了解和音乐相关的文化:知道三峡的地理位置、优美的风光。巩固音乐知识:休止符、反复记号的正确使用。

重 难点: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问好:

二、导入新课:

1、齐唱歌曲:《长江我的家》

2、语言导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去过哪些地方呢?

学生:今天,老师带你们旅游。让歌声把我们带到这个美丽的地方吧!闭上眼睛,一起出发!

三、学习新歌:《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1、初听歌曲:播放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A、老师:歌声把我们带到哪里去了?

学生:

B、老师:你眼中的三峡是什么样的 ?

学生回答:

C、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学生说,老师板书课题: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2、复听歌曲:

带着问题: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这首歌曲和我们平时学习的歌曲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吗?

学生:

3、按节奏朗读歌词:

4、老师范唱:老师想把这首歌曲献给你们,请你们听一听,老师是怎样演唱的?

唱歌一定要保持端正的姿势、积极地表情、声音自然优美、气息流畅、口型圆润。

5、学生张口默唱:

老师:老师知道五堰小学的同学特别聪明,我先请你们自己试着唱一唱,请用张口默唱的方法进行,用你的眼神,你的表情告诉我你在用心歌唱。

6、学生跟琴用“LA”模唱。

7、唱歌词:请同学们填上歌词跟琴歌唱吧!

讨论:你在歌唱中有什么困难吗?

处理歌曲:

8、巩固歌曲:接龙、对唱

四、拓展延伸:

1、老师:同学们学得很棒!我们能不能以不同的形式来表现这首歌曲呢? 小组讨论:

学生展示:

2、师生共同齐唱并以舞蹈的形式表现歌曲。师:同学们歌唱的太棒了,如果能再加上动作表演就更美啦!我们以歌舞的形式来表现这首歌曲吧!:

3、老师展示:演唱自创歌曲《武当汉水情》老师我们感受到了三峡的孩子以动听的歌声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王老师也创作了一首歌曲表达了对我们家乡十堰的赞美。今天我把她献给同学们,你们想听吗? 学生聆听:

老师:老师创作得怎么样?

学生:

四、总结:

老师:今天我们非常出色完成了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的学习,同时也感受了老师的音乐作品,同学们一定也急不可待想进行自己的创作了。望同学们大胆创作,有机会我们下次交流!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今天愉快的合作吧!

9.《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教案及反思 篇九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了解三峡及三峡工程。教学目标:

一、能用自豪的情感演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二、感受歌曲川江号子的音乐风格。

教学重难点:感受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川江号子的风格。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介绍三峡及三峡工程。(多媒体展示)

三、学习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1、播放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2、请学生说一说这首歌曲具有设么样的音乐风格。

3、复听歌曲,感受歌曲旋律。

4、教师介绍号子的风格特点。

5、有感情领学生读歌词。

6、听音乐轻生哼唱歌曲。

6、指导学生练唱歌曲。

7、有感情演唱歌曲。

四、展示有关三峡的音乐。

五、学生交流对三峡的了解。

六、拓展:补充王之涣《登鹳雀楼》、歌曲《长江之歌》。

教学反思:《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是一首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歌曲,尤其是它带有地域特点的衬词“也衣也衣也”孩子们非常爱唱。至于说兴趣,我不用特别的调动或精心的导入,只要简介三峡,与学生共同说一说对三峡的了解,及其作用可大部分时间我们都用在歌曲的学习上,咬字、吐字需要教师特别强调。我认为咬字、吐字是学好本课歌曲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学习了歌曲,我请了几个同学演唱歌曲,效果不错,孩子们的齐唱效果也很好。这班孩子的演唱时我教学的这几个年级里歌唱得这首歌曲最棒的。反思自己的教学,我觉得一是与我教学认真有关,另一方就是这班的学生的歌唱水平较高。几年来,我一直对这个班倾注了较多的精力,功夫没有白费,这个班的整体歌唱水平都有了不小的进步。本课成功的教学让我坚定了合唱教学的信心,提高了我个人练唱合唱的能力与兴趣

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教案设计

目 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体验音乐亲切、活泼的特点,激起学习音乐的兴趣。能准确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在歌声中激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以聆听、默唱、模唱的方法唱会、唱准歌曲;通过在小组讨论、交流、探究等方法,了解学习中的问题,以不同的形式演唱、表现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3、知识与技能目标:在浓郁的音乐情境中了解和音乐相关的文化:知道三峡的地理位置、优美的风光。巩固音乐知识:休止符、反复记号的正确使用。重难点: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问好:

二、导入新课:

1、齐唱歌曲:《长江我的家》

2、语言导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去过哪些地方呢? 学生:今天,老师带你们旅游。让歌声把我们带到这个美丽的地方吧!闭上眼睛,一起出发!【设计意图: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以音乐文化为主线;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会唱的、并和新课内容相关主题歌曲《长江我的家》做为导入歌曲,能自然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同时也起了课前发声练习的效果】

三、学习新歌:《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1、初听歌曲:播放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A、老师:歌声把我们带到哪里去了? 学生:

B、老师:你眼中的三峡是什么样的? 学生回答:

C、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学生说,老师板书课题: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设计意图:感受三峡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多元的文化,建立都元文化价值观】

2、复听歌曲:

带着问题: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这首歌曲和我们平时学习的歌曲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吗? 学生:

【设计意图:通过复听,达到进一步对音乐的感受和情感体验,突出了音乐课程的核心理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按节奏朗读歌词:

【设计意图:体验歌词的内容,感受歌词的美,同时解决音乐知识:休止符、反复记号。实现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4、老师范唱:老师想把这首歌曲献给你们,请你们听一听,老师是怎样演唱的? 唱歌一定要保持端正的姿势、积极地表情、声音自然优美、气息流畅、口型圆润。

5、学生张口默唱:

老师:老师知道五堰小学的同学特别聪明,我先请你们自己试着唱一唱,请用张口默唱的方法进行,用你的眼神,你的表情告诉我你在用心歌唱。【设计意图:以激励学生、从充分尊重学生为前提,使他们充满信心的参与到歌曲学习中。】

6、学生跟琴用“LA”模唱。

7、唱歌词:请同学们填上歌词跟琴歌唱吧!讨论:你在歌唱中有什么困难吗? 处理歌曲:

【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鼓励他们体验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快乐,以及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的态度得到老师的尊重,价值观也在非常自然的情况下得到深化和升华。】

8、巩固歌曲:接龙、对唱

四、拓展延伸:

1、老师:同学们学得很棒!我们能不能以不同的形式来表现这首歌曲呢?

【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又能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表现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歌词,使学生能享受音乐表演所带来的快乐。】 小组讨论: 学生展示:

2、师生共同齐唱并以舞蹈的形式表现歌曲。【设计意图:师生共舞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

师:同学们歌唱的太棒了,如果能再加上动作表演就更美啦!我们以歌舞的形式来表现这首歌曲吧!:

3、老师展示:演唱自创歌曲《武当汉水情》【设计意图:以老师的创作点燃学生的创作欲望,使课题得以延伸,是一种创新能力的熏陶和培养。使学生感受到:精彩的源泉来与自己的创造!】

老师我们感受到了三峡的孩子以动听的歌声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王老师也创作了一首歌曲表达了对我们家乡十堰的赞美。今天我把她献给同学们,你们想听吗? 学生聆听:

老师:老师创作得怎么样? 学生:

四、总结:

老师:今天我们非常出色完成了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的学习,同时也感受了老师的音乐作品,同学们一定也急不可待想进行自己的创作了。望同学们大胆创作,有机会我们下次交流!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今天愉快的合作吧!

【设计意图:

1、回顾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为学生的创作热情进行了激励。

10.《三峡》课堂评价 篇十

行评价教案

授课时间:2014年3月12日 授课班级:六年级(4)班 授课教师:宋秀怀

授课内容:未来版品德与社会六下《异域风情》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3.了解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和建筑、自然风光、不同民族的服饰、饮食、礼仪及民族节日等状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指导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交流,师生共同评价与小结来完成教学仸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

教学重点: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和生活习俗。

教学难点: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

资料的能力。

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教学用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 PPT课件视频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这个地球村里,由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历史文化不同,所以自然风光、生活习俗、人文遗产也不相同。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世界各地的异域风情吧!

二、各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

1.导入: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依据自己的历史文化、民族特点,建造了风格各异的建筑,这些建筑不仅体现了各民族的特色,而且形成了这些国家的标志性建筑。

2.播放课件,学生欣赏建筑美; 3.自学教材P16-19页内容,合作完成:

①典型的欧式建筑都有哪些? ②典型的美式建筑都有哪些? ③你知道我国的标志性建筑有哪些吗? 3.小组合作交流、小结整理; 4.小组代表在班内交流; 5.小组评价与教师评价、小结。

三、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

1.导入:由于世界各地的地理位置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地质结构不同,造就了许多秀美壮丽的自然风光。无论是山峰还是峡谷,无论是湖泊还是瀑布,无不显示出大自然神奇的魅力,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人间仙境的自然风光吧!

2.自学教材P20-21页内容,合作完成: 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 3.小组合作交流、小结整理; 4.小组代表在班内交流; 5.小组评价与教师评价、小结。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世界上典型的标志性建筑、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奇特迥异的生活习俗等。同学们有何感想呢?(…奇特迥异的民族习俗都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在国际交往中,一定要尊重不同的国家民族与他们的生活习俗。)

五、作业设计与练习: 1.知识点整理;(见课件)2.知识点记忆与落实。

六、板书设计:

各具特色的建筑欧式建筑

美式建筑

异域风情

(二)我国的标志性建筑

11.《三峡》课堂评价 篇十一

调查表明三峡库区淹没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均达到国家土壤环境标准3级以上,其中Cu含量范围为10.7~80.2mg/kg,均值为37.0 mg/kg;Pb含量范围为14.6~51.8 mg/kg,均值为29.3 mg/kg;Zn含量范围为47.5~93.3 mg/kg,均值为72.7 mg/kg;Cd含量范围为0.081~0.864mg/kg,均值为0.321 mg/kg;Hg含量范围为0.032~0.204mg/kg,均值为0.059 mg/kg;As含量范围为4.63~12.7 mg/kg,均值为8.65 mg/kg.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显示三峡库区淹没区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处于轻微状态,主要生态危害元素为Cd.

作 者:黎莉莉 张晟 刘景红 赵秀兰 高吉喜 LI Li-li ZHANG Sheng LIU Jing-hong ZHAO Xiu-lan GAO Ji-xi 作者单位:黎莉莉,刘景红,赵秀兰,LI Li-li,LIU Jing-hong,ZHAO Xiu-lan(西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重庆,400716)

张晟,ZHANG Sheng(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400020)

高吉喜,GAO Ji-xi(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0)

上一篇:忆苦思甜什么意思下一篇:晋江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