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精选8篇)
1.文化传播 篇一
缤纷时光文化传播企业文化表述案例
缤纷时光(天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经过六年的不断发展,和众多媒体有过密切的合作并且建立了合作伙伴的长远关系,例如,搜狐娱乐,网易娱乐,新浪娱乐,天娱传媒等,作为文化传媒领域的先行者,缤纷时光(天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深知市场的重要性,同时也着重开发新业务和新市场。缤纷时光(天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团队。特别是在视觉设计方面,有国际化高端设计团队,整合平面视觉与3D多媒体互动展示等策划制作优秀人才。在商演中的影子舞,在国内属于首创的艺术表演形式,缤纷时光(天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有自己的专业团队,凭借着光,影,幕布的比例,以剪纸的形式让观众看到幕布上的神奇变化,黑暗中给人无限的遐想,就近期缤纷时光(天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所承接的商演活动中来看,观众对于影子舞的表演形式十分赞赏,津津乐道。
而在缤纷时光(天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另一个视觉设计中,激光舞的出现也让观众们为之赞叹,激光魔幻舞蹈的表演让璀璨夺目的激光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形态,充分体现了人与科技的完美结合,缤纷时光(天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激光舞的表演中还邀请到了美国特技师作为表演顾问,全程指导。对于每一个缤纷时光都十分在意,他们相信只有以全新的姿态和执行方向来面对竞争,才能在发展中取得战略性的成果。
缤纷时光(天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一直在文化艺术的追寻上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业界中,他们不求做的最好,只求做的更好,正是因为这种正确的价值理念,才使得在激烈的文化产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缤纷时光(天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始终相信品牌推广的力量,在文化产业中突出自己的特色,加强品牌的建立,他们不是文化的生产者,他们是文化传播的纽带和桥梁。
缤纷时光(天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活动执行中始终坚持多种元素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推陈出新,比如沙画系列,缤纷时光邀请国内顶尖沙画家作为团队的知道,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创意编排出具象化的演出画面,让一双手,一捧沙瞬间变化出各式的图案,惟妙惟肖,给观众视觉上和心灵上的冲击,沙画不仅仅是作画而已,更是内心的独白。这就是缤纷时光(天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所追求的的艺术效果,不能只虚于表面的形式,更要体会人内心深处的感受。
同时缤纷时光(天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注重特色艺术文化的结合,比如在墨舞中,缤纷时光整个表演团队注重表演与视频相结合,用舞蹈表演显现出中国书法艺术的主题,这种集古典和时尚舞蹈综合一体的表演让观众们赏心悦目,回味无穷,缤纷时光(天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一个把文化艺术的传播和发展当做自身责任的良心企业。
2.文化传播 篇二
数字化处理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图形、线条、声音等对象信息转化为计算机代码, 然后通过计算机及互联网将其展示出来的过程。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交流性和认识的普及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数字化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数字化城市、数字化博物馆、数字化战争、数字化景区等越来越多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其全面、深入、综合、普泛、快速、便捷的特点正在成为传播的最为系统和综合的方式, 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现代社会数字化的程度正在日益深化和普及化。
数字化一个最大的优势在于其重新界定了人的感性与理性、人文与科技、现实与虚拟之间的关系。感性与理性的关系经历了感性为主、理性与感性对立, 以及在数字化时期感性与理性的融合这样三个阶段。从传统的观念来看, 人文与科技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感性与理性的代表, 由于彼此对于美与真的追求不同, 在传统的范围内很难得到融合。数字化技术的崛起赋予感性与理性一个进入彼此, 并相互借用的可能, 这种可能就是以虚拟与现实之间关系的突破为标志的。在传统的观点看来, 虚拟与现实的关系是对立的, 但是在数字化成功塑造出一个虚拟的世界后, 虚拟世界从本质上讲已经成为现实生活的一部分, 成为现实世界的一个真实存在。也即是人们常说的, 虚拟与现实关系的改变形成了一种新感性 (或新的感性与理性的关系) , “新感性的虚拟特征确实超越了传统的感觉方式、感觉对象、感觉内容、感觉性质与感觉经验, 超越了传统框架的真与假的概念” (1) 。基于这种现实与虚拟之间关系的转变, 数字化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建立在数字化基础上的虚拟世界成为现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数字化成为重塑世界的方式。各种事物, 无论是人文的还是物质的, 都可以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得到很好的展示。对于以文化为主的景观来说, 数字化因能大量地展示文化的相关信息而备受青睐。
也正因为此, 就文化景观而言, 各种景观也逐渐数字化。在2007年, 全国就有2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试行风景区数字化建设, 时至今日, 更多的风景区已经部分实现了数字化。即便是部分进行了数字化的景观, 也因虚拟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改变给人们带来了非同凡响的体验, 进入它的数字世界, 不仅如同身临其境, 而且还带来了强烈的视觉美感和对景观文化的总体把握。数字化景观虽然成绩斐然, 但总体来说, 还不是尽善尽美。
以庐山景区的数字化为例, 2007年起步了数字化的管理, 具体体现为人们可以预先从网上知道有关庐山的游客情况以及门票的管理。2008年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召开了《庐山数字化景区建设总体规划》评审会, 对于庐山景区的数字化工作进行了明确的定位, 庐山景区的数字化开始提上日程。这个规划是以数字化展示景区为目的, 以风景区数字化为最主要的目标。问题也因此产生, 如同大多数的景观数字化一样, 这种仅仅出自于风景或风景区的数字化并未能真正体现出数字化所带来的感性与理性的实质诉求。庐山真正引人注目的不仅仅在于其风景, 真正吸引人的是其具有丰富内蕴的文化。
就庐山与其他风景名胜区的比较而言, 文化是庐山景区的底蕴。庐山不同于其他风景名胜区的最主要的地方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庐山是古代文学描写的主要名山之一, 有大量关于庐山的文学作品与游记存世;二是庐山文化具有浑厚的学术历史, 如白鹿洞书院文化;三是庐山文化具有复杂、深刻的政治内容, 尤其是现、当代。集历史、文学、学术、政治于一体的庐山在风景名胜区中是独特的。这些文化因素不仅使庐山名显于世, 而且也正符合数字化的优势:可以最大程度上综合处理这些文化信息。很显然, 庐山景区数字化的中心必然是文化, 而非单纯的景区管理。
不难发现, 《庐山数字化景区建设总体规划》因为只是一个纲领性的规划, 所以对于如何具体展示并传播庐山文化并无更多的深入。从理论上讲, 庐山景区数字化不同于庐山文化的数字化, 后者包含了前者以及数字化的传播。从实践上讲, 两者具有本质的区别, 数字化景区建设的核心并不在文化上, 而是在数字化的管理上。庐山景区的数字化只是全国风景名胜区数字化的一个缩影, 它与其他风景名胜区一样, 数字化主要集中于数字化管理, 其核心是监管信息系统。这套系统主要是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以风景名胜的总体规划为依据, 对景区内的工程建设、资源保护以及资源利用进行监管。因此, 就现状而言, 无论是从全国风景名胜区的数字化还是单纯从庐山风景区的数字化而言, 它们都不是以文化为主体的, 它们只是一个数字化风景, 一种数字化奇观, 而不是一种数字化的文化, 更不是数字化的文化景观。风景区的数字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管理的数字化, 而不是景区文化的数字化, 庐山风景区的数字化建设也未能例外, 要真正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实现庐山文化的传播, 文化数字化是其不二的选择。
数字景观:景观文化的另一种面貌
感性与理性在虚拟的数字世界得到融合, 信息技术为繁杂、海量的文化数字化提供了保证。同时文化是庐山景观的内核, 因此, 庐山文化的数字化处理才显得异常重要, 它可以有效地表现庐山文化的特质。数字化的方式与手段让综合化处理庐山文化成为现实, 以文化为数字化中心, 可以为庐山景区数字化提供一条不同于其他景区数字化的地方, 同时也体现出庐山文化的特别之处。数字化的综合性可以让庐山文化得到全面细致的展示, 在展示自然风景形式的同时, 全面体现出庐山的文化内容。数字化的普泛性, 互联网的超链接, 可以使庐山文化从形式到内容得到全方位的立体传播。
因此, 直视在数字化影响下形成的人的感性与理性之间关系的新特点是实现庐山文化数字化奇观的基础。全面分析《庐山数字化景区建设总体规划》的内容, 认真探讨其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其所取得的成效, 特别是在数字化建设具体过程中的实践成果, 以及具体体现, 比较分析景区数字化过后与数字化之前的不同, 从而找出数字化对于庐山景区发展的推动及其成效, 是实现庐山文化数字景观的不可避免的出发点。认真清理文化在庐山景区建设中的地位, 以及如何使庐山文化在数字化的过程中体现出来, 是庐山数字化景观实现的过程。在实现这个过程中, 有两个要点是无法回避的:一是, 现有景区数字化主要是监管的数字化, 如何实现监管数字化向文化数字化未来的转变, 监管数字化本身是否可以作为现代庐山文化的体现之一, 如何在保持有效监管的同时, 在形式上加强文化数字化的内容;二是, 庐山文化数字化立体传播形式是庐山文化数字化过程中必然要实现的目标, 传播形式如何实现立体化, 文化传播通过数字化的方式与其他传统传播方式比较起来所具有的优势。
如果庐山文化是庐山景区内涵的核心,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 文化的重点应该体现为五个主要部分:封建时代的庐山文化;殖民化趋势下的庐山文化;国共斗争时代的庐山文化;新中国成立后的庐山文化;成为世界遗产后的庐山文化。其他方面的文化如宗教文化、白鹿洞文化以及庐山周边地区文化都可以融入这几个历史分期之中进行探讨。这几个分期的文化如何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展示出来, 如何把文化数字化与景区数字化统一在一起, 同时又以文化作为数字化的中心, 以自然风景的数字化为辅, 必然是问题所在。
实现庐山文化的数字化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有大量的信息需要处理, 同时在方法与方式上并无经验可以借鉴。但是一旦形成, 必然呈现出一种奇异的数字化景观。这种景观不再是现实实存的模样, 它基本上是一个虚拟的存在。与现实存在最大的不同在于, 它不再是以自然景观的自然连续存在呈现出来, 而以文化为中心, 以人们的感性诉求为连续呈现的线索。在感性与理性的关系中, 感性成为发展的动力, 理性成为感性的补充。感性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选择理性参与的方式与角度, 同时也决定了图文信息呈现的方式。感性与理性、图像与文字、自然与文化, 最终在以文化为中心的感性指引下, 奇异地结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虚拟的数字景观, 任何人都可以进入这个展示出丰富文化内涵与自然景观的虚拟世界。
事实上, 理论上的庐山数字化景观如果要成为一种现实, 文化消费的观念必然要成为主流, 这是对庐山文化数字化接受者的一个要求。长期以来, 人们的消费观念的内涵集中体现在“物”与娱乐的关系之中, “今天, 在我们的周围, 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的变化。恰当地说, 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 而是受到物 (OBJESTS) 的包围。” (2) 自然景观当然属于“物”的一种, 在人们进行景观消费时, 长期囿于“物”的束缚。这在以自然事物为主的景观中无可厚非, 但是针对诸如庐山这样, 既有丰富的自然景观, 又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景观时, 传统的消费观念很显然无法展示出庐山的全部景观内涵。要体现出庐山景观的不同之处, 要从“物”的消费观念中走出来, 文化消费必然要成为主流的消费观念。这种观念不同于传统的以物、娱乐之间的关系为内涵的观念, 而是要以文化、物、娱乐为内涵, 并且这三者之间要以文化为中心, 物为文化服务, 娱乐成为文化消费的次产品。
只有这种以文化为中心的消费观念建立起来, 庐山文化的数字化才可以找到合理的对应, 人们也才能从观念上接受, 庐山文化的数字化才能成为一种合理的存在, 庐山景观文化也才能成为人们可以合理理解的对象, 并在这种文化消费中获得娱乐。不难发现, 数字化的庐山景观文化在虚拟的世界中, 既有如真实世界一样存在的自然景观, 同时也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自然景观在虚拟世界中并不是如真实世界那样连续地出现, 而是依循文化的选择, 片断式地呈现。而所有的自然景观片断, 在文化消费之旅结束之时, 又都围绕某一特定文化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自然景观展现。很显然, 这种数字景观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景观, 是一种不同于真实世界的、以虚拟的方式呈现的景观文化的另一种面貌。
摘要:数字化的崛起, 使人的感性与理性关系在虚拟的世界中得到全新的融合, 景观文化的传播必然顺应数字化的潮流。建立起数字化的虚拟景观是各种景观文化的必然追求, 数字景观成为景观文化的另一种面貌。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数字景观文化的实现相对来说较为容易, 但是对以文化为主或以文化与自然并重的景观而言, 不仅要求要以感性为动力、文化为线索来实现数字化, 而且在消费观念上也要从以“物”与娱乐的内涵转向以文化、“物”、娱乐的内涵。
关键词:数字化,庐山文化,数字景观
注释
1齐鹏:《当代文化与感性革命——数字化与当代中国文化转型》, 北京艺术出版社, 2006年版, 第99页。
3.浅议网络文化与高校文化传播 篇三
网络文化对高校文化建设的准确价值定向
校园网络文化是一个比较混乱的概念,据调查,人们对校园网络文化内涵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其一、认为校园网络文化是一种对亚文化群体(主要指大学生)进行精神性现代启蒙的文化形态。
其二、认为校园网络文化是一种根植于民族文化和城市文化中,有超前于大众文化(社会文化)、相对独立的以精英分子为主体的文化形态。
其三、认为校园网络文化是一种注重课外生活,透过特定的文化气氛使置身于其中的大学生受到熏陶和启发,从而获得超前发展的文化形态。
其四、认为校园网络文化是指大学生校园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大学生在校内外开展的各种活动),是一种寓教育于活动的文化形态。
我们认为,以上几种观点都未准确地反映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核心。第一种观点一味强调人观念意识的现代化和个性的张扬以及自我实现,这种说法本无可厚非,但是现实社会(包括学校)并不能及时提供相应的精神食粮和人生舞台任人自由的发展,于是形形色色的西方文化思潮和西方生活方式一时间便成了大学生推崇备至和纷纷效尤的样板,大学校园几近“西方文化的租界”,一些不切实际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乘虚而入,结果非但没有实现自我,相反倒是在西方文化的迷宫中走失了自我。第二种观点将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割裂开来,以精英文化自居,助长了文学生的天真之气,过多地谈论将来怎样影响和改造社会而不关心现在如何适应社会,只看到未来的辉煌而看不到眼前的困难,所以一旦与社会接触便会产生水火不容之感,最终走进一条和社会文化不相容的道路。第三、第四种观点也只是描述了大学校园文化的表面现象,没有把握校园文化的实质和核心。那么,大学校园文化的实质和核心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把握?
要把握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实质和核心,应从社会的大背景来思考,从社会与大学的对立统一中来把握。大学是高等学府,是学术思想的重镇,也是整个社会良知与理性的凝聚之所。用传统的看法来说,大学之道在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這些大学之道在现代教学思想中也就体现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多出人才,多出成果”。大学应该引领时代潮流,是未来社会的创造者。然而,这种创造并非空中楼阁,必须以显示社会实际为基础,因此,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就要求大学生首先要完成社会化的任务,这种社会化包括知识技能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等方面,而这些内容与校园文化恰好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在大学和社会、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之间谋求一种平衡和协调,只有平衡和协调才能构成真正的秩序,校园文化的“唱、做、念、打”才是根据社会需要所应该做的,而不致被社会拒绝和排斥。但是,这种平衡的基础是什么?我们认为至为重要的就是首先确立一个正确的校园价值观,然后围绕这个价值观建设校园文化。综上所述,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应该是置身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在分类上属于社区文化范畴。从这个意义上看,校园文化应该是指大学特区中生活的每个成员所共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校园网络文化的核心则应是对其进行准确的价值定位。
当前高校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当前,高校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其中主要有:
第一,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是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西方文化渗透的首要目标就是大学生,他们企图通过渲染资本主义价值观诱惑和拉拢青年学生。
第二,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功利性的挑战。市场经济以价值规律作为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社会成员在市场经济中容易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和行为。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第三,网络不良文化、信息的挑战。由于网络的国际性、开放性与交互性,网上信息夹杂着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腐蚀着占网民多数的青年学生,混淆他们的辨别能力,消磨他们的信念意志。
第四,其他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随着校园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社会的不良现象对高校的影响越来越大,高校已不再是象牙塔,高校教师已不再以风雅高洁自居,高校学生的课外生活有庸俗化的发展趋势。
目前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后,成长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以互联网和手机通讯为代表的现代化传媒手段蓬勃兴起的时期,并且其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大。高校校园文化所面临的挑战使一些大学生产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随之而来的大学校园经商风、厌学风、拍拖热、网络游戏热等闹得沸沸扬扬,这些发生了倾斜的校园价值观如果不及时予以重构,终将导致整个社会的道德危机、思想危机和学术危机,这是所有人不愿意看到的结果。然而,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却迷失了方向。主要表现在:
(一)文化传播多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传统的工作理念方法显得僵化,校园主流文化不够突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和网络的全面普及,社会文化的多元化趋势日渐明显,国家间的竞争已从传统的经济、科技领域扩大到文化领域。不可否认,文化多元化对于文化交流、综合创新、科技进步及科学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但是它同样也有负面影响,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西方的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观念得以广泛传播,引发了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选择上的偏差,淡化了自身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校园文化建设在这方面显得无能为力,甚至有时客观上还有推波助澜之嫌。
(二)校园文化是校园环境的灵魂而不是校园环境的点缀
校园文化应是校园环境的灵魂而不是校园环境的点缀,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更是灵魂中的灵魂。当前,目前高校的建设中缺乏这种整体的考慮,学校各部门的建设各行其是,整体仅是机械地拼凑,校园文化被单纯理解为在既定的环境中造点塑像、贴点标语、搞点活动,这样当然不能发挥校园文化强大的育人功能。
(三)文化传播体现传统与现代的迷失
在社会文化中,很多在社会生活中根深蒂固的观念意识、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统称谓传统。这些传统如果从价值尺度的角度来衡量未必是好的,也未必是不好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传统与校园文化显得格格不入。对此平衡与协调的唯一办法就是要进行理论的分析,促进传统融入现代化而为现代化所用,也促进现代化衔接传统,为传统输入生命。一些教育家在谈到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时,非常伤感地指出并非所有的传统都得革除,譬如校园建筑,现在很多大学把一些旧建筑拆除,这就非常可惜,因为这样校园将失去历史厚重感。同时对现代文明的精神核心是什么把握不清,表现为在社会的大变革中随波逐流,迷失方向。
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价值的定位及体系构建
我们应该怎样建设大学校园文化?最重要的就是首先确立一个正确的校园网络文化价值观,然后围绕这个价值观建设校园文化。“人类是价值追求的动物,而追求价值的跑道是永无止境的”,任何简单片面,只看眼前不看将来和利益至上的想法与校园价值观都是不相容的。其真正的价值取向不应排斥人类文明的共性,即在于求真、求善、求美。具体到我国社会主义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按照教育部、团中央关于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借鉴吸收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加强管理,注重积累,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使网络文化日益发展的高等学校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
根据这一价值取向和指导思想,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
(一)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包括办学理念、大学精神、校风、校训、师德建设等内容。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中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而大学精神则是对办学理念的进一步升华,它们与校风、校训等都是师生员工经过长期努力而积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与追求,是学校文化的精髓与灵魂。校风是学校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综合实力和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校的每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职责。
(二)学术文化建设
学术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直接影响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是学校生命力所在。学术文化建设应着重于规范师生学术道德、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促进学术交流、鼓励学生参与科技文化活动、支持学术团体的发展及积极发表学术论文等方面。
(三)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制度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治校的基本保证,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学校制度文化建设要体现“尚德务实、求真拓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学术为先,强调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积极探索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大学制度,不断提高科学民主依法治校的能力。
(四)形象文化建设
学校的形象包括学校的外在整体形象和校园环境面貌两个方面。学校形象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外在表现,是大学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和格调,对广大师生具有精神熏陶作用,直接关系着学校的育人环境、声誉和社会影响良好的学校形象,可以起到外塑形象、内聚力量的作用。形象文化建设主要包括:
1.规范学校形象标识
大学的形象标志主要包括校徽、校旗、校歌以及学校名称及中英文标准字体,学校的各类指示牌、名片、POWERPOINT模板、办公用品、文化宣传材料、学校礼品、建筑命名等,所有这些标志必须统一规范并尽可能反映大学的价值追求。
2.塑造良好社会形象
要积极宣传学校各项突出成就,特别要重视学校重大事件、重要活动和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学校的特色和亮点,提高学校在社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学校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要建设好校园网主页及新闻网页,及时公布学校发展动态。
3.建设人文校园环境
学校的校园环境设计和建设要形象鲜明、造型优美,校园建筑要保持风格的统一和协调,建筑中要设置具有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的图片、橱窗以及学术沙龙、学术园地等配套设施,使之既能展示大学的历史传统,又能创造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要整体、系统地规划校园人文景观,建设主题雕塑、文化走廊和文化景点等,使校园人文景点建设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在学校景点建设中,要重点阐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从而烘托校园人文氛围。
(五)加强校园文化阵地与载体建设
文化阵地和载体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大学文化中的主导作用,大力加强包括思想理论与文化素质课程、宣传媒体、学生社团、文化活动、院系文化、网络文化等在内的各类文化阵地的建设,把握时代精神,坚持正确方向,形成健康积极的舆论环境、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
总之,当代高校要通过积极吸收网络文化精粹及其他文化精华,构建一种外具优美环境内具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
|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4.企业文化传播 篇四
(试行)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当前,***正处在战略转型的新时期。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做好公司“战略转型、改革创新、反腐倡廉”三篇文章,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不断提升企业文化服务企业改革发展的能力,研究下发企业文化内部传播指导意见。
一、企业文化内部传播的指导思想
企业文化传播是指通过不同的载体和途径, 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的新战略、新机制、新目标,依靠公司全体员工,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员工、服务企业、推动发展的作用,将企业核心价值理念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宣传推广,使之成为企业内部和外部所认知、认同的过程。企业文化内部传播是企业文化理念的核心部分,其传播的内容、模式、手段、频率的选择,关系到企业文化理念的宣贯落地,关系到文化管理的顺利推进,更关系到企业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企业文化内部传播的工作原则
***企业文化内部传播按照“One CM”的战略要求,大力彰显以“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体系,以统一性、导向性、系统性、参与性和创新性为工作原则,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环境特征,善用信息化新媒体,拓展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努力实现企业文化在基层组织和广大员工中的落地,使之成为推动公司战略转型的重要内生要素。
三、企业文化内部传播的目标要求
企业文化内部传播目标就是要让文化理念深入到员工思想里、融合到管理过程中、固化于公司制度里、沉淀在工作流程中、落实到岗位职责上、体现在实际行动中,为文化管理的有效推进提供坚实基础。
1、内化于心。在传播设计上,根据员工的不同岗位、不同年龄、不同特征,利用多种载体、渠道和方式,进行常规化文化传播。在传播内容上,要换位思考,将企业文化的理念要求与员工的个人需求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到员工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和成长发展需要。在传播方式上,要通过“精神人格化”、“理念故事化”、“规范案例化”,使相对抽象的文化理念更贴近实际,更容易理解和深入人心。在传播部署上,要把文化传播与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政治理论学习、形势任务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等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塑造功能。
2、固化于制。文化渗透于制度,制度内化为文化,二者相互补充、共同作用于企业发展。成功的文化传播,既依赖于文化
与制度的有效匹配,又促进文化与制度的深度融合。在文化内部传播中,要高度重视文化固化于制的目标,更加主动的将文化融入具体的管理制度中,融入到流程体系标准化建设之中,融入到《员工行为规范》的细化深化中,使企业员工受到真真切切的触动。
3、外化于行。文化内部传播要重视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和着力点,要把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经营战略、发展目标,与企业的体制机制变革、技术业务创新、管理提升,与企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活动(EAP)有机结合起来,使文化“看得见、摸得着”。要把企业文化理念转化、分解、细化为可执行的任务目标,落实到具体的规范和标准上,融化于各项文化建设活动中,增强企业员工贯彻文化理念的可行性。
4、优化于效。企业文化的内部传播要注重文化的结果导向和实践导向,让事实说话、用业绩说话、用成果说话,增强说服力和影响力。要将文化渗透到企业各个环节,包括公司的组织结构、管理形式、发展目标、生产经营,发挥文化的功能,使之成为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应对困难和挑战、促进员工全面成长、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四、企业文化内部传播的管理
1、企业文化内部传播内容
企业文化内部传播的内容是指在企业在特定发展时期内,需要大力倡导和宣贯的企业文化理念的总体内涵、组成要素及其体
现,包括企业核心价值观、发展战略、企业社会责任观、经营理念、服务理念、企业形象、员工素质及行为规范等,其根本内容是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其具体呈现是企业当前的经营发展实践。
2、企业文化内部传播形式
企业文化在广大员工中的传播需要依靠各种表现形式与活动载体,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从而营造生机勃勃的文化氛围,并实现“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优化于效”的目标。
领导行为传播。领导或管理者作为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示范者,对文化传播起着主导性作用,要身体力行公司的价值理念,模范遵守《经理人员履职行为规范》,努力改进工作作风,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将公司信念传递给每一名员工,成为员工的表率,利用多种机会、在各种场合积极营造、维护公司的文化氛围。
公司制度传播。公司的理念体系是所有制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思维方式,是公司各种管理制度的逻辑起点和评价依据。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等制度体系都要与企业核心理念保持高度一致性,体现公司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先进典型传播。先进典型是践行企业文化的模范代表,是企业价值观的直接体现,要善于挖掘和选树代表企业主流文化、为企业做出积极贡献、受到广泛赞誉的先进典型,使之成为广大员工学习效仿的榜样,并建立持续传播的长效机制。要积极打造“最美人”、“感动你我的人物(故事)”等品牌活动,使干部员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鼓舞士气和斗志,增强
投身企业改革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文化故事传播。文化故事是企业成长和发展历程中的一个个感动或触动人心的故事,不仅给每个人可以触摸的心灵触动与精神震撼,同时又能起到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文化故事具体诠释了抽象的企业价值理念,题材多选取发生在广大员工身边的人和事,有人、有事、有情节,事、理、情交融。运用好“讲故事”的方式,以人文情怀为桥梁,通过先进事迹报告会、案例征集、故事表演、视频(微视频)案例、模范人物微博等活动载体,将有效提升文化传播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文化仪式传播。文化仪式主要包括企业的各类表彰会议、工作会议、揭牌仪式、产品发布仪式、奠基仪式、升旗仪式、新员工入职仪式、老员工退休仪式、总经理接待日、企业文化讲坛、总经理论坛、企业周年仪式、联欢晚会等专项集体活动,以及班前会、早点名等小型例会制项目。每一个文化仪式的背后都体现着某种信念,通过简洁朴实但内涵深刻的仪式典礼的参与,员工能身临其境的体会到价值观的意义和力量,在情感和理智上产生共鸣。
3、企业文化内部传播载体
企业文化传播载体是指以各种物化的和精神的形式承载、宣传企业文化的媒介体和传播工具,它是企业文化得以形成与扩散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具体包括:
企业组织载体。指以整体组织存在的企业、企业内部各种正
式的和非正式的组织团体以及企业全体员工。
企业环境载体。指视觉环境和精神环境。视觉环境指办公环境、营业厅环境、基站环境、施工现场环境及虚拟网络环境;精神环境指人际关系、学习风气、员工素质、精神面貌、社会形象、客户口碑等。
文化活动载体。指企业生产经营服务过程中的业务技能比武、知识竞赛、客户参观体验、客户联谊、公益活动等工作,以及表彰大会、演讲会、故事会、歌咏会、文化研讨会、文化培训会、文化大讲堂(道德大讲堂)、文化论坛、文化沙龙、运动会等文娱、体育、竞赛比赛和其他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活动。
文化媒介载体。传统的媒介载体有企业标识标语、企业歌曲、企业报纸、宣传板、办公用品、工作服等;新兴的媒介载体有企业网站、班组博客、总经理信箱、视频广播、电子屏幕、电子期刊、手机报、手机短信、飞信、SNS社交网络等借助网络优势的信息化手段。
文化设施载体。指企业的各种教育培训设施、文化场馆、体育与娱乐设施,包括企业的陈列馆、荣誉室、职工小家、班组园地等。
4、企业文化内部传播的组织实施
企业文化内部传播的组织实施是企业文化创建中最重要的阶段,是企业文化宣传部门运用相应的形式和载体,有计划、有组织的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实现文化内部传播目标的全
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设置管理机构及明确职责。企业文化管理机构,是指在公司设立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和企业文化专业部门的两级管理机构。通过机构、职责的明确和落实,形成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战略指导、文化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做好文化内部传播的工作格局。
策划宣传主题及组织实施。在实施企业文化内部传播过程中,要重点围绕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策划主题宣传活动。其主要工作包括:确定活动主题和目标,制定详细的活动策划书和实施计划;在活动推进中不断扩大覆盖面,提高参与率;努力实现整合传播,优化配臵资源,形成宣传合力;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推陈出新等。
企业文化传播效果及评估。企业文化传播效果处于企业文化传播过程的最后阶段,是员工在知识、智能、价值、态度、行为五个方面发生的具体变化,其效果往往表现在员工的心理效应上。因此,文化内部传播的效果评估应着眼于:管理人员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责任履行情况、全体员工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员工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信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与企业文化的一致性等方面,同时,还要关注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文化的感知、企业品牌的社会影响力等。
五、企业文化内部传播对组织的要求
1、领导重视,责任明晰,营造良好的文化传播环境
各级公司管理层应高度重视文化内部传播工作,并从政策、资源、人力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和鼓励。各部门、各单位要建立企业文化传播组织机构,落实责任制,将企业文化内部传播放在重要位臵,常态化建设、标准化实施、持续化推进。
2、精心组织,聚合能量,实现从文化传播到企业品牌塑造转化
建立企业文化工作联席会议常态机制,精心组织、统筹开展、系统实施企业文化内部传播活动,要围绕统一的传播目标、一致的传播口径,聚合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文化在企业生产运营和利益相关者界面的体现,并最终融入企业的品牌,成为企业产品、服务、形象的重要内涵。
3、理顺机制,优化流程,建立文化传播的常态化保障体系 在传播中,要梳理和整合内部传播机制,建立和完善常态化保障体系,注重加强企业内部的上下联动,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发挥各自优势;强化文化激励,提高各级组织和员工参与传播的自觉性;充分利用多种传播形式,构建立体传播的宣传格局。
4、优化资源,勤俭节约,提升文化传播的科学化和生态化效益
在文化内部传播的过程中,要勤俭节约,注重资源的优化配臵,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内部传播要形成合力,需要系统利用现有宣传手段,通过业务与形象、新闻与广告的立体传播,发挥整体优势,做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避免资源的浪费、机构的
重叠和人才的闲臵,提升文化传播的科学化水平和生态化效益。
5、组建队伍,强化培训,着力提高文化传播队伍素质 逐步建立起涵盖公司各个专业的宣传员和通讯员队伍,负责文化内部传播的宣传、推广、落地、执行等工作,确保企业文化覆盖到公司的方方面面。通过专项培训会议、研讨交流等方式提升人员的宣传能力和综合素质,推动文化内部传播工作“由关注报道数量到关注报道质量、由关注报刊编辑到关注员工感知、由关注信息交流到关注发展要务、由关注信息传播到关注宣传效果”的转变。
6、统筹协调,内外兼修,全面提升文化传播的效果 在加强企业文化内部传播的同时,还必须要重视加强企业文化外部传播,形成契合力,不断营造有利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生态环境。在外部传播中,要加强与价值链伙伴沟通,发挥媒体、合作伙伴、行业协会的力量,扩大影响力。要实现从狭义的传播到广义的传播观念的转变,把与客户接触的每一个触点、每一次服务、每一场交互都看作是文化传播的最佳时机,促进企业与外部利益方之间的沟通和分享,进而形成价值观认同。
5.浅析企业文化传播 篇五
摘要:文化一经产生,就会向外传播,进行文化交流活动。企业文化建设需要通过有效的传播方式,将理念转化为认知与行动,从而确保文化的“落地”,这就离不开文化的传播。本文就企业文化传播的内涵、意义、功能等并结合沃尔玛文化传播实例展开浅要分析
关键字:企业企业文化传播
前言:现在有很多知名的营销专家、品牌专家包括企业老板在内,张口闭口都在谈品牌。的确,品牌对所有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核心资产,没有品牌的建设、营销和推广,企业就没有发展。但要知道,建设不好企业文化,企业就有可能没有活路,更不要谈什么品牌,谈什么发展了。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企业的竞争,表面看来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深一层看是管理水平的竞争,再深一层看就是文化的竞争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当代企业要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传播概述
企业文化的传播与一般文化的传播有一定的共性,但也有自己的特殊性,无论传播内容,还是传播方式、传播媒介、传播目的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不能照搬或套用一般文化的传播,而是要研究发现其特有的规律。文化的优势扩散原理告诉我们,越是先进、发达、文明程度高的文化,越容易得到传播和扩散。所以,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的传播半径、影响深度是与该文化的质量密切相关,是优质文化还是劣质文化,是强文化还是弱文化,决定着企业文化的传播效果。
二、企业文化传播的意义
传播企业文化的具体意义表现在:
一是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为企业创造文化品牌,提升产品或服务品牌的附加值;三是增强客户或消费者对企业和品牌的忠诚度和依赖感;四是以文化的感召力影响社会。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是让文化理念融在思想里、沉淀在流程中、落实到岗位上、体现在行动中,要达到这一境界,企业文化传播必不可少。
三、企业文化传播的功能
1、导向功能。它指明企业的发展方向,把企业职工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企业目标上来。企业提倡什么,崇尚什么,职工的注意力必然转向什么,企业文化越强有力,越用不着巨细无遗的详 尽的规章制度。
2、提升功能。先进的文化理念可提高企业形象的美感度,增加品牌的附加值。万宝路的文化比登喜路明显高出一筹,万宝路立意于一种人格力量和一种人类审美的局面,而登喜路仅仅着眼于烟的口味,固而万宝路的形象价值是登喜路的几十倍。
3、凝聚功能。被企业员工认同的企业文化,如同一面大旗,使员工自觉簇拥其周围,并吸引 后者跟入,同时对企业合作伙伴和消费者产生吸引力。
4、激励功能。崇高的文化会产生一种巨大的推力,让企业职工有盼头,有奔头,让企业外部的合作者产生合作的动力,对消费者激发其信心。
5、稳定功能。正确的文化存在着一种同化力量,对一些消极的“亚理念”起着消弱、改造的功能,从而使正确理念“一统天下”,企业处于有序状态,以利平稳而有力的运行。
四、企业文化传播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要使企业文化传播取得良好效果,在传播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在对内传播时,要重视企业内部的非正式组织(即企业文化的创始人特雷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所说的“cabal”——小集团)对传播企业文化的作用。这样的“小集团”在任何上规模的企业中都存在,它的作用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要加以引导、利用,使之起到传播企业文化正面效果的作用。
第二,要防止企业文化传播中的变异和虚假化倾向——讹传。“数传黑曰白”的典故大家都听说过,企业文化传播要防止类似情况发生。
第三,注意消除内外部流言和谣言,防止流言对企业文化的侵蚀。关于流言的杀伤力,国人自古就有深刻的认识,“千夫所指,无疾而终”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流言的杀伤力不仅对个体,对组织也同样不可轻视。企业在遇到各种危机事件时要及时、妥善处理,不给流言和谣言提供机会。
五、企业文化传播经典案例分析
沃尔玛文化
沃尔玛全球的销售额达到2200亿美元,利润额达到70亿美元,公司全球雇员超过100万,成为世界上最大、而且财务和业务运营健康的企业。在沃尔玛的诸多成功驱动因素之中,企业文化被认为是其成功的根本原因。Sam Walton先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包括敬业、分享收益、沟通、超出客户期望等十条业务经营原则,这十条原则最终成为沃尔玛公司的企业文化,指导着沃尔玛全球业务的发展。
下面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解读沃尔玛的企业文化:
一、核心价值观
1.顾客就是上帝
在沃尔玛看来顾客就是上帝。为了给消费者超值服务,沃尔玛想尽了一切办法,沃尔玛要求其员工要遵守“三米微笑”原则,尽量直呼顾客名字,微笑只能露出八颗牙等等,正是这样沃尔玛在顾客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尊重每一位员工
尊重个人,这是沃尔玛最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在沃尔玛,“我们的员工与众不同”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沃尔玛成功的原因。它真正的含义是每位员工都很重要,无论他在什么岗位都能表现出众。“我们的员工与众不同”这句话就印在沃尔玛每位员工的工牌上,每时都在提升员工的自豪感,激励员工做好自己的工作。
3.每天追求卓越
每个商店每天开门营业前,都要全体高呼沃尔玛口号,并配有动作,以振奋精神,鼓舞士气。不管是公司总裁、区域经理,还是商店普通员工,表演时都十分投入,充分显示了企业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坚持以人为本
1.公仆领导
沃尔玛内部很少有等级森严的气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他就乐意和员工在一起,谈论一些问题或发表演讲,把自己所倡导的价值观念传输给员工。到今天,沃尔玛的各级管理人员依然贯彻着企业传统文化,经理人员被认为是“公仆领导”
2.激励员工
沃尔玛在处理员工关系方面运用最多的方法是激励而不是批评或者是处罚,如果员工某件事做对了,他们就会对其良好的表现进行褒扬:“你做得很好!”;如果员工做错了,他们会对员工说:“换种方法你会做得更好!”沃尔玛公司规定对下属一律称“合伙人”而不称“雇员”。
3.信息共享
在各个商店里,沃尔玛公布该店的利润、进货、销售和减价情况,并且不只是向经理及其助理们公布,而是向商店的每个员工、计时工和兼职雇员公布各种信息。显然,部分信息也会流传到公司外面。但他们相信与员工分享信息的好处远大于信息泄露给外人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实际上到目前为止,这样做并没有对沃尔玛构成损害。
三、真诚回报社会
沃尔玛这个大零售企业不仅在本企业的建设方面堪称一流,它也时刻关注社会,它知道社会的发展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在他获得利润获取成功的同时时时刻刻地尽最大努力为社会贡献他的一切,它正用实际行动在真诚地回报社会。
1.生态商店
沃尔玛时刻关注社会,在倡导环保的今天沃尔玛率先开设了环保型的生态商店(Ecology Mart)。沃尔玛公司在这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尤其是如何在零售环节中尽最大努力来保护环境,为此沃尔玛实施了一系列的行动。
2.慷慨捐赠公益事业
对山姆•沃尔顿有这样的描述“他是一个只要能借到报纸而绝不会花25美分去买报纸,但是在周末又会邀请一些贫困的人和他们夫妇共进晚餐的人”。正是这样的一个人支撑起得这样的一个零售企业。沃尔玛在对非盈利组织和公益事业(如学校、图书馆、经济发展团体、医院、医学研究计划和环保方案等)进行捐赠时,却不吝金钱,十分慷慨。
沃尔玛在为顾客提供更多的实惠,尽量缩减广告费用、行政开支等等各方面的成本的同时,另一方面在对非盈利组织和公益事业进行捐赠时,却不吝金钱,十分慷慨。
3.关心教育事业
山姆认为,教育关系到国家的未来,美国要与世界各国竞争,教育必须能够增强美国的竞争能力,而现在的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必须改进,沃尔玛希望能够尽一份力量。沃尔玛公司设有“沃尔顿基金会”和“山姆与海伦基金”,最著名的是“社区奖学金”计划。每年每家沃尔玛商店给予一名住在商店所在区域内的高中毕业生一份大学奖学金,数额为 1000美元。
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的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沃尔玛的企业文化传播方式无疑是经典,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6.体育文化传播论文 篇六
我国对外传播媒体有必要依托重大赛事的开展,在体育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做好议程设置工作,推动体育文化传播渠道的多元化拓展,重视体育文化品牌的构建,在提升我国体育文化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我国体育文化对国际受众的吸引力和传播效果,以实现我国国家形象的成功塑造和有效推广。
关键词:体育文化;国际传播;国家形象
一、体育文化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的关系
国家形象塑造工作包括国内形象塑造与国外形象塑造两部分,国内形象塑造主要是优化国内民众对国内多元文化所产生的主观体验,包括经济文化、政治文化等,国外形象塑造则主要是优化国际公众对一个国家整体文化所产生的主观体验,包括国家行为文化、国家理念文化等。
体育文化国际传播对我国国家形象塑造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国际公众透过体育文化对我国国家形象中的理念文化、行为文化等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
如今,文化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而体育文化作为我国社会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内容,自然也成为塑造与优化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
因此,我国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成效,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从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之间的关系来看,首先,国家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
,我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在纽约时代广场播放。
这一宣传片包括了我国许多行业的精英人士,其中,体育明星人物包括邓亚萍、姚明、丁俊晖等,这种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行为,不仅向全世界展现出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还体现出了我国在世界体育事业发展中所作的贡献。
当然,在我国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过程中,除了这种具有展示性特点的传播手段之外,其他传播方式也日趋完善,如承办体育赛事、塑造体育用品品牌等,它们均成为了我国体育文化乃至我国国家形象中的重要符号。
其次,我国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工作,能够推动国家形象塑造与优化工作的开展。
体育文化的顺利发展能够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与体育价值观,促使国民乃至整个社会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这也是我国国家形象塑造与优化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我国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工作能够提升大众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进而提升国家凝聚力。
由此可见,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够有效提升国内外受众对我国体育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国内外受众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兴趣。
特别是一些优秀的体育文化,在对外传播过程中更是能够提升我国的国家美誉度与影响力,并在不断拓展我国体育文化影响范围的同时,促进我国国家形象的有效推广与宣传,并在国家形象的优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如何利用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塑造国家形象
1.利用大型体育赛事,提升国家形象
我国媒体开展国际传播时,需要依托受众广泛关注的事件来提升报道的关注度,只有如此,国际传播才能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与社会效应,并让更多人关注中国国家形象。
因此,媒体可以通过承办一些大型体育赛事,吸引国际受众的眼球,进而提升我国的国家形象。
如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使北京一时成为了体育之都、媒体之都、外交之都,世界各国的参赛者和游客,都对我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当然,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也要求我国充分挖掘自身的文化资源,媒体也应抓住机遇,对赛事本身以及我国体育文化进行充分宣传和解读,从而为国家形象塑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2.做好议程设置工作,对国家形象进行优化
在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过程中,议程设置工作的开展虽然难以改变人们的固有看法,但是能够引导受众关注某一方面的信息,进而塑造一定的国家形象。
媒体在体育文化国际传播中扮演着把关人的角色,受众所看到的信息是媒体在包罗万象的信息中经过取舍与处理得来的,媒体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信息在受众心中的重要程度。
因此,必须要求媒体对体育文化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确保国际传播中的体育文化能够体现出我国国家形象的稳定性与积极性。
如20北京奥运会中,社会大众对刘翔退赛事件议论纷纷,《中国日报》却从同情角度,对刘翔的伤病情况做了较多的报道,随后又对刘翔伤情恢复情况做了跟踪报道。
7.文化传播 篇七
关键词:地方高校,文化,留学生,语言实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因此,“振兴东北”战略的内涵并非仅局限于东北宏观经济的发展,还应包括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城市文化传播,即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对于高校而言,就是加强地方高校与地方区域文化对接,将地方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传播作为地方高校办学特色之一。因此,本文基于鞍山文化传播与留学生语言实践相融合的研究来探索东北振兴战略中的地域文化传播路径。
一、鞍山文化传播研究的必要性
目前关于鞍山文化的研究,多集中于区域经济发展理念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和谐共建,如《产业融合视角下的鞍山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研究》(李丹,2014),《传统文化元素在鞍山文化旅游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刘治保,2014),《地域特色文化的形成与鞍山文化产业发展》(那文忠,2012),《鞍山玉文化旅游开发研究》(赵亮、卢晓君,2007),《发展鞍山玉文化旅游的策略》(刘畅、刘红、张群,2009)等等。这些成果针对促进鞍山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文化和产业资源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全面梳理,为鞍山地域文化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思路,为建设鞍山文化强市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此外,学界也积极探索地方高校发挥地域优势向留学生展现特色文化的教学思路。如《地方高校留学生旅游文化实践课教学探索》(洪波,2010),《基于地方文化和学校特色的留学生培养质量的实践与研究——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为例》(吴勇,2015),《针对留学生的北京文化浸润式传播实践教学》(于淼,2015),《针对高职院校就读留学生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效力研究》(吴昊,2014),《论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地方文化驱动》(李徽昭、孙茜,2013)等等。这些成果将地域文化和留学生语言实践相结合,利用语言实践活动来展示和传播地域特色文化,提升留学生语言学习热情,挖掘中外文化交流契机。
从振兴东北经济和文化战略角度出发,基于鞍山文化城市形象塑造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弘扬鞍山文化为目标,以汉语国际传播为途径,以留学生语言实践活动为手段,构建弘扬鞍山文化和扩大鞍山文化强市影响力的新平台,并探寻鞍山城市文化走出国门的理论依据和发展路径,对于开创留学生语言实践教学平台、丰富汉语国际传播教学格局、拓宽鞍山城市文化研究视野、助力东北文化振兴都具有深远意义。同时,在理论上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一部分的鞍山文化纳入中华文化传承与弘扬的系列工程,也必将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奠定研究基础,对鞍山城市文化和东北地域文化的持续发展及城市形象的永久塑造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留学生语言实践的文化传播功能
“来华留学生的学习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熟悉中国的人文、社会、历史、地理环境。二是学习具体的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1因此,城市文化的弘扬是时代赋予地方高校的神圣使命。作为汉语国际传播和中华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地方高校是地方文化传播的生力军,在构建现代国际化教育体系中肩负着向留学生传播优秀中华文化和城市文化的责任。
鞍山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旅游文化、艺术文化等都是具有发展潜力和产业价值的珍贵文化资源。对于在鞍山学习的外国留学生来说,无论是学习语言或者是别的专业,对鞍山文化的浓厚兴趣都是其学习驱动力之一。因此,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应该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为留学生了解鞍山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提供必要的语言技能和广阔的实践平台。这有助于留学生在中西文化比较的基础上求同存异,积极开展跨文化交流与沟通,培养跨文化交际技能。通过参加各种语言社会实践,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了解鞍山文化,尽快融入学校环境,适应城市生活。因此,留学生在鞍山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文化适应过程,而区域文化特色浓厚的语言实践活动是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文化环境的重要途径。他们将积累起越来越多的文化体验和认同,并自觉将这些体验及情结传递给其本国同胞,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的使者。这无疑是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全球化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和跨文化传播在教育国际化之路上的有益尝试。
三、留学生语言实践的重点内容
基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留学生语言实践应该将鞍山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作为重点内容,实现留学生语言技能和文化适应性的提高,扩大鞍山文化的对外传播路径和范围,从而扩大鞍山文化强市的影响力,实现东北振兴战略以点带面的效果。
目前在校内举办的语言实践多为美食活动和文体活动。美食活动如端午节吃粽子、中外留学生国庆饺子宴、国际美食节、各个国家文化日等。通过美食制作、美食品尝、美食义卖等环节,留学生可以了解各个节日的来源、接触各个国家的文化,提升民族文化自豪感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这些活动能促动留学生踊跃用汉语相互交流和学习,体验到融洽、热烈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文艺活动,比如中文歌曲大赛,极大地激发了留学生学习中文歌曲和中文的热情。体育活动,比如太极拳比赛、网式足球比赛、传统跳绳、健美操比赛等也都在增强留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同时,促使留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中国学生进行现场交流。
地方高校在校外举办的语言实践主要包括市内外的各种社会活动和旅游参观。对于鞍山的留学生而言,可游览早市、公园、千山、玉佛苑,参观鞍钢展览馆、鞍钢市博物馆等。旅游区的各种建筑和传说让留学生对中国的宗教传统、建筑风格、文化背景等有了深刻的认识,对鞍山的工业发展、人民的生活状况、风俗习惯等也有所了解。其他城市的旅游景点,比如辽阳博物馆、沈阳故宫、丹东的长城、大连的沙滩等等也都给留学生提供了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的好机会,深受学生们喜爱。
相比较而言,留学生更热衷于参加旅游文化实践活动。据统计,影响留学生来华学习的因素有: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占37.60%)、中国经济(占28.68%)、自然风光(占18.99%)、中国学习费用低(占7.75%)、中国教育水平高(占5.43%)。2可见,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中国经济、自然风光三者是留学生来华的主要动因。作为地方高校,应突出本地特色资源在留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和地域文化传播方面的价值,将旅游文化实践作为留学生语言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目的就是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锻炼留学生的汉语表达和汉语思维能力,激发其运用既有生活经验的热情和对新环境的认知欲望。地域历史和文化、地方经济发展、地方旅游等特色资源应当作为留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媒介,地域文化传播应该是留学生语言实践的重要内容。
四、留学生旅游文化实践课的实施路径
留学生旅游文化实践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目的明确的言语交际,激发学生的交流兴趣和求知欲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语言的交际过程也是文化的交流过程。围绕交际目标设定的旅游文化实践就应该包含与言语技能相关的文化知识和内涵。让学生亲身体验,多角度、多层面了解和领悟丰富的地方文化知识,探索语言教学和地域文化联动模式下鞍山城市文化形象塑造和对外传播的新路径。
(一)精选旅游文化实践内容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鞍山有珍贵的历史遗迹和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遗迹如内涵丰富的海城小孤山仙人洞遗址,保存最完好的析木姑嫂石石棚,海城金塔、银塔、三学寺,千山的古建筑群、全国惟一存在的明代驿站——鞍山驿堡等。此外,鞍山还拥有1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创造辉煌历史的鞍山广播评书,伴随民俗活动400多年的岫岩满族民间剪纸,富有地域特色的岫岩皮影、民间刺绣,全国闻名的岫岩玉雕,有300多年历史的民间技艺海城高跷、具有传奇色彩的千山寺庙音乐等等。3这些都是鞍山文化符号的重要内容,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和重要的文化价值。旅游文化实践应该突破传统意义上的游山玩水,尝试让学生在旅游中感知和熟悉鞍山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内容的传播。比如在旅游中安排留学生和民间剪纸艺人近距离接触,将课堂上的剪纸延伸到课外实地,为留学生提供切身感受的机会,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
总的来说,旅游文化实践内容的安排应该遵循“语言为本,兼顾文化”的原则,让学生对就学的城市萌生热爱之情,尽快适应生活和学习环境。
(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为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可以在学期初印制旅游小手册,将本学期的目的地告知学生,让学生及早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比如:教师布置学生自由组合分组,搜集旅游对象的相关资料。教师也可以提前将相关的图片、人物、历史等资料发给学生,为其做简要介绍后,提供基本的交际用语和相关词语、表达句式等,鼓励学生担任导游。
另外,教师还应该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带着兴趣积极参与、主动发问,在旅游结束后让学生撰写感受。在每个期末教师也可以专门安排时间,和学生共同回顾一下本学期的旅游经历和所见所感,并鼓励学生对下一学期的旅游安排提出更好的、切实可行的建议和设想。
五、结论
“高校肩负着文化传承的社会使命,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历史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责任。”4作为地方高校,鞍山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学要以弘扬鞍山文化、展示鞍山特色文化内涵和增强城市影响力为契机,在既有实践模式基础上开创留学生语言实践活动新平台。“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接触、学习与适应当地文化的过程。”5因此,将鞍山地域文化和地方艺术与对外汉语教学培养目标相结合,探索学校特色和鞍山文化联动模式下鞍山城市文化传播的新路径,是新形势下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打造鞍山文化城市品牌的必然要求,也是“一带一路”战略下针对来辽留学生的中国文化传播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更是东北振兴战略中文化振兴的时代需要。鞍山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但将其与留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系统完善的研究体系也尚未形成。因此,如何将地方文化合理纳入地方高校的教学体系并且有序实施,还需要高校教师加强对鞍山文化的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持续思索和不断积累经验。
注释
11.程建芳.论旅游对外国留学生整体教学质量的影响[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9-92.
22 .沃国成,张锡九,黄浩等.高校留学生思想和文化交流情况调研[J].外国留学生工作研究,2007(2):14-16.
33 .鞍山:1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历史文明凝聚力---中国文明网http://www.wenming.cn/syjj/dfcz/ln/201601/t20160118_3092231.shtml
44 .陈龙涛,李佳,张爽,尤世红,刘玉平.当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探析[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5:651-653.
8.文化传播 篇八
就作者的基本倾向或最后结论而言,以往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作品大致可以区分为冲突论与融合论,而以冲突论者居多。但张西平的这本书很难简单地加以归类。究其原因,正在于张西平把这场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性质判定为平等的交流,把这一交流的过程判定为双向互动,把最后的交流结果断定为促使参与交流的双方自身文化的更新与转型,只是中国一方的文化更新与转型没有欧洲一方那么明显罢了。笔者基本认同张西平先生的论断,也赞许张著以大量的史料为他的基本判断作了有力的支撑。但也许是由于张著的类型属于史学类专著,因此没有从理论上对文化传播的基本规律再作探讨和总结。这虽然不是张西平在其著作中预定要完成的任务,但笔者读来仍感到遗憾。因为,在掌握了大量史料并得出上述基本判断的基础上,张西平先生本来是可以百尺竿头再进一步,从理论层面超越以往“绝对冲突论”与“绝对融合论”的僵硬对峙,进入文化互动转型的新境界的。
笔者所说的“绝对冲突论”,即以往学术界将冲突视为文化交流与传播活动本质特征的观点与立场,而“绝对融合论”,即以往学术界视“无差别融合状态”为文化交流与传播活动最终结果的观点与立场。在此我们可以依据文化互动转型论的基本理论来阐明应当如何看待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
文化冲突与对抗是由文化传播与交流活动引发的普遍现象。发生文化冲突与对抗的原因从理论上分析,无非就是不同文化的差异性、传播目的与手段的正当性、一种文化对异质文化的需要程度,以及对参与交流双方的权益能否得到有效的保障。我们对文化冲突要作具体分析,而不应加以笼统的肯定或否定。从整个中西文化冲突的历史来看,以战争为文化传播通道所引起的文化冲突多于导致讨论和批评的文化冲突。但是,文化冲突带来的不良后果只能用来证明不同类型文化的差异和文化传播手段之不恰当,不能用来证明中西文化不可能会通或融合。
文化冲突是客观存在,不容否认,但人们对文化冲突带来的后果和意义的观察与评价则囿于人们的民族文化情结而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文化互动转型论以不同类型文化之差异的缩小来观察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而以自愿接受还是强迫接受为判断文化传播手段之恰当性的标准。以往的中西文化冲突造成过巨大的灾难,但与此同时,它也起着富有成效的积极作用。可以预计,今后的中西文化交流仍将充满冲突,但是,前进的道路无论如何迂回曲折,千磨万劫,但它一定会持续不断地走向一个更加宽敞的新的文化世界。
除了承认文化冲突的必然性以外,我们还必须承认异质文化融合的可能性,这不仅是世界各大文化体系形成的历史告诉我们的事实,而且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否认世界文化的发展能达到无差别的单一文化状态,亦即绝对的融合。斯宾格勒否定文化融合的可能性。他认为,每一种文化代表了各自独立的象征系统,这种象征既是在本质上不同的,也是无法相互通融的,它们是自我幽闭的,只是在表象上存在着“交流”、“融合”之类的现象而已。然而,内部结构和外表形状相矛盾,只是对融合前后文化的对照观察,忽略了通过杂交产生新型文化这一事实。文化互动转型论不仅要考察文化类型及其根本差异,更要注重文化融合后输出方与接受方各种文化要素的组合、调适,乃至达到和谐,从而比旧文化具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在文化传播学的理论研究中,文化传播曾被用来反对文化宿命论。为了说明文化不会衰亡,学者们就用文化转移来概括文化传播的本质,认为文化传播导致文化不断地由一种类型向另一种类型转移,而文化的转移又导致了文化的不断进步。但文化转移论也有缺陷,因为文化类型的转移讲到底是指一种类型被另一种类型所取代,而不是文化的转型。在以往对中西文化关系的解说中,两种主张针锋相对,然而,无论是主张以西方文化替代中国文化,还是主张用东方文化主宰未来世界,都是期望以一种文化替代另一种文化,实际上讲的还是文化转移,而没有涉及文化转型。还有一种解说主张中西文化各有所长,混而配之,构造出一种最优的文化形态。但这种解释以混合、取长补短为手段,没有讲到外来文化要素与本有文化要素之冲突和融合所引起的文化型变。就其本质而言,只是上述文化替代论在要素层次上的变体。
文化互动转型论否认文化宿命,承认文化更新。但它把文化延续的希望不是寄托在文化转移上,而是寄托在文化转型上。它认为文化转型是一个历史过程,它不是外来文化与本有文化之间的简单取代,而是通过外来文化与本有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调和实施重组,从而产生新型文化。当一个社会处在文化转型时期,从这种社会文化的政治、经济、社会、思想等各个层面都可以看到这种转型的发生。文化就其核心内容而言,是不能加以简单替换的。但是,通过文化间的相互对话可以拓展文化视野,乃至于在不同文化间形成共同的视野。这种拓展其实是一个双向运动的过程。一方面,它通过文化之间的对话来发现自身文化的边界和局限,另一方面,它又通过对自身文化的重新解释来拓展自身的文化视野。这是一种反复的循环回答。对外来文化的解读,实际上是从本有文化的角度向外来文化发问,而从外来文化中得到的回答,又会促使向自身的文化传统发问,并进一步迫使本有文化以新的方式对外来文化作答,对自身文化作出新的理解。
文化视野的拓展,既是一个不断解读对方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对自身文化传统重新解释的过程。原来的文化鸿沟愈大,新的智力视野或文化世界也就扩展得愈大。因此,外来文化与本有文化的融合结果,并不是两者合二而一,而是通过各自的拓展达到视野上的融合。一方面,作为不同的文化体系,外来文化与本有文化将依然保有各自的特性;另一方面,文化视野的融合,意味着两种文化可以达到彼此理解对方文化的特定问题、评判方式和价值取向,并从自身文化的角度对其予以可被其他文化理解的内容加以评说。所以,文化的融合并不会创造一种单一文化的一统天下,而只会导致各种不同文化的共同繁荣和交相辉映。
四、宗教与哲学的双向交流
宗教与哲学的关系密不可分。在文化系统中,宗教与哲学同处于精神文化的核心层面。跨文化的文化传播有无宗教与哲学层面的交流与融合,是判定文化传播深入程度的标志之一。尽管张西平的著作涉及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的多个层面,但宗教和哲学的双向交流是张西平这本专著的重头戏,也是张著超出其他同类著作之处。
张西平先生指出:“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中,文化传播史和文化接受史是两个相互联结而又区别的不同方面。只有弄清传播史,才能摸清文化交流基本脉络,但仅仅停留于此也是不够的,因文化交流,尤其是哲学思想的交流,它是同交流双方国家的思想史联系在一起的,文化接受史实际是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文化交流的传播,从而把文化交流史从一般性的历史描述深入到思想史的对比研究中和比较哲学研究中。当然,若不以传播史为基础,这种接受史的研究也无从谈起,没有历史便没有思想,历史是思想的摇篮。在这个意义上说,离开文化交流史、哲学交流史去搞所谓比较文化研究和比较哲学研究,只具有纯粹抽象的意义,而不具有任何实际思想史的意义。因为两种文化、两种哲学的相互接受的实际历史过程几乎是和书面意义上的、纯理论的哲学比较完全不同的。”紒紟矠 笔者认为,这段话含义甚丰,但最重要之处在于指出了以往研究结论中的一个通病:混同某种外来宗教或哲学自身的特性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任何外来思想均有其自身的渊源和性质。中国学者们一般认为:“利玛窦传入的神学思想,属于中世纪欧洲正统经院哲学思想理论体系。”紒紡矠 这一判断是正确的。然而,对耶稣会士在华传播的宗教与哲学思想追根溯源以确定其本身性质是一回事,考察其在传播过程中对中国社会与思想起了什么作用是另一回事。在笔者看来,两种异质文化传统,尤其是宗教与哲学思想之间的沟通、了解,不论其媒体的主观意图如何,必然会在超出媒体的更大范围内发生作用。传播方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会针对接受方的实际情况对其宗教哲学、思想作形式和内容上的调整和修饰,而接受方则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外来思想作翻译、诠释、再创造的工作,从而引起建设性的传播、解释和运用。在具体的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实例研究中,这是最值得研究者注意的方面。因为正是这种双向的诠释和创造活动,提供了精神文化融合的契机。而思想原本自身的性质如何并不对其能否发挥作用起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学术界以往对明末清初外来宗教与哲学思想的评价受到中国学术界某些“定评”的影响。有些学者认为,利玛窦为代表的传教士所传基督教哲学是中世纪正统的经院哲学,其本身具有落后的性质,由此推论这种旧思想不可能对中国社会产生什么积极作用,进而感到难以解释晚明的一些儒生士大夫能够接受天主教的信仰,并利用传教士输入的中世纪的西方哲学思想作出有利于中国文化更新的贡献。而从文化互动转型论的视野出发,我们认为,耶稣会传教士的哲学本身的性质不能决定其影响的大小与正负,也不存在着中国人根本或完全无法理解西方哲学的问题,耶稣会士比较平等的传教态度及其为了使中国人能够理解他们的思想而做的大量文化适应工作,为中国人(在当时的社会中,当然只能是少数有机会接触到西方哲学思想的儒生士大夫)理解和把握西方思想提供了条件。在基本理解的基础上,他们运用这些外来思想对中国传统思想(儒道释)展开批判,其中不乏创造性地运用外来思想的实例。总之,确定耶稣会士自身拥有的哲学思想的性质不应成为我们深入研究的障碍,而只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今后研究的重点应该是深入考察外来的基督教思想在中国文化环境中的嬗变,考察它与中国思想会通融合的可能性,考察它与中国思想磨合后产生新型思想的途径与道路。
张西平的著作不仅用大量的史料为我们介绍了明清间入华传教士翻译和传播的各种西方哲学和宗教思想(包括亚里士多德哲学、托马斯·阿奎那哲学、基督教神学等),而且发挥了他原先攻读西方哲学的特长,纠正了某些中国学者因缺乏西方哲学史的功底而造成的对该时期外来哲学理解上的偏差。更重要的是他能够运用史料,具体分析各种外来哲学与神学在传播过程中发生的“信息本土化现象”紒紣矠 。以此为基础,他在总体评价各种外来哲学、宗教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实际影响时就能做到实事求是,不故意夸大,也不故意贬低,力求公允。
为了揭示该时期宗教与哲学的双向交流,张西平在其著作的下篇详尽地描述了中国宗教和哲学思想的西传过程,并具体分析了儒、释、道在西方的早期传播,以及这些思想对法国、德国、英国等西欧国家产生的文化影响。这方面的材料和研究是笔者陌生的,不敢妄评,但其结论令我振奋。张西平说:“就中国宗教与哲学在西方的传播来说,从1592年高母羡将《明心宝鉴》译为西班牙文到1814年16卷的《中国杂纂》,即《中国人之历史、学术、艺术、风俗、习惯等等的考论》出版,前后近二百多年,中国宗教和哲学思想,文化传统,大规模地、系统地传入欧洲,中国文化成为催生启蒙运动的重要因素,中国宗教和哲学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深邃的哲学思考,深深影响了欧洲启蒙时代的思想家。”紒紤矠 我也相信,这一结论会令国内专治中国哲学或外国哲学的学者们受到启迪和鼓舞,增强走上世界哲学舞台的信心。
五、中国哲学要与西方哲学平等地对话
世纪之交易出惊世骇俗之言。我们清清楚楚地记得,十九、二十世纪之交,斯宾格勒大呼“西方的没落”;二十、二十一世纪之交,中国有人大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进入新世纪以后,当世界各国民众期盼上苍保佑,希望能过上太平日子的时候,震撼世界的“9·11”事件发生了。这一事件似乎又一次无情地嘲笑了各种寻求文化融合的主张,也令笔者反思良久。然而笔者仍旧坚信:“文化冲突必然出现,但不能用来证明文化融合的不可能。”紒紥矠 从学者的使命考虑,文化冲突越激烈,越应该倡导文化融合。
张西平先生说:“百年烟云,沧海一粟。当今天东西方又重新回到一个平等的起点上时,当哥伦布所起航的世界一体化进程已成铺天大潮之时,回顾近四百年的中西文化思想交流历程,我们应从整体上对中西关系作一新的说明,或者说我们应当将中国放入世界近代化的进程中,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重新考虑中国的文化和思想重建问题。”紒紦矠 对张西平先生的这一基本态度,笔者从心底里认同,并愿有更多的学者能够接受。
无人否认人类社会在新世纪走向全球化的步伐会越来越快。全球化不仅使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念、习俗风尚、生活方式等趋向于国际化,也将使哲学探讨的课题、哲学家的思维方式,乃至于研究方法趋向于一体化。未来世界哲学的发展,一方面受全球化趋势的影响必然从总体上趋向统一,然而另一方面,这种趋同并不排斥与否定不同国家或地区哲学的存在和发展。随着“欧洲中心论”的消解和世界哲学多元化发展格局的形成,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哲学,客观上都成为人类哲学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未来哲学的发展既不是西方哲学独占鳌头的时代,也不是东方哲学定为一尊的时代,而是在多元共同发展过程中走向统一,又在统一中存在多元发展的时代。
由此观之,中国学者在新世纪研究外国哲学的重要意义就不仅仅是向中国社会介绍西方哲学思想,为中国本土哲学的发展起一个桥梁作用,而应视为“中国人研究的哲学”走向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等哲学学科的划分着眼于研究对象上的区别,中国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哲学家的思想与著作,外国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外国哲学家的著作与思想,但我们决不会因为外国哲学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外国哲学家的著作与思想而认为其研究结果是外国人的思维结晶。
中国杰出的古希腊哲学研究专家陈康先生说过,如果我国学者研究西方哲学的著作,能“使欧美的专门学者以不通中文为恨(这决非原则上不可能的事,成否只在人为!),甚至因此欲学习中文,那时中国人在学术方面的能力始真正的昭著于世界。”紓紛矠 陈康先生在大约半个世纪前说出的这番话表达了中华学人立志攀登世界哲学研究巅峰的宏伟抱负和崇高理想。面对全球化的大趋势,中国学者唯有着眼于世界,努力向前。张西平先生的研究结论也能起到这种鼓舞作用,它将促使中国学者抱着平稳的心态去与西方学者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
紒紟矠 《中国与欧洲早期宗教和哲学交流史》,第329页。
紒紡矠 林金水:《利玛窦与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96年,第217页。
紒紣矠 参阅《中国与欧洲早期宗教和哲学交流史》,第66页。
紒紤矠 参阅《中国与欧洲早期宗教和哲学交流史》,第489页。
紒紥矠 王晓朝:《文化互动转型论——新世纪文化研究前瞻》,《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第106页。
紒紦矠 《中国与欧洲早期宗教和哲学交流史》,第8页。
【文化传播】推荐阅读:
校园体育文化传播06-26
文化公司与文化传播公司的区别11-13
大众文化影视传播论文10-15
大众文化与影视传播10-21
大众传媒与文化传播07-23
传播先进文化 打造企业品牌08-18
文化传播公司宣传册10-11
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08-12
广西南宁晟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10-23
绵阳翰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简介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