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专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研究论文

2024-11-25

浅谈中专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研究论文(共8篇)

1.浅谈中专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研究论文 篇一

参评类型:教学论文

科目:语文

作者姓名:刘玉平

作者单位:蕉溪中学

美在“人文”语文课堂

——《义务阶段语文课程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课题研究随想

关键词:人文课堂、人文精神

摘要:时代呼唤人文精神,语文教学担负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语文课堂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使学生享受人文的关怀,使课堂成为师生向往的精神家园。

人文精神是现代人才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呼唤人文精神是时代的需要,是现实的必然需要。作为目前中小学最主要的人文课程的语文教学,担负着弘扬培养人文精神的重任。如何落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成为师生向往的精神家园——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美丽天地,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我们要培养怎样的人„„

我记起《湖南教育》语文教师版上2006年10号一位作者写的一篇语文随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文教育》中引用了蔡元培的一段话:“我们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塑、图画、文学里又找见他们遗失的情感。我们每每在听了一支歌,看了一张画、一件雕塑,或读了一首诗、一篇文章以后,常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四周的空气变得更温柔,眼前的对象会变得更甜蜜,似乎觉到自身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伟大的使命。这种使命不仅仅是使人人要有饭吃,有衣裳穿,有房子住,它同时还要使人人能在保持生存以外,还能去享受人生。知道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更知道了人生的可爱,人与人的感情便不期然而然地更加浓厚起来。”从蔡先生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语文教学在塑造学生人文精神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担负着弘扬培育人文精神,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铸造高尚健全人格的重任。那么,怎样实现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教育的有机结合,让语文教学成为播撒美的事业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构建“人文”语文课堂。

一、在文学作品教学中熏陶人文精神

语文教材如一部百科全书,它包容了人类的各种观念体系、知识体系、行为方式体系,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伦理、文学、艺术、美学乃至自然界的任何一个领域。语文教材的选文反映了人类发展的历史,民族文化的传统,还反映了现代文化的要求。语文教材汇聚了世间万象,凝结着人间真情,沉淀了历史精华,囊括了大地沧桑,具备了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语文教学一直徘徊在“灰色教学”的阴影里,固守着“教师——课本”两大中心,将一篇篇原本优美的范文肢解得七零八落、了无生趣。为了一个十拿九稳的分数,毫不手软地拿起“标准化”的绳索,牢牢地捆绑住学生灵动的个性、多彩的思想。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尊重、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是呀,“横看成林侧成峰,1

远近高低各不同”,只有为学生创造个性表达的舞台——让课堂成为演绎课文的场所,语文和学生才能“双赢”——各自散发出一种鲜活的生命状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悟,允许敞开心扉插上想象的翅膀即是“人文阅读”。在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要挖掘人文内涵,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让学生如亲历亲受,静思揣摩,在教师的启迪下,感悟人生的价值观念,体会人类的美好情感,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

综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我们发现绝大多数课文文质兼美,字里行间流淌着浓浓的鲜活的民族文化的血液。整理如下:

《在山的那边》 为实现理想而百折不挠,坚持奋斗的信念。

《生命 生命》 珍惜生命,顽强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紫藤萝瀑布》 豁达,乐观,发奋,进取的精神境界。

《童 趣》 “天人合一”的思想“物外之趣”的审美情趣“明察秋毫”出典。

《理 想》 “慎言力行”的务实品格与积极进取的精神。

《行 道 树》 轻利重义的责任感,无私奉献的整体主义精神。

《第一次真好》 勇于创造,革故鼎新的创新意识。

《白兔和月亮》 “游于物之外”的超脱胸怀和闲适心态。

《落难的王子》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

《论语》十则 “仁者爱人”的博大胸怀,“克己复礼”的谦恭自牧等。

《春》《济南的冬天》《山中访友》《秋天》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思想。《古代诗歌五首》 汉乐府、乡愁诗等诗词文化及名人佚事、历史典故。

《化 石 吟》 原始文化及生生不息的变易思维。

《看云识天气》 有关天气的民间谚语。

《月亮上的足迹》 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民风民俗和文艺作品。

《山 市》 封建迷信色彩的批判。

《风 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及兄友弟恭的思想和封建等级伦理批判。

《羚羊木雕》 以和为贵,轻利重义,谦虚礼让的伦理观念。

《散 步》 父慈子孝、夫和妻柔以及扶弱济贫、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世说新语》两则 尚贤选能,注重文事的性情和诚实守信的品德。

《郭沫若诗两首》 牛郎织女的传说。

《女娲造人》 有关“女娲”的经典介绍:《楚辞》《山海经》《淮南子》。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寻真向善求美、厚德载物的“仁爱”原则。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爸爸的花儿落了》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自强不息的美德。

《伤 仲 永》 “孝”“仁”及“养不教,父之过”的伦理文化。

《黄 河 颂》 黄河文化。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土地的誓言》 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九·一八”事件。

《木 兰 诗》 有关乐府、民歌、少数民族称谓知识,忠孝节义、不戚戚于富贵的质朴品质。《邓 稼 先》 百年来的民族情结,爱国爱家、无私奉献的精神。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气概。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介绍,成语“刮目相待”出典。

《社 戏》 江南乡村戏剧文化及风俗。

《安塞腰鼓》 陕北高原地域文化,慷慨昂奋、气壮山河的时代气魄。

《竹 影》 中国画高远的趣味。

《口 技》 民间传统艺术。

《登上地球之颠》 强烈的探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短文两篇》 《山海经》《列子》介绍,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珍 珠 鸟》 “天人合一”的思想,信赖、宽容的境界。

《班羚飞渡》 “威武不能屈”的气概和舍生取义、自我牺牲、整体主义精神。

《华南虎》 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

《狼》 《聊斋志异》介绍,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文学作品是人文精神的最佳载体,文学作品是美的标本。在语文文学作品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引导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透视思想,通过对思想的发掘去更深刻地品味语言文字,熏陶感染,将作品的语言文字连同思想内化到自己的精神世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真正做到文以明道,文以悟道。

二、在作文教学中激发人文精神

教作文,就是教做人。新课程标准对作文提出了明确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教学过程除了传授知识和写作技巧能力,更是不断帮助学生加深对社会、人生、大自然的认识、理解、思考的过程,不断用美的情操陶冶学生,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培育创新精神,激发人文精神的过程。

1.关注社会生活,启迪人文思考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的全部。生活犹如万花筒,万般色彩皆在其中,一个对生活有着真切关注和思考的灵魂,其文一定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因而,我们要引导学生与时代的脉搏连在一起,为生活艰辛而潸然泪下,为环境破坏而忧心忡忡,为道德沦落而焦虑不安,为信仰危机而振臂呼号,为英雄壮举而呐喊助威。

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拓宽他们的视野,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认识到在我们的周围,还有一个异常广阔的世界,那里风起云涌,时刻上演着或喜或悲,或忧或乐的“乐曲”。学生在接受这样的认知后,在作文选材时,就会把触角有意识地投向这个多元化的“大海”,摒弃那些老生常谈的琐事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热点,都有关乎“人”的思考,潜移默化中就有一种人文精神的熏陶。

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评论大众话题,就能引发学生的人文思考。如“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道德信仰危机”“三农问题”等都是很好的大众话题。在教学中经常引入这些热门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评论思考,激发他们探索其意义和折射的意蕴。例如“清华大学刘海洋向熊猫泼硫酸”一事,就曾炒得沸沸扬扬,笔者曾将这一热点引入课堂,要求学生进行思考,谈自己的感想。在教师的引导下产生了许多有见地有质感的观点,如:学历和道德水平成正比吗?

德育重于智育。一个合格的人应该是怎样的?此举的真正动机何在?等等。学生讨论很热烈,它激发的是学生对社会进程中”危机”的深层思考,久而久之,学生也会把“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融入到作文选材中。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学生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把学生的目光推向社会生活前台,去关乎“人”的思考,逐渐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思考习惯。让“人”融入“文”,“文”又高扬着“人”。

2.审视自我意识,张扬人文情怀

自我意识的正确与否,和人文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自我意识包括对价值取向、道德准则、情操观念、人生目标等等的把握和认识。文如其人,学作文与学做人应是水乳交融的一体,引导学生去审视自我意识,就是在教育学生学做人,自我意识增强了,作文的思想火花和人文意识就提升了。

在现今商品经济大潮和拜金主义的影响,崇尚名利,追求荣耀的急躁和浮动,使许多美好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在消失,人生目标的散漫使许多学生虚以待日、空乏无聊,因而重塑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念、自我意识极为重要。要用美好的情感占据学生的心灵。鼓励他们善行、善事、善德,崇尚美、热爱美、赞扬美、追求美,让学生在作文课堂中去感受真情,感悟真理,陶冶性灵,升华思想。学生只有在美好情感和观念的支撑下,才能彰显文字背后的力量,真正做到“以情动人”,“情动于中”。对于学生作文中显露的个性,要去倾心地呵护,密切地关注学生随时迸发出的个体性的思维火花,对那些崇尚真善美的闪光点,要充分加以肯定和鼓励,并用尊重学生的民主教学思想火花去照耀自己的作文教学的路子,让作文教学成为培养情感丰富、思想活跃、境界崇高的学子的人文学科。

3.更新作文评价,让作文回归人性

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评价体系,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其一,评价的形式:变教师独自评价为师生共同评价,或自由评,或小组评,或同伴评,或师生评,或综合评等等。特别是允许学生大胆评价老师的评语,意在能实事求是地全面评价,改“一言堂”为“群英堂”,发扬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根据“多元智力”学说,淡化统一评价,施行个性化评价已为众多老师所青睐。因为它能及时地捕捉学生富有个性的闪光点,可以让每一个学生获得老师的人文关怀,体味到属于自己的成功和快乐,有助于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满怀信心地“更上一层楼”。这样学生习作时就会抒真情、写实感,自由表达,让作文回归了人性。

三、在语文实践中提升人文精神

语文教学不能被禁锢在课堂和课本这个小小的时空中,我们要在学好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社会实践。把教学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时空中去,让学生把学习之根扎在广袤的人的发展需要的人文精神土壤上,加强社会实践。例如以收集整理和调查研究民歌民谣、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名胜风物、古***俗、特色民居建筑等等民俗民间文化为内容的乡土文化寻根;以收集整理和调查研究都市中营业性单位店铺的命名、装饰特点、广告宣传用语、都市人们的习惯语言等等为内容的现代都市精神文化写真;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从报刊、书籍获取有关资料,利用互联网指导学生在网上收集知识信息、查阅电子图书,讨论分析问题,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社会,倾听时代的步伐,关注社会民生的发展,使身心从有限的课本中放飞到广阔的现实生活空间,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心、使命感,全面提升人文精神的修养。

总之,“人文”语文课堂是充满人文关怀的理想的课堂。它高度关照学生的生命,正视学生的生命生长为出发点和归宿——尊重个性、独特体验、有效互动、真情交融、放飞理想„„孩子们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飞扬起的是一份份自信,收获到的是一次次成功,激荡着的是一回回期待。语文教师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实现这份恒久于心中的语文课堂新境界吧。让“人文”语文课堂绽放动人的美!

参考书目如下: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年7月

《湖南教育》语文教师版旬刊2006年10月号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2.浅谈中专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研究论文 篇二

文学,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 它具有浓郁的人文精神特质, 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同时, 语文也是一种基本技能, 它的重要性并不是掌握一两种操作技能那样简单, 而是它会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包括表达能力、与人合作协调的能力, 甚至是最基本的生活能力等的提高。作为职业中专的语文教师,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要善于挖掘语文课中出现的人文精神特质, 及时对学生进行人格素养的培养和教育, 相信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一个航向标的作用。文学, 首先是“人”学, 也就是教我们学做“人”的学问, 而学会做人正是我们人生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语文课的教育功能体现于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熏陶之中。在教学中, 我们要善于抓住语文学科颇具人文内涵的特点, 准确、深入地挖掘出课文人物身上闪现的优良品性, 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比如我们在学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时, 我们要结合课文内容, 及时向学生介绍海伦·凯勒这位伟大女性不幸而又光辉灿烂的一生。她身残志坚, 从小两耳失聪、双目失明, 但她从不向命运屈服与妥协, 在自己恩师莎莉文的精心培养下, 终于战胜病残, 成长为一位卓越的作家、教育家及社会活动家。通过讲述海伦·凯勒的故事, 通过仔细地朗读、品味课文内容, 让学生感受作者崇高的精神世界和人格魅力, 并从中汲取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对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的理解与思考的目的。再如我们在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 可以结合课文内容, 仔细分析邹忌这位优秀的古代谋士, 他身上所表现出的优良品质, 他的客观冷静、机智勇敢, 他的忠于职守、能言善辩, 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加上齐威王的气度宏大、英明果断, 结果使齐国不费一兵一卒, 就“战胜于朝廷”。结合这样的内容,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人的品格对人的发展, 乃至国家、社会的发展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对照古人, 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使我们也在自己今后的职场竞争中乃至在整个人生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相信通过这样的对照思考, 肯定会给同学们带来不小的震撼和触动, 对提高他们对优良品格的认识及培养其品格起到很大的作用。

其次, 文学一定程度上也可称为“情”学。因为人是文学的主体, 是文学作品着重刻画和描绘的对象。而人是情感的“凝结物”, 所以“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原本就是内容丰富多彩、情感性极强的学科。被选入语文课本中的都是古今中外优秀的文章, 篇篇都关注着人文、人性、人情。如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 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情怀, 苏轼的“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 鲁迅振聋发聩的呐喊, 李清照的“凄凄惨惨戚戚”的痛苦等等。所有这一切, 都可能成为开启学生生命激情大门的钥匙。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元素, 去碰撞、去激活同学们心中最美好的感情, 去呵护学生心底最柔软的东西, 让他们永远拥有一颗纯净、美好的心灵, 拥有一份丰盈而多彩的情感。

另外, 文学也是审美的。“美”是我们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文学作品中, 语言的优美、结构的精美、意境的韵味美、人物的品德美, 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我们, 打动着我们, 使我们仿佛置身于“美”的大观园中。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美景中带给我们一种闲适、淡泊的宁静美, 让我们体验到“天人合一”的人间“大美”;王维在“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的山村美景中让我们品味着“淡泊名利, 宁静致远”的高洁美;茨威格在平凡普通的托尔斯泰坟墓中“挖掘”出其朴素美与崇高美;徐志摩在宁静忧伤的氛围中流露出对母校的深情美。这林林总总的“美”, 让同学们一次次徜徉在“美”的“大观园”中, 流连忘返, 如醉如痴。但愿这些“美景”“美人”都能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震撼、灵魂上的洗礼, 同时把我们的学生也造就成“美的拥有者和创造者”。

3.浅谈中专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研究论文 篇三

【关键词】古诗词 教学 教材 教法 延伸

《语文新课程标准》总目标第一条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由此可见,新课程强调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呢?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又应该如何去做呢?下面我结合平时的教学,谈谈自己一点的感想。

一、研究教材,充分挖掘古诗词中人文素养的内涵

在洪编教材初中六册书中,“讲读部分”有十首古诗词,“诵读部分”共有四十二首古诗词,加上专题涉及的古诗词有十七首,合计六十九首,内容将视角广泛地投入家庭、社会,我们语文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古诗词中相关的人文素养的内涵,引导学生关注亲情、友情,联系自身实际,感悟人生哲理,提高个人素养。

辛弃疾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追忆了作者当年在起义军中的火热战斗生活,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集中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文天祥更是在《过零丁洋》中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深沉地倾吐了为国捐躯的心愿。总之,历代杰出的诗人都关心国家命运,关心人民疾苦。诗词中涉及到忧国、爱国题材的还有杜牡的《泊秦淮》,杜甫的《登岳阳楼》等。

表现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古诗词也很多。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通过对早春典型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心情;陆游在《游山西村》中,通过对山西村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民风民俗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此外古诗词中还有表现时间意识与生命意识,关爱同情与体恤悲悯,志向信念与责任使命,蔑视权贵与超然脱俗,批判意识与理想追求等方面的。

古诗词中蕴蓄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文精神富矿,等待着我们语文教师去勘探开采,充分利用。相信我们语文教师只要肯去挖掘教材,认真分析,就能很好利用古诗词中的人文素养去感化学生。

二、研究教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根据不同体裁的诗词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灵活的加以运用。

1. 吟咏诵读法

这是诗歌中最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古人常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许多意境深邃的诗句,非吟不足以入其境,得其趣,领略其韵味。

在教学中我采取了多种方式吟诵。特别重视范读,特别是一些著名播音艺术家的声情并茂的朗读,会让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进入诗中美的境界。范读只是一种先导,只有学生自己去吟诵才能体味出诗歌的情感,作为教师,我经常指导学生根据平仄规律,节奏来协调音调,指导学生吃透古诗词中人文素养的内涵,体悟、意会主人公丰富的情感世界。

2.詩词改写法

朗读古诗词可以体会古诗词的意境和美感,而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反过来可以促进阅读的深入。它能更好的锻炼学生的观察力、联想力、想像力,引导学生挖掘古诗词的内涵。在教学《木兰诗》时,我要求学生采用第一人称,把此诗改写成一篇五百字以上的记叙文,并从写法、谋篇布局上予以指导,让学生再次感受诗中所具有的人文气息。通过写作,学生脑海中花木兰那勇敢刚毅,轻视功名利禄,热爱家乡的英雄形象越来越丰满,越来越深刻。

3.创设情境法

古诗词教学中可以积极创设一定的情境,渲染气氛,以境动情,适当运用现

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在教学中合理增设一点音乐,用音乐来渲染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4.配画法

苏轼说:“观摩画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画相通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条教学通道。在教学时,可以运用课件,准备一些对课文内容描述的图片。如在教学《春望》时,我准备了一些有关泰山的图片,当巍峨高大、神奇秀丽的泰山从不同角度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更能直观的感受到泰山的魅力,更能走进“敢于攀登绝顶”的诗人内心世界。

三、延伸课外内容,丰富人文素养的教材

在学习一首古诗词时,我会布置学生搜集与这首古诗词相关的材料。比如诗人其他的一些作品,或者与之相关联的其他一些作家的作品。有针对性的材料搜集,是对诗歌学习的巩固和再提高,使学生在加深对诗歌理解的基础上,更深一层地思考自我的人生价值、人生观的取向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情感,通过课外内容的融入,进一步丰富人文素养的容量,让学生理解得更加深刻。

在教学陆游《十一月风雨大作》后,我要求学生收集陆游的其他诗歌,进一步了解他的爱国情怀。学生收集到《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那是陆游直至临终前,念念不忘的仍是他深深爱着的国家……爱国之心,其何切切!

学生在收集整理课外诗歌中,通过阅读思考,会一点一滴地积淀着课外教材带来的人文素养气息。

4.浅谈中专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研究论文 篇四

才能展现美术学科的独特魅力。给学生一片自由的想象空间,最大潜力地挖屈他们内心世界的艺术美,进而来培养学生的艺术综合能力。

一、教学方法要“灵活”,与生活并行,课堂中感受与众不同的快乐

听过许多特色的展示课,课堂表面的热闹非凡、花枝招展,难道这就代表了让学生体会到美术课的快乐吗?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趣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所以,我们在知识的传授中应该充分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高兴还是冷漠呆滞,对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对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种关注应有机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更要关注学生在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不能拘泥于教材。教学有法,亦无定法,贵在创造,妙在灵活。对于外来经验,教师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借鉴、运用、发展。对不同的教材可采用不用的方法,让学生对教师的教法常有一种“新鲜感”,以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让美术课更接近生活。

二、鼓励、引导学生创作方法要“多变”

感受与众不同的快乐创造性思维训练能有效地开拓和更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具有明显的效用性,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为美术课堂练习注入了新的活水。低年级学生较侧重“联想”训练法。方式一:图形联想训练。教师在宣纸上用各种颜色晕染形成肌理效果,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纸上变出了什么?有的学生说变成岛屿,有的说变成老鹰、鹿角„„还可以利用图形让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如白色的背景上画上几个五彩的小圆圈,由此让学生展开联想:由这张画你会想到什么?有的学生说:天空上放飞热气球;有的学生认为,这是绿色的海洋里鱼娃娃们吐的小水泡„„这样,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尽情想象,去享受图形的变化带来的快乐。方式二:添画联想训练。教师提供一些不完整的线条或图形,让孩子们大胆地进行联想添画、补充画面,比比谁完成的作品更生动、更有创意。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年龄阶段,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能想到成人不能想到的东西,如奇形怪状的建筑、五颜六色的天空、漂亮的精灵等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的事物或没有见过的东西,他们的这种创造能力是不可多得的。现代社会正需要这种不拘于格的创造意识,需要孩子们把想象运用到创造上,而美术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最具成效的课程之一。

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活跃的氛围中体会美术学习的乐趣

在玩的过程中享受快乐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要积极鼓励孩子进行探索性玩耍,创造玩的条件,使其享受玩带来的快乐,将枯燥的知识转变为有趣的游戏,如智力抢答、讲故事、变魔术等。在书中看到一位老师的《色彩的世界》一课是这样导入的:课前,教师在桌前放了一杯无色的水,调动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教师以魔术师刘谦的形象出现,搅动杯中的无色水,谁知水在老师的搅动下慢慢散开变出很多种颜色,让学生初步体验色彩变化。像这样的导入,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感到无比快乐,从而使我们的教学目的得以实现。除此之外,在学生艺术创作的实践中,我们还可以换换环境来教美术,而不一定让孩子仅仅在教室这个单一的环境中创作。教师可以引导性的,让他们自发地组织、设计、分工、讨论,可以在音乐室、实验室、操场上、校园里,有条件的甚至可以到学校附近的乡间或小溪边,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寻找美术、参与美术活动,让学生走进美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享受美术的快乐,表达个人的情智,获得审美体验。

四、美术教学中材料利用的“多样化”,尝试多角度的个性组合小学生兴趣的稳定性较差,如果提供的工具材料是单一的、固定的,久而久之,会使他们感到乏味,降低学习积极性。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改变拓展工具材料的新鲜性和独特性,引发学生兴趣。要积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可利用的材料,引导孩子从多角度去联想和制作,逐步养成从多思路创作作品的好习惯。如学习《装饰画》一课,有的学生带来了麦杆、稻草、麻绳、鹅卵石,有的带来了匾、贝壳,纽扣、啤酒瓶,有的还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花瓣、花生壳、废纸板„„通过粘贴制作,一个个别具风格的装饰画就这样诞生了。又如第五册《植物籽粒拼图》的教学,提早让学生收集各种植物籽,包括小的饰品(纽扣、珠子等)。在教学中,学生就可以自由地去粘贴图片,获得学习的乐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善于选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增强“变废为新”的创新意识,如把生活中常见的废纸板制作成个性化的镜框、小画夹等手工作品;并且还可以启发孩子多角度地去思考利用这张废纸板,如用彩绘的形式、水粉画装饰的形式、线描的形式。

作为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师,应该注重所学知识的滚动性,培养孩子把书本知识用“活”的意识,把课堂上的知识延伸到课外。如上《植物写生》这堂写生课时,发给孩子不同的植物种子宝宝,让孩子们当一回农民伯伯,体验植物宝宝生长的乐趣,并且要求孩子们把每个阶段植物的不同变化描绘下来。

这就是生活中的美术,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体验和感悟,在体验感悟中又发展了新的情感、能力和觉悟。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让创新的火花在课堂中不断地闪现,让我们的美术教学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孩子们尽情地享受着美术带来的魅力,这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后的课堂教学对学校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直观地感觉教材,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学生们喜欢活动的画面,有趣的情节。而多媒体的直观具体、变换灵活,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正符合学生的要求,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这种学习方式就需要老师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凭借自身的感受、观察、思考、体验、发现、讨论、搜集、尝试、反思等学习完成学习目标。把思维和表现的空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摆脱教师和课本的思维圈子,在美术的天地里展开联想的翅膀。

六、教师现场示范的时机选择

教师课堂示范的内容与形式有了恰当的安排,示范的时机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同样的内容、同样的形式,示范的时机不对,仍然会阻碍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曾在书上看过一位教师上《梦中的我》,开始用动画导入,引出“梦的话题”,然后引导

学生追忆“梦中的我”,最后指导学生描绘“梦中的我”。经过前两个环节的引导、挖掘,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他们争先恐后地用语言、动作来描述自己梦中的情景,想象如小鸟一样在蓝天上自由自在飞翔。到第三个环节指导学生描绘“梦中的我”时———教师:老师昨天做了一个有趣的梦,说给你们听听,好吗?(教师讲述自己的梦,同时出示描绘“梦”的范画,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要实现梦想必须持之以恒地努力。)教师引导学生评析范画,指导学生描绘“梦中的我”。很显然,这节课学生的作品全是“教师的梦”。

教师在课堂现场示范是最直接、最具体、最直观、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教学“中国画”时,对墨色浓淡的调配、用笔用墨的方法、色彩的配置、干湿的衔接等等,教师在课堂上亲自挥笔做具体详细的示范指导,学生目睹了作画的关键,则心领神会。学生在练习中还会不时提出作画的种种问题,教师均当场示范,其效果远远超过任何口头上的解答方法。

教师不可能在所有需要“示范”的教学环节中都现场作画,这就需要课前准备好恰当的范画作品,有效地启发、引导学生学习。如:教学命题画、想象画或设计创作时,为了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可以事先准备相关的范画,并将创作的体验、构思的方法及技法讲授给学生,从而引导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逐步学会创作和设计的方法。不仅展示了多幅美观的构图范画,还可展示几幅构图不恰当的“范画”,多幅相比,逐步淘汰,最后剩下最完美的一幅。这种比较式示范,一方面向学生揭示了一些容易走的弯路和常犯的错误,另一方面,在比较中使学生对美术作品鉴别有明确的认识,提高学生艺术鉴赏水平。

总之,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美术教学的教学方法有多种多样,只要我们认真地把握好学生心理特点、教学内容的侧重点、教学过程的创新性, 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施过程中要深入渗透新的课程理念和目标意识,善于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扬长避短,勇于创新,才能不断改进和完善美术教学,提升美术教学的魅力。让创新的火花在课堂中不断地闪现,让我们的美术教学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孩子们尽情地享受着美术带来的乐趣,这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

“美是教育的本质”,美育是立教之本。叶圣陶认为,“美育正是帮助学生的美好天性自然生成的最好方式,也是生命质量自然形成、自然提高的最好方式”。一是美育是立于学生成长的教育。美育的实质,就是以自然之美滋润学生自然成长、以生活之美启迪学生自己成长、以艺术之美促进学生自由成长、以崇高之美引领学生自觉成长。二是美育是寓于全面的教育。“没有美育,就不可能有个性充分的全面发展。”美育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渗透在学生的心灵深处。蔡元培强调“美育代替宗教”。美育以它独特的功能,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美育是伴于终身的教育。孔子认为教育是“兴于诗,立于德,成于乐”,王国维认为孔子治学之道就是“始于美育,终于美育”。四是美育是隐于具体学科的教育。每一门学科尽管研究对象有所不同,但每门学科所展示学科的知识之美、境界之美、人生之美,无时无处不在,给学生以启迪和激励。五是美育是显于艺术的教育。柏拉图说,“艺术是教育的基础”。艺术就是“呈人之美”,艺术教育就是“成人之美”,那么教师就是善于“成人之美”的人。

改进美育教学应着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一是增强审美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引导学生自觉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梁启超曾说:“情感教育的目的,不外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的、丑的方面渐渐压制淘汰下去。这种功夫做得一分,便是人类一分的进步。”帮助学生提升审美文化修养。马克思认为:“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人生态度。一方面发掘教育生活中固有的美来启迪学生,培养学生高品位的生活情趣;另一方面在帮助学生提高艺术生活能力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二是增强学生审美能力。首先,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感受能力是学生进行一切审美活动的出发点。学生审美感受能力不是天生的,一靠教育,二靠实践。如果缺少对美的敏锐感受能力,就不可能获得丰富多彩的审美感受。其次,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辨别是审美的关键,理解是审美的核心,评价是审美的升华。再其次,培养学生审美创造能力。应在帮助学生树立审美理想、提高创造美的心理素质、发挥个性特点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创造外界美的同时,也创造自身的内在美,从而造就有丰富个性、完美人格、全面发展的新人。

改进美育教学应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流淌在学生心中的一股清泉,既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气魄,更是一种气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必须把美育寓于各门学科教学之中,并使之相互渗透,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文素养体现在人身上的往往是一种内在美,或者说是心灵美。外表的美,容易被人发现和捕捉,而内在美则需要更高的思想修养与精神境界去把握。美育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到外在美、形式美,但更应侧重的是对于内在美的揭示和培育。只懂得欣赏财富或权力所装饰起来的富丽的光彩,不懂得欣赏劳动或汗水凝结起来的素朴的荣光;只懂得欣赏白云,却不懂得欣赏黑土;只注重养眼,却不注重养心;只知道周迅的表演,却淡忘了鲁迅的呐喊„„内在美被轻忽,我们怠慢的不是思维的深度,而是民族的灵魂。这些显然不是我们所说的美育所要达到的效果。因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情感的社会化,要求课堂教学必须是深入的,或者说是深刻的。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应该有深度思考的能力和深刻辨析的意识,把情感教育建立在深刻的思想性之上。当然,这一点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成长特征,来循序渐进地进行培育。

教育是人的建设的基础工程,成才先要成人,而审美和人文素养是成人的关键要素和基本的衡量指标。缺少审美素养,人会变得越来越世俗、低俗;缺少人文关怀,人会变得越来越隔膜、冷漠。因此,围绕“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来切实改进美育教学,是美育内涵建设的根本,也体现着人的建设基础工程的时代要求;是审美教学革新、发展进程中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也是提高美育教学科学化水平的必由之路。

5.大学生如何提高人文素养 篇五

题目:大学生如何提高人文素养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任课老师:

大学生如何提高人文素养

【摘要】我国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基本被大学以前的应试教育磨灭殆尽,大学生人文素质普遍不高,不能很好的理解人文寓意,加之社会一些主流片面价值取向的诱导及家庭因素的影响。使大学生渐渐变成了“唯物主义者”,对人文素质失去耐心。在不断加强人文教育及宣传的基础上,校方还应该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人文情怀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大学为中心,将人文魅力辐射到每个学生的生活之中。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才能提高人文素质!

【关键词】人文;素养;教育;提高

人文素质,“是指人文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各种因素综合而内化为一个人的品质, 它通过一个入的气质、修养、行为和人格表现出来”。其结构主要包括:哲学、政治观点;社会经济知识;语言、文学素养;历史、文化知识和观点;道德、心理和审美水平等。就军官而言,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对指挥员进行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培养,使指挥军官具备审美情感、道德理想和完整健康的人格。加强人文素质培养,既是对个人基本素质的养成,也是提高初级指挥军官综合素质的内在要求。

一、目前中国大学生现状分析

九年的义务教育和三年的高中教育,培养出来的是乖乖的、听话的“顺民”,在读大学之前的12年,由于听老师的话,学生们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去做;但是自从踏入大学这片“自由”的土壤,有的同学却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该如何安排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下滑已经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以笔者的经验来谈,笔者在一所二本院校讲授大学英语,同时做班主任,学生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从日常教学来看,绝大多数同学学习都比较认真、刻苦,不懂就问。只有个别同学上课思想不集中,打瞌睡。同学们学习的目标也比较明确,就是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计算机国家等级考试、还有我们本专业的各项技能考核。

但是,在这种平静的表面现象下,掩藏着这样一个现实,就是信仰的缺失。我们的大学生会学习,会用功。可是,除了用功读书,将来找个好工作之外,就没什么信仰了。终日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对国家、对社会毫不关心,不懂得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早已经是过时的言辞,和他们毫无关系。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有的只是心中的小算盘。平时不知道多和老师沟通联系,到了评奖学金的时候,半夜里都会给老师打电话、发短信,诉说委屈。

当然,我国当代的大学生群体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不能只怪他们。在全面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不可避免的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一切向钱看”等拜金主义观点在很多人心中深深扎根,金钱日益成为一个衡量标准,只不过有时是显性的,有时是隐性的。从而使得大学生素质下滑与我国社会、学校、家庭和教育机制难脱干系。但大学生与中学生、小学生不一样,他们已经是成年人,应该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本论文抛开社会、抛开家庭,从学校和教育机制这方面来谈我国当代的大学生。

二、再谈人文通识教育——大学教育的灵魂

现代的中国的大学是在西方现代大学理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专业划分过细。大学过分强调专业,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也就是系统地进行“文、史、哲”的教育。即使开了一些文学课、历史课,也离真正意义上的人文教育所需所的内容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势必会对大学生的人格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造成一部分人头脑过于简单,缺乏基本的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样的大学生和高水平的专业化机器有什么区别?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社会学系讲座教授金耀基说,“对人间社会的理解与掌握,对美、善的品味与体认,对信仰、价值的承诺与执着,这些都不是科学、理性的知识所能担当,更不能垄断的。这些恰恰是人文知识、人文教育能够提供的。诚然,现代文明越来越加重了‘科学的属性’,但人类的文明永远不是科学所能包办的,人类的文明永远需要人文的字样与丰润。”[1]如果一个国家的大学只注重理工学科的建设,忽视人文学科的建设,久而久之,这样的大学势必会衰落,社会群体必然要走下坡路,国家也不会继续兴旺。所以,中国现在在倡导素质教育、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文明城市。这说明,我国政府对于国民的人文素质有很高的要求,但问题在于一些大学本身由于学科体制的关系,尚不能与国家的建设目标同步。

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甘阳在所做的题为《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的演讲中预言,“今后二三十年,或许是中国文明复兴的最关键时期,也是中国大学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如果中国人对中国文明本身没有信心,如果中国人对中国文明的传统以及中国的一切总是抱着一种否定的态度,那么可以肯定,中国的大学是办不好的。反之,如果中国人和中国大学生能够具有充分的文化自觉,如果中国的大学牢牢地植根于中国文明的最深处,那么,即使今天中国的大学仍然很不理想,但我们有理由期望,经过一两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的大学作为伟大中国文明的担纲者将会成长为伟大的大学。”[2]所以,我国的大学应该重视对学生人文知识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且把这一理念贯彻到人文学科的教学当中,尤其是作为学习西方国家语言的大学英语教学当中。香港城市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讲座教授张窿溪指出,“就大学教育而言,根本的问题就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职业教育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如何发挥通识教育的作用,使大学培养的毕业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知识,而且有基本的文化修养;不仅有本学科扎实的学问,而且有超出专业范围之外的广泛的兴趣和好奇心;不仅有冷静的头脑,而且有热情、有理想,有对社会人生的关怀和道德的责任感。换句话说,通识教育,尤其是文学、历史、哲学,所谓文史哲,人文教育的核心,对于完成一个平衡发展的现代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大学》开篇就论述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这样解释新时代新背景下大学之道的意义,“‘明明德’,是培育崇高而丰富的感情,‘新民’,是培育正确而富于创新的思维能力,‘至善’就是融合这种感情与这种思维能力为一体的纯洁而神圣的精神境界,‘至善’就是全面、主动、健康而完善发展的个性,从而能全身心服务于人民与社会主义事业。”

这就要求各个高校要充分重视人文教育,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和理工科专业。调整学科体系布局,把文化素质教育放在基础性平台上来加强。清华大学是这方面的很好的例子。增加学生必须选修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学分,开设多种多样的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出台学生必读书

目,加强人文社会学科和课程建设,努力培育文化素质教育精品课程。这种做法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知识水平,又有利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地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但是,对于许多普通高校来说,想在办学理念上和办学方法上赶上清华大学这类名校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这需要一个过程。

三、当代大学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这些想法的最终实现,一方面,依赖人文课程教师的自我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要依靠各个高校为人文课程教师提供合适的教学环境。这既包括学校的教学的大环境,把提高大学生的人文修养放在第一的位置来抓,转变办学观念;又包括学校对教师的人性化管理。只有在人性化管理的环境中,才能激发出教师的人性化教学观念,才能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西北大学原校长、清华大学教授张岂之在他的题为《我们的大学需要什么?》的演讲中指出,“科学教育必须讲实证,没有实证方法便没有科学道理。但在道德和美的精神世界里,需要自我体验,并不是所有人文文化都是可以量化的。”他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一观点。第一个是唐朝贾岛《寻隐者不遇》所展示的深远的意境,使人精神开阔,这是不能实证,也不能量化的。如果要问:云有多深,怎样才能找到药师,那就会闹出笑话来。第二个是唐朝杜牧的《清明》展现了一种令人断肠的意境,是不好问杏花村究竟有多远,这是不能量化的。他指出,尽管在大学里各种评估体系普遍使用“量化”方法,但在人文学术范围内如何使用“量化”是要慎重研究的。高校人文文化和人文学术建设要有耐心,一步一个脚印,只靠“产品”的数量(即所谓量化)是说明不了问题的,因为历史老人最公正,他要的是精品。再过几十年人们回过头来看我们的现在,大量的东西可能已被岁月冲刷,惟有文化的精品才能得以长存,但精品并不是朝夕可以拿出来的。

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大学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他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所以对人文素质教师队伍的要求就更严格,作为教师自己都忽视首先修养,又怎样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呢?现在许多教师只管书本的教学任务,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台上教师上课时而有些学生却在下面讲话、看小说、零食等不文明行为是对教师的劳动成果不尊重的行为,应该受到严厉的谴责。但学生毕竟是受教育者,如果教师不说或懒说,这是对教育的不负责任。教师不但承担着教学任务的职责,而且也承担着育人的义务,如果学生养成了这些坏习惯,走上工作岗位上如何能肩负建设社会重任呢?所以说应该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其次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思想教育体系,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开设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教材,并设立专项研究机构,根据学生状况因材施教。大多数在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走向社会就是我们祖国的未来建设者。大学阶段是我们这些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我们大学生教育者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

加强大学生学英模、赶先进,自觉提高人文修养的学习氛围,从过去全社会学雷锋,学习孔繁森,黄继光等,给人们的思想也带来一定浪潮,今天我们的大学教育将学习先进、英模的活动开展的怎样呢¡至今我所见的也只是学术报告、信息交流等一些专业技术报告。而各行各业的先进事迹报告在我们高校讲座中几乎没见过,也只是从报纸、新闻里能见到。特别是我国最近发生的“抗旱保粮”及一些灾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在这非常时期涌现出来的舍己为人的先进事迹,很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去学习。她们的道德品质是那么高尚,我们的高校教育者应在这些灾难结束后将这些英雄请进我们高校,给我们的当代大学上一堂活生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课。比请一些文化表演要好得多!类似这样的活动应多开展,这将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有深远的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惠玲,毛莉芬,童淑萍.软性环境对高职实习护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与熏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

[2]韩奇生.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与培育[J].高教探索,2008,(5)

[3]朱梅梵.人文素养培育:塑造完整自由和谐发展的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6)

[4]席凤英,杨桂华,常宗霞等.职业化培训对提升护士人文素养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0)

[5]蔡惟铮,王淑娟.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人文素养关系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9,(5)

[6]唐燕翎.艺校政治课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价值[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31(3)

[7]戴红红.论提高国民人文素养的重要性[J].当代传播,2008,(5)

6.浅谈中专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研究论文 篇六

结 题 报 告

由本校课题组承担研究的《在国学经典教育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课题,于2012年3月经过开题论证并正式实施研究,于2013年5月结题。经过一年的行动研究、实践和总结,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和预期的研究成果。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养育了数百代中华儿女,也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化发展,中国文化,是人类历史文明进程中一束独具魅力的奇葩。国学经典,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内核,学习、传承和弘扬祖国传统优秀文化,对于个人的成长、民族的发展无疑十分必要。

199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宣称: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1999年江泽民同志在出席春节《中国唐宋诗歌朗诵会》上,提倡大家多读经典诗文,以“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同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品不断提高,社会上基于物质利益和个人享受的无节制的追求,对人们的道德底线和社会承载力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缺乏社会责任感,违背道德理念,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也层出不穷。这种 “世俗化”、“功利化”,“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严重影响到今天的少年儿童,并打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在今天的中小学生当中,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功利化的社会价值和教育目标的影响,普遍存在自私,粗俗,浮躁,厌世的现象,缺乏修养,缺乏诚信,缺乏感恩,缺乏追求,学校说教式的教育往往显得苍白和无奈,本课题试图以国学经典教育为载体,探索一些校本的教育方式,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努力塑造具有传统美德、中国灵魂和世界胸怀的现代公民。

(二)相关研究概述

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鼎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掀起并至今天,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尤其是近十年,我国内地兴起了一股来势汹涌的“国学热”:电视上的“国学”节目掀起收视热潮,报刊上的“国学”文章连篇累牍,书架上的“国学”论著触目皆是,社会上的“国学”讲座此起彼伏。更不必说大学了:各种各样的“国学”课程列入课表,各种各样的“国学班”普遍出现;“国学”进入了中小学,乃至学龄前教育,国外的孔子学院更是雨后春笋……

从国内外领域的研究趋势看,古诗文诵读在国内外华人圈已逐渐达成共识,国学渐渐被世人重视,国家教育部也开始关注 “国学教育”,并组织开展研究,各省、地市、县区教育机构也广泛开展了国学教育研究,各地方学校的研究都已初见成效,有的经验已经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校已经结题的市级课题《在诵读古诗文中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研究》,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直接的经验借鉴。

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

1.我们学生需要哪些国学经典?国学经典浩如烟海,如何在浩瀚的典籍中选择符合义务段学生学习的著作,片段或经典语句,是本课题首要解决的问题。

2.如何认识和解读和运用这些经典?国学经典,内涵深邃,见仁见智,国学经典体现是传统思想和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文化,如何在批判中吸收,把传统和时代主流价值观最有效地结合起来,我们需要站在当今时代,用今天的价值观来审视,吸收和运用。

3.我们在学校教育中可以通过那些途径和方式,开展国学教育,既不增加学生过重负担,又能丰富学生的学习。

本课题预设突破:

1.以系列校本教材的编写为载体,解决对国学经典内容选择的突破,并构建符合学生年段的国学经典序列教材。2.探索学校国学经典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途径。诵读、讲读、研读,国学特色校园文化,国学主体系列教育活动。

(三)课题的界定

1.国学。通常将“国学”按广义和狭义两种途径进行解释。广义的国学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总和,此“总和”可以理解为包括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的统一。狭义层面的国学主要是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

本课题的国学主要指国学入门的浅显的传统经典著作以及文学、艺术等作品,如《三字经》《弟子规》《论语》以及经典诗词等承载的思想文化。

2.国学教育。一般认为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为核心内容,以教授中国古代经典为主要途径,以培养我国下一代的传统文化素养、人文精神、民族意识以及健全人格为主要目标的教育。

本课题的国学教育:是指通过构建校本课程实施的方式,以国学经典文化为核心内容,以国学经典教育校本教材为主要载体,以经典诵读为主要方式,以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健全人格,为学生全面持续发展奠定丰富人文基础为主要目标的教育。

3.人文素养。普遍认为:“人文”,指“人文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而“素养”则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的。所以“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

本课题所指学生人文素养是学生群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本课题中的国学)、弘扬传统道德礼仪、传承民族精神的能力和内在品质。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1.系统理论和课程理论。本研究涉及的因素和条件较多,需要以系统论的观点对研究的各要素进行整合与优化,同时需要根据课程理论建构校本课程。2.果维斯基的最近发展理论和皮亚杰的儿童智力发展理论。即根据儿童最近发展需要和联系发展的特点,按年龄、年级,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螺旋式安排不同的教育内容,设计不同的教育方式。

3.教育心理学和生理学理论。语言是学生表达和思维的基础,通过经典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通过不同形式的额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左脑(记忆),右脑(视觉)参与学习,提高教育效率。

4.国家政策。《语文》课程标准,党和国家关于文化建设的政策。

(五)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校园传统文化,营造中华传统文化氛围,突显校园文化特色。

2.通过课题研究,全面推进学校国学教育,积极开展国学特色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提升学生生人文素养。发挥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感染力,陶冶性情,启发灵性,活跃思维,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进而形成健康完整的人格。

3.探索学校开展国学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操作方法,构建学校国学教育的校本课程体系,开发适合我校总体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校本国学教材。

(六)研究的内容及方向

1.以国学经典教育为主的校园传统文化特色建设。2.以国学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建设。3.以国学经典教育为主题的特色教育活动。

二、课题研究情况介绍

(一)研究的思路 国学经典教育应坚持以具体的教育教学内容为主要途径,将学生的成长融于具体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之中,使学生在国学经典诵读、实践活动中获得感悟、丰富体验、学到知识、形成能力、树立观念、传承精髓,整合学校道德礼仪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将国学经典教育融学校特色发展之中。

(二)研究的策略

在方式上:分组开展,整体推进;

在内容上:古为今用,精选精编;

在过程上:先造氛围,逐步内化;

在方法上:注重积累,学以致用;

在范围上:师生参与,共同提高。

(三)研究的措施

1.建立了课题组成员学习制度。

2.建立了课题组研究例会制度,每季度一次研究工作交流、反馈、小结。

3.成立四个行动研究小组。即教材编写组、诵读研究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组、校园动活及社团建设研究组,分块面实施课题研究工作。

4.建立课题档案管理制度。档案内容包括:研究方案、工作计划、开题报告、学习资料、活动案例、会议记录资料、经验总结、阶段成果、研究报告等。

5.开展内外交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组织各种课题研讨活动等,提高教师对国学经典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6.加强横向联系。通过向家庭、社会的宣传教育,提高家长和社会对国学教育的认识,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教育合力。

(四)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即2012年3月―2013年3月,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3月)

(1)阅读文献,研究与课题相关的教育理论,审视、分析研究的思路。(2)总结学校已有的经验,确定学校课题研究实施方案。(3)成立课题组,建立相关制度,培训主研教师,为课题实施提供各方面保障。

第二个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4月-2012年12月)

在课题组的组织领导下,分组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1)设置教学课程。与教务处配合,利用地方课程在1-7年级各开设1节“国学课”,把国学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保证课时、教材、师资、检查、考核落实。

经典诵读节期间,开展国学经典课例研讨活动。如以下两节课例供全校教师观摩与研讨,分别是该校的肖光英老师执教的《三字经》选段与艾霞老师执教的《走进宋词》。肖老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重点放在“读准字音”和“读得流利”这两个方面,通过不同的形式的诵读,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在课程的最后一个环节,肖老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教育孩子“在家应该怎样孝顺父母,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艾霞老师执教的《走进宋词》,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简单向学生介绍宋词的基本简介,让学生对宋词有基本的认识;第二部分是是本课的重点——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让学生品味宋词的特点,同时艾老师还让学生把本节课的知识学以致用,让学生感受到经典诵读的快乐之处。

课例展示结束后,国学教学教师交流研究,围绕“如何开展经典诵读”、“如何结合经典诵读达到快速识字的目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2)开发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与教科室配合,开设了国学选修课,结合学校发展目标,组织教师开发国学经典教育校本教材。(3)打造国学教育的特色校园文化。与学校行政配合,营造国学教育环境:如,国学墙裙文化,国学主题专栏,国学铃声音乐等。

(4)探索国学特色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活动,形成活动特色:如,读书活动,国学诵读比赛,故事演讲,文化书签制作比赛,配乐国学表演等。

第三个阶段:总结结题阶段(2013年2-3月)

(1)全面整理研究资料,分析实验资料。

(2)撰写研究报告,提炼展示深化研究成果。

(3)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和评价,参加专家对课题进行鉴定验收。

(4)固化成功经验,推广研究成果,形成学校国学教育特色。

三、课题研究的成果

通过一年的实践和研究,基本实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形成了国学的学校教育基本途径,并通过国学教育,收到了以文化人的初步效果。

(一)国学教育的四种校本途径

1.以课堂为主阵地,形成国学六步课堂教学法

自课题立项以来,积极探寻国学教育的实施途径。学校教务处在每周的课排表中单列出一节国学课,作为国学教育的基本课时和主要阵地,以《国学启蒙》为教材,组织语文教师实施国学课堂教学。老师们通过集体备课的设计、研讨、完善,实践、反思、总结,初步探索出了比较切实可行的校本经典诵读课堂教学模式,即:故事激趣─初读经典─理解经典─背诵经典─情境表演─模仿创作。(附《国学启蒙》教材教案及反思)

2.以校本课程为依托,形成国学系列校本教材

学校根据学生特长发展需要开设了选修课,每周五下午两节课为学生选修课时间,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喜欢的课程,以走班制的形式,实现学生个性发展目标。在已有的选修课课程中,开设了国学经典诵读课,为适应选修课程的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语言积累的需要,节选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千家诗》、《唐诗宋词》等古典经典著作中的部分内容,编辑了一套适合本校小学1至6年级的国学教材,教材分年级编写,每个年级一册。内容上教材的独具匠心之处是还融入了自贡历史和自贡特色的相关知识。经典浸润孩子们心灵提升孩子人文素养的同时,还能了解到家乡的古老历史和现代美丽。这套教材在实践中得到改进,不断的实现完善,按照分年级分册编辑成书,在国学经典诵读课上推广。(附国学诵读校本教材)

3.以国学文化为特色,营造国学熏陶的环境文化

在校园走廊上、过道、墙壁上张贴国学经典文字,以《三字经》、《弟子规》、《论语》为主要内容,图文并茂,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在各个班级中张贴孔子、孟子、齐白石等名人画像,处处展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整个校园里充满了国学教育的气息,一句句深情的话语,让学生听懂了圣人的召唤;一块块含笑的宣传牌,让学生时时沉浸在书香的氛围中;一面面温馨的墙壁,仿佛一阵阵清风陶冶着师生的心灵;一篇篇经典美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做人的道理。经典育人就是这样“润物无声”的让学生的道德品质发生了质的升华……

学校把上下课铃音设置成为国学经典诵读,学生跟着铃声诵读,诵读内容一月换一次。一节课的铃声有预备铃、上课铃和下课铃,每次响铃学生就跟着诵读一次,一天下来学生就跟着诵读了20余次。

4.以国学诵读为主要形式,形成校园特色文化活动

(1)诵读。开展“一日五诵”的活动。即早晨自由诵读国学诗文,课前跟着铃音齐声美读古诗文,大课间集体诵国学名句,中午静心默读20分钟,晚上亲子共读半小时。现在,早晨、中午一到校就能听到学生琅琅的经典诵读声,诵读经典已经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2)赛读。我们把国学诵读融入到学校“诵读经典、浸润人生”为主题的读书节活动中。以年级组为参赛单位,每个年级编排一个国学经典诵读节目,参加学校举办的国学经典诵读比赛。一二年级节选《三字经》、《弟子规》为内容,三四年级以《唐诗宋词》为内容,用古诗新唱的形式展现。五六年级以国学经典故事《花木兰》等为题材的课本剧表演。为使活动有效而又生动活泼地开展,我们每年3、4月份都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竞赛。竞赛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中华经典的喜爱和理解,促使学生主动扩大经典诗文的诵读量,更好地接受经典诗文的熏陶。

国学朗诵比赛,学生的体会颇多:

陈辰:读国学,背国学,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做事不再鲁莽;读国学,背国学,使我懂得了许多人生的真谛,不再彷徨;读国学,背国学,使我脱胎换骨,成就另一个真正的自我。

(3)舞诵、唱读。音乐课上让学生学唱配乐诗词,使原本生疏拗口的诗词在我们的学生口中优美起来、亲近起来,更增添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与向往。2012年9月学校舞蹈队自创的《诫子新歌》获得了省艺术大赛(舞蹈类)二等奖,并被省电视台邀请参加国庆晚会录制。一年级自创的《新三字经》获得了自贡市艺术大赛(诵读类)一等奖。

(4)口手结合,学以致用

书写经典。开展书写经典比赛的活动。具体做法是:分班级开展进行书写比赛,由班级推荐作品参加年级组比赛,再由年级组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学校比赛,并评出一二三等奖。(附活动方案及照片)

书签制作。我们把国学诵读与美术、手工等课程结合开展活动。组织一、二年级学生开展自己设计制作图文兼美的诗文书签、名言贺卡等活动。在此活动中,各班选3名学生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组织的现场制作书签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附活动方案及照片)

自办手抄报。组织三四年级开展手抄报比赛。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期手抄报比赛,促使学生多读书,多搜集资料,将自己了解的诗文方面的知识、名篇佳句等办成手抄报,学校评出优秀手抄报,并给予表彰奖励。这些评比、展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诵读热情。(附活动方案及照片)

国学游戏。我们把国学融入学生的课间游戏活动中,如学生钻城门游戏、跳皮筋、跳格子时一边玩一边说唱三字经、弟子规,在轻松的活动中诵读经典。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朗诵的国文,由浅入深:一年级朗读《三字经》,而五年级朗读岳飞《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配合着,字里行间透射出的激昂语调,孩子们有节奏挥舞着手势,场面非常壮观。

(二)国学教育的文化熏陶

我校《在国学经典教育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课题,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新课程理念为支撑,以凸现学校办学特色为宗旨,探索国学“以文化育情,以文化育趣,以文化育才,以文化育人”之路,着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促进了学生成长

(1)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积累和精神积淀

通过古诗的诵读积累活动,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增加了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学生通过阅读古诗,不仅领略到了祖国语言的优美、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且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思想、哲理、逻辑等深刻内涵,从中汲取民族精神的底蕴,使学生的情感得以陶冶,心灵得到升华。“腹有诗书气自华”,学风好,品行正,有孝心,懂谦让。

如二年级2班郭嘉一在学习了《弟子规》时,这样说:“我读了„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既为偷‟的句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后,知道了不能随便拿人财物。“

又如三年级2班丁玥祺的家长这样说:“以前孩子有顶撞外婆的不良习惯,但自从我和她一起念了《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的句子。她很快明白了自己的错误,知道了孝亲敬长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水准,逐渐地改正了顶撞外婆的坏习惯,主动向正确美好的行为举止靠拢。“

孩子们学了《三字经》,“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之后明白了:年轻时不好好学习,是不应该的。这样,等到老的时候,又能有什么大的作为呢?有的家长还打电话告诉老师,他的女儿自从诵读经典以后,人也变了。每天晚上都要父母和她一起读书,有时还主动帮父母、长辈捶背揉肩,有时帮奶奶洗脚、做家务,懂得孝敬长辈,和邻里小伙伴也能和睦相处了。因为她读懂了“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从中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正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那些曾经读过的美好纯洁的句子对学生们来说,真正做到了“进我耳,入我心”,时刻指导着他们的言行与思想,它在微笑地告诉孩子们,怎样才可以成为一个真正高尚的人。

(2)学生在诵读中提高了语文素养

学生在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道德修养得到完善,他们以圣贤为榜样,规范自己的言行。诵读提高了语文素养,学生熟读了大量经典,识字量已经超出了新课标识字量,学生诵读的水平得到提高,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大大提高。诵读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妙词佳句,一篇篇习作,因经典诵读而内涵丰富。

我们可喜的看到诵读促进校园更加和谐,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能力更加提升,心灵更加阳光,生活更加多彩。学生在课堂、作文时常常妙语连珠,引经据典。国学教育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对子学生能够信口拈来,学生自创诗歌朗诵会语出惊人,图文并茂的国学手抄报等无不展示了校本诵读带来的喜人成果。

如学生徐文轩写的文章《会发光的郭夫子》中,引用了大量古诗词:

早在公元前289年,中国《孟子》一书中便记载:“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这一“先生”是指长辈而有学问的人。到了战国时代,《国策》中便记载:“先生坐,何至于此。”此中的“先生”亦是指有德行的长辈,第一个开始用“先生”称呼老师的,始见于《曲礼》:“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后来,老师被人们称为夫子,再到现在,我们便用白话文叫作老师。可见,中国历代对文化的重视程度之高,对教授文化者的尊敬程度之高,单单一个敬仰甚至不足以表达对老师的感情,此之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矣!

历代,师生之情堪比父子,古语有之曰:“一日为师终生为父。”5000年历史的中华民族更是将此美德一直延传至今,从未断绝。从孔夫子授学到人民教师授课,伴随的,是“程门立雪”“汉武帝敬师”这种让人在鹅毛大雪中温情的故事。我们很幸运。在初中踏入三分之一征途的时候,便得到了郭夫子授学的机会。

2.促进了教师发展 自课题确定以来,在全校教师队伍中有了诵读经典的愿望。教师在诵读中,改变了自我,获取智慧,丰厚底蕴,读出了人生色彩,心灵更加阳光,工作更有精神,还引用其中内容来勉励自己,实现教师师德的提升。例如:“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指出孔子用文献、实践、忠诚、信誉四种内容教育学生。传统教育也不是培养书呆子,学以致用、实践是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全面育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很好的教学之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一个人修身、学习、工作的正确态度。“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说明身教的重要性。“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是做人应当遵守的准则。这些思想深刻地影响我校的全体教师。

2012年12月,实验教师刘丽梅的《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获得第二届全国中青年教师论文、课件大赛一等奖,郭英的《新三字经》教学设计获得第五届全国当代基础教育系统(全科)论文大赛二等奖,陈英的《从军行》教学设计第五届全国当代基础教育系统(全科)论文大赛二等奖,金林青的古诗教学《望岳》说课稿获得第五届全国当代基础教育系统(全科)论文大赛二等奖,余敏的《古诗词诵读,从这里开始》获得第二届全国中青年教师论文、课件大赛二等奖。张刘莉的《卖油翁》教学设计获得全国课程标准《语文》“优秀论文、优秀教案、优秀录像课”评选三等奖。林玉梅的“从《两小儿辨日》谈小学文言文教学”获得全国课程标准《语文》“优秀论文、优秀教案、优秀录像课”评选二等奖。尧卓玉的《我读中国古典婉约词有感》获得2012年全国教育系统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邓凤昆的《在强化古代诗歌的诵读中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研究》获得《现代教育教学研究》杂志刊用评选一等奖。

3.促进了学校发展(1)推动了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就是校本课程建设。国学教育的实践,促进学校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校本教材方面迈出了重要步骤,课题组努力在现有办学模式的条件下,积极调整思路,解放思想,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适时调整课程结构,积累了很多难得的实践经验。

(2)丰富了校园文化 “书声琅琅,文墨溢香”的校园文化可以引导学生与书为友,悟读书之法,品读书之趣。因此,学校加大投入,从优化环境做起,努力建设书香校园,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优化校园环境文化:如以国学为主题的文化墙裙,以古代名人名画、格言警句为主要内容的励志走廊等,时刻进入学生视野,浸润学生心灵,从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活动的开展不仅拓展了学生思维、启迪了智慧,更活化了校园生活,多种活动在校园荟萃,经典诗文在校园交流,使整个校园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更增加了一种动感、一份底蕴。这种交融在一起的“阳春白雪”般校园生活对每一个学生乃至教师时刻都有一种无形的影响、熏陶、润泽,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增强了校园生活的引力。

(3)提升了学校办学品位

学校浓郁的国学校园氛围,丰富的国学诵读、教育、比赛活动,营造了以国学为精神内涵的文化土壤,校园充满了翰墨书香,充分彰显了其独特的育人功能,提升了校园品味。

四、存在的问题

(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难窥一斑,我们教师文化底蕴不够,领悟能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题研究工作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二)尽管在在国学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上做了一些探索,获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但是在时代性上不够突出,校本特色上还需下功夫。

7.浅谈中专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研究论文 篇七

一、加强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审美观念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通过语文阅读对小学生的审美基础与创新意识能起示范效应与指导作用。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 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使学生在语文阅读中, 能够理解和领会课文对学生审美教育的内涵。有效的阅读, 就能使无声的文字变成有色有声的语言, 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美的艺术感染, 走进审美的情境中。例如, 通过《怀念母亲》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 让学生体会季羡林先生思念祖国的感情, 从中感悟出季羡林先生心里美好的爱国之情。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 要善于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 激发学生情感强烈的共鸣, 能收到更好的审美教育效果。优美的文章是文质兼美的集合体, 文章是“美”与“善”有机结合的世界。再如, 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 通过课文中优美的文字, 勾画出祖国美好的山河, 让人产生强烈的爱国之情。特别是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波澜壮阔、水平如镜、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峰峦雄伟、色彩明丽、危峰兀立、怪石嶙峋、“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等读后让人产生意境美、构思美, 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让学生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此时教师应抓住时机,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美好感情。

二、加强诵读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其中, 诵读是基础和关键, 没有高质量的诵读, 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听。在对课文诵读时把握不好对语言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技巧, 就不能让人自然流畅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在课文诵读中如果没有长时间的语感和材料积累, 就写不出优美的文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加强诵读教学, 是形成正确的语感的基础, 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关键。加强诵读教学, 是分析、研讨语言的前提, 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必须加强和重视诵读。一是在教学中要增加朗读数量。对于小学生的语文课教学来说, 应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指导学生如何诵读上, 而不应该把重点放在课文的分析上。通过诵读, 能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能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水平, 能提高学生对语言词汇的记忆效果, 能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通过诵读最终能让学生受到文章的熏陶和思想内涵的教育, 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二是要加强对诵读方法的指导。教师对学生诵读方法的指导首先要从监督学生讲普通话入手, 这也是培养诵读语感的前提和基础。要传授学生朗读技巧, 让学生有章可循, 提高诵读水平和质量。

三、加强课外阅读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扩大课外量是培养与丰富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和较好办法。通过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 能让学生把课堂所学知识在课外阅读中更好地消化吸收, 通过课外阅读, 让学生能受到更多的思想教育, 能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师如何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培养和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这是许多教师非常关心的重要问题。一些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后总是喜欢给学生安排练字、抄词、造句等多种多样的语文课外作业, 但是, 一些教师没有认识到朗读和背诵比字、词、句的练习更为重要。一是进行课外阅读要保证充足时间。在课堂教学时, 教师能和学生同读课文十分钟, 能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课外阅读时, 特别是在家庭阅读要教育学生家长, 经常与孩子同读课文并监督学生的阅读和诵读, 通过每天让孩子读十分钟的书, 非常有利于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培养人文素养。二是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注重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体会文章内涵和思想。指导学生掌握理解文章内涵和文章思想精髓的方法和技巧, 让学生通过工具书或网络来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 把文章背景了解清楚, 才能真正读出文章的效果。

总之, 小学语文教学只有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 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才能塑造学生健康完善的品格, 才能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得到弘扬和传承, 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摘要:语文是一门富含人文素养内涵的学科, 小学语文教学也带有强烈的人文色彩, 通过语文课堂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造良好、和谐的人文课堂气氛, 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情感, 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小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几点思考[A].新教育时代[C].2015

8.浅谈中专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研究论文 篇八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一个困境:学生觉得语文课单调、无聊、死气沉沉,无法通过学习作品产生对自我的人文思考,从而无法实现以正确健康的情感去体验生活、审视人生。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遗憾。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改进。

一、通过对语言的感知,思考其人文内涵

语言是文化最基本的载体,我们的汉语更是博大精深,作品中身份不同的人所使用的不同的语言,需要我们多方面感悟才能体味出其中滋味。在教学中,我们要多多引领学生去发现语言背后所折射出的人文情感。

以《红楼梦》为例,在宝玉挨打一回中,贾母因贾政痛打宝玉,大怒之下要求家奴去看轿马,“我和你太太、宝玉立刻回南京去。”此话看似无奇,但细想想,却别有生活趣味。南京是贾母的娘家,贾母一把年纪了,和儿子一生气,便嚷嚷要回娘家去。可见老太太极为聪明,知道儿子大了不由娘,自己一去可能反使儿子备感自由,起不到怄气的效果,所以要带着媳妇、孙子一起走,让儿子孤身度日。好一个杀手锏,一句话写尽了天下女性的情态。至此不得不佩服作者对生活观察之细致,对心理揣摩之透彻。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语言文字,并精准地向学生做出提示,让学生通过人物语言品味、揣摩其身份和情感内涵,这必然比单纯地照着教学大纲说教书本上的知识更能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透过文字的描述,体会作品中的文化意蕴

语言和文字是思想的表述,既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介体,又传承着我们几千年的文明与文化。语文课本中的很多文学作品正是情感、艺术、自然、生活、礼仪等各种事物人文性的承载与现实反映。而这些文明与文化并不是单单靠简单直白的说明性文字来表达的,作者往往用一些迂回曲折的艺术手法来表述,这种表达方式本身就值得细细体味。

仍以《红楼梦》为例,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写贾母见到黛玉时,并未描述祖孙二人的悲痛之情、思念之苦,只一句贾母“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千言万语在此时似乎都抵不过这一哭。细想若有人生活中有如此境遇,恐怕也是什么话都说不出只一味地哭吧。人物情感的抒发仅此一笔,却令人感动,因为真实。再写邢夫人主动请缨带着黛玉去见贾赦,此中场面更令人深思。先写“早有许多盛妆丽服之姬妾迎着”,这一句分明写贾赦生活荒淫,妙在全是指东击西。邢夫人命人到书房请贾赦,得到的回答是怕伤心不忍相见。试想邢夫人兴冲冲地带了黛玉来,作为夫妻,贾赦毫不给邢夫人面子,二人关系以及邢夫人的地位可见一斑。一句平白的描述却能折射出人物间长期形成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写到王夫人处呢?作者详细描写了客房中的摆设与用具,如大红金钱蟒靠背、汝窑美人觚、银红撒花椅搭……给人一种富丽之感。但写到起居的正房时,所有用具摆设却是低调素雅一色半旧,可见这些才是家常用度。并且写黛玉在客房等待时,是由一个丫鬟来传唤。传唤去见,才是长辈的态度,才是大家族的风范。如此等等,带领学生细读的过程,就是与作家进行思想交流、灵魂对话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品味人生、历练心志。

三、在阅读中建立作品、教师、学生之间的对话平台

语文教学强调师生间创造性的思考与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引导,是为了使学生能够自如地进入到作品的意境中,与作者进行一种情感碰撞与灵魂的交流。在教学中,教师应避免向学生灌输过多的个人体会,试着把课堂当作对话的场所,让学生想像自己成为作品中的某个角色,自主地进入到作品意境中,代替作者演绎作品,由此思考作者深意。这样的教学过程更多地强调即兴发挥,临场创作,教师要时刻准备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和学生各种奇怪的问题。教师无需担心应付不来,因为在此教学过程中的任务不是回答各种问题和处理状况,而是和学生处于一个平等、民主、合作、互动的对话场中,以学生带头人的身份激励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对人文深层次的认知欲望,使其能够自主解决学习中产生的困惑。

综上所述,要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需要以敏感、细致、民主、开放的心态和学生一起通过多种途径去发掘作品的语言、文字所蕴含的自然美、艺术美、人文美。

上一篇:唯美心情签名下一篇:装修公司激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