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形势政策课心得体会

2024-07-25

大学生形势政策课心得体会(共11篇)

1.大学生形势政策课心得体会 篇一

形势政策课心得体会

【篇一】

适应高职特色,精选教学内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课堂,教师要加强对教学要点和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及国际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具有自觉的认同感。应该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精选教学内容。在我院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除了根据省教育厅每年下达的教学要点,结合社会与时俱进的形势确定教学内容外,还积极探索适合高职院校特色的教学内容。如,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们除了讲《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专题外,还根据我院的特点,开设了《船舶业的发展态势及其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主要给学生介绍金融危机发生后船舶业的发展态势,以及这样的态势对他们就业的影响,学生听了以后普遍反映很好。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学质量。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师资比较缺乏,缺少专门的培训,授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所以,要从根本上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这一个环节是必须抓住的。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专职师资队伍。建立一支以专职为骨干,以兼职为辅助,专兼结合,相对稳定,水平较高的教师团体。为了加强形势政策课的师资力量,我院专门成立了形势政策教研室,有专职教师两人。每学期结束之前,由形势政策课程负责人牵头,“两课”教研部主任、党委宣传部长和全体形势政策课授课教师参加教学研讨会,研究下学期形势政策课专题,在确立专题的基础上,实行集体备课,以相关的专家作为领队人,共同交流和探讨教学方法和内容,并且教案由老师分工合作、再汇整,讲授时全院使用统一的教案,这样,不但为老师备课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对于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共同提高教学水平有很大的作用,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进行严格的控制,从根本上做到有的放矢。此外,为了提高教师水平,省高校工委可以举办专门的“形势与政策”教师培训班,聘请专家前来讲课,各校也可以请专家为老师们讲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改革成绩评定方式,学业考评综合化。“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决定了单一的小论文不能真实、准确反映出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和对理论掌握的程度,所以要尝试有助于综合考核评价学生能力的办法。按照教育部社科司的相关规定,“形势与政策”课考核的内容应包括三个方面:实际部分,理解部分和应用部分,各高职院校应结合自己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期末实行开卷考核,以心得体会、论文、调研报告为主,得分以70%计入,平时成绩占30%,包括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讨论发言表现等,期末成绩与平时成绩相加即为本学期总成绩。这一评价标准,一是能较好体现“形势与政策”课的目的,也避免考试前的死记硬背;二是能减轻学生期末考试压力,将主要的内容放在平时学习的检验、检查和活动参与上,能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二】

1、对于我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对于我们大学生了解国际国内的社会发展形势与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很有必要的。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大学生必须时时刻刻紧随社会发展的趋势,那就必须对社会发展的形势与相应的政策有所了解。因为我认为我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很有必须,对于我们了解社会、做到学有所用都是很有必要的课程,我们应该学好这门课程。

2、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我们应该要针对出现的现象进行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去深入分析具体的原因、最后还要提出自己对于一些问题的解决办法,做到活学活用。针对一些创新的上课形式,我们可以采用个人发表自己意见的讨论会、也可以采用辩论会等等。

3、对于目前社会中各种现象,我们青年大学生首先应该了解其现象、然后了解其原因,最后再有自己的想法和处理方式。同时对于我们看待一些社会想象时,我们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要被一些社会想象误导了我们自身的发展,扭曲了我们的人生价值和心灵。

4、目前我国在国际上地位日趋提高,从政治上来看我国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从经济上来看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么多年以下都保持了高速发展,国民经济总量世界第三,同时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我们国家率先摆脱金融危机的困扰。从综合国力来看,我国的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不断提高,在处理国际地区安全局势问题上日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5、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的设置对于我们大学生思想教育,是有积极作用的。首先是让我们了解了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现象,时事了解社会发展的形势做到充分了解社会形势的现代大学生。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形势与政策课对于我们在这一点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的。

2.大学生形势政策课心得体会 篇二

一、体验式教学的丰富内涵

体验式教学始创于上世纪40年代的英国。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体验”为核心的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过程中, 教师根据学生的现有经验和认知特点, 创造真实的或模拟的情境, 促使学生亲历其中, 并互动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产生认知、触发情感。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 它具有几个特点, 分别是个体经历、互动活动和情感体验。

二、《形势与政策》课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意义

1. 体验式教学有利于《形势与政策》课理论教学的延伸与补充。

《形势与政策》课最主要的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 具有理论性、系统性的特点, 而体验式教学具有直观、感性的特点, 是对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体验式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体验式教学能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 变为积极主动地去探索问题, 能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2. 体验式教学有利于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

《形势与政策》课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同时, 也要结合当前国内与国际时事等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进行形势观、政策观的教育。除了通过理论讲学, 更要注重体验式教学的作用发挥。

3. 体验式教学有利于《形势与政策》课时效性的发挥。

《形势与政策》课具有强烈的时效性, 它所学习的内容一般是当前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 它要求通过课程学习, 学生能准确把握国内国外的发展趋势, 把握时代特点。而体验式教学正是以最直接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刻地去感知当前国内外的基本形势和热点问题, 提高对国内外政策措施等的认识。体验式教学的开展, 有利于课程时效性的发挥。

4. 体验式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体验式教学是通过实践的方式来丰富和活化教学内容, 把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带到实践中去验证, 加深了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 培养了学生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能力。

三、《形势与政策》课体验式教学的存在问题

1. 重视不足, 流于形式。

一方面,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体验式教学的认识不深、重视不足。当前高校普遍存在领导、教师、学生都对体验式教学认识不深、重视程度不够高的现象。这样就导致了教师学时不保证、备课不认真、学生学习不主动。高校教师需要从上至下转变教育理念, 创新教育形式, 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 多数体验式教学在操作过程中流于形式、效果不佳。不少体验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 往往流于形式, 与学生社会实践脱节, 难以实现学生社会实践的真正目的, 没有实质性教学效果。

2. 保障缺乏, 难以为继。

体验式教学需要学校在制度、经费、人员和基地等方面提供保障, 这是体验式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而目前高校中, 多数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体验式教学缺乏相关保障, 包括体验式教学机制不健全、教学经费支持不到位、体验式教学队伍建设重视度不够等多方面。体验式教学在落实的过程中没有相应的保障, 教学也就难以得到全面的落实和推广,

3. 形式单一, 成效不足。

当前, 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教学形式比较单一, 有些高校只是通过几场讲座、时事报告会来开展教育, 单一的开讲形式使得教学形式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 缺乏将体验式教学融入到社会大课堂的尝试, 教育效果不明显。

4. 考评不明, 深化不够。

在《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效果的考核方面, 目前不少高校缺乏该课程的健全的考评机制。多数体验式教学的考核常常无章可循, 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这些都不利于体验式教学效果的提高, 不利于体验式教学形式的深化。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衡量实践教学的效果, 如何考核教师、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的成绩没有一定的考评标准, 这对于教师和学生对体验式教学的积极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不利于教学的效果的提高[7]。

四、《形势与政策》课体验式教学的创新实践策略

1. 提高认识, 促使教学落实到位。

《形势与政策》课的有效开展需要提高领导、教师和学生等各方面的重视程度, 需要建立有效的执行机制。首先, 要确立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 各学院结合实际情况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其次, 学院统一指导教学工作, 由各年级根据实际情况来执行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形势与政策》课必须加强各方面的重视程度, 创新教育教学形式, 并把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才能使得学生更好地把握当今国内外的形势, 才能更好地达到这个课程的目的。

2. 加强建设, 建立健全保障体系。

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 相关的保障体系是前提和基础。学校必须建立健全《形式与政策》课时间教学保障体系, 从制度、经费、人员等多方面加以落实, 以保证《形势与政策》课体验式教学的顺利进行。一方面, 制度建设是根本。要把体验式教学纳入教学计划, 同时建立健全相关落实机制, 包括建立健全执行制度、考评制度等相关制度。另一方面, 经费保障是前提。要对体验式教学提供专项经费支持, 保证教育财力的到位。同时, 人员保障是关键。体验式教学需要好的教育队伍做后盾, 要充分发挥讲师团的作用, 重视教育队伍的建设, 也要鼓励学生参与到体验式教学中来。

3. 创新形式, 提高教学教育成效。

(1) 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强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 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内化为自觉认同, 并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认识, 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比如可以通过让学生在台上角色扮演的形式, 来体验课程教学内容的相关知识。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 学生不但理解了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由来, 而且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内心深处抱着一种积极接受的姿态,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教育内容方式与教育对象相结合。《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需要教学要做到针对性开展。教学内容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比如,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 主要结合主题教育活动、校园文化活动, 引导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对于高年级的学生, 可开展简历制作与展示演讲活动, 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针对不同行业与岗位的特色简历, 并且在讨论会上针对自己简历的优缺点进行演讲。总之, 要结合教育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又比如, 对于党员与普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对于党员则要求较高, 要求他们对于国家方针政策的学习要更加透彻;普通学生则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学习。分层次教学更加有利于培养出学生强烈的时代嗅觉。 (3) 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形势与政策》课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政策性、动态性和时效性, 要增强其实效性, 必须在教学手段上大胆创新, 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等教学工具辅助教学, 增强教学效果。可通过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的形式, 组织学生在观看视频之后进行讨论、分析, 发表自身看法。这样有利于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加直观的、深入的了解, 同时能引发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与探讨, 提高教学效果。网络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表现教学内容, 使得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教学的主动性、形象性, 使教学内容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9]。

摘要: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的重要内容。体验式教学是《形势与政策》课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是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文章强调当前高校要根据大学生思想与学业实际, 以丰富生动的内容和学生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 以增强课程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体验式,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宣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教社政200[5]5号.

[2]蔡建红.高职形势与政策教育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方式[J].职教论坛, 2011, (5) :27-29.

[3]沈光.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环节及其实现途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1, (11) :46-48.

[4]杨智平.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体验式教学状况及改进建议[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 (04) :73-74.

[5]余精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 (03) :97-99.

[6]孙安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研究[J].教育探索, 2011, (11) :42-43.

[7]赵畅.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J].教师, 2010, (19) :64.

[8]陈月霄.新形势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体验式教学优化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 (6) :85-87.

3.大学生形势政策课心得体会 篇三

党和政府一直把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塑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

新形势下“形势与攻策”课面临的困难

从各高校目前具体情况来看,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困难:第一,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青年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利用信息网络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却显得相当薄弱。第二,“形势与政策”课极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求,要求教师必须具有非常高的政治素养和政治理论水平,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优良师资短缺的问题,第三,“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资源的短缺,使得很多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时间得不到保证;第四,现在大多数学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形式还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单一的教学形式,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吸引力;第五,较为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限制了教学手段的丰富和运用,部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手段基本上局限于一份教学资料,一只粉笔、一张嘴,缺少互动、参与和体验性的教学渠道和平台。

网络信息化是“形势与政策”课的必然要求

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不断培养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要实现这一任务,就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要通过积极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

网络的主要特点,就是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和无时间限制性;广泛的传播面,信息的多媒体化(形式包括文字、图片、图表、动画及三维动画、音频、视频等),突破线形限制的超链接方式:不断增强的互动性;灵活多变的传播形式等。“形势与政策”课的网络信息化就是要将网络和网络信息的特点与“形势与政策”课有机结合起来,整合资源建立一个能满足适应新形式下的教育教学平台,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服务。

“形势与政策”课网络信息化的前提设计

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网络信息化的重要前提,是创建形势与政策教育网络信息化平台,建立形势与政策教育专网(专栏),实行“环节必修,模块选修,记录完成”控制,实现学生成绩点式动态化管理。

教育教学环节与模块设计。整个教育教学环节共由教师教育、自我教育和实践教育三个环节组成。其中,教师教育环节包含五个教育模块,即校内专家专题讲座教育,专家形势政策报告会教育,各系部邓小平理论学习小组、三个代表学习小组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的专题学习,师生网上在线对话与留言教育,影视音像专题教育;自我教育环节包含四个教育模块,即学生通过学校下发的当期形势与政策教育资料学习,学生通过党报党刊、电视与网络等大众传媒学习,学生通过团组织生活学习,学生通过班会课学习;实践教育环节包含四个教育模块,即校、系、班级形势与政策教育主题活动实践教育,红色之旅实践教育,革命之旅实践教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之旅实践教育,暑期“三下乡”实践教育,青年志愿者活动实践教育。

学生成绩合格的条件设计。学生每个学期的成绩评定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个档次。满足以下四个条件,教育专网(专栏)成绩管理系统自动判定成绩合格:第一,学生教育记录必须有教师教育环节、自我教育环节和实践教育环节三个环节的教育记录记载,缺一不可:第二,必须要有教师教育环节三次教育记录记载,可以是同一模块的教育记录,也可以是不同模块的教育记录;第三,必须要有自我教育环节一次教育记录记载,学生可以任选某一模块学习;第四,必须要有实践教育环节二次教育记录记载,可以是同一模块的教育记录,也可以是不同模块的教育记录。如果没有满足以上的任何一个条件,教育专网(专栏)自动判定成绩不合格。

形势与政策教育专网(专栏)的关键模块设计

建立教育教学影视资料学习区。影视资料具有表现直观、承载内容丰富、学生易于接受等特点;把影视资料的这些特点和网络的无时间限制性结合起来,既能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吸引力,又能突破传统教学固定时间的限制,扩张教育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对影视资料学习区的教育教学资料分专题独立挂出,学生每完成一个专题或一定时间的学习,形势与政策教育专网系统自动生成该生教育记录,储存在系统成绩管理模块中。

建立师生讨论学习区。讨论学习区按教师划分区域,教师根据当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内容,在讨论区内提出讨论专题,引导学生学习讨论,学生发帖达到一定数量,形势与政策教育专网系统自动生成该生教育记录。学生参与讨论区的发贴能否具有成绩记载资格必须经该教师的确认。师生讨论学习区的建立,可以拓展教师的教育教学时间与空间,也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讨论学习的形式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单独交流空间,能够增强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建立文字资料学习区。网络信息化条件下的文字资料学习区,可以及时下载教育教学资料。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需要及时下载相关专题学习资料。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建立形势与政策教育教育成绩管理专区。成绩管理专区设计实现如下功能:三个教育环节的六个教育记录都能够实现按学生学号输入、管理,并能够实现按学生行政班级呈现学生成绩,能够实现由系统自动合成成绩;能够实现学生适时查看教育记载和最终成绩情况,以便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加强相关模块的学习。通过建立形势与政策教育网络信息化成绩管理平台,可以节约和优化成绩管理形式,节约管理成本。

“形势与政策”课网络信息化的良好效果

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网络是年轻人比较喜欢接触的形式,网络对教育教学资料的呈现方式,丰富多彩,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图片的,还可以是影视形式的。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易于被青年学生接受,特别是师生之间的网络在线对话教育,改变以往教师单方说教的形式,给学生说出自己心理话的权利和自由,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也容易接受教师的说理和指导。

扩大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人员和素质,是保证教育教学效果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但是,教师队伍的人员和素质存在不足,却是每个大学都面临的问题。网络的无界性、便捷性和无时限性,给挖掘本校的教师资源和利用校外教师资源提供了便利条件。

拓展教育空间。利用网络为载体,可以打破固定地点、固定时间和固定人员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禁锢,延展教学地点和时间,扩展教育教学的空间。

扩展教师的教学时间和学生的学习时间。利用网络为传导方式,可以充分利用教师的时间和学生的时间,把传统教育形式下不能利用和不好利用的时间给予充分利用,从而扩展了教师的教学时间和学生的学习时间。

4.形势政策课心得体会精选篇 篇四

自当选以来,我们感受最深的应当是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斗争活动。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斗争的立场是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目标是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保持高压态势。虽然我们还未感受反腐给我们带来的直接的利益,但自以来,不断有腐败官员被调查或处理的消息被爆出,充分体现了我国近阶段反腐斗争的鲜明立场和坚定决心。总书记,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特别是党的建设全局,深刻阐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20XX年,中央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协调推进社会领域的改革发展。全面认识当前社会领域改革发展的形势与困难,坚定对改革发展的信心与决心。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攻坚期,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不稳定风险明显加大,要明确社会领域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应正确看待社会领域的矛盾和冲突,理性认识暴力恐怖活动、群体性事件等问题,不信谣不传谣,不盲从和参与过激活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安定团结。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经济方面,虽然今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回落,但在结构调整、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经济运行中不乏亮点。一是我国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均出现积极变化。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提高,且服务业增长对工业增长的依赖减弱,独立增长能力增强。工业中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快于工业整体增速。二是就业与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呈现出向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倾斜的态势。三是消费热点继续保持热度。网络零售保持旺盛,通讯器材销售加快、绿色消费增长显著。四是化解产能过剩和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在化解产能过剩方面,通过扩大国内市场等方式,一度严重过剩的光伏等行业供需已趋正常。钢铁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也在有序推进。在充分肯定今年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当前经济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风险不容忽视。

展望20XX年,我国经济运行的国际环境总体趋好,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复苏态势,但国外政策调整、地缘政治冲突等也带来了一些风险和不确定性。国内基本面和改革因素仍可支撑经济中高速增长,但一些短期、结构性与长期性因素将会对经济增长造成冲击和制约,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增长仍面临很多挑战。我国应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争取稳中求进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可持续发展。

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党的提出的“三个倡导”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做出的重要论断。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全面准确地链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践行的根本前提,不能停留在说的阶段,现在就要做起来。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标志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表明了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曾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我国发展与外交的机遇与挑战并存。20XX年是冷战结束后全球谈论战争最多的一年。20XX年底,英国的《经济学人》杂志首先撰文称,20XX年与19一战前的形势很相似。20XX年1月22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也声称:今天的日中关系很像当年的英德关系。此后谈论战争的风潮风靡全球。有的国际舆论甚至认为,“东亚是全球最危险的地区”。随着时代主题的变化,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的潮流。主席曾经多次引用过孙中山先生的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是千真万确的。

20XX年11月7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了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作为东道国,与各个国家一道,使APEC会议的成果斐然,明确了未来亚太合作的方向与目标,启动建设亚太自贸区谈判的进程,勾画了建设亚太互联互通网络的新蓝图,找到了支撑亚太经济发展的五大新支柱。奥巴马总统利用前来出席北京APEC会议的机会,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与主席进行了长达10多个小时的会晤。双方共同发表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并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协议,受到了中美双方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

近两年来由于钓鱼岛问题和历史问题,中日两国关系持续紧张,然而在20XX年11月7日,中日双方达成了4点共识,11月10日主席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举行了会晤,这是安倍第二次执政以来两国首脑第一次会晤。

北京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成功,为亚太各国之间的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也有效地缓解了本地区的紧张局势,受到了国际舆论的肯定与赞扬。国际上有些评论认为20XX年是中国外交十分成功的一年。中国外交为什么会取得如此的成功?关键是中国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纵观全局,尽管国际形势动荡,但中国面临的发展环境总体上是好的。21世纪头乃至更长的时间是中国需要紧紧抓住并充分用好的战略机遇期,中央这个大的战略判断是正确的。我相信我们始终不渝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与世界各国扩大利益的汇合点,构建利益共同体,使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基础越来越牢固,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我们实现两个百年的目标,也是中国人对世界和平与繁荣的贡献。

5.大一形势与政策课心得体会 篇五

在第一个活动“你眼中的十八大”调研活动中,我们把问卷设计成针对在校学生部分、白领组、农民工组、个体经营组,通过对以上四个社会不同阶层人群的调查以了解全社会对党的十八大的了解程度以及对现今社会问题与展望。通过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全社会各阶层人群对党的十八大多少还是有一定了解的;相比之下,学生与白领等团体的了解程度会更高一些,这与各团体所从事的职业以及生活环境都有很大关系;同时,我们也能发现,各阶层人群都能准确发现现今社会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例如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最后,我们发现,所有人群几乎一致认为,在未来的十年内我国会有更好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会有显著提升,这体现了人民对党和国家的信心!

在第二个活动中,我们组成员集体观看了电影《钱学森》,通过对电影的观看,我们体会到了钱学森老先生对祖国的热爱,他能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环境与高薪诱惑,经历重重困难回到祖国怀抱,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奉献终生。我觉得这一点优秀的品质是非常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的。做为一名中国人,爱国是最起码的义务;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又肩负着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因此,爱国主义对于我们老说就尤为重要。只有我们对祖国充分的热爱,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我们才能成为祖国未来的顶梁柱!我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同时是物理本09党支部书记,深知中国共产党能发展到今天的不易,也能深刻体会到我们中华民族发展到今天所经历的重重磨难。我想,只有对共产党有充分的信心,对祖国有充分的热爱,我们才配称为祖国未来的希望!

6.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心得体会 篇六

学习形势与政策已经有三个学期了,虽然这个学期的课较少然我们感觉意犹未尽,但我的收获却很多,尤其是在一些现在很敏感和热门的话题上有了很多新的看法。并且是我的思想逐渐走向成熟,对问题的见解也更加客观。

这学期的形势政策课涉及到国际国内形势、国内政策等宏观问题。老师通过滔滔不绝的讲述和丰富多彩的素材让我们领略到了一个真正思维活跃的人的不凡表现力,课堂上老师精选的视频内容也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那些大师级人物通过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来看待一些国内国际的重大问题,并将这些观点讲述给我们,我们的思想也随之有了很大的进步。

形势政策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了解当今局势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复兴。首先,社会的大发展早以成为决定个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大学生又是受社会的大环境影响比较大的群体,我们未来的工作生活受到这个社会大环境的制约。我们将来毕业首先影响我们的就是找工作的问题,这就是由当今国家的经济形势决定的,再一个比较关注的问题就是住房问题,这更是受到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因此学好形势政策,关注国家当前的大形势是我们必须做好的事。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利用形势与政策的导向作用,把握住当前的发展方向,让其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和能力。

马上我们就要接过上一辈人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果我们抱着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思想。那么我们所了解的只能是十八世纪的东西,而不能跟上世界的潮流,同时也让我们国家与诺贝尔无缘的宿命一直持续下去。当今的世界时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形势与政策然我们紧紧抓住世界变化中最核心的部分,为我们了解国家和世界的新形势是很有帮助的。就拿老师讲过的一个国际货币形势的问题,当前的美国作为一个唯一的超级大国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没有解除,于是想着将这一危机转移,在多次要求中国提高货币汇率无效的情况下,竟然大量印纸币是自己的汇率降低丧失了一个大国的责任感。这将会导致世界新一轮的经济形势动荡。此时的形势与政策课便发挥了它紧紧把握时代动向的特征,老师及时将这一信息给我们讲述,让我们了解了这一关系国家和我们自身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当前的领土争端问题,保钓成为每一个人心中最关心的问题,并且当前也有很多的问题出现。很多人走上街头参加了反日游行,然而在和平的示威过程中却发生了很多然我们伤心的事。很多人在游行过程中没有能够保持理智,做了很多伤害这次游行本意的事情。而作为思想比较激进的大学生,处在这样一个比较不安的年龄阶段,有一定的激情是很好的,但是这些都必须建立在不违反法律,不破坏公众利益的基础上。这些东西在形势与政策课中便的到了很好的阐述,老师能够给我们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解释让我们明白真正的爱国要在理智的前提之下。此时,形势与政策课便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7.大学生形势政策课心得体会 篇七

口语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的口语知识来解决实际中的交际问题, 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又是课堂设计, 所以口语课课堂设计的交际性直接影响口语教学的效果。

一、课堂问题的设计

在交际教学课堂中, 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播者”, 而是学习的帮助者。[1]虽然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中, 学生是课堂的主要活动者, 但是他们在口语课上首先是处于被动地位的, 在教师的引导下才慢慢地变被动为主动。在开始阶段, 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输出, 激发学生兴趣的主要手段。教师由此刺激学生说话的欲望, 对于那些不愿主动发言的学生来说, 这种提问就是强迫他们输出的一个有效手段, 因此问题的设计也是一门艺术, 不仅要有大量的输入和足够的输出, 还要体现交际的原则。常见的提问方式如下:

1.回忆性问题:回忆曾经学过的内容, 加深其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 帮助他们建立信息框架, 不至于在该用的时候出现知识短路的现象。

Eg.What did we learn last week?

Can you retell the main idea of xxx?

2.理解性问题:对此类问题, 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回答。

Eg.Can you give a definition to xxx?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xxx and xxx?

3.综合分析问题: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找原因, 得出结论, 发表自我的看法。教师需要在此过程中逐步提示和展开。

Eg.Why has Chinese government paid much more attention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recent years?

4.评价性问题:引导学生评价人物和事件, 教师需要在此过程中多方引导, 层层展开。

Eg.What kind of person do you think xx is?

To what extent did American culture influence younger generation in Asia?

作为“管理者”、“引导者”和“辅导者”的教师来说, 问题的设计要从易到难, 从具体到抽象, 环环相扣, 层层递进, 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多说多练的机会, 使其在回答中暴露问题, 并协助其自我修正, 多给予鼓励, 培养学生的自信, 保证口语课上有大量的语言输入, 也有足够的输出。

二、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的英语渗透, 引导其用英语思维与交流

学生之所以在口语课上无话可说, 有一部分原因是词汇量严重不足,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知识贫乏或者不平衡, 缺乏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当谈及一个话题的时候, 内容空洞乏味, 低层次的重复, 自然是无乐趣可寻。

学习者词汇不足, 不仅影响了听说的发展, 也阻碍了交际的顺利完成。由于学生平时使用单词的频率不高, 经常会在讲话中出现无词可选, 耗时过长的情况。这个时候教师的任务就是不断地提醒学生反复记忆和运用单词, 注意相关词条、常用语, 及时地输入并补充学生的心理词库。

比方说, 在遇到“hot”这个词的时候, 学生们往往只记得它表示“天气热”的意思。教师就要给出不同的语境, 让学生们掌握“hot”其他的含义:

Eg:The chicken is so hot! (spicy)

Did you see that hot girl over there? (attractive, sexy)

A hot spot (困难或危险的情况, 出事的地方, 热点)

又比如说, 由教师给出一幅抽象的图画,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然后在黑板上用英语写出他们由这个图所想到的事物, 越多越好。此方法便是我们常用的“brain storm”, 旨在训练学生对相关词汇的联想、归纳能力。

为了能随时刺激学生对词汇的反应, 教师还可以在每次课结束后给出一组已学单词 (5-6个) , 要求学生在5-10分钟内根据这组词讲述一个故事。这个方法不但可以有效地巩固学生对所学词汇的记忆, 提高词汇的使用频率, 而且还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沃尔·夫森曾说:“语言之间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 还表现在这些材料的运用上……讲话时不仅涉及到说什么, 还存在着如何说的问题。语言学习者即使了解了‘所有的词语’, 他们也可能不理解话语的意思。”[2]因此, 要学会把学过的生词、短语、句型从原文中分离出来, 经过拆卸和组装, 实现新的运用, 还要学会活用单个的主词、短语和句型, 用它们表达新的意思, 否则不可能真正学会用英语交际。以《走遍美国》 (新版) 这本教材为例, 其中练习的方式新颖多变, 练习紧扣录像, 有的先听后做, 有的先看后做;有的是填空, 有的是回答, 有的是讨论。从活动方式来看, 有的是个人单独做, 有的是两个人做, 有的是小组或全班做。从内容来看, 包括了词汇、语法、语音、功能项目和课文等。经过这些拆卸和组装的工作, 学生最终达到把课文的语言学活, 从而获得语言交际能力。

三、口语材料的选取

口语材料的选取要忠实于英美国家交际习俗的语言, 谈话要真实, 创设要新颖, 以便于有效帮助学生缩短和英语母语使用者在交际习惯上的差距。传统的教师举例, 学生反复操练的教学方法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 学生无法了解英美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背景。[3]加上80后的孩子喜欢新鲜的、刺激的、前卫的东西, 教师可以先将简单的、有趣的、贴近生活的话题以家庭作业的形式布置给他们, 要求学生搜集整理相关的资料, 到课堂上再一起分享。然后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 尽量避免原始材料的简单堆积, 加入一些文化知识的介绍, 并展开丰富多彩的相关活动与练习。比如:group discussion, presenta-tion, pair work, role play, tongue twister, debate等, 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领悟到模拟真情实景的训练对将来的实际语言运用有好处。

以group discussion为例。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发给每个小组4到5张毫不相关的图片资料, 要求学生将这些图片连成一个有逻辑的有意义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 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献计献策。大家既互相交流了思想, 活跃了思维, 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创造性地完成了这个任务。最后, 在分享别人陈述的过程中, 每个人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自我评价已掌握的语言技能。

此外, 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利用网络视听资料教学的机会, 比如:putclub.com。它免费提供了来自CNN、BBC、FOX等外国的电视台节目中的新闻报道、名人访谈、电影片段赏析等, 内容涉及体育、音乐、时尚、旅游、饮食、风土人情、历史地理、财经、军事……其中不仅包含了前沿的语言素材, 也反映了时下的流行趋势。这种通过图、文、声、相并茂的形式将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 使口语教学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 形象地将口语课堂操练置身于身临其境的情景中, 让学生充分感受并逐步掌握英语族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法, 减少母语的负面影响, 再进行有效的模仿, 慢慢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最终实现语言的交际目的。

四、注意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课堂设计的交际性还要以学习者的思想、情感、情绪为基础, 否则会失去其实践意义。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各异:有的是视觉型的, 有的是听觉型的, 有的喜欢交流、小组活动, 有的偏向独立思考。虽然有的教学内容实用, 但形式呆板, 不但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 反而降低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所以,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长处和局限性,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培养和扩展学习风格, 从而实现语言的交际性。

“交际教学法” (Communicative approach) 作为当代课程教学理论中最突出的教学法之一, 对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我们要将交际性原则贯穿整个口语教学, 在总结前辈们经验的基础上, 探索出一条更符合新形势下口语教学要求的路子, 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人才。

摘要:本文围绕“交际性原则贯穿整个口语教学”这个核心, 根据新形式下对非英语专业学习者的口语的要求, 有针对性地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课堂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希望能更好地帮助非英语专业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口语课堂教学,口语课课堂设计的交际性,语言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Brown 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NewJersey:Prentice Hall, 1987:119-120.

[2]毕继万.跨文化交际研究与第二语言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8, 1:10-24.

8.大学生形势政策课心得体会 篇八

关键词:思想教育 管理工作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b)-0222-01

1 常规管理系统化,对学生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狠抓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教育工作的基础,我们把“一规”、“一则”作为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基本教材。随着新“守则”新“规范”的实施,我校再一次修改和完善了《江西中医药高专日常行为规范》、《学生操行等级评定制度》、《学生德育量化管理条例》、《文明班评比制度》、《班主任管理制度》等教育管理制度,使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更加切合实际。

在常规管理方面,我们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从学生日常生活抓起,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归纳为“礼貌行为、纪律、考勤、卫生保洁、爱护公物”等十项评比内容,有制度、有检查、有评比、有奖惩。由专人负责,每天检查、每周小结、学期末总结。“十项评比”的做法,在养成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实践证明:通过自查、自检、自纠、自评不但使学生得到了锻炼,又使每个学生都自觉成为争创优秀集体的主角。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内动力。

2 主题班会时代化,使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

每学期,我们都围绕学校主题教育内容,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如“诚信”教育、“责任”教育、“文明礼仪伴我行”教育、“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珍惜生命远离网吧》、《离家出走到底为了谁》、《温暖的集体我的家》、《设计新我》、《我的未来不是梦》等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进行人生设计。

3 管理层面“师范”化,让管理者在管理中接受理念更新教育

3.1 管理者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

试想,一些自己尚且说不清的理论,却要学生都明白;一些自己未必认同的空话、套话,却要学生们都接受;一些自己也难达到的标准,却要学生们都做到。这样的学生工作方法和水平显然收不到好的成效。因此,管理者更应该是学生生活中的朋友、楷模。他们的一言一行构筑着学生成长的环境;教育培养影响着学生明天的前途希望。所以,作为管理者在现在的知识经济时代,不但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浓厚的理论素养;同时,还要具有渊博的学识和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悉和掌握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管理者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首先,关心学生政治思想教育是管理者工作的首要任务。作为一名学生管理者,角色定位首先应该是指导员;其次,是咨询员,然后是服务员和管理员。一些老师的心理底线就是:“只要学生不出事,什么都好说!”,这是一种无为而保守的管理办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学生思维的多元化,以及弹性学制和后勤社会化等改革措施的进一步深化,学生工作必然面临更多严峻的挑战。老式的“管理者”思维必定应付不了日益错综复杂的局面。所以,作为一名学生管理者应努力提高自己的调查力,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新形势下的学生工作中有所作为。

4 优秀学生标兵化,保持学生在自我管理中接受综合素质教育

4.1 建好一支善于自我管理,具有影响力的学生干部队伍

学生干部是大学生中的工作骨干,是学校与学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他们思想政治素质较好,学习成绩优秀,管理能力突出,有某些方面的能力和特长,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信。作为大学生中的一员,学生干部既是受教育者,又可成为教育者、管理者。通过在学生中积极主动的工作,能够较好的把学校教育工作内容贯彻到学生中去,广泛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中的问题,起到管理者难以起到的作用。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在学生生活中,他们接触最多的便是各级学生干部,学校各项工作得以落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干部这扇“窗口”是否“整洁明亮”。因此,建好一支学生干部队伍,对于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学校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4.2 打造先锋模范性的学生党员队伍

学生党员来自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又回归于学生。品学兼优的学生与党员的双重身份,他们作为学生又最直接了解学生的思想、学生的困难、学生的需要,在学生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5 师生关系亲情化,使师生在互动交流中得到人际交往教育

5.1 我们必须承认,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承认差距并非为了显示自己是教育者,而是为了提醒自己谨言慎行,防止言行失当造成学生误会。管理者应该以师兄师姐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牢固树立同学们荣辱与共的思想,努力消除学生的距离感,争当学生信赖的朋友。

5.2 管理者既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自以为是,刚愎自用是管理者的大忌,这样很容易被孤立,难免处处碰壁。管理者更不能以发号施令者自居,遇事要与学生尤其是学生干部一起商量,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3 管理者要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并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学生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尊重和信任学生是沟通师生情感桥梁。具体来讲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中表现独立性;给他们提供更大的独立活动的余地,也就是说,要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绪,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绝不以自己的是非标准和好恶去“裁决”学生,不要样样都“越俎代庖”,更不能训斥、挖苦、讽刺学生。

管理者要深入到学生中去,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发挥学生长处,鼓励、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充分肯定他们的进步与取得的成绩;同时,对犯有错误的学生,不姑息、不护短,耐心的教育、帮助他们;更重要的是通过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培养学生自立能力和自强意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做到既有情感中的教育,更有教育中的情感,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态度,主动积极地去开展学生工作,虚心向各位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请教,就会很快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修订版.

[2]胡锦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G].2005-01-17.

9.形势与政策课心得系列4 篇九

不知不觉,大学已经快两年了,形势与政策课也到了大学阶段的最后一节。对于行政课,说来也惭愧,这个学期以前的课基本都是以睡觉度过,偶尔睡醒了起来大略听一下老师在讲些什么,写论文也是粘粘贴贴敷衍了事,觉得其实不开这门课也无所谓。但是这个学期老师让我对行政这门课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说建议,其实也谈不上。对于您的教学,我觉得基本已无可挑剔了。而其他老师我觉得在有些方面还有欠缺。对于四学期的行政课,有的老师给我的感受就是整堂课是一些数据的拼拼凑凑,提到一些很表面的东西,当然也有可能是我没仔细听。感觉上提到的事物,如中美关系等是新闻上都可以看到,或者我们已经了解的一些东西。而我觉得这方面您做的还是很到位的。从您的讲座里总能感觉到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包括对生涯的规划,未来的路怎样去走以及美国种种举措背后包含的真正含义,让我觉得受益匪浅。

6节课总的来说时间还是太短,有的时候会有意犹未竟的感觉,或者是只讲了最近时事的一方面,其他也很重要的事没有剖析之类的。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增加到每次三节课亦或是每学期的周次增多。对于考试,个人感觉真的是不太有必要。可能学校也是为了减轻我们的负担,不需要每个同学都花长时间做调查研究。但是考试每次花一个小时在那狂找,写完了之后就不记得写了什么,也没有什么思想方面深刻的见解,让人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当然生活中没有必要的

事还有很多很多,每个专业也有没有必要上的课,这只是一个形式上的问题。

5条建议估计我是凑不全了,暂时只想到这么多。今天的课感觉上还是很不错的,对于能源问题一直是中国发展道路上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美国的种种恶劣行径和中国替别国作嫁衣裳这种事我们也义愤填膺了好久,但是不管怎么说,中国需要发展,这件事就必须解决,尽管前路崎岖。但同时我也感觉很迷茫,感觉有种透不过气的感觉,毛邓三课上老师给我们讲的基本都是中国依照苏联制度模式的各种弊病以及毛泽东真实的一面,当然还有文革十年带给中国的巨大破坏,同时老师也指出了如今中国选举制度的欠缺以及民主的缺失,以及社会最近频发的各种天灾人祸,天灾不可避免,人祸-砍杀事件是否反映了社会制度存在弊病呢?感觉中国既有内忧,又有外患,前途堪称崎岖,有的时候在放松之余又不免为了中国的未来感到些许担心。

10.形势与政策课的体会 第二篇 篇十

形势与政策课的体会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的形势政策分云变化,与时俱进势必不可少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的形势政策分云变化,与时俱进势必不可少的,形势政策课的学习是必不可少。当代大学生不应该知识对书本上的知识的学的,形势政策课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 与时俱进 机遇

恍然若白驹过隙,仿佛昨天才进的大学校门,今天我们已经大三快要结束了。伴随了我们三年的形势政策课也已经结课了。回顾三年来对形势政策的学习,感慨良多。

三年以来,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国家的形势政策,再也不像高中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我们了解了国家的文化发展局势,了解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局势,更通过形势政策课的学习,明确了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对于新世纪新形势下的中国,所肩负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随着世界的不断变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形势与政策也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变化着。而这些形势与政策的变化也对我们的生活有着一定的影响。

作为一名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是必须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发展,形势与政策的变化也决定着我们的未来发展。大发展决定小发展,形势与政策的变化应该是必须去关注的。我们未来的发展离不开这个社会的大环境,周围的各种变化都会影响着我们的发展之路,特别是形势与政策的变化,这是一个社会的制度和约束的体现,这是对我们所选择的道路与发展方向的一个约束和限制,所以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深入了解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运用政策帮助我们发展,懂得变通,更应该在此基础上来进行创新。同时,我们应顺应形势和政策的发展和变化去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每个国家,每个地方的都互相影响着,都有着各种联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作为这个时代的大学生,不应该只是对书本上的知识了解精通,而应该是对这个社会和这个世界有着充分的了解,应该走出去,去拥抱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这样才不会被这个世界,这个时代所抛弃。对周围的形势与政策有一定的了解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做的。通过大学这几年的形势政策课的学习,是我对近几年来的国内外形势和政策有了一定的认识,是我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了一定规划。形势与政策这门课帮助我们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国家改革与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时代背景,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正确分析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把握未来,勤奋学习,成才报国。引导和帮助我们掌握认识形势与政策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形势与政策观、科学分析形势与政策的方法论、形势发展变化的规律、政策的产生和发展、政策的本质和特征等基础知识。引导和帮助我们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内容,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系列政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不断完善的政策体系。培养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和理解政策的能力,特别是对国内外重大事件、敏感问题、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形势和理解政策的能力,特别是对国内外重大事件、敏感问题、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通过社会实践让我们感知国情民意,体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把对形势与政策的认识统一到党和国家的科学判断上和正确决策上,把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形势与政策这门课是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开展的,他能更好地结合大学教育为社会培养一个全面的人才,从大一到现在,学习了三年的形势政策。首先让我对国家的总体形势和采用的基本政策有了充分得了解,明白了我国这种形势和政策的根本原因。同时我们也学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形势,明白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需要有创新的技术,这使我们能够更明确的培养自己的发展方向。我们还学习了全球化时代的安全问题,让我们明白了全球化时代,不仅给我们带了许多的机遇,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挑战,如何在这个全球化时代抓住自己的机遇,同时勇敢面对我们所遇到的各种挑战,这就需要我们能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全球化时代取得辉煌的成绩,才能够为祖国做出更多的贡献。在学习08年抗灾重建的过程中,我对国家的关于抗灾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深入的了解,特别我们这些学习建筑学的学生,是我们对自己以后的学习中能够付出更多的注意力在这中抗灾的设计上,让我们能明白如何才能顺应目前的形势政策来培养自己的学习方向。在学习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时候让我对中国目前的文化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对我国的文化发展结合资料做了分析,让我更加的明白我国未来的发展需要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在这几年的学习中,我不在是一个一无所知的人,而是对国家的形势和政策有了很深的了解,让我在未来的发展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当今国际体系转型为我国提升国际地位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平转型的国际体系,有利于中国渐进式地成为世界主要大国。在全球事务中各方对中国的借重和需求显著上升。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和影响上升,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道路不可或缺的战略依托。中国和谐世界的理念已经形成,使世界各国对中国威胁的看法和担忧有所减弱,对中国的信任、肯定和信心有所增强。我国在不断提升国际地位的同时也面临着障碍与挑战。这些障碍和挑战是我们今后20年中影响我们地位变化,甚至会导致我们上升过程中断。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衰退,中国外部发展环境空前严峻,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周边乱象从生,中国外部安全环境风险和隐患增多,意识形态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上升,中国外部舆论环境中仍存在压力和挑战,中国发展面临诸多内部困难。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是单一的,静态的,而是复合的,动态的。一方面,中国的国际地位内在蕴含着大和小、强和弱的对立统一,具有明显的矛盾、复杂性;另一方面,中国的国际地位还具有快速多变的特性,正处在从大而弱的国家走向大而强、从地区大国走向世界大国的历史进程之中。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 培养一种理性的、平和的心态,冷静面对现实,为中国和平崛起创造一个比较有利的国内、国际舆论环境。

同时学习了国家的形势与政策除了是对自己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他也是对我们知识的一种丰富,所以在学习形势政策是,应能做到与时俱进,能更好地收集资料,了解我国的形势政策,同时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的形势政策,就是关于就业方面的形势政策,所以我们在学习形势政策课的过程中应该加入这方面的学习,这样更能让学生对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能更好的抓住机遇,能更好地迎接挑战,这是我们形势政策课所应该具备的。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大学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也为我们走出学校进入社会提前上了一课。

11.大学生形势政策课心得体会 篇十一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 考试考核办法 创新

2010年,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指出,近年来,通过不断创新实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形成了教材建设取得新进展、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的新局面。同时,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依然存在重视不够、教学方法不够生动丰富等问题,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增强。对此,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今后应在10个方面展开进一步创新探索,其中,“如何不断探索考核考试办法”是其主要内容之一。

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考试考核方法的基本模式

目前,大部分高校“形教课”都已经列入学生正式课程计划,覆盖全校全日制学生,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必修课并实行期末考试考核。

国内高校“形教课”期末考试时间多为120分钟,总分为100分,试题一般由开卷与闭卷部分组成,闭卷主要考察与学生相关的学生行为准则、学籍管理、考试规则、安全管理规定等;开卷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当前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形势的了解、理解和认识。实践证明,目前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在教学和考试考核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严格的考试考核方式引导,激发了大学生主动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主动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大学生对国内国际形势的认识,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政策水平,提高了辨别是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达到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目前依然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成效显著,但是从总体上看,其课程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和考核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不够科学规范的问题,突出表现在:

(1)认识不到位,教学学习氛围较差。“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现象,是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真实写照,这种看法和认识,在高校师生中普遍存在。从教的方面看,有领导不重视、授课教师缺少专业研究和创新教学动力等问题;从学的方面看,不少学生对这门课抱有“学与不学能咋样,考难考易没两样”的态度,学习完全是为了完成学分任务,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并失去了对大学生实现素质教育成才的意义。

(2)教材和授课的滞后性零散性。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资料的编写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时效性很强的工作。目前,教育部门提供的形教课辅导材料,一般都是提前收集、整理、编印的,在保证较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的同时,很难保证时效性。同时,形教课缺乏比较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形教课以一个个重大事件为讲授对象的,事件与事件之间本身就可能没有联系,每次课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课程内容显得相对比较零散。对此高校授课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随形势变化而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由于现代传媒异常迅速,学生已经或许相关大量信息并有了初步了解,已经没有新鲜感了。对此,教材和授课内容的滞后性,严重影响了教学成果和考核的顺利有效展开。

(3)考试考核往往流于形式。目前,高校形教课课堂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大部分授课方式往往就事论事,缺乏深刻性和前瞻性。在考试考核方面,每学期期末考核的实际操作层面基本流于形式,很多高校将该课程设为开卷考试,也有高校的形教课期末考试甚至只是让学生交一篇论文或心得体会。这种考核缺乏严格、科学的程序设计,对学生的考核缺乏客观依据,不能真正考核学生对形势和政策的了解和认识。

三、“形势与政策”课考试方法创新的初步思考

通过创新考试考核办法,从而带动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是形势与政策课的改革探索方向之一。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积极探索思想认知和实际表现相结合的考试考核办法,将此作为检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把两个结合的考试考核成绩作为学生评优、评奖、免试推荐研究生、毕业鉴定的重要指标。

(1)首先,创新考试考核办法,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式改进一体化展开进行。我们必须先弄清楚这门课程的特征,即先要确立对这门课程重要性的正确认识,这好是确立相应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也是创新思路和对策的切入点。形教课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关系等各个领域,与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许多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形势与政策”的教学、考核安排,需要在高校全校教育体系中建立统一管理的规范体制。

(2)考试考核方式要融入过程管理、质量监控。要把对学生日常管理融入到“形势与政策”课考核中去。首先是对学生上课出勤的考核;再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形成以平时出勤记录与开卷考试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机制。在“形教课”期末考试中可采用分年级考核、社会实践与课堂考试成绩相结合、知识竞赛等多形式、多内容的考试考核办法。

(3)考试考核办法要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多样性。“形势与政策”课既具有理论性、科学性与现实性特征,又具有时代感、针对性与具体性特征,还具有动态性、多样性与综合性特征。这就要求考核方法不要流于形式,也不要一成不变,要在针对性、灵活性、多样性上多下功夫,随时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以及形势政策本身的不断变化而变化,建立一套考试考核的创新思路和机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2010

[2]何得桂.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J].学理论,2010,(26)

[3]戴宝.关于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学习,2012,(06)

作者简介:

上一篇:游常州中华恐龙园小学作文500字下一篇:品读亲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