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

2024-06-24

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通用3篇)

1.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 篇一

依托东莞 紧贴地方 培养基层适用人才

——东莞理工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情况汇报

校长 杨晓西(2008年5月12日)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大家好!今天,我们十分高兴地迎来了教育部评估专家组,对我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全面检查、指导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此,我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和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分四个部分向各位专家进行汇报。

一、艰苦创业,伴随东莞快速发展

东莞理工学院是一所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所在的东莞市,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位于穗港澳经济黄金走廊,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之地、改革开放的前沿。经过30年的发展,东莞市已由一个瓜果飘香的农业县,崛起成为一座现代制造业名城。2007年,东莞的国民生产总值达3151亿元,财政收入530亿元,经济实力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前列。

作为一所新建地方院校,学校顺应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潮流,依托东莞良好的社会经济资源优势,于1990年由广东省政府批准筹建,1991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提前招生,1992年获国家教委批准成立,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变更为本科院校,2006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一)办学规模适度发展

根据东莞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学校始终坚持办学规模适度发展策略,在学科专业设臵上,开设了21个本科专业,涉及工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理学、教育学等7大学科,设臵了12个系(院);在师生规模上,现有教职工1106人,其中专任教师603人,普通全日制在校生8572人。

(二)办学条件日臻完善

学校坐落在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内,由东莞市政府拨款10.35亿元建设,占地面积103.7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8692.95万元,图书馆建筑总面积2.7万平方米,藏书总量(含电子图书)138万册,期刊1712种;购臵了专门网络光纤,开通千兆校园网,安装了约20000个数据信息点;体育运动中心面

积8.57万平方米,2006年成功承办了广东省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我校有8人次打破省大运会纪录,荣获甲乙组综合团体总分第五名的好成绩。学校近三年学费总收入用于教学经费的比例均超过30%,并呈上升趋势。

(三)办学声誉不断提升

“来东莞理工求学,留东莞发展创业”已成为众多考生的心愿。五年来,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并且上线的人数,是录取人数的1.6倍左右,学校录取平均分比省线高20多分,省外录取分数线接近当地重点本科线,生源质量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应届毕业生的总就业率99%以上,位居省内高校前列;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担任学校名誉校长,题写了“学而知不足”的校训,设立“杨振宁奖学金”并亲临学校颁奖;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教授担任学校顾问,多次莅校指导办学;2007年省民政厅批准学校成立了教育发展基金会,得到社会各界纷纷响应,在短时间内已募集资金7000多万元;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叶选平,教育部部长周济等领导先后莅校视察,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成果。

二、更新观念,明确办学指导思想

学校一直以来遵循科学发展观,认真分析和把握当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紧紧围绕东莞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高度重视做好发展规划工作,科学制定并有效实施了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办学理念、办学思路的先导作用。升本前,学校十年的专科办学历程,积极扎根地方、依托地方,不断夯实基础、积累经验,为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教育思想观念是学校办学的灵魂。2002年升本后,学校将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实现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变、构建本科教育平台放在工作的突出位臵,开展了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系列活动,发动全校师生员工深刻思考如何适应21世纪发展要求,办一所合格的本科院校,办一所有创新特色的名牌地方院校等问题;组建了发展规划咨询专家组,制定了《东莞理工学院战略发展规划(2002—2006)》、《东莞理工学院“十一五”规划和2022年远景规划》等,深刻分析了学校的发展环境,比较了同类院校的发展状况和模式,探索了学校发展的基本思路;邀请了杨叔子院士、潘懋元教授等知名教育专家莅校作报告,开阔办学思路;坚持每年举办一次中层干部学习班,集中分析学校发展状况,研讨学校的发展策略。经过不断学习研讨、深化认识,在实践中逐步明确了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

(一)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创新之路、走特色之路、走质量办学之路、走科学管理之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点发展应用学科,逐步形成特色学科;积极开展科学技术研究,以科研促进教学;依托东莞市社会经济资源丰富的优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有创新特色的名牌地方院校。

(二)学校的定位

学校的基本定位是:在学校类型定位上,明确为教学型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培养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学科结构定位上,以工学、管理学为重点,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在办学规模定位上,“十一五”期间,普通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控制在10000人左右;在服务面向定位上,立足东莞市,面向广东省;在发展目标定位上,到2010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内居前列的特色鲜明的教学型院校,长远目标是建成有创新特色的名牌地方院校。

(三)学校的教育理念

学校确立了“学生为本、质量立校、综合培养、面向基层”的教育理念。“学生为本”即坚持学生为本、德育为先,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质量立校”即全面实施质量工程,不断强化教学改革和管理,切实加强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综合培养”即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施由专业教学计划、辅修计划、素质拓展计划和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构成的综合培养方案,构建“合格+特长”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科研促进教学,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面向基层”即学校在学科专业设臵上,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服务面向上,注重面向地方、服务基层;在人才培养途径上,重视发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着力培养了解东莞、熟悉地方的,具有创新精神、较高人文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四)学校的办学思路

学校明确了“走创新之路、走特色之路、走质量办学之路、走科学管理之路”的办学思路。坚持“走创新之路”就是要充分立足自身条件,吸取国内外名校和同类院校发展经验,不断探索办学思路和办学形式的创新,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坚持“走特色之路”就是要打好“东莞牌”,强化特色办学意识,构建本科教学平台,积极依托东莞、紧贴地方、面向基层,培养基层适用人才,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坚持“走质量办学之路”就是要全面实施质量工程,加大学科专业建设力度,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坚持“走科学管理之路”就是要通过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充分调动组织、目标、资源、效率等要素,实现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走四条路”的办学思路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是学校在实现建设有创新特色的名牌地方院校的奋斗目标过程中的重要途径。

三、质量立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办学指导思想的指引下,我校牢固树立“质量是办学生命线”的意识,以抓教学质量为根本,着重构建“三个体系”,强化教学基本建设,切实巩固和提升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合理构建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积极适应东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认真分析了东莞对IT产业、制造业、管理等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合理规划学科专业布局;坚持规模适度发展,“少专业、多方向”,注重内涵发展的专业建设理念;构建了以工、管为重点,七大学科协调发展,21个本科专业合理布局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注重充分利用东莞区位优势和现代制造业名城的优势,以服务东莞的方式融入东莞,以融入东莞的方式强化学科建设,从而逐渐做强专业,培育品牌。如:总投入3000万元的“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有力地促进了应用化学等专业建设,推动其成为我校名牌专业;由我校、东莞市政府、瑞士南方应用科技大学与瑞士精密制造相关企业共同组建,计划总投入7130万元的“中瑞精密制造技术中心”,在为东莞制造行业提高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带动行业技术进步的同时,将有力促进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的建设。我校东莞文化发展研究中心,通过创办《城市文化评论》集刊,联合举办“双三角论坛”等,提升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办学实力和知名度。

学校坚持科研促进教学。三年来学校承担了欧盟AsiaPro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等180项,到账科研经费总额4300多万元,教师人均在研科研经费7万多元;2006年各项科研统计指标位居省内高校前列。科研创新团队与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促进了教学团队与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学科与高水平研究平台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科研项目对本科生的开放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二)着力构建综合培养体系

学校按照 “合格+特长”的培养模式,着力构建人才综合培养体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专业教学计划、素质拓展计划、辅修计划、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四部分组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课内课外活动于一体,统筹优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其中,专业教学计划、素质拓展计划实施共性培养,达到人才培养的合格要求;辅修计划、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为学生发展个性、培养特长创造条件。

1.教学计划。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等四类课程组成。通识教育课程注重文理渗透,体现科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为学生构建公共基础知识平台;学科基础课程按照学科类别设臵,体现学科大类宽口径培养的要求,为学生构筑扎实的专业基础平台;专业课程按“模块”设臵,体现灵活适应社会需要,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二者为学生构建专业知识技能平台。同时,根据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增设了“大学语文”、“管理学概论”、“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等课程;在工、管、经等门类的专业课程中开设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如:“广东(东莞)经济研究”、“东莞IT行业发展战略”、“报关理论与实践专题”、“东莞制造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系列讲座”、“东莞历史文化研究”等,增强了学生对地方经济文化的认识了解和为地方社会经济服务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素质拓展计划。素质拓展计划将社会调查与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课外教育,纳入总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之中,通过多种教育方式和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动,使学生得到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制订了素质拓展计划的主要活动安排和课外学分认定办法,并且规定每个学生至少要获得15个课外学分方能毕业。

3.辅修计划。辅修计划是教学计划的延伸,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其他专业知识的学习创造条件,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4.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学校制定了《东莞理工学院“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实践活动,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三年来,学校坚持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投入经费168万元,支持1781名学生参加了234个项目的研究,太阳能汽车研制、竞技机器人研究等一批项目取得显著成绩,形成了师生广泛参与、创新实践成果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我校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屡创佳绩,获“航天杯”首届中国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全国十佳职业规划之星”、“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一等奖、广东省文化艺术节大学生原创歌曲比赛一等奖等各类科技、文化艺术竞赛奖项共计145项。

(三)全力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建立有效的监控系统,保证教学质量。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建立了由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和教学规章制度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目标系统;建立了由校、系、教研室三级和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三个维度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组织系统;建立了由领导干部听课、教学督导、常规教学检查、教学例会、学生评教、学生信息员、毕业生调查等途径构成的教学质量信息收集系统;制定了对课堂教学、实习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等主要教学环节的评价标准,建立了由学生、同行专家、教学督导和领导干部等不同评价主体构成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建立了多渠道的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向教师、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及时反馈教学质量信息,调控和校正教学过程。通过上述系统的运行,将教学质量监控真正落到实处。近三年学生评教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师和课程满意和很满意的比例一直保持在90%以上。

2.加强“三风”建设,保障教学质量。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认真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 “„三育人‟先进个人”、“师德标兵”、“教学名师”等系列评选。近三年来,有1名教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3名教师获得“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称号,1名教师被评为“东莞市十大杰出青年”。良好的师德师风带动了良好的学风、校风的形成。学校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初步形成了 “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局面。学校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激励学生勤奋学习,每学期都安排本校的教授、副教授和博士为学生举办一定场次的学术讲座;同时,积极邀请校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三年来莅校讲学或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两院院士达50多人次。学校坚

持将考风建设和诚信教育相结合,设立“千人大考场”,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有力地促进了良好学风和道德品质的形成,我校图书馆生均周借书量超过1册,学生助学贷款的返还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高度重视机关工作作风建设,以评选“文明处室”、制定机关工作规范和办公办事服务指南等方式,不断提高职能部门和管理干部服务教学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四)切实加强教学基本建设

1.“百名教授、博士办名校”的人才工程成效突出。按照学科专业布局,采取调入与聘用结合、引进与培养并重的方式,建立起一支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与2002年相比,专任教师由297人增加到603人,正高职称教师由8人增加到71人,博士由13人增加到91人,50岁以下的教师占92.9%。近三年引进教师165人,学缘、职称结构合理。学校还坚持选派教师到清华大学或国外高校进修,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2.课程与教材建设效果明显。学校按照“点面结合、重点建设、突出精品、注重实效”的原则,以达标课程建设为起点,以重点课程建设为基础,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开展课程建设,建成了8门校级精品课程。学校重视教材选用质量,鼓励教师编写、选用高质量、有特色的教材。

3.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不断加强。学校重视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已建设1个省级实验示范教学中心、4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一批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8585.63元,教学实验开出率达到99%,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的比例达到84.6%。学校充分利用东莞丰富的社会资源优势,积极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机构合作,建设了113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很好地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发挥了良好作用。

4.公共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学校先后投入3383万元用于网络信息建设,建立起完善的校园网络;投入近亿元用于运动场地及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了运动场馆;仅近三年就投入1188.09万元用于采购图书资料和电子文献,满足了教师和学生的需要。

5.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学校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研究,近三年来我校教师承担省部级教育教改项目25项;校级教改教研与建设项目234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评选校级教学成果奖20项。学校还承担了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项目,并通过教育部首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院校评估。

四、紧贴地方,办学特色鲜明

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依托东莞,紧贴地方,培养基层适用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

(一)依托东莞,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学校依托东莞的区位发展优势,顺应东莞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而诞生,在东莞丰厚的经济基础支持下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在建校短短的十六年间,特别是升本六年以来,学校办学条件日臻完善,办学规模适度扩大,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本科院校初显规模;依托东莞人才引进政策优势,学校不断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百名教授、博士办名校”战略成效显著,建成了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依托东莞产业优势,学校积极加强学科专业发展,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形成了以工、管为重点,七大学科协调发展,21个本科专业、33个专业方向的学科专业体系;依托东莞实施“科技东莞”战略,顺应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的要求,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推动科研成果“进课堂、进教材、出成果”,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学校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紧贴地方,培养基层适用人才

学校积极发挥紧贴地方的优势,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探索、创新面向基层的应用型人才综合培养体系,培养基层适用人才。

——紧贴地方,按照“合格+特长”的培养模式,着力构建综合培养体系。根据学生生源特点和东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制订科学的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夯实基础,强化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育;积极实施本科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辅修计划,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大力推行本科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紧贴地方,让学生尽早感知东莞、适应东莞、融入东莞。学校开设“广东(东莞)经济研究”、“珠三角(东莞)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东莞制造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系列讲座”等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加强对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研究,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途径,进一步搭建平台,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拓宽多种有效途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建立了113个稳定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积极与企业共建“大学生创新基地”;积极实施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有1781人次参与创新人才培养项目234项;每年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采取“点面结合、分队行动”的形式,深入乡镇、社区,充分融入东莞,先后六次受到中宣部、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的联合表彰。在今年开展的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中,我校有3000多学生深入东莞企业、村镇,历时三个多月开展普查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紧贴地方,加强科研促进教学。学校坚持把东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方向与重点,把握东莞经济社会转型的契机,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科技服务。成立了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中瑞精密制造技术中心、东莞市知识产权促进中心和东莞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等直接服务地方的科研机构;发挥专业优势,联合企业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积极承接工厂企业的技术开发、生产设备改造等任务,与企业合作申报科研课题,帮助东莞企业创品牌、创特色。如:我校教师与龙昌国际集团合作的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开放式益智机器人控制器”省级项目,由教师、学生、企业技术人员多方共同参加研发工作,其成果产品化后将为东莞玩具行业提供一个新的增长点。同时,学校把科学研究与教学结合起来,把学生的毕业论文和科研立项结合起来,把教师的科研、专业的实践教学和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结合起来,提高科研促进教学的水平,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近三年,我校科研成果进教材31项,有426名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有155项(篇)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来源于教师的科研课题,学生取得成果和发表论文共22项(篇)。

——紧贴地方,培养基层适用人才成效显著。

一是毕业生留莞发展,竞争力强。我校应届毕业生的年底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在省内高校中处于前列,绝大部分留莞发展。根据对2006届本科毕业生质量水平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达到95%。

二是毕业生扎根基层,施展才华。有相当一批毕业生,下到东莞乡镇社区,从最基层的农村、社区做起,与最基层的人民群众一道,为东莞的经济建设、社会管理扎实工作,大胆创新,逐渐成长为东莞乡镇社区基层领导。在东莞32个镇区的领导班子中,有21位是我校毕业生,还有一批毕业生担任“村官”。如:东莞市东城区柏洲边社区党支部书记黎建波,带领社区群众积极创新发展思路,上任三年就使该社区实现工业总产值和可支配财政收入都翻了一番。

三是毕业生学以致用,创业有为。一批毕业生把握东莞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优势,积极自主创业,成为了民营企业家。如: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莫冠英,在广东名冠集团参与创业并成为旗下金凯悦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对其属下的四家金凯悦大酒店(其中五星级3家,四星级1家)推行科学规划、专业管理,效益突出,使集团成为一家多元化发展的著名民营企业。企业管理专业学生谭凯帆,毕业后创立凯怡家具有限公司,创立了“新维思”家具品牌,产品远销美、英、法、瑞士和巴基斯坦等国家,在全国设有50多家品牌特许经营店。

四是毕业生融入企业,成为骨干。我校80%的毕业生进入东莞企业,其中有一批表现出色,成为管理、生产骨干。如:在日资企业东莞井上五金橡塑有限公司的13个部门中,有9个部门的经理或主管是我校毕业生。管理系毕业生张炯在广东唯美集团实习期间,为该集团营销策划了“中国印象”的方案,使企业产品畅销国外,实习结束后被集团高层力邀留用。该集团董事长黄建平先生在评价我校的毕业生时,称赞:“东莞理工学院在人才培养上实现了和企业的„无缝对接‟,培养的学生„好用‟!”

各位专家,我校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自2006年启动迎评促建工作以来,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系统总结了办学经验和办学成果,使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更加明确,教学中心地位更加突出,教学条件明显改善,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工

作的水平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校毕竟是一所办学历史不长的地方本科院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建设有创新特色的名牌地方院校的奋斗目标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还存在一些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需要解决。如:还需要进一步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等。

为此,我们将继续大力实施“百名教授、博士办名校”的人才战略,通过设立“东莞学者”等形式,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加强高水平学术团队建设。我们还将更进一步虚心借鉴兄弟高校的成功经验,不断健全激励机制,加大投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建设一批精品课程和名牌专业,力争把我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水平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回顾过去,我们走过了充满艰辛却又不无自豪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正朝着建设有创新特色的名牌地方院校不懈努力。如今,各位评估专家亲临指导,对我校发展是一次难得的契机,我们将虚心听取各位专家的批评意见,认真落实各项整改措施,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将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2.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 篇二

关键词:军队院校教育,国民教育,人才培养,融合

前言

军队院校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军队人才培养的质量, 而军事人才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以及在可预见的未来打赢一场局部高科技信息化战争的需要, 第十六次全军院校会议提出了“军队院校教育与国民教育相融合”的战略思路, 这对于构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军队院校教育与国民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1.1 军队院校教育与国民教育密不可分。由于军队院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我军输送合格的军事人才, 这一特点使得军事院校教育有别于其他国民教育, 但同时军队院校教育又从属于国民教育系统, 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根本上来说国民教育对于军队院校教育可发挥基础性的作用, 二者之间并无实质性的差别, 因此将军队院校教育依托于国民教育, 使二者有机融合, 可极大促进军队院校教育的发展。1.2 是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客观需求。经济的长足发展、社会的稳定、边境的长治久安都需要强有力的军事力量来维持, 因此党和国家对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要求和需求从未减弱, 传统的“自我发展”的军队院校教育模式虽然为我军输送了大批的军事人才, 但在新的形势下这种传统培养方法已经显出疲态, 在多届军委扩大会议上, 党和国家领导人均提出了“尽快走出军队自己培养和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并举的路子”。1.3 可充分利用国民教育资源。军队院校的优势在于军事专业学科更具备专业性, 但同时由于军队院校受限于投资规模等, 使其在综合性办学实力方面还是无法与国民教育相匹敌, 而且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 传统的军事院校教育应不能满足军队对军事人才的需求。1.4 是提升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能力的要求。当前战斗力生成模式已经由平台主导发展到信息主导的层面, 而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是当代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核心内容。在信息化条件下, 打赢一场局部战争是我军面临的紧迫任务。

2. 军队院校教育与国民教育融合的基本方式

2.1 接收非军队高校优秀毕业生。普通高校的优秀毕业生经过考察后可直接接收到军队院校中, 经过专业培训后派往相应部队服役, 这种模式被世界上很多国家军队所采用, 对于军队来说, 这种接收非军队院校毕业生的方式教育成本较低、培养周期短, 而且这些毕业生综合能力较为突出, 在经过短期培训后即可为军队服务。这对于提升我军干部整体素质、优化队伍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 通过接受非军队院校毕业生+ 军队院校教育的方式已经成为我军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干部的主要方式。

2.2 在地方院校设立军事院系。从国外军方的成功经验来看, 在地方高等院校内部设立军事院系是一种较为快捷、可行的培养军事专业人才的方式, 例如俄罗斯作为军事强国, 在很多地方大学内部均设有军事系, 为俄罗斯军方输出了大量的知识型人才。

2.3 与地方高校联合办学。目前军队院校与地方普通高校之间采取联合办学的方式已经成为我军培养人才的普遍做法,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做法:第一, 普通地方高校负责基础学科以及军民通用专业学科的教学任务, 而军事院校负责军事课程的教育教学, 通过这样的合作方式将人才培养成为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第二, 军队现役军官的继续教育委托给地方院校, 使之完成学历深造;第三, 对于军队特需人才, 可采用地方高校与军队院校2+2 学制的模式, 在地方高校完成2 年的基础教育, 然后直接转入军队院校进行军事专业知识学习, 从而快速成长成为我军需要的专业人才。

2.4 实行地方院校代培国防生。在国外, 通过军方支付学费并委托地方院校代培学员的方式极为常见, 在我国也采取了类似的方式, 主要做法是设立国防奖学金制度, 国防奖学金列入国防费用预算内, 通过学生申请和军方的批准后享受国防奖学金资助的学生在毕业后必须到指定部队工作, 这类学生在我国被称为国防生, 国防生必须完成在校期间全部课程的学业以及在服役之前必须完成相关军政训练并考核合格, 通过地方院校代培国防生的方式为我军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 例如隶属于国防科学工业局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几所院校每年都会根据军方的需要招收一定数量的国防生。

2.5 开办具有军地双重性质的院校。所谓军地双重性质院校是指办学专业既有军事性质又依托地方教育体系的院校, 学校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 毕业生的去向可选择军队或企业, 开办具有军地双重性质院校的优点在于既可以实现依托国民教育为军队培养人才的目的, 而且还可以为普及全民国防教育做出贡献, 即便学生毕业后没有选择到军队工作, 也能将军事思想活用于实际工作中, 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军队院校教育与国民教育相融合的模式可综合军事院校教育和国民教育二者的办学优势, 其已经成为为军队培养高水平军事人才的重要渠道, 这既是我国军事教育的发展趋势, 也是构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赵荣, 徐芳, 黄春平等.军事教育与国民教育融合的军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3, (4) .

3.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 篇三

[关键词] 依托国民教育军事体能训练研究实践

一、依托国民教育学员入校时体能状况分析

通过近两年生长依托国民教育学员入校时体能测试成绩(见附表一)可以看出,他们虽然在地方大学进行过军政基础训练,但由于部分院校存在军政基础训练计划方面不完善、军事训练不系统,承训单位不固定,训练标准不规范的问题。因此,他们体能基础普遍偏弱,在军事体能训练动作的统一、标准的执行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强化。

另外,按照《军人体能训练考核标准》规定,每个人全部项目合格才算为个人体能合格,按此标准该两级学员入校时总的合格率均为20%左右。由此可见,该层次学员入校时不仅体能素质较差,并且身体各项素质发展非常不均衡。

二、军事体能训练研究实践的具体介绍

1、明确训练指导思想是根本

按照人才培养发展需要,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体能标准》和《军队院校军事共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军人体能标准》为牵引,合理构建训练内容体系;以训练方法掌握为重点,遵循运动训练基本原则和规律,创新训练组织实施;以提高学员自主训练能力,促进学员个性化发展为目标,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确保军事体能训练的科学化、制度化、日常化,全面增强学员体能素质,达到总部规定的标准,适应部队任职岗位需要。

2、确定训练内容是重点

在训练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以2006年总参新颁发的《军人体能标准》为牵引,以该标准中的全军通用体能训练标准为主要依据,结合《军队院校军事共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从全面发展学员各项身体素质及其以后到部队的应用性出发,选择了此标准中规定的基础性体能项目与专业性体能项目中的四类六项作为生长干部任职教育学员必须达到(必考)的训练内容与要求,根据其难易程度将其分别安排到各个训练阶段中去,使学员能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同时,根据学员的兴趣爱好选择了三项辅助性体能项目(不列入考核范围)穿插在不同阶段的训练中,使体能训练不仅仅是枯燥的跑跑跳跳,以保持学员的训练积极性。

3、科学的训练设计是关键

由于个体军事体能素质的形成和提高,是一个由生疏到熟练、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将该层次学员一年的培训时间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入学入伍训练阶段、第一学期学习训练阶段、寒假训练阶段、第二学期学习和强化训练阶段。在每个阶段按照学员的接受能力和训练水平,将训练内容按由易到难的顺序穿插到各个阶段当中,并设置学员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阶段性目标,做到先简单后复杂、先基础后应用,使训练内容连贯、依次递进,建立起一套规范的军事体能素质训练体系,使受训者逐步增加知识积累,逐步提高身体各项素质,最终顺利实现既定的训练目标。

4、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措施是保证

(1)分层递进的训练方法

为了使军事体能训练能够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不吃“大锅饭”,我们根据学员入学后的体能测试情况,将每个项目都分为三个层次制定训练计划,逐步递进。每个项目成绩好的学员在该项目上可以少练,以保持素质不下降为主,余出来的时间可以训练自己的弱项,确保训练计划即统一又灵活,提高了训练效果。

(2)课内外一体化的训练模式

由于该层次学员一学年的军事体育课程只有短短几十学时。要在课堂上完成所有项目的学习并提高训练成绩是不符合运动训练规律的,因此建立“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能训练模式,对学员军事体能素质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在课堂上由教员精讲训练的目的、任务、要求和技术动作要领等,使学员掌握动作技术、技能,学会组织训练和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课外训练,主要利用课余时间由学员队按照制定的计划和教员讲授的方法去组织训练,巩固学习内容并提高训练成绩,机关、教研室负责指导。通过这样一种训练方式,使学员既能掌握基本技能,学会科学训练的方法,又教给学员组织训练的方法,从而全面提高训练的效率。

(3)统一计划与个人计划相结合的训练形式

为了保证学员身体全面发展,督促其固强补弱,我们根据每一个训练阶段的总要求,由教员每周制定统一的训练计划,作为课内教员施训,课外学员队组织统一训练的依据。学员在统一计划的指导下,依据个人实际情况再制订一个个人的补充训练计划,利用周末、晚上等业余时间缺哪项补哪项,有效强化了训练的针对性,促进了学员的个性发展。

(4)队、小组训练和自我训练相结合的训练方式

为了提高训练的有效性,由学员队按统一计划组织集体训练,在训练中教员、学员队再指导实际情况相似的学员组成训练小组,积极开展分组训练,同时辅之于个人补差式的自我训练,大大提高了训练的灵活自主性,保证了训练效果。同时,教研室统一编写了训练知识手册下发给每名学员,保证学员的分组和自我训练能够科学有效而不盲目,既提高了学员组织训练的能力,又促使其学习了体能训练的各种知识,为达到最终的训练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集体抽测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方式

由于该层次学员在校时间短,各类学习任务比较重,因此,军事体能的考核采取集体抽测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方式。即在每个训练阶段定期进行集体抽测,检验这一阶段的训练效果,并依据抽测成绩不断更新三个层次的训练对象,同时积极倡导学员依据标准进行经常性自我评价,根据自我评价的结果可以随时调整自己参加的训练组别,有效提高了学员的训练积极性。

(6)队室挂钩,包干到人的指导方式

由于采用灵活的训练方式,因此教员的指导对于学员的科学训练尤为重要。我们采用学员队与教研室挂钩,每个队配一名固定的教员指导学员开展训练。包干教员长期负责一个队,对学员的具体情况掌握的比较透彻,在指导学员训练和制订训练计划时可以更加有针对性,有利于提高学员的训练效果。

三、在训练组织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四阶段”的军事体能训练体系在分院09级生长干部任职教育学员中开始实践,目前已进行了一段时间。从实施过程来看效果良好,学员的身体素质和体能训练成绩都有了不同层次的提高(具体数据见附表二)。

虽然该训练体系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要将该训练体系运行好,确保各阶段训练有效的组织实施,需要各方面的有力配合,对此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要形成良好的军事体能训练联动责任制度

军事体育的教学可以由教员来组织实施,但要搞好军事体能素质训练,由于时间长、内容多、涉及单位广,因此,必须由训练部门牵头,成立由机关、教研室和学员队组成的训练指导小组,在每个训练阶段,由训练指导小组协调并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后以正式通知形式下发执行。在实施过程中,要定期开展形势分析,把握训练进程;在组织考核时,应严格按照达标考核的要求来组织实施。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整个训练体系的组织实施,保证学员训练水平有效提高。

(二)因人施训,充分调动学员积极性

训练体系是否有效直接受到参训者训练积极性的影响,因此,在训练中要以人为本,科学组织,确保军事体能训练的扎实有效。以往开展训练时我们经常采用集体组织,吃“大锅饭”的训练方式,针对性比较差,训练中偷减训练量的情况时有发生,训练效果受到了影响。在“四阶段”训练体系中,我们根据不同层次学员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训练方法和组织训练方式,提高了训练的针对性,学员的训练积极性相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训练效果得到了保证。

(三)阶段性总结讲评机制

阶段性总结讲评是开展科学训练的有效保证。一是通过讲评可以分析上一阶段训练的效果,检验训练计划的有效性,有利于对下一阶段训练进行针对性调整;二是通过讲评可以找出上一阶段训练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时解决,以保证下一阶段训练的开展;三是通过讲评可以使各部门了解当前的训练形势,有利于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提高训练积极性;四是通过讲评可以使大家了解下一阶段训练的基本任务和要求,为下阶段训练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严格标准,指导到位

在训练中严格标准,可以切实激发训练组织者和受训者的训练积极性,确保教员指导到位、学员训练有效,以更好的提高训练水平。根据《军人体能标准》要求,经机关批准,我们采取毕业考核不合格的学员不给予结业;当年度毕业考核良好以下的单位(或在四个训练阶段中三次以上,含三次没有达到良好以上的单位)不能评为先进单位,主官不能评为先进个人,指导教员不能参与评功评奖等惩罚措施。

在考核标准上,阶段性考核以事先确定的阶段性目标为标准,而最终的结业考核严格按照《军人体能标准》中规定的两级制和四级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定。即个人体能考核成绩通常采用两级制评定,即合格、不合格;单位体能考核成绩采用四级制评定。即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结合《军人体能标准》和总部教学评价工作的要求,我们研究确定将单位考核标准定为95%以上合格为优秀,90%以上合格为良好,85%以上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总而言之,依托国民教育学员军事体能训练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通过对依托国民教育学员军事体能训练的研究,使我们对其军事体能训练的要求、目标、面临的矛盾和对策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因此创造性提出了军事体能“四阶段”训练体系的设想,并付诸青岛分院依托国民教育学员的军事体能训练,取得了初步的实践效果。为更好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会大力推行该训练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军事体能训练的改革。

参考文献:

[1] 2006年总参军训部颁布的《军人体能锻炼标准》

上一篇:职业规划大赛详情下一篇:小叶船初中作文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