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复垦项目实施方案范文

2024-08-25

农田复垦项目实施方案范文(7篇)

1.农田复垦项目实施方案范文 篇一

XXX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

XXX函(2017)第23号

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XXXXXXXX项目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评审的请示

XXXX国土资源局:

XX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物流项目位于XXXXXXXXXXXXXXXX,2016年4月7日取得XXX发展改革局《关于XXXX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XXXXXXXXXXXXXXXXXXXX物流项目备案的通知》(X发改发〔2016〕125号),我单位拟实施本项目。

根据国土资预发〔2016〕43号文《XXXXXXXXXXX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物流项目建设用地预审批复》、《土地复垦条例》和陕西实施《土地复垦条例》办法等相关规定,我公司委托XXXXXXXXXXXXXX水土服务有限公司编制的《XXXXXXX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XXXXXXXXXXXXXXXXXX物流项目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已按照土地复垦方案的有关规范编制完成,现上报贵局,请予以审查为盼。

2.农田复垦项目实施方案范文 篇二

天祝藏族自治县是新中国成立后成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 地处甘肃省中部、武威市南部、祁连山东端, 位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三大高原交会处, 是石羊河流域的源头区和黄河一级支流的发源区, 素有河西走廊“门户”之称, 全县辖19个乡镇、172个行政村, 总人口21.52万人, 其中农牧业人口18.3万人, 占总人口的85%, 农村劳动力9.98万人, 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2°00′~103°40′、北纬36°30′~37°35′之间, 气候属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 具有气温低、光照不足、生长期短、降雨较少等特点, 冻土深度1.49米~2.0米, 径流深15毫米~280毫米, 降雨量多集中在6月~9月, 占全年降水量的60%左右, 且在时空和地域间的分布极不均衡, 属寒冷、干旱、半干旱高原性气候, 常有冰雹、干旱、霜冻、洪水等自然灾害。

天祝县地处河源上游, 以祁连山乌鞘岭为界, 分黄河流域和石羊河两大流域, 主要有8条河流。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12.787亿立方米 (黄河流域7.185亿立方米, 石羊河流域5.602亿立方米) , 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0.205亿立方米 (黄河流域4.695亿立方米, 石羊河流域5.51亿立方米) , 地下水资源量2.582亿立方米 (黄河流域2.49亿立方米, 石羊河流域0.092亿立方米) 。过境水资源量23.15亿立方米, 开发利用量为1.25亿立方米。2008年现状用水量为1.0859亿立方米, 仅占全县水资源总量的8.5%, 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为8887.55万立方米, 城镇生活用水量为302.17万立方米, 农村生活用水量为699.12万立方米, 工业用水量为706万立方米, 生态等其他用水量264.2万立方米。全县土地资源量为1072.47万亩, 其中:耕地83.39万亩, 林地397.10万亩, 牧地579.90万亩, 其他用地16.08万亩。

截至2009年, 已建成5座小 (2) 型水库, 引水渠首枢纽6座, 初步形成了蓄、引、提、输结合, 干、支、斗、农渠道相配套的水利工程灌溉体系。建成灌溉、防洪、供水等水利基础设施235处。兴建小型水库5座, 总库容319.87万立方米, 兴利库容258.9万立方米;建成干支渠道56条282.58千米, (已防渗衬砌的渠道47条271.59千米) ;铺设灌溉管道126条1573.54千米;修建防洪堤13千米;共发展灌溉面积14.52万亩 (仅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7.4%) ;在水土保持方面累计平整“三田”16.89万亩、条田7.06万亩,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9平方千米, 小流域治理面积131.45平方千米。已累计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34万亩, 计划到2020年底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2.88万亩。

二、项目建设目标及效益

㈠项目建设目标

建设目标为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071万亩, 改善灌溉面积1.056万亩, 农田灌溉面积由现状的12.76万亩提高到13.131万亩;节水灌溉面积由现状的2.34万亩达到4.587万亩, 节水灌溉面积比率由原来的18.4%提高到34.9%, 提高16.5%;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在原来的1.665万亩的基础上, 增加0.371万亩, 提高22%;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47提高到0.66;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0.7以上;粮食年增产0.105万吨以上, 达到3.66万吨, 提高3%, 亩均增产100千克以上;项目区受益总人口5295人, 人均增收667元。

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的任务以低压管道灌溉工程、微灌工程、渠道灌溉工程建设为主, 规划在金强河灌区、安远灌区、松山灌区、朱岔灌区4个灌区的项目区内实施。计划修建小型水源工程6处, 渠灌工程55千米;铺设管道48.8千米, 修建各类建筑物1267座,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10处, 控制灌溉面积1.127万亩。

㈡设计类型与原则

本项目所有工程均为农田灌溉工程。工程类型分小型水源工程、末级渠道灌溉工程、低压管道灌溉工程、微灌 (大棚) 工程等。工程设计时, 对每个分项工程取典型片进行设计, 设计按照规范标准进行。

㈢效益分析

1. 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后, 控制灌溉面积1.127万亩, 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年可增粮食生产能力105.6万千克, 年增农业产值211.2万元, 水利分摊系数按0.55计算, 则水利效益为116.16万元。年新增供水能力51.12万立方米, 年节约水量34万立方米, 节水效益为3.74万元。年节约劳动工日1.127万个, 节劳效益为56.35万元, 农民年人均增收667元。经济效益显著, 总计年产生综合效益271.29万元, 水利效益为149.21万元。

2. 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后, 每年可节余水量34万立方米, 使1.127万亩耕地灌溉条件提到改善, 由于灌溉制度调整和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提高, 项目区每年节约了水量, 提高了保灌率, 对缓解用水矛盾, 改善生态环境, 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3. 生态及环境效益。

工程建成后, 大大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为国家的粮食安全、用水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同时每亩需水量减少, 增加了生态用水量, 发展林草, 将会有效地改善本项目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 这对改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三、建设与管理

本项目设计在黄河流域金强河灌区的华藏寺镇、打柴沟镇, 朱岔灌区的天堂乡、赛什斯镇, 松山灌区的松山镇和石羊流域安远灌区的哈溪镇、祁连乡分别实施, 各项目区内交通畅通, 通讯便利, 除建筑物无道路, 需修建临时施工道路外, 其他工程均有简易的乡间道路相通, 工程所需材料及设备可由汽车直接运至各施工点, 交通较为便利。施工用水可就近从河道中拉运。

该项目属新建工程, 工程规模小, 无永久性占地, 施工简单, 自然条件对施工影响较小。

为了保证农村小型水利基础设施项目的顺利实施, 确保工程按规划全面完成, 县政府成立由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 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建设领导小组, 负责项目工程实施的具体事宜, 解决项目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进行项目正常管理等。县水务局及其下属的水管单位为技术依托单位, 对项目建设进行技术指导和工程监督, 同时, 由各相关部门对工程全过程进行检查监督, 并负责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问题和项目的验收等工作, 确保工程顺利完工。项目严格执行国家建设管理程序, 工程建设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项目建成后水源工程、支渠主管由所属灌区管理、运行和日常维修养护, 斗渠及支管以下工程交由农民用水者协会或受益村组管理、运行和日常维修养护, 采取划段、分片、包干的办法, 采用专业管理与群管组织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管理责任落实到农户。

摘要:文章介绍了天祝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实施情况。项目实施后, 控制灌溉面积1.127万亩, 年可节余水量34万立方米, 年产生综合效益271.29万元, 水利效益149.21万元。不仅确保了项目区设施农业灌溉用水, 而且可以有效改善项目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 为全县经济发展和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步伐创造有利的基础条件。

3.农田复垦项目实施方案范文 篇三

摘 要:旱涝保收标准农田项目属于我国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之一。针对国家旱涝保收标准农田项目实施现状与存在问题的研究,对加强后续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进项目管理方式,提高国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011年至2014年国家旱涝保收标准农田项目的实施概况、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阐述原因,提出了思考建议。

关键词:旱涝保收;农田;项目;建设;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 S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6-118-2

1 旱涝保收标准农田项目概况

1.1 旱涝保收标准农田项目政策出台背景

粮食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土地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2010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约0.1公顷(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而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重数量、轻质量,重效益、轻生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导致耕地质量变差、基础设施薄弱等现象出现,有的甚至出现水土流失、土壤退化、生态污染严重等问题。根据全国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优等地仅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7%,高等地占30%,中、低等地占67.3%。

一方面,人口不断增加,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粮食消费呈刚性增长趋势,优质耕地有逐步减少的趋势。

另一方面,全球粮食消费增加,国际市场粮源趋紧,粮价波动变化加剧,利用国际市场调剂余缺的空间越来越小。

为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以一定的优质耕地作为保障, 2011年开始,国家开始统筹推进旱涝保收标准农田建设。

1.2 旱涝保收标准农田项目实施现状

据统计,2011年到2014年我国共实施旱涝保收标准农田项目144个,其中,2011年实施项目20个,2012年58个,2013年46个,2014年21个。项目主要采用政府直接投资的方式,2011年至2013年的项目,每亩投入500-800元不等;自2014年后,每亩投入1500元,其中中央投资每亩1200元、地方投资每亩不低于300元。144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3.4亿元,其中中央投资9.8亿元,地方配套3.6亿元。计划建设旱涝保收标准农田164.8万亩。截止到2015年10月,2011年项目已开工18个,已完工17个,竣工验收及移交项目13个;2012年项目已开工58个,已完工49个,竣工验收及移交项目29个;2013年项目已开工41个,已完工20个,竣工验收及移交项目9个;2014年项目已开工10个,均未完工。144个项目中建立运行管理机构的项目有106个,占项目总数的73.6%;建立管护制度及办法的项目有107个,占项目总数的74.3%;落实建后管护资金的项目有66个,占项目总数的45.8%;设立标识牌的项目97个,占项目总数的67.4%。

1.3 旱涝保收标准农田项目效益情况

据144个项目实施数据统计,旱涝保收标准农田项目经济效益显著,项目区粮食单产实施前为442.5公斤/亩,项目实施后463.1公斤/亩,每亩单产增加20.6公斤;项目实施前农民人均纯收入10704元,项目实施后12617元,人均纯收入增加1913元,提高了17.9%,有效的改善了耕地质量,提高了产量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此外,项目社会效益方面也非常突出,项目实施前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为53.6%,项目实施后为67%,提高13.4个百分点;项目实施前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为28.8%,项目实施后为40%,提高11.2个百分点;项目实施前新型经营主体数量737个,项目实施后1261个,增加了71.2%,有效的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为保障粮食安全、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关于生态效益方面,旱涝保收标准农田项目不仅通过合理耕作、秸秆还田等改善和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而且通过合理规划土地空间布局,改进节水灌溉设施,有效的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如项目实施前灌溉水利用系数为2.84,项目实施后为3.5,提高了23个百分点。

2 旱涝保收标准农田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

2.1 资金投入方面

我国旱涝保收标准农田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采用国家财政资金投入为主,地方配套资金和自筹资金为辅的形式。同时,各项目所在县申报项目时,财政部门承诺按规定提供足额配套资金,但在项目批复后,普遍存在地方配套资金到位不足或完全不到位的现象,致使原本就不充足的项目建设资金,更显得捉襟见肘。以实地走访的15个项目配套资金到位看,只有2个项目全部到位,5个项目部分到位,8个项目全部没有到位,到位率从1.6%到35%不等。

2.2 项目建设方面

2.2.1 项目建设内容变更较多

根据要求项目实施应严格依据国家初步设计批复内容进行建设。但我们走访的15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变更,即变更率达到了100%。包括降低项目建设标准、减少实施面积、减少建设任务等。

2.2.2 个别工程质量不合格

调查走访的15个项目中,5个项目工程质量较差,问题主要出现在工程设计及实施不规范,例如:有的项目因沉砂池设计不合理,出现滤网易堵塞,沉砂效果降低等问题;有的项目施工过程中未聘请监理单位,没有项目实施过程记录、施工过程验收记录等,工程质量无法保证。项目建设质量问题尽管不是各个项目区普遍存在的问题,但由于工程质量问题关系到后续的投入使用,因此,更应引起重视。

2.3 后期管护方面

2.3.1 重要档案资料不全

档案资料是对项目实施过程的记录,档案管理的好坏,直接反映项目建设成果。农田项目由于缺乏项目管理的基本常识,造成很多项目档案资料不全。15个项目中,有8个项目档案资料出现不同程度的缺失,有的项目缺少招投标材料、施工图等;有的项目缺少施工资料、监理资料等;有的项目则缺少设计变更资料、工程结算报告、竣工图纸等。

2.3.2 财务管理不规范

规范的财务管理是对资金安全使用的保障,但在我们调查走访的15个项目中,有11个项目存在财务管理不规范问题,占比达到73.33%。这类问题主要包括:未进行专账管理和核算;资金拨付不合规、使用不规范;挪用项目资金,代付其他工程费用。

2.3.3 项目管护意识淡漠

农田工程由于都是公益性的,因此,很多地方存在只建不管、重建轻管的现象,另外,由于群众保护和爱护农田设施的意识淡薄,随意毁坏、耕占沟渠等现象也是屡见不鲜。调查走访的15个项目中,个别项目已出现部分建设内容损坏。如2012年某项目田间灌溉管线地上部位大部分已经损毁;2011年某项目局部渠道有裂缝。

3 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项目申报落实不到位,导致与实际情况相悖

项目相关管理办法规定,在项目编制前期,项目建设单位应组建市场、农艺、工程、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到实地考察、收集资料,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但实际操作中,由于存在各类条件限制,导致项目编制可研与实际情况有差异。

3.2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量分散,导致建设标准低

这些年来,农业投资更偏重于投向大江大河治理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对农田基础设施工程倾斜力度不够。中央多数部门都有相关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但由于各个部门均在自己的领域范围内使用,资金较为分散,无法形成合力。另外,一些地方比较忽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没有纳入政府工作的考核指标,存在着较为普遍的“等、靠、要”现象。

3.3 项目后期管护不完善,导致项目使用年限缩水

旱涝保收标准农田项目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转变农业结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但由于各地“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后期管护不到位,工程质量保证年限严重缩短。

第一,受益主体不明确。项目建设完成后,尽管办理了各项移交手续,但很多没有明确到具体的人,有的内容尽管移交到人,但因项目与承担主体自身需求不符,导致管护积极性较低。

第二,缺乏管护资金。国家财政资金投入有限,而地方由于财政紧缺,无法足额完成配套资金,也没有多余的财力实施后期管护工作。

第三,缺乏相应的管理办法。目前,我国旱涝保收标准农田项目还没有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及办法,造成各项目区管理方法多样、复杂且低效。

4 关于旱涝保收标准农田项目的思考与建议

4.1 提高资金投入利用率,保障项目高效实施

高标准、高水平的项目实施质量不仅能够使项目在保证年限内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更是旱涝保收标准农田项目可操作性、可持续性的根本。而好的工程质量,是需要足够的资金作支撑的。因此,必须加大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首先,创新项目建设程序,增加中央财政投入比例,降低地方配套资金比例。

其次,开拓多元化融资渠道,有效吸收社会闲散资金。

另外,项目建设资金不足部分也可由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自有资金或申请银行贷款所得的自筹资金作为项目配套资金。

4.2 落实项目建设内容,提高项目整体水平

关于项目建设内容与项目实际需求不符的问题。应创新项目建设程序,鼓励项目新型经营主体实时参与,充分表达有关项目建设的需求,既能履行监督责任,也能将项目建设内容落实到位。

关于项目建设内容变更问题。首先,提前拨付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延长项目前期工作准备时间,通过全国统一招标,确定可研编制单位短名单,实行绩效滚动管理,末尾淘汰制度,对可研编制单位进行信誉管理,增强可研编制质量。其次,项目实施单位应选择高水平、专业化设计实施队伍,在进行项目建设内容规划设计时,根据各个地方的资源禀赋、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等具体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本地经济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项目工程质量较差的问题。创新项目建设程序,建立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短名单制度,可以有效约束各方单位为确保单位信用和发展认真履行职责,一方面可以积累相关单位专业化建设经验,另一方面也能激发项目新型经营主体的监督作用。

4.3 加大后期管护力度,保障功能效益的可持续性

从目前我国项目实施的结果看,各地项目的后期管护存在很大漏洞,为了保障旱涝保收标准农田项目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必须落实好项目后期管护工作,加大管护力度。

首先,明确受益主体。项目建成后,相关管理人员应将项目移交落实到具体的人,明确受益主体的责任与义务。

其次,保障后期管护资金。一方面,地方在实施项目前,应留出部分资金用于后期管护;另一方面,可按照项目区各受益主体一定受益比例提取部分后期维护资金。同时,地方应加强土地出让收益等对项目后期管护的投入。

最后,制定后期管护办法。地方在制定项目后期管护办法时,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考虑特殊状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另外,项目长期性、有效性更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地方应加大项目的宣传力度,引导群众“自愿、自发、自主”的保护维护项目使用。

参 考 文 献

4.农田复垦项目实施方案范文 篇四

大冶市、阳新县、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黄石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十月三十一日

黄石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实施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的实施管理,明确项目实施责任主体,根据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以及《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相关管理办法的通知》(鄂土资发〔2006〕116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市范围内实施的市级以上投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以及低丘岗地改造项目。

第三条 实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管理权与监督权相分离的原则;

(二)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原则;

(三)坚持项目“法人制、公告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的原则;

(四)依法规范、廉洁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 县、乡两级人民政府(街办)是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实施的责任主体,履行项目法人责任,对项目投资方负责。

乡级人民政府(街办)负责本辖区内项目申报、实施管理工作;跨乡镇的项目由县级人民政府牵头组织,国土资源部门负责项目申报、实施监督管理工作,组织项目所涉及的乡级人民政府(街办)负责实施。

第五条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项目实施技术指导、资金监控、监督检查。

第二章 立项申报

第六条 项目选址。由乡级人民政府(街办)向县级国土资源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查筛选并报县级人民政府签署意见后,上报市级国土资源部门备案。跨乡镇项目,由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农业等相关部门进行选址,经县级人民政府签署意见后,上报市级国土资源部门备案。

第七条 项目选址必须符合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专项规划和《湖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选址暂行办法》等规定。

第八条 乡级人民政府(街办)在上级国土资源部门的协助下,组织编制立项申报资料,跨乡镇的项目由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组织编制立项申报资料。申报资料必须符合《湖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暂行办法》和《湖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及预算编

制暂行办法》等规定。

委托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必须是经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备案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

第九条 项目申报实行网上和纸质申报相结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国土资源部门逐级审查后,报有批准权的国土资源部门审批。

第三章 项目规划与施工设计

第十条 项目规划与施工设计一般由乡级人民政府(街办)负责组织编制,跨乡镇的项目由县级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组织编制。

第十一条 委托项目规划、施工设计及预算编制单位一般应是同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单位。

第十二条 编制项目规划与施工设计应有国土、农业、水利、林业、交通等相关部门技术人员全程参与,并征求项目区村、组的意见。

第十三条 项目规划与施工设计预算编制完成后,应上报项目出资方的国土资源部门审批。

第四章 项目招投标

第十四条 项目资金计划下达后,乡级人民政府应成立项目招投标工作领导小组,跨乡镇项目由县级人民政府成立项目招投标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国土资源、招投标管理、纪检监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招投标方案审查及招投标全程监管。

第十五条 项目招投标方案由招投标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编制,经政府审核同意后,报项目出资方国土资源部门批准。招投标方案经批准后方能组织实施。

第十六条 项目招投标范围应包括农田土建、水利、电力、道路、桥梁等骨干工程;零星、分散的辅助性工程,如工程量小的田间平整、植树造林、拆迁、搬迁等工程不在招投标范围之列。

凡预算投资3000万元以上(含3000万元)的部、省级投资项目,原则上应进入省级综合招投标中心开标和评标;3000万元以下的项目在县级招投标中心开标和评标。

第十七条 项目施工、勘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划设计预算编制、工程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审计等单位应依法确定,应采取招投标方式确定的要严格遵守招标投标管理的相关规定。

第十八条 中标单位确定后,承担项目实施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签订工程施工和监理等合同;跨乡(镇)的项目由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签订工程施工和监理等合同。其他零星、分散的辅助性工程可由承担项目实施的单位以合同形式委托当地村、组负责组织实施。

第五章 施工管理

第十九条 项目资金计划下达后,乡级人民政府应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统一领导项目实施工作。跨乡镇的项目由县级人民政府成立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同级国土资源部门。承担项目实施的乡级人民政府、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应负责组织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工程建设进度计划、用款计划,签订施工、设备和材料采购合同,建立资金使用、工程质量监督、工程进度控制等项目管理制度,发布项目公告,在项目区设立公告牌。

第二十条 项目施工管理职责分工如下:

(一)项目所在地的乡级人民政府(街办)应设立项目工程指挥部,负责项目施工管理,组织落实项目实施方案、涉农关系协调等工作,对施工进度和质量负总责;

(二)施工单位按照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设计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依据施工合同对施工进度和质量负责;

(三)监理单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划、施工设计、施工合同,对项目施工进度、质量、投资实行控制,依据监理合同承担监理责任;定期向省、市国土整治部门上报工程进度;

(四)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对项目施工进度和质量实行现场监管,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督促整改,对跨乡(镇)的项目组织所涉及乡镇施工;

(五)市级国土整治部门负责对本辖区内实施的项目实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给予通报并督促整改。督促承担项目实施的人民政府对假冒资质、非法转包、无施工能力的施工单位和不能履行职责的其它单位依法进行清退。

第二十一条 项目规划设计变更必须符合《湖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规划设计变更暂行办法》的规定。

第二十二条 乡级人民政府(街办)根据《湖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土地权属调整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负责组织项目区土地权属调整及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

第六章 资金管理

第二十三条 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严格程序、统一拨付、加强监管、确保安全”的管理办法,项目工程款按合同约定和进度拨付。

第二十四条 县级国土资源部门负责项目资金监管,市级国土资源部门定期对项目资金进行检查监督。

第二十五条 部、省级投资项目资金按下列程序拨付:

(一)工程施工费经施工单位申请、监理公司审核、项目指挥部签署意见、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审批同意后,县级财政部门拨付给施工单位;

(二)设备费和安装工程费按政府采购有关程序由县级财政部门拨付给供货单位;

(三)项目前期工作费、业主管理费和竣工验收费等费用按有关财务管理制度规定审批后由县级财政部门拨付;

(四)工程监理费按合同条款和进度拨付;

(五)拆迁、搬迁、绿化等费用按以奖代补形式拨付给相应的村、组。

第二十六条 市级投资项目资金拨付按市级投资项目委托施工合同的约定及工程进度,由乡级人民政府(街办)提出申请,监理单位和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审查,报市国土资源部门审批后,由市级财政部门直接拨付给县级财政部门后,按部、省级项目资金拨付程序拨付给施工、监理等单位。

第七章 竣工验收

第二十七条 工程竣工前,乡级人民政府(街办)应组织同级国土资源、农业、水利部门和相关村(组)共同制定工程交付后期管理办法,明确管护养护模式、主体、权力、责任、资金保证。

第二十八条 项目竣工验收按以下规定进行:

(一)承担项目实施的县级国土资源部门、乡级人民政府应根据《湖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负责收集、整理、编制项目验收资料;

(二)部、省级投资项目由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组织财政、审计、水利、农业等部门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项目竣工初验小组,按有关程序组织初验,形成项目竣工初验报告后,按程序申报验收;

(三)市级投资项目由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组织机关内部职能科室相关人员初验后按程序申报验收;

(四)项目竣工验收后,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根据要求做好网上报备工作。

第二十九条 乡级人民政府(街办)、项目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项目文件、材料形成、积累、整理、移交归档等工作。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必须与项目实施同步进行,项目竣工后一个月内上交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归档。

第八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要建立监督检查制度,负责项目施工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廉政建设等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一条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项目实施中的违反合同、不按有关程序施工、假冒资质、非法转包、以次充优等不正当行为督促项目工程指挥部整改。

第三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项目建设工程质量事故、质量缺陷有权检举、控告、投诉。

第九章 责任追究

第三十三条 负责项目实施的施工、监理等单位不履行合同,造成项目延期、质量不合格,由承担项目实施的县级国土资源部门、乡(镇)人民政府依据合同对其进行处罚,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造成项目不能如期验收的,取消其在黄石境内2—5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

第三十四条 承担项目实施的地方人民政府不履行项目实施职责,造成项目延期、质量不合格的,由其上级人民政府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改正,造成项目不能如期验收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责任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三十五条 县级国土资源部门不按规定履行项目实施监管职责,造成项目延期、质量不合格的,由市级国土资源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改正,造成项目不能如期验收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责任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三十六条 市级国土整治部门不按规定履行项目监管职责,对项目实施管理中出现重大问题失察或发现后未及时督促整改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责任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三十七条 对有关单位和个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违纪违规行为,市、县两级国土资源部门有权依法进行查处。情节严重的,移交纪检监察部门查处;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查处。

第十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实施中的具体问题由黄石市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

5.农田复垦项目实施方案范文 篇五

(水田项目县)

水田项目县建设范围、内容要求

依据全省水田灌溉发展规划,近期我省水田项目县建设范围为5万亩以下灌区骨干工程。建设内容具体包括:

1、小型水源工程:包括塘坝(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下)、引水堰闸(引水流量小于1立方米每秒渠首)、小型灌溉排水泵站(装机小于1000千瓦)等;

2、灌溉排水渠系工程:5万亩以下灌区骨干渠沟道及配套建筑物工程建设;

3、相应配套工程:包括必要的机耕道路和生产桥等。

4、必要的量测水设施、灌溉试验站等。设计资质和精度要求

水田项目县设计单位的资质原则上要求具有水利工程丙级以上设计资质,但建设内容包括引水堰闸、小型灌溉排水泵站的必须具备水利乙级设计资质。实施方案设计精度要求达到初步设计阶段。

目录 1 项目提要 1.1 项目背景及依据

1.2 项目县经济社会简况及灌区基本现状

1.3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4水文 1.5工程地质 1.6 工程任务及规模 1.7工程布置及设计 1.8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1.9施工组织设计 1.10主要效益及经济评价

1.11 项目建设管理及建后运行管护 2 项目县经济社会简况及灌区基本现状 2.1 自然状况 2.2 经济社会状况 2.3 灌区农田水利工程状况

3农田水利工程存在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必要性 3.1农田水利工程在灌区中的地位和作用 3.2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 水文 4.1 概况

4.2 气象、水文基本情况 4.3 径流洪水 4.4 水位流量关系 4.5 施工洪水 4.6 泥沙冰情 5 工程地质 5.1 概述 5.2 勘察依据标准 5.3 区域地质概况 5.4 工程地质条件 5.5 天然建材调查 5.6 结论及建议 6 工程任务及规模 6.1工程任务 6.2灌排工程规模 7 工程布置及设计 7.1 设计依据 7.2 建设等别和标准 7.3 方案比选 7.4 工程总体布置 7.5 灌溉、排水渠沟道设计 7.6 建筑物设计 7.7 主要工程量 8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8.1 投资概算依据及有关规定 8.2 投资概算 8.3 年度实施计划 8.4 资金筹措方案 8.5 建设资金管理 9 施工组织设计 9.1 施工条件 9.2 施工导游

9.3 施工总布置及主体工程施工 9.4 施工总进度安排 10主要效益评价

10.1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方面 10.2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 10.3 生态环境效益方面 10.4 社会效益方面 11 项目建设管理及运行管护 11.1 项目建设管理

11.2项目运行管理机构和人员 11.3 项目运行管理制度 11.4工程设施管护及经费来源 12 附表 13 附图

项目提要 1.1 项目背景及依据 项目县建设方案立项背景。

编制依据:《水利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15年度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办农水【2015】142号)(财农[2009]92号)、《××县农田灌溉工程规划报告》、《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04)、《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泵站技术改造规范》(SL254—2000)、《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计算规范》(SL278—2002)、《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等。(如有新出规范以新规范为准)1.2 项目县经济社会简况及灌区基本现状 项目县自然状况、社会经济状况、灌区基本现状。

1.3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农田水利工程在灌区中的地位与作用,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4水文 水文成果 1.5工程地质 结论及建议 1.6 工程任务及规模 简述工程任务及规模 1.7工程布置及设计 简述工程布置及设计 1.8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简述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方案。资金整合的来源、建设范围及规模。1.9施工组织设计

简述施工组织设计相关内容 1.10主要效益评价 简述主要效益及经济评价。1.11 项目建设管理及建后运行管护 建设管理体制。建后运行管护制度与措施。2 项目县经济社会简况及灌区基本现状 2.1 自然状况

项目县地形地貌、气象、水文、水资源状况,区域地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状况等。2.2 经济社会状况

项目区(乡镇、村数等)及人口状况,2015年度县财政收入、可用财力等财政状况,县域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等;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收入水平,农业产业结构,粮食及其他作物的种植结构、产量、产值等情况。2.3 灌区农田水利工程状况

2015年建设项目灌区基本情况:项目灌区建成年代、运行状况、中大型灌区的干支渠现状及其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实施情况等。3农田水利工程存在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必要性 3.1农田水利工程的地位和作用 农田水利工程的地位和作用。3.2 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项目区农田水利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拟改造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等。3.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本期项目的必要性、紧迫性。4 水文

建设内容有引水堰闸、灌溉排水泵站及重要骨干建筑物内容时须详细论述 4.1 概况

4.2 气象、水文基本情况 4.3 径流洪水 4.4 水位流量关系 4.5 施工洪水 4.6 泥沙冰情 5 工程地质

建设内容有引水堰闸、灌溉排水泵站及重要骨干建筑物内容时须详细论述 5.1 概述 5.2 勘察依据标准 5.3 区域地质概况 5.4 工程地质条件 5.5 天然建材调查 5.6 结论及建议 6 工程任务及规模 6.1工程任务 6.2灌排工程规模

灌区涝区总体规划,灌溉制度、水土供需平衡分析、规模和参数等。7 工程布置及设计 7.1 设计依据

包括前期各项成果,各种规范等 7.2 建设等别和标准 建设标准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泵站设计规范》、《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管理规程》等国家技术规范要求。7.3 方案比选

引水堰闸、灌溉排水泵站须进行位置、型式和方案比选 7.4 工程总体布置 包括总体布置原则和布置方案,明确项目区建设位置与范围,工程总体布局,说明各片水源与渠首布置、灌排渠系及配套建筑总体布置。综合考虑地形、水源条件、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田水利发展现状及特点,提出农田水利项目县发展项目,努力打造高标准、现代化节水灌溉规模化建设片,做到工程相对集中,形成规模,重在特色,打造亮点,加强示范与推广。

7.5 灌溉、排水渠沟道设计

依据前期规划可研和渠沟道实测基础资料,提出其水利要素、设计成果等内容 7.6 建筑物设计 灌溉工程

主要建筑物结构设计、稳定设计、水利计算等内容(1)泵站设计

包括机泵选型、进水池尺寸的确定、泵房布置(泵房结构形式、泵房尺寸的确定、泵房各部分高程的确定)、引渠断面设计、前池设计、出水池设计(出水管直径的确定、出水池宽度的确定、管口淹没度的确定、出水池长度的确定)等步骤,并绘制泵站平面图、纵剖面图及细部构造图。(2)水闸设计

包括闸孔孔径计算、消能防冲计算、防渗长度计算、交通桥尺寸的确定等步骤,并绘制水闸平面图、纵剖面图及细部构造图。(3)涵洞设计

包括设计流量计算、洞型判别、底坡选择、设计水深计算、洞高的确定、水面衔接计算、涵洞进出口高程计算、下游渠底高程较洞口底板降落值计算、下游渠底高程确定等步骤,并绘制涵洞平面图、纵剖面图及细部构造图。(4)渡槽设计

包括水力设计(进出口型式及高程的确定)、各部尺寸的拟定、渡槽地基承载力计算、稳定验算等步骤,并绘制渡槽平面图、纵剖面图及细部构造图。(5)其它建筑物设计(6)渠系配套建筑物建设内容

对渠系建筑物进行分类统计,填写渠系建筑物设计计算成果汇总表(数量、建设性质、规模/设计参数)排涝工程

包括排涝泵站、闸站、排水涵洞等建筑物设计,典型设计要求同渠系建筑物,并填写排涝工程设计计算成果汇总表(数量、建设性质、规模/设计参数)7.7 主要工程量

根据项目区实施项目建筑物设计参数与典型设计图,对各类建筑物主要工程量进行分类概算:土石方开挖***万m3,土石方回填***万m3,砌石***万m3,现浇砼***万m3,预制砼***万m3,垫层**万m3,管道***km。

此外如有灌溉排水泵站设计内容时,还应有水机、电器及金属结构设计内容,如发生占地时,还应有占地方面设计内容。8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8.1 投资概算依据及有关规定

按照黑龙江省最新概(估)算编制规定编制。材料预算价格:按2015年第三季度各县(市、区)的《工程造价信息》建筑材料价格,并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附大宗材料预算单价汇总表)。8.2 投资概算 8.3 年度实施计划 8.4 资金筹措方案

工程总投资***万元,按照中央下达资金与地方资金配套,申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万元,县(市、区)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万元。8.5 建设资金管理

项目建设资金由中央、各级地方财政部门多渠道筹集,明确财政补助和自筹资金的财务管理和资金拨付方式,设立农田水利项目县财务办公室,健全专项资金使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审批,实行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同时定期对工程资金的使用进行财务审计。9 施工组织设计 9.1 施工条件

包括工程概况、场内外交通、建材及水电风供应、天然建材等内容 9.2 施工导流

提出导流标准,进行导流建筑物设计、施工降水设计 9.3 施工总布置及主体工程施工

施工布置原则,堆料场、砼拌合、钢筋加工、生活区等布置 9.4 施工总进度安排

包括工期安排及各单项工程进度安排 10 主要效益评价

10.1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方面

项目实施后,灌区农业生产条件将大大改善,能够充分满足灌区范围内农田的正常灌溉和排涝需要,发挥水利工程为农业服务的作用,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改善灌溉面积、新增和改善排涝面积、新增节水能力、新增粮食生产能力、新增经济作物产值等。10.2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促进灌区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灌区水利条件的改善,粮食和经济作物产量的增加,农民收入也必定相应增加,农民负担相对减轻,从而加快灌区农民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从真正意义上解决“三农”问题。10.3 生态环境效益方面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实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项目实施后,从工程设施配套、灌排体系健全、农田林网化密度、植被覆盖率、水土流失、农业面源污染、水环境、水生态等角度,分析产生的生态环境效益。10.4 社会效益方面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充分发挥灌区的最大潜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极大地改善灌区的生产生活条件,降低灌溉成本,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对农村水利建设投入的积极性,促进了灌区现代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减少了水事纠纷,减轻了基层政府负担,有利于社会稳定。项目的实施,也必将为实现传统农业向“两高一优”农业和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提供必要的软硬条件,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11 项目建设管理及建后管护 11.1 项目建设管理

为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说明农田水利项目县(区)组织领导机构设置、施工管理方式、材料及设备采购计划与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度等。11.2 项目运行管理机构和人员

应按照国务院和水利部的有关政策要求,项目区要积极推广以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为主的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以项目区管理体制改革为重要内容,积极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使项目区改革有大的发展。具体实践上,项目区管理体制上将打破目前现有的松散型管理体系,采取“项目区管理所+用水者协会”新型紧密型管理体系。11.3 项目运行管理制度

项目运行管理实践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农民用水户的利益放在首位,以提高农村水利的抗灾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促进节约用水和农民增收,实现项目区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统一认识,认真探索,扎实推进,使农民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工作取得显著进展。项目完成后应及时办理交接手续,落实有关管护主体,管理所明确专管人员,订立岗位责任制及控制运用检查制度,以保证工程效益正常发挥。支、斗、农渠工程由受益乡村负责管理,及时管好用好工程;积极推行项目区管理体制改革,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促使农民积极参与项目区管理,提高项目区的管理水平,增强实际管理效果。11.4工程设施管护及经费来源

制定工程设施管护措施,明确项目区管理所、各管理站和农民用水协会管理权限与管护主体,积极推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落实管护责任制,明确设施管护的经费来源,以保障小型水利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巩固和发展农业综合开发成果,实现项目区良性运行和农业可持续发展。12附表 附表1: 项目县2016年中央财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主要工程量汇总表 附表2: 项目县项目投资汇总表

附表3:项目县2016年引水堰闸工程水利要素表 附表4: 项目县2016年小型泵站水利要素表 附表5: 项目县2016年渠沟道水利要素表

附表6: 项目县2016年灌区涵闸等建筑物水利要素表 附表7: 项目县2016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综合效益汇总表 13 附图

(1)2016年农田水利**项目县实施项目分布示意图(2)渠沟道工程设计纵横断面图

6.农田复垦项目实施方案范文 篇六

县级验收工作方案

为切实做好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县级验收工作,根据《XX省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实施办法》文件的精神,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成立验收组织,组建验收队伍

成立验收工作组

组建项目验收组:由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担任组长,项目镇(街)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需邀请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项目所在村干部及群众代表参加,其他人员在镇(街)政府相关单位和农业农村局财务审计科和农田建设管理内部抽调(条件允许可聘请3名专家参与验收)。各验收组应在标段验收前由组长、副组长负责建立。

二、验收流程

(一)自验:以标段为单位,单项工程工程完工后,项目施工单位组织自验;

(二)单项工程验收项目,单项工程完工后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四方共同开展单项工程验收;

(三)农业农村局聘请的第三方开展项目工程决算审计和工程质量检测;

(四)县级项目初验:1.单项工程验收合格后,监理单位向县农开局提出书面验收申请。

2.县农业农村局收到县级验收申请后,确定验收时间,组建项目初验组开展竣工验收。

三、验收方法

1.对单个建筑物进行普查;对线性建筑(路、防渗渠)的外观进行普查,长度进行抽查,抽查率30%。

2验收时,(1)听取承包人,设计、监理、检测单位对项目有关情况的汇报;(2)现场检查工程完成情况和工程形象质量;(3)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在验收底稿中写明,由验收组成员、验收组长签字;

(4)收完成后,验收组向县农业农村局提交验收报告,列出整改清单,县农业农村局确认验收结论;(5)存在问题及时反馈施工单位进行整改,施工单位整改合格经监理单位确认后,发包方发放验收合格证书。

四、验收内容

项目初验为合同验收应对照《XX省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实施办法》中规定的项目验收必须具备的条件逐项核查,并检查单项工程验收指出问题是否整改到位,具体包括:

1.项目申请竣工验收要完成初步设计文件批复的全部建设内容;

2.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档案资料要收集并分类整理好;

3.各项建设内容达到项目设计的功能目标,且运行良好;

4.各单项工程已通过由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共同参与的四方验收;五是已完成工程竣工决算审计,并提供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报告。

五、验收资料准备

(一)竣工工程定点定位图及规划图

(二)竣工图、单项工程验收的工程验收表和项目下达计划、变更文件

(三)施工单位竣工资料及监理单位资料(含施工日记、监理日记)

六、时间安排

每个标段暂定验收时间为一天。

七、后勤保障

7.农田复垦项目实施方案范文 篇七

甲方:

(乡镇政府)

乙方:

(经营方)

根据《河北省土地管理条例》和《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的规定,为确保设施农用地在期满后得到复垦,恢复利用,经甲,乙双方公同协商签订如下协议:

一、乙方因____项目建设,需使用__________乡(镇)_____村的土地作为设施农用地,用地总面积___亩。

二、设施农用地使用期限为___年__月__日至___年__月__日。到期乙方若需继续使用,应在设施农用地协议期满前一个月内向甲方及农业、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重新申请,同意备案后,重新签订土地复垦整治协议。

三、乙方在设施农用地上,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筑物和构筑物。

四、在设施农用地期满后,乙方应无条件自行拆除地上的建(构)筑物,及时清理废弃物,恢复土地耕种条件,并保证耕地原有水利、交通设施的完善。

五、乙方必须在设施农用地期满后立即复垦,及时向甲方提出耕地复垦验收申请。由加到、村委会、原土地使用人(承包人)进行验收,若经验收不符合复垦要求,且经一个月整改,仍不符合土地复垦要求的,则由甲方代乙方组织进行土地复垦,由此产生的一切费用由乙方承担。

六、遇国家征用土地或实施各类公益性建设项目,乙方无条件拆除建设及相关设施。

七、本协议一式四份,用地单位一份,国土所一份,乡镇政府一份,国土局一份。

甲方:

上一篇:关于促进全县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决定下一篇:初二班务计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