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行散文

2024-10-04

崆峒行散文(精选6篇)

1.崆峒行散文 篇一

又回故乡了,这是我的第二故乡。

离开那里已经很多年了,但是,还是要常常回去看望地下的父母的。去年冬天,当我再一次踏上这片故土的时候,呼啸的季风,时不时的扬起了往日的积雪。倍觉寒冷的冬季格外的揪心,回去的路,格外的冷清,这是否与我的心情有关。不得而知。晴朗的天气,暖阳高照,而我感受的是寒冷难挡;没有污染的空气,它新鲜清爽,而我却感受着它冷冷的,清清的。风很大,气温很低,呼啸的西北风嗖嗖入骨,只是感觉是那样的干冷干冷的,这与我穿的少有关。

故乡,与我在的时候相比,已经扩建的很好了。但是,由于外出打工的多,人很少。就显得还是那么的冷冷清清。远远望去千沟万壑,片片树海,片片田地,都是在一色银装素裹里。近处,虽然,沿着公路的人家几缕炊烟,没有意识的随风向倾斜着,缭绕着。虽然很美,但是,我太冷了,还是感觉是那样的冷清,是那样的孤寂;是那样的寒凉。

夕阳已经快下山了,我正带着纸钱,独自走在去父母的坟地的路上。路上没有一个人,极目远望,极其空旷,白雪皑皑,山连着山,地挨着地。看不见飞鸟,看不见走兽。没有遮挡的西北风显得更大更急促了,呼啸的响在我的耳边,似乎在向我诉说着什么。路边的小树不停的摇曳着,用她那婆娑的身姿;用她那急促的话语。似乎要告诉我前路的危险;似乎要告诉我前路的艰难。

走近父母坟地的时候,父母的坟地是在一片玉米地里。那片地是长长的垄,宽宽的,玉米收完了,玉米的桔没有割掉,直挺挺的立满了地。挡住我的视线,看不清我父母的坟埋在什么地方。以前,去的时候,都是没有障碍物的,远远的就会看见的。可是今天,太阳就要下山了,满地的雪,满地的玉米秸,我一时还找不到准确的位置。满山就我一个人,玉米秸很稠密,也很高。在里面行走还有一些困难,我是又着急,又紧张,深一脚浅一脚的跋涉在长满玉米秸的雪地里,可想而知,那是怎样的一阵疾找。

从山上回到村子里的时候,夜幕已经徐徐降临了。前几次我回来的时候,我都没有进村。村里的人,能认识我的太少了。可是今天,天色已晚,我需要住在村子里。

夜幕下的小山村,静悄悄的。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接着,又恢复了以往的寂静。几家灯火在风中闪烁着,几缕炊烟在风中摇曳着,都说:城市里的孩子,山沟里的狗——厉害。所以,我不敢贸然进谁家的院子,去打听或询问什么。我只好游历、踌躇、徘徊在风卷起的雪花中。不知道去哪里找我认识的,与认识我的故友。感觉太恐惧了,太迷茫了,太孤单了,太无助了。不知道去哪里找我的住处呢。

最后,我走到我家的老房子的旧址,默默的看了许久。虽然,她早已易主了。但是,那里留有我太多的难忘和我太多情愫。让我眷恋了很久很久......让我激动了很久很久.....还好,终于看见一位路人,得以打听与询问。

第二天早上,当我离开村子的时候,频频回头看我既熟悉又陌生的故乡的时候,觉得她还是那么静悄悄,还是那么炊烟缭绕。只是多了几分详和,多了几分亲切,也多了我的几分情愫。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不知道是酸楚,还是眷恋。

2.西来第一山——崆峒 篇二

崆峒山位于甘肃平凉城西,距城15公里。北依关山,南望太统,背负笄头,面临泾水。山高约670米,大小山峰数十个,主峰是马鬃山,海拔2 025米。最高峰是垂珠峰,也叫翠屏山、倒插石、香山,海拔2 123米。崆峒南与仰驾山相望,中间峡谷叫前峡,泾水流出,水声如弹筝,故又名弹筝峡。北与马屯山对峙,中间峡谷叫后峡,胭脂水流出,也称胭脂川;胭脂水在崆峒前山汇入泾水。崆峒山自然资源名胜古迹保护区30平方公里,目前主要游览区面积8平方公里,名胜古迹有120余处。

全国山名崆峒者有七。古今史学家、地理学家公认的真崆峒便是平凉的崆峒。崆峒山,考于古籍,著录甚早,但名称不一。尝见于古籍的空桐、鸡头、开头、 屯、牵屯、薄洛,都指的是崆峒山。

天下名山属僧道。崆峒山释道两教并存。道教源远流长,佛教约始于北魏。宋元两代佛教兴盛,到了明代,由于平凉韩王太妃极力提倡道教,在崆峒山大兴土木,营建庙宇,铸造铜像,并将问道宫辟为“道教十方常驻”,道教势力空前发展,崆峒山成为我国几大道教基地之一。崆峒山的古建筑,据称“秦汉时已有”,但史无记载。据《崆峒山志》载:唐代明慧禅院开山祖师仁智在崆峒山创建丛林,唐太宗曾御赐田宅,由此可知崆峒山建庙历史已有1 300多年。宗教活动最盛时期,有琳宫梵刹42处、房屋650余间。

崆峒山,在清同治年间曾遇兵燹之祸,寺观多在战火中焚毁。山上的建筑,大都是清末和民国初年修建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崆峒山的文物古迹又蒙受了一次毁灭性的灾难,损失极为惨重。近年来,已着手修葺山上建筑,崆峒山将成为陇东的旅游胜地。

崆峒山色天下秀

崆峒山是沿古丝绸之路出关中后的“西来第一名山”,素有“西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誉。

崆峒山林木茂盛,峰奇石怪,山势磅礴,雄伟秀丽,既有北方之雄,又兼南方之秀,风景优美。山上有月石峡、羽仙峰、定心峰、千丈崖、插香台、棋盘岭、绣球峰、莲花台、归云洞、黄龙泉、丹梯崖等名胜。秦汉时,山上已有庙观建筑,以后历代都有修建,琳宫梵刹遍布诸峰,道院尤为兴盛,原有古建筑八台、九宫、十八院、四十二处观宇。绿树掩映下的危崖断壁上,几乎无不点缀有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红柱绿瓦,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崆峒山下有泾河萦绕,河水像一条白练,穿山越谷,奔腾向东,前人称崆峒得泾而势愈雄,这泾河就是《诗经·谷风》中所说“泾以渭浊”的泾水。

崆峒山的雾是很有名的。清晨,一片白雾茫茫。那如烟如云的雾气缓缓流动,轻轻升腾,时聚时散。雾海间,奇峰怪崖,飞檐亭阁飘浮半空,隐隐约约,朦胧缥缈,好似海市蜃楼。人在山上,好似在一片飞絮中,曾有山僧在大雾迷漫的窗前即景生发,吟出“补衣时剪飞来絮”的佳句。崆峒山上树木葱茏,迎风起伏,好似绿波荡漾的林海涛浪,富有诗意,千仞峭壁上,松柏傲然挺立,青翠欲滴,四季常青。重峦叠嶂间桐林万顷,秋日照耀下,层林尽梁,一山红叶,绚丽壮观。各种鸟雀,婉转啼鸣。整座山朝晖夕映,气象万千。

崆峒山的道路蜿蜒曲折,四周悬崖壁立,峡谷幽深。高高的绝壁上刻有“崆峒仙境”四个大字。登上中台,可以看到东、西、南、北四台,一个台也就是一座峻峰,有名的九宫、十二院等庙观殿阁主要分布在这五台上。殿宇里供奉神像,四壁大多绘有壁画,中台舒华寺后的凌空塔,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塔身呈八角形,高七层,置身海拔1 800多米的中台,在10来丈高的塔顶眺望四方,颇有一种坐看云起、卧听鸟鸣的悠然乐趣。东台的玄鹤洞下临深谷,悬空千仞。民间相传,尧时洞内栖息了两只玄鹤,鲜红的头顶,雪白的羽毛,金黄的长腿。当年广成子为黄帝释道授秘,两只玄鹤也闻道成仙,成为“空谷灵禽,千秋万岁”的神物。每当灿烂的阳光照红崆峒山头,射进洞内时,仙鹤就迎着朝阳,悠悠然翱翔在山峰上空,超逸脱俗,器宇不凡。

从朝天门出发攀登天台山,一路上坡,一程陡似一程。眼前,林木蔽空,翠峦重叠;脚下,青苔铺径,巉岩嵯峨。山路纤如羊肠,回旋如螺,千折百转,经药王洞、玉真宫、南崖宫、玉女洞,在幽谷绝壁中蜿蜒穿行,直至一座绿叶掩映的临谷石崖。游人至此,面壁而立,颇有“山穷水尽疑无路”之感,然而绕过石崖,又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架巨大的石梯凌空而立,左右石峡壁峙,危岩夹耸,仰视上空,视线可及处,仅仅蓝天一线而已!前人有诗描写石梯说:“一寸尽一步,天门攀铁柱;自向此间行,才得上天路。”据梯端石碑记载,石梯建于唐贞观年间,名上天梯。梯长80余米,宽2米左右,由长方形石条垒砌而成,重重叠叠,共370余级,向上直通九天云霄,真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上天梯。梯两旁有铁柱铁链,借此攀登峰顶。

上天梯中段的峭壁上有“黄帝问道处”石刻。登上天梯后,经磨针观、飞仙阁、白虎殿、灵官洞,前面就是天台山绝顶。绝顶上的太和宫殿宇楼阁富丽堂皇,构成一组好似帝王皇宫般的古建筑群,气势雄伟壮观,俗称“隍城”。殿堂内塑像精美,周围绘有大量彩色壁画,颇具清代“扬州八怪”的画风。宫中保存的元代重修《问道宫碑记》记载了问道宫的兴衰历史。站在绝顶,眼界顿开,心旷神怡,各处胜景,尽收眼底。南边有雷声峰,直插云际,据说雷雨季节,雷声大作,震撼千谷,犹如天崩地裂,令人胆战心惊。北边的垂珠峰圆石累累,状如满月;香炉峰上平下细,兀立山巅;蜡烛峰如柱冲天,昂然挺立……细细辨认,形貌都酷似其名。遥望山外平川大地,公路如丝,河水如练,宛如从飞机上鸟瞰地面一般。身在崆峒山,向上,似可伸手摘星斗,吐气接太虚;向下,云气绕翠峦,一览众山小。

山有树而妍,林因水而翠。崆峒山群峰竞秀,林深似海,峰峦林海之间云蒸霞蔚,乱云飞幻。《封神演义》将其列为天下十二仙山之一,山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构成了仙桥横跨、月石含珠、中台宝塔、天门铁柱、广成丹穴、春融蜡烛、凤山采雾等12个景点和胭脂川、五台、弹筝峡、绝顶、香山、凤凰岭、月石峡七大风景旅游区,成为道教的人间仙境。

道教第一名山

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曾到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据《史记》记载,黄帝常游天下名山与神相会,百余岁得与神通,有龙垂胡髯来迎,“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他曾“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崆峒,登鸡头”。《云笈七签》说西王母派玄女授兵符给黄帝,帮助他攻打蚩尤。黄帝战胜蚩尤后去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得道升天后成为五天帝之一,居中央之位以主四方。《庄子》亦称:“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崆峒之上,故往见之。”广成子是传说中的道家仙人,隐居在崆峒山石室中。黄帝听说他精于至道,修养有法,便专程去讨教治身的要道,广成子告诉他:“至道之精,杳杳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并送他《自然经》一卷。由于古籍经典记载了这段传闻,千百年来,崆峒山不仅是西北的道教胜地,而且还是闻名遐迩的全国道教发祥地。

黄帝问道宫在崆峒主峰天台山上,始建于汉代,历代续有增修,曾被辟为“道教十方常驻”。明末宫毁,清康熙时重建,取名太和宫。宫后有王全真阁,供奉河南道人王道成壁像。相传王道成在明成化年间游居问道宫,后修炼成仙。

宗教都有自己的理想境界与追求,道教主张和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两重的,第一是在现实的世俗世界上按道教教义建立一个理想的王国,即一个极大公正、和平的世界,人人都安居乐业,竟其天年,世界上没有水旱灾害,没有战争疫病。这种理想,在道教的第一部经典《太平经》中讲得很清楚。另一种理想境界是超脱现实的“仙境”,得道成仙就可以外生死,极虚静,超脱自在,不为物累,在“仙境”过仙人生活。道教的“仙境”并不完全指渺茫的天国,也指一些风景秀丽的境地,如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等。道教认为生活在世界上应该是一件乐事,强调乐生、重生,鼓励人们至少要争取竟其天年,追求长生不死的最高理想。道教的成仙不是说人死后灵魂升入“仙境”,而是说人可以长生不死,可以和凡人生活在一起当活神仙,也可以到“仙境”去超脱自在。道教的崆峒仙境屹立在天地之间,山门洞开,天梯高悬,晨钟暮鼓,香烟缭绕,凡人在山中也好似沾了仙气道骨,有一种飘飘然遗世独立、浊念顿消的感觉,真是风光这边独好,值得一游。

几经劫难的文物古迹

崆峒山自周秦以来,经人工开发,历代修建庙宇,开辟名胜,使之集存了十分丰富的文物古迹。然而,在清朝末年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崆峒山几经劫难,文物古迹几乎损失殆尽。 据有关史志记载:崆峒山,在唐代有四大建筑,即滹陀寺、轩辕宫、问道宫和上天梯。宋代建造了舒花寺、法轮寺、真武殿、会景亭、参云亭。金代大安年间铸万斤大铁钟一口。元代修建了宝庆寺、水陆殿、眺丰亭,重修了问道宫。明代,平凉韩王发动群众在崆峒山大兴土木,因山度势营建庙宇,铸造铜像。清代及民国续有修建。昔日,中台一带兰宫桂殿,鳞次栉比,气势嵯峨,十分壮观。隍城也是一片宏大的建筑群。太和宫顶全是铁瓦,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犹如皇宫。问道宫是由大殿和亭台楼阁组成的建筑群,宫里有历代文人墨客的真草隶篆题咏笔迹及山水壁画,加之环境幽静,使人感觉庄严肃穆。至于各庙宇的木雕石刻、古书字画、圆碣方碑、铜瓷供器,各种经卷、金玉珍玩等各类文物,不可胜数,称得上一个文化宝库。可惜这些文物古迹,有的被拆,有的被劫,有的在1958年被入炉“大炼钢铁”了。

如今,山上比较重要的文物古迹有:凌空塔,为平面八角形数阁式七层砖塔,高约22米,万历十三年建;石经幢,为平面八角形,高近2米,北宋建中靖国年刻制,塔和幢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另外,隍城的太和宫、灵宫洞、老君楼道教故事壁画,雷声峰九米殿石坊,以及问道宫的元代《重修问道宫碑记》碑,已被平凉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上述文物保护单位,可资游赏和研究。另外,还有在“文革”中平凉文化馆抢救的60余尊铜佛像,一通左宗棠送给山上的《玉碑赞》玉石碑,明代襄陵王献给太和宫的直径1.18米、重数百斤的“背光”铜镜,一个重数十斤、造型和工艺十分精致的玄武,平凉韩王献给太和宫的大铜鼎以及其他文物,现都存于平凉市博物馆,供广大群众、专业工作者鉴赏和研究。

3.浅秋行散文 篇三

沿着老路,我们踏秋去。秋云遮幔,峰峦四围,暮色未合,清风拂面。门前的喜树和白杨树叶蝴蝶似地翻飞,又疏拉拉地停落半地,平添了几许新鲜的秋韵。

“村村通”公路依山傍水,蜿蜒前行。拉着鹅卵石的工程车擦身而过,扬起烟雾黄尘,逼得你背转身去。山上失却了浓夏那青郁郁的单调色彩,仿佛是丹青家把五颜六色的颜料搅和成巨大的一桶,哗啦啦地从山顶直泼下来,给山坡抹了个大花脸;山坳里淤积的一坨坨,浓酽得几乎冰封,难以化开,却直往你眼睛里逼。无数的灌木草卉拥着公路,仿佛是合力拉扯起的一条巨大的带子;黄尘落满了它们的全身,蓬头垢面。但只要你款款而去,它们始终就像在迎接贵宾;微风吹来,似乎能够听到它们哗哗的掌声。这掌声应和着脚下的流水,奏出浅秋的旋律,宛如名曲家那清瘦瘦的容颜。夏肥秋瘦,是山溪们的体态;它们定然有什么灵丹妙药吧,要不咋就这般年年如愿以偿呢!只可惜太吝啬,不肯将秘方透露给世间的肥胖者。虽说清溪河也是这副模样,但相比之下,它却肥胖得分外壮观,清瘦得特别清纯。它顽皮地将天光云影灌木草卉统统养在自己的清纯里,任它们尽自逍遥快活。河床上或聚沙成丘,或凹陷成潭,散逸着青白色的光,来凑合这渐次浓烈的秋韵。沙民支起一架架筛子,赤膊着上身,把铁铲扬进薄暮未合的浅秋,谁能说这不是一幅上好的丹青水墨?

公路穿进稻田。两片金黄沿路铺开,稻穗垂下脑袋,给成熟和谦逊写下了一个最好的注脚,也给浅秋增添了一份荣耀。未成熟的稻子依然青着,不急不躁,不慕不妒,似乎是在演绎不同层次的秋韵,又像是在展示一个过程,而结果就不必去管了。放眼望去,金黄中夹杂着一块一块的暗青,宛如金黄的毯子上绣着些青色图案,韵律是和谐不过的。然而其间也不乏另类音符。一幢民房的墙基筑在稻田中间,欲拔地而起,却又从盛夏委顿到浅秋,如果有稻浪一说的话,那它简直就是一叶搁浅的小舟了。稻浪深处,另类焯然。农民培育的核桃树苗已没人膝,让人馋起一个核桃飘香的秋。农民们三三两两地弓身于桃苗间,薅着草,说着春种秋收,把幸福薅进浅秋的将晚里。

路边有一只羊,通体洁白,像一团从天边飘坠下来的秋云。它正在咀嚼草籽,不时的摆一摆头,点一点头,又吧咂几下嘴巴,胡须在晚风中抖动,津津有味地品尝着浅秋的清供。它腆着肚子,俨然一个大腹便便的休闲客。一只小狗,黑亮亮的颜色,随着行人窜前落后,似乎是在向行人表达着内心的喜悦,直让人欲躲不及,欲斥不忍。南瓜和眉豆藤蔓,或枯或荣,扶篱笆而攀高,应秋风而矫情。嫩青青的瓜妞妞,玫瑰嫣的豆角角,在藤梢尽自招摇快活,被农妇捧进竹篮里。柿树上挂满了红灯笼。农夫持一根长竹竿,前端开裂,对准细枝脆劲儿一顶,夹住了,再轻轻一拗,一个红灯笼便稳稳地躺到篮子里,仿佛农夫喜滋滋的心情。

公路两边坐落着许多民房,好像是一根长藤上结了无数个怪状的瓜。民房大多是流行款式的二层楼,也不乏别具一格的仿欧建筑,看上去既大气又实用。如同柿子们一样,它们也是秋天的果实。这不,路左边的“手足情深”连体楼房正在贴瓷砖装潢;右边的“别有洞天”独家豪宅已经挖好基础,即将灌浆筑基。这个时分,缕缕炊烟从瓦楞间升起,缭绕周旋,如丝如带,时聚时散,或浓或淡,渐渐地融入山色和暮霭之中。若有阳光从云隙间漏下来,作灿然的一瞥,或许还能帮你捕捉到它们的影子。

河边柳枯叶飘零一地,树身上还残存着些许浮萍浪渣,这是山洪留下的痕迹。钢索软桥被山洪拦腰扭断,顺堤岸拖出去,匍匐于堤岸脚下,残损不堪。有的堤岸被揭走了面子,有的被撕开了几个大口子,有的干脆被连根卷走。洪水突破堤岸的.防守,恶狠狠地窜进庄稼地里,扫荡之后便扬长而去。这是可以想象的。但在这秋天将晚的河边,满眼只是淤泥沙石,玉米虽屈膝而不折,良田沧桑成河床。虾塘里失去了夏日的热闹,分外冷清,虾腿全没了动静,曾经成群结队地来偷袭虾群的白色鸟也杳去了倩影。堤岸被摧毁的地方,人工堆砌的沙袋有半人高,然而此时的河水却收敛起了夏季的野性,叮咚潺潺,淑女一般。庄稼地里的淤沙被拢成了山,渴望着拉沙的车影。半熟的玉米被磨成了嫩黄黄的米浆,在暮霭里弥漫清香,把浅秋凉拌成淡淡的清甜味儿。人们似乎不为肆虐的夏而累,反把它当作秋果来品尝。

当终点重合于起点的时候,回首望去,我们走成了一个反写的“9”字。远处山脚下卧着的房屋依稀,灯光却明亮。一条低矮而温和的山脉如臂膀一样伸出去,把这些房屋和灯光都揽进怀里,生怕它们受到了惊吓。山巅的形状如鹰,作展翅欲扑状,仿佛在时时准备制造一点恐怖。云开之处,星星站在老鹰的头顶上,好像在监视着它,不让它来捣乱这个薄暮之秋。

4.土桥行散文 篇四

从岳西县城出发,沿着318国道一路向西,公路在白帽镇傍伸一条侧道,向西南行进10公里,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土桥村。

穿过几座山脉,正当我们犯困之时,忽然眼前一亮,大山在这里显示了它的胸怀,“土地平旷,豁然开朗”,如诗如画的景象透过车窗映入眼帘,大家一阵惊喜,仿佛看到了另一处世外桃源。远远望去,白墙红瓦的小楼房错落有致,掩映在青山绿水翠屏之中,桂花裹挟着菊花的香气幽幽飘来,房前一丛丛石楠将最靓丽的红叶举起,比花朵还要鲜艳,仿佛村姑看到我们这些陌生人显出的羞涩。

初来乍到,我急于想看到的当然是这里的土桥,目光一直沿着河流搜寻,这是一条腰带状的平静的小河,源发于镇内一座名叫羊角尖的山脉,环绕着小村,河流上有三座钢筋混泥土浇筑的桥梁,连接着两岸村庄,阡陌纵横,交通非常便利。一位长者走到我跟前,指着河流中间位置说,原来那里有一座土桥,多年前被废弃了。随后他慢慢给我们讲述了那座桥的.历史,最初河流上没有桥,两岸生长着一排排柳树,其中有两棵树隔着河流相向而生,像一对恋人,终于拥抱在一起,正好在河面上支起一座天然的连接两岸的桥梁。这是长者亲眼见过的事实,对于我它更像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村庄的一草一木都是如此具有灵性,为了村民的福祉,时刻都准备着奉献一切。尽管现在土桥变成了洋桥,土房也变成了洋房,但土桥这个地名永远不会变,它蕴含的精神将会在土桥人身上代代传承。

从土桥原址沿河漫步,大片草甸在我们脚下铺展,几头水牛卧在上面,享受这秋日午后的温暖,嘴中不停咀嚼,它们咀嚼的似乎不是草根,而是这宁静温馨的时光。小牛犊刚刚吃完奶,撒欢着相互追逐,像一群放学归来的孩子,尽情舒展自己的天性。白鹭点缀其间,站在牛背上不时向我们张望,没有一丝惊恐,时而跃起盘旋,一只只洁白的精灵,如同灵魂的清洁工,清除了我们身躯的疲劳与心中的尘垢。坐下来与它们合影,我们要将这美丽洁净的身影永远定格于自己的灵魂底片,让心灵时时在其中彰显与擦拭。

不知不觉,我们行到河的上游,一处清澈的水潭,鱼翔浅底,浸染层林倒影其中,若幻若虚,还有不远处的南山,那么悠然。我久久凝视着,身边一位退休老教师指着南山对我说,那最高的山峰叫读书尖,传说当年李白游历司空山时曾来过此处,就在那儿赏景读书,如今那里还有读书台呢。当时李白读的是什么书?我想,他在那儿俯瞰着这座小村庄,读的一定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吧!李白游历山川,喜欢到处题诗,为何在此地没有?或许是他读过陶令之后,也感觉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其实这里不需要大诗人留下什么,刚才听村支书介绍了此地美好乡村建设事迹以及本村未来发展的规划,他那美好的愿景就是他们用实际行动为世人书写的最美诗篇。

5.故乡行-散文欣赏 篇五

33年前,因父亲工作调动,我们家从857农场搬迁到850农场。此后,我一直没有回过857农场。不久前,我利用休假的机会,回到了阔别33年的故乡—857农场。

车出密山市,过知一镇,水泥公路宛如一条漂浮在苍山翠海间的银带。来自田野的和风,吹拂着我从不曾间断过的故乡梦。过去需要几小时的路程,现在只需要40多分钟就到了我梦魂萦绕的故乡。

啊,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熟悉的是那满山的柞树和松柏,是那路边亭亭玉立的白杨,是那田间弥漫着的带点甜味的清香,是那沉稳不语一直向前的穆棱河水,是那水面上悠然自得的野鸭子,是那近在身边的蓝天和白云……。今天,故乡让我陌生的事物太多了。而这种陌生让我感到了一种振奋,让我对家乡人民的建设成就顿生敬意。我脑海中33年前的印记,已被家乡人民用辛勤劳动完全彻底地改变了,再也找不到一处旧时的模样。农场在小城镇建设,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大踏步地向前走着,并且已经走在了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前列。现在,家乡人民响亮地提出了建设生态园林城的目标。

友人首先把我带到了农场公园—翠园。我做梦都没有想到家乡人这么有福气,这么会生活。他们拥有一个比城市公园还漂亮的公园。翠园大气而清秀,处处透露着与大自然的友好和谐,让人感觉非常舒服。我想公园建设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此吧。

我们还来到了朝阳小学。现在是一座三层大楼。而我此前的校园印象仍然是几排平房和路边的榆树墙。榆树墙好像很宽,学生们课间可以钻到里面玩。榆树墙不知什么时候已经不见了。校门两侧水泥墙面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大字让我感到格外亲切。我踏进校门的第一天,就学会并记住了这8个字。

我小时候经常在雨后采蘑菇的果园也不见了,现在变成了一片林地。人工渠—北大河静静地流淌着。当年一过了小满,这条渠就热闹起来了。大人孩子都来游泳洗澡,打鱼或者摸鱼。如今为什么变得如此安静?答案也许就在居民楼星罗棋布的太阳能热水器上。

过了北大河,就是我儿时经常“混水摸鱼”的稻田。现在,这里仍然是稻田,所不同的是现在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稻田,而是农场科技园。园门两侧的对联是:“科研科技科学发展满园秀,高产高效高新成果遍地辉”。现代农业科学和机械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家乡人用彩稻在开阔的稻田里种出了大大的857字样,表现出如今857人的自豪和浪漫。据我的同学讲,他的外地朋友来到密山,往往都会提出去看看机械化国营大农场的请求。

按照行程计划,我们还要赶到850农场会同学。以前,857农场和850农场之间隔着一条穆棱河,两岸连队鸡犬相闻,往来却十分不便。现在家乡人民在穆棱河上建了桥,在泄洪区的沼泽地带修了一条水泥公路。两个农场之间的车程缩短到十几分钟。当天,因前几日集中降雨,洪水漫过了路面。我们的车在一辆轮式拖拉机的牵引下,驶过了路面。

我离开850农场到牡丹江学习、工作也已经27年了。前,我因工作原因,到过850农场。这次回来仍然感受到了农场的巨大变化。据说,省政协王主席不久前到虎林视察工作,返程中在850农场做短暂停留。他看过场部来到农场公园时,就不想走了。他打电话让虎林市的市委书记、市长立即赶到850农场见他。他对虎林的领导说:“什么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场给你们做出了榜样!”

6.崆峒山遇“仙”记 篇六

空空洞洞的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当你的足迹一旦踏入西地,便有了这样的感受,这里苍茫连绵的山脉和高原,让人的心胸一下子开阔了起来,同时也少不了些许的悲凉之情。

崆峒山集合了西凉之地所有的景色和情感,他是孤独的,虽然是秀峰奇山,却因为身在黄土高原,名头甚至不如排在他后的道教名山青城山响亮,但也正是如此,让崆峒山多了一份神秘,更加有了道教文化空空洞洞的精髓。而崆峒山之名,也就是这个含义吧。

从甘肃平凉市向西行12公里,便是崆峒山了。汽车穿行在黄土山里,像一叶小舟,一摇一摆的。身边的山峦,如同一条稍有弯曲的波线,在天边跳跃着穿行。和朋友去崆峒山的那天,刚好赶上大雾,笼罩着这本已不高的天空。举目望去,仿佛天边就在眼前,目光所及,只有白茫茫、灰朦朦的一色。甘肃本来少雾,在雾中登崆峒山,也是难得的机遇,更重要的是,雾里的崆峒山,更和了我求仙寻隐的心。

山并不高,但有着四周的平川的衬托,就像是平地而起的一柱天峰,一样有着憾人的高度。

崆峒山正面山脚下是一个偌大的人工湖。湖水晶莹剔透,微风一吹,摇碎了的崆峒山色,像闪光的金子一样,洒满一湖。登山者大都是先坐船穿过这荡着翠意的湖,再走登山的台阶上山。湖边还有一条曲道,供游人步行绕湖上山,因为是以看山为目的,我们还是选择了绕湖登山。

山道九折,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景物出现,道旁古树盘虬,怪石嶙峋,更多的是一间间的殿堂,名目之多,数不胜数。据说崆峒山有“八台九宫十二院”,佛、道、儒三教并存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如此多的庙宇殿堂,也就不足为奇了。

上到半山的时候,眼前出现一个大平台,把整个崆峒山一分为二,右半山相对平坦,是佛教胜地,有新修建的法轮寺;左半山奇险,几乎是直插云霄,上面布满宫殿,应该就是道教胜地了。这番景象着实让人惊讶,问过路边求佛的老太太,回答更让人惊奇:“这山是佛道共处,共同繁荣。右半山是佛多,左半山是道多,多数是宫殿。在这里,道佛都一样,异枝同根,异途同归。”果然不同凡响,说话都带着“仙”味。

松涛之咽

穿过东台的佛教庙宇,眼前是一片密密的针叶松林,踩着脚下软绵绵的松叶,我们一直向松林深处走去。

崆峒山之上,松柏皆奇,其中以马尾松最多。每次到山中,我最喜欢亲近的莫过于松树,那挺拔的樹干,龟裂的树皮,淡淡的松香,都能给你最宁静安全的时间。儿时的我最喜欢的,就是打松塔了,把松塔烤干,剥出松子来吃,那是记忆里最美的味道。湿松塔玲珑精致,是我儿时的玩具,而干松塔,却是生火的好材料。记得小时候和外公去山里荡羊(整个林子的羊合起来放),在山坡上捡来干松塔,生起火融消了松上的积雪来沏茶,那滋味才真正是人间仙品。

崆峒山的松树,也有着其独特的韵味,无论是棋盘岭上与黄山“迎客松”齐名的“观棋松”,凌空塔边上“古塔托松”的奇观,还是被清朝人张春溪称之为松岭的“苍松岭”,都是关于松树的绝唱。

待我们步入松林的时候,时光仿佛在此刻凝住了,耳边嘈杂的世界越来越远,代之阵阵清风过后的松涛呼啸。松林的尽头,是一片开阔的天地,绝壁之下,就是那隐约起伏的八百里秦川了。身后,一阵阵松涛声和时而传来的遥远的钟磬声,都给人一种神秘莫测、恍若仙境的感觉。此时的山上,正是大雾弥漫。气温很低,松林间湿辘辘的,雾气在树枝上凝固了,看起来像凝脂、如冻蜡。“补衣时剪飞来雪”,说的也许就是这样的意境吧。

上一篇:中学生物教研组工作总结下一篇:生活因歌声而精彩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