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

2024-06-23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共8篇)

1.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 篇一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基础教案

第1课

认识操作系统一、教学目标 ① 了解操作系统

②能说出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用途

二、教学重点 ①认识什么是操作系统 ②认识常见的操作系统

三、教学难点 ①操作系统的作用 ②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

四、教法

情景和任务相融合的教学方法

五、学法 边学边练学法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好操作系统发展的资料

七、教学步骤

1、什么是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简称OS,是管理和控

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计算机程序,是直接运行在裸机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

2、常见的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除了我们常用的Windows外,还有Linux、Unix和Android等

3、Windows操作系统简介 Windows操作系统是美国微软公司开发的一款软件,先后有不同版本,象我们机房的XP,同学家里的WIN7、WIN8系统都是Windows操作系统。

4、Linux操作系统简介 Linux操作系统是免费使用的操作系统,主要用在银行,铁路,航空航天等大型公司

5、Android操作系统

Android是一种基于Linux的自主及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主要用于手机和移动设备。

八、课后作业及思考

查查常见的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并将每个阶段的名称、特点、性能写在下表中。

九、板书设计

第一课 认识操作系统

1、Windows

2、Linux 操作系统

3、Android

4、Unix

第2课

初识资源管理器

一、教学目标

①认识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 ②了解目录结构及路径,学会在资源管理器中查找文件

二、教学重点

①认识资源管理器及其窗口 ②文件夹目录结构及路径 ③资源管理器打开方法

三、教学难点

文件夹目录结构及路径

四、教法

情景和任务相融合的教学方法

五、学法 边学边练学法

六、教学准备

教师将准备好的文件藏在学生机的某个文件夹中

七、教学步骤

1、打开资源管理器

方法1:单击“开始→程序→资源管理器”

方法2:右键单击“开始→资源管理器”

方法3:右键单击桌面上的Windows系统程序图标 方法4:右键单击桌面上的文件夹图标

2、认识资源管理器窗口 “资源管理器”窗口分为两个部分,左边窗格显示磁盘驱动器和文件夹的名称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右边窗格显示你所选中的文件夹的内容。

3、认识我的电脑

为方便打开文件,windows操作系统在桌面上放置了一个我的电脑图标,方便我们快速打开硬盘、光盘、U盘上的文件。

八、课后作业及思考

查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文件

九、板书设计

第二课 初识资源管理器

第3课

认识文件和文件夹

一、教学目标

①认识文件和文件夹,了解常见的文件类型

②学会压缩和解压缩文件和文件夹

二、教学重点 ①文件夹的创建、命名

②文件、文件夹的压缩、解压缩

三、教学难点

文件、文件夹的压缩、解压缩

四、教法

情景和任务相融合的教学方法

五、学法 边学边练学法

六、教学准备

教师将准备好的让学生用于练习的文件放在学生机的E盘上

七、教学步骤

1、认识文件及文件夹

计算机的消息都是以文件的形式 存放的。为了便于管理和使用文

件,每个文件都有自己的名字,即文件名。文件名可以用字母、数字、汉字和某些符号表示,文件名通常由主文件名和扩展名两部分组成,如:123.txt、汉字.doc

2、压缩文件和文件夹

为了节约存储空间和加快文件传输速度,可以把容量较大的文件压缩为容量较小的文件,还可以把多个文件压缩成为一个文件。压缩工具很多,常用的是WinRAR压缩工具。使用这个软件可以创建自解压可执行文件。①压缩单个文件夹

第一步:选中要压缩的文件,右键单击

第二步:修改被压缩的文件名 第三步:选择压缩文件的格式 第四步:选择压缩方式 ②压缩多个文件夹

第一步:按住Ctrl键的同时,依次单击要压缩的多个文件夹

第二步:指向弹出菜单中的“添加到压缩文件”

第三步:单击对话框中的确定 第四步:生成压缩文件

3、解压缩文件

把压缩文件解压缩后,才能方便地查看和使用里面的内容。方法如下:

第一步:右击要解压缩的文件夹 第二步:指向弹出的菜单中的“解压缩”命令 第三步:解压过程 第四步:解压缩后的文件夹

八、课后作业及思考

将上节课大家查到的小机灵文件夹打成一个压缩包

九、板书设计

第三课

认识文件和文件夹

主文件名

文件名

扩展名

第4课

管理文件和文件夹

一、教学目标

①学会创建、复制、移动文件和文件夹

②学会删除、还原、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

二、教学重点

文件、文件夹的创建、复制、移动、删除、还原、重命名

三、教学难点

文件、文件夹的创建、复制、移动、删除、还原、重命名

四、教法

情景和任务相融合的教学方法

五、学法 边学边练学法

六、教学准备

教师将准备好的让学生用于练习的文件放在学生机的E盘上

七、教学步骤

1、创建文件夹

在我的电脑中打开某个磁盘或磁

盘中的某个文件夹,选择文件→新建→文件夹。

2、复制文件和文件夹

复制文件和文件夹是在保留原文件不变的情况下,生成一个或多个与原文件相同的文件,方法如下:

第一步:选中药复制的文件夹 第二步:单击编辑→复制 第三步:打开需要复制的目录,单击编辑→粘贴

3、移动文件和文件夹

使用“剪切”和“粘贴”可以移动文件或文件夹的位置,方法如下:

第一步:选中药复制的文件夹 第二步:单击编辑→剪切 第三步:打开需要复制的目录,单击编辑→粘贴

4、删除和还原文件和文件夹 删除:右键单击文件(夹)→删除→是

还原:右键单击文件(夹)→还原

5、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 右键单击文件(夹)→重命名→输入文件名→回车

八、课后作业及思考

在D盘上建立一个以自己姓名命名的文件夹,再在此文件夹内创建两个子文件夹,文件名为“音乐”和“图像”,然后将你喜欢的图片、音乐等素材复制到这两个文件夹中

九、板书设计

第四课

管理文件和文件夹

第5课

认识计算机病毒

一、教学目标

①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和种类

②了解计算机病毒给计算机系统带来的危害

③了解计算机病毒发作的各种现象

二、教学重点

①计算机病毒和生物病毒区别 ②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③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三、教学难点 ①计算机病毒的种类 ②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四、教法

情景和任务相融合的教学方法

五、学法 边学边练学法

六、教学准备

教师将准备好的关于介绍各种计算机病毒的相关资料放在学生机

的E盘上

七、教学步骤

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计算机病毒是指破坏计算机功能和数据,并自我复制的程序,它和生物病毒不同,不是生命体,不会传染给人类

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①传染性 ② 隐蔽性 ③ 激发性 ④ 破坏性

3、常见的计算机病毒 ①引导性病毒 ②文件性病毒 ③宏病毒 ④混合型病毒 ⑤ 蠕虫病毒

4、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①破坏计算机中存储的信息 ②占用磁盘空间

③干扰一些软件的正常运行

④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⑤盗取用户个人资料

八、课后作业及思考

了解计算机病毒“发作”可能会出现的症状填入表格中(教师将表格发到学生机上)

九、板书设计

第五课

认识计算机病毒 ①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②计算机病毒的种类 ③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第6课

病毒防护小卫士

一、教学目标

①了解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方法 ②掌握一些杀毒软件的使用方法

③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

①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方法 ②杀毒软件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

有关计算机方面的信息安全教育

四、教法

情景和任务相融合的教学方法

五、学法 边学边练学法

六、教学准备

教师将准备好的关于介绍预防各种计算机病毒的相关资料放在学生机的E盘上

七、教学步骤

1、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方法 ①不要轻易下载和打开小网站的软件和程序

②不要随意打开来路不明的电子邮件

③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公司提供的防火墙,并注意时时运行 ④不要在线启动,阅读某些文件

⑤经常给自己发封E-mail,看看是否会收到第二封未属标题及附带程序的邮件

2、安装杀毒软件

现在流行的杀毒软件很多,如“瑞星杀毒软件”、“金山毒霸”、“360安全卫士”等,选择一种安装即可

3、用杀毒软件杀毒

通常杀毒软件杀毒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快速杀毒,时间比较快,但杀毒不全面,主要杀引导区的病毒。另一种是全面杀毒,可以杀磁盘中的所有病毒,但时间比较慢

八、课后作业及思考

九、板书设计

第7课

表格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①了解插入表格的方法 ②了解表格中行、列、单元格的概念,能区分行和列 ③学会在表格中设置文字格式

二、教学重点 ①插入表格的方法

②表格中行、列、单元格的概念,区分方法

③表格中设置文字格式

三、教学难点

①表格中行、列、单元格的概念,②表格中设置文字格式

四、教法

情景和任务相融合的教学方法

五、学法 边学边练学法

六、教学准备

教师将准备好的让学生用于练习的文件放在学生机的E盘上

七、教学步骤

1、表格的制作 第一步:启动word 第二步:单击“表格→插入→表格”命令

2、认识表格

表格中一个格子叫做单元格,横向排列的单元格组成表格的行,纵向排列的单元格组成表格的列。单元格中可以填写汉字、数字、符号等文本,也可以插入图形

3、调整单元格的大小

在表格中,有的行输入的文字较多,有的行输入的文字较少,需要调整单元格大小,适应表格中文字。方法如下:

①将鼠标指针移动要调整的单元格的表格线上,指针变成 形状时,向上向下拖动鼠标。②达到合适的位置时放开鼠标,就调整好此行的高度。③根据实际需要,拖动列上的纵

向表格线,调整每一列的宽度。

4、在单元格中设置文字格式 方法和过去一样,先选中要设置表格中的文字,打开格式菜单中的字体命令,依次设置好字体、字号、文字颜色、单元格中文字的对齐方式等

八、课后作业及思考

制作一个师生通讯录,以文件名通讯录保存起来

九、板书设计 第七课

表格的应用 ①表格由行和列组成 ②调整表格 ③设置文字格式

第8课

制作表格

一、教学目标

①掌握增加和删除单元格的方法

②掌握修改表格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①单元格的增加、删除 ②行和列的增加、删除 ③表格拆分、合并 ④手工绘制表格

三、教学难点 ①表格拆分、合并 ②手工绘制表格

四、教法

情景和任务相融合的教学方法

五、学法 边学边练学法

六、教学准备

教师将准备好的让学生用于练习的文件放在学生机的E盘上

七、教学步骤

1、表格行、列的增删

在Word中,制作好基本表格后

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行列或删除多余的行列。

例:在课程表的第一列的左侧增加新的一列

①先将鼠标光标指向第一列表格的顶端,鼠标变成下箭头状,单击鼠标选取表格的第一列 ②单击“表格→插入→列(在左侧)”命令,就可以插入一列

2、表格的拆分与合并

如果表格中有些内容跨行、跨列或者一个单元格中还有分割,就需要进行表格的拆分与合并。例:将课程表第一行的第1、2个单元格合并

①选中一个单元格,按下鼠标左键,向右拖动鼠标,选取第一行的第1、2个单元格,松开鼠标左键

②单击菜单栏中“表格→合并单元格”即可将选定的单元格合并

3、手动绘制表格

在中文表格中经常会出现斜线,我们可以使用Word中绘制表格功能画出斜线。

例:在上例合并的单元格中绘制一条外斜线。

① 单击菜单栏中的“表格→绘制表格”命令,将鼠标的指针变成铅笔状

② 将鼠标铅笔指向表格第一个单元格的左上角,按住鼠标左键,拖动鼠标,向该单元格的右下角绘制斜线后,松开鼠标左键

八、课后作业及思考

①利用所学的内容为班级制作一个“值日表”

②为自己制作一个“自我学习评价”表

九、板书设计 第八课

制作表格 表格行列的增删 表格拆分和合并

第9课

修饰表格

一、教学目标 ①学会修饰表格 ②学会修改表格样式

二、教学重点 ①设置文字格式 ②修改表格边框 ③添加单元格底纹 ④表格自动套用样式

三、教学难点 ①设置文字格式 ②修改表格边框 ③添加单元格底纹

四、教法

情景和任务相融合的教学方法

五、学法 边学边练学法

六、教学准备

教师将准备好的让学生用于练习的文件放在学生机的E盘上

七、教学步骤

1、导入

在表格中输入文字后还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编辑、修改。如:调整文字的对齐方式、修改表格边框和底纹。

2、设置文字格式

在表格中输入文字后,还可以根据需要,设定文字在单元格里的对齐方式、字体、字号、颜色等。例:调整“通讯录”中文字格式,操作如下:

方法1:打开文档“通讯录”后,把插入点移到需要设置的单元格内,单击格式工具栏中的按钮即可设置文字的对齐方式。方法2:右击单元格,弹出快捷菜单,单击“单元格对齐方式”选项,弹出一个列表框,单击列表框中的按钮,单元格中的文字就会按照选定的方式排列。

3、修饰表格边框

插入表格后,边框一般是黑色直线。根据需要,可以修改边框的

颜色或线条样式。例:把边框改为绿色双实线 方法如下:

① 右击表格,弹出的菜单中选择“表格属性”命令

② 弹出“表格属性”对话框后,打开“表格”选项卡,然后单击“边框与底纹”按钮,弹出“边框底纹”对话框 ③ 单击“边框底纹”对话框左侧的“网格”图标,在“线型”列表框中选定双实线,在“颜色”选择框中选定绿色,在“宽度”选择框中选定适当的高度,在右侧的预览框中查看效果,如果不满意,重新设定线型样式

4、添加单元格底纹

默认情况下,单元格没有底纹,需要时可以设定,方法如下: ①单击表格的第一列 ②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按

钮,打开“表格和边框”工具栏,单击底纹颜色按钮,然后在颜色列表框中单击浅黄色的色标,第1列单元格就被填上了浅黄色

5、表格自动套用样式

Word中预先定义了多种表格样式,制作表格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用。

例:将“通讯录”套用某一种样式

①打开文档通讯录,把插入点移到表格中

②执行“表格”菜单中的“表格自动套用格式”命令,打开“表格自动套用格式”对话框,在“表格样式”列表框中选定一种格式,在预览框中观看效果,如果满意,单击“应用”按钮,当前的表格就会套用所选定的格式

八、课后作业及思考

九、板书设计 第九课

修饰表格

第10课

初识电子表格

一、教学目标

①认识电子表格窗口的基本组成部分

②学会制作和管理表格中的信息

二、教学重点 ①认识Microsoft Excel ②Excel中输入数据 ③Excel中输入特殊数据

三、教学难点 ①Excel中输入数据 ②Excel中输入特殊数据

四、教法

情景和任务相融合的教学方法

五、学法 边学边练学法

六、教学准备

教师将准备好的让学生用于练习的文件放在学生机的E盘上

七、教学步骤

1、导入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有很多种,如:

WPS、华表2000、office办公软件中的Excel等。其中Excel是微软公司出品的Office系列办公软件中的一个组件,它是一个电子表格软件,可以用来制作表格,完成复杂的数据运算。

2、启动Excel 在Windows操作系统窗口的任务栏中单击“开始→程序→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即可启动Excel

3、认识Excel界面

Excel界面虽然和Word有些类似,都有标题栏、菜单栏、编辑区,但差异也很大。

工作薄:Exce中用来存储、处理工作数据的文件。

工作表:Exce的工作表由横向的行和纵向的列组成,纵向、横向两个方向的交叉点称作单元格。单元格:是Exce基本存储单元。

数据可以是数字、图形、字符等。

活动单元格:是当前正在使用的单元格,在活动单元格的四周有一个黑色的方框,可以在方框中输入数据。

单元格名称:由列标和行号组成,指明单元格的位置。

4、输入数据

Exce中输入数据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直接输入数据。另一种是使用编辑栏输入数据。

5、选中表格中的数据

在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时,要先选中操作的对象,然后对选中的对象进行各种操作。①选中工作表 ②选中单元格 ③选中区域

6、修改工作表的名称

双击工作表,输入后按Enter键认

7、保存工作簿

方法1:单击工具栏的“保存”按钮

方法2:选择“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

八、课后作业及思考

自己设计并制作完成一个表格,内容可以是课程表、座位表或跳绳比赛成绩表等。

九、板书设计

第十课

初识电子表格 工作薄 工作表 行与列 单元格 保存工作薄

第11课

表格的公式与函数

一、教学目标 ①学会表格的简单计算 ②学会表格中的数据排序和筛选

二、教学重点 ①使用函数进行计算 ②Excel表格数据排序 ③Excel表格数据筛选

三、教学难点 ①使用函数进行计算 ②Excel表格数据排序 ③Excel表格数据筛选

四、教法

情景和任务相融合的教学方法

五、学法 边学边练学法

六、教学准备

教师将准备好的让学生用于练习的文件放在学生机的E盘上

七、教学步骤

1、课堂导入

师:在上节课设计并制作了主持

人比赛成绩表,但里面有些数据要计算怎么办呢?

生:用Excel能帮我们计算吗? 师:当然可以。

2、计算比赛成绩表里的总成绩 单击选中H3单元格,选中存放求和结果的单元格。在单元格中输入=,单击D3单元格,输入+,单击E3单元格,输入+,„„G3单元格,输入+,按Enter键算出H3格的总成绩,然后把光标移到H3格右下角,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就把所有人的成绩算出来了。

3、用函数算总成绩和平均分 用一个一个加的方法虽然可以算总成绩,但数据多的时候就很麻烦了,Excel为我们准备了求和函数,帮助我们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求和函数:sum()单击H3格单元格,点工具栏自动求和,出现sum(D3:G3),表示对D3到G3的所有单元格进行

求和,范围确定无误后点确定。

4、用函数计算平均分平均分函数average()单击H3格单元格,点工具栏求平均数按钮,出现

average(D3:G3)表示对D3到G3的所有单元格的数据求平均数,范围确定无误后点确定。

5、数据的排序

如果我们想对比赛成绩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或者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单击工具栏上的升序或降序按钮即可。

6、数据的筛选

选中要筛选的列标题,再选择菜单项目中“数据→筛选→自动筛选”项目,然后单击“性别”表头上的下拉菜单按钮,选择要筛出的男生比赛成绩。

八、课后作业及思考

九、板书设计

第12课

编辑和美化表格

一、教学目标 ①学会编辑表格 ②学会设置表格的格式

二、教学重点 ①单元格合并居中 ②文字修饰 ③背景色设置 ④调整行高、列宽 ⑤单元格设置

三、教学难点 ①文字修饰 ②背景色设置 ③单元格设置

四、教法

情景和任务相融合的教学方法

五、学法 边学边练学法

六、教学准备

教师将准备好的让学生用于练习的文件放在学生机的E盘上

七、教学步骤

1、导入

师:同学们,四年级要组织一次篮球友谊赛,我看到张老师制作的一个篮球友谊赛的日程安排表,表格看起来很漂亮,你愿意和我一起学做这张表格吗? 生:好呀!怎么制作的呢? 师:先给大家看看这张表吧!

2、插入数据

当我们输完四个班的比赛得分后,发现表格上方没有标题、比赛时间、比赛地点,因此要插入一行,方法如下:

方法一:在第一行行号上单击右键,选择插入。

方法二:在要插入行的任意单元格上单击右键,选择快捷菜单的“插入”项,打开“插入”对话框,选择“整行”,然后单击“确定”。

3、修饰表格

要设置表格标题、比赛时间

比赛地点、文字大小、对齐方式等,就要学会修饰表格。①合并与居中

选择要合并的单元格,再选择工具栏中合并及居中按钮。②文字修饰

选择格式栏“字体”、“字号”及“对齐方式”快捷工具,即可修改文字颜色,给单元格添加边框和底纹。③调整行高、列宽

调整单元格的宽度和高度,只需拖动两个单元格列标中间的竖线或行、标中间的横线就可以改变单元格的大小。

4、单元格设置

单元格设置的一般操作步骤是:先选择目标单元格,再选择“格式”菜单中的“单元格”命令,最后按要求设置格式。①换行显示

要输入比赛班级和比赛时间等项

目文字过多,可以采用分行显示的办法。②制作斜线表头

在Excel中没有专门的斜线表头制作工具,斜线表头通过添加边框和换行显示文字完成。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选择“边框”,制作斜线边框,再使用“自动换行”完成控制文字的显示,即可做出斜线表头。③文字修饰

打开单元格格式窗口,选择各种字体,修饰文字

5、插入背景

选择菜单“格式→工作表→背景”命令,为工作表添加你喜欢的背景。

八、课后作业及思考

九、板书设计

第13课

声音的保存和播放

一、教学目标 ①了解声音的应用 ②了解声音的播放软件

二、教学重点 ①声音的应用 ②常见的声音播放软件

三、教学难点 ①声音的应用 ②常见的声音播放软件

四、教法

情景和任务相融合的教学方法

五、学法 边学边练学法

六、教学准备

教师将准备好的让学生用于练习的文件放在学生机的E盘上

七、教学步骤

1、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计算机是用什么软件播放歌曲吗? 生:不清楚!

师:那今天我们就学习吧!

2、声音的应用

声音能传播信息,是生活、学习中重要组成部分,如:老师讲课传播知识、学生能听到的歌曲、回声定位、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汽车修理师傅听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判断故障、汽车的倒车雷达等,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3、声音播放软件

声音播放软件很多,如:千千静听、酷狗音乐、QQ音乐,各个软件的界面虽然有所不同,但使用基本上差不多。方法如下: 以千千静听为例 ①单击“千千静听”图标 ②单击添加 ③单击“文件” ④选择要播放的歌曲 ⑤单击“打开” ⑥文件已添加到播放器中

⑦点击播放歌曲

八、课后作业及思考

①网络中有许多声音播放软件,同学们可以尝试下载几款播放软件。

②说一说你用过哪些播放声音的软件,它们都有哪些功能?

九、板书设计

第十三课

声音的保存和播放 声音的应用 安装千千静听 使用千千静听播放音乐

第14课

声音的录制与编辑

一、教学目标 ①认识录音机软件

②学会使用“录音机”录制和编辑声音

③了解声音文件类型

二、教学重点 ①声音录制和编辑 ②声音播放 ③声音的格式

三、教学难点 声音录制和编辑

四、教法

情景和任务相融合的教学方法

五、学法 边学边练学法

六、教学准备

教师将准备好的让学生用于练习的文件放在学生机的E盘上

七、教学步骤

1、认识声音种类

日常生活中所发出的声音和录音

带上的声音都是模拟声音,要 用计算机来处理声音,必须将模拟声音转换为数字声音。Windows自带的“录音机”程序就是通过对模拟声音采样,将模拟声音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保存到磁盘中。利用录音机程序,不仅可以录制声音,而且还可以对声音进行混合、播放和编辑,甚至将声音链接或插入到另一个文档中进行简单的编辑处理。

2、录音前的准备工作

在录制声音前,首先要准备好话筒和耳机,再把它们分别插入主机背面的话筒插孔或耳机插孔中。

3、启动录音机程序

依次单击“开始”→“附件”→“娱乐”→“录音机”,打开录音机程序。可以看见录音机程序由标题栏、菜单栏、位置栏、长度栏、控制按钮区几部分组成。

4、录制声音 ①单击“编辑”。②单击“音频属性”。③在录音栏单击“音量”。④ 点击“选择”,麦克风音量已经设置。

⑤ 单击“录音”按钮,朗诵古诗,开始录音。

⑥ 单击“停止”按钮,结束录音。⑦ 保存声音文件。单击“文件” →“保存”,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文件名,选择声音文件的格式后,点保存。

5、声音文件的类型

声音文件主要有:WAV、MP3、MIDI、WMA等格式

八、课后作业及思考

录制一首你喜欢的古诗,以Wav的格式保存在电脑上。

九、板书设计

第十四课声音的录制与编辑 声音的格式、录制声音

第15课

视频播放与管理

一、教学目标

①了解视频素材的获取方式 ②掌握视频软件的管理方法 ③了解声音文件类型

二、教学重点 ①声音录制和编辑 ②声音播放 ③声音的格式

三、教学难点 声音录制和编辑

四、教法

情景和任务相融合的教学方法

五、学法 边学边练学法

六、教学准备

教师将准备好的让学生用于练习的文件放在学生机的E盘上

七、教学步骤

2.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 篇二

一、在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中创设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真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要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以满足多样化学习需要。”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场所是课堂, 课堂教学中所提供的实际情境或材料多数是对于生活情境的一种模拟。在常规的数学教学中, 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而无法满足教学内容的创设及呈现, 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则能集图、文、声、像及网络于一体, 充分展现多样、生动、有趣的实际生活情景, 从而有利于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数学的关系, 丰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 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爱数学、应用数学,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时, 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若你带75元钱 (50元一张, 20元一张, 5元一张) 或带着仅剩75元钱的建设银行龙卡, 去选购以下一种物品 (38元的鞋子、8元的雨伞、43元的闹钟、59元的裤子……) , 想一想:怎样付钱?若付现金, 营业员要找回多少钱?让学生在电脑“购物”动画中模拟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二、在新旧知识衔接处促进迁移

按照人类的认知规律, 人们总是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获得新的认识。数学教学中, 我们在新旧知识衔接处凭借多媒体教学手段, 有的放矢地进行多媒体演示, 使学生在旧知识固定点、新旧知识衔接点、新旧知识生长点上有序展开, 促进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 轻松地获取新知识。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 学生已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以及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其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是运用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转化的意义和方法, 掌握等积思想和平移的操作方法, 促使学生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能想到“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并能正确有序地进行操作。因此, 教学开始时, 教师展示一组图形 (图略) , 告诉学生图形中每个小方块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随即提问:你知道这些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吗?你是怎样计算的?通过多媒体对图形进行割补、平移的动态演示, 渗透、转化、平移的思想, 这样既为学生后面操作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做了示范, 又为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创造了条件。

三、在教学抽象概念时具体释疑

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研究表明:小学生认识事物以形象思维为主, 并乐于从丰富多彩的具体形象中研究、发现、探索知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有的抽象、枯燥, 学生往往很难感知和理解, 这样不利于学生有效学习。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的表现力, 将枯燥的知识形象化、趣味化,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在教学“圆柱体的认识”时, 学生最容易把硬币当作圆形, 而不当作圆柱体。为了消除学生这一误解, 笔者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在计算机屏幕上出示一个硬币, 要求学生判断是否是圆柱体。当学生出现争论时, 再利用动画手法把硬币逐个叠加, 让学生再判断是否为圆柱体, 结果大部分学生认为是圆柱体, 再将硬币慢慢隐去, 留下它们的外形, 再分组讨论, 通过画、比、量、议等多种方法进行验证, 最终得出正确的答案。为了使学生获得进一步直观验证, 展现认知过程, 笔者在电脑屏幕上把其中一个硬币放大, 学生清晰地看到硬币的外形, 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在教学关键处诱导思维

心理学有关理论告诉我们:教学过程运用的感觉器官越多, 它们的作用发挥就越充分, 知识就越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在教学的关键处, 教师若能将数学教学环节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 运用信息技术变抽象为直观, 变静止为动态, 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 呈现思维过程, 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 构成一个跃动的“思维场”, 就能为学生实现由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架设桥梁, 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3.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 篇三

使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了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基本能力,让学生了解或使用信息技术就成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由于小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心理和生理特点的限制,不应一开始就向学生介绍系统的信息技术知识。本文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指导下,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信息技术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在多年的实践、研究中探索出的信息技术教学的规律,对小学三年级提出以下的教学总体安排。

初步认识计算机4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与计算机

2.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3.让学生感受计算机,激发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内容及顺序安排

1.对信息的初步认识

2.计算机的组成、应用、类型、发展

3.机房规则,使用计算机的道德。开机、关机,会用快捷方式打开应用程序

4.用计算器计算,查看日历和时钟

教学建议

将学生带入机房,让学生看看、摸摸、开开、用用计算机,用视频和动画演示、讲解信息及信息与计算机的关系,了解计算机的应用,或让学生走出教室去实地参观考察。

鼠标操作4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鼠标

2.比较熟练地操作鼠标

教学内容及顺序安排

1.鼠标的种类

2.鼠标指针

3.鼠标的指向、左单击、双击、拖动、右单击

教学建议

鼠标操作是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础,学生一定要比较熟练地掌握鼠标的指向、单击、双击和拖动。为了使学生在练习时不觉枯燥,可以用纸牌游戏,或游戏式的其他学科的学习软件,让学生在游戏和学习中熟练掌握鼠标的使用。

画图 8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使用绘图软件,并能用一些简单的工具绘画

2.将美术课和信息技术课进行有机地整合,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内容及顺序安排

1.会从快捷方式进入“画图”并会退出;了解画图窗口的组成

2.用彩色铅笔绘画、写字并用橡皮进行修改

3.用不同形状(大小)、颜色的刷子进行绘画、写字。新建画图区、在默认位置下打开和保存画图文件

4.调整画布的大小和位置,用喷枪喷彩色颜料,撤销与重复

5.用颜色填充工具画彩色画,放大镜的使用,设置画图的背景色。隐藏与恢复工具箱、颜料盒和状态栏

6.用矩形工具、圆形工具、圆角矩形工具画几何图形

7.用直线、曲线、多边形工具绘图

8.学会使用帮助功能,提高操作技巧,综合练习

教学建议

绘画是小学生很感兴趣的,可以很直观地表达他们的思想,建议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并与美术、语文教学紧密结合,比如将语文课中的语言描述用画表现出来;或者让学生创作一幅有故事情节的画,然后将故事讲出来;绘画时要与已有的美术知识如构图、色彩等结合起来。

键盘操作6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键盘

2.能正确地操作键盘

3.保持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毅力

教学内容及顺序安排

1.了解键盘的分区:打字键区、功能键区、编辑区、小键盘区。主要掌握打字键区。操作键盘的正确姿势和指法

2.基准键的练习

3.基准键和上排键的练习

4.基准键和下排键的练习

5.Shift键和常用符号!、@、#、$、(、)、<、>、?、%和数字键的练习

6.综合练习

教学建议

键盘操作是学习、应用信息的基础和关键,但又是最枯燥、单调的练习。为了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选择一些专为小学生设计的、画面精美的并将打字练习融于故事中、竞赛中的软件,练习设计难易适度,有梯度,学生可以随意选择练习内容、能满足学生个性的软件,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汉字录入10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Win98

2.学会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汉字

3.初步认识字处理软件Word

4.深入学习绘图软件,提高绘画的技巧与能力

教学内容及顺序安排

1.认识Win98桌面及组成,桌面图标的打开和关闭,认识窗口及对窗口进行操作,“开始”和软件的启动

2.会用两种方法打开Word,认识Word窗口, 进入和退出中文输入法状态

3.用全拼方式输入单个汉字

4.用全拼方式输入词组,自造词

5.用智能ABC的简拼方式输入词组及标点符号的输入

6.用计算机写作文,在桌面上建立自已的文件夹,并将所写的作文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里

7.打开保存的作文,对作文进行文字修饰,设置字体、字号、修饰,文字对齐

8.用文字工具在画图中输入汉字并对汉字进行字体字号的设置

9.选定、裁剪工具的使用,对画进行剪切、复制、粘贴,透明与不透明处理

10.进行翻转、拉抻、扭曲、反色等特殊处理

教学建议

汉字录入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练习比较枯燥,建议教师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以保持学生的兴趣,比如用有趣的练习软件,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和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将绘图和汉字录入结合起来,比如自编连环图等。

对以上安排的几点说明

1.教学内容的确定

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习兴趣,感受信息技术在学习、生活、社会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的信息素养,而不是系统地学习计算机原理。上述教学内容的确定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为依据,但又不是完全按照《纲要》所指定的信息技术初步、操作系统简单介绍、用计算机画画、用计算机作文、网络的简单应用、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六个模块来选定教学内容,而是根据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和信息技术的教学起点来组织教学内容的。

2.教学内容顺序的编排

教学内容顺序的编排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本文的这种编排打破了《纲要》中六个模块的顺序,重新建立起新的顺序。

3.计算机知识本身的特点

以上六个模块之间没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除了必要的基本操作能力(如:开关机、鼠标操作、汉字录入等)外,这几个模块之间没有严格的先后次序之分,可以把任何一个模块作为学习的起始切入点。本安排将画画儿作为学习的切入点,更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对小学生来说,模块内是有难易之分的,入门学习都比较简单,但是学习越深入就越困难,对文化知识基础的要求也越高,所以我们打破了模块化的教学安排。

4.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应遵循教学论的原理,要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按照先简单后复杂、先形象后抽象的原则来安排顺序。如果按六个模块分开单独学习,对学生来说将是简单—复杂—简单—复杂这样一个循环过程。这就违背了教学论的原理。应采用螺旋式上升的方式,先学习一个模块中简单的能接受的部分,然后放下这一模块,再去学习其他内容。

在初始阶段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让学生去感受计算机,体验计算机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打一些益智的游戏,用一些辅助学习的软件去改变常规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游戏中逐渐认识计算机,掌握鼠标的操作,并体会到计算机在学科学习方面的初步作用,对计算机的几大部分,操作系统的桌面等等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第二阶段,让学生学习用计算机画画儿,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丰富,而抽象思维能力还较低,他们很善于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所见所闻以及他们的思想。过去他们都是用笔和纸来表达他们的思想,现在将计算机交给他们,作为展示自己思想的大舞台,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渡,他们会发现计算机是那么神奇。计算机绘画的色彩鲜艳,操作方便,表现丰富,便于修改,还有丰富的素材供他们选用,真是神奇。他们会学习兴趣大增,学习愿望更强。

第三阶段,可以进行键盘操作、汉字输入、文字处理的教学。键盘操作和汉字输入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练习比较枯燥又比较难,但又是学生日后应用信息技术的关键,如果汉字录入速度太慢将是以后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一大障碍,现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正浓,此时如果教师采用寓练于乐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潜力也是很大的。在这个过程中适时、适量地引入相关操作系统的知识和比较抽象的文件、文件夹等的概念及相关操作,学生会在很自然的状态下学到相关的知识。因为这时他们已经有一些文件的感性认识,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件,全校同学都放在相同的地方,会不好管理,就有将自己的作品分类存放在自己的地方的要求。这时,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这样教学,虽然打破了信息技术学科体系本身的惯例,但为学生建立起了科学的学习顺序。

这种不按模块进行安排的教学顺序,在教材编写上和顺序的确定上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作非常细致、全面、深入的研究,并要通过反复实验、修改、完善。

4.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篇四

Tan老师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计划针对四年级,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指法,文本编辑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二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是使用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内容是全新的。内容包括:文本编辑、网络基础知识。其中网络基础知识的内容占本教材的60%,可见网络基础知识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知识点:文本编辑、指法练习、网络基础知识 重难点:文本编辑

三、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初步学会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形的技能。能熟练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4、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5、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五、教学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入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六、教学进度具体安排如下表

四年级教学进度具体安排 课时

内容

5.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五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有一定的基础,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比较理想,但大部分学生在计算机的应用方面还嫌狭窄,对于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还不够熟练或者不规范,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还没形成,考虑到四年级学生本学期的上课特点,所以,本学期将继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外,着重继续巩固和加深对word的学习,让学生能尽量熟悉和使用word,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下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总共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主要内容是制作卡片,共2课,通过利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完成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联的任务,进而掌握完成这些任务所需要的操作技能;第二单元主要内容是学用“画图”软件画图,共4课,通过利用画图软件掌握绘画的方法,进而完成一幅比较完整的作品,在完成作品、展示作品的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要通过绘画,让学生熟练鼠标的操作,掌握保存文件的方法,理解复制、粘贴操作,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第三单元主要内容是资源共享与交流,共3课,在这一单元中,要让学生对网络有一个整体的印象,要让学生了解上网的基本方法和网络的功能。第四单元主要内容是争做环保小使者,主要学习怎样在WORD中插入表格和自选图形,掌握调整、美化它们的方法,最后运用这些知识来制作一张关于环境保护的宣传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1)知识与技能

要求掌握的具体知识点如下: 认识WORD,熟悉WORD软件的界面;工具栏的选择;输入、删除文字;选定文字的方法;保存文档;打开文档;改变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等;能够对文章进行修饰和美化;学会制作课程表;能对文章的版面进行设计;学会申请电子邮箱,并能进行电子邮件的收发,同时能对电子邮件进行适当的装饰;能在网络的论坛上进行交流等。(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

2、质量目标: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认真学习其他学科以及本学科其他优秀老师的经验,进一步落实具体措施,面向全体学生,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抓好中上生,促进学困生提高,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逐步提高。

四、教学重点

1、文字的编辑。

2、保存、打开文档。

3、文章的修饰。

4、图片的插入。

5、文字工具的使用。

6、复制、粘贴的使用方法。

7、文章的美化。

8、制作课程表。

9、电子邮件的收发。

10、附件的添加。

11、邮箱的管理。

五、教学措施

1.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

教学中以教学大纲为纲,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在开学初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认真落实“五认真”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力争集体备课,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探索、研究疑难问题及有关微机实践。分析学生情况,统一教学要求,尽力做到超前1—2周,做到每课必备,写好教案。领会大纲精神,钻研教材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到十备:一备渗透德育;二备重点突出,突破难点方法得当;三备信息技术基本概念;四备信息技术基本操作用语、基本术语;五备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六备疑难问题的解决思路;七备信息技术实验操作的增补及成败关键;八备学生自学提纲;九备操作练习作业精选;十备课堂教学的总设计。

(2)认真上课: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以操作训练来强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精讲多练,前后连接,板书规范清楚,教态亲切、自然,采用多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及时总结,做好教学后记。

(3)认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节新课前做好预复习工作,以利于巩固教学重点和克服薄弱环节,有利于强化信息技术术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

(4)认真组织信息技术操作考核:对学过的每一单元及时进行双基考核,及时分析、指正、查漏补缺。

2.提优补差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对于优秀生可以适当学课本以外的知识来充实自己,并在学习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技能、技巧;对于学困生在课上、课后给予更多关心、帮助和指导。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

3.教研工作目标和计划。

6.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 篇六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1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供四年级下学期使用,全册共有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收发电子邮件”。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电子邮箱和收发电子邮件。第二单元是“网上交流”,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和学会使用BBS、QQ和博客。第三单元是“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使用相应的工具进行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的采集。第四单元是“简单的图像处理”,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并学会ACDsee8.0,并会进行简单的图像处理。

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

1、认识电子邮箱,了解电子邮件的收发、管理等知识,知道电子邮箱的地址格式与组成。

2、学会申请免费电子邮箱,利用电子邮箱收发电子邮件,能够管理自己的电子邮箱。

3、形成正确、合理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意识,确立网络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第二单元:

1、了解BBS、QQ博客等几种网上交流的形式。

2、学会在网上交流、写作、读书的方法,掌握网上交流操作技巧,学会筛选有效信息。

3、明确网上交流的规则,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做一名文明的网上用户。

第三单元:

1、了解采集多媒体素材的方法。

2、掌握获取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素材的方法,提高利用不同工具获取不同素材的能力。

3、感受各种信息技术带给人类的便利和危害,树立合理使用信息和信息技术的观念。

第四单元:

1、认识ACDsee8.0,了解ACDsee8.0的使用方法与技巧。

2、掌握使用ACDsee8.0新建文件夹、复制图片、对文件批量处理的方法。熟练掌握调整图像大小、裁剪、旋转、曝光、添加文字和艺术处理的方法,掌握打印照片的方法。掌握制作电子相册和播放电子相册的方法。

3、热爱生活,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免费邮箱的注册和收发电子邮件。

2、学习论坛、qq、博客注册方法,掌握网上交流的技巧。

3、掌握文本图片素材采集方法。

4、掌握ACDSEE处理照片的常用技巧并初步学会制作电子相册。

四、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收发电子邮件

第一课免费邮箱网上寻----------------------1课时

第二课神奇邮箱大揭密----------------------1课时

单元复习检测合计2课时

第二单元 网上交流

第一课众说纷纭话论坛----BBS---------------1课时

第二课网络连着你我他----QQ---------------- 1课时

第三课记录成长的足迹----博客-------------- 1课时

单元复习检测合计2课时

第三单元 多媒体素材的采集

第一课图片和文字的采集----------------------1课时

第二课声音和视频的采集----------------------1课时

单元复习检测合计2课时

第四单元 简单的图像处理

第一课初识看图的好帮手----------------------1课时

第二课照片的管理---------------------------- 1课时

第三课照片的处理(一)----------------------1课时

第四课照片的处理(二)----------------------1课时

第五课制作电子相册---------------------------- 1课时

单元复习检测合计2课时

期末复习、综合练习、期末检测合计4课时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2

教学目标:

教学总体目标:1、理解信息,现代的信息技术。2、初步接触动画。3、PPT的制作。4、综合运用,提高信息素养。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我们的信息生活):本单元对信息、信息技术、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等作了简要、描述性地解释。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我的数字名片):本单元主要是学习使用PowerPoint。

第三单元教学目标(动画天地):动画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之一,本单元主要介绍动画的基本原理和GIF动画的简单制作。

第四单元教学目标(文明小使者):本单元的主题是PowerPoint的操作及综合应用,共有5课。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这册内容主要是ppt的学习。

教学措施:

主要通过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采用自主探究的方式,半扶半放的方式进行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评价和展示学生作品。

教学进度表:

一、生活在信息中

1、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的表现形式;懂得现代社会离不开信息。

2、收集有关信息作用的材料。

3、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善于发现身边信息的习惯。

重点:1.信息的概念和表现形式。2、信息的作用。难点:信息概念的理解。

二、现代信息技术

1、了解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了解在信息的获取、传递、记录、处理技术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2、能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信息技术各方面的发展过程。

3、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的自豪感。

重点: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难点:古代信息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比较。

三、用计算机处理信息

1、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过程;了解计算机的输入和输出概念;知道不同的软件可以完成不同的工作。

2、激发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兴趣;体会人类文明。

重点:1、了解计算机输入输出的方式。2、让学生明白不同的软件可以完成不同的工作。难点:输入输出设备的了解。

四、我的自画像

1、了解多媒体作品在生活中的优点;认识PowerPoint界面。

2、会创建含有一张幻灯片的演示文稿;能够在幻灯片中插入文本、艺术字等对象,并能够美化文本及艺术字;会播放及关闭演示文稿。

3、激发学生创作多媒体作品的兴趣及热情;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重点:1、体验多媒体作品的优点,激发学生对演示文稿的创作热情。2、创建一份含有一张幻灯片的演示文稿。难点:在幻灯片中对文本框的操作。

五、我的风采

1、了解自定义动画对多媒体作品的作用。

2、合理安排单张幻灯片内容;学会给幻灯片对象添加自定义动画;能够根据需要设置对象自定义中的动画和声音;能够调整对象在演示过程中的出场顺序;能够向别人介绍多媒体作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重点:幻灯片对象的自定义动画设置。难点:合理设置对象的动画、声音效果及对象的出场顺序。

六、全方位的我

1、学会在同一个演示文稿中创建多张幻灯片;学会对幻灯片的背景进行设置。

2、通过制作一份全面介绍自我的演示文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重点:多张幻灯片的制作、幻灯片的背景设置。难点:多张幻灯片的内容安排。

七、插入动画

1、了解GIF动画的基本原理;认识“UleadGIFAnimator”四个工具栏。

2、在幻灯片中插入GIF动画;能打开“UleadGIFAnimator”,并在这个软件中播放动画。

3、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兴趣

重点:1、在幻灯片中插入GIF动画。2、GIF动画的原理。难点:GIF动画的原理。

八、修改动画

1、进一步理解GIF动画的原理;初步理解“动象”概念。

2、能创建快捷方式;能改变动画的播放速度;能给GIF动画增加内容。

3、培养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重点:1、快捷方式的创建。2、在GIF动画中增加内容。难点:在GIF动画中增加内容。

九、文字动画

1、初步了解自动渐变动画;掌握制作文字动画的方法。

2、掌握文字动画的制作方法。

3、争当文明小使者。

重点:文字动画的制作方法。难点:文字动画的制作方法。

十、人物动画

1、了解人物动画设计制作的过程;人物动画设计时的一些技巧。

2、能设计一个动画人物;利用“动画向导”制作动画。

3、欣赏自己。

重点:制作人物动画。难点:人物的设计和绘制。

十一、身边的礼仪

1、了解礼仪是我国优良传统;了解常规礼仪的基本要求。

2、能迅速通过因特网查找所需的内容;将查找的资料分类下载保存;能根据主题规划多媒体文件的内容安排。

3、通过查找礼仪知识,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重点:礼仪资料的搜索与下载。难点:根据主题规划演示文稿的内容安排。

十二、礼仪宣传演示文稿

1、了解PowerPoint中的模板和版式的作用。

2、能通过选择模板和版式来创建幻灯片;会规划幻灯片的内容布局;合理利用资料制作幻灯片。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生礼仪习惯。

重点:1、给演示文稿选择合适的模板。2、幻灯片版式的应用。难点:对礼仪知识的分类。

十三、让演示文稿“有声有色”

1、了解多媒体文件中对象的多样性。

2、能在幻灯片中插入影片、动画、声音;能用不同视图来浏览幻灯片;会在幻灯片之间插入新的幻灯片。

3、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意识;培养学生比较迁移的学习方法。

重点:幻灯片中视频文件与声音文件的插入。难点:在浏览视图中,在两张幻灯片之间插入新幻灯片。

十四、让幻灯片变得更美

1、了解文件管理的重要性;理解计算机网络中的共享概念。

2、能在幻灯片中插入自选图形;学会调整幻灯片在演示文稿中的顺序。

3、增强学生交流促进与荣誉感;培养学生合作共享的良好品质。

重点:1、幻灯片的整理。2、幻灯片中自选图形的应用。难点:在幻灯片中插入合适的标注,起到点睛的作用。

十五、文明小使者

1、了解幻灯片播放的控制方法。

2、学会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学会使用鼠标右键来控制幻灯片的播放。

3、通过向同学介绍礼仪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心。

重点:通过鼠标右键控制,让播放的演示文稿与演讲同步。难点:幻灯片的播放与演讲相配合。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3

“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为了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我针对二三四年级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综合实践能力,制定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信息技术课程是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随着我校各种条件的具备,已作为必修课开设。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形成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师要求

教师要潜心钻研教材,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确实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懂得信息技术,能够熟练操作使用计算机。开学前把机房的所有微机检修一遍,确保所有微机都能正常使用。开学后做好机房的维护工作,微机出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信息技术教学顺利进行。

三、学情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二年级的学生了解了电脑的一些基础知识,学会了开关机,并熟练掌握打字软件:金山打字通,对字母、数字、以及汉字进行练习,本学期在学生练习好打字的基础上,我则教他们画图软件:金山画王的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想象力,让其绘出五彩斑斓的美好生活图。同时兼顾超前学习的学生,拓展一些课外知识。

三年级则在上学期学习绘画知识的基础上,主要进行打字练习,纠正其坐姿及键位。同时讲解必要的上网知识,扩展其知识面。

四年级在上学期基础上继续讲解word文字处理软件,学会电子刊物的制作,同时讲解有关因特网及网上浏览的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好每一节课,合理安排15节课时。

2、精讲多练、课堂上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3.在教学中采取情境设置的方法,激起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结合一个个的任务由浅入深进行学习。

5.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

五、课时安排

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安排

第一周:初识画王(1课时)

第二周:认识图库(1课时)

第三周:图库的应用(1课时)

第四周:认识画板(1课时)

第五周:棒棒糖制作(1课时)

第六周:认识暗房(1课时)

第七、八周:特效处理(2课时)

第九周:健康小常识(1课时)

第十、十一周:保护环境(2课时)

第十二周:编故事(1课时)

第十三周:讲故事(1课时)

第十四、十五周:作品创作(自由绘画)(2课时)

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安排

第一周:认识金山打字(1课时)

第二周:打字小游戏练习(1课时)

第三周:十个手指要回家--基本键位练习(1课时)

第四周:键位练习初级(1课时)

第五周:键位练习高级(1课时)

第六周:单词练习(1课时)

第七周:文章练习(1课时)

第八周:用途广泛的数字键(1课时)

第九周:争做小能手--速度测试(基本键位)20分钟(1课时)

第十周:汉字(音节)练习(1课时)

第十一周:词汇练习(1课时)

第十二周:美文共赏--文章练习(1课时)

第十三周:奇妙的符号--在记事本中输入26个字母及特殊符号(1课时)

第十四周:介绍我是谁--在记事本中输入汉字(自我介绍)(1课时)

第十五周:期末考评(速度测试—屏幕对照)20分钟(1课时)

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安排

第一周:我们的编辑部(1课时)

第二周:漂亮的封面(1课时)

第三、四周:编辑期刊页面(2课时)

第五周:作品诞生啦(1课时)

第六周:我的好伙伴—因特网(1课时)

第七周:因特网上的交通工具(1课时)

第八周:轻松网上行(1课时)

第九周:网络百事通(1课时)

第十周:网海拾贝(1课时)

第十一周:信息搜索大比拼(1课时)

第十二周:我的“红泥巴村”(1课时)

第十三周:畅游迪士尼乐园(1课时)

第十四、十五周:期末考评(作品创作—制作电子刊物)(2课时)

六、学困生转化措施

对于学困生,在前面一个阶段可以适当对其降低要求,多提简单问题,多鼓励,多进行个别辅导,培养其学习兴趣,使其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引导其自己建立目标,慢慢的追赶,有进步,就给予表扬强化。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知识的层次性,逐步的由简变难。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继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外,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下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有一定的基础,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比较理想,但大部分学生在计算机的应用方面还嫌狭窄,对于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还不够熟练或者不规范,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还没形成,考虑到六年级学生本学期的上课特点,所以,本学期将继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外,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下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二、教材分析

1.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

知识结构体系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共有十六课,以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报告作为学习的重点,主要是:利用PowerPoint制作、设置、播放多媒体作品。

技能训练要求:通过学习PowerPoint,利用多种媒体(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合成制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设置幻灯片的放映方式。

2.本学期教材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本学期所学知识是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基础知识,为以后深入学习计算机流行软件打下扎实的基础。PowerPoint是简单、实用的多媒体制作软件,对于教学、广告、宣传都很有应用。教材所涉知识都是当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热点知识,学生兴趣浓,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关键,培养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社会才能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自学能力。三、教学目标

3.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要求掌握的具体知识点如下:

了解PowerPoint启动与退出、PowerPoint的界面组成;掌握演示文稿的建立、打开、保存;掌握设施模板的应用、幻灯片背景的设置;掌握PowerPoint的五种视图模式的切换;掌握插入文本框及文本的编辑;掌握插入与编辑图片文件;掌握观看幻灯片放映与设置放映方式;掌握幻灯片演示效果的.设置(动画、声音、切换)。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

4.质量目标: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认真学习其他学科以及本学科其他优秀老师的经验,进一步落实具体措施,面向全体学生,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抓好中上生,促进学困生提高,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逐步提高,鼓励学生去参加信息技术初级考核。

二、教学重点

1、多用远程电教进行教学。

2、设置文字的格式与插入、移动、复制和删除文字的方法。

3、幻灯片的几种显示方式以及放映幻灯片。

4、插入图片并调整对象间层次。

5、对艺术字的基本操作。

6、编辑幻灯片的背景。

7、绘制与编辑简单图形。

8、为幻灯片配音。

9、对对象设置动画。

10、截取VCD片段。

11、在幻灯片中制作并美化表格。

12、在幻灯片中设置超级链接。

三、教学措施

1.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教学中以教学大纲为纲,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在开学初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认真落实“五认真”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力争集体备课,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探索、研究疑难问题及有关微机实践。(2)认真上课: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以操作训练来强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精讲多练,前后连接,板书规范清楚,教态亲切、自然,采用多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及时总结,做好教学后记。

(3)认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节新课前做好预复习工作,以利于巩固教学重点和克服薄弱环节,有利于强化信息技术术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

(4)认真组织信息技术操作考核:对学过的每一单元及时进行双基考核,及时分析、指正、查漏补缺。

(5)认真组织辅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辅导,帮助分析原因,启发思维,寻求正确的操作习惯和方法。采用多关心、多提问帮助学困生,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

2.提优补差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对于优秀生可以适当学课本以外的知识来充实自己,并在学习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技能、技巧;对于学困生在课上、课后给予更多关心、帮助和指导。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

3.教研工作目标和计划。

积极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通过探讨学习,总结得失,并将自己的实践活动转化为理论,学期结束时,至少写一篇经验总结或论文。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5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总共7个班,三百多名学生。人数多计算机太少,学与练不能很好的结合。通过一年信息技术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这一课程产生较大的兴趣;并有了一点的信息技术的操作基本技能、技巧。但是女生的动手能力比男生普遍要差一些。有电脑家庭的学生比没有的同学要好的多,他们有时间去自学计算机的知识。在本学期将接触一个新的学习内容,认识一个新的网络世界。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精神,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后进生的指导,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从中体会到信息技术中的奥秘与乐趣。

二、教材分析

第一,渗透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结构,精心选取最实用、最前沿的内容,尽力克服以往“偏软、偏微软”的弊端,合理拓展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内涵。

第二,注重创设高度真实的学习情景,帮助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在真实有趣的情景中掌握使用的、易迁移的知识与技能。

第三,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分散到不同学年的实践活动中,力求通过任务需求的提升引领学生螺旋上升式学习。

第四,鼓励学生将学到的信息技术技能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中,以推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实现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与学习工具的双重价值。

第五,注重对相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并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

3、认识WORD窗口组成,掌握在WORD中输入文字、编辑文字、编排数学公式、制作封面、制件书签、在Word中插入表格图片等,培养学生运用WORD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的意识,培养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

1、文字的编辑。

2、保存、打开文档。

3、文章的修饰。

4、图片的插入。

5、文字工具的使用。

6、复制、粘贴的使用方法。

7、文章的美化。

8、制作课程表。

9、电子邮件的收发。

10、附件的添加。

11、邮箱的管理。

五、教学措施

1、以课改理念设计教学,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

2、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职能整合学科教学。

3、发挥“小能手”的帮学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

5、每课以主题鲜明的任务驱动,在实践操作和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操作技能。

6、组织“小擂台”、“操作小能手”、“我能行”等多形式、多层次的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适应时代新潮的竞争意识。

7、加强学法指导,积极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8、注重对弱势对象的帮扶救助。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6

一、学生基本情况

四年级共有2个教学班,学生上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比较高,在三年级和四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性的操作技能,但是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高有低,掌握水平参差不齐,这对统一教学不利,因此在教学中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设计与各种层次学生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另外由于教学设备不足,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得不到充分保证,可能会影响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

二、教材分析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小学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材行文流畅、图文并茂、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教材有“任务引导”、“金钥匙”、“小博士”、“知识窗”、“阅读材料”等模块构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引导同学们在一个个具体任务的过程中,领悟信息技术中蕴藏的科学思想和文化内涵,培养自己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

本册教材共有3个单元,它将引导你从体验网络的神奇作用开始、到你学会在网上自由“冲浪”。第1单元“采集多媒体素材”体验计算机网络,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学习采集多媒体素材的方法;第2单元“简单的图像处理”第3单元“网上邮差E-mail”学习获得免费电子邮箱的方法并利用免费电子邮箱收发电子邮件;。

三、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网络的基础知识,学会使用网络上的共享资源。

2、学会通过因特网浏览信息,获得学习、生活中需要的信息资源。

3、营造主动参与、动手实践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一步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习得技能,逐步形成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计算机操作中注意正确方法的指导,养成正确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5、拓宽知识面,拓展视野,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

6、形成现阶段学生应知的信息技术理念,树立学好信息技术、用好信息技术的信心。

7、培养学生与人合作、自主探究思考、勇于动手、善于交流的能力。

8、进行爱护公共机房设备的品德教育。

四、教学措施

1、任务驱动思想。《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的“任务”为主。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对主体性教学,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创造性能力具有积极性作用。

2、课程整合思想。(1)与相邻学科的课程整合(2)与德育整合。

3、趣味性思想。(1)语言的趣味化(2)内容趣味化。

4、培养学生信息素养。(1)结合实例进行应用介绍(2)贯穿网络知识。

5、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因材施教”、“螺旋上升”的方式,设置了适合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任务,教学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

6、通过演示和教授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本学期的教学内容。

7、课堂中穿插游戏、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8、课堂的主体交给学生,计算机的操作性强,应该多给他们练习的时间,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9、采用分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培养他们互帮互助、相互合作的精神。

10、教学以活动为重心,通过活动,呈现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信息技术应用的全过程。同时,在教学范例的选择上,注意贴近生活,渗透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应用过程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7

教学目标:

教学总体目标:1、理解信息,现代的信息技术。2、初步接触动画。3、PPT的制作。4、综合运用,提高信息素养。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我们的信息生活):本单元对信息、信息技术、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等作了简要、描述性地解释。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我的数字名片):本单元主要是学习使用PowerPoint。

第三单元教学目标(动画天地):动画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之一,本单元主要介绍动画的基本原理和GIF动画的简单制作。

第四单元教学目标(文明小使者):本单元的主题是PowerPoint的操作及综合应用,共有5课。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是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这册内容主要是ppt的学习。

教学措施:主要通过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采用自主探究的方式,半扶半放的方式进行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评价和展示学生作品。

教学进度表:

一、生活在信息中

1、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的表现形式;懂得现代社会离不开信息。

2、收集有关信息作用的材料。

3、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善于发现身边信息的习惯。

重点:1.信息的概念和表现形式。2、信息的作用。难点:信息概念的理解。

二、现代信息技术

1、了解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了解在信息的获取、传递、记录、处理技术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2、能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信息技术各方面的发展过程。

3、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的自豪感。

重点: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难点:古代信息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比较。

三、用计算机处理信息

1、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过程;了解计算机的输入和输出概念;知道不同的软件可以完成不同的工作。

2、激发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兴趣;体会人类文明。

重点:1、了解计算机输入输出的方式。2、让学生明白不同的软件可以完成不同的工作。难点:输入输出设备的了解。

四、我的自画像

1、了解多媒体作品在生活中的优点;认识PowerPoint界面。

2、会创建含有一张幻灯片的演示文稿;能够在幻灯片中插入文本、艺术字等对象,并能够美化文本及艺术字;会播放及关闭演示文稿。

3、激发学生创作多媒体作品的兴趣及热情;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重点:1、体验多媒体作品的优点,激发学生对演示文稿的创作热情。2、创建一份含有一张幻灯片的演示文稿。难点:在幻灯片中对文本框的操作。

五、我的风采

1、了解自定义动画对多媒体作品的作用。

2、合理安排单张幻灯片内容;学会给幻灯片对象添加自定义动画;能够根据需要设置对象自定义中的动画和声音;能够调整对象在演示过程中的出场顺序;能够向别人介绍多媒体作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重点:幻灯片对象的自定义动画设置。难点:合理设置对象的动画、声音效果及对象的出场顺序。

六、全方位的我

1、学会在同一个演示文稿中创建多张幻灯片;学会对幻灯片的背景进行设置。

2、通过制作一份全面介绍自我的演示文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重点:多张幻灯片的制作、幻灯片的背景设置。难点:多张幻灯片的内容安排。

七、插入动画

1、了解GIF动画的基本原理;认识“UleadGIFAnimator”四个工具栏。

2、在幻灯片中插入GIF动画;能打开“UleadGIFAnimator”,并在这个软件中播放动画。

3、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兴趣。

重点:1、在幻灯片中插入GIF动画。2、GIF动画的原理。难点:GIF动画的原理。

八、修改动画

1、进一步理解GIF动画的原理;初步理解“动象”概念。

2、能创建快捷方式;能改变动画的播放速度;能给GIF动画增加内容。

3、培养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重点:1、快捷方式的创建。2、在GIF动画中增加内容。难点:在GIF动画中增加内容。

九、文字动画

1、初步了解自动渐变动画;掌握制作文字动画的方法。

2、掌握文字动画的制作方法。

3、争当文明小使者。

重点:文字动画的制作方法。难点:文字动画的制作方法。

十、人物动画

1、了解人物动画设计制作的过程;人物动画设计时的一些技巧。

2、能设计一个动画人物;利用“动画向导”制作动画。

3、欣赏自己。

重点:制作人物动画。难点:人物的设计和绘制。

十一、身边的礼仪

1、了解礼仪是我国优良传统;了解常规礼仪的基本要求。

2、能迅速通过因特网查找所需的内容;将查找的资料分类下载保存;能根据主题规划多媒体文件的内容安排。

3、通过查找礼仪知识,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重点:礼仪资料的搜索与下载。难点:根据主题规划演示文稿的内容安排。

十二、礼仪宣传演示文稿

1、了解PowerPoint中的模板和版式的作用。

2、能通过选择模板和版式来创建幻灯片;会规划幻灯片的内容布局;合理利用资料制作幻灯片。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生礼仪习惯。

重点:1、给演示文稿选择合适的模板。2、幻灯片版式的应用。难点:对礼仪知识的分类。

十三、让演示文稿“有声有色”

1、了解多媒体文件中对象的多样性。

2、能在幻灯片中插入影片、动画、声音;能用不同视图来浏览幻灯片;会在幻灯片之间插入新的幻灯片。

3、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意识;培养学生比较迁移的学习方法。

重点:幻灯片中视频文件与声音文件的插入。难点:在浏览视图中,在两张幻灯片之间插入新幻灯片。

十四、让幻灯片变得更美

1、了解文件管理的重要性;理解计算机网络中的共享概念。

2、能在幻灯片中插入自选图形;学会调整幻灯片在演示文稿中的顺序。

3、增强学生交流促进与荣誉感;培养学生合作共享的良好品质。

重点:1、幻灯片的整理。2、幻灯片中自选图形的应用。难点:在幻灯片中插入合适的标注,起到点睛的作用。

十五、文明小使者

1、了解幻灯片播放的控制方法。

2、学会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学会使用鼠标右键来控制幻灯片的播放。

3、通过向同学介绍礼仪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心。

重点:通过鼠标右键控制,让播放的演示文稿与演讲同步。难点:幻灯片的播放与演讲相配合。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8

在小学阶段进行计算机教育不仅是为了适应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也是为了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科学意识,适应二十一世纪建设的需要。

为使小学生更好地学习计算机知识,而且学有所用,特制定本学期计算机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小学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共三册,本学期学习第二册(下),共两个单元:第一单元:常规文档的制作;第二单元:让文档图文并茂。教材结构和谐紧凑,内容深入浅出,形式活泼美观,生动有趣,适合小学生的知识特点和认识水平,便于小学生更加容易地掌握教材内容。

二、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计算机的部分基础知识已有所了解,键盘输入也有一定的基础,操作计算机也比较熟练,本学期要教会学生利用WORD写作,能够制作一张我的家乡宣传板报。同时在教学中不断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和键盘输入水平。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窗口界面组成,学会WORD文档的建立、打开、编辑及保存;能够对文章进行简单的排版、字体及段落格式设置;掌握图片的编辑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图文混排。

2.学会创建表格,会对表格进行简单的调整即调整表格的大小、调整行高和列宽等。学会在表格中进行行、列插入和删除,以及合并单元格等操作。学会设置表格的边框与底色,对表格进行简单的修饰,会套用现成样式的表格。

3.了解板报制作的基本步骤,学会页面设置;掌握插入艺术字的方法掌握文本框的使用方法;学会自选图形的使用并能用绘图工具画图;学会对图片进行简单的特殊效果处理及设置页面边框、预览并打印板报。

四、教学措施: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使用辅助教学软件创设情境,以电脑为意义建构的工具,采用“任务驱动”“学科整合”及探索式教学法,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探索等环节,激发兴趣,增长知识,培养技能。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任务驱动、讲练结合等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9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四年级共三个教学班,每班学生都有70多人,机房只有电脑30台,呈现人多机少的情况,所以教学中只能将学生进行分组,安排两至三人一台电脑。四年级学生接触《微机》这门课程时间不长,由于学生对微机的认识大多数来自生活的感性认识,了解微机的用途是打游戏、上网等感性认识,对于微机的基础知识根本不了解,但多数同学由于认为其能打游戏的功能,因此对“微机”还比较感兴趣,积极性还比较高。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其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教材分析:

本期教材是使用新编版,内容包括:信息技术与计算机,计算机的硬件和计算机的软件,让电脑开始工作——-开机和关机,认识windows视窗的组成等内容。四年级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的用途及其组成,能够正确地开机和关机,能够输入汉字等内容。

四、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上机习惯,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五、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初步学会开机、关机,认识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的组成,认识windows窗口的组成。

4、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5、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六、教学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入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在不断地改变着周围的世界,为了推广计算机信息技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确定本课程的教学任务。

二、教材分析:

教材以浅显易学的实例带动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各课大部分都从某一任务着手,提出问题或目标,通过示范操作或阅读课本完成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以信息处理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以及获取分析、处理、传递、运用信息的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让学生掌握PPT的操作技能。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练运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电子板报,并对电子板报进行合理的布局。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情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已肩负的重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

四、教学重难点:

1、利用PowerPoint制作电子板报及PowerPoint的综合运用。

2、电子板报的板面布局。

3、制作动态效果的电子板报。

4、制作多媒体电子板报。

五、教学措施:

1、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教师讲解为辅,注重辅差、培优、提中,注重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并能举一反三。

2、结合组织相应的竞赛提高学生的兴趣,有意识地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加大学生上机操作力度,做到熟练掌握所学知识,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六、具体课时安排:

第一周:利用PowerPoint制作电子板报

第二周:PowerPoint的综合运用

第三周:PowerPoint的综合运用

第四周:制作图文并茂的电子板报

第五周:制作图文并茂的电子板报

第六周:电子板报的板面布局

第七周:电子板报的棉布布局

第八周:动态效果的电子板报制作

第九周:动态效果的电子板报制作

第十周:电子板报的综合制作

第十一周:电子板报的综合制作

第十二周:带声音的电子板报制作

第十三周:在电子板报中添加旁白

第十四周:多媒体电子板报的制作

第十五周:多媒体电子板报的制作

第十六周:期末测试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11

学情简介

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已经很熟悉了,并且学会了很多软件的使用,能够利用鼠标和键盘完成一些基本的录入任务。但很多学生由于操作练习比较少,特别是键盘还很不熟悉,在字母录入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本期教学目标及

要求

1、EXECL的基本操作。

2、数码产品概念及基本操作。

3、云意识概念、云盘操作。

4、培养学生互联网自我保护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 的

具体措施

1、利用机房的资源,让课堂更加形象生动,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好过程性评价,尽量针对每一位学生做好分层学习要求。

3、尽量做好学生机房的维护,保证让学生都能有计算机进行练习。

4、在教学中利用任务驱动,培养学生多方面搜集信息资料的习惯,以及尝试利用团队力量完成任务。

5、注重课堂常规的训练,培养学生从上课前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利于学生的成长。

作文教学计划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EXECL基本操作。

2、云盘基本操作和应用。

3、进一步养成信息课上良好的行为习惯。

难点:

1、EXECL的应用。

2、云盘的操作。

单元课时安排

周进度

周次

进度

周次

进度

1

常规训练

11

不同类别操作系统-手机安卓

2

表格应用

12

手机软件使用

3

制作表格一

13

病毒防范

4

表格运算一

14

信息安全及自我保护

5

表格运算二

15

复习

6

数码设备采集信息二

16

期末测试

7

数码产品使用技巧

17

8

云存储应用

18

9

云盘一

19

10

云盘二

20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12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处于计算机学习、应用的最初阶段,如果引导不正确的话,许多学生容易痴迷游戏,必须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培养出计算机信息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把培养兴趣作为目标,学好基础信息技术。教材分析

选用的教材是,浙江摄影出版社的《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教材。此册教材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遨游网络”,第二单元“网海拾贝”,第三单元“网络应用”。

有以下特点:

1、让学生掌握网络操作技能,掌握IE的前进、后退、收藏夹等的基础知识。

2、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包括音乐、图片、文字。

3、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广泛用途,并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方法处理信息的意识。

4、从小培养良好的用机习惯,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5、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进行创新实践。

6、建立正确的网络观念,自己抵制不良网络信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要求掌握的具体知识点如下:1.通过对生活中网络的探讨,了解网络的概念及作用。2、了解目录分类概念,能使用目录分类法查找网站资源。3、能够在线欣赏音乐。下载保存音乐文件。4、通过图片的共享,学会同学之间的作品交流与共享。5、复习掌握word文档的新建与重命名。复习并掌握word中文本框的使用,达到使用文本框合理布局版面。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及接入网络的方式,体会计算机网络给生活带来的便利。2、通过分类查找学习资源,进一步熟悉浏览器的操作。通过比一比的形式,促使学生利用目录分类的方法查找资源。3、尝试通过音乐盒、播放器、手机等播放音乐,体会不同方式欣赏音乐。能在相应音乐网站上学会下载保存音乐文件。4、通过实践,掌握利用文本框、自选图形以及插入图片等制作文档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课内翻转模式的学习、讨论,体验自主学习。2、通过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进行学习,让学生体会网络学习资源的丰富性。3、欣赏合适的音乐,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4、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分享图片的兴趣。5、1、通过制作传统节日介绍的文档,加深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增强节日文化传承意识。

教学措施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跳出学科本位,从教育的高处来看信息技术的教学,教学变为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学习活动 因此,我觉得可以应用以下教学方法:

1、演示法:

演示法指的是教师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特殊媒体把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的教学方法。在班级组织形式下的教学,对于基本操作的教学显然不能用“一对一”、“手把手”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只能采用广播方式,把操作步骤、过程展示给学生,学生依此为模仿的对象,进行初步操作的模仿,从而达到基本操作的入门。

2、“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法。从学习者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从教师的角度说,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任务驱动教学由以下几个过程构成:任务设计、任务布置、学生自主探求任务的完成、任务完成评估。

3、活动教学法:

即是在活动教学法的基础上,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整体来设计主题,以主题为线,以活动为形式,贴近学生生活,把学生日常接触的生活场境、平常喜欢进行的活动同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一个交融点,以学生为本,关注人文,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角度在课堂上培养信息素养。

教学准备

机房卫生,电线安全,桌椅齐全

学困生帮扶计划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年的信息技术学习经验,他们基本有了学习信息技术 “自主探索,自主发现”的经验,学困生有的表现在信息技术基础较差,动手能力弱,经常尝试着学业上的失败,导致对自己失望,索性不努力学习,得过且过,消极应付,缺乏学习主动性。有的长期受同学帮助,甚至同学的包办代替,使其形成了一种依赖思想:满足固有的思维模式,缺乏独立动手动脑思考的意识。根据以上的学困生分析本人制定了以下几点帮扶措施:

1、每节课注意观察先完成任务的帮助操作能力差的孩子,让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本着自愿的原则,由他们作为教师的小助手,即学困生的“小老师”。

2、让“学困生”乐于学且学得会。注重学生的小组学习形式,合理安排优差生的结对互助,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群体势,以强带弱,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帮助“学困生”前进。

评价方法

一、作品评价法

电子作品评价法是指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作品创作,比如学习了《用电脑画图》后,学生运用综合知识创作一幅美丽的图画,教师再根据学生的作品对学生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完成并上交作品后,教师和学生根据制定的标准对作品进行评价,评价过程中要以学生为评价的核心主体,可以是自评、小组之间互评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评价中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符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要求。用“★”作为标准,

3颗星以上为“优秀”,

2颗星为“良好”,

1颗星为“还要加倍努力”。

二、自评、互评法

我们每一位教师在评价方面,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学生的互评和自评,讲究评价的方式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学生自评

学生自评由教师组织学生自主进行。事前,先就学生评价的意义、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向学生做出说明,提出明确要求。

(二)学生互评

学生互评是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学生以4-5人为一组,采取任务驱动法,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并对完成作业的小组用一级指标的三个维度进行登记,作为学期总评的依据之一,学生为每一个同学在三个维度确定一个分数。最后由教师计算出平均得分,作为学生互评的最终得分。学生通过自评及互评,了解了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建议,及时改进。

三、网上互评。

7.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 篇七

一、多媒体的运用, 有利于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 仅靠教师的一支粉笔和一张嘴, 很难将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些情感丰富的教学内容演绎出来, 学生在课堂中的精力也很难集中起来, 教师既觉得上课很吃力, 又没有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而多媒体的运用, 可以为学生带来丰富的感官刺激, 轻松地实现了直观教学, 有效地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同时还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优化了课堂教学的结构。

比如说在学习《小小的船》时, 描绘的是有关月亮的形状以及一些相关的想象。月亮是我们生活中常常看到的, 但现实中的月亮与弯弯的船自然是有一些差别的。在讲课的过程中, 或许只有少部分学生能清楚地记得弯弯的月亮具体是什么形状的。因此要和小船联系到一起, 单靠想象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此时, 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深蓝夜空中的一轮弯弯的月亮, 上面坐着一个小姑娘, 周围是闪烁的星星。配合着这样的一幅图画, 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就能更加深刻, 从直观的图像中看到了像小船一样的月亮。通过多媒体辅助学习, 让学生更加深入地领略到了月亮的形态特征, 夜空以及星星的形态特征, 感受到了小姑娘的快乐心情, 加深了对课堂情感的体验。

二、多媒体的运用,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一个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这个时期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 为将来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指出:“写作就是要具体明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并能够运用一些日常用语进行写作, 口语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能力, 要学会表达和交流, 文明地与他人沟通。”在生活中无处不需要语言,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需要用语言与他人沟通, 如果语言脱离了实际生活, 那学习语言也就没有了意义。因此, 我们可以把语言的学习融入到实际生活情境中, 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 借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表达及沟通的能力。

如在学习《春天在哪儿》时, 由于有些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注意观察, 在表达春天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有困难, 这时,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计算机技术来辅助教学, 把一幅幅春天的美丽图片展示出来, 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促进他们仔细观察, 发现春天的特点。有了感性材料的积累, 那么在语言表达方面才能更加顺畅, 更加准确和生动。

三、多媒体的运用, 有效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学习中, 有些知识点在理解上会存在一定的难度, 如果靠教师的不断重复和强调, 学生容易觉得烦躁, 记忆的效果也不好。对于一些比较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 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一些有趣的动画或视频, 让学生们通过眼观、耳听等各种方式来深入掌握知识。

比如说在学习拼音的时候, 多媒体的运用可以轻松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例如在讲解“j、q、x”与“u”相拼的规则时, 传统教学中, 教师只是不停地强调使用规则, 再配合一些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这个知识点, 但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很多学生还是很容易混淆或忘记, 这就成了教学中一个难以突破的点。然而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之后, 这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收集相关的一些动画, 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欣赏这些动画。如下面的动画内容:小u在路上走着, 忽然看到j、q、x走过来了, 他就把帽子脱了再敬礼。这个动画非常生动形象, 也很适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学生看了之后不仅觉得很有趣, 而且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总之, 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堂变得更加活跃, 解决了很多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出现的问题, 它通过声、图、视频等各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丰富, 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晴选.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3 (22) .

[2]张远琼.试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程整合中的策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3 (8) .

8.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 篇八

在当今的教育中“减负”一词已经不再新颖,可是如何“减负”却变成了一个新的课题。是让孩子们“减去负数等于加上正数”吗?显然不是,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因此提高课堂效率,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会最多的只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培养便成了一个最为妥当的方法。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curriculum integration)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传播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

随之而来的便是大量的各种的多媒体进入课堂,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堂中必丕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课堂评价中重要的一个必备条件。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作为一名年轻的数学教师,信息技术的学习与使用不是一件难事,可是在信息技术逐渐走入课堂后,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并能通过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变成为了个无法回避的课题。

因此我只能通过我仅有的一些教学经验,谈谈我对信息技术打造小学低年级数学高效课堂的一些想法。

一、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运用的优势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

小学生好奇心强,要想不断地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只有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在古板的教学模式下,创设情境问题必须要通过教师口述来完成,而这种创设

情境的方法往往很难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创设情境便成了一个好看的“摆设”。在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后,创设情境这一环节可以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呈现出来,这样创设情境不再是一个好看的花瓶,而是变的实用了。多媒体所呈现的创设情境更加生动形象,可以真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心理状态。

(二)、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难点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借助信息技术教学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發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内因。

动静结合,引发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融化了知识的难点。利用多媒体课件,在激趣入境、激情入境的过程中,形象化、具体化、感性化层次信息逐步被深化为抽象化、概念化、理性化浓缩信息,资源转化为能量,量变带来质变,认知行为水平逐渐接近及至达到认知目标。

(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运用多媒体,可以调整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兴趣

现在孩子上学的年龄越来越小,因此许多孩子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图片由静变动,使情境更为生动,甚至可以让孩子在生动的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大大提高课堂的效率。

(四)、呈现出学生活跃的思维过程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数学教学,应十分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能力。我们利用多媒体计算机

呈现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和语言描述去再现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以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为目的,最终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了更加强有力的认识手段,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变难为易,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普及应用,与开放、自主、探究、合作的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科学整合促进了数学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教师注意对学生进行探究性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方法解答,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达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目的,同时,这些大胆的尝试与创新,使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给课堂教学带来勃勃生机。

二、利用信息技术打造小学低年级数学的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一直是所有中小学教师所追求的,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提高课堂效率,然而并不是只要将二者简单的结合就可以打造出完美的高效课堂,要想真正利用信息技术打造小学高效课堂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备课

在以往的备课过程中,教师是凭借教参,经验以及有限的几个教师进行研讨备课。如今信息技术已经进入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教师备课也不再局限于一些仅有的参考资料,教师可以再网络上搜集到更过的与上课相关的内容与资料。还可以利用视频观看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堂展示,将其可取之处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当中去。

运用信息技术授课,所不可缺少的便是课件。教师可以在备课时从网络上搜集到更多相关的图片与知识,将自己的课件变的更加完美。同时也可以将自己的课件放到网络上与更多的教师进行研讨,从而使课件能更好的辅助课堂教学。

(二)授课

课堂授课是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打造高效课堂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根据高效课堂的一般模式,即以学生探索为主以教师讲授为辅的模式,便使信息技术的应用起到了一个更为关键的作用。

1、课堂导入生动有趣

课堂的导入为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一个过程,让学生在一个较为轻松,活泼的气氛当中进行学习,这样可以把枯燥的课堂变得轻松有趣。因此我们可以将孩子所感兴趣的内容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出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我在讲授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数学《套圈游戏》一课时,在开课时便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出一些学生在前一年秋季运动会时的照片,让孩子回忆一些运动会过程中一些有趣的比赛项目,从而引出过几天我们要举办庆六一趣味运动会,在这次运动会当中我们有一个更有趣的比赛项目——套圈游戏。在孩子们讨论比赛规则、练习方法、预赛的过程中完成此次的教学任务。

2、学生自主探究知识

在高效课堂以及提倡素质教学的模式下,学生逐渐成为了课堂的主导者,而教师仅仅是一名引导者。这样,信息技术便给了孩子一个研讨的情境。

在认识“角”一课时,把抽象出来“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利用多媒体进行闪烁,强化角的组成,同时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绕顶点移动,形成各种不同的角,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的关系。

3、总结、归纳形象具体

学生往往自己所探究出来的知识有的事抽象的,甚至有一些事不具体的,这样就要求教师将学生总结出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从而帮助学生简化思维的过程。

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可以利用课件把6个彩色的长方形(两两相同,通过平移,旋转等方法围成一个长方体的动画过程。)让学生清楚地知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这一本质属性,帮助学生由平面到立体,由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实现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同时,也为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作了很好的铺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4、随堂检测

规范办学中明确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课外作业。这样学生在课外就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来复习巩固课堂所教授的知识,教师也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随堂检测变成为了课堂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随堂检测往往是以试卷的形式呈现在孩子面前的,但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后,随堂检测的形式可以由多媒体的形式展示给孩子。

在“认识路线”一课时,在课堂快结束时,出现智慧屋,让智慧老人带领孩子去进行闯关游戏。现利用多媒体清晰地呈现出路线图后,由智慧老人语音提出问题。前几关的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可由一些后进生来回答,后面较有難度的可由优等生来回答。答对了便可出示“你真棒”“恭喜你,进入下一关”“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等带有激励性语言的动画,让孩子体会到成就感,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三、信息技术应用要适度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凸现其重要作用,它的发展给我们的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源泉,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让数学知识贴近生活、无限延伸,并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师生互动的平台。但信息技术也不可改变其工具性,应服务于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要把握好“度”,不可滥用,过多地使用图像、声音,会影响学生的深入思维,如果使用信息技术不当,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理想的教学应该是把教师与信息技术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出来,把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最佳途径。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上一篇:聚美优品基于电子商务B2C的物流探究下一篇:大苹果小学一年级叙事作文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