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二第一章讲义

2024-07-15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讲义(共5篇)

1.生物必修二第一章讲义 篇一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其解释和验证。

区别性状分离、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杂合子和纯合子等基本概念。

阐明分离定律并能运用分离定律解释和预测一些遗传现象,并尝试杂交实验的设计。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

过程。

通过课前的调查实验和课堂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

析、整理归纳能力,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逐养成敢于质疑、勇于

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难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假说—演绎法。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塑料筒

两色小球各

120

个。

四、教学设计思路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这节课中的经典实验及验证过程无法在课堂上重现。在教学中我采用“假说—演绎法”开展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教学在对生物性状遗传的探索过程中设置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分析,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结构,同时也体验了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研究者、探索者;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并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科学方法教育。教学思路如下:

(1)由问题诱导学生探究心理

(2)模拟实验,突破思维难点

(3)分析测交实验,感悟假说—演绎法

(4)归纳、总结分离规律

(5)由问题诱导学生探究心理

(6)习题演练,务实基础

五、课时安排

课时

六、教学方法

教师讲述、谈话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将科学方法教育贯穿全过程。

七、教学实施的程序

环节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第一课时)引入

新课

第1

孟德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孟德尔的生平

二、孟德尔的豆杂交实验

1、选材原因

2、异花传粉

去雄→套袋→传粉→套袋

3、相对性状三、一对相对状的杂交实验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

四、对分离现的解释

1、孟德尔假设要点

2、对分离现象解释

3、性状分离比

五、对分离现解释的验证

六、分离定律

小结

练习

出示课件,利用课本上的事例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讨论:哪些遗传现象符合“融合遗传”的观?哪些遗传现象与“融合遗传”相矛盾

讲述:列举典型的实例,如不同颜色的牡

丹花、桃花,黑毛羊与白毛羊等,说明生物的遗传不遵循“融合遗传”的客观事实。

第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板书)

讲述:人们对遗传问题的研究,最初是从

对生物性状的研究开始的。其中,基因的分离

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由孟德尔通过杂

交试验发现的。

设疑:在140

多年前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

揭示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为什么能揭示这一科学奥秘。组织学生交流对孟德尔的初步了解。

一、孟德尔的生平

请小组同学对课前收集的有关孟德尔的生平事迹做简要的介绍。

孟德尔,奥地利遗传学家,遗传学的奠基人。从小喜爱自然科学,因家贫而到修道院做修道士。1851~1853

年去维也纳大学学习物理学、化学、数学、动物学和植物学,在此期间受到著名物理学家

J.C.多普勒的数学和统计学的熏陶、植物学家

F.J.A.N.翁格尔的物种可变和植物通过杂交可能产生新种观点的影响,这一切对他以后创造性的科学研究起了很大作用。

1856~1863

年,他进行了

年的豌豆

杂交实验,并于

1865

年在布吕恩自然科学研究协会上报告了他的研究结果。1866

年又在该会会刊上发表了题为《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他在这篇论文中提出了遗传因子、现称基因,及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等重要概念,并阐明其遗传规律,后人称之为孟德尔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及“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在实验中对于解决什么问题(亦即遗传规律)、选择什么材料和怎样分析结果,都有十分清晰的构思。他冲出了已往生物学界一直因循的活力论和目的论窠臼、敢于借鉴物理学中的粒子运动,即粒子的随机结合和分离作为实验设计分析的基点。在实验方法上一反

前人笼统描述亲子间总合性状相似和不同的做法,把诸如茎杆高度、子叶颜色等作为各自

独立的性状,并设想个体的总合性状乃是由多

种独立性状随机组合和分离的产物。他的另一

超人之处是在数据处理上没有忽视未表达所

研究的独立性状的个体的数目。他所建立的测

交法最能说明他对隐性个体遗传内涵的重视。

但是这些发现当时并未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直

1900

年,孟德尔定律才由

位植物学家通

过各自的工作分别予以证实,成为近代遗传学的基础。从此孟德尔也被公认为科学遗传学的奠基人。

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板书)

请学生自学教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

验。

1、选材原因

提问:孟德尔的杂交试验主要是用什么材料

取得成功?

出示豌豆花示意图。请资料查阅小组学生

描述豌豆花的特点,解释豌豆在自然界中是纯

种的原因。

豌豆花的结构很适合自花传粉,这是因为

花在未受粉之前,雄蕊和雌蕊都紧紧地被花瓣

包裹着,是严格的自花传粉植物。在开花前就

完成了受粉,是闭花受粉。这样避免了外来花

粉粒的干扰,在自然状态下保持纯种。此外,豌豆的相对性状多,便于观察。

自然状态下的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要进行杂交试验,需人工进行异花传粉。

2、异花传粉(板书)

什么是异花传粉?

如何进行异花传粉?

简要介绍传粉过程。

去雄(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套

袋(给去雄的花朵套上纸袋,等待另一株成熟的花粉)→授粉(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授到去雄花的柱头上)。

供应花粉的植株叫做什么?

接受花粉的植株叫做什么?

3、相对性状

出示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挂图。

简要介绍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

问:什么是相对性状?

举例让学生判断。

问:人的直发和狗的卷毛是不是相对性状?为什么?

问:人的双眼皮和有耳垂是不是相对性状?为什么?

问:人的双眼皮和双眼皮是不是相对性孟德尔发现豌豆的这些性状都能够稳定地遗传给后代,且这些性状易于区分,试验结果很容易观察和分析,这是孟德尔试验成功的一个原因。

我们知道了不同品种的豌豆之间同时具有多对相对性状?如何进行杂交试验,才能便于研究和分析呢?孟德尔为了便于分析试验结果,他首先只是对每一对性状分别进行研究。

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板书)

出示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杂交试验挂图边讲解边板书。注意指明符号含义,顺理引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概念。

孟德尔用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纯种的矮茎豌豆作亲本(用

P

表示)进行杂交。无论用高

茎豌豆作母本正交,还是作父本反交。杂交后的第一代,简称子一代(用

F1

表示)总是高

茎的。

正交与反交是一组相对概念。若甲为母

本,乙为父本间的交配方式称为正交。以甲为

父本,乙为母本的交配方式就称为反交。

问:子一代为什么全是高茎?矮茎性状哪

去了?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看看孟德尔是怎样做的。他让子一代高茎豌豆自交,得到的子二代

植株中除了有高茎的,还有矮茎的。

自交(用⊕表示)(是指基因型相同的生物

个体之间相互交配的方式,对植物来说是指同花授粉和同株异花授粉。

从子二代出现的两种性状,能提示我们什

么?

孟德尔把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高茎;把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如矮茎。子二代中同时显现显性

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

分离。

孟德尔对试验结果并没有停留在表面现

象的观察上,而是采用了前人从未用的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他发现,在所得到的1064

个子二代豌豆植株中,有

787

株是高茎,277

株是矮茎,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

3:1。

请同学们注意这个比例。

难道仅高茎和矮茎这对性状存在子二代呈现

3:1?孟德尔又做了豌豆的其它相对性状杂交试验,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如书中“孟德尔做的豌豆杂交试验的结果”表所示。

问:该杂交试验结果说明什么?

为什么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子二代出

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都接近

3:1?这就是科学研究的第一个环节——发现问题。如何将这些在试验中得出的结果用一套理论来解释呢?孟德尔的研究进入了第二个环节——分析问题,提出假设。

四、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板书)

1、孟德尔假设的要点(板书)

问:孟德尔假设的要点是什么?

课件出示假设。

在孟德尔当时的年代,生物学还没有建立

基因概念,孟德尔认为: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后改称为基因)决定的。在生物的细胞中,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是成对的。

b、决定显性性状的因子是显性遗传因子

(用大写字母表示D),如高茎;决定隐性性状的因子是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表示d),如矮茎。

显性纯合子

DD

隐性纯合子

dd

显性杂合子

Dd

c、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

每个配子中只含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d、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且机会均等。于是遗传因子又恢复成对。成对遗传因子存在时,显性遗传因子对隐性遗传因子起显性作用。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板书)

根据孟德尔的假设,请你解释为什么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

通过引导学生,边板书边利用假设要点说明,特别要描述清楚成对遗传因子的分离。

亲本:纯高茎和纯矮茎的遗传因子组成是怎样的?

DD

dd

产生的配子的遗传因子是什么?

通过哪种分裂方式产生的?

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形成的子一代遗传因子的组成是怎样的?

子一代遗传因子恢复成对。由于遗传因子D对d的显性作用,所以,F1(Dd)只表现出什么性状?而矮茎性状表现不出来。

如何解释子二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

3:1?

问:F1(Dd)自交时,可产生哪几种配子?

由于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2便可产生几种遗传因子组合?且它们的数量比为多少?

由于D对d的显性作用,F2的性状表现有几种类型?高茎和矮茎的数量比为多少?

一个正确的理论,不仅要能说明已经得到的试验结果,还应该能够预测另一些试验结果。孟德尔为了验证他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采用了“测交”这一创新方法,解决这一难题.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板书)

在当时人们对遗传规律的研究,只能通过后代的性状表现来推测。孟德尔假设提出

Dd的豌豆在形成配子时,D

要与

d

分开。如果用DD的豌豆与杂种一代杂交,子代中会得到什么结果?

边讲解边板书

P:

Dd

DD

配子:

D(1/2)

d

(1/2)

D(1)

F1:

DD(1/2)

Dd(1/2)

子代是什么性状?这样很难推测杂种一代在形成配子时

D

d

分开。因为显性纯合子形成D

配子,与

d

配子结合时,就使

d

控制的性状表现不出来。如何使来自杂合子

d

控制的性状表现出来呢?

选用隐性类型个体,这正是孟德尔当时高明之处。

测交就是让

F1

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交配

方式。这个方法可以用来测定

F1的遗传因子

组合。

请一位学生上黑板写出测交的遗传图解。

Dd

dd

配子:

D(1/2)

d

(1/2)

d(1)

后代:

Dd(1/2)

dd(1/2)

问:如何由测交来判断

F1的基因组成?

孟德尔所做的测交试验结果,显示后代中两种性状分离比接近

1:1,符合预期的设想,从而证明了

F1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了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至此,孟德尔的假设得到了验证。于是,科学研究进入第四个环节——总结规律。

六、分离定律(板书)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简单回顾孟德尔揭示分离定律的过程,引导学生总结:

“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即提出“假说—演绎法”。

孟德尔的分离定律不仅仅适用于豌豆,对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现象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它是遗传学中最基本的规律,不但能正确解释生物界的某些遗传现象,而且能够预测杂交后代的类型和各种类型出现的概率,在实践中的应用范围很广。今天我们就在育种、医学等方面等方面例题进行练习,着力点是打好基础。

练习题(略)

交流、探讨身边的生物遗传现象是否

符合“融合遗传”的观点。

根据自己已有的知

识,交流对孟德尔的初步认识。

自学

豌豆

结合图解,分析总

观察、思考。

一朵花的花粉落到

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

父本(用♂表示)

母本(用♀表示)

同种生物的同一种

性状的不同表现类

型。

矮茎性状在子一代

并没有消失,只是

没有表现出来。

子二代出现性状分

离现象,且显性性

状与隐性性状的数

量比接近

3:1,具

有规律性。

思考、回答。

DD

dd。

D或d,通过减数分裂。

Dd

高茎性状。

D和d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

DD、Dd、dd=

1:2:1。

两种。高茎和矮茎=3:1。

思考、回答。

全部是高茎。

测交后代如果出现两种性状,即

F1

为杂合子;若后代只有一种性状,即

F1为纯合子。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和学习兴趣。

“孟德尔的生平事迹的介绍”具有很强的故

事性,学生容易接受,学生会对孟德尔会产

生钦佩和感动。通过这一过程能较好的对学

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

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为

学生阐明“一对相对性

状的杂交实验”做铺

垫。培养学生的概括能

力和理解能力。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实验的过程介绍并没

有采用简单讲授方式,而是用设置问题串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每一

步的实验现象解释,以

及下一步该如何做才

能验证自己的观点。这

一部分的学习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出自己的研究方案,让

孟德尔的实验过程得

以再现。

巩固基本知识并培养知识运用能力。

2.生物必修二第一章讲义 篇二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环境承载量、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了解和理解全球人口容量估算与前景 3.了解和理解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估算和前景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推理、分析找出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之间的内在关系 2.通过读图分析,使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环境人后容量如何估计

3.结合我国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关系,进一步认识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

2.树立人口可持续发展观念,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的认识

●教学重点

1.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2.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教学难点

1.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及估计

2.理解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合理容量,各国须采取相应措施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世界人口一直在增长,据预测,下世纪末全球人口可能达到处100亿以上。地球只有一个,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口呢?一个国家或地区,又能容纳多少人口?多少人才是最合适的数量呢?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用来表示环境对人口的容量的限度)(1)概念: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2)衡量指标:人口数量。2.环境人口容量

(为了估算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而提出)

(1)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木桶效应 ①资源(最主要因素):与人口容量呈正相关 ②科技发展水平:与人口容量呈正相关

③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人口容量呈负相关 ④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与人口容量呈正相关(3)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1.人口的合理容量

(1)概念: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2)特点: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3)概念提出的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2.正确处理人类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与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的关系

(1)人口问题(如人口过快增长、人口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等)引发了严重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①发达国家的人均消耗资源量很大,索取资源和转嫁有害生产的地域超出了本国的范围。②发展中国家不仅人口数量多,人均消费水平低,而且一些国家的人口仍在快速增长。(2)措施:就整个世界来说

①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尤其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②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活动]P14 ●板书设计

3.生物必修二第一章讲义 篇三

(一)1、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是()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从生物圈到细胞,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A.细胞 B.种群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生物圈

4、某水库中属于同一种群的生物是()A.全部生物个体的总和 B.全部动物个体的总和 C.全部鱼类个体的总和 D.全部鲫鱼个体的总和

5、下列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实例的是()A.亚马逊河谷的热带雨林 B.大兴安岭的红松林

C.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 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

6、生物学家认为病毒是生物,其主要理由是()A.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 B.能够侵染其他生物 C.能够在寄主体内复制产生后代 D.具有细胞结构

7、某学者正在研究某种鸟类的季节性迁徙行为,他的研究对象对应于哪一生命层次:()A.个体 B.种群 C.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

8、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A.酵母菌 B.SARS病毒 C.蓝藻 D.大肠杆菌

9、细菌、放线菌属于原核生物,主要依据是()A.单细胞 B.无核膜 C.二分裂繁殖 D.对抗生素敏感

10、在将显微镜的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并寻找物像的过程中,不应出现的操作过程()A.转动细准焦螺旋 B.转动粗准焦螺旋 C.转动转换器 D.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11、最先观察和记载植物细胞结构的学者是()A.英国植物学家布朗 B.英国自然科学家虎克 C.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D.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

12、细胞学说主要阐明()A.细胞的结构 B.细胞的种类 C.细胞的统一性 D.细胞的多样性

13、“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是谁的名言()A.施莱登 B.施旺 C.达尔文 D.魏尔肖

14、下列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结构不同于其它三种的是()A.蓝藻 B.衣藻 C.苔藓 D.玉米

15、一种雄性极乐鸟在繁殖季节里,长出蓬松而分披的长饰羽,决定这种性状的出现是由于生物体具有()A.应激性 B.适应一定的环境 C.生殖作用 D.遗传的特性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ARS病毒能够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B、细菌本身不能够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C、多细胞生物中单个细胞能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D、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7、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A、变形虫、水绵、香菇 B、烟草、草履虫、链霉菌(放线菌)C、小麦、番茄、大豆 D、酵母菌、灵芝、豌豆

18、在观察装片时,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细胞大小、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的变化()A.变大、变少、变暗 B.变大、变多、变亮 C.变小、变多、变暗 D.变小、变多、变亮

19、用低倍镜观察根尖细胞分裂图像时,发现某分裂细胞处在视野的右上方,要把它移到视野中央,装片移动方向是()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20、观察波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A、目镜 B、物镜 C、光圈 D、反光镜

21、下图分别是蓝藻和衣藻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片粘不上来

⑴两者在结构上的相同点为,不同点为。⑵两者中属于真核细胞的是。

⑶两者均含有,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它们的营养方式都是。

22、用动物受精卵按下图做3个实验:

(1)提取受精卵的核单独培养,不久退化消失,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去掉核的细胞质单独培养,不久也消失,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去掉核的受精卵的细胞质移上新核,进行培养,不仅能正常生活,而且能进行细胞分裂,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某科研小组分离出完整的叶肉细胞,一部分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另一部分搅碎后放在同样条件下培养,发现没有产生淀粉。

(1)此科研小组研究的内容是生命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平。(2)此实验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生命系统中最大的层次是__________________,最微小的层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测试

(一)1-5AADDD 6-10CBBBB 11-15BCAAD 16-20DCACD

21、⑴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 蓝藻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没有染色体 ⑵衣藻 ⑶叶绿素 自养

22、⑴细胞核离开细胞质不能单独存活 ⑵细胞质离开细胞核不能单独存活 ⑶细胞只有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4.会计基础-讲义(第一章) 篇四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及基本职能

一、会计的概述

(一)定义:会计是以凭证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方法,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

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1、从本质上看,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的计量形式: 实物计量

劳动计量

货币计量(最基本的计量形式)

(二)会计的特点:教材第2页

(三)会计的分类:(按报告对象不同)

财务会计——侧重于向企业关系人提供信息,侧重于信息。

管理会计——侧重于向企业管理者提供信息,侧重于信息。

二、会计的职能

(一).基本职能:核算(反映)——观念的总结

监督——过程的控制

1.核算

(1)定义:教材第3页

(2)会计核算的环节:确认

计量

记录

报告

(3)会计核算所做的工作:记账、算账、报账

(4)会计核算的方法:(七种)教材第4页

2.监督

(1)定义:教材第5页

(2)内容:合法性审查、合理性审查

3.核算与监督的关系:核算是监督的基础,监督是核算的质量保障。

(二)其他职能:预测经济前景

参与经济决策

评价经营业绩

控制经济活动过程

第二节会计的对象

一、会计对象的含义

~也称会计客体或会计内容,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具体而言,就是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二、资金运动的内容

资金的投入

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资金的退出

注:企业的资金运动既有一定时期内的显著运动状态(表现为收入、费用、利润),也有一定日期的相对静止状态(表现为资产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衡等关系)

第三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及会计基础

一、会计假设

(一)会计主体

1.定义:~是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注:会计主体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2.意义:

(1)将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所有者及职工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

(2)将该主体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

3.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

不对等

法律主体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如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企业集团,它们都不是法律主体,但是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

1.定义:~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计主体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注:持续经营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2.意义:教材第9-10页

(三)会计分期

1.定义:~是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注:会计分期是持续经营前提的必要补充,是对会计工作时间范围的具体划分。

2.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和中期。

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的报告期间。包括月、季、半年。

以一年确定的会计期间称为会计。

我国采用公历制。

3.意义:教材第11页

(四)货币计量

二、会计基础(新增)

(一)权责发生制

(二)收付实现制

第四节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会计等式

一、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一)定义、内容和分类

1.定义: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第一层次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设置账

户和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依据。

2.内容:(六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3.分类:

(1)按反映的会计信息不同分类:

a.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

(2)按资金运动的状态分类:

a.资金相对静止状态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资金显著运动状态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

(3)按构成会计报表的不同分类:

a.资产负债表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利润表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

(二)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1.资产

(1)定义:资产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预期会给企

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2)特点: a.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引起的。

b.它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财产。

c.它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d.必须能够用货币进行计量

(3)分类:(按流动性或变现能力的强弱)

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

注:了解上述各类资产的概念。

(4)资产的确认条件(新增)

a.符合资产的定义;

b.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c.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2.负债

(1)定义:负债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2)特点:

a.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引起的现时义务;

b.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c.负债是企业将来要清偿的义务。

(3)分类:(按偿还期限的长短)

流动负债、长期负债

注:了解上述负债的含义和包含的内容。

(4)负债的确认条件(新增)

a.符合负债的定义;

b.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c.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3.所有者权益

(1)定义: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所有者权益 = 资产 - 负债(即:净资产)

(2)特点:

a.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配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b.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负债后,剩余的财产才能分配给所有者;

c.所有者凭借所有权能够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

(3)内容: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包括股本或资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即:所有者权益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注: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

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4)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

(三)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1.收入

(1)定义:收入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

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分类:

A.按其内容分类:

a.销售商品收入

b.提供劳务收入

c.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如: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

B.按经济业务主次分类: a.主营业务收入

b.其他业务收入

(3)特点

a.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b.收入产生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注: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营业外收入不属于收入要素)

c.收入的取得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二者兼而有之。

d.收入的取得能使所有者权益增加;

e.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4)收入的确认条件(新增)

a.符合收入的定义;

b.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c.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d.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2.费用

(1)定义: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

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分类:(按是否构成产品成本)

a.产品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b.期间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3)特点:

a.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b.费用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最终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c.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4)费用的确认条件(新增)

a.符合费用的定义;

b.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c.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d.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3.利润

(1)定义: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利润 = 收入-费用

(2)内容:

a.收入减去费用的净额(反映的是日常活动的业绩)

b.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反映的是非日常活动的业绩)

(3)利润的确认条件

利润的确认依赖于收入和费用的确认。

二、会计计量属性(新增)

(一)构成1、历史成本

2、重置成本

3、可变现净值

4、现值

5、公允价值

注:要求掌握这五种计量属性的概念。

(二)应用原则

一般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否则不允许采用。

三、会计等式

(一)第一等式(基本等式)

资产 = 权益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是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是设置帐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二)第二等式

利润 = 收入 - 费用

这一等式是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反映企业在某一时期内的经营成果,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四、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1.资产内部此增彼减

2.资产与权益同增(资产与负债同增;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增)

3.资产与权益同减(资产与负债同减;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减)

5.语法讲义:第一章 语法概说 篇五

一、语法和语法学

(一)语法

1.语法的含义及其作用

(1)语法的含义

语法,是语言中的词、短语、句子的构造规律。

语言有三个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其中,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中的语素、词和固定短语以及现成话的集合,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而语法则是语言“建筑体”的建筑法则。

西方传统语言学认为,语法包括两个大的方面:词法和句法。

词法,主要涉及词的构成、词的分类和词形变化等内容。

句法,主要讨论短语和句子的构造规律。

不过,这个分类对于汉语语法来说,不完全合适。

首先,汉语的词法部分相对空虚:词没有完全的形态变化、语素构成词的方式不影响词的语法表现,词的分类也依据特定的句法环境来操作。所以,汉语的词法内容基本上比较单薄。

也正由于汉语的词的分类定性都必须依靠特定的句法环境来实现,所以,汉语语法有关词类问题的讨论总是要放到句法当中去进行,这样汉语的句法就比西方传统意义上的句法范围要宽一些。

上述两点,正是汉语语法诸多不同于西方语言之处的亮点之一。

(2)语法的作用

研究语法,讲语法,那么语法的作用是什么?研究表明,语法的作用起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从说和写的角度来看,语法规定着人们怎样用词造句。比如,汉语的“我看书”从排列的角度来看,可以有六种顺序,我看书

书我看

我书看

看我书

书看我 看我书

但只有“我看书”是常态的,而“书我看”的出现是有条件的,是变式。其余几种排列方式都是不合法的。而这种排列顺序上的规则正是汉语语法规则的一个重要体现,可见,语法的法则在无形中制约了语言的使用。

b.从听、读、写的角度来看,语法指示人们怎样正确理解汉语的意义。句子的意义是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所表达的,而不是词所表达的概念的简单相加之和,因而,要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除了要懂得句子中的词语的意思之外,还要懂得词语组合的语法手段对于句子语义内容表达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词语组合的语法手段(如汉语的语序和添加虚词)左右着句子语义内容的表述。如:

① 人类需要动物。

动物需要人类。

② 这本书看了三天。

这本书看了三天了。

①显示,句子内部词语的排列顺序,也就是语序不同,句子的意义不同,而语序是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规则。

②表明,添加虚词“了”可以影响句子的内容的差异,而汉语中的添加虚词也是重要的语法规则。

两个例子都说明语法规则对于句子语义内容的影响。

2.语法的性质

语法作为语言三个基本要素之一,是具有独特属性的。这些属性也可以看作是语法的特点。

(1)概括性

又叫做抽象性。“概括”、“抽象”都是和“具体”相对应的。语法中的任何一条规则都是对于若干具体语言事实加以抽象、概括的结果,任何语法规则都是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

比如:

① 不+A:~红 ~大 ~好 ~光荣 ~骄傲——[具体语言现象]

——汉语的性质形容词可以受副词“不”的修饰。——[抽象概括出语法规则]

② *不+N:~茶杯 ~张三 ~电灯 ~语言——[具体语言现象]

——汉语的名词不受副词“不”的修饰。——[抽象概括出语法规则]

(2)稳固性

稳固性,说的是不易变性。语法规则是一种语言当中最为基础的部分,通常只发生缓慢的变化,是不容易发生急剧变化的部分。

语言中有两个基础部分,也可以说是核心部分,一是语法结构,二是基本词汇。这两个部分通常体现着一种语言整体面貌,这两个部分的变化会引起这种语言面貌的变化。比如,汉语的“主+动+宾”的顺序,自甲骨文时期就已经形成,现在依然如此:

① 今日其来雨?

②今天将要下雨吗?

当然,不易变性的含义还包括语法的变化是有的,只不过不如词汇、语音变化那样快那样剧烈而已。有两个明显的例子:

一是古代汉语中的“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的规则,如“吾谁欺?欺天乎?”、“尔何知?”等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了。

二是古代汉语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的规则,如“时不我待”、“不吾知也”等等,在现代汉语中也已经不存在了。

可见,语法规则的变化也是有的。

(3)民族性 语法的民族性,是说语法规则因语言的民族性而体现出不同的特性。具体来说表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在宏观上,不同语言的语法范畴种类不同。

比如,一些西方语言的名词有“性”的范畴,如“太阳”属于阳性,而“月亮”属于阴性,“上衣”属于阳性,而“裤子”则属于阴性等等,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这些分属于阴性和阳性的名词在句子当中的语法表现是不同的。而对于这种现象,东方人或者具体说中国人就有些想不通,因为在汉语里,甚至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名词的“性”的概念是不存在的。又比如,汉语中有相当发达的“量”的范畴──计量人物、动作行为的量的范畴。具体表现是,一个数词必须通过量词的接应,才能和一个名词发生组合上的联系,即“数+量+名”,更加重要的是,不同的名词往往与一个特定的计量单位具有特定的选择关系,如:

三口人──* 三头人

三头牛──* 三头羊

但是,在西方语言中,大概是由于数的范畴相对发达的缘由吧,量的范畴是不存在的。

在微观上,语法的民族性也是明显的。比如:

汉语的语序是:主+动+宾

日语的语序是:主+宾+动

又如:

汉语的名词的“复数”数量是有限的:指人的普通名词+“们”

英语的名词的“复数”是完全的:名词+“-s”

(4)递归性

所谓“递归性”原本是数学上的术语,说的是不同的运算过程可以重复使用同一个规则。移植到语言学上,指的是某种语法规则在同一个句法结构体的构造过程中可以重复使用,从而使这个结构体由短变长,由简到繁的现象。比如:

桌子→木头桌子→一张木头桌子→我家的一张木头桌子„„

综上所述,概括性、稳固性、民族性、递归性是语法的四大特性。

3.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如前所述,讲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往往是把现代汉语与其他种类的语言对比,也可以是把现代汉语同古代汉语相对比。通常情况下说的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一般是将现代汉语同西方语言相比,找到汉语语法之与西方语言不同的地方,就归结为汉语语法的特点。从这个基点出发,现代汉语语法特点通常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短语和句子的基本构造方式一致。

汉语的短语和句子大都是由以下几种构造方式构造而成的:

结构方式 短

语 句

子 主谓结构

我写

花红

灯亮

我写了。花红了。

灯亮了。动宾结构

学汉语 写信 吃饭

来人!

抓住他!

请用饭。偏正结构

大人

高举 我的书

你的票!快跑!

高点举!联合结构

读写

高大

我和你

你和她? 《儿子、孙子和种子》 中补结构

抬高 说清楚 放好

说清楚!干得非常非常好。这一点给我们的启示是:分析句子的方法和分析短语的方法基本一致。汉语句子的结构可以以短语为基础,弄清短语的结构模式,就可以基本上把握句子的结构模式。因为短语比句子简短,影响结构构造、分析的因素少。以此为基础,把握汉语句子的结构模式,可以收到以简驭繁的效果。

(2)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下边的图表反映了汉语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汉语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的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给人的启示是:我们不能光依靠词充当句子成分的情况来给汉语的词分类定性。

(3)量词丰富

汉语和西方语言相比,量词的发达、使用上的相对复杂性确实是一个特点。这当中,两个明显的特点是:

a.汉语的名词必须通过量词的中介作用和名词发生结构上的联系。即:

数词+量词+名词

b.名词和量词的搭配是不自由的:特定的名词和特定的量词之间有一定的选择关系。

一口人──*三口牛

三头牛──*一头羊

汉语量词的这种选择性使之成为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之一。(二)语法学

1.语法学的含义

语法学,是研究语法规则的科学。被简称为“语法”。

这样,“语法”这个概念实际上有两种含义:

其一,是语法规则本身。指的是客观存在于语言当中的语法规则,这是所谓“客观语法”。

其二,研究语法规则的科学。指的是对于语法规则的研究,形成所谓的“专家语法”或“教学语法”。

2.语法学的种类

语法学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出发点,分别为不同的类别。

(1)宏观研究方法。

根据这一点,可以把语法学区分为:

a.实证主义语法:着重语法现象的分类,如古希腊语法。

b.唯理主义语法:着重语法现象的解释,如十七世纪法国的语法学。

(2)研究对象的时限。据此可以将语法学区分为:

a.历时语法:对语法做历时的研究,如王力的《汉语语法学史》。

b.共时语法:对某一时段的语法状态进行如实的描写。如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3)研究者的社会目的。据此,可以把语法区分为:

a.规定性语法:社会目的是“匡谬正误”,如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

b.描写性语法:社会目的是客观地描写语法规则。如丁声树等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4)研究者的教育目的。区分为两种:

a.理论语法:了解语言的通则,供教学研究参考。如丁声树等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b.教学语法:罗列语法规则的规范现象,主要用于教学。如张志公等的《汉语知识》。

(5)对象范围。

据此,可以将语法学分别为两种:

a.普遍语法:研究探讨适用于各种语言的普遍性原则。如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

b.语别语法:研究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系统。如“汉语语法”、“英语语法”等等。

(三)语法系统

1.语法系统

所谓“系统”,简单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构成整体的要素,二是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这样,“系统”应该理解为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统一体。语法的构成也是如此。一方面,语法当中有各种各样的语法单位,如语素、词、短语、句子。另一方面,这些单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

这是汉语四级语法单位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的示意图表,从中可以观察到汉语语法系统的构成特点:语素到词、词到短语两个过程是构成关系,而短语到句子、词到句子之间则是实现关系——在多数情况之下,汉语的一个实词或短语可以通过添加句调的方式实现为一个句子。

根据上边的讨论可以得到语法系统的含义:“语法系统”指的是语言中各级各类语法单位及其相互之间种种联系。2.“语法系统”含义的双重性

由于“语法”含义的双重性,使得“语法系统”在客观上也必然存在着两重含义:

(1)客观语法系统:是客观存在于语言当中的语法系统,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系统,是实在的,可以被认知的。

(2)语法表述系统:是语法研究者对于客观语法系统进行观察、研究进而进行表述的结果,是有一定主观色彩的科学体系。

上述两个“语法系统”是有差别的。

一种语言只有一个客观的语法系统,它是客观存在于语言当中的。但一种语言的表述系统却可以有几个。造成表述系统多样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语法学研究的对象自身是复杂的,要全面把握并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二是语法学家的研究方法、角度、能力以及占有的材料、观察问题的方法、能力等等,都不尽相同,所以,尽管面对的是同样的研究对象,也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或者不很相近的结论来。

汉语语法体系也是如此。《现代汉语》现行的高校教材有:黄伯荣、廖序东编《现代汉语》(兰州本)、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上海本)以及张静编《新编现代汉语》(郑州本)等等,几种体系的具体情况都有不同,实际上体现了不同汉语语法研究者对于汉语客观语法体系的把握上的差异,实际上也就是汉语客观语法体系和汉语语法表述体系上的差异。

二、语法单位

1.语法单位

下边是一个例子,它说明汉语法单位的来源。

这个句子包括七个音义结合的最小的语音片段,由它们构成大、中、小不等的语言片段:

句子分析:我今天不去市里。→ 我+今天不去市里

短语分析:今天不去市区里→今天+不去市里

不去市里→不去+市里

不去→不+去

我 不 去 ─→单纯词

语 素:

我 不 去 ——成词语素

今、天、市、里——不成词语素 由上边的讨论可以得到下边的认识:

(1)语素:是词语的构成要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2)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3)短语:又叫词组、结构,是由两个以上的词构成的语法单位。

(4)句子:是具有特定句调的、可以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2.词和短语

下边是一些具体的问题。

有些问题是光靠定义不能解决的。

汉语的词和短语之间的界线基本上是比较清楚的:词通常是双音节的,而短语通常是三个以上音节的。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现代汉语词是双音化的,而短语也有双音节的时候,这样,当一个组合体为“单音节+单音节”的时候,那么,这个组合体是短语还是词,就需要加以界定。

研究表明,起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汉语短语和词的纠葛。

(1)汉语的文白交错,古今交错。

(2)汉语语素的单音节化。

不论如何,汉语的双音节短语和双音节复合词之间的界线都是汉语语法中的一个现实的问题。实际上,处于教学的需要,较早以前,人们就已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从方法上来看,基本上有两种。

(1)扩展法

理论背景是,复合词内部的结构比较紧密,通常不可以插入一个别的成分,而短语内部结构关系比较疏松,通常可以加入一个别的成分。具体验证过程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a.假如有一个复合体A+B,如果A、B之间可以加入一个成分C,构成的A+C+B成立,则A+B是一个短语。如:

大树──大的树

吃饭──吃着/了/过饭

写信──写了/着/过信

因此,“大树”、“吃饭”、“写信”都应该是短语而不是词。

b.假如有一个复合体A+B,如果A、B之间不能加入一个成分C,构不成A+C+B,则A+B是一个词,不是短语。如:

大车≠大的车

火车≠火的车

马路≠马的路

可见,这里的“大车”、“火车”、“马路”等都不是短语,而是词。

(2)结构意义结合的方法

很明显,扩展法只是关注组合体结构上的凝固性:是不是可以加入一个成分。但是,词和短语又都是一个表义的单位,意义上的因素不能不加以考虑。这第二种方法实际上就是分别从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考虑这个问题。具体过程涉及两个方面。

它的理论背景是,和短语相比,汉语的词具有结构上的凝固性和和意义上的融合性两个特征。

所谓结构上的凝固性,指的是词的中间因结构紧密,往往不能加入其它成分,即不能扩展。

所谓意义上的融合性,指的是词在表义上的整体性,即词义通常不等于各语素义简单相加之合。

相对来说,短语不具有上述两个方面的特征,即短语在结构上是比较松散的,通常可以扩展,在意义上,短语的意义通常等于各词的意义相加之合。

将这两个方面综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以下四个方面的情况。

a.[+凝固性]、[+融合性],如:语言 如果 非常 这是典型的词。

b.[-凝固性]、[-融合性],如:我吃 打他 做好 这是典型的短语。

c.[+凝固性]、[-融合性],如:人民日报 笔谈 可以看作是词。

d.[-凝固性]、[+融合性],如:帮忙 走后门 可以看作是短语。

以上四种情况,a是词,b是短语通常大家都不会有意见,但对于c、d的看法可能就有分歧。考虑到汉语词双音化特征,将“笔谈”、“帮忙”看作是词,而将“人民日报”、“走后门”看作是短语似乎比较合适。

词和短语尽管大小不同,层次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词和短语都是语言中的备用单位,都是不具备句调的。3.句子

句子和词、短语最明显的不同在于,句子是有句调的语言单位,是语言的成品。是话语的基本单位。

(1)句子的含义

句子,是具有特定语调,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

句调,实际上是一种声音的高低升降变化的现象。句调在语言中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

在口语中,句调通过声音的高低升降变化来实现。如:

① 他来了。(平调/缓降调)

② 他来了?(缓升调)

③ 他来了!(急升调)

④ 你来!(急升调)

你去吧。(缓降调)

在书面语中,句调通常由语气词来帮助实现,如“吗、吧、啦、嘛、啊、呀”等等。还可以使用标点符号来表示,如“。”表陈述调,“?”表疑问调,“!”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标示感叹调和祈使调。

“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说的是每个句子都可以表达一定语义信息。还是上边的几个例子:

① 他来了。(告诉对方一件事)

② 他来了?(提出一个疑问)

③ 他来了!(表达某种情绪)

④ 你来!(发出某种劝诱)

不过,句子的语义信息也仅仅止于此。比如,“他来了。”“他”是谁?“他”从哪里来?是怎么来的?干什么?等等,都不是一个句子所能够一次性明确的。这正是句子表义含量的局限性,也是大段话语、篇章制作的必要性。

(2)句子的分类

句子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类:a.内部结构 b.整体功能。a.内部结构类型──句型:

句型是根据句子内部结构模式划分而来的类别。句子的结构类型通常可以表示为如下的系统:

b.整体功能类型——句类

句类是根据句子的语气类型划分而来的有关句子整体功能、用途的类别。通常有四类。

① 小王过来了。——陈述句

② 小王过来了? ——疑问句

③ 小王过来了!——感叹句

④ 小王,过来!——祈使句

(3)句式

除了上述两种类别之外,句子还可以根据一些结构形式上的特征分别为各种不同的格式。这种在结构上具有某种独特之处的句子格式,叫做“句式”。汉语的句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a.“把”字句。如:

① 我把书丢了。

② 小王把自行车摔坏了。

b.“被”字句。如:

① 他被同伴打了一顿。

② 他被打了一顿。

c.“是”字句。如:

① 我是昨天来的。

② 他是没听见。

d.“有”字句。如:

① 桌子上有三本书。

② 床上有一堆衣服。

e.“连”字句。如:

① 这首歌连我都会。

② 这事,连小孩也会做。

汉语句式是汉语语法教学,尤其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难点。

三、句子成分

(一)句子成分的含义

汉语的句子,除了独词句之外,都是由两个以上的词构成的。词在句子的构成中所充当的角色、发挥的职能并不一致,分析句子,对句子内部各词语的句法职能进行观察和研究,就会找到一个个具有不同语法职能的句子构成成分,这就是句子的成分。所以,所谓“句子成分”,说的是根据句子内部组成成分之间的不同的组合关系,以及各自语法职能划分而来的句子的结构成分。如主语、谓语等等。

由此可以看到句子成分有如下特点:

其一,句子成分是句子分析的结果。

句子成分是通过对句子进行语法结构的分析得到的,应该是先有句子,而后得到句子成分。

其二,句子成分具有特定的语法职能或“身份”特征。

句子成分可以是由词充当的,也可以是由短语充当的,但与词和短语不同的是,不同的句子成分表示某种句法职能、身份:它们是词语在参与句子组合之后获得的某种语法结构职能、身份,而单独的词语,是不具有这种“身份”或者“角色”的。比如:

通过上边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几组句子结构成分:

这也就是所谓的汉语“十大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动语、宾语、中心语、修饰语、定语、状语、补语、独立语。(二)句子成分的界定

1.主语和谓语

(1)主语和谓语是对配对成分,在主谓句中,句子主语以外的部分都是谓语。

(2)没有主语就无所谓谓语,反之亦然。如:

(3)主语和宾语没有直接的结构关系。

2.动语和宾语

(1)动语只和宾语具有配对关系,动语是大宾语的成分。

(2)没有动语也就无所谓宾语,反之亦然。如:

上述例子,尤其是第二组例子最能说明问题:宾语是和动语相对待的,没有宾语也就无所谓动语,反之亦然。

(3)如果一个句子是主谓句,并且有宾语,它的结构格局是:

在这种情况下,动语和谓语的关系比较明显:动语包含在谓语之中。所以,有人也称动语、宾语等为句法成分,以区别于句子成分——它们没有直接构成句子,而是直接构成句子的结构成分。

3.中心语和修饰语 有一个理论上的背景,即中心语和修饰语的确定都应该在偏正结构的框架中进行──中心语是偏正结构中的中心语,而修饰语也是偏正结构中的修饰语。

(1)中心语:是偏正结构中被修饰、限定、补充的成分。如:

(我的)书‖丢了。

你‖[马上]来。

他‖听<懂>了。

他‖拿了(我的)书。

中心语可以是主语或宾语中心,也可以是谓语中心。

(2)修饰语:是偏正短语中的附加成分。具体包括定语、状语和补语。a.定语:是名词性偏正短语中的前附加成分。结构模式是:

X(+的)+名:(我的)书(木头的)房子

(吃的)东西(大)房子

X(+的)+动:(他的)到来‖给我们增添了欢乐。

(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其中,第二种结构模式否定了以前关于定语的一种说法:“定语是名词性成分的”修饰语。

b.状语:是动词、形容词性偏正短语中的前附加成分。结构模式有:

X(+地)+动/形:[马上]去

[已经]走了

[高兴地]说

[快]跑

[很]好

X(+地)+名词(语):[都]星期三了 [才]三百斤 [已经]科长了

第二种模式很好地说明了以往的一种关于状语“是动词、形容词性修饰语的前附加成分”的说法是不全面的。

c.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偏正短语中的后附加成分。如:

激动得<不得了>

写得<漂亮>

高兴<极>了

写了<三遍>

说<清楚>

4.独立语

不参与句子主体结构组合的一些特殊成分。如:

应答语:是是是,你说得对!

象声语:“呼——呼——”,大风刮个不停。

插入语:这件事,看样子,没戏了。

呼语:老王,你过来!

从对外联系的角度来看,独立语不和其他结构成分发生固定的结果联系,因而,是一种“失偶的成分”。

上边说的汉语句子成分的一些最为基本的问题,这里,要强调的是:这个部分要明确三个方面的问题:

1.要明确各种句子成分的内涵。

2.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如主语和谓语、动语和宾语等等。

3.这里的句子成分内涵、外延都与中学时接触的相关概念有出入,出入在哪里? 四.句子分析——分析句子的两种方法

(一)句子成分分析法

1.“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内涵

句子成分分析法,是传统的分析句子的方法,它把句子成分分别为主、谓、宾、定、状、补等六类,然后按照这些成分的搭配情况来说明句子的各种结构格局。这个定义实际上指出了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几个方面的本质:

a.分析对象或适用范围:句子分析

b.分析过程:确定成分

c.分析目标:确定、说明句子的结构格局

2.分析步骤

(1)两心相照

先找出句子的两个核心成分:主语和谓语。二者之间用双竖线“‖”隔开。主语下加双横线“=”,谓语下加单横线“_”。(如果有宾语,也相继找出,下加波浪线“~”)。这样句子的两个中心成分基本上确定下来“主语──谓语”,宾语理论上不是一个中心,但实际上也必须看作是一个“可有”的中心。

(2)非心向心

非心向心:分别找出各核心成分的附加成分,分别用符号——定语()、状语[ ]和补语<>标出。

(3)最后确定句子的结构格局。如:

分析表明,这个句子在结构上是一个主谓句、动宾谓语句。(二)层次分析法

1.语言单位组合的层次性 已有的研究已经证明,词在构成语句时是有一定先后顺序的,这种先后顺序实际上就体现了语言单位组合机关的层级性。如:

语法分析的目的是揭示语言单位内部的组合实质、规则,而上述语言单位内部组合的层次性正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这种实质、规则的揭示是以往的句子成分分析所不能完成的,因而有必要引进一种新的方法——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正是适应这种语言研究的需要产生的。

2.层次分析法

从上边的讨论中已经可以知道,层次分析法实际上就是依照语言单位组合层次性特点,对语言片段进行逐层分析的方法。因为每一次切分都要找到这个层次上的两个直接构成成分,所以,又成为“直接成分分析法”。也因为每次分析都要进行二分,所以称为“二分法”。

依照层次分析的具体方式,层次分析法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操作细节。即“由大到小”和“由小到大”的方法。

下面分别介绍。

(1)“从大到小”的过程 具体步骤是:

a.分析一个句法结构的内部结构层次,首先要找到构成这个句子的两个最大的直接成分,如主语—谓语、动语—宾语等等。分别在它们的下边加上框线,同时,标明二者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

b.分别分析两个直接成分,层层二分,到词为止。如:

c.通过分析明确分析对象的结构类型。

通过分析可以知道:

①属于主谓句、动宾谓语句;

②属于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

③属于非中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

(2)“由小到大”的过程

具体步骤是:

a.先找出构成分析对象的各个基本单位(通常是词)。

b.按照组合的顺序,尝试有两个基本单位构成一个较大的结构体,同时表明每个结构体内部两个基本单位之间的语法关系。依此程序,再由这些较大的结构组合成更大的结构,直到构成整个分析对象为止。

c.通过分析明确分析对象的结构类型。

通过分析可以知道:①属于主谓句、动宾谓语句;②属于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③属于非中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这个结果是与“由大到小”的分析过程是一致的。

由上边的分析过程基本上可以知道,层次分析法比句子成分分析法更科学、可靠,也更加精密,是一种好的分析方法。

上一篇:帮妈妈戒手机作文600字下一篇:碧海仙山游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