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调研报告(精选9篇)
1.关于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调研报告 篇一
关于绿色消费理念对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影响的调查报告
——生活中学会理性消费
前言:在本次寒假中,我利用的一些时间来调查关于绿色消费对我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我想这样很贴近生活的调查比较容易入手,同时也能让我们学会如何绿色消费,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污染和浪费。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什么是绿色消费?
绿色,代表生命、健康和活力,是充满希望的颜色。国际上对“绿色”的理解通常包括生命、节能、环保三个方面。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购买和消费活动,是一种具有生态意识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行为。绿色消费是从满足生态需要出发,以有益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内涵,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统称。
二.绿色消费观对生活的影响
绿色消费观,就是倡导消费者在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从事科学合理的生活消费,提倡健康适度的消费心理,弘扬高尚的消费道德及行为规范,并通过改变消费方式来引导生产模式发生重大变革,进而调整产业经济结构,促进生态产业发展的消费理念。它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目前在中国倡导绿色消费,其观念和行为的内容主要应该包括: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如节水、节纸、节能、节电、多用节能灯,外出时尽量骑自行车或乘公共汽车,减少尾气排放等等;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选择那些低污染低消耗的绿色产品,像无磷洗衣粉、生态洗涤剂、环保电池、绿色食品,以扶植绿色市场,支持发展绿色技术;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尽量自备购物包,自备餐具,尽量少用一次性制品;垃圾分类,循环回收。在生活中尽量地分类回收,像废纸、废塑料、废电池等等,使它们重新变成资源;救助物种,保护自然,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和使用野生动物制品,并且制止偷猎和买卖野生动物的行为。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全球绿色消费运动开始被国际社会所接受,成为公众广泛参与环境和生态保护的消费方式,绿色消费观也应运而生。据有关资料统计,有82%的德国人和62%的荷兰人到超市购物时预先考虑环境保护问题,66%的英国人愿意花更多的钱购买绿色产品,80%以上的欧美国家消费者把环保购物放在首位,愿意为环境清洁支付较高的价格。而据中国社会调查事物所的调查,有72%的被调查者认可“发展环保事业,开发绿色产品,对改善环境状况有益”的观点,有54%的人愿意使用绿色产品。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市场调查资料显示,约有79%~84%的消费者愿意主动购买绿色食品。可以说,绿色消费更新了传统消费观只关心个人消费,很少关心社会生活环境利益的倾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作为一种新的消费理念,它必将逐渐为我国公众所接受。
三.绿色消费观需要破解的三个问题
绿色消费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话题。继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包景岭建议以立法的方式促进绿色消费后,近日中消协又向全国消费者发出倡议,希望广大消费者从我做起,自觉响应“绿色奥运”的号召,在消费过程中努力做到绿色环保消费,以践行“科技奥运”的精神,弘扬“人文奥运”的理念。
诚然,绿色消费是一种高层次的理性消费,是带着环境意识的消费活动,它体现了人类崭新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事实上,绿色消费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国际消费者联合会从1997年开始,连续开展了以“可持续发展和绿色消费”为主题的活动。在国内,原国家环保总局等6个部门在1999年启动了以开辟绿色通道、培育绿色市场、提倡绿色消费为主要内容的“三绿工程”;中国消费者协会则把2001年定为“绿色消费主题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并指出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
随着环境意识日益深入人心,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绿色消费已进入更多人的生活。据调查,目前绿色消费总量已达2500亿美元,未来10年,国际绿色贸易将以12%~15%的速度增长。47%的欧洲人更喜欢购买绿色食品,其中67%的荷兰人、80%的德国人在购买时会考虑环保因素。此外,我国 53.8%的人乐意消费绿色产品;37.9%的人表示已经购买过诸如绿色食品、绿色服装、绿色建材、绿色家电等在内的绿色产品。
令人遗憾的是,虽然每年有如此之多的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在呼吁绿色消费,也有不少人选择了绿色消费,但绿色消费仍然难以在我国全面推广下去。对此,笔者认为应该从3个方面来分析原因。
一是人们的意识还不到位,个人消费需要对环境负责任的观念没有建立起来。目前,大多数消费者虽然有绿色消费的意识,但离真正转化为绿色消费的行动还有很大差距。比如,在就餐时依然使用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餐盒;购买生活用品的时候,基本不用环保购物袋;扔垃圾的时候没有进行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区分;有时候会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等。
二是管理机制上的缺失,许多产品至今没有统一的绿色检验标准、认证机制,导致绿色市场上鱼目混珠的现象出现,使一些消费者失去购买绿色产品的信心。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缺乏政策上的支持,国内绿色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比较低,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绿色产品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目前绿色产品的品种也不够丰富,尚不能满足人们生活消费的需求。
三是不少企业没有承担起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市场推广的方式,是尽可能地让人们多消费,但这种推崇奢华、过度消费,消耗越来越多自然资源的导向是有问题的。同时,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也逐渐显露出来。其中,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一些家居企业通过各种虚假宣传和假的绿色产品证书“忽悠”消费者。如果以上3个问题得不到解决,绿色消费将无从谈起。那么,怎样才能让绿色消费真正“绿”起来?笔者非常赞同一个看法:应长期加强环境教育,让公众了解过度消费的弊端,使绿色消费的理念深入人心。此外,用切实可行的方式推动绿色消费,比如建立绿色超市,把生产过程中超标排放的产品分门别类摆放,使消费者不去选择这些产品。
四.生活中不符合绿色消费的行为
做作业用了很多纸,考试、练习时做的卷子很浪费木材,用的笔,修正带也
因为老师留的东西多而飞速更换,频繁使用大脑排出更多的碳元素,过度疲劳而喝的咖啡浪费水。
五.倡导绿色消费
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地球,营造一个安全、健康、温馨的家园,是我们每一个人共有的心愿和应尽的义务。面对环境污染、资源枯绝的状况,我们再也不能麻木不仁,每个家庭,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消费做起,为保护环境尽一份责任。
2.关于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调研报告 篇二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全民健康水平将会得到显著提高。无论城市居民还是乡村人口, 人人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是党中央一直以来着眼于实现的目标, 近年来我国也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本文从城乡健康水平和生活水平差距的关系角度, 考察城乡健康水平差距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 为卫生事业的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1数据和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收集的资料涉及不同年份全国城乡的主要健康水平指标和生活水平指标, 数据来自《2009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1.2 处理数据的方法
1.2.1 log odds (Logit) 变换
假设婴儿死亡率为P (0
1.2.2 综合指数法
综合指数法是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后, 消除了不同指标量纲的影响, 排序结果充分利用原始数据信息, 能定量地反映出不同评价单元的优劣程度[2]。
无量纲处理, 即对评价指标数值的标准化、正规化处理, 它是通过一定的数学变换来消除原始指标量纲影响的方法, 即把性质、量纲各异的指标转化为可以进行综合的相对数即“量化值”。评价指标通常有极大型指标、极小型指标、适度指标之分。所谓极大型指标是指取值越大越好;极小型指标指取值越小越好;适度指标是指指标值既不应过大, 也不应过小的指标。它的指标变动区间内有一个适度点, 因此它可以看作是正指标和逆指标的组合。在指标值达到适度点之前, 它是正指标;而在指标达到适度点之后, 它便转成逆指标了[3]。
无量纲化处理的原理是先对待评价指标确定一个比较的标准值, 然后用各指标实际值 (Xij) 与相应的标准值 (Mij) 进行比较。对于极大型指标公式:Yij=Xij/Mi, 极小型指标公式: Yij=Mij/Xij。式中, Yij为i组j项指标数处理后值, Xij为年份指标实际值;Mij为年份指标标准值[4]。
1.2.3 虚拟变量
虚拟变量又称虚设变量、名义变量或哑变量, 一般用D表示。用以反映质的属性的一个人工变量, 是量化了的质变量, 通常取值为0或1。一般情况下, 基础类型、肯定类型取值为1;比较类型, 否定类型取值为0。引入虚拟变量可使线形回归模型变得更复杂, 模型中引入虚拟变量的作用是分离异常因素的影响、检验不同属性类型对因变量的作用等。
1.3 指标的选取
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是:科学、适用、可比、可得。根据以上原则, 最终确定反映健康水平的指标是婴儿死亡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三个指标, 反映生活水平的指标是恩格尔系数[5]。
2数据处理与分析
2.1 统计分析
根据《2009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 我国自1991年到2008年反映健康水平的指标即婴儿死亡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的平均值分别是31.9%, 39.0%和56.7%, 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具体而言, 城市和乡村的婴儿死亡率平均值分别是12.8%和36.55%, 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平均值分别是15.2%和44.7%, 孕产妇死亡率平均值分别是32.1/10万和71.5/10万, 反映生活水平的指标即恩格尔系数分别是43.43%和51.51%, 且城乡差距总体均呈现走低的趋势, 对应结果如表1所示。
2.2 log odds变换
对原始数据作log adds变换, 并给出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及恩格尔系数的城乡比, 其结果显示如图1。从图1给出的上述4个指标的城乡比时间序列图可以发现, 城市和农村孕产妇死亡率之间的差距要小于城市和农村在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上所显示的差距, 1991-2008年孕产妇死亡率 (经log odds变换) 城乡比基本维持在1.1周围;经log odds变换后的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城乡比在1991-2008年总体上呈现渐降趋势。2000年以来, 除2002年略高于1.3外, 其余年份均低于1.3, 说明2000年以来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城乡差距越来越小。整体而言, 生活水平的差距虽然也呈现渐降趋势, 但变化幅度较为平缓, 较健康水平的差距要小一些。
2.3 城乡健康水平与生活水平差距的关系分析
2.3.1 健康水平综合指数的计算
首先, 对反应我国健康水平与生活水平的主要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得结果如表1所示:
其次, 构建健康水平综合指数[6], 公式如下:
健康水平综合指数=
(处理后婴儿死亡率*处理后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处理后孕产妇死亡率) 1/3
得城乡健康水平综合指数如表2所示:
2.3.2 城乡健康水平与生活水平差距的回归分析
以处理后的健康水平综合指数Z为因变量, 以处理后的恩格尔系数E为自变量, 并构造城乡虚拟变量D, 得标准回归方程如下:
其中,
undefined
上述模型各项指标均通过检验, 其中虚拟变量D的t统计量为10.48536, 说明虚拟变量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 即城市和乡村的健康水平存在不同;处理后的恩格尔系数E的回归系数有显著意义为正值, 说明生活水平差距是导致健康水平差距的主要因素且健康水平差距与生活水平差距呈同方向变化关系。
3讨论及建议
健康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城乡健康公平差距将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陷入因病致贫或者因贫致病的恶性循环之中, 因此是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因此, 要将发展与稳定更加有机统一起来, 既要关注经济指标, 又要关注社会指标, 既要看经济发展, 又要看社会稳定, 既要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又要有利于保持社会安定。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和减少不和谐因素, 维护好我国当前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社会稳定。
3.1 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之间关系密切, 健康是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 生活水平是健康水平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要想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首先要提高生活水平。
3.2 健康水平反过来也影响生活水平。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健康, 则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其获得其它的可行能力, 如受教育的机会、心理愉悦程度等。并且, 这种限制无法通过其它途径获得替代性满足, 因为它往往从最底部摧毁了人们扩展其它自由或选择。从这个角度看, 健康是人类主体性发挥的基础[7]。因此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村医疗投入力度, 提高农村地区, 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医疗的经济可及性和资源可及性, 以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
3.3 要缩小城乡健康水平差距, 关键要缩小生活水平差距, 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首先, 社会有责任向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不断改善农村社会条件与社会环境, 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其次, 要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8]。
参考文献
[1]刘宝, 蒋烽, 胡善联.人群健康的城乡差距[J].中国卫生资源, 2005, 8 (5) :214-216.
[2]李云霞.利用综合指数法评价我院五年医疗工作[J].中国卫生统计, 2007, 24 (3) :322-323.
[3]彭喜春, 朱明元, 许丹等.综合指数法在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中的应用[J].实用预防医学, 2007, 14 (6) :1709-1711.
[4]吴爱雯.综合指数法在评价医疗质量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统计, 2009, 16 (1) :31-32.
[5]齐良书, 王诚炜.健康状况与社会经济地位:基于多种指标的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 2010, 29 (8) :47-50.
[6]曹燕, 姜卫, 熊维政.我国城乡居民健康发展指数的构建及评估[J].中国卫生经济, 2010, 29 (7) :42-44.
[7]殷帅.我国城乡居民医疗健康差距探析[J].北方经济, 2008, 9:32-34.
3.关于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调研报告 篇三
关键词:因子分析;居民生活质量;综合评价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的消费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总体水平比较缓慢。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质量讲直接影响着重庆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收入支出、就业、住房和消费是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通过对重庆28个区县的生活指标进行研究可以全面了解近几年重庆的居民生活水平状况,从而为提高重庆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此也可以进一步探析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质量问题。
1.因子分析法
1.1数据来源。根据以上指标的选取,本文主要分析的原始数据是是根据2012年《重庆统计年鉴》提供的截面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作因子分析后从整体上对我市28个区县居民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1.2因子分析的主要结果与分析(1)我们知道,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大多数指标或者因素间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即为相关性较强,同时也是建立因子分析的模型的基本前提之一,因此,在建立因子分析的模型之前必须作合理性的检验,本文主要是运用KMO与Bartlett球体检验,作相关分析。表4-1是给出了的KMO与Bartlett球体检验的结果, 其KMO的值是0.772, 根据统计学家Ka iser分析的结果,KMO取值在0.7与 0.8之间, 一般适合做因子分析;根据巴特利球形检验给出的概率为0.000, 很明显分析出来的结果小于显著水平0.05或者0.01,所以,拒绝了原假设, 因此原始变量可以作因子分析。
(2)表4-2可知SPSS提取的三个公因子(其特征值均是大于1的)前面三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都达了83.662%, 因此,此次分析提取了3个公共因子还是可以的, 反映了原始的数据83.662%的信息。
(3)表4-3为因子载荷矩阵, 是没有经过旋转过的载荷矩阵,在因子的命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依据。下表可得出,第一个因子除了“X3、X4、X5、X11、X14” 之外的其它九个变量上的载荷都是相差不大,因此,无法解释各公因子间的含义,也无法进行了因子命名,所以,必须作因子旋转。
(4)表1-2与表1-3的含义是基本类似的,只是多出了旋转以后的特征根;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对比旋转以前和旋转以后的“Extraction Sums of Squared Loadings”,不难发现:前三个公因子的累计贡献率是相同的(都均是为83.662%),但每个公因子的特征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当然其方差贡献率也随着发生了变化。因此,因子旋转是相当于在确定了公因子得数目m的前提下,把相同的累计贡献率在m个公因子上进行重新分配。
(5)表1-5为旋转以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将它其与图1-3作对比,不难看出,各因子都在14个变量上的载荷更是趋于两极分化,因此,可作进一步分析的依据。
(6)表1-6可以看出因子载荷是按照每个因子进行了排序。此时,有利于解释各因子的含义。因子1在X10、X6、X9、X13、X12五个变量上有较大的载荷,所以该因子主要是反映了这五个变量的信息,可命名为“住房销售与社会保障因子”;因子2在X3、X5、X4、X11这四个变量上有较大的载荷,因此,该因子主要反映了这四个变量的所有信息,可命名为“农村收入与支出因子”;因子3在X1、X8、X7、X2、X14五个变量上有较大的载荷,所以该因子主要反映科这四个变量的信息,可命名为“工资与消费因子”。
3.1结论
得出以下结论:虽然各区县的发展速度有所不同,但是总的来说根据以前年度的数据相比,各区县的居民生活质量是得到明显的提高,另一方面,从以往年度的综合得分来看来,因子得分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值是在逐步加大的,因此,我市居民生活质量是在普遍上升,但是各地区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步加大。3.2政策与建议。从以上分析结果不难看出,我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水平,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取决于住房和就业情况等,因此,想要把我市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那么就必须要加快我市房地产的开发和就业率,分别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如何要提高我市居民生活质量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快农村的经济发展要想我市居民达到小康社会,就应该先发展该地区的农村经济,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本论文中因子2 (农村的收入与支出因子, 方差贡献率是27.422%) 作为第二个评价居民生活质量的因子, 一方面充分体现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农村居民的人均生活跟消费支出(元)X3、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元)X4、食品支出(元)X5、农村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平方米)X11具有相关性, 并对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如果社会发展的目标是提高居民生活的质量, 那么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基础上, 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支出、增加农村居民住房面积是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的重要方法和有力措施。(作者单位:长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吴祈宗,邹芸.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居民生活质量评价研究[J].电视技术工业工程版,2005:298-304.
[2]张立华,杜宏巍,刘雪芹.因子分析在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评估中的应用[J].社会科学(河北理工大学) 2008(1):29-32.
[3]李正龙.居民生活质量的因子分析与综合评价[J].社会科学(安徽理工大学),2007(3):25-30.
[4]蔡继梅,顾平.基于主成份分析法的江苏省居民生活质量评价[J].价值工程(江苏科技大学),2009(6):54-55.
4.关于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调研报告 篇四
2008年,全球范围内爆发了严重的金融次贷危机,它让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中的三家没落,两家改头换面,也让格林斯潘的神话覆亡,更让一些欧洲国家经济出现负增长……尽管此次金融风暴的中心是美国、欧洲等资本主义体制的国家,但是作为美国重要债权国的中国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我国鞋帽、衣服等出口的中小型企业大幅倒闭,深圳的一些电子柜台竟出现了空柜现象,铜、铁、铝等回收品自08年10月以来降幅超过50%,我国外汇资产也由于美元的贬值而受到威胁等等。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我想了解家乡那个静谧偏远的小城是否也经历着煎熬。所以,我开展了这次针对金融危机下的家乡居民消费水平的调研;本次调研包括介绍锡林浩特市的概况、金融危机前的城市情况和人们消费水平、现今处于危机中的情况和居民的满意度以及未来居民的期望这几方面。
一、我的家乡——“草原明珠”锡林浩特市
锡林浩特市(以下简称 “锡市”)位于内蒙古高原的锡林郭勒草原中部,始建于清康熙六年,1983年由国务院批准建市。全市行政区划总面积18750平方公里,辖6个城镇街道办事处,2个镇,4个苏木。现有总人口20万人,含蒙、汉、回、满、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17个民族,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素有“草原明珠”的美誉,是内蒙古首批“中国的优秀旅游城市”之一。锡林郭勒草原是十三世纪的皇家牧场,锡林河的九曲十八弯流传着蒙古族悠久的传说,辽阔碧绿的草原、盘旋的雄鹰、神圣的敖包、洁白的哈达、悠扬的马头琴声、恢弘的长调、夕阳下的勒勒车、火红的篝火,淳朴的牧民用奶茶的飘香向我们诉说着这一个古老的民族兴盛、衰落、自强不息的一个有一个传奇。这里依旧风景如画,姑娘湖、了望山、锅盔山、金莲川、多伦淖尔……无一不让你流连忘返。在此,我真诚的欢迎您到草原来!
二、独饮自酌——金融风暴前锡林浩特市平稳的发展
自1983年建市以来,锡市人民生生不息的建设者自己的家乡。官方数字是: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由31.97亿元提高到60.01亿元,基本实现三年翻一番,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9.4%。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日益提升,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6.9%提高到11.8%;工业增加值由15.1亿元增加到35.1亿元,年均增长21.4%。近年,集中力量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基础设施基本配套,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明显改善。煤炭在建生产能力2000万吨,电力装机在建规模60万千瓦,通过地质勘探已控制金属钼储量33万吨,居世界前列。而据我个人的感受,危机以前全市正进行扩建,楼房越盖越高、居民区娱乐设施越来越多、商场装潢越发奢华、越来越多的人们习惯于“下馆子”,傍晚广场上散步的人们三三两两谈笑风生,十分惬意。出入各种娱乐场所不再是有钱人的特权。
三、身处金融危机,生活方式悄然改变
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建筑原材料价格上涨很多施工单位停工资金短缺而停工,商场里的货物也贵了许多。经过调查问卷(主要从衣、食、住、行)得知,生活相对好的人们现在更愿意买一些国外品牌的服装,因为人民币增值,进口关税下调,使得国外的商品较以前便宜了许多,而国内一些有优秀品牌的衣服价格却贵了许多;相比之下,人们倒是认为买国外品牌的衣服既合算又显身价。生活普通的人们则会到百货大厦买一些较便宜的衣服,这些衣服是集中制作的,并没有严格的品牌限制。因为之前人们习惯于在饭店吃饭,既省钱又实惠。过节请客可以到大饭店一显身手,讲讲排场;如果是平常吃饭,则可到小饭店品尝各种特色。但现在,人们经常回家自己动手,在饭店消费已不再是时尚,原因就是小饭店经常易主,使得人们吃饭这样寻常享受的事情变成了一种负担——常为每顿饭的去处而烦恼,而且现在一顿饭的开销是过去的两倍左右,真是得不偿失;所以还不如自己亲力亲为,即使这样,我们一顿饭的消费也还是不少,多的达上百,少的也需二十左右。这给收入并不丰厚的小城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有一位黄奶奶说,去年年末时仅一周之内豆腐的价格从一元便涨到了两元,其他的蔬菜价格也是迅速上涨并久居不下。这样的情况也许我们只是皱皱眉头,但我想,有的家庭就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来想办法填饱肚子。
另外,为了刺激经济,政府从外地(如鄂尔多斯)招商引资,开采地下煤炭等矿石资源,大面积进行房屋拆迁重建,近两年左右的时间,平房已经消失殆尽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现代式的居民区:玲珑楼阁错落有致,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大家也都如愿以偿的住进了楼房,这也使得各小区的居委会忙碌了起来,小区还开设了门诊、幼儿园、茶馆、娱乐室,尽管会花掉人们大部分的积蓄,但是如果住得舒适,也算物有所值。只是房价即使整体下跌依然不能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
当然,人们的出行也有了大幅度的改变。几年前,人们还普遍骑着摩托车、自行车上班上学,如果奢侈的话就会打出租车;而现在,生活较富裕的家庭都拥有自己的私家车,使得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路面上很难见到摩托车的身影了;不过,这也让小城市的交通显得略加拥挤。同样由于金融危机,有不少家电下乡活动,而农村和中小城市成为热点消费市场,有相当一部分国产汽车也有下乡活动,价格低廉,使居民买车敢想不敢做成为了现实,还是由于关税下调,让我们买国外的豪华车也成为了可能,在人们的闲聊中,车成为一个主要的话题。但是拥车一族的感受可是大不相同。有的人认为买车方便了交通,使近距离的小范围旅行成为现实;有人认为,买了车后开效过大,随着油价一路飙升有些承担不起养车的费用,新车刚买不久就入库了;还有一些人认为,买了车之后人变得懒了许多,还要经常到健身房锻炼身体……总之,车辆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生活水平。
这就是金融危机下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变,锡林浩特市较为偏远,城市经济不依靠出口,所以受到的冲击相对沿海城市小了很多。还有一些买股票、基金等金融衍生物的居民,损失了不少财产。尽管生活中出现了令人不适的种种问题,但是居民们依旧对自己现在的安定的生活非常满意;光鲜亮丽的服饰让人们更加精神,偏贵但营养丰富的食物让人们的体魄更加健壮,楼房的集中供热总好过三九严冬自己起早点炉子,有了车遇到急事就不至于束手无策。
四、时刻充满信心,用勤劳憧憬美好未来
今天,我们还在金融危机阴影的笼罩下,并且,我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迎来经济的真正复苏,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坚持努力就是胜利。锡市的居民现在基本脱贫,都在努力让自己的日子红火起来。市政府还根据居民的生活爱好举办了各种比赛、娱乐表演,还有蒙古族的那达慕会来丰富人们的生活。据勘测,我们的地下有巨大煤炭矿储量,并在去年煤炭产量超过了山西;即将兴建的农用车交易市场、化工厂可以为我市人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工业的逐步发展会让我们的经济在不久的将来迈进新的阶段,到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是更上一个台阶。
5.关于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调研报告 篇五
一、基本情况2004年,全区共有11,787户、31,316人享受到了城市低保,上述低保对象完全按照《长春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若干规定》(试行)的要求进行管理和救助,共发放低保金1036.9万元,基本上做到了应保尽保。几年来,区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把这项“民心工程”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区政府投入200万元在全市率先成立了“扶贫超市”,至2004年5月全区8个街道全部成立了“阳光超市”。其中南湖街道湖东社区“阳光超市”在2004年5月迎接了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的视察。在区政府的积极努力下,目前,我区已经基本形成了组织健全、制度完善、措施配套、运转有序的城市低保工作机制。2004年1月,我区代表长春市在重庆街道接受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解决困难群众社会保障问题专项调研,低保工作受到检查组的充分认可,为朝阳区乃至长春市争得了荣誉。2004年4月,在我区召开了全市“阳光超市”现场会;2004年9月,全市低保金实物发放试点在我区实行。标志着我区低保工作已经走在了全市前列,并继续向着更高的水平迈进。
二、主要工作
(一)领导重视,组织严密,为全区低保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区政府领导十分重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把此项工作作为关系全区安定团结大局的大事来抓,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政府年初财政预算都要优先安排低保资金,确保低保金全额到位,区财政和审计部门实行联审制度,保证资金封闭运行,专款专用。为保证低保工作运行顺畅,落实到位,政府建立了由常务副区长直接负责,区民政局具体操作,各街、镇民政科长、民政助理、社区主任、低保专干分工把关的低保组织体系,上下联动,目标明确,责任清楚。社区低保评议小组定期召开低保工作会,了解辖区内低保情况,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力求为低保户解决实际困难。政府领导重视,工作支持,为我区低保工作顺利、全面开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和组织保障。
(二)以人为本,适应形势,低保工作尽量缓解受保人员的生活压力。为了缓解物价上涨、煤、电资源紧张等不利因素对低保对象的生活压力,充分保证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水平,区政府千方百计为低保户提供帮助,并积极落实国家、省、市各项相关政策。2004年,全区有83户低保无房户享受到了廉租住房或租房补贴;为736户低保家庭办理了供热费减免手续,免交金额86.35万元;对1749户低保家庭实行了取暖用煤专项补助,补助金额48.51万元;向2938户低保家庭发放粮油补贴86.88万元;向2865户低保家庭发放电价补贴6.98万元;根据省民政厅统一要求提高对低保对象的补助标准后,为全区6473名低保对象补助金额14.43万元;对孤老、孤儿和优抚对象共124人提高标准,每月增加补助金额4216元。向低保对象发放超市特困购物证1000本,优惠购物证3000本,代金券30万元,受益人数达4000户、12,000人。由于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救助措施,工作开展得细致认真,基本能够满足低保对象的正常生活需要,最大限度地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对低保家庭的影响。
(三)低保干部,迎难而上,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我区现有低保专干79人,多数是下岗职工、“4050”人员,他们克服了许多困难,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调查和登记工作。为了全面摸清我区低保户的真实情况,为规范低保工作掌握可靠、详尽的第一手资料,低保工作人员不顾低保对象居住偏僻、情况复杂、不便沟通等困难,深入到每户低保申报家庭进行调查走访。对虽然没有申请,但生活确实困难,符合低保条件的人员,主动帮助其进行低保申请;对没有达到低保标准的申请人,认真耐心地做宣传、说服工作,取得理解,争取支持。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低保干部对低保标准和相关政策都能够熟练掌握,对分管辖区内的情况了解细致,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高,对生活不能自理的重病、重残、孤儿、孤老等重点照顾对象的低保金,都由低保干部送到家中。低保干部的工作在群众中得到了广泛的支持,特别是低保户对低保干部更是充分肯定,全区低保干部真正发挥了替党和政府为弱势群体送温暖的连接纽带作用。
6.关于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调研报告 篇六
摘要:我的家乡在泉州永春的一个小乡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乡镇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今年暑假,基于对家乡的热爱和学校及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支持和要求,我们对家乡的居民生活现状进行了社会实践调查。
关键词:城镇变化居民生活存在问题
一、中国在变,城镇也在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城镇居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小组利用寒假时间在杏树小镇针对桃园小村居民生活进行调查总结,让我们对城镇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丰富了我们的寒假生活。
(一)居民收入不断增长,收入渠道不断拓宽
根据村委会杨主任给我们的资料显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收入的渠道进一步拓宽,收入结构发生变化。我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从1990年的约1万元上升到2000年的1.5万元,由于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呈现多元化特征,其收入构成也随之变化,收入明显提高。
(二)消费结构趋于优化,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由于受消费价格的影响,吃的比重上升,穿、住、交通通信等都略有下降,而医疗保健比重也上升了,已高于吃的比重,跃居第一位,消费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服务性消费、旅游支出、交通通讯、文化娱乐服务消费、美容用品和美容费支出成为居民生活中的五大消费热点和亮点,有力地推动了总体消费水平。食品消费由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高。食品市场供应丰富,品种繁多,居民在吃饱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人们的食品消费注重合理调整膳食结构,荤素搭配,粗细结合,追求食品的营养性、科学性、均衡性和多样性。保健、环保的绿色食品倍受人们的青睐。
1从主要食品消费量看,主食稳定,副食上升。各类蔬菜人均消费明显上涨,各种鲜奶及奶制品人均消费也同比增长很多。
2从享受性消费来看,精神消费人均消费相对于往年来说也略有提高。
(三)医疗保健支出快速增长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全面推开,我区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呈快速增长态势。统计资料表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比往年增长。
二、改革开放,居民生活更美好
我们小组同学经杨主任提供的往年资料,以及我们近些天对当地居民的生活调查,发现改革开放之前的农村和现在的农村生活迥然不同。
(一)居民的衣食住行的变化
首先说吃,民以食为天。30年前的大米.面粉一般价格在0.17元,而现在的价格在1.30元左右,上涨了接近8倍。副食价格就很惊人,蔬菜价格由平均5分钱一斤上涨到平均1.50元一斤,涨幅30倍。肉食价格,以猪肉为例从0.82元到现在的平均8元,上涨了10倍左右。牛羊肉的价格至少达到10倍以上,食用油的涨幅大概也有7倍多。想一想,真的是很吓人啊。其次谈谈穿吧,现在一套像样的衣服怎么说也得一二百以上吧,30年以前,20元以内就可以解决问题。所以,衣服的价格相对于那个时代上涨了18倍。
依次类推,下面这个题目就是住。30年前的住的都是土房平房,烧的都是木材和煤炭,对环境污染很大。再看现在,农民家家都用上了电。
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转变,以前,大人们不重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尤其是在农村,可是现在,每家每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走进大学校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农民,认识到了科技的重要性。
再下面的题目是行,现在有人骑自行车,有人骑摩托车,有人开私家轿车,当然,也有人爱坐出租车。这些都不具有代表性,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乘坐公交车,30年前的车票5分钱,现在的车票是1元,整整上涨了20倍。小轿车也进入了农家院。
(二)居民闲暇生活的变化
当前农村文化生活的主体30岁到45岁之间的成年人,不管是在村里还是自己家里,他们主导着文化活动的组织方式和进行的内容,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54%在家里看电视或者听广播,23%打扑克,10%左右搓麻将,7%下象棋,另外的6%读书看报或作其他文化活动。
农村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整体来看缺乏指导、监督和引导。比如 在调查邻村的一
个网吧时,发现近80%都是未成年人,而这些未成年的初中生和小学生几乎全部是在玩电脑游戏或者聊天。电脑和网络本来是一种现代文明的传播工具,而如果缺乏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管理和指导,使孩子们整日沉迷在游戏或聊天的虚拟世界里,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业,甚至毒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老年人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忽略的群体,他们的文化生活相较于其他年龄的人群显得相对贫乏,所调查的这些农村里针对老年人的文化活动太少,原因主要是缺乏组织。建议农村乡镇的相关部门和干部多关注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多组织开展一些例如扭秧歌之类的文化活动,为他们购置一些健身器材,使农村的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从一年难得看上几回的露天电影,到个性化的家庭影院;从收音机中收听样板戏,到遍地开花的卡拉OK;从单纯地追求“吃饱饭”,到追求生命质量的健身运动;从打台球到网络游戏,从小人书到BBS……休闲娱乐方式的变迁,折射出改革开放30年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路变宽了,楼变高了,我们的精神世界也悄然地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人们更注重健身,跑跑步、打打球。不像过去单
一、被动选择,现在生活也富裕了,选择余地也宽了,生活质量也提高了。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主要是:
1、赌博风的抬头
在这次调查的几个村庄里,有近30%的农民在打扑克、搓麻将的时候赌过钱,虽然数额不大,一般都是一元、两元,并且按这些农民所说,“如果不来点小意思,就找不到人跟你玩”,这种风气必须加以遏制,阻止其扩散蔓延。
2、迷信活动
在这次调查中 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调查的村庄几乎全部是汉族,有近10%的家庭信仰基督教,但由于农村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使得基督教在当地农村的传播中,为了吸纳更多的教徒,向文化水平不高的村民宣扬一些迷信思想,比如:“信基督者得病可以不用打针吃药,有主保佑病就能好”等,这已经带有很深的迷信色彩了。
3、部分农民的参与热情不够
有些农民仍然只注重挣钱,而忽视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对群体文化活动热情不高,参与较少。
对此 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硬件建设
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家乡的农村乡镇有能力来建设一些公共文化场所,如:农家书屋,健身的器材和场地,放映厅等。
2、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
上级部门应多开展一些“送文化下乡”活动,并且应该针对农民需求,丰富“送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
3、加强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
应提高乡村教师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使农村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地学到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这必将对未来农村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社会实践,让我们更多去关注社会,了解形势与政策的动态,认识自身,认识社会,是一个提升自我,锻炼自我的宝贵平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离开了大学这个象牙塔,来到了现实的社会中体验社会,体验生活,体验人生;社会实践,让我们更多贴近社会,去感受最真实的社会生活,体味最真实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陈锡文《中国农业发展新阶段》,中国新闻专刊,2000年,合著
7.关于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调研报告 篇七
关键词:江西省,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对策
2010年江西省居民消费总额按当年价格计算为3545.46亿元, 其中农村居民最终消费支出为1102.46亿元, 城镇居民最终消费支出为2443亿元, 城镇居民消费是农村居民的2.22倍;而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为9451.26亿元 (按当年价格计算) , 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对全省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是11.66%和25.85%, 再考虑到2010年江西省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55.94%, 占全省人口近60%的农村消费比重只占31.1%, 这充分说明了农村居民消费偏低, 城乡居民消费存在较大差异。
一、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比较
截取2010年江西省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数据, 列表如下:
分析上表数据, 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一) 从消费总额来看, 农村居民水平远远低于城镇居民
2010年农村居民全年生活消费支出为3911.56元, 同年城镇居民消费额为10618.69元, 比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多出6707.13元, 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是农村居民的2.72倍, 两者消费水平差距悬殊, 如果把农村居民实物消费部分剔除, 消费差距将会更大。
(二) 从消费结构来看, 两者在八大类消费上均有所差异
从消费构成的八大类来看, 无论食品消费支出总额还是居住、文化教育娱乐服务等方面的支出, 城镇均高于农村。从支出比重来看, 除食品、居住、医疗保健三项支出比重农村大于城镇外, 另五项农村支出均小于城镇。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说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一致, 农村生活水平普遍低于城镇, 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差别性是导致城乡居民居住、医疗保健支出差异的主要因素, 衣着等五项支出城镇高于农村反映了城镇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高于农村的现实。
二、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差距原因分析
(一) 城乡收支差距是消费差距较大的最主要原因
从收入方面来看, 城镇居民收入一直高于农村居民收入, 2010城镇住户平均每人每年现金收入为15481.12元, 同年农民家庭平均每人现金收入6462.14, 农村居民收入仅及城镇居民收入的41.74%。众所周知,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 不论这种收入是绝对收入还是相对收入或持久收入, 影响消费水平最直接的因素是收入, 城乡收入差距是城乡消费差距的最主要原因。而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具体原因很多, 既有长期以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农民负担过重等原因, 也有农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农村居民整体素质偏低难以适应要求较高的高收入行业的原因以及地方经济不发达的原因。
从支出角度看, 农村居民在收入不及城镇居民情况下, 其支出项目却比城镇职工多, 农民的收入不像城镇职工可以全部用于生活消费, 其还得预留下农业生产所需资金;农村居民在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消费完全依赖自己收入的多少, 不像城镇职工医疗、住房消费带有一定的福利性质, 农村居民收少支多, 使得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二) 消费环境的差异是城乡消费差距的重要影响原因
消费环境包括消费者选择的自由度、价格的开放度、流通体现的健全与否、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信贷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收入固然是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主要原因, 但城乡消费环境的差异也是形成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重要因素。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远远落后于城镇, 供电设施落后、电力不足、电价过高以及通讯信号差、电信接收不良等问题, 严重制约了农村居民对家电产品、信息通讯产品以及其他现代化工业产品的消费;农村金融体系的滞后, 没有形成像城镇一样的消费信贷体系, 使得农民的许多消费无法实现, 加上农村商业网点建设落后, 农民维权意思薄弱, 诸多因素限制了农民消费的提高。
(三) 城乡居民消费观念差异是消费差距的深层次原因
城乡居民由于收入水平、文化素质的差异形成的不同消费观念, 是影响消费结构的深层次原因。农村居民消费具有一定程度的集中性, 大金额的消费比较集中在传统节日, 且这种消费具有较大的浪费性;农村居民消费大多按照约定俗成的标准和邻居们的先例进行, 消费过程中求同和攀比心理突出, 这种从众消费心里限制了农民消费内容的扩展, 除此之外, 农村居民消费中的迷信消费进一步降低了其消费水平。
三、缩小江西农村城乡消费差距的对策
综上所述, 江西省城乡居民消费差异较大, 形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城乡收入的差别, 除收入外, 城乡消费环境、消费观念等也是形成这种差异的比较重要的原因, 为缩小城乡消费差异, 推动农村消费的发展, 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切实解决好农村居民增收问题,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1. 调整农业结构, 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
针对当前农业生产与居民消费脱节的现象, 改变目前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困境, 必须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从提高农产品产量转变到提高农产品质量上来, 发展有特色的种养植业。首先要调整粮食种植结构, 发展优质粮食生产。江西省是一个产粮大省, 粮食收入是全省农民的主要收入, 粮食品种的陈旧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应缩减普通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发展优质粮食生产以增加我省农民收入;其次, 大力发展有特色的种植业, 江西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 南丰的蜜桔、万安的小红枣、鄱阳湖淡水龙虾、贵溪的塘湾红芽芋以及遂川的狗牯脑茶、庐山云雾茶、波阳的龙芽百合等, 如能形成规模化生产, 将是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发展牛、羊、蛙等市场销路好的养殖业, 增加农民非养殖业收入;提高特种水产比重, 增加农民收入;再次, 大力发展有特色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少用农药化肥、激素, 生产符合居民对食品健康、营养、安全要求的绿色食品, 靠提高产品品质来增加收入。
2.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增加农民非农经营收入。
乡镇企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是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根据江西实际情况, 发展乡镇企业, 首先要调整和优化乡镇企业结构, 应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和运输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 资源开发加工产业和农村第三产业, 如安福县的竹胶板、通贵竹地板、分宜县的竹凉席、吉安的松香、德兴的纯樟脑香料等, 都可以形成极具地方特色的农林产品加工企业;其次要建立健全乡镇企业贷款担保机制, 解决乡镇企业面临的融资困难;第三, 多方吸引市外客商、民营企业到农村投资或兼并、重组现有乡镇企业, 进一步调动农民和社会各界投资兴办企业的积极性, 让民营企业、民间资本、外来资本逐步成为我省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投资者。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吸纳农村居民到乡镇企业工作, 增加农民非农经营收入。
3.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实行农民的增收减支。
贯彻实施国家农业政策, 有条件的地方要扩大惠农政策范围, 江西省与2005年最终取消农业税, 比原计划的2006年提前了一年, 实现江西农民合同内零负担, 进一步激发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由于惠农政策实施导致的转移性收入从2005年的153.06元增加到2010年的464.96元, 占农民这一时期所增收入3120.10元的10%, 实施惠农政策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精简乡镇机构, 取消各种乱集资、乱摊派, 实行村务公开, 加快村民自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失业和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 加大义务教育投入, 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提高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标准, 从收支两方面提高农民收入。
4. 加快城镇化进程,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发展小城镇是推进城镇化、转移农业人口的重要途径。要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逐步建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县城为重点、建制镇和一般集镇为网络的城镇化体系, 具体来讲, 强化南昌的中心地位、把九江、景德镇、赣州建成大城市、萍乡、新余、鹰潭、宜春、上饶、吉安、抚州为中等城市, 加快县城发展, 形成中心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县城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一要改变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滞后的现状, 鼓励先富裕起来的农民携资到城镇置业落户, 吸引农民和各类投资者参与小城镇建设;二要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 形成乡镇企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互相促进的优势;三要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 解决分散小农作业带来的生产效率低下问题。要在小城镇建设中积极发展和培植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市场、中介组织等多种类型的产业化龙头, 尤其是要健全和完善产前产中产后全程配套服务, 把小城镇建设成农副产品加工和销售的中心、农业产业化的信息和技术服务中心。
5. 建立农村培训体系, 提高农民赚钱技能。
目前农民进城就业难问题十分严重, 即便在城市找到工作, 也多是建筑业、餐饮服务业等城里人不愿干或技术要求较低的行业, 这些行业收入普遍偏低。政府建立农村培训体系, 为农村培养各种人才, 诸如养殖人才、技术人才等, 可以提高农民谋生赚钱的能力, 从而提高其收入水平。
(二) 统筹城乡发展, 积极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1.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商业布局。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是缺乏形成有效市场需求的根本原因。因此, 政府投资要向农村倾向, 集中改善农村水、电、通讯、交通等基础环境, 以促进耐用消费品大规模进入农村家庭, 直接拉动农民消费需求。
切实改变农村商业网点和服务体系严重滞后的局面, 合理引导商业设施的投资方向, 加大农村市场投入, 建立适合当地发展的新型商业设施, 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商业格局。例如通过合理布局, 形成县城以大型商业集团为主、乡镇以连锁超市为主、乡村为“公司加农户”形式的层级分明、上下一体的商业销售网络。
2. 调整工业产品结构, 满足农民需求。
改变长期以来企业把商品生产、开发的注意力集中在城市, 偏重满足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状况, 积极研究农民消费的特殊需求, 调整工业产品结构, 加强适宜农村市场需求特点的产品开放, 深入了解农民消费心里、消费习惯、消费水平, 生产价格适宜、经久耐用、功能简单、使用方便等适合农民消费水平、消费习惯和消费特点的商品, 以解决商品积压和农民买难的矛盾。
3. 维护市场秩序, 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建立有效的市场监督保护职能机构, 严惩“坑、蒙、拐、骗”农民的行为, 认真检查各种家用生产资料如种子、饲料、化肥、农药等的质量, 制止以次充好、变相提价的行为, 树立良好的市场信誉, 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4. 发展农村信用消费。
通过推广农村信用消费制度, 刺激农村消费。通过培育农民消费信贷意识、逐步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拓宽农民消费信贷范围、简化消费信贷手续、降低农民抵押担保条件等方法, 提升农民消费能力, 把农民从自我积累型消费向信贷消费型转变。
(三) 转变农民消费观念, 合理消费
首先要转变农村居民在短缺经济时代形成的“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 实现消费由节俭型向适度消费型的转变。长期以来, 人们受“量入为出”、“节俭第一”、“无债一身轻”等消费观念影响, 有钱不敢花, 没有钱更不敢花, 这种旧消费观念下形成的消费方式削弱了消费对经济的刺激作用, 既不利于消费水平的提高, 也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因此, 要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农民认清消费与生产的关系, 改变陈旧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 进行适度消费。
其次, 引导农民选择合理的消费方式。在引导农民建立正确消费观念的基础上, 通过消费教育, 引导农民在消费过程中理智地支配资金, 摒弃无度的铺张浪费的消费行为, 认识到攀比消费、人情消费一方面会导致低收入的农民不堪负担, 陷入贫困化, 另一方面则会导致超前消费, 造成社会资源浪费的不良后果, 更要认识到修坟造墓、建庙敬神、大办祭品、赌博吸毒等愚昧性消费的危害性。
总之, 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既要从政府农村政策出发, 又要结合农村资源、人力等实际情况, 从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村消费环境、改变农民消费观念等多方面入手, 而增加农民收入是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尹世杰.消费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卢泰宏.中国消费者行为报告[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3].李家美.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不足的成因与对策[J].消费经济, 2006
[4].朱诗娥.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城镇居民消费的对比分析[J].消费经济, 2007
8.社区居民文化生活调研报告 篇八
一、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现状
社区是城市组织中的重要细胞,城市居民对社区的概念越来越深刻,对于社区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当前社区越来越趋向大型化、多功能化,更注重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和社区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人们渴求的不仅是居住面积的增加和环境设施的配套,更重要的是生活质量,特别是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社区文化恰恰是提高社区居民精神生活、维系社区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人居生活环境空间质量的最有效方式和途径。社区需要文化,同时,社区本身也具有独特的文化功能。所谓社区的文化功能,反映的是社区对于提高公众的素质、培育公民意识、发展新型人际关系、凝聚社区个体、实践社区自治等作用。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作用力,对社区的每个成员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发展社区文化的目的正是要发挥社区的文化功能,以便影响社区人、塑造社区人、教育和完善社区人.
(一)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群众参与热情不断高涨
为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市、区各级党委、政府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据了解,市北区的主要文化节庆活动有:(1)欢乐青岛——广场周周演。(2)“欢乐大家庭”社区文化艺术。(3)“知识与学习”半月一讲。(4)萝卜会·元宵山会。各类文化节庆活动的开展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了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
(二)文化设施日趋完善,居民文化生活得到改善
近年来,青岛市加大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建设了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在社区文化体育设施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建成了众多文化活动的基础场所,逐步完善了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社区文化设施普及率较高。为了使居民拥有更大活动空间、更多的活动场所,近年来,街道、社区都建图书室和综合活动室,配置图书阅览室桌椅、文化活动电脑,电视、音响器材等娱乐活动设施配套齐全,健身馆、全民健身点等,基本满足了社区居民的需求。
(三)设有简易健身器材等的户外锻炼场地备受群众欢迎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参加体育锻炼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生活中的“必修课”。设置了简易健身器材的全民健身场地“走”进小区,既给市民锻炼了身体,又给予居民相互交流的空间和时间,融洽了彼此间的关系。社区体育文化正一天天红火起来。在调研中了解到,对于体育健身场所及设施安置地点的要求,居民的选择集中在小区广场或小山头公园、露天健身场所设施这两项上。文化设施的健全,提升了服务社会的能力,加强了城市的服务功能,改善了居民文化生活。
(四)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提高居民文明素质
街道、社区依托迎奥示范广场和社区文化中心,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科普画廊等社区宣传阵地,对广大社区党员、干部、群众及时正确地进行宣传引导,通过利用街道、社区基层党校、活动中心和市民文明学校等阵地,定期开展文明知识大课堂系列活动,利用社区课堂向居民宣传奥运礼仪知识,举办奥运安保知识讲座,礼仪、音乐、舞蹈等培训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讲座、授课、座谈、知识竞赛等形式,切实提高辖区居民的文明素质以及对奥运知识的知晓率。为了满足社区居民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街道积极探索创新活动载体,坚持以人文本,从社区实际出发,精心打造了特色楼道,创建了精品小区这一文化品牌,用先进的文化知识感染和熏陶社区居民,为构建和谐社区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一是以奥运精神鼓舞人,街道结合迎奥主题活动,将一些奥运知识、奥运帆船知识、奥运冠军形象、奥运场馆、徽标等图片展出在楼道内,形成了一组迎奥文化楼,让居民在感受奥运氛围、了解奥运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居民的爱国热情;二是以书香文化熏陶人,将一些古代、现代的名人名言、名人简介、名人图像等内容展现在每楼的楼道内,使整个书香楼道书香四溢;三是用科普知识启发人,选取贴近居民生活需要的健康小知识、常见疾病的预防常识等张贴在楼道内,打造了养生楼,为居民的健康生活提供帮助,使居民在养生知识的启发下,热爱生活,科学养生。居民们看到焕然一新的楼道,高兴地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日子过得真是有滋味”。
二、目前社区居民文化生活存在的問题
市、区政府长期以来非常重视社区文化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在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方面、在保存社区文物和民俗方面、在丰富基层文化生活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基本上满足了居民的文化生活需要。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社区文化发展目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约略说来,有如下几点:
(一)社区居民参与文化生活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社区文化的对象是社区成员,如果他们对社区文化的参与意识不强,甚至毫不关心,那么社区文化的开展就很困难。社区文化管理的主体是社区成员(包括居民和社区单位)。就居民而言,有以下情况值得注意:一是参与社区生活的面不够。二是社区文化活动好不容易组织起来,但参与者却总是一些“熟面孔”,这基本上是所有社区文化活动面临的难题。三是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下降。
(二)社区阅览室等文化设施开放率较高、利用率不高
在调研中发现,社区阅览室拥有率较高,开放率也较高。在调研中,“每周开放五次以上(包括五次)”的社区阅览室占总数的7.4%;“每周开放四次以上”的占22.4%;“每周开放两到三次”的占23.2%;“每周开放一次”的占15.1%;“每周一次也不开”的占31.9%。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许多社区图书馆(室)开放时间同居民上班、上学时间冲突,书籍数量有限、品种不多,内容相对陈旧等。
(三)现代家庭娱乐设备对社区公共文化的冲击
随着电视机、DVD、家庭影院等现代娱乐设施普及到家、家户户,使得社区公众对社区公共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有所下降。例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各大城市几乎每个街道有一个电影院,但现在许多电影院都不复存在,有的被改造掉了,有的被出租掉了,剩下的也艰难维持着。这些局面迫使人们重新反思公共文化的地位和作用问题。由于公共文化本身的衰退,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影响,许多人在思想上开始轻视社区文化的建设与管理。
(四)社区文化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居民对精神文化需要也呈现了增长趋势。根据调查,该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现状是时间偏少,双休日用以安排文化生活的时间半天以下的居多,绝大多数居民文化活动局限于市内;项目单一,半数以上的居民以影视娱乐为主。
(五)社区文化人才匮乏
从广义上说,社区文化人才伍应包括街道和居委会的相关人员及社区文化机构的工作人员;从狭义上说,则主要指街道社区文化职能部门及社区文化机构(文化站等)的工作人员。就文化站工作人员来说,许多社区存在青黄不接的状况。这主要是因为市场经济的影响,社区文化站效益不好工资低,无法留住现有的文化人才,更不可能吸引新的优秀人才近来。另一方面,即使留下来的人员大多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虽工作勤恳,却很难纳入事业编制,评职称困难,参加专业培训的机会也不多。这些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制约了社区文化的发展。
以上情况表明,城市社区的文化建设和管理尚存在许多问题,亟需努力加以解决。
三、对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的思考
(一)急需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参与意识
为了提高社区成员的参与度应当努力做到:(1)加强社区文化服务,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切实解决社区成员最关注的问题。(2)针对社区成员的文化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3)充分挖掘社区文化资源,形成社区文化特色。社区内一般都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及文化人才等资源,对这些资源的挖掘、配置、利用可形成本社区的文化特色,提高社区文化含量,并激励社区成员的参与热情。
(二)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投入的力度,完善有关的文化管理政策
关于社区文化设施,有条件的社区应建立标志性文化设施,在建筑风格上应体现本社区文化的个性特征,在场地上应达到一定的规模,在功能上应具备综合性的项目。城市社区应当特别重视文化经费的投入问题。社区文化设施的建造及社区文化活动需要一大笔资金。一方面应建立政府、社会、个人等多渠道投入的机制。从社区的角度看,可建立社区文化事业发展基金,也可接受社会各方的资助,甚至可由独家企业资助,制定基金章程,通过一定的程序投入社区文化设施和社区文化活动。另一方面走产业化道路,引入社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由政府、企业、个人来共同投资、开发、运营。以“自立、自养、自兴”为发展策略,引入市场机制,走产业化道路,推进滚动发展。
(三)必须重视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注重抓好专业和业余两支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做到力量互补。在专业队伍建设方面,对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应实行“稳定队伍,提高素质”的方针。要不断提高街道、社区文化管理人员的素质。可采取“输血”的办法,向社会招聘有志于社区文化事业、年纪较轻的人员加盟文化队伍,同时,可安排大专院校有关专业毕业生到文化站工作。
(四)树立社区文化创新意识,实现教育社会化
9.关于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调研报告 篇九
关于内江市大洲广场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通信工程200X级X班学号:2009XXXXXXX姓名:XXX指导教师:XXX
随着内江市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为了了解内江市大洲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现状,我小组在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后,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及小组兴趣,组织调查小组于2011年5月27号至28号对内江市部分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状况展开调查研究。下面是我们小组对此次调查所做的总结。
一、调查的准备与过程
1、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此次调查可以了解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的内容、形式,以及其在居民生活中的地位和意义,了解社区居民开展业余文化活动时所面临的困难以及对业余文化生活的愿望和要求。通过分析研究,可以探讨出一条切合社区居民实际、为社区居民所接受的,所欢迎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构想精确的业余文化发展之路。通过此次活动,我们也更深刻理解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在现实生活中开展的广泛性和必要性,提高了政治素质,更坚定了我们为人民服务及刻苦学习认真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2.样本选择
本次调查选取样本为大洲广场社区。社区地域面积约0.2平方公里,有民族路、大洲路、渝江路、虹桥中路、虹桥西路、太原巷等6条主要街道。社区内有单位17个,社区内居民楼79幢,8个居民小组。
3.调查程序
首先,我小组人员先对社区的居民进行了采访,掌握了具有说服力的第一手资料。据他们介绍,我们了解到社区为居民设立的社区团体有桥牌俱乐部、老人活动中心等居民业余文化的娱乐场所;还设有大洲广场、足球场、篮球场;以及各种健身场所和组织太极拳、艺术团等各种团体活动。由社区建设这些活动场所以及提供活动所需设备,可知道业余生活对居民是多么的重要。社区是居民聚集地,-1-
是人群休养生息的地方,是人们温馨的港湾。这里不仅仅是一个行业单位,而是社会多种行业的劳动者的聚集圈。一个社区构成了社会的细胞,人们各自有独立的性别性格特征,各具有不同的能力,才干和爱好。由社区文化的大众性决定了社区文化生活的多层次和文艺活动的多样性。它不仅包含了人民群众的整个业余生活,随着社会进步,网络的普及和人们对工作的个性化追求,社区已经或即将成为一部分人整个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民风民俗等则构成了社区文化的基本内容。所以社区居民之间和谐,社区也随之和谐。可见,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读书,学习,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文体活动,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越来越充实,写字,画画,下棋,打牌,健身,唱京剧,参加才艺大赛,退休人员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免费体检,诊疗,心理咨询,老年人越来越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使社区青少年住社区,爱社区,建社区,为社区做贡献的社区意识日益增强……
群众文化生活的蓬勃开展,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也激发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参与感。如今社区学习已蔚然成风,居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照顾孤寡老人、困难家庭,现在左邻右舍主动要求承担的多了;到居民学校学习,现在居民积极要求参加;社区志愿者队伍,正不断地发展壮大……这些喜人的变化,无不表明,一个荡漾着文明新风的学习型社区正在形成。从这里看,又一次证明了业余文化生活对居民是多么的重要。
其次,我们又对这两个社区居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更加详细的了解小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我们分别在居民早上晨练和晚上散步时,对其进行了随机采访,从中得知现在小区的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以及社区居民开展业余文化活动所面临的困难和对业余文化生活的愿望和要求。
二、调查结果分析
1、调查材料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我们统计到居民曾经或现在参加的社区的业余文化组织:文艺类的比例为18%,体育类的比例为40%,文娱类的比例为21%,知识类的比例为14%,其他的比例为20%;居民个人业余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有看电视看报,搓麻将,散步,到广场健身。
2、分析与评定
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是否丰富多彩,对居民来说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社区居民对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的质量以及形式多样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居民对现阶段的业余文化生活感到远远不能满足。虽然现在业余生活的选择很多,但是仍然有部分年龄段的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仍局限于在看电视,读书,看报。这样简单的业余生活,没有真正的走出去,也未能好好地利用现有的社区资源。
三、对策、反思、教益
1、对策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经济的日益发展,祖国的日益壮大,使得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才让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越加丰富多彩。同时,亦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促进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的发展。
理论的指导并不是空话,它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南针,也是居民业余文化建设的指南针。正确的理论指导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各方面的建设才不会走弯路,我们一定要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把我国的各项建设推向高潮。
社区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扩大基层民主,巩固基层政权,提升社区品位,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区的社区建设得到了突发猛进的发展,社区建设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呈现出由点到面发展、快速推进的态势,取得了丰硕成果。现谈谈我们粗浅的认识以及对今后社区发展的一点想法:
(1)社区文化呈现自发性、娱乐性、倾向性、休闲性、传统性、时代性的基本特征。要解决社区居民对业余文化的需求,还要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居民内部了解居民的需求。
(2)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获得支持。民政机关事务繁忙,我小组建议社区居委会出面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争取领导重视,增设活动场所和资金支持。
(3)宣传社区活动的重要性,鼓励群众自发组织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社区活动是居民之间交流沟通的纽带,是居委会倾听民声的良好途径,更是一个单位或地区居民精神风貌的直接体现。“最好的电子来源于生活,最好的艺术来源于群众”,只有居民自身充分认识到活动的重要性,才能结合兴趣爱好编排最合适的业余文化生活。
(4)发动群众筹集资金。“积少成多”每户投入100元,100户居民
就可筹措10000元用于解决“增加锻炼设施”,也可联系附近其他社区居民及社会闲散居民共同建设。
(5)根据不同的年龄段来开展各种文体活动,这样就可以解决不同年龄段对业余文化生活的需求。
(6)建议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娱乐活动,例如“学习型家庭”、“绿色
家庭”、“和谐家庭”等类型的竞赛。
(7)多开展居民群众参与性高的文体活动,居民业余文化生活不仅要
求形式多样化,还要求活动的质量是否高。
2、反思
我们不得不反思为什么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得不到满足,是经济问题?是社区体制不完善?还是居民自身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我希望社区的领导能够高度的重视社区的业余文化生活,为社区居民找出一条切合实际的、为社区居民所接受、所欢迎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构想精巧的业余文化发展之路。
3、教益
活动全过程我小组成员行动积极,配合密切,共同完成各项工作,从中我感受到了团体的凝聚力和团结的力量。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功以及我国经济体制与国际经济体制的接轨,在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长国际经济地位不断提升的同时,“合作”、“团体精神”已被当代人广泛接受。作为走在时代和科学技术最前沿的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将团体合作的理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取
众人之所长”,更好的完成工作和学业。
如何更好的与同伴及被调查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是此次活动带给我们的另一重要启示。面对不同文化阶层的各种人,在用语言清晰表达思路的同时,还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论和实践虽然有一定差距,但是在实践中将理论灵活运用,正是此次调查活动对于我们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能力的考验。此次实践,将作为一笔宝贵的经验财富,在我们日后工作和学习中发挥作用。
在此特别感谢所有被调查职工居民以及被访居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感谢所有关心和为我们提供帮助的人!
【关于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工作报告10-28
关于武汉居民医疗保险问题的调查报告11-09
陕西居民消费影响因素调查报告09-14
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研究调查报告07-27
当前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调研07-01
居民暑期出游意愿及旅游消费行为调查报告10-01
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分析09-05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07-07
关于切实做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08-19
提高居民消费水平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