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考核作业

2024-07-22

精品课程考核作业(精选8篇)

1.精品课程考核作业 篇一

思政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姓名徐伟杰学号班

题目及要求:1.简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有什么重大意义?

(层次清楚,论述全面,5号字体,要点用黑体,A4纸打印)

1.答:

内容: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方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思想,三者密切结合,是红色政权建设的总概念。

相互关系:

(1)土地革命是这一 思想的中心内容。进行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才能充分地调动起来,红军和革命战争才能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2)武装斗争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斗争形式。建立革命武装,才能保卫根据地和土地革命的成果。没有红军战争的胜利,根据地就不能得到发展壮大,土地革命也没有保障。

(3)建立相对巩固的根据地,是进行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战略依托。没有根据地的武装斗争,就会成为流寇主义,土地革命也无法深入开展。

以上三者密切联系,缺一不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实际上是回答如何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问题,是毛泽东等人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

2.答: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

(1)强调了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发展途径;

(2)突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3)突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进一步明确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澄清了长期以来将计划经济附加在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中的错误认识。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实现目的的手段和途径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于我们坚持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得分签名

2.精品课程考核作业 篇二

为加强对企业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国家出台了《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规定》对企业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发证、从业和监督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而严格的要求。譬如要求企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企业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从事相应作业;每年应参加不少于24小时的年度安全教育培训或继续教育;对于首次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用人单位应当在其上岗前安排不少于3个月的实习操作等。

针对目前此种情况,如何保证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事故,使特种作业人员按照操作规程,掌握本工种的技能,杜绝事故;如何使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上一新台阶,真正达到预期的目标及实现预期的效果,现提出几点粗浅看法:

一、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特种作业人员自身的原因

根据对安全生产伤亡事故的原因分析,90%以上的安全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致,在企业工地安全生产事故中受伤或死亡的, 半数以上是农民工。大部分农民工未经过职业技能培训, 缺少应有基本技能, 给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带来隐患。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伤亡事故的发生, 又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企业运行和社会生活。从当前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工作的现状来看,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工作主要存在从事特种作业人员的文化层次普遍偏低, 且没有经过正规专业学习, 掌握本工种专业的基础理论, 专业知识不够, 在操作时达不到规范操作, 甚至部分民工没有专业知识直接从事特种作业, 就是靠冒险、蛮干等问题。

(二)企业对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

特种作业人员作为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人群,虽然对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必要性、重要性逐渐得到大部分企业的认同,但却也有不少企业在这方面认识不足,投入不够。如出现一个特种岗位只有一人持证,以应付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其余均无证上岗。企业不重视特种作业人员复审工作,没有定期复审。企业认为对新进场工人进行的“三级安全教育”已包括了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再组织特种岗位个人参加特种作业培训是重复培训,存在抵触情绪。企业的特种作业人员流动性大,人员的不稳定性,使企业对在职操作人员的培训存在顾虑,导致企业不愿在每个岗位上加强对工人持证上岗培训。企业本身盲目降低生产成本,不愿增加安全生产的投入。

(三)部分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机构基础管理工作薄弱

建立一个高效的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机构对提升操作人员的整体素质、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机构基础管理工作上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体检把关不严。有些职工特种作业培训前未根据作业条件对身体项目进行逐一检查,只是到医疗机构盖个章,甚至有个别的培训机构只要有企业单位证明即可,造成部分特种作业人员患有某种“禁忌症”没能通过体检筛选出,却从事特种作业。二是文化程度把关不严。有许多地方的培训机构对文化程度一栏不够重视,未达到实际文化水平的也参与培训。造成许多参加培训人员对培训理论无法消化、理解,影响培训效果,给安全生产留下隐患。三是考勤考核把关不严。部分培训机构对参加培训的人员没设考勤制度,考核也没有严格按照国家对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的标准进行组织,甚至有些培训机构只要交费、交照片就发操作证。四是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档案建立不及时。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档案是每个作业人员是否参加培训的一个真实的依据。档案未能如实完整建立,对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监管部门对各单位参加培训的数据无法更直观、及时掌握等问题。

(四)师资的专业资格、能力、知识水平、经验的问题

培训机构教学能力是保障培训质量前提,而教师队伍的建设又是这一前提的关键。对于授课教学专业资格和技术水平上都应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对特种作业的培训,除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外,还应有一定的实践专业经验,将理论与本工种的典型案例结合起来,达到培训效果。真正把特种作业培训工作搞好,首先是对师资的把关,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师资必须进行培训、考核,提高师资水平,严格对师资进行考评。

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目前,随着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特种作业培训考核工作逐步得到加强。但从以上问题可以看出当前对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工作任务的艰巨性。要把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工作做细、做实,需要各级政府加大宣传教育引导,加大对培训机构的监管,防止培训工作华而不实、弄虚作假,祸及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各级政府要把贯彻国家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工作的有关精神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际中,不流于形式。如何做好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工作关键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学员年龄应满18周岁,通过报名时自带有效身份证件来实现。

2.对人员身体健康应没有妨碍从事本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应指定相关卫生部门对人员进行体检,根据不同工种体检项目有所不同,体检表上应增加照片且要求体检单位在照片上盖章认可。

3.从事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2】必须在初中以上或专业技术学校毕业的毕业生。

4.为保证专业的相对稳定性,在两年复审期如不从事本工种的或与证件不相符的应一律作废,不予复审。

5.严格考证审核关,确保证书的100%含金量。一是要把好理论考试关,严格考试制度。二是把好实际操作考试关,学员培训好坏实际操作非常之重要,一个好的操作习惯的形成跟实际操作的培训过程有着密切关系,所以把好操作考核对确保培训的质量具有最直接的作用。三是把好发证审核关,操作证的发放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这也是把好培训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培训机构对发证的审核一定要根据培训人员的考勤,培训人员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考试严格进行审定,只有严格把好培训的理论考试关、实际操作考核关、发证审核关,才能确保证书的100%含金量,树立培训机构的权威性。

6.加大对特种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工作,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建档、建卡工作,这是稳定特种作业人员的一种方法,特种作业人员流动性大,人员不固定是对稳定专业人员的一种损失,也是造成事故的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首先应加强各级领导对特种作业人员的认识和重视,应充分认识到它的特殊性、危险性,才能保证人员的稳定性。

3.精品课程考核作业 篇三

一、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到位。不少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对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必要性、重要性认识不足,舍不得花钱选送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参加培训,认为对新进厂员工进行的“三级培训”已包括了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导致部分特种作业人员没有按规定持上岗。

2、培训机构资质、师资资格问题。与数量巨大的特种作业人数相比,目前培训机构数量仍然偏少,一些未具备资质的单位或机构也在组织培训,有的培训机构聘用的教师未取得相应的师资资格,综合素质较差,不具备相应的安全技术知识。

3、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带来重复培训问题。在一些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及考核上,建设部门、质量监督部门、电力系统与安全监督部门职能交叉,责任权限不清,造成各部门各层次互争培训权,部门间的证件互不承认,重复培训,使生产经营单位无所适从,苦不堪言。

4、培训及考核没有按有关规定进行。一些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机构为了减少开支,没有按国家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的要求进行培训,减少了授课时数;有的培训机构在组织培训时,由于条件所限,只进行了理论考试,没有进行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有的培训机构对特种作业人员的理论考试要求不严,名义上安排的是闭卷考试,实际上是开卷考试。

5、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的基础工作薄弱。相当部分的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材开发滞后,未能及时按照新的法规、标准、规程要求进行修改,实践性、实用性较差。有的培训机构安全培训管理工作基础较差,没有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档案。学员报名培训前未对“身体健康”项目进行核查,造成有的特种作业人员患有某种“禁忌症”,却仍在从事不得进行的特种作业;对“文化程度”的要求也睁一眼闭一眼,未达到实际文化水平的也参与培训;考核不过关的往往以“已收培训费了怎么也得让人家过”说法千方百计帮助“过关”。

6、特种作业人员的复审不及时。企业不重视特种作业人员复审工作,认为取到证后就一劳永逸了,没有定期复审,每年复审的人数仅仅只占应进行复审人数的很小比例。某些人员已离开原操作岗位或证件已超过较长时间,但没有按规定进行再培训,就直接上岗。

7、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界定不清晰。目前按有关规定只有13种特种作业,但实际中有很多应纳入的工种未能纳入,而有些未纳入的又以文件形式将其纳入其中,如将加油站操作工列入特种作业人员,其法律依据不足,培训考核工作也难以开展。

8、特种作业考核机构及考核人员、考核内容无法标准化、规范化。目前不少培训考核机构对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只是按以往经验进行,由于每个考核人员自身的素质、知识结构、业务技能及工作经验、考核要求不同,其考核结果必然存在较大差距,造成特种作业人员实际技能参差不齐。

9、有关部门进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时对特种作业人员上岗情况检查不够严格、不够到位。由于《安全生产法》规定,对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生产经营单位首先只能要求其限期整改,逾期不改者才能进行处罚。但对一些危险性特别大的岗位无证上岗者如不能及时给予应有的处罚实际上很难有效制止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操作的现象。

二、搞好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工作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安全生产法》第23条“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企业按规定配备相应和足够特种作业的操作人员,组织参加培训,并确保相应的经费投入,使其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复审工作顺利进行,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列入企业日常安全检查的内容。

2、结合实际,逐步制定高危行业企业特种作业人员的配备标准。国家有关部门应逐步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有关规定,制定危化、烟花爆竹、煤炭矿山等生产经营单位特种作业人员的最低配备标准,并监督企业认真执行。各类企业也应按要求配备特种作业人员的数量,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复审等工作列为正常工作计划。

3、制定培训机构的认定及管理办法。对培训机构应具备的条件、执业范围、师资配备、管理要求要有明确具体可行的规定,适当提高机构、师资的准入门槛,对已取得资质的培训机构要定期复查其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定期检查其是否按有关规定进行培训及考核。

4、尽快明确特种作业具体工种范围。同时逐步划定各部门培训范围,统一规划,避免部门间互争培训权限的现象,理顺各自责任范围内的培训考试工作,减少企业负担。

5、提高培训质量,注重实效。培训机构均应按国家经贸委第13号令《特种作业安全技术考核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对取证人员的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严格审核参加培训人员,确保参加特殊作业人员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同时,要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安全生产有关规范、标准加快特种作业教材的修订、完善;加快开发形成特种作业人员理论考试试题库及实际技能考核题库;严格考试考核标准和考试纪律。

6、严格执行培考分离制度,加强考核机构建设,理顺培训、考核、发证三者之间的关系。从事特种作业人员考订发证工作的有关人员必须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培训考核大纲要求和标准进行考核,严格执行“培考分离”制度即负责培训的不考核,针对目前有些地方没有真正实行培考分离的现状,在不改变现有考核格局的情况下逐步健全培训考核制度,由省级安全监管部门或其委托的机构派员巡视监考,参与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并统一阅卷,防止对特种作业人员的考试考核流于形式或走过场。

4.精品课程考核作业 篇四

题目及要求:根据第八章和第十一章的相关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这一制度是随着我国所有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不断完善而逐步建立起来的。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首先要正确看待个人收入差距。

一方面我们不能脱离市场的影响来孤立地看待和评价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公平。由于社会上个人的生产要素和能力的不同,所起的作用和所做的贡献大小也不同。所以除了按劳分配外,应该鼓励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下,按贡献大小进行分配。

另一方面要警惕社会分配领域中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甚至两极分化的现象,可能引发社会问题。总的来说,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也存在许多不合理和非法的因素。应该说,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出现是构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结果,是社会不公正现象的结果,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结果。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是社会范畴问题,其本质是劳动者先富和后富的关系,不是阶级对立的结果。

其次要合理调剂个人收入差距。

应当充分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地区、行业、部门的收入差距,缩小东、中、西部的收入差别,进行综合治理。第一,进行社会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从源头上解决好初次分配问题;第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再次分配更加重视公平,强化国家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功能;第三,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解决由失业导致的贫困问题;第四,要严厉打击贪污腐败、权钱交易等各种非法攫取社会财富的行为;第五,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限制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我们既不能搞平均主义,也要防止出现两极分化,既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结合自身经历分析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科学技术尤其是战略高科技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若想在国际上占据一席之地,就要在科技上占据主动权。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科技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国际竞争的需要。

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性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人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科技发展的动力与发展前景,决定了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而人才的培养归根到底要依赖于教育,教育水平的高低与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的成长。百年大计,重在教育。因此国家应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水平,创造一切便利条件以利于教育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

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5.精品课程考核作业 篇五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是邵公讽谏 ____ 的精辟比喻。A.周武王 B.周文王 C.周幽王 D.周历王 正确答案:

2.早期诸子散文的文体形态为()和格言体。A.碑铭体 B.语录体 C.对话体 D.论述体 正确答案:

3.李斯的《谏逐客书》产生于()A.春秋末期 B.战国末期 C.秦朝初期 D.秦朝末期 正确答案:

4.先秦著作中使用寓言最多的是()A.《庄子》 B.《荀子》 C.《战国策》 D.《韩非子》 正确答案:

5.“买椟还珠”的寓言出自()A.《论语》 B.《庄子》 C.《孟子》 D.《韩非子》 正确答案:

6.墨子是先秦()学派的创始人。A.儒 B.道 C.法 D.墨

正确答案:

7.为《史记》补写缺篇的是____年间的博士褚少孙。A.西汉 B.东汉 C.唐朝 D.宋朝 正确答案:

8.西汉前期崇尚无为而治的()家 思想,与民休养生息。A.儒 B.道 C.法 D.墨

正确答案:

9.《应间》是()的作品。A.班固 B.张衡 C.马援 D.班超 正确答案:

10.《战国策》的思想属于____ 家的体系。A.儒 B.法 C.纵横 D.杂

正确答案:

11.东汉赋创作的演变趋势是()。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 B.由小赋向京都赋转变 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D.由述志赋向咏物赋转变 正确答案:

12.赵晔的()是东汉杂传的代表作。A.《燕丹子》 B.《吴越春秋》 C.《越绝书》 D.《西京杂记》 正确答案:

13.春秋时代,贵族常常在外交场合引用《诗经》来表达自己的志意,这叫做()A.以意逆志赋 B.诗言志 C.引经据典 D.兴观群怨 正确答案: 14.“法”、“术”、“势”相结合的集权主义理论的提出者是____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 正确答案: 15.王充的()用朴素唯物论揭露批判儒家今文经学和谶纬神学,提出了进步的文学理论,逻辑严谨,气势逼人,通俗晓畅,流利自然,在哲学和文学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A.《新论》 B.《论衡》

C.《请禁绝图谶疏》 D.《潜夫论》 正确答案:

16.《汉书》先后经历____人之手而写成。A.一 B.二 C.三 D.四

正确答案:

17.韩非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历史进化论和 ____论 A.性善 B.性恶 C.无善恶 D.人性 正确答案:

18.荀子思想是为()阶级服务的。A.新兴地主阶级 B.农民阶级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正确答案:

19.“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句话出自()A.《尚书》 B.《诗经》 C.《论语》 D.《离骚》 正确答案:

20.赵晔的____ 是东汉后期一部有价值的载记野史。A.《淮南子》 B.《战国策》 C.《吴越春秋》 D.《春秋左传》 正确答案:

华师17年3月课程考试《先秦两汉散文史》作业考核试题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荀子是()。A.战国后期人 B.战国中期人 C.法家集大成者

D.儒家最后一位代表人物 正确答案:

2.先秦散文具有()等特征。A.创始性 B.综合性 C.实用性 D.随意性 正确答案:

3.“汉赋四大家”是____。A.司马相如 B.扬雄 C.班固 D.张衡 正确答案:

4.司马迁刻画历史人物的艺术手法包括()

A.紧扣主题精选材料,精心剪裁,采用“互见法”兼顾避讳与求实,减少重复叙述 B.合理虚构详情细节

C.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与细节刻画密切配合,相辅相成

D.长于揭示矛盾冲突,在激烈的明争暗斗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等。正确答案:

5.《春秋》文字表述的基本特点是()。A.文约义丰 B.叙事不详 C.微言大义 D.暗寓褒贬 正确答案:

华师17年3月课程考试《先秦两汉散文史》作业考核试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其中保存有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先秦历史散文文学成就最高的是《左传》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先秦历史散文文学成就最高的是《左传》。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4.“法”、“术”、“势”相结合的集权主义理论的提出者是韩非(子)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5.我国最早的散文是甲骨卜辞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6.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7.庄子所说的“道”实际上就是指人的主体精神,这种精神能生出万物,是物质世界的本源。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8.《盐铁论》属于学术散文,以道家思想为主导;《淮南子》属于政论散文,以儒家思想为主导。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9.《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著。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0.我国最早的散文是甲骨卜辞。

6.精品课程考核作业 篇六

西安交通大学17年9月课程考试《管理信息系统》作业考核试题

一、单选题(共30道试题,共60分。)

1.一般情况下,可将管理分为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和基层,其中高层管理属于()。A.战术级管理 B.战略级管理 C.控制层管理 D.作业层管理

2.管理信息系统概念的正确描述之一是()A.由计算机、网络等组成的应用系统

B.由计算机、数据库等组成的信息处理系统 C.由计算机、人等组成的社会技术系统

D.由计算机、数学模型等组成的管理决策系统 3.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没有包含的一种是:()A.完备性检验 B.准确性检验 C.一致性检验 D.无冗余性检验

4.用TV-C-25代表25寸彩色电视机,这个代码属于()A.顺序码 B.区间码 C.助忆码 D.尾数码

5.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在结构上比决策支持系统增加了()A.知识库和方法库 B.模型库和知识库 C.知识库和推理机 D.数据库和推理机

6.管理信息系统主要解决()A.结构化决策问题 B.半结构化决策问题 C.非结构化决策问题

D.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 7.模块的分解应使每个模块()。A.外部互相之间的信息联系紧密 B.执行更多的功能 C.内部处理相对独立 D.内部自身联系紧密

8.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A.数据库 B.操作系统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库系统

9.电子商务系统的基础是()

谋学网

A.决策支持系统 B.电子数据交换 C.商业信息系统 D.财务信息系统

10.管理信息具有等级性,下面属于策略级的信息是()A.库存管理信息 B.产品投产 C.工资单

D.每天统计的产量数据

11.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时常用的方法,按其生命周期特征,它应属于()。A.螺旋模型 B.喷泉模型 C.混合模型 D.瀑布模型

12.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包括()A.业务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决策上的可行性 B.技术上的可行性、业务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 C.经济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 D.经济上的可行性、业务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 13.数据字典的内容不包括()A.数据流 B.处理逻辑 C.数据管理机构 D.数据存储

14.系统调试时,当程序全部调试完成后,首先应作的事是()A.系统试运行 B.系统正式运行 C.编写程序文档资料 D.系统交付使用

15.MRPII是广泛应用于哪种类型企业的一种管理思想和模式。()A.商业企业 B.制造企业 C.流通企业 D.零售企业

16.用于存放具有固定值属性的数据,需要长期保存并不断更新的文件,称为()A.后备文件 B.主文件 C.工作文件 D.处理文件

17.数据流图的组成不包括()A.输入 B.外部实体 C.处理

谋学网

D.数据存储

18.以转换为中心结构的模块,可分解为三部分:输入、()、输出模块。A.调度 B.处理 C.查询 D.打印

19.数据的逻辑组织形式有()A.顺序组织、直接组织、链表组织 B.链表组织、树型组织、直接组织 C.顺序组织、树型组织、网状组织 D.网状组织、树型组织、链表组织 20.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是()A.食、石油、水 B.物质、网络、信息 C.能源、物质、信息 D.计算机、通信、网络

21.下列工作哪些都属于管理信息系统实施阶段的内容?()A.模块划分,程序设计,人员培训

B.选择计算机设备,输出设计,程序调试 C.可行性分析,系统评价,系统转换 D.程序设计,设备购买,数据准备与录入 22.VFP语言属于第()代计算机语言。A.一 B.二 C.三 D.四

23.系统设计时()

A.按用户要求划分子系统 B.按领导要求划分子系统 C.按逻辑功能划分子系统 D.按机构划分子系统

24.数据流程图是对原系统进行()的工具,也是用来描述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A.描述

B.分析和抽象 C.综合 D.调整

25.数据库的组织结构中包括的模式有()A.内模式

B.(概念)模式 C.外模式

D.前三个选项都对

26.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主要缺点之一是()。A.系统开发周期长

谋学网

B.缺乏标准、规范 C.用户参与程度低

D.要工作集中在实施阶段

27.在系统流程图符号中,▽表示()A.处理 B.脱机操作 C.手工输入 D.人工操作

28.下列关于结构化方法和原型法的描述错误的是()A.结构化开发方法是以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进行开发 B.对于运算量大、逻辑性较强的程序模块可采用原型法来构造模型 C.结构化方法要求严格区分开发阶段

D.原型法要求的软件支撑环境比结构化方法高 29.事务流程图的描述对象是()。A.一项业务

B.一项业务或一组相互关联的业务 C.多项业务

D.一项信息处理过程

30.在计算机系统中,()都应该有代码。A.每个人 B.每件事、物 C.每个部门 D.每个实体

西安交通大学17年9月课程考试《管理信息系统》作业考核试题

二、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功能分析的依据是信息系统目标,信息系统功能的主要来源是用户需求,功能分析的主要手段是用例分析。()A.错误 B.正确

2.输出信息一般包括内部信息、外部信息两种类型。()A.错误 B.正确

3.现代企业进行业务流程重组一般需要有信息技术的支持。()A.错误 B.正确

4.在多种信息系统规划方法中,典型的有企业系统规划法、战略目标转移法、关键成功因素法。()A.错误 B.正确

5.实体分析所分析的实体都是与组织有密切关系的实体。()A.错误 B.正确

6.在业务流程中伴随着组织中大量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业务流程中没有信息流。()

谋学网

A.错误 B.正确

7.信息系统开发共需要经历初始、细化、构建和移交四个阶段。()A.错误 B.正确

8.概念类之间存在关联、聚合、泛化和依赖关系。()A.错误 B.正确

9.信息系统建设主要包括信息系统规划、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系统维护。()A.错误 B.正确

10.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能够替代人的工作的系统。

()A.错误 B.正确

11.业务分析是信息系统开发的第二项工作。()A.错误 B.正确

12.与组织目标相类似,信息系统目标也呈结构性,包括总目标、性能目标等。()A.错误 B.正确

13.战略目标转移法的基本思想是把信息系统战略目标转化为组织战略目标。()A.错误 B.正确

14.信息系统开发共需要经历初始、细化、构建和移交四个阶段。()A.错误 B.正确

15.组织使命是组织发展的长远路线和趋势,组织方向是组织存在的意义和价值。()A.错误 B.正确

16.与系统分析相比,系统设计具有以下特点:设计性具体化复杂性往复性。()A.错误 B.正确

17.不同的组织管理模型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但同一组织内部不存在不同的管理模型。()A.错误 B.正确

18.UML的建模元素包括基本建模元素、关系元素和图三大类。()A.错误 B.正确

19.信息系统建设主要包括信息系统规划、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系统维护。()A.错误 B.正确

20.组织参与者是指参与组织活动的各种主体。参与者只能在组织内部。()A.错误

谋学网

7.精品课程考核作业 篇七

广播电视大学 (以下简称电大) , 由于教学形式同其它类型高校存在差异, 作业与考核工作存在着特殊性。电大是开放式大学, 学生来自于社会的各行各业, 学生数量庞大, 并且是学习与工作同时进行, 这些都对作业与考核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提高, 对电大的作业与考核方式也提出了新的改革举措, 开发一个基于ASP.NET的作业与考核平台是众多改革举措中很重要的一环。

基于ASP.NET的作业与考核平台实现了出题、考核、评阅、成绩统计等一条龙服务, 向无纸化考核迈进了一大步。

1 系统开发环境和总体结构

1.1 系统开发环境

系统采用的服务器操作系统是Windows Server 2003的64位企业版, 标准英文名称为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 支持高性能服务器, 并且可以群集服务器, 以便处理更大的负荷。通过这些功能实现了可靠性, 有助于确保系统即使在出现问题时仍可用。在一个系统或分区中最多支持8个处理器, 8节点群集, 最高支持32GB的内存。

代码开发环境采用ASP.NET 2.0, 是微软最新推出的用于构建动态、交互式Web内容的开发技术集。ASP.NET 2.0引入后置代码模型, 将Web页面代码与HTML设计物理分离, 是对其他一些将代码和HTML混淆在一起的服务器技术的重大改进。在ASP.NET中, 服务器端代码可以采用不同的后台语言来编写, 这些语言是面向对象的, 服务器端是完全可以编译和执行的, 并且采用逐行解释的方式, 效果更佳;同时后置代码可以将页面的可视化部分和服务器端的业务逻辑分离开。ASP.NET 2.0可以在服务器上建立强大的Web应用程序。该环境提供的服务器控件、数据控件、导航控件、登陆管制等可以大大提高编程效率, 节约开发成本;具有健康的监测和追踪功能, 从而简化了开发人员对Web程序的日常管理及维修;具备灵活的可扩展性, 无论是服务器控件、页处理、汇编或核心的应用服务, 都十分容易定制和更换。

1.2 系统总体结构

系统采用B/S模式, 所有程序都运行在服务器端, 客户端只要有浏览器就可以完成对系统的操作。

2 系统功能总体设计

作业与考核平台分为教师系统和学生系统两个子系统。教师有两种角色, 课程责任教师和课程评阅教师。课程责任教师负责为自己课程分配评阅教师、建立题库、制订考核计划、承担评阅任务以及通过短信群发与学生和班主任老师保持联系。评阅教师由课程责任教师指定, 负责某课程的作业和试卷的评阅工作。学生子系统最主要完成选课和答卷两个方面的功能。

2.1 教师功能模块

2.1.1 评阅教师管理

系统要求具有评阅资格的教师必须由课程责任教师来指定。课程责任教师是最了解所负责课程的教学要求、资源情况、教师分布等信息的, 由该角色来分配评阅教师, 更科学、更便于管理。

该功能模块支持将一门课程的评阅权限分配给多名教师用户, 这样处理的意图是:首先, 电大学生数量庞大, 作为省级电大, 管理着全省的学生, 因此每年的作业和试卷的数量惊人, 如此大的规模如果只由某一名教师负责审核评阅, 那么教师的工作量就远远的超标了, 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 一个人批改, 主观因素往往会影响到学生成绩的公平性。其次, 课程责任教师在分配评阅权限的时候, 往往有意识的让各地市级电大的老师来担任评阅教师, 这样可以让地市电大更加直接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从而对教学工作进行即时有益的调整, 也为各地市级电大的老师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

2.1.2 题库管理

题库管理模块是整个平台的核心模块, 完成了题库建立和组卷的功能。该模块又可以细分成4个子模块:章节管理、试题管理、策略管理和试卷管理。

章节管理实现为每门课程根据教材设置章节, 主要是为后续的试题管理提供归类目录, 即每道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属于哪个章节就可以把题目录入到该章节下。这样处理是由于该平台除了考核功能外, 还有很重要的作业功能, 这样的设计便于教师针对不同的章节有针对性的出题。

试题管理模块实现试题的按章节录入。录入试题支持文字和图片格式, 提供通用的试题编辑器, 该编辑器提供了字处理软件的通用功能, 并且操作风格符合微软用户的习惯操作, 易学易用, 即便是对计算机操作不是十分熟悉的教师也较容易上手。平台提供了多种题型的录入, 兼顾客观题型和主观题型, 如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阅读理解题等客观题型;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主观题, 基本满足了各种学科的要求, 这一点增强了该平台的生命力。

策略管理是为自动组卷服务的, 在这里可以定制试卷的框架和分数分布情况。一般情况, 我们同一门课程的试卷结构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所以我们定义的试卷策略是可以复用的, 从而降低成本, 提高软件使用效率。

试卷管理就是使用试题管理中录入的试题组成试卷。生成试卷有两种方法, 自动组卷和手工组卷。自动组卷就是通过自动组卷算法, 根据策略管理中制定的某个策略, 从题库中提取试题构成试卷。手工组卷是逐题进行筛选, 根据需要人工指定构成试卷的试题。两种组卷方式各有优势, 同时将两种功能开放, 可以方便教师根据需要自由选择。

2.1.3 考试管理

考试管理分为制定作业考核计划和指定试卷并下发两个部分。制定作业考核计划可以设定一共需要布置多少次作业, 每次作业的权重, 开始作业的时间与结束时间, 各次作业的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指定试卷是给每次作业指定一套或多套试卷, 教师可以在备课的时候将这些工作完成, 在需要学生做作业是, 通过本系统将试卷下发就可以了, 学生只有在试卷被下发后, 才能看到试卷。

2.1.4 短信群发

短信群发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工具。课程责任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以短信的形式通知学生到平台完成作业。加强了课程责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2.1.5 试卷评阅

试卷评阅有自动评阅和人工评阅两种评阅形式。选择题等客观题型可以由平台自行完成评阅工作, 减少评阅教师的工作量, 提高工作效率。主观题由评阅教师人工评阅。

2.2 学生功能模块

学生模块由选课、答卷、得分查询3部分组成。学生登录系统后, 首先要选择自己需要完成作业或者考试的课程, 才能够进入该课程的作业或试卷。由于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式参差不齐的, 同时我们电大的学生还有许多年纪偏大, 对计算机接触很少甚至没有接触过, 因此对答卷部分的设计注重操作简单易用, 根据帮助文档可以很容易的学会, 从而将由于操作水平造成完成作业的障碍尽量消除。

3 系统实现

系统采用3层架构实现。3层架构的3层是指表现层 (User Interface, 简称UI) 、业务逻辑层 (Business Logic Layer, 简称BLL) 和数据访问层 (Data Access Layer, 简称DLL) 。

3层架构属于瘦客户的模式, 用户端只需一个较小的硬盘和内存, 较慢的CPU就可以获得不错的性能。3层架构增加了数据的安全性, 用户端只能通过逻辑层来访问数据层, 许多重要的参数都可以被封装起来。此外, 3层架构可以更好的支持分布式计算环境。逻辑层的应用程序可以在多个机器上运行, 充分利用网络的计算功能。分布式计算的潜力巨大, 远比升级CPU有效。

3.1 表现层

表现层为Web应用程序, 存放用户界面代码, 位于最外层, 用于显示数据或用户输入数据, 为用户提供一种交互操作界面。

表现层力求做到操作简便, 界面布局合理, 美观。总体风格端庄、简明、清晰、构图整齐、功能模块集中。简单易懂;颜色和谐, 符合人们的视觉心理, 避免花哨混乱或过于肃穆, 避免产生视觉疲劳;各模块整体风格统一的前提下, 要具有特色。

3.2 业务逻辑层

业务逻辑层是系统架构中体现核心价值的部分, 指定业务规则、实现业务流程等与业务需求有关的系统设计。业务逻辑层处于数据层和表现层中间, 起到了数据交换中承上启下的作用。理想的分层式架构, 应该是一个支持可抽取、可替换的“抽屉”式架构。正因为如此, 业务逻辑层的设计对于一个支持可扩展的架构尤为关键。

3.3 数据层

数据层存放数据访问代码, 实现保存和读取数据操作。数据访问可以访问关系型数据库、文本文件或XML文件等。数据层直接与数据库打交道, 力求性能稳定, 数据安全。

3层结构各层次之间互相依赖, 表现层依赖于业务逻辑层, 业务逻辑层依赖于数据层。各层之间数据传递方向为请求和响应两个方向。表现层接收用户请求, 根据用户请求调用相应的业务逻辑层, 业务逻辑层对请求分析和判断后, 将调用相应的数据层或直接判断结果返回表现层, 数据层收到请求后根据权限进行数据库访问操作。数据层得到数据库访问响应后, 将响应数据返回业务逻辑层, 业务逻辑层收到响应数据后, 对响应数据判断, 将响应数据返回表现层, 表现层收到响应数据后, 把响应数据显示给用户。

4 结束语

本系统立足于实际课程教学和考试改革的需要, 简化了考核过程, 规范了考核管理, 降低考核成本, 减轻了网络教学系统中教师的工作量, 体现了考核的公平性。

参考文献

[1]应用程序的3层架构以及其优点[BE/d].http://hi.baidu.com/chenhaidong000/blog/item/292fd582c31b71be6d811952.html.

8.《电工技术基础》课程考核细则 篇八

课程考核理论实训考核成绩一、《电工技术基础》课程考核意义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开发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现阶段学生和市场的需求;促进教师间相互合作与交流,使专业能力有所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动”起来,形成特色。课程考核还可以通过学生学习考核情况,过程中问题的总结,以前一轮考核结论为下一轮课程开发的依据,使教师看到课程自身的缺陷,激发教师不断完善、修订的欲望,从而使教师在不断的改编过程中,提升《电工技术基础》课程质量,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电工技术基础》课程考核原则

1.对《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考核要运用科学的考核方法,提高评价的效果和可信度。

2.《电工技术基础》课程考核方法要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有利于成绩的给出。

3.对《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考核要注重考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

4.对《电工技术基础》课程学生的评价应注重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参与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参与才有发言权。

三、《电工技术基础》课程考核内容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考核结果分两个部分:一个是学科成绩,以满分100分制;一个是学风成绩,分合格与不合格。学科成绩部分根据《电工技术基础》课程内容分理论、实验、实训、职业素养及其它方面几个部分组成。学风成绩部分主要由出勤、作业完成、上课纪律等方面构成。

四、《电工技术基础》课程考核具体方法

(一)《电工技术基础》课程学风成绩的具体评定方法

学风成绩分合格与不合格两种,实行一票否决制度。以下三部分内容中其中一项不符合规定者学风成绩为不合格,具体评定方法如下:

1.学生出勤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学生出勤认定如下:上课后10分钟内到是作为迟到,10分钟后到或不到视作为旷课;提早10分钟内退场视作为早退,10分钟以上为旷课;三次迟到、早退视作为一次旷课。旷课学时数超过本门课程总学时数的30%直接认定学生学风不合格,未超过本门课程总学时数的30%认定为学风合格。

2.作业完成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学生作业应根据教师布置情况按要求完成,未完成应写情况说明让教师认可,未得到认可视作未完成作业。学生完成作业次数超过70%和以上者视作为学风合格,30%以上作业未完成者视作为学风不合格。

3.上课纪律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上课期间应按教师要求完成教学内容,凡属上课期间不服从教师管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者,均视作为学风不合格处理。

(二)《电工技术基础》课程学科成绩的具体评定方法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学科成绩以满分100分制。总评成绩60分以下者视作为学科成绩不及格,需要重修。具体分值评定如下:

1.理论部分

理论部分占学科成绩满分100分的20%,即20分。其中理论试卷考核部分占理论部分的75%,即15分;课堂提问回答部分占理論部分的25%,即5分。

(1)试卷考核:教师根据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编制成不同类型的题目,制作出《电工技术基础》课程试题库。理论试卷考试前,随机抽取试题库中任一套理论试卷,让学生通过做试卷的方式进行理论部分试卷考核。试卷中各项目题目所占分值分布如下:简单直流电路设计与安装占20%,简单交流电路设计与安装占25%,简单综合电路设计与安装占30%,复杂交流电路设计与安装占25%。

(2)课堂提问部分:教师通过平时上课提问的方式,随机抽取学生解答所提问题。教师所提问题应是每个项目内容里涉及到的知识点,是提出要学生查询的相关内容,在《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每个项目咨询栏中的问题。学生答错问题不扣分,答对作加分处理。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多少,给出此部分成绩。本部分教师应注意抽取学生次数的均衡。

2.实验部分

实验部分占学科成绩满分100分的30%,即30分。其中实验平时成绩占实验部分的30%,即9分;实验考试成绩占实验部分的70%,即21分。

(1)实验平时成绩,根据平时课堂实验过程中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提交的实验报告等情况进行评定,每个实验任务一个成绩。本成绩由每个实验验证内容后的附表中的填写情况、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及数据的正确性来决定。实验附表、实验报告、数据填写在《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材上均有,直接填写统计即可。

(2)实验考试成绩,根据在规定进行的实验项目中随机抽查的方式完成。学生随机抽取曾经完成的实验项目在实验室独立完成实验附表、实验报告、数据填写。指导、评分教师记录学生实验操作中各项要求达到的水平,然后根据各项要求进行评分所得。实验考核工作单在《电工技术基础》课程学材中有附录。实验考核评分设计分值分布如下:

1)线路连接正确性占实验考核分30%

2)根据测量正确性占实验考核分25%

3)数据分析处理正确性占实验考核分20%

4)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规范占实验考核分15%

5)报告内容处理是否完整占实验考核分10%

3.实训部分

实训部分占学科成绩满分100分的30%,即30分。主要依据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对电路的识别、电工工具的正确使用、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实训项目的设计、安装、调试、检测等多个方面是否达到实训项目目标来考核。每个实训项目在《电工技术基础》课程学材中有工作任务单,根据不同的实训项目工作任务单的填写,评出每个单项的分值,将各个项目成绩总和即是实训部分分值。各项目所占比重为:简单直流电路设计与安装占15%。简单交流电路设计与安装占25%,简单综合电路设计与安装占30%,复杂交流电路设计与安装占30%。

4.职业素养及其它部分

职业素养及其它部分占学科成绩满分100分的20%,即20分。其中职业素养占职业素养及其它部分的75%,即15分;其它部分占职业素养及其它部分的25%,即5分。

(1)职业素养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由教师、学生自己及学生之间根据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表现评定。详见《电工技术基础》课程学材评价表。

(2)其它方面由教师根据学生参加学习兴趣小组、相关技能比赛等情况酌情评分。

五、《电工技术基础》课程考核说明

上一篇: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分草莓教案下一篇:描述秋天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