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诗歌欣赏

2024-09-10

古诗诗歌欣赏(共10篇)

1.古诗诗歌欣赏 篇一

乡愁的古诗欣赏

古代文人墨客常或醉心山水或遭受政治贬谪而客居他乡,思乡的情绪就越发浓重,因而对家乡的思念寄托于诗词之中,留下了大量经典的诗歌。以下是乡愁的古诗欣赏,欢迎阅读。

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洛阳城中,秋风起,枫叶落。长袍飘动,天空洁白。他,回到房中站立在窗前,望着远方的家乡,也就是在这时,一颗思乡的心,苏醒过来了。

一张米黄的纸,一支棕色的笔,一个思乡的人。笔纸在手,无话不可说,说,也说不完。许是害怕自己匆忙写下的家书表达不尽自己对家乡的眷恋,那只手不禁加快了速度。笔落,纸收。捎信之人到来时,他再次打开了信封,确定之后,才递给了捎信之人。

乡愁,就是张藉手中那一封临发又开封的家书。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皎洁的月光透过窗帘照在床前,那月光好似一层铺在地上的冰霜,散发着冰冷的气息,他随着月光抬起头,看见那月亮好像一轮玉盘嵌在夜空中,一群群闪烁的星星众星捧月似的围绕在它身旁,十分美丽

这皎洁、美丽的“玉盘”使他想起了遥远的家乡,思念着他的亲人,亲人的样子仿佛就刻印在了月亮上,等着他回家。

乡愁,就是李白头顶上的那轮皎洁的明月。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喧闹的瓜洲在黄昏的沐浴下慢慢安静下来了,平缓的长江上,一艘艘渔船正向岸边靠去。王安石在岸边眺望着只隔着一条江的京口。对岸的后面,在几座山的背后,他隐隐约约地看到了他的故乡——钟山。就算离得那么近,但他还是到不了故乡。

春天来了,各种植物开始快速生长,粉红的桃花,金黄的迎春花,雪白的梨花,争奇斗艳。晚上,他又想起了自己的故乡,不禁流下了一滴凉冰冰的泪。之后,他叹了一口气,望了一眼夜空中的明月,自言自语到: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故乡呢?

乡愁,就是王安石眼中那被春风吹绿的长江两岸。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看着黄昏时展翅翱翔的一群乌鸦,不一会儿就停在了老树的枯藤上,安静祥和地望着远方。跨过清澈小溪上的小木桥,对岸一栋栋房屋随着夜幕的降临亮起了温暖的`灯光,一阵阵饭菜的香味在西风的吹拂下越飘越远,人们都摆弄好了桌子、椅子,整理好碗筷,将菜一盘一盘地端放到了桌上。

流浪四方的游子独自一人,骑着一匹瘦弱的老马,在一条古老的小路上慢慢地走着,眼看着夕阳就快要下山了,游子在离家很遥远的地方,看着夕阳,不禁潸然泪下。

乡愁,就是马致远眼中那一抹如血的夕阳。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狂风在耳边呼啸,如一把利刃割在脸上和手上。但战士们不管天有多寒冷,都在艰难地往前走,没有一丝怨言。

他们攀爬过了陡峭的高山,踩踏过了结冰的水面,向着眼前的山海关行军。不知不觉中,天渐渐黑了,军人们找了个地方,搭了帐篷,驻扎在那里,每一顶帐篷里都点起了灯火。

帐篷外狂风大作,雪花飞舞,皑皑的积雪一望无尽,凉彻心扉。帐篷外厮杀和风吼的声音惊扰了战士们短暂的梦,在那故园的梦中什么时候有过这样的声音?

乡愁,就是战士们那一个个思乡的美梦。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正准备上床睡觉,突然从耳边掠过一阵旋律优美的笛声,是谁人在吹响这支名为《闻折柳》的曲子?笛声和春风一起传遍了整个洛阳城。街道上散落着冬天的枯枝败叶,一朵朵花苞正准备绽放,想到这些,我百感交集,一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抱住头痛哭,一阵阵思乡的愁绪如波浪一般涌上心头,有谁见了这样的情景不会想起自己的家乡呢?

乡愁,就是李白听到的那一阵阵笛声中的一丝悲伤的旋律。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在那个冬天,安禄山起兵叛唐。看着国都长安陷落,只有从前的山河依旧还在,从繁华,变成了一片荒凉。城里人烟稀少,到处长满了野草,这早春开花时,却不禁让人伤心落泪。这安史之乱的硝烟,三个月都没有停息,家人的一封书信比金子还要宝贵。头上白了的头发一根一根落下,却来越少了。

乡愁,就是杜甫思念亲人而掉到地上的那一根根白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朝诗人王维在重阳节因思念家乡亲人而作。游子在外,举目无亲,正逢佳节,百感交集。全诗写得非常朴素,感情十分自然。“独在异乡为异客”,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就把那种独自在外、人地两疏的情形表达出来,同时传给人们一种寂寞的心情,很自然地为下面思念的内容奠定了基础。“每逢佳节倍思亲”,一个“倍”字,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极度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此句也已成千古传诵的佳句,表达了亿万炎黄子孙共同的生活感受。

2.古诗诗歌欣赏 篇二

这里所说的读是指诵读。诗的韵味主要靠诵读的手段来品味, 因为诗的节奏、韵律的音乐美, 都是通过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调语势体现出来的。

诵读的方式很多, 有听读 (包括录音, 教师示范性的诵读则更好) , 以情感染学生;有默读, 边读边想, 把握诗词内容;有朗读, 以声传情;有品读, 感悟诗歌语言、意境的魅力;有齐读, 彰显气势的美;有个人读, 彰显个性的美;有小组读, 彰显比较的魅力;有男女生读, 彰显阳刚或阴柔的美……但无论是哪种读, 诵读都要读出诗歌的形与神。

读出“形”, 就是要读准字音、读准平仄、读准句读, 还要把握速度:激昂的句子要高声稍快地读, 如李白的《蜀道难》;伤感的句子要低沉缓慢地读,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叙述描写的句子要高低适中不快不慢地读, 如杜甫的《兵车行》, 韵脚处一般要稍稍延长并加强一点音量。

读出“神”, 就是要根据古汉语的特点把握字词意义, 根据语言环境理解句意, 在此基础上读出作品的思想感情, 读得入情而传神。

二、品

诵读是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但要想让学生把凝聚于篇章中的思想感情读出来, 真正使学生受到感染,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仔细品赏诗味, 感知诗的内涵。品味要至少“三品”:

一品诗的语言

首先, 品味语言离不开对字句的咀嚼、赏鉴。古代诗词非常注重炼字, 所以一些很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 甚至数量词、颜色词、叠词等, 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如“僧敲月下门”的“敲”字暗示门已关闭, 再联系“鸟宿”的意思, 可知此刻已是深夜, 在万籁无声之中, 忽然传出清脆的敲门声, 更显得环境的幽静, 这就有了审美情趣。如果用“推”来替换“敲”, 那就只剩下一个僧人月夜访友的意思, 意蕴浅多了。

如“空山新雨后”的“空”字, 不仅状出秋日山林空旷实景, 若我们联想到诗人“薄暮空潭曲”、“空山不见人”、“夜静春山空”等句, 就可知这里还状出了诗人心中的那一份宁静与空明。

如唐代诗人张祜的《宫词》:“故国三千里, 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 双泪落君前。”这首宫怨诗共二十字, 用了四个数词。“三千里”是从空间着眼, 写去家之远;“二十年”从时间下笔, 写入宫之久。一个少女不幸被选入宫, 与家人分离, 与外界隔绝, 失去亲人, 失去自由, 本来已够悲惨的了, 何况家乡又在三千里之外, 岁月已有二十年之长, 她的命运是多么的悲惨。后两句“一声”写歌唱, “双泪”写泣下, “一”和“双”两个数词的运用, 使人仿佛看到了在皇帝面前, 诗中人随着《何满子》的歌声而双泪齐落的样子。这些数词的运用使得这两句诗不仅有高度的概括性, 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

如“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中的“碧”、“白”、“青”、“燃” (虽是动词, 但这里表达的是花之“红”) 等字, 将江、鸟、山、花四景分别敷以碧绿、洁白、苍青、火红四种颜色, “江碧”衬“鸟”之白, “山青”衬“花”之红, 色彩鲜明, 令人赏心悦目。

如白居易的《南浦别》:“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 好去莫回头。”诗中“凄凄”和“袅袅”两个叠词, “凄凄”形容内心的凄凉和感伤, “袅袅”形容秋日的苍凉和惨淡。这两个叠词不仅使得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 而且把那一份惜别之情表现得格外凝重。

其次, 品味语言还要把握诗词语言凝练、形象而含蓄的特点。凝练意味着言简意丰。如《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写对生命的悲感:悲秋一也, 悲作客二也, 悲常作客三也, 悲万里常作客四也;悲多病一也, 悲晚年多病二也, 悲登台三也, 悲独登台四也。十四字写出八重悲感, 此为凝练。形象就是直观, 富有表现力。如“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 以一江滔滔东去的春水喻满怀愁绪, 化隐为显, 形象传神。含蓄就是讲求表意的曲折之美。如刘禹锡“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中, “旧时月”曾照往日繁华歌舞, 今日却照城中空寂荒凉, 其中意味, 让人品之不尽。

二品诗的情味

古代诗词书写的内容和感情往往比较含蓄, 常常借助一定的意象间接表达。因此, 我们必须透过古诗词作品中的意象加以分析, 让学生看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两句“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一般人都只是想到它营造了一种美丽幽静的环境, 表达了作者对山居生活的喜爱。可是, 再仔细想一想, 难道那山中只有松树吗?如果换成“明月柳间照、榆间照、柏间照”等, 会怎样?莲花一般在夏末就已衰败, 此处还如何“莲动下渔舟”———莲花茂盛阻挡视线, “莲动”才推知有“渔舟”“下”?难道只是因为山间和平地的气候落差吗?这样细品之后, 我们就会知道, 山间显然不只有松树, 已进秋季, 莲花还很茂盛, 也不排除山间和平地气候落差的因素。但我们更可品味出:在古诗词中, 很多自然界的花草树木有这特殊的寓意, 比如“松”、“莲”都是高洁的象征, 而作者在此独独选取“松”和“莲”, 是不是也暗含着作者的高洁之志呢?这样的解读是不是比通常的理解更能走进彼时彼地的王维的内心世界?再如杜甫的《旅夜书怀》中“细草微风岸”一句中的“细草”, 初读感觉并无深意, 无非借景抒情, 再读疑问顿生, 时间已入夜, 作者何以看得那么清楚, 知道是“细”草?细品之后发觉, 原来此处的“细草”作为作者抒发感情的一个意象, 突出了细长、瘦削的感觉, 令人叹怜, 而联想彼时处境中的作者, 又何不与“细草”一样惹人叹怜呢?仔细深入地品味意象, 会使我们对作者内心世界的解读更深入。

若诗词不主要通过意象传情, 则必须引导学生通过艺术形象的分析来启发学生悟出诗中的情。比如在引导学生欣赏李煜的《虞美人》时, 我们可以这样启发学生品味:

(1) “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 可作者为什么希望它消失?

(2) “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 李煜心中到底在怀念什么?

(3) “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字,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词的前六句中, 你认为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词眼?

(5)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名句, 想一想, 它究竟“名”在哪里?

(6) 试比较“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水东流”、“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春水东流”、“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东流”、“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四组句子所表达情感的不同。

这几个问题围绕一个“情”字, 尤其最后一个问题, 随着句子字数的增加, 情感一步步加深蔓延, 到最后一组至极点, 这样引导学生在“品”字上下功夫, 从精神层面上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

三品诗的兴味

诗词很容易激起读者的强烈兴致。品诗时, 我们不要忘记引导学生注意诗词中那些精巧别致的地方, 如构思新颖、表达巧妙、句式变化等,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读到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或王维的“风劲角弓鸣, 将军猎渭城”时, 教师就该点拨学生研究倒转的意义, 告诉他们“倒戟而入”可使诗意别具风味, 气势轩昂。而读到杜甫的“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就该引导学生研究“对写法”, 告诉他们“对写法”可更加显得情深意厚, 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

三、悟

就是在“品”的基础上对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思想感情作进一步的思考与感悟, 从而领悟一个诗人或一类诗歌的特色等。与注重感性体会的“品”相比, “悟”更加注重理性归纳和思考。如学过屈原的《离骚》 (节选) 之后, 不妨让学生选取未节选部分的诗句或屈原的其他诗歌和有关屈原诗歌的评论, 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屈原的评价, 关于人格关于作品均可。这样学生就会对屈原其人其诗有基于感性基础上的理性把握, 屈原的人格会对学生的精神成长产生影响, 屈原作品的艺术特色也会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借鉴;学完了《唐诗宋词选读》, 不妨让学生结合自己对各时代各诗人诗词的理解来进一步领悟什么是“风神初震的初唐诗”, 什么是“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什么又是“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学了《望月怀远》《春江花月夜》《月下独酌》等写到月的诗, 不妨让学生研究一下在古代诗词中, “月”这样一个意象究竟蕴含着哪些意思;从时间顺序的角度学完了《唐诗宋词选读》, 不妨让学生从题材的角度抽取同类题材的诗词, 比较分析“咏史诗”、“山水田园诗”、“送别诗”等类别的诗词在情感和手法上的共性和个性;即便是同一个诗人或词人, 也可以通过比较他不同特点的诗词, 来领悟诗人或词人丰富的情感和人格, 比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学了李白的诗, 不妨把李白各个时期的作品都选一两首, 分析体悟永远贯穿于李白骨髓深处的高度自信和傲骨;学了杜甫的诗, 不妨也将杜甫各个时期的诗歌选出一些, 体悟杜甫坚贞不渝的爱国爱民之心。

3.怎样欣赏古诗的美 篇三

一、释文解意,了解形象美。

古诗的用词造句十分精练,有些字词的意思同现代有所不同。因此,读古诗,首先要逐字逐句地把意思弄懂,了解全诗描述的思想内容。例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先要了解何为“西辞”,何为“烟花”,什么是“下”,什么是“尽”……这样逐字逐句地解释通了,就初步了解了诗的内容。在花繁柳密的阳春三月,李白的老朋友要东去扬州,诗人不忍与友人离别,眼看着载送友人的一叶扁舟在碧波蓝天之际渐行渐远,直到眼前只留下滚滚而去的江流。了解了诗的大意后,我们眼前出现了一幅形象美丽的图画:艳丽的春天、浩荡的大江、红花绿柳、碧波蓝天、交相辉映,诗人矗立于巍巍塔楼上目送友人乘舟东去,此情此景何等感人!

二、反复咏吟,领略意境美。

了解了诗中描述的美丽形象,就可以进一步吟咏思索,想想诗人写这首诗时在想什么,他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还拿上面的诗来说,反复吟咏之后,你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描述中,就不难领悟到诗人的一片真情。面对那载着友人的孤帆远远驶去,消失在天际,诗人仍在翘足远眺,那一脸的深情,多么感人啊!

三、咬文嚼字,鉴赏语言美。

一首短诗,为何如此动人呢?让我们对全诗的语言文字进一步咀嚼鉴赏。例如:诗中为什么说“下”扬州,而不用“上”“去”?为什么说碧空“尽”而不写“消”“失”?因为唯有“下”,才能把长江直泻而下的气势表现出来;唯有“尽”,才能把风帆渐行渐远的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从而深深寄托诗人那真诚而炽烈的情感。

(山东*孙永太)

4.古诗欣赏杂文随笔 篇四

女:唐朝的贺知章在三十七岁中进士以前,就离家在外,直到八十六岁才辞官回家。五十多年啊,终究落叶归根,心中有着无限的感慨:时光易逝,人生易老,世事沧桑,一时难以表述。诗人的天才就在于用了几句几乎是信手拈来的“大白话”,剪取了几个谁都能想见得到的典型细节,巧妙地把复杂的心绪留在了语言背后,给了读者一个任意想象的余地。这首诗虽是“偶书”,由于其诗情来自生活,发于心底,不特意雕琢却毫不费力地就把读者引入到了久客伤老的意境之中。

男:读者从前两句的表述中不难想象,诗人在迤逦行进于归乡路上时,心情一定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归来,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我“乡音无改”,故乡改样了吗?我己经“鬓毛衰”,头发全白,故乡更该是物是人非了吧?五十多年来不断思念的故乡啊,我终于又要见到你了,喜悦?感伤?连自己也说不清心中到底是什么滋味了。

女:突然,几个村童立在眼前,很随便地“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淡淡的一问,简直是对诗人的重重一击,难以表述的感叹由此生发,恐怕热泪己经涌上眼眶:是啊,自己确实老了,离家五十多年的时间也确实太长了,难怪孩子们把我这个本该是主人的人当作外来客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结束,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男:久客回乡,物是人非,正被伤老的哀情缠绕心头的时候,这首诗却在极富生活情趣的戏剧性的问话中结束了,真是妙不可言,令人回味无穷。

女:少小离家老大回,男:乡音无改鬓毛衰。

女:儿童相见不相识,男:笑问——

合:客从何处来?

5.谐音古诗欣赏 篇五

杨柳枝 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嘱)伊,共郎长行莫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 欧阳修

诗人同登舟,去访欧阳修。

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

山歌 冯梦龙

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

心知拿了颠倒看,横也丝来竖也丝(思),这般心事有谁知?

岭东恋歌 李金发

味碟种菜园分(缘分)小,扁柴烧火炭(叹)不圆。

哑子食着单只筷,心想成双口难言。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

解 缙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6.古诗诗歌欣赏 篇六

一、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拉近学生与诗歌的距离

诗歌创作往往都是诗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环境之下, 对人或物所产生的心境的体现。诗歌中所蕴含的诗人的情感也往往会被深深地烙上时代的痕迹。这为学生学习诗歌产生了一定的障碍。要想读懂古诗就必须对这些信息进行了解和处理。要准确把握好诗歌创作时的时代气息和作者的独特心情, 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 做到知人知事, 从而为准确鉴赏诗歌打好基础。而完成这一学习环节,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我们提供了最为有效的学习时空。如, 我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 为学生安排了实践活动, 到学校图书室或通过网络查询等方式, 搜集有关王维的生平材料以及当时与作品有关的“登高”等习俗的资料, 并要求各小组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 在课堂上安排每个小组对自己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的收获进行展示与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与他人的合作意识, 又提高了学生进行课堂整合的能力, 让学生在自主与合作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并拉近了同诗歌、作品之间的距离, 从而让诗歌在学生心中不再神秘, 为学习古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关注学法指导, 降低诗歌学习难度

读懂诗句的意思是学生学习古诗最枯燥的任务。如果一味地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生硬的传授模式, 学生不但不理解诗歌内容, 而且会感到古诗学习枯燥无味, 久而久之便会对学习研讨失去兴趣。更让人可怕的是, 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机械地背诵教师的讲稿。然获得, 开放封闭的课堂结构, 还课堂主体于学生则会大大降低诗歌学习的难度, 增强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1. 采取扩、补、留、换、调等方式解决诗歌语言为学生学习带来的障碍。

诗句的今译是古诗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采取扩 (将单音节词扩为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 、补 (在古诗用语中往往会省略一些内容, 在今译中要补充) 、留 (一些汉字古今意义没有区别就今译时直接可以保留) 、换 (古今字意区别较大的字词要换为现代汉语) 、调 (古诗中为了保证诗歌韵味或增强表达效果, 往往会对一些词语的顺序进行了特殊的安排, 我们在今译时要对这些词语的顺序进行调整) 等一些方法, 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教师不再占领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 并为学生总结合适的学习方法, 以达到“授之于渔”的目的。

2. 发挥合作小组的作用, 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 增强学生学习古诗的信心。

在古诗意义的了解学习中, 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小组的作用, 让他们在自主形成的学习小组中, 进行学习与交流, 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 不统一句式, 不统一标准, 只要学生的理解有道理, 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 从而保护学生学习的兴趣, 增强学生学习古诗的信心。

三、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

诗歌通过物象表达情感, 而物象又是记忆的基础。古诗学习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积累, 为了提高古诗学习的效率, 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来整合课堂。一方面, 教师结合所教学的古诗制作一些形象生动的课件来展现诗歌中出现的物象, 让学生通过观察来感知诗歌中的优美语言, 在体验诗歌的审美价值的同时, 加深对诗歌语言的理解与印象, 从而有效地积累古诗。另一方面, 我们在教学之中可配一些音乐。人们对音乐的心灵感应是较为敏感的, 在古诗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根据诗歌的感情基调, 选取一些与之相适应的音乐, 在学生诵读过程中配合教学, 让音乐的旋律与学生的心弦产生共鸣, 进而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来体会诗人的感情。

四、鼓励学生展开丰富想象, 揣摩诗歌描绘的意境

象又是通过语言进行再现的, 这为学习古诗创设了想象的机会。在教学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抓住这些时机进行丰富的想象, 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画面与意境, 这不仅可以对作品内容进行有效补充, 又可以让学生在想象中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如在教学古诗《江雪》时, 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想象, 想象当时的天气情况, 想象当时的社会环境, 想象寒冷的江面, 特别是对柳宗元当时的神态与心理的想象。并组织学生对想象的内容进行整合, 同时还鼓励学生将联想到的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学生争先恐后的交流中, 较为有效地剖析了当时社会的制度对在志之士的冷漠与迫害, 并全面体验了作者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心态, 完成了体会作者感情的教学任务。整个课堂学生参与面广, 讨论交流的学习高潮迭起。

五、加强朗读指导, 体验作者情感

古诗学习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诵读。诵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恰当地理解作者寄寓文中的沉郁顿挫、奔腾激越的情感。在对学生进行诵读的教学环节中, 教师要加强必要的方法指导:诵读前, 要渲染气氛, 激发情感, 以引起共鸣;诵读时, 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声调、停顿、强弱、长短的错综变化, 要读出诗人的情绪, 将诗的感情转化到深情诵读中来。在学生诵读之后, 教师要对学生诵读情况进行点评与鼓励。同时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激发学生情感朗读的热情, 开展形式多样的情感朗读活动, 让整个诗歌课堂教学充满感情。如, 我在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 让学生听课件范读先把握好节奏, 对需要重读的地方做出标记, 然后安排一些诵读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朗读, 在朗读后, 有意对他们读得比较到位的地方进行点评, 肯定了他们的做法, 随后安排一些平时不愿表现自己的学生进行朗读, 在他们朗读结束后, 同样对他们进行鼓励, 并安排他们多次诵读, 以达到情感朗读的效果。为了提高同学们诵读的热情, 我还安排了小组之间, 男女生之间的诵读比赛。这些教学环节, 不但让学生当堂完成了积累诗歌的学习任务, 而且让学生在情感诵读中体会了杜甫为国而欢的爱国情怀。

7.古诗词鉴赏.明清诗歌 篇七

【明】袁中道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1. 下列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作者袁中道,明代文学家,“公安派”领袖之一,与其兄袁宗道、袁宏道并称“公安三袁”。

B. 这首诗主要运用以静衬动的手法体现夜泉的活泼生动。

C. “山白鸟忽鸣”化用王维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里没有写月,但诗人已向我们暗示了月光,以下所写景色都是由此而生。

D.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将在皎洁的月光笼罩下的清泉化作一簇簇雪花,欢快地一路奔流着。雪的比喻生动形象,并且暗示上文的“冷”、“霜”,承接自然,显示了诗人的别出心裁。

2. 诗中“白”贯穿全诗,请结合诗句分析“白”体现在哪些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石冷霜欲结”这一句为后人所称道。试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这句诗的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送吴仁趾(其一)

【清】吴嘉纪①

凤凰台北路迢遥,冷驿荒陂打暮潮。

汝放扁舟去怀古,白门②秋柳正萧萧。

【注】①吴嘉纪(1618~1684),明末清初著名的盐民诗人,吴仁趾是其挚友。②白门,本指南朝宋都城建康西门。后世遂借以代称金陵(南京),凤凰台即在此地。

1. 下列是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友人去凤凰台,路程本不遥远,诗人是有意把友人远行的路程形容为“迢遥”。

B. 友人要去“怀古”,凭吊古迹,想到凤凰台昔盛今衰,心情惆怅不已。

C. 这首诗不同于寻常的送别诗,诗人有意写得如此凄怆,不是为了抒写离情别意,而是想表达更深的故国之情。

D. 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含蕴不露,只在关键处稍加点示即止。这是本诗在艺术表现上的一大特色。

2. 诗人送友人去凤凰台,旅途景色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明清之际的诗论家都讲究作诗须着“诗眼”,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孤 雁

【明】高 启

衡阳初失伴,归路远飞单。度陇将书怯,排空作阵难。呼群云外急,吊影月中残。不共凫鹥宿,蒹葭夜夜寒。

孤 雁

【唐】杜 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 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杜诗颔联中“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颔联形象地写出了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

B. 杜诗尾联,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是全然不懂的,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无意绪”既是孤雁对着野鸦时的心情,又是杜甫既不能与知己亲朋相见,只能面对着一些俗客庸夫时厌恶无聊的心绪。

C. 高诗颈联中写到这头失望的孤雁,只能指望在惨白的月光中,顾影自怜,聊以自慰。不料那月亮也怀着阴暗心理,自己残缺了,便不许孤雁有个全影,于是孤雁连形影相吊也吊不完整,只看得个残影。

D. 杜诗是一首念群之雁的赞歌,情感浓挚,悲中有壮。孤雁孤单困苦,念友之情依然浓烈,命薄而心高;而高诗写孤雁“单”“怯”“难”“急”“残”,则塑造了一只孤零、孤弱的大雁形象。

2. 两首诗用了相同的表现手法,试结合诗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两首诗通过孤雁形象分别传达了作者什么情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出居庸关

【清】朱彝尊

居庸关上子规啼,饮马流泉落日低。

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

【注】朱彝尊(1629~1709),早年无意仕进,以布衣之身载书客游,为采访山川古迹、搜剔残碣遗文,踏遍了大半个中国。此诗中的“榆林”是诗人下一站要去考察的地方。

1.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起句看似平平叙来,并未对诗人置身的关塞之景作具体描摹。但“居庸关”三字的跳出,正有一种雄关奔腾之感,再借助于几声杜鹃啼鸣,一种忧伤的情感便浮升在高岭独伫的诗人胸中。

B. 第二句展现的塞上奇景,清澈明净的泉流,令人忘却身在塞北;那淙淙而奏的泉韵,简直如江南的丝竹之音。身在山坂高处,那黄昏“落日”,又圆又“低”,如此之景,在烟雨霏霏的江南也能领略得到。

C. 剪影般的“千嶂”近景,添染上一笔轻盈洁白的“雨雪”作背景,更着一“飞”字,便画出了一个寥廓、素洁、峻奇而不失轻灵流动之美的世界。

D. 结句将读者的视点提升到了诗人身临的绝高之处,整个画面也猛然拓展。于是,清美、寥廓的北国,便带着它独异的“落日”流泉、千嶂“雨雪”和云海茫茫中的榆林古塞,苍苍莽莽地尽收眼底了。

2. 第二句或第三句描绘了怎样的塞外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析这首诗中作者情感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秦淮杂诗 其一

【清】王士禛

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烟景似残秋。

【注】王士禛,在明代度过了童年,他的祖父、父亲作为明遗民都入清不仕、隐居乡里。

1. 有人评价此诗“全诗不着一‘愁’字,却尽得‘愁’字之风流”,请分析诗人是如何表达愁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此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8.咏晓古诗欣赏 篇八

《咏晓》原文

咏晓

作者:唐·温庭筠

虫歇纱窗静,鸦散碧梧寒。

稍惊朝珮动,犹传清漏残。

乱珠凝烛泪,微红上露盘。

褰衣复理鬓,馀润拂芝兰。

《咏晓》注释

①朝佩:唐时五品以上官员有玉佩,上朝时佩带。见《旧唐书·舆服志》。

②微红:指初日之光。一露盘:汉武帝于建章宫建神明台,上作承露盘,立铜仙人舒掌擎盘以承甘露。

③褰:全诗校:“一作奉。”

《咏晓》作者介绍

温庭筠(约8-866年),是唐代诗人,又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精通音律,词风浓绮艳丽,语言工炼,格调清俊,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有“温李”之称,但其成就无论从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形式上来说,都不如李商隐。他当时与李商隐、段成式文笔齐名,号称“三十六体”。

温庭筠的先世温彦博虽是宰相,而温庭筠是温彦博的裔孙。可是,到了温庭筠的时候,其家世已衰微。温庭筠与令狐绹之子令狐滈友好,经常出入于相府。同时与段成式两家颇睦,互通诗文,辑为《汉上题襟集》,温庭筠遂将女儿嫁给了段成式之子段安节。

温庭筠诗风上承南唐梁、陈宫体的余风,下启花间派的艳体,是民间词转为文人词的重要标志。温庭筠作为词人的地位很高。他著有《握兰》、词集《金荃》二集,均已散亡,现存的《花间集》收集了66阕他的词作、列为篇首。温庭筠词风婉丽、情致含蕴、辞藻浓艳,今存310余首,后世词人如冯延巳、周邦彦、吴文英等多受他影响。

《咏晓》繁体对照

卷577_54詠曉溫庭筠

蟲歇紗窗靜,鴉散碧梧寒。

稍驚朝珮動,猶傳清漏殘。

亂珠凝燭淚,微紅上露盤。

9.古诗词鉴赏·唐代诗歌 篇九

咏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1. 此诗写“风”别具特色,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有人说此诗的着眼点在“有情”二字上,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宋代计有功在《唐诗纪事》称此诗“最有余味,真天才也”, 此诗寄托着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论语·微子》记载,孔子曾在旅途中迷失方向,让子路向正在耕种的隐士长沮、桀溺询问渡口(迷津)。两人不说渡口的所在,反嘲讽孔子奔走四方,以求见用。

4. 请赏析“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这两句诗,并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尾联“迷津欲有问”引用《论语》中的典故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送魏万之京

李 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7. 首联、颔联描写了怎样的离别环境?从中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请赏析“关城树色催寒近”中“催”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尾联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碛中作

岑 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

10. 请从内容和风格两方面赏析首句“走马西来欲到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杜甫称赞岑参的诗“篇终接浑茫”,请结合诗歌尾联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阅读全诗,请简析这首边塞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苏台览古

李 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nlc202309020758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13. 这两首诗歌都写到了“月”,这一意象在两诗中有什么共同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比较两首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这两首诗歌都表达了怎样相同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这两首诗在表达情感方式上有相似之处,试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①催黄鸟,晴光转绿蘋②。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注】①淑气:温和之气。②绿蘋:一种生长在浅水中的水草。

17. “物候”“新”在何处?对于新物候,诗人为何“偏惊”?这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试指出第二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并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从军行

杨 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9. 该诗前两联的动词运用历来为人称道,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该诗颈联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本诗的最后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清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

22. 首联“银烛吐清烟,金樽对绮筵”中的“吐”字写出了友人怎样的神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古诗诗歌欣赏 篇十

古诗词是蕴藏在我国古代文学长河中璀璨夺目的文化宝石, 只要用心发掘, 就会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和强大的艺术魅力,是中华民族传统经典文化的宝藏。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养成阅读和欣赏古诗词的习惯, 一些历代诗歌名篇不仅有助于丰富文化生活,吸取文化精华,提高文化素养,而且有助于学生喜欢古诗,但学生阅读和欣赏能力相对较差,需要教师加强引导。另外,由于古诗距离我们年代久远,历经时代文化的变迁,使得现在学生对古代诗人及其当时社会生活背景不了解,难以理解词句意思。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粹,学习古诗词是对我国古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经典文化,是一代又一代教师与学生的责任。倘若现在不进行古诗教学,我们引以为荣的唐诗、宋词、元曲还能记起多少。那么,令我们自豪的文化精粹必将失去应有的光辉, 在我国吟唱了多少代的古诗词将变得越来越陌生,甚至会慢慢消失。这样下去,若干年后,可能又要像现在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抢救古诗词, 与其如此,何必当初。从现在发展趋势来看,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一定要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小学生热爱古诗词的良好习惯,帮助小学生提高欣赏能力,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逐步提高自主阅读能力,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经典文化。

二、通过古诗词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古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高度凝练、富有乐感的形象化语言, 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生活、人生等事物的认识和感悟, 抒发了一定的思想感情, 艺术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环境。诗歌应该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古诗词是按照严格的格律等特定形式抒写的,如果单从韵律角度讲,以唐诗为代表的五、七言律诗和绝句堪称典范。宋代的词、元代的散曲在小学阶段很少讲,教学以律诗、绝句为主,重点指导学生把优美的古诗背熟,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感悟古诗的艺术美感力量。要把有关唐诗、宋词、元曲的基本知识给学生讲解清楚,结合诗人的生平和写作背景知识,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同学们正确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同时代、不同经历的诗人,他们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有一定的相似性或者差异性, 且无不打上时代的印痕,所以教师一定要结合当时社会背景进行分析,帮助学生以历史发展的思维方式理解每一首古诗。在具体教学中,每一篇古诗词都有不同的风格和特别的情调。如同是描写春天的景色,在诗圣杜甫眼里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而到了白居易那里,却以愉快的心情抒写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些描写都很精美,但蕴含不同情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慢慢体会,才能真正领悟作品的意义。有的诗歌里抒写了诗人高尚的爱国情操, 有的抒写了诗人的凌云壮志,有的诉说了诗人的悲欢离合,有的借景传达了无尽的喜怒哀乐,凡此等等,不一而足,渗透了他们对人生的体验、对世界的思考,或体现缠绵的爱情、真挚的友情、浓郁的乡情。收进小学课本的古诗词,其作者往往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诗人。他们的生平和写作背景,我们可以通过课文注释、历史课本和其他书籍了解。诗歌内容跟诗人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有的诗反映了战乱中人民的深重苦难,表现了同情人民的态度和爱国精神,揭露了封建社会腐朽的本质,有的诗作富有战斗性和洋溢着爱国激情,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把握诗的内容,准确理解诗人及作品传递的积极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古诗词中表现美的方法

教师在引导小学生阅读欣赏诗歌的过程中, 要对古诗中常用的一些表现方法详细讲解, 让学生懂得表现美好事物时应用反衬和陪衬手法的价值。用美好的景物写快乐,用凄苦的景物来写悲哀,这是陪衬。用凄苦的景物写快乐,用美好的景物写悲哀,这是反衬。用美好的景物写快乐,常说是乐景写乐情;用美好的景物写悲哀,常说是乐景写哀情。无论是陪衬还是反衬, 都是我们常讲的抒情要用景物烘托的手法。诗人写诗,表情达意,用典故,都含有对国事的、身世的感慨。诗文里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都是人们熟悉的、有警世之用的。诗人用故事,往往借古喻今,有寄托才有意义。诗人用典故,以赞美壮志和忠贞感慨当朝无人能誓师北伐的现实, 充满壮志未酬的悲愤,慷慨而悲壮。诗中的比喻往往成为诗的形象,诗是通过形象表情达意的,诗词中的比喻有各种表达法。

四、通过古诗词教学强化美育实践

古诗词把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理”,既闪耀着美的光彩 , 又给人深刻的启迪;既抓住“亦画、亦情、亦理”的特点,又引导学生思想情操上受到美的陶冶和升华,因此小学古诗词教学过程其实是鉴赏美的过程。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审美体系,对于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往往凭借外部表象下定论,而不能分析其内在的美和价值。通过古诗词教学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点,因为古诗词往往反映一种内化的、含蓄的情感,诗人把自己的意志和情感寓含在诗文中,正所谓“诗以道志”。教师可以通过对古诗的讲评,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得出正确的审美标准。古诗词教学可以汲取古诗有益精髓,弘扬民族文化。古诗词不仅体现诗人对社会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认识,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思想结晶。它能让学生珍惜新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及思乡惜友之情,同时教给学生阐事明理、为人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并且,可以培养学生在音乐、建筑、绘画等方面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上一篇:宝妈小区创业点子下一篇:孩子爱上学习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