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参考教案

2024-09-16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参考教案(精选6篇)

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参考教案 篇一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核心考点

(说明:1.本资料章节以《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为依据整合;2.名次解释统一分类列于最后。)

第一章 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本章串讲】

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兴起(1917~1920)

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晚清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梁启超、黄遵宪等人发起的诗界革命;梁启超倡导的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裘廷梁等的白话文运动。

文学革命的发生历背景及其过程。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新青年》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思想启蒙运动如火如茶展开。1917年1月,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发表,2月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发表,文学革命由此兴起。钱玄同、刘半农纷起响应,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确立文学革命的方向,鲁迅《狂人日记》发表,震惊文坛。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了“八事”主张,以进化论的眼光断定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并旗帜鲜明地反对拟古主义和摹仿主义创作风气。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为建设新文学的宗旨。胡适的《尝试集》是第一部白话新诗集。他的《终身大事》是最早的白话戏剧。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提出文学改革主张。他的态度比胡适更为坚决。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中,他表明了鲜明的政治及文学立场。

周作人1918年发表了《人的文学》,反对封建的非人的文学。他的《平民文学》则强调了新文学应以表现普通人的真挚的思想情感为主,标志着人生派文学的发端。

1917~1920年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以现实主义为主潮,浪漫主义也有所发展,代表人物是郭沫若,现代主义掺杂其中。

“五四”时期的封建复古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是林纾(琴南)。1919年,他发表《致蔡鹤卿书》,攻击新文化运动,又发表小说《荆生》,《妖梦》影射和攻击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蔡元培在《答林君琴南函》中提出了著名的“思想自由原则”和“兼容并包主义”。

文学革命是一场彻底反封建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革命,它实现了文学内容和形式的双重革新,使中国文学从禁锢束缚状态走向开放。开创了中国文学一个崭新的时代。

第二节 新文学社团的涌现和多元的文学新思潮

1921年以后,文学革命篷勃发展,社团和报刊大量涌现。

1912年文学研究会成立,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社团,其主要文学主张是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对新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1921年创造社成立,是文学革命中出现的最大的浪漫主义社团。在文艺思想上倾向于浪漫主义,提倡文学无目的论,反对文学的功利主义。1925年后,创造社转向提倡革命文学。

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也是一个浪漫主义的社团。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在《晨报副刊·诗镌》上提倡新格律诗,提出“三美”主张,后被称为新月诗派,他们使中国新诗走上了较为严谨的发展道路。1928年以后的新月派提出“健康”与“尊严”的原则,与左翼文学发生论争。

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等,致力于现代白话散文的创作。莽原和未名社由鲁迅发起和领导,是倾向于现实主义的文学社团。浅草社1922年成立于上海,主要成员有林如稷、冯至等人。沉钟社1925年创立,被鲁迅称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湖畔诗社1922年成立于杭州,是一个专门做情诗的团体。

20年代中国话剧艺术也有了较快发展。1907年由曾孝谷、欧阳予倩等成立的春柳社是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曾上演《黑奴吁天录》。话剧当时被称为新剧,或文明戏。“五四”文学革命后,“爱美剧”出现,标志着中国话剧进人一个新的发展期。民众戏剧社、上海戏剧协社、南国社成立。

1921~1927年的现代文学,以“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为主潮。浪漫主义文学也有了较大[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心理分析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是施蛰存。其小说深人、细致地剖析了人物的潜意识、隐意识及性变态心理。

新感觉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是穆时英、刘呐鸥。他们的小说用缤纷的色彩和快速的节 奏来表现半殖民地的病态文明,注意挖掘人物深层次的感觉与印象。

第五节 抗战时期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1937~1945)

抗战爆发后,抗战文学运动迅猛发展。1938年,“文协”成立于武汉。其会刊《抗战文艺》是战时历时最久的刊物。文协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对推动文艺大众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抗战初期,朗诵诗、街头诗等小型作品涌现,缺点是流于概念化和内容空疏。1938年后,郭沫若等建立文化工作委员会,成为国统区进步文艺活动的中心。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上海租界的文艺活动被称为“孤岛文学”。孤岛文学的成就表现为杂文和戏剧创作。杂文有唐弢、柯灵等“鲁迅风”杂文创作,戏剧有阿英的南明史剧等。

抗战文学思潮的特点:①重视文学的大众化、民族化;②现实主义是抗战文学主潮,但浪漫派文学和现代派文学仍然存在。

1940年前后发生了关于民族形式的论争。向林冰强调民间形式为主,葛一虹则对旧形式全盘否定。郭沫若、茅盾、胡风都发表了不同的见解。

40年代最大的一个现实主义诗歌流派是“七月诗派”,主要成员有艾青、田间、绿原等,他们以提倡革命现实主义和自由诗体为主要风格。

1945年发生了关于现实主义和“主观战斗精神”的讨论。

4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仍处于主潮地位,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则处于较弱地位。徐讦、无名氏的后期浪漫派小说,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仍富于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九叶诗派”(中国新诗派)是40年代重要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穆旦、辛笛、陈敬容等人,他们的创作较多吸收了西方现代派诗的艺术技巧,其作品标志着现代新诗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战国策派因1940年陈铨、林同济创办的《战国策》半月刊而得名,它们宣传法西斯主义与权力意志,适应了国民党专制主义的需要。

1938年梁实秋发表了文艺与抗战无关的观点,受到张天翼等作家的批评。

第六节 解放区文学的兴起

解放区文学的发展,以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1942年5月,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此次会议旨在解决作家队伍的思想面貌、作家与大众的关系、文学的普及与提高等问题,在会上毛泽东发表了《讲话》。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从生活、思想、艺术三方面论述了创造人民文艺的必须的途径,从理论上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讲话》还论述了普及和提高的问题,《讲话》认为文艺从属于政治,并把政治标准作为衡量文艺作品的第一标准。这种提法有失偏颇,但由于特殊的时代环境,它还是起到了积极作用。

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解放区文艺出现了新的面貌:新秧歌运动出现;大批作家深人生活;出现了一批主题和题材新、人物新的作品。

解放区文学思潮的特点:①现实主义成为唯一思潮,一花独放,现代主义、浪漫主义黯然失色。②从文学大众化思潮发展到工农兵文学思潮,解放区文学成为工农兵文学。文学思潮艺术方法和手法单一,缺乏丰富多彩和开放性,产生了某些公式化、概念化和图解政治的作品。

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开展了整风运动。王实味强调文艺要暴露黑暗,其文章《政治家·艺术家》和《野百合花》受到批评。

延安文艺座谈会对国统区文学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召开,标志着现代文学开始进人当代文学。

【简答与论述】

一、简答题

1.简析周作人《人的文学》一文的内容及意义。

周作人1918年发表了《人的文学》一文,提出新文学应当是“人的文学”,反对封建的“非人的文学”。他所谓的“人的文学”,是以合乎人性的人的灵肉一致的生活为是的文学。周作人的“人的文学”主张,对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理论建设和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这一时期[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12.简析抗战文学思潮的特点。

抗战文学思潮有两个特点:①重视文学的大众化民族化,要求文学走到群众中去。②现实主义是抗战文学的主潮,但浪漫派文学和现代派文学仍存在。

二、论述题 1.“五四”文学革命的内容及意义。

五四文学革命是一场彻底反封建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革命,它是文学观念、文学的思想内容、文学的语言形式的大解放、大革命。文学革命批判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并出现了社会主义思想因素,出现了新的主题、新的题材、新的人物。新文学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革新,使白话文学处于正宗地位。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禁锢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从闭关锁国状态面向世界,开创了中国文学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2.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兴起的背景。

1927年,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左翼文学运动)兴起于上海,有其历史原因:

一、国民党破坏了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由中国共产党单独领导革命的格局,有必要提出和建设与革命步调一致的无产阶级文学。

二、1928年前后,国际无产阶级运动蓬勃开展,使中国作家受到很大鼓舞。

三、大革命失败后,许多革命作家到达上海,他们经历了阶级斗争的风云变幻,思想进一步革命化。从混合型的革命文学,进而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3.试析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者们的主张及其不足。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者们的主张主要有:文学是有阶级性的,无产阶级文学的发生有其历史背景及必然性;文学是宣传的武器,无产阶级文学是从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里产生出来的一种斗争的文学;无产阶级文学的作者,最重要的是获得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克服一切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等等。但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粗浅的,存在着片面性和机械论的错误,尤其是受苏联“拉普”的影响,他们的主张也有不少错误:第一,他们对于当时中国社会缺乏准确的分析,因而对中国革命的性质、革命的主要任务、革命的对象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观点。第二在文艺思想上,他们夸大文学的作用,说文学能“组织生活”,文学要“超越时代,创造时代”。他们在强调文艺的宣传作用时,忽视文艺的特征,甚至鼓吹标语口号文学。第三,他们认为,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实行文学的方向转换,必须对“五四”以来的文学进行批判,他们把批判的矛头指向鲁迅、茅盾等作家,从而爆发了鲁迅、茅盾等与创造社、太阳社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4.试析左联的成就。

第一,左联的成立,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的迅猛发展。左联成为党领导下的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先后成立了剧联、中国诗歌会等组织。左翼文艺运动成为声势浩大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文艺运动。左联对国民党文化“围剿”进行了艰苦卓绝、卓有成效的斗争。

第二,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作为主要工作方针之一,进一步开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学习和运用。左联先后开展三次规模较大的文艺大众化讨论,左联还同新月派、民族主义文学、“第三种人”、“自由人”等进行论争。

第三,左联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吸收革命的文学青年参加左联,组成小组。新文学第二代作家的大部分,是在左翼文学运动的影响、培育下产生的,为新文学增加了一批新生力量。

5.分析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潮的主流及缺失。

革命文学思潮,就其主流而言,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为指导思想的,但是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革命文学思潮中也掺杂了严重的机械论的庸俗社会学的理论错误。突出表现在两个观点上。一是文学和革命的关系。文学事业应当成为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成为“齿轮和螺丝钉”,但是,又不能忽略文艺的独特性,应该尊重文学自身的特点,不能同党的其他事业相混同。左翼作家强调了“齿轮和螺丝钉”的一面,甚至不适当地引申、夸大,而严重忽视了文学自身的特性。革命文学中的这种左倾思潮,对左翼文学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二是文学和群众的关系问题。文学要为劳动人民服务,但却不应俯就大众、迎合大众、媚俗大众。在向大众普及的同时,也要不断拣一些新的东西提高他们,帮助他们前进。左翼作家们的缺失就在于未能将一些新的思想内容、新的表现方法、新的语言和形式,拣选后逐渐地加进去,在普及的同时逐渐提高大众的鉴赏水平。因此,革命文学思潮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为指导思想的,但同时也掺杂了许[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鲁迅前期杂文的特点。对封建性旧文明、旧道德的批判;探索和研究国民性问题,暴露和批判国民性弱点;参与社会斗争。

鲁迅后期杂文的特点。政治斗争和时评文字增多;对旧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文学进行了更为广泛而深人的批判;对革命文学的重要见解。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形象性、抒情性、讽刺性、文体的多样性。语言的简练隽永、鲜明生动。

第四节 《野草》和《朝花夕拾》

《野草》写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家主体的思想状况。黑暗势力浓重强大,作家进入一个探索和彷徨期。

《野草》的思想与艺术。既有彷徨、苦闷、寂寞情绪,又着重表现了战斗精神、追求精神、牺牲精神。艺术表达上以象征主义为主,以创造有物质感的形式来表现复杂的内心感受。语言精致,具有音乐美、绘画美的特点。

《朝花夕拾》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和对封建教育。封建道德、封建顽固派的批评。艺术上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炉,文笔朴实优美。

【简答与论述】

1.简述《呐喊》、《彷徨》的思想主题。

反封建是《呐喊》的总主题,多数作品真实描写了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展示了封建势力对人民压迫、剥削的生活图景,深刻揭示了封建思想、封建道德的“吃人”本质及其对人民群众毒害的深广。和《呐喊》不同的是《彷徨》中的主人公主要是农村劳动妇女和新知识分子,他们对封建主义的压迫有过反抗的行动,但最后都以悲剧而告终。

2.简析《狂人日记》的思想艺术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狂人日记》通过对“狂人”变态心理的描写,以象征、暗示等手法,“暴露礼教和家族制度的弊害”。作者以“吃人”来形容封建道德对人性的摧残,倾注了作者对我们民族的极度忧愤的感情。《狂人日记》作为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以它彻底的反封建精神和现代意识,它的深厚的思想意蕴和新颖特别的格式,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开山之作。

3.简析《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及其思想意义。

《呐喊》中的《药》通过革命者夏瑜的鲜血被作成人血馒头吃,反映出群众的愚昧麻木和革命者的寂寞、孤独,揭示了民主革命中启发群众觉悟的重要性。而《阿Q正传》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则有着更深刻的描写。辛亥革命没有依靠作为民主革命主义基础的农民群众,没有强大的宣传和启蒙运动,必然是妥协的、不彻底的。小说提出了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启发农民觉悟的重要性这一重大问题。

4.试析阿Q性格。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农民的典型。他社会地位低下,受压迫受剥削,被侮辱被损害,生活十分悲惨。他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即自尊自大、自轻自贱,不敢正视现实、自我陶醉于虚幻的精神胜利中等。精神胜利法使阿Q不能清醒地认识自身的悲惨命运,不能真正做出改变自己境遇的反抗行动来。阿Q主观、狭隘、保守,有农民的质朴、愚蠢,也沾上游手好闲之徒的狡猾。阿Q的悲剧,是辛亥革命的悲剧。

5.试析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彷徨》中的几部以女性命运为中心的小说,体现了鲁迅对妇女解放道路的探索。《祝福》展现了封建礼教对妇女压迫的深重惨酷。祥林嫂被婆婆卖到深山里;后来又被大伯收去房子赶出贺家。她第二次到鲁镇的遭遇极其悲惨,封建礼教认为寡妇再嫁伤风败俗,何况她死了两个丈夫,更是不祥之物。她在鲁镇的祝福之夜,倒毙街头。作品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的系统周密、强大深固。封建观念大网络无情地压碎了祥林嫂的一切挣扎努力。《离婚》中的爱姑,不能忍受那种丈夫另有新欢,叫她走就得离婚回娘家的不公正待遇。祥林嫂和爱姑的悲剧,都深刻表现了封建势力的强大,对妇女压迫的惨重,启示人们反封建的重要性及长期性、艰巨性。《伤逝》中的子君,是另一种类型的妇女。她是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知识女性。但子君奉行的个性解放思想,也是造成悲剧的思想根源。子君的悲剧说明离开了社会改革,妇女追求个人的自由幸福,是很难实现的。

6.分析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彷徨》中的《伤逝》、《在酒楼上》、《孤独者》、《幸福的家庭》等篇都是写新知识分子的。[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第三章 郭沫若 【本章串讲】 第一节 概述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1914年留学日本。留学日本时期的思想与文艺活动:受泛神论思想影响较大;与宗白华、田汉通信探讨学理,后结集为《三叶集》;1921年7月成立创造社;1921年8月出版《女神》。1923年回国,陆续出版了《星空》、《瓶》、《前茅》等诗集和自传体小说《漂流三部曲》,形成积极浪漫主义的文艺观,尊崇自我,偏重主观。1924年翻译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6年南下广州,向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倾斜。1928年回日本,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中,在中国历史研究上第一次提出奴隶社会的问题。1937年回国,先后写下《屈原》等六部历史剧。建国后担任科学文化等方面的领导工作。

郭沫若在小说和散文方面也有较大的成就。《牧羊哀话》是其第一部小说。《漂流三部曲》开创我国现代小说的“三部曲”形式。《落叶》是书信体的中篇。《残春》是“五四”新文学中最早运用意识流手法的一篇作品。自传性散文情感热烈,清丽淡雅。

第二节 《女神》等诗集,《女神》写作于“五四”时期,是中国现代白话新诗的奠基作。《女神》是“五四”狂飚突进精神的典型体现。其思想内容集中于三个方面: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反叛与创造精神的歌唱;爱国情思的抒发。《女神》从内容和形式上都为新诗树立了榜样。《女神》是一部带有强烈主观抒情性的浪漫主义杰作。《女神》的不足之处在于过于强调感情的自然流露而忽略了外部形态的必要节 制。《星空》是“五四”退潮期的作品。《前茅》写于创造社成立到诗人回国初期。,爱情诗集《瓶》是“五卅”前的产物。大革命失败后诗人又创作了《恢复》,表达自己对于革命复兴的坚定信念。《恢复》堪称中国无产阶级的第一部诗集。

第三节 《屈原》等历史剧

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开始,是1923年创作的《卓文君》和《王昭君》,后与《聂嫈》结集为《三个叛逆的女性》。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黄金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共创作六部大型历史剧,表现了善与恶、忠与奸、美与丑的形态各异的斗争,充满了磅礴的正气,充满了历史悲剧精神。

《屈原》中,郭沫若塑造了具有爱国情感的伟大诗人形象,也塑造了富于牺牲精神的蝉娟以及阴谋家南后形象。郭沫若历史剧的基本思想是:宣扬“舍身报国”的爱国精神;宣扬“把人当成人”的民权思想;歌颂“除暴安良”的革命精神。郭沫若善于发掘历史的悲剧精神,其历史剧创作标志着中国现代悲剧艺术的新进展。

【简答与论述】

一、简答题

1.简述郭沫若积极浪漫主义的文艺观。

在文艺思想方面,郭沫若同时受到西方的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影响,而以前者为主,形成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文艺观。其主要特征是尊崇自我,偏重主观;强调创作要有天才、灵感、内心激情等。这种强调自我表现的主情主义文学见解,正是他本时期个性主义思想的体现。

2.简析郭沫若小说的基本倾向和创作特色。

郭沫若小说的基本倾向是强烈的爱国心和大胆反抗旧世界的叛逆精神。它们常为正直的主人公报国无门而浩叹,而不平,又常常流露出对畸形社会的憎恶,对拜金主义等世态的鄙薄。这些小说体现着他的主情主义的创作特色。他的小说大都充满了浪漫的情调,邈远的意趣,人物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激情奇特地凝为一体,形成了一种开阔、独特的格调。他笔下自然的种种景色,人物的种种情愫,也往往被涂上一层诗的色彩,富于抒情性。

3.简析《女神》的时代精神。

《女神》是“五四”狂飚突进精神的典型体现。它燃烧着对一切旧秩序、旧传统、旧礼教的大胆否定和无情诅咒,海啸般地呼喊着创造与光明,民主与进步,因而激动了、鼓舞了整整一代人。郭沫若用他的诗歌热烈地呼唤着新社会,希望导致光明的到来。

4.简析《女神》的浪漫主义特色。《女神》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理想主义强光照亮了诗集中大部分的诗作。①《女神》采用了内在情感强化、极化以及喷发式宣泄的表达方式。②在想象方式上则具有想落天外的[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奇特想象,与本来形态相距极远或改变性的极度夸张。③在形象描绘方式上则充满了昂奋腾越的音调,浓烈瑰丽的色彩,恢宏勇猛的形象,具有英雄主义的格调。④在语言方面,也具有华赡丰美的特点。

5.简析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的基本思想。

郭沫若抗战时期的几部历史剧,为人们展示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历史生活画面。而贯穿在其中的,则是善与恶、忠与奸、美与丑的形态各异的斗争,充满了磅礴的正气,充满了历史的悲剧精神。《棠棣之花》、《南冠草》、《屈原》的共同点是宣扬“舍身报国”的爱国精神。宣扬“把人当成人”的民权思想,是郭沫若历史剧的另一思想特色。《高渐离》则歌颂了主人公为了反抗黑暗暴政不惜牺牲个人性命的英勇气概,从而宣扬了“除掉暴君”的革命思想。

6.简述郭沫若历史剧的悲剧精神。

郭沫若善于发掘历史的悲剧精神,以正义力量对垂死力量的对比悬殊的勇敢抗争及其过程中身历的磨难与痛苦,或严峻的两难处境,来创造浓郁的悲剧情境,从中展示正义人物人和与道义的美。其主人公又都与争取社会进步的斗争紧密联系着,他们的失败或毁灭,虽也使人悲苦,但绝不意味着消沉,而是激发人们的正气,推动他们去进行新的斗争。这些历史剧充满着悲壮的情绪,呈现出一种肃穆的崇高美,标志着中国现代悲剧艺术的新进展。

二、论述题

1.分析《女神》的思想内容。

《女神》的思想内容集中在如下方面:①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个性主义是郭沫若前期的主导思想,在文学上,他要求张扬自我,尊崇个性,以自我内心表现为本位,代表当时觉醒的青年一代发出要求个性彻底解放的强烈呼声。《天狗》中“天狗”这种冲决一切罗网、破坏一切旧物的强悍形象,正是那个时代个性解放要求的诗的极度夸张。②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的歌唱。《女神》诞生之时的中国,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整个中国是一个黑暗的大牢笼。黑暗的现实,激发了诗人反抗的、叛逆的精神。《凤凰涅槃》传达出一个古老民族觉醒之时深刻的悲愤。诗人在《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歌唱了“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的创造精神。对20世纪科学文明和大自然的神奇力量进行了歌唱。③爱国情思的抒发。《女神》时代的郭沫若,身居异国,感于祖国的贫弱落后,列强的虎视眈眈,常常怀着忧国的情思。这种爱国的情思就如千尺飞流奔涌在他的大部分诗作中。《炉中煤》把祖国喻为心爱的女郎,把自己比作狂烧的煤块,感情真挚而强烈。

2.分析评价《女神》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女神》的精神,是“五四”时期勃发的民主精神、创造精神的典型体现。它把“五四”激起的社会改革的热情烧得更旺。《女神》的叛逆的歌声,有如疾雷破山,对当时停滞、死寂的旧中国实是一次强烈的冲击;它的理想的光芒,又有如电光耀眼,启示人们去缔造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灿烂的崭新社会。

《女神》的意义,还在于它为诗歌的革新和创造树立了榜样。在诗的形式上,作者反对并冲决一切旧形式的桎梏,主张形式应“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诗人决定让内在的感情波澜自由支配诗行。诗行可以长到十几字,也可短到二三字;有数百行长诗,也有短到三行的《鸣蝉》。诗人觅到了与内在感情和谐一致的全新形式,创立了多样的自由的诗形,从而为新诗发展提供了艺术体现的多种可能性。《女神》以博大魁伟的思想内涵和全然新创的诗歌形式,在中国绵延几千年的诗歌史上掀起了一场大革命。

3.分析《屈原》中爱国诗人屈原形象。

《屈原》在一场正义与邪恶的决战中全力塑造了屈原的崇高形象。剧中的屈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和卓有远见的政治家,也是古代的一个人文主义者。面对秦国的步步进逼,他从祖国人民的利益出发,提出“联齐抗秦”的外交路线和政治主张,面斥秦使张仪的阴谋。受到陷害后的屈原从申述、规劝转而抗争,处处表现出对祖国命运的关切,而把个人的安危、进退、荣辱完全置于度外。被关进东皇太一庙后,屈原也不向淫威和死亡屈服。在“雷电颂”中,他希望自己的生命与自然同化,把一切黑暗的势力摧毁。这时的屈原已融聚了作者的理想而成为光明的化身、力量的化身,其性格发展到了顶点。最后屈原为卫士所救,潜到汉北,以图再起。这种处理显然寄托着作者希望正义的力量不被杀绝而能因风而生的愿望。郭沫若塑造的屈原形象,是反抗强权、捍卫民族利益的志士形象,在当时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第四章 1917-1927年的文学创作

【本章串讲】 第一节 概述

“五四”时期的文学创作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开始尝试阶段,1917-1920年;

(二)初步繁荣阶段,1921-1927年。

了解《新青年》、《新潮》作家群的贡献。《新青年》是最早发表白话文学作品的刊物。胡适、沈尹默、刘半农、周作人、鲁迅等是最早的白话诗作者。刘半农被誉为“平民诗人”。陈衡哲是最早的女小说家之一。《新青年》上的“随感录”专栏上,新文学倡导者们最先展露了战斗的风姿。《新潮》作家群也以关注民生疾苦,揭露社会问题而著称。文学革命初期创作的不足与意义:文学革命初期的白话诗与小说基本上属于“过渡型”的层次,白话诗偏于说理写实,散文化倾向严重,小说还不擅长人物性格的刻画,其贡献在于对封建文学传统的冲击以及在艺术方面的开拓与探索,这些都具有开风之先的历史意义。

文学研究会在“为人生”的、写实的立场上得到更广泛而深入的发展。其中以两大文学现象表现尤为突出,即“问题小说”和“乡土文学”。“问题小说”是充满各种矛盾的社会现实和“五四”作家热心上下求索的创作心态相碰撞的产物,表现了作家们对社会现实及人生的深切关注,其缺撼之处在于审美价值较为薄弱。乡土文学热潮则是文学研究会等其他现实主义作家目击现代文明与宗法农村的差异,带着故乡和童年的回忆来表现农村的风土人情和各种陈规陋俗。乡土文学形成“五四”时期最早的小说流派,对三四十年代的文学格局也有长远的影响。此外,文学研究会作家在诗歌、散文、戏剧领域也卓有建树。最早的诗歌刊物《诗》月刊就是由文学研究会诗人主持的。瞿秋白的报告文学作品则开了现代报告文学的先河。瞿秋白在现代杂文史上也是卓有建树的作家。戏剧方面,文研会作家参与发起了“民众戏剧社”,创作了一些具有写实风格的社会问题剧。从总体上看,文学研究会作家的创作,立足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同情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体现了“为人生”的文学观,有着较强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文学研究会以其开阔兼容的创作风貌在20年代的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创造社作家则另辟了浪漫抒情、自我表现的路径。张资平早期小说有着相当强烈的反封建倾向和爱国主义意识,但是后期则堕落为三角恋爱小说的制作者。女作家冯沅君的小说也别具情致。以田汉、白薇为代表的浪漫派剧作表现出与“问题剧”迥然不同的风格。创造社作家的诗歌、小说、剧作、散文的共同特色是都以自我表现为中轴,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浓烈的感情投影。个性主义的张扬是这些作家最突出的精神印记。

与创作社的浪漫抒情倾向相近的团体还有浅草社、沉钟社、弥洒社和湖畔诗社。以写抒情诗而享誉文坛的冯至,被鲁迅赞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的代表作有《昨日之歌》、《帷幔》、《蚕马》等。湖畔四诗人则以爱情诗创作而名声大作。

苏雪林与冰心并称“闺秀派”作家,代表作是散文集《绿天》,此外还有长篇自传体小说《棘心》等。语丝社对现代文学的主要贡献在于促进了现代散文的成熟,其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含蓄蕴藉、稳健持重,被称为“语丝文体”。语丝后分化为以周作人和鲁迅分别为代表的两种创作风格。新月诗派则形成于1926年,他们提倡新格律,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除闻一多、徐志摩外,朱湘的新格律诗创作也卓有建树,有诗集《草莽集》、长诗《王娇》等。小说方面,凌叔华的《花之寺》等也别具韵味。戏剧方面,丁西林的世态讽刺剧在初期的剧坛上独树一帜,代表作《一只马蜂》、《压迫》。新月社同仁还提倡过“国剧”运动,但收效甚微。

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出现于20年代中期,他们的诗重视暗示、追求诗意的朦胧之美,具有新颖独特的艺术个性。

“五四”文学的基本特色为:开创性质,启蒙色彩,理性精神,感伤格调,开放意识。

第二节 胡适周作人

1920年,胡适出版了《尝试集》,这是中国现代第一部新诗集。

《尝试集》的大部分作品是与主张科学民主、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基本一致的。在艺术形式上,它也为新诗开了先河:明白清楚,讲求可懂性;平实、冲淡的意境;托物寄兴;形式用韵上不拘平仄,音节 自然,用韵自由。

周作人在文学革命中也是“风云人物”,《新青年》、《语丝》这几个社团(刊物)中,他都是中坚人物。他对新文学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其对“美文”的倡导与创作。在小品散文创作上的成就,[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1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的情愫,温情款款的风度而成为现代最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东海人。创作有《雪朝》(文研会8位诗人的合集)、《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标准与尺度》等。

在朱自清早期的诗集里,他猛烈抨击军阀时代中国的黑暗现实,同时也表现了对光明和理想的向往。长诗《毁灭》是最早的抒情长诗之一,也是朱自清全部诗作中最能代表其诗艺造诣和思想动态的作品,带有朱自清当时信奉的“刹那主义”的思想的投影。

朱自清早期散文既有尖锐抨击时政、反帝反封建之作,也有平淡朴实的叙事、写景、抒情之作。《背影》、《给亡妇》、《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朱自清“美文”的创作特色:①真挚深厚的情感;②情思交融的意境刻画;③缜密精巧的构思;④清幽细密的语言。朱自清是一位丰富了现代白话文学语言表现力的大师,他对现代散文的发展、成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庐隐,文学研究会重要的女作家,以写“问题”小说步入文坛。1925年,出版短篇小说集《海滨故人》。小说《海滨故人》在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了女大学生的生活,反映了她们的思想和追求、苦闷和彷徨,宣泄了接受现代高等教育的女性寻求人生意义和自我价值的心理,流露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和现代意识。《海滨故人》的创作风格:①自叙传的写法;②对女性恋爱、婚姻问题的探究;③感伤、哀怨、悲观的抒情。

此外,庐隐还创作了长篇小说《归雁》、《女人的心》、《象牙戒指》以及小品、杂文集《东京小品》等。庐隐的小说基调,深受中国古典言情小说和“婉约派”诗词的影响,低沉郁闷、悲戚哀愁。她的全部创作乃是一种苦恼而又坚执的寻求,这种寻求的根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她对女性心理大胆、直率、细腻、深人的剖白,与社会心理、道德标准紧紧相连,从而突破了单纯的男女之爱的描写。《火焰》则体现了庐隐后期小说的转向,显示了一直专注于男女爱情题材的庐隐的重大突破。

第五节 郁达夫

郁达夫文学创作的几个阶段:①从1920年在日本留学期间写作《银灰色的死》到1922年回国;②回国后的《茑萝行》、《采石矶》、《春风沉醉的晚上》;③1927年以后创作的《过去》、《迷羊》、《迟桂花》等。1921年出版的《沉沦》是郁达夫自己第一部、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大胆描写了受“五四”思潮的洗礼而觉醒的现代知识青年“性的要求与灵肉的冲突”,表达了鲜明的反帝爱国思想。

郁达夫小说的思想内容:①突出表现了“五四”青年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和被挤出生活轨道的“零余者”的悲哀;②鲜明的表达了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情怀;③颓废的气息,色与欲的描写。郁达夫小说的艺术风格:①“自叙传”色彩;②感伤的抒情的浪漫主义情调;③结构的散文化倾向;④清新流丽的文笔。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郁达夫对自我写真的抒情小说的实验,呼应了20年代思潮的一个侧面——浪漫而感伤的时代氛围,引领了一种以浪漫主义为其风神的小说流派,开创了与鲁迅为代表的写实主义风格不同的小说创作路向。

第六节 闻一多徐志摩

闻一多,前期新月派的重要代表和新格律诗理论的奠基者。杰出的爱国诗人。他的新诗创作主要集中于1920-1927年间,有两部诗集:《红烛》、《死水》。闻一多诗歌的内容:①歌颂祖国、思恋祖国。如《太阳吟》、《秋菊》等;②反帝反种族歧视。如《洗衣歌》、《七子之歌》等;③对军阀统治下祖国黑暗现实的失望和对祖国新生的信念;表现劳动人民的悲苦生活,鲜明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憎和人道主义的情怀。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理论: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这就是新格律诗论的核心。

在现代白话新诗的发展史上,闻一多是继郭沫若之后又一位对新诗成熟作出划时代贡献的大诗人。

徐志摩,“新月”诗派的盟主和最有代表性的诗人。徐志摩共有四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徐志摩诗的内容:①追求光明与自由的理想;②反映社会现实生活;③描写爱情体验;④歌咏大自然。后期作品则表现出颓唐失望的叹息,怀疑颓废的思想,反映了较浓厚的消极悲观倾向。

真挚地独抒性灵、追求个性解放是徐志摩诗歌的基本艺术个性。他的诗的艺术特点:①构思[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3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4.简析创造社作家的创作特色。

创造社的作品大都以自我为中轴,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瑰烈的感情投影,或感伤或豪放,都充溢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叛逆意识,憧憬着光明的理想。个性主义的张扬是这些作家最突出的精神印记,“五四”时代追求个性解放,肯定自我价值的风气,狂飚突进的时代精神,感伤苦闷的心理波澜,构成了这一派作家创作群体的多种侧面。自我写真的抒情小说丰富了小说体式,更新了传统的小说作法,以不同于写实派的途径尽可能容纳了现实生活的广阔的内容,以较高的美学价值在“五四”时代激起了强烈反响。

5.简析新月诗派对中国新诗的贡献。

1926年春,以《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以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诗派形成。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主张“理性节 制感情”,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1927-1928年间,又办新月书店、《新月》月刊,追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更广泛地借鉴欧美格律诗体。新月诗派提倡新格律诗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诗坛的“无治状态”,丰富了新诗的格式,巩固了白话诗的地位,为新诗的成熟作出了贡献。

6.简述象征诗派的艺术追求。

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出现于20年代中期,他们打破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者白描景物、直抒胸臆的老套,将笔触导向内心,以多种艺术手法,间接表现诗人细微的体验与复杂的心态,为新诗坛开了一个新生面。象征派诗人的共同艺术特色是:象征、比喻、想象、通感的大量运用,奇特的观念联络,跳跃、空白语词组合,重视暗示、追求诗意的朦胧之美。象征派诗人的这些艺术技巧,增殖了诗歌的内涵,也丰富了读者的审美体验,由此而产生了特殊的抒情效果和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

7.分析“五四”文学的基本特色。

“五四”时期社团蜂起,流派纷呈,相互竞争,彼此砥砺,使中国现代文学在第一个十年就形成了初步繁盛、多元并存的局面,独具一番“五四”气象,这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一是“五四”文学的开创性质。在自由诗、格律诗、象征派诗、小说、杂感、美文、戏剧以及作品评论诸方面都产生了某种体式或开一代风气的奠基之作。二是“五四”文学的启蒙色彩。文学革命中,思想的启蒙与文学的启蒙交织在一起,“五四”文学染上了浓厚的人道主义、平民主义的色彩,构成了新文学现代意识的觉醒。三是“五四”文学的理性精神,对人生哲学的热衷在“五四”时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以文学为改造国民性、勾画民族灵魂、改造社会人生、有益人伦教化的器具,成了一种时尚。这就赋予“五四”文学以突出的理性批判精神。四是“五四”文学的感伤格调。感伤的浪漫情调感染了几乎所有的“五四”作家,使他们的创作抹上了或浓或淡的印痕,记录着新文学家艰难而不无寂寞的求索轨迹。五是“五四”文学的开放意识。“五四”的第一代作家们以开阔的襟怀收纳新潮,全方位地借鉴“他山之石”,从欧美到日本,从印度到苏俄,举凡写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都既有理论上的引进,也有创作上的学步,乃至独创性艺术个性的追求,使中国新文学一起步就纳入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之中。

8.分析评价《尝试集》的思想和艺术形式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尝试集》的思想:从总的倾向上来看,《尝试集》的大部分作品是与主张科学民主、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基本一致的。其中既有反对封建专制,向往民主自由之作,也有对劳动者人道主义的同情、悲悯及对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精神的赞美之作。

《尝试集》的形式艺术:①明白清楚,讲求“可懂性”。《尝试集》的多数作品体现了胡适“作诗如作文”,“有什么话就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的主张。②平实、冲淡的意境。③托物寄兴。如《胡蝶》、《老鸦》、《鸽子》等诗,借形单影只的蝴蝶、桀傲不驯的老鸦与如意翻飞的鸽子抒写新文学拓荒者执着的追求和时感欢跃、时感孤寂的情怀。④在诗形和用韵上,不拘平仄,音节 自然,用韵自由。

《尝试集》以其“诗体大解放”和积极、进取的思想内容,在新诗史上占了一个光荣的位置。9.简析周作人对“美文”的贡献。

周作人对现代文学最可贵的贡献在于他对“美文”的倡导与创作。周作人在外国文学,主要是英国兰姆、吉辛等随笔好手的启示下,于1921年5月发表《美文》,倡导多写这种“记述的”、“艺术性”的美文,“给新文学开辟出一块新土地”。王统照、胡适、傅斯年等曾撰文起而应和,冰心、朱自清、郁达夫和周作人自己等进行了创作实践,美文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地位遂得以在[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5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免把自己从家庭中得来的东西过于普遍化、绝对化了。一旦冰心把母爱当作支撑宇宙的擎天柱石,躲避时代风雨的心灵港湾和诊治社会痼疾的药方的时候,冰心自己就被悬在了“天上人间的中段”,“爱的哲学”也就显出了它的缺陷。

18.分析朱自清散文的创作特色。朱自清的“美文”数量不多,而精品不少,其一代散文大师的地位,正是由这些“美文”所共同表现的艺术成就奠定的。第一,真挚深厚的感情注入是朱自清散文脍炙人口的最重要原因。在他那些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作品中,或温厚、或感伤、或幽默的人伦之情,尤为动人。第二,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朱自清的散文,文中有画,画中有诗。《荷塘月色》中,清华园的一个平常的荷塘,一到他的笔下,简直无美不具,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工笔画。第三,缜密精巧的构思。朱自清的散文大多篇幅不长,构思更见匠心。《背影》的出奇制胜便是如此。第四,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文字极富色彩感,呈现出视觉感官上的绘画美。爱用叠词,造成了朱自清散文的节 奏感与韵律美。朱自清是一位丰富了现代白话文学语言表现力的大师,他的散文有力地证明了白话可以写出与文言媲美甚至超过它的精品。

19.简述庐隐《海滨故人》的思想和风格。

《海滨故人》在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了女大学生们的生活,她们的思想和追求、苦闷和彷徨,宣泄了接受现代高等教育的女性寻求人生意义和自我价值的心理,流露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和现代意识。从艺术风格上来看:①自叙传的写法。露莎的经历几乎就是作者庐隐前半生的写照,在其他几位女同学身上也可以看到庐隐学生时代友好的影子。②对女性恋爱、婚姻问题的探究。《海滨故人》中五位女学生都先后面临着这一问题的困扰,智与情的交战使她们的内心充满矛盾。③感伤、哀怨、悲观的抒情。《海滨故人》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显示了突出的抒情才能,女主人公们对昔日良辰美景的伤逝之感,对无法把握的命运遭际的哀怨之情,使作品充溢着悲观的色调。

20.试析郁达夫小说的思想内容。

①郁达夫的小说突出表现了“五四”青年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者”的哀怨。《沉沦》和《南迁》中的主人公,心中交织着个人的积郁与民族的积郁,更感自身的孤凄悲凉,强烈地追求个性的解放,追求异性的爱情,甚至表现出某种变态的心理。②郁达夫的小说还鲜明地表达了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情怀。在《银灰色的死》、《沉沦》等作品中,主人公作为弱国子民所受到的屈辱,使他迸发出真挚的热爱祖国,渴望祖国强盛的强烈愿望,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提出了愤懑的控诉。③颓废的气息,色与欲的描写、烟花柳巷„„在郁达夫小说中有着明显的地位。在消沉、厌世的外表下,跳动着作者热爱美好人生、反抗黑暗现实的欲求上进的心。

21.分析郁达夫小说的艺术风格。

就艺术风格来看,郁达夫小说有着十分鲜明的个性特征:①自我的写真。他的小说大多带有“自叙传”的色彩。郁达夫小说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以“自我”为原型、浸透着作者本人强烈主观色彩的文学形象。郁达夫的这种“自我写真”小说别具真切感人的艺术魁力和丰富深广的艺术蕴含。②感伤的抒情。他的小说通常都没有完整的情节,更不去经营情节 的曲折、紧张,他注重抒发主人公抑郁寡欢、孤独凄清的情怀,坦诚率真地暴露和宣泄人物感伤的、悲观的、甚至厌世颓废的心境。③结构的散文化。郁达夫小说的结构不是以情节 为中心,而是以情绪为中轴,依人物感情的波澜起伏结撰成篇。现代小说中一种崭新的体式——自我写真的抒情小说,正是这样在他富有创造性的实践中得以确立。④流丽、清新的文笔。郁达夫具有深湛的文学修养与杰出的文学才华,他的用笔与其主观色彩、抒情倾向相契合,饱孕感情,富有色彩与节 奏,一如春水行云,流动感强,很少使用静观的笔触叙事、抒情、写景。

22.评价郁达夫小说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在中国新文学史上,郁达夫对自我写真的抒情小说的实验,呼应了20年代时的一个侧面——浪漫而感伤的时代氛围,吟唱出弘扬个性、崇尚感情、表现自我的文学咏叹调,也从道德的角度、心理学的范畴对现代小说的表现领域进行了大胆的开拓,引领了一种以浪漫主义为其风神的小说流派,开创了与鲁迅为代表的写实主义风格不同的小说创作路向,郁达夫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史上,占着重要地位。

23.分析闻一多爱国主义诗篇的内容。

贯穿《红烛》与《死水》的诗魂,是闻一多浓烈、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思。①歌颂祖国、思恋祖国。闻一多的笔下流泻出浓烈的思乡念国之情。在《孤雁》一诗中,他以流落失群的孤雁自比,[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7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第五章 茅盾 【本章串讲】 第一节 概述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县乌镇人。

茅盾早期的文学活动与贡献: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进人商务印书馆任编辑,在《学生杂志》、《学灯》等刊物上发表文章;“五四”运动时期,积极拥护和参加新文学运动,大力倡导“文学为人生”的艺术主张;1921年,参与发起和成立文学研究会,主编《小说月报》;介绍和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尤其是高度评价东欧、北欧被压迫民族的文学,关注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技巧;从事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积累大量丰富的素材,为其以后创作打下基础。

茅盾早期的文学思想:茅盾在“五四”时期,写了一大批文学论文,阐述和完善“为人生的艺术”观念。他主张文学要“表现人生指导人生”,文学应反映时代和社会,必须从“高兴时的游戏和失意时的消遣”中解脱出来。茅盾还认识到文学应反映“民众”的痛苦和期望,揭露社会黑暗,同情“被损害与被侮辱者”的结论。他认为新文学不仅要以人道主义精神揭示出社会和人生的病苦,还须指出未来的希望,来激励人心,唤醒民众而给他们力量。

大革命失败后的创作:1927年到1928年,茅盾完成了《蚀》三部曲,以极大的真诚和坦率,显示了一个现实主义艺术家严谨的创作方法,真实地再现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人生悲剧;1928年7月东渡日本,完成了短篇小说集《野蔷薇》和《泥泞》、《陀螺》、《色盲》等短篇小说的创作,这些小说真实地反映了在严酷现实斗争压抑下小资产阶级灵魂矛盾与悲剧,带有悲观主义色彩。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小说所采用的细腻精确的人物心理描写是把传统的白描与西方流行的现代描写技巧相融合,很有创新的意味;这一时期还写下了《卖豆腐的哨子》等散文;以《从牿岭到东京》、《读〈倪焕之〉》等长篇论文积极参与国内的关于“革命文学”的讨论。

《虹》的思想内容:作品把知识青年寻求新的生活道路放在较为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进行递进描写,深刻地描摹了一代知识分子从“五四”到“五卅”时期如何冲破囚禁,走上与人民大众携手战斗的艰难心灵历程。

《虹》的人物形象塑造:小说主人公梅女士是受“五四”新思潮熏陶的新女性,她是封建礼教与旧社会的叛逆者。作者塑造了一个逐渐摆脱了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而走向与人民大众相结合道路的塑像。不足之处在于具有某种程度的概念化倾向。(具体分析见习题)

茅盾30年代的文学创作:1930年冬创作两部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中篇小说《路》和《三人行》。这两部小说的意图不只是暴露当时的社会黑暗,更重要的是想延续描写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新的革命斗争浪潮中的种种心态;1932年前后到1937年抗战爆发,是茅盾创作的鼎盛时期,《子夜》、“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相继问世。还创作了中篇小说《多角关系》和《少年印刷工》等作品;本时期茅盾还致力于建设普罗文学,进行大量的文艺理论批评工作,同时,为创造革命文学提出建设性的理论意见。

抗战爆发后至1938年底:创作中篇小说《第一阶段的故事》,散文集《炮火的洗礼》;主编《呐喊》以及《文艺阵地》等刊物。

抗战时期的创作:1941年,写下了一组歌颂延安精神的著名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等1939年至1944年,创作了长篇《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中篇《走上岗位》,短篇小说集《委屈》、《耶稣之死》,散文集《见闻杂记》、《劫后拾遗》等;抗战胜利后,又写了剧本《清明前后》。

《腐蚀》的主题及其成就:《腐蚀》通过主人公赵慧明的生活经历和复杂的心灵历程,抨击了国民党特务组织推行内战、破坏抗日的丑恶行径,同时讴歌了进步正义力量;小说采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形成了有别于茅盾其他作品的心理现实主义特色,形式(日记体)与内容(心理分析)的有机融合,使这部小说成为茅盾40年代创作的高峰。

第二节 《蚀》

《蚀》的写作背景:《蚀》由三个中篇组成(《幻灭》、《动摇》、《追求》),这三部虽各自独立成篇,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整个作品以大革命前后一群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生活经历和心灵历程为题材,深刻地揭示了革命营垒中的矛盾和阶级分化。作者试图表现:“现代青年”在革命壮潮中所经过的三个时期:幻灭期——动摇期——追求期。

《幻灭》中静女士的形象分析:茅盾着力描写了一位抱着美好幻想参加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女性的悲剧。从静女士的生活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踏入革命道路前[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9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春蚕》的思想主题:《春蚕》通过描写30年代淞沪战役前后江南农村蚕农老通宝一家的养蚕“丰收成灾”的悲惨事实,形象地揭示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给中国农民带来的民族灾难,展示了中国商业资本家和官僚阶级由于转嫁危机与农民阶级形成的尖锐矛盾,同时勾勒了两代中国农民不同的思想与行为,预示着他们所走的不同道路。

老通宝形象:老通宝是受封建旧意识毒害很深的老一代农民形象。他的悲剧正是中国老一代农民的历史惰性。

多多头形象:多多头是一个正在觉醒之中的中国新一代农民的形象化身。他具有朦胧的阶级意识,对本阶级的农民抱有同情心,虽然还弄不清世界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恩恩怨怨的科学规律,但他毕竟对农民的命运开始有所认识:“单靠勤俭工作,即使做到背脊骨折断也是不能翻身的。”这个生活哲理使他日后走上反抗之路,他在勤劳这点上与老一代农民有着共通之点,与老通宝相比,他显得豪爽、热情、乐观,更有独立见解。与父辈中的冥顽不化的封建意识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大革命失败后的散文创作:有《严霜下的梦》、《卖豆腐的哨子》、《雾》、《虹》等散文,它们表现了当时作者内心的苦闷与惆怅、幻灭与悲哀。这些抒情散文在艺术上很精致,意境缠绵悱恻,委婉动人。

30年代的纪实性散文:《故乡杂记》、《乡村杂景》等是茅盾深人农村生活以后写下的一组纪实性散文。这些作品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取得了较高成就。《雷雨前》的昂扬斗志使人联想到高尔基《海燕》的意境,那富有象征意味的景物描写构成了一幅革命风暴的绚丽图画。《黄昏》、《沙滩上的脚迹》都是思想性和艺术性融合得十分完美的作品。

40年代的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以清新的笔调,明朗的画面,抒写了如诗如画的革命生活和革命者的形象,作品洋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简答与论述】

1.简析茅盾早期的文学思想。

茅盾在“五四”时期,写了一大批文学论文,阐述和完善“为人生的艺术”观念。他主张文学要“表现人生指导人生”,文学应反映时代和社会,必须从高兴时的游戏和失意时的消遣中解脱出来。茅盾还认识到文学应反映“民众”的痛苦和期望,揭露社会黑暗,同情“被损害与被侮辱者”的结论。他认为新文学不仅要以人道主义精神揭示出社会和人生的病苦,还须指出未来的希望,来激励人心,唤醒民众而给他们力量。

2.简述《虹》的思想内容。

作品把知识青年寻求新的生活道路放在较为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进行递进描写,深刻地描摹了一代知识分子从“五四”到“五卅”时期如何冲破囚禁,走上与人民大众携手战斗的艰难心灵历程。

3.简析《虹》中梅女士形象。

《虹》的主人公梅女士是受了“五四”新思潮熏陶的新女性,她是封建礼教与旧世界的反叛者,她的“往前冲”和“走自己所选择的道路”的性格是“五四”新女性强烈个性的表现。正是带着这种“征服环境,征服命运”的理想,她敢于冲破旧礼教的规范,但是等待她的社会人生却是险恶严峻的。梅女士在冲破铁屋子后,遇到了更为艰辛的心灵搏战。梅女士虽然有苦闷、彷徨和失望的心灵历程,但作者并没有让她的性格发展停滞在原地,而是写了她的进一步觉醒,向着新的斗争生活道路前进。那种昂奋的革命斗志的焕发,标志着革命知识分子艰难历程的新起点。作者试图把梅女士的形象从旧有的思想框架中拔出来,重新铸造一个逐渐摆脱了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而走向与人民大众相结合道路的塑像。

4.简析《腐蚀》的主题及其艺术成就。

《腐蚀》旨在暴露国民党法西斯的特务统治的黑暗,作品以1940-1941年的重庆为背景,通过主人公赵惠明的生活经历和复杂的心灵历程,抨击了国民党特务组织推行内战、破坏抗日的丑恶行径,同时讴歌了小昭、K和萍以及以《新华日报》为代表的进步正义力量。小说采用了心理分析的方法,形成了有别于茅盾其他作品的心理现实主义特色,形式(日记体)与内容(心理分析)的有机融合,使这部小说成为茅盾40年代创作的高峰。

5.分析《幻灭》中静女士形象。

静女士是一位抱着美好幻想参加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女性。她从小就在母爱的卵翼下和恬静的[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1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吴荪甫既残酷反动又外强中干的阶级特征。同样,在对待双桥镇农民暴动的态度上也充分暴露了他的反动本性。在家庭生活中,他采用的则是独断专横的封建家长作风。

③吴荪甫的性格充分显示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一方面是对帝国主义及买办资产阶级、封建主义的不满,另一方面又对工农运动和革命武装极端恐惧与仇视。这种两重性使得他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夹缝中,同时也决定了他命运的必然悲剧结局。

④吴荪甫的悲剧命运不仅仅是主观因素造成的,更主要的是客观的社会和历史条件导致的必然结局。通过这一形象,作者艺术地表现了中国并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是更加殖民地化了的深刻思想内涵。同时,吴荪甫的形象还揭示了民族资产阶级倒向国民党反动统治一面的暗淡前途,以及所谓“实业救国”的破产。

10.分析《子夜》的艺术成就。①宏大严谨的结构特征。纷繁的社会生活与历史进程的展示以及日常生活的描写,形成了《子夜》内容的诸多头绪,而各条线索合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艺术构架便成为作品首要的艺术特征。作品以吴荪甫为矛盾冲突的轴心,辐射出各种人物和事件。从几条线索错落有致地进行铺叙,其中以吴赵斗法为整个作品的主线,以此带动其他几条线索的展开,使之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②《子夜》在心理描写上占了很大比重,尤其是对人物的下意识和幻觉的描写增强了整个作品心理分析的色彩。这种心理分析的艺术效果并不仅仅驻足在传统的写实主义手法的应用上,而是明显地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这种象征主义的手法或隐或现地从作品的开头贯穿至小说终结。

③富有象征意味的色彩与声音的描写,与小说中人物心理的刻画非常和谐地交相辉映。《子夜》第七章在描写吴荪甫内外交困的心境时,作者始终伴以自然景象的描写:灰色的云块、闪电、雷鸣„„不同层次的音响效果和不同基调的色彩构成了吴荪甫内心世界情绪起伏的流程。

11.简析《林家铺子》、《春蚕》等小说对3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反映及其艺术成就。

《林家铺子》虽然描写的是江南的一个小镇,但实际上它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它展示了“一·二八”抗战前后的民族危机和经济恐慌,深刻地揭露和抨击了国民党反动派趁民族危难之时,大肆掠夺。敲诈和欺压小商人以及穷苦贫民的罪行,从而挖掘了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中下层百姓的悲惨命运之根源。小说以林老板的挣扎与破产为情节 主线,以林小姐婚姻纠葛为副线,两者交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情节 发展有张有弛,有徐有疾,有主有次,而在纷繁复杂中又显得井然有序,无懈可击。

《春蚕》通过描写30年代淞沪战役前后江南农村蚕农老通宝一家的养蚕“丰收成灾”的悲惨事实,形象地揭示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给中国农民带来的民族灾难,展示了中国商业资本家和官僚阶级由于转嫁危机与农民阶级形成的尖锐矛盾。《春蚕》是一幅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风土人情味的风俗画,作品中的景物描写自然优美,在工细的笔墨中又有着深刻的象征意蕴。作者还用极为细腻的笔法描写了养蚕的程序、礼仪等民俗风情,为烘托人物的心境作了殷实的铺垫。

12.老通宝形象分析。

老通宝是受封建旧意识毒害很深的老一代农民形象。他勤劳俭朴,忠厚老实,具有中国农民那种对生活十分执着的韧性和忍受精神。虽然他搞不清是什么力量把他们一家推到了水深火热的深渊,但是他仍然对前途抱有希望。这种希望支撑着他在整个养蚕过程中焕发出一个农民虔诚的热情。一直到彻底破产他仍然不能够理解“世界变了,越变越坏”的原因。他只能凭直觉去仇恨一切带“洋”字的东西,把家庭的衰败归结于封建迷信的因果报应之类。老通宝的悲剧就在于时代变了,而他的思想一点未变,他因循守旧,仍处在一个僵化封闭的封建意识的王国里。他的悲剧是中国老一代农民固有的历史惰性。

第六章 老舍 【本章串讲】 第一节 概述

老舍(1899-1966),本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与茅盾、巴金同为现代长篇小说大家。对多种文艺体裁都有实践,写过杂文、鼓词、新诗、旧剧、民歌、话剧等。

老舍早期长篇小说:1924年赴英教学,到1929年夏返国之前,在英国完成三部长篇:《老张的哲学》(1926)、《赵子曰》(1927)、《二马》(1929),连载于《小说月报》。1926年,老舍加入文学研究会。

《老张的哲学》:通过对半封建半殖民地宗法社会中老张这个恶棍命运的描写,展现了20年[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3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造成祥子悲剧的主客观原因:客观上,①把人变成鬼的旧社会的逼迫;②车厂主女儿虎妞的诱骗。主观上,①祥子与生俱来的小农意识,狭隘的眼光,尤其是他的个人奋斗思想;②祥子个人性格上、心理上的弱点,比如在接踵而来的打击面前逐渐滋生的自暴自弃,在把握自己上缺乏足够的自制能力等原因。祥子的悲剧,是强者沉沦的悲剧,是性格和命运的悲剧。

祥子形象分析:祥子的经历与近代中国因农村破产而成批涌入城市的赤贫农民相似,因而颇具代表性。祥子的悲剧意味是通过主人公“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的命运三部曲展开的。(详细分析见习题解答)

虎妞形象:性格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她沾染了剥削阶级家庭传给她的好逸恶劳、善玩心计和市侩习气,她缺乏教养,粗俗刁泼;另一方面,她被父亲出于私心而延宕了青春,心中颇有积怨,直至闹翻。她对爱情与幸福的追求长期被压抑,身受封建剥削家庭的损害,心理也因之变态,虎妞是刘四的另一种压迫对象和牺牲品。在她与祥子的婚姻问题上,她并不是真的甘心做一辈子车夫的老婆,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企图把祥子也拉上她生活理想的轨道:放弃劳动,做一个靠出租洋车,剥削他人的车厂主。那个不合理的社会和剥削家庭造成了她的不幸,而她介入祥子的生活,又造成了祥子身心崩溃的悲剧结局。虎妞是祥子向上进取的阻力和障碍,是导致祥子走向堕落的外在原因之一。

《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①结构上以祥子遭遇的一系列事件为主干,一线串珠地组织构思,安排情节,显得不枝不蔓,紧凑集中;②小说善于用丰富、多变、细腻的手法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③景物描写的鲜明的“京味儿”;④语言上简洁朴实,自然明快。

第三节 《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分为三部分:《惶惑》、《偷生》、《饥荒》,1949年美国出版节 译本,书名《黄色风暴》,被誉为“好评最多的小说”。

《四世同堂》的思想主题:小说真实地反映了北平人在异族侵略者的统治下灵魂遭受凌迟的痛史,剖示了他们封闭自守、苟且敷衍、惶惑偷生的思想精神负累,并进而对民族精神素质和心理状态进行了清理透剔的反省,提供了映现40年代沦陷区人民心态的一面镜子。小说也发出了激励人民起而奋斗、起而抗争的呐喊。

老派市民代表祁老者形象:祁老者是“四世同堂”的祁家的长者。他思想守旧,胆小怕事,顽固地想照陈旧的法规维持全家族的生活。随着残酷的战争现实击碎了他想在战火硝烟中安度晚年的幻梦,他的心中逐渐萌生了仇恨和反抗的种子。

祁瑞宣性格分析:祁瑞宣身上既有从老一代市民身上传留下来的性格特征,又接受了前辈不曾接受过的新式教育,这就使他的内心和行动都充满了矛盾。他善良,正直,具有爱国思想,却又软弱忍从,受着传统文化思想的束缚,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家庭观念与民族意识之间的矛盾。

《四世同堂》的艺术贡献:①作品几乎跨越了八年抗战的全过程,从珍珠港事件爆发到日本侵略者缴械投降,它都有或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在广度、深度、力量和气势上都富有史诗的气魄。②在人物关系的设置上,呈辐射型、网络状展开,头绪繁多,但结构严谨、匀称,脉络清楚。

《四世同堂》的文化反思色彩:小说以明确的批判意识揭露了浮游在北平市民中的民族劣根性,以理性审视的目光,对“民族的遗传病”作了穿透性的剖析。

【简答与论述】

1.简析《二马》在国民性方面的探讨。

《二马》在剖析国民性方面有独到之处。写作《二马》时,老舍正身居英国,中西方异质文化的撞击使他陷人沉思,对中国“国民劣根性”有了更深切的把握。他精心设置了马氏父子(中国人)和房东温都太太母女(英国人)之间的交往与感情纠葛。在对比中更深地切入中西方文化冲撞的本质,显示了在世界潮流的冲击下,经历了漫长历史积淀的中华民族文化心理必然更新的趋势。在新旧交替、中西对比的整体思维和广阔视野中,既透视了民族心态的各个层面,又触及了东西方不同种族之间要求心灵沟通的愿望和这种愿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并企望在中西方的交流中以现代精神对传统素质进行调整,重塑国人的灵魂。这种对国民性审视的新角度,是对鲁迅以来新文学创作解剖国民性主题的拓展。

2.简析《二马》的艺术。

①《二马》对人物的心理分析相当细腻、准确。老马、小马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而对比方法的巧妙运用,则更突出了人物各自不同的个性:这里既有中英两个民族文化心理的对比,也有[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5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有点铺排、夸张有失节 制,还是“为幽默而幽默”;《二马》则有所控制,是透出了灵气的幽默,老舍的幽默风格趋于形成。《离婚》则标志着老舍的幽默开始走向成熟。从此以后,老舍笔下的幽默就以悲喜剧交融的形式、讽刺与抒情的渗透,获得了“笑中有所思”的艺术魁力。老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有成就的幽默小说家。

7.试析造成祥子悲剧的主客观原因。

从客观方面说,造成样子悲剧的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把人变成鬼的旧社会的逼迫。祥子想自己买一辆人力车的愿望,正像农民梦想拥有土地一样,只不过是一个独立的劳动者的最低愿望,然而这一正当的愿望在那个社会里却似乎成了奢望。祥子历尽艰辛,饱尝委屈,三起三落,欲独立自主而终不可得,是因为他面对着一个强大的、罪恶的、病态的社会。社会把祥子由“人”变成了“鬼”——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二是车厂主女儿虎妞的诱骗。祥子的生活理想与虎妞的生活理想毫无共通之处,存在着尖锐的冲突。它们的婚姻是没有爱情的“强扭的瓜”,有的只是虎妞对于祥子的性欲要求;对于祥子来说,虎妞的纠缠不啻是一种灾难。在造成祥子悲剧命运过程中,虎妞的介入无疑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也显示了作者对于城市底层社会生活中特有的粗鄙丑恶场景有丰富的知识,对于下层市民内心的痛苦有细致的体察。

造成祥子悲剧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两点:

一是祥子思想上的局限与性格心理上的弱点。祥子与生俱来的小农意识,狭隘的眼光,尤其是他的个人奋斗思想,是造成他悲剧主观因素中最根本的一点。祥子没有能看清当时社会的本质,也没有认识到个人奋斗根本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的求生之路。祥子的悲剧恰恰在于:他从一开始就执着地自以为只要拼命苦干,就可以改变自身的命运,长时期中他一直“执迷不悟”。很显然,祥子的悲剧是对个人奋斗道路的彻底否定。

二是祥子个人性格上、心理上的弱点,比如在接踵而来的打击面前遂渐滋生的自暴自弃,在把握自己上他缺乏足够的自制能力,在虎妞影响下他的生活态度的某些改变,也是他走向深渊的原因之一。他曾经全力反抗命运却最终屈从于命运的安排,他曾经对虎妞干预他的生活目的的企图有所抵制却最终受制于她,最后在虎妞身亡而小福子又自尽以后,他的理性彻底泯灭,他的道德支柱彻底崩溃,终于放纵自我,跌人了流氓无产者之列。

祥子的悲剧,是强者沉沦的悲剧,是性格和命运的悲剧。它真切地展现了一个不该毁灭者的灭亡的全过程,具有典型的悲剧意义和深沉的悲剧力量。

8.祥子形象分析。

祥子的经历与近代中国因农村破产而成批涌入城市的赤贫农民相似,因而颇具代表性。在祥子的不幸遭遇中,作者突出了对他性格的刻画,体现了强有力的悲剧意味,这是通过主人公“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的命运三部曲展开的:

小说开头,祥子初到北平,怀抱着寻求新的生路的希望,开始了他的个人奋斗史。他年轻力壮,善良正直,乐于帮助与他命运相同的穷人。他坚韧、顽强,风里雨里地咬牙,饭里茶里地自苦,追求自己的生活目标,用孤苦的挣扎编织着美丽的梦想。

在小说的展开部分,祥子连遭厄运。主要可以分为事业上的买车与个人生活上的娶妻两方面。然而命运的安排却是他追求的(车)不可得,他躲避的(妻)被强加。这不能不说是祥子的失败。尽管如此,祥子作了一定程度的挣扎、反抗。祥子的形象仍然是使人同情,甚至令人起敬的,作者抱的也是悲悯的态度。

当虎妞病亡,祥子为葬妻而不得不再一次卖掉车子,此生已不复再有希望买车,又得知自己的意中人小福子也已不在人世的时候,祥子终于不堪这最后的沉重的一击,他绝望了,跌倒了,再也没能站起来。他形容猥琐,举止肮脏,如同行尸走肉。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性格,吞噬了这个一度有着强大生存能力的个人奋斗者。祥子的自甘堕落不仅在于外在的社会压迫,还在于内心的自渎心理。这正是老舍作为大手笔的过人之处,唯其如此,祥子的命运悲剧才更具有警世的力量。

9.简析虎妞形象的复杂性。

虎妞在小说中兼有双重的身份:车厂主刘四的女儿,人力车夫祥子的妻子。她的性格是在她与刘四和祥子的复杂关系中凸现出来的。因此也显得颇为复杂。剥削者的女儿和被剥削者的妻子,这似乎是矛盾的两面兼于一身,使虎妞的性格呈现出二重性:一方面,她沾染了剥削阶级家庭传给她的好逸恶劳,善玩心计和市侩习气,她缺乏教养,粗俗刁泼;另一方面,她被父亲出于私心[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7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部作品几乎跨越了八年抗战的全过程,从珍珠港事件爆发到日本侵略者缴械投降,它都有或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从空间范围来讲,它的笔触遍及北平的小胡同、大杂院、街头、城郊及至日伪机关、大使馆„„简直就是一幅沦陷了的北平社会的全景图。这种全景式、多线索的广阔场景,突破了老舍过去长篇小说多写一两个主要人物,只用一条主线的格局,在广度、深度、力量和气势上都富有史诗的气魄。

②在人物关系的设置上,它以小羊圈胡同中的祁家四代人为中心,呈辐射型、网络状展开,间以多重矛盾,既有中国人民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又有维护民族尊严者与出卖民族利益者的矛盾,还有同一市民阶层中的其他矛盾,纷繁错杂,头绪繁多,但结构严谨、匀称、完整,修剪得恰到好处,脉络清楚,叙事写情极有层次,充分显示了作为长篇小说大家的老舍雄健的笔力。

14.简析《四世同堂》的文化反思色彩。《四世同堂》有着比较浓厚的文化反思色彩。作为小说中心的祁家,实质上是中国封建礼教堡垒的象征,祁老者引为自豪的“四世同堂”正是传统家庭伦理的理想结构。老舍抓住了维系这个堡垒的内在文化纽结,把它置于小羊圈胡同的具体环境和广阔深邃的民族抗战的历史文化背景上加以表现,对体现了民族文化精髓的北平文化进行了沉痛的反思。小说以明确的批判意识揭露了浮游在北平市民中的民族劣根性,以理性审视的目光,对“民族的遗传病”作了穿透性的剖析。企望在战火中焚毁国民性的劣根性,显示了改造与重塑“国民性”的努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选择的小羊圈胡同就成了北京近代思想文化变迁的缩影。《四世同堂》对于独具韵味的多层次的北平文化的描写与议论,使作品给人相当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感。

第七章 巴金 【本章串讲】 第一节 概述

巴金,本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出生在官僚地主大家庭中,对家庭专制深恶痛绝。“人类至上”思想后来成为他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基本核心。“五四”时期受俄国无政府主义理论家克鲁泡特金等人的影响开始信仰无政府主义。

无政府信仰在巴金的文学创作中烙下深刻的印痕。他崇尚个性的绝对自由,追求高尚但抽象的道德人格,对黑暗的社会现状采取彻底的反抗态度,这决定了他的抒情风格必然带有强烈的个性,它是绝望的、哭诉的和狂热的。

1927年巴金赴法求学,写下第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中篇小说《灭亡》。通过一个年轻的无政府主义者杜大心的形象,真实地描述了自己从参加社会运动以来的心灵的历程。这部作品真切地反映出某些青年知识分子在白色恐怖下的躁动、激愤与反抗的心理。杜大心是一个带有小资产阶级狂热性的革命者。

巴金中长篇小说创作的两大题材:其一是表现社会革命、探索青年革命道路的题材系列;其二是表现家庭生活、抨击旧式家庭的腐朽和罪恶的题材系列。除此之外,巴金的小说还涉及广阔的生活面:如矿区、农村、普通市民,甚至还有表现西欧、日本生活的异域故事和表现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故事。

《激流三部曲》的思想内容:《激流三部曲》是一个整体,以一个四世同堂的封建地主家庭为背景,写了封建家长们如何利用旧式家庭的教育与伦理观念,野蛮地统治着这个黑暗王国里的子民们,把一个个善良、懦弱的青年男女推上绝路。

巴金的短篇小说:他早期的短篇小说结构精巧,题旨单纯,每一个作品都表现一个故事或一种情绪。故事大都由第一人称来叙述,语言中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再加上悲惨的结局和戏剧化的情节,使作品蒙上了一层浓郁的浪漫主义情调,代表作为《复仇》、《光明》、《电椅》等短篇小说集。30年代中期以后的短篇小说笔调开始日趋冷峻、朴素,结构也比较自然、松散。

巴金的散文:热情、坦率、真诚地把读者当做朋友,敞开着他的胸怀。喋喋地倾说着心中的感情,则是巴金散文始终如一的风格。

巴金创作风格的转变:巴金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创作风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始终处于缓慢的演变之中。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明显的界线,一切都在流动着、发展着,而《灭亡》和《寒夜》,正是他的风格演变的两极标志。巴金在早期的创作,数量众多,内容庞杂,风格多变,主观色彩浓厚。到了后期,巴金创作的数量减少,热情有所收敛,创作风格由多样趋向统一,创作感情由浮躁转向沉静,开始描写日常生活的琐事,并从中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风格的转变是以1942[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9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作牺牲。在这个人物身上产生出一种反道德、重自我的新型现代女性的道德特征。

《寒夜》的艺术成就: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结构上没有刻意的布局,情节 的每一场起伏发展,都是在一系列日常生活琐事中不知不觉地推进。

【简答与论述】

1.简述巴金中长篇小说创作的两大题材。

在巴金的创作成就中,中长篇小说的创作占了主要的地位,其中又是以两大题材的系列创作最为显著。其一是表现社会革命、探索青年革命道路的题材系列,包括《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等;其二是表现家庭生活、抨击旧式家庭的腐朽和罪恶的题材系列,主要有《激流三部曲》、《憩园》、《寒夜》等。

2.简析巴金小说《灭亡》的思想内容和主人公杜大心形象。

《灭亡》通过一个年轻的无政府主义者杜大心的形象,真实地描述了自己从参加社会运动以来的心灵的历程。它真切地反映出某些青年知识分子在白色恐怖下的躁动、激愤与反抗的心理。杜大心是一个带有小资产阶级狂热性的革命者,他患有严重的肺结核病,但他忍受着极大的生理痛苦,为反抗专制制度而拼命工作。肺病使他看不到个人的前途,过于强大的黑暗环境又使他看不到人类的前途。虽然他也被人爱过,但个人的爱情远远抵不住他面对人类苦难时产生的绝望,他终于自愿地走上灭亡的道路,以死来获取永恒的安宁。当一个工友被敌人杀头以后,他企图暗杀军阀来平息内心的痛苦,最后白白地牺牲了自己。

3.简析巴金早期表现社会革命、探索青年革命道路作品的思想艺术特点。

巴金表现社会革命,探索青年革命道路的系列创作,在艺术风格上基本是《灭亡》的延续。这些作品中凝聚了作家青年时代的生活斗争经历以及社会运动失败以后的激愤情绪,表达了他面对社会现实,满腔怒火无处发泄,渴望战斗却找不到正确道路的悲愤心理。《新生》着重刻画了李冷的成长道路,曲折地反映出当时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由个人主义转向集体主义的心理变化过程。《爱情三部曲》着重描写了一群不满现实的青年知识分子的恋爱与斗争生活。在这部系列小说中,作家有意模仿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创作方法,力图在人物的恋爱过程中把握他们的真实性格,暗示出他们对人生、革命以及信仰的态度。到抗战爆发,巴金又写作了《抗战三部曲》的《火》的前两部,写一群知识青年在抗日救亡中的活动,从创作风格上看,以前作品中寄托的悲愤、绝望的情绪已经渐渐地转为明朗,反映出作家思想风格的变化。

4.简析《激流三部曲》的思想内容。

《激流三部曲》是一个整体,以一个四世同堂的封建地主家庭为背景,写了封建家长们如何用旧式家庭的教育与伦理观念,野蛮地统治着这个黑暗王国里的子民们,把一个个善良、懦弱的青年男女推上绝路。他们用荒淫无耻的寄生生活,挥霍祖上遗留下来的产业,最终也挖空了家庭的根基,使这个大家族在风雨飘摇中自行崩溃。

5.分析巴金小说创作风格的演变。

①巴金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创作风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始终处于缓慢的演变之中。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明显的界纷,一切都在流动着、发展着,而《灭亡》和《寒夜》,正是他风格演变的两极标志。巴金在早期(1929-1941)的创作,数量众多,内容庞杂,风格多变,主观色彩浓厚。到了后期(1942-1949),巴金创作的数量减少,热情有所收敛,创作风格由多样趋向统一,创作感情由浮躁转向沉静,开始描写日常生活的琐事,并从中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在表现与实现生活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中追求至善至美。

②这种创作风格演变的第一个标志,是“家庭”这个概念的涵义在巴金小说里发生了变化。在他早期作品中,“家庭”是黑暗的象征物,专制的具形化,与青年所走的革命道路处于完全对立状态。到了《还魂草》以后,家庭不再作为革命的对立物出现了;相反,它成了强权的对立物,成为作家所珍惜的伦理组织。《憩园》中的杨家小孩不再是高觉慧式的家庭叛逆,而是家庭伦理关系的热心拥护者。

③与题材的变化相适应的是,作家塑造英雄形象的热情逐渐向塑造平凡的小人物转化,其转折点是《还魂草》。“英雄”是巴金早期浪漫小说中代表作者理想的艺术形象。他们热情、勇敢、富有反抗精神与献身精神,他们身上散发出理想的色彩,为青年人所崇拜,所效法。可以说,杜大心是这类英雄中的主要代表。但巴金笔下的小人物正与之相反,他们平庸、懦弱,身上毫无引人注目的灵光,他们的性格是复杂的,他们心灵中也有美好的成分,这主要表现在忍辱负重,顾[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1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徊在心灵上的一种末世感。导致他死亡的有两大原因:纨绔子弟的荒淫无耻从内部蛀空了封建大家庭,新一代叛逆者又从外面动摇了这个制度的根基。一叶落而知秋近,他的死,敲响了封建制度的丧钟。

10.分析觉新形象。

觉新是巴金为新文学提供的一个崭新的艺术形象。所谓“觉新性格”已经超出了人物本身的意义,成为人类某种普遍性的悲剧。觉新首先是一个懦夫,同时又是一个清新地认识到自己悲剧性命运的懦夫。他决不是愚昧麻木,“五四”新空气使他和他的弟妹们一样,清楚地认识到封建家庭必然崩溃的命运,但他与他的弟妹们的根本区别在于,他本身又是这一行将崩溃的家庭制度的产物,他无法甩掉这个包袱,轻装前进。他整个人是属于这个制度的,他无法想象自己离开了这种家庭的生活方式将会变得怎样。所以他只好在险象丛生的环境下小心翼翼地过日子,他并非不知道其他牺牲者的冤枉,可是为保一己的片刻安宁,只好把同情咽进肚子里。他无法像觉慧那样,幼稚而大胆地反抗这个封建家庭,因为他是这个家庭的“长房子孙”,担负着中兴这个家庭的历史责任,他受到的封建教育和个人的道义责任,都不允许他像弟妹那样冲破家庭牢笼,走向新生。他处处维持着这个溃烂了的家庭,甚至为缓和它的内部冲突和崩溃命运而不得不去做它的帮凶。他一次次向恶势力妥协,每一次退让都是以牺牲别人(包括他所爱的人)来换取一己的暂时安宁——为此,他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觉新的悲剧,是封建末世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悲剧,是以清醒的头脑眼睁睁地看着把别人(最后也包括自己)送进坟场而无以摆脱的悲剧。他并不怀疑自己的悲剧性命运,但总抱有一丝幻想,祈求这最后命运晚一点到来。这似乎也带有一点悲凉的味道,由此也产生了绝望、悲观、深度自卑以至精神崩溃等种种心态。这一形象对于现代中国的某些知识分子来说,是具有很大概括力的。

11.分析《寒夜》思想。

巴金创作《寒夜》是为了“控诉旧社会、控诉旧制度”,也是为了“宣判旧社会、旧制度的死刑”。小说是通过三个小人物之间的感情纠葛和凄凉命运来展示这一主题的。汪文宣和他的妻子曾树生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他们大学毕业,追求爱情与理想的统一,对生活充满着信心与勇气。可是,这样一个美满的家庭却被现实所击碎。由于战争,由于日常生活的贫困与疾病的折磨,特别是在长期仰人鼻息的社会环境中讨生活,汪文宣成了一个可怜的小公务员,懦弱、多病、善良而无能;曾树生则凭着姿色当了资本家银行的“花瓶”,必须不断应付着感情与经济两方面的压力。汪母的到来,又使原有潜在的感情矛盾进一步复杂化,终于陷入无以自拔的悲剧。最后,汪文宣在庆祝抗战胜利的锣鼓声中默默地死去,身后留下一片凄凉。这种个人的悲凉命运感与社会上浮面的喜庆场面的鲜明对照,这种在艺术氛围上弥散着绝望的冷气,都表明了作家对国家对社会的清醒认识。

12.简析汪文宣性格。

汪文宣是巴金后期代表作《寒夜》的主人公,他是位心地善良、忠厚老实、懦弱无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是个什么气都能忍受,什么苦都能吃的“老好人”。他为了挣一碗饭吃,变得胆小怕事,在公司里规规矩矩,不敢偷懒。他忍受同事们的冷眼和主任、科长的斥责。他为了饭碗拼命卖力,却受尽欺负。他虽然对国民党的贪官污吏欺压人民的黑暗统治有认识,但他不敢反抗。他为了家人的温饱,有病也不休息,甚至咯血发烧也坚持上班,祈求一家和睦相处。可是婆媳之间的矛盾,无休止的争吵,使他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心灵上受了极大折磨,终于在贫病交加和妻子离异的病苦中死去。汪文宣这一悲剧形象是对国民党统治下黑暗社会制度的揭露和控诉。

13.分析评价曾树生性格及其意义。

曾树生的形象是十分耐人寻味的。她是个个人主义者,她健康、漂亮、追求幸福和自由,她无法容忍丈夫毫无生气的生活方式、无法容忍守旧婆母的恶语中伤,甚至也无法容忍早熟儿子的沉默寡言,整个家庭都笼罩着一股死亡的气息,她感到了压抑,并本能地企图摆脱这种压抑,于是她面临着道德的抉择和感情的折磨。作家相当细腻地写出了这一复杂的心理过程,写她在汪文宣和陈经理之间的抉择以及对汪文宣的深厚感情,但最终,她还是因受不住生活希望的诱惑而离弃了丈夫和家庭。这种行径完全是一种个人意义上的追求幸福,至于她所走的那条路是否正确,是否一定会给她带来幸福,就不在小说所要表现的范围之内了。从小说的文本看,作家强调的是她选择了敢于改变生活方式的道路,而没有恪守中国传统道德所要求妇女的那样,让她陪同这个毫无希望的家庭去牺牲。汪文宣的家庭并不是封建式的家庭,因而曾树生也谈不上是追求个性解放的资产阶级女性,更不同于娜拉的出走;她只是一个困境中企图拯救自己的妇女,她靠自己的[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3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翠翠形象:翠翠是作者倾注“爱”与“美”的理想的艺术形象,是经过作者乡恋情感与怀旧思想孕育起来的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翠翠身上的“美”,是通过她的爱情故事逐步表现出来的。翠翠形象的塑造倾注了作者同情与讴歌的激情,流露着理想化的色彩。

老船夫形象:他是“善”的化身,作者同样是把他放在“爱”与“美”的人性天国里进行刻画的。他是“边城”世界里的公仆,五十年如一日,在溪边摆渡,任劳任怨,鞠躬尽瘁。老船夫的“善”,主要是通过对孙女翠翠的呵护、关爱充分地表现出来。作者着意表现的,是一位平凡老人充满人情美、伦理美的宽广浩瀚的胸襟,即一个纯真、至善、完美的人性的生命个体。

《边城》的艺术风格:①作者擅长将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与心理描写结合起来,以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丰富的内心世界。②小说结构寓严谨于疏放,自然流畅如行云流水。③作者特意在故事的发展中穿插了对歌、提亲、陪嫁、丧葬、赛龙舟等苗族风俗的描写,构成一道鲜亮的风景线,使《边城》具有独异的乡土文学色彩。

《边城》的抒情诗特色:《边城》的艺术风格,是一首抒情的诗,一曲浪漫主义的牧歌。作者在艺术上追求诗意化的表现。人物描写方面,以关于动作、对话的白描与韵味发掘翠翠内心丰富的“潜台词”;情节 结构方面,以经纬交织、明暗结合的手法,衍生多变的波澜,切合、烘托内在的情绪节 奏;在乡土风俗描写方面,将人物的活动置于一幅幅风俗风情画面上,形成了诗情画意的意境;加上几分童心话语的调色、叙述语言的抒情化等,构成了《边城》诗一般清新俊逸的风格。

《边城》的牧歌风格:《边城》的故事基本上建筑在梦幻的基础上。沈从文所运用的是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一半是“梦”,一半是理想的“现实”,并非对20、30年代的湘西现实社会写真。人物与故事是对当时社会真实的超脱与超越。

1938年至1942年间,沈从文完成长篇小说《长河》的第一卷。1943年9月出版。故事发生于沅水上游水码头吕家坪。《长河》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不仅是写我们民族的“伟大处”,而主要是写我们民族的“堕落处”,以冷静的眼光评判“常”的历史与“变”的现实,显示出清醒的现实主义品格。

《长河》的思想:对国民党反动统治进行揭露与批判。①作者嘲讽批评蒋介石提倡的所谓“新生活运动”。②小说通过吕家坪保安队宗队长与萝卜溪滕长顺一家的矛盾,揭露与批判国民党地方势力的罪恶。

夭夭的性格:天真、单纯、乖巧、活泼,具有湘西少女纯情的天性。与翠翠不同的是,她的形象有着鲜明的时代感。作者着重刻画她性格中的另一种气质,即适应“变”的社会环境中的自由、开朗、敏捷、机警的个性特征,并赋予她明辨美丑、嫉恶如仇的反抗精神。她生命中已经生长起来与父兄一样的、一种抵抗战乱与灾难的力量。夭夭刚中有柔、镇定自若,在察颜观色中机警的与宗队长周旋,已经具有主宰自己命运的自觉意识与反抗性。

第三节 短篇小说与散文

以1928年8月发表的《柏子》为标志,可以把沈从文的短篇小说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925-1928年,是其创作的前期,在艺术表现上处于习作阶段。1928年以后,《柏子》、《牛尾》、《菜园》等一批作品的发表,表明他的创作进入成熟时期。

沈从文短篇小说的思想:①许多短篇倾注了对湘西劳动人民穷苦命运的关注、同情并予以追问。作为一位革命民主主义的作家,沈从文以现实主义的态度,写湘西父老乡亲的血与泪、悲与欢、情与欲,表现他们屈辱的人格、卑下的地位、不幸的遭遇,以及与自己命运抗争的痛苦和不甘屈服的精神。②对现代都市文明的嘲讽与批判。作者是站在“乡下人”完善人性的立场来看待现代都市文明的,他用湘西人性世界反观并批判都市文明世界,而统一于完美人性的思考与表现中。③表现青年男女的性爱作为切入视角与中心话题。

沈从文小说的文体形成:一是描写湘西都市下层人物日常生活与命运的写实故事;二是根据民间、宗教故事创作的浪漫传奇以及根据佛经故事进行改造制作的《月下小景》等;三是嘲讽、抨击现代都市“上等人”所谓“文明”的讽刺小说。三种形态是三种创作方法、三种风格的美。

老舍与沈从文的讽刺风格比较:同是京派讽刺作家,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两者却有明显的区别。作为“根”是北京“城里人”的老舍,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上,在肯定小市民身上传统美德的前提下对其身上所存在的弱点进行批判;作为“根”在湘西的“乡下人”的沈从文,则是站在原始蛮荒的湘西人性世界的立场上,对现代都市文明及传统文化予以基本否定,进而对现代文明的“上层人”进行毫无保留的嘲讽与抨击。老舍多用夸张变形的描写,以在幽默[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5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边城世界”的意义:沈从文在所创造的“边城”世界里,寄托着个人美好的社会理想。他以人性美、人情美的笔墨把“边城”描绘成一个理想化的世界,不仅仅是留恋故土的山水、人情、风俗,作者把一对少男少女自由恋爱的故事处理成悲剧,以此引起读者对“美”的毁灭的深沉思考,“认识这个民族的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即对“边城”历史与现状进行独特的思辩与批判。创作《边城》时沈从文虽然宣称是创造“与生活不相粘附的诗”,实际上却正是针对湘西的“现在”,与非人性、非人道的现实生活“粘附”起来,为满目疮痍的现实所感发,呼唤着自由的、美好的、“牧歌”式社会的回归。并以此对当时湘西封建宗法社会进行批判。

3.分析《边城》中翠翠形象。

翠翠是沈从文在《边城》中着力塑造的艺术形象。这个形象倾注了作者“爱”与“美”的理想。这是经过作者乡恋情感与怀旧思想孕育起来的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翠翠的出身具有传奇性,是她的母亲和茶峒的一位军人热恋的结晶,她来到人间,便是天使与爱的精灵。“边城”的风日、山水,使她出落成一个眉清目秀、聪慧温柔,且带几分矜持、几分娇气的少女。她既是人的至性——爱情的女儿,又是大自然孕育与教化的女儿。在她身上“天人合一”,她是美的精灵与化身。

翠翠身上的“美”,是通过她的爱情故事逐步表现出来的。她的“爱”,单纯、自然、真挚,一切符合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天性。她对傩送的爱情大体经过了萌生、觉悟与追求的过程。第一个阶段是翠翠对爱情的萌生阶段。她在小镇看龙船初遇傩送,爱情的种子在朦胧中萌芽、生发。第二个阶段是翠翠对爱情的觉悟阶段。两年后的端午节 翠翠又随爷爷进城看龙船,再遇傩送,表现出对爱情的自觉、自矜与自尊。第三个阶段是翠翠对爱情执着追求的阶段。在傩送远走他乡、爷爷溘然长逝后她在一夜之间“长大成人”。准备接受种种磨难而等待傩送归来,是勇敢接受不幸命运的挑战,是对爱情的忠贞。在爱情挫折中翠翠的性格因此展现着柔中有刚的美。翠翠身上重复着与母亲相似的悲剧,但翠翠与傩送没有像母亲与军人那样双双殉情而死,翠翠远比她绝望的母亲更勇敢更坚强,她怀着希望与自己坎坷的命运作持久的抗争。显然,翠翠形象的塑造倾注了作者同情与讴歌的激情,流露着理想化的色彩。

4.分析《边城》中老船夫形象。

老船夫,是“善”的化身,作者是把他放在“爱”与“美”的人性天国里进行刻画的。他是“边城”世界里的公仆,五十年如一日,在溪边摆渡,把它看成是自己的天职,任劳任怨,鞠躬尽瘁。他质朴憨厚、侠义心肠,因而颇受众乡亲的尊重。

老船夫的“善”,主要是通过对孙女翠翠的呵护、关爱充分地表现出来。他是一位慈祥、仁爱,为孙女可以付出一切的爷爷。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翠翠得到自由幸福的爱情。为此他遵循苗族婚恋习俗,让翠翠的婚事由她自己作主,谁能够为她唱“三年六个月的歌”使翠翠动心,就当她的夫婿。他奔波劳碌,翠翠的爱情却连遭波折,他最后郁闷忧愁而猝然离世。总之,作者对老船夫的刻画并非置于复杂的矛盾冲突中以展示性格的复杂性,而从之于他人、从之于孙女的人伦关系中,围绕着关于翠翠的婚事种种,特意“放大”了去表现一位平凡老人充满人情美、伦理美的宽广浩瀚的胸襟,即一个纯真、至善、完美的人性的生命个体。

5.简析《边城》艺术风格。

首先,沈从文擅长将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与心理描写结合起来,以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尤其对翠翠的描写,作者静观默察、敏感揣摩少女在青春发育期性心理所表现的各种情态,通过粗线条的外部刻画与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从而把羞涩、娴静、温柔的个性维妙维肖地突现出来。其次,小说结构寓严谨于疏放,自然流畅如行云流水。作品以傩送、天保两人钟情于翠翠作为经线,以老船夫关心、撮合孙女的婚事作为纬线,生出变化的波澜,推动故事有节 奏地向前发展。同时,又以翠翠与傩送、天保的爱情纠葛作明线,以王团总想傩送当自家女婿而生出事端作暗线,这样经纬交织、明暗结合,将情节 的单纯性与复杂性完美地结合起来。第三,作者特意在故事的发展中穿插了对歌、提亲、陪嫁、丧葬、赛龙舟等苗族风俗的描写,构成一道鲜亮的风景线,使《边城》具有独异的乡土文学色彩。关于端午节 等民风民俗的描写,对于作为大自然女儿的翠翠,其思想性格的生成与发展,既是“边城”乡土性的诗意揭示,又是扑朔迷离的诗意烘托。

6.简述《边城》的抒情诗特色与牧歌风格。

《边城》的艺术风格,是一首抒情的诗,一曲浪漫主义的牧歌。沈从文执意要把《边城》写成“纯粹的诗”,主要是出于“怀旧”的主观诗情并要把它凝结成“诗”。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故事[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7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被称为“文体”小说家的沈从文创造了三种基本文体形态。一是描述湘西与都市下层人物日常生活与命运的写实故事,如《丈夫》、《牛》、《菜园》等,这类小说所采用的是温情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表现纯粹的人性,有时融会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显示出含蓄沉静的风格。二是根据民间、宗教故事创作的浪漫传奇,如《媚金·豹子·与那羊》、《神巫之爱》以及根据佛经故事进行改造制作的《月下小景》等。这类小说采用浪漫主义的奇想与荒诞,创造神化与主观理想化的故事及其氛围,表现出奇幻优美的风格。三是嘲讽、抨击现代都市“上等人”所谓“文明”的讽刺小说。讽刺小说是用批判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抓住被揭露的对象的精神病态以及由精神病态而生成的悖理行径,辛辣地进行冷嘲热讽。三种形态是三种创作方法、三种风格的美。

11.分析沈从文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沈从文短篇小说的主要艺术特色,集中在他对文体的创造上。他的小说有三种基本文体形态(详见上题)。

其次,在文体创造上沈从文追求文体结构的千变万化,每一篇是每一篇的个性形态,互不雷同。他的全部短篇中几乎找不到两篇结构相同的作品来,堪称难能可贵。他所持的是逆向型思维方式,不拘常格,求异思变。文体的自觉使作家获得了文体结构与文体解放的极大自由。有的基本以人物对话铺就成篇,是断面叙述结构(《雨后》),有的是在共时共空背景下,以一个中心人物作为叙述人,同时描述八个人的生活片断,是橘瓣绽开式结构„„他所追求的是水的不拘常形与水的一任其性的流动,表现在结构上是自然、流畅和千姿百态;表现在文体上则使他的小说打破各种文体间的界限,产生了明显的边缘性。

12.老舍与沈从文讽刺风格比较。

老舍与沈从文同是京派讽刺作家,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两者却有明显的区别。作为“根”是北京“城里人”的老舍,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上,在肯定小市民身上传统美德的前提下对其身上所存在的弱点进行批判;作为“根”在湘西的“乡下人”的沈从文,则是站在原始蛮荒的湘西人性世界的立场上,对现代都市文明及传统文化予以基本否定,进而对现代文明的“上层人”进行毫无保留的嘲讽与抨击。老舍多用夸张变形的描写,以在幽默中批判,是一种夸张幽默的风格;沈从文善于抓住人物自身思想与行为、奉行的哲学与自身人性的矛盾及心理变态进行如实叙写或白描,在讽刺中鞭挞,是一种客观讽刺的作风。

13.分析沈从文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的思想特色。

《湘行散记》与《湘西》与沈从文的小说一样,一如既往地表现人性与人情的美,绘制湘西世界独特的风景风情画,关心体恤苗瑶少数民族受压迫、被迫害的悲惨命运和血泪生活,但在沈从文的这些散文中,同时又表现出与小说不同的思想风貌。

首先,《湘行散记》与《湘西》表现着作者炽热的本土性。沈从文与一般作家的本土性有相似的一面,更有其特殊性。作为永远只承认是“乡下人”的作者;不是在忆想梦呓中,却是游子两次回乡、切切实实站在“生于斯、长于斯”的灾难深重的故土上抚今追昔,面对湘西命运多舛的未来而“歌哭于斯”。他在22篇散文中集中、反复抒写着他的一颗“湘西”之心,他书写湘西的历史与现实,因她是作者心中永存的一方热土而“怀着不易形诸笔墨的沉痛和隐忧”。

其次,这两本散文集表现着作者鲜明的本族性。湘西民族问题,一直是作为苗族作家沈从文的内衷隐痛,因此他很自觉地在散文中流露出其民族倾向,反复贯穿着这样的思想:为苗族人民仗义执言,洗雪强加在他们头上“苗蛮土匪”的罪名和耻辱。沈从文在这些抒写个人隐痛的散文中,把自己当作本民族义不容辞的代言人,同时怀着切肤之痛与深刻的悲悯,描写他们血迹斑斑的历史与艰辛的现状。

另外,在这两本散文集中,作者继续造他的“希腊神庙”。作者从这些鲜活的生命与爱的疯狂追求中间,进行着爱欲即为生命、生命契合自然的人性的哲理思考,这种悖逆传统道德与伦理的思考,表现了沈从文独特的、原始主义的人性思想。总之,本土性、本族性以及人性的哲理思考,这些是沈从文散文表现“自我”的主要方面。

14.简析沈从文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的艺术风格。

《湘行散记》与《湘西》在艺术上有着显著的特色。第一,作者以“我”的见闻与行动为叙写线索,一方面叙述现实的人与事,一方面将湘西历史、地理等地域文化的背景加以穿插与糅合,浑然而为一体,避免了架空的议论与借景抒情的套路。第二,沈从文的散文是小说家的散文,习惯在具体作品中融进小说的人物对话与细节、情节 的描写,往往形成小说的情节 性与情境氛围。如《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中的描写。第三,作者的抒情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姿态。[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9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日出》的内容:《日出》是以30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大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话剧。“有余者”和“不足者”形成强烈的对比,被损害被压迫者与金钱化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冲突,构成了剧作的基本矛盾,而作者也正是从这里切入,审视金钱社会的人生世相。

《日出》的结构特点:横断面的描写,“用多少人生的零碎来阐明一个观念”,通过陈白露将剧中人物一个接一个引进来,把大大小小的悲剧的社会根源串在一起。

陈白露性格及形象意义:陈白露的性格十分复杂,她曾经有过少女青春、美丽、活泼、纯真的“竹均”时代。在剧中,作者着力写了她玩世不恭、自暴自弃的一面,陈白露虽然堕落放荡,但也还有“人心未尽”的一面。陈白露悲剧的意义就在于它揭示了金钱统治的社会如何把一个年轻的女人逼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激起了人们对黑暗社会的憎恶。

“北京人”形象:作者在剧中以“北京人”的勇敢有力反衬出在封建精神束缚下的北京人的空虚、怯懦和腐朽,用人类祖先“北京人”作对照,批判现实中的北京人。

【简答与论述】

一、简答题

1.简析《原野》的思想主题及其表现手法。

《原野》是曹禺剧作中唯—一部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它通过仇虎复仇的悲剧反映了受尽地主焦阎王压迫的农民的挣扎和反抗。作者在表现仇虎复仇的前后心理时,运用了现代主义的手法,充分表现了仇虎内心的心理活动,神秘色彩很浓重。

2.简析曹禺改编《家》的艺术特点。曹禺改编的《家》,不拘泥于原著,对整个故事情节 作了新的艺术构思,进行了艺术的再创造。以觉新、瑞珏、梅小姐三个人物的关系作为剧本的主要线索,“着重突出反抗封建婚姻这一方面,描写觉新、瑞珏和梅小姐这三个善良的青年在婚姻上的不幸”。在四幕剧里,作者只选择了觉新的婚礼、兵变前后、高老太爷的寿诞和寿终以及瑞珏之死四个情节,集中揭示人物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展现戏剧的主要冲突。

3.简析《雷雨》的思想主题。

《雷雨》是“五四”以后出现的第一部多幕话剧。它以“五四”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家庭纠葛和劳资冲突揭露了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及其必然崩毁的悲剧命运。

4.简析侍萍形象。鲁侍萍是一个纯朴善良、饱经风霜而又有着顽强生活意志的劳动妇女。她的遭遇是那样悲惨,那样值得同情。她与周朴园见面相认后,不幸的遭遇便像恶浪一样,一次接一次向她袭来,她无法承受如此沉重的打击。作者非常细腻地描绘了历尽艰辛、备受折磨的侍萍见到周朴园后的复杂的心理变化。她悲愤欲绝,悔恨交加,但她既没有幻想,也不图报复,根本没有想到要让周朴园对她30年来所受的苦难给予补偿。相反,为了爱护儿女,宁愿自我牺牲,承担“命运”的惩罚。她不像蘩漪,一下子把周家的假面具扒得精光。她的反抗是十分软弱的,她认命、信命,认为冤孽是她造的,“如果要罚,也罚在我一个人身上”,这是鲁侍萍的可贵品质和一颗“金不换”的心,同时也是对伪善者的最有力的抗议和揭露。生活经历使她对“有钱人家”怀有一种天然的仇视与警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阶级对立,虽然侍萍还缺乏明显的阶级觉悟。作者把侍萍的不幸与黑暗的社会对一个善良妇女的迫害联系起来,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揭示侍萍所受到的封建势力的压迫和命运观念的精神摧残,从而激起人们对不幸妇女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憎恶。

5.简述《日出》的思想主题。

《日出》是以30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大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话剧。它以陈白露寄居的豪华大旅馆和小东西陷身的下等妓院为活动场景,通过众多的生动的艺术形象揭露和鞭挞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丑恶和腐朽的本质,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剥削人的不合理社会,暗示了“一个伟大的未来即将来临”的光明前景。

6.简析《日出》的结构特点。

《日出》在艺术构思上有了新的发展。《雷雨》采用了不少惊心动魄的场面,展开了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日出》借鉴了契诃夫“横断面的描写”方法,剧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只是把“有余者”和“不足者”中“人生的零碎和分散的现象”联结起来,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生活图景。在技巧上,以交际花陈白露和她的旧友方达生作为全剧穿线人物,由他们联结了腐朽没落的[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1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物自居的社会尊严。

④他更是心狠手辣的剥削者。他的发家史就是一部掠夺、压榨劳动人民血汗的罪恶史。他为了掠取高额利润,便使哈尔滨的江堤出险,淹死2200个小工;在矿上指使警察开枪,屠杀罢工的工人,他是凶暴的食人者。

3.分析蘩漪形象。

①蘩漪是《雷雨》中的主要人物。她聪明美丽,有自己的憧憬和对幸福、爱情生活的追求。但她跟周朴园结婚后便被禁锢在封建家庭的牢笼里,18年来呼吸不到半点新鲜空气,人性受到了压抑,残酷的精神折磨把她渐渐变为乖戾、悒郁、甚至阴鸷的人了。

②蘩漪的性格是很复杂也是很独特的。她悒郁而乖戾,热情而冷漠,任性、傲慢而又孤芳自赏,不是恨便是爱,不是爱便是恨,一切都是走向极端。在周公馆里,她是女主人,但又是周朴园精神统治下的奴仆;她既是周萍的后母,又是这个前妻儿子的情妇;她不愿再过情妇不像情妇,母亲不像母亲的生活,但她又无法摆脱这样的处境,这种行为和性格上的矛盾使她成为《雷雨》中最“雷雨”式的人物。

③就思想来说,蘩漪的思想境界并不高。她追求的只不过是属于资产阶级个性解放范畴的爱情婚姻的自由,“得到一个人真正爱她的女人”的生活。大家只看见她追求自己的幸福,又损害了别人的幸福;她毁灭了别人,也毁灭了自己。这是蘩漪对人性长期受到压抑的一种反抗,一种冲击。她最痛恨周朴园的专横、虚伪,她活得不像人样,她感到无比屈辱。因此,不管蘩漪个人的追求带有多少利己主义的动机,都不能掩盖封建社会的罪恶。

④蘩漪是中国现代派出走的“娜拉”,她一直寻找属于自己生活中的位置。她在周公馆既是一个被损害、受压迫的女人,同是又是一个敢于冲破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的人,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有力地抨击了封建家族的种种罪恶。在一个雷雨的夜里,她像一道闪电,把周朴国竭力维护的“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封建专制家庭劈得粉碎。

⑤蘩漪形象的典型意义就在于通过尖锐的戏剧矛盾冲突揭露了带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激起了人们对不幸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于人的地位、人的尊严、人的权利的深沉的思考,把反封建家庭的罪恶与个性解放联系起来,赋予这部剧本以崭新的时代内容。

4.分析陈白露的复杂性格及形象意义。

陈白露是曹禺继蘩漪之后塑造的又一个具有艺术魅力的悲剧人物形象。她出身“书香门弟”,学生时代受过新思想的影响,追求过自由和幸福。作者通过方达生之口告诉读者,陈白露曾经有过少女青春、美丽、活泼、纯真的“竹均”时代,作者赋予陈白露以眼睛明媚动人,举止机警,神色不时流露出倦怠和厌恶的她那种飘泊人特有的外型特征,她不甘心这样地生活下去,但又离不开丑恶的鬼地方。在剧中,作者着力写了她玩世不恭、自暴自弃的一面,为了满足物质生活享受,她对潘月亭强颜为欢,用各种手段,博取对方的欢心。陈白露典型的心态,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是“她爱生活,又厌恶生活”。陈白露是一个受害者,她认定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是残酷的桎梏,她曾试着逃出去,但她又像金丝笼里的鸟失掉了在自由的天空里盘旋的能力,不得不回到自己丑恶的生活圈子里,却又不甘心这样活下去。陈白露虽然堕落放荡,但也还有“人心未尽”的一面。她虽然不能自救,却还想救人,在陈白露决心要拯救小东西的情节 中,我们看到了她敢作敢为的性格。陈白露有时是清醒的,终究是糊涂的,她是个清醒的糊涂人。她的灵魂是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的肉体在慢性自杀中腐朽。她承认太阳要出来,但太阳不属于她,她只配沉没在黑暗中,陈白露已成为鬼影憧憧的社会的寄生物,到头来她只是黑暗的殉葬品。金钱把人性异化了,人性被扭曲了。陈白露悲剧的意义就在于它揭示了金钱统治的社会把一个年轻的女人逼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激起了人们对黑暗社会的憎恶,让人们明白:人吃人的社会再也不能让它继续存在。

5.分析《北京人》的戏剧冲突。

①《北京人》的戏剧冲突在曾皓与曾思懿以及曾思懿与曾文清、愫方之间都表现得颇为尖锐。②曾思懿装出一副十分孝敬温顺的样子,实际眼里盯着曾皓银行里的存款,她向家翁诉说节 日到了,外面的许多债务要还,请曾皓作主。其实她是要曾皓交出银行存折。但曾皓并不糊涂,从不说自己有钱,也不说自己没有钱。中秋节 上门讨帐这出“戏”是曾思懿策划的,她要债权人趁中秋节 请客吃饭的当日骂上门来,使曾皓下不了台。接下来的第一场“戏”是第二幕里曾思懿不顾众人反对,强要把曾皓送进医院,曾思懿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为了救人,而是为了钱,因为她知道曾皓银行存折上已不名一文,害怕曾皓死在家里,将来房子卖不出去。在第三幕杜家讨债,要曾皓的寿材抵账,曾思懿不管老头子如何难过也使尽计谋让棺材抬出去,把押给杜家的房[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3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文也有较大发展,何其芳、李广田、陆蠡、丽尼、丰子恺等的散文创作绚丽多彩;③报告文学兴起;夏衍、宋之的、萧乾等的报告文学作品有极强的现实感。

三十年代戏剧创作:曹禺的《雷雨》、《日出》,白薇的《打出幽灵塔》,李健吾的《这不过是春天》,国防戏剧运动兴起,戏剧的职业化与“剧场戏剧”的繁荣,中国话剧进人成熟期。

第二节 蒋光慈柔石殷夫

蒋光慈(1901-1931),主要作品:短篇小说《鸭绿江上》,中篇《少年漂泊者》、《野祭》、《短裤党》、《菊芬》,长篇《冲出云围的月亮》、《田野的风》。

《少年漂泊者》:塑造了汪中形象,代表着自“五四”到“五卅”时期我国不平的青年进步的倾向,感召着许许多多不满现实的青年人走上自觉反抗旧社会的革命道路。

《短裤党》:报告文学式的小说,塑造了杨直夫、史兆炎、李金贵等形象,描写了上海起义前夕工人情绪的高涨及起义中工人的英勇斗争,构成了一幅风云激荡的起义图。,大革命失败后的作品:《野祭》、《菊芬》、《最后的微笑》、《丽莎的哀怨》等,1929年的《冲出云围的月亮》是其冲出精神低谷期的作品。《田野的风》是蒋光慈创作道路上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对大革命前后农村阶级矛盾和党领导的武装斗争进行了反映,塑造的人物形象比较真切。

柔石的作品:《旧时代之死》是一曲失路灵魂的哀歌。《二月》写一个青年知识分子跟黑暗社会鏖战而终于败北的一段经历,通过乡镇一角,反映出军阀盘踞下社会的黑暗,人们思想的守旧,并以与环境对立的青年知识分子的苦闷的追求,表现“梦境”之不可求。作品出色地刻划了萧涧秋这个20年代中路彷徨的青年形象。结构单纯、匀称,语言清俊秀丽。《为奴隶的母亲》控诉了在“典妻”制度下之农村妇女的悲惨命运。

殷夫的“红色鼓动诗”:这些诗,直接取材于革命者的生活,既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都市社会的种种黑幕,斥责了帝国主义和反动势力在中国的血腥统治,又有力地表现了革命者英勇不屈的战斗豪情。代表作《别了,哥哥!》、《血字》。他的诗用的是近乎浪漫主义的直抒方法,闪烁的是理想的光芒,标志着一种以壮为魂的诗体风格的出现。

第三节 丁玲

丁玲(1904-1986)生平及创作概况:原名蒋冰之,1927年发表处女作《梦珂》,后发表《莎菲女士的日记》,1928年与胡也频、沈从文出版《红黑》、《人间》月刊,1930年加入“左联”,主编《北斗》,作中篇《一九三O年春上海》等,1930年底赴延安。

早期创作中“解放女性”形象:梦珂,尽管在现实生活中屡遭挫折,但在她身上已经确立了一种自己选择人生道路而不屈从他人摆布的女性自主意识,她的痛苦是崇尚个性主义和女性人格尊严的现代女性与礼教、金钱交织的社会环境尖锐冲突下的心灵创痛。

莎菲形象:她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女子,她尽情舒展自己的个性,享受青春的快乐,幻想着热烈而刺激的爱情与痛快的生活。但是,她患病而又贫困,生活又是异常灰暗惨淡,加之情爱追求的不如意,最后悄然出走,自我隔绝于浊世。她是“五四”之后解放的青年女子在性爱上的矛盾心理的代表者。

《莎菲女士的日记》显示了丁玲卓而不凡的艺术功力,作品中穷形极相的性格语言,富于穿透力的细腻笔触,形成一种富有强度的现代主观语流感,具有了现代的生命感意味。

1929年和1930年创作的《韦护》和《一九三O年春上海》表现了作者在黑暗中寻找“新人”的努力。1931年丁玲创作的《水》、《田家冲》等作品,表明作者从个人自传式的写法进为对于社会现实的直接描绘,以至被认为宣告着一种“新的小说的诞生”。《水》以1931年国内遍及16省的洪水浩劫为背景,展示了中国农村的悲苦情景。作品虽还较粗疏,但具有一种粗放、沉雄的气势和迫人的力量,主题鲜明,形式刚健。

1936年丁玲到延安后的创作:《夜》描写了一个农村出身的乡指导员何华明在一堆矛盾和困惑中坚忍而不无遗憾地前进的故事,其意义在于说明:离开了经济上和文化上的翻身,农民的翻身是不完全的,也不可能真正告别昨天。《在医院中》通过从上海来到边区的知识分子陆萍的眼光,揭示了医院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在霞村的时候》以一种新的伦理态度来揭示人物在灾难性境地中由生存意识和自尊心理滋生出来的新的生活态度,由此突现了一个惨遭摧残的女性坚强不屈的人生态度和追求光明的不二心志。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描写华北地区暖水屯的土地革命,其艺术成就:①比较真实地反映了1946年到1947年解放区农村的真实面貌;②小说围绕阶级关系的变化和土改运动的深入,塑造了一些真实可信的艺术形象。

[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5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社会剧,如《苏州夜话》、《名优之死》;一类是隐喻暗示的象征剧,如《古潭的声音》、《南归》和《一致》。《名优之死》通过名艺人刘振声的凄惨经历控诉了邪恶势力对于人性和艺术的摧残,剧本扬弃了唯美的倾向与感伤的情调,标志着本时期田汉创作思想中现实主义精神的高扬。《南归》通过春姑娘的故事在一个单纯的结构中表现了理想不能实现、灵魂永是飘泊的深沉主题,整个剧本弥漫着如诗如梦的感伤情调,表明田汉的浪漫主义情思与象征主义的表现方式的有机结合。

1930年到1937年田汉创作的成熟期:《回春之曲》通过高维汉的事迹表现了海外赤子报效祖国的激情,整出戏充满了浓郁的诗情。抗战爆发后创作的《丽人行》通过三个不同的灵魂启示人们对生活道路的思考,并对日本侵略者及其汉奸走狗的罪恶给予有力揭露和控诉。

洪深(1894-1955),1922年创作了《赵阎王》,剧本形象地说明金钱和贪欲如何驱使人们去作恶,同时又揭示了军阀部队的黑暗内幕。剧本明显地受到奥尼尔《琼斯皇》表现主义创作方法的影响,采用大段的内心独白,背景阴森凄怖,在变幻的光色和音响中罩满了神秘的气氛和色彩。

1930年加入左联后的创作:《农村三部曲》即《五奎桥》(独幕)、《香稻米》(三幕)、《青龙潭》(四幕)是其代表作。《五奎桥》围绕拆桥和保桥的冲突展示人物性格与乡村中的阶级斗争。抗战爆发后创作了《走私》、《钨》、《咸鱼主义》等作品。

第六节 林语堂何其芳

林语堂(1895-1976),语丝时期著有散文集《剪拂集》;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提倡幽默文学;1934年与陶亢德办《人间世》半月刊,提倡小品文;1935年办《宇宙风》,掀起“幽默文学”热,出版有散文集《大荒集》、《我的话》两种。

30年代前半期,作为“论语派”主帅,是其散文小品写作的鼎盛期,提倡以“自我为中心,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

30年代林语堂散文的内容:虽主张用温和的态度来评论时政,但30年代也有以激切文辞指斥时政的文章,如《论政治病》、《谈言论自由》等,充分体现了林语堂的正义感和爱国心;本时期他还进行了广泛的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也写过一些格调不高的“闲适”文章。

林语堂“闲谈体”散文的特点:其内容博杂,“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在形式上也不拘一格:“除游记诗歌题跋赠序尺牍日记之外,尤注重清俊议论文及读书随笔”。大多数幽默文章与小品文谈天说地,庄谐并用。其幽默文学观的形成,既受到英国散文中乔叟一派闲谈体的影响,又与明代公安派的主张有相通之处。

何其芳(1912-1977),1936年与卞之琳、李广田出版合集《汉园集》,被称为“汉园三诗人”。以后出版第一部诗集《预言》,《画梦录》是其第一部散文集。1938年赴延安后创作了《夜歌》、散文杂文集《星火集》、《星火集续编》等。

《预言》中的诗有一些是歌唱一种迷离、甜蜜而痛苦的爱情,有一些是表现对逝去往事的怀念,对渺茫人生前途的咏叹以及对大自然朝露夜月的娓语。基调惆怅、低徊、感伤。

《画梦录》的思想和艺术:有对于衰微的昔日的感喟,有对于悲苦的闺阁少女的系念,有对于“山之国”的故土的眷念,是一本雕云绘梦的书。其主要艺术价值在于对散文艺术的自觉追求与散文的抒情美、形式美的创造上。何其芳极其注重情调和氛围的营造,往往采用思索者“独语”的语调,复织进多重复合的意象,来传导他奇幻的想象。

《夜歌》突出地表现了作者对解放区热火朝天的生活的体验与感受,也直接表现了“旧我”与“新我”的内心冲突。在艺术上朴素、自然、明朗、奔放,体现着诗人自浪漫主义、现代主义诗风向着现实主义诗风的转变。

第七节 叶紫吴组缃萧军萧红

叶紫(1912-1939),1933年发表处女作《丰收》,《丰收》集包括六个短篇,大部分写大革命前后洞庭湖边农村的火热斗争,暴露反动派、地主和白军的凶残暴虐,反映了农民血泪斑斑的苦难生活及其觉醒与奋起。中篇《星》在湖南农民运动的大背景下展示了农村妇女的命运,着重探讨了妇女解放的道路何在。梅春姐这个为时代大潮所唤醒的农村女性形象,是叶紫对时代文学画廊作出的贡献,它说明时代的壮潮必然造就一些新的性格,标志着妇女新的解放。

吴组缃(1908-1994),抗战前有小说散文集《西柳集》、《饭余集》,以急剧破产的皖南农村为背景,写出了世道的浇漓和农民的疾苦。《一千八百担》和《樊家铺》是其代表作。抗战时期出有长篇《鸭嘴崂》、短篇《某日》、《铁闷子》等。

吴组缃小说的艺术成就:他的小说在农村经济破产的严酷背景下,有力揭示了皖南农村各阶层人物的心理变迁与道德变迁的真实过程,可称为30年代极精当的世态小说。他善于以人物说话[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7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版”的古人。而《梅雨之夕》则运用精神分析学极生动地揭示了现代“都市男女”的心理变异,对人物在喧嚣的都市挤压下产生的浮躁、不安、惊惧、疑虑等病态心绪,表现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2.简析穆时英新感觉派小说的特点。穆时英被称为新感觉派的“圣手”。①他擅长于以直觉、多变的画面和快速、跳跃的节 奏,表现“都市男女”形形色色的生活及其不安、狂乱的心态。②他嗜写“十里洋场”中摩登男女的怅惘和肉的迷醉,尤其擅长表现人物在“快乐面具”底下无法排解的孤独感和跌落的悲哀,如《夜总会里的五个人》。③在技巧上,他大量使用快速、跳跃的节 奏,直觉的、印象式的描写,外部行为与不统一的潜意识的并行标示,蒙太奇的组接方式,搭配奇特的变异修辞,来对描写对象进行有多重主观感觉“契人的”、立体的、亦幻亦真的呈示,从而创造了一种主观与现实合于一体的新艺术。

3.简析卞之琳诗作的特点。

卞之琳是30年代一位杰出的现代派诗人。①从1933年开始,他的诗风明显转向现代派一路,主要受法国后期象征派和里尔克、艾略特等人的影响,使诗由“主情”向“主智”转变,克制感情的自我表现,追求思辨美的“非个人化”倾向。这些表现在诗中,就是呈现出一种非个人化的、放逐抒情的出奇的冷淡,一种嘲弄式的机敏和一种不欲说明的朦胧。②卞之琳不满足于写西方现代风的诗,还注重向中国古典诗歌学习,如将中国诗论中的“意境”和西方现代派所谓的“戏剧性处境”相融合等。③民间传统对卞诗影响也较大。这表现在:一是他颇为自得地写进历来认为不宜入诗的下层社会的事物,如冰糖葫芦、酸梅汤、扁担、叫卖声等,用这些东西入诗可以鲜活地传导出北国古城衰颓荒凉的景象和生活于其中的小人物的生存状态,给人一如实体接触的艺术效果。二是他写诗以口语为主,他有时甚至以地道口语为诗,以便平中见奇,突现自己的艺术个性。④在语言上,他同时又大胆地运用富于现代先锋色彩的奇异搭配,如“我喝了一口街上的朦胧”等来有效地增强诗歌语言的表现力和诗的意趣。

4.简析蒋光慈《少年漂泊者》的思想及艺术特点。

《少年漂泊者》借主人公汪中写给进步文学家维嘉的一封长信,在自叙生平中对黑暗社会作了不留情面的剥露。①这部小说反映了20年代我国社会政治领域的斗争,作品倾尽全力讴歌了学生、工人反帝国主义侵略、反军阀统治的斗争,对于震惊中外的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更作了正面的描绘,从而成为我国现代史上早期工人革命斗争的艺术写真。②小说塑造的汪中形象,代表着自“五四”到“五卅”时期我国不平的青年的进步倾向,这个艺术形象感召着许许多多不满现实的青年人走上自觉反抗旧社会的革命道路。③小说用了速写式的粗犷笔触和单线纵贯的结构方法,层层叙述主人公的坎坷经历,层层喷发愤然的情火,通篇为抗争情绪所弥漫,是20年代革命文学的杰作。

5.分析蒋光慈“革命文学”创作的成就、意义和缺点。

蒋光慈是我国早期的革命作家,从起步的作品《新梦》到最后的小说《田野的风》,记录着他在中国革命文学土地上辛勤开垦的成就。①《新梦》热情讴歌了十月革命和列宁,为中国新诗界投进了一线新异的光芒,情感炽烈。他的早期诗歌充满了对于黑暗社会的激烈反抗,对于革命光明前景的热切追求。不足之处在于形式上过于直白,缺少一种深厚的情味与韵致。②《少年漂泊者》反映了20年代我国社会政治领域的斗争,成为我国现代史上早期工人革命斗争的艺术写真。小说情感充沛但存在着议论过多的毛病。③《短裤党》以诗人的敏感反映了刚刚发生的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装起义,这样直接表现重大社会事件,在当时的小说创作中是一种可贵的尝试,但作品上存在着一些“左”的认识与叫喊,在艺术上未注意熔铸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④《冲出云围的月亮》中的王曼英是大革命失败后重觅道路的“时代女性”形象,显示了作者对于光明道路的艰苦探索。⑤《田野的风》通过农村的革命斗争预示着革命风暴之后的胜利前景,显示了蒋光慈思想的敏锐性与先驱性。在艺术上突破了早期小说中速写式的描画和宣泄式的叫喊,对人物心理的描绘细腻而真切,是蒋光慈创作道路上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

6.简析中篇小说《二月》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中篇小说《二月》是柔石的代表作。它写的是一个青年知识分子跟黑暗社会鏖战而终于败北的一段经历。小说通过芙蓉镇这一角,反映出军阀盘踞下社会的黑暗,人们思想的守旧,并以与环境对立的青年知识分子的苦闷的追求,表现“梦境”之不可求。

《二月》结构单纯、匀称、完整。它从萧涧秋这一中心点辐射开去,荡起一层层光波,最后由于文嫂自尽等变故,这层层光波又逐步收拢,由萧涧秋的出走收束全篇。这种不枝不蔓、首尾[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2.《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参考教案 篇二

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籍作家莫言,是中国文化界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文学界的一次盛事。获得这个世界上的顶级大奖,意味着莫言的个人创作成在世界范围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因诺贝尔文学奖的特殊影响力,这也让普通读者有机会、并有兴趣去了解新时期以来三十年的中国文学创作状况。撇开跟政治、文化相关的争吵不论,如莫言自己说的,他的获奖是文学的胜利。

简单地看一下莫言的文学历程,可以看到莫言的文学创作和生活经历,跟中国大陆的新时期文学三十年紧密相关。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即1981年在河北保定市《莲池》杂志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开始,到1985年在《中国作家》杂志上发表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登上中国文坛,到现在的三十年时间里,莫言创作了艺术成就突出、艺术表现丰富多变的几百万字作品,是中国大陆新时期文学三十年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以中篇小说《透明的胡萝卜》成名,为人所知,继而以中篇小说《红高粱》而广受关注、享有盛誉,并以《天堂蒜薹之歌》、《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等厚重的长篇小说作品的巨大而持续的影响,在中国一流作家位置上持续了近三十年。

过去因为中国作家在海外的传播程度低,除了极少数专业人士之外,我们大多数读者可能有意无意地低估了中国作家的努力和成就。莫言的文学作品,题材敏感、反思尖锐、风格独特、语言犀利、想象狂放、叙事磅礴,在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创作中独具个人魅力。《纽约时报》书评曾说:莫言是一位世界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对莫言的文学成就很推崇,认为他的创作代表了亚洲的最高水平。

莫言的创作成就获得过国内外诸多文学奖项的肯定,其中重要的有:1987年全国中篇小说奖、1988年台湾联合文学奖、1996年首届大家·红河文学奖、2001年法国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2004年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法国“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2005年第十三届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2006年日本第十七届福冈亚洲文化奖、2008年香港浸会大学世界华文长篇小说红楼梦奖、2011年因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以其杰出创作成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莫言,会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有促进作用,也会提升海外读者对中国其他优秀作家的兴趣,并对中国其他作家作品的输出,形成良性循环效果。即便如此,因为世事变化、人心浮躁、各种兴趣和吸引力太多,中国严肃文学创作不可能再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那种“不正常”的辉煌时代。需要强调的是,养成阅读习惯、让阅读严肃文学作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仍是每一个公民了解社会进程、反思自我存在的重要方式。

中国文学界很容易给作家贴上大而空的标签。有人认为莫言是“乡土”文学作家,这样容易把他放入“泥腿子”“土老帽”之类套话中,而使他遭到忽视、乃至鄙视。很多人没有读过莫言的作品,因为各种观点、立场的原因,把莫言的作品归为“血腥”、“暴力”,并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长期排斥选入莫言的作品,这些做法都简单而粗暴,抹煞了他在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中阐发出来的杰出价值。

以乡村世界、乡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建立在这片土地上的政治、道德伦理为描写对象、从而展开其中的生动场景,是大多数乡土写作的特点。因中国特殊历史原因,新时期严肃文学创作的绝大多数作家都是“乡土叙事者”,或“乡土叙事反思者”。“乡土叙事者”建立在自我生存体验中,表达这片土地上的各种奇特人物、残暴事件、苦难历程、自我奋斗,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作品。“乡土叙事反思者”则通过外在的道德伦理来重新梳理自己曾经生活过的(插队/逃离)乡村景象,这以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出现的“寻根文学”为代表。在这一“名目”下出现的作品中,乡村成为“落后野蛮愚昧的疆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恶意”构成,而成为对中国乡村社会的一种强烈的隐喻。但身处其中的莫言,却在一段时间的实际创作实践之后,很快地就进行了新的思考,赋予“乡村世界”新的活力———普适价值观、人道主义。还有几个关键词:同情、悲悯、忏悔、救赎、宽恕。

中国新时期文学三十年的最重要收获,就是“人道主义”价值的持续思考和展开。巴金先生的《随想录》第124篇为写于1984年12月20日的《人道主义》,这篇文章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也为反思文学的推进做了高屋建瓴的鼓吹。巴金的敏锐和远见,让他的思想在当时那个破冰期具有里程碑意义。

“人道主义”是我们谈到的普适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基石,没有了“人道主义”这个欧洲文艺复兴以来最为重要的思想,其他普适价值就会变成海市蜃楼,水中花、镜中月。如果不从人道主义角度来看莫言的文学作品,就可能是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归纳和导读:

一.短篇小说《枯河》、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中篇小说《欢乐》和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里的深切同情心和悲悯情怀。《枯河》里的主人公“小虎”和《透明的红萝卜》里的主人公“黑孩”蕴涵着莫言少年成长期的苦痛记忆。小说深切地反思一个极端社会对人的压榨、对孩子的伤害,并寄托了深切的同情心。中篇小说《欢乐》主人公齐文栋是一名高考补习了五年的老复读生,他的人生极其暗淡,对自己生长其间的土地充满仇恨,想尽一切办法要逃离这个土地。比他人生更加暗淡的是大地精灵般的乡村少女鱼翠翠,在那种令人窒息的乡村世界,鱼翠翠几乎毫无价值、也毫无尊严地死去,这个土地在齐文栋的眼中,是吞噬一切生命的恶土。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以山东苍山县的“蒜薹事件”为背景,写方四叔、高马、方金菊等几个普通农民的悲惨遭遇。天堂县农民喜获蒜薹丰收,本来盼望着有一次很好的收成,却因地方干部不作为、黑社会势力肆意阻挠而大面积腐烂在地里。农民高马参加过游行,并进入过县政府大楼,他回到村里后,遭到警察的追捕。他采用了各种方法来躲避抓捕他的警察———我们可以在“革命浪漫主义”电影里看到的躲避日本鬼子以及反动派的方法,如藏在水缸里等———却无法逃脱。最终,方四叔、方金菊、高马都悲惨地死去。这部小说我好多年没有重读了,至今想起,都觉得沉痛。莫言在这部小说里寄托了对生存于苦难乡村世界的亲人们的深切悲悯和同情。这部小说发表后在国内文学界并无声响,但美国汉学家葛浩文教授1988年来到中国,首先想介绍的莫言作品就是这部长篇小说,而不是因张艺谋拍摄了同名电影而名声大噪的《红高粱》———或许其中的深切人道主义同情心,直接打动了一名西方专业读者的心。

二.长篇小说《酒国》(1992)和《丰乳肥臀》(1995)是莫言文学创作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两篇小说中,莫言把目光探进二十世纪漫长而苦难的民族历史中,不仅有对现实世界各种高低贵贱人物的同情,还有对历史中呈现出来的先辈和民族苦难的深切关怀。

三.因为《丰乳肥臀》而引起的巨大反响和压力,莫言从部队转业到高级人民检察院下属的《检察日报》工作,身份由一名作家变成为一名“记者”。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乡亲们原来对他的作家身份并不以为然,但后来他“当上了”记者之后,乡村们都奔走相告,说莫言升官了。在农民的眼中,记者比作家重要多了。那段时间,莫言走访了全国各地很多地方,接触到了很多真正的底层生活状况,还曾经写过一部电视连续剧《红树林》,后来改编成同名小说。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莫言在《收获》杂志连续发表了四部影响巨大的中篇小说,重新回归文坛。其中《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司令的女人》以崭新的角度,对“右派”和“知青”做了新的审视,其中的人物如前者的老右派朱老师、后者里的女知青唐丽娟,我十几年前作为责任编辑,编稿阅读时被深深打动。

四.长篇小说《生死疲劳》《蛙》里的深切自我反思和自我救赎意识,使得这两部同样以莫言的“文学共和国”“高密东北乡”为背景的作品,超越了所谓“乡土小说”的相对狭隘的概念,而进入了世界文学的范畴。小说中的人物活灵活现,但小说里所体现出来的深刻宗教情怀和悲悯,在这个“虚无时代”,具有更加深刻的警醒意义。《生死疲劳》的浓重传统文化背景、高超文学技巧和深刻的宗教情怀,可能是打动诺奖评委的较为重要原因之一。

背景资料:

莫言人生经历可简单分为五部分:

A.童年时代和他的饥饿记忆。莫言出生于1955年2月17日,1961年上大栏小学,1966年小学毕业后辍学,务农直至1973年得到偶然机会去县棉花加工厂当季节农民工。相关阅读作品:《透明的红萝卜》、《枯河》、《铁孩》、《草鞋窨子》、《会唱歌的墙》。

B.青年时代和他逃离土地的热望。莫言在1973年有机会在县棉花加工厂当临时工后,因为他的突出表现得到爱才的厂长的表扬,在棉花加工厂干了三年半。1976年,连续好几年报名参军的莫言已经21岁了,他幸运地“混进了革命队伍”。相关阅读作品:《乡村音乐》、《售棉大道》、《白狗秋千架》、《爆炸》、《球状闪电》。

C.酝酿与创作阶段。1981年提干后莫言一直在部队里当政治教员,在无聊和孤独中他开始写作,断断续续地在河北保定文联《莲池》杂志上发表了几个短篇小说,其中《乡村音乐》得到老作家孙犁撰文表扬,《售棉大道》开始具有了莫言叙事的潜在风格。1984年7月,莫言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刚刚成立的文学系读书,得到了系主任、著名作家徐怀中的赏识。这两年时间里,莫言爆发出巨大的创作热情,他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和最有名的作品《红高粱》都是这个阶段的成果,其他如《爆炸》、《球状闪电》等都创作于这个阶段。

D.影响与提高阶段。莫言的中篇小说《红高粱》获1987年全国中篇小说奖,被张艺谋改拍成电影后,成了家喻户晓的作品。电影《红高粱》获得1988年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1987年至1995年,莫言创作了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酒国》、《丰乳肥臀》,达到了自己创作的一个高峰。但《丰乳肥臀》遭到了军旅老作家彭荆风等写状告信攻击,当时中宣部长邓力群专门组织相关军旅作家开会研究。一大批攻击性文章连续出现。1997年,受到巨大压力的莫言从部队转业到最高人民检察院下《检察日报》的影视制作中心工作,创作了《红树林》等作品。

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参考教案 篇三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

(一)晚清文学革命运动、《新青年》杂志、新文化与文学革命的关系、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钱玄同与刘半农的“双簧戏”、对黑幕小说与鸳鸯蝴蝶派的批判、林蔡之争、《学衡》派、《甲寅》派、易卜生主义、“五四”前后西方思潮的大量涌入、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浅草—沉钟社、新月社、湖畔诗社、进化论、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周作人的《人的文学》。

1. 简述文学革命发生发展的大致过程。

2. 为什么说文学革命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文学革新运动?文学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3. 概述“五四”前后外国文学思潮的进入和文学社团兴起的情况。4. 如何评价文学革命时期胡适与周作人的文学观念与理论? 5. 第一个十年文学创作的总体特色是什么?

第二章 鲁迅

(一)鲁迅生平概略、鲁迅主要著述的书名与大致内容。

1. 怎么理解鲁迅的《呐喊》、《彷徨》是中国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2. 试分析《呐喊》、《彷徨》表现生活的视角与小说的结构模式。

3. 对《阿Q正传》有哪些不同的解析?试举三种说法,指出其解析的角度和根据,并加以评析。

4. 略评《朝花夕拾》的艺术风格。

5. 就《野草》中某一篇散文诗,写一篇鉴赏短文。

第三章 小说

(一)小说界革命、林译小说、问题小说、叶圣陶的《隔膜》与《火灾》、鲁迅对乡土文学的定义、自叙传、庐隐的感伤小说、许地山的宗教题材小说、废名的《竹林的故事》。

1. 概述“五四”时期小说创作的主要流脉与开放性状况,并和古典小说比较,简要说明初期现代小说在叙事结构与文体方面的创新。

2. 以冰心的《超人》为例,分析“五四”时期问题小说兴起的原因及其作为一种写作风潮的时代特征。

3. 试评郁达夫小说的时代心理内涵与艺术个性。

4. 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是如何界定“乡土文学”的?试结合王鲁彦、台静农或其他作家的创作,来评析20年代乡土文学小说的流派特征。

第五章 郭沫若

《女神》的产生和影响、泛神论、自由体诗、《瓶》、《三个叛逆的女性》、抗战时期郭沫若的六个历史剧、失事求似的历史原则。1. 试论郭沫若《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

2. 简评泛神论对郭沫若早期诗歌创作的影响,并说明郭沫若如何代表“五四”时代的精神特征。

3. 就郭沫若的《天狗》(或《凤凰涅槃》)写一篇赏析短文。4. 简论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艺术特色。

第六章 新诗

(一)诗界革命、胡适《论新诗》、《尝试集》、初期白话诗、自由诗、北大歌谣研究会、湖畔诗人、小诗体、前期新月派、纯诗、早期象征诗派。

1. 以初期白话诗、郭沫若等人的自由诗、前期新月派以及早期象征诗派为主要的“点”,大致勾勒新文学第一个十年新诗的流变线索,并简评不同阶段新诗潮流彼此间的承传关系。2. 简评胡适“作诗如作文”的主张及其文学史意义。3. 简评新月派新诗格律化的主张与创作实践。

4. 评析李金发的《弃妇》,并由此论述早期象征主义诗派的艺术追求,及其在欣赏艺术发展中的价值。

第七章 散文

(一)《新青年》随感录、美文、言志派散文、废名气、冰心体、《缘缘堂随笔》、英国Essay的影响、《饿乡纪程》与《赤都心史》、语丝文体、现代评论流、《西滢闲话》。

1. 鲁迅在30年代曾这样说过:“到五四运动的时候,才又来了一个展开,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试借用鲁迅的评价,并结合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的分析,说明“五四”散文格外发达的状况及其原因。

2. 试评周作人的散文观,及其小品文创作的主要特色。

3. 从散文语言运用和文体创作方面比较评析冰心与朱自清的创作风格异同。

第八章 戏剧

(一)春柳社、文明戏、天知派新剧、旧剧评议、国剧运动、民众戏剧社、上海戏剧协社、爱美剧、小剧场运动、第四堵墙、胡适《终身大事》、洪深《赵阎王》、南国社。1. 简评田汉早期戏剧的基本主题与艺术特色。2. 简评丁西林对现代话剧艺术的贡献。

第九章 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

(二)“革命文学”的倡导、普罗文学、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后期创造社、太阳社、左联、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左联的代表性刊物、文艺大众化运动、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拉普、文艺自由论及第三种文学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口号的传入、刘西渭的《咀华集》。1. 简述30年代初鲁迅与新月派的论战。

2. 简评“京派”(可以朱光潜、沈从文等为中心)的文学观。3. 应如何评价“左联”的历史贡献?

4. 联系创作,概述30年代左翼、京派与海派三大文学派别(潮流)之间对峙与互相渗透的状况。

第十章 茅盾

社会剖析小说、《蚀》三部曲、两类形象系列、农村三部曲、作家论。1. 为什么说茅盾的“生活剖析小说”在30年代开创了新的文学范式?

2. 茅盾曾自评其《子夜》说,“吴荪莆的悲剧中是带有某些悲壮性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评说?结合对作品的分析,阐明你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

3. 试从题材、人物塑造、结构和心理描写等方面,评论《子夜》的艺术特色。

第十一章 老舍

老舍的早期小说、《离婚》、《四世同堂》、京味小说。

1. 试分析老舍小说中“市民世界”的人物形象构成,并阐说其创作的文化批判视野。2. 试评《骆驼祥子》中祥子悲剧的多重含义。3. 分析老舍作品“京味”形成的主要因素。

第十二章 巴金

《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家》为代表的“青春型”创作、“平民史诗”。1. 简评巴金小说《家》中的觉新与觉慧两位人物形象。2. 简析《寒夜》中的曾树生的性格内涵。

3. 结合具体作品,比较分析巴金前期与后期创作风格的异同。

第十三章 沈从文

沈从文表现“湘西市街”与讽刺“都市病”代表性作品、《湘行散记》等有代表性的散文。1. 试评沈从文《边城》的艺术特色。

2. 结合具体作品,比较评析沈从文写湘西与写都市这两副笔墨的文化内涵及其得失。

第十四章 小说

(二)华汉《地泉》三部曲及重版序、革命的浪漫蒂克、“革命+恋爱”小说、“左联”青年作家小说、东北作家群、大河小说、京派、海派、新感觉派。1. 简评《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形象的矛盾性与时代色彩。2. 比较分析沙汀与张天翼的讽刺艺术。3. 评萧红《呼兰河传》的文化内涵与文体特色。

4. 为什么说30年代上海风行的“新感觉派”是现代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流派? 5. 比较评析沈从文、卢焚与废名各自笔下的乡土田园世界。6. 略评李劼人《死水微澜》中的蔡大嫂的形象。

第十六章 新诗

(二)3 中国诗歌会、诗的“歌谣化”、鲁迅《白莽作<孩儿塔>序》、后期新月派、《现代》杂志、十四行诗(一译“商籁体”)、《寒园集》诗人、林庚的格律诗试验。1. 简评30年代两大派别的诗歌竟存局面。2. 比较评析前后期新月派的诗歌理论与创作倾向。

3. 结合具体的诗歌评析,论述戴望舒二三十年代诗歌观念与诗艺风范的衍变。4. 简析卞之琳的《距离的组织》。

第十七章 鲁迅

(二)鲁迅十六部杂文集的书名与大致内容。

1. 鲁迅杂文(连同鲁迅)历来多遭受否定以致辱骂,从当年的“刀笔吏”(“现代评论派的君子”语)、“睚眦必报”(“创作上的才子”语)、“不满于现状的批评家”(“新月派的绅士”语)到如今的“鲁迅好骂人”之类,从未停息。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结合对鲁迅杂文批判性、异质性的评析,说明你的看法。

2. 试评析鲁迅杂文“贬锢弊常取类型”的特征。

3. 试评鲁迅杂文《故事新编》中“古今杂糅”的艺术手法及其审美效果。

第十八章 散文

(二)《论语》与《人间世》、《宇宙风》三期刊、30年代小品热、《太白》与《没芒种》杂志、30年代“鲁迅风”杂文及其主要作家、《汉园集》、开明书店、夏衍《包身工》、邹韬奋的《萍踪寄语》。

1. 试评林语堂的散文观。

2. 评何其芳的《画梦录》的艺术特色,并说明其在散文史上的地位。3. 写一篇鉴赏郁达夫《故都的秋》(或《钓台的春昼》)的短文。

第十九章 曹禺

曹禺的创作历程、曹禺剧作的文学史(戏剧史)地位。

1. 在《雷雨》序中,曹禺声明他创作此剧时,“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与社会”;然而他同时又说,“《雷雨》对于我是个诱惑,与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你如何理解这两种创作心态(或指向)及其在剧中的体现。

2. 《雷雨》的主人公是谁?说说你的理由。3. 比较评析繁漪与陈白露两个人物各自的性格内涵。4. 比较《雷雨》、《日出》与《北京人》的戏剧结构艺术。5. 评曾文清与愫芳两位人物,并阐述《北京人》的主题意蕴。

第二十章 戏剧

(二)南国社、上海艺术剧社、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红色戏剧、《放下你的鞭子》、白薇《打出幽灵塔》、洪深《农村三部曲》、熊佛西的“农村戏剧实验”、夏衍的《赛金花》、李健吾的《这 4 不过是春天》、袁牧之的《一个女人和一条狗》。1. 简述30年代话剧运动的概况。

2. 试评夏衍《上海屋檐下》的思想艺术特色。3. 简评田汉从20年代到30年代创作的“转向”。

第二十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

(三)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文章下乡,文章入伍”、孤岛文学、沦陷区文学、“民族形式”论争、对王实味的批判、关于现实主义和主观问题的论争、主观战斗精神说、战国策派。1.简评解放区文学这一文学史现象。

2.为什么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最重要成果?如何评价“文艺的工农兵方向”? 3.试评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说。

第二十二章 赵树理

赵树理方向、评书体现代小说、山药蛋派。

1. 与二三十年代描写乡土题材的众多新文学作家相比,赵树理在表现农民方面有哪些新的突破?试结合赵树理小说的人物塑造与基本主题来加以说明。2. 如何理解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

3. 分析赵树理小说语言与形式的创新,并重定说明哪些方面对传统小说作了扬弃与改造。

第二十三章 小说

(三)“前线主义”小说、《华威先生》及其所引发的讨论、沙汀的“三记”、七月派小说、新洋场销书(新鸳蝶体)、南玲北梅、后浪漫主义小说、白洋淀派、山药蛋派、新章回体。1.概述40年代暴露讽刺小说的创作状况。

2.评路翎的小说(可以《饥饿底郭素娥》)或其他作品为析例)的思想艺术特色与得失,并说明其与胡风文学理论的关联。

3.评张爱玲小说在女性解剖和都市发现方面的现代性特征,并分析其既通俗又先锋的艺术创新。

4.试结合作品的分析,阐解钱钟书《围城》的多层意蕴。5.评孙犁小说对“单纯情调”的审美追求。

6.比较评析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周立波《暴风骤雨》这两部土改题材小说思想艺术的成绩与不足。

第二十五章 艾青

艾青提倡的诗歌“散文美”的基本主张、艾青的《诗论》。1.试评论艾青诗歌独特的意象与主题。

2.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为例,评析艾青有关诗的“散文美”的主张及其对自由体诗的形式创新。

3.以新诗发展大的流向做考察的背景,说明艾青的诗在中国新诗变迁中完成的是历史的“综合”任务。

第二十六章 新诗

(三)抗战朗诵诗运动、“时代鼓手”诗人田间、七月诗派、政治抒情诗、马凡陀山歌、西南联大诗人群、40年代的诸家“诗论”、中国新诗派(九叶派)、新诗戏剧化、解放区“诗的歌谣化”、《王桂与李香香》、《漳河水》

1.诗评家唐提曾将七月诗派与中国新诗派并列为40年代“诗的新生代”的两个浪峰,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具体说明赞同或不赞同的理由。

2.以《诗八首》(或其他诗作)为例,评析穆旦诗歌“思维的复杂化,情感的线团化”这种现代主义的表达方式,以及所谓的“非诗意”词句写诗的特点。

3.概述中国现代文学进程中不同阶段“新诗歌谣化”的尝试,并重点评析40年代解放区歌谣体叙事诗的总体特征和艺术得失。

第二十七章 散文

(三)《野草》杂文作者群、上海“孤岛”杂文创作风气。1.简述40年代散文各式文体创作的概况。2.试评梁实秋《雅舍小品》的艺术特色。3.试评张爱玲散文创作的艺术个性

第二十八章 戏剧

(三)新秧歌剧、新歌剧、广场戏剧、西南戏剧展览会、抗战时期历史剧作创作潮、40年代讽刺戏剧创作潮、世态喜剧、有关《芳草天涯》的讨论。1.概述新文学第三个十年戏剧文学创作的热点与主要趋向。2.简评抗战时期历史剧创作的热潮。

3.为什么说《白毛女》是中国新歌剧艺术的丰碑。

4.《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参考教案 篇四

改革开放三十年银行业依法监管回顾:措施与成就

中国银监会政策法规部主任 黄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依法监管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银监会成立后,根据国务院依法行政要求,采取各种得力措施,大力推进银行业依法监管,并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银行业监管法治意识逐步增强,法律法规体系日臻完善,立法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监管执法的方法、水平与效果,已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当前,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工作部署,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正向纵深发展。作为政府金融监管部门,银监会正切实贯彻国务院精神,全面推进银行业依法监管,着力促使银行业法制建设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以银行业监管法律为核心,进行全方位的监管立法,基本构建了我国现代银行业监管规则体系.1980年代之前,我国一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银行金融机构,也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银行监管,当然也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银行监管法律体系。改革开放以后,随着银行业体制改革和银行业发展,我国开始了构建现代银行监管法律规则体系的过程。1986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银行管理暂行条例》,标志着我国开始对银行业实行依法监管。1990年代以后,银行改革力度逐步加大,为把我国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保障银行乃至金融业的稳健运行,我国于1995年颁布了《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以这两部法律为基础,一些旨在加强银行监管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得以制定。这些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涉及银行监管的许多重要领域,规范了市场准入、从业资格、业务经营、公司治理、财务会计等监管事项。由此可见,这期间制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初步形成了我国现代银行业监管法律框架。

新世纪之初,适应银行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我国建立了政府对银行业实行专门监管的新型制度。2003年成立银监会,立法机关随即制定了《银行业监管法》,并对《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进行了及时修订。《银行业监管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政府专门监管银行业的法律,它反映了我国银行业监管的现实需求,借鉴了国际上银行业监管的先进理念和良好做法,具备了科学性、系统性和开放性等现代银行业监管法律的基本特征。可以认为,银监会的成立,以及《银行业监管法》、《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的制定与修改,标志着我国银行业监管法律体系构建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此后,以上述三部法律为基准,银行业监管规则制定的进程大为加快,银行业监管朝着规则体系化方向迈进。

经过近30年的艰难与努力,我国已经初步地建立了以银行业监管法和商业银行法为核心,以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外资金融机构管理等方面的行政法规为骨干,以部门规章和大量规范性文件为主体,以中央立法机关和中央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决议和命令为辅助,以及相关金融司法解释为补充的现代意义的银行监管法律规则体系。这些法律规则体系的层次框架包括:法律与相关法律22部;行政法规与相关行政法规16部;规章26部;规范性文件500余件;相关司法解释72件;银行业监管国际协定等。这些法律规则体系的规范内容包括:市场准入、机构监管、高管监管、审慎监管、持续监管、监管措施、监管处罚和监管行为规范等领域;银行业监管实体性规定、程序性规定和辅助性规定等层面;银行业监管公权规制、相对人权益保护和监管主客体自身规范等维度。银行业监管法律规则的体系化构建,为我国银行业监管的有效运行,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法律规则依据;为我国银行业稳健和长足发展,形成了最为牢靠的制度保障。

二、为促进银行业稳健发展,坚持宽严结合的立法原则,实现了放松监管基础上的有效监管。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进程,随着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逐步扩大,为了使银行业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针对传统以来银行业部分领域管制过严问题,银监会采取了如下显著的放宽管制的法律调节措施:一是部分降低银行业务和高管人员准入要求。通过制定银行监管规则,取消了商业银行代理业务、法人账户透支等部分业务的审查或备案;取消了银行分支机构开办法人机构和部分新业务的限制;取消了高管人员平调任职资格和部分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的限制等。二是开始放松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银监会与发改委商定,联合发布相关规则,改变商业银行服务定价方法,将原来的国家定价,改为国家指导价与商业银行自主定价相结合,给予商业银行更多自主权,拓展了商业银行服务定价的自主空间。三是允许境外金融机构向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通过制定并实施《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突破了长期以来我国对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的严格禁止性规定,进一步放宽了境外金融机构对中资金融机构股本投资的限制。这些放宽监管的具体措施,很好地推动了商业银行改革,促进了商业银行主体多元化格局的形成,改善了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与状况,提高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面对日益发展的监管新形势,在适应国情和合乎国际惯例的基础上,银监会提出了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等监管新理念,坚持了宽其所宽、严其所严的立法原则。在部分放松监管的同时,以银行业监管法为基准,加强了银行业审慎经营与风险管理的规则建设。突出的情况是,银行业现行监管规则中,有160余件监管规则主要针对银行业审慎经营与风险管理。例如,在资本充足率方面,及时制定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弥补了以往没有具体计算标准和管理细则的空白。这一内容翔实、标准严格、操作性很强的规则,确立了资本金监管的清偿性战略,不但有利于银行业审慎经营,也有利于银行业资本审慎监管。又如,在风险监管、风险集中和关联交易方面,银监会制定了系列监管规则,具体包括:《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管理办法》、《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等50余件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通过制定、实施这些规则,建立了较为严整的风险监管规则体系,加强了银行业风险监管的系统性,从而有利于促进我银行业的稳健和发展。

三、适应行政法治建设进程,制定行政许可、处罚、复议规则,有效规范了最为重要的银行业监管权力。

根据依法治国的宪法精神和依法行政的政策要求,国家加快了政府法治建设进程。10余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行政处罚法(1996)、行政复议法(1999)、行政许可法(2003)等法律。这些法律的制定与实施,有利于加快依法行政进程,有利于促进政府法治实践,无疑是新时期我国政府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作为政府金融监管部门,银监会应当牢牢把握立法精神,切实贯彻、施行这些法律;同时,应当充分估价这些法律对银行业监管理念、职能、体制、方式和监管行为的重大影响。为此,银监会依据行政处罚、复议、许可法律规定,结合银行业监管现状和实践,先后制定了银行业行政处罚、复议、许可规则,并形成了较为严整的规则体系,从而有效地规范了最为重要的银行业监管权力,为促进银行业监管法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实施行政处罚法,规范银行业行政处罚行为,银监会于2004年制定了《银监会行政处罚办法》。该办法规定了规范行政处罚行为、维护银行业秩序、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基本目标;明确设定了银行业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内容;详细规范了管辖、适用、立案、调查、取证、审查、听证、决定、执行等程序事项。2006年12月,银监会又根据该办法实施情况,针对需要改善的部分内容,对行政处罚办法进行了适当修改。特别是根据处罚法定原则,删除了有关从重处罚的内容,从而使该办法更符合行政处罚法的立法精神。处罚办法的制定与实施,有效地规范了银行业行政处罚权力,尤其是处罚的自由裁量权力;有效地维护了银行业市场,乃至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有效地整治了违法行为,保护了相对人合法权益。出于纠正银行业不当或违法监管行为之目的,银监会于2004年制定了《银监会行政复议办法》。该办法以行政复议法和银行业监管法为制定依据,规定了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等复议原则;明确规定了银行业行政复议的申请事由;规范了管辖、机构、期限、申请、受理、调查、答辩、审查、决定、送达等程序事项。复议办法的制定,是银行业监管系统内防止和纠正不当或违法监管的有力举措;它的有效实施,为实现银行业监管内部监督和救济提供了重要的机制途径。实践证明,银行业监管过程中,产生了为数不少的监管纷争;而有许多纷争事项,正是通过银行业复议制度得到了有效解决。2006年1月开始,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银监会先后颁布了《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合作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外资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等重要规章。经过前后3年的许可规则建设,我国银行业行政许可制度基本形成。这种许可制度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体现了行政法治核心原则,保障了许可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和维护公共利益。二是确立了公开、公正、公平、效率、便民等许可原则,以实现许可正当程序和程序正义。三是建立许可责任机制,实行许可权力与责任相统一。四是加强银行业许可监督,建立了许可救济机制。通过建设新型许可规则体系,规范了银行业行政许可的重大事项,调整了银行监管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特别重要的是,规制了银行业监管的审批权与许可权。实践表明,许可规则的实施,为我国银行业监管法治发展提供巨大的推动力量。

四、建立新型法律工作机制,不但规范了银监会系统的规则制定行为,而且提升了银行业监管的规则质量。

我国银行业监管中,长时期面临着一些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一方面,如同其它政府部门一样,银监会起草监管规则的权力被分散授予各个内设机构,这是规则制定的任务重、时间紧,以及传统影响等因素造成的,这一做法虽然保证了监管规则的数量、时间需求,但是,对于监管规则的科学性、系统性与完整性,则很难兼顾好,甚至,由于不同程度地缺少整体性价值,监管规则可能违背依法监管要求。另一方面,由于起草监管规则的主体众多,各个主体的意识、水平、专业、技术等显然存在较大差异,这不但使监管规则水准不一致,而且可能造成监管规则相冲突,从而可能导致监管规则效力减弱,或者无法切实执行,进而可能引发银行业监管法制的实践困窘,最终可能消减银行业监管的权威与效果。这些情况表明,必须重视规则起草、制定工作分散化所带来的不利因素,改善监管规则多头起草条件下的规则生成机制,提升银行业监管规则的质量和水准。为了解决上述突出问题,银监会进行了艰难的制度探索,在国务院部委中,率先建立了旨在规范规则制定,提升规则质量的新型工作机制。2005年12月,银监会颁行了《法律工作规定》,构建了如下重要的法律工作机制或制度:

(一)立法规划制度。这一制度要求,银监会以国家经济、金融政策为指导,根据银行业发展和监管的实际需要,充分吸收国际先进做法,制定银行业立法规划和计划。

(二)起草论证制度。这一制度要求,银监会对制定规、规范性文件做出统一规范,起草规章和规则应当进行充分论证,所起草规章的名称、结构、内容、表述等方面都应当符合规定的规范要求。

(三)规则审查制度。这一制度要求,规章起草完毕后,银监会法律部门依据审查程序和审查标准,对草案进行严格审查,统一把关,以切实提高规章的制定质量。对制定规范性文件,也建立了审查机制。

(四)咨询解释制度。这一制度要求,银监会应当统一监管规则,尤其是监管规章的咨询解释工作,对咨询解释的条件、情形、原则、管辖、程序和形式等,做出了详细的制度规范。通过构建一个科学有序的法律工作流程,规范了监管规则的生成事项,提升了监管规则的存续质量,促进了我国银行业依法监管和有效监管。

五、通过改进相关制度、机制,加强了银行业监管规则的操作性、实践性,以及亟待提高的执行力建设。

要推进银行业依法监管,要实现银行业有效监管,就必须提高监管规则的操作性、实践性、执行力,就必须构建银行业监管规则的执行评估机制。银行业监管中,过去执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监管规则制定实施之后,没有开展持续有效的评估活动,致使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执行效果无从准确判断;监管规则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改进意见,也得不到及时反馈收集。因此,必须构建针对性较强的工作机制,促进监管立法、执法、守法之间的良性互动,最大限度地提升监管规则的操作性、实践性和执行力。出于这样的考虑,银监会应该创新一种检查评价机制;通过这样的机制,银监会可以检查银行业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存续质量,可以评估银行业监管规则的执行效果,可以及时收集反馈意见,有效改善监管规则。

2005年12月,通过颁行《法律工作规定》,银监会建立了银行业监管规则的检查评价机制。这一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确定检查评价标准。合法性标准,要求监管规范应当符合上位法规定;协调性标准,要求规范之间应当相互衔接一致;操作性标准,要求规范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实效性标准,要求规范能够促进银行业规范发展;完备性标准,要求规范内容、措施明确完整;推广度标准,要求规范易于理解和能够被普遍认知;守法率标准,要求规范具备严格执行、全面遵守的特征。

(二)明确检查评价形式。年度检查评价,指可以以年度为基本时限进行检查评价;专项检查评价,指可以对规章和重要规范性文件进行特殊检查评价;其他检查评价,指可以在实施现场检查时附带做出检查评价。

(三)规范检查评价报告。将检查评价报告内容规范为:依据检查评价标准,进行具体分析;银行业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制定、修改或废止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建议;改进监管执法和责任追究的建议等。通过监管规则检查评价机制,评估了银行业监管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实施效果,检验了银行业监管规则质量,检测了银行业监管机构的执法水平,部分解决了银行业监管规则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利于推进银行业依法监管。

六、集中开展法规清理,组织法规汇编,适应了银行业监管规则的科学性、规范性与统一性要求。

银行业监管者中,要推进依法监管,就要认真解决监管规则的冲突或矛盾,就要改进监管规则的立、改、废工作,就要加强监管规则的科学性、规范性与统一性建设,为此,必须考虑开展银行业法规清理与汇编。2004年银监会决定,将监管法规清理、整合与汇编,列为未来两年的工作重点。随后,银监会组织专门力量,集中开展银行业监管法规清理、法规汇编。清理与汇编部门确定了工作方案、工作目标和任务分工;完成了对500余件监管法规文件的基础清理、审查论证和上报审议工作;2006年12月,完成了法规汇编的技术规范和体例设计;同年12月,银监会主席办公会议做出了相关监管规则的立、改、废决议;2008年1月,正式公开出版发行了《银行业监管法规汇编》。

上述两项工作,都有其重心所在。法规清理的重点在于:发现上位法变动、政府政策改变、金融市场变化、规则主体变更,或者与其他规章不协调时,推动修改规则工作;发现所依据上位规则被废止、所规范事项已由上位规则规范、新规则对旧规则予以覆盖时,推动废止规则工作。法规汇编的重点在于:法规汇编以法规清理为基础,依据清理结果进行;法规汇编以监管规则分类整理为前提,依据整理结果进行汇编;汇编文本必须方便社会公众了解、查阅和使用。

通过开展卓有成效的清理、汇编,银监会有力推进了银行业监管规则的科学性、规范性与统一性建设。改进了监管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工作;解决了长时期来因监管主体变化而带来的规则文件不配套、不协调、不完整问题;较好地总结了我国银行监管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际银行监管中行之有效的规则方法。并且,从2007年起,以清理、汇编成果为基础,银监会加大了监管立法规划的工作力度,加快了未来银行业监管法制框架的构建部署,从而为我国银行业依法监管的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实践基础。

七、改进监管执法机制,实行执法质量管理,有效改善了银行业监管系统的执法方法、执法水平和执法效果。

银行业监管执法,是依法监管的中心环节。任何美好的法律规则,都需要得到真实执行;如果规则能够被有效执行,那么规则的价值就得到了有效实现;如果规则执行环节问题丛生,那么实现规则目标就无从谈起,这是人类法治建设的一个共识。银行业监管中,依法监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命题。由于传统以来规则欠缺,加强规则制定是过来法律工作的重点所在。近些年来,随着规则体系的逐步完善,依法监管内涵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具体表现为对良好规则的推崇和对规则执行的重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银监会采取执法质量管理措施,加强监管规则执行机制建设,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机制成效。

5.《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参考教案 篇五

——一段关于“红豆”的恋情

重返共和国三十年文学,《红豆》可算是一朵清新秀丽的花儿。时过境迁,如今回头品读它,仍能欣赏到它独特的文学魅力和价值意蕴,而随着时间的沉淀,也愈能闻到由它自然散发出的永远飘荡在文坛的迷迭清香。

1957年7月,《红豆》由《人民文学》的“革新特大号”作为“新人的作品”推荐发表,编辑当时的意图是为了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但杂志正式出版时,文艺界的“反右运动”已经全面展开,所以成了短命的“百花时代”最后一批绝唱。小说发表以后,《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文艺月报》等对它进行了将近一年的批判,认为作品宣扬了资产阶级的“人情味”和爱情观。

《红豆》被口诛笔伐的年代掩埋了,作者也被迫放下手中的笔。只有当年读过这篇小说的人们,还记得它的美好。当1979年,《红豆》作为“重放的鲜花”之一重新出版时,它赢得了众多新老读者的喜爱和好评。《红豆》这篇小说就像书中女主人公江玫手中握着的红豆一样,依然那么鲜亮,散发着不可磨灭的艺术感染力。它不像是那个时期文学一般,简单,概念化,而是拥有着丰富多样的主题意蕴。

初看此篇小说,很多读者都会把它简单地归结于爱情小说。其实不然,这篇小说不仅讲述了江玫与齐虹的爱情纠葛,而且谈到了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江玫在革命洪流时代是如何成为一名革命先驱者,又是在选择革命道路的时候,江玫遇到的爱情困境和抉择以及投身革命时内心的挣扎变化。从江玫这一个革命者的知识分子的角度,小说可以真实地影射出处于革命洪潮的时代知识分子个人命运以及革命实践中切身感受到的痛苦、挣扎以及灵魂深处的自我搏斗。更甚者,从更高层次的角度,可以看出小说所要表达深层的主题——选择与命运,江玫作为普罗大众的个体,在爱情与革命之间,最终选择了后者,而这种选择没有对与错,只是注定了江玫日后的命运,至于她快乐与否,小说没有给出答案,只是明显感觉到通篇都弥漫着一种回忆式的浓郁伤感美。

爱情的一瞬

《红豆》这篇小说,从题目“红豆”就可以观察出这篇小说是写与爱情有关的主题。古语有云,“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作者也就是借着古代典故来烘托出小说的爱情故事。并且“红豆”这个很具象征意义的意象始终贯穿着全文,它象征着江玫与齐虹真挚纯洁的爱情。同时,作者也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古代笔法,以“红豆”引出全文,并展开铺写江玫和齐虹的爱情。

在一条寂静的小道上,江玫与齐虹第一次邂逅,他们俩就已经互相有好感。之后,在琴房的频频相遇,彼此谈论着音乐、文学以及人生理想,就这样爱情之花就在他们的心田绽放。这是自然,他俩都是有着学识和独立见解的知识分子,所以在许多方面他俩的心灵相契。起初,江玫是一个天真浪漫,清高略带忧愁的女孩儿,而齐虹是一个爱憎分明的男孩儿,他热爱物理和音乐世界,却憎恶现实的世界。他们俩之间有过美好甜蜜的恋爱过程,但这样一段纯洁真挚的爱情却不被旁人看好,这也就是小说的伏笔。由于他们俩人生观的不同,江玫和齐虹之间的爱情裂缝也与日俱增地扩大。文中有一句,“他们的爱情就建筑在这些并不存在的童话里,终究要萎谢的花朵,要散的云,会缺的月上面“,隐喻着他俩日后的爱情结局。

随着江玫对革命和人生看法的变化,她与齐虹之间就发生越来越多的矛盾。其实,从一开始,江玫与齐虹就不合适,注定他们的爱情会破裂结束的。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和阶级,江玫的爸爸是无故被人冤枉至死的,之后她的家庭是处于社会底层,而齐虹是银行家的儿子,出身于中产家庭,所以两人所处的阶层和社会地位不同,以致两人的人生观大相径庭,甚至走向两极。直至最后,两个人自然走向分手的结局。就这样江玫彻底地投入了革命洪潮中,而齐虹带着破碎的心无奈远走他国了。

本篇小说成功地写出江玫在革命与爱情两者选择其一时的内心挣扎、痛苦以及灵魂深处的震痛。这在共和国文学时期是极少出现的,因为我们可以真实地看出深处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内心的复杂情愫、痛苦、挣扎以及裂变。小说没有简单地描述江玫与齐虹意见不合以致分手的过程,而是详细地写出江玫在面临革命与爱情的选择时的焦虑、迷茫、不忍直至最后痛下决心的整个过程。做为读者,特别是女性,很容易地感受得出江玫处于选择之时并做出决定的撕心裂肺的纠痛。这也就是小说处在那个时代的文坛中最独特和成功的地方了。

投身革命之途 起初,江玫是一个天真浪漫,略带忧愁的女孩儿,对人生、革命都只是懵懂,略有隐忧。当她与齐虹交往的时候,她不能理解齐虹那种对人民和革命的激愤和憎恨,只是隐约地反感齐虹的观点。当然,萧素是江玫是她的革命导师,她带领江玫开始领悟革命并渐渐参加革命活动,最后毅然投身到革命队伍之中。

最初,她在萧素的影响下先是不十分情愿地参加了红五月的诗歌朗诵会,再是怀着民族的义愤以救护队员的身份参加了“反美抗日”的北京学生大游行,最后则是在抗议国民党屠杀东北的青年学生的游行中,走到了队伍的前列。江玫就在这样一次次的鼓励和推动下,走上革命的道路。而最关键的动力就是她爸爸的悲惨结局,使她内心愤怒的火焰开始燃烧闪耀,直至她坚定不移地走上革命之路。

文中提到,在抗议“七五”事件的游行里,她领头喊着“为死者伸冤”“为生者请命”的口号,而在死者她想到她的父亲,在生者里她想到她的母亲,萧素和她自己。这里才深刻揭示出江玫投身革命的最根本动力。同时,也是革命使江玫开始觉醒,反思自我人生,认清自己人生的意义和道路。做为女性,有着自我独立思想的革命者,开始在革命洪潮中喊出自己的声音,这也是对五四以来知识分子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红豆》在革命主题方面,还是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热烈倡导和鼓励知识分子走上革命之路。但作者没有主题先行,并没明确指出江玫最后是否得到内心的幸福,只是写到江玫在革命道路走得很好,最终得到了党组织部的认可。这其中就存在着知识分子的隐疾。

知识分子的隐疾

本篇小说的主题是写一个女性知识分子在人生道路时,面临革命和爱情之时做出抉择。而在这个抉择过程中,我们就可以窥探到一个时代沉淀隐匿在知识分子内心的震痛与挣扎。这在同时期的其它作品中,是很难看到。所以,从这一层面,本篇小说有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及其意义。

虽然在本篇小说中,有三个知识分子,萧素、齐虹和江玫,但江玫是小说中塑造得最立体丰富的知识分子。不过他们三人,代表着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萧素是对革命有坚定不移态度的知识分子,齐虹是反对革命具有浪漫主义情调的知识分子,而江玫是对革命的态度是发展变化的知识分子。

在小说里,江玫一方面与齐虹发生了自然浪漫的自由爱情,而另一方面,她渐渐地开始接触革命并加入革命的活动之中。这两者在文中,就是两根隐性的线索,刚开始还是任意随性地发展。但随着他们的爱情愈加甜蜜温馨之时,而革命对于江玫却有不同的意义了,她开始领悟到革命的真正意义和价值。这时,革命与爱情就在江玫的心里生出了矛盾嫩芽。直到,萧素被抓以及得知自己父亲悲惨结局之时,她对革命就有关键性的改变同时也认同并决定投身到革命中。与此同时,她愈加强烈地感觉出她与齐虹之间的沟壑越来越大,但感情上她依然深爱着齐虹。至此,革命与爱情在江玫心里就像两条猛兽在互相撕咬嚎叫,这也就能看出江玫做为知识分子的痛苦和无声的挣扎。直至最后,当齐虹准备抢她上车之时,她做出决定选择革命,放弃爱情。而齐虹也终究没有强迫她离开祖国,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俩之间的真挚入骨的爱情。整篇小说就是叙述着江玫多年之后看见红豆之时对往事痛苦的回忆,从此就可以观测出作者当时选择革命的痛苦以及多年以后依然铭记于心。从这篇小说中,我们就可以一改以往对知识分子的认识,不单单以为知识分子很自然简单地就踏上了革命这条道路,也是经历过许多裂变、痛苦之后,才艰难地做出选择的。

本篇小说详细细致地描写江玫在革命与爱情之时的痛苦和挣扎,同时也从侧面看出江玫丰富复杂的人性。她不是一个概念化的人,而是一个大胆追求拥抱爱情并有着自我独立思想的女人,她正因为感应着时代的召唤才积极投身到革命队伍中,只不过在那个时代不能同时拥有爱情和革命,所以她只能忍痛割弃所爱投入革命之中。事实上,虽然她顺应了时代的召唤,但作为个体在她一生中曾经的抉择所造成爱情创伤是其他都无法弥补的。这种个人的隐痛常常隐没在革命浪潮中,但作者却适时地将其抓住并形成文字,确实有着巨大的历史价值意义。

而齐虹其实也是那个时代另一类知识分子的写照,小说对齐虹是采取批判的态度。齐虹在小说中,是一个自私自利不关心社会、国家命运的知识分子,只是懂得风花雪月和个人享受的知识分子。当国家正处民族危亡之时,他却憎恶革命和人民,而只是想到自我的利益和爱情。所以,文中萧素作为有道义民族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就猛烈地批判了齐虹。可是,对于齐虹对江玫真挚的爱情,还是应该予以正确的态度。因为自由恋爱是人之常情,应该得到推崇和鼓励的。

选择和命运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是以女性视角倒叙的形式来回忆以往的事情,写出了江玫在面临革命与情爱之时,艰难地做出选择革命而之后就投身到革命中去。在当时民族危亡之时,江玫是顺应时代的号召。从时代的角度,她的选择是正确的。但从江玫个体的角度看,我们就不能判断这是否正确。因为从文中悲伤的回忆调式可以看出,江玫放弃爱情对她人生造成很大的创伤,因为那段回忆是不可碰触,虽然已然结痂但仍能感觉其阵阵痛楚。

倘若试想下,假使江玫没有投身革命而是选择爱情,也许她就有另一种人生了,至于幸福与否,我们不可知晓的。所以,这篇小说从深层次揭示出人生的多种可能性和变化无常。人在一生中,会面临多种选择,而做出每种选择之时都有得有失,但一种选择只有一种命运。所以在人生命途中,不存在正确与否,而只存在是否真实活过。在小说中,不管江玫如何选择,都注定她一种独特的人生命运。而齐虹的选择也终究注定他另一种人生命运。

小结

6.开放三十年外资中国行 篇六

起步发展阶段 (1979-1991年)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揭开了中国利用外资的序幕。

1979年7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颁布, 在中国合资经营的企业有了法律依据。

1980年8月,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成立, 标着着中国利用外资工作进入探索和试验性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 对外开放渐次推进, 初步形成从沿海地区向内地推进的格局。

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的确立、优惠的利用外资政策、华人华侨投资的带动效应以及加工贸易的蓬勃兴起, 成为这一阶段对外开放的主要特点。

这期间, 我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799.1亿美元, 外商直接投资233.5亿美元, 外商其他投资38.2亿美元。

1998年12月1日, 江泽民主席参观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改革开放二十年利用外资成果展。国务委员吴仪、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石广生等陪同参观。

快速推进阶段 (1992-2001)

1992年, 邓小平南巡并发表重要讲话, 明确了大胆利用外资是一项全新的事业, 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全国掀起了吸收外商投资的热潮, 外资开始大规模、系统化的投资阶段。

1992年, 以浦东为龙头的6个沿江城市, 以珲春为代表的13个延边城市和以太原、兰州为代表的13个内陆省会城市开放。2000年,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至此, 中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

欧洲、美国、日本等国成为这阶段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制造业成为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中国利用外资的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这时期, 我国实际利用外资4889.6亿美元, 外商直接投资3701.7亿美元, 外商其他投资242亿美元。

稳定增长阶段 (2002-)

2001年12月, 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国之一, 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进一步提高, 利用外资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

利用外资来源的多元化和利用外资形式的多样化成为这个阶段最显著的特点。中国利用外资的市场和法律环境进一步提升, 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水平也不断提高, 并购成为利用外资的主导形式;跨国公司R&D和服务业成为引进外资的重点领域;营造全球竞争优势成为利用外资的主要目的。

上一篇:立功竞赛下半年计划下一篇:经济犯罪侦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