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通用8篇)
1.海南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 篇一
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
20xx年x月x日至x月x日,xxxx等部门负责人一行9人,实地考察了无锡、杭州、西安、婺源等地特色旅游。通过7天的考察我们发现,他们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得到了充分挖掘和放大,年游客量和旅游收入都在逐年增长。虽然我们的旅游业发展与他们相比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一、旅游发展,规划先行
旅游发展的目的是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娱乐,为此,我们旅游发展的规划不能只局限于本地发展需要,而要放眼全国,乃至全世界,充分调查研究游客对旅游景点的要求,了解他们心目中的理想旅游目的地形象,而我们的旅游景点打造就要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一切以游客的需求为规划发展方向,多层次、全方位打造精品、特色旅游景点,这样的旅游景点才能吸引游客,才能真正留住游客。省委省政府对我市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打造中国第一山,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宏观发展目标,为此,我市旅游发展下一阶段就要紧紧围绕“旅游兴市”发展战略,充分发挥xxx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优势,培育壮大旅游支柱产业,力求将我市建设成为旅游内涵丰富,景观风貌独特,配套设施 1
齐全,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
二、加大投资,打造精品旅游景点
旅游要发展,要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最重要的是要打造能让游客驻足观赏的精品旅游景点,要让广大旅客在放松心情的同时,享受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不仅要让前来的游客流连忘返,更要通过他们介绍给更多的人前来观光旅游。此次考察的无锡灵山大佛,该景点以花园式开发,虽然景观点并不多也没有我们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但他们投入大量资金,建成了亚太地区永久的佛教会议殿堂,并高标准打造,在“新、奇”上大做文章,不仅让广大游客有置身花海园林的惬意,也被新奇的景观所震撼。纵观我市旅游景点的建设,虽然有许多共通之处,但在精品旅游项目的建设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通过强有力的招商引资手段,引进资历、资金雄厚的社会团体,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一批具有深厚地方特色文化的精品旅游景点,特别要从我市深厚的佛教和武术文化出发,让广大游客真正领会到我市的文化精髓。但就目前我市引进的旅游项目来讲,房地产开发项目占旅游项目比例偏大,这就提醒我们,在今后的项目引进中,一定要重点建设精品旅游项目。
三、挖掘地方文化,大力发展大型文娱节目
此次考察,给我印象颇深的是他们充分挖掘了地方特色文化,大手笔、大制作,推出大型的带有地方特色的文娱节目深深吸引住了广大游客,不仅给游客带来了震撼、精彩的文娱节目,还使广大游客进一步了解了广为流传的地方特色文化。许多游客慕名而来,为的就是享受盛大的视听盛宴,仅杭州的宋城,年游客量就在350万人次左右。回头看我们xxx市,我们虽然有深厚的佛教、武术、茶文化,但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发展潜力十分巨大。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引进资历雄厚的社会团体,把我市的优秀文化展示给广大游客,不但要留住现有的,还要吸引更多的旅客自发前来。在搞好地方文娱节目的同时,还要抓好以下三方面:一是以佛教文化旅游为核心的观光体验旅游,开发佛教文化观光、佛教文化体验和佛教文化修学三大佛教文化产品系列,将佛教文化融入到“食”、“住”、“行”、“娱”、“购”、“游”等各要素中,营造空寂宁静、风格各异的禅境。二是以武术文化为代表的强身健体旅游,以峨眉生态健身文化为依托,结合峨眉道家与佛家的养生思想,打造峨眉武术健身产业基地。三是以茶文化为代表的静心休闲旅游,重点开发竹叶青生态茗园和仙芝竹尖高山有机茶庄,打造生态型特色茶园观光度假地。
四、强化管理,树立诚信旅游市场
纵观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存在导游和游客的矛盾,个别导游的不正当行为,不仅影响游客的观光心情,重要的是破坏了旅游地的整体形象。“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如果让这种负面影响无限扩大,那不要说回头客了,原本打算来旅游的人也会改变行程,那将使我们的旅游业陷入困境。“诚
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最基本的条件,也是人与人交往最需要建立的桥梁。我们的工商、物价、公安、旅游、文化等部门,要加大对旅行社、宾馆饭店、购物店的管理,要建立诚信导游日志,如果发现欺诈行为从重处理;要加强酒店、饭店的日常监管,杜绝宰客事件的发生,还旅游业一个清净的空间,给广大游客一个轻松、愉快的旅程。我们发展旅游,不仅仅是用精品的景点吸引游客,而重要的是要向他们展示我们峨眉人的热情、诚信。用景留人,不如用人留人,那我们的旅游业发展才能长久不衰。
2.海南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 篇二
关键词:海南,县域旅游,综述
原标题:公共财政支持下的海南县域旅游发展问题研究
收录日期:2013年8月19日
自2010年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以来, 旅游市场得到快速发展, 旅游人数不断增加, 旅游服务质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 海南旅游市场的不均衡发展依旧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传统意义上的东部旅游市县依旧占据着核心地位, 而西部和中部市县的旅游市场开发没有明显起色, 究其原因, 在于长期以来县域旅游市场开发的不均衡, 及县域旅游发展定位、发展模式的不明确等。本文试图从公共财政支持的角度, 探讨县域旅游发展模式问题, 为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
一、海南各市县县域旅游发展综述
目前, 海南省各市县政府为了推动本地旅游经济发展, 纷纷加大政府干预力度, 加快旅游产业布局, 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应当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 完善旅游环境。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的基础, 也是扩展旅游市场的关键。根据市县政府网站公布的消息, 市县政府更倾心于投资环境建设, 纷纷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确保旅游景点路通、水通和电通。2010年以来, 海口市政府为了支持“乡村游”项目, 对项目自然村的基础设施进行规划, 投资建设道路, 改善电力设施, 对水资源进行治理, 完善旅游投资环境。定安县政府为了加强南丽湖旅游景区建设, 投入大量资金, 治理南丽湖周边水系, 纯洁湖水质量, 改善旅游环境。琼海市政府投资大量资金, 用于“白石岭”周边道路建设, 确保周边官塘温泉旅游区、红色娘子军景区道路畅通无阻。三亚政府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关注度一直居全省之首, 在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也最多, 构建完整的沿海旅游景区道路, 确保景区道路畅通, 加快旅游扶持力度。
2、加大旅游企业扶持力度, 加快旅游产业升级。
旅游产业是一个市场化较高的产业, 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世界各国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表明, 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旅游市场开发及市场运作, 能快速提高旅游市场质量, 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目前, 海南省各市县政府政策性支持重点, 在于实施招商引资, 通过提供优惠措施, 加大引资力度, 创造良好投资环境, 提高服务质量。三亚市政府出台各项优惠措施, 吸引希尔顿、万豪等国际知名旅游企业参与三亚酒店建设, 提供高质量的酒店服务, 提高服务水平。琼海市政府充分利用博鳌亚洲论坛的机会, 鼓励国内外大型旅游企业参与旅游景区开发, 丰富旅游产品线, 实现旅游服务产品的多元化。海口市政府公布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邀请国内外大型旅游企业加盟, 共同打造“四宜”旅游发展文化。而希尔顿、海航等酒店企业的加盟, 为海口创建了新的旅游发展环境。万宁市政府联合体育总局, 邀请冲浪企业加盟, 以政府投资推动, 开发沙滩冲浪旅游项目, 提高旅游知名度。
3、加大旅游项目规划力度, 合理布局, 提高旅游长期竞争力。
旅游基础理论研究表明, 旅游发展规划是旅游发展的核心, 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海南省各市县在旅游发展规划方面, 均投入大量资金, 做好长期性发展规划, 谋求长期性发展空间。海口市政府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 对今后10年旅游发展方向提出具体要求。三亚市政府邀请专业咨询机构, 对三亚“十二五”期间旅游发展重点及发展方向进行规划, 确保旅游产业升级换代成功。文昌、陵水等其他市县政府, 依据地区特色, 突出地区旅游资源的特殊性, 实施差异化旅游发展策略, 确保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
二、海南县域旅游发展中财政投资不明确的原因
在海南县域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 财政资金均有介入, 并一定程度上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提高旅游服务水平。然而, 由于财政资金注入方向不明确, 其直接作用并不明显。
1、财政资金投入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领域, 内容较为单一。
当前, 作为推动海南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行政主体, 市县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主要有修建旅游景区道路、扩大旅游接待能力的车站、机场建设等。由于道路、车站和机场等具有公共产品性质, 企业投资意愿不足。政府以财政资金注入等方式, 能有效解决公共产品供给问题, 也符合财政资金投入原则。然而, 旅游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投资层面较多, 市县政府资金大量用于基础设施投资, 其投资方向过于单一, 对地区旅游经济的影响也十分有限, 不利于实现县域旅游经济长期性发展。
2、财政资金注入机制不明确。
目前, 关于市县财政资金注入的研究, 尚未形成规范的体系, 市县政府尚未形成明确的投资途径和投资方式。海南省许多市县政府对财政资金的投入, 主要依靠政府的关注重点安排。由于市县政府管理职能较宽, 涉及民生支出领域较多, 用于旅游发展上的资金投入较少。在市县旅游市场投入方面, 由于没有完善的投入机制, 市县政府的资金投入, 主要表现在推介旅游品牌宣传上。如海口、三亚、五指山市政府每年均在全国一些重点省份举行旅游推介会, 向当地群众介绍海南市县旅游资源, 开拓潜在旅游市场。市县政府这种各自为政的旅游投资方式, 对旅游市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其效能如何等, 均值得思考。因而, 加强市县财政资金投资机制研究, 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也是一个值得研究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
3、财政资金对旅游企业的影响不明显。
在成熟的旅游市场中, 市场竞争主体主要是企业。企业依据竞争机制, 通过开发科学合理的旅游项目, 来吸引消费者, 进而提高旅游市场竞争力。企业资金筹集及资金运用, 主要来源于投资主体和市场供给。这种资金筹集模式, 使得市场成为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 企业为了发展壮大, 必须遵照市场运行规律运作, 以竞争实现资本增值。由于海南市县旅游市场较小, 发展空间不足, 资金量较少,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而严重制约旅游市场发展。而财政资金由于缺乏相应的进入渠道, 无法直接注入企业, 这是导致政府对旅游市场调控较弱的原因, 也是制约市县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 提高海南县域旅游发展水平
1、设立市县旅游发展专项资金, 支持旅游企业发展。
在海南市县旅游市场中, 除了海口和三亚有大型旅游企业驻足之外, 其他市县旅游企业一般规模较小, 竞争力不强。虽然各市县政府采取招商引资措施, 吸引国内外大型旅游企业参与市县旅游市场开发, 然而效果并不明显。本地旅游企业由于受资金及市场制约, 一直没有形成规模, 无法实现旅游跨越式发展。为此, 由财政出资设立市县旅游发展专项资金, 对旅游企业及旅游项目实施补贴, 是一种可行之道。财政部门设置的专项资金, 必须具有专门用途, 专项用于旅游市场开发与扩展, 其资助内容包括老景点扩展、新景点开发、旅游创新等。对于旅游景点扩展, 由于其投资成本较大, 资金回收期较长, 还债压力较大, 许多旅游企业受资金制约, 不愿意投资景点扩展业务。专项资金的设立, 能有效解决旅游企业资金压力问题。对于符合发展规划的景点扩展行为, 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确保景点扩展行为的成功。对于新景点开发业务, 可采取分类资助原则, 实施资金支持。对于新景点旅游设施建设, 遵循适时配套原则, 按照资金配比比率, 实施资金支持, 确保新旅游项目开发成功。对于旅游创新项目, 由于其风险较大, 风险规避不可避免。加大财政承担风险力度, 鼓励旅游创新, 确保旅游方式创新。对于海口市、三亚市这种旅游市场开发较为完善的市县, 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将主要投入到旅游新景点开发上。通过财政专项资金支持, 鼓励企业开发新景点, 丰富旅游产品线。当然, 由于财政资金源于税收, 是公共资金, 其资金用途及投入领域有一定的限制。财政资金的支持, 不能成为企业旅游项目开发的资金主体, 只能是配套资金, 且这种资金支持必须符合市县旅游发展规划要求, 以扩大市县旅游市场为目的。在资金投放过程中, 一定要规避部分旅游企业人为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 确保资金安全。
2、设立旅游人才培育专项资金, 培育旅游人才。
研究人员对国内外旅游发达地区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表明, 人才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生命力, 是核心竞争力。加快人才引进力度, 能快速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快人才培育力度, 能有效改善人才结构, 提高人才竞争力。当今, 旅游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才培养, 主要依靠旅游企业培养。企业通过不断扩大经营规模, 提高经济效益, 来吸引人才、培养人才, 进而改变人才结构, 提高人才竞争力。海南市县旅游企业受收入水平限制, 其主动培育旅游人才的动力不足, 导致旅游人才缺乏, 人才竞争力不强。以财政投入设立旅游专项资金, 助力旅游市场, 能加快旅游市场开发, 加速旅游市场发展。政府设立的旅游专项资金, 可以实现企业资金与政府资金的有效融合, 共同助力海南旅游市场的发展。借鉴国内其他省份的成功经验, 政府提供的旅游专项资金可以用于资助高端旅游人才的安家费等支出, 确保高端人才居者有其屋, 解决其后顾之忧。企业提供的资金主要用于发放高端人才工资福利待遇支出, 提高人员生活水平。由于旅游专项资金解决了高端人才的居住问题, 能有效降低企业人才引进成本, 提高高端人才服务海南的成功率。此外, 旅游专项资金还可用于本地旅游人才培养。通过专项资金支持, 选送旅游企业中的优秀人才到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或机构参与培训学习, 提高其专业技能, 进而提高其业务处理能力。此外, 也可以由专项资金邀请国内外知名旅游专家学者到海南进行业务培训, 提高海南旅游管理人员素质。总之, 政府设立旅游人才培育专项资金, 能有效发挥政府统筹旅游市场的能力, 吸引旅游人才, 为他们创造发展机会, 共同参与旅游市场开发, 有效提高旅游市场人才的综合素质。
3、设立市县旅游发展融资平台, 助力旅游发展。
当前, 中央政府支持地方政府设置地方性融资平台, 参与资本运作, 解决地方经济发展资金缺乏问题。海南各市县政府可以根据财政实力, 以财政投入方式, 独立设置市县旅游发展融资平台, 推动旅游金融的发展。也可以由几个市县共同组织, 按照资本运作原则, 共同投资, 创建统一融资平台, 共同推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市县融资平台建设, 将为市县旅游企业筹集资金提供机会, 助力旅游市场发展。市县旅游发展融资平台的投资方式, 可以采取财政贴息等方式, 支持地方旅游企业向全国性金融机构筹集资金, 用于旅游项目开发建设。企业借款期间的利息, 可由财政资金负担, 既能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又能激发企业开发新项目的热情。在企业旅游项目投入运行之后, 可从其门票收入中抽取一定比率收入, 充实到旅游融资平台中, 扩大旅游融资平台资本额, 提高其资本运作能力。此外, 也可以采取由旅游发展融资平台统一筹集资金, 将资金直接贷给市县旅游企业, 用于本地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这种筹资方式, 由于发挥公共资金信用优势, 加入财政信用, 能有效解决本地旅游企业由于信用度不高, 无法筹措资金等问题。
四、结语
本文探讨公共财政如何参与海南省市县旅游经济建设, 提高旅游竞争力问题。海南省各市县由于历史发展等原因, 普遍存在旅游企业规模较小, 竞争力较弱等问题。通过财政专项资金注入、设立旅游发展融资平台等方式, 能有效解决资金缺乏问题, 提高人才培育质量, 提高旅游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高培勇.公共财政:概念界说与演化脉络[J].经济研究, 2008.12.
[2]童光辉.财政学中的国家观的分歧与比较[J].经济学家, 2010.7.
[3]刘晓燕.公共财政理论的发展与我国公共财政理论基础选择[J].财会月刊, 2008.8.
[4]姜维壮.关于确定我国财政学理论基础与财政基础理论的几点想法[J].财贸研究, 2010.2.
[5]陈智博.江苏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J].经济地理, 2008.11.
[6]李霏霏.云南省旅游产业布局特征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2.11.
3.海南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 篇三
摘 要:海南岛的国际旅游建设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发展前提的,而可持续发展是以需求、公平以及和谐为价值目标的。本文通过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进行分析,来看看海岸国际旅游岛的建成对海南的可持续发展上面有何优势,以及一些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国际旅游岛;海南
一、海南国际旅游岛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在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有人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可持续发展”被人解释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能满足后代人的需求的发展。换句话来说就是在我们利用自然资源的时候应该要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以及开发大约已有两年了,一直在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走去,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开发已经成为了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式将发展海南国际旅游岛作为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战略方向遵循了我国中国海南省的第五次党代会上提出的“建设国际旅游岛,必须要有科学的发展战略”。
二、海南国际旅游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方面
(一)有利的产业基础和经济条件
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中,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需要进行战略性的调整,以此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增加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减轻资源环境的压力以及改变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都是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目标。
对于海南省而言,旅游业是其能够最大程度的保持自身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其原因在于:海南岛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和舒适的气候,在发展旅游行业这一方面,海南岛具有其特有的优势,这是海南省在产业基础方向的优势。建立国际旅游岛,能够给可持续发展带来经济以及优化产业结构这两方面的优势。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在产业结构上的优势,那么经济条件上的优势有什么呢?其优势为:在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之前,海南省原本自身所拥有的交通、酒店以及通讯等基本设施完善,在建设国际旅游岛时,需要对这些基础设施进行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带动海南在经济上的发展。
(二)生态环境方面的优势
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省具有非常优越的自然资源环境,这是对于其他省市来说所具有的最大的一个优势。自然环境的优势推动了海南省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的推动了海南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除了优越的自然环境以外,海南还拥有独具特色的人文资源。良好的自然环境、独特的人文历史是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的重要基础。我们必须要将环境保护和开发生态旅游产业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让老百姓受益,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三)科技技术与体制机制的创新支持
众所周知,国际旅游岛是面向国际、面向全人类的建设。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旅游岛的时候,要注意适应国际化要求,符合国际化标准,同时要加强在基础设施、人才培养以及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对科技技术及体制机制的创新。
在机制方面:针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要求,需要和国际全面接轨,建设符合国际水准的旅游管理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健全和旅游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机制体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我们还需要建立健全游客投诉机制和各个方面的安全机制。建立健全游客投诉机制是为了能够加强我们对旅游市场的监管。而建立安全机制,首先是为了保障游客的安全,其次也是为了避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混乱,让大家对海南的印象更好。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建立在生态方面的机制及体系,毕竟生态环境才是海南旅游行业发展的基础,没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旅游行业也发展不起来。我们需要加强对海南污染数的总控量,所有的污染物都需要达标才能排放。海南地理位置临海,给海南带来的环境效益也是很不错的,但是我们在享受海洋带给我们利益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海洋污染的监管,为其建立相对应的相关机制。我们只有完善法律,加强监管以及行政执法,才能确保生态安全。
科学技术创新方面:用科学的方法对海南旅游业方面进行创新无疑给海南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好处,我们可以利用科学的方法对海南的环境治理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经行创新,而且科技的发展方法也是可持续发展中的一部分。
(四)基本生存保障的优势
对于海南而言,旅游业就是海南的支柱产业。而旅游业的发展特点就是:一、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带动大部分人直接就业;二、旅游业所相连的其它产业,旅游业的发展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为人类提供可持续生存的基本条件,海南旅游业在这一方面也为海南带来了优势。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不仅能够带动大量人群进行发展,还能够促进教育以及职业技能水平的发展。
除此之外,海南的国际旅游岛建设还能够多方面的建设创造出高水平的旅游服务。所以我们还需要更好的政府形象,更为完善的基本设施,需要提高我们对城市的环境管理水平和效率。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结束语
海南岛的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是有利于促进海南的可持续发展的,在海南的深化改革、扩大开发以及扩大内需等方面也都是非常有利的。海南省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只是我们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迈出的一小步,我们还需要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一大步。
参考文献:
[1]宁波.三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12):3614-3615.
[2]刘朝霞.海南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3 (6):54.
[3]宁清同.原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治探索——以海南原生态旅游资源为例[J].西部法学评论,2014,(3):24-31.
4.海南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 篇四
一、主要经验
云南、四川两省旅游业近年来发展迅猛,特别是云南的昆明、大理、丽江和雅安的碧峰峡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旅游热点,深受中外游客青睐,其成功在于:
1、领导重视,政策支持。云南旅游业起步于“七五”时期,发展于“八五”时期,成熟于“九五”时期,四川雅安正处在大发展时期。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云南和四川雅安等地旅游业经历了从“接待事业型”到“经济产业型”,再到“支柱产业建设”的转变升级过程。他们各级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坚持把旅游产业作为振兴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来抓,突出重点,开拓创新。一是决策思路新。昆明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要把昆明建成绿色生态之都、康体休闲之都、商贸会展之都,丽江提出了要把丽江建成世界级精品旅游城市,大理提出了“以旅兴市”的战略。四川雅安提出了要建成西部生态乐园。二是规划起点高。昆明、大理、丽江、雅安等地都是由政府拿出专项资金,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高起点、大手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旅游产业规划,并充分发挥旅游规划在旅游开发管理中的龙头作用。雅安的碧峰峡为了使规划高起点、高水平,万贯集团赴国内外许多地方考察,从而使碧峰峡在与成都、重庆另外两个同类景点建设经营中立于不败之地。三是政策扶持到位。从1988年开始昆明、大理、丽江市政府就确定把宾馆饭店、旅行社的营业税和所得税收入全额返还给旅游管理部门,一定五年不变,做为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其中70用于旅游项目开发建设,30用于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旅游重大项目政府实行贴息贷款,如云南最大的旅游购物中心“七彩云南”就是由政府贴息贷款1.3亿元建设起来的;云南省政府还规定全省旅游企业营业收入的千分之三(由税务部门征后返给旅游主管部门)用在旅游宣传促销上,仅昆明市旅游局,每年就有500─600万元返还资金作为旅游产业宣传促销费;全省每年还有1.5亿元旅游产业发展基金,用于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建设,香格里拉的开发就是使用旅游发展基金建设起来的滇西著名旅游胜地。各部门在资金投入上也积极向旅游产业倾斜,有力的资金保障为云南旅游业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四是把创建优秀旅游城市活动作为发展旅游的载体工程。昆明、大理、丽江都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各地都把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从硬件、软件等设施上给予加强。五是注重营造大旅游的氛围。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旅游带动战略,注重强化旅游部门职能,增强全社会为旅游业服务的意识,各行各业围绕旅游工作,围绕旅游发展,抓大旅游,打总体战。
5.海南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 篇五
情况报告
文广新局朱金生
县政府:
3月下旬,市旅游局发出通知要求我县主管领导、旅游局长,4月15日-20日赴香港、澳门参加旅游合作恳谈会,4月21日-24日赴湖南考察学习旅游目的地建设经验。因省、市压减赴港澳人数,我县没有参加港澳旅游合作恳谈会,改为在广东考察学习旅游工作。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4月15日-4月24日,考察组一行实地察看了广东省深圳市东部华侨城、世界公园,佛山市长鹿农庄、南海影视城,肇庆市七星岩景区,韶关市丹霞山景区,湖南省长沙市岳麓书院,韶山市毛泽东故居、刘少奇故居,凤凰古城,张家界天子山、武陵源、金鞭溪、袁家界景区。通过实地考察、座谈,增长了见识,开拓了思路,开阔了视野,对做好我们曲周的旅游业信心倍增。
二、考察收获
广东、湖南发展旅游业的成功经验很多,综合起来给我们触 1
动最大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敢”字当头。一是“敢为天下先”。为了适应旅游发展需要,有效保护旅游环境,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耗资人民币1.8亿元,建设百龙天梯, 以“世界上最高、运行速度最快、载重量最大”三项桂冠独步世界,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二是“敢无中生有”。深圳市东部华侨城原址是一片荒山,华侨城集团斥资35亿元将其精心打造成为国内首个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户外运动、科普教育、生态探险等主题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被誉为深圳湾畔的一颗明珠。三是“敢全球造势”。近几年广东、湖南各景区投入大量资金在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等媒体大作广告,积极举办各种节会活动,卓有成效地推动了旅游业快速强势发展。
(二)“特”字立足。一是以资源特色立足。七星岩、丹霞山、张家界景区,融奇山、险峰、峡谷、秀水、飞瀑、幽林、翠竹、溶洞、温泉为一体,各具特色,被中国《风景名胜》杂志誉为“中国画廊”,景观在全国具有垄断优势,有着极大的开发潜力。二是以生态特色立足。深圳市东部华侨城、佛山市长鹿农庄等景点坚持把生态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大力开展景区造林,大大改善了景区周围的生态环境。三是以文化特色立足。湖南省长沙岳麓书院,韶山毛泽东故居、刘少奇故居,凤凰古城,都体现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当今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三)“高”字为先。一是高起点编制规划。广东、湖南在旅
游开发中始终坚持“先规划论证,后发展建设”、“发展与保护并重、以保护为主”原则,聘请全国一流专家编制旅游业发展规划。二是高品位开发景区。为了提高旅游的知名度和旅游景区的形象品牌,广东、湖南各景区分别开展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胜地”和“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活动。三是高水平配套建设县城。为了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打造旅游目的地品牌,广东、湖南各景区不惜重金搞好通往旅游景区的交通以及景区所在地的环境建设,完善城区的旅游服务功能,以有力促进旅游业发展。
(四)“强”势促销。宣传促销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广东、湖南旅游宣传都走出了—条独具特色的宣传促销模式。一是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邀请旅行社采线。二是坚持捆绑促销,积极组织到大中城市推介旅游产品。三是借助强势媒体宣传促销。四是策划节会活动宣传促销。
三、启示建议
曲周与广东、湖南旅游景区相比,区位条件、资源状况天壤之别,但我们也有自身优势,利用自身的优势,借鉴广东、湖南的成功经验,我县旅游业一定会大有作为。其发展的基本思路应为: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规划先行,交通先导;业主开发,市场运作;舞活龙头,全县开花;一年起步,三年见效,突破性发展旅游业,从而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体做法为“六突出六抓”:
(一)突出特色抓规划。要实现我县旅游业突破性发展,必须统筹全局,高点规划,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以保护为主”的原则,聘请国内乃至国际知名机构院校专家编制规划,严格组织评审,确保我县旅游业高起点开发。旅游业的发展,生态环境是基础,文化底蕴是保障。在文化底蕴开发上,成立专门班子,聘请文史专家,广泛组织开展龙灯文化、玉堂春文化、民间传统文化、风土地域文化的深层挖掘、清理、开发工作,形成和发展“唯我独有”的文化特色,与景区开发相辅相成,交相辉映。
(二)突出基础抓交通。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重点突破交通瓶颈,高起点建设旅游公路,以满足旅游业长远发展需要。同时,加强县城建设,强化服务旅游功能,使县城成为旅游综合服务中心。
(三)突出重点抓龙头。做大旅游业,必须全面开花、穿珠成线、互联为网,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群。当前,要以玉堂春文化苑为旅游产业龙头,举全县之力加快开发建设,用最科学的规划、最优惠的政策,高标准地完成绿化、美化、景观、交通、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高品位地推进景区开发,使“玉堂春”品牌一举成名,从而达到舞活龙头带龙身、花开一树香满园的效果,进而拉动全县旅游景区建设。
(四)突出难点抓招商。财力不足、旅游开发资金短缺是制约我县旅游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必须运用市场的办法,通过招商引资把那些有眼光、有品位、有实力的企业招进来从事旅游
景点开发建设。要建设“曲周旅游招商项目库”,出台旅游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采取以商招商、节会招商、专人招商、网上招商等多种形式吸引一批大客商到郧西来投资开发旅游业,使我县旅游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
(五)突出创新抓推介。借助网站、报纸、电视台、车站、高速公路沿线唱响龙灯之乡、苏三故里、凤凰之城等为主题的系列旅游宣传口号。加强与各旅行社合作,通过旅行社了解曲周,激发旅行社的组团积极性。策划节会活动,参加及引进各类会议活动进行推介,积极发动县直部门进行组团推介。通过广泛宣传曲周旅游业,推介曲周旅游业,使曲周旅游走向全国。
(六)突出效益抓配套。效益是产业的生命,旅游业具有强大的经济拉动作用。我县旅游业发展要在配套服务上下功夫:一是交通通讯配套,到2015年全县所有景区建成快捷、便利、安全的高标准旅游路网和无线信号覆盖无缝隙的通讯网络;二是住宿餐饮配套,制订出台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发展农家宾馆,引资兴建星级宾馆和景区别墅,形成布局合理、管理规范的旅游住宿接待网络;三是旅游产品配套,兴建旅游购物市场,立足本地特色产品及纪念品的开发,形成一批地方特色旅游产品。
6.海南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 篇六
(一)在产业定位上确立了发展大旅游的思想南京市的旅游产业定位于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无锡市则定位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产业中的重点支柱产业;苏州市定位是国民经济的重点支柱产业;上海市定位是第三产业重点发展产业、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杭州市定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各市在城市定位上,突出了旅游产业的重要地位:南京市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无锡市是“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区域性交通枢纽,著名的旅游胜地”;苏州市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杭州市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上海市是“西太平洋沿岸国际旅游中心城市”。
(二)在城市规划上体现了大旅游的发展思路华东五市坚持城市规划与大旅游发展规划相结合的原则,在综合考虑城市规划中充分体现大旅游发展规划因素,以保护旅游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南京市政府成立的“市旅游指导委员会”下设“旅游规划委员会”。该委定期会同计委、规划等部门对旅游项目论证审批;上海市形成了“旅委”与计委、规划部门集中审定表决旅游改扩建项目的议事制度;苏州市在旅游立法中明确规定:“新建、扩建、改建旅游项目应当经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旅游发展规划审核同意后,再向有关部门申请立项。县级市、区的旅游建设项目应当报苏州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同时,苏州市政府在建设发展中,为保护苏州古城及古典园林风貌,作出保留旧城区、建设新区和工业园区的决定,使苏州古城、古典园林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充分保护,使苏州旅游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杭州市政府也明确提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当坚持“统一规划、依法开发、体现特色、合理利用、科学保护”的原则,符合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三)在市场管理上实施了依法综合治理的措施华东五市认为建立规范、有序的旅游市场秩序,是保证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此、他们均采用联合公安、工商、市容等部门综合执法等形式,大力整治旅游市场秩序,并取得明显成效。南京市旅游指导委员会下设“旅游管理委员会”,其职能就是负责协调公安、工商、市容等部门,联合对旅游市场违规、违法行为进行综合治理;无锡市政府针对日趋升温的“一日游”市场,专门颁布了《无锡“一日游”公告》,并责成各景区(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对景区点及周边环境进行严格管理,依法整治;杭州市建立“一日游”经营活动专项审批制度,有力地维护了当地旅游市场秩序。
(四)在旅游资源开发上形成了社会办旅游的局面杭州市在景区点的建设上,市政府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大力倡导内资外资、国有民营一起上,并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供政策扶持。近三年来,共吸收40多亿元人民币投入景区(点)建设,建设了宋城、未来世界等一批文化品位高、具有高科技内涵的新景区(点),并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形成了旅游资源开发的良性循环;苏州市全市60余家星级宾馆90%以上利用外资、吸收内资兴建,社会资金在旅游饭店业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五)在旅游产品上突出地方特色创名优品牌华东五市在旅游六要素“行、游、住、食、购、娱”中充分体现本地文化特色,用特色文化包装旅游、包装城市。南京市政府依托“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利用国际互联网、中央电视台1—7频道等各大媒体,隆重推出“南京国际梅花节”,南京的花车巡游驶进了上海滩,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培育和发展当地饮食文化,使秦淮河美食文化形成南京旅游的一大特色,苏州向世界推销“三古一湖”(古城、古典园林、水乡古镇、太湖),在住、食、购上充分展示吴文化的特色,即住——古典园林饭店,食——吴越菜,购——苏州工艺品、苏绣等,同时,举办国际性“苏州丝绸节”推销苏州旅游;无锡充分挖掘本地旅游资源,推出中国第一桥——江阴长江大桥、神州第一佛——灵山大佛、华夏第一村——华西村、太湖第一渚——鼋头渚,并以一首《太湖充满温情和水》的歌曲占领了日本客源市场;上海着重推介都市旅游(都市风光、都市文化、都市购物);杭州以“三江两湖”树立杭州旅游形象。通过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形象包装,使华东五市旅游形象充满个性化,城市充满个性化。近几年来,华东五市海外旅游者人数、创汇收入连年攀升。
(六)在政府主导上给予政策扶持上海市政府为发展都市旅游,建立旅游“两委体制”,采取制定征收旅游企业旅游附加的政策,保证上海旅游发展基金,同时,市财政每年拨款5000万元,用于上海旅游促销;南京市政府从第三产业发展基金中列支1000万元每年递增15%用于发展南京旅游业;杭州市政府制定了按全市饭店利润的10%征收旅游附加的制度,每年1300万元作为旅游发展基金;苏州市每年旅游市场促销费为500多万元。
(七)在城市环境建设与治理上为大旅游发展提供重要保证华东五市旅游业发展得益于基础环境建设与治理。上海市政府为开辟“黄浦江夜游”旅游项目,动用巨额资金搬迁上海外滩所有货运、军用码头;南京市政府近年来改造了60多条道路,实现绿、亮、洁、美,投入4000多万元治理秦淮河、玄武湖;无锡市政府近年来投入巨资改造、扩建通往景区点道路50多条;为了维护杭州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形象,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于去年7月专门作出了《关于拆除违法建筑遏制违法建设行为的决定》,人大决定,政府执行。杭州新任市长上任不到一年,拆除违章建筑达137万平方米,拆违铺绿,改造了环沿西湖的环境,树立了国际旅游城市的形象,得到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此外,在城市的建设上,着眼于树立国际大都市的形象,与国际接轨,在旧城改造和建设中,考虑了盲人和残疾人的设施建设,也考虑国内国外游客方便,设立了中英文对照指示方向的路牌等。华东五市从抓城市环境建设、治理城市环境入手,创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增强了城市旅游的可进入性,有力保证了大旅游的发展。二.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市旅游业的几点思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旅游业的发展,把旅游业定位为“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大力培植和扶持,通过持续快速发展,努力把旅游业发展成为21世纪武汉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市旅游业克服起步晚、基础差等不利因素影响,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特别是近几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1999年旅游总收入达111亿元,又创新高。结合我市旅游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文化内涵和综合实力,进一步加快我市旅游业的发展,使我市旅游业真正成为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有几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思考。
(一)要把旅游业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我市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与华东五市人大、旅游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座谈中,他们均对武汉的旅游资源给予了高度评价。但是,要实现从旅游资源大市到旅游强市的过渡,必须要有超常规的发展思路。原因之一,武汉市要建成国际化旅游城市必须首先建成国际旅游城市。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城市国际化道路的必经阶段。原因之二,发展武汉大旅游与市委、市政府建设滨江、滨湖城市的思路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原因之三,市委、市政府环境创新工程的大力实施,使发展武汉大旅游、大产业成为可能。因此,建议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朝着支柱产业的方向进一步加以扶持发展,最终培植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要挖掘个性、渲染特色,把我市建设成为富有鲜明特色的旅游城市华东五市发展旅游业的经验证明,没有特色的城市就是没有个性的城市,更不可能成为国际化城市,调查报告《华东五市创优工作及旅游业发展的考察报告》。旅游业是以城市形象、城市特色为品牌的产业,这就需要在发展城市旅游业中发掘个性、渲染特色。我市是一个有着3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楚文化、三国文化、辛亥革命文化底蕴;具有高山流水琴台觅知音、编钟、近代工业的发源地汉阳兵工厂、张公堤、红楼等一大批可供挖掘的历史人文资源;同时,我市又是全国知名的滨江、滨湖特大中心城市,长江和汉水在市内交汇,泾渭分明,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自然景观。因此,开发和利用好现有的自然、人文资源,形成鲜明的楚文化和滨江滨湖城市特色和个性,是我市发展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关键所在。在旅游纪念品、饮食、景点、娱乐等旅游要素上需要展开充分研究,深度挖掘楚文化、民间文化特色,使旅游饮食、娱乐、地产品、人文自然景观突出我市充满个性和特色的旅游城市形象。同时,要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使旅游业保持可持续发展。
(三)要强化旅游精品意识、创新意识,大力宣传城市形象经过多年的扶持发展,我市旅游业实际已形成一批旅游精品景区点,如黄鹤楼、东湖、晴川阁、琴台等等,但是包装组合不够,宣传促销力度不大,没有形成鲜明的特色形象,因此,必须加大力度进行海内外推介、促销。同时,有一批精品旅游资源开发、保护不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一些专业人士认为旅游业是一个“点子”产业,要画龙点睛。同时创新是旅游业的生命线,必须树立创新的意识。结合武汉的自然、历史文化优势可探索在水文化、热文化上,在名人故居等题材上深入挖掘、开发、实施创新,以“新”取胜,真正形成知名度高、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我市旅游精品和精华旅游线路。
(四)要注意城市规划与旅游规划相结合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又构成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就武汉的实际来说,要发展旅游、形成大旅游格局,必须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旅游规划,两方面要做到相互结合,相互呼应。南京市为拓宽道路,曾准备砍掉市区几十年的树林,在市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由于社会的呼吁,南京市政府思量再三,下令停止砍伐,保护了树林,保护与开发并进。据有关部门测试,南京虽与武汉同为“火炉城市”,但因园林绿化覆盖率高,每年夏季气温降低了2—3℃。大量的事实表明,城市规划应与旅游规划相结合,两者相互融合,才能形成一个城市的整体特征、树立整体形象。为保证城市规划的整体性,充分体现旅游规划的特殊性,一方面要做好我市历史文化名城、滨江滨湖城市的整体性旅游规划、保护工作;另一方面,要令行禁止,使城市的建设性破坏、不伦不类的人造景观、“假古董”建设降低到最低限度。三.华东五市“创优”工作的主要经验和作法
(一)政府主导抓“创优”华东五市从1995年起开始着手“创优”工作。均成立了以市长为主任、分管副市长为副主任,相关各委办局、区县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指导委员会”。由于“创优”工作关联性强、涉及面广、协调量大,各市“创优”指导委员会把“创优”工作始终抓在手中。各市认为“创优”是树立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功能的大好契机,是拉动内需,加快大旅游发展的“助推器”。五市市政府均提出一次“创优”一次成功的目标。为此,各市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亲自主持召开“创优”动员大会,并且每年召开两次旅游经济工作会议,抓“创优”、促“创优”、推“创优”,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检查、亲自督办整改,市人大、市政协密切关注,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一把手”工程。
(二)宣传发动广泛深入“创优”过程中,上海市政府向广大市民倡导“在外国人面前是中国人,在中国人面前是上海人”的口号,充分展示上海市市民的精神风貌。无锡市政府提出“人人都是旅游环境,处处都是无锡形象”,深入人心。南京市政府向全市一万多辆出租车驾驶员和1万多辆公交车司乘人员下发了“创优”宣传资料,并要求熟记“创优”内容、要求、标准,形成了“创优”宣传的声势和社会氛围。并在新闻媒体上开办“创优”专版,专栏40余个,宣传“创优”,推动“创优”。无锡市对全市所有寻呼机用户,2个月不间断地发出“创优”信息及要求。五市在“创优”中,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在社会上形成了强大的“创优”舆论氛围。
(三)环境创新与综合治理相结合无锡市政府拨出专款资金5千万元,对通往景区的道路及景区厕所进行全面改造,建设“绿色走廊”,做到一路一景,充分体现城市亮、绿、洁、美。杭州市投入巨资对全市主干道及环西湖沿线道路拆违还绿。上海市政府提出了“创建为主,软件为主”、“完善城市整体功能”的“创优”思路。南京市1997年投入246亿元,搬迁了18家城市污染企业,同时,将城市主干道中山东路、汉中路、湖南路等一批道路按“创优”标准建设成“城市景观路”,并全面实施了亮化、美化、绿化和净化工程。三年来,南京市对全市24个主要景点和城区主干道及公共场所的200座公厕按“创优”标准进行了改造和翻新。
(四)注重“创优”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制作在“创优”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上,各市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南京市、无锡市资料准备工作将近三年时间,仅各相关行业的附件资料就堆满了一房间;上海市迎检冲刺阶段,突击“创优”资料,6台电脑、6台复印机,整整工作了两个月,与此同时,各市在收集整理的基础上,按“创优”要求18大项,加总目录共计19本,单独成册,设计和制作十分精美、规范、完备详实的“创优”资料,给予检查组良好的直观印象。
(五)以检查促“创优”华东五市反复检查社会“创优”,成为他们推动全市“创优”工作的重要手段和经验。南京市四大家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兵分四路,针对薄弱环节、薄弱部门、薄弱领域重点检查,现场督办整改,每次确定重点对象60家;无锡、苏州、杭州,甚至上海都是市主要领导亲自检查,现场督办整改,这种不间断、反复进行、直至达标为止的检查,确保了“创优”目标责任的彻底落实。
(六)迎检工作准备到位华东五市均成立了“迎检指挥部”,市长任总指挥,分管市长任常务总指挥,市直委办局、区县一把手为成员,下设宣传组、现场组、资料组、服务接待组等。第一次与检查组见面,市四大家班子所有成员、各委办局、区县主要负责人全体出动,热情迎接,博得了良好的印象分。同时,公安、工商、交通、市容调动一切力量跟踪服务,排除意外。分管副市长亲自坐镇指挥、协调,亲自为检查组调用资料。出租车队对检查组随时应候服务,公安巡警便衣执勤,严密防范,各城市迎检准备十分充分。四.关于我市“创优”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我市“创优”工作的优势1.市委、市政府有“创优”必胜的信心和决心。1996年我市召开了首次“创优”动员会,1999年11月再次召开了全市“创优”动员大会,成立了“创优”领导小组,市委罗书记参加了会议,王守海市长亲自作动员讲话,明确要求一次“创优”成功,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同时,市政府目标办向全市43家委办局下达了“创优”目标分解责任。经过全市上下近半年的努力,“创优”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旅游立法工作超前完成。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创优”工作,《武汉市旅游管理条例》数易其稿,多次召开会议讨论、审议。1997年9月,《武汉市旅游管理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在旅游立法上,我市比华东五市先行一步。同时,市政府已制定《武汉“一日游”管理办法》,并颁布施行。因此,在旅游立法上,我市已具备很好的基础。
(二)抓住“创优”机遇,提升城市功能“创优”工作涉及一个城市的形象、地位和品牌。城市之争是综合实力之争,更是城市形象、城市功能之争。我市作为华中特大城市,要树立应有的形象和地位,“创优”工作为我市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创优”是一个系统工程,借助“创优”可以全面推动我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城市”建设。坚持硬件、软件一起抓,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市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提高全市各行业服务水平。楚文化、三国文化、辛亥革命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和利用,可形成我市独特的城市文化品味,从而整体提升我市的城市功能。
(三)“创优”与建设山水园林城市齐头并进市政府提出把我市建设成为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近年来,这一目标的大力推进,已经为“创优”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创优”与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相互呼应,成为树立我市形象的重要手段。同时,“创优”工作又有力地推进了“山水园林城市”的建设,两者相互依托、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创优”工作是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重要阶段,与市政府环境创新工程不谋而合。“创优”涉及自然山水园林历史文化的挖掘、开发、利用和国际性旅游城市的进程,因此,“创优”为我市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又注入了新的内涵,大力推进“创优”工作成为我市环境创新工程的必然。
7.海南省海洋旅游发展探析 篇七
2008年是海南省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经过20年的发展,海南省经济和各项社会指标得到了快速发展,全省GDP从1987年的57.28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1 229.6亿元,年均增长11.4%。热带高效农业、新型工业、海洋旅游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一、海南省海洋旅游发展现状
1. 海洋旅游资源现状
我国海洋旅游资源丰富,其内容也随着现代旅游者旅游需求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发展和完善。海洋旅游资源分为两大类:海洋自然旅游资源和海洋人文旅游资源。[1]
海南省海洋自然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其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及周围岛屿、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所辖海域面积达200万km2余,是陆地面积的近60倍。海岸带景观分布在海南岛长达1 528 km的海岸线上,沙岸约占50%~60%,沙滩宽数百米至千余米不等,缓缓延伸,海水清澈,沙白如絮,清洁柔软,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旅游休闲度假区和避寒胜地。阳光、沙滩、海水、绿色、空气五大要素为开展热带滨海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岸边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海水温度一般为18℃~30℃,一年中多数时候可进行海浴、日光浴、沙浴和风浴。环岛沿海有不同类型滨海特色的景点,在东海岸线上,特殊的热带海涂森林景观——红树林和特有的海岸地貌景观——珊瑚礁,均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并已在琼山市东寨港和文昌市清澜港等地建立了4个红树林保护区。海南岛有海拔1 000 m以上的山峰81座,绵延起伏,山形奇特。截至2007年底,海南省共拥有森林公园10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8处;还建设了若干个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和驯养场可供旅游者观赏。大山深处的小河或山间小溪,回旋于深山密林之中,瀑布众多,尤其五指山市太平山瀑布和琼中县百花岭瀑布、五指山瀑布等久负盛名。海南岛留下了许多死火山口,最为典型的位于琼山市的石山和附近的雷虎岭火山口、罗京盘火山口均保存得十分完整。此外还有不少千姿百态的喀斯特溶洞,其中著名的有三亚的落笔洞、保亭的千龙洞、昌江的皇帝洞等。岛上温泉广布,多数温泉矿化度低、温度高、水量大、水质佳,大多属于治疗性温泉,且温泉所在区域景色宜人,如兴隆温泉、南平温泉、蓝洋温泉、半岭矿泉等。海南岛上种植大量的热带作物,田园风光秀美。
海南省海洋人文旅游资源丰度也较高,有为纪念唐宋两代被贬谪到海南岛的李德裕等5位历史名臣而修建的五公祠、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书院以及为纪念苏氏而修建的苏公祠、琼台书院、丘浚之墓、海瑞之墓,以及崖州古城、韦氏祠堂、文昌阁等;革命纪念地有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红色娘子军纪念塑像、金牛岭烈士陵园、白沙起义纪念馆、宋庆龄故居及陈列馆等。岛上的少数民族有黎族、苗族、回族,至今保留着许多质朴敦厚的民风民俗和生活习惯;海南还是全国唯一的黎族聚居区,黎族颇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风情,具有独特的旅游观光价值。
2. 海洋旅游产品现状
我国沿海各省市海洋旅游产品种类繁多,目前评价不一[2]。海南省因其特殊的区位,海洋旅游产品也很丰富,除了传统的观光游览旅游产品外,还有自己的特殊旅游产品(表1)。
3. 旅游业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海南省的旅游业开展得红红火火,各项旅游指标都有了很大的飞跃,旅游收入明显增加,旅游人数显著增多(表2)。
资料来源:依据海南省各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4. 海洋旅游配套基础设施现状
2007年末全省共有定点旅游饭店399家,比1987年增加368家,其中星级饭店达266家,五星级旅游酒店14家,四星级宾馆53家。国际、国内旅行社近200家,旅游接待能力明显增强。
交通设施也有很大改观: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17 794 km,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2倍。铁路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建成了从南到北的西环铁路和跨越琼州海峡的粤海铁路,东环城市快速铁路也正在加紧建设。航空事业突飞猛进,按照国际标准先后建成海口美兰机场和三亚凤凰机场,组建了中国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民用航线由1987年的5条迅速增加到474条。2007年全省民航完成旅客周转量180.33亿人千米,比1987年增长256.6倍,年平均增长32.0%。港口建设成效显著,现有大小港口24个,海口港、洋浦港是国家一类开放港口。国内海上航线已通达沿海及长江中下游的每一个港口,国际航线可到达俄罗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东南亚、非洲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海洋运输不断发展壮大。
二、海南省海洋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协调度不够
海南省主要以自然风光和淳朴民风为特色旅游资源,而海岛生态和热带雨林生态是比较脆弱的生态类型。经过20世纪初期的无序开发,海南省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原始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水土流失、荒漠化日趋严重,抵御热带风暴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一些海滨景区开发利用少,实际产出与资源丰富程度不协调,难以将开发与保护协调发展,旅游性污染严重,盲目开发和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旅游者生态环保意识淡薄,加上一些海滨旅游地超容量接待游客,造成海滩垃圾遍地、海洋水体遭受污染和沿岸植被的破坏;许多固体垃圾未得到及时的回收处理,造成岛上生态坏境恶化,大量游客参与亲水式潜水项目,并且缺乏对珊瑚礁资源保护的知识,使珊瑚礁遭到严重破坏。
2. 海洋旅游产业发展粗放,旅游市场有待规范
现阶段,海南省的旅游服务质量水平较低,其中既有旅行社、饭店等旅游行业内部服务方面的问题,也有环境服务方面的问题。2007年,海南省接待游客1 845.51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171.37亿元。一些旅游购物点和民族风情表演点利用高回扣争夺客源,多年来,有关部门先后数次进行旅游市场整治,并3次出台调控旅游价格的措施,但调控的有形之手不但没有遏制价格的下降,反而引来一片不满的声音,“旺丁不旺财”的现象仍然是困扰海南省旅游业的一大难题[3]。此外,海南省旅游企业的“小型化”、“分散化”使企业之间恶性竞争严重,相互抵消力量,经济效益低下,不利于海南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不利于创海南名牌旅游产品,同时也扰乱了旅游市场。
3. 可供开发旅游产品种类丰富,但开发程度较低
海南省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旅游休闲度假区和避寒胜地。海南岛三分之二的海岸线为热带沙质海岸,阳光、沙滩、海水、绿色、空气等五大要素构成的热带滨海旅游景点有100余处;冬季海南岛环岛海岸带最冷月份的平均气温16℃~18℃,尤其南部的三亚市,12月至次年2月平均气温20.5℃~21.6℃,阳光明媚,是我国冬季避寒的胜地。多年来,海南省都是在经营“环岛游”观光产品,没有深入开发旅游产品,没有形成系统的旅游产品体系,开发程度较低。
三、海南省海洋旅游发展对策分析
1. 深度开发海洋旅游资源,注重协调
海南省海洋旅游产品开发应将有差异性的海洋旅游产品实行整合,共同营销,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在联合过程中彼此尊重,合理分配利润,真正达到共赢或多赢。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深度研究开发海洋旅游,做到自然景观、文化景观和人类生态环境相统一。挖掘海洋文化的内涵,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尤其是特色黎族旅游资源,减少盲目的雷同和统一。发展海口市西海岸沙滩、文昌市月亮湾沙滩和铜鼓岭海蚀地貌、琼海市博鳌玉带滩、琼州海峡海域、万泉河出海口、猴岛、万宁“碧海情深”海洋世界等海洋自然景观观光旅游。
2. 规范旅游市场,实现旅游业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
规范旅游市场,打破各个小行政区划的壁垒,推进旅游市场,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全面开放建立和完善旅游投诉及应急处理机制。完善度假休闲需要的基础设施,发展度假休闲产品,实现由观光型向度假、观光复合型及度假休闲型发展。为适应滨海度假休闲、高尔夫度假休闲、温泉度假休闲、保健康复度假休闲旅游的需要,开发度假休闲旅游等相关旅游产品,其中重点发展滑水、冲浪、帆板、飞艇、沙滩足球、沙滩排球运动,开发浮潜、半潜、全潜观光和潜水运动,以及盐场盐水浴保健旅游产品等。
3. 树立鲜明的旅游主题形象,拓展海外客源市场
海南省是一个远离国内客源市场的、新兴的热带海岛型度假旅游目的地,国家旅游局早在十多年前就把海南省确定为中国发展度假旅游产品的金字塔的“塔尖”,代表中国参与国际度假旅游产品的竞争。世界旅游组织编制的《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了把海南岛建设成世界著名、亚洲一流的度假休闲旅游胜地的目标,并设计了“海南岛:热带中国”的对外促销口号,鲜明的旅游形象必将吸引国内外的游客。同时,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对较近的中国港、澳、台地区、南亚和日本客源市场有较大的吸引力,国际市场开发潜力大。2003年后相继在海南省举办的新思路模特大赛、博鳌亚洲论坛、世界小姐总决赛、海南欢乐节等盛会就是成功的范例。
4. 加强无人海岛旅游的开发建设和保护
海南省是我国主要的无居民海岛省份,全省面积大于500 m2的无居民海岛就有200余个,其中,海南岛周边海岛共计180个,其余分布在南海海域。海南省的无居民海岛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大部分无居民海岛拥有沙滩、海湾、珊瑚礁滩和奇特的海蚀地貌等独特优美的自然景观,岛上还有良好的植被覆盖,种类繁多的鸟类、爬行动物、小型哺乳动物等。目前,海南省在蜈支洲、大洲岛等无居民海岛已经开发了海岛探险、潜水等观光休闲旅游项目,一些养殖户也陆续承租了无居民海岛周边海域养殖江蓠菜和鲍鱼等。同时,需要对未开发的海岛加强保护,并在其开发过程中,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路。
5.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各项工作的国际化
扶持发展现代服务业,鼓励制定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科学规划、有序推进旅游业健康发展。借助每年一度的博鳌论坛,同时策划引进大型国际国内会议、体育文化赛事和商品展销,推动会展经济专业化、品牌化、精品化。发展和繁荣休闲体育运动、演艺娱乐和文化创意产业,建设适应中外游客需求的理疗康复设施。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和国际化进程,引进需求,扩大岛内消费,带动第三产业大发展。以旅游开放新政策为契机,对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实施国际化改造,全面推进旅游服务与国际接轨,不仅在客源市场和旅游产品方面向国际靠拢,在旅游企业和旅游管理方面也要走国际化的道路。
四、发展前景展望
海南省具有发展海洋旅游的资源条件、区位条件、交通条件等先天优势,在发展过程中又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辅佐。继1988年批准海南省设省建特区之后,2008年又批准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在海口、三亚、琼海、万宁四市各开办一家市内免税商店,以方便国际游客旅游购物。思想逐渐开放的海南人民正依靠双手构建热带风情的人间天堂,“天时、地利、人和”的绝佳组合,将促进海南省海洋旅游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使海南省成为国际一流的旅游度假目的地。
摘要:海南省位于我国的最南部, 是一个以我国第二大岛——海南岛为依托的海岛省份, 其海洋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热带滨海风情极富魅力, 热带海岛景观富甲天下。2008年4月海南省政府发布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 要将海南省打造成为国际旅游岛。结合海南省20年旅游业的发展情况, 分析海洋旅游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发展海洋旅游的对策。
关键词:海洋旅游,发展现状,前景,海南省
参考文献
[1]陈娟.中国海洋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J].海岸工程, 2003, 22 (1) :103-108.
[2]周国忠, 张春丽.我国海洋旅游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经济地理, 2005, 25 (5) :724-726.
8.海南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 篇八
关键词 国际旅游岛 ;芳香植物 ;SWOT ;休闲旅游
中图分类号 F592.7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ainan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 tourism structure needs gradually to convert to high-end leisure resort tourism from sightseeing tour. Leisure and tourism industry based on aromatic plants is most high-end fragrance products with high added value. Hainan has a unique advantage for fragrance tourism development for its warm and humid climatic conditions, as well as multiple wild plant species, which provide Hainan a broad development space in the the aromatic production chain. In this paper, SWOT analysis of the aromatic plant resource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Hainan aromatics were analyzed for the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At last, constructive strategic positioning and development ide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ainan aromatic tourism industry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 ; aromatic plants ; SWOT ; leisure tourism
1 海南岛芳香旅游发展的优势
1.1 自然资源优势
海南岛是中国热带面积最大的省份,地处低纬度热带北缘,年平均气温22-26 ℃,日照时间长,很适合热带芳香植物生长,具有发展芳香产业的独特优势。据考察,目前,世界已开发利用的400多种香料植物中,海南岛有329种[1],占2/3以上。尤其是各种亚热带香料,胡椒、咖啡、香茅草、香草兰、椰子、沉香、降香等,在中国无论种植面积、产量还是品质,都位居前列,2011年,海南胡椒种植面积21 916 hm2,总产量达4 159 t,产量占中国市场的90 %以上[2]。
1.2 旅游资源优势
随着“国际旅游岛”政策的提出和推进,海南的旅游产业也正逐步迈向国际化,从2013年海南岛旅游工作暨春节假日旅游工作会议上获悉,海南岛2012年接待过夜游客人数3 320.37万人次,接待入境游客人数81.5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79.12亿元,海南旅游产业已成为海南岛重要的经济支柱。海南经营芳香旅游已有雏形,有多家企业和事业单位,如海南兴隆热带植物园、药用植物园等,都是将芳香植物的种植、科研与旅游经营相结合,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1.3 政策优势
国家为支持海南特区发展,为海南地区提供了各种优惠政策的支持。2010年,海南岛以大力建设国际旅游岛和生态省为目标,制定了《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海南)基地建设规划》[琼府办(2010)143号文件],并在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海南“香岛”建设的目标,大力发展海南香料产业,积极抢救保护和挖掘利用国家濒危芳香植物,培育海南以沉香为代表的国际香料市场,加强香料产业生产种植体系、创新研发体系、工业生产体系及相关旅游服务业建设,培育壮大一批以沉香为代表的特色香料品牌,全面提升海南香料产业水平,促进海南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切实惠及“三农”,福泽海南人民。
2 海南岛芳香旅游发展的弱势
海南岛自古以来就以芳香植物资源富饶著称,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原因的制约,海南省的芳香植物产业的开发和利用还处于弱势,很多芳香植物的利用还仅停留在提供原料和工业香料的提炼上,没有进行深度开发,对附加值高的产品的研究投入也不足,因此,很难直接向广大消费者提供高技术含量的成品。
2.1 资源开发上的弱势
2.1.1 资源利用率低
海南岛芳香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许多芳香植物资源具有很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但目前除了咖啡、胡椒、广藿香和香茅草等少数芳香植物在海南栽培面积较大,具有一定产业基础外,其他大量芳香植物如依兰、假鹰爪等都未得到充分利用,还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一些适宜在热带地区种植,并有较高经济效益的芳香植物品种,特别是生长快、短期效益好的草本芳香植物的开发研究相对较少。
nlc202309040813
2.1.2 野生资源破坏程度大
由于对芳香植物的利用缺乏长远以及系统的规划,市场对天然香料需求量的增多,海南野生资源被无限制采伐,致使自然野生的芳香植物资源供需平衡被破坏,天然香料是资源性产业,在开发利用的同时没有注意保护,才使得利用和再生形成恶性循环,特别是木本植物生长周期相对较长,而再生力较弱。
以沉香为例,沉香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 (Aquilaria sinensis),是中国唯一的沉香植物资源,自古就有“海南沉香,一片万钱,冠绝天下”的美誉,但由于长期以来,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受到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大规模砍伐和收购,导致资源枯竭。白木香野生资源量在不断减少,现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载入《中国植物红皮书》和《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图谱》[3]。
2.2 品牌上的弱势
2.2.1 芳香主题旅游品牌知名度不高
海南岛的旅游资源丰富,但仍然是以集中在海南东线旅游为主的热带海滨自然风光,旅游产品的结构单一,对其他形式的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以“芳香”为主题的旅游品牌,在知名度、游客参与度及娱乐开发上还不足。
海南有优良的芳香植物品种,例如海南咖啡、香茅草、香草兰等芳香植物品种曾经在海南大面积种植,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在海南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海南自20世纪中期就开始种植咖啡,盛产高品质的咖啡豆,拥有比较成熟的种植、加工和销售的历史与环境,海南自产自创的咖啡品牌不下20种,比较知名的是海南候臣咖啡产业有限公司所经营的以园林式休闲咖啡馆——候臣咖啡风情文化村和便捷式室内咖啡厅,现在候臣咖啡已成为澄迈县发展咖啡特色旅游的龙头企业。但由于产量不高、营销力不强以及没有大企业运作等诸多原因,候臣咖啡至今没有开发岛外市场,无法在国内其他省份提升知名度,更谈不上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声誉,更不能与其他国际品牌相抗衡了。
2.2.2 综合利用程度不高
芳香植物及其深加工品的利用极其广阔,几乎可以渗透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中国物质生活水平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等因素,对芳香植物的综合利用还远未得到开发。在欧美国家,罗勒、牛至、紫苏等芳香蔬菜直接食用是非常普遍的事情,而在中国除了传统的调味料,直接食用芳香蔬菜是比较少见的现象;中国在园林绿化中对芳香植物运用的也偏少,园林界普遍认为,园林绿化的规律是:绿化——美化——香化,香化是园林造景的最高追求,而芳香植物所具有的观赏性、芳香性和医疗保健性3大特点,是构建其别具特色的园林景观的重要依据[4]。而目前海南与芳香植物相关的景区,都未将芳香植物的综合利用发挥到较高水平,只有简单的观赏或者饮食,香精油、香制品、芳香疗养、芳香旅游纪念品等均未开发或者开发程度不高,一些景区的加工产品其实是源于外地,并非本地加工,未能发挥其资源的优势。如果能将芳香植物的种植与休闲旅游相结合,形成以芳香植物为主题的旅游景点,结合芳香植物知识的普及和旅游纪念品的制作出售,不但能使旅客人身得以放松,还能增加许多知识和乐趣。
2.3 技术与资金投入上的弱势
2.3.1 加工工艺的落后
由于芳香植物不同部分所能提取的精油种类不同,因而所使用提取方式和设备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一般来说,提取天然植物精油采取的方法有:水蒸气蒸馏法、溶剂浸提法(萃取法)、压榨法、结晶法、超临界萃取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精油提取技术得到提升和创新,分子蒸馏法、液氮冷冻研磨技术、微波辐射诱导萃取法、加速溶剂萃取技术、超声波法、色谱法[5]等方法是欧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提取方式。
芳香植物在海南省大多以传统的单一品种传统种植为主,缺少具有先进加工设备的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缺乏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加工设备落后,直接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芳香植物出油率低,工艺技术不高直接影响到芳香产品的品质,再加上芳香植物在种植过程中的农药残留大等原因,普通精油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有明文规定不能用于医疗级别,因此不能吸引高端消费群体,在国际市场上也没有竞争力。目前,海南省芳香景区出售的相关芳香产品,多是从外地进口而来,还没有形成自身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和生产能力。
2.3.2 规模化种植程度低
海南岛大规模芳香植物种植基地较少,现存的芳香植物种植基地规模小,管理过程粗放,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都不高,普遍存在着经济效益差、抗风险能力低等现象,因此常出现原料短缺导致产品质量波动性大,企业缺乏稳定的原料供应市场,严重制约了企业生产能力的发展。规模化种植程度低,也导致芳香植物种植面积较小,无法形成具有吸引力的大片花海、香海的景观,降低了芳香旅游的水平。此外,薰衣草、迷迭香等传统芳香植物原产地多是地中海地区,海南栽培时,越夏存在较大的困难,这也使得其难以大面积大规模栽培。例如,在海口周边的香世界庄园和凤生香草园,芳香植物品种单一,大面积栽培量少,总栽培面积都不超过6.67 hm2。
3 海南岛芳香旅游发展的机遇
3.1 国家对于海南发展国际旅游岛的特殊优惠政策支持
海南岛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由于起步较晚、经济基础较薄弱,海南经济社会整体水平偏低,因此,要积极地发挥海南的区位和先天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度假天堂。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至此,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3.2 海南岛政府对海南发展芳香旅游给予的政策支持
为发展海南岛的芳香产业,省科技厅根据《海南岛“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香岛”的概念, 包括发展芳香南药规范化种植、建设中药芳香原料生产基地、芳香产品加工基地及南药旅游保健品生产基地、开展芳香南药加工提取及产品开发等。为了发展香料产业,省科技厅将从科技项目、科技专项资金等方面对芳香产业加以倾斜,鼓励香料种植、产品精深加工,结合国际旅游岛开发出香料特色旅游产品,让海南岛真正“香”起来。2012年7月,海南岛将建立一批香料植物种植示范基地;积极争取将芳香旅游业的发展列入《海南岛热带森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建立一批大宗生产、加工香料的基地,大力开发芳香药材、精油及其衍生产品、芳香保健食品、纪念品等特色旅游产品。
nlc202309040813
3.3 以芳香为主题的旅游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
在观光旅游方面,芳香植物除了迷人的香气,还具有优美的姿态,在旅游景点景观的塑造中都占有重要的作用,以芳香植物为主题背景的旅游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在中国旅游业所占比例逐年增高,开发芳香植物的食用、饮茶等服务,使之具有生产、旅游、服务、休闲等功能[6],并能制成旅游纪念品,增加旅游的附加经济效益,因此“芳香主题旅游”具有非常大的市场潜力。
在休闲旅游方面,海南芳香旅游开发有利于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能将旅游方式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方式转变,经过精加工的高端精油广泛用于精油SPA、香薰医疗和养生度假等旅游项目上,吸引了中高端消费群体,也符合海南国际旅游岛休闲度假的战略目标。
4 海南岛芳香旅游发展的威胁
4.1 国际同行及市场的竞争
在芳香产业发达的国家,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产业,这些国家不仅是天然芳香产品的主要消费地,同时也拥有从种植到销售十分完善的产业链。法国、日本和泰国等“芳香产业”发达的国家,因芳香旅游资源开发得更早,基础设施更完善、管理和服务水平相对较高,总体环境也好,对中国旅游者有着极大的诱惑力。而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休假制度的完善和带薪休假制度的全面落实,外国旅游企业在中国经营业务范围和地域上的限制逐步取消,使中国在出境旅游的人数日益增多,会给中国一些弱、小、散、差的旅游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7],也给中国包括芳香旅游在内的旅游业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4.2 国内同行及市场的挑战
近十几年来,随着对芳香产业这项高效农业的了解逐渐增加,国内种植和经营芳香植物的企业也日益增多,现国内做的比较有规模的就是新疆,上海以及重庆等地。特别是新疆,新疆自1964年开始从法国引进薰衣草品种,经过40多年的研究与开发,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已成为与法国普罗旺斯、俄罗斯高加萦、日本北海道齐名的世界4大薰衣草种植基地之一。与这些地方相比,海南芳香产业无论是在政府扶持力度、种植加工技术及管理服务水平上都有着一定的差距,在旅游资源和对旅游产品结构大体趋同的情况下,大大地分流了海南岛的旅游客源,海南发展芳香旅游受到了较大的威胁。
4.3 周边相邻省份旅游城市的激烈竞争
中国跨热带的省份除海南全省以外,还有云南西双版纳、广东雷州半岛、广西涠洲岛和斜阳岛以及台湾北回归线以南,这些省份同处于热带地区,自然环境及旅游特色都相差不远。特别是在芳香产业的发展上,台湾和云南都是花卉业的种植大省,无论是在企业规模、产品特色和旅游线路的开发等各个方面都有着绝对的优势。因此,海南岛在面对强势的竞争对手上,应该积极快速地创新和改进,也只有这样,海南的芳香旅游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总体来看,SWOT分析结果表明,海南丰富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和政策优势为海南芳香旅游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而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海南“香岛、药岛”的建设目标、人们对芳香旅游的需求等也为海南芳香旅游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从而使得海南具有发展芳香旅游的美好前景。但是资源的破坏、科技投入的落后、国内外同行的竞争,又使海南芳香旅游的发展充满了挑战。
5 海南岛发展芳香旅游的对策
5.1 深入挖掘海南芳香文化,提高海南芳香旅游的品牌效益
海南香料资源丰富,其中最负盛名的沉香木,自古就有“海南沉香,一片万钱,冠绝天下”的美誉。海南不仅产香,而且民间自古就有用香记载,尤其是海南原驻民黎族和苗族,更是善于用香入药。因此,应积极深入地研究海南黎苗族少数民族文化的芳香文化,在芳香旅游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增强芳香旅游产品的文化感受,开发既能体现海南特色,又与其他地区有鲜明差异化的芳香旅游产品,这样才能快速提升海南岛芳香旅游品牌的知名度。
5.2 培育城市特色,支撑海南“香岛”建设
良好的城市形象可争取公众的好评价,增强城市旅游的吸引力,提高一个旅游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城市旅游发展的核心就是要建立起鲜明的形象,从而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需求[7],面对日益激烈竞争,城市建设不应只着眼于自身的完善和优化,更应该注重旅游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给城市树立起独特、鲜明、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形象,通过塑城市旅游形象来提升旅游优势。
5.3 帮助扶持民营企业形成规范化种植、加工和营销模式
种植是芳香产业的基础,种植和加工的技术控制着芳香植物产品的质量,但种植水平从根本上制约了产品的质量,品种的选育、土壤环境、肥水条件、种植技术、收获时机、规范化种植等,都会影响原料的品质[8]。再则,与一般农作物相比,芳香植物收获后如果不进行深加工就没有产值,所以,种植和加工任何一方都能直接影响产品的品质。
应当呼吁当地行政和科研机构,一是要加大政策扶持,抓紧时机配合国家惠农政策,调动当地民营企业和农户种植生产的积极性,二是要加大科研技术的投入,依托农业科研单位,加强对种植、加工和后期产品开发的理论与技术的支持,提高种植和加工效率,从而形成芳香植物规模化种植。三是要加强生产过程的监控管理,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模式进行生产和加工,从根本上确保芳香植物产业的发展;四是要建立栽培、加工和销售相结合的生产体系,这不仅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多余环节,又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资源的可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种植芳香植物的积极性。
5.4 培育有本地特色的芳香旅游景点,开发芳香旅游路线
在优化品种,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应该开发建设具有海南本土优势的芳香旅游基地和景点,通过建立香料博物馆或展览馆、芳香植物科技园、康体保健中心及休闲旅游农庄等形式,新增开发新的旅游路线,将芳香保健植物融入休闲农业中,这样既可保存本土的珍贵自然植物资源,亦可创造多样化的农业经营模式。
nlc202309040813
应着重发展数个具有大面积香花香海、具有芳香疗养植物区的芳香园区,避免与现有芳香园区重复,增加芳香旅游的多样性与吸引力。应根据游客特点开发不同的旅游区,如针对旅游团游客,应增加芳香园区的观赏性和新颖性,提高游客的兴趣,提供丰富的芳香旅游商品与短时间的芳香产品DIY体验,满足旅游团游客观赏、购物、猎奇的特点,并需考虑其游览时间短暂的特点。而在海口、三亚等城市周围,可发展数个能满足游客较长时间休闲、餐饮、渡假、芳香疗养的芳香园区,提供餐饮、住宿、疗养、休闲等活动,延长游客逗留时间,提高旅游收益。
5.5 开发具有特色的芳香旅游商品,提高旅游消费水平
精美的旅游纪念品能带给游客美好回忆,显示旅游者的旅行经历,如果一件旅游纪念品能让人们觉得有纪念意义而长久保存或赠送亲友,并向他人介绍,这对旅游地形象的传播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途经,有助于扩大旅游地的知名度。芳香系列旅游商品品种繁多,给芳香产业发达地区带来了很高的经济效益,我们可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海南本土优势资源,重点开发芳香美食、芳香植物盆栽、芳香工艺品、香水和化妆品、饮料类、香药材和芳香医疗保健等7大种类的芳香旅游纪念品。
5.6 制订芳香产业标准,规范芳香产业行业
芳香产业是个十分多元化的行业,其中囊括了种植、加工、美容、旅游、食品及医药等多个行业,影响芳香产业发展的因素多。对于海南旅游业来说,由于芳香资源商品化开发率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宣传力度不够、经营者为短期效益对自然资源随意破坏、盲目跟风、照搬照做等原因,芳香产业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发展的速度比较慢。因此,我们要加强对芳香植物在种植、开发、加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监管,特别是严禁对野生自然芳香植物资源的破坏,并制定标准化种植模式,统一加工技术,制定芳香产业相关标准。
参考文献
[1] 欧阳欢,邢谷杨.热带香料植物开发利用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1,17(2):142-147.
[2] 王祝年,肖邦森. 海南岛香料植物名录[J]. 热带作物学报,2002,23(4):62-67.
[3] 刘军民,徐鸿华. 国产沉香研究进展[J]. 中药材,2005,28(7):627-632.
[4] 熊晓慧.浅析旅游规划中的芳香产业[J]. 艺术与设计,2011(1):286-288 .
[5] 杨 君,张献忠. 天然植物精油提取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食品与营养,2012,18(9):31-35.
[6] 郑九淼,孙 磊,唐宇力. 杭州地区芳香植物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 752-17 753.
[7] 冉群超. 城市旅游形象与城市旅游竞争优势的获取[J]. 中州大学学报,2011,28(1):29-31.
[8] 黄奕怡,姚 雷. 上海南汇地区发展芳香植物产业的对策和探讨[J]. 上海农业科技,2010(1):21-22.
【海南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推荐阅读:
海南三亚旅游心得07-25
海南景点旅游心得体会08-10
海南三亚旅游后感想10-11
海南农经发展调研报告08-23
海南水果发展前景研究调查报告08-03
海南农垦发展10-03
海南物流的发展现状07-30
旅游业发展报告08-14
特色休闲观光旅游业发展调查报告07-02
深入研究海南高尔夫产业的发展现状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