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课程总结(精选8篇)
1.形势与政策课程总结 篇一
形势与政策课程总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自己已经大四即将面临毕业,而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也陪伴自己了四个年头。回头想这四年间,或许在只有这门课上才能真正找到那种关注国家,关心民生,胸怀天下,壮志未酬的情怀。或许这就是青年,就是年轻!
记得第一次上这门课是在一个大教室里,那次我们看了一个荡气回肠的视频,视频回顾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看着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铁路顺势铺开,经济总量的增长,民生的改善,一股甘愿做社会主义大厦上的一小块砖那种想法就油然而生。当时的自己甚至对自己这种想法感到吃惊,兴奋。或许是由于高中时的自己只是关注于学习,心中只想着怎么考得好成绩,怎么才能上一所好大学,只是生活在自己的小生活圈子里就像那句话所说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外面发生的一切都好像与自己无关。那时的我没有时代的感觉,更没有胸怀天下关注民生的青年使命。自己的理想也只是考上一所好的大学,至于为什么要考大学?考大学时候干什么?我该干什么?为什么?等这些问题从来没有深刻的体会过。那节课之后我如醍醐灌顶,回去之后想了很多很多,关于自己,关于未来。
通过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我意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着国家的发展方向,关系到我们每一个青年的未来,我们青年应该把自己的奋斗方向与国家的形势与政策与民族的使命感结合起来,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形势瞬息万变,只有跟得上它的发展方向适时的调整自己才能很好的实现自己的未来,理想。历史环境,形势,政策等这些看似无关的东西往往决定着我们每一个青年人的发展空间和限制。我们要不仅要学会依据形势与政策找准自己的定位,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然后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升自我包括个人能力和素质方面,同时还要学会适时的利用形势和政策因素,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等因素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刻理解力,培养把握时代命脉,大胆预测形势政策的胆识,自觉利用形势与政策形成自我发展的良好外部因素从而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做一个对国家、社会、民族有用的人。
毛主席曾所过年轻人是八九点钟的的太阳,未来是属于我们青年人的。青年人从古至今都是推动社会和历史进步的一支主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还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向来都是如此。而大学生作为青年人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个人修养,是最具潜力最具创造力的群体。因此我们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个人理想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复兴。
当代世界形势瞬息万变,表面的平和下往往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谁都不知道
下一刻将是什么。但这并不意味着消极被动,正是因为此我们才要以一颗大胆谨慎的心去积极的迎接面对,把握时代命脉,走在形势的最前沿,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坚定信念,努力学习从而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瞬息万变的形势,千变万化的政策,时代的风云总是看似让人捉摸不定,晴空万里下往往蕴含着波涛汹涌。也正是因为如此更是彰显了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的必要性。通过这门课程开阔了我的视野,使我更加深了的了解了祖国,认识了世界,了解了自己身边的世界,认识到自己与时代前沿的差距,找到了自身的不足,同时让我在思想上也更进一步,也为我走出学校去实现自己抱负理想打下了理论基础让自己始终能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去面对瞬息万变形势,从而牢牢把握时代的命脉,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2.形势与政策课程总结 篇二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科学定位
(一) 学科定位
《形势与政策》不仅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还是一门特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说它特殊, 是因为它并不像“原理”课那样是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 而“是一门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帮助青年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认识国内外重大现实问题, 时代性和实践性是它的重要特征。
(二) 目标定位
2004年11月,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明确指出, 《形势与政策》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 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可见, 高校《形势与政策》不是简单地讲解形势, 宣传政策的, 它的根本目标是:使大学生一要“认清国内外形势”, 二要“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坚定信心投身于国家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二、《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 教师队伍建设是前提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形势与政策》课程体系建设的前提。因为《形势与政策》是政治性和综合性很强的一门课, 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国际、外交等, 教师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背景和深厚的理论功底, 教学就很难产生实效。因此, 建立一支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课程建设的基本前提。所谓“专兼结合、以专为主”, 是说教师队伍必须要由专职、兼职和专家队伍三支队伍构成。只有这样, 才既能深刻挖掘教学内容, 又能引入多种教学风格。“结构合理”是指要有优化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历职称结构, 这样才能满足这门综合性课程建设的要求。除此之外, 还要加强对骨干教师的课程培训, 以便掌握和传递更为全面的教学信息。
(二) 教学规划是基础
制定一套周详的教学规划是《形势与政策》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对象广泛, 教学内容多变, 教学组织比较困难, 因此周详的教学规划是高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 主要包括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大纲主要包括制定依据、适用对象、学分学时、课程目的、课程要求、教材教参、课程内容、习题要求、学时分配、实践教学、先修课程等。教学计划包括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组的授课计划, 学校的教学计划要对全校《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工作予以宏观安排, 课程组的授课计划又叫学期授课计划, 主要依据教育部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对某一学期的授课内容和考核办法作出具体安排。课程组的授课计划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编制依据、教学目标、适用班级、开课时间、学时安排、教学内容、课外作业、考核方法等。
(三) 教材体系是依据
完善的教材体系是教学工作赖以开展的重要依据。《形势与政策》由于教学内容的多变性而没有全国统编教材, 这为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并为教学内容的随意性打开了方便之门。为了规范课程建设, 必须建立一套相对合理、稳定的教材体系。这个体系应该包括:全国统编教材、省编指导教材、学校自编教材和教学辅助参考书。全国统编的《时事报告 (大学生版) 》是最主要的教材, 权威出版物《时事》VCD、《半月谈》等是全国性的重要的教学辅助资料, 省编教材应该融入地方性重大形势内容作为高校的一种教材选项, 除此之外, 各学校也可结合以上两级教材与自己学校的特色, 尝试自编具有一定时效性的教材与丰富多彩的教辅资料。
(四) 教学方法是关键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 直接关乎教学活动的成败和教学效果的大小。在《形势与政策》的教学过程中,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专题讲座法, 亦即专题讲授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教学对象容量大、教学内容信息量大、教学主题集中深入, 其不足之处是师生互动时间少、学生活动少、教学效果不显著。因此在传统讲座法的基础上, 应该积极探索以学生活动为主、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方法。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运用讨论式教学法、辩论式教学法、演讲与评点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新闻评论教学法等,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 教学改革是途径
教学改革是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由于《形势与政策》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 教学内容不够稳定, 课程体系不够健全, 因此《形势与政策》更应该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 在教学改革中完善课程体系, 在改革中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课程体系、考核方式等方面, 并及时通过教研项目、教研论文把教学改革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 完善课程体系, 提高教学实际效果。
(六) 教学管理是保障
教学管理是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教学管理基本上有三个层次:一是宏观管理, 如学期计划、课时设定、课表编排、学生评教等由教务处负责;二是中层管理, 教学大纲、计划、教案的检查, 备课制度, 听课制度, 教学质量评估监督, 教师的培训进修等由院系组织完成;三是基层管理, 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的编写, 教研教改活动, 集体备课听课活动以及实践教学活动等由教研室和课程组实施。只有这三级教学组织密切配合, 相互协调, 教学管理才能落到实处。另外, 专家讲座、名人讲座应由有资源优势的学校宣传部组织实施, 院系予以密切配合。
(七) 课程考核是总结
课程考核是对教师的教学经验的总结和验证, 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查, 因而说是教学活动的阶段性总结。课程考核不仅有总结功能, 而且考核方式对学生日常的学习活动也能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关于课程考核方面的要求, 主要是应该统一考核标准, 明确考核方式, 编制考核说明, 进行考试分析。考核标准的统一能体现考试结果的公平性;考核方式合理、考核说明具体详细, 如成绩结构的说明:考勤、作业、课堂活动、期末考核各占的分值比例, 这对学生规划自己的学习计划以及课堂表现等都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考试分析是对考核方式、教学效果、教学经验教训等的综合总结, 不仅有必要, 而且十分重要。
三、《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途径
(一) 主导与主体相结合
《形势与政策》的课程建设必须把握好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 既要重视教师的素质建设, 又要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性和选择性特征, 忽视任何一个方面, 都有可能造成教与学之间的对立。只有发挥好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才能将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形势观和政策观, 最后才能化知为智, 化智为行。所以, 《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必须实现“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完美结合, 由教师主导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方向, 让学生成为思考主体, 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立教学模式, 开设“热点讨论”等专题, 利用高校网络平台, 实行“网络化教学”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思维。
(二)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不仅要重视理论专题的设立, 还应该重视实践专题的设置。“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 增长才干、奉献社会, 锻炼毅力、培养品格, 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是《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重在结合, 要让大学生利用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机会去感受时代形势, 体验政策机遇。理论和实践结合还表现为理论知识要融入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中要有理论知识的应用, 在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摘要:《形势与政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有着科学的学科定位和目标定位, 还有着完整的课程体系要求, 如师资队伍、教学规划、教材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教学管理、课程考核等。课程体系建设还要通过“主体与主导”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来实现。
3.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探析 篇三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42-02
2004年,中宣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指出:“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通知》中可以看出,“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部分,与其它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样,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尤其是在帮助学生认清形势、理解政策、转变思想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和良好效果,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它的教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建设。因此,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才能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面协调发展,全面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虽说我校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程已被纳入到常规教学计划之中,但在实际的课程运行中,仍然存在着思想上不够重视,概念上认识模糊,课程建设上缺乏发展规划的思想,进而产生对课程定位、认识、管理上的许多误区,导致“形势与政策”课在课程建设上还存在一定的难点、弱点和盲点。下面谈谈我对该课程建设的几点认识和看法。
一、“形势与政策”课开设的必要性
1.“形势与政策”课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形势与政策”课具有开放性、动态性、现实性等特征,与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比而言,其与日常社会生活联系更加紧密。现实中教育要为生产力发展服务,回归现实,而该课程就是利用大学生熟知的国内外重大事件来对大学生开展教育,带领他们去认知、去批判,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用鲜活的现实素材活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帮助学生认清形势,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现实问题,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现实生活的回应,真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形势与政策”课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鉴别力的有效载体。大学生能否清醒认识形势、准确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形势与政策”课的最终教学目的,也事关我们能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如今社会网络媒体发展迅速,传播范围广泛,面对潮涌而来的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的重大事件以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信息,大学生需要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鉴于形势的复杂性和大学生自身政治鉴别力的局限性,要正确辨析形势政策绝非易事。而“形势与政策”课就是结合时事要点和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引导他们全面准确地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认清国内外形势。
二、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撑,课程开设形式单一,覆盖面小。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规定:“形势与政策”课按平均每学期16学时计算,本科计2个学分,专科计1个学分。实行学年考核制,每学年考核一次,课程总成绩为各学年考核平均成绩,一次计入学生成绩册。而目前我校只是在一年级开设,且一学年才16节课(每学期8节),即使这样,在实际教学中,随意性仍较为明显,系统性和连续性较差,“形势与政策”课有时还仅落在计划之中,无法具体实施,就算实施也都采取一种教学模式——讲座。“形势与政策”课程要讲活就必须与学生互动,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而大课堂就会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与讨论。只能是“一言堂”和“满堂灌”,学生学习积极性无法调动,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从而导致该课程与其他思政课的基本理论相互衔接不够密切,严重制约了“形势与政策”课的建设和发展,并也给该课程的教学管理工作,特别是考核工作带来较大的挑战。
2.缺乏政治责任感,对“形势与政策”课认知消极。当代大学生虽然对时事政治表现出普遍的求知欲望,但仅限于个体意识,尤其是涉及到具体的指向时,往往出现价值困惑,从而出现对“形势与政策”课产生消极认知,影响到课程教学的效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不愿意”、“不重视”、“不必要”三种具体表现。认为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就是专业课的学习,没有功夫和时间学习形势与政策课,即使认为有必要的也说看看报纸、上上网、听听收音机就行了。无疑,这样的消极认知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待课程的态度,进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到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3.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教师,教师政治素养参差不齐。“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广而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还具有综合运用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的能力,并能掌握和使用最新教育教学手段和技术。所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搞好本课程教学工作的关键。而目前不仅是我校就整个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建设不规范,教师素质不达标都是不争的事实。这主要是因为当前该课教师多以政工干部和辅导员组织而成,缺乏对政治前沿问题的敏锐性和洞察力,对待一些敏感问题抓不住关键。尤其是年轻辅导员缺少多学科的知识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更有甚者不能保持清醒的政治意识,政治信仰摇摆不定,与他们的角色任务极不相称。
三、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思考
1.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必须以完善的保障机制为依托。目前来看,“形势与政策”课的保障机制相对于其他几门思政课来说要弱许多,在一些重要的硬件要素上,明显存在缺陷,如学时的设定与实施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课堂教学和讲座混为一谈、受教育的学生面较窄、时间短等。基于这种局面,根据“形势与政策”教育性质和课程建设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着手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一方面针对一年级学生,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对一些基础的保障配套完善,在制度安排上适当增强硬约束,规定课时、规范教材。另一方面针对二、三年级学生,由宣传部、教务处、社科部、系部联手,邀请专家、院领导、系领导或辅导员,立足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校情,以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最新事件为切入点,以讲座形式对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
2.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必须以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基础。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知识融合程度高,所以就要求教师既要有学术研究水平,又要有课堂的传授表达能力。因为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形势观和政策观去分析和看待现实问题,总结和抽象出规律性的结论,去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因此,该课教师不仅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和迅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更要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原则性。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该课教师队伍离这一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但师资又紧缺,我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为这支教师队伍的水平提升与能力增强,搭建一个规范的平台,用这一平台将“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凝聚起来,消除“兼职”“临时工”心理,从而逐步建设一支持久稳定、坚定不移从事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师资力量,反过来推进该课的课程建设。
4.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 篇四
班级:
姓名:赵晶
学号:
12自动试点1236613120
2014.5.2
2新四化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一.“新四化”的概念
1.新型工业化是长期增长潜力的新力量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个概念是在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它是特指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并不是指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工业化是由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存在着一般的规律性;但在不同体制下,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可以有不同的发展道路和模式。新型工业化之路,将在上、中、下游工业产业之间,在传统和新兴工业产业之间,在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之间,在信息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之间,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之间,发掘真正代表长期增长潜力的新力量。
2.信息化是更有技术含量的新增长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化工具又称信息化的生产工具。它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功能。)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智能化生产工具与过去生产力中的生产工具不一样的是,它不是一件孤立分散的东西,而是一个具有庞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网络性生产工具将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将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信息化是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所研究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使用该技术后,可以极大的提高各种行为的效率,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极大的技术支持。
3.城镇化是可持续增长的新动力
城市化(urbanization/urbanisation)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
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2011年12月,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标志着我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
4.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驱动力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的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实现了这个转化过程的农业就叫做农业现代化的农业。
二.“新四化”的地位
“四化”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有特殊的历史地位。早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 的任务就提出来。在1964年12月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总理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在二十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与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会谈时,把四个现代化量化为“到二十世纪末,争取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人均1000美元,实现小康水平”。邓小平把这个目标称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即“小康之家”。从那时开始,在改革和开放的推动下,中国经济经历了三十年的高速增长。国家统计局经过详细核算后在2012年8月15日发布:2011年,中国人均国内总产值达5432美元。已经远远超过了三十三年前设定的目标。
在十八大上,李克强提出的四化和之前的四化内容有不同,但总体上都是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向前发展的主要抓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这三化这些年提得比较多,各省的发展战略中大部分以此为主体。信息化也有提,但比较少的和这三化一起提,这次李克强比较清晰的将信息化包含进去,提出“新四化”。
三.“新四化”的依据
“新四化”的提出有足够的依据:首先,中国仍然有剩余的农业人口,需要靠工业化来进一步消化;第二,中国的传统工业要依靠信息化来提高效率,才能与国际同行处于同样的竞争平台上;第三,城市必须容纳日益增加的参与工业化的农村人口,让农民工变成市民;第四,农业产出必须从“强调数量、解决温饱”转向“强调质量、满足品味”,适应消费者从小康走向富裕的需要。
当然,李克强提出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所以说是
“新四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发展理念出现新变化。比如对于将给中国经济未来提供巨大需求空间的城镇化,李克强在多次发言中都提出要从以前的以物为主走向以人为主的新阶段;比如更多的强调必须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来给四化发展提供新的制度保证。
中国经济如果能够在未来5-10年里成功实现“新四化”,中国的经济将保持持续增长、结构优化将会有显著提升。只是要实现“新四化”并不容易达到,体制改革、增长方式转变必不可少。为此,新一代的领导人需要为此作出持续不懈的努力。
四.“新四化”的新意
一“新”,战略重点从强调发展目标转向注重发展路径
二“新”,发展理念从“以物为主”向“以人为本”转变
三“新”,“四化”关系从相互独立向融合集成、相辅相成转变
首先,“新”在从强调发展目标到注重发展路径。“四化”这个概念,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1964年12月,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在20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与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会谈时,把四个现代化量化为“到20世纪末,争取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人均1000美元,实现小康水平”,目标十分清楚明确。虽然“四化”的说法语境不同,内涵也不同,但我们还是从中看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经历的过去和阶段性特征。今天提出的“新四化”是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2011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5432美元,总量排名世界第二,远远超过了33年前设定的“四化”目标。未来要实现更大的“中国梦”,需要更高水平的“四化”,这些都可以通过“新四化”这一抓手来实现。
其次,“新”在发展理念从“以物为主”向“以人为本”转变。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以往的城镇化,就存在“重物不重人”的遗憾。尽管2011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1.27%,城市建筑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却只有约35%。2亿多生活在城镇里的农民工实现了地域转移和职业转换,但还没有实现身份和地位的转变,尚不能享受到同等的公共服务,这既造成不公平,也埋下了社会不稳定的隐患。李克强提出“新四化”时特别强调“人”的因素,直指了问题关键。未来中国城镇化的核心将是“人”的城镇化,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造福百姓、富裕农民。同样,其他“三化”中,工业化突出节能环保,信息化突出智慧城市,农业现代化追求食品更安全,“人”也都是它们的最终服务方向。未来“新四化”必然会更加凸显“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最后,“新”在更强调“四化”融合集成、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国有大量剩余的农业人口,需要靠工业化来进一步消化;中国的传统工业要依靠信息化来提高效率;城镇要合理容纳参与工业化的大量农村人口,让农民工变成市民;农业
产出必须从“强调数量、解决温饱”转向“强调质量、满足品位”。这些,决定了“新四化”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新型关系: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是扩大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生产能力关键所在;而城镇化又需要产业来支撑,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反过来又是推进城镇化所必须依赖的产业所在。同理,信息化与工业化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孪生子”,其深度融合是产业升级的方向与动力;农业现代化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可以大发展的基础所在。“新四化”的这种关系,可以提高效率,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新四化”突出的矛盾与问题
一个突出问题是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基地,但总体上还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的集成应用水平不高,企业创新能力不强,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必须推动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和全面覆盖,加快促进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变,带动产业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个突出矛盾是城镇化相对滞后、质量不高。我国城镇化水平不仅大大低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城镇化质量问题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大量农业转移人口不能平等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城镇用地规模扩张过快,城镇建设对“土地财政”依赖过大;城镇空间分布与资源承载能力不匹配,不同规模和层级城镇发展不协调;城镇水资源短缺和空气污染等问题突出,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城镇房价上涨过快,成为提高城镇化水平的一大障碍。1990年到2012年,我国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由20%多上升到52.57%,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60%左右,峰值将在70%—75%之间。今后20年间,我国将新增城镇人口3亿人左右。如此大规模的人口城镇化,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应当明确,推进城镇化,核心是推进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应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核心,加快改革户籍制度;科学规划城镇空间布局,既避免农业转移人口在大城市过度集聚,也防止小城镇遍地开花、盲目扩张。
“新四化”同步面临的最突出矛盾是农业现代化滞后。当前,农业现代化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现阶段推动“新四化”同步,应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快克服农业基础薄弱这一瓶颈制约,加快解决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发展不协调这一突出问题,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这一深层矛盾,努力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六.推动“新四化”同步,政府的着力
“新四化”同步是发展问题,也是改革问题。应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各
个环节,以体制改革拆除妨碍“新四化”同步的樊篱,以制度建设铺就“新四化”同步的新路。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市场取向的改革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动力。目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既要鼓励地方探索创新,又要从国家层面统筹考虑,方向是注重社会公平,突破城乡居民身份界限和制度壁垒,改革户籍与福利合一的管理制度,还原户籍的人口登记功能。应健全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逐步创造居民自由迁徙的公平环境。
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扶持一家一户的农民发展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土地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民的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
建立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进一步推进财税体制和各级政府公共服务事权改革,以财力定事权,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5.《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核要求 篇五
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判断当前国内外经济政
治形势、全面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精神,以及要求在大学生中开展形势
政策教育的要求,我校已将《形势与政策》课列入2011级、2010级、2009和
2008级的培养方案。本课程共32学时,2个学分,分布在四个学年、各年级分
别安排在1.3.5.7学期进行考核,每学期学生必须修完规定内容并经考核合格,方可给予0.5学分、四个学年共计2学分。
本学期“形势与政策”采取网上讲授和教师辅导答疑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要求全校所有2011级、2010级、2009级和2008级学生必须完成本学期《形势
与政策》的学习考核任务,才可以给予0.5学分。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和教育部关
于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的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一、全体学生都必须登陆山东轻工业学院《形势与政策》网络教学网站网上
在线学习,并以自己的学号和真实姓名登陆注册方可有效,并取得考试资格,网
上学习时间不得少于6课时,如果有问题可以利用网上在线功能与负责指导的老
师交流对话或提问,或利用指导教师留下的联系方式与教师交流提问。
二、2011级和2010级全体同学主要围绕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十一五”
成就与“十二五”规划、让人民更幸福更有尊严、继承革命传统推进民族大业、深
化改革谋求新发展的不竭动力、绘就中国教育蓝图、外交成就与新亮点、大学生
社会实践规范等八个专题展开学习(见教材)写出一篇1500字左右的学习体会
小论文作为本学期考核作业,由各班班长收齐,按学号顺序排好于2011年12月
15日至2012年1月1日前各周星期四下午1:30-4:30交到文法学院思想政治
教研室(文科楼305)。
三、2009、2008级全体同学围绕国际形势展望、三农问题、中日关系、台
湾问题、公共安全等专题作为网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并从上述题目中任选一个问
题写出一篇1500字左右的学习体会小论文作为本学期考核作业,由各班班长收
齐,按学号顺序排好于2011年12月15日至2012年1月1日前的星期四下午1:
30-4:30交到文法学院思想政治教研室办公室(文科楼305)。
四、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内容和相关专题网页上的资料仅供参
考,各位同学可以通过进入各种方式学习了解国内外大事,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
法,并可以利用在线交流自主向老师提出答疑进行互动交流。在学习修读后写出
《学习体会》作为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核作业。
五、《形势政策》相关问题的学习体会要求观点正确、理论联系实际,字数
要求1500字左右,用左侧带有装订线的双线稿纸手写,不得打印、不得抄袭、不得上网下载。否则,成绩按不及格记载。《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业,由各班班
长收齐,按学号顺序排好于2011年12月15日至2012年1月1日前的星期四下
午1:30-4:30交到文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文科楼305)。过期不交者按
缺考处理。
6.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范文) 篇六
这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十分精彩,使我获益匪浅。
一、关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经济总体运行形势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与矛盾。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增长继续下行的压力较大。据测算,如果保持目前的环比增长水平,2011年1季度GDP同比增长率将降至7.5%左右,明显低于合理的潜在增长水平。二是通胀预期并未完全消除。尽管总体价格形势基本保持平稳,但在货币供应增长较快、货币存量较高和工资、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下,通胀预期仍然居高不下。通胀预期较高加大了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难度,也限制了政策运用空间,间接影响到经济增长潜力的发挥。三是保持和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的难度较大。由于房地产市场发展缺少长效机制,当前调控主要依靠短期和行政措施,现有调控成果并不稳定,存在着反弹的可能。此外,受开发周期等因素的影响,房地产市场调控对经济增长的一些不利影响也未完全显现。四是结构调整和短期增长的矛盾比较尖锐。由于2009年以来重工业增长明显加快,单位GDP能耗和排放水平有所上升,导致今年特别是下半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任务异常繁重。五是货币信贷增长存在着结构性问题。一方面是货币信贷增长仍处于较高水平。另一方面,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资金紧张程度却趋上升。信贷宽松与贷款难的问题同时存在,货币政策操作难度很大。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新成绩,这突出表现在增长速度加快,并初步呈现出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良好发展势头。同时,各地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高涨,许多指标均创近几年新高。但是,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除了某些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有所抬头,还有一些片面的认识和做法。如有的地区对加快经济发展的热情很高,对可能引发的经济过热警惕性不够;对加大投资力度研究得多,对启动消费需求考虑得少;对发展城市经济的对策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少;对增加经济总量比较关心,对调整经济结构关注较少;对经济发展态势的正面效应认识充分,对可能产生的负面滞后效应估计不足。这些新的情况和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应当引起高度警惕。总之,我们一定要全面认识当前经济形势,牢固树立克服各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及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扎实的工作,努力保持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大课题。一年来,对于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不断深入,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一个新的概括。从诸多社会主义价值中明确核心价值,这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鲜明地提出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我们党对这一重大课题作出的科学回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一个科学体系。从内容上看,这个体系既全面完整又紧密联系、相互贯通;从特征上看,这个体系充分体现了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从作用上看,这个体系把我们党倡导并着力推进的主导价值理念提升到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层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这包括两层含义: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必须以建设为前提,这样才能真正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第二,丰富和完善这一科学体系,也必须以建设为基础,这样才能不断把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推向前进。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进入新世纪,我国在总体上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各项工作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增强全体人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在全社会最大限度地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共识,在全民族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日益成为综合国力较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文化软实力中,最关键的就是核心价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更好地树立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国际形象,对世界文明和进步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正确认识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制度层面的具体体现。
正确认识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制定执行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靠教育,也要靠政策和法律法规。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是联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关键性环节。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政策和法律法规时,要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执行政策和法律法规时,要使人民群众通过享有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带来的好处,进一步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7.形势与政策课程总结 篇七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教学,考核,改革,研究型
形势与政策 (以下简称“形势”) 课程是高校5门公共政治课程之一, 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职责, 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坚定自己拥护党和跟党走的信念,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实施好“形势”课程的教学工作, 从而达到其教学目的, 可以塑造学生的灵魂, 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 培养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一、“形势”课程现有的教学和考核模式
(一) 现有的教学模式
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 (教社政〔2004〕13号) 文件, “形势”课按平均每学期16周, 每周1学时计算。本科四年期间的学习, 计2个学分;专科期间的学习, 计1个学分。笔者所在高校主要讲授大学生安全观教育、校情校史、当年国际国内形势及预留话题。
此外, 现有教学方式容易形成“单向传达”的固有模式,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由教师通过课堂讲授, 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灌输”给学生, 这种模式属于传统典型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但是, 也必须承认, 这一教学模式与“形势”课的课程属性是较为匹配的, 因为在教学手段比较缺乏的条件下, 要实现“形势”课的基本要求和教学目标, “单向传达”是比较合适的。
(二) 现有的考核模式
部门学校的“形势”课程一直采用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 主要题型为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 近两年来, 考试主要采用主观题, 客观题虽然没有取消, 但较少使用。这一考核方案使得学生能够认真对待“形势”课程, 重视课程的教学过程。但是, 这一考核模式也变相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还有一部分学生采取期末突击学习, 临时背诵和记忆书本知识, 在期末考试完毕后就忘记了所学内容, 考核的目的没有达到, 反而流于形式, 让学生认为“形势”课程通过简单记忆书本知识就能够及格, 对课程反而形成了程式化的印象, 也加重了考试作弊的问题。
二、“研究型”教学与考核模式的构建
(一) “研究型”教学模式
“研究型”课堂理论教学是在课堂教学时少用或不用“灌输式”的授课方式, 而采取“启发式”教学, 引导学生思考, 然后讨论, 得出结论, 理论联系实际, 使书本上的“死知识”变得“活起来”。众所周知, 理论相对于实例而言是比较困难而难懂的, 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 很多理论又涉及经典著作, 对一些学生, 尤其是理工科背景的学生来讲, 有一定难度。“形势”课也一样, 涉及的历史人物、事件、目的、意义和经验, 许多都需要理解才能记忆, 如果简单地通过背诵来记住, 不仅不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乐趣, 反而增加了他们的痛苦。“研究型”课堂理论教学就是通过先提问, 设置教学情境, 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学, 带着问题去研究, 然后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积极思考。
若没有“研究型”实践教学, 只有“研究型”的课堂理论教学, 也难以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实践教学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和环节, 它的实质是一种师生间关于课程学习的互动, 其实现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笔者在河北农业大学“形势”课程教学改革中, 主要采用学生微讲座、分组讨论和调研报告3种实践形式,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采取实地暑期调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兄弟学校交流访问等方式。不论何种方式, 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与社会相联系, 达到寓学于用, 致知于行的目的。
(二) “研究型”考核模式
“研究型”考核模式是对“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检验, 其目的是检查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具体方案为:课程考核由课堂考核、实践考核和期末考核3大部分组成, 各自所占总成绩比例为20%、30%和50%, 课堂考核和实践考核都有3项内容, 授课教师可以在这3项中选择1至2项进行考核, 不需要全部选择。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课堂考核主要由课堂点名、课堂提问和学生所用教材检查3大部分组成。课堂点名在每一学期可进行2至3次, 采取全员点名方式或抽查方式;课堂提问可采用预先提问, 下一次回答或随堂提问的方式进行, 每位学生每学期都要至少回答1次问题;学生所用教材检查可以安排在期中教学检查周进行, 主要是对学生所使用的教材进行检查, 重点是看是否按要求使用教材, 教材上有无随堂笔记。
实践考核主要由学生微讲座、分组讨论和调研报告3大部分组成。学生微讲座为预先安排学生收集新闻资料, 让其在下一次上课时, 在全体学生面前讲述该新闻事件, 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时间为5分钟以内;分组讨论为选择书本上的某一问题, 按照自由原则, 学生自行分组, 3至6人一组对所提问题进行讨论, 并选择其中一位组员代表全组成员发言, 阐述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另选一人作讨论记录, 讨论结束后整理记录, 并打印上交;调研报告由教师制定一个研究课题, 让学生就这一课题展开初步研究, 撰写固定格式的研究报告, 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可以结成团队。
期末考核采用开卷考试形式进行。课程统一选定固定时间安排考场和监考教师。开卷考试过程中, 学生只能携带课程教材, 不得携带任何与考试相关的资料, 否则以作弊论处。期末考核主要有两种题型, 即材料分析题和材料作文题, 所占成绩比例为60%和40%, 题目来源于教材之外, 但考察重点是对于教材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三、改革实效与思考
笔者实施了一个学期的“形势”课程教学与考核方式改革, 选择八个自然班作为实验对象, 四个班为一组, 共两个实验组, 实施试点, 同时, 选择另外四个班作为第三组, 该组沿用原有的教学和考核方式, 以对照组的身份参与试点研究。
(一) 改革实效
从实验结果来看, 两个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对照组学生明显增强, 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参与性和互动性都更好些。学生课堂存在感强, 愿意在教学中跟随老师的思路, 上课时走神、讲话、玩手机现象减少, 回答问题的人增多, 也会常常提出新的问题, 课堂出勤率较对照组也高, 旷课、早退、迟到现象减少。
在考核方面, 学生考试时的作弊现象基本杜绝, 主要原因在于考试题目灵活, 多是源自教材, 但却不是教材上的原始题目, 所给材料与当下的时事政治、经济、社会、国际热点紧密相连, 如果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或参与教学互动, 根本就难以动笔回答。此外, 开卷考试题量较闭卷大, 没有学习的学生想要按时答题完毕是不可能的。
在对照组方面, 由于沿用了原有的教学方式和闭卷考试, 学生变化不大。
通过对改革实效的观察, 笔者发现, 教学和考核方式的改革能够让“形势”课程“活”起来, 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减轻了背诵记忆的负担, 达到了教学目标和课程大纲规定的任务与目的。
(二) 改革思考
第一, 教学和考核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因此, 任何改革都不能急躁冒进, 需要稳妥推行, 在改革全面实施之前, 各个高校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 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进行改革时, 为稳妥起见, 可选择1至2位教师所教授的班级作为试点, 试行方案一学期以后, 进行总结, 就实施效果评估, 进一步改进, 然后再全面推行。
第二, 新的教学与考核方式固然带来了很多好处, 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如总评成绩的区分度减小, 大部分同学成绩都集中在70分至90分这个区间, 分数段过于集中, 造成了新的不公平, 成绩同质化现象明显。
第三, 由于平时成绩在综合评定中的比例增大, 这增加了任课教师的工作量, 也对学校的学期课时安排提出了挑战。如课堂点名和检查教材需要在课堂上完成, 但这无疑会减少理论教授学时, 甚至导致无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而调研报告、论文又需要教师抽出课下时间来批阅, 变相加重了他们的负担。
总之,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程, 如何能够在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 又让课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趣味性和开放性, 还需要教学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努力探索解决之道。
参考文献
[1]梁长坤等.高校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1, 13 (6) :50.
[2]孙继芳等.舆情与组织:网络时代高校基层党员思想建设模式探析[J].电脑迷, 2014, 1 (上) :63.
8.形势与政策课程总结 篇八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形势与政策》;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240-01
教育部文件指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学校要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计划。《形势与政策》是高校思政课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目标
《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正确认识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国内外形势,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分析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其教学目标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认识形势与政策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形势与政策观、科学分析形势与政策的方法论、形势发展变化的规律、政策的产生和发展、政策的本质和特征等基础知识。
第二,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内容,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系列政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不断完善的政策体系。
第三,培养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形势和理解政策的能力,特别是对国内外重大事件、敏感问题、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
第四,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感知国情民意,体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把对形势与政策的认识统一到党和国家的科学判断上和正确决策上,把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师资队伍有待加强。新建本科院校由于自身发展的平衡性,把从事思政教学的师资主要投入到《中国近代史》、《毛邓三》等课程上,而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主要交由各班主任辅导员来教学,存在兼职教师多、青年教师多等现象。专职辅导员的工作重心是学生管理、服务工作以及各种行政事务,而兼职辅导员的工作重心是主要从事专业课程教学,两者不能很好地把主要精力应用于《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另一方面,辅导员班主任大多不是思政专业,对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形势与政策的水平有待提高。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形势与政策》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
学生重视不够。高校大学生把主要的精力用于学习以备将来考研和就业,而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无论对考研和就业似乎帮助不大,因此大多数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认识不清,不感兴趣。另外,在信息化的今天,学生可以广泛借助于网络、手机等媒介获取国内外的重大信息,大多数学生认为《形势与政策》课不能满足他们的信息需要。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有待改进、教学质量监控有待加强。教学内容应具有时效性和正对性,有些教师认识理论水平不高或者非思政专业,有的对《形势与政策》课程重视不够,使教学内容不丰富,方法不灵活,手段不新颖,剖析不精辟,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缺少师生互动、课堂讨论等形式,致使无论是授课内容还是过程都枯燥无味,课堂氛围沉闷,教学手段单调,虽然现在大多采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念书变成了念PPT,换汤不换药,难以得到学生认可。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方法与对策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教学管理。《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领导要提高对该课程的思想认识,教师也要提高思想认识。按照规定,高校必须把《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公共必修课,必须有相应的培养方案,并制定教学计划。要结合学校自身的情况制定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培养方案、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和教学质量管理等。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水平和教学过程各环节进行评估,同时对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学风状况,包括出勤情况、课堂纪律、课外自习、课外作业、考风考纪等也要进行评估。
(二)健全体制,提高教师待遇、完善教学设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于专职或兼职辅导员班主任,《形势与政策》课的课时费仅仅是普通课时费的一半,有的新建高校对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只是象征性地发几百元课时费,这样的薪酬制度不能提高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对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要切实提高他们的课时费,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另外,应逐步改善教学硬件设施,满足教学的各方面要求,改善和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师教学科研条件,支持和鼓励相关实践基地、平台建设,为教师交流培训创造条件,这是提高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三)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新建本科院校虽然与重点大学在师资水平上有差距,但是也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建立平台,形成合力。一是建立学校党政领导、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为平台的思政部。二是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队伍为主,辅导员班主任为辅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三是加强业务交流,做到老中青结合。《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应经常性组织教学比赛、听课、集体讨论交流等,建立一支成熟教师教师队伍,做到老中青结合,以老带新,使教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让青年教师在思想上、业务上都尽快提高。四是做好任课老师的培训工作,学校应为教师进修、攻读硕士、博士提供政策支持,使教师开阔眼界,丰富教学素材,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
作者单位:宿州学院
参考文献:
【形势与政策课程总结】推荐阅读:
形势与政策课程感想08-27
形势与政策工作总结08-30
形势与政策农村06-29
形势与政策论文格式10-02
形势与政策课后感悟11-04
形势与政策调查报告07-28
大一形势与政策期末考试10-13
对台湾的形势与政策10-22
形势与政策论文-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08-18
2010学年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案06-21